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九年级化学 奇妙的二氧化说课稿 沪教版
《奇妙的二氧化碳》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各位领导,上午好!我说课的课题是“奇妙的二氧化碳”。我从六个方面介绍说课稿
1、说教材;
2、说学情;
3、说教法;
4、说学法;
5、说教程;
6、说板书。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选自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是本册书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二氧化碳在整个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很重要的,在中考测试水平等级中被划分为C等级,安排在空气、氧气之后,水之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今后学习物质的性质、用途和制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选取我们身边最熟悉的物质二氧化碳作为学习素材,课程中安排了丰富的实验探究活动,取材方便,操作简单,现象直观CO2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关系密切,通过CO2的学习让学生从中能体会到化学的重要性,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生动的感性知识,有利于学生形成化合、分解等最基本的化学概念。探究CO2的性质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真正做到“从生活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符合《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以便更好地教好基础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
2、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掌握CO2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用途,并关注温室效应。认识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指导和学生动手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明确“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增强环保意识。(三维教学目标的确定是根据《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CO2的性质及其应用。教学难点: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实验,比较并归纳CO2的化学性质。特别是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本节课是围绕探究CO2的性质进行的,因此,依教学地位与作用及教学目标,将之确定为本节课的重点。又因为学生对CO2化学性质的理解感到困难,因此将之确立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说学情
俗话说得好,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初三学生已经具备二氧化碳的一些知识,如“干冰”的用途,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得原理,但对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没有系统的认识。另外,经过前面化学知识的学习,学生已认识了一些化学仪器,具有一定的操作能力,感受到了化学实验所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探索,发现和归纳化学知识。但是初中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调控能力还不够,学习过程中仍需要教师的管理和引导。
三、说教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既要考虑教师的教,也要考虑学生的学;即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得,也注重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决定采用以下五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1、目标导学法:
2、观察对比法:
3、实验探究法:
4、归纳总结法:
5、多媒体辅助法。
四、说学法
教学的宗旨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进行学习:
1、指导学生利用生活素材和书本知识自主学习,合作实验探究,提炼总结二氧化碳的性质
2、指导学生用分析、对比的思维方法进行研究性学习。比如从密度、溶解性、收集方法等方面将“CO2”与之前学习过的“O2”进行对比。
五、说教程
【以上是我的教学理念,而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将教学理念融入到教学中。所以在程序上我把本节课分五个环节:导入新课、新课探究、课堂小结、巩固练习和回顾思考。】
第一个环节:导入新课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引用了意大利“屠狗洞”这则具有神秘色彩的新闻来导入新课。并创设问题情境,意大利“屠狗洞”中为什么什么也看不见?为什么火把熄灭?为什么狗死亡,人无恙?让学生做一回小侦探,查查小狗的死因。而查的知识依据是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探讨CO2具有怎样的性质和用途。
(因为学生只有明确目标,才能学有方向、学有动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并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
第二个环节:新课探究
让学生看书自主学习CO2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并且完成P39的表格填写内容。
接着,观看短片《CO2与自然界的生命活动》后,提问:“CO2含量不大,如果没有可以吗?”追问:“CO2是否越多越好呢?”引出温室效应产生原因、影响、建议。(通过多媒体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获得知识的能力。)日常生活中见或听到有关二氧化碳的知识。引出二氧化碳三态的变化介绍。空气中二氧化碳是气态,二氧化碳灭火器中是液态二氧化碳,固态二氧化碳又叫做“干冰”,可用作人工降雨。利用了他易升华得特点,那么,二氧化碳还有哪些物理性质?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小组合作:(1)展示课前准备好两瓶气体,分别标有甲、乙两标签,甲是二氧化碳,乙是空气(两只塑料瓶,大小质量相等)
(2)让学生观察甲瓶气体的颜色、状态、气味。(3)把两瓶气体放在托盘天平两边,看哪边更重?
(4)向装有二氧化碳的塑料瓶里加水,塑料瓶变瘪了,这是为什么?
