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沈阳理工大学 EDA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EDA技术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30351001 课程英文名称:Course Design of EDA Techniques
课程总学时:2周 讲课:□□ 实验:□□ 上机:□□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0年6月
一、大纲使用说明
本大纲根据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10版教学计划制定。
(一)适用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二)课程设计性质
必修。
(三)主要先修课和后续课程
先修课:《数字电路》、《EDA技术》
后续课:《微机原理与接口》、《毕业设计》
二、课程设计目的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设计是为配合《EDA技术》课程的学习而设立的,通过本课程设计,可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EDA技术》课程讲述的内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用硬件描述语言设计电路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①使学生掌握利用熟悉一种到两种EDA软件进行电子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即能熟练进行设计输入、编译、管脚分配、下载等过程,具备初步的独立设计能力;
② 学会查阅技术资料和手册,合理选用设计方案、线路和器件; ③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设计与实践技能;
⑤ 撰写规范的设计总结报告,培养严谨的作风和科学的态度。
三、课程设计内容及安排
课程设计内容主要依托于EDA技术课程,课程设计题目涉及了众多类的设计问题,具体内容应该由课程设计指导书进行详细阐述。
选题要符合本课程的教学要求,通常应包含EDA技术课程主要内容,并强调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注意选题内容的先进性、综合性、实践性,应适合实践教学和启发创新,选题内容不应太简单,难度要适中;最好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选题,反映EDA技术的新水平,并且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成果宜具有相对完整功能。
课程设计的具体实施安排可以采用两种形式,一种是每人独立完成分配给自己的课程设计题目,这适用于题目工作量要求不高的情况;另一种是采用分组的方式,将学生2~3人为一组,完成一组综合题或一道工作量要求较高的题目。具体采用那种方式可以在进行课程设计安排时可以灵活掌握,要注意的是尽量争取学生课程设计的题目不一样,从而避免课程设计成果雷同,降低课程学习效果。
通过两周的课程设计,学生完成面向对象课程设计题目,教师最终对学生提交的软件和课程设计报告进行验收。
四、指导方式
① 选定设计课题,下达设计任务
选题可由指导教师选定,或由指导教师提供几个选题供学生选择;也可由学生自己选题,但学生选题需通过指导教师批准。课题应在设计周之前提前公布,以便学生有充分的设计准备时间。
指导教师在公布课程设计课题时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课题名称、设计任务、技术指标和要求、主要参考文献等内容。
② 教师讲解
a.介绍课程设计的内容、要求、安排、考核方法、注意事项
b.讲授必要的课题背景和相关知识、原理。着重帮助学生明确任务,理解电子系统的一般设计方法、安装、调测方法。
③ 学生查询资料,并进行设计
设计内容: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系统分析与设计(各模块及其顶层文件的设计、编程);完整的系统框图;调测方案、步骤等。
④ 教师审查
审查设计方案是否合理、正确、可行,否则要求调整或整改。教师记录学生的相应成绩。⑤ 学生上机调试和下载
通过教师审查后,即开始调试。学生根据编写的程序,上机调试和下载测试,调试工作原则上由学生独立,完成对理论设计进行时序仿真和优化。教师以兼顾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设计任务为宗旨,视具体情况给予适当指导。应对实践纪律和态度提出严格要求,督促、激发、引导学生圆满完成实践任务。
五、课程设计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课程设计考核成绩由三个方面组成:
(一)学生出勤成绩
学生出勤成绩根据学生在课程设计上课期间的出勤记录进行评定,占最终成绩的20%。
(二)课程设计答辩成绩
课程设计答辩成绩根据指导教师对于学生编写的程序质量及学生对于老师问题的回答情况进行评定,占最终成绩的40%。
