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塑造学生优秀的人格品质.[5篇范文]

时间:2019-05-15 03:26: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塑造学生优秀的人格品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塑造学生优秀的人格品质.》。

第一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塑造学生优秀的人格品质.

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塑造学生优秀的人格品质

——《唐雎不辱使命》教学反思

卢 湾 中 学

梁 筑 璋

“把德育放在首位”是江泽民同志在国庆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上提出的。现在各级各类学校已经把德育推到了显著的地位。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从这里可以知道语文教学一定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方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面对商品经济带来的冲击及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只要充分利用教材,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就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而人文素养的提高是在教师实施语文教育的过程中,在指导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之中,与培养语文能力同步进行的,不能分裂开来。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凸显德育的渗透呢?下面拟以《唐雎不辱使命》为例,谈谈自己的作法。

文言诗文是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东西、几千年文化的积累和沉淀、所有炎黄子孙血肉相连、心心相通的纽带。其间,不仅产生了许多漂亮的表达方式、严整的句法结构和久诵不衰的千古名篇,而且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崇高道德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初中阶段,作为受教育者人生的一个重要里程,是学生语文能力素质和道德情感发展完善的基础阶段,理应受到上述诸方面的浸润、濡染和熏陶。

可是,经常有学生问我:“老师,学文言文有什么用,我们以后根本不会去用它,岂不是在浪费我们的时间吗?”虽然我每次都不厌其烦地告诉他们文言文学习的作用,并将我国各界大师,如苏步青、陈从周、鲁迅、杨振林等等在文言学习上厚实的功底助他们成功的事例讲给他们听。但过一段时间,被文言文考试弄得昏头转向的他们又会向我重提这样的问题。

这不禁使我想起著名作家余华的一段经历。余华曾说过,读书的时候,他最讨厌的作家就是鲁迅,因为一考试就会考鲁迅的文章,令人不甚其烦。乃至他当上作家后,仍然对鲁迅不感兴趣。直至后来有人请他介绍鲁迅,他将鲁迅的著作仔细阅读之后,才发现鲁迅的博大精深,才发现鲁迅在写作上极大的指导作用。这不能不说是现代考试制度的悲哀。

现在,学生们感受不到文言的意蕴,文言的美。我想原因之一:现今的考试方法难辞其咎。可怜我们的学生身处宝山毫无自知一无所获,这,不能不说是“屈子”、“孔老”、“李杜”、“韩柳”……等天大的悲哀。

为此,虽然初三升学的压力极大,但看到孩子们对文言的恐惧和厌恶,作为语文教师,真的令人于心不忍,于心不甘呀。我们应责无旁贷地强化和凸显文言诗文教学的社会价值,培养学生阅读我国古代典籍的能力和兴趣,汲取我们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 使他们感受我国古代文言诗文里蕴藉的传统道德观念、包孕的人生价值取向和氲氤的人文气息。

因此,在教学《唐雎不辱使命》时,我设计了如下方案。

一、讲求导入时的德育渗透。

《唐雎不辱使命》是一篇传统课文,也是一篇经典的古代文学作品,讲的是战国末年,秦国统一天下前夕,秦王以强凌弱,用明为“易”之,实为夺之的伎俩欲占安陵。本文描写唐雎受安陵君之命出使秦国,坚持正义,勇抗强秦,终于使秦王威风扫地,胜利地完成了使命。

因此在设计导入时,我由电影《我的一九—九》中著名外交家顾维均的故事?引出他“不辱使命”,然后,列举众多“不辱使命”的外交者,如蔺相如、鲁仲连、周恩来等,以引出唐雎和课题。联系他们为祖国作出的贡献及他们的崇高品质进行教学。从而使学生认清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弄清今后自己该怎样做。类似这样的文章,通过这样的导入,激励了学生,使学生感受到了我泱泱中华的风流人物的人品与机智。同时也让他们懂得该怎样做人,怎样学习。

二、在备课时发掘课文中蕴含的思想内容,结合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不能变成附加的成分,而应从具体内容实际出发,挖掘课文本身所蕴含的思想教育意义。《唐雎不辱使命》中,当秦王嬴政向安陵郡挑衅,以换地为名想挑起战争时。安陵郡的大臣唐雎临危受命,出使秦国,宁可牺牲自己,也要维护自己的人格与国格,终于使秦王嬴政屈服,取得了谈判的胜利。我顺势启发学生:我们如果在学习上碰到困难时,也能像唐雎一样不屈不挠的话,难道还不能取得好成绩吗?