引导学生根据演示实验现象概括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投影补充。(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观察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再由生活中打开可乐瓶盖后,从中冒出气泡。学生会说:“冒出的是二氧化碳气体吗?”若不知道,我就提示他们跟气体得固态是干冰。“二氧化碳为何在水中?在水中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呢?”引出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学习。利用三组录像:
实验录像1:把可乐中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后,观察;
实验录像2:把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蒸馏水中,并加热该溶液; 实验录像3:将盛有二氧化碳气体倒入盛有阶梯状的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指导学生认真观看观察,小结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为了使学生更好得理解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这一难点,我又补充了一个实验录像:把四朵用紫色石蕊试液浸泡过的干纸花,其中两朵分别滴上水和盐酸溶液,另一朵放入装有干燥CO2的集气瓶,第四朵滴上水后放入装有干燥CO2的集气瓶。学生观察、思考、对比。
小结:不是CO2使石蕊变红,也不是水使石蕊变红,而是CO2与水反应生成了新物质具有酸性才使紫色石蕊变红,生成的新物质就是碳酸。而加热后又变回紫色,是因为碳酸不稳定,受热后又分解的原因。这说明了CO2可以与水反应。
紧接着分析两个文字表达式 “二氧化碳+水 == 碳酸、碳酸== 水+二氧化碳” 反应物、生成物的有几种?引入化学上两种不同的基本反应类型化合与分解反应的讲解。
【学习到这里,CO2的性质基本上已经学习完毕。我们都知道,性质决定用途,那么二氧化碳的这些性质决定它有哪些用途呢?】
我将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自己总结出二氧化碳的用途。总结不完整的,再由多媒体系统展示。
第三个环节 课堂小结 让学生自己来总结,互相补充,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第四个环节 巩固练习有针对性地有梯度地选择习题,力图练习由易到难得排布,遵循学生思维发展规律。附:课堂练习:(视课堂时间选择)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将它的代号填入括号中)
1.在地球的大气层中,因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引起温室效应。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植物的光合作用 B、人口增长后呼出的二氧化碳 C、含碳燃料的燃烧 D、碳酸氢铵的分解
2.将一带火星木条伸入气集瓶中,火星熄灭,则气集瓶中一定不是()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D、煤气
3.某气体完全燃烧,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则该气体组成中 A、一定含有碳元素 B、一定含有氧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氧二种元素 D、可能含有碳元素
二、填空题。
4.在自然界中,产生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有 5.紫黑色固体A受热后发生了分解反应,生成气体B。黑色固体C在B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了另一种气体D,D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请回答:①上述发生了几个化学反应。②分别写出A,B,C,D四种物质的名称。
第五个环节 回顾思考:指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像小侦探一样向上级汇报小狗死因。首尾呼应,使整节课浑然一体。
五、布置作业:
六、说板书设计: §2-3奇妙的二氧化碳
一、温室效应
二、物理性质
四、用途
无色、无味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
能溶于水(1:1)(制饮料)
干冰易升华 致冷剂(人工降雨、冷藏食物)
三、化学性质
1、与石灰水反应 制牙膏 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
2、与水的反应
二氧化碳+水 == 碳酸 制饮料 碳酸== 水+二氧化碳
3、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灭火 无毒,但不能供给呼吸:灯火试验
光合作用、化工原料
先介绍板书内容:
优点:打破书本上安排得知识框架,条例清晰,一目了然,性质决定用途,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性质与用途排布在一行一一对应,可以节约版面空间,又能节约课堂时间,达到事半功倍得效果。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设计,希望各位老师和领导批评指正,以达到提高个人教学能力的目的。
第二篇: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目录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9上教案
第一章 §
1、1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doc
§
1、2化学研究什么.doc
§
1、3 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doc
§
1、4第一章复习.doc
第2章 §
2、1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doc
§
2、2性质活泼的氧气.doc
§
2、3奇妙的二氧化碳.doc
§
2、4水的净化.doc
§
2、4自然界中的水.doc
第3章§
3、1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第2课时).doc§
3、2分子、原子、离子.doc
§
3、2分子与原子、原子定义.doc
§
3、2离子.doc
§
3、2原子结构与相对原子质量(2课时).doc
§
3、3元素元素符号.doc
§
3、3公开课教案.doc
§
3、3组成质的化学元素.doc
§
3、4 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doc
第4章§
4、1燃烧与灭火.doc
§
4、1燃烧与灭火.(公开课)doc.doc
§
4、2定量认识化学变化.doc
§
4、3化石燃料的利用.doc
第5章 §
5、1金属与金属矿物.doc
§
5、2铁的冶炼合金.doc
§
5、3金属的防护和回收.doc
第6章 §
6、1物质的溶解.doc
§
6、2溶液组成的表示.doc
§
6、3 物质的溶解性.doc
§6复习.doc
第7章§
7、1溶液的酸碱性.doc
§
7、2常见的酸和碱.doc
§
7、3酸和碱的反应.doc
§
7、4酸、碱、盐的应用.doc
第8章 §
8、1什么是有机化合物.doc
§
8、2淀粉油脂.doc
§
8、3蛋白质和维生素.doc
第9章 §
9、1化学与能源.doc
§
9、2化学与材料.doc
§
9、3化学与环境.doc
第三篇: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九年级化学教学工作计划
(2014—2015学第二学期)
一、学期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有关溶液的知识;知道酸、碱、盐、氧化物等化合物;学习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简单知识;认识化学与材料、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环境;能联系旧知识自主学习新课,能自主解决学习中遇到问题;改进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进行小发明和小制作等科学探究,实施快乐学习。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自学的方法,学会预习、复习、练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勤学、好问的良好学习习惯。根据课程标准的能力要求来辅导学生,让学生理解基本原理。了解有关知识的来源和推理过程以及生活中有关的化学知识。初步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了解物质构成的奥秘,了解溶液、酸、碱、盐等物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习科学家们刻苦钻研、勇于探索、持之以恒的科研精神;培养不怕挫折、不怕失败、敢于面对错误的意志品质。通过学习力争让全部学生顺利毕业,成为合格的初中毕业生;提高学生各种能力,主要包括动手操作能力、实验观察能力、综合运用课本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年我担任九年级化学教学工作。下面就从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学生的学习纪律、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等几个方面简要地分析一下:
(一)知识基础:
学生在上学年的学习中有了一定的化学知识基础,但从化学知识系统的总体上来说,只是学习了水、氧气、空气、二氧化碳等基础学科中最基础、最基本的化学知识,所学的知识是零碎的,支离的,就是从化学观方面去分析,学生对自然界和身边的化学现象的认识也是浅显的。
(二)技能和能力发展水平:
我校九年级学生水平不一样,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均衡,总体上有两极分化倾向,在具体教学中应注意纠正这种倾向。另外,学生虽然有一定的基础,对这门课程了解不深,应加强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引入化学世界。
