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乡的艺术
《家乡的艺术》
课 题:《家乡的艺术》 课 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能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以小组为单位对家乡的艺术作品开展调查活动,并仿照家乡的乡土艺术创作一件作品。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欣赏能力。
2、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本课,初步了解家乡的艺术。通过观察、分析作品,知道一至两种家乡艺术作品的 特色和工艺制作方法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通过寻找家乡的艺术作品,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家乡,激发对家乡艺术的自豪感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分析家乡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制作材料、工艺造型和色彩等元素。
教学难点:对家乡艺术作品的欣赏、分析及艺术特征的总结。教师准备: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工具,安定情绪
(二)、导入新课
播放课件,了解什么是“家乡的艺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家乡的艺术多是一些民间艺术,有的虽不起眼,但我们从小就熟悉它,热爱它,它给我们的家乡带来了美和欢乐,今天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进一步了解、熟悉我们身边的民间艺术。)
(三)、讲授新课
1、欣赏课本中民间艺术的图片,分析。1)这些艺术品美在哪里? 2)它们有什么用处?
2.介绍面人、凤翔泥塑作品。
1)、面人也称面塑、年模、面花,是一种制作简单但艺术性很高的汉族民间工艺品。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它用面粉、糯米粉为主要原料,再加上色彩,石蜡、蜂蜜等成分,经过防裂防霉的处理,制成柔软的各色面团。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面塑艺术的特点:
1、颜色丰富;
2、体积较小、便于携带;
3、材料便宜,制作成本比较低廉。
面塑实际上是馍,用糯米粉和面粉加彩后,捏成的各种小型人物。主要出现在嫁娶礼品、殡葬供品中,也用于寿辰生日、馈赠亲友、祈祷祭奠等等方面。农家把已蒸好的各种面塑花摆在诸神前,其中猪头形面塑俗称“大供”,另外还有花模、花果模、礼模、馍玩具等。2)、凤翔彩绘泥塑是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的一种汉族民间艺术,当地人俗称泥货。当地老乡购泥塑置于家中,用以祈子、护生、辟邪、镇宅、纳福。六营村的脱胎彩绘泥偶由此出名,并代代相传,成为中国民间美术中独具特色的精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凤翔泥塑汲取了古代石刻、年画、剪纸和刺绣中的纹饰,造型夸张,色彩鲜艳,深受人们喜爱。
凤翔彩绘泥塑有三大类型,一是泥玩具,以动物造型为主,多塑十二生肖形象;二是挂片,有脸谱、虎头、牛头、狮子头、麒麟送子、八仙过海等;三是立人,主要为汉族民间传说及历史故事中的人物造像。
凤翔泥塑共有170多个花色品种,其中有半人高的巨型蹲虎、虎挂脸,也有小到方寸的小兔、小狮;制作中使用黑粘土、大白粉、皮胶等,有模具定性,造型洗练、夸张,装饰华美富繁,色彩艳丽喜庆,形态稚拙可爱,在全国众多的民间泥塑中独树一帜。
凤翔泥塑的工艺程序为制模、纸筋、入泥、脱胎、挂粉、勾线、彩绘和涂漆。凤翔泥塑制作方法简使易行,造型生动,色彩别具一格。其用色不多,以大红大绿和黄色为主,以黑墨勾线和简练笔法涂染,对比强烈,使人爱不释手。
在数百年的历程当中,泥塑作品不断的继承和发展着,众多优秀的传统泥塑作品都得以不断传承,尤为典型的是虎的形象。
3、提出问题
小组合作讨论:我们新疆都有哪些艺术呢?把你查到的资料分享给大家。
小组汇报
(桑皮纸、英吉沙小刀“吾孜勒克”、喀什土陶传人、伊犁沙玛瓦尔制作、火的雕塑—喀什红铜器、铁匠、喀什民间乐器制作、美丽的喀什摇床、喀什花木箱的翩作等)
提出问题:你是从哪几方面来了解民间艺术特色的?(艺术形式、工艺制作、功能特点、民俗内涵)
(四)、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作业要求:请仿照家乡的乡土艺术制作一件作品,并写出它的艺术特色。也可以用绘画的形式来完成。
(五)、板书设计
课题:家乡的艺术
艺术形式、工艺制作、功能特点、民俗内涵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工具,安定情绪
(二)、导入新课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
(三)、讲授新课
1、提出问题:除了我们上节课所介绍的艺术,你还查到哪些?
小组汇报
2、在你的学习小组里相互的说一说,你仿照家乡的哪种艺术?为什么?