我想,教者只要准确地选取切入点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渗透,效果一定是明显的。同时我又结合本文的实际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课文教学结束的延伸思考问题中。我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唐雎的这种不畏强权的精神,和敢于为国牺牲自我的精神,在我们现代社会,还有没有现实意义?

学生通过积极的思考与讨论交流,均认为这种精神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思想活跃的学生还能联系到当今对美国与日本的嚣张,我们应采取的态度。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不畏强暴和爱国主义的精神。如果每篇课文都能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或得到一次教育,那么我想,对学生思想教育的目的是完全可以达到的。

三、利用某些相关的知识点作适当的思想性引申,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

在教学中,我把唐雎的有勇有谋、机智善辩、不卑不亢与《向中国人脱帽》中的“我”的机智善辩、不卑不亢的高尚美德相对比,使学生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自豪,也认识到,只有踏踏实实的学到真本领,做一个高素养的人,才能真正维护自己的人格与国家的尊严。因此今天的刻苦学习,就是在树立自我的优秀人格品质。

四、品析词句,熏陶感染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在语文教学中,蕴藏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这些内容都寓于具体的语言文字所表现的人物、事物、景物之中。因此,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采取富有变化的阅读方式,品析词、句、段、篇,使课文所描写的人、事、物在学生头脑中具体化、形象化,从而发挥课文内在的思想性,使学生在理解人物的精神、事件的意义的基础上,受到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的教育。从教学的角度讲,就是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一个激发生命力的过程,从而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这也是我在《唐雎不辱使命》的教学与其他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方法,感觉效果确实不错。

五、创设情景,自然渗透

《唐雎不辱使命》情节内容精彩,因此,在教学时,本着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利用多媒体等具有独特生命力的电化教育手段,创设课文所描述的情景,让学生在具体、鲜明的画面和生动、形象的语言中,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从中获得美的享受,人性化教育的种子便顺理成章地在学生的内心深处扎下了根。

由此看来,对于教学蕴涵丰富德育因素的课文来说,教师要多花点精力,尽可能地给学生创设自己阅读的机会。通过指导朗读,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自主的探究中阅读能力得到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升华,与学生喜好追求美好事物的心理达成一致,引起共鸣。

可见,只要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和思想教育活动对他们来讲,就由负担变成了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效果也必定事半功倍。

教育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人类的文明之所以能够不断提高,最根本的就在于人类能够不断发展自身,不断超越自己的本能、智慧、精神的极限。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有他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优越性,势在必行。从根本上来说,它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辨证统一,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而语文的人文性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它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源源流长,发挥语文育人的作用。所以,我们都应继续认真、深入地学习新的课程标准,正确把握语文教改的方向,领悟新课改的真谛,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人才观,结合语文课文特点及与课文相关的内容,陶冶学生的情操,真正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语文学科教学中,从而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挖掘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好素材,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篇:如何塑造学生健康人格

如何塑造学生健康人格

语文学科工具性、思想性、综合性的特点,使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有着特殊的重要地位。语文教学毕竟不同于专门的人格教育,在语文教材中,其丰富的人格教育因素是零散地潜隐在一篇篇具体课文之中的。因此,语文教学中要有效地渗透人格教育,教师就必须注意挖掘教材中蕴含人格教育的因素,把它们整理出来,并融会于心,这样才能更好地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下面谈谈本人的做法:

一、审美情趣的培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是为提高人文素养打下基础的,也就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语文教材的内容有许多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人,美好的心灵,美好的品质,美好的意境„„引导学生体会真善美,识别伪恶丑,自觉丰满人格力量,增强道德修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教育特有的形象性、情感性、生动性,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激发学生在完善自我中塑造健康人格。

1、培养人格力量。文学作品历来讲求“文以载道”,即强调文章必须表达一定的观点和主张,用正确的舆论来引导人,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教师要依据教材内容,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去完善学生美好的人格。不要只从文学的意义上去讲授作家作品,而是要联系学生实际树立人格榜样。比如,讲朱自清时,势必要讲朱自清反对帝国主义侵华政策,宁可饿死也不领“救济粮”的坚贞民族气节和炽烈的爱国之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不少作家的良好性格和伟大的人格渗透到学生的潜意识中,成为他们自觉不自觉仿效的楷模。不论诚实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或是无私奉献,崇敬英雄,尊敬师长,乐于助人;还是和蔼谦虚,谈吐文雅,举止端庄等都体现了人格的真善美.教师针对这些内容,要善于引导,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

2、树立人生观、世界观。一种情感向道德、人格、价值观的升华,都离不开一个“知”字,学生在优秀篇章中接受到健康崇高的情感熏陶,是认知的成分。一旦认知活动伴随着情感,教学就会成为学生主动发展的过程。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健康的情感,良好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呢?

