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离骚教学反思
离骚教学反思
篇一:离骚>教学反思
《离骚》是古代杰出的抒情长诗,它的内容深厚,思想深邃,情感深沉,境界高远,语言奇伟瑰丽,想象新奇动人。作者屈原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更是值得每一位炎黄子孙引以为豪。他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洁身自好的品质,献身理想的精神,千百年感动并影响了无数后人。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对于这样的课文,我觉得有责任必须把它的美原原本本的“交给”学生。
体会诗歌作品的美,是必须借助朗读的,所以,我将诵读作为一个重点。楚辞在语言上的特点可以通过诵读给学生以感性的认识。在读的时候,一定要强调感情,应该给学生示范。
疏通诗句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楚辞的语言有很多是古代楚地的方言,对这些无需关注太多,只要学生能结合注释翻译诗句即可,对于比较重要的文言字词,我认为教学时候还是不能放过,例如古今异义词,通假字,本课出现得较多且比较常见,应该指导学生归纳积累。至于实词的一词多义我觉得不用过多强调,包括特殊句式,“介词结构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我考虑可以暂且放过,留待以后解决。只要学生翻译是能将词语翻译准确,句式能调整语序即可。作为高一的学生我觉得此时讲太多不太合适,且本课是诗歌,重点不应放在此。
疏通诗句是为了整体感知诗歌的情感和思想,本诗的情感比较复杂,提示学生找关键句,然后总结,我觉得学生比较好理解。诗歌是节选的,只有两节诗,我觉得没有必要将屈原“美政理想”的内容加进来,在这两部分诗中,能把握住主要的感情即可。
我计划第二课时把重点放在艺术手法上,与《诗经》比较异同,让学生自己体会。屈原的“香草、美人”也是一个重点。
本次教学过程中我感觉基本完成了预想的任务,诵读的效果还不错,如果能再放得开些,在感情上再投入一些可能效果会更好。
篇二:离骚教学反思
一、教学思路回顾
《离骚》是一首经典的古代抒情长诗,从语言形式上来看,《离骚》以六言为主,多用“兮”字来抒情,句式灵活多变,朗读、背诵起来相对困难。从教学衔接上看,高一上册的学生入学不久,文言文只接触了一篇《烛之武退秦师》,而初中文言文选文少而短小浅易,这篇《离骚》原是高一下期的课文,课文长,文字深,还夹杂不少方言,阅读障碍较多。从表现手法看,《离骚》多用比兴,它的香草美人象喻系统让表达晦涩难懂,从思想情感看,文中所表现的忠君爱国之情,以学生的年龄阅历理解起来容易流于表面。
面对这种情况我决定不把本就难懂的《离骚》再往深难的方向拓展,而是运用“趣味>语文教学法”化难为简,设计简单有趣的教学过程,针对要解决的主要教学问题,依照学生的学习程度与个性,结合我自己的教学风格与特长,将语文教学在学习程序和方法上的简单化,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掌握同类文本的阅读规律。
一)教学目标的简单。
1、结合单元提示,不重要的不讲。《离骚》是高一下册,诗歌单元中的课文,而诗歌更重要的是其中的感情与思想。因此对其中的文言知识做两种处理:对比较重要的文言字词,列入预习案,完成翻译,并在教学时带入句中,随文翻译;而古今异义、通假字、一词多义、特殊句式、倒装句等文言现象则不做过多讲解。
2、对学生情况盘点,切实弄清现有水平,了解学生学有困难的地方,重点突破。学生已经掌握的不再重复。确定教学目标为:能在体会楚语,理解内容情感的基础上进行个性解读认识屈原。
二)教学切入的简单
1、找文本最明显突出的特点为切入点。《离骚》是一篇楚辞,带有鲜明的楚地色彩,是楚文化中影响最深远,流传最广泛的。于是决定以“楚文化”为切入点。
2.具体操作中尽量找离学生生活近而有趣的例子。刚好来泸州前在泸州的介绍资料里看到一副汉棺上的画,误认为是屈原了,于是我出示汉棺上的巫师的形象,做了以下导入:请大家猜猜老师出示的这个人是谁。大部分同学都认为是屈原,我询问几个理由后解释:“他带着高高的帽子,佩带着长长的佩带,第一眼看上去,我也以为他是屈原,但其实不是。这个我可以认错,但你们不能,因为他就是我们泸州市郊出土的8号汉棺上一个富有楚地色彩的巫师。楚地的东西为什么会在出现在相隔千里泸州呢?至少说明古代楚文化,影响之深远,流传之广泛。”因为运用到的是离学生生活近而有趣的例子,学生们甚至现场的老师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3、不必要的话不说,直接切入文本。然后由楚文化直接引入到楚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屈原的《离骚》。
三)教学环节的简单,简单明了,减少一切可有可无的教学环节,按“情景激趣—探索生趣—总结固趣”的基本程序,明确几个探究点,教学过程一目了然。
先简单读诗,按楚语,楚物,楚人情的顺序分析文本。
1、比较阅读,体楚地之语。
要求学生任选诗句压缩,只留下最核心的字词。再比较改后的句子和屈原原句的区别,并以“天府中学我爱你”与“天府中学啊我爱你”的对比,总结出楚辞多“兮”,多楚地方言,表达上更自由,抒情上更深情等特点。
2、揭神秘面纱,寻诗歌本意。
找出文中比的句子,翻译分析“香草与高尚品德”“美人与我之间”的相似点,来认识离骚“香草美人”的象喻系统,体会其曲折抒情的特点。并结合张籍的《节妇吟》,张九龄的《感遇》,了解“香草美人”这一象喻系统对后世的影响。
3、找关键字词,悟情感变化。
找出直抒胸臆的句子中最能表达情感的字,并解释产生这种情感的原因。
在学生回答时设疑:作者前面说“不悔”,后面说“悔”,是否矛盾。来明确屈原在忠君爱国这一主情感中细微的情感变化。更深刻理解屈原在本文末所抒之情,指导阅读全文最核心的句子“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岂余心之可惩。”最后仿文怀沙先生唱离骚,带学生更直观感受屈原所表达的情感之深沉。
上面三个步骤正是简单读诗的方法:先感受语言特色,再分析象喻,读懂文意,最后读懂情感。
(二)个性读诗,分别引入洪兴祖和班固对屈的评价,一个是主战派,与秦侩政见不合,被贬抑郁而终,他对屈原的评价是“虽死尤不死也”而班固做为历史学家,从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角度评价屈原“虽非是明智之士,可谓妙才也。”两人不同的人生经历,价值观念造成他们对同一个人评价的不同,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情感体验,以“屈原,我想对你说,”写一段两分钟的演讲辞。
二、课堂亮点
这次赛课,我采用龚如君老师的趣味语文教学法,将课堂分为情景激趣导入——探究生趣突破——总结固趣拓展三个环节,使课堂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具体说来有如下亮点:
一)情景激趣导入
屈原的《离骚》篇幅较长,又是2000多年前的作品,文字难懂,学生畏难情绪严重,因而容易学得沉闷,所以在课堂导入上注重情景激趣。我选择了投影泸州市郊出土的汉棺上一个富有楚地色彩的巫师形象图片,让学生猜猜他是谁。学生们误以为是屈原,从而达到出人意料的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进而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而这种情景激趣就践行了龚如君老师的“趣味语文教学法”,做到了课堂的“有趣”。
二)探究生趣突破
“新课标”要求,阅读古诗文,把握诗人思想情感的基础是立足文本,理解文意,所以我设置了“预习案”,帮助学生扫除字词障碍、梳理基础知识,于课堂上我再简洁精练地检查落实字音、释义等内容,体现了“趣味语文教学法”倡导的“高效”教学理念。
“新课标”还提出,古诗文在教学中须反复诵读,而“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就是在诵读诗词方面对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因声求气”指通过感受诗文语言的节奏来把握作品的精神,“吟咏诗韵”指通过吟咏诗文的音韵来体味其中蕴含的情感。因此在压缩语句、找比兴句、找直抒胸臆句等环节均注重了体味诵读,既串起了课堂教学,又焕发了课堂活力。
我深深知道,语文课堂中教师要情化自己,进入情境,用感情线牢牢地牵住学生,以情激情。为此,我专门学唱了“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几句诗,用简单易懂的形式诠释了复杂艰深的《离骚》,契合了“趣味语文教学法”的“简单”教学理念。展示了我的才艺,博得了全场老师的喝彩。
三)总结固趣拓展
在简单读诗,寻诗歌本意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总结简单读懂诗的方法,而后引导学生对屈原进行个性化解读,设计了“屈原,我想对你说”这个探究性话题,要求学生即兴写作和演讲。学生积极参与,尤其两个男生所写文字超出我的想象,而我也展示了自己对屈原的独特解读,凭一段优美的文字捕获了全场师生的心。这一设计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理解了屈原的精神,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还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所谓“一石几鸟”。
三、课堂遗憾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热情很高,参与意识特强,我仿佛看到学生感情的潮水在激荡,感受到课堂中生命的涌动。似乎受到了学生的牵引,忽略了对课堂的驾驭,在细节处理上略显繁琐,导致课堂节奏稍显缓慢,结尾的练笔演讲稍显仓促,这体现了我经验不足,期待在以后的教学中完善。
篇三:离骚教学反思
《离骚》远离我们现代这个时代,不知道有多少人喜欢屈原,喜欢《楚辞》、喜欢《离骚》。就本人来说,不是很喜欢屈原的做法,虽然我来自屈原故里,却依旧觉得屈原太过清高。因此这种厌恶感,贯穿我备课的始终,对这一课的理解也只能按其他教案中说的,但是,当一堂课失去了自己的理解,就失去了思考的光辉,这篇课文也无法进入学生心灵。所以这堂课从备课开始就因为我的偏见成了一堂失败的课。其实,作为老师大可不必为了所谓的正面引导而放弃自己的观点,既然你有这样的偏见,何不以此为切入点,带着学生们再去认识屈原,将自己的观点介绍给学生,同时将文学史上的评论家们的评价介绍给学生,再通过讨论,看看是不是我的观点太过偏激,是不是>文史家的评论过高,这样这堂课的思维闪光就得以体现了。
其次,学生不喜欢这一篇的原因是篇幅过长,其中夹杂的方言的很多,导致了理解困难。因此,在疏通诗句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尤其是其中方言的解释。而且要在事先给学生做一定的心理建设,方言读不懂是正常的,作为从湖北到海南来教书的我,上课时同学在下面用方言讲小话时,我就听不懂,同处一个时代尚且如此,更何况,《离骚》可是上千年前的方言啊。破除了这样心理障碍,再引导学生去疏通诗句时,学生就不会感觉那样困难了。同时对这些古代楚地的方言无需关注太多,只要学生能结合注释翻译诗句即可。
对于本课中出现的文言现象,我的考虑是不用作为重点讲,毕竟是高一的学生,本就厌烦学习文言知识,另外《离骚》属于诗歌单元,更重要的是其中的感情与思想。因此对其中的文言知识做两方面处理,对比较重要的文言字词,教学时候还是不能放过,例如古今异义词,通假字,本课出现得较多且比较常见,应该指导学生做归纳积累。至于实词的一词多义,特殊句式,“介词结构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我觉得不用过多强调只要学生翻译是能将词语翻译准确,句式能调整语序即可。
最后,对于本课情感与思想的处理。我想通过关键句进行总结学生会比较好理解。另外,屈原的“香草、美人”的意象系统的理解也是一个重点。这个系统进行讲解时最好放在中国整个诗歌发展背景中,联系其他诗词中的美人、鲜花的意象,让学生从一个侧面了解屈原的伟大,而屈原“美政理想”的内容可以不必加进来。
第二篇:《离骚》的教学反思
《离骚》的教学反思
《离骚》的教学反思1
《离骚》是古代杰出的抒情长诗,它的内容深厚,思想深邃,情感深沉,境界高远,语言奇伟瑰丽,想象新奇动人。作者屈原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更是值得每一位炎黄子孙引以为豪。他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洁身自好的品质,献身理想的精神,千百年感动并影响了无数后人。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对于这样的课文,我觉得有责任必须把它的美原原本本的“交给”学生。
体会诗歌作品的美,是必须借助朗读的,所以,我将诵读作为一个重点。楚辞在语言上的特点可以通过诵读给学生以感性的认识。在读的时候,一定要强调感情,应该给学生示范。
疏通诗句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楚辞的语言有很多是古代楚地的方言,对这些无需关注太多,只要学生能结合注释翻译诗句即可,对于比较重要的文言字词,我认为教学时候还是不能放过,例如古今异义词,通假字,本课出现得较多且比较常见,应该指导学生归纳积累。至于实词的一词多义我觉得不用过多强调,包括特殊句式,“介词结构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我考虑可以暂且放过,留待以后解决。只要学生翻译是能将词语翻译准确,句式能调整语序即可。作为高一的学生我觉得此时讲太多不太合适,且本课是诗歌,重点不应放在此。
疏通诗句是为了整体感知诗歌的情感和思想,本诗的情感比较复杂,提示学生找关键句,然后总结,我觉得学生比较好理解。诗歌是节选的,只有两节诗,我觉得没有必要将屈原“美政理想”的内容加进来,在这两部分诗中,能把握住主要的感情即可。
我计划第二课时把重点放在艺术手法上,与《诗经》比较异同,让学生自己体会。屈原的“香草、美人”也是一个重点。
本次教学过程中我感觉基本完成了预想的任务,诵读的效果还不错,如果能再放得开些,在感情上再投入一些可能效果会更好。
《离骚》的教学反思2
上这节课之前,我先对教材和学情进行了分析:
1、教材分析:《离骚(节选)》是粤教版必修一中的课文。这是屈原在被流放后怀着无比愤激的心情,诉说自己对楚国的一片赤诚真心,同时倾吐了内心郁积已久的痛苦与愤懑,表达了为理想而视死如归的高尚情操。《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们了解屈原不可多得的资料,也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风格的源头。
