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案例分析:科学活动《鸡蛋和鸭蛋》
案例分析:科学活动《鸡蛋和鸭蛋》
一、设计思路:
小班的科学目标指出:引导幼儿观察日常生活中个别的物品及其用途;帮助幼儿了解各种感官在感知中的作用,学习运用各种感官感知的方法,发展感知能力;使幼儿乐意参加科学活动,喜爱动物、植物,注意周围的自然环境。根据小班年龄特点,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内容,开展活动。我注意观察幼儿的日常生活:在一次吃小点心的活动中,我发现我们班的幼儿很喜欢吃蛋,还不停的在比较谁的蛋大,谁的蛋小,边吃还一边议论。在平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孩子吃蛋。有一次,西西拿着早饭——蛋,边吃还边献宝:“这颗鸡蛋可好吃了,我猜想一定是聪明的鸡生的。我妈妈说我会变得这么聪明就是吃了鸡蛋!”看她说的这么起劲,决定去探个究竟。走进一看,这哪是鸡蛋吗?分明是颗鸭蛋。这个阶段的孩子还不能真正分清鸡蛋和鸭蛋,于是我决定上一堂《认识鸡蛋和鸭蛋》的课。
二、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1、解鸡蛋和鸭蛋的主要外部特征,学习仔细观察。
2、乐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活动准备:
鸡蛋、鸭蛋每人一个,鸡蛋、鸭蛋头饰 活动过程:
1、游戏:拣蛋
老师:这是什么?(出示蛋)那边是蛋宝宝的家,我们去拣一个你喜欢的蛋,好吗?
2、观察自己拣的蛋
(1)看看自己的蛋是什么形状?(2)摸摸是什么感觉?(3)看看是什么颜色?
3、比较两个蛋的不同 老师:怎么两个蛋的颜色不一样啊?他们的妈妈是同一个吗?出示鸡和鸭的图片(我的宝宝在哪里啊?)幼儿猜。
小结:鸡蛋和鸭蛋不一样,他们的颜色、大小都不一样。
4、游戏:找妈妈
我们帮它们找妈妈,好吗?你拿到是什么蛋就给它找哪个妈妈? 5、吃蛋(学会剥,观察蛋里有什么?)
三、案例描述和分析:
活动开始,我先让幼儿玩“拣蛋”游戏,幼儿自由的在盆子中拣出一个自己喜欢的蛋放入自己的盘子中间。接着我就让孩子们去观察自己拣的蛋:“小朋友,看看你拣的蛋是什么形状的啊?”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回答是圆的、椭圆的等。老师小结:是一头尖一点一头圆点的椭圆行。又问:“在摸摸上去是什么感觉的啊?”孩子们回答:“是滑滑的!”老师教词汇:光滑。又问:“看看是什么颜色的?”孩子们回答:“有点红”“有点白”„„
接着,我让幼儿们比比两个蛋有何不同,提问:“诶~刚刚小朋友说的颜色都不一样,为什么呀?我们来比比两个蛋的颜色一样吗?”幼儿观察,与旁人对比,举手说:“不一样,他的蛋白一点,我的蛋有点红!”再比比大小一样吗?„„
引出重要的提问:“孩子们,猜猜他们是同一个妈妈生的吗?”幼儿随意猜测。有的说:不是。有的说:我知道一个是鸡蛋。„„老师出示鸡妈妈和鸭妈妈的图片:“猜猜是谁来了?”模仿鸡妈妈叫:“呀!我的宝宝不见了!”模仿鸭妈妈叫:“呀!我的宝宝也不见了!”让幼儿猜,并请幼儿分类:“请小朋友们帮鸡妈妈和鸭妈妈找宝宝,好吗?”请个别幼儿把自己的鸡蛋和鸭蛋拿上分类。老师模仿鸡妈妈说:“我的蛋宝宝是小点的,有点红的!大家帮我看看对吗?”全体幼儿帮忙检查。老师模仿鸭妈妈说:“我的宝宝大点的,有点白!小朋友帮我看看对吗?”全体幼儿检查。幼儿区分了鸡蛋和鸭蛋后,请他们继续找。鸡妈妈和鸭妈妈一起说:“我还有的宝宝在哪里呀?”幼儿们把鸡蛋和鸭蛋分别分类分好。
最后,老师小结:“小朋友可真聪明,鸡妈妈和鸭妈妈都很开心,你们帮他们找到了它们的宝宝,他们请你们吃鸡蛋和鸭蛋。老师顺便教会有正确地剥蛋的方法:敲一敲,滚一滚,拨一拨三步曲。在品尝“蛋”中,许多幼儿只顾蛋的好吃,没有发现其中的问题。于是我从中引导:你们把蛋宝宝的“衣服”剥开,发现里面有什么?咬开,有发现什么呢?孩子们马上反映过来,并争先恐后的告诉我:“里面是白色的,咬开后是黄色的。”我马上接口“下次老师告诉你们里面的有什么?叫什么?”幼儿吃蛋,观察结束。分析:
一、引导幼儿在游戏中感受乐趣
