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班会课程化实施方案(xiexiebang推荐)

时间:2019-05-15 03:02: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二中班会课程化实施方案(xiexiebang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二中班会课程化实施方案(xiexiebang推荐)》。

第一篇:二中班会课程化实施方案(xiexiebang推荐)

万柏林二中班会课程化实施方案

班会课是班主任对全体学生开展德育的重要途径,是学校德育的主阵地。原有的班会课设置只是班主任老师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处理班级最近出现的一些问题。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三方面的突出问题:首先是每节班会课没有明确的德育目标,缺乏针对性。其次是德育内容空洞,形式单一,德育主体缺失。第三,班会课的随意性。基于此,加强和改进学校班会课建设,特别是结合本校学生实际开设贴近学生生活的班会课校本课程,引导学生自主体验和感悟,促使其不断转变价值观念,实现其自主发展是我们要探索和解决的迫切问题。

一、班会课程化的基本要求:

1、指导思想

班会课程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养以“一个目标(学会做人)”、“两个态度(学会生活、学会感恩)”、“三个素质(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审美)”为目标,不断增强班会课程化的科学性、规范性、实效性,切实提升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2、基本原则

科学性原则。围绕主题科学地安排班会的每一个环节,使之贴近学生实际,注意层次性,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

教育性原则。每一节班会都应有明确的教育目的。贯彻这项原则,还要结合时政形势,适时开展活动,使班会紧扣时代的脉搏,增强教育效果。

自主性原则。正确处理班主任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一节班会,班主任的作用主要应表现在把握班会的方向和主题,提出设计构想意图以及创造必要条件。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活他们参加班会的兴趣和需要,使他们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班会活动。

趣味性原则。寓教育于趣味性活动中,学生的兴趣多样而强烈,班会中可以开展各种趣味性活动,寓教于乐,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

艺术性原则。艺术性是班会达到预期目的的桥梁。班会中,要在表现形式上讲究艺术,可用丰富多彩的文艺形式去感染学生,寓教育于美的享受之中,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由情悟理,促进道德内化。同时,教师还要讲究语言的教育艺术,以言传情,打动学生,与学生心灵沟通,达到更佳的教育效果。

3、班会课程化的教案要求:

(1)班会必须有主持人。主持人尽量用学生,老师可以在旁提供帮助。(2)班会背景:阐明最近学生中存在的倾向性思想问题和学生与社会、家庭、学校之间存在的现实问题。

(3)班会目的:阐明班会要达到的预期效果。

(4)班会前的准备:根据班会内容安排的各项工作要准备就绪。(5)班会过程:说明整体班会课程的程序或步骤,并做详细记录。(6)班主任作用:根据班会主题,协调和组织本班学生进行好班会,达到班会目的。

(7)班会反思:班会要与教育目的相结合,总结经验。(8)班会时间:一节课。

二、加强班会课程化的管理

1、双向管理,加强落实。双向管理分政教处管理和班主任管理两个层面,以学生为主,班主任为辅。政教处统一规划、确定主题后,交由班主任发动学生主动选取主题,创意设计预案,主持运行。主题班会的策划主持过程,既是接受教育的过程,又是锻炼综合能力的实践,还是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锻造。班主任自始至终要到位,不缺位。班主任在内容上把关,资料上辅助,以平等身份参与。只有师生两方面积极性的充分发挥,班会才能常开常新,活力永存。

2、有的放矢,灵活机动。以班会为交汇点,整合学科课程与生活的德育资源(包括社会新闻、文学综艺、文化讲坛等),实施固定主题与自选主题的灵活互补。固定主题要重点落实,力避随意化。自选主题要贴合本班学生实际,把握好教学与学生结合的关系,把问题最小化,尽量消灭在萌芽状态。

3、多面对照,知行结合。班会过程中引用的典型案例要做到古今中外对照,讲述道理要做到正反剖析对照等,同时力争达到知与行相结合的效果。

4、宽松多彩,寓教于乐。班会呈现的方式方法可多种多样,或讲述聆听、或观摩欣赏、或表演品评、或研讨辩论、或出访座谈、或结合节日庆典、或请学校领导参与、或请家长代表客串、或邀请社会名流演说,总之以事实说话,避免枯燥说教。班会的情境氛围要宽松,随主题需要选配合适的背景音乐和画面,调动所有学生参与互动,营造一种交流休息的氛围,在轻松闲适的气氛中思想得到洗礼,心灵得以放飞,精神得以滋补。

