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兵车行教案
【教学目的】
《兵车行》教案
1.认识诗中反映的唐朝统治者连年用兵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2.学习寓情于事的叙事方法。
3.体会战争对人民造成的苦难,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教学难点重点】
1.杜诗的沉郁风格。2.本诗歌的怨愤基调。
【教学方法】
诵读法、鉴赏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一生写过不少以战争为题材的诗。“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的诗句至今还依然萦绕在我们的脑海中,今天,我们来读他在天宝年间目睹统治者穷兵黩武,大肆征兵,造成“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震野”的凄惨景象而写的,为人民呼喊的杰作《兵车行》。
简要介绍杜甫: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一号杜陵野客、杜陵布衣,唐朝现实主义诗人,其著作以社会写实著称。生于中国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又被称杜拾遗、杜工部、杜少陵、杜草堂。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虽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在身后,杜甫的作品最终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作品集为《杜工部集》。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
《兵车行》写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中后期。当时唐王朝对西南方的少数民族不断用兵:天宝八载(749),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石堡城(古城名,在今青海西宁市西南)一役,死数万人。十载(751),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率兵八万进攻南诏(辖境主要在今云南省),军大败,死六万人。为补充兵力,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往军所,送行者哭声震野。这首诗就是据上述情况写的。这是一首乐府诗。题目是诗人自拟的。
二、课文诵读:
1.教师范读(也可听艺术家朗诵录音)。
2.学生试读、齐读,在此基础上练习背诵,有表情地诵读。3.诵读点拨:
(1)把握基调:这是一首歌行体诗,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连年发动“开边”战争,而使人民深受其害。诗人的情绪是怨愤的,这是全诗的基调。
(2)诵读指导:第一段写亲人送别出征的战士,朗读时声音应沉重些。段尾,诗人的怨愤之情初现,应用升调读。第二段,“点行频”三字为下文叙事的总纲,须重读。以下皆用“行人”的口气读,要注意区分叙事句和抒情句的语气。第三段先写秦兵家庭的困难,朗读时速度不宜快。“长者”句用较柔和的声调,“且如”句要作低回之势,至“租税”句稍稍振起。后半段令人悲痛欲绝,声调凄楚。结尾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君不见”应重读,“古来 ”句道尽战场惨景,集中表达“行人”和“诗人”的怨愤,要缓缓读出,“无人收”三字乃血泪铸成,尤应重读。
三、注意读音:
车辚辚(lín)
耶(yé)娘 干(gān)云霄
荆杞(qǐ)
陇(lóng)亩 啾啾(jiū)
四、课文鉴赏:
在诵读的基础上,先思考,再和同学交流,准备班级发言。(问题可自由选择)
1、清人高宗弘历说“篇首写得行色匆匆,笔势汹涌,如风雨骤至,不可逼视”请做简要分析。
2、“行人”分别诉说了哪些事情?“道旁过者”和“行人”形象的塑造有什么作用?
3、杜甫在这首诗里对这场战争有怎样的态度和情感?
4、说说这首诗的构思特色。
5、以《兵车行》为例,说说杜甫的诗歌被称为“诗史”的原因。(“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军情紧急,三字句,急促短迫,扣人心弦。“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因为强征急抓,来不及告别,亲人们只得奔跑着赶来送别。人马奔走,尘土扬天。“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场面凄惨,不忍近看。表现的是深沉积郁的凝重情感,整个句子,语言铿锵,一顿一挫,笔势汹涌。)
(“行人”分别叙说了两件事情,即“点行频”和“伸恨”。其中在“点行频”这一总题下又具体叙说了:十五防河,四十营田,里正裹头,白头戍边,流血成海,武皇开边,村落荒废,妇女耕田,士兵受虐。“行人”在“伸恨”的过程中,具体叙说了以下典型事例:关西未休兵,县官索租急,生男不如女,白骨无人收,新旧鬼烦哭。
诗人在这一叙事诗中塑造了“行人”和“道旁过者”两个人物形象。通过设问的方法,让当事者“行人”即被征发的士卒的代表直接担当叙说者,而诗人自己却退隐到幕后,只作为事件的真实记录者,这样处理更增强了叙事诗歌的真实性。)
