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多媒体在初中劳技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多媒体在初中劳技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摘 要】劳技课程是义务教育中的一个关键的教学版块,它全方位落实教学策略,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为义务,在初中生的教育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伴随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多媒体在初中劳技教学中的应用已开始普及。本文以目前初中劳技教学的特征为前提,阐述了初中劳技教育的基础手段,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多媒体 初中劳技 应用 效果
近段时间,伴随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在初中劳技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多媒体使初中劳技课程突破了以往的时空约束,拓展了劳技教育的内容,使教学媒介的呈现力与交叉性得以展现,使学识的传达速度加快,弥补了传统劳技教学中的漏洞。劳技教学与多媒体的融合,也是教学内容与教学媒介的融合,它为劳技教学带来了全新的风貌。所以,学校应承认多媒体对劳技教育的协助作用,利用多媒体教学硬件设施,让学生的劳技课异彩纷呈。校园、教师以及学生需要通力合作,运用多媒体,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一、多媒体在初中劳技教育中的运用
多媒体教学是一类创新性的教学手段,也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种颠覆,同时有其独到的教学特色。而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为多媒体教学的“横空出世”提供了契机。
(一)电子板书的应用
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电子板书,节省了老师书写板书的教学时间,并以文档形式重新定义了板书的书写模式。
(二)课件展示的应用
现代的多媒体课程依照教学需求将包括相异媒介讯息的各类教育活动整合成课件,并采取超文本、超链接等方式对教材进行全新地诠释。尤其是在劳技教育中,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可以对教材内容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让学生对劳动充满向往。
(三)积件挑选上的运用
老师可以依据教程的特色从积件库中挑选某个章节进行展示,打造课堂情景,紧抓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劳技教学的质量。
(四)教程整合中的运用
利用多媒体技术整合教学资源,透过变更教学构造,使教学质量发生质的飞跃,凸显多媒体教学的魅力。
劳技教育中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不应是独立的,而应该融合运用。预计中的多媒体教育应是多元化的,它能最优配置劳技教育中的教学资源,使课堂充满乐趣。教学手段反映了教学实践,对教学实践也有引导功能,而多媒体课件使初中劳技教学手段不再受到限制。
二、多媒体在初中劳技教学中的运用效果解析
(一)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以往的初中劳技课堂传授知识的模式单调,老师与学生的交流少之又少,教学氛围的营造不到位,而学生也陷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境地,在老师的主导地位被强调的同时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多媒体教学能够将文档、图像、音视频等展现给学生,使教材以另一种生动、精彩的方式展示出来,它会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与听觉冲击,充分体现教程的多元化。
多媒体技术能将初中劳技课程中一部分笼统的、难以掌握的劳动技巧转变为图像或视频,这有利于学生掌握劳技课程中的重难点,并使学生在多样化的学习途径中汲取劳动学识。
以往的劳技教学只传授给学生教材中的理论,使学生的眼界无法得到拓展;而多媒体的快速便捷的特征,使学生能通过图像或视频看到劳动技术的示范,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提升了学生的实操能力
虚拟试验室的创建,为学生的实际操作提供了机会。以往的教学模式比较单调,大部分劳技教学都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成为了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长时间地听老师讲课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并对劳动技能的学习产生厌烦的情绪。这样,劳技课应有的功效无法正常发挥,也压缩了学生的想象空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在劳技课程中进行多媒体教学,老师应引导学生进入具象化甚至虚拟的情景中。而在劳技课程的多媒体教学模式中,用试验来示范,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然而由于试验收到时空的限制,实行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但是,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能够弥补劳技教学中的短板。目前,老师能够利用相异的软件在电脑上模拟试验流程,这对学生来说是具有实际教育意义的。
(三)增强了学生与老师的互动
多媒体交叉式劳动技巧教学模式是在多媒体投影功能的基础上打造的一个完备、信息化、多用途的电脑局域网络劳技教学体系。在该教学方式下,老师和学生就是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的工作单位,讲解、演示和练习可以同时开展。
学生在求学的过程中,能够依据其自身的需求进行实际操作,学以致用。
(四)对重难点进行分别讲解
为了让学生观测、了解劳动的流程和技巧,在用多媒体示范时应利用分别讲解、定格以及放缓速度等手法进行。
透过分化讲解并播放演示视频,学生可以更高效地掌握制作技巧,进而提升课程教学的质量。
(五)演练中的运用
在劳技课堂中,因为学生的能力有所差别,所以利用视频反复重播的功能,就能保证学生的精力高度集中,也给了学生温故知新的机会。
例如在《礼仪插花――礼仪花篮的制作》单元的学习中,老师可以借助摄影技术奖常规的礼仪花篮制作过程录摄成像。首次播出时,老师应透过录像引导学生进行观测、仿效,并摸索制作的流程,学生在制作礼仪花篮的同时可以反复观摩视频,这样有助于提升动手能力。
结束语
综上,初中劳技课中应将多媒体技术与教学手段进行融合,并使多媒体技术展现出其独特之处。在初中劳技课中合适、合度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动手能力,使之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游刃有余。通过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样可以使多媒体技术得到推广和普及,促进其在其它学科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俞国新.现行初中劳技综合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索分析[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58):33.[2]张秀辉.优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克服初中生英语课堂心理疲劳[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13):238.[3]张欣.多媒体技术辅助初中语文教学更彰显学科特色[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7):110-111.[4]马风忠.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及注意问题[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4(5):170-170.
