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软件工程一级学科
2017年软件工程一级学科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适用学科、专业: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工学)
软件工程理论(二级学科、专业) 软件工程技术与管理(二级学科、专业) 信息系统工程(二级学科、专业) 软件服务工程(二级学科、专业)
二、培养方式
1.博士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必要时可由导师组织指导小组,指导小组成员必须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讲师。一般不设副导师,如论文工作特殊需要,经审批同意后,导师可以聘任一名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专家担任其博士生的学位论文副指导教师。
2.跨一级学科(或交叉领域)培养博士生时,应从相关学科中聘请相关学科的博士生导师作为联合指导教师,经院系主管负责人审查批准后,报校学位办公室备案。3.建立规范化的学术交流和学术报告制度,按期检查培养环节的完成情况。
4.导师应有适于培养博士生的研究课题和充足的研究经费。导师(副导师或指导小组)应与博士生定期交流,关心博士生的思想品德、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博士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三、培养目标及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
1.培养目标
进一步学习与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信公正、有社会责任感;掌握软件工程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与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练掌握1-2门外国语,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具有创新能力,在当今快速变化的信息科学研究领域能起主导作用,能独立提出和开展某一领域的科学研究,能从事高校教学工作,具有高层管理工作的能力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软件工程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2.课程学习及学分组成
普博生及论文博士生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需获得学位课程学分不少于19,其中公共必修课程不少于4学分,必修环节5学分,学术与职业素养课程不少于1学分。
直博生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需获得学位课程学分不少于35,其中公共必修课程不少于5学分,学科专业课程学分不少于24,必修环节5学分,学术与职业素养课程不少于1学分。提前攻博生的学分要求同直博生。
四、课程设置
1.公共必修课程(普博生4学分,直博生5学分)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自然辩证法概论
博士生英语
(90680032)2学分(考试)所有博士生必修
(60680021)1学分(考试)直博生必修
(90640012)2学分(考试)所有博士生必修
2、学科专业课程(普博生不少于9学分,直博生不少于24学分)(1)基础理论课(普博生不少于3学分,直博生不少于6学分)
组合数学
(74100043)3学分 计算几何
(70240183)3学分 形式语义学
(74100192)2学分 高等数值分析
(60420024)4学分 应用近世代数
(60420153)3学分 最优化方法
(60420194)4学分 现代优化算法
(60420174)4学分 不确定规划
(60420214)4学分 随机过程
(60230014)4学分 应用随机过程
(60420094)4学分 概率论与随机过程
(80420934)
4学分 基础泛函分析
(60420144)
4学分(2)专业课程 A组
软件度量技术
(74100142)2学分 软件需求工程
(84100102)
2学分 软件测试技术
(74100132)2学分 电子商务概论
(84100122)2学分 电子政务概论
(84100132)
2学分 B组
网络系统建模与分析
(84100242)2学分 计算机网络前沿研究
(84100222)
2学分
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
(74100102)
2学分
应用密码学
(84100182)
2学分
网络测量与分析技术
(84100232)
2学分
(考试)(考试)(考试)(考试)(考试)(考试)(考试)(考试)(考试)(考试)(考试)(考试)(考试)(考试)(考试)(考试)(考试)(考试)(考查)(考试)(考查)(考试)C组
机器学习与知识发现
数据质量
(84100082)
(84100212)
(74100162)
(74100052)
(74100072)
(74100062)
2学分(考试)2学分(考试)2学分
(考试)2学分(考试)2学分
(考试)2学分(考试)2学分(考试)2学分(考试) 现代数据库系统概论
工作流技术基础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数据库管理技术
大规模多媒体信息管理与检索
(74100202) 数据集成
D组
领域特定语言设计
(84100293)
(84100282)
(84100192)
(84100312)
3学分
(考试)
2学分(考试)
2学分
(考试) 嵌入式系统建模与分析技术 软件形式化验证
数据流系统建模与Simulink仿真(74100222)
2学分
