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课程化

时间:2019-05-14 07:09: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班主任课程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班主任课程化》。

第一篇:班主任课程化

全体班主任老师:

12月15日下午,郭校长在参加全体班主任及生活老师会议上强调,上好班会课,进一步提高班会课质量,并要求从下学期开始把班会课纳入班主任考核的重要项目。如何上好班会课,特别是如何能够很好地结合学生特点、学生思想动态、学校工作重点等方面的要求,提升班会课的实效性,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课题。近日,市教育局政教科提出了下一步推进班会课程化的设想,我认为推广好班会课程化这一措施,使班会课系列化、标准化、科学化,是提高班会课质量的有效措施,为此,我将我检索到的班主任课程化有关文件转发给大家,希望大家认真学习,认真思考。为下学期政教处全面启动班会课程化的研究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太原市教育局《关于推进班会课程化的意见》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实施“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班会在素质教育和班级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市教育局决定,在全市大中小学校全面推进班会课程化建设。现就班会课程化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进班会课程化的必要性

班会是学校实施教育、激励的平台,是学生进行反省、调控的抓手,是个体成长的精神家园,也是学校教育、班级建设最基本的重要阵地。在基础教育阶段,班会始终是作为正规课时(即每周一课)列于教学管理中,含有教育课程设置的导向性与使命性。然而,当前班会存在着时间没保证的缺位问题、内容显薄弱的虚设问题和应景于任务的功利问题。班会课程化是根据育人目标,结合课程教学,从认知—感悟—践行的循环规律出发,科学系统地规划整体学段(三年为一循环)班会主题的循环内容,使班会课程成为有目的的育德行为、有计划的育德过程。提升班会效能,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大力推进班会课程化建设有着极大的必要性和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班会课程化的基本要求

(一)指导思想

班会课程化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核心,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不断增强班会课程化的科学性、规范性、实效性,切实提升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二)基本原则

科学性原则。围绕主题科学地安排班会的每一个环节,使之贴近学生实际,注意层次性,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

教育性原则。教育性是班会的灵魂,每一节班会都应有明确的教育目的。贯彻这项原则,还要结合时政形势,适时开展活动,使班会紧扣时代的脉搏,增强教育效果。

自主性原则。正确处理班主任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一节班会,班主任的作用主要应表现在把握班会的方向和主题,提出设计构想意图以及创造必要条件。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活他们参加班会的兴趣和需要,使他们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班会活动。趣味性原则。寓教育于趣味性活动中,学生的兴趣多样而强烈,班会中要开展各种趣味性活动,寓教于乐,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

艺术性原则。艺术性是班会达到预期目的的桥梁。班会中,要在表现形式上讲究艺术,用丰富多彩的文艺形式去感染学生,寓教育于美的享受之中,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由情悟理,促进道德内化。同时,教师还要讲究语言的教育艺术,以言传情,打动学生,与学生心灵沟通,达到更佳的教育效果。

三、班会课程化的基本任务

(一)明确班会课程化教学的基本结构

班会课程化教学的基本结构包括五个方面,即:

1.教学目标(整体的、阶段的、章节的等);

2.教学方式(聆听、观赏、讲述、游艺、表演、讨论等);

3.教学策略(信息技术演示、实践体验等);

4.教学过程(起、承、转、合);

5.教学评估(个案分析、教学反思)。

(二)加强班会课程化的管理

1.双向管理,寓教于做。双向管理分班主任管理和班委会管理两个层面,以学生为主,班主任为辅。班主任统一规划、确定主题后,可交由班委会发动学生主动选取主题,创意设计预案,主持运行。主题班会的策划主持过程,既是接受教育的过程,又是锻炼综合能力的实践,还是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锻造。班主任自始至终要到位,不缺位。班主任在内容上把关,资料上辅助,以平等身份参与。只有师生两方面积极性的充分发挥,班会才能常开常新,活力永存。