第二篇:多媒体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多媒体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多媒体教学技术凭借着其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和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的优势,在初中教学中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欢迎与支持。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信息技术应用范围不断的扩大,因此学校作为人才孕育的重要摇篮,新技术的引进与使用也是其重要的职责。数学课作为初中三大主干课程之一,其教学效率的提高对学生成绩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多媒体技术在数学课堂应用的重要性,进而分析多媒体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 重要性 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2-0156-02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成为了其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引入使得课堂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就使得传统的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的具有趣味性,因此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正确运用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师在应该认识到自身在课堂教学中所肩负的重要责任,进而通过有效的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1.多媒体技术在数学课堂应用的必要性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性格和情绪都不是非常的稳定,因此十分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在实际的学习和实践中主要是通过兴趣爱好来进行行为的支配。兴趣可以说是学生学习的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指引下能够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使得课堂教学枯燥无味,整个课堂都是教师对于公理、公式等的“填鸭式”讲述,而学生则是处于被动的几首状态,这就使得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数学知识与图像、声音等进行有机的整合,进而使得课堂氛围活跃,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克服数学课堂教学难点与重点。由于数学教学内容抽象性强,进而一般数学教师课堂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但是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加入使得数学教学更加具有直观性,让数学教学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进而使得课堂教学效率增高。
2.多媒体技术在数学课堂的应用分析
2.1通过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的营造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多是枯燥而单调的,进而使得教师在课堂学习中多是借助口述、板书或者是练习题测试等相对单一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枯燥的讲解,进而使得学生感觉教学内容枯燥无味,进而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多媒体技术的进入,使得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的变化,此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拉近,营造了一个更加轻松、和谐而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例如,数学教学内容联系性比较强,因此教师在课件制作时首先可以在进入新课程之前,将之前学过的与此次课内容有关的内容列举出来,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进而引入新课,借助图片、视频等相对直观的材料来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2通过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课堂教学缺乏活力,进而使得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缺乏主动性和思考性,限制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主要是通过学生自身学习体验的增加以及学习探究活动的锻炼来实现的,因此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十分的重要。教师可以通过借助多媒体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的自主性学习,基于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参与到自主探究活动和小组性学习之中,进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索精神,促使学生能够对于数学知识进行自主性的学习,进而不断提高自身创新能力。例如,教师在讲授立体几何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三维的立体图形,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理解,而不是仅仅依靠抽象的想象来进行,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学习,通过小组的讨论来对解题方式进行融合,最终选择最容易理解的、最简单的解题方式,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课堂教学方式凭借着其在实践上的巨大优势和教学上的巨大便利,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但是多媒体教学方式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需要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结合才能够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进而实现学生课堂教学效率的不断提高。因此,教师需要认识到自身在教学过程中所占的引导地位,进而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应用来实现灵活的数学课堂教学,改变传统数学教学枯燥难懂的现状,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师也需要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在教学之中的主体地位,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进而实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李芳.新课改下多媒体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2).