(考试) 高性能计算机互连理论与方法
(74100233)
3学分(考试)
嵌入式系统体系结构
(84100332)
2学分(考试)
E组
计算机辅助几何造型
数字几何处理
(84100253)
(84100272)
(84100262)
(84100142)
(84100322)
3学分(考试)2学分
(考试)2学分
(考试)2学分
(考查)2学分(考试) 真实感渲染技术
并行程序设计
信息可视化与可视分析
博士生的专业知识面应具有一定的宽度,直博生所选课程应至少涵盖以上A~E组课程中的三组,普博生所选课程应至少涵盖以上A~E组课程中的两组。
经导师同意,可选信息学院博士生培养方案中的相关课程。
3.学术与职业素养课程(不少于1学分)
学术规范课程
研究生学术与职业素养讲座课程(62550031)1学分(考查) 其他研究生学术与职业素养平台课程 4.必修环节(5学分)
资格考试
(99990061)(99990041)
1学分(考试)1学分(考查)2学分(考查)1学分(考查) 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
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
社会实践
5、非学位课程
(99990032)
(69990041)
为了扩大知识面,可由导师指定或研究生本人自选如下课程。课程列入个人培养计划,可记非学位课程学分。
(1)跨一级学科的其它专业课程;
(2)选修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环境类课程或信息类学科的前沿课程。
6、自学课程
涉及与研究课题有关的专门知识,由导师指定内容系统地自学,可列入个人培养计划,记为非学位课程学分。
7、补修课程
凡在本门学科上欠缺硕士层次业务基础的博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补修有关课程。补修课可记非学位课程学分。
五、主要培养环节及有关要求
1.制定个人培养计划
博士生入学后三周内,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个人培养计划,内容包括:研究方向、课程学习、文献阅读、选题报告、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学位论文及实践环节等方面的要求和进度计划。经导师确认签字后,由学院教学主管核准,交学院业务办备案。2.选题报告与资格考试
博士生的资格考试结合选题报告以口试的方式进行,每学期组织一次,由博士生本人提交书面申请,教学办公室统一安排。资格考试委员会由不少于7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或副高技术职称(有博士学位)的教师组成(其中博士生导师至少4人,学位分委员会委员至少1人)。博士生首先作论文选题报告,随后,资格考试委员会就有关问题提问,全面考查博士生的学科和专业基础以及综合素质。
选题报告一般须在论文答辩两年前完成。普博生的资格考试一般安排在第三学期进行。直博生的资格考试一般安排在第五学期进行。
选题报告应包括文献综述、论文选题及其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可行性、工作特色及难点、预期成果及可能的创新点,论文工作计划、发表文章计划等。评审通过的选题报告以书面形式交系教学办公室备案。资格考试成绩由两部分组成:
直博生:学位课成绩占40%,考试和评审小组打分占60%。普博生:学位课成绩占30%,考试和评审小组打分占70%。
资格考试按成绩排序,每次资格考试的通过率不超过80%,考试不通过者可申请参加下次资格考试。资格考试通过两学年后方可申请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有关资格考试的执行细则见附录1。3.年度进展报告
为了使学位分委员会、教学办更好地了解博士生研究进展,督促博士生做好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已资格考试(开题)的博士生,和到期却未参加资格考试的博士生,需于每年9月1日前,提交有导师签字确认的年度研究进展报告一式三份及电子版一份。教学办组织专家评审,并将评审结果通知指导教师及本人。进展报告的格式见附录2。4.社会实践
按照“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规定”执行。5.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
实行博士生学术报告制度。博士生在论文工作期间每学期至少做一次学术报告;至少有一次在全国性或国际学术会议上报告自己撰写的论文。博士生在学期间应参加30次以上学术报告,其中至少2次为跨二级学科的学术报告。6.学术论文发表的要求
首先要以博士生发表和录用的学术论文水平为前提,同时要求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博士生至少应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或录用论文,具体规定如下:
① 发表论文,获得奖励,获得授权专利均能获得相应分值,博士生必须至少获得6分才能申请学位;
② 在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国际学术会议和期刊发表论文的分值如下:A类5分,B类3分,C类1.5分;在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国际学术会议和期刊之外的SCI和EI刊物发表论文为1分;
③ 鼓励研究生在完成系统开发的基础上,申请科技奖励和申报专利,博士生作为完成人获得国家级奖励 3 分,省部级一等奖 2 分,二等奖 1 分;获得授权专利(博士生为第一发明人或者导师为第一发明人时博士生为第二发明人)得 1 分,专利最多累计 2 分; ④ 鼓励研究生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工作,凡在正式发布的国际标准(包括 IETF,ITU,ISO/IEC 和其他学位分委员会认定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标准)署名的博士生均可获得 2分,此项最多计算一次。补充说明:
(1)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国际学术会议和期刊列表(以下简称计算机学会列表)参见中国计算机学会网站 http://www.xiexiebang.com 除此列表之外,ACL,Supercomputing,DAC会议均按照A类会议计算。
(2)对于博士生发表在中国计算机学会列表之外的刊物和会议的论文,如果导师认为其水平达到了计算机学会列表的相应等级,可以由导师提出书面申请,学位分委员会组织专家组予以认定,根据认定结果计算相应的分值。7.最终学术报告
在博士学位论文工作基本完成以后,至迟于正式申请答辩前三个月,做一次论文工作总结报告,由至少5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教师(其中博士生导师至少3人)组成的审查小组,对论文工作的内容、创新性进行审查。审查小组应严格要求,对达不到博士学位论文要求的,应要求延期答辩,并至少3个月后重新做最终学术报告。
六、学位论文工作及要求
1、博士学位论文是博士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集中反映,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生独立完成。
2、博士学位论文应是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应在科学上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学术成果,应能反映出博士生已经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了独立从事教学或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3、学位论文工作时间要求:直博生原则上入学5年后学位分委员会才受理学位答辩申请,普博生原则上4年后学位分委员会才受理学位答辩申请。硕士生提前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原则上等同于直博生,入学年月从硕士入学算起。
附录1:软件学院博士生资格考试执行细则
一、博士生资格考试对象:所有在读博士生(含直博生)。
二、考试方式:
博士生资格考试结合选题报告以口试的方式进行。
三、考试时间安排:
每学期举行一次考试。一般安排在第三周。
每学期开学时要参加资格考试的博士生向教学办公室提交书面申请,教学办公室在第二周末将每人的考试时间、地点、分组情况等安排通知到报名参加资格考试的博士生。
四、申请参加资格考试的条件: 符合下列三个条件的博士生可以申请参加资格考试:
1、课程学习全部结束且成绩合格;
2、完成书面选题报告且经导师审查通过;
3、导师经全面审查该博士生的情况,同意他参加资格考试;
直博生一般在第五学期申请资格考试。普博生一般在第三学期申请资格考试。
五、考试内容与进行顺序:
1、博士生作选题报告,时间30分钟;
2、资格考试委员会委员提问,时间30-60分钟;
3、提问内容:
选题报告内容; 论文方向的学术前沿; 理论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内容;
资格考试委员会老师感兴趣的有关内容提问。
4、每位考试委员打分(满分100)。未全程参加的资格考试委员会委员不能投票。
5、选题报告成绩=∑每位资格考试委员所给成绩÷考试委员人数
6、如考试委员会老师经讨论,认为有些博士生要加试某些内容,则以笔试形式进行,时间另行安排。
六、资格考试成绩(满分 100分):
1、首次参加资格考试的普博生:
学位课程平均成绩×30% +(∑每位资格考试委员所给成绩÷考试委员人数)×70%
2、首次参加资格考试的直博生:
学位课程平均成绩×40% +(∑每位资格考试委员所给成绩÷考试委员人数)×60%
3、第二次参加资格考试的博士生(包括普博生和直博生): 资格考生成绩 =(∑每位资格考试委员所给成绩÷考试委员人数)×100%
七、通过资格考试的要求:
教学办公室将每一位博士生的资格考试成绩按组进行排序,每次资格考试的通过率不超过80%,并在“资格考试表”中记载资格考试委员会名单、资格考试成绩及是否通过资格考试的结论,考试成绩记载入博士生的成绩册,“资格考试表”最后由该生的资格考试委员会组长审定并签字存档。
资格考试通过的博士生的考试成绩以最低分为70分进行归一化,进行分类,分别以5分为一挡,即分别记为75、80、85、90分、特别优秀的可记为95、100分。
八、资格考试不通过的博士生可以在下一学期或以后的学期再申请参加考试,不通过的次数不作限制,但论文实际工作时间从资格考试通过时开始计算,且论文实际工作时间不得少于两学年。资格考试通过两学年后方可申请答辩。
九、资格考试委员会组成:
1、组成人数 :不少于7人。
2、组成人员 :资格考试委员会应具有高级技术职称、或副高技术职称且获博士学位,其中博士生导师至少4人,学位分委员会委员至少1人。
参加考试的博士生的导师可以参加该生的资格考试委员会。
资格考试委员会组长必须是学位分委员会委员。组长与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一起审定资格考试委员会成员名单。组长的职责是:负责资格考试过程的组织、收集每位委员的评分,组织考试中特殊问题的讨论并做出结论,审定博士生的“资格考试表”并签字。附录2:软件学院博士生年度进展报告的格式
软件学院博士生年度进展报告应按以下格式认真书写,并由导师审查格式、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并确认签字。1.封面及规格
封面应包括:开题的博士学位论文题目,或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方向、博士生姓名、博士生学号、导师姓名、博士生联系电话、博士生email、提交时间等信息
报告用用A4纸打印;边距为:上2.5cm, 下 2.5cm,左3cm,右2.5cm;行间距为1.25倍行距,段前0.15倍行距;字体:宋体;字号:小四。
2.报告主体的要求
报告的主体应包括:
1)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研究目标 2)研究背景
3)一年来的研究内容、进展 4)投稿、发表论文情况 5)下一步研究设想 6)发表论文计划
要求博士生认真书写进展报告,报告应10000字以上。3.导师确认及签字
导师应认真审读博士生的进展报告;就进展报告的真实性、研究成果的创新性、研究计划的可行性,给出评价。并签字确认。
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签字(盖章):
2017年6月9日
第二篇:民族学(一级学科)专业简介
民族学(一级学科)专业简介:
民族学是广东省属高校唯一的民族学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016年评为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前身是广东民族学院,已有60年的发展历史,民族研究一直是该校传统优势学科,专业基础实力雄厚,特色鲜明,在广东乃至华南地区具有独特的传统优势地位。多年来,该学科始终围绕国家民族地区发展战略布局、党和政府处理民族问题的大政方针政策和我省民族地区的实际发展需要,长期致力于岭南民族研究,服务于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为我省各民族团结进步、民族地区改革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本学科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和优势:
1.民族学一级学科下设七个二级学科,每个二级学科根据学科特色设置了若干研究方向。基于学术积淀,顺应时代需求的学科方向凝练,形成了一些特色鲜明的优势学科方向,如: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创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与社会治理、民族文化艺术资源与产业发展等。这些学科方向各有优势和特色:岭南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创新借助高新技术致力于民族发展大数据库平台的建设,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科科学研究构筑高水平的省部级创新平台。民族地方政府社会治理与创新、民族社会公共事业管理与服务、民族社会公共政策与法治研究成果丰硕、影响广泛。岭南少数民族传统工艺、音乐、绘画、民间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电商产业相结合,开创了一条别具一格的应用研究路径。
2.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拥有一支知识、年龄以及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团队,现有专任教师50人,其中教授21人,副教授18人,讲师8人,具有博士学位31人。硕士生导师30名。具有博士学位的占62%。有2名教师为广东省“千百十”培育对象,有1位为“广东省文化英才青年领军人才”,本学科带头人和主要学术骨干在国内本学科领域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3.高层次创新平台建设上,拥有2个省部级创新平台(基地)“广东省咨询决策研究基地民族发展研究中心”和“广东省民族发展大数据工程研究中心”。拥有1个国际既港澳台合作重大平台“广东省高校玻璃艺术国际合作平台”,2个教育厅重点研究平台“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民族研究所”和“广东省重点提升平台岭南民族研究中心”。汇集了诸多优势资源,促进本学科开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教学与高水平的科研。4.三年来,主持6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25项省级项目,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一项,经费达到554.8万元; 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91篇,出版专著22部,整体学术水平、科研能力较为突出,特别是民族语言文化研究在本学科研究领域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第三篇:苏州大学本一级学科排名
苏州大学本一级学科排名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
学校代码及名称 本一级学科 学科在全国排名10285苏州大学
机械工程 65
光学工程 10
材料科学与工程 33
信息与通信工程 4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6
纺织科学与工程 3
软件工程 23
工商管理 42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16
统计学 32
化学 20
数学 20
世界史 32
中国史 22
外国语言文学 17中国语言文学 15
体育学 9
心理学 17
教育学 20社会学 27
政治学 11
法学 17
应用经济学 36
哲学 21
基础医学 13临床医学 28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13
药学 17
护理学 17
艺术学理论 18美术学 27
设计学 9
第四篇:305 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305 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
自己收藏的 觉得很有用 故上传到百度 与大家一起分享!
