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评课意见
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评课意见 各位老师好:
我们知道,复习课是小学课堂教学重要课型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复习课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并加深已学过的知识,它承载着回顾与整理、沟通与生长的独特功能。一堂好的复习课,不是机械地重复过去的教学,应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质。
陈老师这节课的两块内容和一个思想给我深刻的体会:
一、第一块内容:重视学生的自主整理,让学生经历表内除法表格的整理过程。在梳理除法知识,理清所学知识点的环节中,陈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根据()÷8=()这一道算式回忆有关除法的知识,先是让学生静下思考在练习本上记录,在评价学生的反馈情况后,再一次分组完成()÷7=()、()÷9=(),最后形成完整的表内除法表格。这整一个流程充分体现陈老师十分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细心地关注着不同层次的学生,先“扶”再“放”,从而使得每一个孩子都能够自主参与到课堂中来。在整理的过程中,使学生平时所学的“分散、零乱、细碎”的知识点,结成知识链,形成知识网。
二、第二块内容:在生动富有层次的练习设计中,逐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堂好的复习课,习题的设计与安排至关重要。除了形式要多样化外,更应做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陈老师首先复习了除法的意义和3种用除法的情况,并安排了基础性练习(如:未知总数的情况下,让学生用加法、乘法先求出总数再解题),同时逐步提高练习的层次(如:先求总价再求另一物品价格可买几包的两步式解决问题)。三、一个思想:注重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在()÷8=()这一算式中,陈老师多次强调并鼓励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思考,旨在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这一点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除此之外,陈老师从容的教态,紧凑的语速,营造出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同时陈老师对学生的启发、点拨恰到好处。
最后听了陈老师的课,我有如下的思考:
1、在回忆整理表内除法的知识网的环节中,陈老师只是简单的整理了表格,对于一些趣味性的除法计算题可以适当增加吗,如()÷()=1,可以延伸到100、1000等表内除法外的算式。
2、陈老师把较多的内容放在了解决问题这一块,但由于时间有限,在最后的练习讲解中稍显简单,部分中下的学生的对其理解掌握就存在难度,可以在习题上再精炼。
3、学生课堂中出现了读错24除8等于3,教师在复习除法各部分名称时要增加除法算式的读法。另一个疑问,说“一个数平均分成几分,每份是几”,一个数平均分这样的说法是否科学?大家一起探讨下。
以上是我对本堂课一些粗浅的看法,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前一篇:三上《可能性》详细教案 后一篇:数学教师二年级家长会发言稿 评论 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
[发评论] 让同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表内除法---整理和复习》课后反思
讲了这么多年课,好象把复习课作为公开课来讲是第一次,复习课应怎么上呢?在新课程中,复习课还是对旧知识整理,使之更加逻辑和系统,仅仅是同学对一局部知识理解的深化和升华吗?突然间,好象有些找不到北了。请教了好多老师,好象别的地方也在搞这个,她们把复习课叫习题课,但是对于怎么上都没有一个定论。下面是摘录网上一位老师的一些看法,觉得有些道理,写给大家看看:
“我们知道,复习课是最难上的一种课,是最能代表教师水平的课.我认为就知识整理知识,同学肯定收获不大,也不能很好地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我认为设计的关键是要体现数学思想的一个高度,惯穿数学方法一条主线,构建数学知识的一个逻辑框架,具体操作可按下列步骤:
首先要确定好复习课的教学目的,其次要精心选择练习,第三是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最后再反思自身的设计是否能真正体现某种数学思想和方法,并进行修正.确定教学目的--因为内容总是为目的服务的,对一节课而言,我们把教学目的缩小为一个教学目标来实现。没有明确目标的做题,同学是不会有什么收获的,只能浪费同学的时间和精力!