第三篇:教学随笔-初中劳技
教学随笔
细节决定成败,课堂上细小环节的处理也至关重要。学生劳动技术的操作技术训练水平依靠的是平时的积累,而不是一朝一夕所为。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技术训练,在扎实的基础训练后再进行实践操作。另外课堂用语要格外重视,在那天的课堂上,我的一位学生说:“我的相框是死的”。我也顺嘴说了句:“死的,没关系,还有哪位同学的相框是死的,有没有活的”。这样的一段对白。当时还真没意识到不妥,课后我仔细琢磨了一下,当时我应这样说:“你想不想把你的相框做成可以更换照片的?”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另一种欲望,又达到本节课的一个小高潮—创新拓展环节。由此我觉得课堂上要多观察、多分析,加强自己的课堂应变能力的培养。
规范劳技课堂教学模式,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要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学习。我们必须要把学习的自由还给了学生。如果我们把每件事都手把手地教学生,那我们的学生怎么可能有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发现学习、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又如何培养?只有在课堂内,提倡自主学习,留给学生“自由”,努力为学生创造“自由”,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技术操作实践活动是劳技课的生命。劳动方法的掌握及技能、能力的提高,则更离不开实践。学生通过对实物的观察、分析,形成观察能力。我们要在学生观察活动中做必要的启发,激发他们的发散性思维。有些问题我们口授几次不能解决,学生往往经过实际操作,很快就掌握了。而技能情感的形成,要在战胜实践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经受失败和考验,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后才逐渐形成的。这就需要我们精编教学环节,提升学生创造素质。
第四篇:多媒体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的中期报告
我校市级作文课题《多媒体在作文进行作文教学中的运用》于2014年5月经市教教研课题规划小组批准立项,在市教科所的精心组织下,于2014年9月举行课题开题会。一年来,我课题组成员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课题研究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活动,自开展本课题研究工作以来,我们课题组积极主动地开展专题研究和教改实验,提高了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现就研究情况进行中期总结汇报,具体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课题的提出 1)研究的背景: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又从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创作欲望。对照新课标关于写作教学的要求,本地区初中作文教学仍处于低效无序的状态,学生的作文水平一直徘徊不前。2)理论依据:(1)从“合成教育”的观点看,多媒体手段创设了新颖和谐的作文情境。多媒体教学是声、像、文结合,其传播的材料是具体的、生动的,打破了教室四十五分钟的时空限制,古今中外,上下数千年,沟通现实,引发想象,化静为动,虚实相生,使学生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从机时创设了一个崭新的作文教学时空,最大限度地发展了学生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2)个性化教学理论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育“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体现的就是个体化教学。教师在个性化作文教学中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在写作中的潜能,最大限地发挥学生的写作主观能动性,激发起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生想写、愿写、乐写。
(3)从教学手段的发展趋势看,多媒体作文教学刺激着学生的感官,唤起学生的想象,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加深了印象,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这样学生就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解决了文思枯竭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思维能力。
(4)从大脑功能的分工看,多媒体作文教学开发了学生的全脑潜能。人的左脑偏重于直觉思想,发散思维。右脑在创造性思维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劳伦斯指出,只有当大脑右半球也充分得到利用时,这个人才最有创造力。华东师大教授袁振国也认为教育需要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根本目的,以能否有效地培养创新能力为衡量教育成败的最高标准。但是传统的作文教学,不注重启发想象,学生只习惯于左脑思维,这样往往我们培养出的只是学生型的人才,而不是社会所需要的创造型的人才。多媒体教学则较好地纠正了以上弊病,由于课件设计的形象可感,使学生右脑的直觉形象思维得到较充分的训练和提高,可以增塑剂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又由于问题的设项和启发易于多样化和综合化,易于知识之间的渗透和条理化,为学生的想象思维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大大开发了右脑的潜能,培养了创造思维能力,为创新教育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3)研究现状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网络的普及和进一步生活化,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开始致力于网络与写作的研究,力图解决学生作文难,写作兴趣不高的问题。国内部分学校也开始了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语文作文教学方面的探索,让网络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对这方面的研究都还处于比较稚嫩的时期,还没有完整成型的理论或固定的模式作为指导。因此找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利用多媒体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方法很有创新意义。本课题正是在此基础上提出来的。
