第一篇:沈铭娟——蚂蚁教案
中班美术——蚂蚁搬豆
苏州工业园区南京师范大学幼儿园沈铭娟
设计思路:
《新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中班的幼儿对自然非常有兴趣,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万物苏醒,蚂蚁从洞里出来找吃的东西了,小朋友经常可以看到成群的蚂蚁在搬运食物等有趣的场景,再加上西瓜子幼儿看到过,但从不知道还可以用来贴画,这都给了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活动目标
1、学习用棉签醺少量的白胶抹在纸上后再粘贴西瓜子组合拼贴出一只蚂蚁,并用水彩笔添画蚂蚁的脚和触角。
2、在观察蚂蚁动态变化的基础上,尝试变换瓜子的摆放位置,组合出不同动态的蚂蚁。
3、在合作创作中体验合作的快乐。活动准备:
1、西瓜子若干(放在分类盒子中),白胶,各种各样蚂蚁图片的PPT。
2、操作纸、黑色油性笔、教师范画一张。
3、音乐《蚂蚁搬豆》,录音机。
4、幼儿已观察过蚂蚁做出不同动态时身体各部分的位置变化。活动过程:
一、PPT导入,了解蚂蚁的基本构造。(3分钟)
1、回忆已有经验。
▲师:——小朋友你见过蚂蚁吗?你知道蚂蚁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如回答不出,可以在下面环节观察、发现、了解)幼:——头、胸、腹
▲师:——有几只脚?长在哪里? 幼:——六只脚长在胸上
▲师:——蚂蚁还有什么?长在哪里 幼:——触角,长在头上。
2、PPT,让幼儿在欣赏各种蚂蚁图片中感知蚂蚁的美,发现蚂蚁的基本结构。▲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蚂蚁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播放PPT,引导幼儿在欣赏中感知蚂蚁的美,发现(巩固)对蚂蚁基本构造的认知。
师总结:蚂蚁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有六只脚都长在胸部位,一队触角长在头上。
二、情景设置,激发幼儿创作兴趣。(2分钟)
1、创设故事情景
▲师:出示一只蚂蚁
(瓜子贴的)在搬一粒大豆,激发幼儿帮助蚂蚁找朋友一起搬豆。——猜猜这只蚂蚁在干什么?它搬豆时身体各部位是怎样子的? 幼:——蚂蚁在搬豆。两只脚举高,四只脚站在第上,头胸腹竖着。▲师:——请小朋友学学他的形态。幼:学学它的形态。▲师:——这么大的豆搬不动怎么办?可是小蚂蚁太累了,想请我们帮助它找朋友,愿意吗?
幼:找朋友帮忙。愿意!
三、示范(3分钟)
1、师示范
▲师:——老师先来帮它找个好朋友,手拿棉签,蘸上白胶,涂在纸上,拿三粒西瓜子一个靠着一个紧紧的贴上,蚂蚁的头、胸、腹就找到了,再从胸部位添画出六只上脚,头上画上一队触角,猜猜它在干什么?这只蚂蚁身体各部位又是怎样子的?
幼:——他在调头,胸和腹横着,头往一边摆,胸和腹横着,四只脚在一面,另两只脚在另一面。
▲师:——大家一起学一学它的体态。幼:小朋友学学这只蚂蚁的体态。
2、幼儿示范
▲师:——谁也想来帮忙找蚂蚁? 幼:一幼儿示范 ▲师:——你的这只蚂蚁在干什么?你是怎么样用西瓜子摆出来的?学学它的动作。
幼:小朋友学学这只蚂蚁的体态。
三、观察、比较三只蚂蚁,发现蚂蚁的身体部位和脚变化了,形态也变化了。(2分钟)▲师:——组成三只蚂蚁身体各部位的西瓜子和添画的教脚造型一样吗?形态一样吗?