3、学生继续完成作业。
(四)、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作业:请仿照家乡的乡土艺术制作一件作品,并写出它的艺术特
色。也可以用绘画的形式来完成。
(五)、板书设计
课题:家乡的艺术
艺术形式、工艺制作、功能特点、民俗内涵
教案反思:
第二篇:家乡的艺术
家乡的艺术
教材分析:
本课是“综合·探索”课程“家乡”系列的第三课。家乡的艺术带有地区人文特色,无论是民间美术、建筑,还是玩具、戏曲,都与家乡的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教材中呈现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工艺品,有建筑上的雕刻,也有生活中的玩具、面花,其目的就是向师生传达一个何为“家乡艺术”的信息。一个泥玩具、一个刺绣的布兜儿,也许在常人眼中不算什么,而就是这些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寻常之物,成为一个地区文化的载体。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去寻找、发现家乡的山山水水、房前屋后隐藏着的美,并学会去欣赏它们、珍视它们,这就是本课编辑的主旨思想。教学内容与目标:
认知:通过学习本课,初步了解家乡的艺术。通过观察、分析作品,知道一至两种家乡艺术作品的特色和工艺制作方法等。
能力:能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以小组为单位对家乡的艺术作品开展调查活动,并仿照家乡的乡土艺术创作一件作品。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欣赏能力。
情意:通过寻找家乡的艺术作品,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家乡,激发对家乡艺术的自豪感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寻找家乡艺术作品的过程是不容忽视的。作为本课前期的准备工作,我们要帮助学生做好调查的充分准备。
2.分析家乡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制作材料、工艺造型和色彩等元素。
难点:1.对家乡艺术作品的欣赏、分析及艺术特征的总结。
2.在学生常见的平凡物上,发现其美的因素,并引发学生的自豪感。
学习材料:
上网查找家乡的艺术。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引入课题:
1.什么是“家乡的艺术”?(教师可展示实物或图片)。2.这些物品都有很大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3.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进一步了解、熟悉我们身边的民间艺术。三 欣赏新疆的民间艺术
1、非物质文化遗产
首先想到的是新疆的歌舞,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一种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主要分布在南疆、北疆、东疆各维吾尔族聚居区,在乌鲁木齐等大、中、小城镇也广为流传。
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肇始于民间文化,发展于各绿洲城邦国宫廷及都府官邸,经过整合发展,形成了多样性、综合性、完整性、即兴性、大众性的艺术风格,并成为维吾尔族的杰出表现形式。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唱词包括哲人箴言、先知告诫、乡村俚语、民间故事等,其中既有民间歌谣,又有文人诗作,是维吾尔族人民心智的生动表现。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的音乐形态丰富多样,有多种音律,繁复的调式,节拍、节奏和组合形式多样的伴奏乐器,显示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强烈的感染力。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在其文化空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最具代表性的十二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刀郎木卡姆流派。
2、手工艺制作
刺绣:大到挂毯、地毯、床单,小到手机套、杯垫,刺绣已深深的融入到新疆少数民族的生活当中。
3、新疆的建筑
《新疆喀什 艾提卡尔清真寺》约创建于500多年以前,是中国最大的伊斯兰礼拜寺。寺座西面东,大门开在东南角。门楼砖砌,正中是尖拱大龛,门墙左右以院墙连接两座宣礼塔。门左院墙很短,宣礼塔比较粗壮,右墙较长,塔较为纤细,以门为中心,取得了不对称均衡构图。院墙上也有尖拱龛,圆形的宣礼塔上有穹窿顶小亭,许多大小尖拱尖顶的不断出现,强调了造型手法的统一。礼拜殿在院子西侧,座西向东。中国伊斯兰教礼拜殿都采取这个方向,使得信徒在面向礼拜殿后墙上的圣龛祈祷时,同时也朝向阿拉伯麦加的圣寺。礼拜殿分外殿、内殿。外殿很长,向前完全敞开,采用本地古代已有的木柱密梁平顶
结构。内殿三面为外殿所围,前墙正中开门洞,有非常精美的石膏几何花纹。
《交河故城》是公元前2世纪至5世纪由车师人开创和建造的城市,在南北朝和唐朝达到鼎盛,9至14世纪由于连年战火,交河城逐渐衰落。元末察合台时期,吐鲁番一带连年战火。交河城毁损严重,终于被弃。
交河故城南北长1600余米,东西最宽处约300米,分为寺院,民居,官署等部分。它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生土建筑城市,也是我国保存两千多年最完整的都市遗迹,被誉为“世界上最完美的废墟”。
古城遗址保存较好,分为寺院,民居,官署等部分。布局大体分为三部份,一条长约350米,宽约10米的南北大道,把居住区分为东、西两大部分。大道的北端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并以它为中心构成北部寺院区。城北上还建有一组壮观的塔群,可能是安葬历代高僧的的塔林。
东南方有一座宏伟的地下宅院,顶上有11米见方的天井,天井东面南道,没
有四重门栅,天井地面,有一条宽3米,高2米的地道,长60米,与南北大道相通。据考察推测,可能是安西都护府的住所,后为天山县的官署衙门。西部有许多手工作坊。大道两侧是高厚的土垣,垣后是被纵横交错的短巷分割的“坊”,临街不开门。“坊”内有居住遗址和纺织、酿酒、制鞋等手工作坊。东侧有军营、余为民居。
《乌鲁木齐二道桥大巴扎》
三、欣赏民间艺术作品
1.欣赏课本中民间艺术的图片,分析。1)这些艺术品美在哪里? 2)它们有什么用处?
2.教师引导学生从书上的图片中选择一件大家感兴趣的艺术品进行介绍。3.引导学生分组展示自己搜集的或者自己喜爱的民间艺术品实物或照片,说一说
“泥人张”是北方流传的一派民间彩塑,它创始于清代末年。“泥人张”创始人叫张明山,生于天津,家境贫寒,从小跟父亲以捏泥人为业,养家糊口。张明山心灵手巧,富于想象,时常在集市上观察各行各业的人,在戏院里看多种角色,偷偷地在袖口里捏制。他捏制出来的泥人居然个个逼真酷似,一时传为佳话。张明山继承传统的泥塑艺术,从绘画、戏曲、民间木版年画等姊妹艺术中吸收营养。经过数十年的辛勤努力,一生中创作了一万多件作品。她是艺剪花娘子库淑兰
1937年一个春意融融的日子,黄土高原上广袤而死寂的黄色里正长出几点绿意,库淑兰嫁到了富村。黄土地上的富村其实并不富裕,贫困就象影子一样跟着她。为打发时日,库淑兰开始学剪纸。几十年间,她和村上其他姑娘婆姨一样,纸剪了几大车,就是少为人知。十年前的一天,他不慎失足,掉在十几米深的崖下昏了过去,几天几夜不省人事。家人开始为她准备后事。不想她一日醒来,精神蠼烁,口称自己就是“剪花娘子”。
四、仿制家乡的艺术作品 1.播放老奶奶剪纸的照片或录象。2.模仿制作一件你喜爱的民间艺术品。
五、体会对家乡艺术的感情
1.展示学生收集和仿制的民间艺术作品。
2.当我们接待外国友人时,我们可以拿出什么样的礼物呢?
