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新闻单元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一般新闻的写作特点,学习新闻的写法。
2、让学生了解新闻事件,分析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能准确筛选并能获取新闻背后所隐藏的信息。
3、学会鉴赏内涵深刻的语句,能准确把握语句所传达的情感。
4、能从新闻中辨析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理性思考,形成自己对新闻事件的评判。本课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让学生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学会筛选信息,抓重点、抓关键。
3、学习作者侧面描写和正面叙写相结合的方法,认识“印象式报道”的特点。
4、了解作者打破“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新闻传统,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作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关注着个人的情感。——纯主观性的报道。
4、联系历史,关注当今国际形势,唤起对战争恶魔的憎恶。牢记教训,尊重生命,珍惜幸福。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分析通过描写景物,游者神态、细节等侧面描写手法来表达情感的方法。
2、通过品味意蕴深刻的语言,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发现作品中极具新闻价值的“反差”,挖掘本则新闻的意义。教学方法:自主预习讨论交流 探究质疑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鲁迅先生说:“造化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时间是最好的疗伤药。六十多年过去了,二战的残酷和血腥似乎渐渐被人淡忘。为了铭记那段惨痛的历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吧!
二、预习检测
1、选一个组的代表在黑板上写下需注音的词语,另一组派代表注音。
预设:毛骨悚sǒng然 和煦xù 废墟xū 不寒而栗lì 踉跄liàng qiàng 祈祷dǎo 呆滞zhì
2、说说罗森塔尔及本文背景。
罗森塔尔,1944年成为《纽约时报》记者,后任《纽约时报》执行总编,即全权负责该报新闻报道工作的最高负责人。
奥斯威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地二次大战期间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被称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最大的“杀人工厂”,据统计有400万人在这里遭到杀害。这篇消息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战后14年访问奥斯威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于1960年获得美国国家新闻最高奖——普利策奖(国际新闻奖),成为了新闻史上的杰作。
【过渡】一篇消息,引起了如此大的反响,当然是因为它有轰动当时的大新闻了,可是罗森塔尔却说《奥斯威辛没什么新闻》。那么,到底有什么?
三、检测初读感知
(一)、读完这则新闻,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用几个词语来描叙一下)预设:愤怒 沉痛 悲痛 同情 反思
(二)、初读课文,概括本则新闻的主要信息。
参考:通过介绍奥斯威辛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以及游客游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的独特感受——揭露、抨击纳粹的滔天罪行,警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以史为鉴,尊重生命,珍惜和平,珍爱幸福。
(三)在3-5段的新闻背景中,作者告诉我们奥斯维辛是什么地方? 参考答案:预设——波兰小镇 纳粹德国最大的“杀人工厂”,“人间地狱”。
(四)作者新闻事实部分,告诉我们游客走访了奥斯维辛的哪些地方?读完全文,奥斯维辛给我们的印象是什么?
参考:焚尸炉、毒气室、女囚室、不育实验室、纪念墙、绞刑室。令人恐怖、人间地狱 令人惊惧
(五)作者有没有直接描写纳粹在集中营里如何残害“犯人”的?你是如何感觉到它的恐怖,它的惨绝人寰的呢?
明确:没有直接描写纳粹刑罚的残酷。它的恐怖、可怕是通过作者和参观者的感受表现出来的。下面请你们展示对作者描写游客部分做的旁批。
三、合作交流,班级展示
(一)、请对作者描写游客部分做旁批,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或问:在文中找出参观者表情变化的句子,讨论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预设:参观者心情沉重,所以一开始都是“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他们清楚这里每一个地方都很恐怖,但是不知道会碰到什么可怕的景象,所以总是“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当想象中的场景和眼前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感到震惊,所以“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这就通过参观者的行动充分展现了他们的内心活动。
当他们不知道毒气室和焚尸炉是干什么用的时候,“他们表情茫然”;等到游客们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时,“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看到关押女犯人的盒子,“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而到了执行绞刑的地下室,“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我们无法知道那些房间、那些盒子的具体情况,但我们却能想象到当年的残酷景象。“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庆幸自己不用再看到那更加残酷的一面,“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祈祷上帝能够保佑那些受苦受难,让他们不再遭受苦难。可是作者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老师重点点拨)作祷告,或者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杀人着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忏悔自己的罪行的,无辜的人们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实在太残忍了,看了那么多,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无法承受这一切了,纳粹残忍至极。
7——15段,作者跟随着参观者的脚步, 通过游客的表情、神态、动作还有经典的细节描写,展示参观者的内心感受。从中,我们能够看到参观者感情的变化,从侧面证明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象的,控诉了纳粹德国的惨无人道,对生命的践踏,对善良人性的摧残。纳粹法西斯灭绝人性,令人发指。(让学生针对相关描写畅所欲言,想象参观者的心理活动)
【过渡】同学们,我们刚才通过品读有表现力的语言,体味了作者的情感。其实文中还有许多意味深远的句子、段落,哪一组的同学来为我们导引一下呢?