第一,要因势利导,贯穿于日常教学之中。所谓“势”,即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也就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能力去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领悟做人的道理。教师要通过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去唤醒学生蛰伏的情感,让学生即景生情,启动情感的大门;使学生领悟生情,进而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促使学生个性的自我完善。如在学习《大堰河-我的保姆》时,教师在活动开展之前预先准备好了一些声像资料,给活动营造一种情境,同时向学生指出,母爱是人间最伟大的情感,但母亲又是最普通平凡的,母爱总是融合在生活中的点滴细节之中。让学生回忆与父母在一起聊天的情形,让学生吟唱父母最喜欢的歌曲,让学生交流父母给自己影响最深的一件事、一句话、一张照片等平凡而真实的生活,去体会母亲的关爱,学会用适当的方法向母亲表达感情,并能学 会理性地思考母爱以及“爱”的内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其次,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文章中鲜明的英雄形象,如邱少云、黄继光、董存瑞、雷锋、张思德„„无一不是学生学习的楷模。英雄为国捐躯,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对学生情感的触动,心灵的震撼会深刻印在脑子里的。这时候的教育会影响他们一生,也正是理想教育,奉献教育,爱国教育的大好时机。

二、运用初中语文教材,塑造榜样

初中语文教材内容形象、生动,涵盖的内容广泛,既有语言文字训练的内容,也有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教育因素,能够陶冶情操、启迪人生,从而达到寓心理健康于其中,塑造健康人格的目的。

语文教材中大多数是名家名篇,通过学习,联系学生实际,树立榜样进行心理教育。比如:艾春的《我爱这土地》,以象征手法,抒发对饱经磨难又充满希望的祖国的热爱之情。余光中的《方愁》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都抒发了游子强烈的思乡之情。何其芳的《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抒发了作者对青春的歌唱、向往、感动和梦想,讴歌了青春、讴歌了希望。泰戈尔的《纸船》,用浪漫主义手法营造了美丽神奇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光明、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渴望。陈伯吹的《骆驼寻宝记》,讲述了骆驼历尽艰辛寻宝的经过,赞扬了骆驼热爱家乡、正直无私、勤奋努力、吃苦耐劳、具有坚定的信念的美好品格,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能找到宝藏,实现心中的目标。莫怀戚的《散步》一文中体会和谐温馨的家庭气氛;周敦颐的《爱莲说》中体现的“出淤泥而不染”的情绪;此外还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情怀。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崇高的道德品质都影响和激励着广大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注意学生自私自利、逆反、胆怯、意志薄弱等不良心理教育,培养学生的顽强毅力,净化学生心灵,完善学生人格。

三、跳出课堂外,在生活实践中塑造健康人格。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思想教育和审美陶冶中汲取完善自我人格的情感力量,只有通过生活实践才能内化为具体的信念和行为方式,进而形成稳定的性格特征。新《大纲》也明确地将开展“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课外活动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为此,教师要恰如其分地组织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个积极的人格实践的机会。以往的教师节,学校都要要求学生向老师献一点爱心,亲自制作个小礼品什么的。今年,我们组织教师节演讲会。学生为了写好教师教育教学生活的文章,利用课余、假期时间进行采访。在这一过程中,增进了对老师的感情和理解,磨练了意志,锻炼了思维能力,这对弘扬尊师重教精神不能不说是一种实际的作法。

课外活动要“寓教于乐”,让学生学得轻松、有兴味,使之生动活泼的性格得到发展。它可以和课堂教学适当配合,但不必处处配合。我每个学期都要带学生游玩一两次,“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师生从中饱览祖国大好河山的秀美景色,陶冶情操,了解风土人情;锻炼观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学生课外有饲养小动物的 爱好,我也支持。因为在这过程中他必然要学习有关知识,学会观察,提高语文能力,也有利于塑造耐心、细致、沉稳的性格。

四、在作文中创造美,培养自我塑造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并不奢求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文学家,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审美的素质,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进而使之拥有创新精神,拥有创造美的热情与能力。作文是学生创造美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在学生体验观察、构思和表达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道德思想和审美认识,激励学生借助自己已有知识和经验去感受作品,读出自己的真实感悟,写出自己的真切体验。不仅要教会学生读书作文,而且要教会学生从所读所写中了解自己、对照自己、分析自己,进而提高自己。

