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度计算机教学改革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5 03:03: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08~2009学年度计算机教学改革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08~2009学年度计算机教学改革调研报告》。

第一篇:2008~2009学年度计算机教学改革调研报告

2008~2009学年度计算机教学改革调研报告

计算机专业是职业学校的骨干专业,为了进一步推动计算机专业的发展,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深化计算机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当地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建设一支与郯城县经济建设,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专业化职教师资队伍,培养大批合格的实用性人才,近期市教院职教部专、兼职教研员于3月21日至3月24日对县职教中心四所学校的计算机专业的课堂教学、教学方法、教学质量、教材使用、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了调研,并通过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召开学生座谈会,进一步了解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通过教师问卷调查、座谈等了解教师需求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基本情况:

(一)教师队伍现状:

四所职业学校中共有计算机专业教师34名,其中,本专业、本科毕业11人,非专业、本科毕业16人,本专业、专科毕业4人,非专业、专科毕业3人。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5人,二级职称10人,初级7人,未定级5人。从事计算机教学教龄在10年以上的教师10人,教龄5年以上5人,35岁以上的教师15人,占45%,这部分老师基本上是后改学计算机专业的,其余为近几年毕业的大学毕业生。

(二)学生情况:

共有学生有770名,98%的学生为升学才到职业学校求学。90%以上的学生入学分数不足200分,学生基础差、底子薄。

(三)课堂教学情况:

本专业教师有很强的敬业精神,能够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现状,因材施教。在课堂教学中,能够积极整合课程资源,注重学生的技能训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从降低难度,提高要求入手,尽可能的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四)学校硬件设施:

共有机房7个,电脑不足350台,多媒体教室3个。

二、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课教师短缺,教师知识结构参差不齐,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所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计算机专业课教师超工作量、满负荷。个别教师一个人需要完成高三全部计算机专业课的教学任务,部分教师除正常授课外,每周还需要担负2—4节的辅导课,教师不堪负重、身心疲惫身体严重透支,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此外,教师的知识结构、自身素质也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34名教师中,47%的教师虽是本科毕业但不是“科班”出身,年龄大都在35岁以上。因为教学需要后改行教计算机专业课。这部分教师虽然教学经验丰富,驾驭课堂的能力也很强,然而,对教材知识的整合能力、知识的占有量、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还很欠缺,特别是对所教学科的发展掌握不及时,对获取新信息及所教学科的外缘知识,不能及时的补充和利用,对相应扩展知识还不能熟练的引进课堂。虽然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和后继学习,在某一学科也取得一定成绩,但对整体的计算机体系,他们还是缺少完整性和系统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不能运用自如,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年轻教师大多数是计算机专业毕业,有朝气、可塑性强、善于接受新事物,对外缘知识的吸收和利用方面比老教师要得心应手好的多。但教学经验不足,尽管他们接受了正规的大学教育,由于在校期间所学知识 与中等职业教育的范围、侧重点不同,也给年轻教师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困难。

(二)课堂教学模式呆板、单调,教学方法单一。

计算机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教学方法过于简单陈旧,还停留在传统的教法中泛泛的去讲解,根本不顾及学生的感受,也照顾不到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要,一些书本上都有的知识教师却不能让学生主动、合作学习或以任务驱动法来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对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还没有引进课堂,课堂教学中不能重视创设教学情景,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更没有给学生创设一个和谐、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培养,遏制了学生的发展。

(三)硬件设备短缺,资源利用不合理。

硬件设备短缺。现有设备数量不能满足所有教师的教学需求,一些课程本应该在机房边讲授边操作的,也因为设备短缺在课堂上硬性讲解而达不到预期教学效果,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有缺少更先进的设备(软件和硬件)等问题。现有资源利用不够理想。这可分为软、硬件两方面,而尤为突出的是硬件的使用。虽然各学校已经配备了基本的现代化教学设备,但这些设备的有效利用率并不高,这是因为课程安排不够合理、老师能力、设备的可使用性等情况所导致的。而在软件方面个别学校还存在着教师间沟通不好,交流不多等问题。

(四)课程配比不合理,教材使用问题较多。

课程配比不合理。计算机专业有很多课程是重复设置的,比如计算机原理就不符合实际需要,而汉字录入和word就是重复设置。这些问题不但给学生带来学习压力,而且给任课教师带来不必要的工作负担。另外,教师配课不合理也给任课教师增加了额外的工作负担。教材问题一直是各学校反映最为强烈的一个问题,大部分专业课教师认为现行的教材存在的问题很多,比如内容粗糙,不细致,讲解的不具体,不利于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自己阅读,而且有很多科目的教材存在着错字、排版错误等现象。

