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优秀教案(2015.8.17)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优秀教案
一、导入
1944年,在纳粹的一个集中营中,关押着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和她的妈妈,有一天,他的妈妈被杀害了,小女孩哭泣着问,我的妈妈到什么地方去了,人们含着眼泪告诉她,你的妈妈去寻找你的爸爸去了,不久就会回来,小女孩真的相信了,她不再哭泣,她甚至唱起了妈妈曾经教给他的许多儿歌,还不时的爬上窗户张望,盼望他的妈妈快点回来。一天,小女孩和许多犹太人被押上了刑场,他们将被活活埋掉,当一个纳粹士兵要将小女孩推入深坑的时候,小女孩睁着她那漂亮的眼睛说:“叔叔,请你把我埋的浅一点好吗?要不,等我妈妈来找我的时候,就找不到我了。”这是发生在纳粹集中营中的一个故事,这样的悲剧在40年代纳粹奥斯维辛集中营中每天都在发生,在上演。那是一段没有人性,没有良知的历史。今天我们将在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新闻名作《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带领下,走进这段人类历史上最黑暗,最血腥的历史,今天我们学习《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二、展示目标
这节课我们主要把握文章所蕴含的情感和深远内涵,品读文章的语言和精彩的细节。
三、进入文本
1、文章我们已经预习了,那么在奥斯维辛发生了那么多悲剧,而作者为什么还说“没有什么”新闻呢?
明确:新闻讲求事件要新鲜、报道要及时,在课文第五段作者说:“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不再是什么新闻
引导:
⑴新闻的特点是什么?明确:事件要新鲜、报道要及时 ⑵奥斯维辛的悲剧是不是当前多发生的?明确:不是 ⑶从文中能不能找到依据? 明确:第五段
2、那么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篇新闻?从文中找到关键句子。明确:课文第6段
一是记者只的使命感。二是缘于一种不安的心情,要对得起在这里遇难的人。引导:
要抓住关键词句,还要全面,不要漏掉信息。
3、罗森塔尔不仅是写作者,也是一个拍摄者,在这篇文章中,为我们摄取了那些场景和画面?
明确:一是奥斯维辛的现在的景物描写(1、16段),一是参观者参观的画面(7—15),一共三个场景。
引导:
⑴场景可能是景物描写,也可以是人的活动,那些地方写了? 明确 : 景物描写(1、16段)、参观者参观的画面(7—15)小结:
可以看到写参观者的见闻,是这篇新闻的主体部分,那么前面的段落就是新闻的导语部 1 分。
4、下面我们首先来看第7—15节 ⑴带问题自由读
问题:参观者参观了那些地方?
明确:毒气室→焚尸炉→死囚牢→女牢房→灰砖房→长廊→地下室 以上10分钟
5、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看到作者在报道参观者的见闻时,有许多精彩的细节和精僻的议论,同桌之间或前后桌共同讨论,你们认为那一个细节,或者是议论最精彩,请找出来并说出理由。
把全班分为两个组,一组讨论(7——11节),二组讨论(12——15节)明确: 第8节
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问题:为什么要把废墟和怒放的雏菊花组合在一起? 理由:
一边是残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对照式放在一起,这样的景象让人震撼。它是对灭绝人性的罪行的控诉,也同时也告诉我们:多么残暴的力量也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正义是邪恶镇压不了的,自由与光明之花,人性与生命之花必将灿烂的开放。当然它也是对灭绝人性的罪行的控诉
引导:
⑴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雏菊花在怒放分别代表什么? 明确:废墟是罪恶的见证,菊花是生命的象征 ⑵两者比照式的放在一起象征什么?
明确:多么残暴的力量也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正义是邪恶镇压不了的,自由与光明之花,人性与生命之花必将灿烂的开放
第7节
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接着,当他们在想像中把人同牢房、毒气室、地下室和鞭刑柱联系起来的时候,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
问题:作者写这些细节要表现什么?