2、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虽然在初中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言知识,具备基本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但是因课文是节选,涉及的背景、典故、古今异义词和生僻词又较多,且诗人复杂的情感与学生有差距,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精神,在教师指导下理解文字、文意是教学的重点。高一学生思维敏捷,个性张扬,但对人生的理性思考尚显稚嫩,还没有树立起明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而,理解并探究作者的生死观和价值观恰好可以弥补其不足,但教学中要注意深入浅出,在问题探究和情趣激发中逐渐渗透。
基于这两点,先是让学生自己查阅屈原的相关知识,因为要理解这篇文章,知人论世太重要了。为了调动学生查阅相关知识的积极性,设计了“有关屈原知识竞赛”和“我所认识的屈原故事会”这两个活动环节。虽然花的时间比较多,但是这是理解屈原爱国思想的前提,也是体会屈原生死观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一环节,后续无法展开。
而且从教学效果来看,通过活动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屈原比老师单纯式地介绍要好得多。
其次边朗读边介绍楚辞,再读体会其浪漫主义风格。把朗读放在梳理文意前。古诗因语句整齐,诗句节奏相对简单,学生比较容易掌握。但要读出感情,无老师的精到点拨,只能是读得一般,也就难以达到以读带悟,体味情感的目的。这一点,老师自己感觉到力不从心。
三、文本本身不易理解,教师需要花比较多的时间去翻译、解释句子。因为教师生硬地讲解,学生未与文本发生情感共鸣,与文本对话被架空。教师的分析只代表我们执教者的思维方式、情感,越俎代庖只能泯灭学生个性。每当面对这类文章时,似乎都跳不出这个“怪圈”——如果教师不句句落实翻译,学生就不能看懂文本;如果教师花大力气解读文本,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就切断了,而且学生听得也乏味。至今,没有找到一个好的办法。
其实,认真反思,才发现自己平时的教学思考教学手段比较多,对如何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做得比较少。追根到底,还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需求,这样才不会“剃头担子一头热”。
《离骚》的教学反思3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突出那些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习惯。新课改的教学方式,以学生自主建构为特征。《课程标准》建议指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语文学习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教学方式的转变中,新课程特别将 “ 自主、合作、探究 ” 作为重点进行倡导。 本节课是以《离骚》为例,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本,重视对其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有的放矢,有效而深入地学习。
《离骚》是古代杰出的抒情长诗,它的内容深厚,思想深邃,情感深沉,境界高远,语言奇伟瑰丽,想象新奇动人。作者屈原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更是值得每一位炎黄子孙引以为豪。他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洁身自好的品质,献身理想的精神,千百年感动并影响了无数后人。然而对于古文基础尚浅的高一对口学生来说,要真正理解《离骚》的内容、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学生对屈原有一些了解,比如知道端午赛龙舟、吃粽子等民俗与屈原的联系,但对屈原的作品却知之甚少,有的学生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因此,要真正读懂屈原的作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语言形式上来看,《离骚》与《诗经》不同,《诗经》多为四字一句,读起来琅琅上口;而《离骚》以六言为主,多用“兮”字来抒情,句式更灵活多变,朗读、背诵起来相对困难。所以在学生刚接触课文时,感觉不好读,都有点畏难.另外,因为《离骚》中多用一些对现代人来说是生僻字的词语来描写、抒情,有些诗句读起来让人觉得不是很顺口,也影响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进而影响他们对作品的深刻内涵的把握。
第二,从内容上看,《离骚》多用象征手法,其中出现的“香草、美人”占了相当的比例,它的内容深厚,思想深邃,情感深沉,境界高远,语言奇伟瑰丽,想象新奇动人。而这些“香草、美人”对现代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陌生,要完全读懂并非易事。
第三,对屈原的品行的理解也有一定的困难。对于屈原最后的自投汨罗,从古至今的学者亦有不同的理解,要学生从中悟出屈原的忠君爱国的高尚品质还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
因此根据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我计划用四个课时完成本课的教学,把理解、朗读和背诵作为教学的重点。从基础字、词、句入手,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再组织学生进一步探讨屈原的思想、言行及给我们的启示。尽量让学生走出传统的思想误区,认为文言文就是最难学的,让他们产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把文言文转化为白话文理解,降低难度,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激情.其中第一,二课时主要是介绍屈原的生平及作品的写作特色,使学生对屈原及其作品有进一步的了解。然后教学重点是扫清字词障碍,特别是其中的生僻字、通假字、古今异义字,理清文章思路。第三四课时则主要是让学生借助文言文资料,朗读诗歌、逐句理解诗歌内容。为了避免单调枯燥,在翻译的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形式进行:全班齐读诗句,然后翻译;请同学朗读诗句,小组合作一人读一人翻译;老师朗读诗句,同学交流。并且小组之间再进行比较,评出表现最好的组.最后让学生联系实际开展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综合分析。从实际的教学情况看,这种形式的效果还不错,学生的学习激情较高。
通过四个课时的学习,学生基本能够理解课文的内容,对屈原及其作品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并且学生在这次课堂上的学习也有很大的进步,其主要表现在:
(1)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与之前的课堂相比有更多的学生愿意尝试回答问题.简单一点的问题多留给基础差并且平时不喜欢回答问题的学生,这也能增长他们的信心.调动差生的积极性,以带动课堂的学习气氛.例如:一(10)班王健,樊普林同学;一(19)段立人,王远,等几位同学平时不喜欢回答问题,但在这次课堂上却表现得非常突出,有很大的进步;
(2)朗读能力提高了;由于是文言文,大多数同学有些畏难,不愿意花时间去读课文,比如,就有学生认为文中太多的“兮” ,不是很容易读,就不愿意去读它.我于是就多花时间指导学生如何朗读,通过疏通字词读音,听朗读磁带,教师示读,划分朗读节奏,分组朗读的形式,让学生学会朗读,体会诗歌的语言特征,在经过反朗读后,学生的朗读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3)小组之间的配合能力明显加强;从这次课来看,有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小组的力量加强了,并且组与组之间也有一定的竞争。很显然同学们对这次的加分很在意,都希望能在课堂上好好表现,挣得奖励分。在投入学习的过程中也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
(4)学生回答问题时的语言组织能力有所加强;从学生的回答问题情况来看,总体来说有很大的进步,原本对口的学生很多人基础较差,在课堂上表现出比较胆怯,对自己不够自信,因此回答问题时也比较含蓄,而这次因为多鼓励他们,在整个氛围影响下,很多学生也能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能用简洁经典的语言甚至是诗句来概括。比如一(10)班周衡就用到了诗句,一(19)班王盼同学还引用《弟子规》中的道理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总体上来看,同学们的学习的激情提上来了,基本上全班同学都能认真听讲,但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其不足之处是:
(1)因为时间以及学生的认知基础的关系,未能再介绍屈原的其他作品及其他《楚辞》的作家、作品进行拓展学习。因此,学生对《楚辞》的创作手法、艺术特点还没有一个比较全面、深入的认识。
(2)教学的时间过长,由于课堂上的讨论时间过长,导致课堂上的时间比较紧凑;
(3)学生对文中的重要句式的把握不是很好,因此要加强对句式的讲解。
(4)部分学生的掌握程度不是很好,对于基础不一样的同学要进行分层教学;
(5)班级的不同学习情况也不同,这次整个教学过程中,(10)班和(19)班的课堂反映也不一样,各有各的问题,因此在以后的每堂课中要因材施教,根据两个班级的不同特点制定教学计划,以提高课堂效率。
(6)在课堂上极少数同学仍然喜欢用方言回答问题,这在语文课课堂上是非常不可取的,所以要引导学生讲普通话;
针对以上问题,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地完善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真正做到自主性学习。多发现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然后根据他们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主自觉地学习。而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将不断的钻研文本和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不断的完善我的课堂教学。
《离骚》的教学反思4
离骚远离我们现代这个时代,不知道有多少人喜欢屈原,喜欢《楚辞》、喜欢《离骚》。就本人来说,不是很喜欢屈原的那样子的做法。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刚上完第二课时的离骚,发觉学生跟我的意见有一致的地方。但是我觉得我在备这一课的时候,能够以平常的心态去接受屈原,虽然不赞同他的做法。而学生却不同,他们如果不喜欢这个人,他们就有排斥的意味。特别是男生没有人特别喜欢这样的文章,又是属于古典诗歌,对它的学习,简直说是痛苦的。只有痛并快乐着才是我们进入文本的先决条件.刚开始导入的时候,让他们用“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结构句式来说说自己对屈原的评价。这样的问题一打开,让我特别吃惊的事情来了,个执一词,不知道如何收拢。而鄙视远远比赞美的的呼声强烈。我如何才能让他们能够转变这样的局面成了我继续上课的关键。我只能以现代的中学生如此评价,而文学史上的评论家们却给以很高的评价。下面我们来看看评论家的评论是否中肯一些,而我们是不是太偏激了一些,是不是给历史人物一个公正的评价。由于学生没有预习,于是就有了学习时,连它讲了什么内容都不知所云,只能耐着性子,把备好的课上下去。将屈原的品行修能以及忧国忧民的思想以及政治理想加以分析,和他写作上比喻移情的用法予以解释,并让学生下去,自己去找出相关的句子。
这堂课就如此匆匆结束,少了读,少了背诵,少了学生的参与,多的只是老师念经式的灌输。静下心来想了想,可能让他们自己先预习一下,看一遍相关注释,下一节课再来讲会不会让学生收获大一些呢。以后的教学当中,应注重基础应该是我现在要改变的一种教学方式.难点的突破最好放在学生提问的时候,也许课堂让学生感受到快乐吧。从他们的实际出发,不例入会考篇目的文章的学习,只能以积累屈原名言,提高他们的写作作为自己教学的重点了。
《离骚》的教学反思5
巧用紧缩诗句诱导古诗教学
——《离骚》教学实录与反思
要读懂古代的诗歌,有时也离不开一点字词上的翻译。但是若像翻译文言文一样的翻译一首诗歌,那实在是有点煞风景了。如果将古诗翻译成现代诗,倒可算是一种比较好的做法;不过这里还涉及到怎么译,译后对原文文气会有怎样的影响等问题。任何作品都是在作者所处的环境、相关的心理、当时当地的用语习惯的影响下产生的,尽量保留诗文的“原味”是很重要的。
有一种保留诗意的做法是,紧缩诗句——保留简单易记的词句——形成诗歌的主干。这种方式如果利用得好,就可以成为教学上一个很好的诱导发点,使学生对诗句的翻译、理解在不自觉的过程中融会贯通,避免翻译诗句引起的枯燥乏味。笔者在教授苏教版必修三中《离骚》节选内容时利用了这种方式,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现记录如下。
师:请同学们尝试一下,能否将节选的《离骚》中的诗句进行压缩,留下你觉得足以说清作者意图的话。
生:我来改改前面的几句。我将这些句子压缩了,成了“高阳苗裔,皇考伯庸。摄提孟陬,庚寅吾降。皇览余度,锡余嘉名。名余正则,字余灵均。”
(学生鼓掌)
师:大家鼓掌是因为觉得他改得不错吧?那么请问,他的修改有什么特点?
生:他的修改使诗歌更简练了,而且还那么整齐,比原文更有节奏感了。
师:照你这么说,修改后的诗歌成了四言诗,比原文更好了是吗?
生:好象不能这么说。
师:请果断些,到底认为修改后的诗歌好,还是原诗好?我们评价一篇作品形式上的好坏应该有哪些标准?