0305 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
0305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硕士点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
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系统专业知识的高层次人才 具体要求是:
1、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热爱祖国 遵纪守法 品行端正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具备良好的学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包括尊重他人的智慧成果 认真进行有创意的学术研究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以适应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全面熟悉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献 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规律 具有较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在本学科内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宽的知识面 具有正确的理论方向和良好的学风
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较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成为本专业的科学研究、高等教育和党政实际工作部门的专门人才 学位论文应当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较高的学术水准
3、掌握一门外国语
能运用该门外国语比较熟悉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一定的写作能力
二、学习年限
3年
三、主要研究方向
01、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政治理论研究
02、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社会理论研究
四、课程设置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详见课程设置一览表
五、培养方式
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采取以导师为主
导师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
讲授与讨论、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因材施教、严格考核等多种具体途径和方式 提高硕士生的培养质量
导师应全面关心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业务学习和身心健康
努力拓展培养方式
更好地培养党务、政工干部、理论研究和宣传干部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六、考核方式
专业课以写作论文为主
要求作业围绕本课程的内容与教师讨论后选择一个主要论题 进行语言规范、表述严谨、深刻而有独创性的研究与写作 以训练学生的独立思考与研究能力 对于大部分抄袭他人文章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本人未付出应有劳动的论文应令其重写 或者判为不及格 同时
学生应按时读完教师开列的阅读文献 并写出读书笔记
对于未写笔记或写得马虎者 应令其重读重写 或者判为不及格
研究生入学后第三学期末进行中期考核
由导师组对学生的学位课程、掌握现有文献和学术研究动向、论文准备及进展情况进行全面考核 对完成学业无望或确有困难者 劝其退学或作肄业处理
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对硕士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全面训练、培养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也是研究生取得学位的最终标志性成果 第三学期在导师指导下确定学位论文选题 并提出撰写计划和开题报告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选题在原则上结合个人研究兴趣、本学科研究前沿以及导师研究课题进行综合评估
由本专业导师组在听取研究生撰写计划和开题报告并讨论确认后 方能正式进行资料的查阅、搜集和论文撰写工作 论文应紧密围绕专业研究方向进行 对论文的基本要求的是:选题新颖 述评到位 格式规范 语言流畅 表达准确 结构合理 论点明确 见解独到 论据充足 引用充分
八、其它学习项目安排
教学实践在第二或第三学期进行 一般安排本科生有关课程的辅导、答疑 批改作业或有关教学活动
根据实际需要和可能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安排社会实践或科研实习
其中包括参加导师或教研室的课题研究 参加各类学术报告会 进行社会调研或搜集资料等
九、学位论文答辩和学位授予
申请硕士学位者必须在省级以上(包括省级)学术刊物上正式、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至少一篇 且参加我校认可的外国语水平考试 达到规定的分数线 方可进行答辩 论文答辩通过者 授予硕士学位
十、阅读书目 著作类: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2、《列宁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3、《毛泽东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
4、《毛泽东文集》(1-8卷)人民出版社;
5、《邓小平文选》(1-3卷)人民出版社;1993-1994
6、《江泽民文选》(1-3卷)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
7、庄福龄等:《马克思主义史》(1-4卷)人民出版社 1996年版;
8、《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9、【英】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思想导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0、【美】乔恩·埃尔斯特:《理解马克思》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
11、【德】亨利希·库诺:《马克思的历史、社会和国家学说》 世纪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年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12、国家教委社科司:《马克思主义原理》(修订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年
13、陶德麟、石云霞主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武汉大学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6年
14、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
15、于文俊等主编:《马克思主义百科辞典》(上中下)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7-1990年
学术期刊类:
1、《中国社会科学》
2、《马克思主义研究》
3、《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4、《国外理论动态》
5、《科学社会主义》
6、《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课程设置一览表 类别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课程名称 课程编号 学时 学分 教学方式 学期 考核方式 任课 教师 备注
