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第一堂信息技术课教学案例分析(共5篇)

时间:2019-05-15 03:23: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第一堂信息技术课教学案例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第一堂信息技术课教学案例分析》。

第一篇:高中第一堂信息技术课教学案例分析

高中第一堂信息技术课教学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1.课程背景

新课标中提高:“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信息技术课的前身是微机课,直到现在仍有不少人这样沿用。很多人都误认为“信息技术”就是“计算机”,“信息技术课”就是“计算机课”。当今世界主流的信息技术是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所以说“信息技术”从定义上范畴要广得多。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的第一堂课就要想学生阐明什么是信息和信息技术,只有学生们理解了这两个概念,才能明白“信息技术课”与“计算机课”的区别,他们的信息素养就得到了第一步提高。

我们使用的教材是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材的第1课是“§1.1信息及其特征”(主要有两个内容:1.丰富多彩的信息2.信息的一般特征3)。

2.学生情况

由于物质生活的改善,当代中学生的生理发育与成熟期普遍提前2-3年,而且他们中的独生子女占绝大多,他们生活上倍受阿护,从家庭到学校,事事处处有人操心甚至代劳,心理发育受到一定的阻碍。生理与心理发育不同步,心理成熟滞后于生理发育的现象较为普遍。

高一是学生由半幼稚半成熟、半儿童半成人逐步走向成人化的关键时期,也是由初中生到高中生的角色和心态转变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生理心理方面存在的特殊性,使得他们的行为更加情绪化、不稳定而具两面性。

据调查研究表明,高一新生的心理特点:一是新生有较长的心理恢复期。在恢复期,学生的明显表现是学习缺乏热情,主动性差。初三后期对多数学生来说的确是一种煎熬。堆积如山的习题,接连不断的考试复习,还有老师的训导,家长的压力,使得许多学生对学习有厌倦情绪,觉得身心都很累。经过一个假期的放松,虽然身体恢复了正常,而心理的疲惫感仍然存在,需要一定的时间恢复。心理恢复期的长短因人而异,也与老师的引导和对学生施加的刺激量有关。如果老师引导得法,在教学中又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则恢复期就会短一些。大多数学生恢复期在一两个月,少数学生持续数月甚至1年。其二是新生有一段时间的兴奋期。高一学生进校后有强烈的新鲜感,因为新事物的刺激最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所以高一新生的大部分注意力和兴趣都集中在熟悉环境、建立同学关系上,而不是集中在学习上。这种现象持续约1个月左右,期间学生的明显特征是情绪异常兴奋,不能完全静下心学习。其三是多数学生对自己能力估计过高和对高中各学科的难度估计不足导致对高中学习的强烈的不适应。旧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新的学习任务的需要,而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如学科特点、教师特点等)修正和完善以至形成正确的学习方式和方法。这一过程,谁转换得快谁转换得好谁的成绩就能上去。

从我这几年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经验来看,学生们对信息技术感兴趣,但对信息技术课不感兴趣;女生对用QQ聊天和浏览明星新闻感兴趣,但对信息技术课不感兴趣;男生对打游戏感兴趣,但对信息技术课不感兴趣。

基于以上的因素,我觉得这高一新生的第一堂信息技术课的重点应该放在激趣和教会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正确方法上。

二、案例描述

(一)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 在进入课堂,起立问好之后,我做的第一件事不是自我介绍,也不是翻开信息技术教材照本宣科。我会用课件展示我的第一个问题,在屏幕上投出四种物品的图片和问题:“假设在你面前有煤气灶、水龙头、水壶和火柴,现在的任务是要烧水,你应当怎样去做?” 学生这时几乎都是一脸茫然,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我告诉他们,这道题其实他们并不陌生,在初中语文课里有一篇说明文叫《统筹方法》是华罗庚写的,其中就举了这样一个题目。

此时,高一学生的心理特点就表现出来了:高一的学生与初中生大不相同了,课堂上随意接嘴及举手发言的情况在减少,逐渐趋于成熟变得较为深沉,有的不论懂与不懂均含而不露,向老师每问一个问题都似乎要下很大的决心似的。

有些同学回忆起了那篇课文,有胆大的随声附和一句,胆小的会意地点点头,还有一部分是用迷惑的眼神望着我。

“究竟应该怎样烧水?”我一边提高了音量,一边用眼光横扫了整个教室。

先是鸦雀无声,接着有胆大的咕隆着说:“用水龙头在水壶中放上水,点燃煤气,再把水壶放到煤气灶上烧。”我示意他站起来大声告诉全班,但他却不敢。下边的同学有的在哄笑,有的在用充满笑意和不屑的眼神望着我。

“你们是不是这样想的,把水壶在水龙头下接满水,放到煤气灶上,用火柴点燃煤气灶然后烧水?!”我用非常郑重的语气宣布:“这个答案非常正确而完美!”下面更是嘘声一片。

“我相信我们班绝大部分同学都是这么想的,但,为什么没有一个同学敢站起来大声的说出这个答案呢?!那是因为一个字----怕!怕回答错了被别人耻笑,哪怕是正确的答案也不敢坚持。如果在高中的学习中,你们不克服这种心理,就回成为你们成功的绊脚石。” 下面又是鸦雀无声。

“但是,第二个问题来了。”我沉着地说,“假设所有的条件都不变,只是水壶中已有了足够的水,这时你应该怎样去做?”