(“武皇开边意未已”,“开边”就知道这场战争不是卫国战争,“意未已”和“点行频”就表明统治者的贱视人命,穷兵黩武,一意孤行。“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直陈战争对生产力的严重破坏。“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揭示统治者拿人民当赌注,视生命为草芥的残暴。可以看出作者对战争的谴责和对人民的同情。)
(一是全诗设计为场面描写,开头是悲惨的送别场面,接下来是长者和行人之间的对话场面。二是对话展开,设计了长者和行人的对话,好处是形成情节和人物形象,又使所写的内容更客观真实。三是镜头运用,开头让人震撼的送别镜头,接下来,又是一幅幅惨淡镜头,最后是青海战场漫山遍野,白骨纵横,雨夜磷火,凄厉鬼哭的阴森恐怖的镜头。)(杜甫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这首诗就是以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频繁发动进攻丧师巨万,朝廷乃大举征兵为背景的,他的诗歌再现了那段真实的历史。)鉴赏要点: 生动的场景描写:
诗的开头写士兵家属前来送别的场面。前两句为“宾”,写出征士兵。“辚辚”“萧萧”是听觉形象,令人有人马杂沓之感,可以想见出征士兵之多;“弓箭各在腰”是视觉形象,表明一切准备就绪,只待一声令下就要出发。后四句为“主”,写士兵家属,突出地描写了他们的动作细节。“走”,表明这些人闻讯后立即跑了来,心情万分急切。他们料定,很可能这是生离死别,所以一见面就“牵衣”而泣,“顿足”而呼;待到队伍出发了,他们拦在道上,不让自己的子弟离去,而且哭得更厉害了,千万人的哭声汇成了震天巨响,仿佛吞没了一切„„诗人用这些细节给这个场面渲染了极其凄惨的气氛,借此表达了人民对无休止的“开边”战争的怨愤,使这首诗具有明显的倾向性。
结尾写青海战场的景象,好像是用摄影机拍下的一个全景镜头:漫山遍野,白骨纵横,在阴沉的天色和蒙蒙细雨中,不时地闪出磷火,传来凄厉的鬼哭声。如此阴森的景象,真叫人不寒而栗!诗人这样来描绘古战场,其意仍在讽今──揭露“开边”政策的罪恶,颇能发人深思。
五、研究性阅读:
杜甫在长安十年,由于政治失意和生活穷困,使他的创作视野从个人转向了全社会,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日益鲜明。结合《兵车行》的学习,研读杜甫同时期写的《前出塞》《丽人行》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诗,体会杜诗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
提示:《前出塞》写天宝末年歌舒翰征伐吐蕃的时事,意在讽刺唐玄宗的开边黩武。《丽人行》作于天宝十二载春,讽刺了杨家兄妹骄纵荒淫的生活,曲折地反映了君王的昏庸和时 政的腐败。《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是杜甫五言诗的代表作。杜甫自京赴奉先县,是在天宝十四载十月、十一月间。这年十月,唐玄宗携杨贵妃往骊山华清宫避寒,十一月,安禄山即举兵造反。杜甫途经骊山时,唐玄宗与杨贵妃正游玩,而安禄山叛军已闹得不可开交。其时,安史之乱的消息还没传到长安,然 而诗人途中的见闻和感受,已显示出社会**的端倪。诗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一传诵千古的名句,揭露了贫富的悬殊。
第二篇:《兵车行》教案
《兵车行》教案
高二语文组:孙槐
教学目标:
1学生自己查阅资料了解作者杜甫及有关背景知识。
2引导学生初读全诗,整体感知,把握感情基调。
3品味语言,探究深意,认识诗中所反映的统治阶级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4引导比较阅读,品味诗人深沉激越的忧国忧民之情和精妙的艺术构思。教学重、难点:
1品味语言,探究深意,认识诗中所反映的统治阶级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2引导比较阅读,品味诗人深沉激越的忧国忧民之情和精妙的艺术构思。教学方法:朗读理解法,质疑探究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图片导入:
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是什么?
战争使年幼的孩子失去父母,使无辜的百姓流离失所,战争使美丽的家园变成废墟,它带来的只能是一双双无助绝望的眼睛,是一阵阵捶胸顿足的呼号,是一个个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杜甫的《兵车行》就是这样一篇有关战争的乐府诗。
二、老师范读:老师先来诵读一遍,请同学们注意读音,尤其要注意领略诗中所描述的情景和抒发的感情。
大家听出来 萦绕全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悲愤!
三、带着这些感悟我们来学习第一部分。(车辚辚,--------,干云霄)
1、假如你就是杜甫,在第一段中你看到了一副怎样的场景?
一队队被抓来的穷苦百姓,换上了戎装,佩上了弓箭,在官吏的押送下,正开往前线。征夫的爷娘妻子儿女乱纷纷地在队伍中寻找、呼喊自己的亲人,扯着亲人的衣衫,捶胸顿足,边叮咛边呼号。车马扬起的灰尘,遮天蔽日,连咸阳西北横跨渭水的大桥都被遮没了。你听到了哪些声音?
(兵车隆隆,战马嘶鸣,风吹旌旗声,喧闹的混杂不清的人声,号哭声、千万人的哭声汇成震天的巨响在云际回荡。)这是一幅士兵家属前来送别的哭声震天的惨别图。
2、哪些句子能体现惨别的情景呢?