生:应该以主题的需要,表情达意的效果为需要吧!
师:很好!那么四言诗的形式跟原诗形式相比,到底有什么区别?
生:四言诗比原文更整齐,更有节奏感了,但是读起来肯定比原诗要快,对于抒发心情而言可能显得比较急促。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学会从作者的心情和朗读的情境去思考问题了。不过我想简单地补充一下,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楚辞》是南方文化系统的源头,而《诗经》是北方文化系统的源头,《诗经》以四言诗为主要特色,《楚辞》相对比较自由,读起来比较舒缓,所以这两种形式的诗歌体现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的。哪怕是一个语气词都有标志性的作用,大家想到什么了吗?
生:“兮”字就是楚地方言的体现啊。
师:所以我们能不能把原诗中的那些虚词、语气词,比如“之”“兮”等字给随意省略掉?
生:不能。
师:好。但是我还是要表扬刚才那位同学,他的提炼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他至少帮助我们把诗歌的主要信息看得更清楚了吧?
(很多学生在点头。)
师:如果我们冲着紧缩以求简练的目的去改动诗歌,是否只能改成四言诗?能否再简单些?
生:我来试试。我还是讲刚才的八句,可以改成“帝裔,考庸。摄提孟陬庚寅降。皇览余度,锡嘉名。名余正则,字余灵均。”(有学生笑了起来)
师:这位同学,你为什么笑?请站起来说说看。
生:他是把诗的意思保留下来了,但是读起来真难听。
师:好的,看来你感觉到了,原诗虽然没有第一位同学修改后的四言诗那么整齐,但还是很有韵律的吧?当一定的韵律与作者的情感相和谐时,作品才会给人恰到好处的感受啊!不过,我还是要表扬第二位同学,因为他真的具有很强的概括能力,对于我前面提出的要求,他完成得还是很出色的吧?
生(七嘴八舌):是的。
师:不过就算求简练,有一个字还是省不得,就是“伯”这个字。因为屈原的父亲字“伯庸”,称人的字而不称名,本身就是表现对一个人的尊敬的,更何况屈原是对着死去的父亲抒发自豪的感情,其中的.敬意是很浓厚的,怎么可以随便将其父的字给删去一点呢!
生:对,得把“伯”字添回去。
师:现在我来改给大家看看,我只尝试紧缩前两句,将它改为“帝之苗裔,朕考伯庸”。同学们看看我修改后大意有没有变?和第一位同学的修改相比,谁好些?
(学生反应很激烈,老师挑代表发言)
生:大意没变。不过在表达作者的情感时有差异了。因为根据课下注释,“高阳”帝是楚国君王的远祖,压缩成“高阳苗裔”才可以看出屈原与楚国血肉相连的关系,“高阳”二字用意独特,比光说“帝”好得多,因为这是屈原爱国的根本原因之一。
生:“伯庸”是屈原父亲的字,“朕”是“我”的意思,“朕考伯庸”虽然也是在介绍自己的父亲,但是体现不出作者的意图。当某人说“我的父亲是某某领袖”时,不必加上“伟大”这样的形容词,我们也能体会他说话时的自豪感。但是“伯庸”这个人大家都不大熟,似乎没什么名气,只有加了“皇”字作修饰,我们才能比较容易地体会到屈原的“自豪感”,因为“皇”是“伟大”的意思。
师:说得真精彩,这样一来,同学们已经不知不觉地在进行翻译,并把握了一些最难的字的含义。你们的取舍越来越接近作者情感的需要了。大家再来思考一下,作者在写这首诗时,有没有有意的进行紧缩?
生:有,“皇览揆余初度兮”中的“皇”就是对前文中“皇考”的紧缩。
师:谁能告诉我,作者为什么不说“考览揆余初度兮”而说“皇览揆余初度兮”啊?“考”是父亲的意思,看起来更明白啊!
生:还是为了突出父亲的伟大,所以保留“皇”字,省去“考”了。
师:有道理,如果同学们始终注意屈原的情感取向,就会对每个字的用意都有很贴切的把握了。前面两位同学的修改,相比之下第一位同学的保留得多些,请让我再来重复一下他的修改:高阳苗裔,皇考伯庸。摄提孟陬,庚寅吾降。皇览余度,锡余嘉名。名余正则,字余灵均。希望大家仍然从“更贴切地表达情感”这个角度去思考一下,除了刚才讨论过的句子外,你对修改后的其他语句还有什么看法?
(学生间出现了讨论,片刻后,教师提问,学生自由发言)
生:“摄提孟陬,庚寅吾降”这样的改法,只是注意到了其中有三个词语是用来表示时间的,出生的时辰交代清楚了;但却使我觉得无法表达作者强调的语气。作者是为了强调自己出生时间的巧合,自身的不平凡,其中的“贞”是“正”的意思,这个字被抽掉后语气就变得很平淡,简直是流水帐式的交代,实在是省不得啊!
生:“皇览余度,锡余嘉名”中的“初”省不得,因为他是对前面出生时间等内容的照应,这种照应也是具有强调作用的。“肇”字也得保留,因为它是“开始”的意思,屈原的父亲根据前面那么多不平凡的前提才给屈原起了名,这里用“肇”字可以体现非常郑重的态度。
生:“揆”也很重要,我刚才查了一下《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览”是“看”的意思,“揆”有“揣测、推理”的意思,由“看”到“推理”是一个过程,它也能体现出屈原的父亲给儿子取名、字时的慎重。
师:大家把那些可以翻译的提示必要信息的词的作用都分析了出来,还有别的想法吗?
生:我的说法会重复老师前面的看法,但是我还是要告诉大家,我想把其它被删除的字都补回去,因为它们在调节语速,表达语气,准确表达情感方面确实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啊。
师:太好了!大家已经不需要我的再多的指导了,我想,你们都会朗读得很成功了,你们对刚才几句话中的重点字词的含义都理解了,不必再进行枯燥的翻译了。下面还有一些诗句,希望同学们通过自学的方式,也从尝试紧缩开始,想一想原文中一字一句的意义,也许你会觉得读《离骚》这样的作品真的可以成为我们的一种享受。
教授《离骚》,课堂气氛常常是沉闷的,这是因为这样的诗中有难懂的字词,而为了读懂此诗就必须先了解字词的含义,翻译上的困难会使诗歌的魅力受到影响。其次,这首诗中蕴涵着屈原独特的精神品质,这种精神品质的形成应该与其独特的经历相关,但是过多的拘泥于对人物身世的了解,又会使课堂缺失语文味。在这双重困难中,教师的教常常会显得较为板滞。整体上说,上这课文确实很难使课堂活跃起来。最严重的还得算是不能将“言”与“文”很好的结合起来。所以,笔者常常听一些老师在上了《离骚》后会说 “这课上起来很没意思”。
笔者认为这种教学中的压抑与《离骚》的字词及情境确实有密切的关系。其实,隐含在这困境背后的根本原因是教师的教学心态,教师被诗歌那种庄重的情境所拘囿,以为这样的课文本来就应该上得庄重些为好,结果使得整个课堂一不小心失去了活力。当然,我们不能把《离骚》上得带有喜剧色彩,我们只能在教学策略、教学手段做一些调整,使得“言”与“文”能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紧缩诗句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它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因为学生都想显示一下自己的能力;如果能和屈原这样的世界文化名人比比谁的笔力强,那不是一次很了不起的尝试吗?在尝试的过程中,其他学生很自然地就会产生比较心理,这种比较使得这次修改不会仅仅是教师和个别同学的交流,而是多数人可以参与进来的语文活动。在比较的过程中,很多字词的含义被凸显了出来,这比教师的空洞的说教要灵动得多;学生对作者的特殊情感也会有随之而来的明确的认识,其间的收获是通过慢慢地打开学生的思想的闸门再慢慢地渗入到学生的记忆深处的,其影响会更长远。
紧缩除了起到了锻炼学生概括能力的作用外,更有价值的是它使整个教学内容被打通了,不仅让学生学得实,还学得活。学生想将原诗改成什么样子,多少字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生的互动探讨是自发的。我相信在我们的教学中如果能多发现一些这样的有价值的“诱发点”,学生学语言的兴趣会被真正激发出来,学生的语文素养将会得到真实有效的改善。在这样的基础上,其他的诗句我们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让学生去自学,这也是一种获得实质性提高后的自信的体现。
《离骚》的教学反思6
还是先来回忆一下我的备课经历。抽签抽中《离骚》一课,我马上叫了起来:“怎么会是古代诗歌呢?能让我换吗?”我喜欢唐诗宋词,对于《诗经》、《离骚》这一类年代早些的诗歌却有点“敬而远之”,“只可远观”难以“心领神会”,算得上是“离骚离骚奈如何”。
坐在家中,连看了三遍课文,屈原和我们现代人的语言习惯真是差得太远了!如果没有注释,我是不能看懂,也会和学生一样乱读一气。那么,我要立足于课文字词句的讲解吗?
去网上查看资料。教案真不少,课件有幸也找到三个,至于其他的课文资料洋洋洒洒,抱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认认真真的看了近一个小时。零零总总汇集了一些资料,有了一些突发的灵感,最终备成了以上的教学设计。
印象中,教学古代诗歌,一般的程式是介绍作者、时代背景、串讲全诗、讲写作特点。我也“随波逐流”,在导入部分集中介绍屈原、《离骚》、《楚辞》。稍微变了点花样,通过三副挽联引出“屈原”,品味其“悲壮、悲叹”,为后面的课堂基调做了铺垫。结合朗读来介绍“楚词”,而不是在课前单独介绍,依托文本来理解楚词的形式特点。
《离骚》的阅读障碍较多,如果穷究字词意思,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字词以及琐碎的语法上,那么容易上成语法课或其他。课文的注释十分丰富,学生借助注释,对文句字面意思的理解不会存在多大困难。所以,我不从古文知识点的角度讲解,以理解课文为主,穿插字词讲解,在对图片的直观感受中感悟文字的内涵。
为理解屈原形象,设计了逐层递进的三个环节。一是思考“屈原心目中自己是个什么形象?请用具体诗句加以阐释。”此问题简单,对全诗进行梳理,学生容易概括,对屈原的形象有了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风格的三副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屈原的个性特点。最后,抛出颇有争议的问题“如何看待屈原的沉江之举”,在论辩中,去充分感受屈原的自我意识,对真理的执着,对正义、理想的坚守。顺理成章点出,这是一首悲壮的“殉道者之歌”。既让学生理解诗句的内涵,感受悲剧色彩,又让学生接受一次心灵的净化。
未在课堂上实践之前,我的设想是近似于“空中楼阁”。根据以往的经验,有时,看似不错的教学设计,在与学生的思维碰撞中,却会“频频触礁”,完全不是预想的结局。
实战之后,发现以下问题:
1、时间紧张,学生对文本不够熟悉。教师生硬地讲解,学生未与文本发生情感共鸣,与文本对话被架空。教师的分析只代表我们执教者的思维方式、情感,越俎代庖只能泯灭学生个性。
2、对学生的诵读指导力不从心。古诗因语句整齐,诗句节奏相对简单,学生比较容易掌握。但要读出感情,无老师的精到点拨,只能是读得一般,也就难以达到以读带悟,体味情感的目的。
3、对于学生肤浅的理解,竟有语塞之感,当下之反应是提醒他将其往原定的解释上靠拢。似乎,最终目的,只是为了完成预定的环节。其实,也就可以顺着学生思路,改变教学思路。
4、画面的过多呈现反而使文本成了点缀,本末倒置。原本应是用图片来张扬文字的魅力,却变成是简单的为图片找文字解说。如何将图片的直观与诗歌的“言外之意”结合?
5、在授课的思路方面还算比较清晰,但是在阶段与阶段的连接出就显得不够流畅。一直对板书有点吝啬,课堂上只写了可怜的四个字,对一个语文老师来说,不能因自己字的欠缺,总懒得写板书吧
《离骚》的教学反思7
如今,屈原的《离骚》《涉江》《湘夫人》《国殇》《山鬼》《橘颂》等作品已进入了高中新编语文第三册的教本和读本,语文教师大多借助教参,先介绍作者生平、时代背景、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再鹦鹉学舌般,逐字逐句将教参上的译文念一遍;或者结合课后练习,启发学生说出和教学参考书上一致的答案,再让学生背诵默写翻译。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如此讲解,也未尝不可,因为高考题或者是统考题,顶多只有一两句默写,犯不着下死力气深入钻研,准备教案。只是这样以来,可就苦了学生,他们年纪尚小,靠老师从教参书上生吞活剥得来的“点拨”,准确地说,是完成教学任务的“硬灌”,听得学生们云里雾里;好端端的“美味佳肴” 也成了教师口中枯燥无味的“咬木嚼蜡”,大大伤害了学生消化屈原作品的“胃口”,连呼:“难学,语文难学,甚至比外语还要难学,难于上青天啊!”
