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新思路
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新思路——考证促学
我在职业学校从事计算机教学工作已经近四年了,作为一名职业中学的计算机老师,我的教学对象绝大多数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我认为职业中学的学生的基本出路就是找到一份工作,而专业技能是找到工作的最基本保障。如何让用人单位知道学生掌握了何种技能呢?在此,技能证书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认为职业中学的教学应围绕“考证促学”的方式来组织教学,这也适合职业学校的特点。因为我从事的是计算机教学,所以下面我就计算机教学的“考证促学”谈一下我的看法:
一.当前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
1.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教学任务重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量的急剧增加,计算机应用的日新月异,对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现在和未来计算机将逐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工具,计算机应用能力将是人们的生存能力之一。搞好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可以大大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目前,在全国的各大中专院校,计算机基础课已成为公共必修课。然而,我国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比较紧缺,他们教学任务繁重,很少时间去从事教学研究工作,教学质量受到一定影响。
2.课程体系
注重基础性和实用性。通过学习计算机基础,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过程,认识到计算机的功能和它在工作、学习、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的配置,学习它的基本操作,了解多媒体技术;学会并熟练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汉字录入、排版系统、数据库基础等;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及Windows环境下的Word、Excel、PowerPoint、FrontPage等常用的应用软件;了解因特网的初步知识,学会利用网络获取知识,具备分析和处理知识及与人交流的能力。职业教育是培养能够马上适应社会的技术人才,因此,我们的教材也应跟上步伐,一般来说,一本教材用2-3年就要更新。
3.考试存在问题
考试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评价教学得失和教学工作信息反馈的一种手段,也是稳定教学秩序、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考试的主要职能,一是检测学生的学习成绩,评价学生知识水平与能力状况;二是检测教与学的综合效果,并为改进教学提供必要的依据。目 1
前,职业学校在计算机基础的考试工作中存在不少问题:1.考试的形式往往单纯采用笔试或机试。2.试题的质量不高。3.评分不客观,信息不反馈。因而,导致很多期末拿高分的同学,也未必能通过等级考试一级。也有些同学,考试笔试得高分,可是上机操作半个小时都未能输入完100个左右的汉字,叫他建立一个“记事本文档”都不会,这就是明显的理论脱离实际。
目前,很多人提出的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提出要改革教材,加大教学设施的投入,改良教学方法等。笔者认为很多学校只要把现有资源充分利用好,教学质量就能上一个台阶。在这里我谈谈计算机基础教育中“考证促学”的教学思想。
二.“考证促学”思想的提出
为使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掌握21世纪必备的计算机文化基础和应用技能,全国各高等学校从1993年开始先后建立了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制度。教委于1994年6月正式成立了江西省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设计组,成功地组织了各次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1997年后,我省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每年举行两次,考试人数逐年增加,考试质量不断提高。目前,全国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开考等级为一级、二级(Foxpro、Basic、Pascal、C)、三级(编软)。考试分笔试和上机测试两部分,笔试和上机测试都通过的学生可以获得《CCT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考试证书》。
笔者组织等级考试多次,对考试大纲,考试题目比较熟悉。省教委成立的等级考试设计组,组织编写考试大纲,考试辅导资料,试题库的更新。等级考试的一级水平,就是我们计算机基础教学所要完成的目标。等级考试的试题质量高,考核面广,真正能够体现考生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操作能力。现在大部分职业学校都成立了等级考试的考点。我想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文化》教材就可以选择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的教材,职业学校没有必要自己编写教材;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文化》的期末考试可取消,改成考一级,因为考等级的考试费用不会很贵,另外,对于学生来说,考试通过可获得证书。对于老师来说,教学目标统一,任务明确,又可以减轻出卷改卷的负担。
三.“考证促学”的意义
1.加强师资建设
考证并不仅仅考学生,其实也在考老师,我深有体会。首先,一个学校申请了某个认证考试考点,必定要组织老师培训学习,这样可以加强老师的业务水平。我作为我们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的系统管理员,在安装调试考试系统的过程中也学了不少东西,我所学的又可以作为实践经验
传授给学生。其次,有了考试,老师也会自觉地了解考试信息,了解考试大纲,考试题型,进而教学生如何复习,给学生辅导,我在这个过程中学到很多我读书时未学到的知识,特别是实践操作能力,我认为考试题出的很好,很多很实用的操作,对于职业学校来说重点就是要教授他们实践能力。可以说,通过组织几次等级考试,我自己学了很多,积累了很多教学实例,这将大大提高我的教学水平。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要学习的知识更新快,计算机的老师一定要不断学习。
2.教学目标统一,较全面地考核学生水平