一个“走”字刻画出眷属们在亲人出征时追奔呼号去作那一刹那的生离死别的情景。牵、顿、拦、哭连续的四个细节动作,写出了孩子扯住父亲衣襟不肯放手,“征夫”爹娘老泪纵横、跺脚啼哭,妻子固执的阻拦、痛断肝肠、撕心裂肺的悲惨场面。运用夸张、动作的细节描写、顶针等方法,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的动作神态表现得细腻入微。
3、有感情地诵读出这种场面。(学生诵读允许有不同的处理,有的可能侧重于悲哀,有点可能侧重于愤怒)
四、战争还未打响,士卒就已经死亡十之八九。那战争结束后会是怎样的情景呢? 这种场面描写在诗歌中也有,请大家找找是哪几句。(“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1、这又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哪位同学能根据诗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大家要尽量地展开想象。(青海边的古战场上,平沙茫茫,白骨露野,阴风惨惨,鬼哭凄凄。寂冷阴森的情景,令人不寒而栗。)
说得非常好,绘声绘色,淋漓尽致地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恐怖的场景,让人不寒而栗!那我们为这幅图画概括为“鬼哭图”。
2、作者想象了一副让人不寒而栗的“鬼哭图”,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
这里,凄凉低沉的色调和开头那种人声鼎沸的气氛,悲惨哀怨的鬼泣和开头那种惊天地的人哭,形成了强烈的对照。在青海战场战死的“旧鬼”,就是昔日咸阳桥头出征的“行人”;今天咸阳桥头出征的“征夫”,明天就将是青海战场的“新鬼”。陈陶《陇西行》也写道:“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3、有感情地诵读出这种场面。
五、诗歌从开头的“惨别图”到结尾的“鬼哭图”,我们听到了一个相同的声音:哭声!开头的人哭,响彻云霄,结尾的鬼哭,哀怨凄厉。
1、那么造成这人哭、鬼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请同学们迅速在诗歌第二段中找出来进行概括。
造成人哭、鬼哭的根本原因是“点行频”,“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关键字”频”写出战争之多,朝廷频繁地征召百姓们去边疆打仗。这和第一节征兵惨别图形成照应。
2、请同学有感情地诵读。
3、你读出了怎样的感情呢?频繁的战事发生在“边庭”,不是保卫疆土,而是为了“开边”,即用武力扩张疆土。这种扩张的战争,虽然伤亡惨重——“流血成海水”,但君王开边之意犹“未已”,仗还继续打下去。两句,既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苦难,又指出了苦难的根源,表现了诗人的悲愤。
4、补充 :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频繁发动进攻。749年,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石堡城,久攻不下,后虽侥幸取胜,但所部六万三千人损失大半;到这年冬天,所派驻龙驹岛的二千戍卒也全军覆没。751年四月,剑南节度使 鲜于仲通
又奉命进攻南诏(主要辖境在今云南省),结果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由于这两次战争中丧师巨万,朝廷乃大举征兵。
六、正是统治者的穷兵黩武,不断征召百姓去边疆服役,导致士卒流血成海,白骨累累。那么战争给人民社会还带来了那些灾难?请在第二节和第三节的主体部分中找出一些句子来分析。
步骤:
1、质疑(对这一部分你有什么疑问吗?希望你们用一双质疑的眼睛审视诗歌的内容。)
一、“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质疑:为什么里正帮他束发?
古代孩子留长发,15岁开始用头巾束发。如今,一个刚到束发年龄还不怎么会束发的孩子就被征入伍,而且要到远离父母的北方去“防河”,这是何等可怜啊!所以,连里正也动了心,替他束发。另一学生理解为:里正是为了凑足征人的人数好交差。
二、“君不见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千村万落长满荆棘和杞柳,农业生产极度荒废,神州大地到处是一片荒芜,满目疮痍,十分荒凉。人民生活无着,民不聊生。
三、“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伤亡如此惨重、生产如此荒废,“山东”已无兵可征,皇上依然一意孤行,征调秦地(关西)士卒。这些士兵能够耐苦战,但“被驱不异犬与鸡”,根本不把人当人,士卒与鸡犬没有什么不同。寓怨愤于嗟叹之中,全段于叙事之中情感浓郁。
四、“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岁从何出?写秦兵家庭遇到的困难。到了“今年冬”,仗继续打;农事依然无人照料,可是“县官(朝廷)急索租”,一个“急”字,索租不问百姓死活之嘴脸毕现!“租税从何出”没有人生产,何来租米?
五、老师补充:东汉陈琳《饮马长城窟行》中有“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 如果说在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观念属于“正常”,那么重女轻男则是最大的“反常”。诗人们为什么说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这样的话呢?