五、探究人文精神

形成健康的人格理想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学生对美是追求的,教师则要引导他们寻求真正的美——人性美。在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对这些人物事迹进行审美注意,在获得美感享受的同时,净化心灵,汲取塑造健康人格的有益养料。中学语文教材中,有的歌咏伟大,有的歌咏平凡;有的歌颂善良,有的歌颂纯真;有的鞭笞丑恶,有的鞭笞好妄;有的鞭扯落后,有的鞭挞黑暗„„这些丰富多采的语文内容无不寄寓了作者的审美情感。这些折射着人文精神光芒的材料,最适合对学生进行人格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应因课制宜,因势利导,将课文中的人文因素发掘出来,使学生受到陶冶,铭记在心,成为他们理想人格的目标。这就要求去启发、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了解人的自身,了解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读苏东坡的意境开阔、场面宏大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要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时间流逝,世事沉浮的怀古之幽情,就必须帮助学生从作品的表层走进作品的深层,把“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联系起来,同苏轼当时被贬黄州不得志的思想情绪联系起来,体会作者对雄姿英发的周瑜建功立业的敬慕,体会作者感慨今昔,由物及人,由人及己,抒发“人生如梦”的心理历程,由此而获得自己的审美感悟。在教学中,教师要进入“角色”,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妙语如珠的讲解,循循善诱的启示,让学生感受这些人物伟大的精神力量,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树立理想的人格目标。

初中时期是学生成才的关键时期,他们中将来会有科学家、政治家、工程师、企业家以及普通工人。只要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灵,美好的未来就会在孜孜不倦的追求中得以实现。只要我们教育者抓住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时期,利用我们的学科优势,为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做出我们应尽的义务。将来会“桃李满天下”,为家庭、为整个社会创造更多的有用人才!

第三篇:用教师人格塑造学生

用教师人格塑造学生,用教师理念引领学生

——班主任工作经验谈

丁庆国

教师工作是人的工作,班主任工作是教育好什么学生的工作,作为班主任,我在工作中始终坚持用教师人格塑造学生,用教师理念引导学生。我一直追求着这样一种境界,在我的班级里,每一名学生都在明媚的阳光下追求真知、奉献爱心、实现自我、感受成功;在工作中,我像保护荷叶的露珠一样,关爱着每个生命个体的成长。

一、用教师人格塑造学生

班主任的人格魅力是管理班级的原动力!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学生对教师有着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赖情感,接受和承认老师的权威,班主任的自身素质,道德修养,客观上就是班级乃至班级中每一个体的楷模。因此,在班级工作中,我时刻注重身教,为人师表,以良好的形象率先示范,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激励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道德素质的提高,以期达到用人格塑造人格的理想教育境界。平时,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做到。要求学生关心集体,我首先为集体着想;要求学生在劳动中积极肯干,我从不指手划脚,袖手旁观;要求学生上课不迟到,我往往早到,从不迟到;要求学生不乱扔脏物,我首先不扔赃物,发现地上有纸片,就马上弯腰捡起来,也许有人说让学生捡起来不就行了,但我认为这样并不一定起到很好的效果,因为这时候,学生往往都在认真学习,我们做老师的如果弯腰把纸捡起来,那效果就不同了。虽然这是一个细微的动作,但学生立刻意识到保持教室卫生是每一个人的责任,也包括老师,这时学生就不仅是用眼睛来看你,而且用心灵来感知你,学生会在你弯腰之际,集体的责任感在心中产生,我觉得这样教育效果胜过千言万语,教育光凭讲大道理是不行的,更多的是用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来教育学生。这就是榜样的力量,这就是无声的教育,我用我的行动感染、示范、教育着学生,他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以老师为榜样,对照、激励自己,使我看到了教师的人格魅力带给学生的是无穷的力量和巨大的的影响,从而更让我时刻要求自己要用健康向上的灵魂去净化育人环境,用自己平实、坚韧的心态教学生学会战胜困难,实现自我。