精心选择习题--习题千千万万,有难有易,就象散落的珍珠,这就要求教师,能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的类型,以和生源情况,围绕一个小主题,去精心筛选,然后再串成一条线,为主题服务。可以个个是简单题,可以是由易到难,也可以只由一个难题而展开。因此,我们要求数学教师胸中要有无数题,而且对每道题的结构了如指掌,落实到课上只有几道题的原因。精心选择教学方法--复习课不只是为了提高解题能力而布置的,就题教题,永远也不会成为好老师。就题教题只能浪费同学的时间和精力,使同学发生对数学的厌烦情绪,更不用说提高同学的思维能力了!因此,在复习课中,要让同学自练、自得、自悟,教师只是不失时机的点评才是上策。要让同学自悟出数学规律、数学思想方法,自得出解题技能。要实现上述目标,发明氛围让同学讨论,让同学自身总结就很重要了。” 下面谈谈自己就《表内除法---整理和复习》的课后反思 《表内除法
(一)》教学反思1
本学期的数学教材比较重视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表内除法》这个单元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表内除法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乘法口诀之后进行的,所以这个单元的内容在教学中我力求做到联系以前的数学知识,借助以前的数学知识解决表内除法的新知识。
记得在上课之前,为了检查学生对以前的知识的掌握程度,我安排了一个活动:乘法口诀大比拼。让学生回忆乘法口诀的数学知识,通过这种形式,大部分学生勾起了学习的回忆,小部分学困生在大家的提醒和帮助下也对乘法口诀做了一个很好的巩固。
在这个基础上,我的新课进行就显得十分顺利,让学生通过想口诀的形式进行除法的学习,整个教学显得水到渠成,通过课后的练习反馈,我发现学生对表内除法的知识掌握不错。
其实,数学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善于捕捉这些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运用转化和迁移的方法进行教学,就可以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很好的形成统一,新的知识也就很容易内化成学生自己的数学能力。
《表内除法
(一)》教学反思2 《表内除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内容。这一单元是学生在一、二年级的学习中,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有了计算乘法的经验的基础上初步认识除法。它的重点是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用除法解决问题。因此,我在教学的过程中,紧紧依靠课程标准,紧扣教学目标,圆满地完成了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任务。通过老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我的体会是:
1、我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对于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教师做到了能够及时给予指导、启发,对每个知识点的处理,能做到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因地制宜的去创造一定的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教师通过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景,使情景教学融于课堂教学之中,借助学生在商店购物的生活经历来探讨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增加生活阅历,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3、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灵活的运用投影仪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使课堂的学习气氛轻松、有序、和谐。进而促进学生乐学、善学。
4、需要改进的问题:(1)由于受学生年龄和实际生活体验的限制,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上为学生提供的素材较少,往往致使数学知识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得不够好。因此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基本素质。(2)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第二篇:表内除法复习课教学设计
表内除法复习课教学设计
复习内容:表内除法的复习课。
复习目标:
1、了解学生对除法含义的认识是否清楚,促进学生加深对除法含义的认识。
2、检查学生计算除法试题是否能比较熟练的说出正确得数,明确算理。
3、培养学生观察情境图的能力,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在学习中感悟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5、从中渗透热爱大自然的思想,培养讲礼貌的好习惯。
知识点:
1、复习近平均分,引出除法。2、复习用乘法口诀熟练的求商。3、复习解决问题。
设计理念:
以学生找春天为主线,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玩中学,学中玩。
教学流程:
一、复习“平均分”的两种分法,以及除法算式的读写法和各部分的名称。
1、导入。
师:同学们,什么季节来了?
(生:春天来了。)
师:是的,清新的空气中到处都弥漫着春天的气息,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到大森林里去找春天,同学们说好吗?
2、(幻灯:大森林的图片。)
师:大森林到了,那是谁呀?
(生:熊妈妈)
师:他在干什么呢?出示分苹果的幻灯,谁来读一读,(生读,)我们看看他是怎样分得。(出示分得图片,)师:大家帮帮熊妈妈,看看那种分法最公平。
生说。
师:为什么你觉得这种分法最公平呢?
生:因为每只小熊分的同样多。
师:我们把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出示幻灯片)
师:这种方法可以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表示,用什么法呢?(除法)
师:会列算式吗?(生列式)(出示幻灯)
师:读一读这个算式。
师:你知道这个算式所表示的含义吗?12表示的是---?3表示的是---?4表示的又是---?你会完整的表述吗?
师:谁来说一说这个算式各个部分的名称?(幻灯出示被除数、除数和商)
2、熊妈妈还想请教大家一个问题。出示幻灯。
师:如果每只小熊分2个苹果,可以分给几只小熊呢?你会算吗?
生在练习本上计算。
指名汇报。
师:你能说说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吗?
师:12在除法算式中叫做什么?(被除数)2呢?6呢?
3、师:我们帮熊妈妈把问题解决了,熊妈妈夸我们真聪明。(放声音文件)哦,我们还要问熊妈妈问题呢?熊妈妈,熊妈妈,春天在哪里吧。熊妈妈说:春天在小鸟的歌声里。
二、复习用乘法口诀求商。
1、师:我们去找小鸟吧,(出示小鸟飞来图)
师:小鸟小鸟,春天在哪里呢?