(三)学习方法水平:
大凡理科知识的掌握,着重于理解,化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表现得尤其突出,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较正确的化学学习方法,能够掌握学习规律,识物达理,并能充分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规律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在具体教学中,应避免学生“死学知识,学死知识”,引导学生探究、讨论、实验进行探究性学习,使学生走上活学活用的轨道上来。
(四)、学习态度与习惯及学习兴趣的分析
多数同学具备了良好的学习方法,他们能够通过记笔记、建立问题记录本等方法帮助学习,而且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了科学的学习态度。但仍有一部分同学局限于死记硬背,不能举一反三,影响了学习成绩的提高和能力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
(一)编排体系
本学期化学课讲授内容为上海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共四章。
第六章:溶解现象
第七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第八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第九章:化学与社会发展 在新教材中设计了以下栏目:
“活动与探究” 即同学们自己动手、动脑探究科学规律,体会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
“拓展视野”等 增加有关科学知识的扩展性内容,增加同学们的知识视野。“联想与启示” 即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活动。
培养学生研究的兴趣和创造能力,鼓励学生对已有的实验方法、实验器材进行改进,鼓励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了发明创造。
四、教学措施:
1、加强自身的业务理论学习,认真学习有关素质教育的理论,学习市教研室“自主、综合、拓展、创新”课题实验和“先学后教”精神和“快乐教育”理念。
2、通研大纲、教材,熟知大纲对知识、能力等的要求,把握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把握教材的编排体例、体系及知识结构,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3、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案,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向40分钟要效益;使课堂充满快乐。
4、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育观念,应用新的教学方法,积极参与教师换脑工程,以适应素质的要求;改变过去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坚持“四为主原则”,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活动成为课堂的中心;
5、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要将教学目标定位于最后一名学生,不放弃最后一名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6、积极学习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技术,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投影、录像、录音、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授课效率,争取计算机达到高级水平。
第四篇: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化学方程式整理小结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化学方程式整理小结
一.化合反应
1.镁带燃烧: 2Mg + O2 ==== 2MgO 2.铁丝燃烧及生锈:3Fe + 2O2 ==== Fe3O4 ;4Fe + 3O2 ===== 2Fe2O3(缓慢氧化)3.铜丝加热及生锈: 2Cu + O2 === 2CuO ; 2Cu + O2 + H2O + CO2 == Cu2(OH)2CO3 4.铝丝加热或形成氧化膜:4Al + 3O2 === 2Al2O3 5.氢气燃烧或爆炸: 2H2 + O2 === 2H2O 6.碳的燃烧:2C + O2 ==== 2CO(不完全燃烧);C + O2 === CO2(完全燃烧)7.硫的燃烧:S + O2 === SO2 8.磷的燃烧:4P + 5O2 === 2P2O5 9.二氧化碳被碳还原:C + CO2 === 2CO 10.人工固氮(合成氨):N2 + 3H2 ======= 2NH3