经过刚才的鼓动,我欣喜的发现有几个同学开始举手了。我故意请一位举了手但看上去有些腼腆的同学起来表达她的看法:“把水壶放到煤气灶上,用火柴点火。”“同意这种做法的同学请举手。”我继续鼓舞他们。大部分的同学举起了手,有部分同学环顾左右后也举起了手,还有一小部分人在犹豫不决。“我非常高兴地告诉大家,所有举起手的和那些同意但还是害怕而没有举手的同学,你们跟物理学家的思路是完全一样的。”下面掌声一片,“但是,数学家则不会这样做,”我故意停顿片刻,“数学家会把水壶中的水倒掉,并宣布,我已经把后一问题转换成了前一个问题了。”学生们先是面面相觑,接着就是轻微的骚动。

我接着告诉他们,这个问题不是我发明的,也不是什么脑筋急转弯,它是匈牙利著名数学家P.罗莎在她的名著《无穷的玩艺》一书中曾对“化归法”作过生动的比拟。罗莎的比喻固然有点夸张,但却道出了化归的根本特征:在解决一个问题时人们的眼光并不落在问题的结论上,而是去寻觅、追溯一些熟知的结果,尽管向前走两步,也许能达到目的,但我们也情愿退一步回到原来的问题上去。在数学中“化归法”通常是:将一个非基本的问题通过分解、变形、代换…,或平移、旅转、伸缩…等多种方式,将它化归为一个熟悉的基本的问题,从而求出解答。如学完一元一次方程、因式分解等知识后,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我们就是通过因式分解等方法,将它化归为一元一次方程来解的。后来我们学到特殊的一元高次方程时,又是化归为一元一次和一元二次方程来解的。对一元不等式也有类似的作法。又如在平面几何中我们在学习了三角形的内角和、面积计算等有关定理后,对n边形的内角和、面积的计算,也是通过分解、拼合为若干个三角形来加以解决的。再如在解析几何中,当我们学完了最基本、最简单的圆锥曲线知识以后,对一般圆锥曲线的研究,我们也是通过坐标轴平移或旋转,化归为基本的圆锥曲线(在新坐标系中)来实现的。其它如几何问题化归为代数问题,立体几何问题化归为平面几何问题,任意角的三角函数问题化归为锐角三角函数问题来表示的例子就更多了。所以,掌握化归的思想方法对于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实不仅是数学,其他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用到了„化归法‟。回忆一下你们的数学、物理、化学等等学科,老师们是不是都先讲解定义、公理、定理或定律,然后是讲解例题,把„水‟倒掉之后,例题就向已知的定义、公理、定理或定律化归了。例题讲完后就是做练习,分析练习题与例题的„水‟在哪儿,把„水‟倒掉之后,练习题就化归成了例题了。然后是做作业,将作业题与练习题和例题比较,看看哪些是„水‟,把„水‟倒掉之后,就把作业题化归成练习题和例题了。最后是考试,如果能把考题的„水‟找到,把„水‟倒掉之后,就迎刃而解了。” 我发现下面有同学若有所悟地点着头。

“学习信息技术也是一样,把未知的化归为已知的,把陌生的化归为熟悉的,把复杂的化归为简单的,把信息技术的化归为数学等其他学科的……请记住并运用你们高中第一堂信息技术课上老师教给你们的„倒水‟的方法,反复把玩,将令你们终身受益。”

(二)信息的重要性

(接下来,为了让同学们深刻地体会到信息的重要性,我选择了唐海平老师设计的“海军陆战队员原始森林生存实验”活动。)

课件显示:“某海军陆战队在原始森林进行为时一个月左右的生存实验,具体要求如下:第一,每个队员除了身上穿的衣服外,随身只能带三件物品,每件物品不能超过二公斤;第二,队员都是由飞机空降到半径为1000公里原始森林的中心地带,要求在一个月时间内从森林里走出来。物品有:笔记本电脑、钢枪、水、饼干、指南针、打火机、钢刀、火石。问题:队员带哪三件物品合适?请前后桌四位同学自由组合成探究小组,在2分钟内给出一个可能的答案。”

同学们马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激烈的讨论,然后选出一位代表在黑板上写出本组的答案。对各组的答案再激烈的辩论一番后,最后得出一个较为理想的答案:钢刀、火石、指南针。“钢刀、火石、指南针,其实代表了人类要在世界上生存与发展必须获取物质、能量、信息三大要素。对于物质跟能量同学们能理解,但是对于信息与人类的关系,恐怕就难理解了,下面的实验在保证了物理与能量的同时,缺乏信息将会怎样?”

课件显示:1954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首先进行了“感觉剥夺”实验:实验中给被试者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手臂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问题:请同学们大胆猜测一下这个实验的结果是什么?”