幼:——蚂蚁的身体部位和脚摆放不一样,形态也不一样。
▲师小结:西瓜子摆放身体部位和添画脚造型不一样,就会有各种不同的蚂蚁形态。
四、再次欣赏PPT,巩固对蚂蚁的身体部位和脚变化了,形态也变化了的认知。▲师:——请小朋友再次欣赏各种不同形态的蚂蚁。
师:教师巩固幼儿对蚂蚁的身体部位和脚变化了,形态也变化了的认知,五、幼儿三个一组合作操作,教师指导。(10分钟)
1、教师交代要求
▲师:——马上就要去找蚂蚁了,请小朋友记住蚂蚁的身体各部位摆放不一样,但是是紧紧靠在一起的,六只脚也是从胸出长出来的。
2、幼儿操作,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根据摆放瓜子和添画脚,找出不同形态的蚂蚁。
六、教师评价(3分钟)
▲师:——小朋友们,请你们三人一起将你们找到的蚂蚁送到前面来了,蚂蚁要整队去搬豆了。
师:——说说这只蚂蚁在干什么?这只呢? 幼:幼儿回答
七、游戏蚂蚁搬豆,结束活动(1分钟)
▲师:——蚂蚁要去搬豆了,小朋友也找两个好朋友变成蚂蚁帮忙去搬豆了,你们说豆豆现在能搬动吗?为什么? 幼:能!人多力量大!▲师:——对,人多力量大!我们在平时也是一样的,你一个人做不到的事情,可以请朋友帮忙,人多力量大哦。好现在我们一起去搬豆了。(放音乐,游戏“蚂蚁搬豆”)
八、延伸活动
在美工区帮幼儿蚂蚁作品添画背景 活动反思:
本教学内容选自于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教材,其特点是:以课程领域之间产生的有机联系及以领域(美术)为实、话题为虚为思路建构的课程。我园专家刘教授提出,把“领域主线清晰,整合手段多样”作为用好南师大教材的基点。《蚂蚁搬豆》选自中班《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下册美术领域。在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能够了解幼儿某个具体领域是怎样学习的、发展的,更了解不同领域知识技能是怎样得以互相迁移的,那么,我们整合的努力是完全可以降低盲目性、低效性。美术领域中班下学期的教育内容有:美术教育要求幼儿能初步学习欣赏并感受美术作品中形象的造型美的变化与统一美,初步理解形象和主题的意义,尝试用语言、动作、表情等理解、想象和情感。重点是:
1、学习用棉签醺少量的白胶抹在纸上后再粘贴西瓜子组合拼贴出一只蚂蚁,并用水彩笔添画蚂蚁的脚和触角。
2、在观察蚂蚁动态变化的基础上,尝试变换瓜子的摆放位置,组合出不同动态的蚂蚁。难点是:蚂蚁动态变化的基础上,尝试变换瓜子的摆放位置,组合出不同动态的蚂蚁。
设计这个活动是以PPT导入活动,让幼儿了解蚂蚁的基本构造,感知各种形态蚂蚁造型的美,然后创设故事情节蚂蚁搬豆激发幼儿观察、发现、创造美的兴趣,近而在示范中观察、比较、发现蚂蚁各部位和脚的变化后,身体形态就变了的认知。明白只要改变粘贴西瓜子的方向和改变添画脚的样子,就可以创作出各种形态的蚂蚁造型,再在欣赏蚂蚁造型美中巩固幼儿对蚂蚁基本造型,各部位和脚的变化后,身体形态就变了的认知,进一步在欣赏中感知、观察、发现、想象美,激发创造美,又在创造美中让幼儿体验创造出各种蚂蚁形态造型的成就感,从中享受创造带来的喜悦、快乐。
在欣赏中感知美:在活动导入部分,我先请幼儿回忆了蚂蚁的基本结构,再请幼儿欣赏了各种形态的蚂蚁图片,不仅让幼儿加深了幼儿对蚂蚁基本结构的认知,同时也在欣赏中感知了蚂蚁的各种形态美,为下面的环节观察蚂蚁的身体部位和脚变化了打下了伏笔。
在感知中观察美:在感知了美后,教师创设了一个故事情景,力求从情景中突破,也正有了此“蚂蚁搬豆”的情景,幼儿的创作兴趣激发了,并观察着搬豆的蚂蚁和老师及小朋友示范的蚂蚁的身体各部位的脚的变化的美