(五)教学辅导资料欠缺,教师远景目标不明确。

现行教材缺少配套教材和学生练习册,任课教师只能在平日收集辅导资料和习题,无形中给教师增加了工作负担。因为没有统一辅导书和练习题,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目标不明确的现象,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各中等职业学校普遍的问题是大部分教师的教学远景目标不明确,即不知道所培养的学生是就业、还是升学。就业应该如何培养,升学又应该如何教。很多教师头脑里还是“高考第一”的想法,在加强职业教育的浪潮下,新的观点的引进更使我们很多老师不知所措。

三、几点建议:

(一)从提高教师队伍的自身素质入手。

各学校以校本培训为主,有计划的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并结合计算机教学实践,通过专题学习和讨论,提高教师自身的理论修养,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向年轻教师多提供学习、观摩的机会,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老教师要多参加讲座,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专业知识。教师也应该在平日里多学习,多看书,丰富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各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做出校本培训计划,并在4月末上交学院职成部。

(二)多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尤其是关于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培训。

这也是广大教师迫切需要的。力争做到走出去、请进来、多观摩多学习。而对于具体的问题,如职业高中的办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目标等问题,那就需要 各学校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对于教师如何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问题,尤其是对不能很充分的利用现有设备的教师,可以在本校组织有经验的教师进行指导培训。

(三)各学校现有的设备应该引导教师充分合理利用,提高利用率。但应该注意的是不能盲目的使用,不必要的占有应该取消。对于设备不足的问题应该适当加以解决。

(四)教科书的问题,有关部门应尽量提供帮助。在选择教材的时候应当注意其实用性、实时性、合理性。辅导书及配套练习册,提倡各个学校应挖掘校本潜力开发校本教材、练习册等。

(五)调整充实计算机教师队伍建立一支专兼职的双师型队伍。

1、有计划地从高校毕业生中选拔计算机专业学生;

2、聘请校外计算机“能人”做为兼职教师补充师资力量。

(六)教研部门加大培训力度,针对问题,有计划地搞好培训和指导。

(七)对于课程设置应根据专业需要、岗位需求,选择更加具有时代性、实用性的课程。

第二篇:计算机教学改革

计算机教学的改革

教育教学工作是各学校的中心工作,人才培养是其终极目标。教学过程是人才培养最直接、最重要的环节,也最能展现各校教师的教育思想,体现名校风范。我就结合计算机教学谈一下对职业学校的若干问题的认识、教书育人的思想与实践。

一、教书育人对教师的要求

根据新世纪的人才观,一个优秀教师应该是善于协作、能集思广益,有开阔的胸怀,充满激情,具有个性,心态稳定、勇于向挫折挑战并充满爱心、能与学生交流互动、共同提高的教师,他对学生的成长所产生的终身激励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教学与育人并不是矛盾的。如果每位教师都能通过自己的语言、行为在每个教学环节中创造优美和谐的教学环境,潜移默化地滋润,学生在各个方面的逐步成熟就是顺理成章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教学是最好的育人环节”。

二、将德育教育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

我们学校是一所职业中学,很大一部分学生都是初中阶段学习不太认真,考不上高中的后进生,学生普遍素质较低,且生源结构复杂,他们来自于全国很多个省市,而且有很多不良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并且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同时他们的不良习惯会对周围的同学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不注意引导,他们随时可能误入歧途。所以我们必须要做到“技能为主,德育先行”,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将学做人与学技能相结合。将德育教学贯穿计算机教学中,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结合计算机课程的特点,在计算机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由于网络的发展,信息的畅通,计算机发展快,学生获取信息便捷等特点,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更应该将德育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结合计算机课程知识新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创新意思;结合计算机发展快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结合计算机应用广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结合计算机实践性强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将德育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教材中的德育内容,譬如在计算机网络教材中提及“网络道德”方面的内容,在讲授理论内容时,向学生介绍部分网页内容的低俗、网络欺诈、网络犯罪等现实,引导学生做一个合法的健康的网络公民。教师要注意分析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针对学生中普遍的现象进行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比如在介绍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正确开机关机步骤时,让他们在了解方法的同时,知道要爱护公共财产,保护设备,延长计算机的寿命。在提醒同学们保存文件时保存到自己的文件夹下,不要删除其他同学文件时,增强学生上机的公共道德意识,培养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风气。