理由:“默默”表明参观者的沉重的心情,“很快的望上一眼”表明参观者很清楚每一个地方都很恐怖,但却不知道会碰上什么可怕的景象。“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表明当景象与眼前的事物联系起来的时候,参观者的震惊。
引导:
⑴默默写出了参观者怎样的心情? 明确:沉重
⑵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又表现什么(看到那么多惨不忍睹的景象,这里表明了怎样的感情)?
很清楚每一个地方都很恐怖,但却不知道会碰上什么可怕的景象,参观者的震惊,与沉 2 痛。
第9节
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问题:作者写这些细节要表现什么?
明确:表明参观者的害怕、惊惧、还因为遭受苦难的和施加苦难的都是和参观者一样的人,羞耻。
第10节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问题:作者写这些细节要表现什么? 明确:表明参观者的害怕、惊惧 第11节
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他会羞红了脸的
明确:这是纳粹为了从根本上消灭他们所认为的犹太等劣等民族,让他们从根本上灭绝,所实行的最没人性的措施。
注意:
以上可先分析第九节,其他的放在一块集体分析
正是通过描写这些参观者的神态表情表现了人们的情感,表明参观者的害怕、惊惧、愤怒还因为遭受苦难的和施加苦难的都是和参观者一样的人,羞耻。从这样一个全新的视角表现他们的愤怒和控诉
第二部分 第12节、第13节
从长廊两边的墙上,成排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
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尽。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问题:在这里作者突出的描写了这个姑娘的形象,“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作者通过这样的一位女孩要表达什么?
明确:美和善就是这样被蹂躏、被践踏和毁灭的,活着的人应该永远铭记纳粹的罪恶。问题:我们把第12、13 节放在一块,望着注视着我们的死难者,我们仿佛穿越了时空,历史,走进了他们的身边,走进了他们的心灵,作者说“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你想象一下,她要告诉我们什么?
明确:他们是沉默着,他们在沉默中注视着我们,又好像在无声的象生者倾诉,倾诉他们的苦难,他们的悲剧,又似乎在无声中谴责、控诉。
引导:这里把11、12节放在一块,重点分析小姑娘 ⑴你感觉这个姑娘是怎样的一个人? 活泼可爱善良充满梦想
⑵这样的人却被毁灭了,表达了什么?
明确:痛惜之情,美和善就是这样被蹂躏、被践踏和毁灭的,活着的人应该永远铭记纳粹的罪恶
第二个问题是个开放型问题,可自由作答。小结:? 他们是沉默着,他们在沉默中注视着我们,又好像在无声的象生者倾诉,倾诉他们的苦难,他们的悲剧,有似乎在无声中谴责、控诉。
14节
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⑴问题:为什么没有可以作为祷告的地方?
明确: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在奥斯维辛,做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的,而无辜的人们无计可逃,是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的。
引导: ⑴谁需要祷告?
有罪的人和无罪的人都需要祷告
⑵在西方祷告是为了什么?——忏悔、保佑
有罪的人是需要洗清罪恶,无罪的人是为了求得保佑。⑶沾满鲜血的纳粹刽子手会祷告吗?无辜的人们能祷告吗?
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的,而无辜的人们无计可逃,是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的
第15节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问题:“够了”表现了参观者什么样的情感?
对死难者的遭遇目不忍睹,耳不忍闻,对纳粹罪恶的义愤填膺。引导
⑴加上感叹号“够了!”
对纳粹罪恶的义愤填膺,对历史不再重演的期望。注意:15分钟 小结:
这一节我们分析到这儿,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在这里不只是一个记录着,也是一个参观者,他以他那深沉、犀利的眼光在注视着这一段没有人性和良知的历史,在注视着每一个参观者,同样也在表达自己的震惊、沉重和愤怒。同时在默默地告诉我们要在对历史的回顾中铭记历史。铭记住400万人的生命的毁灭,铭记住那些失去生命的儿童、妇女、老人。带着沉重的心情走出历史,我们看到这样一幅图景(场景一和场景三):
⑴问题:在这里,作者为什么说“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联系上下文回答 明确:第二段(读)
这里的景象固然美好,却与他的历史不协调,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白花永远凋谢,表达了作者的强烈的愤怒和控诉。
⑵我们看到这三段其实饱含了作者浓烈的情感,我们齐读这这三段 ⑶其实这三段就是一首情感浓郁的抒情诗,你看我变化一下 在布热金卡 最可怕的事情是 这里居然 阳光明媚温暖 一行行白杨树 婆娑起舞
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 儿童在追逐游戏
在布热金卡 本来不该有 阳光照耀 不该有 光亮 不该有 碧绿的草地 不该有 孩子们的嬉笑
布热金卡 应当是个 永远没有阳光 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 因为 这里曾经是 人间地狱
在奥斯维辛
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 这里 阳光明媚 绿树成阴 孩子们在追逐游戏
⑷问题:读完这些我有个问题:这里为什么要写“儿童”,为什么不写人们的耕种,人们的忙碌,大人们的悠闲?