班主任的亲和力是班级活力的源泉!班级体是培养学生成长的一方沃土,在班级管理中,我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有当干部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都相信“我能行”。同时也能时时督促班干部把事情做好,我采用干部定期轮换的方法。班干部从同学中间选举产生,由学生自我推荐并做竞选演讲,再由学生无记名投票,民主选举,组建班委会。这样既可以给更多的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又利于学生干部摆正个人和集体的位置,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他们一人一责,各负其责,又能互相合作。我经常教育他们要树立为集体服务的光荣感和责任感,要求他们努力学习,团结同学,以身作则,鼓励他们既要大胆工作,又要严格要求,还要注意工作方法。当然,选出的干部毕竟不是完人,因此不能过分苛求、指责,特别是在工作中出现失误的时候。如:我班负责纪律卫生工作的任韦浩同学,起初对自己的工作好象不太满意,每天只是完任务似的把卫生情况向我汇报一下,为此,我多次找他谈心,反复向他讲述清洁干净的环境与同学们身体健康和班级精神风貌的内在联系,同时讲解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让他重新怀着满腔的热情投入自己的工作中去,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工作完成的相当出色。我还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总结他们工作中的得与失,教育他们如何明辨是非,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集体活动,扩大干部在同学中的积极影响,加强干部之间的协作精神和团结意识,在班级中孕育奋发向上的风气,使班级成为一个文明守纪、团结互助、勤学上进、有较强凝聚力的班集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正是由于我的不懈努力,采用多渠道的教育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二、用教师理念引导学生

所谓理念.就是理想和信念。如果一个人没有自己的理念.那么他的一生如失去航标的帆船.在大海里盲目穿行。如果一个人受一种错误理念的支配.那么他的一生将是黑暗的一生.对人类和社会构成巨大的威胁。而正确理念支配的人生必将是一身正气、大有作为.是社会精神文明进化的基石.是物质文明发展的主动力。

通过在工作中不断反思总结,我坚持用理念引导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取得了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的良好效果。

第一、坚持用“三年一贯制”的整体观管理班级。

系统论认为,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它的核心思想就是系统的整体观念。我的做法就是把高中三年作为一个系统对待,既注重每年的差异性又注重它的整体性能的发挥。

我所带的33班高一侧重抓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迅速完成了由初中生到高中生的角色转换,很快步入正常的学习轨道,有章可循;高二侧重抓了学生优势学科的培养,使学生在高考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有了秘密武器;高三侧重抓了学生弱势学科的提高,使学生六科并举,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第二、坚持用“为了一切学生”的个体观对待学生。我国著名作家孙犁在《黄鹂》中谈到:“各种事物都有他们都有他们的极致。呼啸深山,鱼游潭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这就是他们的极致。”一个班级怎样才能在经过三年的拼搏后,发挥出水平,发挥到极致?几次班教导会的研讨使高二17班的任课教师认识到:单靠某几个学生拼命苦干,难以真正将班级推向极致。只有每一个学生都在不断地进步,才有可能将班级推向极致。所以,“为了一切学生”,给每一个学生特别的关照,成了高二17班全体任课教师的信条。

如何坚持用“为了一切学生”的个体观来对待学生? 作为班主任,我的做法主要体现在每次考试后的分析上。

考试结束,班主任的通常做法是表扬几个成绩突出的,鞭策几个成绩靠后的,鼓励几个成绩居中的;要么先两头后中间,要么先中间,后两头。这种做法往往因为时间的拖延或目标的过于集中而伤害了绝大部分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没有梦想,就永远没有梦想成真的那一刻!播种坚实的种子,才能收获丰硕的果实!

高中阶段的学习竞争,使学生感受到考试的严肃性,也感受到“每一个人都是一道独立的风景”的真正含义,班主任也在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同时也赢得了所有学生的欢迎和信任。

第三、坚持用先进的成功理念引导学生。一个好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班级。班主任的思想对受教育者所起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于是,我把“用先进的成功理念引导学生”作为我管理班级的一个追求。

一个人如能经常对自己寄予深切期望(它可以表现为理想、追求、自信力、进取心),并肯为之付出扎实、艰苦的劳动,这对于个人成才,肯定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一个人所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实践表明,一个不明白自己的理想横竿应该放在什么高度的运动员,是永远跳不到理想的高度的。这是因为,符合实际的理想、追求、抱负,往往能够构成一种内在动力和外设压力,它会激发、逼迫你把这种追求变成一种社会存在,唯有奋力实现之一途,而没有逃避、退缩的余地。

在开学第一天我就对学生讲:今天第一次见面,我要送你一份礼物,这份礼物其实就是三句话:“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战胜自己!”“我们和他们不一样!”然后讲解给学生听:

所谓“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就是你要让班上的每一个人都因为有你这个同学而开心。谁有了困难,你第一个走到他的身边:“别着急,有我呢!”他会因你而幸福;自

习课上,你安安静静地学习,周围的同学会因你而幸福;打扫卫生的时候,你为班上争得了卫生好的荣誉,全班同学因你而幸福;运动会上,你奋力拼搏,为集体赢得荣誉,我们都因你而幸福;你上课积极思考,课后认真作业,老师会因你而幸福;在家里,你孝顺懂事,勤于做家务事,爸爸妈妈会因你而幸福!做一个给别人带去幸福的人,你自己也很幸福!