三、加强领导,全面推进班会课程化

班主任要充分认识班会课程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校领导和政教处要建立听评课制度,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把推进班会课程化工作落到实处,确保班会课程化的质量和效果。

开展班会课程化教学专题研究是提升班会效能的前提和保障。学校要以年级组为单位成立调研小组,设立试点班,开展专题研究,及时总结经验,推广好的做法,发挥以点带面和示范、辐射作用。年级组要每周检查班主任的班会教案设计情况,建立巡课制度。政教处工作人员要深入课堂对班会进行听课评课,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指导,及时整改;代课老师每学期至少要在所带班级上一次班会课;听评课要从主题、内容、形式、学生参与情况以及效果等五个方面对班会进行量化评估,以便扬长避短,促使班会课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

万柏林二中班会课程化实施方案

第二篇:高碑店二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高碑店二中

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近一年来,全市范围开展了“全员达标课”、“周六大讲堂”、“外出观摩学习”、“ 教师全员读书”等活动,教学改革氛围因而日渐浓厚,干部教师思想观念出现了可喜转变,部分领导教师对教学改革的认识日益深入,更有部分教师做出了勇敢的尝试。但是纵观我校课堂教学实际,“满堂灌”现象虽然有所遏制,但课堂教学“满堂问”、小组讨论“形式化”,交流讨论 “伪合作”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学生厌学等历史遗留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为全面推进我校课堂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提升广大师生的“学习生活”质量,根据市教育局关于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文件精神,结合赴山西长子县课改名校考察的感悟和思考,特制定课堂改革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及高碑店市教育局相关文件为指导,积极推进教研组、备课组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打造高效课堂。

二、课堂教学改革遵循的原则

1、树立“生命教育”理念,实现“七个为主”,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干、思维为主攻、目标为主线、发展为主旨、高效为主焦。

2、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切实返还话语权、活动权,把学生推向学习的“最前沿”;加强学法指导,改变传统学习方式,真正实现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跨越;在激发“学习动机”上做文章,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注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3、实行分层教学。根据学生个性、认知能力、思维类型等差异,调动学习小组的力量,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分层设计、分层指导、分层训练,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充分的最大化效果。

4、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还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为“正常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话语能力和倾听能力”,致力于民主、平等、尊重、温暖、理解的课堂氛围的构建。

三、课堂教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张国平

副组长:刘振学 杨宝辉 吴振堂

成员:

7、8年级包年级领导、班主任

四、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目标

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高效灵活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小组学习为组织形式,提高教与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打造高效课堂,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1、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框架”:以“问题”为线索,高扬“问中学、学中问”的课改旗帜。

导入新课(产生认知冲突)——出示目标(指引学习方向)——自主学习、展示交流、问题质疑、合作探究、教师点拨(多渠道解决问题)—课堂训练(延伸问题链条)——布置预习作业(寻找“最近发展区”的漏洞)

每堂课必须出示学习目标(要求通俗、明确),必须要有学生自主学习(不少于10分钟的连续自学时间)和练习环节(不低于5分钟),教师的讲授时间不得超过13分钟,教学活动参与率不少于学生总人数的96%,当堂达标率为85%以上(不达标的学生要进行补标、再打标)。

2、各班按学生“个性差异、思维特征、情感品质”建立学习小组,制定学习小组“量化评比方案”,保障“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顺利开展。

五、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要求:以学导教、以学定教、以学论教

1、由注重“教师讲解的精彩度”转变为注重“学生的参与的深度”;

2、由评价“听课纪律、气氛”转变为评价“交流质量、成果”;

3、由评价教师“教学基本功”转变为评价学生“倾听、对话、自学、交流的基本能力”。

4.由单纯评价“课堂检测成绩”转变为评价“问题意识、学习能力、学习感受”。

六、课堂教学重要环节的调控

1、加大各班学习小组的调控力度。学习小组的组建要根据学习成绩和性格特点等情况,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每个组6人左右,小组学习实行任务驱动,强化竞争交流,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加大教师讲解时间的调控。一节课教师讲解时间一般不得超过15分钟。课堂要做到“三讲三不讲”,(学生易混、易错、易漏的知识要讲,学生想不到、想不深、想不透的要讲,学生独立解决不了的要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讲的主体不单是教师、更是学生)课堂上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失误、要善于保护学生的情感,更要学会将学生的失误作为“教学资