预设:
1、“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几个儿童在追逐游戏。”
如此美好、和平的景象,然而作者却说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为什么呢?难道作者不喜欢这一切吗?当然不是,作者用的是反语。因为景象固然美好,却与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与它最相配的景象。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作者因此感到“可怕”。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同时在开头给读者造成情感上的震撼和心理上莫名的压抑。
2、“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无论纳粹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3、第十三段:被囚禁的人们表情木然、姑娘的微笑(姑娘临刑前在想什么呢?揣摩一下那时候的心情)
木然:被困难、苦难折磨而产生麻木的表情。(插入资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一扇高墙上写着:“来到这里只有劳动,不能有任何别的设想。不想劳动者可以自己触动电网。”集中营的头头在囚犯到来的当天就对他们说明白:“„„集中营进得来,出不去,除非从焚尸炉的烟囱里爬出去。”)“木然”及对姑娘的描写揭露了法西斯对美好的摧残以及作者的愤恨之情,暗示人们应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
(总结以上片段的写作手法)作者没有直抒胸臆,而是通过一些饶有意味的场景曲折表达感情,使文章意味深长,这就是借景抒情(以乐景衬悲情,此处可以穿插《红楼梦》中黛玉焚稿断痴情作为例子)的手法。这种手法的运用或许能为同学们的写作提供一些启发。
【过渡】文章学到这里,我们已经接近尾声,大家说,这里到底有没有新闻?
五、深入思考,师生探究,质疑问难
1、作者在文中反复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并没有可报道的新闻”“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你与你的合作者是如何理解的?
是作者的愤激之语。是在说反话。看似平静的叙述、描写中蕴含作者深刻的情感。奥斯维辛是一个人间地狱,“其惨状被人们将了很多次”,其臭名昭著之行为,已经不是什么“新闻”,是“旧闻”;奥斯维辛已经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看到同样的东西:纳粹的令人窒息的残杀、灭绝人性的行为;都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震惊、恐怖,甚至窒息。
(个人看法:对纳粹德国来说,惨无人道的虐杀是世界上鲜有的,但他们已经司空见惯,对它们来说,有什么“新鲜”)这些都表达了作者极端的愤怒之情。
【过渡】没有什么新闻可报道的新闻,却引起了轰动,是什么原因?比较此则新闻与其他新闻,看看有什么不同?
2、新闻一般要求新闻工作者公正、客观、平实地报道,不掺杂自己的情感与判断,留给读者去评判。请阅读下面一则新闻,与课文比较,有什么不同?(课外完成)
13秒15刘翔归来
以“冠军”的成绩屈居第二
荆楚网消息(楚天都市报)本报上海电(记者邹浩)13秒15!赛前,谁也没有想过刘翔会以这样的成绩复出,但他做到了。
昨晚,在上海体育场进行的上海田径大奖赛中,刘翔压轴出场。在与老对手约翰逊和特拉梅尔的角逐中,13个月未参加比赛的刘翔并未落于下风。
起跑时,刘翔反应稍慢于对手。但三四个栏后,见一路领先的特拉梅尔并不是不可超越,刘翔有意加快了速度,几乎上演后程超越的拿手好戏。在跨过最后一个栏后,刘翔与特拉梅尔并肩冲过终点线。
跨过终点的刘翔一下躺在跑道上,接受着现场数万观众的欢呼。所有人都知道,刘翔已经完美复出了。
经过计时器判断,刘翔与对手的成绩同为13秒15,但特拉梅尔有效部位先
过终点,刘翔屈居亚军
参考: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度不同。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我们平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主要还是一种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而本文有所不同,把作者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的内容来写,是一种纯主观性的报道。还有哪些疑问?