幼儿天性好玩好动,喜欢游戏。因此我首先让幼儿玩“拣蛋”游戏,幼儿自由的在盆子中拣出一个自己喜欢的蛋。通过这一环节,一是可以让幼儿在游戏中感知乐趣所在;二是在开心之于,不外乎去看看自己拣蛋的“成果”。
二、科学的引导下,让幼儿在观察探索中获得知识。
幼儿进行科学探索活动中,有意让幼儿充分经历探究,发现过程,学会分析思考,自主积累经验。我请幼儿观察自己刚拣回来的蛋,有什么特点,通过看看形状、颜色,摸摸感觉,比较大小,让犹如发现拣回来的蛋不是都一样的,引导幼儿说出:大的椭圆形白色的蛋是鸭蛋;小的椭圆形不是白色的是鸡蛋。老师在小结一下:鸡蛋和鸭蛋是不一样的,同样的鸡蛋大小,颜色也是不一样的,小朋友仔细观察。活动由浅入深,幼儿从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成了学习的主人。因此对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幼儿,给予表扬,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再探索的欲望。对于一下没有达到预期目的的幼儿,也鼓励点燃他们的自信心。在观察时,幼儿对于形状不是很了解,都说是圆的。由于事先没有上一节认识形状的课疏忽了。在回答鸡蛋是什么颜色时,幼儿说:红色的。我没有及时更正,导致了一个科学性的错误。这里是需要多加考虑并加以修改的。
然后我出示两个小动物,边模仿其动物的声音边提问:“谁来了呀?他们来干什么啊?”发挥小班幼儿的爱心,来帮助鸡妈妈鸭妈妈来找他们的宝宝。幼儿根据观察猜测,最终让幼儿说出鸡蛋和鸭蛋不是同一个妈妈所生:大的白色的是鸭蛋使鸭妈妈的孩子;小的不是白色的鸡蛋使鸡妈妈的孩子。在这一环节中,幼儿很快地帮助鸡妈妈,鸭妈妈找到了它们的孩子。这跟幼儿平常的生活中经验知识的积累使分不开的。因此我们不仅要注重课中知识的培养,在平时也要多讲,多让他们观察、分析,从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有助于更好更快的掌握任何本领。
三、引导幼儿在品尝中,发现新话题
对于观察探索,幼儿已经进一步了解了鸡蛋和鸭蛋,为了进一步的了解“蛋中的秘密”,最后一个环节是品尝鸡蛋和鸭蛋,发现问题,并教会有正确地剥蛋的方法:敲一敲,滚一滚,拨一拨三步曲。在品尝“蛋”中,许多幼儿只顾蛋的好吃,没有发现其中的问题。于是我从中引导:你们把蛋宝宝的“衣服”剥开,发现里面有什么?咬开,有发现什么呢?孩子们马上反映过来,并争先恐后的告诉我:“里面使白色的,咬开后是黄色的。”我马上接口“下次老师告诉你们里面的有什么?叫什么?”在这一环节中我疏忽了幼儿对下一个吃蛋发现的新问题产生了兴趣,边说边议论:“我知道他叫什么?白色的叫蛋白,黄色的叫蛋黄。”„„在这个问题中,我可以稍微带一下,可以让更多的幼儿了解它们的名称,可有助于下一节的开展。
四、体会和反思:
在设计这节课时,先参考网上的一节“蛋”,从中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重新组织,设计了这节“鸡蛋和鸭蛋”,在设计时要幼儿在认识喜欢蛋的基础上,分清鸡蛋和鸭蛋的不同。开始玩游戏时,想要幼儿喜欢,吸引幼儿兴趣,可随知他们“拣”了蛋后,只顾玩蛋,根本不听老师的指示了:有的幼儿把蛋放在桌子上玩;有的幼儿在手中玩,不小心掉地上。„„这是我没有想周全的地方。
上完课后,我认为虽然根据年龄特点设计的课还不够放手可以做些调整:
1、音乐的伴奏下,幼儿自由地在各地拣蛋,把拣来的蛋放在一个地方,幼儿回到位置上去看看、摸摸、找找你拣的使什么蛋?长什么样子?让幼儿用现有的经验说一说,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的认识。
2、出示蛋宝宝哭的声音,让幼儿说说为什么会哭?猜猜,接示出“原来蛋宝宝要找妈妈”请小朋友帮忙找一找,幼儿为蛋宝宝找妈妈,出示记录纸,让幼儿记录后引出鸡妈妈鸭妈妈揭示出正确答案。
3、幼儿品尝蛋,并找出蛋中有什么“宝贝”,分别叫什么名字,请幼儿说说,品尝的感觉及知道的一些蛋宝宝的知识与大家分享,游戏结束活动。