源”看待;要改变教师作用,由传授、带领、监督变为启发、激励、服务。

3、加大学生训练方式的调控。利用多种方式,如提问、对话、复述、争辩、阅读、默写、摘抄、作业、实验、设计、小结、表演、游戏等,提高学生训练的“效和质”,达到“以练习为主干,以思维为主攻,以发展为主旨”的目标。

4、加大交流展示的调控。充分地让学生展示,如表演、演讲、答辩、质疑;以“比、学、赶、帮、超”为突破,结合学生生理心理特征,创设学习小组竞争机制;交流展示要更多地关注中下游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5、加大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调控。大力强化自学,根据授课内容的不同,可让学生课前预习,也可以在课中自学,自学要目标明确,任务具体,自学时间要求教师不随意打断学生思路,提供适宜自学的环境,保障学生的自学效益。

6、加大常规检查力度。加大对教师教学反思、课堂教学随笔、集体备课、学情调查的检查力度,七、课堂教学改革实施安排

1、宣传发动,提高认识阶段(4月7日—12日)

召开全体教师会,提高认识,制定并明确方案,凝神聚力,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造课改环境。

2、培训学习阶段(4月15日—4月19日)

加强教师“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培训,搞好班级学习小组划分的培训,组织各班学习小组组长培训,让全体师生明确如何在新模式中进行课堂教学。

3、七八年级全面推开阶段(4月—7月)

以七、八两个年级为突破,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要求每位教师每节课、每个单元教学结束后写“反思后记”,及时将课堂中的问题提交组内进行讨论,并拿出应对策略。问题及策略要及时上交教导处,全校予以公示,全体教师重新实践并补充。每位教师每月至少写一份教学反思报告,学校及教研组、备课组每周集中反思,树立“思考型、学者型”教师榜样。扎实开展“推门课、研讨课、观摩课、达标课”活动,通过多层面的活动思考、再思考,整改升华,推动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高碑店二中

2013年4月

第三篇:班会课程化 班主任工作手册 使用说明

使用说明

各县(市、区)教育局,高新区、经济区社会局、直属学校、民办学校:

《班主任工作手册》和《班会课程化手册》两本手册已申请书号,正在出版印制中,为不耽误班主任新学期的使用,现请学校为班主任打印(直接以PDF格式打印)下列内容的样表,先暂用打印文稿方式落实工作。待手册印制完毕后,另发群呼通知购买。

需要打印的具体内容及页码如下:

《班主任工作手册》:

使用说明

班主任职级管理评估标准(1)

学生基本信息(9)

班级文化情况(14)

任课教师情况(15)

学生干部情况(16)

第一学期工作计划(17)

第二学期工作计划(19)

养成教育周记(23)

养成教育冠军赛记录(35)

班主任会议记录(54)

班主任工作课题研究微案例(67)

《班会课程化手册》:

班(团/队)会课程化评估标(1)班(团/队)会课程教学指南(7)

班(团/队)会课程教学设计表格使用说明(10)学校班(团/队)会课程计划(17)班级班(团/队)会课程计划(19)班(团/队)会课程教学设计(21)班(团/队)会观课评课记录(111)

第四篇:成武二中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化活动总结

成武二中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化活动总结

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典型的民族表现形式和较高的艺术水平,经过长期历史检验,历代传诵不绝的优秀作品。其深度和广度为后世难以超越,对人类具有永久的魅力,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类真善美的品质,它能经受时间的考验而历久弥新。正像一些学者所指出的那样:人类文明的特点在于它的延续性,人类文明需要沿袭和继承。没有传统的文明不成其为文明,没有经典的文化也不成其为文化,经典是文化之母。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只能从传统文化课程开始。为了积极贯彻时代精神,深入推进传统文化课程进校园活动,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生传统经典文化积累的成果,本学年我们学校通过开展多种形式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于丰富学校德育内容,加强书香校园建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道德、情操、气质等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靠陶冶、熏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而来的。因此,有意识地挖掘学校文化内涵,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让其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切实抓好国学经典进校园活动,学校成立了国学经典进校园领导小组,确保此项工作有效实施。要让学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显现一个鲜明的特征:传统教育。我们充分利用黑板报、专栏、墙壁、走廊等,让传统教育渗透到每一个角落,每个班级建有阅读角,方便学生课余阅读,教室外墙四周,国学诗文宣传,开启学生心智,国学馆里,国学语句振奋人心,画面开阔师生想像空间;每天晚六点的“校园之声”广播站,能听到配有国学的音乐诗朗诵……校园里处处洋溢的和谐的书香氛围,使学生在书香校园的氛围中获得传统文化的熏陶,汲取精神营养,健康快乐成长,使学生既加深了文化底蕴又养成文明的行为规范。

