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静止的课文动起来
让静止的课文动起来
——小议语文教学方式的丰富化
一方面,语文在教书育人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果;另一方面,语文成了“枯燥”的同义词。如何让静止的课文动起来,不再枯燥?丰富语文教学方式迫在眉睫。把优秀影视作品引进语文课,或者直接让学生演课本剧、编对联,通过这些灵活生动的方式使语文课不再枯燥。
1.将优秀影视作品引进语文课
《孔乙己》是中学语文课本的经典保留篇目,但寻章摘句式的解读往往削弱了阅读经典的美感。如何避免传统教学带来的这种弊端?浙江小百花出品的越剧《孔乙己》为我们提供了思路。剧中茅威涛塑造的剃着光头、一袭青布长衫的孔乙己深入人心。用艺术演文化,在传统中革新的方式发人深省;同时可以为我所用,引入语文课堂:以多媒体的形式丰富语文课堂,让学生在欣赏越剧的同时直2.演课本剧
演课本剧可以让静止的课文动起来,比如让学生演话剧《雷雨》,让学生自己理清周、鲁两家人物的圆形封闭式关系,自己去揣摩、把握主要人物周朴园、鲁侍萍、繁漪的性格特征,在排练的过程中品味周朴园、鲁侍萍语言的性格化、动作性。语文是一口池塘,学生动起来了,就给池塘注入了一股活水。
3.编写对联
在把握了课本内容、主旨的前提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针对课文写对联,这样既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自主梳理,又可以让他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掌握对联的写法,一举两得。在学生拟写的对联中,我们经常发现精品,例如,学生读了《沁园春·长沙》《琵琶行》《蜀道难》等文章后编写对联:
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书生意气挥洒多少豪情;湘江水边忆同学少年,伟人壮志抒写几许华章。
风尘女弹琵琶曲一诉风尘恨;迁谪人吟古歌行再叹迁谪意。香山下马,浔阳江头夜送客;青莲登山,剑阁峰巅暮听猿。
针对课文写对联,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对联的魅力,锻炼自己驾驭语言的能力和思维能力,学语文的方法更活了,课文更生动有趣了。
将优秀影视作品引进语文课堂、演课本剧、编写对联、创办文学社等方式都可以使语文课生动起来,使解读课文的方式丰富多彩、引“学”入胜。
观而深入地完成对“孔乙己”这个艺术形象的了解。可谓形式灵活,一举多得。
第二篇:让学生动起来
让学生动起来
——授田听课学习心得体会
四月十九日,我们迎着春风,闻着一路花香来到了授田英才学园。在这里,我们听了李莉老师、张洪艳老师、高静老师的课。三位老师的课讲得都非常的精彩,我也受益很多。下面我就谈一谈我的几点感受。
第一节课是张洪艳老师讲得《桥》这篇课文的第一课时,李莉老师讲得是《桥》这篇课文的第二课时。这一篇课文的讲解是由两位老师共同完成的。《桥》这篇课文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篇课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语言简练生动,极富韵味。这两节课,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其一,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很到位。在讲解这篇课文时,教师对本篇课文的生字词、课文内容、表达方法一一作了指导。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你认为这是一位什么样的老汉?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教师点燃了学生的情感,引发了学生的真情,促进学生主动探求,使学生在感人的故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从这里可以看出教师对文本的解析能力很强。其二,教学环节,紧紧相扣。授田老师采用的是集体备课的形式,教学环节的设置都是一样的,有导入激趣、前置自学、交流互学、点拨指导、内省反思五个环节组成,每个环节之间都紧紧相扣。这两节课听起来,教学目标特别清晰,学生都能够很好地完成老师提出的任务,整堂课听起来非常的有条理。其三,教师的教学语言非常到位,能够导之以学。特别是李莉老师的语言非常富有感染力,能够随着教学环节的依次进行,教学情境的变化语调也随之发生改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在处理课文内容时,“老汉揪出了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这一揪,揪出了什么?”随着老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孩子们陷入了沉思,不一会孩子们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可见,教师语言也影响着孩子们对文本的理解。
第三节课,我们听了高敬老师的课《四个太阳》,这堂课给我的总体感觉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活力四射、精彩无限。这堂课所采用的模式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教师在处理识字时,在游戏中学,在学中做游戏,激起了孩子学习的兴趣。在学习当中,教师也能很好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及时做出引导。这堂课我也有个疑问,在学生学习当中,孩子们用到了电脑,需要在电脑中打字,有的学生完成了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但还有一部分学生只打了一两个字,教师又应该做怎样的指导呢?