结束语:六十多年过去了,人们对于二战的印象越来越模糊,就连曾经是杀人工厂,人间地狱的奥斯维辛也是阳光明媚,一片祥和。维厄瑟尔说:“遗忘屠杀,就是二次屠杀”,为了铭记那些在苦难中苦苦挣扎过的灵魂,为了铭记历史,为了控诉纳粹的惨无人道,罗森塔尔以游客身份带我们重新参观了这个让人恐怖,甚至窒息的地方。到现在为之,我们的心情还无法平静,好在一切都已过去。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要永远牢记这段惨痛的历史,不要重蹈历史覆辙,不要让战争来残害生灵,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吧!能生活在这样一个和平的年代,是一种幸福。
六、当堂检测
读完此文你想说点什么呢?
老师建议:写一段排比句与同学共勉。
1、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是杀人工厂;这里曾经浓烟滚滚,弥漫着血腥;这里曾经暗无天日,无数灵魂在哭喊。让我们永远铭记纳粹在这里犯下的滔天罪行吧!请不要遗忘那些在苦难中苦苦挣扎的人们!生命如同旷野上的雏菊在怒放。
2、阳光明媚掩盖不了纳粹的凶残;鸟语花香冲淡不了曾经的血腥;时间带不走人们对于二战的记忆。我们将永远铭记那一段惨痛的历史,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教学反思:
第二篇:奥斯维辛没有新闻 教案
1944年,在纳粹的一个集中营中,关押着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和她的妈妈,有一天,他的妈妈被杀害了,小女孩哭泣着问,我的妈妈到什么地方去了,人们含着眼泪告诉她,你的妈妈去寻找你的爸爸去了,不久就会回来,小女孩真的相信了,她不再哭泣,她甚至唱起了妈妈曾经教给他的许多儿歌,还不时的爬上窗户张望,盼望他的妈妈快点回来。一天,小女孩和许多犹太人被押上了刑场,他们将被活活埋掉,当一个纳粹士兵要将小女孩推入深坑的时候,小女孩睁着她那漂亮的眼睛说:“叔叔,请你把我埋的浅一点好吗?要不,等我妈妈来找我的时候,就找不到我了。”这是发生在纳粹集中营中的一个故事,这样的悲剧在40年代纳粹奥斯维辛集中营中每天都在发生,在上演。那是一段没有人性,没有良知的历史。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本文独到的新闻报道视角。
2、培养学生提炼重要信息的能力,整体把握文章结构的能力。
3、体会对比、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等多种手法在新闻写作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会分析解决问题。
2、紧紧围绕颁奖词中的突破新闻“零度写作”与“细节”描写两个关键词探究全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
2、使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教学重点难点】
1、品味新闻中简洁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体会新闻中作者的感情。
2、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的感受。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二、视频介绍奥斯维辛集中营
今天我们将在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新闻名作《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带领下,走进这段人类历史上最黑暗,最血腥的历史。
这篇新闻是作者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之后写作的,作者自称在这个地方“没有什么”新闻,但就是这篇作者自称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一经发表便被各大报刊争相转载,并且一举夺得了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普利策新闻大奖”,成为了新闻史上不朽的名篇。那么这篇新闻到底特殊在哪里呢?作者究竟运用了什么手法让它具有如此恒久的魅力呢?
三、展示颁奖词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四、合作探究及成果展示
设置问题分小组探究,要求学生紧紧围绕颁奖词中的突破新闻“零度写作”与“细节”描写两个关键词合作探究,并展示探究结果。(规范小组成果展示的内容及语言形式)
问题一:文章是如何突破“零度写作”的?(避开新闻事实的客观再现,写了什么)预设展示内容:
(1)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现状。
(2)奥斯维辛的现状只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处提到,那么其他的大量篇幅又着重写了什么呢?
参观者的见闻和感受。
A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都看到了什么?