同学们于是七嘴八舌地猜测起来。

最后我在课件上显示实验的结果:“实验结果显示了:感到无聊和焦躁不安是最起码的反应。在过后的几天里,被试注意力涣散,不能进行明晰地思考,智力测试的成绩不理想等。通过对脑电波的分析,证明被试的全部活动严重失调,有时被试甚至出现了幻觉(白日做梦)现象。”

在学生的惊愕声中,屏幕上显示重要结论:“信息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与基本需求。”

(三)信息的基本特征

课件显示:“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故事。朝鲜战争前,兰德公司向美国国防部推销一份秘密报告,其主题词只有7个字,要价150万美元。美国国防部认为是敲诈,不予理睬,结果„在错误的时间,在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战争结束之后,国防部才想起那份报告,要来一看,追悔莫急。问题:那7个字是什么?” 随机抽几个学生来回答。

用课件给出答案:“中国将出兵朝鲜”。

课件显示:“信息具有价值性、价值的相对性、时效性、共享性和可伪性特点”

我提出问题:“刚才的„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的故事,体现了屏幕上信息的哪些特点?” 同学们轻松地找出了“价值性”和“时效性”。

我又接着问:“那么你们能举出说明信息的其他特点的例子吗?”

同学们踊跃地举手发言。有同学就指出“柯南”动画中柯南与毛利小五郎、目暮警官对迷案的判断不一样,就说明了信息的相对性。有同学回答,我们能在网上找到李英爱的图片说明信息具有共享性。还有同学举例马琳在乒乓球比赛时用假动作迷惑对手,说明信息具有可伪性。……五花八门,举不胜举。

做小游戏:准备四张小纸片。上面有一些文字,请四组同学与教师合作,每组两个同学,教师将纸片上的文字给其中一个学生看,然后请他传达给另一个同学,限定条件是不允许重复使用前面同学使用的方法。第一组:快乐第二组:运动第三组:西瓜第四组:手机短信。

在做游戏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当游戏结束后,就开始讲解信息的载体依附性,学生就比较容易接收了。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学生的表演五花八门,非常可爱。

最后,利用课件,播放神奇迷幻图。学生们被其中的图片所深深的吸引。

播放完,我提醒同学们:这些神奇迷幻图告诉我们:“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已经不再完全正确了,所以我们在生活中要勤于思考,用自己的智慧来判断所得到的信息,它的价值,它的可用性等等……此时下课的铃声正好响起,全班同学自发地鼓起了掌。

三、案例反思

本堂课是一堂在教室上的信息技术“理论课”,但由于教师的精心准备,上得丝毫不觉枯燥乏味,相反课堂氛围很好,学生们在课堂上的思维非常活跃,达到了教师预期的目标。特别是开始的“烧水问题”,出其不意,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学生,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为整节课的成功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除了这个亮点以外,我觉得还有几个地方可圈可点:

1.精心选材:

学生们普遍存在一种误识----认为上信息技术课就是要到计算机教室,就是要上网、玩游戏、聊天或者是下载一些资料等。然而,《信息技术基础》是一本非零起点的教材,所包涵的内容非常广泛,其中有很多是理论性的东西。这就会导致他们不适应,不喜欢,甚至不想学。针对这种现象,如何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如何纠正他们的误识,如何完成信息技术的理论授课呢?我认为最关键的就是思考如何把枯燥乏味的理论通过精彩的素材深入浅出的来呈现。

在准备这堂课时,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收集了约三十几个教学素材,但最终只选择了5个自认为最佳的素材(“烧水问题”、“原始森林生存实验”、“感觉剥夺”实验、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故事、迷幻图)。既有学生们熟悉的来引起他们的共鸣,也有许多学生们没有接触过的来激发他们的兴趣;既有原创的又有借鉴的;既有生活上的又有学科上的还有战争的……正是这5个涉及面广、丰富多彩的教学素材,使学生们真切地体会到“信息无时不在,有无处不有”,从而生动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2.大胆取舍:

教材的涵盖面广,内容多,如果不根据需要进行取舍,势必会形成照本宣科的“满堂灌”。学生会感到毫无新意,甚至看着书听着你讲的上句就知道你要讲的下句是什么。如果你是学生,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喜欢这样的老师吗,你会喜欢上这样的学科么?只有对现行教材根据实情大胆取舍,老师才有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对学生才会有更大的吸引力。

第二篇:高中第一堂信息技术课教学案例

高中第一堂信息技术课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1. 课程背景

新课标中提高:“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信息技术课的前身是微机课,直到现在仍有不少人这样沿用。很多人都误认为“信息技术”就是“计算机”,“信息技术课”就是“计算机课”。当今世界主流的信息技术是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所以说“信息技术”从定义上范畴要广得多。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的第一堂课就要想学生阐明什么是信息和信息技术,只有学生们理解了这两个概念,才能明白“信息技术课”与“计算机课”的区别,他们的信息素养就得到了第一步提高。

我们使用的教材是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材的第1课是“§1.1信息及其特征”(主要有两个内容:1.丰富多彩的信息2.信息的一般特征3)。