二、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课堂

让传统文化走进课堂,是学校进行学生思想教育活动的重要形式,是开展国学教育的关键。为把国学教育切实落到实处,学校规定每班每周开设一节国学经典课,学生进行系统学习。并利用大课间时间,全校学生集中齐声诵读《三字经》、《弟子规》。同时注重平时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相结合,这样就必须要求教师对学科渗透的意义有较深刻的认识,结合学科特点,把握学科性质,从教材实际出发,紧扣教材,将传统文化教育寓于知识的讲授和训练之中,努力做到科学性、思想性和生动性的统一。特别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结合课文内容或教材特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将国学经典融合到对课文的学习巩固、拓展迁移等环节中。学习古诗,可以与相同题材的诗词进行链接,与相同意境的诗句链接,也可以与相同风格的诗人链接。传统教育不是孤立的、要以这种不着痕迹地方式让学生乐于接受,乐于学习。美术课,老师让学生们欣赏古代名画;在音乐课,让学生聆听古典音乐,体育课上则让学生领悟中国功夫的神奇。

三、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心灵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意存高远,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古典文化底蕴和健全人格的宝贵资源。学生时代正是一个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启蒙时期,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古典文化底蕴和健全人格的宝贵资源。围绕传统文化教育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德育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对领悟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学以致用,在生活中加深对优秀传统精髓的感悟,在行动中重植民族根本,让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内化于学生之心、外显于学生之行。我校将国学教育日常化,将国学教育行动化,使经典诵读成为学校的时尚,让学生在诵读语言凝练、富有韵律、朗朗上口的国学经典使学生徜徉于国学经典之中,感受着祖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在诵读吟咏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播种国学文化的种子,培养健全人格,用传统文化做生命的底色,为学生的人格发育奠基。为了让传统教育日常化,我们每天都有学生手抄报,作品内容丰富,雅俗共赏,形式新颖,每份手抄报均由学生自编自绘。这些作品,虽笔墨稚嫩,但构思精巧,色彩鲜艳,充分地展现同学们在国学教育活动中的泪水和收获。为了把国学经典教育与学校日常德育相结合,学校举办了“学习经典文化,感悟人生哲理”的读书演讲活动。让学生通过学习,体会父母养育之恩,教师教诲之义,以及如何立身处世,修身治学!教育学生从小做一个诚实守信、遵守礼仪的好学生。

传统文化阅读是一个沉静与沉思的过程,在这种沉静沉思中,我们不仅使书中文字活起来,充实我们,还使它因我们的理解得到延展与增值。同时,传统文化阅读有助于审美教育与人文思想教育,拓展思想深度。站在“以人为本”的立场来观照教材,我们的教育便会指向人的终极关怀: 披文入情,因情悟文,由文明理。让学生通过体验、理解的方法,感悟人生,实现自我。让学生接受经典阅读教育,耳濡目染文化的韵味,陶冶情操,丰富语汇,在作文中可以引经据典,增强文章的文学底蕴。总之,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意义是深远的,请让我们一起与传统同行,有效地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我们要从传统文化这片广袤的精神大地上,为学生的成长开拓资源,为学校的发展注入动力,在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中继往开来。

第五篇:课程游戏化实施方案及总结

山左口乡第四课程游戏化实施方案及总结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的实施过程,就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过程,是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过程,也是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的过程。课程游戏化是一项持续的工作,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根据前一阶段项目实施的情况,结合项目幼儿园教师的基本状况,对照教育厅的项目实施内容和要求,在此提出了五方面项目实施的要求。我园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全面领会每一项要求的内涵,在学习和实践中探索适合幼儿园实际的项目实施的途径和策略,不断转变观念,切实以儿童为本建设幼儿园课程,不断提高课程游戏化的水平。