2.有的放矢,灵活机动。以班会为时空交汇点,整合学科课程与生活的德育资源(包括社会新闻、文学综艺、文化讲坛,地域的、国家的、世界的),实施固定主题与自选主题的灵活互补。固定主题要重点落实,连点成线,连线结网,点面循环,知行互支,力避随意化。自选主题要保持教育的常态,把握好六个自然结合的契机。一是把握好与教学自然结合的契机;二是把握好与学生自身实际自然结合的契机;三是把握好与社会热点自然结合的契机;四是把握好与国家发展自然结合的契机;五是把握好与世界接轨自然结合的契机;六是把握好与学生自己研发自然结合的契机;七是把握与重大节日、纪念日自然结合的契机。

3.多面对照,知行结合。班会过程中引用的典型案例要做到古今中外对照,讲述道理要做到正反剖析对照等,同时力争达到知与行相结合的效果。

4.宽松多彩,寓教于乐。班会呈现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或讲述聆听,或观摩欣赏,或表演品评,或研讨辩论,或出访座谈,或结合节日庆典、或游戏竞技,或请学校领导参与,或请家长代表客串,或邀请社会名流演说,总之以事实说话,避免枯燥说教。班会的情境氛围宽松,随主题需要选配合适的背景音乐和画面,调动所有学生参与互动,营造一种交流休息的氛围,在轻松闲适的气氛中思想得到洗礼,心灵得以放飞,精神得以滋补。

(三)不断丰富班会课程化的内容

班会课程化的内容要紧紧围绕青少年教育的主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核心,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主题。以“五爱”为基本内容,对学生进行革命理想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荣辱观教育等,培养“四有”新人。二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题。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针对地开展创新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发展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三是心理健康教育主题。心理素质教育对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促进个性和谐发展,锻炼意志品格有着重要作用。班会要引进心理教育内容。四是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题。主要根据《守则》、《规范》以及《礼仪常规》要求,设计专题活动,促进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四)加强教学研究和督导评估

开展班会课程化教学专题研究是提升班会效能的前提和保障。学校要以年段为单位成立教研小组,设立试点班,开展专题研究,及时总结经验,推广好的做法,发挥以点带面和示范、辐射作用。

加强对班会课程化的督查和教学评估。学校要落实班会课程,做到不挤不挪不占,开齐上足上好。要每周抽查班主任的班会方案设计情况,建立巡课制度,深入课堂对班会进行听课评

课,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指导,及时整改;要从主题、内容、形式、学生参与情况以及效果等五个方面对班会进行量化评估,以便扬长避短,促使班会课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

四、加强领导,全面推进班会课程化

1.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充分认识班会课程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领导,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把推进班会课程化工作落到实处,确保班会课程化的质量和效果。

2.学校班会课程计划要密切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内容和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力戒主题不明、内容空泛、方式陈旧等问题。班会要使学生喜闻乐见,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增长学生的创新才干。

3.各学校要组织班主任认真填写《班会课程化工作手册》,定期与不定期地开展校级或年级的交流和评优,在过程中杜绝应付差事做法的出现。《班会课程化工作手册》在每学年初发放,每学年末收回存档。

第二篇:班会课程化 班主任工作手册 使用说明

使用说明

各县(市、区)教育局,高新区、经济区社会局、直属学校、民办学校:

《班主任工作手册》和《班会课程化手册》两本手册已申请书号,正在出版印制中,为不耽误班主任新学期的使用,现请学校为班主任打印(直接以PDF格式打印)下列内容的样表,先暂用打印文稿方式落实工作。待手册印制完毕后,另发群呼通知购买。

需要打印的具体内容及页码如下:

《班主任工作手册》:

使用说明

班主任职级管理评估标准(1)

学生基本信息(9)

班级文化情况(14)

任课教师情况(15)

学生干部情况(16)

第一学期工作计划(17)

第二学期工作计划(19)

养成教育周记(23)

养成教育冠军赛记录(35)

班主任会议记录(54)

班主任工作课题研究微案例(67)

《班会课程化手册》:

班(团/队)会课程化评估标(1)班(团/队)会课程教学指南(7)

班(团/队)会课程教学设计表格使用说明(10)学校班(团/队)会课程计划(17)班级班(团/队)会课程计划(19)班(团/队)会课程教学设计(21)班(团/队)会观课评课记录(111)

第三篇:课程游戏化

访虞永平教授:课程游戏化只为更贴近儿童心灵

把课程游戏化看成一个质量工程

记者:我们常说好课程就像是幼儿园的“健康心脏”,近年来,不少地区进行了幼儿园课程改革探索,比如江苏推行的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您是如何理解课程游戏化这一概念的?