2、从小事抓起,从学生的行为规范上严格要求,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由于高中、大学的扩招,职业学校的学生总的来说,素质较差,不仅表现在学习上,在行为习惯上尤为突出,再加上我们计算机教育有其特殊性,在机房和多媒体教室上课的机会较多,有的学生比较随便,迟到、早退、吃零食、不注意公共卫生等现象时有发生。针对这些现象,对他们展开思想教育,让他们要有纪律意识,对表现好的或改正的加以表扬,并计入平时考核中。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有的同学平时上课不认真,见机玩游戏,作业或考试擅自拷贝他人作业,以求蒙混过关的,在教学中严格管理,及时督促,正确引导,同时教育学生“踏踏实实做人,本本分分做事”。

3、随着网络的发展,网上知识的丰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的平台,但也是一把双刃剑,所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处理学习与上网的关系,上网时间的把控,进行网络安全教育是势在必行的。

三、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

教师的教学方法要结合不同课程、不同章节的具体特点采取相应的改革创新举措。

1、应用适应计算机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

计算机课程是一门技能性极强的,且知识更新最快的一门课程,具有操作性强、适于视频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特点。中国计算机教育专家谭浩强曾经讲述过学习计算机的问题,他说:“计算机对于绝大部分人重在使用,对于它的软、硬件理论部分,非专业人员可以不必要求。”计算机教学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它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它比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更新都要快,因此教学应以上机为主。同时机房上课要求我们的教师由以往的知识传播者,变成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活动的参与者、学生学习的向导或顾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再沿用“教室+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而应采用以实训室为主战场的教学模式,加强实习实训,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建立以实训室为主战场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在实训中强化知识,采用多种方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从理论中来,到实践中去,进而提升技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这已成为职教界人士的共识。

如何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就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与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教师首先就要学会如何用教材,目前的教材往往把知识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看到的只是结果而看不到思维活动的过程,所以教师要做的就是如何使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如何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知识,对教材进行科学的、艺术的处理,从而形成可以操作的教学思路,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2、明确“以学生为中心”

明确“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点对于课件设计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为从“以学生为中心”出发,还是从“以教师为中心”出发,将得出两种全然不同的设计结果。至于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① 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② 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将知识“外化”)。

③ 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实现自我反馈)。

以上三点,即发挥首创精神、将知识外化和实现自我反馈可以说是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三个要素。我们学校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它是学习方法的一种新形式,强调教学过程,力图让学生通过完成真实生活任务而参与学习过程,从而让学生形成运用计算机的能力,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用计算机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将课堂教学的目标真实化、任务化,从而培养学生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分组式教学模式能让学生间相互学习,同时培养了学生间的互相协作。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对于计算机操作,学生学得特别快,也很容易接受。有的东西尽管老师没有介绍,通过同学们自己在家或网吧上机摸索也能很好地掌握操作方法,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电脑不是学出来的,是玩出来的”,这的确有一定的道理。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还可设计一些特殊的授课方法。比如当同学们学会了一些基本操作方法后,让学生自己来有创造性的完成任务,这样就保证学生有一定的创新时间和空间,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要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并且让做得好的学生到教师机上进行演示或与同学们互教互学,这样对一些学生很大的激励作用,他们会马上钻研、探讨。通过这样的协作学习,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每位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即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位或某几位学生完成意义建构,同时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与成就感,使得整个课堂学习气氛活跃,让学生们在舒心的方式下学习,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但是过分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全面放开学生的自主性也会适得其反,教学目标是课前被预定下来的,教师起到的作用是高瞻远瞩的引导学生进行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实现有效教学。

总之,计算机教学应该采取多种手段,鼓励提倡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为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要以市场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从社会的实际需求出发,设置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多与知名计算机企业合作,形成自己的特色与优势。

第三篇:深化教学改革调研报告

深化教学改革 打造特色学院

3月12日,根据中央和省委、市委有关会议和文件的精神,我院召开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动员大会,并发布了我院《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意见》,这预示着一场声势浩大,深入人心的学习实践活动拉开了帷幕,为我院的发展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活力。自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来,各党支部科学谋划,合理安排,以促进工作为中心,把如何开创学院各项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工作,扎扎实实的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学习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为调研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调研阶段,我们紧紧围绕我院“科学管理上水平,突出特色求发展”这一实践载体,主要针对深化教学改革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调研。在调研过程中,深入系部广泛听取师生员工的意见,注重发挥团队作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将调研结果汇报如下:

一、深化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教学中心地位,切实把学校工作重心转移到内涵建设上来,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发挥科研优势,打造办学特色,增强办学实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深化教学改革的建设目标:通过三年努力,树立以人为本,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理念;切实加强以重点特色专业为核心的专业建设,形成省、市、校级重点专业体系;积极探索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研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探索“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形成省、市、校级精品课程体系,组织编写出版一批体现“工学结合”要求的特色教材;以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为核心,培养一批省、市级专业(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学团队和专业骨干教师,努力提高教师实践能力;持续加大投入,加强实验实训条件建设,高标准建设农类种养殖技术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和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进一步完善院系两级教学管理,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顺利通过省政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三、深化教学改革的建设内容:

1、树立高职教育理念 通过外请专家来院作报告、外出参观考察、专题研讨等形式,认真学习领会上级有关高等职业教育建设、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指导性文件的精神,进一步明确学院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和服务面向。进一步熟悉教育部及省教育厅关于新一轮人才培养工作评估、重点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等指标内涵和要求,在教育教学管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有新的认识和提高。建立高职教育研究所,切实加强教育教学、办学特色和学院发展战略研究。

2、专业设置规划与重点(特色)专业建设

主动适应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紧密依托***地方优势产业,优化专业设置,科学制定专业设置规划。农类专业要努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办出特色,做出品牌;非农类各专业要充分结合***经济模式特别是民营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要求,做优做强。各系部要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制订专业建设规划,着力打造特色专业和专业特色。开展专业建设校内自评,推动专业建设与改革向纵深发展。

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加快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实践,切实做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充分发挥农业科研优势,开展研学结合实践,努力将科研和社会服务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大胆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加大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的力度,不断探索校企合作的途径和方法。探索建立创业创新实验班,积极开展创业教育。主动确立一批重大教学改革课题,开展人才培养领域的研究和实践。

4、精品课程建设

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按照“直接、必需”和“够用、实用”的原则,依据技术领域、职业岗位和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构建以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逐步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要求。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推进“教、学、做”一体的教学形式,加强课程实践教学环节。

5、特色教材建设

制定激励政策,大力支持教师跟踪学科研究前沿,鼓励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合作开发实训教材,积极组织各级各类高职教材和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编写一批体现工学结合要求的特色教材。

6、实训基地建设

根据学院总体建设发展规划,持续加大投入,科学制订实验实训基地建设规划。依托浙南作物选育种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充分发挥在培养农类专业学生技能和实践教学中的作用。确保实验实训开出率,增加开放时间,提高实训室利用率,完善实践教学管理。

7、实践教学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积极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和考核标准,认真制订各专业技能训练大纲。实践教学要及时吸收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增加工艺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实训。

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强化学生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创业能力,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使具有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人数达到90%以上,外语及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累计通过率要高于同类学校。

发挥学生社团作用,重视和加强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创业活动、科技竞赛、技能竞赛的组织管理。各系部要组建技能集训队,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训练,落实各项鼓励性措施,大力表彰获得市级及以上竞赛荣誉的学生和指导老师。

8、教学团队与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制定制度措施,开展优秀专业教学团队、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教坛新秀等的评选,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制定《教学建设与改革成果奖励办法》,大力表彰在教学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教师。进一步完善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的制度,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注重双师结构,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多形式聘请行业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

9、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健全教学管理制度,严格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落实相应奖惩措施。认真组织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和教学专项检查,定期召开师生座谈会了解教学情况,做好学生对教学情况和教师教学的测评工作。学院领导、各级教学管理人员要经常深入课堂第一线,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完善院系两级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落实院系两级管理职责,学校教学职能部门侧重于目标管理和宏观管理,系(部)侧重于过程管理和微观管理。进一步加强院系两级教学督导队伍建设,建立多元化质量监控制度,不断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10、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新一轮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要求,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把握新评估方案的核心和内涵,建立评估建设办公室,分解指标,落实责任,确保顺利通过省政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建立《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管理和奖惩制度,各系部要将此项工作纳入到日常教学管理中,要有专人负责,即时采集、及时汇总《状态数据采集平台》信息。

第四篇:计算机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掌握社会现有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状况,了解社会未来三年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及培养要求,从而为确定我院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提供基本的依据。我们对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XX年3月,我系采用走访用人单位、问卷调查、资料收集与分析等手段,就相关行业和企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