所谓“战胜自己”,意味着要随时和自己“过不去”。其实,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是有上进心的,但往往缺乏毅力,用老师家长的话来说,就是“管不住”自己。怎么办呢?那就要“战胜自己“!任何一个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两个“我”:高尚的“我”和卑下的“我”、勇敢的“我”和懦弱的“我”,勤奋的“我”和懒惰的“我”,认真的“我”和敷衍的“我”„„„这两个“我”随时都在打架,如果高尚的“我”战胜了卑下的“我”,那你就战胜了自己!任何人都有软弱的时候,退缩的时候,放纵自己的时候,不要紧,人之为人,就是能够战胜自己,战胜了自己的弱点,就成了强者!

所谓“我们和他们不一样”,展示的是一种精神自豪感。这里的“我们”,指的是每一个有理想,有追求,向往真善美的同学;这里的“他们”,是指那些没有理想,甘于平庸,甚至甘于堕落的同龄人;这里的“不一样”,是指精神境界和行为习惯不一样。我们的追求是什么?从远处说,是这一辈子要做一个健壮、正直、善良、睿智的有出息的人;从近处说,是要争取几年后考上重点高中。有了这个追求,在行动上,自然会不同于那些浑浑噩噩的同龄人。他们可以沉溺网络游戏,我们不能,因为“我们和他们不一样”;他们可以迟到旷课,不完成作业,我们不能,因为“我们和他们不一样”;他们可以打架斗殴,我们不能,因为“我们和他们不一样”我们应该在三年中,随时提醒自己:“我们和他们不一样!”

第四、坚持用科学的学习策略指导学生。

国际比较文化研究著名学者、教育家王华斌教授提出的“全脑学习法”认为:学习能力由学习方法、元认知与学习策略三者构成。学习方法是核心。世界著名的法国数学家、哲学家、科学方法论者迪卡儿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中国大教育家朱熹说:“事必有法,然后可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纳伊曼认为:“今天教育的内容百分之八十都应该是方法——方法比事实更重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更是一针见血的指出:“未来的文盲就是那些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我们要想进入一座雄伟壮观的宫殿,先要找到门,然后用钥匙开启门锁,推开大门,就可以登堂入室。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个长期的,繁琐的,需要班主任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过程,用心,行动,从班级管理的小事做起,从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做起,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第四篇:潜移默化:用细节感染学生,提高执行力-班级管理

潜移默化:用细节感染学生,提高执行力

“细节管理”是行动的学问。除了缜密的思考和周全的计划,管理要取得效益,终归还是要落实到行动上。我们用“班规班约”来考虑班级的长期稳定发展,而执行则是达到目的的根本保证。班级管理者也就是班主任应该致力与把“细节管理”的精神贯彻到执行中,重视执行的每一个环节。

要提高班级决策的执行力,班主任要学会用细节去感染学生,让学生们都心甘情愿地去做你想让他们去做的事情。假如你禁止学生在上课的时候破坏纪律,有多种方式去说服学生去接受并遵守纪律,你可以去跟他们说大道理,说不破坏纪律能使他们的成绩提高,能让他们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可是这些能否让学生“谨遵圣旨”呢?不能,因为这些大道理他们早就听得耳朵都起老茧了,他们自己也知道这些抽象的东西,可就是不能让他们规矩。要让他们自觉遵守,我们不妨这样做:我所带的班级在开学一个多星期后还有很多同学的情绪没有安定下来,于是我就做了这样一次演讲,我以一个瘸腿的老爷爷送孙女读书的情景开头,尽力描绘了这位老大爷挑着行李一瘸一拐的模样,极力渲染他一路上的艰辛和他生活的艰难。由于所面对的学生大部分是从农村来的,于是我就更进一步的给学生勾勒了一副田间劳作图,田间的杂草、滚烫的泥土、炽热的太阳是背景,破旧的草帽、破烂的衣服、豆大的汗珠、青筋凸起长满老茧的双手是你们的父亲和母亲。你就希望你的父母一辈子就这样生活,自己就这样生活,你的子孙后代也这样生活吗?那堂课很多同学流下了眼泪,更多的同学在自己的心里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这种生活。一年后,在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乡村高中竟然考上了几十个大学生,这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可见细节是最能说服人,最能打动人的。能够打动人,还怕学生不依照这些条规去做吗?