二、研究本课题的意义
1、理论意义
(1)有助于教师教学前有的放矢的把握学生作文中存在的根本问题,特别是认清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水平。
(2)通过主要问题的解决,为初中作文教学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及方法指导。
(3)拓展初中生的语文空间,丰富新课程建设理论,实现课程开发及资源的有效整合。
2、实践意义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只有将作文训练置于语言交际活动中,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网络正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交际,而作为交际工具的语文学科在网络化时代迫切需要教师探索一条网络与作文教学相结合的路子。
(2)从作文教学的环境来看,很多学校在各个教室已经安装了一体机,利用多媒体进行作文教学,既能吸纳信息技术的优越性,又能体现教学观念的改革。
(3)从作文教学的过程来看,学生将学会如何使用网络获取信息,学会如何通过网络对获取的信息进行过滤、处理、整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4)从作文的教学成果来看,学生的作品能在网上发表,激发了他们的成就感,能他们感觉到前所未有的自信,更激发学生进行习作的兴趣。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网络的普及和进一步生活化,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开始致力于网络与写作的研究,力图解决学生作文难、写作兴趣不高的问题。国内部分学校也开始了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语文作文教学方面的探索。让网络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已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国内外众多的作文学习网站,已经对中学作文教学资源的收集做过有益的尝试,例如:《浅谈多媒体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多媒体技术让语文作文教学更精彩》、《关于创造教育及基于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创造作文教学模式的构想》等课题或论文都注重了作文教学资源的收集,内容丰富,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这些,都为我们课题组展开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四、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教学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从教的角度来说是缺少了深入细致的组织和落实,从学的角度来说是学生缺少对写的兴趣和热情。在作文教学中把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热情作为首要任务。
2、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建立写作素材资源库,形成一套科学、实用的分类作文教学体系。
3、利用网络这一平台,培养师生互动、互评,共同成长的习惯。
4、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他们的教育科研能力和理论水平。
五、本课题研究的方法、途径 教师方面:
(1)文献法:借助教学理论和语文大纲要求,查阅了解中外优美文章,小说,散文,分类编辑,充实素材库。整理和运用作文教学相关的理论和研究,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操作参考。
(2)网络研究法:教师要熟练掌握相关网络知识,并能熟练地操作。
(3)行动研究法:有针对性的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开展多层次,多方位的研究,加强利用多媒体进行作文教学的研究,促成多媒体作文教学模式的生成。学生方面:
(1)展览:每个学生的作文实名公开发表,大家评价,给出意见,来进行指导,学生可以修改。
(2)阅读:教师每周定期指定学生看三到四篇好文章,并培养学生写出自己的感受。(3)比赛:定期设定作文擂台赛,共同评出“冠军文”,来激励学生的写作热情。本课题实施步骤 人员分工:
刘胜利:课题组组长,负责整个课题的研究过程。
孟书平:制定课题研究计划,研究方案,进行研究总结,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归纳整理。
胡淑敏
写景作文的素材搜集整理。何爱娟
写事作文的素材搜集整理。樊光华 写人作文的素材搜集整理。
研究步骤分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14年4月——2014年8月。
宣传发动,组成课题组,收集整理资料,酝酿课题,实施方案,及相关措施。
2)实施阶段,(2014年9月——2015年4月)。(我们以记叙文写作作为研究对象,以七年级作为训练对象)。
第一轮,(2014年9月_____2014年11月)利用网络资源,训练学生练习写景抒情的记叙文。
第二轮(2015年12月______2015年2月)继续开展研究,利用网络资源,训练学生写以人为主的记叙文。
第三轮(2015年3月——2015年4月)利用网络资源,训练学生写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
3)2015年5月,结题阶段,主要工作,收集整合各阶段的研究成果。结合理论综合分析,形成初步的理论成果。写结题报告书。
一、研究进展
及时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和分期研究计划。
课题获得立项后,课题组及时召开课题会,我们经过反复讨论、结合我校实际。就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目的以及人员分工进行交流,特别是课题成果展现形式,我们通过上网查询相关资料、网上互相交流、咨询有关专家等途径、确认以教师指导,《名家欣赏》《学生作品集》《冠军文》《调查报告》《网页建设》《结题报告》等为主要表现形式,实施方案定稿后,上报市级部门。
课题开题后,我们依据课题实施方案,分期分阶段制定研究计划,把每一学期的工作重点和活动安排用书面形式下发各课题组成员,让大家进一步明确目的和工作任务。
二、研究过程
(一)课题的顺利实施 为了更好的开展课题研究,同时也根据实验班级实际情况,这个学期主要按照第一阶段研究中运用的学习方法、研究方法开展学习,实验班级七(3)和其它平行班的写作方面的指导由同一语文教师进行,两组统一进行教学,一个班是网络分类作文教学,其他班采用传统的一周一练的形式。