虞永平:从整体上提升幼儿园课程建设和实施的水平,进而提升教育质量,是当前学前教育面临的最根本任务之一。

我一直把课程游戏化看成一个质量工程,其最核心的目的是让幼儿园课程更加贴近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贴近幼儿的学习特点,贴近幼儿的生活及兴趣与需要。

那么,什么是课程游戏化?站在质量的高度去考虑,站在儿童获得完整经验的角度去考虑,站在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角度去考虑,应该对课程游戏化作出一个回答。通俗地说,课程游戏化就是让幼儿园课程更贴近生活,更生动一些,更有趣一点,活动形式更多样化一点。幼儿动用多种感官探究、交往和表现的机会更多一些,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更充分一些。因此,课程游戏化项目的推进,最终目的是促进幼儿发展。

记者:《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课程游戏化是对纲要要求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吗?

虞永平:我认为,两者的精神是完全统一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就已提出了“游戏是基本活动”的问题。所谓基本活动,意味着是重要的和不可缺少的。我认为基本活动内涵有三:一是幼儿园课程应游戏化,充满游戏精神,是自由的、自主的、创造的、愉悦的。这不是个别环节要做游戏,而是一日生活都要充满这种游戏精神。二是自由游戏时间要保证,不能被“教学”及其他教师直接指导的活动所替代。三是其他活动环节,尤其像集体教学活动环节,应尽可能采用游戏方式。

不是把所有活动都变为游戏

记者:过去,课程和游戏是分开提的,当它们组合在一起,会让人产生一些不同的想法,比如课程游戏化是不是意味着把课程都变成游戏?

虞永平:高质量的教育有赖于科学的实践,游戏化是幼儿园课程改革和发展实践的基本路径和指导思想之一,也是切入点之一。

课程实施的途径有很多,所谓课程游戏化,不是用游戏去替代其他实施途径,不是把幼儿园所有活动都变为游戏。课程游戏化是确保基本的游戏活动时间,同时又把游戏的理念、精神渗透到课程实施的各类活动中,其中包括一日生活、区域活动、集体教学活动等。也就是说,专门的游戏活动时间要确保,使幼儿每天有自选活动的机会,自由游戏时间有保证。

课程游戏化追求的是让幼儿园课程更加适合儿童,更生动、丰富、有趣。游戏为何适合儿童?因为儿童的内心是游戏的,儿童的心灵有游戏的种子。因此,幼儿园活动室中的环境、材料应是丰富多样的,课程应能够吸引孩子专注地投入活动,激发和提升他们的兴趣,满足他们的需要,从而让他们获得更多新的经验。

记者:在教育理念上,应该说很多幼儿园都是重视游戏的,但往往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高控制、过分干预,您觉得把游戏精神落到实处,应该注意什么?

虞永平:我认为,幼儿园要形成这样一种课程文化:一是鼓励游戏,幼儿游戏不是幼稚的,有很多让人惊奇和值得深思的地方,需要我们去欣赏;二是服务游戏,要努力为幼儿提供游戏环境、材料;三是学会观察游戏,看懂儿童游戏中的举手投足、情真意切和创新应变;四是合理指导游戏。游戏不是教学,不需要教师去“导演”和指挥,但面对幼儿的诉求和疑问,教师应该给予适当的回应。为何要提合理指导游戏?因为教师指导过头了,就成了“导演”,孩子游戏中的自由自主和创造就会失去,因此要合理指导游戏,应该融入课程文化,形成习惯。

我希望幼儿园的学习最终能有趣、有效一点。有趣的学习,就要求我们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去研究儿童,努力使幼儿园的活动游戏化、趣味化。有效的学习,意味着孩子获得新经验,这就要让幼儿面临问题和挑战。有些幼儿园区域活动数量惊人,但是幼儿玩一会儿就走了,其根源在于教师,教师需要深入反思自己做得是否到位、是否越位,是否适合幼儿的需要,是否贴近幼儿的心灵。

不是重新设计一套游戏化课程

记者:很多幼儿园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课程体系,如果想尝试课程游戏化建设,是不是意味着要推倒重来?