此次调研涉及的用人单位主要有安徽、江苏、浙江等省的大中型企业、进驻安徽省芜湖、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上市公司、外资企业、大中型国有企业以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民营企业;涉及到省内及周边地区的人才交流中心和人才交流会;还访问了51job和job168等人力资源网站。

现就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一、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需求的宏观背景

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是由社会发展大环境决定的,我国的国家信息化进程已经并将继续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产生重要的影响。

目前,我国计算机市场的主体仍然是行业应用市场。在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指导下,行业应用市场总体上保持稳定增长,但行业间需求不一,增长各异。国家信息化进程已经涉及到各行各业。企事业单位信息系统的建设与运行,是目前和今后采购、应用计算机产品的主流需求。这些用人单位需要高校培养大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

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社会需求总量在计算机行业属于排名靠前的,每年大约需求100万各种类型的毕业生,高职院校毕业生主要从事计算机应用行业的基础工作,特别优秀的可以从事一些开发研究工作,但大部分是从事计算机应用工作。

二、相关行业和企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

1.在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指导下,我省企业信息化也在全面进行,急需企业信息化专业人才。

目前从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所从事工作的性质来划分,大致上可以将计算机人才分为以下三类:

(1)从事研究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在攻读更高学位后)从事计算机基础理论、新一代计算机及其软件核心技术与产品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对他们的基本要求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从事工程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从事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的工程性开发和实现工作。对他们的主要要求是技术原理的熟练应用(包括创造性应用)、在性能等诸因素和代价之间的权衡、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等。

(3)从事应用型(信息化类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从事企业与政府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的技术工作,以及在计算机与软件企业中从事系统集成或售前售后服务的技术工作。对他们的要求是熟悉多种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工作原理,能够从技术上实施信息化系统的构成和配置。

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来,目前我省高校计算机专业对第(1)、(2)类人才的培养已有一定的基础,而对于第(3)类人才的专门培养则是非常薄弱的。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呈金字塔结构。例如,教育部关于紧缺人才的报告称,到XX年,我国需要高级计算机人才6万人,中级计算机人才28万人,初级计算机人才46万人。但是,目前计算机行业从业人员的结构呈橄榄型,高级计算机人才和初级计算机人才都十分缺乏,尤其是从事计算机行业应用型工作的专门人才。因此目前的人才供应情况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

对于这种现状的认识,一位企业负责人的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目前计算机行业“蓝领”人数少的根本原因,不是企业不需要“蓝领”,而是缺乏能够有效地组织和指挥“蓝领”、发挥其软件生产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振兴安徽的一项迫切任务,既懂计算机软件又懂计算机硬件维护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紧缺已成为安徽振兴经济的一大障碍,据我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负责人称,我省复合型人才为19.9万人,占技术人才总数的7.4%,与发达国家复合型人才总数40%相比,尚有很大差距,本行业中持有“双证”在手的大学生就更是少之又少。it产业的振兴势必将拉动并形成我省巨大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市场。

从我们调研情况下,了解到我省在未来3年内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仍有100万的人才缺口。而我省本专业的在校生仅为1700多人,远远供应不上这种需求,巨大的人才缺口使我们现在必须加大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立足本省,培养适合我省企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应用人才。

2.企业在招聘时对计算机人才的期望

在现在的就业形势和企业竞争条件下,市场出现了某种供大于求的现象。因此,企业在招聘新的员工时候,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中不同部门的负责人对应聘者专业技能的要求不同。人力资源主管认为排在头三位的专业技能分别是: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能力、数据库知识和操作系统知识;而it项目主管认为排在头三位的专业技能则分别是: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能力、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能力、网络管理和维护能力,此外依次需要具备数据库知识和操作系统知识。

分别有87.9%的人力资源主管和81.7%的it项目主管在招聘员工时会看重应聘者的实践经验。不少企业会参看毕业生是否参加过项目或实习以及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等条件。57.7%的it项目主管表示,会先安排新员工直接进入工作,然后在实践当中根据需要再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所以目前成熟的企业并不回避再培养问题,但迫切希望有效地降低再培养成本。

3.从全国范围来看,企业信息化的进程也在飞速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也在逐年上升。

大量的传统企业在不断加快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这是我国已经确定的长远战略发展目标,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短缺成为阻碍信息建设发展的瓶颈。