在观察中发现美:幼儿在仔细观察、比较搬豆的蚂蚁和老师及小朋友示范的蚂蚁时身体各部位和脚的变化后发现了身体各部位和脚的变化后,身体形态就变了。
在发现中想象美:在观察、比较、发现了3只不同形态蚂蚁的美后,教师又请幼儿欣赏了一边PPT,又一次巩固了对蚂蚁各部位和脚的变化后,身体形态就变了的认知。同时在欣赏中也想象着各种蚂蚁的各种形态的美,明白只要改变粘贴西瓜子的方向和改变添画脚的样子,就可以创作出各种形态的蚂蚁造型,想象创造各种形态瓜子贴的蚂蚁造型的美。
在想象中创造美:幼儿操作,就是将幼儿想象中的蚂蚁的各种形态用西瓜子和彩笔创作出来,因为有了前面的几个环节,幼儿创造的蚂蚁形态什么都有,如:向前爬的蚂蚁、倒立的蚂蚁、摸脸的蚂蚁等等。
在创造中享受美:在评价中幼儿享受成功的快乐,享受着小朋友的作品美。整个活动在《蚂蚁搬豆》故事情景中进行,美术造型美始终贯穿其中,采用“在欣赏中感知美,在感知美中观察美,在观察美中发现美,在发现美中想象美,在想象美中创造美,在创造美中享受美。”利用各种手段,整合着音乐、社会等领域,主线清晰。
第二篇:《秋天》教学设计 沈小娟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秋天》教学设计
淮安市新区实验小学 沈小娟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感受语言生命活力,学会诗意表达。过程与方法:
感受诗中描写的景象,理解诗中拟人手法的运用。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诵读感受新诗的美。教学准备:ppt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导入
1.半江瑟瑟半江红,打一字。(秋)2.谈谈对秋的印象?
3.观看视频感受秋天。(播放秋景视频)
【设计意图】:猜谜、看视频,看似漫不经心,其实正是在这样随意亲切的氛围里,学生没有畏难情绪。猜谜和看视频活动既能调动大多数同学的积极性,又为感受课文的感情基调埋下伏笔。
二、兴趣阅读
通读课文,回忆一下,全诗主要写了秋天的哪些方面呢?(板书:秋阳,秋风,秋光,秋色,秋实,秋思)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方面,读一读,想想那些文字最出彩?为什么?(自由练读)预设答案: A“秋阳”
1.秋天的太阳怎样呢?(秋天的太阳更红更娇。)
2.为什么更红更娇呢?(因为秋天到来,红红的苹果,紫红的葡萄,举着红缨的玉米,红着脸的高粱,这些,都让人感觉太阳很红很娇)3.说的好,你能,把这个更红更娇的太阳读出来吗? B“秋风”
1.(第二小节)你为什么喜欢秋风呢?(因为,秋风像个淘气的娃娃。)从哪看出他很淘气?(从她在田野里打滚,在小路上奔跑,还抓一把桂子的香气,把夏天的脚印轻轻脱掉,我感到他很淘气。)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
拟人化的动词,把秋风写活了是不是?读出你对秋风的喜爱。
2.(第六小节前两行)秋风如同柔韧的梳子,把田野梳的井井有条。从这里又看出怎样的秋风?(秋风虽然淘气,但也很勤劳。)
为什么说他勤劳?(因为它像一把柔韧的梳子,不停的梳啊梳,把田野梳得井井有条)
这里用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把秋风比作柔韧的梳子。)读出你对她的喜爱来。(生朗读)C“秋光”(第六节后两行)
你看到了怎样的秋光?(我看到田野里庄稼成熟了,农民伯伯忙着收割,非常辛苦!)