虞永平:课程游戏化不是重新设计一套游戏化课程,将过去的课程全盘抛弃,从头开始,平地起步,是不可取的。课程游戏化要尊重幼儿园课程传统、珍视课程建设经验。但是,幼儿园必须反思课程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特别需要关注的是课程是否体现了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游戏精神,有没有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有没有给幼儿创造丰富多样的游戏环境,有没有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动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有没有让幼儿不断获得新经验。

因此,课程游戏化是对现有课程的提升、改造和完善。我们可以发现,那些被大家称道的幼儿园,往往都是能够坚守自己认同的核心东西的,是真正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游戏化不是改改教案,不是增加一些游戏活动时间,也不是在教案里加几个游戏环节就可以。游戏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明晰理念开始,到诊断目前的课程建设水平和问题,再到完善活动、挖掘资源、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确立评价的立场,这些必须整体考虑。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游戏化要避免一些误解,如强化各类游戏的预定性目的,强化教师的直接指导,在计划中增加所谓的“游戏课”,专门进行游戏设计和组织比赛,细化并检查游戏计划,等等。这些都是对游戏化的误解,也会对教育和儿童发展带来危害。

教师的专业化是课程推进的关键

记者:对现有课程进行诊断和提升,应该依据什么来进行?课程游戏化具体实施过程中,有没有现成的路径可参照?

虞永平:课程游戏化建设的基本思路,首先是领会游戏内涵和精神,应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作为总体背景,理解生活、游戏、活动、经验在幼儿园课程和幼儿发展中的作用。

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改造课程游戏化方案,基于幼儿园现行课程方案,通过观察、记录、反思、研训等方式,开展课程方案的游戏化、生活化、适宜性改造;创建课程游戏化环境,适时、动态地对幼儿的活动环境进行改造、调整,从室内环境到室外环境,从显性环境到隐性环境,营造课程游戏化的物化情境;构建游戏化活动区域,创建数量适当、种类多样、材料丰富并与幼儿发展相适宜的可选择的游戏区域,区域活动中,教师注重观察、适当介入、有效指导,为幼儿主动发展提供条件保障;建设课程游戏化资源,统筹游戏活动中的各类实物资源、社会专家资源和信息资源等,形成内容科学、管理有序、应用有效的幼儿园课程资源库;提高课程游戏化能力,提升课程活动的规划设计能力、组织实施能力、观察分析能力、诊断改善能力等,在实践中逐步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记者:课程游戏化最终要靠教师来实施,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您认为怎么解决课程发展需求与教师能力不足的矛盾?

虞永平:课程游戏化是一个课程建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专业化是确保课程游戏化顺利推进的关键。教师的教育理念、专业意识、专业能力直接影响幼儿园课程的品质,幼儿园课程要远离“小学化”,幼儿园教师必须专业化。

然而,教师的专业化是非常艰巨、长期的过程,要求教师不断反思自我、改变自我、挑战自我。卡罗尔·格斯特维奇在《发展适宜性实践——早期教育课程与发展》一书中指出,“对幼儿园教师来说,转变是艰难的。放弃原有的行为方式、学习新的知识技能、变化中出现的焦虑、个人时间的耗费、承受新的压力、处理新的关系等一系列由转变带来的问题,都会影响转变是否能真正实现。为了避免幼儿承受教育和个人失败的风险,教师的改变是不可避免的。教师拒绝改变就是教师让幼儿接受风险,就是教师甘于低质量教育”。因此,应营造一种在《指南》指引下,教师勇于改变、乐于改变、善于改变的氛围,通过各级各类培训和现场指导、项目引领,逐步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记者:怎样评价一所幼儿园的课程游戏化建设是有实效的?