明确:儿童是天真的,他们不知道历史的沉重,儿童是世界的未来我们更应该在他们长大后告诉他们人类历史上曾经的罪恶,我们不仅要铭记住历史,更应当在对历史的反思中,呼唤人性与善良,呼唤良知和对生命的尊重,在孩子们,在每一位生者的心中播种下文明与自由的种子,善良与良知的种子,让人性之花、尊重生命之花在每一位生者心中绽放。
注意:15分钟
⑸我们看到文章的第16节和第一节,基本上是重复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再次点题,呼应第6自然段首句,这不仅使全文结构收尾圆合。“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呼应首段,反复展现今天布热金卡的安谧、秀丽的风景,同时提醒人们“前事不忘,后世之师”,要百倍珍惜今天的自由与和平,幸福和和谐。
四、拓展延伸:(时间不够,可作为作业)
这让我想起了我们的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34万同胞被日本人残忍的杀害,时至今日,奥斯维辛式的罪恶仍未绝迹。为了不让悲剧重演,作为生活在和平时代的我们,应该对过去有着怎样的认识?又应该为未来做些什么?
明确:我只想说一句话,德国已经对自己的罪恶进行来真诚的忏悔,我们期待日本民族的忏悔。
五、小结:
回到文本,我们看到作者以他浓烈的情感,独特的视角,精彩的细节为我们报道了奥斯维辛德历史,也正是这样,这篇作品在1958年获得美国新闻最高奖普利策奖。颁奖词是这样写道: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
作业:
第二篇:奥斯维辛没有新闻 教案
1944年,在纳粹的一个集中营中,关押着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和她的妈妈,有一天,他的妈妈被杀害了,小女孩哭泣着问,我的妈妈到什么地方去了,人们含着眼泪告诉她,你的妈妈去寻找你的爸爸去了,不久就会回来,小女孩真的相信了,她不再哭泣,她甚至唱起了妈妈曾经教给他的许多儿歌,还不时的爬上窗户张望,盼望他的妈妈快点回来。一天,小女孩和许多犹太人被押上了刑场,他们将被活活埋掉,当一个纳粹士兵要将小女孩推入深坑的时候,小女孩睁着她那漂亮的眼睛说:“叔叔,请你把我埋的浅一点好吗?要不,等我妈妈来找我的时候,就找不到我了。”这是发生在纳粹集中营中的一个故事,这样的悲剧在40年代纳粹奥斯维辛集中营中每天都在发生,在上演。那是一段没有人性,没有良知的历史。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本文独到的新闻报道视角。
2、培养学生提炼重要信息的能力,整体把握文章结构的能力。
3、体会对比、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等多种手法在新闻写作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会分析解决问题。
2、紧紧围绕颁奖词中的突破新闻“零度写作”与“细节”描写两个关键词探究全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
2、使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教学重点难点】
1、品味新闻中简洁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体会新闻中作者的感情。
2、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的感受。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二、视频介绍奥斯维辛集中营
今天我们将在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新闻名作《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带领下,走进这段人类历史上最黑暗,最血腥的历史。
这篇新闻是作者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之后写作的,作者自称在这个地方“没有什么”新闻,但就是这篇作者自称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一经发表便被各大报刊争相转载,并且一举夺得了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普利策新闻大奖”,成为了新闻史上不朽的名篇。那么这篇新闻到底特殊在哪里呢?作者究竟运用了什么手法让它具有如此恒久的魅力呢?