实验班的学生首先进行网络知识的培训,建立自己的博客,学会利用网络这一平台上传自己的文章,修改自己的文章,评价别人的文章,学会熟练操作电脑知识,为下一阶段的作文训练打好坚实的基础。
首先进行的是写景文的指导,由胡老师任教,首先进行理论的指导,然后给同学提供名家鉴赏文,提高写作的思路,同时推荐学生在课下阅读大量的文学名著。
(二)开展课例研究活动,让网络分类作文教学由点到面。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如果单凭网上传递作文、交流作文,那只能是部分学生受益。2014年9月,我们开展课例研究。首先通过专题会议讨论如何将网络资源利用到作文课堂教学中,由于作文课难教,网络作文课更无从依靠,几乎找不到相关的参考资料。课题负责人从我做起,做好网络作文教学设计,为了让学生能在课堂能操作电脑,先让学生走进信息课堂,教会学生怎样进入老师的博客,如何查询资料。9月18日在我校电脑室举行了公开课,这是我校首次在电脑室里上语文课,虽然留下了许多遗憾,但是,师生通过这堂网络作文收获很多。事后让学生写过以《在网络教室》为题的日记,学生写道:“在网络教室里学到了不只是如何打开博客,还让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写作的知识,希望以后常利用网络教室上课。” 11月25日,胡淑敏老师在多媒体教室举行的公开课,那才是我们课题研究的一大亮点,以“畅游美景”为主题,用网络图片引导学生说各地的美不胜收的名胜古迹,及他们的感受。网络图片、故事、音乐融为一体,加上教师如诗的语言,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最后展示“名家名篇”中关于“写景文”的作文素材和作文技法,突破了作文教学的难点,提高了作文效率。虽然目前开设的网络作文公开课不多,但随着课题的深入研究,课例研究就会越来越显现精彩,越来越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三、研究成效
在此基础上,第一阶段的的工作顺利的开展并且有了较好的成效。具体表现在,学生对语文的喜爱程度明显提高,写作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在课堂上的语言交流能力,口语表达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与其他班进行比较是,作文竞赛成绩,语文单科成绩都明显高出一筹。就教师方面,为了让课题更好的推行,我们每个人,都明确自己在课题组所承担的任务,所以在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的同时,花大量的时间收集整理资料,阅读相关的理论书籍,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业务水平,争取让课题进行的更加顺利。另外定期开课题研讨会,讨论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就寻求学校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所以每个课题组的成员都觉得在这半年的课题实施过程中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四、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1、本课题研究的作文教学,既需要教师有渊博的学识和较强的操作能力,又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积累和灵活的谴词造句能力,在实践中,我们总觉到似乎事与愿违、事倍功半,总觉得难以到位,虽然有些成绩,但总感到不塌实。
2、研究力度亟待加强。因为学校工作头绪多,任务重,压力大,研究人员大多事务繁忙,难以集中精力,无法沉浸在课题组织实施中。为此,学校要为课题组老师开辟“绿色通道”。
3、课题研究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还要进一步增强。
五、下阶段研究计划及确保最终成果的主要措施
1、在前一阶段课题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思考,深化课题研究。
2、把开发教材资源与开发阅读资源作为课题研究的重点,力争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式上有所创新,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3、编写学生作品集,收集整理各种资料。
4、课题组成员加强反思意识,用报告和论文的形式对课题进行总结,为课题结题作准备。
5、把课题研究纳入校本教材,形成相对完整的体系。
在下阶段研究工作中,我们将继续精心组织好该课题研究活动,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充分提升。
第五篇:多媒体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随着社会体制的不断深入改革,国家不断加大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时代的滚滚车轮不断在前进,教育需要不断的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了。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中,不断引入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突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使课堂教学变的生动有趣,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在有限的课堂教学实践内,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自身的优越性帮助同学们拓宽知识面。本文结合个人多年实践工作经验,就多媒体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讨,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字:多媒体;初中;地理教学;应用
随着社会体制的不断深入改革,国家不断加大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时代的滚滚车轮不断在前进,教育需要不断的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了。