一、观察和正确解读儿童的行为。观察和理解儿童是教育工作的起点。“科学观察——正确解读——有效支持”是教师与幼儿日常互动中应有的专业行为。因而幼儿教师必须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幼儿实际发生的行为及其情境,借助《指南》,正确理解幼儿的行为,感受其变化和发展,让自己的教育策略更为有效。

(一)目标:

1.树立观察意识,掌握观察方法;

2.科学解读与评价儿童行为和发展,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3.在观察基础上形成实践反思意识,作为课程调整的主要依据。

(二)要求:

1.用便捷的方式(如便签、手机、录像机)对儿童日常行为做简单记录,并尝试解读、努力了解儿童的一般性的学习特点与过程;

2.持续捕捉并记录儿童个体在特定情境中(如进餐、种植等)的行为,发现并解读儿童在某个领域的发展水平与特点,并有针对性的作出课程上的调整;

3.持续捕捉并记录儿童个体日常情境中的行为,发现并解读儿童自身各领域发展水平与特点以及儿童之间发展的差异性,做出有针对性的回应;

4.敏锐捕捉活动中儿童的兴趣与需要,从课程角度系统反思教育的内容、组织方式、环境、资源等的适宜性,并进行调整和改造;

5.开展“有图有真相”的教研活动,支持并鼓励教师基于对儿童的观察发表观点,帮助教师形成观察意识和观察兴趣,鼓励教师做有用的观察,避免单纯地追求观察记录的篇数;鼓励教师与家长通过多种方式(如便条、微信、QQ、电话、约谈等)分享交流儿童在园的行为表现,为家园合作与家庭教育提供依据与建议。将对儿童的观察通过合适的方式(如视频、照片)与儿童进行分享,倾听儿童的声音,了解儿童行为的意图,提高观察与解读的准确性和教育过程的有效性;

6.对于初学观察的教师,可以就某一观察对象,多人同时观察,各自形成观察报告(含观察纪录、分析与解读、教育建议),然后比较观察记录的客观性、分析的准确性,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高教师的观察能力;

7.根据教育实践中存在问题的性质,制定持续的观察计划,例如有特殊需要的儿童,需要制定长期的跟踪观察计划,用过程和事实说话,防止以偏概全。

二、审议和改造课程方案,提升课程的适宜性。改造现行课程方案是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课程适宜性的重要策略。只有在实践中坚持对现行课程方案的不断调整,课程的适宜性程度和游戏化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一)目标:

1.基于儿童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对现行课程方案进行审议,发现问题和不足,并做出适宜性调整。能关注生活活动的价值,将课程有机地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环节;

2.关注游戏和生活的价值,从幼儿的生活和游戏中,感知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发现有价值的资源和线索,设计、生成不同类型的教育活动;

3.提升教师对儿童生活的敏感性,对儿童兴趣和需要的敏感性,并提升教师的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能力。

(二)要求:

1.审议幼儿一日生活时间安排。注重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注重幼儿的现实需要,减少幼儿的等待时间,给予幼儿更多自发活动的机会,注重动静交替,形成集体活动、区域活动、日常生活等各类活动科学组合的一日活动流程,避免无序化、随意化和单一化;

2.审议室内外环境。教师要因地制宜、想方设法从幼儿活动的需要出发设计班级空间,而不是从教师利于管理幼儿的角度规划空间。要丰富室外环境,让室外环境更具有生命的气息,更多的包容多样化的资源,更有利于幼儿的充分的活动。室外环境要有利于幼儿开展运动、观察、种植、探索、扮演、操作等多种活动,并给幼儿带来丰富多彩的经验;

3.审议课程内容。幼儿园课程内容应符合幼儿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应与周围的生活紧密联系。要结合幼儿发展的实际,从幼儿的需要和兴趣出发,关注不同发展领域的关键经验,有针对性地确定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应来自幼儿园的环境和现实生活,应从社区生活与家庭生活中寻找课程内容。要避免本本主义的“课本”定内容的现象,也要避免拿来主义的模仿、因袭和克隆课程内容的现象;