师:小鸟说:我要和你们比一比,如果你们赢了,就会告诉你们。
2、出示题。
比一比,看谁算的快。
36÷6= 45÷5= 18÷3=
师:哎呀,你怎么算的这么快呢?你是用什么方法想的呢?
生:我是根据乘法口诀想出来的。
师:那你下面的题能把想法也说说吗? 10÷2= 24÷ 8= 63÷9=
56÷7= 35÷7= 40÷5=
42÷7=
师:你们可算的真快,可是小鸟很不服气,要再和你们比一比。
3、再比一比,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9÷9= 8÷8= 3÷3=
7÷7= 5÷5=
师;小鸟说:你们怎么算得这么快呢?难道有什么规律吗?
(生说:我发现了被除数和除数相同,商是1。)
课件出示。
师:如果我出几道难的,你们会吗?
10÷10= 100÷100= 999÷999=
4、师:可是小鸟还想和大家比一比,看最后是谁赢。
出示题:
6÷1= 8÷1= 3÷1=
4÷1= 5÷1=
师:哎呀,怎么又是你们赢了?难道你们又发现了什么规律了吗?
生:我发现了被除数除以1,商是它本身。
生:我发现了被除数除以1,商还是它自己。
课件出示:一个数除以1,商是它本身。
生:再难的也会。
师:哈,真牛!那我就考考你,19÷1= 28÷1= 88÷1=
师:小鸟说:你们真了不起,春天就在树爷爷的发须里。
三:课间休息:
师:同学们,累了吧,让我们活动活动吧。(出示休息的幻灯,配乐),教师领操。
小兔小兔站起来,站起来站起来。
小兔小兔点点头,点点头点点头。
小兔小兔伸伸臂,伸伸臂伸伸臂。小兔小兔扭扭腰,扭扭腰扭扭腰。
小兔小兔拍拍肩,拍拍肩拍拍肩。
小兔小兔伸伸腿,伸伸腿伸伸腿。
小兔小兔快坐好,快坐好快坐好。
四、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快去找树爷爷吧。
(出示树爷爷的幻灯。)
师:树爷爷说什么了?要我们先来解决数学问题。
1、根据图列出两道乘法算式,两道除法算式。
看图。在练习本上写算式。
2、用乘法解决问题。
师:春天是植树的好季节,今天树爷爷让我们大家帮它来解决几道植树的问题,你们愿意帮助树爷爷吗?
师:请仔细看图,收集数学信息。
学生独立思考。
师:谁会用完整的数学语言来表述你收集到的信息呢?
师: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师:你会完整叙述吗?两人小组内互说。
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在练习本上解决。
3、用除法解决问题。
师:看图,收集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
师:想好了吗?在4人小组内和你的伙伴交流交流。
指名汇报。
师:大家说的很好,那你们会解决吗?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课件出示算式,师:你知道算式所表示的含义吗?
3、用除法解决问题。
师:仔细看图,把你收集到的数学信息和提出的数学问题写写,把解决问题用的算式也写写。限时3分钟。师:写完了吗?小组交流。
生汇报。
师:树爷爷说:你们真聪明,春天在森林爷爷的怀抱里。那我们去找森林爷爷吧。
五、开拓创新题。(出示动动脑幻灯)。
出示幻灯:森林爷爷。
师:森林爷爷说:同学们,你们好,只要你肯动脑,春天很快就要找到了。
出示题:把一条16米长的绳子,对折,再对折,你知道每折长几米吗?你能想出不同的方法吗? 读读题,认真思考,你一定能做出来。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学生读题,思考,和同桌讨论讨论,把你的想法再小组内说说,写出答案。)
有的生画线段图,有的用纸条折,有的用绳子。
学生汇报。
16÷4=4(米)
16÷2=8(米)8÷2=4(米)
16÷2÷2=4(米)
师:你是怎么想出来的呢?请你来讲一讲吧。
师:树爷爷说,孩子们,你们可真聪明!
六、情境结课。
师:小朋友又问:树爷爷,树爷爷,春天在哪里呢?
师:树爷爷说,孩子们,你们就是祖国的春天,春天就在你们的眼睛里。
师:是的,你们就是祖国的希望,你们就是祖国的春天,那大家知道谁是播种春天的人吗?