学生在系统达到功能和指标要求后,保持系统的测量现场,申请指导教师验收。对达到设计指标要求的,教师将对其综合应用能力和实验能力进行简单的答辩考查,然后给出实际操作分。未达到设计指标要求的,则要求其调整和改进,直到达标。要求仿真结果符合课程设计选题的要求,并能在调试基础上进行优化设计,电路图布局合理,线路清楚。
(三)课程设计论文成绩
课程设计论文成绩根据学生的论文质量由指导教师进行评定,占最终成绩的40% 课程设计最终的成绩=学生出勤成绩×20%+课程设计答辩成绩×40%+课程设计论文成绩×40%。课程设计的成绩可以采用百分制整数形式,也可采用优良制形式。在采用优良制成绩时,由计算出的百分制成绩转换成相应的优良制成绩。
学生对设计的全过程做出系统的报告,按统一格式写出设计报告。撰写设计报告能训练学生编制科技报告或技术资料的能力,同时也能使设计从理论上进一步得到总结提高,所以设计报告必须独立完成。
课程设计报告应包括的主要内容有: ① 设计题目; ② 设计目的;
③ 设计任务及主要技术指标和要求; ④ 设计思想说明;
⑤ 程序清单、时序仿真、结果分析等。
⑥ 对设计成果做出评价,说明本设计的特点和存在问题,提出改进设计意见; ⑦ 通过课程设计所得到的收获和体会; ⑧主要参考文献。
课程设计报告应认真、规范、正确。
六、课程设计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EDA技术实用教程》(第二版),潘松编,科学出版社,2004 《电子电路EDA技术》,赵世强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EDA技术及应用》,潭会生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EDA技术与应用》,汪国强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EDA技术习题与实验》,汪国强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编写人: 王红 魏英姿 周帆
审核人: 胡玉兰 批准人: 张焕君
第二篇:《EDA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成都大学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设计名称: 《EDA技术课程设计》 课程代码: 学 分: 1 总学时/周数: 1周
适用专业: 电子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等专业
一、课程设计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设计是在学完EDA技术课程后的必修课程,它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综合利用所学EDA技术知识完成一个具有完整功能的电子系统设计,从系统顶层模块的划分、各功能模块的硬件语言描述(编程)、各模块及整体电路仿真、到最后下载到可编程器件实现真实的电路,让学生亲自体验一次采用现代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完成一个电子系统设计的全过程。让学生得到一次自主使用VHDL语言描述电路功能的训练机会,从而提高对VHDL语言的使用能力,加深对仿真在设计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提高对使用Max+plus2EDA软件工具的熟练程度,最终获得初步的电子系统设计经验,为毕业设计和将来从事电子设计的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设计基本要求
本课程设计,采用以学生自主设计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原则,让学生有一个充分发挥自我想像的空间,设计分阶段进行,在独立力完成了方案设计后,组织一次交流讨论会,互相启发开阔设计思路,尽可能使学生在这个具有创新思维、难度最高的设计环节获得更多的收益,通过该课程设计更深入更全面地提高使用Max+plus2软件工具完成设计全过程的熟练程度,尤其是要提高仿真和试验开发系统的使用能力,设计最终要做出真实电路并上电检测其功能和性能指标是否达到了预定的目标,最后写出课程设计报告。
三、课程设计选题原则
所选题目应是社会生活、生产中常见的、学生易于理解和把握且感兴趣的、对所学知识尽可能综合全面派上用场的、难易程度适中的、一周时间能够完成的的题目。
四、课程设计内容及时间安排
1.设计内容:根据具体设计题目和提出的功能性能指标要求,查阅相应参考资料,将所设计的电路系统划分成若干功能模块完成顶层结构设计(方案设计),对各功能模块用硬件描述语言描述以完成程序设计,对个功能模块及电路系统整体做仿真设计以验证其正误,将设计文件下载至可编程逻辑器件在实验开发装置上检测功能性能指标以完成真实电路的设计。写出课程设计报告,其中要有顶层结构图,各功能模块的程序,各功能模块和整个电路系统的仿真波形图,并对这些设计图纸和设计程序所表达的逻辑思想、工作原理给以说明,写出设计步骤和设计心得。2.课程设计时间:开始设计的前一周公布设计题目下达设计任务,用半周时间完成方案设计、程序设计,另外半周完成仿真、下载、测试。
五、课程设计主要参考资料
潘松 黄继业 编著《EDA技术使用教程》(第二版)科学出版社 2005。
王振红主编《VHDL数字电路设计与应用实践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