要提高班级决策的执行力,班主任要注意执行方式的细节。完成同一个任务,执行方式的细微差别,会使学生做这件事情的情绪有很大的差别,并导致完成任务的质量有很大的差别。比如要学生打扫教学楼外的空地,如果班主任指定学生去打扫,他会去,但是他会敷衍了事,因为他忍受不了别的学生对他异样的目光和老师的颐指气使,或者他正打算去打球呢,结果你让他去打扫卫生。这样一来老师可能觉得自己有威信,但是完成任务的质量却打了折扣。但如果你换一种方式,你让他们自愿去打扫的就去,结果是他们很好的完成了任务,而且还自觉的维护这片空地的卫生,因为这是他们自己乐意去做的。老师既可以免去监督他们的时间,又可以免去为找人去扫的烦恼,真可谓事半功倍。这一点执行方式的小小的差别,节省了班主任的时间和精力,提高了劳动的效率。班主任在这方面下点工夫,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

要提高班级决策的执行力,班主任要重视执行的各个环节。班级管理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决策执行时更要注意执行的各个环节,得到各方面的支持。一要让执行政策者也就是你的学生知道你的意图,不要到了要执行决策,大家还仗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别人不理解你的意图就不能很好的执行你的决策。二要在执行决策之前说服班干部,让他们很好的支持你,而不是祸起萧墙的反对你,得到了他们的支持,你的决策的执行就有了保障,往往一个学生干部他更能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说服学生去执行某项决策。三要得到领导的支持,最好在执行前取得领导的同意,如果不是这样,学生一向领导提意见,你的决策可能就胎死腹中。四要和任课老师合计,让他们也来做好你的说客。以上几个方面在班级管理中都必须做到,不能有一个学生唱反调,说风凉话来影响你百分百的执行一项对学生和班级有利的决策。

班级管理没有什么奥秘之处,它不过是由一个个细节组成。细节是深入浅出的学问,细节管理包含在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并且要从班主任个人管理做起。班主任讲求细节不一定能使班级管理成功,但成功的管理必定讲求细节。我们与其到处走马观花的去学习经验(结果只看到了别人的管理制度,却看不到实实在在的内部的管理方式),还不如自己坚持不懈地把每个细节处理好。

第五篇:教师要塑造自己优秀的人格

教师要塑造自己优秀的人格

近日,偶读教育报,发现一则消息:福建省永泰县城南小学教师公开向学生收取红包。所谓公开,一是这件事全校教师都知道,并且是该校魏校长向学生公开布置的事情;二是魏校长再向学生布置此项工作时明确要求学生交人民币一张,魏校长并解释说这一张是指一百元人民币,以便学生的红包内容等同,不会因红包的不等同而视角事件出现这样那样的摩擦;三是有教师在收学生红包时,曾因学生送的是三十不是一百而拒收。种种情况表明,这是一起有组织有计划的公开索要红包事件而不仅仅是收取。

读过新闻,我为自己的同行竟做出这样的事情而感到汗颜并震惊。身为人师,以塑造学生灵魂、铸就学生高尚人格为己任的教师,其自身人格道德水准怎能堪与自身称号相匹配呢?

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惯,红包是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在重大节日或有意义的时刻的一种表示,体现的是一种关怀,这种关怀与被关怀不带有任何的条件或强制性质,而上文这次事件中,我们很难想像教师们在向学生收取索要的红包时,脸上该是一种怎样的表情,是欣喜?兴奋?感激?自豪?当有的教师发现收取的不是一百而是三十时,又该是怎样一种表情?沮丧?恼怒?怨恨?经济大潮下一出新剧!中华民族几千年遗留的美好的师德形象在教师向学生伸出可怜的手的时候已荡然无存,一种新的教师形象在学生头脑中生成。对于出现的事实,该校一位姓刘的教师却这样说,教书是我们的本职工作,家长这么客气,是想表达感激之情,我们不接受红包不礼貌。一副道貌岸然的嘴脸。明为索取,故作扭捏,将滑稽表演推向高潮。