明确:毒气室、焚尸炉、牢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这可以在7到15段里寻找。【展示图片】
B那人们在参观时都有什么反应,请同学们勾画出人们参观时表情变化的句子,说说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
“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他们就不由自主的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
分别感到茫然——浑身发抖——惊恐万分、叫不出来——庆幸——窒息
——够了。(感情的由弱渐强)
参观者的表情、动作和语言可以间接地让人感受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可怕、残忍以及令人发指的法西斯罪行。作者描写参观者的反应,从侧面表现了集中营的恐怖,惨无人道,给读者以更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情感震撼。
问题二:找出文中最能打动你的细节描写,读一读,品一品,谈谈你读后的感受。
补充资料: 所谓细节,就是对人物、环境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的具体描摹,或对事件发展过程中某一细微事实的形象描写。高尔基称细节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魔术”。
预设展示内容: 细节一:
“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身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两种事物形成强烈反差,是讽刺,纳粹的残暴,终不可绝灭生命;是控诉,美好的生命被活生生地毁灭。
毒气室和焚尸炉 →
纳粹灭绝生命的地方 雏菊花
→
生命不息
顽强抗争
怒放
→
讽刺纳粹永远无法阻碍生命之花的绽放 细节二:
“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当一个人明知自己要被处决了,还能笑得这么甜,这是何等的悲凉。这里把死亡和鲜活微笑的美好的生命放在一起,这种强烈的反差,增强了悲剧感,更让人激起对法西斯的仇恨。温和的微笑 → 对生死的超脱,生命的坚韧
为梦想而微笑 →
绝境之中不泯灭内心对美好希望的向往 美好而又隐秘的 → 深藏内心的一份信念和信仰
六、结束语
第三篇:读《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有感
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有感 几日前细细的阅读了《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给我的感觉只有震撼,只有悲哀,只 有无奈。即使是同样的题材,文笔的好坏也可以影响读者的情感,好的文字可以感染人,罗森塔 尔就做到了这点。这篇文章一字都没有提到奥斯维辛死难者的惨状,也一字都没有提到法西 斯对死难者是如何如何的残忍,却在那些看似美好的文字中渲染出一种令人泫然欲泣的悲 哀。“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 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这篇文章开头就给 了我深刻的印象,阳光明媚,绿树婆娑,儿童嬉戏,这是多么的勃勃生机,而作者却称其为 “可怕”,一开始我不大理解,可深思过后,却引以为然,因为布热金卡不是普通的地方,它是死难者的坟墓,不,应该说是乱葬岗,它曾经容纳了那样多的冤魂,不过六十几年过去 了,那曾经连恸哭也发不出的魂灵们就湮没在这尘埃中,除了奥斯维辛,再无一丝他们受苦 受难的证明,这是怎样的悲哀!“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 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我沉默着读到了这里,又一次被震撼 了,雏菊怒放,这在别的地方将是多么正常的事,可在奥斯维辛,在毒气室和焚化炉的废墟 上,它是多么的不可思议!这里曾有那么多生命不甘的逝去,可雏菊花却在怒放!“怒”,这 字用得多么的好,逝去生命的不甘与雏菊的欢欣绽放,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在奥斯维辛,没有可 以作祷告的地方。”在奥斯维辛,没有上帝,因为在六十多年前,这里曾有那么多的生灵 作过祷告,乞求上帝解救他们,可上帝没有听见,或者,连上帝也抛弃了这个地方,这字里 行间,透露出的是作者对法西斯的痛恨和控诉,是作者对死难者深切的同情,是一种用言语 无法表达的深深的痛!读完此文,我唯有学学鲁迅,长歌当哭了。
第四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语文 必修1 第10课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江西省余江县第一中学 姜舟斌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独特的叙述角度
2、抓住看似平静的叙述语言体会作者的强烈感情和本文的写作意图
3、了解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统治,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课前自主查找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背景材料,以辅助阅读。
播放获多项奥斯卡大奖的影片《辛德勒名单》中的片段,迅速将学生引入影片所创设的情境,激起了学生对纳粹分子所犯下的滔天罪行的愤恨,以加深学生对作者感情的体会。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有一部曾获得多项奥斯卡奖的电影叫《辛得勒的名单》,真实地再现了纳粹屠杀犹太人的恐怖罪行,我们共同看其中一段。
(播放视频同时教师解说:成批的战俘和无辜的百姓每天从世界各地运送到这里。失去劳动力和没有劳动力的人一下军用火车后,立即被送到集中营里的毒气室成批地杀害。德国兵从屋顶倒下紫蓝色的瓦斯,倒完后立即把气孔封上。不一会儿,里面的人身上发青,血迹斑斑,直到痛苦地死去。二三十分钟后,抽气机把毒气抽掉,大门打开了。尸体被运往焚尸炉烧焚。)
电影是以直观的形式反映奥斯维辛集中营最恶的,本文则是通过记述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访问奥斯威辛的主观感受来解释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最恶的,今天就让我们随着美国著名记者罗森塔尔一起走进奥斯威辛纪念馆,通过访问死难者生前倍受折磨的场所,唤起人们对灾难的记忆。
二、问题探究
1、纳粹的集中营令人恐怖,作者为什么在开头偏偏要描述布热津卡“太阳和煦、明亮,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长势喜人,在门前不远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嬉笑、打闹”这样祥和的景象?作者又为什么说这种景象“最令人毛骨惊然”?