3.希望同学们把它们继承发扬下去,使我们的家乡艺术更加繁荣、昌盛
陈家祠的砖雕艺术十分高超,运用了砖雕中的圆雕、浮雕、镂空、挂线砖雕等方法,正门东西两边共有六幅巨型砖雕,西边三幅正中为“梁山聚义图”,再现了梁山好汉汇集聚义厅的场景,“聚义图”两边分别是“桐柳杏凰群图”和“松雀图”,画面空白处有名家诗句陪衬,“桐柳杏凰群图”是范仲淹《登岳阳楼记》中的名句:“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字为行书体,笔迹流畅,刀法钢劲,落款为“黄南山作”,这可是当时砖雕大师的杰作。东面墙上的砖雕与西面的对称,中间是“刘庆伏狼驹”图,取材于西汉时刘庆降服西夏进贡的一匹名为“狼驹”的烈马的故事;左右两边分别是“百鸟图”和“五伦全图”,空白处同样陪衬着名人诗句。这几幅砖雕无论规模还是雕刻技艺,都堪称南派砖雕的代表。陈家祠内最令人陶醉的雕刻是前东、西次间,东、西斋间山墙上镶嵌的戏曲场面的浮雕,如“刘庆伏狼驹”、“梁山泊聚义”等画面,深浅浮雕、透雕穿插运用,场景中众多人物姿态各异,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更有罕见的行书诗词砖雕,字迹清晰、流畅,气贯全篇。祠堂中的砖雕作品大都出自广东番禺、南海的著名艺人黄南山,杨鉴廷之手,这些砖雕是研究民间美
第三篇:家乡的艺术剪纸资料
剪纸艺术是最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一,作为一种镂空艺术,它能给人以视觉上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下面是关于家乡的艺术剪纸资料的内容,欢迎阅读!
艺术剪纸
1艺术剪纸
2艺术剪纸
3艺术剪纸
4艺术剪纸
5艺术剪纸6
艺术剪纸7
艺术剪纸8
艺术剪纸9
剪纸艺术的由来
中国的剪纸起源于西汉。当时人们用麻纤维造纸,传说汉武帝的宠妃李氏去世后,武帝思念不已,请术士用麻纸剪了李妃的影像,这大概是最早的剪纸。公元105年,蔡伦改进和推广前人的经验开始大量造纸,这种镂花形式因找到了更易普及的材料从而诞生了剪纸艺术。
剪纸到南北朝时期已相当精熟,在明、清以后广为流传,遍及大江南北。特别是在农村,人们以剪纸来表达吉祥如意的心愿。在春节、结婚时,便把各种寓意祥瑞的剪纸贴在窗格上,营造出喜庆祥和的气氛。有的地方,剪纸还曾是每个女孩所必须掌握的手工艺术,是人们用来品评新娘的一个标准。古老的剪纸以剪刀绞出为主要手法,趣味浑朴天然,后来剪纸艺人为了省工,一刀多张,改为刻刀雕刻为主,风格转为精巧。作品取材于生活周围的风土人情,蕴含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门神剪纸简介
门神的前身是桃符,又称“桃版”。古人认为桃木是五木之精,能制服百鬼,故从汉代起即有用桃作厌胜之具的风习,以桃木作桃人、桃印、桃板、桃符等用来辟邪。门神传说是能捉鬼的神荼郁垒。上古的时候,有神荼郁垒俩兄弟,他们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一棵桃树,树荫如盖。每天早上,他们便在这树下检阅百鬼。如果有恶鬼为害人间,便将其绑了喂老虎。这个传说,除《山海经》记载外,汉代诸书皆有记载。
后来,人们便用两块桃木板画上神荼、郁垒的画像,挂在门的两边用来驱鬼避邪。然而,真正有史书记载的门神,是古代的一个勇士叫做成庆的。班固的《汉书·广川王传》中记载:广川王(去疾)的殿门上曾画有短衣大裤长剑的古勇士成庆的画像辟邪。到了唐代,门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广泛取代。
秦琼又名秦叔宝,山东历城人,人称:赛专诸,似孟尝,神拳太保,双锏大将。锏打山东六府,马踏黄河两岸。尉迟恭又名尉迟敬德,武艺高强,日占三城,夜夺八寨,功累封鄂国公。秦、尉迟二将帮助李世民打下天下建立大唐后,被封为开国元勋,为什么会充当民间的门神呢?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记:唐太宗李世民早年降瓦岗、扫窦建德、镇杜伏威等起义军,其间杀人无数。登基后,身体极差,夜间梦寐不宁,多做恶梦,常见妖魔鬼怪在寝殿内外抛砖扔瓦,使前后殿宇、36宫72院俱无宁静,李世民惧之,告诉群臣,然宫内殿外上下都全然不知,仅唐太宗李世民一君有感而日夜恐惧。月余后,太宗终受不住恶鬼的折磨,召众将群臣商议。众将提出让元帅秦琼与大将军尉迟恭二人每夜披甲持械守卫门于宫门两旁。是夜,果然无事,太宗和朝廷上下文武官员齐声喝彩。然久而久之,太宗念秦琼,尉迟恭二将日夜辛劳,便让宫中画匠绘制二将之戎装像,怒目发威,手持鞭锏,悬挂于宫门两旁。此后邪崇全消。后世沿袭此法,遂将二将永做门神而使他们在民间得以成为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威望最高、普及性最强、贫富皆爱的门神,至今长盛不衰。