是呀,劳动最光荣,读出你对劳动人民的赞扬!(生朗读:秋光如同发亮的汗珠,蓬蓬勃勃在田野上闪耀。)D“秋实”
1.(第四小节)秋天都有哪些果子成熟了?(苹果,葡萄,香蕉、梨子、桔子„„)你知道,她们都是什么样子的呢?(苹果红红的,葡萄,紫红的,香蕉黄黄的„„)来读出你对她们的喜爱(苹果嚷着冷了,要穿红袄,葡萄嚷着冷了,要披紫袍)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
你能模仿一句吗?(梨子嚷着冷了,要穿黄衣„„)
2.(第三和第五小节)秋天里还有那些东西成熟了?(秋天里,不仅有果子,也有许多庄稼,例如稻谷,向日葵,玉米,高粱的,还有肥肥的牛儿羊儿。)好,让我们听听你对它们的喜爱(读第三和第五小节)E“秋色”
同学们,在看到累累秋实的时候,我们还看到了迷人的秋色。请看(水果和庄稼图片),苹果是(红红的),玉米是(金黄的),高粱是(火红的),棉花是(雪白的)„„让我们齐读3到5小节,边读边想象着画面,感受秋天丰收的喜悦。(齐读3到5节)。F“秋香”
秋天里,都有哪些香味呢?(秋天里有野菊,向日葵,桂花„„)难怪诗人说秋天的空气(更甜更好)
读出你对秋香的喜爱吧!(走在秋天,秋天的空气更甜更香。)你的朗读真让人陶醉啊!请坐!G“秋思”
作者对秋天有一种怎样的思绪?(作者对秋天有一种赞美和依恋。)从哪里看出他对秋天的依恋呢?(从捡一片黄叶悄悄地珍藏,可以看出来。)什么叫珍藏?(我觉得,就是将东西当宝贝一样收藏着。)来,展示你对秋思的喜爱。(读最后一节。)老师也要向你表示微笑!请坐!
【设计意图】:充分的用兴趣的自读自悟,将阅读和感受有机的结合起来,为本节课的诗歌感情基调和接下来的拓展运用打下基础。
三、练习背诵
1.秋天这首小诗,运用拟人的手法,明快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秋天的美。再读一读,同桌练习背诵,背好举手。
(指名背诵,集体评价。)
2.同学们,秋天里更红更娇的太阳,调皮可爱的秋风,累累的果实,美好的秋光,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图画,让我们再一次欣赏这美丽的画卷,全体起立!
(集体背诵全诗)背上的人请坐!【设计意图】:
学生在自读自悟过程中已充分调动了发自内心的情感,进一步要求背诵可谓是“水到渠来”,效果自不待言。
四、课内提升
今天的课堂作业,要求小组合作完成:
一、深情颂诗,二、仿写小诗,三、彩笔绘诗。(小组活动,派代表上台。师及时巡视并给予合作指导。)预设情景:
1.深情颂诗(生诵读)师评价:你真是位小小朗诵家!
2.仿写小诗(生读自己仿写的小诗)师评价:你跟王宜振一样,都是诗人啦!3.彩笔绘师(生讲解自己的画作)师评价:你就是未来的画家呀!„„ 来,同学们,分别给这几位打个分吧,最高五颗星。(及时给予掌声鼓励。)
二、下面的同学,也给自己打个分吧(自己打分)三星的举手(举手)比较自信。四星的举手(举手)很自信。五星的举手(举手)特别自信!