教育是一项充满爱心的工作,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教师要圆满出色的完成自己的教学工作,就要拥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境界。爱是教育的核心,没有爱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师德师魂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教师要有用自己高尚的情操、优秀的人格来教育感染学生。

教师优秀的人格是教师献身教育的力量源泉。

教育本身就意味着奉献。一位教师若没有奉献精神,就不会在教育岗位上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因为教育的付出与所得的失衡总是让他处在一种不平衡中,患得患失,得过且过,疲于应付,甚至消极懈怠。当一位教师不去追求过多的个人利益时,他的精力就会投入到教育之中,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在学生的进步中感受着教育的快乐。全国师德模范霍懋征老师就是一个将教育作为自己生活的全部、用真心感受教育快乐的人。霍老师将每一个学生都当成了自己的孩子,用自己全部的爱心教育学生。就是在自己遭受不幸甚至被打击的时候,她的心中仍是她的学生。是崇高的人格,让霍老师将教学当成了自己终生为之奉献的事业,而不仅仅是一种职业。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精神会产生无穷的力量。教师优秀的人格是与奉献的力量相连的,优秀的人格能让教师安于这片清淡的土地,淡泊名利,无私奉献。

教师优秀的人格是无形的教育资源。

教育是一项特殊的职业,是一种充满着精神活动的工作,教育的力量很多来自心与心的相通。学生作为有着情感活动的人,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自己的老师,就会产生学习的极大兴趣和热情,教师的一言一行就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很多优秀的教师之所以被学生长时间铭记,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的优秀人格。可能老师讲授的知识已经模糊,但老师优秀的人格却成为学生心中长久的记忆,甚至很长时间后依然感动着学生。教师要形成优秀的人格,就要加强学习。教师要加强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用高尚的精神武装自己,才能将教育的眼光放远,坚守自己的生活空间,坚守自己的人生理想。学习优秀师德典型的事迹,从先进事迹中汲取力量。

教师要廉洁从教。教师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当今社会发展迅速,新的思想观念不断冲击着教师,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教师的思想正受着严峻的考验。在社会不良思潮冲击校园的时候,教师要能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否则,教师的人格平衡就可能被破坏。

人们给予教师很多的光荣称号,这来源于教师优秀的人格,崇高的师德。在教育教学生涯中,每一位教师都要善于反思,勤于自勉,塑造自己优秀的人格,献身于崇高的教育事业,不辱使命。相信,向学生收取红包的事件将作为极典型的个案,成为人们长久的反思。

教师要塑造自己优秀的人格

开封县半坡店乡徐砦学校

杨建英***

下载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塑造学生优秀的人格品质.[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塑造学生优秀的人格品质.[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激活文本生命,熏陶感染学生

    激活文本生命,熏陶感染学生 【摘要】 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载体——文本,就是向学生传达生命气息最重要的工具。那么,语文教......

    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学生的人格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学生的人格 作者:王兴庭 来源:《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年第11期 教学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无以伦比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够融知......

    语文教学与学生人格塑造(精选合集)

    语文教学与学生人格塑造 江华县清塘壮族学校 李 峰 成 摘要:当今社会,很多学生迷恋于纷繁复杂、良莠并存的快餐文化、电脑游戏等事物,变得心浮气躁、而且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健......

    提高企业领导品质塑造优秀企业文化

    提高企业领导品质塑造优秀企业文化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邹庆堂先有企业,还是先有企业文化?许多人会脱口而出:有了企业才会形成企业文化。其实,企业文化的萌芽早已......

    用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优秀的品质

    亲爱的同学们,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用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优秀的品质》 良好的行为习惯能逐步塑造优秀的品质,那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优秀的品质呢?......

    学会感恩塑造完美人格(优秀范文5篇)

    学会感恩塑造完美人格 ——姚辉副校长在升旗仪式上对校训‚感恩‛的解读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校训,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既是学校办学理念治校......

    经典诵读与学生人格品质培养之感悟

    经典诵读与学生人格品质培养之感悟 古代的文人们是早已逝去了,留下的只有这些万古不朽的文章,而他们的人格魅力正蕴涵其中与之长存。每每诵读这些文章,便会有一种无形的力量......

    加强师德修养 塑造完美人格(优秀范文5篇)

    师德建设心得体会 培训部付作泉 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教师的师德直接影响学生的素质,关系着教育这一伟大事业的成败和兴衰。因为,教师所面对的不止是几十双求知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