师:是的,是老师,是那些辛勤的老师在播种着春天,播种着希望,让我们用春天般的声音—唱着这首歌颂春天的歌曲--来感谢那些播种春天的人吧!(出示课件播放歌曲《春天在那里》。)
《表内除法复习》教学设计
教材依据: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总复习《表内除法复习》
设计思路:新教材整理与复习的教学应以知识整理为手段、是复习知识的过程;学会整理、复习知识是目的。复习不再是呆板的知识回顾,习题练习。整理与复习的教学着力在学生已有知识、能力和认知水平基础之上培养学生后继学习的能力,这些不仅通过新课的教学去实现,整理与复习课把对知识的整理当作知识复习的载体,引导学生恰当地实施整理方法和途径,实现知识复习与应用。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体验脑子里的知识从零乱到系统的过程,逐步让学生从形成自己归纳知识的意识,到具有知识归纳的能力,实现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在小学第一学段,由于学生数学学习处在初级阶段,学生还不具备自己整理知识的能力。所以在教学整理与复习时偏重教师的指引,本节课我主要指导学生如何观察知识目录、图形、数字,如何从中回忆或联想已学的知识,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这也是整理的一种方法。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除法意义,熟练计算除法算式
2、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初步领悟整理和复习的方法
教学重点:对除法意义的进一步理解,并能根据除法算式编题目 教学难点:沟通除法的各种意义 教学过程:
一、回顾
1、今天开始,我们要进行本学期的复习工作。先回忆一下这个学期都学过了哪些知识?(生随意回忆起一些零碎的知识)
2、不能都想起来了,怎么办?(看书)看哪里快一点呢?(看目录)翻到前面的目录,按顺序看一下这个学期都有哪些内容?(生独立看目录回忆知识)
3、这节课我们先来复习表内除法。(师板书:表内除法复习)
二、整理、沟通
1、表内除法都在第几个单元(第二,第四单元),目录上告诉我们第二单元是表内除法
(一),你还看到了什么? 生1:从12页开始的 生2:左边有一幅图
2、观察得很全面。现在我们把镜头对准这幅图,他们在做什么?(分橘子)怎么分的?
生:一个一个分的
师:原来是有15个橘子的,还可以怎么分?
生:„„
3、师:不管怎么分,最后每份都是同样多的,也就是说“平均分”了,你能根据整幅图来编一个题目吗?
生:把15个橘子,平均放在5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师:怎么解决?
生:15÷5=3(师板书:15÷5=3)师:什么意思? 生:„„
4、师:看到这幅图,还想到了什么?想到了别的什么算式? 生:„„
生:15÷3=5(师板书:15÷3=5)师:谁来猜一猜,他可能是什么意思?
生1:把15个橘子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得到几个? 生2:15个橘子每3个放一盘,可以放成几盘?
5、师:能不能根据15÷3=5这道算式来编题目?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可以用这道除法解决?写到本子上。
6、生独立写在本子上。
7、小组交流。交流后,在对自己编的题目进行修改和补充。
8、全班交流。
9、师:刚才同学们编了那么多用这道除法解决的问题。现在总结一下,什么样的题目,可以用除法解决?(平均分,包含除,倍数问题)
10、观察这两道算式 15÷5=3 有什么发现?
15÷3=5 生1:都有15、5、3,但每道题表示的意思不一样。
生2:都可以用口诀“三五十五”来计算。(师板书:三五十五)
11、师:我们知道除法算式里都有它的名称,比如:15÷3=5,谁来说一说? 生:15是被除数,3是除数,5是商(师板书:被除数 除数 商)师:能不能在“三五十五”这句口诀里找到对应的名称呢?发现了什么? 生1:三相当于除数,五相当于商,十五相当于被除数。生2:除数和商相乘就是被除数。
师小结:看来目录上的这幅图还挺有用的,它能帮助我们回忆起关于这个单元的一些知识。以后,我们要学会利用这些资源。
三、复习课本
1、师:现在,请同学们翻开书12页,看看表内除法具体都学过哪些知识?可以把你新的收获写下来(生这个单元快看完了的时候,师提示:48页这里还有一个单元)
2、生独立看书,并有目的的记录。
3、集体交流。
四、综合练习
1、口算
48÷6=
56÷7=
6×7=
32÷4= 27÷3=
35÷7=
9÷1=
6÷6=
2、选做两道
(1)小红今年8岁,妈妈今年36岁,去年妈妈的岁数是小红的几倍?(2)丁丁看一本故事书,2天看了8页,6天可以看几页?
(3)有一堆糖,平均每人分4粒,可以分给6个人,现在要分给8个人,平均每人得到几粒?