请一位特别自信的五星同学来展示一下(自由展示)大家掌声鼓励!剩下的同学课后可以继续交流。
【设计意图】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之前的自读自悟已经教会学生通过感情阅读来品析事物特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学习方法。所以放手让学生实践创作自己对全诗的感悟。
五、课后作业
读一读王宜振的儿歌集《摇篮里的歌》儿童诗集《秋风娃娃》、《献给中学生的一束诗》、《献给少男少女的诗》等,感受诗歌的魅力。
【设计意图】: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诗歌,在自读自悟中欣赏了诗意的表达,在此基础上通过“诵读”“仿写”“绘画”进一步巩固加深自己对诗意表达的理解,对于学习本节课来说是巩固也是提高。而且在这样的训练中,学生对创作的畏难情绪会得到有效打消。让每个孩子都有表达自己的最佳方式,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应该努力做到的。
第三篇:李娟 - 教案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第四册
教学设计
《日月潭》
李娟
2016年3月
单元主题: 课标要求与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日月潭》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回顾上节课学到的东西,同时利用幻灯片让同学们回顾“日月潭”的美丽形象。
师:这节课,让我们进一步去了解这位神秘朋友。看看作者笔下的日月潭是不是一样非常地迷人、非常地令人神往呢?通过文字能不能勾勒出照片上的优美片段呢?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我们今天的学习课堂吧!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2、3、二、学习课文
1、复习课文中的生字词语,采用齐读,抽查读等多种形式。
2、学习第一自然段,首先是自由读,看看总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分别是什么意思,并梳理层次,找出语段的中心句。
3、指名分句读,然后让学生自己去理解。《结合课件,解释“群山环绕”、“隐隐约约”、“风光秀丽”的真实景象。》
师:通过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我们已经解决了其中的一个问题——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就像地图上画出了日月潭的位置一样。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 :第二自然段又是写日月潭的什么信息呢?接下来大家细致、轻声地读一读。
2、利用课件出示以下句子比较感知,并朗读:(1、北边像太阳,叫日潭;南边像月亮,叫月潭。
2、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师:请同学们读一读,想一想。同样是描述日潭和月潭的句子,读起来和听起来有什么区别呢?(形象、生动、具体、准确)
师:作者真的很有心啊!能根据事物的外形的特点来给事物起名字。大家有没有试过这样去给你身边的东西起个好听的名字呢?这样做呢就会让表达更生动、具体、准确、形象了。这就是你们将来要学到的一种表现手法——比喻。他的作用呢就是把想要表达的东西表达地更形象、具体、生动。还有就是给名词加一些修饰,使得你笔下的形象更清晰。
3、大家知道怎么做才能和作者一样,让你的文字散发出清新的味道了嘛?老师相信你们!现在呢就给老师展现展现你们刚刚学到的本领吧!把下面的句子修改一下吧!
(1)湖中央有个小岛。
(2)湖面上飘着雾。
(3)校园外边有棵树。
4、课件示范:
湖中央有个精致的小岛,像美好的玩偶山庄。静静的湖面上飘着一层薄薄的雾,犹如仙境一般。美丽的校园外边有一棵高大的树,像巨人一样站在那里。
5、师:同学们真的很聪明哦!以后继续加油!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散发出它应有的魅力。
6、师:日月谭,好美的名字啊!大家肯定也很喜欢吧?有哪位同学愿意站起来为大家读出文章中更多的介绍日月潭的优美语句。
四、默读三、四自然段,画出描写时间的词语,并做标记。同时思考一下这两段分别介绍了日月潭什么时候的景色。《教师板书:清晨、中午、晴天、雨天》
师:大家是不是发现下面的句子很美呢?(课件出示句子,教师结合课件加以解释。)
师:好句子只有准确读呢才能读出感觉来,才能像早晨树上叽叽喳喳的鸟鸣一样清脆、悦耳。接下来大家跟着了老师一起读,再自己练读,读出清脆优美的声音,让我们一起陶醉在这美丽的景色中。
1、读优美的句子、段落,并放映对应的幻灯片。让大家沉浸在一定的氛围中去体会文章的内容。
2、利用课件对比理解“清晰”和“朦胧”,并鼓励学生积累这对反义词。
师:看到朦朦胧胧的日月潭,你有什么感受?能把你的感受说出来跟大家一起分享吗!(朗读第二自然段要舒缓,突出下雨时日月潭的朦胧之美)
指名读。
师:宝岛台湾的日月潭风光秀丽,你喜欢吗?我们把后两段多读几遍,可以的话把你喜欢的句子背下来。
五、读思结合、加深体会,深化感情。
1、日月潭的风光真的是在是太美了!你们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来形容日月潭的风姿嘛?试试看!