2. 学生情况

由于物质生活的改善,当代中学生的生理发育与成熟期普遍提前2-3年,而且他们中的独生子女占绝大多,他们生活上倍受阿护,从家庭到学校,事事处处

有人操心甚至代劳,心理发育受到一定的阻碍。生理与心理发育不同步,心理成熟滞后于生理发育的现象较为普遍。

高一是学生由半幼稚半成熟、半儿童半成人逐步走向成人化的关键时期,也是由初中生到高中生的角色和心态转变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生理心理方面存在的特殊性,使得他们的行为更加情绪化、不稳定而具两面性。

据调查研究表明,高一新生的心理特点:一是新生有较长的心理恢复期。在恢复期,学生的明显表现是学习缺乏热情,主动性差。初三后期对多数学生来说的确是一种煎熬。堆积如山的习题,接连不断的考试复习,还有老师的训导,家长的压力,使得许多学生对学习有厌倦情绪,觉得身心都很累。经过一个假期的放松,虽然身体恢复了正常,而心理的疲惫感仍然存在,需要一定的时间恢复。心理恢复期的长短因人而异,也与老师的引导和对学生施加的刺激量有关。如果老师引导得法,在教学中又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则恢复期就会短一些。大多数学生恢复期在一两个月,少数学生持续数月甚至1年。其二是新生有一段时间的兴奋期。高一学生进校后有强烈的新鲜感,因为新事物的刺激最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所以高一新生的大部分注意力和兴趣都集中在熟悉环境、建立同学关系上,而不是集中在学习上。这种现象持续约1个月左右,期间学生的明显特征是情绪异常兴奋,不能完全静下心学习。其三是多数学生对自己能力估计过高和对高中各学科的难度估计不足导致对高中学习的强烈的不适应。旧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新的学习任务的需要,而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如学科特点、教师特点等)修正和完善以至形成正确的学习方式和方法。这一过程,谁转换得快谁转换得好谁的成绩就能上去。

从我这几年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经验来看,学生们对信息技术感兴趣,但对信息技术课不感兴趣;女生对用QQ聊天和浏览明星新闻感兴趣,但对信息技术课不感兴趣;男生对打游戏感兴趣,但对信息技术课不感兴趣。

基于以上的因素,我觉得这高一新生的第一堂信息技术课的重点应该放在激趣和教会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正确方法上。

二、案例描述

(一)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

在进入课堂,起立问好之后,我做的第一件事不是自我介绍,也不是翻开信息技术教材照本宣科。我会用课件展示我的第一个问题,在屏幕上投出四种物品的图片和问题:“假设在你面前有煤气灶、水龙头、水壶和火柴,现在的任务是要烧水,你应当怎样去做?”

学生这时几乎都是一脸茫然,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我告诉他们,这道题其实他们并不陌生,在初中语文课里有一篇说明文叫《统筹方法》是华罗庚写的,其中就举了这样一个题目。

此时,高一学生的心理特点就表现出来了:高一的学生与初中生大不相同了,课堂上随意接嘴及举手发言的情况在减少,逐渐趋于成熟变得较为深沉,有的不论懂与不懂均含而不露,向老师每问一个问题都似乎要下很大的决心似的。有些同学回忆起了那篇课文,有胆大的随声附和一句,胆小的会意地点点头,还有一部分是用迷惑的眼神望着我。

“究竟应该怎样烧水?”我一边提高了音量,一边用眼光横扫了整个教室。

先是鸦雀无声,接着有胆大的咕隆着说:“用水龙头在水壶中放上水,点燃煤气,再把水壶放到煤气灶上烧。”我示意他站起来大声告诉全班,但他却不敢。下边的同学有的在哄笑,有的在用充满笑意和不屑的眼神望着我。

“你们是不是这样想的,把水壶在水龙头下接满水,放到煤气灶上,用火柴点燃煤气灶然后烧水?!”我用非常郑重的语气宣布:“这个答案非常正确而完美!”下面更是嘘声一片。

“我相信我们班绝大部分同学都是这么想的,但,为什么没有一个同学敢站起来大声的说出这个答案呢?!那是因为一个字——怕!怕回答错了被别人耻笑,哪怕是正确的答案也不敢坚持。如果在高中的学习中,你们不克服这种心理,就回成为你们成功的绊脚石。” 下面又是鸦雀无声。

“但是,第二个问题来了。”我沉着地说,“假设所有的条件都不变,只是水壶中已有了足够的水,这时你应该怎样去做?”

经过刚才的鼓动,我欣喜的发现有几个同学开始举手了。我故意请一位举了手但看上去有些腼腆的同学起来表达她的看法:“把水壶放到煤气灶上,用火柴点火。” “同意这种做法的同学请举手。”我继续鼓舞他们。大部分的同学举起了手,有部分同学环顾左右后也举起了手,还有一小部分人在犹豫不决。“我非常高兴地告诉大家,所有举起手的和那些同意但还是害怕而没有举手的同学,你们跟物理学家的思路是完全一样的。”下面掌声一片,“但是,数学家则不会这样做,”我故意停顿片刻,“数学家会把水壶中的水倒掉,并宣布,我已经把后一问题转换成了前一个问题了。”学生们先是面面相觑,接着就是轻微的骚动。