三、展示颁奖词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四、合作探究及成果展示
设置问题分小组探究,要求学生紧紧围绕颁奖词中的突破新闻“零度写作”与“细节”描写两个关键词合作探究,并展示探究结果。(规范小组成果展示的内容及语言形式)
问题一:文章是如何突破“零度写作”的?(避开新闻事实的客观再现,写了什么)预设展示内容:
(1)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现状。
(2)奥斯维辛的现状只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处提到,那么其他的大量篇幅又着重写了什么呢?
参观者的见闻和感受。
A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都看到了什么?
明确:毒气室、焚尸炉、牢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这可以在7到15段里寻找。【展示图片】
B那人们在参观时都有什么反应,请同学们勾画出人们参观时表情变化的句子,说说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
“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他们就不由自主的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
分别感到茫然——浑身发抖——惊恐万分、叫不出来——庆幸——窒息
——够了。(感情的由弱渐强)
参观者的表情、动作和语言可以间接地让人感受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可怕、残忍以及令人发指的法西斯罪行。作者描写参观者的反应,从侧面表现了集中营的恐怖,惨无人道,给读者以更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情感震撼。
问题二:找出文中最能打动你的细节描写,读一读,品一品,谈谈你读后的感受。
补充资料: 所谓细节,就是对人物、环境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的具体描摹,或对事件发展过程中某一细微事实的形象描写。高尔基称细节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魔术”。
预设展示内容: 细节一:
“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身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两种事物形成强烈反差,是讽刺,纳粹的残暴,终不可绝灭生命;是控诉,美好的生命被活生生地毁灭。
毒气室和焚尸炉 →
纳粹灭绝生命的地方 雏菊花
→
生命不息
顽强抗争
怒放
→
讽刺纳粹永远无法阻碍生命之花的绽放 细节二:
“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当一个人明知自己要被处决了,还能笑得这么甜,这是何等的悲凉。这里把死亡和鲜活微笑的美好的生命放在一起,这种强烈的反差,增强了悲剧感,更让人激起对法西斯的仇恨。温和的微笑 → 对生死的超脱,生命的坚韧
为梦想而微笑 →
绝境之中不泯灭内心对美好希望的向往 美好而又隐秘的 → 深藏内心的一份信念和信仰
六、结束语
第三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_优秀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新疆班 语文组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理解本文独到的新闻报道视角,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2.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理解平实语句中蕴含的丰富内涵: 3.培养学生提炼重要信息的能力和整体把握文章结构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1.自主预习课文,搜集奥斯微辛的相关资料;
2.直观教学法和讨论交流法,学生自己生成问题并学会分析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 2.使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珍惜自由幸福生活、尊重人性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挖掘文本背后作者寄寓的思考和情感,挖掘本则新闻的意义。通过对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的感受进行细节描写,表达自己的鲜明感情 2.学习本则新闻的独特写法;进入情境切身感受,体会作者情感,学习其智慧。
三、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展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图片,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