以上是我学习的几点感受,不足之处还请大家多指正!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也会找准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弥补改正,多向优秀的教师学习,有时间多给自己充充电,使自己的教学能力进一步提升。
李俊燕2013、4、26
第三篇:让课堂动起来
让课堂生动起来
南阳市第七小学 曹毅 二O 一一年七月三十日
让课堂生动起来
——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尝试
南阳市第七小学 曹毅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成长,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是现今教学改革研究的主题,它关系着学生的素质培养能否得到实质性进展。为此,我着重从调控适应学习环境、自我设定学习目标、教会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自信心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调控适宜的学习“状态”
调控适宜的学习“状态”,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其主动参与的前提。这种“状态”主要是指一种“自然性”状态,即一种接近生活、贴近自然、能使学生于其间产生共鸣,进行高效学习的状态。它主要包括:
1、和谐环境——语文教学中,教师注意形成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和气氛,适时运用鲜艳的色彩,或浓郁或淡雅的香味和贴近学习生活实际的音乐欣赏等,给学生创造充分发展其才能的机会和条件,能使他们对语言文字产生亲近感。让学生进入一种放松、开放的状态,并使他们能更集中自己的精力将语言文字与环境结合,成为主动参加知识获得过程的人,为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打下基础。
2、师生良好的情感场——建立在学生主动学习基础上的课堂教学,应是在师生人格完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富于爱心的交流。是师生之间精神的契合,是相互尊重与创造,是共同进行美的创新活动。语文教学中,教师以朋友式的态度,用优美、生动、富有儿童化的语言或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配以对学生亲切感的体态动作等创设新颖有趣、引入入胜的课堂气氛,而学生则同样也可以“指向”教师,向老师提出问题,发挥普遍交流的权利等,这样,教师与学生间就会形成一种情感沟通、融洽的统一信息场,在这个场中,信息的交流与反馈会变得格外流畅,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会大大增加。
3、自我确定学习指向——人的潜能说提出:大多数人都会超额完成他们给自已设定的努力目标。为此,语文课上教师对课文的内容不能只停留在为学生设定“你今天该学习这个”这样一个目标层面上,而应从课之始就不断邀请学生自己来设定好他们自己的学习目标,了解获得结果的可能性,计划他们自己的学习进程。正如有学者说:“如果他们知道他们要到哪里去,那么他们的前进道路就是明确的。”
二、挖掘最佳兴趣信息
生动的课堂绝非单调、机械的环节拼凑,教学内容缺乏波动、起伏,给予学生的刺激和振奋便会减少,以致课堂气氛沉闷,使学生容易产生心理、生理疲劳,形成消极情绪体验。因而,需将教学内容紧紧地和生活中的最佳兴趣信息联系起来。在学习与生活中,经常会发生许多让人高兴、愤怒、忧愁、悲伤的事,教学中,广泛引入这些生活经历,同样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感,并由此形成强烈持久的兴趣。所以,应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实践中去,到集体活动中去学习。突破“课堂教学就是在教室里上课”的传统观念,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创造生活。如教学《爬山虎的脚》,我课前带领学生观察了生活中爬山虎的脚,课文学习后,我再次组织观察活动,学生在两次不同的观念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了解了作者观察的仔细,懂得了围绕一件事物怎样说清楚的方法,也让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逐渐注意起来,产生兴趣。
语文教材中,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极为丰富的兴趣信息也决定了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的不同之处。教师在语文的学习活动中收集与课文内容相关兴趣信息的过程,不仅是学生产生主动学习行为的前提,也是教师高超教学艺术的体现。如在《曼谷的小象》教学中,我结合成功举办的曼谷亚运会和学校的远足观光活动,利用电视资料图片,由教师配音解说曼谷美丽的风光和隐含其中的人际友情,引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老师让我们看的风光真是美丽!为什么要让我们看这个地方?我们今天要学什么?学生们的头脑产生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新奇感,而形成这种新奇感的因素,正是教学中我们从课本中努力找寻的最佳兴趣信息,这些信息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涵,同时也发展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强劲动力。