六、课程设计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考核成绩由两部分组成:现场检测设计出的真实电路占50%,课程设计报告占50%。
大纲撰写人: 杨显富 系(教研室):(签字)学院学术委员会意见:(签字)
学院审核:(签字、盖章)年 月 日
注:请在黄色显示的区域里用“仿宋 五号”字体填写。
第三篇:《EDA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设计四 拔河游戏机
1、设计一个能进行拔河游戏的电路。
2、电路使用15个(或9个)发光二极管,开机后只有中间一个发亮,此即拔河的中心点。
3、游戏双方各持一个按钮,迅速地、不断地按动,产生脉冲,谁按得快,亮点就向谁的方向移动,每按一次,亮点移动一次。
4、亮点移到任一方终端二极管时,这一方就获胜,此时双方按钮均无作用,输出保持,只有复位后才使亮点恢复到中心。
5、用数码管显示获胜者的盘数。
教学提示:
1、按钮信号即输入的脉冲信号,每按一次按钮都应能进行有效的计数。
2、用可逆计数器的加、减计数输入端分别接受两路脉冲信号,可逆计数器原始输出状态为0000,经译码器输出,使中间一只二极管发亮。
3、当计数器进行加法计数时,亮点向右移;进行减法计数时,亮点向左移。
4、由一个控制电路指示谁胜谁负,当亮点移到任一方终端时,由控制电路产生一个信号,使计数器停止计数。
5、将双方终端二极管“点亮”信号分别接两个计数器的“使能”端,当一方取胜时,相应的计数器进行一次计数,这样得到双方取胜次数的显示。
6、设置一个“复位”按钮,使亮点回到中心,取胜计数器也要设置一个“复位”按钮,使之能清零。
设计五 乒乓球比赛游戏机
1、设计一个由甲、乙双方参赛,有裁判的3人乒乓球游戏机。
2、用8个(或更多个)LED排成一条直线,以中点为界,两边各代表参赛双方的位置,其中一只点亮的LED指示球的当前位置,点亮的LED依此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其移动的速度应能调节。
3、当“球”(点亮的那只LED)运动到某方的最后一位时,参赛者应能果断地按下位于自己一方的按钮开关,即表示启动球拍击球。若击中,则球向相反方向移动;若未击中,则对方得1分。
4、一方得分时,电路自动响铃3秒,这期间发球无效,等铃声停止后方能继续比赛。
5、设置自动记分电路,甲、乙双方各用2位数码管进行记分显示,每计满21分为1局。
6、甲、乙双方各设一个发光二极管,表示拥有发球权,每隔5次自动交换发球权,拥有发球权的一方发球才有效。教学提示:
1、用双向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控制LED显示来模拟乒乓球运动的轨迹,先点亮位于某一方的第1个LED,由击球者通过按钮输入开关信号,实现移位方向的控制。
2、也可用计数译码方式实现乒乓球运动轨迹的模拟,如利用加/减计数器的2个时钟信号实现甲、乙双方的击球,由表示球拍的按钮产生计数时钟,计数器的输出状态经译码驱动LED发亮。
3、任何时刻都保持一个LED发亮,若发亮的LED运动到对方的终点,但对方未能及时输入信号使其向相反方向移动,即失去1分。
4、控制电路决定整个系统的协调动作,必须严格掌握各信号之间的关系。
设计六 交通信号等控制器
1、设计一个交通信号灯控制器,由一条主干道和一条支干道汇合成十字路口,在每个入口处设置红、绿、黄三色信号灯,红灯亮禁止通行,绿灯亮允许通行,黄灯亮则给行驶中的车辆有时间停在禁行线外。
2、红、绿、黄发光二极管作信号灯,用传感器或逻辑开关作检测车辆是否到来的信号。
3、主干道处于常允许通行的状态,支干道有车来时才允许通行。主干道亮绿灯时,支干道亮红灯;支干道亮绿灯时,主干道亮红灯。
4、主、支干道均有车时,两者交替允许通行,主干道每次放行45秒,支干道每次放行25秒,设立45秒、25秒计时、显示电路。
5、在每次由绿灯亮到红灯亮的转换过程中,要亮5秒黄灯作为过渡,使行驶中的车辆有时间停到禁行线外,设立5秒计时、显示电路。教学提示:
1、主、支干道用传感器检测车辆到来情况,实验电路用逻辑开关代替。
2、选择1HZ时钟脉冲作为系统时钟。
3、45秒、25秒、5秒定时信号可用顺计时,也可用倒计时,计时起始信号由主控电路给出,每当计满所需时间,即向主控电路输出“时间到”信号,并使计数器清零,由主控电路启、闭三色信号灯或启动另一计时电路。
4、主控电路是核心,这是一个时序电路,其输入信号为:车辆检测信号(A,B,;45秒、25秒、5秒定时信号(C,D,E),其输出状态控制相应的三色灯。主控电路可以由两个JK触发器和逻辑门构成,其输出经译码后,控制主干道三色灯R、G、Y和支干道三色灯r、g、y。
设计七 电子密码锁
1、设计一个密码锁的控制电路,当输入正确代码时,输出开锁信号以推动执行机构工作,用红灯亮、绿灯熄灭表示关锁,用绿灯亮、红灯熄灭表示开锁;
2、在锁的控制电路中储存一个可以修改的4位代码,当开锁按钮开关(可设置成6位至8位,其中实际有效为4位,其余为虚设)的输入代码等于储存代码时,开锁;
3、从第一个按钮触动后的5秒内若未将锁打开,则电路自动复位并进入自锁状态,使之无法再打开,并由扬声器发出持续20秒的报警信号。教学提示:
1、该题的主要任务是产生一个开锁信号,而开锁信号的形成条件是,输入代码和已设密码相同。实现这种功能的电路构思有多种,例如,用两片8位锁存器,一片存入密码,另一片输入开锁的代码,通过比较的方式,若两者相等,则形成开锁信号。
2、在产生开锁信号后,要求输出声、光信号,声音的产生由开锁信号触动扬声器工作,光信号由开锁信号点亮LED指示灯;
3、用按钮开关的第一个动作信号触发一个5秒定时器,若5秒内无开锁信号产生,让扬声器发出特殊音响,以示警告,并输出一个信号推动LED不断闪烁。