2、讨论交流法,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
六、课前布置预习:
1、搜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相关资料,小组内加以整合,完成对奥斯维辛的文字介绍、图片展示工作。
2、复习巩固新闻相关常识。阅读本文,试着用一句话概况新闻主要信息,体会概括时与标题能否联系。
3、阅读中及时写下自己的感受,运用刚学过的批注手法记录下自己的宝贵思想。
七、教学过程:
(一)【名句、诗歌导入】: 忘记历史等于背叛 ——列宁
我的故乡,有百万坟墓。我的故乡,让战火烧尽。我的故乡,是多么不幸。我的故乡,有奥斯威辛。——勃罗涅夫斯基
和着忧伤的旋律,我们一起来聆听波兰诗人勃罗涅夫斯基的悲鸣。从这首短诗中我们知道了一个叫做奥斯维辛的地方。如果要编纂20世纪人类的死亡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永远无法回避的主角,而在那场屠戮中,奥斯维辛则是让人难以忘记的人间地狱。多媒体展示:课件——本课的学习目标,重难点,导语 诗歌诵读视频,视频内容为奥斯维辛集中营图片
(二)【预习检测与巩固】:
1、思考与回顾:
初中学习过的课文与课下的积累中,你关注过新闻么?对新闻了解多少呢? 明确:特点: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 构成:标题、导语、主体、结语
设置目的:复习相关常识,以课文为例,理解与掌握新闻,巩固知识。预设:若时间允许可以读一则当天新闻,明确理解
学生预设:吴东、高敏。女生。二人知识掌握比较牢固,归纳和表达力强 多媒体展示:课件——新闻特点与新闻构成
2、常识补充掌握——罗森塔尔与普利策国际新闻奖
3、背景知识介绍——奥斯维辛(已布置学生预习,主要学生完成)设置目的:检查督促学生,课下查阅资料、认真预习,扩大视野 多媒体展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图片视频,背景音乐伤感而肃穆
学生预设:周亮、糜鹏。男生。二人平日关注新闻时事,涉猎比较广泛,对 战争等关注较多,有自己的见解。
4、基础巩固、字词掌握:
明媚 噩梦 废墟 窒息 步履 婆娑 嬉笑 雏菊 长廊 木讷 设置目的:检查督促学生,注重基础,巩固知识。
多媒体展示:课件——字音字形,以填空形式出现,主要由学生来完成 学生预设:基础内容,随机抽取,找平日基础薄弱且或不重视基础的同学,(三)【自主探究 初步思考】
1、思考质疑——解题!
一篇新闻报道,报纸上的新闻标题往往是引人注目的,这一篇也不例外。本篇新闻的标题却是“没有新闻”,这个标题是否自相矛?对此,你有哪些见解和疑惑呢?
设置目的:养成习惯,善于思考。重视分析标题题目,全面掌握文章整体 预设:学生会很清楚没有矛盾,但会回答片面没有层次性
方法指引——细分析,多思考,学会提出自己的质疑,给学生问题难度梯度 具体引导过程: 第一层疑问:标题分几部分? 明确:奥斯维辛 没有什么 新闻
第二层疑问:奥斯维辛是哪?什么是新闻?为什么没有新闻?(先分析名词)明确:新闻既是一种文体,同时,可以分为“新”“闻”来看,是一种表示新的消息专业名词。重点提示——与旧相对!第三层疑问:既然没有什么新闻,作者为什么还要写?文章写了什么?
学生预设:吴佳雨,郁明琛。二人善于思考且思变能力强,前者叛逆,上课平日都多有疑问,后者思维细腻。他们可以带头,利于引导问题的进行和分析。讨论分析 明确解题:
1、没有什么“新闻”——被报道过,大家都已经了解
具体分析:这里是世人皆知的集中营,一批批的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都会看到同样的东西,得到同样的感受,那样震惊,那样窒息,那样愤怒。
2、没有什么“新”闻——与 “旧”相对,这已经是历史 具体分析:这里臭名昭著的纳粹法西斯恶行之外,没有什么好说的,暗示着这里如今的和平宁静
3、为什么要写“新闻”?
明确:作者是一名记者,有自己的职责——“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出于一种使用命感,对死难者的悼念,对纳粹的愤恨。虽然这里没有什么新闻,但是我还是要写,要继续揭露纳粹法西斯的罪行。让世人永志不忘。
多媒体展示:课件——具体引导问题及解题明确
2、初步分析,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脉络!在分析解题的过程中我们知道了本篇新闻的内容,那么请结合刚刚的分析和新闻结构的知识,分析文章的脉络结构。设置目的:以课文为例,理论结合实际掌握新闻脉络,巩固知识。整体把握课文,培养整体把握文章的阅读分析能力。具体引导提示梯度问题:
1、新闻构成的几大部分? 明确:标题、导语、主体、结语
2、“没有什么新闻”,文章写了什么
明确: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现状、历史、作者及参观者的见闻和感受 讨论分析 明确解题:
1—3节 导语部分 现状与历史背景 4—14节 主体部分 见闻与感受 第15节 结语部分 照应开头深化主题 学生预设:穆尼然、买买江、陈蓉。三人中前两人基础不足,但喜欢思考,给予提示及鼓励。陈蓉善于思考且思变能力强,三人互补完成。多媒体展示:课件——具体引导问题及表格 注:【总结题解和结构图进行板书】
(四)【深入思考 合作交流】:
1、深入解读,思考交流——批注展示!