我接着告诉他们,这个问题不是我发明的,也不是什么脑筋急转弯,它是匈牙利著名数学家P· 罗莎在她的名著《无穷的玩艺》一书中曾对“化归法”作过生动的比拟。罗莎的比喻固然有点夸张,但却道出了化归的根本特征:在解决一个问题时人们的眼光并不落在问题的结论上,而是去寻觅、追溯一些熟知的结果,尽管向前走两步,也许能达到目的,但我们也情愿退一步回到原来的问题上去。在数学中“化归法”通常是:将一个非基本的问题通过分解、变形、代换„,或平移、旅转、伸缩„等多种方式,将它化归为一个熟悉的基本的问题,从而求出解答。如学完一元一次方程、因式分解等知识后,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我们就是通过因式分解等方法,将它化归为一元一次方程来解的。后来我们学到特殊的一元高次方程时,又是化归为一元一次和一元二次方程来解的。对一元不等式也有类似的作法。又如在平面几何中我们在学习了三角形的内角和、面积计算等有关定理后,对n边形的内角和、面积的计算,也是通过分解、拼合为若干个三角形来加以解决的。再如在解析几何中,当我们学完了最基本、最简单的圆锥曲线知识以后,对一般圆锥曲线的研究,我们也是通过坐标轴平移或旋转,化归为基本的圆锥曲线(在新坐标系中)来实现的。其它如几何问题化归为代数问题,立体几何问题化归为平面几何问题,任意角的三角函数问题化归为锐角三角函数问题来表示的例子就更多了。所以,掌握化归的思想方法对于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实不仅是数学,其他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用到了‘化归法’。回忆一下你们的数学、物理、化学等等学科,老师们是不是都先讲解定义、公理、定理或定律,然后是讲解例题,把‘水’倒掉之后,例题就向已知的定义、公理、定理或定律化归了。例题讲完后就是做练习,分析练习题与例题的‘水’在哪儿,把‘水’倒掉之后,练习题就化归成了例题了。然后是做作业,将作业题与练习题和例题比较,看看哪些是‘水’,把‘水’倒掉之后,就把作业题化归成练习题和例题了。最后是考试,如果能把考题的‘水’找到,把‘水’倒掉之后,就迎刃而解了。”

我发现下面有同学若有所悟地点着头。

“学习信息技术也是一样,把未知的化归为已知的,把陌生的化归为熟悉的,把复杂的化归为简单的,把信息技术的化归为数学等其他学科的„„请记住并运用你们高中第一堂信息技术课上老师教给你们的‘倒水’的方法,反复把玩,将令你们终身受益。”

(二)信息的重要性

(接下来,为了让同学们深刻地体会到信息的重要性,我选择了唐海平老师设计的“海军陆战队员原始森林生存实验”活动。)

课件显示:“某海军陆战队在原始森林进行为时一个月左右的生存实验,具体要求如下:第一,每个队员除了身上穿的衣服外,随身只能带三件物品,每件物品不能超过二公斤;第二,队员都是由飞机空降到半径为1000公里原始森林的中心地带,要求在一个月时间内从森林里走出来。物品有:笔记本电脑、钢枪、水、饼干、指南针、打火机、钢刀、火石。问题:队员带哪三件物品合适?请前后桌四位同学自由组合成探究小组,在2分钟内给出一个可能的答案。”

同学们马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激烈的讨论,然后选出一位代表在黑板上写出本组的答案。对各组的答案再激烈的辩论一番后,最后得出一个较为理想的答案:钢刀、火石、指南针。

“钢刀、火石、指南针,其实代表了人类要在世界上生存与发展必须获取物质、能量、信息三大要素。对于物质跟能量同学们能理解,但是对于信息与人类的关系,恐怕就难理解了,下面的实验在保证了物理与能量的同时,缺乏信息将会怎样?”

课件显示:1954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首先进行了“感觉剥夺”实验:实验中给被试者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手臂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问题:请同学们大胆猜测一下这个实验的结果是什么?” 同学们于是七嘴八舌地猜测起来。

最后我在课件上显示实验的结果:“实验结果显示了:感到无聊和焦躁不安是最起码的反应。在过后的几天里,被试注意力涣散,不能进行明晰地思考,智力测试的成绩不理想等。通过对脑电波的分析,证明被试的全部活动严重失调,有时被试甚至出现了幻觉(白日做梦)现象。”

在学生的惊愕声中,屏幕上显示重要结论:“信息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与基本需求。”

什么是信息和信息处理

用课件播放动画片《名侦探柯南》的片段。结束时,屏幕上显示问题:“柯南能成功破解迷案是依靠什么?”

班上的气氛明显比开始时活跃起来,有同学举手说是“线索”,也有同学举手说是“智慧”。“请大家翻到课本第2页,将第2行上的‘语言、文字、符号、声音、图象等各式各样的信号,当它们被人接收乃至利用时就是信息’这句钩上。那么请同学们一起大声地告诉老师,柯南成功破解迷案依靠的是„„?”