设计八 彩灯控制器
1、设计一个彩灯控制器,使彩灯(LED管)能连续发出四种以上不同的显示形式;
2、随着彩灯显示图案的变化,发出不同的音响声。教学提示:
1、彩灯显示的不同形式可由不同进制计数器驱动LED显示完成;
2、音响由选择不同频率CP脉冲驱动扬声器形成。
设计九 脉冲按键电话显示器
1、设计一个具有8位显示的电话按键显示器;
2、能准确地反映按键数字;
3、显示器显示从低位向高位前移,逐位显示按键数字,最低位为当前输入位;
4、*设置一个“重拨”键,按下此键,能显示最后一次输入的电话号码;
5、*挂机2秒后或按熄灭按键,熄灭显示器显示。教学提示:
1、利用中规模计数器的予置数功能可以实现不同的按键对应不同的数字;
2、设置一个计数器记录按键次数,从而实现数字显示的移位。
设计十 简易电子琴
1、设计一个简易电子琴;
2、利用实验箱的脉冲源产生1,2,3。。共7个或14个音阶信号;
3、用指示灯显示节拍;
4、*能产生颤音效果。教学提示:
1、各音阶信号由脉冲源经分频得到。
设计十一 出租车自动计费器
1、设计一个出租车自动计费器,具有行车里程计费、等候时间计费、及起价三部分,用四位数码管显示总金额,最大值为99。99元;
2、行车里程单价1元/公里,等候时间单价0。5元/10分钟,起价3元(3公里起价)均能通过人工输入。
3、行车里程的计费电路将汽车行驶的里程数转换成与之成正比的脉冲数,然后由计数译码电路转换成收费金额,实验中以一个脉冲模拟汽车前进十米,则每100个脉冲表示1公里,然后用BCD码比例乘法器将里程脉冲乘以每公里单价的比例系数,比例系数可由开关预置。例如单价是1。0元/公里,则脉冲当量为0。01元/脉冲。
4、用LED显示行驶公里数,两个数码管显示收费金额。
教学提示:
1、等候时间计费需将等候时间转换成脉冲个数,用每个脉冲表示的金额与脉冲数相乘即得计费数,例如100个脉冲表示10分钟,而10分钟收费0。5元,则脉冲当量为0。05元/脉冲,如果将脉冲当量设置成与行车里程计费相同(0。01元/脉冲),则10分钟内的脉冲数应为500个。
2、用LED显示等候时间,两个数码管表示等候时间收费金额。
3、用加法器将几项收费相加,P=P1+P2+P3,4、P1为起价,P2为行车里程计费,P3为等候时间计费,用两个数码管表示结果。
设计十二 洗衣机控制器
1、设计一个电子定时器,控制洗衣机作如下运转:定时启动正转20秒暂停10秒反转20秒暂停10秒定时未到回到“正转20秒暂停10秒……”,定时到则停止;
2、若定时到,则停机发出音响信号;
3、用两个数码管显示洗涤的预置时间(分钟数),按倒计时方式对洗涤过程作计时显示,直到时间到停机;洗涤过程由“开始”信号开始;
4、三只LED灯表示“正转”、“反转”、“暂停”三个状态。
教学提示:
1、设计20秒、10秒定时电路。
2、电路输出为“正转”、“反转”、“暂停”三个状态。
3、按照设计要求,用定时器的“时间到”信号启动相应的下一个定时器工作,直到整个过程结束。
建议选用教材和参考书目
选用教材: 《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李国丽,朱维勇主编。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电子技术基础
模拟部分》(第四版),康华光主编,高教出版社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阎石主编,高教出版社
第四篇:沈阳理工大学 沙盘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沙盘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100351103学时/学分: 2周一、大纲使用说明
本大纲根据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方向)专业2010版教学计划制订
(一)适用专业
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方向)
(二)课程设计性质
专业必修课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
对先修课没要求
2、后续课程:
对后续课没要求
二、课程设计目的及基本要求
目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工艺流程,同时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
思考能力
基本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常用的模型材料的性质和加工要求,并具备进行模型制作的动手能力。
三、课程设计内容及安排
内容:独立完成环境沙盘设计及制作的内容
安排:第一周沙盘模型大型比例制作;第二周沙盘细节制作
四、指导方式
理论与实际动手能力相结合,点评作业。
五、课程设计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法:考查
成绩评定:作业制作情况由任课老师按要求和制作情况按百分制给出,出现代做或是抄袭
总成绩直接以不及格计。
六、课程设计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装饰设计空间艺术》,叶斌编,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室内设计与环境》,王铁编,安徽美术出版社,2001