还有一种专贴在后门的门神。后门门神一般只贴一位,为什么呢?因为后门一般多为单扇门。贴谁呢?多为钟馗和大唐丞相魏征。钟馗专捉鬼神,可谓人人皆知,而魏征之所以成为后门门神也有文字记载。小说《西游记》中说:泾河龙王为了和一个算卜先生打赌,结果犯了天条,罪该问斩。玉帝任命魏征为监斩官。泾河龙王为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应了,到了斩龙的那个时辰,便宣召魏征与之对奕。没想到魏征下着下着,打了一个盹儿,就魂灵升天,将龙王斩了。龙王抱怨太宗言而无信,日夜在宫外呼号向唐太宗索命。无奈宫门外有秦琼,尉迟恭二将把守,老龙王冤魂自不敢从双锏双鞭下走过,便转至皇宫的后宰门,砸砖碎瓦。由于秦琼和尉迟恭已在前门,故丞相魏征只好亲自持诛龙宝剑夜守后宰门,时间一长,老龙王的冤魂渐渐地衰落下去,魏征手中那把诛龙宝剑便不再呈高扬之状而垂立一侧了。魏征在隋唐演义中本是一文臣,最早在潞城县二贤庄三清观内当道长,后被民间奉为门神后,其像也仗剑怒目,一派英武气概。
门神剪纸与送穷花
剪只雄鸡,爪下踏着妖物(毒虫、鬼头),嘴里叼着灵芝草,鸡身上有蝙蝠、蟾蜍装饰物,贴在门上作为门种;也有只剪只雄鸡、对狮、老虎或骑马舞剑英雄武将作为门神的。
人们为了欢庆春节,前一年腊月二十三除尘以后,开始剪以“送穷花”为主题纹样的窗花、炕窑花、顶棚花、箱柜花。
名称多叫“连年有余”、“招财进宝”、“富贵龙”、“吉兽进宝”、“大白菜”等。表示镇邪消灾、迎福送穷,过个祥和如意年。
据魏《镇原县志·民俗志》中记载:“岁时,正月元日,彻夜燃灯,焚香荐牲设醴,供五祀,祭祖先……五日,未明时,户户剪纸为人并舟车糗饵,送之通衢,名曰:“送穷”。由此可知,剪纸花送穷习俗由来已久。
中国各地方的艺术剪纸
中国剪纸艺术——瑞昌剪纸.瑞昌民间剪纸源远流长,据有关学者从多方面考证,一致的认为是起源于我国的汉代,当“纸”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剪” 的艺术早已存在,只不过是表现为剪帛、剪锦、剪金属、箔等装饰物罢了,当纸在瑞昌一出现的时候,瑞昌的民间剪纸也就应运而生了,距今应该有1900年的漫 长历史了。
民间剪纸艺术属于即逝艺术,之所以能流传,沿革如此漫长的时间,主要是依靠“传承”来达到的,即上辈人通过言教手 教,把一些民俗文化观念和剪纸中的艺术符号(即纹样)以及自己在剪纸创作中的创新和体验传给下一代,这个下一代也可能是自己家的,也可能是别人家的,不计 报酬,完全开放地一代又一代地不断向下传递,从而传承、整合、发展、沿革至今天。其传承的管道是通过农村劳动妇女来完成的。
作为民间艺术的瑞昌剪纸,之所以能够伴随着人类存在几千年而没有消亡,一直沿革至今天,主要是有赖于各种民俗的支 撑。以及瑞昌广大农村的社会崇尚。瑞昌历来素有“三里一乡风、五里一人情”之称。因而瑞昌剪纸自古以来则一直被广大的劳苦大众视如艺术珍宝,长期用来表示 他们“祈事禳灾、祈福增寿、祈求富贵”等美好希求,并以此来表示对节日的庆祝、对宗祖的崇敬、对婚嫁寿诞的美好祝愿、对已故亲人的深切悼念、对未来理想的 追求等等。可见其涉及面广、应用量大,早已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领域,内涵极其丰富多彩。其大量应用是随着各种民间习俗展开的。
中国剪纸艺术——邳县剪纸.江苏省徐州地区流行的剪纸,以邳县的最见特色。其种类有二,刻纸为彩色门笺,多用蜡光纸拼色;剪纸除走方艺人的鞋花外,多为窗花。窗花题材有劳动场面、家禽牛羊、民间传说、历史故事、寿桃、花卉鱼虫、龙凤等。
中国剪纸艺术——高密剪纸.山东高密一带流传的剪纸。从农舍的门窗、棚顶到箱柜、衣橱都有剪纸装饰。制作一般不打草稿而放剪直下,其特色是常用锯齿纹和挺拔的线条相结合来构成形象。
中国剪纸艺术——佛山剪纸.广 东佛山的民间剪纸。宋代已有流传,盛于明清两代。由于其剪纸制作方法采用了剪、刻、凿、印、写、衬等,在种类上便可分纯色剪纸、铜衬料、铜写料、纸写料、金花、银写料等。其作品在剪刻时很讲究,多用小刀或剪刀在纸上或特制的铜箔、锡箔上剪刻而成。尤以铜写料最具特色,溶汇了绘、刻、写的技法,使作品苍劲右 拙、金碧辉煌。佛山剪纸在一百多年前也用作建筑、家具雕刻的底稿,后又用于室内装饰。贴在门楣、柱枋上,也用于祭礼、扎作、花钱、炮竹等装饰。
中国剪纸艺术——台江剪纸
贵州省台江苗族的剪纸。以衣袖花、围腰花、帽花等刺绣底样为多。其图案题材虽也有龙凤、牡丹等,但与汉族的花样风格大异。尤其是衣袖花以针刺手法,更使人感到粗中见细的特色。
滦州布影
有二层涵义。一指河北滦县的皮影,据传兴于明初,但最早文献记载仅见清嘉庆年的《滦州志》。当地人不称滦州影而称“乐亭影”可能因唱腔为“乐亭调”而呼之。一指山东皮影。山东皮影据传也从河北传入,唱腔多为柳琴调。其刻工粗犷,敷色古雅,所演剧目为神话传奇和当地流传的历史故事。中国剪纸艺术——安塞剪纸
陕西省延安北部安塞一带流传的剪纸。其形式很多,有窗花、门画、炕围花、挂帘花、窑顶花、桌裙花、枕花、鞋花、牌牌花、围肚花等等。内容分几种,一是用于春节美化环境,吉祥如意的题材很多,如飞禽、花草、牛羊猪狗、狮子老虎等;二是用于婚娶装饰洞房的,多石榴牡丹、成双鸟禽等;三是用于制作刺绣、布玩具底样的,多双石榴、双桃、虎娃等图案;四是用于迷信礼仪的,有财神爷、灶王爷,还有用作招魂的纸人等。
中国剪纸艺术——陇东剪纸