五、总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表内除法,你有什么新的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教学反思:我觉得上复习课前,首先就要研究透本块内容有哪些知识点和相关知识点,它们之间有着哪些联系,哪些地方需要沟通。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是计算教学与情境教学相结合,整节课是围绕目录中的图展开的,内容的连贯性很强,基本上是有了复习的味道了。复习课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基本课型,对学生学习起到巩固提高的作用,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理解这块内容,而且要尽量帮助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系,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从而促进学生记忆和思维的发展,进而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整理与复习教学要打破知识系统化的固定式教学,让数学问题回归学生生活,体现整理方法的多样化,实现复习内容与教学过程的结合。虽然教学过程中存在许多困难,而且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对教材中的这部分内容始终存在着己的理解,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也是消除不了的。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会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转化的数学方法。
2、注重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观察生活中现象,感受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倍的概念。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教学难点:
利用混合运算并进行逆向推理的练习,并用多种解决方案。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瞧!这是小明他们班上的体育课的情景图,这个数学问题,同学们会解决吗?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二、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1、教学第63页主题图
师:你看懂了什么?
生:一个班的学生在上体育课,先玩跳绳,6人一组,可以分成6组;再玩丢手绢,9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
师:刚才,你们通过同桌互相说,明白了主题图的意思,知道了所要求的问题,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1)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步骤,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解决步骤。
(2)小组合作交流不同的解题策略。
生:
1、分步解答:6ⅹ6=36(人)36÷9=4(组)
生:
2、用综合算式解答:6ⅹ6÷9=4(组)
师:用乘除法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要想好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2、学生自我搜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出示第66页第8题的主题图)
(1)师:夏天到了,同学们可喜欢游泳了,瞧!游泳池里真热闹!你看到了什么?
要求在小组里说一说,然后指名回答,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学生小组合作提问题
(3)小组汇报提问题的情况
(4)教师把学生提的问题板书出来,并组织学生解决以上问题。解决问题时,让学生说一说其中的数量关系。
【设计意图】:利用情景图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知识应用,体验成功
1、学生做第64页的第3题
(1)先让学生读懂题意,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题意,议一仪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2)让学生各自独立进行解答。
(3)组织学生互相进行交流、评价等活动,再次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让学生掌握此类问题的解法。
(4)展示不同的计算方法。
(5)看着这一幅情景图,你还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第65页第7题
3、第66页的第9题
让学生根据题目的要求,同桌的两人进行猜数活动。
4、做第66页中第10题
(1)先让学生自主探索,自己填上合适的数。
(2)组织学生交流,说一说填数的策略。
(3)师生共同归纳填数的一般思路:与混合运算的顺序正好相反。(如下图)
【设计意图】:用多种形式进行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对表内除法计算的理解与熟练。同时引导学生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化,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整理和复习,你们有什么收获?请告诉你的同桌,我们一起来分享
第三篇: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 》教学设计资料
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 》教学设计资料
【】教学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文件。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提供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教学设计资料,欢迎阅读!
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教学设计资料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第二种分法的含义,并知道这种分法为什么用除法计算,该怎样用除法算式表示.2.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使学生能正确表述分的过程及结果,理解除法含义.学会操作第二种分法分的过程.3.使学生通过参与分的过程,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初步感悟到普遍的联系的观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 使学生明确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这是第二种分法,能知道这种方法怎样用算式来表示;而且知道这种分法与第一种分法是紧密联系的.教学难点
理解第二种分法的含义.初步感悟到两种方法的内在联系.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实物演示,复习上节课所讲的内容,为对比做好准备)
1.问:谁能用简单的语言来说说,我们上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知识?
2.实物演示
(1)复习回顾P40、例1
①出示P40、例1(用板条贴在黑板上):把8个正方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几个?
②请一个学生到黑板前来,一边分,一边说
下面几个提问可以用投影片(或实物投影)显示.③问:根据他刚才分的过程,谁能列出一个除法算式?(84=2)
④问:算式中的每个数的名称各是什么?(算式中,8叫被除数,4叫除数,2叫商.)
⑤问:这个算式该怎么读?(读作:8除以4等于2.)
⑥问: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这个算式表示:把8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2.)
(2)复习回顾P40、例2
①出示P40、例2(用板条贴在黑板上):有6个桃,平均分在3个盘里,每盘()个.②请一个学生道黑板前来,一边分,一边说 下面的步骤同例1的第③~第⑥
3.教师谈话:今天,我们要在上节课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分东西的另一种方法.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4.(1)出示例4,移动例1的板条得到例4
8个正方体,每2个放一堆,能分成几堆?
(2)师问:这道题跟刚才的题目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
(3)请同学们试着按要求分一分.(学生自己边说边摆,实际动手分一分,教师巡视,观察学生操作过程.)