职业学校不像初中高中,很少考试,即使考试,往往都是考得很肤浅,很容易过关,这样没有学习压力,导致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教计算机基础的老师也没有明确定位教学应达到什么要求,在同一个学校,常出现不同老师教学进度,教学重点不同的情况。甚至很多学校最后考试也是自己教自己出试卷,试卷质量不高,最终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如果我们采用等级考试的教材,明确规定我们的学生学完〈计算机基础文化〉必须通过一级考试,这样,我们的老师和学生目标定位明确。等级考试分笔试和上机考试,既能测试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的情况,又能测试出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3.获取证书,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在我们中国有这么一句话:名不正则言不顺。怎么才能证明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呢?目前职业学校的毕业证书,人们普遍不认同。当然,我们可以说是:偏见,但从纯客观的角度我们又怎么检测它的“含金”量呢?全国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现在作为学生升学、用人单位选人的重要参考。笔者认为全国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对考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很全面。能够通过一级考试的同学,其计算机基础已经达到教学要求。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会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应该思考在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如何有效促进计算机基础教学,推动计算机教学向着“培养全面高素质人才”的方向发展,为学生以后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社会上有很多的计算机认证考试,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选择一种比较适合职业学校发展特点的认证考试,将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质量。
第二篇: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新思路——考证促学(共)
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新思路——考证促学
【摘要】本文就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计算机等级考试产生的背景、概念和特点的阐述,提出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新思路——考证促学。说明在职业教育中实施计算机等级考试,有利于计算机基础教育明确定位、办出特色,有利于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提高教学
质量,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毕业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等级考试;实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一.引言
笔者在职业学院从事计算机教学工作已经两年了,参加组织全国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四次,对等级考试的特点与意义有了比较深的认识,但从每次考试结果分析,我院学生通过一年的《计算机基础文化》学习,很多同学未能达到全国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水平。笔者认为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需要改革,认为“考证促学”的方式组织教学比较适合职业学校的特点。
二.当前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
1.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教学任务重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量的急剧增加,计算机应用的日新月异,对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现在和未来计算机将逐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工具,计算机应用能力将是人们的生存能力之一。搞好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可以大大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目前,在全国的各大中专院校,计算机基础课已成为公共必修课。然而,我国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比较紧缺,他们教学任务繁重,很少时间去从事教学研究工作,教学质量受到一定影响。
2.课程体系
注重基础性和实用性。通过学习计算机基础,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过程,认识到计算机的功能和它在工作、学习、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的配置,学习它的基本操作,了解多媒体技术;学会并熟练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汉字录入、排版系统、数据库基础等;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及Windows环境下的Word、Excel、PowerPoint、FrontPage等常用的应用软件;了解因特网的初步知识,学会利用网络获取知识,具备分析和处理知识及与人交流的能力。职业教育是培养能够马上适应社会的技术人才,因此,我们的教材也应跟上步伐,一般来说,一本教材用2-3年就要更新。
3.考试存在问题
考试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评价教学得失和教学工作信息反馈的一种手段,也是稳定教学秩序、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考试的主要职能,一是检测学生的学习成绩,评价学生知识水平与能力状况;二是检测教与学的综合效果,并为改进教学提供必要的依据。目前,职业学校在计算机基础的考试工作中存在不少问题:1.考试的形式往往单纯采用笔试或机试。2.试题的质量不高。3.评分不客观,信息不反馈。因而,导致很多期末拿高分的同学,也未必能通过等级考试一级。也有些同学,考试笔试得高分,可是上机操作半个小时都未能输入完100个左右的汉字,叫他建立一个“记事本文档”都不会,这就是明显的理论脱离实际。
目前,很多人提出的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提出要改革教材,加大教学设施的投入,改良教学方法等。笔者认为很多学校只要把现有资源充分利用好,教学质量就能上一个台阶。在这里我谈谈计算机基础教育中“考证促学”的教学思想。
三.“考证促学”思想的提出
为使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掌握21世纪必备的计算机文化基础和应用技能,全国各高等学校从1993年开始先后建立了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制度。江西省教委于1994年6月正式成立了江西省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设计组,成功地组织了各次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1997年后,我省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每年举行两次,考试人数逐年增加,考试质量不断提高。目前,全国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江西考区)的开考等级为一级、二级(Foxpro、Basic、Pascal、C)、三级(编软)。考试分笔试和上机测试两部分,笔试和上机测试都通过的学生可以获得《CCT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考试证书》。