“信息!”学生们整齐地答道。

“面对同样的信息,为什么柯南与毛利小五郎、目暮警官对迷案的判断不一样?这说明他们对信息什么的能力不一样?”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很容易就回答出“处理能力”。

“请同学们在课本上第2页第2自然段前半部分里,钩出什么是‘信息处理’。” 学生们很快就找到了,课本第2段第4行末的这句“获取、存储、加工、交流是信息处理的通常步骤,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工作。”

“很好,但你们找到的是信息处理的‘通常步骤’,到底什么是‘信息处理’呢?” 聪明的同学们迅速地归纳出“对信息进行获取、存储、加工、交流就是信息处理。”的答案来。

(三)信息的基本特征

课件显示:“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故事。朝鲜战争前,兰德公司向美国国防部推销一份秘密报告,其主题词只有7个字,要价150万美元。美国国防部认为是敲诈,不予理睬,结果‘在错误的时间,在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战争结束之后,国防部才想起那份报告,要来一看,追悔莫急。问题:那7个字是什么?” 随机抽几个学生来回答。

用课件给出答案:“中国将出兵朝鲜”。

课件显示:“信息具有价值性、价值的相对性、时效性、共享性和可伪性特点”

我提出问题:“刚才的‘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的故事,体现了屏幕上信息的哪些特点?”

同学们轻松地找出了“价值性”和“时效性”。

我又接着问:“那么你们能举出说明信息的其他特点的例子吗?” 同学们踊跃地举手发言。有同学就指出 “柯南”动画中柯南与毛利小五郎、目暮警官对迷案的判断不一样,就说明了信息的相对性。有同学回答,我们能在网上找到李英爱的图片说明信息具有共享性。还有同学举例马琳在乒乓球比赛时用假动作迷惑对手,说明信息具有可伪性。„„五花八门,举不胜举。做小游戏:准备四张小纸片。上面有一些文字,请四组同学与教师合作,每组两个同学,教师将纸片上的文字给其中一个学生看,然后请他传达给另一个同学,限定条件是不允许重复使用前面同学使用的方法。第一组:快乐 第二组:运动 第三组:西瓜 第四组:手机短信。

在做游戏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当游戏结束后,就开始讲解信息的载体依附性,学生就比较容易接收了。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学生的表演五花八门,非常可爱。

最后,利用课件,播放神奇迷幻图。学生们被其中的图片所深深的吸引。播放完,我提醒同学们:这些神奇迷幻图告诉我们:“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已经不再完全正确了,所以我们在生活中要勤于思考,用自己的智慧来判断所得到的信息,它的价值,它的可用性等等„„此时下课的铃声正好响起,全班同学自发地鼓起了掌。

三、案例反思

本堂课是一堂在教室上的信息技术“理论课”,但由于教师的精心准备,上得丝毫不觉枯燥乏味,相反课堂氛围很好,学生们在课堂上的思维非常活跃,达到了教师预期的目标。特别是开始的“烧水问题”,出其不意,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学生,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为整节课的成功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除了这个亮点以外,我觉得还有几个地方可圈可点: 1. 精心选材:

学生们普遍存在一种误识——认为上信息技术课就是要到计算机教室,就是要上网、玩游戏、聊天或者是下载一些资料等。然而,《信息技术基础》是一本非零起点的教材,所包涵的内容非常广泛,其中有很多是理论性的东西。这就会导致他们不适应,不喜欢,甚至不想学。针对这种现象,如何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如何纠正他们的误识,如何完成信息技术的理论授课呢?我认为最关键的就是思考如何把枯燥乏味的理论通过精彩的素材深入浅出的来呈现。

在准备这堂课时,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收集了约三十几个教学素材,但最终只选择了5个自认为最佳的素材(“烧水问题”、“原始森林生存实验”、“感觉剥夺”实验、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故事、迷幻图)。既有学生们熟悉的来引起他们的共鸣,也有许多学生们没有接触过的来激发他们的兴趣;既有原创的又有借鉴的;既有生活上的又有学科上的还有战争的„„正是这5个涉及面广、丰富多彩的教学素材,使学生们真切地体会到“信息无时不在,有无处不有”,从而生动地完成了教学任务。2. 大胆取舍:

教材的涵盖面广,内容多,如果不根据需要进行取舍,势必会形成照本宣科的“满堂灌”。学生会感到毫无新意,甚至看着书听着你讲的上句就知道你要讲的下句是什么。如果你是学生,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喜欢这样的老师吗,你会喜欢上

这样的学科么?只有对现行教材根据实情大胆取舍,老师才有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对学生才会有更大的吸引力。

第三篇:一堂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

一堂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

在初中同学们已经学习了许多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这些只是最基础的,还需进一步提高,而在高中阶段,我们则要学会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有效地、负责任地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在实践应用中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促使自己辩证地分析和认识信息活动以及某些社会现象,从中提炼出一些基本思想方法,以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熟练地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这对于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新课程,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必须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教与学的新策略和新模式,将信息技术教育的每一堂课真正转变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金土地。以下是我对一堂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反思:

在教学《获取网络信息的策略与技巧》时,刚开始我的教学设计只是课后我对教学进行了反思。为什么不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呢?这样不是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了吗?于是我重新规划了此节课。

具体如下: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各类网络信息检索方法。

2、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

1、能根据问题确定信息的需求与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2、通过协作学习,培养他们自主探索,协作交流的能力,增强团队竞争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认识分析事物的能力。

2、引学学生注意观察,总结学习过程的经验,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

在教法设计上不再是“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是“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

首先,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主动探究、积极进取、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这是发挥学生为主体性。有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原本单调的学习过程变成了一个充满乐趣、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其次,设计的任务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学生们敢于独立思考,敢于大胆想象,并通过实践探索实现了自己的想法,这为学生的创造性提供了展示的舞台。

简述教学过程如下: 导入部分:

师:同学们看一下大屏幕我们这节要讲什么内容? 生:获取网络信息的策略与技巧。

师:再问一下同学们,有没有从来没有上过网的同学呢?