一 二 三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学位课 公共课 英语 10657M101 144 4 讲课 √ √
考试 校统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10657M104/10657M102 36 2 讲课 √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考试
专业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 030500M01 54 3 讲课 √
考试 罗玉达 方向1、2 方向1、2 方向1、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专题研究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030500M02 54 3 讲课 √
考试 郑黔玉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题研究 030501M03 54 3 讲课 √
考试 杜国辉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非学位课
必修课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0657M201 36 1 讲课 √
校统一
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专题研究 030501M04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2 讲课
√
考试 杨仁厚 方向1、2
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专题研究 030501M05 36 2 讲课
√
考试 罗玉达 方向1、2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专业英语 10657Z104 18 1 讲课
√
考试
选修课
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专题研究 030501M06 36 2 讲课
√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考试 陈正发
方向1
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研究 030501M07 36 2 讲课
√
考试 张国安 方向2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 030501M08 36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讲课
√ 考试 张国安 方向1、2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专题研究 030501M09 36 2 讲课
√ 考试 杨仁厚 方向1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专题研究 030501M10 36 2 讲课
√
考试 熊永兰 方向1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专题研究 030501M11 36 2 讲课
√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考试 杨
明 方向2
马克思主义基本范畴及科学体系研究 030501M11 36 2 讲课
√
考试 杨仁厚 方向2
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问题研究 030501M12 36 2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讲课
√ 考试 罗玉达 方向1、2 培养环节
助教、助研或助管
1学分
三年参加20次学术活动(由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组织打卡)
1学分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答辩时间(第二学年开始两周内完成)
1学分
公开作学术报告至少一次
1学分
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
1学分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文献阅读(人文社科类)
2学分
在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至少1篇
参加我校认可的外国语水平考试 达到规定的分数线
说明:
课程总学分28-31学分 学位课学分15学分
培养环节学分不少于6学分,共34-37学分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第五篇:0815水利工程一级学科简介
0815水利工程一级学科简介
一级学科(中文)名称: 水利工程
(英文)名称: Hydraulic Engineering
一.学科概况
水利工程是国家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支柱性学科,在深入研究自然界中水的时空分布及演化规律基础上,通过实施工程及非工程措施,实现水资源的充分保护和合理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障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
水利工程学科历史悠久。水为生命之源、生态之基、生产之要,自古以来,人类即与水为邻,与水相伴,人类文明发展史与水紧密相关,与水利工程密切相关。人类已有几千年用水治水经验,在欧洲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以来,在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大规模的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水利工程已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学科体系。在新的历史时期,人类社会发展面临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巨大挑战,水作为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在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日益突出。伴随社会科学和其它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一大批有关用水治水的新思维、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及新的管理实践相继涌现,不断丰富完善水利工程学科的理论与实践体系。
水利工程学科的发展经历了从工程水利、资源水利到民生水利的转变,防御洪涝灾害、保障生活生产用水、治理水土流失和水环境污染等,是水利学科目前面临的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任务。给洪水以出路、洪水资源化,开源节流、建设节水型社会、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控污治污、发展绿色经济、充分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等等
将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以及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理念产生深远的影响,水利工程学科需要从理论上、技术上进行不断创新。
二.学科内涵
水利工程学科研究水的运动规律及与建筑物的相互作用。在太阳能的驱动下,地球上的水(包括江河湖海中的地表水、土壤和岩石中的地下水,以及空中的大气水)形成复杂的时空分布和演化规律。为适应人类社会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需要在流域或区域等不同空间尺度上,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改造水的时空可利用性,以达到兴利避害的目的。水利工程学科在深入分析水循环规律的基础上,研究各种工程和非工程措施,诸如闸坝堤防、河渠管道、水库湖泊、水电站、水泵站、港口码头航道等的规划、设计、施工、安全防护、运行管理,实现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和高效利用。水利工程学科具有理论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双重特性。