学生讨论。老师提示: 中国一向重男轻女,可是由于战争,男丁大量死亡,在万般无奈之时,萌生了“生女犹得嫁比邻”的异常意识,只是人们的一种自我安慰而已。在杜甫后期作品《新婚别》中有诗云:“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可见在战争时期,生女嫁比邻也无法摆脱悲惨的命运。
诗人这种反常之语,颠覆了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正是愤激之语,最大限度地道出了役夫们内心的愤懑与控诉。
2、概括:战争对人民造成的灾难?
对士兵:超期服役,血流成海
对经济:生产凋敝,田园荒芜 对家庭:索租逼税,生计困难 对精神:愿生女孩,心灵创伤
【小结】
由征夫之口,我们明白了为什么诗歌从头到尾都贯穿着哭声,因为 血腥的战争葬送了无数士兵的生命。罪恶的战争使人民妻离子散,生计艰难再加上官府的索租逼税更是雪上加霜。频繁的战争破坏了农业生产使生产凋敝、田园荒芜。罪恶的战争给人们造成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本诗写出了从关西到山东,从边庭到内地,从行人到征夫,从物质到精神,战争对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诗人借此批判了统治者穷兵黩武的罪恶,对劳动人民寄予了深切的同情。让我们带着感情全班诵读课文。
七:拓展训练:同样是反映战争灾难,表达反战情绪的乐府诗,两首在艺术构思上有什么不同呢?
战城南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为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深激激,蒲苇冥冥; 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 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 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 朝行出攻,暮不夜归!全文翻译
城南城北都有战争,有许多人在战斗中死亡,尸体不埋葬乌鸦来啄食。请为我对乌鸦说:“在吃我们外乡的战士之前请为我们悲鸣几声!战死在野外没人会为我们埋葬,这些尸体哪能从你们的口逃掉呢?” 清澈透明的河水在不停地流淌着,茂密的蒲苇草显得更加葱郁。勇敢的骑兵战士在战斗中牺牲,但早已疲惫的马仍在战士身旁徘徊。在桥梁上筑直了营垒工事,南北两岸的人民如何交往?
连禾黍都不能收获你吃什么?就是想成为忠臣保卫国家都无法实现啊!怀念你们这些忠诚的好战士,你们实在令人怀念:
咱们早晨还一同出去打仗,可晚上你们却未能一同回来。“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开头三句,一下子就把读者的思路带进了一场激烈的战争之中。城南、郭北,互文见义,是说城南城北,到处都在进行战争,到处都有流血和死亡。战争过后,大地上横七竖八,躺满了尸体,成群的乌鸦,“呀呀”地叫着,争啄着这些无人掩埋的战士。面对这样的惨状,谁都不能不惊心动魄。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清人陈本礼《汉诗统笺》说这几句的意思是:“客固不惜一己殪之尸,但我为国捐躯,首虽离兮心不惩,耿耿孤忠,豪气未泯,乌其少缓我须臾之食焉。”这种解释,似乎是把这首诗歌理解成了为忠心耿耿报效朝廷而战死的将士所唱的赞歌,恐怕与诗歌的原旨不相合。这里,“豪”当同“嚎”,是大声哭叫的意思。“且为客豪”,是诗人请求乌鸦在啄食之前,先为这些惨死的战士大声恸哭。“严杀尽兮弃原野”(《楚辞·国殇》)。诗人意思是:死难战士的尸体得不到埋葬,那腐烂的肉体,难道还能逃离啄食的命运吗?你们何不先为他们恸哭一番呢?
“水深激激,薄苇冥冥”两句,通过景物描写,进一步渲染战场荒凉悲惨的气氛。清凉的河水流淌着,茫茫的蒲苇瑟瑟着,似乎在向人们哭诉着战争的灾难。“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突然,一声战马的长嘶,引起了诗人的注意:它身受重伤,已经不中用了,但仍然徘徊在死去的勇士身旁,悲鸣着不肯离去。表面上,是对战场上的景物作客观叙写,但这些景物,却是经过诗人严格挑选了的典型画面,无一不寄托着诗人深沉的感情在内。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这里,不只是对眼前战场的情景进行描述,而是把眼光移向了整个社会:战争不仅驻把无数的兵士推向了死亡的深渊,而且破坏了整个社会生产,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诗人愤怒地质问:在桥梁上筑直了营垒工事,南北两岸的人民如何交往?劳动生产怎么能够正常进行?没有收成,君王你将吃什么?将士们饥乏无力,如何去打仗?