一、什么是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辅助教学又称CAI是ComputerAidedInstructing的缩写。也就是一种帮助教师在教学工作的过程为其设计的辅助教学软件。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最常用的有PowerPoint,Flash等。一般情况下教师都将所讲的知识点点用PPT展示出来,区别于传统的黑板板书,PPT更加体现了他的大容量与高效率的特点。Flash主要是在教学过程当中通过动画网页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抽象性知识点的教学工具。并且这款软件他由于内存小,动画效果逼真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二、多媒体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在现代教学中拥有无比的优越性。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他更加的注重人性化,多样化,时效性已经加大对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视,更加人性化。传统的教学工具只是粉笔,黑板,板擦的简单组合。教学内容乏味,形式单一。短短45分钟的课堂内,教师要花大量的时间在板书上面,使课堂效率低下。引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以后,教师可以通过大量的搜集信息,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增大课堂的容量,制作出高水平的教学课件。采用了教师,计算机,学生三者之间的有效对话模式,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可以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另外还可以帮助教师形象生动的将知识点进行讲解。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创造教学情境,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传统的教育方式是教师,黑板,板擦,学生之间简单的组合,课堂内容单一,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离不开计算机。利用计算机辅助在现代化教学的作用也日益增大。教师可以通过对课件版面的设计,加入一些时代信息化元素,利用生动形象美观的课件,图片,动画效果,可以帮助学生在枯燥的课堂上集中注意力。比如说在上到《长江》时可以利用课堂前几分钟播放一些关于长江的著名影视片断,也可以让学生倾听一些关于长江的歌曲,再加上优美动听的解说,让学生在课堂开始前就有一个深刻形象的直观感受,仿佛自己就置身于滚滚长江边,有效地达到了集中学生课堂注意力的目的。当讲述到一些比较复杂或者是难以理解的内容上,更加要注意课件的制作效果。通过形象有趣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比较复杂难懂的问题上不产生厌倦心理,简单生动的画面可以让学生提起兴趣认真听讲。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凸显出课堂教学重难点
根据多年实际工作经验发现,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模式过于注重教师在课堂上的重要性,单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不仅加大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难度,更重要的是课堂容量较低,造成了课堂整体效率低下的问题,已经难以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新的教育理念下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知识点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辅助工具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此同时让课堂更具有生动形象的直观感受,很好的突出课堂内容的重点难点。在保证了课堂质量的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比如说对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多发洪水的原因进行讲解时,过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理解起来非常困难,然而这个知识点的讲解又是整一课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来向学生介绍长江的各个水系动画图片,并运用FLASH动画技术凸显出突发洪水的三个重要来源。也就是位于宜昌上游的干支流,南边的洞庭湖和鄱阳湖以及背面的汉江水系,通过动画的形式教师还可以轻松直观的向学生介绍洪水发生的年份以及各个流域内的降雨量等。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这也是初中地理教学改革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比如说可以在授课过程当中播放一些关于近年来长江中下游的森林植被遭到砍伐破坏的视频音频片段,通过这样的形式去启发学生造成一系列自然灾害的原因不仅仅是由于地理环境,更重要的是认为的破坏,从而达到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启发的目的。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往往采用挂图,课本插图或者是投影仪等教学工具进行辅助教学,然而当今是一个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让学生观看出地理事物的运动变化规律,让抽象的知识点显得更加难懂,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因此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结合知识点制作一些模拟动画,将静止难懂的知识点通过动画演示的形式帮助学生快速理解知识点,在整个过程当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鼓励学生相互间讨论,通过这样的形式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授课效率,让学生轻松的掌握知识点,引发学生的自主思考的学习习惯,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的激发课堂气氛和学生的求知欲,而教师只是整个过程当中的组织者,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小结
本文结合个人多年初中地理教学工作经验,就多媒体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讨,然而时代的脚步在不断前进,只有不断的进行自我完善和提升才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对于初中地理教学而言教学难点在于如何将抽象复杂的知识点清晰明了进行课堂内容设计,而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就是帮助我们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