我说这话是有根据的。那天,十分偶然,我上完课,走进高二年级语文办公室,听到老师们正在谈论讲《离骚》的感受:一个二十多岁的女教师猛地扔下教本,愤激地说:“唉,用了4个课时,学生还是半懂不懂的。”男教师拍打着身上的粉笔灰,迎合着说:“是的,一节正课,加上两个早自习,学生连一小节还不能背诵。(略停,加重语气)一小节只有四句诗啊。”正在伏案备课的另一教师抬起头来,也颇有同感地说:“预习时,学生读了几遍也没读懂,嚷嚷比学外语还难。一想,学生的话也是啊。我们老师难道都读懂了吗?我看不见得。就拿我来说吧,对着教参看了几遍,还是不懂,也不知道给学生讲什么。(点燃一根烟,解恨似地吸了一大口,缓缓呼出——,突然大声)反正高考也不考《离骚》,月考期中考市统考,顶多2分的默写题。区区2分,不要也罢。所以我就不打算给学生详细讲解这篇课文了。”
如果从急功近利的应试角度来看,我非常同意最后一位老师的观点,向高中生讲解《离骚》,真是费力不讨好。但从培养人格、陶冶情操、了解民族诗歌史等方面来说,我觉得,不向高中生讲《离骚》,实在是太可惜了。
顺便说一句,《离骚》是在20xx年进入高中语文讲读篇目的,以前从来没有节选过片言只语,但同学们对那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非常喜欢,经常引用。——这大概是《离骚》进入高中教材的缘由吧。记得当年,我拿到新教材,一看到《离骚》,心有灵犀似的,禁不住先读为快。而且后来还读到下面一段故事:
当初,闻一多从海外学成归国,诗集《死水》卖得很火,知名度颇高,被青岛大学捷足先登聘为教授,专门给学生讲授《离骚》。闻一多大概就像我们现在刚从大学毕业的青年语文老师,备课不可谓不认真,将有关《离骚》的知识,如作者生平、创作背景、神话传说、古人研究成果……,密密麻麻地抄了两个备课本子。讲课时,就对着备课本子一条一条地念,没有一点儿自己的发挥。这样机械地念了一个月,学生们实在忍不住了,先是给校长写信,后是直接起哄,硬是赶走了闻一多。闻一多“下岗”后,并不气馁,而是“三年不窥园”,四载不下楼,五年如一日地研究《离骚》,还从大量有关人类学、社会学的著作中,吸取了关于原始社会以及宗教、神话的知识。研究到最后,以致对神话有了癖好,对广义的语言学与楚国历史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连自己当新郎那天也沉浸在《离骚》研究的书房里,害得众人找了许久。后来,闻一多凭着自己的研究成果,成为北大的教授,当他含着弯曲的黑色烟斗,慢条斯理地、如数家珍地向学生讲《离骚》的时候,“神光”照得天边通亮,满室香烟缭绕,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几乎分辨不出讲坛上是闻一多先生还是屈原大夫。
我当时就很感动,决心以闻一多先生为楷模,成为研究屈原的专家。先是从各个书店搜购《离骚》及其相关的参考书,后是向北大的古典文学教授和研究屈原的专家函购其专著。用了9个周末,我才把《离骚》逐字注释完毕,现在翻开我那本繁体印刷的《离骚》,尽是用红蓝两种颜色的钢笔,歪歪扭扭地写着蝇头小字。又用了2个月的课余时间,我终于一字不漏地背完了《离骚》。后来又用两年时间,努力地研究并背诵了《涉江》《湘君》《湘夫人》《山鬼》《国殇》《哀郢》《桔颂》。每背诵一首,我研究屈原就前进一大步,同时更加理解了屈原,将屈原的精神化成了我的血肉。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深钻苦学没有白费,对屈原的生平和作品了如指掌,很多句子和典故不假思索,能够随口说出。闲谈时,也许我经常讲屈原,以致我的同事们,都认为我是称职的屈原研究专家。
《离骚》这篇课文我教过三遍,基本上是满堂灌,是我的独角戏,但学生丝毫没有感到课堂的沉闷,更没有感到“填鸭式”的胀得难受,反而说听我的分析是莫大的享受。这让我尝到了当专家的滋味,恨不得把一肚子里的有关屈原的掌故和作品讲给学生听。这种想法很快就实现了。20xx年暑假补课,旧教材上的《涉江》《湘君》很让我“秀”了一把;开学了,新教材上的《离骚》(不同于旧教材上的节选)《山鬼》《国殇》《哀郢》《桔颂》又让我出尽了风头。我所带的二(7)班,是从全年级16个班里挑选的精英组成的“清华预备班”,基础非常好。我会背书,而且随意发挥,不再是照本宣科,这个第一印象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太好了。他们对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对屈原也更加着迷了。说话作文自然地带出了楚辞味。以致出现了多个学生的仿作,比如前面引用的周冰的《初到三中七班》,很是那么回事。补充说一点,周冰同学对屈原有独到的感悟,课余读了很多这方面的有关材料,激发了她为学业“九死不悔”的奋斗精神,20xx年高考,以623分的优异成绩考取了华中科技大学。
这就是我教《离骚》真实课堂,尤其是教《湘夫人》时,我的讲解居然不同于课文上的翻译,学生们都说我的理解比编书的专家讲析还要好。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看来我也许真的成为“专家”了。
《离骚》的教学反思8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有三首诗歌:《氓》、《离骚》和《孔雀东南飞》。每一首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无论女子或男子,都经历过人生的大悲痛,面对现实,他们理智地作出最终的选择。
比如氓的妻子回顾当年热恋时,自诉“送子涉淇,至于顿丘”,与心上人难舍难分;回忆盼嫁时,“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用情之深,用情之专,有多少苦恼,就有多少甜蜜!然而,曾是生命中最爱的人儿,竟然不仅“二三其德”,还在“既遂于心”后,“至于暴矣”!这是多么巨大的打击!假设发生脆弱的人身上,怎么活下去呢?从弃妇对氓的称呼:用敬语“子”回忆两人热恋时的他,到语含轻蔑地用“尔”讥讽氓的占卜并不诚心,再到直接用男子通称的“士”直斥氓虚伪的本质,可见她对氓的认识被弃后反而越来越深刻。于是,一句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足以流传千古的教训,将昔日恩爱化作了一缕烟云;提及“总角之言,言笑晏晏”时残存的一点伤感,也被“反是不思,是以焉哉”绝决从眼角拭去!两千多年前,一位弃妇,在容华逝去,遭遇背叛后,为什么没有走上绝路?
比如屈原——当年楚怀王最信任、最倚重的人,因为小人“谣诼谓余以善淫”,以至“朝谇而夕替”,突然坠入人生之深渊。朝廷之上,楚王不能识别忠奸,小人“背绳墨”“竞周容”,楚国政治陷于混乱,楚国命运令人堪忧!他能不忧愤吗?满腹才华,一腔热血,一个无中生有的非议,竟让有志之士陷入窘困!他能不悲痛吗?一向洁身自好,不屑同流合污的翩翩君子,竟然要忍受无端的指责与侮辱!屈原一任胸中不平之气渲泄,他甚至几次提到,要以死表明清白与忠诚!然而,他为什么没有在被贬斥后最痛苦的时候死去,而是在犹豫、思虑之后,决定回到原路,整理最初的理想,坚守正道?
还有刘兰芝,老天竟然如此垂青于一个女子——让她集美貌、智慧、多情于一身!以至被驱遣回娘家的刘兰芝竟成了当地一个“香饽饽”,上门提亲的人趋之若鹜,且不是县令即是太守!当初怎么就让焦仲聊这个无名小吏娶到手呢?!刘兰芝的美绝不仅仅是停留在她“指若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的外表上,还有她“举世精无双”的纤纤细步中,那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气质,再加上洁白的绸制腰带和闪烁的珍珠耳坠,更衬托出典雅之气。更可贵的是她从十三岁起,即“织素”、“裁衣 ”、“弹琴”、“诵诗”,可谓“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若非天质聪颖,启慧甚早,怎会如此多才多艺!难怪刘兰芝主动提出回娘家时,焦仲聊急忙央求母亲留下妻子;央求不得,又返身安慰妻子,一再发誓早日接她回家;听闻妻子被迫改嫁,又急又气,专门向府里请假,跑去讥讽她变心,攀高枝。无非是爱之极深,要不怎会为她而死?以上种种集于一身的人已是世上少有,要攀哪个高枝攀不上!然而,当刘兰芝被迫出走,对着小姑落泪时;回到娘家后,对母亲的哀告要固守爱情时;被逼再嫁无望重回焦家后,独坐房内长泣不已时——这位绝世奇女子的不求富贵,但守心中真爱更是令人动容!她思虑一天后“揽裙”“脱履”“举身赴清池”的干脆,冷静与决绝,简直令人震惊——以死捍卫爱的尊严——这是俗人庸士们绝没意料的。
《氓》中的弃妇意识到爱已逝去,负心汉不值得留恋,为其而死当然是没有价值的。有价值的是自己在投入一段感情时,一定不能再沉溺其中丧失理智。她坚强的活,就留下了继续爱的希望。
虽然屈原与刘兰芝都选择主动结束生命,但他们的死并非感情用事,而是当时最理性的选择。对于以楚国的强盛作为生命价值的屈原,对于以享有真爱与尊严作为生存意义的刘兰芝,当他们的信仰被推毁,并绝无可能重新追求的情况下,除了死,还有什么更好的选择呢?他们正是清醒地看到理想与世俗的决裂,再无缝合的希望,又不愿随之沦陷,于是,死,就成了他们最后一次无望的抗争。
生命对于每一次人生体验无不带有伤痕。青春少年处在人生的花季,也处在人生的雨季。在成长过程中,他们也有烦恼;在学习和生活中,他们也有困惑,因而感到迷惘,甚至迷失方向。伤痕累累的先人,从这些散发着沧桑感的作品中走出来,告诉他们,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从生命的体验中走出自我来吧。无论是活着的,还是死了的,这一个个古老而鲜活的人物都是当代青年们生命的参照。生命的价值无不体现在对生命体验的反思中。唯有不断地思索生存是否是有价值,并据此不断地作出理性的选择,每一个生命才不是被简单地复制,才是独一无二的呈现。
从漠视生命到珍视生命,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充分利用这样充满人文关怀、具有生命意识的课文,对学生进行思考生命和感悟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的教育,在学生的心灵烙上生命是可贵的、生命值得珍惜的印记,才能让学生的生命之花勃然绽放。
《离骚》的教学反思9
上完了课,感觉一点也不轻松。
这次参加特级申报,每人要上一堂规定篇目的展示课,高中语文的课题是苏教版必修三《语文》课本上的《离骚(节选)》。
虽然这篇课文是我国古代最长最伟大的抒情诗,是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但是年代遥远,文句深奥,学生很少有阅读兴趣。为此,我的教学设计以培养学生欣赏古诗文的一般方法入手,安排了“初读,疏通诗句——再读,感受诗意——三读,欣赏诗风”三个环节。一课下来,虽说条理清晰,激情澎湃,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可是,认真反思,还有很多的不如意。
一、没有充分的预习是无法进入文本之中的。
我在第一个环节里让学生认读并解释8个词语和翻译4个句子,有一半以上的词语和句子书上的注释都有,可是,学生因为课前没有很好预习(上课前一天下午已经明确布置了预习任务),显得无所适从,竟然一上来就有学生不知所措,连续读错了三个拼音,也找不到注释的地方,把我可急得。因此,为了帮助疏通,就花费了较多的时间。
这节课规定40分钟,必须一教时完成教学任务,如果学生对课文文句没有认真梳理的话,是很难进入到第二环节教学的。
问题是,时间不等人,平时的教学也可能就是这种情况。学生忙于应付日常的教学作业,哪来时间做预习工作。虽然这次我布置了预习,但是我在上课前看到好多学生的课本上一片空白,就知道,他们来不及去做预习,也许压根就没有重视起来,毕竟,我上完课就走人。上课前我去他们教室叫他们去上课教室的时候,竟然他们还不知道要换教室呢。
如果在平时教学的话,疏通诗句也许要花上一节课,或者干脆进行串讲,逐字逐句地落实,可以不考虑是否预习。现在不行。只是这样的话,似乎缺少了一点展示的味道,也没有好好处理教材和教法。所以,我只好对关键词句进行检查,便于让学生有个深刻的理解,然后可以分析课文。
这个环节肯定是必须的,到底该如何处理教材,值得思考。
二、无论如何也要从语言文字中让学生去感知诗意。
我在让学生感知诗意的时候设置了一个中心问题:你读到了怎样的人物形象?下设两个子问题:你读出了人物怎样的身世和你读出了人物怎样的品质。学生较好地回答了第一问,但在回答第二问时很茫然,在启发过程中,学生终于找到了一些关键句才明白了诗歌的意思,可是要求概括一下时,竟然集体哑场,好不容易才领会出来,那不就是“高尚的品质”吗。按理来说,我可以顺水推舟,不再纠缠下去。可是,我却继续追问“作者为什么要写高贵的身世和高洁的品质”。这下倒好,又是肃然。
于是,我就把我预设好的一个问题抛了出来:“作者凭什么说‘来吾道夫先路’?”自以为会一下子会调动学生的思考神经,会在平静的湖面泛起美丽的涟漪,不料想,反而更费口舌。我只能乘机追问刚才所理解的内容,一些学生也终于醒悟过来,明白屈原之所以描述自己的高贵身世和高洁品质,是因为在说明自己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有坚持真理的情怀和忧国忧民的思想。
看来,要放开来教学,不仅需要很灵动的教学智慧,更需要对学情有很深入的了解。
三、要想说清楚什么是浪漫风格还真是一件难事。
当教学进入到第三板块的时候,学生自然谈及诗歌所采用的浪漫主义风格,可是,要想然学生举例分析,就怎么也浪漫不起来。
正如刚开始让学生讨论诗歌的语言特色时,有学生先说到了比喻修辞手法,把我可激动了一下,不料在分析时却怎么也说不到比喻的句子上,我好不容易忍住气,提醒说,书上的注释里有好多已经帮助我们进行了比喻分析。