(4)教师找学生在实物投影上边说边摆分的过程.(有8个小正方体,每2个放一堆,也就是每2个正方体为一份,每次就拿出2个小正方体,没分完,再拿出2个正方体放1堆,直到分完为止.)
(5)问:8个正方体,每2个放一堆,能分成几堆?
8个正方体,每2个放一堆,能分成4堆.(板书:4)
2.教学例5.(1)出示例5,移动例2的板条得到例5
有6个桃,每2个放一盘,能放()盘?
(2)师问:这道题跟刚才的题目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
(3)提问:每2个放一盘,是什么意思?(每2个放一盘,就是说每份是2个,每盘要放得同样多.)
(4)请同学们试着按要求分一分.(学生自己边说边摆,实际动手分一分,教师巡视,观察学生操作过程.)
在分桃子之前教师让学生回想刚才分正方体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应先怎么分,再怎么分.在独立思考后同桌讨论.然后再动手实际的分一分.(5)学生汇报分的过程和结果,教师同时演示.(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再让1个学生边说,边操作一下分桃子的全过程.)
师生小结:6个桃,每2个放一盘,放了3盘.(板书:3)
(6)问:我们已经知道了,平均分用除法表示,谁能把刚才我们分桃子的过程用一个除法算式表示出来?[生:62=3(盘)]
(7)问: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先叫几个学生试着说一说)
(8)教师说出算式表示的意思,同时板书:有6个,每2个分一份,分成了3份.3.对比感悟
(1)师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种分东西的方法,也就是一个一个分的方法.题目的特点是已知要分的总数是多少,要把总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这节课我们学习的题目有什么特点,谁能简单说说今天学习的这种分东西的方法?
(今天学习的是第二种分东西的分法,也就是一份一份分东西的方法.题目的特点是:已知要分的总数和一份的数各是多少,求能分成多少份.)
(2)问:这两种分东西的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
4.师:这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教师板书:除法的初步认识,第二种分法.三、巩固练习
1.先摆一摆,再写出算式.(1)12根小棒,每2根一份,能分成几份? 12□=□
(2)12根小棒,每6根一份,能分成几份? __________
2.看一看这两道题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知道:
(1)要分的总数不变,每一份的数越小,分得的份数就越多;
(2)反之,要分的总数不变,每一份的数越大,分得的份数就越多少.)
四、归纳质疑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以上就是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提供的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 》教学设计资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第四篇:表内除法练习课教案
教学内容:
课本第57、58页练习十二4~8题
教学目标:
1、学生进一步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依关系。
2、能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一般解方法。
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过程并会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学会用转化的方法解决该类问题。
教学准备:
图片、表格、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24÷6 56÷8 32÷4 6×72、口答:
56是7的几倍? 18是6的几倍?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运用口诀的能力和理解“几倍”的求法。
二、展开学习
1、用投影出示练习十二第4题
(1)解答兰圆是红圆数目的几倍?你是怎么想的?
(2)请你给每一行的圆涂上两种不同的颜色。根据你涂的情况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己涂,自己找出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完成表格。
一种颜色圆片的个数另一种颜色圆片的个数你能提哪些问题
2、完成练习十二第5题
独立计算,集体校对,通过加、减、乘、除的口算练习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3、完成练习第6题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有哪些信息,有哪些问题。
(2)学生独立解答。
(3)深化练习如果没有第一个问题你会算第二个问题吗?尝试解答。
【设计意图】:利用各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拓展应用
1、完成练习十二第7题
(1)自己观察统计图并完成右边的表格。
(2)解决下面的3个问题
(3)发挥学生的想象提出多种问题,可以是加、减、乘、除多方面的。
2、完成练习十二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用“去年小红几岁?妈妈几岁?”进行降难指导。
【设计意图】:尽可能让每位学生都有思考的机会,同时积极开发学生的思路。有助于促成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
第五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数学 表内除法二 教案
第四单元 表内除法
(二)教材分析
表内除法
(二)是在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本单元的学习属于《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在《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首先是对表内除法
(一)单元除法意义的巩固,其次是为三年级学习“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做好知识储备。着重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善于模仿。但注意力较弱,解决问题能力欠缺,对应用题不能很好地去分析。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主要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创造。在游戏中让学生理解教材中比较抽象的内容,同时将所学课本知识生活化。在平日的教学中,应注重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解决一个数里有几个几的用除法计算的实际问题是本单元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学中,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例题和相关的练习,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求平均分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让学生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数学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和转化的学习方法。问题解决:使学生学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
1、使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
2、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课时安排:5课时
1.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2课时 2.解决问题…………………………………………2课时 3.整理和复习………………………………………1课时
第1课时
目的要求:使学生明确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初步会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能算出除法算式的得数。
教学重点: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谈话引入:“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同学们为了庆祝自己的节日,他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精心地布置着教室。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正在做什么准备吧!