三、让学生经过尝试得到收获
语文知识的获得更多的是通过自学获得,自主学习是主动学习的外显特征。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经过尝试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是自觉能力的集中体现。它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广阔的思维空间内进行发散性思考,尽可能让其提出独特、流畅、变通的观点,并使这种能力主动延伸至课堂外的学习中去,形成并非经受结果,而是努力尝试后得到的经验。
1、鼓励质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是学生欲求主动完成学习内容的体现,也是学生在知识学习中欲求表现自己能力和作用的体现,只有学生们带着对课本、对教师的挑战来到课堂,才会使课堂充满求知欲和表现欲,在这种情况下,我首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寻求真正的理解。其次,我在肯定其大胆质疑的同时,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比如教会他们从课题、内容、中心或标点符号等方面发问,当学生掌握了质疑的方法,才会满足其自我实现的愿望,由此产生对课堂的期待,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得到了充分发挥。
2、情境再现广——创设与课文内容密切关联的情境活动是语文课中加大学生探求力度的有效途径,学生对教育教学内容随着情境活动的开展,由关注到产生一种积极的态度倾向,直至被唤起热烈的情绪,伴随着延续、有效的情境活动,学生主动探求能力会大大增强。如在教学《会摇尾巴的狼》一课,我先通过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然后提问:假如你是那只狼或老山羊,你会怎么说,又会怎么做?启动学生把自己的情感不由自主地转移到教学中自己所关注的某个对象上,激起学生的强烈的内心体验。最后,在熟练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又采用分角色表演,课本剧《老山羊走了之后》等多种情境活动形式使学生情感与能力巩固深化。
3、有价值的讨论——教学中采用讨论方法,主要是因为要讨论的问题意见一致性较低,讨论结果能给学生体会教学内容以一定帮助。而语文学科中,有相当数量的问题尚有很大的商榷余地,讨论的目的很多,但都能启迪、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敢于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在对课本内容中所包含的文眼或含有极丰富内涵的词名进行深入大讨论中,能使其逐步体会出与之相关的知识点上,并能一直漫延到整篇课文的学习中去。如在《灰雀》一课的教学中,我就“胸脯深红的灰雀到哪儿去了?”的问题指导学生进行讨论,大部分学生在激烈的讨中体会出了列宁和小男孩对待灰雀去向的各自的态度。《曼谷的小象》中,“转身”一词和“你能象阿玲一样指挥小象吗?”的问题讨论学生也能从中感受到小象的聪明和阿玲的能干等。
四、“庆贺”努力后的成功
对每一名学生而官,只要有学习活动存在,就会有学习的成功点出现。当学生出现成功行为时,教师的赞赏、同学的钦佩,是对其最好的“庆贺”方式。
“庆贺”活动可以是教师本着客观公正、尊重个性、因人施评、评点结合的原则对学生进行的激励性评价,即教师对每一名学生的每一次成功都给予积极的肯定和赞扬,在此基础上,教师应不拘泥于学生暂时的成败,从学生的学力发展入手,激励学生向更高层发展,和学生共同感受求知的欢乐。如我结合课文内容的评价:“你讲得真精彩。”“你能紧扣中心,理解得很有层次。”“你的发言条理清楚,令人乱目相看”等等。
除此之外,“庆贺”活动实际上也包含了课堂中多个层面的肯定性的意识交流,如接受同伴的鼓励和自我自勉等。从心理学角度讲,这种“庆贺”活动满足了学生通过自己的成功归属需要。实践证明,课堂中的及时评价与评价方法的多样化是使学生产生连续性主动学习行为的保证。如在《桂林山水》教学中,我在学习课文之后,安排了一些富有创造性和启发性的分层练习,要求全体学生完成录像配音,部分学生补充具体有关句子,部分学生综合运用比较、排比、比喻、补充状语、感叹等方法自定内容把某样事物写具体,更着重要求学生在练习之后对自己的学习作一个简要评价,学生之间主动评一评、议一议别人的发言,加以补充和修改,我于其中适时调控,鼓励学生超越预定的目标要求,鼓励学生的即兴创造,对于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及语言进行正面赞扬,促使他们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并向更高层发展。在这样一些评价中,每位学生都有自己成功的体验,他们在多项不同的有意义的“庆贺”活动中认识和发现了自我的价值,并促使他们对学习负责,在不断的主动学习活动中得到发展。
总之,在深化课程改革,推动素质教育过程中,如何强化主体意识,促使学生能“主动学习”、“学会学习”显得十分的重要,它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成为主动探索者,把学习的潜力充分发掘出来,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上课之时主动求知,主动练,不徒坐听老师之讲说。”只有让学生“靠自己的力”去学习,学会自力学习,进而才能学会生存,形成独立的自尊的健全人格。
第四篇:让教师队伍动起来2