作者用的是反语。因为景象固然美好,却与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象。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看到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感到“可怕”。正是这种反差极大的景物描写,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
2、本文是一篇新闻,而标题却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否矛盾? 标题吸引人。一方面,奥斯维辛太出名,人们已经了解了很多东西,的确没有新闻可以报道了;另一方面,每个参观者都看到同样的东西,也都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震惊,甚至窒息。看到遗留的东西,就有这样的感觉,如果看到真实的场景,又会有怎样的感觉呢?这样,虽然话语貌似平静,却表现出对纳粹罪恶的深刻揭露。“没有什么新闻”,其实是讲,这里的臭名昭著的纳粹行径,早已世人皆知,言外之意是这里从来没有什么值得张扬的好事;但是,“没有什么新闻”,“我”还是要写,要继续对纳粹的历史罪行再次予以揭露,以让世人永远不忘!
3、学生可能会认为本文不是一篇新闻,因为与常见的新闻不同? 是新闻。此文与我们平时看到的新闻报道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度不同。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记者自己的情感和判断,只是用事实本身说话;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见所感。我们平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种或第二种情况,主要还是一种纯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而本文不同,把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内容来写,是一种纯主观性的报道,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的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更能感染读者。
4、作者报道奥斯维辛集中营,为什么用更多的笔墨写参观者的表现?这样
写什么好处?
写参观者的表现是侧面描写,它对写奥斯威辛的状况有衬托作用。毫无疑问,奥斯威辛集中营,在许多经历了那段历史的人的心中,就是“恐怖”的代名词了。无需具体介绍集中营中那些粘满无辜者鲜血的刑具怎样令人望而战栗,单是参观者所不由自主地显现出的表情、举止以及惊叹,就足以使读者的精神震撼了!
好处是为读者勾勒出一个个场景,一幅幅画面,使新闻具有准确的客观性和清晰的可视性,令人回味无穷。
5、文章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内部的记叙描写中,大都是毒气室、焚尸炉、装人的盒子等残酷、丑陋、令人窒息的事物,可为什么文章的结尾却写到了“一排照片中间有一张美丽姑娘的照片特别引人注目。”
我们看到照片中的人物是一个二十多岁、可爱而美丽的姑娘。对于其他受害者,作者几乎没有任何正面描写,只有这位姑娘被惜墨如金的新闻记者用了整整一个段落来加以描述,“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用细致入微的笔触讲述了一个关于年轻、美丽、生命力和梦想的故事,这些全都是人类社会中最美好事物的代表,将这些美好因子集于一身的姑娘却被纳粹一手毁灭了,它对人们心灵所造成的巨大冲击力将是极具震撼效果的。就如同在《纪念刘和珍君》中,鲁迅在众多死难烈士中选取了生前“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的刘和珍作为主要人物;在《小狗包弟》中,巴金选取了聪明、可爱、对人忠诚的小狗作为控诉文革、忏悔自责的主要载体和对象„„照片上的姑娘、刘和珍、小狗等等都是人世间一切美好的象征和代表,他们的被毁灭、受折磨才能产生动人心魄的“怜悯与恐惧的效果”,而这正是美学理论中悲剧的最典型涵义。也只有这样的悲剧,才能提醒人们:这样惨无人道、灭绝人寰的事情再也不能在人类的历史中重演了!