虞永平:幼儿园课程要聚焦儿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只有儿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以调动,儿童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体。

要努力让幼儿的思想看得见,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让幼儿的经验看得见,让幼儿的愿望看得见。要真正以经验论水平,以过程论质量,以适宜性论效果,以生活性论专业。切实注重幼儿的经验、生活、活动过程及对幼儿的适宜性。课程游戏化的关键在教师,焦点在幼儿,幼儿行为总能折射教师的思想和作为。课程游戏化的核心追求是幼儿积极投入活动过程并充分探索、交往与表现,是幼儿不断丰富和发展新经验,而不是要教师写成什么文本。

第四篇:课程游戏化学习

课程游戏化学习

对于幼儿来说,体验是他们对待世界更为普遍的一种方式。孩子是天真的,对事物、对人都倾向于采用体验的态度。荷兰文化人类学家胡伊青加曾说过:“游戏的乐趣究竟是什么?何以幼儿要愉快的叫嚷?这是一种被抓住、被震撼、被弄得神魂颠倒的心理状态。”幼儿课程教学游戏化尤为突出地表现出了体验的特征,课程游戏化就是一个让孩子体验的世界。在这里,充盈了幼儿自身的生命,他们尽情、忘我、不知疲倦,他们不为任何其他的目的,仅仅是在游戏中充分地学习和享乐。

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的教育模式在悄然发生变化,建构式教育理念已渗透在幼儿教育课程中,以游戏贯穿幼儿教学的目标,幼儿教学游戏化,是指把幼儿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融于各种游戏之中,教学游戏化的内涵是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

作为一线老师,我们常常疑惑于如何平衡“教和玩”的难题。在过去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为了生硬的体现教育教学活动中游戏的存在。我们通常只是植单一的插入一些游戏。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常常会困惑,为什么在教学活动中孩子的兴趣缺缺,为什么孩子不愿意学。通过学习我才了解,课程游戏化是要站在质量的高度去考虑,站在儿童获得完整经验的角度去考虑,站在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角度去考虑,简单的说课程游戏化就是让幼儿园课程更贴近生活,更生动一些,更有趣一点,活动形式更多样化一点。幼儿动用多种感官探究、交往和表现的机会更多一些,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更充分一些。

结合这次学习来反思自身发现,在以往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虽然在教学过程中年也能注重体现游戏化,但是在活动中并不能体现幼儿为主体的自主性游戏,由于害怕孩子“不会玩”“玩的不好”“玩的有危险”通常我在玩的过程中没能体现孩子的自主,这样的游戏往往只是在我的操控下“听我玩”!所以往往在玩的过程中孩子没有自我的意识,只是在我的控制下被动的接受。用虞永平教授的话来说游戏不是教学,不需要教师去“导演”和指挥,因为教师指导过头了,就成了“导演”,孩子游戏中的自由自主和创造就会失去,因此要合理指导游戏,应该融入课程文化,形成习惯。

课程游戏化的关键在教师,焦点在幼儿,幼儿行为总能折射教师的思想和作为。课程游戏化的核心追求是幼儿积极投入活动过程并充分探索、交往与表现,是幼儿不断丰富和发展新经验,在这个过程中,主要的不是教师说什么和做什么,而是幼儿说什么和做什么。良好的幼儿园课程会不断促发幼儿的兴趣,催生新的活动,能让幼儿专注地投入当前的和不断生发的行动中去。

此专题学习,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管理行为,在日常教学中的确存在很多问题,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要珍惜孩子们有限的童年生活,探索有质量的幼儿园课程。而作为一名幼儿老师,我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反思。六个支架中提出的一些解决措施,给了我启发和思考,在今后的教学管理中,我将修正自

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学习先进的理念,与幼儿共成长。

第五篇:劳动教育课程化实施方案

劳动教育课程化实施方案

“"