让教师队伍动起来
胡场中心学校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
我汇报的主题是“让教师队伍动起来“。我镇现有中小学生4000余名,四所镇直学校,四个教学点。为了实行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胡场教办前几任领导对教师的动态管理非常重视。为了确保我镇教育可持续发展,我们以教师队伍为突破口,以广泛交流,全面轮岗为主渠道,进行了一些探索,我从三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追根溯源,给教师流动找个理由
我镇几个教学点都分布在与周边城镇接壤的乡村,离集镇较远,只出不进的教师流动模式,形成村小“吃不饱”,集镇“吃不消”的困难局面。我们通过调研走访,教师都不愿从上往下流动。主要原因:一是面皮观念。受过去末位淘汰进村小的影响,觉得流动到村小是自我价值的否定。二是畏难情绪。农村学校条件艰苦,食宿交通不便,觉得苦不堪言。三是对立心理。过去末位淘汰那种残酷的竞争方式,让教师不信任学校,担心是一次性的流动,把工作关系定格在那里。为了促进全镇教育的均衡发展,我们必须让教师能上下流动。谁先动、怎么动?成了我们的第一个课题,这个难题,仅靠简单的思想工作已于事无补,必须从大局出发,以思想工作为先导,以优惠政策为保障,为教师常态流动找到令人信服的理由。
二、对症下药,为教师流动点燃希望。
为了解决教师流动的问题,我们从谋人谋事谋发展三个方面
进行了尝试,让交流的教师看到了希望。
1、谋人。以上率下打强心剂。在集中研究以后,镇直学校纷纷组队,胡场一中由副校长牵头,带领一整个年级的教师赴桑林垸小学,二中、胡小纷纷组织党员教师、骨干教师等精兵强将按学科整合,作为战斗堡垒交流到对口帮扶学校,一群社会评价非常优秀的教师,集体前往村小,不存在面皮上挂不住,也不用担心交流了回不来,在全体教师中释放出了一个积极信号,在家长心中也形成了极好的口碑。
2、谋事。以人为本吃定心丸。在局领导的支持下,我们投资10多万元,首先解决了教师进餐的问题,利用富余校舍,为每所村小改建了厨房和午休室,与区间运输的客运公司签订了接送教师上下班的协议,用“村村通”的客运车辆每天定时定点接送教师上下班,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其次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东风,我们开齐了课程,针对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薄弱学科,我们以中心学校为单位集中分配课程任务,由镇直三校组建体育、音乐、美术、英语走教团队,这些紧缺学科的教师,每人至少都在3所学校任教,做到了教学点课程实施的全覆盖。另外,政策倾斜,从骨干教师的认定,专技职称的评聘、干部选拔的优先等方面作为硬性条件和加分项目实行倾斜,稳定了教师队伍,避免了有教师把农村学校当作休闲室和疗养院。
3、谋发展。因地制宜定风向标。通过这几年的探索,我们克服了老师把自己当过客的心理,也涌现出了许多优秀支教教师和领导。胡场一中德育校长邹晔在桑林垸小学就地转业,长期驻守。胡场二中骨干教师闵浩彬、周军涛在支教中进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已分别成为麻港小学和黄新场小学校长。刘远杰、郑天雄都是在交流中脱颖而出走向了农村小学校长岗位的。他们全身
心投入过,经历过,对学校的发展先有更深的感情,才会有更好的规划,他们的成长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学校的发展也成全了他们的进步,这让广大教师看到了农村学校也是舞台,也有希望。体会到了支教不是忽悠,更是一种责任,一份荣光。
三、建章立制,让教师流动形成常态。
通过这些方案的实施,全体教师已能从思想上接受交流轮岗这一现实,我们又以学校为单位,建章立制,对交流教师的程序和安排以及责任从制度上进行规范,我们要求镇直三校制定教师交流方案,定期定时组织镇直学校与教学点之间的教学互动,专门制定了针对交流教师的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镇直学校与教学点之间,从两个常规的实施落实到德育序列化活动的开展,从体艺活动的举办与教学教研活动的开展做到到同步组织、同步进行、同步考核。
几年来,经过历届领导的励精图治,我镇教师流动走向了良性发展的健康轨道。每年约有30名教师从集镇走向农村,文先娥,罗文杰等7名中青年教师从交流中走上了校级领导的岗位。教学点教师,在镇直学校也得到规范培训,提高了素质;校长,通过交流轮岗,既能当小家,也当得了大家,既当过富家,也能当穷家。正所谓酸甜苦辣,都有营养;成功失败,都是经验。交流增进了彼此的理解和体谅,轮岗丰富了个人的经历和情感。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相信有局党组的坚强领导,有前任领导打下的坚实基础,我们将脚踏实地,风雨兼程,一路前行。
第五篇:科学教案 让玩具动起来
让玩具动起来
[活动目标]
1、能积极探索玩具是靠惯性、发条、电能等动力动起来的。
2、乐于参加探索活动,并有良好的操作习惯。
3、能用恰当的词句,简单讲述探索的过程与结果。
[活动准备]
惯性玩具、电动玩具、拖拉玩具、机械玩具(发条)以及遥控、声控玩具。
[活动过程]
一、幼儿玩自己带来的玩具,初步探索玩具的不同玩法。
(1)幼儿自由的玩自己带来的玩具。
(2)请幼儿说说玩的是什么玩具,是怎么玩的。
(3)将幼儿带来的玩具按不同的玩法分类摆放。
二、幼儿交换玩具玩,进一步探索各种玩具的不同玩法。
(1)请幼儿讲几类玩具都玩到,加深对玩具不同玩法的体验。
(2)请幼儿说说自己玩了哪些玩具,是怎么玩的。
三、引导幼儿深入探讨玩具动起来的不同方式。
(1)出示打开的发条玩具供幼儿观察。
提问:为什么拧了发条玩具就会动起来?