甘肃省庆阳、平凉两个地区流传的剪纸。陇东剪纸历史久远,风格粗犷夸张。东部的正宁、宁县、合水、庆阳、华池、环县等地剪纸较为古朴雅拙;中部西峰、镇原一带风格秀丽工整;西部泾河上游的平凉、泾川、崇信、华亭、庄浪一带风格较为简洁明快。题材上多飞禽走兽、民间故事、戏曲人物、四季花卉等。就其形式看有门花、炕窑花、窑顶花、箱柜花、粮囤花、灯笼花、喜花、吊帘花、礼花、寿花和刺绣用的底样等。
中国剪纸艺术——浮山剪纸
山西的浮山有“剪纸之乡”的美称。其剪纸遍布全县并流行于晋南一带。其形式有窗花、礼花等。最有特色的是十二个月“桥花”串连起来,用于儿童生日庆贺。浮山剪纸广泛用于生活中的服饰、枕头、兜肚、遮裙、钱包、鞋帽、手帕的刺绣底样,以及丧葬、祭礼、祈祷所需的纸幡、金银山、桥马人物、斗旗等。还用于农家门帘、桌围、椅搭、盖巾、被褥、花布的刷印和剪贴图案。
中国剪纸艺术——滨州剪纸
山东省鲁北惠民地区流行的剪纸。多为窗花或刺绣底样。风格上较胶东的粗犷些。其剪纸中以对称(折剪)式的人物很有特色。代表性的剪纸作者有赵秋春、赵恒英、任成英、张玉针、张金娥等。
中国剪纸艺术——蔚县剪纸
河北蔚县剪纸,相传已有两百年历史。以窗花见长,“天皮亮”可说是最早的窗花形式,即在云母薄片上绘图着色进行装饰。后来河北武强县的木版水印窗花传入,吸取其色彩特点,仿“天皮亮”透明效果,以刻代剪,形成蔚县剪纸的独特风格。蔚县剪纸以“阴刻”和“色彩点染”为主,故有“三分工七分染”之说。题材多取自戏曲人物,也有花草鱼虫、飞禽走兽等吉祥形象。
中国剪纸艺术——南京剪纸
江苏南京的纸,据史载明代已流行于民间。其中以喜花和斗香花著称于世。旧时,南京人婚 嫁喜庆,都在箱、柜、被、枕等嫁妆上缀以用大红纸剪的各种喜花。其图案题材则根据需要和特定的剪纸外形,填满花叶等吉祥纹样。可谓花中有花,题中有题,粗 中有细,拙中见灵的特色。斗香花的题材则有戏文、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吉祥纹样、花卉等。配色一般用金色和大红、桃红、绿、蓝、桔黄、淡黄、黑等七色蜡光 纸组成,有十分强烈的效果。南京剪纸除斗香花和门笺是刀刻外,多数喜花是用剪刀剪成。
中国剪纸艺术——山西剪纸
山西民间剪纸的体裁格式,根据各地民俗与实用需要因物、因事制宜。最常见的是窗花,它的大小根据窗格的形状来定。如晋北一带窗户格式有菱形、圆形、多角等样式,窗花也随窗而异,小的寸许,精致灵巧,稚趣横生;大者有四角、六角、八角呼应的“团花”,素雅大方。忻州一带,欢庆春节,或操办婚事都要贴“全窗花”,即剪出柿子、如意、牡丹、佛手、莲花、桂花、笙等,祝愿新媳妇善于女红,早生贵子,美满幸福。
山西民间剪纸的风格,总体来说,具有北方地区粗扩、雄壮、简练、纯朴的特点。但是,因地域环境、生活习俗、审美观念的木同,各地剪纸又有差异。如晋南、晋中、晋东南、晋西北、吕梁山区的剪纸,多为单色剪纸,风格质朴、粗犷。而流行于雁北地区的染色剪纸,则婉约典雅、富丽堂皇,尤以“广灵窗花”为代表。
“广灵窗花”以造型写实、刻制精巧,色彩艳丽而著称。它的原料是一种单一的雪白宣纸,工具是几把刀刃为斜形的大小不等的刻刀。程序是先用刀刻出剪纸成品,再点染着色。民间巧匠非常讲究刀工刻法和着色技艺,他们以简单的工具,采取阴刻为主,阳刻为辅的办法,在短短几分钟内就能龙飞 凤舞地刻制出许多成品。着色时用上好白酒调色,调配较深的颜色可加少量白矾,这样既能使涂上的颜色鲜艳水灵,又能保证剪纸存放较长时间。广灵剪纸以其精湛的技艺赢得了声誉,现已销行到法国、美国、日本、波兰等国,成为海外友人珍爱的艺术品。
中国剪纸艺术——杨柳青剪纸
历史悠久的杨柳青剪纸向其他美术品类借鉴表现形式丰富自己。比如这些年兴起的国画形式的剪纸有中堂、条幅、横批、通案、扇面等;内容有花鸟、草虫、人物、山水、脸谱等,还有美术家参与创作的剪纸。其类似年画又不失剪纸趣味,使人感到熟悉而又新颖。特别是在传统年画的风俗日渐衰落之际,剪纸艺人便将百姓喜闻乐见的杨柳青年画图样刻成剪纸,如门神、缸鱼、婴戏娃娃等。传统年画往往不被一些新家庭接受,刻成精美的剪纸后,这种艺术形式不仅能被青年人接受,而且深受喜爱。杨柳青人绣花的“花样子”都是来自于剪纸图案。
这些花样子有门帘、窗帘、墙布(墙围子)、枕套等,还有用于服饰,儿童戴的花兜兜,俗语称“供花”,也有人在祝寿的寿面、寿桃上用福寿等前纸覆盖,俗称“饭花”等。几十年前,杨柳青高家花样子远近闻名,人称“高花样子”。
第四篇:家乡的艺术教学设计
篇一:六年级美术上册 家乡的艺术 1教案 人美版
教材分析:
本课是“综合·探索”课程“家乡”系列的第三课。家乡的艺术带有地区人文特色,无论是民间美术、建筑,还是玩具、戏曲,都与家乡的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教材中呈现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工艺品,有建筑上的雕刻,也有生活中的玩具、面花,其目的就是向师生传达一个何为“家乡艺术”的信息。一个泥玩具、一个刺绣的布兜儿,也许在常人眼中不算什么,而就是这些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寻常之物,成为一个地区文化的载体。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去寻找、发现家乡的山山水水、房前屋后隐藏着的美,并学会去欣赏它们、珍视它们,这就是本课编辑的主旨思想。教学内容与目标:
认知能力:通过学习本课,初步了解家乡的艺术。通过观察、分析作品,知道一至两种家乡艺术作品的特色和工艺制作方法等。能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以小组为单位对家乡的艺术作品开展调查活动,并仿照家乡的乡土艺术创作一件作品。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欣赏能力。
情意:通过寻找家乡的艺术作品,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家乡,激发对家乡艺术的自豪感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寻找家乡艺术作品的过程是不容忽视的。作为本课前期的准备工作,我们要帮助学生做好调查的充分准备。2.分析家乡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制作材料、工艺造型和色彩等元素。
难点:1.对家乡艺术作品的欣赏、分析及艺术特征的总结。2.在学生常见的平凡物上,发现其美的因素,并引发学生的自豪感。
学习材料:
上网查找家乡的艺术。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引入课题:
1.什么是“家乡的艺术”?(教师可展示实物或图片)。
2.这些物品都有很大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3.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进一步了解、熟悉我们身边的民间艺术。
三、欣赏民间艺术作品
1.欣赏课本中民间艺术的图片,分析。
1)这些艺术品美在哪里?
2)它们有什么用处?
2.教师引导学生从书上的图片中选择一件大家感兴趣的艺术品进行介绍。
3.引导学生分组展示自己搜集的或者自己喜爱的民间艺术品实物或照片,说一说。
4.同学或老师介绍大连的民间艺术:
1)复州皮影戏:据史料记载,皮影戏源于汉,兴于唐,盛于宋。辽宁的皮影戏是在明朝万历年间由
陕西来东北戍边的士兵传过来的。复州皮影戏艺术活动距今约有300余年历史。复州皮影戏主要分为南北两派。目前,复州皮影戏有4个比较著名的戏班,分别是温家班、孙家班、韩家班和义和班;主要遗存的复州皮影戏手抄影卷尚有200余部。
2)庄河剪纸:《庄河县志》记载“剪纸艺术,很早就流传民间广大妇女中”,比较盛行。据史实研
究认为:庄河剪纸的传承一是来自民族文化积淀的耳濡目染,文化天成;另外便是大量存在于“上炕剪子、下炕镰刀”的以妇女为主体所形成的家族式传乘体系。其传乘形式是母亲传给女儿、儿媳,方法为面授口传,心领神会。目前有七八十岁的民间剪纸艺人20余名。
3)长海船(渔)民号子:长海号子,即长海县船(渔)民号子,是流行在长海地区的一种富有海岛
特色的劳动号子。长海由百多个岛屿组成,千百年来居民以渔猎为生,在与风浪的搏斗中,船(渔)民需要用号子统一劳动节奏,提高劳动效率,于是产生了各种劳动号子。长海号子分为两类:一类是船民号子,主要是运输船上用的号子。另一类是渔民号子,主要是渔民打鱼用的号子,渔船比较小,渔民号子内容比较单一。
4)复州东北大鼓:东北大鼓说唱艺术,一直主要分布在瓦房店市的复州城镇、永宁镇、西阳乡、赵
屯乡、土城乡、太阳乡等地。据《东北俗文化史》介绍,东北地区早在清军入关前就有人说书了。大约是在民国时期,复州城内关永安及其5个徒弟的精彩演出,使得复州东北大鼓艺术的影响不断扩大,逐渐在民间广为流传。最初演唱东北大鼓时,演员自带一种小型三弦,用一只脚踏节子板,边弹弦边唱,因此也被称为弦子书。
5)金州龙舞:金州龙舞起源于大连金州古城西门外村(现为友谊街道园艺村),辐射到周围乡镇街
道及大连、沈阳、北京等地,已有120多年历史。光绪七年(1881年),清朝毅军提督刘盛林率马步十二营驻防金州。每逢元宵节,均在军营内表演龙舞。扎棚匠陈德员和纸匠李田英就
偷艺仿制了一条龙,从此金州诞生了龙舞,也称西门外龙舞。至今为止,金州耍龙艺人已相传9代。目前,金州龙舞的花样有盘龙、行龙、龙出海等近40种,舞龙的伴奏音乐主要选用东北秧歌的曲牌。
6)复州双管乐:复州双管乐是在清朝乾隆年间由山东传过来的,至今约有200多年历史。双管乐
以复州城镇为中心,辐射各乡镇、街道,并影响临近的庄河市、盖州市及稍远的海城市,甚至影响到更远的沈阳市。复州双管乐自产生之日起,主要是为婚丧嫁娶服务的。解放后,婚丧形式从简,鼓乐班失去了市常据了解,现在能演奏复州双管乐的民间艺人只有七八个。在复州双管乐的演出、发展、繁荣过程中,形成了4个比较著名的双管乐班,分别是秦家班、李家班、于家班和刁家班。
四、仿制家乡的艺术作品
1.播放老奶奶剪纸的照片或录象。
2.模仿制作一件你喜爱的民间艺术品。
五、体会对家乡艺术的感情
1.展示学生收集和仿制的民间艺术作品。
2.当我们接待外国友人时,我们可以拿出什么样的礼物呢?