笔者组织等级考试多次,对考试大纲,考试题目比较熟悉。省教委成立的等级考试设计组,组织编写考试大纲,考试辅导资料,试题库的更新。等级考试的一级水平,就是我们计算机基础教学所要完成的目标。等级考试的试题质量高,考核面广,真正能够体现考生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操作能力。现在大部分职业学校都成立了等级考试的考点。我想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文化》教材就可以选择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的教材,职业学校没有必要自己编写教材;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文化》的期末考试可取消,改成考一级,因为考等级的考试费用不会很贵,另外,对
第三篇:浅谈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改革
浅谈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
摘要:本文主要就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几方面发表一些看法,提出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培养出更有社会竞争力的学生的观点。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培养能力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计算机专业的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由于计算机发展日新月异,与之相应的计算机应用教育显得相对滞后,与社会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现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的教学目标、专业设置、专业课程的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造成教育和社会需求的脱节,因此,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只有进行调整和改革,才能使中职计算机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社会上有一定的竞争力,使中职的计算机专业教育事业更加蓬勃发展。
一、教学目标改革:
1、树立“能力本位”观念,以培养实践能力为目标
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应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观念,以培养具备专业的实践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的人才作为教学目标。
就目前社会对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要求和未来发展趋势来看,中职学生的计算机能力至少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在不同操作系统环境下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2)、熟练运用文字处理及表格处理、图形图象处理软件;
(3)、硬件维护维修能力;
(4)、软、硬件常见故障的检测和处理能力;
(5)、检测和消除计算机病毒的能力;
(6)、常用软件的安装、系统的调试和使用能力;
(7)、计算机网络通信、多媒体技术、利用Internet浏览、检索信息、文件下载,收发E-mail的能力。
这些能力的培养,着重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在实验与实践中学习”的教学方式,围绕“动”字展开工作,即教学生动、学习主动、沟通互动。使我们的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2、树立全新观念,以培养创新能力为终身教育目标。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由此可见,提高民族创新素质已成为当代的首要任务。创新是一种旨在提高全民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思想和行为。只有明白了这一点,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承担起创新的使命,才能把创新教育主阵地定位于课堂,才会有让创新教育落实到每节课的想法和具体行为。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的教育。素质教育的实施,应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创新能力需要终身培养,创新动机需要终身激励,因而创新教育也是终身教育。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1、根据硬、软件的发展,课程内容尽量“新”。
目前中等职校的计算机教育可分三个层次:
(1)、计算机基础课程
让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技能,以便学生毕业后在信息社会里更好的工作与学习,其中包括网络、多媒体、办公自动化和互联网的使用常识等;
(2)、计算机技术课程:
让学生掌握基础的软硬件技术,包括硬件设备的选购、配置、安装、调试,软件的安装和调试等;
(3)、计算机应用能力课程
让学生掌握不同操作系统环境下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熟练运用文字处理、表格处理、图形图象处理软件;
这几个层次的教学内容,在选择教材时,应遵照“广泛优化、偏重应用,应用课程追踪先进”的原则,保持先进性和前瞻性。应该选购最新的教材,安装最新软件,了解最新发展动态,让学生去学习、去实践和体会。
2、根据教学实际,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根据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实际,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来实现由以知识为本位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转变。所谓整合,不是把有关内容机械地拼接,而是根据中职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认知、能力水平以及中职毕业生面向的就业岗位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来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紧贴社会的要求进行课程体系的设置,把社会的需求和学生学习的需求有机统一
3、以能力为本位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
这一类的课程整合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目的,在设计和制定课程任务时,把知识点和中职学生不需要系统学习但需要部分掌握的内容融入其中,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任务的实践过程。
三、教学方法改革:
现代教育的要求必须改变教学方式,坚持启发式教学,注重学生的参与,倡导讨论式教学,促进教学互动(民主教育的特征:富有爱心、尊重个性、追求自由、体现平等、强调法治、倡导宽容、讲究妥协、激发创造),注重学生的体验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加强教学的实践环节等方式进行改革。
1、实施教学模式的改革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产生了重大变革。首先,传统的班级教学已经发展成为班级教学、小组教学、个别化教学、多元化教学、远程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种组织形式的教学。其次,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讲授式教学方法转变为于“情景创设”、“主动探索”、“协作学习”、“问题提出”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综合运用。