2、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大家能说说作者为什么会写这篇文章呢?(出于对宝岛台湾的特殊感情,出于对日月潭的热爱和眷恋,作者写了这篇文章,表达他对日月谭的赞美和强烈的热爱之情)
六、语文主题学习拓展
师:台湾是我们祖国的宝岛,从遥远的古代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里不仅风光怡人的日月潭,还有景色迷人的阿里山,出示介绍阿里山片段,进行主题阅读学习。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阿里山的位置及美丽的景色,升华感情。
阿里山
阿里山位于台湾省嘉义县东北,属于玉山山脉的支脉,地跨南投、嘉义二县,是大武恋山、尖山、祝山、塔山等十八座山的总称。
阿里山的日出非常壮观。凌晨四点多天气有点冷,我们站在高处,大家都昂首东望,期盼着那激动的场面。不一会儿,一个红红的火球冉冉升起,顿时人声鼎沸,大家赶紧拍照,刚开始,太阳像一个小女孩开始害羞起来,脸越来越红。紧接着,耀眼的太阳洒下万丈光芒,那光芒照得人们的脸红通通的,顿时,我们暖和起来,大地显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在晴天破晓时分,登阿里山的塔山观赏云海,确是赏心乐事。游人但见云海茫茫,瞬息万变,时而像连绵起伏的冰峰从山谷中冒出,时而像波涛汹涌的大海从天外滚滚而来。难怪阿里山的云海是台湾八景之一。
阿里山风景秀丽神奇,让游人流连忘返
通过朗读知道阿里山的地理位置以及阿里山的美景,激发学生了解台湾,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师:台湾的美景可真是不少啊,可是近年来由于环境的污染和人为的破坏,日月潭在默默地哭泣!我们一定要从小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争做保护环境的小天使哦!现在呢老师就任命你们为“地球小卫士”,从你们的身边做起好吗? 师:孩子们!让我们共同期待宝岛台湾早日回到祖**亲的怀抱,共同期待日月潭的美好明天吧!教学反思:
一、课件媒体创设情境
1、导入:让学生在中国地图上找到台湾,再引出其风景名胜──日月潭,带领学生去游览日月潭的美丽风光。在这个环节中,我利用中国地图让学生们感知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接着唤起孩子们想要去日月潭看看的感情。
2、复习生字,四字词语的巩固,指导书写。在导入和复习的环节上,我做了比较周全的准备,上的时候也比较轻松自如,孩子们当时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
二、运用抓重点词品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美进行课文讲解:
1、结合图片、日月潭俯瞰地图理解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2、多媒体课件播放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景色:湖面上飘荡着薄薄的雾是什么样子?看到“蒙蒙细雨中的日月潭”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我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倘若语文教学舍弃了情感,那么就失去了语文教学的灵魂,没有灵魂的教学,必然走进繁琐、机械、无效的死胡同。这句话给我极大触动。在这节课中,我努力以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同时努力让学生自己感受课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日月潭之美的赞赏之情。要体会这种赞赏之情,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日月潭之美。于是,我试着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让他们从文中找出自己觉得最美的地方。只要学生真正体会到了美,那么这种“情”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同时我采用了“品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读中品。但由于让学生的品读的句子较多,显得有点蜻蜓点水,不够深入,有些学生只能浅显地感觉到句子的美,可是究竟是哪里美?却说不出所以然。是啊!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在内心深处留下这美的烙印。我想课文美的地方较多,如果重点抓住一两处美景深入体会,更能让学生形象的感悟美景,体会语言文字的精美,从而得到一定的语言积累。
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文本语言还原为生动可感的意想,让学生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对日月潭的风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储备,有效渲染了气氛。