1.仔细观察画面,你发现了哪些与准备工作有关的数学信息?谁能说一说? 2.我们一起来看这个信息,你们能用手中的学具把结果摆一摆吗?
二、学习新知,自主探究
(一)借助直观,自主探索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问题:1.这幅图跟你们摆的结果一样吗?谁再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 2.看着这幅图你会列式吗? 3.7×8你们用的是哪句乘法口诀?
4.56÷8和56÷7你们又分别用的是哪句口诀呢?
你是怎么想到这句口诀的?
小结:刚才我们在计算这两道除法算式的时候,先看的是除数,除数是几,就想几的口诀。“七八五十六” 这句口诀可以计算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看来乘法口诀真的很重要啊!
(二)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加强练习
1.让我们一起回到这幅主题图,刚才我们还看到了这两条信息呢。
谁能根据这两条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每个小组做了多少个? 2.这个问题你会解决吗?列式算一算。3.为什么用除法算呀? 49÷7=7 想:七()四十九
4.解决这个问题你们用的是哪句口诀?
你们是怎么想到这句口诀的?
小结:在计算这道题的时候,我们也是先看除数,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这就是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三)运用规律,练口诀
问题:1.谁能用乘法口诀很快算出它们的得数? 8×6 =
48÷6 =
48÷8 = 8×2 =
16÷2 =
16÷8 = 7×4=
28÷4=
28÷7=
小结:看来同一句口诀可以帮助我们口算出一道乘法和两道除法算式,口诀的作用可真大啊!
三、运用口诀,巩固练习
1.做一做。
7÷7=
32÷8=
48÷8=
56÷7= 64÷8=
21÷7=
49÷7=
40÷8= 2.算一算
第一组算式你用的是哪一句口诀?第二组呢?第三组呢? 3.拔河比赛。(1)获胜队员平均每人可得几本书?
问题:① 谁来说一说,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② 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小结: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把有关系的信息和问题联系在一起,认真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正确解答。
(2)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说说你的想法。4.篮球比赛。
问题:(1)谁来说一说,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2)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说说你的想法。
5.猜一猜。2014年2月有28天,合()个星期。问题:(1)你知道了什么?追问:一个星期是几天?(2)要想知道是几个星期,能列个算式吗?(3)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4)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四、课堂作业
作业:第38页“做一做”,第3题。
第40页练习八,第3题。
教学反思:
第2 课时
教学内容: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
目的要求: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正确迅速的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重点:巩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教学难点:能正确迅速的求积求商。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谈话引入:上节课我们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我们带来27个气球。每9个摆一行。
问题:根据信息,你能利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吗?
二、学习新知,自主探究
(一)借助直观,自主探索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
1.这幅图跟你们摆的结果一样吗?谁再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 2.谁能看图列出两道除法算式? 3.解决这两道题用的是哪句口诀? 4.你们是怎么想到用这句口诀的?
小结:在口算这两道除法算式的时候,我们要根据算式想所对应的 乘法口诀,也就是先看除数,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
(二)运用规律,练口诀
63÷7=
63÷9=
72÷8=
72÷9= 54÷6=
54÷9=
7×9=
8×9=
9×6= 问题:1.谁能用乘法口诀很快算出它们的得数?
2.第一组算式你用的是哪一句口诀?第二组呢?第三组呢?
小结:看来同一句口诀可以帮助我们口算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口诀的作用可真大啊!
三、运用口诀,巩固练习
1.填一填。做一做第2题
问题:(1)你能很快算出它们的结果吗?(2)谁来汇报一下,并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小结:看来除数是几,我们就想几的乘法口诀,这样就会算得又快又对。2.小猴摘桃子。练习八第4题 同桌比赛,看谁先摘到桃子。问题:(1)哪些同学先摘到了桃子?(2)谁愿意来汇报一下你的计算结果?(3)都有哪些同学算对了?
小结:我们在口算的时候,不仅要算得快,更要算得对。3.看谁算得都对。练习八第8题
问题:(1)谁愿意来汇报一下你的计算结果?(2)都有哪些同学算对了?