3.希望同学们把它们继承发扬下去,使我们的家乡艺术更加繁荣、昌盛
篇二:家乡的艺术教案 20XX 文档
第18课 家乡的艺术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家乡艺术了解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2、学习民间艺术表现手法。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
依照家乡的乡土艺术制作一件作品,制作材料有困难可用绘画完成。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民间艺术品
学生准备:制作工具、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课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授课
了解临夏砖雕及其他雕刻的悠久历史。
临夏传统工艺美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临夏砖雕(亦称河州砖雕)是和建筑物紧密结合的一种实用艺术,它源于北宋,成熟于明、清,到近代它又吸收了绘画、木雕的艺术特色,使这一民间艺术形式更加完美。而我州的其它民间艺术更寓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几百年来,生活在这里的各个民族,经过不断地融合,用辛勤的劳动和聪明的智慧,创造和传承着丰富的文化而红园和座落在市区八坊东南面的东公馆是临夏砖雕艺术保存最集中的地方,其中有不少是出自名家高手的佳作,显示了临夏砖雕艺术的独特风彩和精湛技艺。
这些文化遗产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欣赏临夏砖雕艺术的分布
4、欣赏各种临夏民间艺术作品
巧夺天工的临夏砖雕;富贵华丽的木雕;造型奇异的根雕;
精美绝伦的葫芦雕;丰富多彩的树雕;做工精致的保安刀;
色香味美的清真饮食;形态各异的铁艺;天设地造的广通奇石;
鲜活生动的树皮画;独具特色的服饰;唱响西部的临夏花儿;
趣逸横生的东乡族剪纸。
六、学生作业
可以动手试试做做,剪一剪。
七、展示评价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初步了解家乡的艺术。知道一种家乡艺术作品的特色和工艺制作方法等.2、能力目标:能在老师的引导帮助下,仿照家乡的乡土艺术,创作一件作品。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欣赏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认识家乡的艺术作品,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家乡,感受家乡艺术的精美和家乡劳动人民的智慧。激发对家乡艺术的自豪感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活动准备:
1、课前观察家乡的各种建筑、饮食、服装的特色,并把它的样子画下来。
2、收集家乡各个地方不同建筑、服饰的照片、图片、等资料。
3、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了解家乡砖雕的特点和变化
1、展示收集的作品,了解砖雕、木雕的特点
(1)谁愿意介绍一下自己的收集的图片?
(2)在绘画、欣赏和评时的观察中,你觉得我们临夏砖雕建筑有什么特点?
小结:我们家乡的砖雕建筑构成了家乡一道独特的风景。此外,在我们的周围还有许多与木雕有关的建筑,让我们去看一看。
2、通过比较,感知砖雕艺术的变化
(1)(出示制作课件)想一想:家乡的砖雕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根据学生回答适当板书:气势雄伟、古色古香……)
(2)同桌交流(可以结合课下搜集的照片或图片进行交流);
①你在哪里见过这样类似临夏的砖雕建筑?