在需求度上,我国上规模的企业在百万家以上,每个企业搞信息化建设平均最少需要一到两名复合型计算机应用人才,那么全国对复合型技术人才的需求量要在200万以上。由此专家指出,计算机应用是依托it产业迅速发展的“朝阳职业”,人才需求由低端到高端都有广阔的就业前景,职业行情将越涨越高。

4.用人单位关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素质和职业道德的观点

在企业访谈过程中,每个it公司都毫无例外地谈到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问题。

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高职毕业生仅仅掌握已有的知识是完全不够的,重要的是要有一种综合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专业素质。

第五篇:计算机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计算机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掌握社会现有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状况,了解社会未来三年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及培养要求,从而为确定我院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提供基本的依据。我们对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xx年3月,我系采用走访用人单位、问卷调查、资料收集与分析等手段,就相关行业和企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此次调研涉及的用人单位主要有安徽、江苏、浙江等省的大中型企业、进驻安徽省芜湖、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上市公司、外资企业、大中型国有企业以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民营企业;涉及到省内及周边地区的人才交流中心和人才交流会;还访问了51job和job168等人力资源网站。

现就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一、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需求的宏观背景

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是由社会发展大环境决定的,我国的国家信息化进程已经并将继续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产生重要的影响。

目前,我国计算机市场的主体仍然是行业应用市场。在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指导下,行业应用市场总体上保持稳定增长,但行业间需求不一,增长各异。国家信息化进程已经涉及到各行各业。企事业单位信息系统的建设与运行,是目前和今后采购、应用计算机产品的主流需求。这些用人单位需要高校培养大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社会需求总量在计算机行业属于排名靠前的,每年大约需求100万各种类型的毕业生,高职院校毕业生主要从事计算机应用行业的基础工作,特别优秀的可以从事一些开发研究工作,但大部分是从事计算机应用工作。

二、相关行业和企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

1.在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指导下,我省企业信息化也在全面进行,急需企业信息化专业人才。

目前从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所从事工作的性质来划分,大致上可以将计算机人才分为以下三类:

?牐?(1)从事研究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在攻读更高学位后)从事计算机基础理论、新一代计算机及其软件核心技术与产品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对他们的基本要求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牐?(2)从事工程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从事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的工程性开发和实现工作。对他们的主要要求是技术原理的熟练应用(包括创造性应用)、在性能等诸因素和代价之间的权衡、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等。

?牐?(3)从事应用型(信息化类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从事企业与政府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的技术工作,以及在计算机与软件企业中从事系统集成或售前售后服务的技术工作。对他们的要求是熟悉多种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工作原理,能够从技术上实施信息化系统的构成和配置。

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来,目前我省高校计算机专业对第(1)、(2)类人才的培养已有一定的基础,而对于第(3)类人才的专门培养则是非常薄弱的。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呈金字塔结构。例如,教育部关于紧缺人才的报告称,到xx年,我国需要高级计算机人才6万人,中级计算机人才28万人,初级计算机人才46万人。但是,目前计算机行业从业人员的结构呈橄榄型,高级计算机人才和初级计算机人才都十分缺乏,尤其是从事计算机行业应用型工作的专门人才。因此目前的人才供应情况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牐牰杂谡庵窒肿吹娜鲜叮?一位企业负责人的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目前计算机行业“蓝领”人数少的根本原因,不是企业不需要“蓝领”,而是缺乏能够有效地组织和指挥“蓝领”、发挥其软件生产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振兴安徽的一项迫切任务,既懂计算机软件又懂计算机硬件维护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紧缺已成为安徽振兴经济的一大障碍,据我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负责人称,我省复合型人才为19.9万人,占技术人才总数的7.4%,与发达国家复合型人才总数40%相比,尚有很大差距,本行业中持有“双证”在手的大学生就更是少之又少。it产业的振兴势必将拉动并形成我省巨大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市场。从我们调研情况下,了解到我省在未来3年内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仍有100万的人才缺口。而我省本专业的在校生仅为1700多人,远远供应不上这种需求,巨大的人才缺口使我们现在必须加大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立足本省,培养适合我省企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应用人才。

2.企业在招聘时对计算机人才的期望

?牐犜谙衷诘木鸵敌问坪推笠稻赫?条件下,市场出现了某种供大于求的现象。因此,企业在招聘新的员工时候,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牐牭鞑榻峁?显示,企业中不同部门的负责人对应聘者专业技能的要求不同。人力资源主管认为排在头三位的专业技能分别是: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能力、数据库知识和操作系统知识;而it项目主管认为排在头三位的专业技能则分别是: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能力、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能力、网络管理和维护能力,此外依次需要具备数据库知识和操作系统知识。

