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会课程化年度总结[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3 20:03: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班会课程化年度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班会课程化年度总结》。

第一篇:班会课程化年度总结

班会课程化年度总结

班级是学生成长的乐园,而班会是班级工作的落脚点。长期以来班会多是传声筒式的,引不起学生情感共鸣,工作落实不到位。针对这一问题,我校将班会转变成课程的形式,要求班主任围绕学校主题和班级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个性化系列主题班会。逐步形成了“班会课程化”即:一是制定三个层次课程目标,分别与办学理念的“学会选择、主动学习、追求卓越”相对应。二是抓住“主题班会观摩+论坛”和“主题班会展评”两个重要环节。三是坚持“学生有共鸣”这一方向,从目标、内容、过程、方法、班主任行为等方面制定主题班会评价标准保证班会课有效实施。该机制强调学生参与过程的体验和感受,突出学生科学世界观、正确价值观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实践证明,通过班会课程化,可以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真正落到实处,班级及学校工作明显顺手。总之,用足用活用巧班会空间与职能,让学生产生共鸣,将情感教育落到实处,便是我们的初衷所在。

第二篇:班会课程化 班主任工作手册 使用说明

使用说明

各县(市、区)教育局,高新区、经济区社会局、直属学校、民办学校:

《班主任工作手册》和《班会课程化手册》两本手册已申请书号,正在出版印制中,为不耽误班主任新学期的使用,现请学校为班主任打印(直接以PDF格式打印)下列内容的样表,先暂用打印文稿方式落实工作。待手册印制完毕后,另发群呼通知购买。

需要打印的具体内容及页码如下:

《班主任工作手册》:

使用说明

班主任职级管理评估标准(1)

学生基本信息(9)

班级文化情况(14)

任课教师情况(15)

学生干部情况(16)

第一学期工作计划(17)

第二学期工作计划(19)

养成教育周记(23)

养成教育冠军赛记录(35)

班主任会议记录(54)

班主任工作课题研究微案例(67)

《班会课程化手册》:

班(团/队)会课程化评估标(1)班(团/队)会课程教学指南(7)

班(团/队)会课程教学设计表格使用说明(10)学校班(团/队)会课程计划(17)班级班(团/队)会课程计划(19)班(团/队)会课程教学设计(21)班(团/队)会观课评课记录(111)

第三篇:二中班会课程化实施方案(xiexiebang推荐)

万柏林二中班会课程化实施方案

班会课是班主任对全体学生开展德育的重要途径,是学校德育的主阵地。原有的班会课设置只是班主任老师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处理班级最近出现的一些问题。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三方面的突出问题:首先是每节班会课没有明确的德育目标,缺乏针对性。其次是德育内容空洞,形式单一,德育主体缺失。第三,班会课的随意性。基于此,加强和改进学校班会课建设,特别是结合本校学生实际开设贴近学生生活的班会课校本课程,引导学生自主体验和感悟,促使其不断转变价值观念,实现其自主发展是我们要探索和解决的迫切问题。

一、班会课程化的基本要求:

1、指导思想

班会课程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养以“一个目标(学会做人)”、“两个态度(学会生活、学会感恩)”、“三个素质(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审美)”为目标,不断增强班会课程化的科学性、规范性、实效性,切实提升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2、基本原则

科学性原则。围绕主题科学地安排班会的每一个环节,使之贴近学生实际,注意层次性,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

教育性原则。每一节班会都应有明确的教育目的。贯彻这项原则,还要结合时政形势,适时开展活动,使班会紧扣时代的脉搏,增强教育效果。

自主性原则。正确处理班主任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一节班会,班主任的作用主要应表现在把握班会的方向和主题,提出设计构想意图以及创造必要条件。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活他们参加班会的兴趣和需要,使他们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班会活动。

趣味性原则。寓教育于趣味性活动中,学生的兴趣多样而强烈,班会中可以开展各种趣味性活动,寓教于乐,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

艺术性原则。艺术性是班会达到预期目的的桥梁。班会中,要在表现形式上讲究艺术,可用丰富多彩的文艺形式去感染学生,寓教育于美的享受之中,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由情悟理,促进道德内化。同时,教师还要讲究语言的教育艺术,以言传情,打动学生,与学生心灵沟通,达到更佳的教育效果。

3、班会课程化的教案要求:

(1)班会必须有主持人。主持人尽量用学生,老师可以在旁提供帮助。(2)班会背景:阐明最近学生中存在的倾向性思想问题和学生与社会、家庭、学校之间存在的现实问题。

(3)班会目的:阐明班会要达到的预期效果。

(4)班会前的准备:根据班会内容安排的各项工作要准备就绪。(5)班会过程:说明整体班会课程的程序或步骤,并做详细记录。(6)班主任作用:根据班会主题,协调和组织本班学生进行好班会,达到班会目的。

(7)班会反思:班会要与教育目的相结合,总结经验。(8)班会时间:一节课。

二、加强班会课程化的管理

1、双向管理,加强落实。双向管理分政教处管理和班主任管理两个层面,以学生为主,班主任为辅。政教处统一规划、确定主题后,交由班主任发动学生主动选取主题,创意设计预案,主持运行。主题班会的策划主持过程,既是接受教育的过程,又是锻炼综合能力的实践,还是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锻造。班主任自始至终要到位,不缺位。班主任在内容上把关,资料上辅助,以平等身份参与。只有师生两方面积极性的充分发挥,班会才能常开常新,活力永存。

2、有的放矢,灵活机动。以班会为交汇点,整合学科课程与生活的德育资源(包括社会新闻、文学综艺、文化讲坛等),实施固定主题与自选主题的灵活互补。固定主题要重点落实,力避随意化。自选主题要贴合本班学生实际,把握好教学与学生结合的关系,把问题最小化,尽量消灭在萌芽状态。

3、多面对照,知行结合。班会过程中引用的典型案例要做到古今中外对照,讲述道理要做到正反剖析对照等,同时力争达到知与行相结合的效果。

4、宽松多彩,寓教于乐。班会呈现的方式方法可多种多样,或讲述聆听、或观摩欣赏、或表演品评、或研讨辩论、或出访座谈、或结合节日庆典、或请学校领导参与、或请家长代表客串、或邀请社会名流演说,总之以事实说话,避免枯燥说教。班会的情境氛围要宽松,随主题需要选配合适的背景音乐和画面,调动所有学生参与互动,营造一种交流休息的氛围,在轻松闲适的气氛中思想得到洗礼,心灵得以放飞,精神得以滋补。

三、加强领导,全面推进班会课程化

班主任要充分认识班会课程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校领导和政教处要建立听评课制度,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把推进班会课程化工作落到实处,确保班会课程化的质量和效果。

开展班会课程化教学专题研究是提升班会效能的前提和保障。学校要以年级组为单位成立调研小组,设立试点班,开展专题研究,及时总结经验,推广好的做法,发挥以点带面和示范、辐射作用。年级组要每周检查班主任的班会教案设计情况,建立巡课制度。政教处工作人员要深入课堂对班会进行听课评课,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指导,及时整改;代课老师每学期至少要在所带班级上一次班会课;听评课要从主题、内容、形式、学生参与情况以及效果等五个方面对班会进行量化评估,以便扬长避短,促使班会课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

万柏林二中班会课程化实施方案

第四篇:2013年下学期班会课程化计划

太原幼师“给学生一生的忠告”

班会课程化专题教育学期工作计划

“班会课”是班级建设最基本、最重要的阵地,是学生反省、成长的家园,也是学校实施教育的主要平台。

上学期我们在深入研究幼师生思想、品质、行为等方面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改革了“班会课程化”教育模式。通过每月开展一个专题教育,每周统一印发指导资料,班主任利用指导资料、结合周主题,围绕月专题调动个人教育智慧,系统的、有计划的开展“太原幼师给学生一生的忠告”分步教育。一学期来班主任有一些收获,学生有一些感想,教育初显成效。

本学期学校将继续开展“太原幼师给学生一生的忠告”的班会课程化教育,力争让更多的学生能思考、有收获,从而深化班会课程对学生的思想引领,为幼师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太原幼师班会课制度:

1、每周一第一节晚自习:全校班会课时间

2、要求集体备课和个体备课相结合:为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团队效益,学校建议班主任自由组合,通过集体备课,共享资源,提高班会备课质量;同时,主张班主任体现教育个性,也就是集体备课题、思路,个体备教案、方法。

3、要求班会课形式要多样、实现师生互动:为达到教育目的,学校要求班会课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班主任策划、主持、主讲或班主任策划、学生主持、主讲等,学生积极参与,形式多样,使班会课生动活泼,学生喜闻乐见,从而产生明显的教育效果。

4、认真检查督导、积极评价跟进:学校要求政教处外勤办工作人员要提前准备并下发学习资料,各分处领导要积极参加班会课,各分处要安排专人每周检查班主任班会课教案和学生班会课记录情况。