编写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第五篇:沈阳理工大学 激光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2010.V2012.10(模版)
《激光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Course design of Laser Principles
课程编号:0909A00学时/学分: 2周 / 4学分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2010年教学计划制订
(一)适用专业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二)课程设计性质
本课程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位课程 ____ 激光原理的必修课程设计,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激光原理
2、后续课程:激光器件与技术、激光器件与技术课程设计
二、课程设计目的及基本要求
(一)激光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激光器各种特性测试的设计方法,掌握激光器的工作基本原理及其特性的理论分析方法,为以后毕业设计和从事激光技术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二)激光原理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各自独立地根据激光原理理论、数学知识和计算机知识解决设计题目所要求的全部内容。使学生获得如下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1.掌握激光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基本特性的测量设计方法和常用测量方法的选用; 2.具备一定的激光器特性的理论分析能力与测定能力; 3.文献资料检索、科技论文撰写。
三、课程设计内容及安排
(一)设计安排
1.设计准备1天:为每名学生下达具体设计任务书,教师讲解部分题目和设计要求; 2.设计实施8天(包括一次集中难点解答0.5-1天):理论计算可用计算机辅助完成,设计方案所提出的要求在实验室条件允许时可以进行实际验证; 3.总结答辩1天:学生完成设计合格后进行答辩。
(二)设计内容
第01部分 激光的模式分析
第02部分 高斯光束和发散角、共焦参数的测量及透镜变换 第03部分 各能级系统饱和光强的推导
第04部分 激光器荧光光谱、发射光谱及其小信号增益系数的测量 第05部分 各种激光器特性测量 第06部分 激光工作物质的光吸收特性 第07部分 激光材料荧光寿命的测量 第08部分 谐振腔自再现模迭代解法 第09部分 调Q激光器激光脉冲时间特性分析 第10部分 锁模原理模型设计 第11部分 谱线加宽线型的理论模型设计 第12部分 激光器的最佳工作条件的选择 第13部分 泵浦电路仿真研究 第14部分 速率方程数值解法
第15部分 脉冲激光放大器的输出能量及增益的数值求解 第16部分 激光光束计算机模拟 第17部分 非稳腔模式分析 第18部分 界稳腔损耗分析
第19部分平行平面腔等相位面数值解法 第20部分平行平面腔单程总相移数值解法 第21部分 电偶极子辐射光场傅立叶数值分析 第22部分 高斯光束传输损耗
第23部分 高阶高斯光束的焦移和焦开关
注:1.设计内容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新增或减少;
2.设计内容的每一部分选题之下可以分出若干个子课题,子课题可作为课程设计内容; 3.学生自己也可以自拟设计题目,自拟题目必须经课程负责人和学院审查批准。
四、指导方式
采用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方式,由学生和指导教师共同完成。指导教师对课程设计的全部过程和内容随时提供指导;集中重点指导三次:1.逐个题目讲解,解析要点;2.对难点问题进行集中指导;3.设计答辩完成后的总结性指导。
五、课程设计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1.出勤、学习表现 占20%; 2.设计方案的设计水平占30%;
3.课程设计论文内容、结果及规范程度 占30%; 4.答辩 占20%。
总成绩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分制给出。
六、课程设计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激光原理》,周炳琨编著,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年 2《激光实验》,黄植文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3《激光光学》,吕百达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4《激光物理基础》,王雨三等编著,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
制 定 人: 宁日波 教研室主任: 秦艳利 教 学 院 长: 侯亚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