经过这样的修改,我想幼儿一定更敢说、敢做。因为:一是幼儿动手的机会更多了,说的也更多了,知道的知识更丰富了。二是以幼儿为本,强调主动性,幼儿在品尝中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了,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自豪感。我认为设计的教案是要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的经验,围绕谈么的需求和他们的问题来考虑活动的内容,经过反复的推敲,深思熟虑才能设计出好教案。
第二篇:小班 科学 认识鸡蛋和鸭蛋
小班科学活动·认识鸡蛋和鸭蛋
淮安市老子山幼儿园--张博闻 活动目标:
1.了解鸡蛋和鸭蛋的主要外部特征,学习仔细观察。2.乐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3.激发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情感。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认识鸡、鸭,知道母鸡、母鸭会生蛋。物质准备:鸡蛋、鸭蛋每人一个;鸡妈妈、鸭妈妈头饰;背景音乐;记录纸;笔。活动过程:
一、游戏:拣蛋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农场去玩,小朋友看看农场里面有什么?(很多的蛋)原来这个农场是蛋宝宝的家啊,我们去拣一个你喜欢的蛋,好吗?在拣蛋的时候小朋友要注意轻拿轻放的,不要把蛋宝宝弄坏了。
音乐的伴奏下,幼儿自由地在各地拣蛋,把拣来的蛋放在一个地方
分析:活动开始,我先让幼儿玩“拣蛋”游戏,幼儿自由的在盆子中拣出一个自己喜欢的蛋放入自己的盘子中间。并加强了常规的要求,激发幼儿爱护蛋宝宝的情感。
二、观察自己拣的蛋 师:小朋友们都拣到了一个蛋,请你们看看自己的蛋是什么形状?
师:摸摸是什么感觉?学习词汇:光滑 师:看看是什么颜色?
分析:引导孩子们去观察自己拣的蛋:“小朋友,看看你拣的蛋是什么形状的啊?”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回答是圆的、椭圆的等。老师小结:是一头尖一点一头圆点的椭圆形。又问:“在摸摸上去是什么感觉的啊?”孩子们回答:“是滑滑的!”老师教词汇:光滑。又问:“看看是什么颜色的?”孩子们回答:“有点红”“有点白”……
三、比较两个蛋的不同
师:“刚刚小朋友说拣来的蛋一样吗?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观察、区别鸡蛋和鸭蛋的不同。
小结:鸡蛋和鸭蛋的大小、颜色都不同,浅绿色的大的是鸭蛋,粉红色的小点的是鸡蛋。
分析:我让幼儿们比比两个蛋有何不同,提问:“刚刚小朋友说的颜色都不一样,为什么呀?我们来比比两个蛋的颜色一样吗?”幼儿观察,与旁人对比,举手说:“不一样,他的蛋白一点,我的蛋有点红!”再比比大小一样吗?……
四、游戏:找妈妈
(1)师:“唔唔唔,谁在哭啊?”以蛋宝宝哭的声音,让幼儿猜猜蛋宝宝为什么会哭?(2)游戏“蛋宝宝找妈妈”。
师:“这些蛋宝宝的妈妈一样吗?”引导幼儿进行猜测。
五、延伸实践操作活动:吃蛋
师:“小朋友可真聪明,鸡妈妈和鸭妈妈都很开心,你们帮他们找到了它们的宝宝,他们请你们吃鸡蛋和鸭蛋。”引导幼儿运用:敲一敲,滚一滚,拨一拨三步曲的方法进行。
第三篇: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抛鸡蛋
www.hoing.net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抛鸡蛋
一、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使幼儿情绪愉快地参加探知活动,培养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2、引导幼儿观察、感知鸡蛋碰撞在软硬 不同物体上的不同结果。
3、帮助幼儿学习用语言讲述活动。
二、活动准备:
盆、毛巾、海绵垫、沙堆、棉花、小石块、积木、鸡蛋等。
三、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产生探知的欲望
1、出示两个盆,一个盆底垫上了软软的毛巾。
桌上有什么? 两个盆一样吗?