这个时候,教学时间越来越紧张了。我只能加快启发的节奏,让学生从想象手法上去思考,无奈学生就是不认为“辟芷”“秋兰”等是浪漫的东西,我只好赤膊上阵,亲自解释,从“香草”的现实之景到比喻之意,从“采香草”的动作行为到博采众善,什么借景抒情,什么理想抱负等等,结果把学生搞得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下课的时间也无情地来到了。
开车回来,坐到办公椅上,才发现,其实要讲清浪漫手法,还是比较容易的,如果抓住一两句诗句得出语言的热情奔放、想象的瑰丽奇特、比喻的新颖华美、形式的活泼自由,不就可以了吗。
《离骚》的教学反思10
《离骚》这一课学习起来有三难:难读,难背,难理解。
一难:难读
难读的第一个原因是《离骚》这篇课文中有很多生僻字,学生初拿到课文连读都都不下去。难读的第二个原因是句子的停顿不好把握。《离骚》是用楚地的方言写成的,句中多用“兮”。句子意思难以理解。句中停顿难以掌握。
二难:难背
《离骚》中很多句子是需要背诵的。学生一听说要背诵,急得头都要大了。迫于压力学生死背硬记。即使当时背会,考试考出来仍然写不出来。有些学生从心底就抗拒背诵。
三难:难理解
《离骚》一文中很多字词的词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区别,句子理解起来很困难。不参照课文下的注释,根本不知道句子的意思。
《离骚》多用比兴手法,只看句子的表面意思是无法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的。文中往往言在此而意在彼。
记得第一次给学生上这篇课文时,我是一字一句讲给学生的。一节课真的很累,感觉大脑缺氧。可学生并不领情,一节课下来,书本比那刚擦过的玻璃还干净。抽查背诵,不会;做练习,不会。当时真的很生气,可生气没用啊,不解决问题。我就思考问题是不是出在了我的身上。可当时是百思不得其解。现在想想自己当时做了很多无用功,做了很多“保姆”做的工作,用自己的讲解代替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没有以学生为本,过度重视教学任务的完成,没有重视学生的收获……可以说是典型的低效教学,甚至是无效教学。
经过这几年的不断学习、实践和思考。再拿到《离骚》这篇文章时,我有了新的教学思路:
一、确定课时与学习目标
备课时,我根据《离骚》的内容和背诵要求,并结合学生的学情,我把内容分散在三个课时中,并确定了每课时的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我主要让学生听读并朗读课文,简单了解一下屈原的经历,然后就让学生结合注释笔译课文。《离骚》这首诗歌虽然难懂,但是课文下面的注释是非常详细的。让学生自己结合注释笔译课文的目的有三个:一、学生可以熟悉注释和诗歌的内容,二、锻炼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三、把教师解脱出来,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状态,学习习惯。
第二课时的学习目标是把握《离骚》第一段的思想内容,并背诵。在授课过程中,我以四个问题贯穿课堂。第一个问题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怀”;第二个问题是“屈原遭受贬黜的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结合诗句概括总结”;第三个问题是“面对贬黜,屈原内心感受是什么”;第四个问题是“面对不公平的待遇,屈原是如何选择的”。
第三课时的学习目标是把握《离骚》第二段的思想内容,并背诵,简单分析《离骚》的艺术手法。
二、把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结合起来
第一课时翻译《离骚》,我采用了自主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己结合注释翻译课文。这样做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不会把课堂有限的时间浪费在无关紧要的环节上。因为时间紧,课堂上学生都很紧张,每位同学都在奋笔疾书。到了第二课时,问题有些难度,如果还采取自主学习的方法的话,学生容易失去信心,从而产生消极对抗的心里,所以在本课时中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看似是语言交流,实则是思维的碰撞,用一个火花点燃另一个火花,用一个智慧激发另一个智慧。很快同学们就把问题的答案概括出来了,而且很准确。连我自己也被学生的学习热情感染了,被他们的敏锐的思维吸引了。多么有活力的一群孩子啊,我怎能不爱他们呢!
三、与学生约定背诵时间
近几年高考,《离骚》中的诗句时不时的会出现,所以背诵《离骚》也是很必要的。但是《离骚》真的很难背会。虽然我在上课时,尽量吧诗句放在语境中讲,但背诵起来仍是不容易的。我就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自己确定一个时间背会,否则罚抄十遍。这样做既符合了学生的记忆规律,又不至于让他们过于放松。到约定时间后,我抽查了几位学生,学生们背诵的还不错。我心里有点小小窃喜。孩子毕竟是孩子。只要我们用心,他们还是会顺着我们来的。
这就是我在和学生一起学习《离骚》时的一些感受和不成熟的做法。真诚的希望能得到圈里的各位专家的指导。在这里先谢谢了。
《离骚》的教学反思11
一、教师方面
这是我第一次教授这篇课文,在授课经验上难免不足。在课堂上能够联系现在与过去,联想到古诗词句。另外,我还能注重诵读,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当然,疏通诗句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楚辞的语言有很多是古代楚地的方言,对这些无需关注太多,只要学生能结合注释翻译诗句即可,对于比较重要的文言字词,我认为教学时候还是不能放过,例如古今异义词,通假字,本课出现得较多且比较常见,应该指导学生归纳积累。至于实词的一词多义我觉得不用过多强调,包括特殊句式,“介词结构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我考虑可以暂且放过,留待以后解决。只要学生翻译是能将词语翻译准确,句式能调整语序即可。作为高一的学生我觉得此时讲太多不太合适,且本课是诗歌,重点不应放在此。 疏通诗句是为了整体感知诗歌的情感和思想,本诗的情感比较复杂,提示学生找关键句,然后总结,我觉得学生比较好理解。
二、教学方法方面
诗歌重在诵读,为此我上这节课的时候,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每次诵读都会确定目标,让学生的阅读有明确的目标、具体的任务。诵读有多样的形式,比如: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学生默读等。诵读也有不同的层次:从通顺到流利到有感情;从初读感知到细读探究;从一般了解到深化理解;从有所感触到情感升华。
三、学生方面
由于学生是属于层次比较低的一个班,基础相对薄弱一些。但也能积极配合,认真思考且善于思考,敢于回答问题。在组织诵读时,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读得有声有色。
四、存在问题
首先,教学目标并不是很明确,重难点并未突出;
其次,教师范读过多,应多留些时间给学生自读自悟的时间和空间。同时还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立刻进行模仿,读出真情实感。
最后,本课生僻字较多,难度较大,没有布置任务,没有让学生做好预习准备。
总之,本次教学过程中我感觉诵读的效果还不错,如果能注意以上几点存在问题,效果可能会更好。
《离骚》的教学反思12
《离骚》远离我们现代这个时代,不知道有多少人喜欢屈原,喜欢《楚辞》、喜欢《离骚》。就本人来说,不是很喜欢屈原的做法,虽然我来自屈原故里,却依旧觉得屈原太过清高。因此这种厌恶感,贯穿我备课的始终,对这一课的理解也只能按其他教案中说的,但是,当一堂课失去了自己的理解,就失去了思考的光辉,这篇课文也无法进入学生心灵。所以这堂课从备课开始就因为我的偏见成了一堂失败的课。其实,作为老师大可不必为了所谓的正面引导而放弃自己的观点,既然你有这样的偏见,何不以此为切入点,带着学生们再去认识屈原,将自己的观点介绍给学生,同时将文学史上的评论家们的评价介绍给学生,再通过讨论,看看是不是我的观点太过偏激,是不是文史家的评论过高,这样这堂课的思维闪光就得以体现了。
其次,学生不喜欢这一篇的原因是篇幅过长,其中夹杂的方言的很多,导致了理解困难。因此,在疏通诗句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尤其是其中方言的解释。而且要在事先给学生做一定的心理建设,方言读不懂是正常的,作为从湖北到海南来教书的我,上课时同学在下面用方言讲小话时,我就听不懂,同处一个时代尚且如此,更何况,《离骚》可是上千年前的方言啊。破除了这样心理障碍,再引导学生去疏通诗句时,学生就不会感觉那样困难了。同时对这些古代楚地的方言无需关注太多,只要学生能结合注释翻译诗句即可。
对于本课中出现的文言现象,我的考虑是不用作为重点讲,毕竟是高一的学生,本就厌烦学习文言知识,另外《离骚》属于诗歌单元,更重要的是其中的感情与思想。因此对其中的文言知识做两方面处理,对比较重要的文言字词,教学时候还是不能放过,例如古今异义词,通假字,本课出现得较多且比较常见,应该指导学生做归纳积累。至于实词的一词多义,特殊句式,“介词结构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我觉得不用过多强调只要学生翻译是能将词语翻译准确,句式能调整语序即可。
最后,对于本课情感与思想的处理。我想通过关键句进行总结学生会比较好理解。另外,屈原的“香草、美人”的意象系统的理解也是一个重点。这个系统进行讲解时最好放在中国整个诗歌发展背景中,联系其他诗词中的美人、鲜花的意象,让学生从一个侧面了解屈原的伟大,而屈原“美政理想”的内容可以不必加进来。画风教学反思化妆舞会教学反思后滚翻教学反思
《离骚》的教学反思13
一、教学思路回顾
《离骚》是一首经典的古代抒情长诗,从语言形式上来看,《离骚》以六言为主,多用“兮”字来抒情,句式灵活多变,朗读、背诵起来相对困难。从教学衔接上看,高一上册的学生入学不久,文言文只接触了一篇《烛之武退秦师》,而初中文言文选文少而短小浅易,这篇《离骚》原是高一下期的课文,课文长,文字深,还夹杂不少方言,阅读障碍较多。从表现手法看,《离骚》多用比兴,它的香草美人象喻系统让表达晦涩难懂,从思想情感看,文中所表现的忠君爱国之情,以学生的年龄阅历理解起来容易流于表面。
面对这种情况我决定不把本就难懂的《离骚》再往深难的方向拓展,而是运用“趣味语文教学法”化难为简,设计简单有趣的教学过程,针对要解决的主要教学问题,依照学生的学习程度与个性,结合我自己的教学风格与特长,将语文教学在学习程序和方法上的简单化,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掌握同类文本的阅读规律。
一)教学目标的简单。
1、结合单元提示,不重要的不讲。《离骚》是高一下册,诗歌单元中的课文,而诗歌更重要的是其中的感情与思想。因此对其中的文言知识做两种处理:对比较重要的文言字词,列入预习案,完成翻译,并在教学时带入句中,随文翻译;而古今异义、通假字、一词多义、特殊句式、倒装句等文言现象则不做过多讲解。
2、对学生情况盘点,切实弄清现有水平,了解学生学有困难的地方,重点突破。学生已经掌握的不再重复。确定教学目标为:能在体会楚语,理解内容情感的基础上进行个性解读认识屈原。
二)教学切入的简单
1、找文本最明显突出的特点为切入点。《离骚》是一篇楚辞,带有鲜明的楚地色彩,是楚文化中影响最深远,流传最广泛的。于是决定以“楚文化”为切入点。
2.具体操作中尽量找离学生生活近而有趣的例子。刚好来泸州前在泸州的介绍资料里看到一副汉棺上的画,误认为是屈原了,于是我出示汉棺上的巫师的形象,做了以下导入:请大家猜猜老师出示的这个人是谁。大部分同学都认为是屈原,我询问几个理由后解释:“他带着高高的帽子,佩带着长长的佩带,第一眼看上去,我也以为他是屈原,但其实不是。这个我可以认错,但你们不能,因为他就是我们泸州市郊出土的8号汉棺上一个富有楚地色彩的巫师。楚地的东西为什么会在出现在相隔千里泸州呢?至少说明古代楚文化,影响之深远,流传之广泛。”因为运用到的是离学生生活近而有趣的例子,学生们甚至现场的老师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3、不必要的话不说,直接切入文本。然后由楚文化直接引入到楚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屈原的《离骚》。
三)教学环节的简单,
简单明了,减少一切可有可无的教学环节,按“情景激趣—探索生趣—总结固趣”的基本程序,明确几个探究点,教学过程一目了然。
先简单读诗,按楚语,楚物,楚人情的顺序分析文本。
1、比较阅读,体楚地之语。
要求学生任选诗句压缩,只留下最核心的字词。再比较改后的句子和屈原原句的区别,并以“天府中学我爱你”与“天府中学啊我爱你”的对比,总结出楚辞多“兮”,多楚地方言,表达上更自由,抒情上更深情等特点。
2、揭神秘面纱,寻诗歌本意。
找出文中比的句子,翻译分析“香草与高尚品德”“美人与我之间”的相似点,来认识离骚“香草美人”的象喻系统,体会其曲折抒情的特点。并结合张籍的《节妇吟》,张九龄的《感遇》,了解“香草美人”这一象喻系统对后世的影响。
3、找关键字词,悟情感变化。
找出直抒胸臆的句子中最能表达情感的字,并解释产生这种情感的原因。