最后四句,诗人抒发了对死难士卒的哀悼之情。“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意谓:怀念你们这些战死疆场的人!你们实在令人怀念!“子”和“良臣”在这里是同位语,指那些牺牲了的战士。诗人饱含感情,用一个“诚”字,倾吐了自己内心的悲痛。“朝行出攻,暮不夜归。”两句是说:早晨发起攻击之时,你们个个都还是那样生龙活虎,怎么到了夜晚,却见不到归来的身影子呢?语句极其沉痛,引起人莫大的悲哀。结尾两句同开头勇士战死遥相呼应,使全诗充满了浓重的悲剧气氛。这首歌辞中死人居然说话了,这是浪漫主义表现手法的例证。
不同之处:
1、视角不同:《兵》是以“道旁过者”的形象进入诗中,表现出他亲眼看到了惨别的场面,又通过行人申诉,表现诗人亲耳听到了征夫的悲痛。《战》是以死去的士兵起来说话,要求乌鸦替他们悲鸣。
2、表现战场凄惨的选材不同:《兵》着重于“哭声”听觉,《战》着重于乌鸦吃尸体的视觉。
3、表达愤怒之情的方式不同:《兵车行》更直接,直指皇帝,显示了诗人的勇气,《战城南》在哀怨中隐藏着对战争的愤怒。
结束语:战争是可怕的,但比战争更可怕的,是人类贪婪的欲望,膨胀的自我!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深的思考!
第三篇:兵车行教案
兵车行教案
教学设想:
《唐诗宋词选读》分为12个专题。在第二专题“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后,专设了第四专题“沉郁顿挫的杜甫诗”,该专题有4首诗,2首教学篇目,2首学生自学或老师选教。本课要学的系自学篇目。学习过程中主要解决三大问题:
1、读懂,理解字词句子;
2、理解诗歌的情感思想;
3、领悟表现手法和基本风格。学习中以诵读为主,在多读中逐渐推进学生的领悟能力;配以适当的赏析题,引导学生走上探讨之路。专题目标:
1、增进对杜甫个性的了解,对杜甫诗歌沉郁顿挫风格的了解。
2、了解古体诗的样式,理解诗歌的内容。
2、体会并赏析诗歌里的思想情感。
3、感受杜甫诗歌现实主义的风格。
4、背诵。本文增加目标:
领会本文场面描写,对话展开,镜头运用的手法。教时设置:1——2教时 过程:
一、导入
韩愈说:“李杜文章在,火焰万丈长。”杜甫是盛唐诗坛另一颗耀眼的巨星。他一生坎坷,却忧国忧民。他的诗歌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因而被世人称为“诗史”。杜甫集前代诗歌艺术之大成,形成了韵律完美,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被尊为“诗圣”,为后世的诗歌艺术树立了博大精深的光辉典范。本单元的学习,主要是了解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杜甫诗歌的“沉郁”,主要表现为意境开阔壮大、感情深沉苍凉;再具体就是指情感的深厚、浓郁、忧愤、蕴藉。所谓沉,主要是就情感的深沉而言;所谓郁,主要是就情感的浓郁而言。所谓“顿挫”,主要表现为语言和韵律屈折有力,再具体就是说,从字面上看,就是指语意的停顿挫折(间歇、转折);从结构上看,顿挫往往表现在起承转合处,交互为用,按理循脉,或起或伏,有情有景,相间相融。沉郁和顿挫是不可分割的。沉郁凭借顿挫,顿挫服从沉郁。二者有机结合,相得益彰。杜甫极善于运用反复、重叠、对比、衬托等手段,使沉郁之情巧妙地寓于跌宕有致、徐疾相间的顿挫中,把沉郁顿挫昭然揭示在人们的面前。
当然,杜甫的这种风格又由其个性气质、身世遭遇、情感思想所决定的。
二、了解杜甫
杜甫(712-770):唐诗人。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祖藉襄阳(今属湖北),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属河南)。杜审言之孙。自幼好学,知识渊博,颇有政治抱负。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天宝三载(744年)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后寓居长安(今属陕西)将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的黑暗政治有较深的认识。靠献赋得始得官。及安禄山军陷长 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寻出为华州司 功参军。不久弃官往秦州、同谷。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多样,语言精练,具有高度 的表达能力。继承和发展《诗经》以来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起着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春望》、《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兵车行》等诗,皆为人传诵。诗集《杜工部集》。
三、《兵车行》写作背景
《兵车行》是历史生活的真实记录。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频繁发动进攻。八载(749),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石堡城(在今青海省境内),久攻不下,后虽侥幸取胜,但所部六万三千人损失大半;到这年冬天,所派驻龙驹岛(在青海湖中)的二千戍卒也全军覆没。十载(751)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又奉命进攻南诏(主要辖境在今云南省),结果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由于这两次战争中丧师巨万,朝廷乃大举征兵。这件事,在《资治通鉴》
里有生动的记载:“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时任宰相)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如此摧肝裂肺的图景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兵车行》这首诗,可能就是诗人见到这样图景的当时或其后不久写的。