水利工程学科以数学、力学、物理学、地理学、系统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环境学和生态学等作为其理论基础,并辅以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测控技术等必要的知识基础。专业知识要求具备水工建筑学、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岩土力学、水文学、水资源规划学、自然地理学、气象学、海洋学、地质学、河口海岸动力学、建筑材料学等。
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基础理论研究(包括界面过程的物质输移理论,强度、损伤和老化等的结构理论,系统集成和决策响应理论等),原型观测或现场检测(遥感、遥测、实地测量等)、统计分析、物理模型试验、计算机数学模拟等。研究工作遵循从实践中抽象概括上升到理论又回到实践经受包括工程实证实践检验的认知过程。
三.学科范围
本学科目前包含5个主要研究方向,即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力学
及河流动力学、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和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同时,以水信息学为代表的新兴交叉学科方向发展迅速。
水文学及水资源主要研究地球上水的形成、分布和运动规律,以及水旱灾害防治、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生态环境改善与保护和水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并与现代量测技术、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结没合,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水循环基础理论与现代模拟、水文气象耦合机理、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水文水资源影响、水文不确定性理论及方法、水灾害形成机理及模拟预测、水灾害监控、评估和应急技术、水资源演变规律和综合评价、水资源合理配置与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系统优化规划与调度、水环境演变与生态保护、水信息基础理论与方法、数字流域理论与方法等。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主要研究水流静止和运动的规律,水流与河床、海岸、过水建筑物等固体边界的相互作用,以及泥沙、空气或其它物质在水流中的扩散与输运规律,水生生物对水流运动的响应关系等,并使其应用于实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它与数学、力学等基础理论学科相交叉,与水利水电、海港航运等工程学科相结合,在经济建设中有广阔的用途。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生态及环境水动力学、工程水力学、流固耦合理论与应用、数值模拟与水信息技术、岩土渗流与控制、河流泥沙工程及河流管理、泥沙输移理论与河流模拟、现代流体测试技术等。
水工结构工程主要研究自然水域的人工建筑物及其地质基础,研究控制水的方式和结构、水工建筑材料、施工工艺技术和施工组织,研究工程的运用、监测、维修等。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水工建筑物及地基的分析理论、安全监控与现代试验技术,现代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高边坡及地下工程,大型水闸、船闸及输水结构,水工混凝土结构及新材料研究等。
水利水电工程主要研究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项目评价、施工管理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环境问题的理论与技术。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水利水电系统规划与优化调度,水电站、抽水蓄能电站、潮汐电站和泵站水力学,水电站及泵站结构,抽水蓄能及新能源开发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灌区规划和水利经济与管理等,水利工程评价方法与评价指标体系,大型水利枢纽的联合调度模式,水利水电建设经济分析与环境影响评估;水利水电建设项目施工管理、水利工程安全防护与运营管理及流域现代化综合管理等。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主要研究近海及河口水流波浪、泥沙运动规律,研究港口海岸以及近海工程的建筑物等。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结构,河口海岸及近海工程水动力环境,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泥沙,河口海岸风暴灾害与防灾减灾,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水文监测,水文观测和调查技术、水文资料分析及处理,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经济与规划管理等。水利信息化与数字化是水利工程与信息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新兴研究方向,主要研究范围包括:多源水利信息的实时采集与融合技术,基于网络的水利信息传输、存储技术及分析方法,并行计算方法及其应用,水系统建模方法与虚拟仿真,水利行业软件开发标准研究等。
四.培养目标
1.博士学位:具有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以及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悉本学科的现状和对学科前沿研究具有足够的敏感,对学科的未来发展趋势有良好的把握。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学科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和高尚的学术道德。能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并取得创造性的成果,成为引领水利学科发展的创新型杰出人才。
2.硕士学位:具有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以及系统的专门知识,-4-
了解本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实验基本技能。较为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学科的外文资料。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和学术道德。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工程管理或相关技术工作的能力,成为推动水利水电建设快速发展的高级人才。
3.学士学位:掌握本学科相应的专业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素养,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实验方面得到基本训练,具有应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和从事组织管理的能力。熟悉与水利工程相关的法津法规,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是水利水电建设事业的生力军。
五.相关学科
数学、力学、土木工程、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