在学生回答时设疑:作者前面说“不悔”,后面说“悔”,是否矛盾。来明确屈原在忠君爱国这一主情感中细微的情感变化。更深刻理解屈原在本文末所抒之情,指导阅读全文最核心的句子“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岂余心之可惩。”最后仿文怀沙先生唱离骚,带学生更直观感受屈原所表达的情感之深沉。
上面三个步骤正是简单读诗的方法:先感受语言特色,再分析象喻,读懂文意,最后读懂情感。
(二)个性读诗,分别引入洪兴祖和班固对屈的评价,一个是主战派,与秦侩政见不合,被贬抑郁而终,他对屈原的评价是“虽死尤不死也”而班固做为历史学家,从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角度评价屈原“虽非是明智之士,可谓妙才也。”两人不同的人生经历,价值观念造成他们对同一个人评价的不同,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情感体验,以“屈原,我想对你说,”写一段两分钟的演讲辞。
二、课堂亮点
这次赛课,我采用龚如君老师的趣味语文教学法,将课堂分为情景激趣导入——探究生趣突破——总结固趣拓展三个环节,使课堂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具体说来有如下亮点:
一)情景激趣导入
屈原的《离骚》篇幅较长,又是20xx多年前的作品,文字难懂,学生畏难情绪严重,因而容易学得沉闷,所以在课堂导入上注重情景激趣。我选择了投影泸州市郊出土的汉棺上一个富有楚地色彩的巫师形象图片,让学生猜猜他是谁。学生们误以为是屈原,从而达到出人意料的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进而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而这种情景激趣就践行了龚如君老师的“趣味语文教学法”,做到了课堂的“有趣”。
二)探究生趣突破
“新课标”要求,阅读古诗文,把握诗人思想情感的基础是立足文本,理解文意,所以我设置了“预习案”,帮助学生扫除字词障碍、梳理基础知识,于课堂上我再简洁精练地检查落实字音、释义等内容,体现了“趣味语文教学法”倡导的“高效”教学理念。
“新课标”还提出,古诗文在教学中须反复诵读,而“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就是在诵读诗词方面对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因声求气”指通过感受诗文语言的节奏来把握作品的精神,“吟咏诗韵”指通过吟咏诗文的音韵来体味其中蕴含的情感。因此在压缩语句、找比兴句、找直抒胸臆句等环节均注重了体味诵读,既串起了课堂教学,又焕发了课堂活力。
我深深知道,语文课堂中教师要情化自己,进入情境,用感情线牢牢地牵住学生,以情激情。为此,我专门学唱了“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几句诗,用简单易懂的形式诠释了复杂艰深的《离骚》,契合了“趣味语文教学法”的“简单”教学理念。展示了我的才艺,博得了全场老师的喝彩。
三)总结固趣拓展
在简单读诗,寻诗歌本意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总结简单读懂诗的方法,而后引导学生对屈原进行个性化解读,设计了“屈原,我想对你说”这个探究性话题,要求学生即兴写作和演讲。学生积极参与,尤其两个男生所写文字超出我的想象,而我也展示了自己对屈原的独特解读,凭一段优美的文字捕获了全场师生的心。这一设计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理解了屈原的精神,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还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所谓“一石几鸟”。
三、课堂遗憾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热情很高,参与意识特强,我仿佛看到学生感情的潮水在激荡,感受到课堂中生命的涌动。似乎受到了学生的牵引,忽略了对课堂的驾驭,在细节处理上略显繁琐,导致课堂节奏稍显缓慢,结尾的练笔演讲稍显仓促,这体现了我经验不足,期待在以后的教学中完善。
第三篇:离骚(节选)教学反思
篇一:离骚(节选)教学反思
离骚(节选)教学反思
反思一:离骚(节选)>教学反思
1、本文在选文功能上是定篇,属于文化经典性质的作品。
2、根据对选文的定位,我在知识链接部分所教的内容是作者简介、楚辞简介、《离骚》全文内容简介;在整体感知部分教的是通过诵读让学生把握文本的语言特点,兮的用法,文章思想情感;在文本内容的具体研读阶段教的是翻译课文和归纳知识;在研究课文内容教的是屈原的形象概括和本文的比兴手法,要求学生能够找出并说明他们的寓意。以前对于本文的教学可以说是没有思路的,但是对选文有了一个准确的定位后,渐渐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有了一些认识。
反思二:离骚(节选)教学反思
法入手,安排了初读,疏通诗句——再读,感受诗意——三读,欣赏诗风三个环节。
我在第一个环节里让学生认读并解释8个词语和翻译4个句子,有一半以上的词语和句子书上的注释都有,可是,学生因为课前没有很好预习(上课前一天下午已经明确布置了预习任务),显得无所适从,竟然一上来就有学生不知所措,连续读错了三个拼音,也找不到注释的地方,把我可急得。
问题是,时间不等人,平时的教学也可能就是这种情况。学生忙于应付日常的教学作业,哪来时间做预习工作。虽然这次我布置了预习,但是我在上课前看到好多学生的课本上一片空白,就知道,他们来不及去做预习,也许压根就没有重视起来,毕竟,我上完课就走人。
如果在平时教学的话,疏通诗句也许要花上一节课,或者干脆进行串讲,逐字逐句地落实,可以不考虑是否预习。现在不行。只是这样的话,似乎缺少了一点展示的味道,也没有好好处理教材和教法。
我在让学生感知诗意的时候设置了一个中心问题:你读到了怎样的人物形象?下设两个子问题:你读出了人物怎样的身世和你读出了人物怎样的品质。学生较好地回答了第一问,但在回答第二问时很茫然,在启发过程中,学生终于找到了一些关键句才明白了诗歌的意思,可是要求概括一下时,竟然集体哑场,好不容易才领会出来,那不就是高尚的品质吗。按理来说,我可以顺水推舟,不再纠缠下去。可是,我却继续追问作者为什么要写高贵的身世和高洁的品质。
于是,我就把我预设好的一个问题抛了出来:作者凭什么说来吾道夫先路?自以为会一下子会调动学生的思考神经,会在平静的湖面泛起美丽的涟漪,不料想,反而更费口舌。
这个时候,教学时间越来越紧张了。
开车回来,坐到办公椅上,才发现,其实要讲清浪漫手法,还是比较容易的,如果抓住
反思三:离骚(节选)教学反思
如今,屈原的《离骚》《涉江》《湘夫人》《国殇》《山鬼》《橘颂》等作品已进入了高中新编语文第三册的教本和读本,语文教师大多借助教参,先介绍作者生平、时代背景、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再鹦鹉学舌般,逐字逐句将教参上的译文念一遍;或者结合课后练习,启发学生说出和教学参考书上一致的答案,再让学生背诵默写翻译。
我说这话是有根据的。那天,十分偶然,我上完课,走进高二年级语文办公室,听到老师们正在谈论讲《离骚》的感受:一个二十多岁的女教师猛地扔下教本,愤激地说:唉,用了4个课时,学生还是半懂不懂的。男教师拍打着身上的粉笔灰,迎合着说:是的,一节正课,加上两个早自习,学生连一小节还不能背诵。(略停,加重语气)一小节只有四句诗啊。正在伏案备课的另一教师抬起头来,也颇有同感地说:预习时,学生读了几遍也没读懂,嚷嚷比学外语还难。一想,学生的话也是啊。我们老师难道都读懂了吗?我看不见得。就拿我来说吧,对着教参看了几遍,还是不懂,也不知道给学生讲什么。(点燃一根烟,解恨似地吸了一大口,缓缓呼出——,突然大声)反正高考也不考《离骚》,月考期中考市统考,顶多2分的默写题。区区2分,不要也罢。
如果从急功近利的应试角度来看,我非常同意最后一位老师的观点,向高中生讲解《离骚》,真是费力不讨好。
顺便说一句,《离骚》是在2000年进入高中语文讲读篇目的,以前从来没有节选过片言
只语,但同学们对那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非常喜欢,经常引用。——这大概是《离骚》进入高中教材的缘由吧。
我当时就很感动,决心以闻一多先生为楷模,成为研究屈原的专家。先是从各个书店搜购《离骚》及其相关的参考书,后是向北大的古典文学教授和研究屈原的专家函购其专著。用了9个周末,我才把《离骚》逐字注释完毕,现在翻开我那本繁体印刷的《离骚》,尽是用红蓝两种颜色的钢笔,歪歪扭扭地写着蝇头小字。又用了2个月的课余时间,我终于一字不漏地背完了《离骚》。后来又用两年时间,努力地研究并背诵了《涉江》《湘君》《湘夫人》《山鬼》《国殇》《哀郢》《桔颂》。每背诵一首,我研究屈原就前进一大步,同时更加理解了屈原,将屈原的精神化成了我的血肉。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深钻苦学没有白费,对屈原的生平和作品了如指掌,很多句子和典故不假思索,能够随口说出。
《离骚》这篇课文我教过三遍,基本上是满堂灌,是我的独角戏,但学生丝毫没有感到课堂的沉闷,更没有感到填鸭式的胀得难受,反而说听我的分析是莫大的享受。这让我尝到了当专家的滋味,恨不得把一肚子里的有关屈原的掌故和作品讲给学生听。这种想法很快就实现了。2004年暑假补课,旧教材上的《涉江》《湘君》很让我秀了一把;开学了,新教材上的《离骚》(不同于旧教材上的节选)《山鬼》《国殇》《哀郢》《桔颂》又让我出尽了风头。我所带的二(7)班,是从全年级16个班里挑选的精英组成的清华预备班,基础非常好。我会背书,而且随意发挥,不再是照本宣科,这个第一印象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太好了。他们对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对屈原也更加着迷了。说话>作文自然地带出了楚辞味。篇二:《离骚(节选)》教学反思
《离骚(节选)》教学反思
上这节课之前,我先对教材和学情进行了分析:
1、教材分析:《离骚(节选)》是粤教版必修一中的课文。这是屈原在被流放后怀着无比愤激的心情,诉说自己对楚国的一片赤诚真心,同时倾吐了内心郁积已久的痛苦与愤懑,表达了为理想而视死如归的高尚情操。《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们了解屈原不可多得的资料,也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风格的源头。
2、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虽然在初中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言知识,具备基本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但是因课文是节选,涉及的背景、典故、古今异义词和生僻词又较多,且诗人复杂的情感与学生有差距,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精神,在教师指导下理解文字、文意是教学的重点。
基于这两点,先是让学生自己查阅屈原的相关知识,因为要理解这篇文章,知人论世太重要了。为了调动学生查阅相关知识的积极性,设计了“有关屈原知识竞赛”和“我所认识的屈原故事会”这两个活动环节。虽然花的时间比较多,但是这是理解屈原爱国思想的前提,也是体会屈原生死观的基础。
其次边朗读边介绍楚辞,再读体会其浪漫主义风格。把朗读放在梳理文意前。古诗因语句整齐,诗句节奏相对简单,学生比较容易掌握。但要读出感情,无老师的精到点拨,只能是读得一般,也就难以达到以读带悟,体味情感的目的。
三、文本本身不易理解,教师需要花比较多的时间去翻译、解释句子。因为教师生硬地讲解,学生未与文本发生情感共鸣,与文本对话被架空。教师的分析只代表我们执教者的思维方式、情感,越俎代庖只能泯灭学生个性。每当面对这类文章时,似乎都跳不出这个“怪圈”——如果教师不句句落实翻译,学生就不能看懂文本;如果教师花大力气解读文本,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就切断了,而且学生听得也乏味。
其实,认真反思,才发现自己平时的教学思考教学手段比较多,对如何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做得比较少。篇三:《离骚(节选)》教学反思 《离骚(节选)》教学反思
《离骚(节选)》教学反思
上这节课之前,我先对教材和学情进行了分析:
1、教材分析:《离骚(节选)》是粤教版必修一中的课文。这是屈原在被流放后怀着无比愤激的心情,诉说自己对楚国的一片赤诚真心,同时倾吐了内心郁积已久的痛苦与愤懑,表达了为理想而视死如归的高尚情操。《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们了解屈原不可多得的资料,也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风格的源头。
2、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虽然在初中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言知识,具备基本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但是因课文是节选,涉及的背景、典故、古今异义词和生僻词又较多,且诗人复杂的情感与学生有差距,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精神,在教师指导下理解文字、文意是教学的重点。