②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说说你当时的感受。
(3)全班交流。
生1:在宁夏的清真寺见过这样的砖雕和木雕,当时给我的印象就是历史久远。生2:我也是青海见过这样的砖雕建筑,觉得非常得好奇,印象很深。
师小结。青青的瓦、灰灰的墙、展翅的屋檐、雕花的房梁、门前的石狮子,这一独特的历史文化在我们看来是那样的古老、新奇。
(二)除此而外还有许多艺术,点缀着我们五彩斑斓的生活
1、造型奇异的根雕;
2、精美绝伦的葫芦雕;
3、丰富多彩的树雕;
4、做工精致的保安刀;
5、色香味美的清真饮食;
6、形态各异的铁艺;天设地造的广通奇石;
7、鲜活生动的树皮画;
8、独具特色的服饰;
9、唱响西部的临夏花儿;
10、趣逸横生的东乡族剪纸。
(三)家乡的剪纸
学生活动
A、选题材
画草稿前,您必须要做一件事,即收集、整理出版的有关剪纸的书籍、画册、图片及剪纸原稿,收集得越多越好。再从中挑选出一批您最喜欢也想上手试试的剪纸,放在前面细细观察琢磨。
B、起草稿
选出一幅剪纸,对画面进行具体的描绘,画出黑白效果。若刻对称的稿子,画一半即可。初学的同学可以采用绘样摹剪的方法。绘样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单线描绘,就是只画图形的外轮廓;另一种是完全按照剪纸的模样双勾描绘。两种绘样摹剪的顺序,应是先双勾描绘,后单线描绘。
双勾描
绘单线描绘
要想保留草稿原稿,先把样稿拷贝到红纸或黑纸的背面上,然后再用订书机或大头针将几张红纸或黑纸订在一起进行剪刻。
C、剪刻
剪刻时不要的部位必须剪断,要把剪刻下来的碎纸片轻轻去掉,不能生硬地用手来撕,否则,剪纸会带毛边而影响画面的美观。
D、揭离
剪刻完毕后需要把剪纸揭开,因纸质轻薄,容易互相粘连,较难揭开,所以在揭离之前,先将第一张纸角轻轻揭起,帮助揭开。
E、保存
﹙一﹚粘贴保存
揭离完毕后还需把成品粘贴在一张纸上,便于保存。
﹙二﹚简易保存
如果作品篇幅不大,比较简单的方法是将剪纸压膜或塑封保存即可。
(三)镜框式保存
一般市场上出售的装照片和画片的镜框都可以。
F、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第五篇:重庆师范大学教案(家乡的艺术)
家乡的艺术
【备课时间】:2009年10月20日 【教学对象】:六年级学生 【教学类型】:综合艺术课程 【教学目标】:
一、学生了解我国的几种民间艺术品及其表现特点,理解我国传统文化、民间艺术符号的象征意义。
二、了解家乡的几种艺术表现形式——糖画、农民版画、摆手舞、川江号子及吊脚楼,掌握美术作品中线条、造型及构图的特点。
三、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学生用线描的形式表现家乡的建筑艺术—吊脚楼。【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了解吊脚楼的结构、造型特点。【教学难点】:用线描的形式表现家乡的建筑艺术——吊脚楼。【教学方法】:讲解、对话法、探究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MP3音乐片段等。【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图片欣赏,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知道我国是一个具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而我国的民间艺术在全世界也享有盛名。今天,老师给大家带了几件闻名世界的中国民间艺术作品。这些作品是我们中国人民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塑造了形式多样的艺术形象,表达了我们独特的审美情趣及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1.这三幅画是什么作品?(出示图片)
分别是:惠山泥人,山西面塑,陕西剪纸。2.作品中有哪些内容?给你什么感受?
惠山泥人:作品中有2个娃娃,聪明、伶俐、可爱、活泼、健康。胖胖圆圆的笑脸,洋溢着幸福;一个男子骑在虎背上,非常威武。在我们传统文化里,老虎被称为“辟邪神兽”,可以驱除邪恶。
山西泥塑:这一对赶集满载归来的姐妹,从她们漂亮的服饰和愉悦的神情中感受到她们生活的非常幸福,这时一幅生活气息非常浓厚的的作品;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崇拜偶像,所以才会有我们是龙的传人这一说法;以两条鱼为题材的这一幅作品,它运用了我国传统艺术谐音的表现手法,表达“年年有余”这一美好祝愿,是对来年的祈福。
陕西剪纸:剪纸运用最多的元素是花,使我们联想到美丽、阳光、春天、幸福的生活等。这就是我们民间艺术的特点,人们常用花来表达她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剪纸艺术的装饰性很强,经常在过年喜庆的日子里装扮、美化环境。让我们感受到环境的喜庆、热烈、热情的氛围。3.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
造型简洁、精致;色彩和谐、鲜艳;生动、形象富有立体感;线条生动、流畅;结构饱满等。
二、揭示课题,学习新课
以上是我国江苏、山西、陕西的民间艺术品,那么作为一位重庆人,知道的重庆民间艺术有哪些呢?
1.揭示课题:家乡的艺术
2.请大家把收集到的资料“重庆民间艺术”与大家分享一下。(学生交流,讨论,教师总结。)
3.欣赏老师收集的重庆民间艺术。(出示图片、播放音乐)
綦江农民版画:以劳作、生活为题材进行表现,造型简洁,色彩丰富,构图饱满,画面的内容多种多样;版画的表现形式是独特的,有机会我们可以尝试一下。
摆手舞:在重庆黔江、酉阳、秀山一代土家族人跳的一种舞蹈。他们用简洁、大方、质朴的舞姿,展现了劳作丰收和喜悦的生活情境。
川江号子:它曲调高昂、激越、豪迈,反映了长江流域的船工们与险滩恶水的搏斗,体现了川江各流域劳动人民面对险恶的自然环境,所具有的不屈不饶的抗争精神,在粗犷豪迈中不失幽默的性格特征。而重庆是川江号子的传承地和发源地,从中使我们了解到重庆所处的地域环境。正因这样的地域环境,才产生了独具特色的重庆建筑艺术——吊脚楼。4.欣赏摄影作品——吊脚楼,它有哪些特点?
吊脚楼都是依山傍水,延河筑堤,靠堤建屋。吊脚楼下边是悬栏,一般有2层,楼上楼下铺的都是木板,楼上开有窗户,通风向阳,窗户和木栏上都雕刻具有民族特色的图案,象征吉祥如意,屋顶都有翘角。5.分析线描作品——吊脚楼。
画上有人,有路,有屋,吊脚楼融入了大自然中,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之美。这幅画构图饱满、线条流畅富有变化、房屋错落有致,富有层次感,充分体现了吊脚楼的特点。6.讨论我们儿童眼里的吊脚楼是什么样子的呢?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吊脚楼筑造在江边,楼低有悬空的支架,一户紧挨一户,房屋有高有低,房顶两端翘角,同样作品构图饱满、线条生动流畅富有变化。
三、教师示范,学生实践
用线描的形式完成一副吊脚楼作品。
要求:构图饱满
色彩丰富、鲜艳
造型优美、富有变化
线条生动流畅
四、教师巡视指导
五、教师小结评价 【课后反思】: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