“软”课程破开“硬”空间之限

何利

株洲市天元区新马小学自 2017 年秋季开办以来,针对当前小学劳动教育弱化、淡化甚至缺位的现状,突破校园空间不足瓶颈,探索劳动教育新思路、新策略,促进了学校内涵发展。短短三年,学校办学水平和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和高度赞誉。学校劳动教育系列校本课程获得第二届湖南省学校文化建设创新成果一等奖,“小农夫”课程、“食堂小管家”课程、“樟树下”课程、“生活教育”课程等 6 个项目先后获得市、区两级教育创新项目奖,“小学阶段实施生活教育的实践研究”等课题在湖南省教育学会立项。

让城市小学劳动教育真正落地,我们的做法可凝练为一点:劳动教育课程化。

一、劳动教育,纳入课程规划

在校园中开展劳动教育实践的物理空间非常有限,需要想办法在软件上进行突破。明确了“生活教育”的办学思想后,我们选择了劳动教育课程化道路。其中低年级的“环境课程”、中年级的“农耕课程”、一至六年级的“生活课程”和“家务课程”,采用长短课结合、课内课外结合、学校与家庭结合、阅读与实践结合的方式,把劳动教育融入“生活教育”的办学思想之中。

二、环境课程,感悟农耕文明

校园处处是课程。为了让师生感悟劳动之乐、劳动之美、劳动之价值,我们通过环境课程,以农耕文明元素打造校园环境。每年秋季第一周,我们带新

主题策划

教师、新生及家长游览校园,为他们解读校园文化,让他们接受劳动观念的洗礼、农耕文化的熏陶。校门口,喷泉与石头组合成“源泉故土”小景,意味着饮水思源,感恩天地化育、学校栽培、父母生养、同学陪伴;绕过照壁,走一走“人生十段”,从“十岁不愁”到“百岁人仙”,领悟中华民族“乐天知命”的人生哲理;漫步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四园,体察天地万物四时变化,感受“生长壮老已” 的生命节律;进入“孕育园”,可以见证桔、柚、枣、芭蕉等十几种本地水果生长过程,感悟劳动与收获的关联;来到“本草园”,体验薄荷、紫苏、艾叶的春夏秋冬,了解天地万物的“五味”“四性”,耕与读相融,情与趣自得;走过三百六十行文化长廊,领悟“行行出状元”、劳动有价值……学校环境课程,已成为新马师生劳动入门的必修课。

三、农耕课程,参与劳动实践

劳动实践,行知相悟。2018 年暑期,我们根据劳动教育课程化实施的要求,编写了中年级段《小农夫》校本教材,设计了“二十四节气”“天地人”“精气神”“小农夫”“农耕文化”“主题统整活动”六个单元板块,并在有限的校园空间里为孩子们开辟了25 块菜地、14 块中草药地,用于学生校内劳动实践。课堂上,教师们传授观察植物的方法,传授他们种植时令蔬菜、当地本草的要领,孩子们吟诵节气农谚和田园诗词,讴歌华夏民族的勤劳智慧;下课时,在教师的带领下,孩子们学会了播种、浇水、除草、捉虫、施肥、采摘,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自然笔记,开展爱心义卖,体会劳动的艰辛,分享劳动的喜悦。

同时,通过一系列主题活动,让孩子们触摸四时八节和农耕文化。“树叶里的秋天”“九九消寒”“向日葵”“年俗”“二十四节气”五个主题活动成为学校的保留项目。在“秋天”主题里,孩子们饮养生茶、煮养生粥,由校长、校医上“秋冬养阴”主题课;在“九九消寒”主题里,孩子们数九、画九、测九、吃九,一起熬冬,从开始数到“九尽春回”;在国医课上,孩子们认识身体与自然的关系,学习养胃护胃小窍门,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所有的教学活动和劳动实践都配合课外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长知识,在劳动中增见识,耕读相伴,健康成长。

四、生活课程,开展劳动竞赛

全校实施“生活课程”是开展劳动竞赛的有力举措。“生活课程”主要从三个层面、四个维度建设与完善。三个层面是指生活常识教育、生活技能教育、生活审美教育。四个维度是指从学生的个人生活、家庭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四个范畴选择劳动内容,开展劳动竞赛。