四、朗读 注意读音:
车辚辚()
耶娘()
干云霄()
荆杞()
五、内容理解
1、理解下列词语,和同学交流,准备老师提问 兵车行
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陇亩()
啾啾()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2、班级交流(兵车行——杜甫自创的乐府民歌体。为了表达感情的需要,杜甫未采用绝句、律诗那种格律严整的形式,而选用了灵活多变的句式,或三言,或五言,或七言,节奏疾徐顿挫。行,古体诗。车辚辚——辚辚,车轮转动声。干云霄——干,冲。
行人——从军出征的人,下文的“役夫”同义。点行频——一再按丁口册上的行次点名征发。或从——有的应征。北防河——向北去戍守西河 便至——即便到。营田——垦田。
裹头——古代男子行裹头礼后为成年,这里意即未成年就被抓,临行提前行成年裹头礼。
武皇——汉武帝,他在历史上以开疆拓土著称。这里暗喻唐玄宗。荆杞——杂草,枸杞类。健妇——健壮的妇女。无东西——不成行列。敢申恨——岂敢说怨恨。信知——确实知道。)
3、进一步理解诗歌的语言,请用现代散文串通全诗
(车辆隆隆响,战马萧萧鸣,出征士兵弓箭各自佩在腰。爷娘妻子儿女奔跑来相送,尘埃飞扬不见咸阳桥。拦在路上牵着士兵衣服顿脚哭,哭声直上天空冲云霄。
路旁经过的人问出征士兵怎么样,出征士兵只是说按名册征兵很频繁。有的人十五岁到黄河以北去戍守,有的人四十岁到西部边疆去种田。去时里长给有的壮丁裹头巾,他们回时已经白头还要去守边。边疆无数士兵流血形成了海水,武皇开
拓边疆的念头还没停止。您没听说汉家华山以东两百州,百千村落长满了草木。即使有健壮的妇女手拿锄犁耕种,田土里的庄稼也长得没有东西行列。况且秦地的士兵又能够苦战,被驱使去作战与鸡狗没有分别。尽管长辈有疑问,服役的人们怎敢伸诉怨恨?就象今年冬天,还没有停止征调函谷关以西的士兵。县官紧急地催逼百姓交租税,租税从哪里出?如果确实知道生男孩是坏事情,反而不如生女孩好。生下女孩还能够嫁给近邻,生下男孩死于沙场埋没在荒草间。您没有看见,青海的边上,自古以来战死士兵的白骨没人掩埋。新鬼烦恼地怨恨旧鬼哭泣,天阴雨湿时众鬼啾啾地喊叫。)
六、赏析
先思考,再和同学交流,准备班级发言
1、清人高宗弘历说“篇首写得行色匆匆,笔势汹涌,如风雨骤至,不可逼视”请做简要分析。
2、“行人”分别诉说了哪些事情?“道旁过者”和“行人”形象的塑造有什么作用?
3、杜甫在这首诗里对这场战争有怎样的态度和情感?
4、说说这首诗的构思特色。
5、以《兵车行》为例,说说杜甫的诗歌被称为“诗史”的原因。
6、这首诗的语言有浓厚的民歌特点,试加说明。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军情紧急,三字句,急促短迫,扣人心弦。“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因为强征急抓,来不及告别,亲人们只得奔跑着赶来送别。人马奔走,尘土扬天。“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场面凄惨,不忍近看。表现的是深沉积郁的凝重情感,整个句子,语言铿锵,一顿一挫,笔势汹涌。)
(“行人”分别叙说了两件事情,即“点行频”和“伸恨”。其中在“点行频”这一总题下又具体叙说了:十五防河,四十营田,里正裹头,白头戍边,流血成海,武皇开边,村落荒废,妇女耕田,士兵受虐。“行人”在“伸恨”的过程中,具体叙说了以下典型事例:关西未休兵,县官索租急,生男不如女,白骨无人收,新旧鬼烦哭。
诗人在这一叙事诗中塑造了“行人”和“道旁过者”两个人物形象。通
过设问的方法,让当事者“行人”即被征发的士卒的代表直接担当叙说者,而诗人自己却退隐到幕后,只作为事件的真实记录者,这样处理更增强了叙事诗歌的真实性。)
(“武皇开边意未已”,“开边”就知道这场战争不是卫国战争,“意未已”和“点行频”就表明统治者的贱视人命,穷兵黩武,一意孤行。“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直陈战争对生产力的严重破坏。“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揭示统治者拿人民当赌注,视生命为草芥的残暴。可以看出作者对战争的谴责和对人民的同情。)
(一是全诗设计为场面描写,开头是悲惨的送别场面,接下来是长者和行人之间的对话场面。二是对话展开,设计了长者和行人的对话,好处是形成情节和人物形象,又使所写的内容更客观真实。三是镜头运用,开头让人震撼的送别镜头,接下来,又是一幅幅惨淡镜头,最后是青海战场漫山遍野,白骨纵横,雨夜磷火,凄厉鬼哭的阴森恐怖的镜头。)
(杜甫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这首诗就是以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频繁发动进攻丧师巨万,朝廷乃大举征兵为背景的,他的诗歌再现了那段真实的历史。)
(诗人采用了民歌的接字法:如:“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等,这样蝉联而下,累如贯珠,琅琅上口,铿锵和谐,优美动听。诗人还运用通俗口语。如:“耶娘妻子”、“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被驱不异犬与鸡”、“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等,能收到清新自然、明白如话、生动鲜明的表达效果。)
七、背诵,作业。
第四篇:杜甫 兵车行 教案
《
兵车行》 教案
张培霞
教学目标:
在多次重复的诵读中体悟出作者的情感。
感受杜甫浓郁深沉的爱国之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诗。
教学重、难点:理解作者那种深沉的情感: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语:
1、提问:我们接触了相当一部分的杜甫的诗歌,杜甫对我们而言,已不再陌生,谁来给咱们做个杜甫的简单介绍?