2、出示两个鸡蛋:如果把鸡蛋丢在盆里会怎么样?
请两个小朋友上来试
3、“鸡蛋壳怎么会一个破了,一个没有破?” 幼儿感知两个盆的不同及不同的结果。
(二)幼儿动手操作、感知
1、幼儿人手一个鸡蛋,在周围环境中尝试。
2、帮助幼儿用语言讲述活动。
(三)讨论、扩展经验
1、鸡蛋丢在石头上怎么就会破了?
2、我们小朋友吃鸡蛋时怎么吃呀?
3、还有什么东西碰在硬的上面会碎呢?
第四篇:幼儿园科学活动:鸡蛋的沉与浮
活动内容:鸡蛋的沉与浮(中班)
活动目标:
1、自己动手实验,了解鸡蛋在清水、盐、糖和味精等水溶液中不同的沉浮现象。
2、敢于大胆猜想、乐于操作探索。
活动准备:
坏蛋4个、好蛋16个;透明塑料罐人手一个;小勺人手一把;糖、盐、味精若干;大水桶2个;记录纸两套;黑色笔人手一支;教师用记录纸一张;
活动过程:
一、生鸡蛋放在清水里会怎样?1、2、3、幼儿大胆猜想可能出现的现象,并作好记录贴在透明塑料罐外; 幼儿实验:在透明塑料罐里注入清水,将一个生鸡蛋放入其中观察; 分享交流:A、“鸡蛋放在清水里究竟是怎样的呢?”
B、为什么会有的沉在水底?有的却浮在水面上呢?(幼儿猜测
——打开鸡蛋观察得出结论)
C、小结:原来生鸡蛋放在清水里,有的会沉下去有的会浮上来。
沉在水底的是好蛋,浮在水面上的是坏蛋。
二、帮沉在水底的蛋宝宝浮起来
1、今天老师带来了糖、盐、和味精,你认为它们能使沉在水底的鸡蛋浮上来吗?
(幼儿大胆猜测,并选择相应颜色的纸贴在透明塑料罐外)
2、幼儿实验:根据自己的猜测选择相应的实验区进行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测是
否正确;
3、分享交流:A、盐:能使鸡蛋浮上来。
B、糖:浓度很高(饱和溶液)时也能使鸡蛋浮上来。
C、味精:不能使鸡蛋浮上来。
活动建议:每个家庭的厨房里还有很多其他的调味品,它们又能不能帮蛋宝宝浮上来
呢?感兴趣的小朋友,你们不妨回家再试试。
金科苑幼儿园成莺
2005年 6月14日
第五篇:幼儿园科学活动经典案例
案例一:它们长在哪?(科学活动 中班)
孩子们兴高采烈地把从菜市场买来的各种各样自己喜欢的蔬菜布置在教室的“自然角”里。教师把孩子们收集的蔬菜照片和各种资料也放在“自然角”旁边,准备和孩子们一起认识不同种类的蔬菜,病确认了“认识蔬菜”这一主题活动的目标和计划。
然而,几个孩子却对着“灯笼辣椒”兴奋地议论不停。原来他们对“灯笼辣椒”长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争论:有的认为长在树上,有的认为生在土里......意见各不相同。
他们的争论引起了大家关于“蔬菜到底长在哪里”的讨论。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各持己见争论不休。面对孩子们这一即时生成的热点问题,教师马上调整了活动的目标和计划。教师拿来蜡笔和纸,让孩子们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不一会儿,一幅幅色彩缤纷、充满想象的画面出现在教师的眼前。但是教师没有马上给孩子们正确的答案,而是让他们自己尝试运用各种方法和途径查找资料,而且教师还带孩子们参观了幼儿园附近农场的菜园,让他们亲眼看一看蔬菜到底长在什么地方。
幼儿是活动的创造者,活动应追随幼儿的经验和发展。目标并不是限制教师和幼儿进行活动的枷锁,而是活动过程中有效的推动力。当幼儿在自主活动中产生新的需要时(特别是在幼儿即时生成与发现的内容时),教师一方面可以把它作为目标调整的依据,但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幼儿的兴趣点是否有探索价值。如上述案例中幼儿对教师预设的“认识蔬菜”活动缺乏兴趣,却对“蔬菜长在哪里产生了好奇”,这时教师就要及时调整目标,以顺应幼儿的探索需求。
另外,教师还要根据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及时调整的目标。“最近发展区”既可以是认知方面的,也可以是情感、意志以及性格等方面的。在幼儿探索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观察、了解幼儿的探索行为,使活动目标能自然、有效地融入幼儿的探索活动中,从而使幼儿在不断的师生互动中尽兴探索、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