6、“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这样的景象的确让人难忘。也许是讽刺,任纳粹刑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也许是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7、作者为什么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在西方基督教文化中,向上帝祈祷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含义:祈求上帝保佑和向上帝忏悔以求得宽恕。显然,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德军一手遮天,他们迫害犹太人和战俘的残忍和灭绝人寰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甚至连上帝也无法保护那些祈求保佑的无辜受害的人们免遭涂炭;另一方面,如果德军企图为自己的罪行向上帝忏悔的话,因为他们罄竹难书的滔天罪恶,对无辜而宝贵生命的肆意践踏,使得上帝也不会宽恕、原谅他们的,因此在奥斯维辛,无论是祈求保护还是企盼得到宽恕都是没有用的,这里没有可以祈祷的地方。而这也正是本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一个体现。
8、课堂小结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纯客观报道的原则,着眼于感人的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让我们牢记历史教训,珍爱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三、作业
“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这不仅是作者的疑问,也是给读者提出的问题。
请你写一段100字以上的文字,描述一下她的内心活动。
第五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学习目标 】
语言建构与运用:理解文本中的关键语句,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主旨。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将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学会筛选信息,抓重点、抓关键,提升整体阅读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蕴含的强烈愤怒,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文化传承与理解:牢记历史教训,培养学生远离战争,抵制暴力与罪恶,热爱和平的思想。【学习重点】
1.分析作品如何表达作者的感情倾向。
2.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预习说明】
1、结合学案内容,阅读相关资料,了解相关历史。
2、梳理文章结构,划出本新闻的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部分。
3、根据以往所学,小组讨论本文的独特之处。【知识链接】
⒈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0年4月)于波兰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曾关押多国的平民、战俘、政治犯,被称为最大的“杀人工厂”。每天都有许多人被运送到这里作为实验品或是屠杀(以犹太人居多),然后被投进焚尸炉焚毁,简直惨绝人寰!
⒉1945年1月,苏联红军解放了这里,当时获救的人不足7000,几乎每人都瘦弱不堪,表情呆滞,甚至精神失常。这里简直就是一座“人间地狱”,一个犹太人永远的“噩梦”。
⒊1979年,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教学过程】
一、基础落实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凝重(nínɡ)
纳粹(suì)
焚尸(fén)
雏菊怒放(chú)B.婆娑(suō)
嬉笑(xǐ)
撰写(zhuàn)
明媚温暖(mèi)C.沼泽(zhǎo)
凋谢(diāo)
废墟(xū)
步履蹒跚(lǚ)D.戕害(qiānɡ)窒息(zhì)
祷告(dǎo)
销声匿迹(lì)2.下文横线处的句序已被打乱,排序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波兰人说,共有400万人死在那里。①从那时起,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
②一些幸存者撰写的回忆录中谈到的情况,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像的。③十四年前,最后一批囚徒被剥光衣服,在军犬和武装士兵的押送下走进毒气室。④奥斯维辛集中营司令官罗道夫•弗兰斯•费尔南德•霍斯在被处决前也写了回忆录,详细介绍了这里进行的集体屠杀和用人体作的各种实验。
A.②③①④
B.③②①④
C.①③②④
D.③①②④
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一篇世界新闻大奖作品,导语部分是
,背景部分是,主体部分是,结语部分是。
二、文本探究
1.本文主要写了哪里?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奥斯维辛集中营 杀人工厂 人家地狱
2.走近纳粹的杀人工厂,作者并没有直接写纳粹是怎样残害“囚徒“的,那么他到底写了什么,仔细阅读文章,找出相关内容,并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参观者的参观路线:毒气室、焚尸炉、牢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除此以外还写了什么?参观者的主观感受。
作者如何表现参观者的主观感受的:通过人们参观时的动作、语言、表情变化 “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 “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人们看见的东西呢?