2、提问:为什么称杜甫为现实主义诗人呢?
杜甫生于唐代由盛转衰的乱离之年,说他是现实主义诗人,是说他诗中反映最多的是当时的社会现实,这在同时期诗人中是无人能与之相比的。
二、整体感知:
1、生齐读课文。
(希望学生对诗歌有个初步的印象,明确这是一首写什么的诗歌。)
2、孟子说过:“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简而言之,也就是“知人论世”。
杜甫首先是一个胸襟博大而开阔的人。他与众不同的是那“以天下为己任”的自然天性,在“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情况下所关注的还是“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是“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一生中亲见自己国都长安的几次沦陷。有的人爱国是因为祖国繁荣富强才爱,而有的人却在祖国灾难深重时倍加关注祖国的命运和前途,杜甫正是后者。
杜甫自己说从他的远祖以来一直都是“奉儒守官”,也就是说他们家一直尊奉的是儒家传统,一直是为朝廷服务的。所以杜甫的诗中写到过自己的志意,他说“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窃是私下,杜甫自比的是稷与契。“稷”是后稷,在舜时教人民稼穑,使得天下每一个人都可以吃饱。“契”也是舜的大臣,是掌管民治的,他使天下每一个人都能够安居乐业。杜甫还说他要“致君尧舜上,再使民风淳”。
可谁又知道杜甫,曾几何时,生活是那样的裘马轻狂,与李白、高适等人云游齐、赵、吴、越,赋诗纵情。与李白结下了兄弟般的友情,过着“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游”的浪漫而放荡的生活,歌一曲《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一首《画鹰》“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然而短短十余年的“壮游”在杜甫的生命中如同昙花一现,而立之年,先有安史之乱,后有吐蕃之侵,军阀之叛。所以他贫寒落魄到只能“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他也曾“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满目尽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可这样,也不能改变他那颗“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爱国心。
这就是杜甫,这就是我们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这就是写出中国“诗史”的伟大“诗圣”杜甫,现在让我们共同来欣赏知名朗诵家张家声先生诵读的杜甫的诗歌《兵车行》,感受他澎湃的激情。
3、放录音。
(要求:诵读过程中,注意诵读者语调的起伏与停顿,体悟作者诗歌中的情感。)
4、生再读。
(要求:放慢语速,注意情感的把握。)
三、内容解读
明确:第一段写作者“见”到的场景是人哭马嘶,尘烟滚滚的喧嚣气氛,给第二段的倾诉苦衷做了渲染铺垫。
(生读背第一自然段)
第二段写作者“听”到的长篇叙言,进一步深化了第一段场面描写的思想内容,感情强烈,诗文前后辉映,互相补充。
(生读背第二、三自然段)
四、鉴赏学习
提问:找出《兵车行》中的句子来咀嚼一番,看看哪些地方给你一些特别深刻的感受?
明确:《毛诗 大序》中写到作诗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我们读了诗歌后也就有了一种自己的情感,所以也可以形成为我们自己的语言,希望能多读多悟,有更多的感悟。
五、课堂小结
《兵车行》是杜甫的名篇,为历代推崇。他揭露了唐玄宗以来的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的巨大的灾难,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
第五篇:《兵车行》公开课教案
兵车行
课时:2课时 课型:探究鉴赏课 编者:李林
第一部分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及诗歌创作特点。
2、理解《兵车行》的主旨及其表现手法。
3、了解写作背景,赏析并积累名句。(目的感悟文章主旨,升华思想情感)
4、通过朗读和背诵,体会作者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阅读能力,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教学难点]
理解杜甫诗歌艺术风格及深沉的思想情感。
[教学方法]
诵读法、鉴赏法
[教学过程]
第二部分 自主性学习
温故部分: 回顾补充所学杜甫诗句
(1),恨别鸟惊心。(《春望》)(2)安得广厦千万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4)出师未捷身先死。(《蜀相》)知新部分:
阅读杜甫生平材料,勾画如下信息:①三吏三别②本文写作背景
杜甫(712---770),字子美,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是唐初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附近,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代表性作品有“三吏三别”分别为《潼关吏》《新安吏》《石壕吏》《》《无家别》《新婚别》《垂老别》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关于《兵车行》:《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二》里有生动的记载: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时任宰相)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
另见第8页课下注释5 预习部分:初读课文,完成
1、给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标上汉语拼音
车辚辚()耶娘妻子()干云霄()生荆杞()声啾啾()生男恶()陇亩()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行人弓箭各在腰()役夫敢申恨()武皇开边意未已()纵有健妇把锄()耶娘妻子走相送()信知生男恶()
3、《兵车行》描述了什么内容?