小结:看来我们在口算的时候,一定要认真看清每一 道题的运算符号啊!只有这样才能算对。作业:第39页“做一做”,第3题。
第40页练习八,第5题。
四、课堂作业
教学反思:
第3课时
教学内容: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学会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重难点:学会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谈话引入:星期天,妈妈带着文文来到了乐乐玩具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学习新知,自主探究 乐乐玩具店 问题:
1.你都知道了什么?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要求“56元可以买几个地球仪”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信息?谁再说一说? 3.要求这个问题怎样解答呢?把答案写在练习本上。4.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列式的?56÷8=7(个)5.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6.解答正确吗?
小结:一个地球仪是8元,要求“56元可以买几个地球仪”,也就是在求56元里面有几个8元,因为56里面有7个8,所以能买7个地球仪。
三、深入理解,巩固练习1.想一想:
如果24元买了6辆小汽车,一辆小汽车多少钱?(1)你知道了什么?让我们求什么?(2)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3)谁会列式解决?
(4)为什么用除法计算?(5)解答正确吗?
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2.一张电影票8元钱,我们有40元能买几张电影票?(1)谁来读读题?(2)你知道了什么?
(3)怎样解答?40÷8=5(张)(4)为什么用除法计算?(5)解答正确吗?
小结:因为一张电影票8元,要求“40元能买几张票”,也就是在求40里面有几个8,40里面有5个8,所以能买5张电影票。
3.一根28米长的绳子,每7米分成一段,可以分几段?
小结:因为每7米分成一段,要求28米长的绳子可以分成几段,也就是求28里面有几个7,28里面有4个7,所以可以分成4段。
4.(1)买6块手帕,一共需要多少钱?
(2)用36元钱可以买几个茶杯? 小结:
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选择正确的方法进行解答。5.学校买来36本课外书。(1)平均分给6人,每人几本?(2)每人4本,可以分给几人? 小结:把36本课外书平均分给6人,求每人几本就是把36平均分成6份,求一份是多少。36本书,按照每人4本一份来分,可以分给几人,也就是求36里面有几个4。所以这两道题都用除法来解答。
四、课堂作业
第44页练习九,第7题、第8题。
教学反思:
第6课时 整理和复习
目的要求:复习有关乘法口诀和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内容,整理用1~9的口诀求商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除法的排列规律。
教学重点:沟通乘、除法的联系,掌握口诀求商的方法。教学难点:应用表内乘除的知识和倍的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每个小组都有一些我们学过的除法算式卡片,你们能快速地算出这些算式的得数吗? 2.你能根据这些算式的特点进行整理吗? 活动要求:
1.同桌两人一组,把手中的算式卡片摆一摆。(一人摆卡片,一人负责记录。)2.全班交流:你是怎么整理的?
二、回顾整理,构建网络
(一)展示资源,构建网络
谈话引入: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乐乐是怎么整理的。1.从乐乐整理的表中你 能发现什么? 2.根据你的发现把余下的算式填出来。小结:同学们真会认真观察,能在这个表中发现这么多规律,并且按照规律把所有的算式都填写出来了,你们真了不起!
(二)利用网络,理解沟通 1.根据算式说得数。
54÷9
45÷5
72÷8
27÷3 问题:
(1)你能快速算出这些算式的得数吗?(2)你们怎么算得这么快呀?
小结:原来得数是几,我们就得找跟几的口诀有关系的除法算式。2.根据得数找算式。
(1)在乐乐整理的这个表格中快速找出得数为7的算式。(2)还有补充的吗?
(3)谁能说说你是怎么找到这些算式的?(4)得数是8的算式有哪些?得数是9的呢?(5)你是怎么找的?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看谁算得都对。
64-8=
45÷9=
30÷6=
3×7=
54+6=
56÷8= 72÷9=
28÷4=
5×9=
42÷7=
27÷3=
32÷8=(1)你能很快算出它们的得数吗?(2)谁来汇报一下你的计算结果?(3)都有哪些同学算对了?
小结:我们在口算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仔细,看清运算符号,这样才能算得对。2.小鸟回家。
(1)你能帮助每只小鸟找到自己的家吗?赶快动手连一连。
(2)谁来汇报一下你的结果?
小结:小鸟非常感谢大家帮助它们找到了自己的家。3.(1)30元钱一共可以买多少盒冰激凌?(2)12元一共买了4瓶饮料,一瓶饮料多少钱?(3)你还能提出其他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问题并解答吗? 问题: ① 谁来读题?② 你知道了什么? ③ 你会解答吗?把你的想法写下来。④ 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⑤ 解答正确吗?
小结:在解答问题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认真审题,选择有关的条件 和问题,认真进行分析,这样才能正确解答。
四、课堂作业
作业:第46页练习十,第2题。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