侧面烘托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不直接写集中营如何恐怖,而让读者从参观者的表情来体会他们的所见,突出表现这里带给人们的恐惧。从侧面证明了集中营的恐怖,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象的,纳粹法西斯的暴行惨绝人寰,灭绝人性,令人发指。
三、拓展延伸
3.除了独特的视角以外,本文还有没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吸引你? A.细节描写
找出相关描写,说说作者写这些细节是要表现什么?
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明确: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两种事物形成强烈反差,是控诉,美好的生命曾在这里毁灭;是讽刺,纳粹的残暴,终不可绝灭生命。
B.这不仅是细节描写,还运用了对比的写法。再找一例。
“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被囚禁的人们表情木然、姑娘的微笑
木然:被困难、苦难折磨而产生麻木的表情。
在这里作者突出的描写了这个姑娘的形象,作者通过这样的一位女孩要表达什么? 明确:美和善就是这样被蹂躏、被践踏和毁灭的,揭露了法西斯对美好的摧残以及作者的愤恨之情,活着的人应该永远铭记纳粹的罪恶,暗示人们应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
c.语言上的特色
作为一篇新闻,却反复说“没什么新闻”
明确:这个“人间地狱”早已不值一提,它是人们心中永远的噩梦,每次提及不外乎是令人窒息的罪恶,一批批参观者在奥茨维辛看到的都是同样的东西,感受的都是同样的震惊、窒息、愤怒。
这就是本文独特的语言魅力,简洁含蓄而又富有表现力,请试着再举一例。明确: 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⑴ 题:为什么没有可以作为祷告的地方?
明确: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在奥斯维辛,做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的,而无辜的人们无计可逃,是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的。
“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婆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作者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
明确:结合下文可知,作者用的是反语。因为景象固然美好,却与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这才有了第二段的四个“不该”。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象。然而作者踏进集中营,却吃惊地发现两种不相称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可怕”。作者虽无直接控诉,却强烈地表达出了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一种莫名的压抑弥漫开来,让读者感到一种沉重感。
4.新闻报道贵在客观叙述,而这篇新闻从头到尾贯穿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新闻的生命在于时效,而本篇新闻时效性不强。作为一篇不同于一般新闻的新闻,本文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大家分析一下一篇不是新闻的新闻为什么能获得大奖?
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定,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字里行间凝聚着个人的情感,也正是这一做法取得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可谓神来之笔。
结束语:第15节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问题:“够了”表现了参观者什么样的情感?
对死难者的遭遇目不忍睹,耳不忍闻,对纳粹罪恶的义愤填膺,对历史不再重演的期望。二战已经越来越遥远了,时间也冲淡了人民的记忆,可奥司维辛依然向人们诉说着往日的辛酸。列宁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奥司维辛的冤魂还在徘徊,新的战争继续在世界上不断发生,作为万物之主宰的人类为何不吸取教训呢?惨象,够了,鲜血,够了,这一切一切都够了,今天也让我们用这个词来结束今天的课程。
四、学以致用
假设某电视台要播出“奥斯威辛系列”栏目,请你为此栏目写一段150字左右的解说词。当汉谟拉比法典不再发光;当贪婪与邪恶在心中酝酿;当高大的城墙灰飞烟灭;当战争的枪声在瞬间打响。此刻,绝望便笼罩在心头,文明便不再闪光,人类的道德便开始沦丧。于是,有多少无辜的生灵在硝烟滚滚中飘然逝去?有多少鲜活的生命在血雨腥风里饮恨而亡?有多少光辉的成就在互相厮杀中毁于一旦?60年过去了,二战的硝烟早已散去,但有关二战的反思却并没有停止,也不应该停止。让我们唱着“让世间找不到黑暗,幸福像花儿开放”的歌儿,再去看看令人恐怖,令人窒息,令人沉痛的“奥斯威辛”吧。
历史大潮滚滚向前,岁月可以冲淡一切,但有些东西却是永远无法忘记的,也是不能忘记的。虽然二战早已经过去,但“奥斯维辛”仍旧在默默地提醒着人们:忘却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要以史为鉴,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我们要团结一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同课异构”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下营中学
高一语文组:孟冠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