(2)出示打开的电动玩具供幼儿观察。
提问:为什么打开开关玩具就会动起来?幼儿讨论后,教师出示电动玩具证实。电动玩具有电池,开关打开,电源接通了,就会动起来。
(3)接上电池,开关打开,电源接通了,就会动起来。
小结:现在我们知道了,有的玩具拧了发条就会动起来,有的玩具一推就会动起来,有的玩具打开开关就会动起来。
四、提供先进的玩具供幼儿观察操作。
(1)观察遥控玩具。
教师打开开关让幼儿观察玩具是否会动,然后问幼儿:玩具为什么会动?
教师操作遥控玩具后提问:让它动起来的是什么?这种玩具叫什么玩具?
(2)提供会录音的娃娃供幼儿观察。
让幼儿对娃娃说话并观察其反应。让幼儿知道娃娃身后有个小录音机,所以他会说出跟幼儿相同的话。
五、结束活动。
小结:这些玩具真有趣,它们都是工人叔叔和阿姨为了让小朋友玩得开心而设计制造出来的,如果你们发现了其他新的玩具,可以向大家介绍。
延伸:带幼儿到室外玩玩具。
小班科学活动:《漫游糖果王国》教案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不同糖果的特征(软硬、形状、颜色、味道),初步建立护牙意识,体验认识糖的乐趣。
2.愿意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并愿意与教师、同伴交流分享。活动准备:
各种糖果。糖果王国头饰一个
一、进入糖果王国。
1.进入糖果王国。T:“小朋友好,我是糖果王国的国王。糖果王国里有许多糖宝宝,你们想不想和他们做朋友呀?”
2.找糖果。
T:“那请每个小朋友在箩筐里找一个糖宝宝做朋友吧!”
二、感知糖果的特征,体验认识糖的乐趣。
1.幼儿自由地感知、初步探索糖果的特征,并与同伴交流。T:“你们都找到了糖宝宝朋友,请你们看一看,再跟旁边的小伙伴说一说自己的糖宝宝朋友是怎么样的。”
2.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感知糖果的特征,并交流自己的发现。(1)摸糖果、捏糖果、感知糖果的质地。T:“请你用手摸一摸、捏一捏,然后告诉老师或其它小朋友你的糖宝宝是怎么样的?(2)看糖果,了解糖果的包装。
T:“你的糖宝宝穿了件什么样的衣服?(3)剥糖果,了解糖果的外形、颜色。T:“现在请你把糖宝宝的衣服脱掉,衣服放在桌子上,糖宝宝放在手心里面,看看糖宝宝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
(4)闻糖果,感知糖果的气味。
T:“我闻到了好多糖宝宝的味道,你们闻闻看糖宝宝是什么味的?那用小舌头轻轻地添一下,是什么味道啊?
(5)尝糖果,了解糖果的味道。T:“那把糖宝宝轻轻地送到你们的嘴巴里面,咦?这又是什么味道啊?
(6)尝试动手做糖果
T: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糖果,小朋友,你们想不想来动手做一些糖果啊?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些糖果好吗?
3.小结。T:“今天,我们在糖果王国认识了许多糖宝宝,每个糖宝宝都有自己的漂亮衣服。糖宝宝有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的很软,有的很硬。糖宝宝的颜色、形状也不同,有的圆圆的,有的方方的,有的扁扁的,颜色有红色、黄色、绿色等。闻一闻还有不同的气味,吃到嘴里甜甜的,有许多种味道。
三、体验吃糖的益处和害处,初步建立护牙意识
T:“糖好不好吃啊?张开嘴巴让我闻闻,恩…好香啊,啊呀,糖都跑到你们的牙齿里面去了,牙齿里面藏着糖会怎么样啊?那我们吃完糖以后应该怎么样啊?所以,我们吃完糖以后一定要刷牙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