生:没有

师:那么就是同学们从前在网上都遨游过,也冲过浪。师:网络搜索技巧你们掌握了些什么呢?有什么经验呢? 师:在网上冲过浪,遨游过,到底什么叫上网?

师:更简单说就是在网上能够快速准确地查找到我们需要的信息,这才是我们上网的能力体现,那么我们今天所学的《获取网络信息的策略与技巧》就是提高同学们的上网能力。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猪父子的对话)。(播放课件)师:那么,通过我们看到与听到所得来的信息,你能否快速在网上寻找到它?

学生讨论,交流,演示,教师巡查。

如果有学生找到答案,大声说出是怎么获取的,其他同学保持安静。

师:总结网络信息检索的方法并指导如何使用。(播放课件)网络信息检索方法如下: 1.直接访问相关信息网页

(eg:)http://www.xiexiebang.com/ 6

2.试着利用搜索引擎搜索你在其它学科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急待解决的问题。

以上教学策略我运用的是“学生主体性教学”。其指导思想是:一切从学生主体出发,让学生成为知识技能的“探究者”,难点问题的“突破者”,使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实践证明,以此做为原则的课堂是生动的,学生所乐于接受的。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把它做为永远不变的中心法则,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舞台。

但是,这堂课还存在有不足的地方——课堂导入的时间有些过长,但以搞笑FLASH短片的形式导入课堂是非常吸引学生兴趣的。另外没有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这也是信息技术学科普遍需要面对的一个难题。学生完成任务的时间长短不一,他们的这种差异是由主客观原因造成的,光靠教师一人的力量,难以面面俱到。通过练一练明显可以看出能快速准确在网上查找答案的总是组内的个别同学,其它同学的积极性明显不够强。在课堂中,对于很快完成任务的学生,教师应该及时给他们安排一些新任务,对作品进行完善,也可以让他们依着自己的兴趣或疑惑,继续进行与任务相关的深入探究,当然还可以请这类学生当老师的助手辅助学有困难的同学。这样,同学之间互助。在今后的备课环节,我将多注意分层次教学有关的研究探索。

第四篇:一堂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

一堂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新课程,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必须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教与学的新策略和新模式,将信息技术教育的每一堂课真正转变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金土地。以下是我对一堂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反思:

在教学《在Powerpoint中插入图片文件》时,刚开始我的教学设计只是让学生根着课本上的例题做,一插入剪贴画、二插入自选图形,例题完成后再做课本后的习题。一节课下来,觉得教学效果不好,虽然学生一直在动手实践,但是他们只是照着课本上的操作步骤一步步完成练习,学生的积极性无法激起,创新精神根本无从体现,顶多也就是一次计算机操作技能训练而已。

课后我对教学进行了反思。为什么不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呢?这样不是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了吗?于是我重新规划了此节课,设计了“新龟兔赛跑”这一主题。把这节课教学目标由一维(知识)转变成立体三维:知识、能力、情感。

具体如下:

(一)知识目标:掌握在Powerpoint中插入剪贴画的基础上学会插入外部图片文件;

(二)能力目标:逐步提高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互相学习、互相启发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不怕

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进行创造。

在教法设计上不再是“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是“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

首先,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主动探究、积极进取、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这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基础。有了良好的氛围,原本单调的学习过程变成了一个充满乐趣、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一个科学的、有计划的动手实践过程;其次,设计的任务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学生们敢于独立思考,敢于大胆想象,并通过实践探索实现了自己的想法,这为学生的创造性提供了展示的舞台。

简要教学过程如下:

1、全班学生自愿组成学习小组,每组4-5人。教师引入话题——制作“新龟兔赛跑”。学生在已经掌握如何插入文字和剪贴画的基础上,自主探究如何插入外部图片文件,围绕“新龟兔赛跑”这一主题,制作演示文稿作品。在自主探究后,教师可借机进行“插入图片文件”技能的小结。完成作品后,进行成果展示,可解说作品的构图、意境等,甚至演绎。其它小组学生可进行评价。

2、碰到问题,鼓励学生自行解决,或小组内、小组间共同协作解决。

3、鼓励学生创造与众不同的作品来表现这一主题。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原本拘谨的学习环境变得宽松了,民主了,师生间有着融洽的沟通、启发、交流、互动,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以上教学策略我运用的是“学生主体性教学”。其指导思想是:一切从学生主体出发,让学生成为知识技能的“探究者”、难点问题的“突破者”,使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实践证明,以此做为原则的课堂是生动的,学生所乐于接受的。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把它做为永远不变的中心法则,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舞台。