?牐牱直鹩?87.9%的人力资源主管和81.7%的it项目主管在招聘员工时会看重应聘者的实践经验。不少企业会参看毕业生是否参加过项目或实习以及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等条件。57.7%的it项目主管表示,会先安排新员工直接进入工作,然后在实践当中根据需要再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所以目前成熟的企业并不回避再培养问题,但迫切希望有效地降低再培养成本。3.从全国范围来看,企业信息化的进程也在飞速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也在逐年上升。

大量的传统企业在不断加快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这是我国已经确定的长远战略发展目标,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短缺成为阻碍信息建设发展的瓶颈。在需求度上,我国上规模的企业在百万家以上,每个企业搞信息化建设平均最少需要一到两名复合型计算机应用人才,那么全国对复合型技术人才的需求量要在200万以上。由此专家指出,计算机应用是依托it产业迅速发展的“朝阳职业”,人才需求由低端到高端都有广阔的就业前景,职业行情将越涨越高。

4.用人单位关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素质和职业道德的观点

?牐犜谄笠捣锰腹?程中,每个it公司都毫无例外地谈到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问题。

?牐犜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高职毕业生仅仅掌握已有的知识是完全不够的,重要的是要有一种综合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专业素质。?牐犜?“选择应聘者时优先考虑的前五项因素”一题中,首选是“持续学习能力”,得到了66.7%人力资源主管和项目主管的认同;其次是“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支持率达64.3%;第三是“沟通能力”,占36.4%;第四是职业道德和责任心,占56.6%;“参加过项目或者实习”和“团队合作意识”并列第五,支持率53.4%。学习成绩的支持率只有24%,可见企业只是把学习成绩作为应聘者学习能力的参考来考虑的,它们更看重一个人面对新事物的再学习能力以及面临新问题的解决能力。?牐牼」芷笠嫡衅甘北冉峡粗赜ζ刚叩墓ぷ骶?验(分别有87.9%的人力资源主管和81.7%的it项目主管认为在招聘员工时会看重应聘者的实践经验),但素质与经验二者并不矛盾。招聘时考虑的是工作的关联性、有效性及成本最小化,而一旦进入工作角色后,注重的不仅是曾经做过什么,更是以后能做什么,要求员工在工作中能够应对经常变化的客观情况。

?牐牸忧恐耙档赖潞蜕缁嵩鹑胃械慕逃?是一个大家都认为重要但实际上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易被察觉,也无法提供定量的分析和评价;而一旦出现问题,损失则可能很大。在对“管理项目时员工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回答中,前5项依次是:(1)对工具和方法的应用技术不足、经验不足;(2)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责任心不足;(3)职业道德和纪律性不强;(4)知识体系结构不合理,范围狭窄,内容陈旧;(5)沟通能力较弱。有43.7%的项目主管认为员工责任心不强。不少管理者抱怨有些员工跳槽太频繁,往往更多地考虑个人的待遇,而不太考虑集体和社会利益。人力资源经理和项目经理都表示不太愿意要那些频繁跳槽的求职者。可见,价值观的问题已经排在专业技术问题前面了。

因此以学习能力为代表的发展潜力,是用人单位最关注的素质之一。同时企业要求人才能够学习他人长处,而目前相当一部分学生“以我为中心、盲目自以为是”的弱点十分明显。?牐? 5.关于复合型和宽口径

?牐牻?年来,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与培养是一个热门话题。对于it领域而言,复合型人才是指既具有某个(某些)应用领域的专门知识与技能,又掌握了it专门技术的人才。

it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层次越来越高,并且对综合性、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旺盛,学校应当而且能够拓宽专业领域,使得学生在校期间受到应用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牐犑导噬希?企业对宽口径人才的需求更为实际。调查结果显示,在“是否考虑过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人中挑选销售人员”一题中,it项目主管给出肯定回答的为100%。从企业用人的角度考虑,招聘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员主要是从事技术性工作,但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会有一些人根据企业的实际要求和个人的个性优势而走上其他工作岗位。在调查中,大部分人力资源主管认为,开设人文或商贸课程对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的日后工作有着积极的影响。