高尔基曾说“细节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魔术。”刚才同学们通过朗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下面让我们再来细读课文,品析细节,把握本文的精神核心。设置目的: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提高理解能力与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检查督促学生,养成善思考、作批注的良好习惯。加强自我智慧展示与小组交流合作意识。
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探究、讨论、展示:(一人分析一句)
预设:学生会积极参与,展示自己所得,但重点句子难以分析到位、透彻,要随时加以引导和修正,并
将学生未分析到位的句子,重点解剖。预设准备:几个重点句子的理解与分析①思考问题:文章开头写到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美好的景象,然而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个噩梦”,为什么? 明确:“最可怕”等词,作者用反语,景象固然美好,但布热金卡因为曾经是人间地狱,只有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能与之相称。作者表达出自己内心无比的愤懑。预设引导:整篇文章是否都是压抑沉重的,在这种灰暗色调之中,有没有一些亮色让我们看到一丝光明?
2、品读细节 品味精彩之一:
“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身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明确:毒气室和焚尸炉 → 纳粹灭绝生命的地方 雏菊花 → 生命不息 顽强抗争
怒放 → 讽刺纳粹永远无法阻碍生命之花的绽放
3、品读细节 品味精彩之二:
“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明确: 温和的微笑 → 对生死的超脱,生命的坚韧
为梦想而微笑 → 绝境之中不泯灭内心对美好希望的向往 美好而又隐秘的 → 深藏内心的一份信念和信仰
方法指引——多朗读、细分析,多思考,同时多交流,多学习,学会提出自己的质疑,学习借鉴其他同学。
注:指导学生有感情的反复朗读这两个片段,感受生命的坚韧、顽强、美好面。学生预设:预设七人,其余若有时间可随机选择。马可、穆萨江、王迪、努尔江、玛丽哈巴、袁梦、胡艳艳。七人中前两人为男生,基础不足,但喜欢思考,给予提示及鼓励。后几人均为女生个别及为内向,善于思考且思变能力强,有思想,有自己独到见解。注:【总结细节描写进行板书】
多媒体展示:课件——展示预习准备的一些句子及经典细节的品读
2、重点分析,答难解疑——重点问题!
问题
一、新闻的主体部分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参观者游览了哪些地方? 作者是写自己亲自参观这些地方的感受吗?如果不是,急着的眼光又是落在什么上面?为什么这么写?
设置目的:培养学生在初步理解文意基础上进行整体鉴赏和深度阅读的能力。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探究、讨论、展示
预设:学生会说时间顺序,要进行指导。学生能够明白本文角度的特殊,但难以分析到位、表达准确,要随时加以引导和修正。方法指引——要有宏观意识,把自己当成作者去感悟。多思考,多交流,同时,锤炼自己答题语言的精准。
明确:游踪:毒气室——焚尸炉——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作者并未直接描写集中营那些残酷的遗迹,而是将眼光转移到了其它参观者身上,通过观察他们的感受和反应来感染读者,参观者的表情、动作和语言可以间接地让人感受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可怕、残忍以及令人发指的法西斯罪行。从侧面烘托出纳粹法西斯的暴行惨绝人寰、灭绝人性。
第四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_优秀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一、教材分析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出自高中语文课本新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短新闻两篇》。作为新闻稿件,它迅即报道了发生在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的怀抱之时的重大意义。作为一个消息,它具备典型的消息特点,适合作为对中学生进行这方面知识传授的蓝本。
根据单元教学要求,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设想。
二、学生分析
现代学生生活于和平年代,对战争与灾难没有太多的感触,这也往往造成了他们对于和平与安宁的不屑,这篇课文旨在教育学生珍惜和平,给学生带来心灵上的震撼与触动。
三、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使学生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深入细微的场景描写和细节刻画让人们感受到事实的倾诉,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
2.搜集奥斯威辛的相关资料,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情倾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了纳粹对人的惨绝人寰的摧残和迫害,控诉了纳粹滔天罄竹难书的暴行,让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四、教学重点
了解罗森塔尔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的感受,表达自己的鲜明感情;
五、教学难点
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
六、课时安排
一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设计
1、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走进过去,反思过去,我们才能更好的走向未来。奥斯维辛是人类一个永恒的伤疤,每个到过那里的人都会反思战争,反思人性,都会有着说不尽的感慨和愤慨。下面我们来看几张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图片,来感受下当时的残酷的情况。
2、请同学们同一个词语概括一下,看到这些图片的感受?