4.审议课程资源。幼儿的学习主要是依靠与周围客观事物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基本的玩具和多样化材料以及具有生命气息的环境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要从幼儿园课程目标出发,结合课程内容,挖掘和利用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幼儿周围生活中幼儿感兴趣的现象、事物、材料、文化、民俗等都是课程资源。要让幼儿在与这些环境资源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发展,要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把资源转化为幼儿的经验。避免资源贫乏和单一的现象,避免有资源而不加利用资源的现象;

5.审议一日活动的指导策略。幼儿园活动的指导不是教师的说教,而是以观察为先导的结合具体问题的启发、鼓励、提示和指导,应针对不同的幼儿、不同的问题和不同的情境,灵活采用多样化的、适宜的和有效的指导策略。对幼儿的指导绝不是包办代替和一味的讲解,适宜的指导策略有助于激发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幼儿完整享受探究、交往和表达的过程,让幼儿感受问题解决的过程,让幼儿有成就感和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三、关注生活的教育价值。《纲要》和《指南》对生活的重视程度是前所未有的,对生活的关注是一个教育理念的问题,也是一个教育实践的问题。关注生活要求我们在课程建设中实现革命性的转变,从书面的知识转向生动的生活,从成人期待转向儿童需要,从简单接受转向在行动中学习。儿童只能在生活中学生活,在交往中学交往,在做人中学做人。幼儿园课程带有浓厚的生活化特征,课程内容来自于儿童的生活,课程实施更要贯穿于儿童的生活。

(一)目标:

1.能依据《纲要》和《指南》理解幼儿生活和幼儿园课程的关系; 2.能在生活中发现幼儿学习和发展的契机,实现生活的教育价值; 3.确立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并努力付诸实施。

(二)要求:

1.依据《指南》分析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把握各环节中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契机,洞察各环节可能给幼儿带来的活动和经验,使一日生活各环节发挥整体的发展价值,促进幼儿的整体发展。避免只关注集体教学的现象;

2.关注幼儿在园的生活环境,从幼儿整体发展和实现课程目标的高度审视、完善幼儿园的环境建设,丰富和充实环境的内涵,为幼儿提供安全、稳定、有序又具有一定挑战性的环境;

3.从幼儿的发展需要和具体活动的需求出发,加强对家庭生活资源的利用,在引导家长理解课程资源的价值的基础上,鼓励家长积极配合和支持幼儿园对课程资源收集和利用,鼓励家长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教育契机,让幼儿获得动手体验的机会;

4.根据幼儿发展的需要,开拓社区课程资源,包括社会机构、社会成员、社会活动以及各种民间文化资源等等。要建立一个系统的、有效的社区课程资源网络。

四、注重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幼儿园课程的实施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生动活泼、多种形式的过程。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不仅仅是在教学活动中实现的,也是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中实现的,要根据需要灵活采用全班集体、小组、个别等多种活动形式。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一)目标:

1.正确认识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

2.理解每一种活动对幼儿学习发展的价值;

3.能够根据幼儿的需要,灵活采用各种适宜的活动方式。

(二)要求:

1.打破以集体教学为主的活动形式,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念,确保幼儿有充分的自由游戏时间,确保尽可能采用游戏化的学习方式,确保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游戏精神得到彰显。合理开展各类游戏活动;

2.当出现以下情形的时候,可以采用教学活动的形式,如:分享经验、引导探究、解决幼儿共性的问题、讨论并制订规则„„教学活动的组织,视幼儿的情况和内容的不同,可长可短,避免教学活动照本宣科。教学活动不只是教师的活动,教学活动的成效取决于幼儿做了什么,要把引导幼儿探索、交往、表现等作为教学活动的重点;

3.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出发,创建多样化的活动区域,支持幼儿建构、探索、阅读,确保幼儿自发的游戏活动。注重以幼儿自己的经验生发的游戏,游戏的场景、清洁、角色、材料的使用、规则等由幼儿自己决定。观察幼儿在自发游戏中获得的经验。要注重自发游戏中多样化的经验,不要用单一领域的经验来观察幼儿游戏。提供安全的、多样的、有层次、可操作的材料,根据幼儿的活动的状况,及时调整活动材料。