第五篇:课程游戏化实施方案及总结

山左口乡第四课程游戏化实施方案及总结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的实施过程,就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过程,是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过程,也是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的过程。课程游戏化是一项持续的工作,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根据前一阶段项目实施的情况,结合项目幼儿园教师的基本状况,对照教育厅的项目实施内容和要求,在此提出了五方面项目实施的要求。我园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全面领会每一项要求的内涵,在学习和实践中探索适合幼儿园实际的项目实施的途径和策略,不断转变观念,切实以儿童为本建设幼儿园课程,不断提高课程游戏化的水平。

一、观察和正确解读儿童的行为。观察和理解儿童是教育工作的起点。“科学观察——正确解读——有效支持”是教师与幼儿日常互动中应有的专业行为。因而幼儿教师必须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幼儿实际发生的行为及其情境,借助《指南》,正确理解幼儿的行为,感受其变化和发展,让自己的教育策略更为有效。

(一)目标:

1.树立观察意识,掌握观察方法;

2.科学解读与评价儿童行为和发展,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3.在观察基础上形成实践反思意识,作为课程调整的主要依据。

(二)要求:

1.用便捷的方式(如便签、手机、录像机)对儿童日常行为做简单记录,并尝试解读、努力了解儿童的一般性的学习特点与过程;

2.持续捕捉并记录儿童个体在特定情境中(如进餐、种植等)的行为,发现并解读儿童在某个领域的发展水平与特点,并有针对性的作出课程上的调整;

3.持续捕捉并记录儿童个体日常情境中的行为,发现并解读儿童自身各领域发展水平与特点以及儿童之间发展的差异性,做出有针对性的回应;

4.敏锐捕捉活动中儿童的兴趣与需要,从课程角度系统反思教育的内容、组织方式、环境、资源等的适宜性,并进行调整和改造;

5.开展“有图有真相”的教研活动,支持并鼓励教师基于对儿童的观察发表观点,帮助教师形成观察意识和观察兴趣,鼓励教师做有用的观察,避免单纯地追求观察记录的篇数;鼓励教师与家长通过多种方式(如便条、微信、QQ、电话、约谈等)分享交流儿童在园的行为表现,为家园合作与家庭教育提供依据与建议。将对儿童的观察通过合适的方式(如视频、照片)与儿童进行分享,倾听儿童的声音,了解儿童行为的意图,提高观察与解读的准确性和教育过程的有效性;

6.对于初学观察的教师,可以就某一观察对象,多人同时观察,各自形成观察报告(含观察纪录、分析与解读、教育建议),然后比较观察记录的客观性、分析的准确性,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高教师的观察能力;

7.根据教育实践中存在问题的性质,制定持续的观察计划,例如有特殊需要的儿童,需要制定长期的跟踪观察计划,用过程和事实说话,防止以偏概全。

二、审议和改造课程方案,提升课程的适宜性。改造现行课程方案是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课程适宜性的重要策略。只有在实践中坚持对现行课程方案的不断调整,课程的适宜性程度和游戏化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一)目标:

1.基于儿童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对现行课程方案进行审议,发现问题和不足,并做出适宜性调整。能关注生活活动的价值,将课程有机地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环节;

2.关注游戏和生活的价值,从幼儿的生活和游戏中,感知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发现有价值的资源和线索,设计、生成不同类型的教育活动;

3.提升教师对儿童生活的敏感性,对儿童兴趣和需要的敏感性,并提升教师的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能力。

(二)要求:

1.审议幼儿一日生活时间安排。注重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注重幼儿的现实需要,减少幼儿的等待时间,给予幼儿更多自发活动的机会,注重动静交替,形成集体活动、区域活动、日常生活等各类活动科学组合的一日活动流程,避免无序化、随意化和单一化;

2.审议室内外环境。教师要因地制宜、想方设法从幼儿活动的需要出发设计班级空间,而不是从教师利于管理幼儿的角度规划空间。要丰富室外环境,让室外环境更具有生命的气息,更多的包容多样化的资源,更有利于幼儿的充分的活动。室外环境要有利于幼儿开展运动、观察、种植、探索、扮演、操作等多种活动,并给幼儿带来丰富多彩的经验;

3.审议课程内容。幼儿园课程内容应符合幼儿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应与周围的生活紧密联系。要结合幼儿发展的实际,从幼儿的需要和兴趣出发,关注不同发展领域的关键经验,有针对性地确定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应来自幼儿园的环境和现实生活,应从社区生活与家庭生活中寻找课程内容。要避免本本主义的“课本”定内容的现象,也要避免拿来主义的模仿、因袭和克隆课程内容的现象;