----------------(学生回答)
刚才是图片带给我们的强烈震撼,现在让我们跟随美国记者罗森塔尔的新闻稿的沉重步伐一同走进布热金卡,让我们用富有良知的心去触碰那段血腥的历史,看一看文章是否也会给我们带来相同的感受。
二、整体感知
1、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找同学把这些生字读一下。
婆娑
嬉笑
凋谢
撰写
步履
窒息
祷告
雏菊花
因为同学在课下已经预习了课文,所以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下面两道问题:
1、作者为什么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那些没有人性的杀戮已经算是很平常的事了,算不上什么新闻了,也是一种讽刺,作者写这篇新闻是要让我们后人记得那段残酷的岁月。
2、文章开篇就向我们展示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嬉笑”,应该说是一幅非常美好的和平景色,但是作者却认为“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为什么呢?作者这样说是什么用意呢?
明确:作者用的是反语,景色固然美好,却和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这里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色,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的看到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感到可怕。
用意在于,设置悬念,为下文做铺垫。
3.作者说这里曾经是一个人间地狱、杀人工厂,那么这个人间地狱由哪些地方组成呢?
明确:毒气室、焚尸炉、牢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这可以在7到15段里寻找。(也是参观者的参观顺序)
三、文本研习
1、那人们在参观时都有什么反应,请同学们勾画出人们参观时表情变化的句子,说说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
“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他们就不由自主的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
人们的表情变化,从侧面证明了集中营的恐怖,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像的,纳粹法西斯的暴行惨绝人寰,灭绝人性,令人发指。
侧面烘托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不直接写集中营如何恐怖,而让读者从参观者的表情来体会他们的所见,突出表现这里带给人们的恐惧。表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和纳粹的残暴。
2、体会文章细节描写。(1)“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两种事物形成强烈反差,是讽刺,纳粹的残暴,终不可绝灭生命;是控诉,美好的生命被活生生地毁灭。
毒气室和焚尸炉 →
纳粹灭绝生命的地方 雏菊花
→
生命不息
顽强抗争
怒放
→
讽刺纳粹永远无法阻碍生命之花的绽放(2)“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的丰满,可爱,皮肤洗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当一个人明知自己要被处决了,还能笑得这么甜,这是何等的悲凉。这里把死亡和鲜活微笑的美好的生命放在一起,这种强烈的反差,增强了悲剧感,更让人激起对法西斯的仇恨。
温和的微笑 →
对生死的超脱,生命的坚韧
为梦想而微笑 →
绝境之中不泯灭内心对美好希望的向往
美好而又隐秘的 → 深藏内心的一份信念和信仰(3)“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有何深意? 呼应首段,再次展现今天布热金卡环境的安谧,风景的秀丽,这是用乐景寄托对遇难者的哀悼,同时提醒人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要珍惜今天的自由、和平和幸福。
(4)、为什么要多次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既如此,为什么还要写下这样的新闻呢?