催化剂 11.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12.二氧化碳溶于水:CO2 + H2O == H2CO3 13.二氧化硫溶于水:SO2 + H2O == H2SO3 14.二氧化硫在空气中转化为三氧化硫:2SO2 + O2 ==== 2SO3 15.三氧化硫溶于水:SO3 + H2O == H2SO4 16.工业上制盐酸(氢气在氯气中燃烧):H2 + Cl2 === 2HCl 17.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2Na + Cl2 ===
2HCl 18.浓盐酸与浓氨水相靠近:NH3 + HCl == NH4Cl
二.分解反应
1.碳酸氢铵(碳铵)受热分解:NH4HCO
3NH3↑+ CO2↑+ H2O === 2.碱式碳酸铜(铜绿受热分解):Cu2(OH)2CO3 ===
2CuO + H2O + CO2↑ 3.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4.二氧化锰催化双氧水制氧气:2H2O2 ===
2H2O + O2↑ 5.电解水:2H2O ===
2H2↑+ O2↑ 6.碳酸分解:H2CO3 == CO2↑+ H2O 7.碳酸钙高温煅烧分解:CaCO3 ===
CaO + CO2↑
8.电解熔融状态的氧化铝制取金属铝:2Al2O3 ===
4Al + 3O2↑
三.置换反应 氢气还原金属氧化物:Fe2O3 + 3H2 ===
2Fe + 3H2O;Fe3O4 + 4H2 ===
3Fe + 4H2O;
CuO + HCu + H2O === 2.碳粉还原金属氧化物:2Fe2O3 + 3C ===
4Fe + 3CO2↑;Fe3O4 + 2C ===
3Fe + 2CO2↑;
2CuO + C ===
2Cu + CO2↑ 3.制取水煤气:C + H2O ===
CO + H2 高温
高温 高温
高温
高温 高温
高温
通电
高温 通电
△
△ △
点燃
点燃 粉尘等
高温、高压 高温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
△ 点燃
潮湿空气 点燃
MnO2
4.铝与盐酸、硫酸反应制氢气:2Al + 6HCl == 2AlCl3 + 3H2↑;2Al + 3H2SO4 == Al2(SO4)3 + 3H2↑ 5.镁与盐酸、硫酸反应制氢气:Mg + 2HCl == MgCl2 + H2↑;Mg + H2SO4 == MgSO4 + H2↑ 6.铁与盐酸、硫酸反应制氢气:Fe + 2HCl == FeCl2 + H2↑;Fe + H2SO4 == FeSO4 + H2↑ 7.锌与盐酸、硫酸反应制氢气:Zn + 2HCl == ZnCl2 + H2↑;Zn + H2SO4 == ZnSO4 + H2↑ 8.湿法炼铜法,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9.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Cu + 2AgNO3 == Cu(NO3)2 + 2Ag 10.铝热剂反应:2Al + Fe2O3 ===
Al2O3 + 2Fe;8Al + 3Fe3O4 ===
4Al2O3 + 9Fe 11.金属镁与二氧化碳反应:2Mg + CO2 ===
2MgO + C
四.复分解反应:
1.酸碱中和反应:HCl + NaOH == NaCl + H2O;Cu(OH)2 + H2SO4 == CuSO4 + 2H2O
H2SO4 + Ba(OH)2 == BaSO4↓+ 2H2O;Ca(OH)2 + 2HCl == CaCl2 +2H2O 2.金属氧化物与酸溶液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CuO + H2SO4 == CuSO4 + H2O
MgO + 2HCl == MgCl2 + H2O;Al2O3 + 3H2SO4 == Al2(SO4)3 + 3H2O 3.碳酸盐与酸溶液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CO2↑+ H2O;Na2CO3 + 2HCl == 2NaCl+ CO2↑+ H2O
K2CO3 + H2SO4 == K2SO4 + CO2↑+ H2O 4.盐溶液与碱溶液反应:Na2CO3 + Ca(OH)2 == CaCO3↓+ 2NaOH;CuSO4 + 2NaOH== Cu(OH)2↓+Na2SO4
CuSO4 + Ba(OH)2 == BaSO4↓+ Cu(OH)2↓
5.Ag+与Cl-反应:HCl + AgNO3 == AgCl↓+ HNO3;NaCl + AgNO3 == AgCl↓+ NaNO3 6.Ba2+与SO42-反应:BaCl2 + CuSO4 == BaSO4↓+ CuCl2;H2SO4 + BaCl2 == BaSO4↓+ 2HCl 7.纯碱与氯化钙溶液反应:Na2CO3 + CaCl2 == CaCO3↓+ 2NaCl 8.铵盐与碱反应产生氨气:NH4NO3 + NaOH == NaNO3 + NH3↑+ H2O
(NH4)2SO4 + Ca(OH)2 == CaSO4 + 2NH3↑+ 2H2O
五.其他反应类型:
1.一氧化碳还原金属氧化物:Fe2O3 + 3CO ===
2Fe + 3CO2;Fe3O4 + 4CO ===
3Fe + 4CO2;