三、教学中的不足和问题:
1、在312教学加语文主题教学两个模式的课堂,驾驭能力欠缺,不能完美的呈现在课堂上,定目标时总有疑惑取舍不定,语文主题教学选材和实施的方法上也待提高学习。教学目标没有完全落实,尤其是有感情朗读、背诵这两个目标上引导得很少。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语文课需要花大部分时间在朗读上。在整堂课的学习上,我让孩子们进行朗读的环节比较少,目标中的有感情读,似乎在整堂课中都有所忽视,没有真正落实目标。、在自主感悟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引导过多”等问题,在让孩子主动认知方面还没有真正放开。教学时,我只是注重自己对本课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感悟,没有关注学生在学习方法的提高,大胆“放手”,而是把自己的感悟强加给学生,没有引导学生对这些词语进行理解后而获得自己独特的感悟和见解。这样一来,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不强,学习能力没有提高,只是“学会”而没有“会学”。没找到着重点进行训练,没注意到运用抓关键词的方法还不是低年段教学的主要方法。在理解重点词语上,我更多的是灌输给孩子们“这词语什么意思”上,应该引导孩子们去理解,并相信他们的能力,把课堂还给孩子们。
3、在学生的朗读能力、说话能力和积累能力方面,做得不够,应当要让孩子多读多说,主动让孩子探究,创设情境、熏染、范读,各个方面去引导孩子的表达能力、读文捕捉信息的能力,体现出“读、说、背”的培养;俗话说:上好一节课容易,但要上好每一节课很难。我们应关注细节,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备,多思,多学。
总之,教学技能非一日之功,得靠平时的修炼,一如既往的去做,才会日渐提高。因此在以后教学中,我应多学习相关教育教学的文章,虚心求教,多听同学科老师怎么上课,多反思自己的每一次教学行为,让自己的教师基本功扎实,上好每一节课。
第四篇:蚂蚁王国教案
蚂蚁王国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并了解蚂蚁的种类和分工;
2、活动中能细致、有序的进行观察,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进行讲述。
3、对蚂蚁感兴趣,在生活中能进一步的观察与探索。
二、活动准备:
1、相关课件;
2、在生活中有观察蚂蚁活动的经验。
三、活动过程:
1、手指谣导入:
教师:
小蚂蚁,很有趣,头上长着小胡须,小蚂蚁,有秩序,走路排队很整齐 小蚂蚁,有情义,见面点头很有礼 小蚂蚁,真得意,冬天来了又积蓄
2、说一说:
教师: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蚂蚁?他们在干什么? 教师小结:在草地上、山坡上、沙坑里、马路上,到处都能看到蚂蚁,蚂蚁喜欢群体居住,两只蚂蚁相遇时,靠触角相碰传递信息,他们的身体还会释放出一种气味,通过气味来找到朋友和行走路线。
3、看一看:
教师:我们来观察一下蚂蚁的身体是什么样的?(从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
教师小结:蚂蚁的身体很小,呈褐色或黑色,头上有触角,身体下面有三对足(六只脚)。
1、谈论蚂蚁的种类与分工
教师:蚂蚁的家里每只蚂蚁的工作都一样吗?他们是怎样分工的呢?
教师小结:蚂蚁分为雌蚁、雄蚁、工蚁。有翅膀的是雄蚁,搬运食物、养育宝宝的是工蚁,负责产卵的是蚁后。
2、课件中关于蚂蚁分工的部分,了解蚂蚁的种类与分工。
3、教师小结
蚂蚁的身体很小,呈褐色或黑色,头上有触角,身体下面有三对足(六只脚)。在草地上、山坡上、沙坑里、马路上,到处都能看到蚂蚁,蚂蚁喜欢群体居住,两只蚂蚁相遇时,靠触角相碰传递信息,他们的身体还会释放出一种气味,通过气味来找到朋友和行走路线。蚂蚁分为雌蚁、雄蚁、工蚁。有翅膀的是雄蚁,搬运食物、养育宝宝的是工蚁,负责产卵的是蚁后。
四、活动延伸:
回到家中以后可以画一幅蚂蚁大家庭的画,并和家人分享一下!
第五篇:蚂蚁王国教案
活动背景和设计意图: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处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色,树木发芽了,小虫子钻出来了,小蚂蚁成群结队的运粮食,小蜜蜂和小蝴蝶到处飞舞,有的小朋友还带来了宠物蚂蚁到教室里喂养,大家对蚂蚁产生了很高的好奇心!他们天天去看看、照顾小蚂蚁,于是生成了小蚂蚁这次美术活动。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三个圆的方法画出小蚂蚁不同的动态。
2、培养幼儿充分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以及各种线条的组合能力。
活动准备:湿粉笔、书面纸、小蚂蚁图片活动过程:
一、幼儿观察蚂蚁--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谜语,请你们开动脑筋,看谁最先把它猜出来?