4.审议课程资源。幼儿的学习主要是依靠与周围客观事物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基本的玩具和多样化材料以及具有生命气息的环境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要从幼儿园课程目标出发,结合课程内容,挖掘和利用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幼儿周围生活中幼儿感兴趣的现象、事物、材料、文化、民俗等都是课程资源。要让幼儿在与这些环境资源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发展,要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把资源转化为幼儿的经验。避免资源贫乏和单一的现象,避免有资源而不加利用资源的现象;

5.审议一日活动的指导策略。幼儿园活动的指导不是教师的说教,而是以观察为先导的结合具体问题的启发、鼓励、提示和指导,应针对不同的幼儿、不同的问题和不同的情境,灵活采用多样化的、适宜的和有效的指导策略。对幼儿的指导绝不是包办代替和一味的讲解,适宜的指导策略有助于激发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幼儿完整享受探究、交往和表达的过程,让幼儿感受问题解决的过程,让幼儿有成就感和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三、关注生活的教育价值。《纲要》和《指南》对生活的重视程度是前所未有的,对生活的关注是一个教育理念的问题,也是一个教育实践的问题。关注生活要求我们在课程建设中实现革命性的转变,从书面的知识转向生动的生活,从成人期待转向儿童需要,从简单接受转向在行动中学习。儿童只能在生活中学生活,在交往中学交往,在做人中学做人。幼儿园课程带有浓厚的生活化特征,课程内容来自于儿童的生活,课程实施更要贯穿于儿童的生活。

(一)目标:

1.能依据《纲要》和《指南》理解幼儿生活和幼儿园课程的关系; 2.能在生活中发现幼儿学习和发展的契机,实现生活的教育价值; 3.确立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并努力付诸实施。

(二)要求:

1.依据《指南》分析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把握各环节中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契机,洞察各环节可能给幼儿带来的活动和经验,使一日生活各环节发挥整体的发展价值,促进幼儿的整体发展。避免只关注集体教学的现象;

2.关注幼儿在园的生活环境,从幼儿整体发展和实现课程目标的高度审视、完善幼儿园的环境建设,丰富和充实环境的内涵,为幼儿提供安全、稳定、有序又具有一定挑战性的环境;

3.从幼儿的发展需要和具体活动的需求出发,加强对家庭生活资源的利用,在引导家长理解课程资源的价值的基础上,鼓励家长积极配合和支持幼儿园对课程资源收集和利用,鼓励家长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教育契机,让幼儿获得动手体验的机会;

4.根据幼儿发展的需要,开拓社区课程资源,包括社会机构、社会成员、社会活动以及各种民间文化资源等等。要建立一个系统的、有效的社区课程资源网络。

四、注重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幼儿园课程的实施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生动活泼、多种形式的过程。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不仅仅是在教学活动中实现的,也是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中实现的,要根据需要灵活采用全班集体、小组、个别等多种活动形式。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一)目标:

1.正确认识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

2.理解每一种活动对幼儿学习发展的价值;

3.能够根据幼儿的需要,灵活采用各种适宜的活动方式。

(二)要求:

1.打破以集体教学为主的活动形式,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念,确保幼儿有充分的自由游戏时间,确保尽可能采用游戏化的学习方式,确保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游戏精神得到彰显。合理开展各类游戏活动;

2.当出现以下情形的时候,可以采用教学活动的形式,如:分享经验、引导探究、解决幼儿共性的问题、讨论并制订规则„„教学活动的组织,视幼儿的情况和内容的不同,可长可短,避免教学活动照本宣科。教学活动不只是教师的活动,教学活动的成效取决于幼儿做了什么,要把引导幼儿探索、交往、表现等作为教学活动的重点;

3.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出发,创建多样化的活动区域,支持幼儿建构、探索、阅读,确保幼儿自发的游戏活动。注重以幼儿自己的经验生发的游戏,游戏的场景、清洁、角色、材料的使用、规则等由幼儿自己决定。观察幼儿在自发游戏中获得的经验。要注重自发游戏中多样化的经验,不要用单一领域的经验来观察幼儿游戏。提供安全的、多样的、有层次、可操作的材料,根据幼儿的活动的状况,及时调整活动材料。

五、和家庭建立双向互惠的关系。家庭是儿童最初级的社会生活单位,家庭对儿童有不可推卸的抚养、教育的权利和责任。幼儿园是促进儿童成长发展的专门机构,它和家庭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儿童的成长。高质量的家园关系是双向互惠的,能够形成合力,促进儿童的发展。因此,幼儿园应该秉持民主、平等的意识,主动和家庭对话和合作,应基于理解和互惠的立场,运用自己的专业素养向家庭和大众传播现代儿童教育理念和知识,提升家庭科学育儿的能力。