五、和家庭建立双向互惠的关系。家庭是儿童最初级的社会生活单位,家庭对儿童有不可推卸的抚养、教育的权利和责任。幼儿园是促进儿童成长发展的专门机构,它和家庭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儿童的成长。高质量的家园关系是双向互惠的,能够形成合力,促进儿童的发展。因此,幼儿园应该秉持民主、平等的意识,主动和家庭对话和合作,应基于理解和互惠的立场,运用自己的专业素养向家庭和大众传播现代儿童教育理念和知识,提升家庭科学育儿的能力。

(一)目标:

1.明确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以平等、合作为基本原则开展家园共育。尊重不同家庭的多元文化背景,提供针对性的适宜服务; 2.了解当代家庭的真实需求和现实问题,主动发起对话,谋求家园教育理念和目标的一致;

3.运用多种沟通渠道分享幼儿在园及在家的行为表现及各个领域的发展状况,实现信息互通;

4.创设多种机会让家庭参与到幼儿园课程的计划和实施之中。

(二)要求:

1.能与家庭建立尊重、平等的关系,构建育儿共同体。通过阅读幼儿信息表、问卷调查、家访、接送环节观察等方式,初步了解每个家庭的成员结构、爱好特点、家庭的育儿理念与方式及家庭的需求等,并据此形成家长学校的教育主题。设计有针对性的、趣味性的亲子活动并召开亲师恳谈会,形成相互尊重、平等开放的交流氛围,树立目标一致的共同体意识;

2.能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家庭理解《指南》精神。利用班级QQ群或微信群以及网络向家庭传达《指南》等幼儿教育政策、法令及其他幼儿教育先进理念和知识。利用幼儿的作品、对幼儿活动的文字记录或照片记录在每日接待时间与家庭个别交流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状况,引导家庭逐步理解幼儿学习的特点和发展规律,领会《指南》精神;

3.能通过引领家庭作成长记录等方式鼓励积极的亲子互动。将轶事、照片及幼儿作品等记录幼儿发展过程的信息集中整理归档,为每个幼儿建成长档案,鼓励家庭分享信息,参与到幼儿成长历程的记录中。在达成保护隐私权的共识下,鼓励家庭在信息平台中分享家庭亲子互动片段,开展育儿问题讨论,形成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家庭成长共同体;

4.能吸引家庭参与幼儿园课程的计划、实施和评价。利用电子邮件或家园沟通园地每周向家庭通报班级活动的进展及下周课程计划,听取家庭的反馈和建议。鼓励家庭利用各自的优势特长或其它家庭资源参与到幼儿园一日活动之中。以幼儿成长档案为依据,每学期至少与每位幼儿的家庭交流一次幼儿的整体发展情况,与家庭共同讨论家园共育的途径和方式。

下载二中班会课程化实施方案(xiexiebang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二中班会课程化实施方案(xiexiebang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班会课程化年度总结[范文大全]

    班会课程化年度总结 班级是学生成长的乐园,而班会是班级工作的落脚点。长期以来班会多是传声筒式的,引不起学生情感共鸣,工作落实不到位。针对这一问题,我校将班会转变成课程的......

    2013年下学期班会课程化计划

    太原幼师“给学生一生的忠告” 班会课程化专题教育学期工作计划 “班会课”是班级建设最基本、最重要的阵地,是学生反省、成长的家园,也是学校实施教育的主要平台。 上学期我......

    冯店二中安全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推荐]

    冯店二中安全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落实学校安全监管的责任制,切实抓好学校安全基础管理工作,建立层层落实的校园安全管理网络,全面实现校园安全网格化管理,根据《商城县......

    课程游戏化

    访虞永平教授:课程游戏化只为更贴近儿童心灵 把课程游戏化看成一个质量工程 记者:我们常说好课程就像是幼儿园的“健康心脏”,近年来,不少地区进行了幼儿园课程改革探索,比如江苏......

    班主任课程化

    全体班主任老师: 12月15日下午,郭校长在参加全体班主任及生活老师会议上强调,上好班会课,进一步提高班会课质量,并要求从下学期开始把班会课纳入班主任考核的重要项目。如何上好......

    二中群众路线实施方案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第二中学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根据中央、省委、市委统一部署和《中共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委关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意......

    二中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临城县第二中学 2010——2011学年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我校学生特点,以学校指导计划为基础,使学生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复兴中华民族。增强......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方案(最终版)

    头道营子实验小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涌现出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在我国新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