谜语:身体虽不大,力气可不小,有时搬粮食,有时挖地道,团结又互助,勇敢又勤劳。(蚂蚁)--你们可真聪明呀!你们见过蚂蚁吗?你们知道小蚂蚁长什么样?它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吗?
教师小结:小蚂蚁由头、胸、腹组成,头上长着一对触角,一双眼睛和嘴巴,身体上长着六条腿。
--老师这里还有一首儿歌,可以让你更快地记住蚂蚁的外形特征儿歌:蚂蚁外形要记住,身体分为头胸腹,一对触角头上长,三对足在胸部。
二、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惯--那你们知道蚂蚁喜欢吃什么呀?
--蚂蚁是怎样找食物的啊?
--蚂蚁今天遇到了一个困难,它们的家被别人破坏了,不能再住了,所以它们只能搬家了,它们想请小朋友们帮忙,帮它们挖一个新的家,你们愿意吗?
三、幼儿绘画蚂蚁的“畅想之家”--今天就请你们帮助蚂蚁打洞,建造一个新的家吧!让所有的蚂蚁都能搬进你们帮它们建的新家。
(1)用线条打地洞,帮蚂蚁建造新的家.(2)建好新的家后请蚂蚁住进新家。
(3)在新家里添加一点蚂蚁喜欢吃的食物。
重点观察:幼儿是否有商量并有分工重点指导:提醒幼儿线条要接住,中间不可以断掉。
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尽可能画出不同的形态。
四、交流分享幼儿展示介绍自己给蚂蚁建的新家。
设计意图:天气越来越暖和了,小动物们都出来活动了。其中小蚂蚁是幼儿生活当中非常熟悉的,所以小朋友对今天的活动也特感兴趣。根据中班我们中班幼儿年龄特点,让幼儿通过观察、讨论,初步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及有趣的生活情景。让幼儿以绘画的形式对蚂蚁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的初步认识。
活动名称:蚂蚁王国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手段来表现蚂蚁的外部特征。
2、尝试表现蚂蚁王国有趣的生活情景。活动准备:《美术》、油画棒、橡皮泥、牙签 活动过程:
一、教师唱着蚂蚁的歌曲导入活动
1、教师问:小朋友老师刚才唱的歌曲里是谁呀?你们见过吗?它们长的什么样?
2、请幼儿观看课件中的蚂蚁仔细观察蚂蚁的外形特征。
二、布置蚂蚁王国。
1、引导幼儿回忆日常观察了解到的蚂蚁:蚂蚁的身体是分节的,有六条很细的腿,蚂蚁是用触角探路的,它的力气很大,能搬动比自己还重的东西。
2、出示蚂蚁地洞图,引导幼儿设想怎样布置蚂蚁王国。如什么地方是粮库,什么地方是婴儿房,什么地方是游戏房,蚂蚁们分别在干什么,等等。
3、启发每组幼儿讨论怎样布置蚂蚁王国。
4、幼儿自由选择材料,用画、捏、剪等方式标新蚂蚁,教师注意观察。在幼儿需要时给予协助。
三、蚂蚁王国的故事。
1、请幼儿介绍自己的蚂蚁在干什么。
2、请每组幼儿一起根据背景图上的内容共同创编故事“蚂蚁王国”。
3、将“蚂蚁王国”图展示在墙面上,请幼儿互相观看、交流。
活动反思:蚂蚁是小朋友非常感兴趣的昆虫,通过活动前过对蚂蚁的仔细观察,了解了蚂蚁的身体是分节的,有六条很细的腿,蚂蚁是用触角探路的,它的力气很大,能搬动比自己还重的东西。在作画过程中,幼儿参与的积极性都很高,整个作品让人能清楚的就能看懂幼儿表达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