(一)目标:

1.明确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以平等、合作为基本原则开展家园共育。尊重不同家庭的多元文化背景,提供针对性的适宜服务; 2.了解当代家庭的真实需求和现实问题,主动发起对话,谋求家园教育理念和目标的一致;

3.运用多种沟通渠道分享幼儿在园及在家的行为表现及各个领域的发展状况,实现信息互通;

4.创设多种机会让家庭参与到幼儿园课程的计划和实施之中。

(二)要求:

1.能与家庭建立尊重、平等的关系,构建育儿共同体。通过阅读幼儿信息表、问卷调查、家访、接送环节观察等方式,初步了解每个家庭的成员结构、爱好特点、家庭的育儿理念与方式及家庭的需求等,并据此形成家长学校的教育主题。设计有针对性的、趣味性的亲子活动并召开亲师恳谈会,形成相互尊重、平等开放的交流氛围,树立目标一致的共同体意识;

2.能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家庭理解《指南》精神。利用班级QQ群或微信群以及网络向家庭传达《指南》等幼儿教育政策、法令及其他幼儿教育先进理念和知识。利用幼儿的作品、对幼儿活动的文字记录或照片记录在每日接待时间与家庭个别交流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状况,引导家庭逐步理解幼儿学习的特点和发展规律,领会《指南》精神;

3.能通过引领家庭作成长记录等方式鼓励积极的亲子互动。将轶事、照片及幼儿作品等记录幼儿发展过程的信息集中整理归档,为每个幼儿建成长档案,鼓励家庭分享信息,参与到幼儿成长历程的记录中。在达成保护隐私权的共识下,鼓励家庭在信息平台中分享家庭亲子互动片段,开展育儿问题讨论,形成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家庭成长共同体;

4.能吸引家庭参与幼儿园课程的计划、实施和评价。利用电子邮件或家园沟通园地每周向家庭通报班级活动的进展及下周课程计划,听取家庭的反馈和建议。鼓励家庭利用各自的优势特长或其它家庭资源参与到幼儿园一日活动之中。以幼儿成长档案为依据,每学期至少与每位幼儿的家庭交流一次幼儿的整体发展情况,与家庭共同讨论家园共育的途径和方式。

下载班会课程化年度总结[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班会课程化年度总结[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班主任课程化

    全体班主任老师: 12月15日下午,郭校长在参加全体班主任及生活老师会议上强调,上好班会课,进一步提高班会课质量,并要求从下学期开始把班会课纳入班主任考核的重要项目。如何上好......

    课程游戏化

    访虞永平教授:课程游戏化只为更贴近儿童心灵 把课程游戏化看成一个质量工程 记者:我们常说好课程就像是幼儿园的“健康心脏”,近年来,不少地区进行了幼儿园课程改革探索,比如江苏......

    《项目化管理》课程总结(共5篇)

    《项目化管理》课程总结 企业经营中,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不确定性。企业项目化的全新管理的模式,核心理解为企业的管理项目化,项目的管理科学化,科学的管理知识化。 所有的企业家......

    课程游戏化学习

    课程游戏化学习对于幼儿来说,体验是他们对待世界更为普遍的一种方式。孩子是天真的,对事物、对人都倾向于采用体验的态度。荷兰文化人类学家胡伊青加曾说过:“游戏的乐趣究......

    劳动教育课程化实施方案

    劳动教育课程化实施方案“软”课程破开“硬”空间之限何利株洲市天元区新马小学自 2017 年秋季开办以来, 针对当前小学劳动教育弱化、淡化甚至缺位的现状, 突破校园空间不足瓶......

    课程游戏化论文(模版)

    课程游戏化教学东青幼儿园刘爱华 游戏在幼儿世界中的存在很普遍,对幼儿有着独特的魅力。它是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发挥着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价值。游戏与教学是两个不同的......

    论文浅谈课程游戏化文档

    浅谈课程游戏化 摘要:“玩”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是儿童生活中的一部分,它与儿童的身心成长和发展密不可分。游戏所具有的能量是开发幼儿内部固有的潜力。《纲要》中指出,游戏是幼......

    课程游戏化解析

    "课程游戏化"内容解析 (2015-03-14 08:59:22)转载▼ 标签: 育儿 分类: 教育随笔 "课程游戏化"内容解析 “课程游戏化”一词是去年9月份听说的,那时我在家休息,据说我们园要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