学校“生活课程”开发后,每年都会举办全校的生活常识笔试、生活达人现场赛、生活美学创意活动。生活常识笔试,主要包括生活礼仪、习俗、安全、劳动、健康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理论知识。生活技能比武,分年段选择小学生独立生活必须具备的劳动技能、自救自护技能、生活自理技能开展现场比赛,从穿衣、系鞋带、洗衣、做饭到制作手工作品等方面都有所涉及。生活美学创意活动,通过儿童书画创作、LOGO 设计与征集、手工作品制作、科技小作品制作等专项比赛活动和美学课堂,传播劳动的审美价值,再用生活审美培养生活中的人。

五、家务课程,拓展劳动空间

课程不只在校园里和课堂上完成,日常的家庭生活也是劳动教育应拓展的空间。我们的做法是 : 其一,在校内开展“食堂小管家”“家务小能手”“生活小达人”宣传活动,组织全体学生学习《新马小学生活常识题库》和《生活技能训练手册》,并在全校教职工和家长中广泛宣传,整合各方力量帮助孩子们学会生活自理。其二,号召全体家长陪伴和指导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在规定时间内教会孩子管理自己的生活,请家长在班级微信群和 QQ 群中进行劳动训练打卡。其三,通过假日作业的方式,布置学生在家进行简单的种植和养殖劳动作业,评选“家务小能手”和“生活小达人”,开展优秀种植作品展示活动和“食堂小管家”劳动竞赛,对评比展示结果进行表彰。通过两年多的实践,新马小学的孩子们在家校共同的监督和指导下,学会了洗衣服、懂得了播种葵花籽的技巧、掌握了扫地的窍门、知道了煮面的步骤……

两年来,我们坚持实践育人,通过实施劳动教育课程化,学生基本形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生活习惯,树立了正确的劳动观念,掌握了简单的劳动技能,并乐于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面貌焕然一新。

(作者单位:株洲市天元区新马小学)

下载班主任课程化word格式文档
下载班主任课程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程游戏化论文(模版)

    课程游戏化教学东青幼儿园刘爱华 游戏在幼儿世界中的存在很普遍,对幼儿有着独特的魅力。它是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发挥着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价值。游戏与教学是两个不同的......

    论文浅谈课程游戏化文档

    浅谈课程游戏化 摘要:“玩”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是儿童生活中的一部分,它与儿童的身心成长和发展密不可分。游戏所具有的能量是开发幼儿内部固有的潜力。《纲要》中指出,游戏是幼......

    课程游戏化解析

    "课程游戏化"内容解析 (2015-03-14 08:59:22)转载▼ 标签: 育儿 分类: 教育随笔 "课程游戏化"内容解析 “课程游戏化”一词是去年9月份听说的,那时我在家休息,据说我们园要申报......

    课程游戏化整合

    选择填空题  虞永平教授说幼儿园生活不应该是别人强加的,而应该是幼儿乐意的、沉醉其中的,这样的幼儿园才能真正符合“儿童的花园、乐园”之意。  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是幼儿教育......

    课程游戏化研讨

    课程游戏化教研研讨课 小班老师在上《藏在哪里》语言教研活动 中班朱慧老师综合研讨课《有趣的洞洞》 教研组对小班郭老师和中班朱老师的课进行研讨......

    课程游戏化培训

    虞永平: 课程游戏化不是要建立一种全新的课程模式,而是要全面推动江苏省幼儿园课程质量提高的工程 1、 幼儿园课程建设工作向前推进。以往我们相当多的幼儿园习惯于用现成的课......

    课程游戏化作业

    一直以来,我们把课程游戏化作为幼儿园的中心工作。我觉得“课程游戏化”的提出不是对幼儿园课程的新要求,而是《纲要》和《指南》对课程的一致要求——幼儿园应以游戏作为幼儿......

    幼儿教育课程游戏化初探

    幼儿教育课程游戏化初探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一命题确定了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对幼儿园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