1958年这篇最先刊登在《纽约时报》上的文章,在美国新闻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一时各媒体争相转载。并于年末获得了美国新闻界最高荣誉-----普利策奖。为什么作者在文中反复声明的“没有什么可供报道的新闻”能最终获此殊荣,并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 补充新闻的特点:时效性强,报道的是客观事实,客观性强。
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而本文时效性不强,主要写个人感受,个人情感浓厚。只有地点,事件,其他模糊不清)讨论明确:
1)、一批批的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都会看到同样的东西,得到同样的感受,那样震惊,那样窒息,那样愤怒。
2)、“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出于一种使用命感,对死难者的悼念,对纳粹的愤恨。
3)、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作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
四、作业设计
我们知道这篇文章获得了美国新闻界最高荣誉——普利策奖,如果你是这篇作品的颁奖嘉宾,请你为它写一段简短的颁奖词。写好之后,我们来一起分享一下。
五、课堂小结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反思。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上不朽的名篇。
六、板书设计
毒气室—焚尸炉—牢房(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七、教学反思
第五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优秀教案
精讲《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2)、抓住文中语言描写体会作者表达的强烈感情,理解文章的表达意图。
2、过程与方法目标:(1)、课外搜集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介绍;(2)、小组通过阅读、讨论,揣摩文章字句,学会合作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了解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统治,体会战争的残酷,培养爱国情操;(2)、培养爱好和平的品行,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教学重点:学会以乐景衬悲情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通过关键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播放影片 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有关南京大屠杀的简短画面,再现战争残酷的场面,让学生讨论战争所带来的危害,自由回答自己的感受,表达对受害人的同情从而导入课文。影片直观而形象,让学生更易体会战争的残酷,与文本语言相互融合,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引起学生共鸣。
(二)质疑课题 激发兴趣 由课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引导学生提出质疑,学生质疑的问题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则板书到黑板上。学生对课题提出疑问,带着问题快速阅读文章。把不明白的地方划出来,做上记号,把想到的问题写下来。学生对课题质疑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他们对文本内容的探讨。读书思考能提高读书效率,增加对文本的了解。
(三)走进奥斯维辛 体会作者情感(重点)
1、交流对奥斯维辛的认识 ⑴学生分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奥斯维辛的资料,谈谈看法,之后请小组代表上讲台前向大家讲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罪恶。学生分组交流,有利于培养其合作精神,学生通过交流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能够取长补短。通过学生自己的交流,更能深入了解战争带来的罪恶。⑵课件展示: 展示一首来自奥斯维辛的诗《蝴蝶》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把自己想到的说出来。让学生通过这首诗歌来简单体会一下奥斯维辛的悲凉,这首诗和文章内容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以景渲染悲凉气氛。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集中营的残酷。
2、自主学习,内容探究
⑴让学生当“导游”,老师做“游客”,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做好“导游”解说词,同时进行文章分段,别的同学加以评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⑵文本细读
1、文章开头写到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景象!可是作者说“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某种意义”指什么?
2、“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怎么理解这个细节? 3、13段写到那个照片中的姑娘,临刑前她在想什么?能说说你的理解吗?
4、怎么理解第14段“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5、课文第6段“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还有末段“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这两句话的意义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以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让学生以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为主线,使得文章学习清晰有条理。学生总结“毒气室”、“焚尸炉”、“雏菊花”、“怒放”所代表的含义,能深刻理解文章内容。老师引导学生深度探究问题,对于这些有意的问题进行探究,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深入分析,学会通过时现象看本质,加深对事物的理解。
3、深度探究:
1、作者在文章中反复说,没有什么东西可供报道,请在原文中找出来,为什么?是不是矛盾?
2、这篇新闻的题目为什么叫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它与一般的新闻有什么不同? 3.为什么这篇并没有写下什么新闻的报道会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新闻史上的佳作呢 老师引导学生深度探究问题,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深入分析,学会通过时现象看本质,加深对事物的理解。
4、课外拓展 课件展示有关纪念奥斯维辛解放60周年的报道,让学生了解世界人民对纪念奥斯维辛解放的态度,从而发表自己的看法,有助于呼吁学生的爱国情怀,让他们认识到维护和平,反对战争的重要性。
5、布置作业
1、写一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读后感,500字以上。
2、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这位可爱的姑娘会在想些什么呢?展开你的联想,写一段文字,字数不限。本文主要是呼唤读者情感,学生在学完本课后,让他们写读后感,能把自己所获得的知识和所想到的东西通过读后感写出来,能加深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让
学生续写文章,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六、说板书设计
1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毒气室 奥 焚尸室 斯 女监房 孩 追逐游戏 维------->试验室=====>愤怒、控诉------>辛 纪念墙 绞刑室 反对战争 雏菊花怒放 子 温和的微笑 热爱和平,珍惜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