4、文章中哪些句子让你印象深刻,请写出三句加以品析。
5、我的疑难
第三部分:重难点解析 以问题形式介入
1、从第一段中你看到了怎样的离别,它与普通的离别有什么不同?
2、朗读第二段,体会文中“十五、四十、二百州、千村万落”这一系列的数字所揭示的社会现实?
3、自古以来,男主外,女主内,而今却是“健妇把锄犁”,这一反常现象的根源是什么?
4、“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这一反常现象又暗示着什么? 第四部分:知识框架梳理(板书设计)第五部分:习题设计
1、基础巩固性习题见“预习部分”
2、能力提升性习题:阅读训练
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几个问题。
古风·其三十四
李白
羽檄如流星,虎符合专城。
喧呼救边急,群鸟皆夜鸣。白日曜紫微,三公运权衡。天地皆合一,澹然四海清。借问此何为,答言楚征兵。渡泸及五日,将赴云南征。怯卒非战士,炎方难远行。长号别严亲,日月惨光晶。
泣尽继以血,心摧两无声。困兽当猛虎,穷鱼饵奔鲸。千去不一回,投躯岂全生。如何舞干戚,一使有苗平。
(1)给这首诗划分层次并写出各层大意。(2)诗中有三幅色调不同的画面,说说它们各自渲染了怎样的气氛,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 想感情。(3)这首诗跟杜甫的《兵车行》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也表达了诗人同情人民疾苦、反 对不义战争的愿望,但这两首诗的内容和风格却有显著的不同,试就下面两个方面将 二者作一点比较。
(1)揭露现实的广度和深度:
(2)表现技巧:
3、请你展开合理的想像,将《兵车行》改写成一篇记叙文。要求是生动的改写,而不是白话文的翻译
教后反思:
《兵车行》是选修本《唐诗宋词》的篇目,对于选修课,在讲授理念中我们将其定位为“留给每个学生个体更多的空间,着眼于培养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以不求甚解的态度,比较多比较快的扩大阅读面。”在具体的讲授中,“应该简化程序,切不可漠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区别,用必修的标准来套选修,使选修课必修化,也不可选而不修,将选修课程弱化或虚化,要把握住选修课程教学的度。”因此在具体的授课中,我将其定位为鉴赏课型,以“课前自我初读感知”“课上师生共同品析”“课下进行片段鉴赏写作”三部分组成教学工作的主体。本节公开课是在继利用“晨读初读”后的师生鉴赏。
在这些理念的指导下,我利用学案以四个问题的形式展开对《兵车行》主旨的探究,对杜甫其人其作的深入解读。同时,为了突出诗歌鉴赏对名句的咀嚼涵咏,在三个自然节中,分别选出了“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着重鉴赏。从学生的反馈表现来看,这种处理形式比较好。
有人说:只有诵读才是诗歌教学的正确途径。但是我们应避免为读而读,没有目的,没有要求,把读作为一种单纯体现理念、渲染教学气氛的手段。一定要强化诵读的目的性和注意诵读层递性,以帮助学生在读中熟悉文本,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品味诗歌的语言,在读中加深对诗歌的了解,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诗歌的魅力。整堂课我注意诵读层递性和注重强化诵读的目的性。针对不同要求我安排了各种形式的读,自由读(课前)、指名读、师范读、齐读、有感情地读、背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在整个教学设计环节中,也有一些我不太满意的地方,虽然本节课是以诵读与品位语言为纲,但安排学生分析的时间过多,读的时间太少。还有课堂与学生的交流方面,还有更进一步的发挥空间。例如可以让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发挥想象,进行生动的描述,可以借助名家阅读进行更为深刻的体味。让学生的活动更充分一些,更充满个性化。但由于新组建班级,对学生的学情还不是很熟悉,分组讨论,有感情的诵读等等活动未得到充分的进行,今后当逐渐培养,坚持形成习惯。
总之,本节课还有很多不如意不够完善的地方,希望各位领导和同行不吝赐教,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