CuO + CO ===
Cu + CO2
2.非金属氧化物与碱溶液反应:CO2 + Ca(OH)2 == CaCO3↓+ H2O;CO2 +2NaOH == Na2CO3 + H2O
SO2 +2NaOH == Na2SO3 + H2O 3.有机物燃烧:CH4 + 2O2 ===
CO2 + 2H2O; C2H6O + 3O2 ===
2CO2 + 3H2O
C6H12O6 + 6O2 ===
6CO2 + 6H2O CxHyOz +(点燃 4xy2zy)O2
===
xCO2 + H2O
42光照 点燃 点燃
点燃
高温
高温
高温
高温 高温
高温
4.绿色植物光合作用:6CO2 + 6H2O ===
CHO + 6O2
叶绿素 6126
第五篇: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化学方程式小结讲解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化学方程式小结
一.化合反应
1.镁带燃烧: 2Mg + O2 ==== 2MgO
点燃 △
潮湿空气
点燃
2.铁丝燃烧及生锈:3Fe + 2O2 ==== Fe3O4 ;4Fe + 3O2 ===== 2Fe2O3(缓慢氧化)3.铜丝加热及生锈: 2Cu + O2 === 2CuO ; 2Cu + O2 + H2O + CO2 == Cu2(OH)2CO3 4.铝丝加热或形成氧化膜:4Al + 3O2 === 2Al2O3 5.氢气燃烧或爆炸: 2H2 + O2 === 2H2O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
6.碳的燃烧:2C + O2 ==== 2CO(不完全燃烧);C + O2 === CO2(完全燃烧)7.硫的燃烧:S + O2 === SO2 8.磷的燃烧:4P + 5O2 === 2P2O5 9.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10.二氧化碳溶于水:CO2 + H2O == H2CO3 11.二氧化硫溶于水:SO2 + H2O == H2SO3 12.三氧化硫溶于水:SO3 + H2O == H2SO4 二.分解反应
△
△
点燃
1.碳酸氢铵(碳铵)受热分解:NH4HCO
3NH3↑+ CO2↑+ H2O === 2.碱式碳酸铜(铜绿受热分解):Cu2(OH)2CO3 ===
2CuO + H2O + CO2↑ 3.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4.二氧化锰催化双氧水制氧气:2H2O2 ===
2H2O + O2↑ 5.电解水:2H2O ===
2H2↑+ O2↑ 6.碳酸分解:H2CO3 == CO2↑+ H2O 7.碳酸钙高温煅烧分解:CaCO3 ===
CaO + CO2↑ 三.置换反应
高温 高温
高温
通电
△
MnO2
高温 1 氢气还原金属氧化物:Fe2O3 + 3H2 ===
2Fe + 3H2O;Fe3O4 + 4H2 ===
3Fe + 4H2O;
CuO + HCu + H2O === 2.铝与盐酸、硫酸反应制氢气:2Al + 6HCl == 2AlCl3 + 3H2↑;
2Al + 3H 2SO4 == Al2(SO4)3 + 3H2↑
5.镁与盐酸、硫酸反应制氢气:Mg + 2HCl == MgCl2 + H2↑;
Mg + H2SO4 == MgSO4 + H2↑
6.铁与盐酸、硫酸反应制氢气:Fe + 2HCl == FeCl2 + H2↑;Fe + H2SO4 == FeSO4 + H2↑ 7.锌与盐酸、硫酸反应制氢气:Zn + 2HCl == ZnCl2 + H2↑;Zn + H2SO4 == ZnSO4 + H2↑ 8.湿法炼铜法,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四.复分解反应:
1.酸碱中和反应:HCl + NaOH == NaCl + H2O;Cu(OH)2 + H2SO4 == CuSO4 + 2H2O
H2SO4 + Ba(OH)2 == BaSO4↓+ 2H2O;Ca(OH)2 + 2HCl == CaCl2 +2H2O 2.金属氧化物与酸溶液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CuO + H2SO4 == CuSO4 + H2O
MgO + 2HCl == MgCl2 + H2O;
Al2O3 + 3H2SO4 == Al2(SO4)3 + 3H2O 3.碳酸盐与酸溶液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CO2↑+ H2O;
Na2CO3 + 2HCl == 2NaCl+ CO2↑+ H2O 4.盐溶液与碱溶液反应:Na2CO3 + Ca(OH)2 == CaCO3↓+ 2NaOH;
CuSO4 + 2NaOH== Cu(OH)2↓+Na2SO4
CuSO4 + Ba(OH)2 == BaSO4↓+ Cu(OH)2↓ 五.其他反应类型:
1.一氧化碳还原金属氧化物:Fe高温
2O3 + 3CO
===
2Fe + 3CO2;Fe3O4 + 4CO
CuO + CO === 高温
Cu + CO2
2.非金属氧化物与碱溶液反应:CO2 + Ca(OH)2 == CaCO3↓+ H2O;
CO2 +2NaOH == Na2CO3 + H2O
SO2 +2NaOH == Na2SO3 + H2O
=== 高温
3Fe + 4CO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