但是,这堂课还存在不足的地方——没有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这也是信息技术学科普遍需要面对的一个难题。学生完成任务的时间长短不一,他们的这种差异是由主客观原因造成的,光靠教师一人的力量,难以面面俱到。在课堂中,对于很快完成任务的孩子,教师应该及时给他们安排一些新任务,如对作品进行完善,也可以让他们依着自己的兴趣或疑惑,继续进行与任务相关的深入的探究,当然还可以请他们作为教师的助手,去帮助学有困难的同学。这样,慢的孩子也能得到更多的帮助。在今后的备课环节,我将多多注意分层次教学有关的研究探索。

第五篇:一堂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反思

一堂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反思

南京第三初级中学贺炎

首先非常感谢高建君、陈嵘、蔡晓红、郑川、李家隆这几位专家老师的指导。信息技术是一门日新月异的学科,故在教学中不能单纯的传授知识点,以知识点而讲知识点,必须教会学生自主学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样学生今后在知识大爆炸的环境下自主地迅速掌握新的知识,能与时俱进。基于这点,我在备课中设计了学案。该学案能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能很好地配合学案,我设计了杂志目录页半成品《船舰知识》、《南京大屠杀》、《读者》。这样,学生既学习了技术操作,体验并学会目录页的整体和谐美,又照顾到了吃不饱的学生。以半成品的形式给学生有了发挥想象的空间,有了团队协作的机会。这节课总体来说教学过程比较顺畅,抓住了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适当,达到了事先设想的教学目标。

回顾这节课,问题还真不少。

一、学案的使用引导不够,没有充分发挥学案的作用。

毕竟,这是学生第一次使用学案。虽然在学生上机操作之前,我已告诉学生怎样使用学案,但我巡视时发现,不少学生只顾操作,并没有关注手中的学案(也许是忘了)。我这时应该再次提醒学生,强调学案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使用学案。但我却疏忽了,导致最后还有10多位学生没有完成基础任务(即完成《南京大屠杀》半成品的加工)。

二、教师的作用不明显。

这节课虽然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教师的引导、辅助作用还不明显。比如,巡视下来,发现有大部分学生把时间耗在艺术字的修饰上(文本框还没有做),而忽视了整体效果,只是在局部上修改局部,不是在整体的基础上把握局部。这时,我应让学生先停下来,通过展示,提示学生先把握整体,再考虑局部。又如,学生对格式刷的作用普遍认识不足,我应及时引导,但我又疏忽了。总之,在巡视中如发现普遍性的问题,应集中起来,及时引导,指出问题产生的原因,让学生少走弯路。

三、师生交流不够,课堂比较沉闷。

虽然,课初有师生问答,并很好的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在学生操作过程中也有个别的交流,但在总结阶段,师生交流显得太仓促,没有深入。这与时间的把握不够,及前面的引导不足有关。由于我上课语言缺乏激励性、没有幽默感,故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学生操作没有紧迫感,没有形成你追我赶的阵势,整堂课的气氛比较沉闷。

通过这节课,我意识到,课备得再好,也不可能把课堂上所有可能遇到的问题都能考虑到。所以,在备好课的基础上,也要注意到课堂上所事先没有想到的问题,不能忽略,不能死照课前的设计思路,应及时调整策略,抓住问题的原因,积极引导学生。在平常的教学中,我应有意识的加强语言的激励性,感染学生,使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下载高中第一堂信息技术课教学案例分析(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第一堂信息技术课教学案例分析(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信息技术课教学案例

    信息技术课教学案例 信息技术课教学案例【摘要】信息技术学科与其它学科整合,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创设身受学生欢迎的学习情境,二次创编教材,更新课堂总结方式,结合制作幻......

    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案例分析(最终版)

    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案例分析 信息技术学科与其它学科整合,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创设身受学生欢迎的学习情境,结合制作幻灯片的基本技能进行教学,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应用能......

    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

    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组 在多年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中,我总认为信息技术这门课就是教会学生如何上机操作,课堂上无非是教师演示,学生观看演示、然后学生上机操作。结......

    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案例

    《颜色的填充》教学设计 豫章小学一部 一、 教学目标 1、 掌握在画图程序中普通颜色和自定义颜色的填充。 2、 培养学生协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为以后终身学习打 下良好的......

    信息技术课改教学案例

    信息技术课改教学案例 在新课改的潮流趋势下,每个教师都在摸索如何在教学中进行课程改革,围绕新课程理念的核心:“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培养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而这样的......

    信息技术课教学叙事案例

    信息技术课教学叙事案例我对小学生怎样更好的接受信息技术知识的认识: (一)巧设导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奠定一节课成功的基础。因此,课始教师的导是很关键的。好的......

    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案例

    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案例 一、整体教学方法 1、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实例话题,让学生能快速理解任务意图。 2、通过对任务的分析,引导学生根据以有的知识经验找出一定的解决......

    中学信息技术课组织教学的案例分析

    中学信息技术课组织教学的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 3月18至19日,我有幸参加了2010年温州市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研讨会暨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在蒲鞋市中学聆听了十二位老师的课,前六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