?牐犇壳靶矶喔咧霸盒o钟械目纬贪才哦杂谘?生来说基本上是“一刀切”,学生们的学习内容没有太多差异,这就在一定的程度上不能体现出每个人的个性优势。当然,一些基本课程是大家应该学习的,但我们缺乏的是对学生进行个性分析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与指导。?牐犚虼宋颐侨衔?要求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掌握某个(某些)应用领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可能并不现实。但是,许多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将来并不会一直从事本专业的技术工作,因此在校期间的培养除了专业知识外,学习能力也是要十分重视的。

三、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毕业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研情况看,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工作距用人单位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基本的抽象分析问题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2)对工具和方法的应用不熟、经验不足;(3)责任心和纪律性不强;

(4)价值取向和对职业生涯的规划不成熟;(5)外语能力欠缺;(6)承受压力的能力不足。

四、对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 1.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相对陈旧

总的来说,目前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课程体系,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的。但有些课程的内容只是普通高校课程的简化,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实用技能的训练相对不足。尤其是课程内容滞后于专业技术的更新与发展,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内容极少,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另一方面,在职业技能培养方面,职业技能训练不成体系,力度不够,对职业素质的教育(如开拓精神、市场观念、管理技巧、团队精神、应变能力等)尚没有得到全面的实施。现有课程体系存在以上问题,与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相脱节,导致该专业毕业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相关行业工作。在教学方法方面,虽然基本上采用了理论与上机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法,但对学生职业技能以及动手能力方面的培养相对不足。社会需求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强调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按传统方法培养的学生难以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

由于职业教育招生困难,导致生源的整体素质要比过去有所降低。有些学生文化基础素质较低,学习的自觉性比较差。但客观的分析后,并不是这批学生没有能力,而是需要有适合他们学习的课程和教学方法,要增强教材和教学方法的趣味性,给予学生更多动手的机会,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在实际访谈调研中人们发现,这批学生对于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很感兴趣,并且能够很好地掌握。对于工具类的课程,学生的接受能力比较强。

2.该专业复合型师资缺乏,职业实践经验不足,专业知识滞后 该专业既懂技术又具有职业实践经验的复合型教师严重缺乏,这样会导致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无意识的偏离专业培养方向。现有教师缺少职业培训、技术更新滞后、缺乏教育创新机制等,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

3.专业实训条件以及软件教学资源不足

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是改革开放近20年来,依靠政府教育经费建立发展起来的。虽然已普遍建立计算机房,但由于种种原因,上网条件、微机组装以及局域网组网实验室等还难于满足要求,也没有实训基地,整体表现出实践教学设施条件不足,特别表现在软件教学资源不足,现有硬件条件难以发挥应有作用。4.对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不够

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就业前的职业准备教育,所以衡量职业教育水平的标准,应该是培养的学生能否满足职业岗位需要的能力。许多职业院校普遍存在重招生、轻就业的现象,对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要缺乏研究,对岗位实际技能的要求把握不够,对就业信息掌握不足,对毕业生缺乏有效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一些院校计算机专业领域的毕业生就业存在困难。

下载2008~2009学年度计算机教学改革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08~2009学年度计算机教学改革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计算机网络技术调研报告

    计算机系——课程设计周论文计算机网络技术调研报告 论文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技术 应用 发展 论文摘要 计算机的单体运行,无论从硬件、软件看都造成极大浪费。建立计算机网络可......

    高校旅游专业教学改革调研报告

    高校旅游专业教学改革调研报告 中国的旅游教育,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产生的旅游管理......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调研报告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ERP方向)企业调研报告 一、行业分析 1、行业发展现状及背景分析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内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市场由卖方主导转向买方主导,企业的目标已......

    暑假计算机专业调研报告

    暑假计算机专业调研报告 10级网络技术专业3班 蔺丕军 调研公司1:恩泽广告 公司地址:东营市河口区建材市场恩泽广告部 谈访人姓名:张恩泽 职务:总经理 调研时间2012年7月30号 公......

    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调研报告

    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调研报告 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调研报告 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调研报告 前言 职业教育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所共有的一种教育形式。传统的以学科教育为主线的职业......

    计算机党支部工作调研报告

    2008级党支部工作调研报告 在2010年下半年,我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级学生党支部按照确定的工作思路,紧密结合学生支部实际,扎实有效的开展党支部工作。总结了上半年当中出现的......

    计算机应用专业调研报告

    计算机应用专业调研报告 一、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调研 在过去的一些年里,计算机专业通常是大中专学校比较热门的专业,是不少优秀考生的首选。同时,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理论基础方面......

    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总结

    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总结 近年来,我国以把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积极转变教育观念,科学制定实验规划方案和实验工作计划,把新课程改革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