基于这两点,先是让学生自己查阅屈原的相关知识,因为要理解这篇文章,知人论世太重要了。为了调动学生查阅相关知识的积极性,设计了“有关屈原知识竞赛”和“我所认识的屈原故事会”这两个活动环节。虽然花的时间比较多,但是这是理解屈原爱国思想的前提,也是体会屈原生死观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一环节,后续无法展开。
其次边朗读边介绍楚辞,再读体会其浪漫主义风格。把朗读放在梳理文意前。古诗因语句整齐,诗句节奏相对简单,学生比较容易掌握。但要读出感情,无老师的精到点拨,只能是读得一般,也就难以达到以读带悟,体味情感的目的。
三、文本本身不易理解,教师需要花比较多的时间去翻译、解释句子。因为教师生硬地讲解,学生未与文本发生情感共鸣,与文本对话被架空。教师的分析只代表我们执教者的思维方式、情感,越俎代庖只能泯灭学生个性。每当面对这类文章时,似乎都跳不出这个“怪圈”——如果教师不句句落实翻译,学生就不能看懂文本;如果教师花大力气解读文本,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就切断了,而且学生听得也乏味。
其实,认真反思,才发现自己平时的教学思考教学手段比较多,对如何培养学
生阅读古文的兴趣做得比较少。篇四:离骚教学反思
离骚教学反思
篇一:离骚>教学反思
《离骚》是古代杰出的抒情长诗,它的内容深厚,思想深邃,情感深沉,境界高远,语言奇伟瑰丽,想象新奇动人。作者屈原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更是值得每一位炎黄子孙引以为豪。他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洁身自好的品质,献身理想的精神,千百年感动并影响了无数后人。
体会诗歌作品的美,是必须借助朗读的,所以,我将诵读作为一个重点。楚辞在语言上的特点可以通过诵读给学生以感性的认识。
疏通诗句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楚辞的语言有很多是古代楚地的方言,对这些无需关注太多,只要学生能结合注释翻译诗句即可,对于比较重要的文言字词,我认为教学时候还是不能放过,例如古今异义词,通假字,本课出现得较多且比较常见,应该指导学生归纳积累。至于实词的一词多义我觉得不用过多强调,包括特殊句式,“介词结构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我考虑可以暂且放过,留待以后解决。只要学生翻译是能将词语翻译准确,句式能调整语序即可。
疏通诗句是为了整体感知诗歌的情感和思想,本诗的情感比较复杂,提示学生找关键句,然后总结,我觉得学生比较好理解。
我计划第二课时把重点放在艺术手法上,与《诗经》比较异同,让学生自己体会。
篇二:离骚教学反思
一、教学思路回顾
《离骚》是一首经典的古代抒情长诗,从语言形式上来看,《离骚》以六言为主,多用“兮”字来抒情,句式灵活多变,朗读、背诵起来相对困难。从教学衔接上看,高一上册的学生入学不久,文言文只接触了一篇《烛之武退秦师》,而初中文言文选文少而短小浅易,这篇《离骚》原是高一下期的课文,课文长,文字深,还夹杂不少方言,阅读障碍较多。
1、结合单元提示,不重要的不讲。《离骚》是高一下册,诗歌单元中的课文,而诗歌更重要的是其中的感情与思想。
2、对学生情况盘点,切实弄清现有水平,了解学生学有困难的地方,重点突破。学生已经掌握的不再重复。
二)教学切入的简单
1、找文本最明显突出的特点为切入点。《离骚》是一篇楚辞,带有鲜明的楚地色彩,是楚文化中影响最深远,流传最广泛的。
2.具体操作中尽量找离学生生活近而有趣的例子。刚好来泸州前在泸州的介绍资料里看到一副汉棺上的画,误认为是屈原了,于是我出示汉棺上的巫师的形象,做了以下导入:请大家猜猜老师出示的这个人是谁。大部分同学都认为是屈原,我询问几个理由后解释:“他带着高高的帽子,佩带着长长的佩带,第一眼看上去,我也以为他是屈原,但其实不是。这个我可以认错,但你们不能,因为他就是我们泸州市郊出土的8号汉棺上一个富有楚地色彩的巫师。楚地的东西为什么会在出现在相隔千里泸州呢?至少说明古代楚文化,影响之深远,流传之广泛。
3、不必要的话不说,直接切入文本。
三)教学环节的简单,找出文中比的句子,翻译分析“香草与高尚品德”“美人与我之间”的相似点,来认识离骚“香草美人”的象喻系统,体会其曲折抒情的特点。
在学生回答时设疑:作者前面说“不悔”,后面说“悔”,是否矛盾。来明确屈原在忠君爱国这一主情感中细微的情感变化。更深刻理解屈原在本文末所抒之情,指导阅读全文最核心的句子“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岂余心之可惩。
(二)个性读诗,分别引入洪兴祖和班固对屈的评价,一个是主战派,与秦侩政见不合,被贬抑郁而终,他对屈原的评价是“虽死尤不死也”而班固做为历史学家,从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角度评价屈原“虽非是明智之士,可谓妙才也。
二、课堂亮点
一)情景激趣导入
屈原的《离骚》篇幅较长,又是2000多年前的作品,文字难懂,学生畏难情绪严重,因而容易学得沉闷,所以在课堂导入上注重情景激趣。我选择了投影泸州市郊出土的汉棺上一个富有楚地色彩的巫师形象图片,让学生猜猜他是谁。学生们误以为是屈原,从而达到出人意料的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进而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
二)探究生趣突破
“新课标”还提出,古诗文在教学中须反复诵读,而“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就是在诵读诗词方面对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因声求气”指通过感受诗文语言的节奏来把握作品的精神,“吟咏诗韵”指通过吟咏诗文的音韵来体味其中蕴含的情感。
我深深知道,语文课堂中教师要情化自己,进入情境,用感情线牢牢地牵住学生,以情激情。为此,我专门学唱了“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几句诗,用简单易懂的形式诠释了复杂艰深的《离骚》,契合了“趣味语文教学法”的“简单”教学理念。
三)总结固趣拓展
在简单读诗,寻诗歌本意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总结简单读懂诗的方法,而后引导学生对屈原进行个性化解读,设计了“屈原,我想对你说”这个探究性话题,要求学生即兴写作和演讲。学生积极参与,尤其两个男生所写文字超出我的想象,而我也展示了自己对屈原的独特解读,凭一段优美的文字捕获了全场师生的心。
三、课堂遗憾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热情很高,参与意识特强,我仿佛看到学生感情的潮水在激荡,感受到课堂中生命的涌动。
篇三:离骚教学反思
《离骚》远离我们现代这个时代,不知道有多少人喜欢屈原,喜欢《楚辞》、喜欢《离骚》。就本人来说,不是很喜欢屈原的做法,虽然我来自屈原故里,却依旧觉得屈原太过清高。因此这种厌恶感,贯穿我备课的始终,对这一课的理解也只能按其他教案中说的,但是,当一堂课失去了自己的理解,就失去了思考的光辉,这篇课文也无法进入学生心灵。所以这堂课从备课开始就因为我的偏见成了一堂失败的课。
对于本课中出现的文言现象,我的考虑是不用作为重点讲,毕竟是高一的学生,本就厌烦学习文言知识,另外《离骚》属于诗歌单元,更重要的是其中的感情与思想。因此对其中的文言知识做两方面处理,对比较重要的文言字词,教学时候还是不能放过,例如古今异义词,通假字,本课出现得较多且比较常见,应该指导学生做归纳积累。
最后,对于本课情感与思想的处理。我想通过关键句进行总结学生会比较好理解。另外,屈原的“香草、美人”的意象系统的理解也是一个重点。篇五:《离骚》教学反思
《离骚》教学反思
《离骚》远离我们现代这个时代,不知道有多少人喜欢屈原,喜欢《楚辞》、喜欢《离骚》。就本人来说,不是很喜欢屈原的做法,虽然我来自屈原故里,却依旧觉得屈原太过清高。因此这种厌恶感,贯穿我备课的始终,对这一课的理解也只能按其他教案中说的,但是,当一堂课失去了自己的理解,就失去了思考的光辉,这篇课文也无法进入学生心灵。所以这堂课从备课开始就因为我的偏见成了一堂失败的课。
对于本课中出现的文言现象,我的考虑是不用作为重点讲,毕竟是高一的学生,本就厌烦学习文言知识,另外《离骚》属于诗歌单元,更重要的是其中的感情与思想。因此对其中的文言知识做两方面处理,对比较重要的文言字词,教学时候还是不能放过,例如古今异义词,通假字,本课出现得较多且比较常见,应该指导学生做归纳积累。最后,对于本课情感与思想的处理。我想通过关键句进行总结学生会比较好理解。另外,屈原的“香草、美人”的意象系统的理解也是一个重点。
第四篇:《离骚》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离骚》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和《离骚》、骚体诗的形式特点及诵读要领。
2、学会从语言入手,准确的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高尚的人格操守。
3、理解人物在特定时代所表现的人格追求。教学重点:
鉴赏重要语句,感觉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教学难点:
对屈原之死的评价,理解“殉道者之歌”。
教学方法:
讲述、分析、诵读、讨论相结合。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朗读,介绍屈原、《离骚》、楚辞
(一)介绍后人凭吊屈原的对联,渲染悲剧气氛,为学习文本蓄势。
出示对联:“天问千声悲故国,江咽万语吊斯人”、“沉思高举洁白清忠,汨罗江上万古悲风”、“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璧,湘流应识九歌心”。从对联中的“天问、汨罗江、香草、三户地、九歌等词,可知凭吊的是屈原。
让学生从对联中概括凭吊者的感情。学生很快从对联中抓住“悲”字,体味到后人的悲叹和惋惜之情。
(二)、介绍屈原、《离骚》 出示屈原图片。
解说:屈原,就带着这种悲痛出现在中国文学史上。他生活的楚国原先也是个强国,但当屈原登上政治舞台时,楚国的综合国力已日趋下降,落后就要挨打。屈原和楚王有血缘关系,试图变法强兵,但遭到奸臣的嫉恨,后来连一向信任他的楚王也抛弃了他,忧郁愤怒出诗人。于是,在他第一次被流放时,他写下了《离骚》。
明确:“离”是遭遇的意思,“骚”是指忧愁,《离骚》就是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
(三)介绍楚辞
过渡语:请大家各自朗读这段用血泪写成的文字,注意在形式上这首诗有什么特点? 出示资料:苗裔(yì)、孟陬(zōu)、庚寅(gēng yín)、降(jiàng)、揆(kuí)、肇锡(zhào cì)、重(chóng)、扈(hù)、辟芷(zhǐ)、汩(yù)、搴阰(qiān pí)、道(dǎo):通“导”向导
一般一句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如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生自由朗读四分钟后,播放课文录音,提醒学生注意节奏的划分。明确:
屈原创作的这种诗体叫楚辞体或叫骚体,兮就是一个标志。形式特点:
1、打破了《诗经》那种以四言为主的体制,句式不整齐,每句字数可长可短,以六言、七言为主。
2、每首诗的句数不受限制,可多可少。3句中或句末加语助词“兮”,使全诗一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
原来楚词是“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后来,一般把有语助词“兮”的诗歌称为楚词。如项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如何。
二、赏析课文内容,走近人物形象。
过渡语:看了项羽的《垓下歌》,我们再回过头看〈离骚〉。这里有一组图片,请大家从课文找出与图片相对应的诗句。
明确:
图片一二: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译文:炎帝啊,我是你的远代子孙,伯庸──是我先父的光辉大名。岁星在寅的那一年的正月庚寅,我从天上翩然降临。
尊敬的先父啊,仔细揣度我刚刚下凡的时辰和啼声,通过占卜赐给了我相应的美名。给我取的大名叫正则啊,给我取的别号叫灵均。
图片三: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译文:上天既赋予我这么多内在的美质啊,又加之以这美好的才能。我披着喷吐幽香的江离和白芷啊;又联缀起秋兰把它作为自己的佩巾。
图片四: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译文:光阴像流水一样迅疾,我好像赶不上啊,惟恐年岁不等待我。清晨,我浴着晨曦去攀折坡上的木兰,傍晚,我背着夕阳在洲畔采摘宿莽来润德润身。
时光如逝水,岁月不待人。诗人深感努力向前,还怕追赶不上,于是就勤奋不懈:清晨去摘山坡上的木兰啊,黄昏去拔经冬不凋的草,即抓紧时间,修养自己。
图片五: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译文:太阳与月亮快速运转,未尝稍停,新春与金秋依次更替,永无止境。只看到树上黄叶纷纷飘零,我害怕美人啊,您头上也添上丝丝霜鬓!
从天时运转,春生秋杀,草木零落,年岁将尽,担心君王如不能及时建立道德,举贤用能,则将年华老大,无所成就。
图片六: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译文:为什么,为什么你不任用风华正茂的贤者,废弃污七八糟的小人?为什么,为什么你不改变已经过时的法度?驾着龙马,飞快地向前猛奔!来!我给你充当向导。沿着康庄大道走向幸福与光明。
思考:屈原心目中自己是个什么形象?请用具体诗句加以阐释。讨论明确:
1、出身高贵,降生时刻不凡,名字美好。
2、器宇不凡。
3、勤勉修行,自强不息。
4、忧国忧民,鄙视小人。
5、是君王的领路人。
思考:诗人有着美好的品德,又积极进取,而且胸怀大志,愿为国家效力,按理应得到楚王的了解和信任,但现状就是小人不容,君王不察。在这种情况下,有些话不直接说,就可以换种方式说。那么屈子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理想的呢?
明确:运用比喻句,即“移情法”,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上,也就是“移情于物”,这种方法在古典诗词中广泛运用,在政治不清明的时代,借用“移情”,可言难言之语,抒难抒之情。如:用美人喻指楚怀王。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以佩带香草来象征诗人的品德修养,用香草比喻内在的美好品德。这样,用美丽的想像和诗化的语言表现出丰富的内心世界。
小组讨论:
对屈原这个人物形象,你认为又应有怎样的外貌和气质?请看三张图片,你认为哪张是你心中屈原的形象?并结合课文简单说下理由。(依次出示三张图片,一是打扮华丽的屈原,第二张是忧国忧民的士大夫形象,第三张是遭流放后愤怒忧郁的屈原)
学生发言,言之有理即可。
三、探讨:如何看待屈原的沉江之举?
出示图片“屈原被贬离开国都”。文字资料:屈原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流放江南约九年之久。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明其忠贞爱国之志。〈离骚〉结尾:乱曰: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小组讨论:如何看待屈原的沉江之举?结合〈离骚〉来理解。
小结:人应有尊严的活在世界上,用悲壮的方式告别世界不是弱者的行为,他们是唯美理想主义者,他们不能学朝秦暮楚,他们不能学孔雀东南飞,他们坚信:有时站着的死亡比躺着的生存更为可贵。屈原的一生是一首殉道者之歌。
四、积累名句。出示资料: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五、布置作业
背诵《离骚》,要背出情感和意韵,要背出自己的理解。
教学反思:
还是先来回忆一下我的备课经历。抽签抽中《离骚》一课,我马上叫了起来:“怎么会是古代诗歌呢?能让我换吗?”我喜欢唐诗宋词,对于《诗经》、《离骚》这一类年代早些的诗歌却有点“敬而远之”,“只可远观”难以“心领神会”,算得上是“离骚离骚奈如何”。
坐在家中,连看了三遍课文,屈原和我们现代人的语言习惯真是差得太远了!如果没有注释,我是不能看懂,也会和学生一样乱读一气。那么,我要立足于课文字词句的讲解吗?
去网上查看资料。教案真不少,课件有幸也找到三个,至于其他的课文资料洋洋洒洒,抱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认认真真的看了近一个小时。零零总总汇集了一些资料,有了一些突发的灵感,最终备成了以上的教学设计。
印象中,教学古代诗歌,一般的程式是介绍作者、时代背景、串讲全诗、讲写作特点。我也“随波逐流”,在导入部分集中介绍屈原、《离骚》、《楚辞》。稍微变了点花样,通过三副挽联引出“屈原”,品味其“悲壮、悲叹”,为后面的课堂基调做了铺垫。结合朗读来介绍“楚词”,而不是在课前单独介绍,依托文本来理解楚词的形式特点。
《离骚》的阅读障碍较多,如果穷究字词意思,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字词以及琐碎的语法上,那么容易上成语法课或其他。课文的注释十分丰富,学生借助注释,对文句字面意思的理解不会存在多大困难。所以,我不从古文知识点的角度讲解,以理解课文为主,穿插字词讲解,在对图片的直观感受中感悟文字的内涵。
为理解屈原形象,设计了逐层递进的三个环节。一是思考“屈原心目中自己是个什么形象?请用具体诗句加以阐释。”此问题简单,对全诗进行梳理,学生容易概括,对屈原的形象有了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风格的三副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屈原的个性特点。最后,抛出颇有争议的问题“如何看待屈原的沉江之举”,在论辩中,去充分感受屈原的自我意识,对真理的执着,对正义、理想的坚守。顺理成章点出,这是一首悲壮的“殉道者之歌”。既让学生理解诗句的内涵,感受悲剧色彩,又让学生接受一次心灵的净化。
未在课堂上实践之前,我的设想是近似于“空中楼阁”。根据以往的经验,有时,看似不错的教学设计,在与学生的思维碰撞中,却会“频频触礁”,完全不是预想的结局。
实战之后,发现以下问题:
1、时间紧张,学生对文本不够熟悉。教师生硬地讲解,学生未与文本发生情感共鸣,与文本对话被架空。教师的分析只代表我们执教者的思维方式、情感,越俎代庖只能泯灭学生个性。
2、对学生的诵读指导力不从心。古诗因语句整齐,诗句节奏相对简单,学生比较容易掌握。但要读出感情,无老师的精到点拨,只能是读得一般,也就难以达到以读带悟,体味情感的目的。
3、对于学生肤浅的理解,竟有语塞之感,当下之反应是提醒他将其往原定的解释上靠拢。似乎,最终目的,只是为了完成预定的环节。其实,也就可以顺着学生思路,改变教学思路。
4、画面的过多呈现反而使文本成了点缀,本末倒置。原本应是用图片来张扬文字的魅力,却变成是简单的为图片找文字解说。如何将图片的直观与诗歌的“言外之意”结合?
5、在授课的思路方面还算比较清晰,但是在阶段与阶段的连接出就显得不够流畅。一直对板书有点吝啬,课堂上只写了可怜的四个字,对一个语文老师来说,不能因自己字的欠缺,总懒得写板书吧。
《学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正是有了“困”,才有了我们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学后有所思,教后有所感,相信下次会更好。
第五篇:《氓》《离骚》《孔雀东南飞》的教学反思
《氓》《离骚》《孔雀东南飞》的教学反思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有三首诗歌
:《氓》、《离骚
》和《孔雀东南飞》。每一首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无论女子或男子,都经历过人生的大悲痛,面对现实,他们理智地作出最终的选择。
比如氓的妻子回顾当年热恋时,自诉“送子涉淇,至于顿丘”,与心上人难舍难分;回忆盼嫁时,“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用情之深,用情之专,有多少苦恼,就有多少甜蜜!然而,曾是生命中最爱的人儿,竟然不仅“二三其德”,还在“既遂于心”后,“至于暴矣”!这是多么巨大的打击!假设发生脆弱的人身上,怎么活下去呢?从弃妇对氓的称呼:用敬语“子”回忆两人热恋时的他,到语含轻蔑地用“尔”讥讽氓的占卜并不诚心,再到直接用男子通称的“士”直斥氓虚伪的本质,可见她对氓的认识被弃后反而越来越深刻。于是,一句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足以流传千古的教训,将昔日恩爱化作了一缕烟云;提及“总角之言,言笑晏晏”时残存的一点伤感,也被“反是不思,是以焉哉”绝决从眼角拭去!两千多年前,一位弃妇,在容华逝去,遭遇背叛后,为什么没有走上绝路?
比如屈原——当年楚怀王最信任、最倚重的人,因为小人“谣诼谓余以善淫”,以至“朝谇而夕替”,突然坠入人生之深渊。朝廷之上,楚王不能识别忠奸,小人“背绳墨”“竞周容”,楚国政治陷于混乱,楚国命运令人堪忧!他能不忧愤吗?满腹才华,一腔热血,一个无中生有的非议,竟让有志之士陷入窘困!他能不悲痛吗?一向洁身自好,不屑同流合污的翩翩君子,竟然要忍受无端的指责与侮辱!屈原一任胸中不平之气渲泄,他甚至几次提到,要以死表明清白与忠诚!然而,他为什么没有在被贬斥后最痛苦的时候死去,而是在犹豫、思虑之后,决定回到原路,整理最初的理想,坚守正道?
还有刘兰芝,老天竟然如此垂青于一个女子——让她集美貌、智慧、多情于一身!以至被驱遣回娘家的刘兰芝竟成了当地一个“香饽饽”,上门提亲的人趋之若鹜,且不是县令即是太守!当初怎么就让焦仲聊这个无名小吏娶到手呢?!刘兰芝的美绝不仅仅是停留在她“指若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的外表上,还有她“举世精无双”的纤纤细步中,那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气质,再加上洁白的绸制腰带和闪烁的珍珠耳坠,更衬托出典雅之气。更可贵的是她从十三岁起,即“织素”、“裁衣 ”、“弹琴”、“诵诗”,可谓“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若非天质聪颖,启慧甚早,怎会如此多才多艺!难怪刘兰芝主动提出回娘家时,焦仲聊急忙/ 6 央求母亲留下妻子;央求不得,又返身安慰妻子,一再发誓早日接她回家;听闻妻子被迫改嫁,又急又气,专门向府里请假,跑去讥讽她变心,攀高枝。无非是爱之极深,要不怎会为她而死?以上种种集于一身的人已是世上少有,要攀哪个高枝攀不上!然而,当刘兰芝被迫出走,对着小姑落泪时;回到娘家后,对母亲的哀告要固守爱情时;被逼再嫁无望重回焦家后,独坐房内长泣不已时——这位绝世奇女子的不求富贵,但守心中真爱更是令人动容!她思虑一天后“揽裙”“脱履”“举身赴清池”的干脆,冷静与决绝,简直令人震惊——以死捍卫爱的尊严——这是俗人庸士们绝没意料的。
《氓》中的弃妇意识到爱已逝去,负心汉不值得留恋,为其而死当然是没有价值的。有价值的是自己在投入一段感情时,一定不能再沉溺其中丧失理智。她坚强的活,就留下了继续爱的希望。
虽然屈原与刘兰芝都选择主动结束生命,但他们的死并非感情用事,而是当时最理性的选择。对于以楚国的强盛作为生命价值的屈原,对于以享有真爱与尊严作为生存意义的刘兰芝,当他们的信仰被推毁,并绝无可能重新追求的情况下,除了死,还有什么更好的选择呢?他们正是清醒地看到理想与世俗的决裂,再无缝合的希望,又不愿随之沦陷,于是,死,就成了他们最后一次无望的抗争。
生命对于每一次人生体验无不带有伤痕。青春少年处在人生的花季,也处在人生的雨季。在成长过程中,他们也有烦恼;在学习和生活中,他们也有困惑,因而感到迷惘,甚至迷失方向。伤痕累累的先人,从这些散发着沧桑感的作品中走出来,告诉他们,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从生命的体验中走出自我来吧。无论是活着的,还是死了的,这一个个古老而鲜活的人物都是当代青年们生命的参照。生命的价值无不体现在对生命体验的反思中。唯有不断地思索生存是否是有价值,并据此不断地作出理性的选择,每一个生命才不是被简单地复制,才是独一无二的呈现。
从漠视生命到珍视生命,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充分利用这样充满人文关怀、具有生命意识的课文,对学生进行思考生命和感悟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的教育,在学生的心灵烙上生命是可贵的、生命值得珍惜的印记,才能让学生的生命之花勃然绽放。/ 6 / 6 / 6 / 6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