2、实施分层教学,兼顾学生能力差异
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特点之一就是起点参差不齐,而且有的学生由于兴趣所在,学习效果差异较大,发展不均衡。目前,我们仍然是实行班级授课制,以大班教学为主,教师的教学设计很难同时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因而出现在课堂教学中特有的一个“怪现象”,就是差生不听课,好学的学生也不听课。针对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实行分层施教,效果较好。将起点和能力接近的学生分在一起进行教学,有利于教师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由于班中的优势和弱势差距不大,处于弱势的学生通过努力存在着从弱势进入优势的可能,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良性的竞争,实行因人施教。
3、推行互动式教学,调动主观能动性
互动式教学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法,使教、学双方都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以创造和谐的互动氛围,使教师在“教”中探学求学、学生在“学”中挖潜增智,从而达到相互促动、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互动”可以包括三个方面: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学生与信息技术媒体互动。在教学中,应将三个方面的互动相互联系并综合应用,而不应片面地孤立某一种互动。通过教师与学生互动,找到他们恰当的学习起点,建构最适应他们需求的教学模式;学生与学生到动,可以互取所长,学习新知,发现新知,弥补了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生与信息技术媒体互动可以创建一个良好的人机互动学习环境。这种教学方式在计算机操作课中效果很好。
四、教学评价改革:
传统的计算机教学考核多数是以一两次书面考试或者操作考试作为学生的成绩评定,我认为这样的评价不符合计算机课程的特点。由于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过程中,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来源,技能的熟练程度,是一个动态过程,所以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更要强化过程评价,注重评价的激励功能,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促进其主动学习,从而获得进步。
1、在评价内容上,既关注学习内容也要关注非学习内容。
将平时的上机训练等同于考核,视为考核内容的一部分。我的学生每次训练都有成绩登记,我将其作为期末成绩的40%。针对计算机课程的特点,无论考核或训练,都以上机实践为主,笔试这样的考核只作为考核的一个次要组成部分。此外,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诸如学习兴趣、动机、自信心、意志力、合作精神等也列入评价内容中。
2、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
在评价学生时,不再以我个人对学生的评价作为成绩评定的唯一参考,而将学生本人与同学的意见也列入参考范围。这样,评价更具全面性,使学生能看到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扬长避短,努力学习,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进步。客观公正地看待学生的闪光点与不足,学生若在学习过程中有创造性的认识、发现和行为便及时的给予其鼓励。
时代的发展对具有自主性、创造性的人才需要日显急迫。在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中,我们需要不断关注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能够真正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受社会欢迎的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第四篇: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新思1
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新思路
发布时间:2010-3-12 16:48:50 点击:230
文字大小
合肥建设学校 田冬生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经应用到人们学习、工作、日常生活、休闲娱乐等各个方面,各行各业都可以利用计算机来完成一部分工作,所以全民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将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而没有系统地、全面地学习过《计算机应用基础》的人,在使用电脑的过程中将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一筹莫展。因此,计算机应用这门课程是现在各中专学校中所有专业必开的一门基础课程。
现在用人单位一般都要求毕业生能够熟练操作电脑基本办公软件,强调的是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及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为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培养出合格的计算机熟练操作的人员,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实际应用技巧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把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重点放在实际应用技巧上,还可以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应用中发现问题,再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在操作实践中融会贯通所学知识。
在Windows教学中,有很多实际应用的例子和巧门是要重点讲解的,下面例举一些:认识窗口的组成时,让学生双击标题栏空白处观察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总结:窗口最大化时双击会还原,再双击又会最大化,这种操作可以帮我们加快速度,提高工作效率。在介绍完窗口的组成后,提出问题:为方便浏览和查找文件或文件夹,如何使图标按名称或按类型排列?如何在不打开看图程序的情况下快速浏览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和使用“查看”菜单中命令选项,特别是“缩略图”选项的应用。让学生在比较操作中体会到通过地址栏右边的下拉按钮可以快速转换到其它窗口。隐藏窗口中的工具栏和地址栏,然后提问:如果你们的电脑窗口中没有了工具栏和地址栏,使用很不方便,如何让它们显示呢?让学生在菜单中来找相应选项,尝试解决方案。在介绍完任务栏的组成和作用后,体会通过任务按钮切换窗口,然后提问:如果你们的电脑打开了多个窗口,这时要回到桌面进行操作,怎么办呢?(大多数同学会一个一个地将窗口最小化或关掉。)有没有快一点的方法呢?这时让大家试试快速启动区的“显示桌面”按钮。同学们会明白这个按钮也可以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呢。在电脑的个性化设置讲解前,先给大家欣赏自己拍的风景照作成的桌面背景,再问问大家想不想将自己的风采照作为桌面的背景,然后再讲解如何应用自己收藏的图片或照片作为桌面背景。
在Word教学中,也要注重实际应用。在工作、生活、学习中编辑文章时,一般并不需要将文章中各段文字都设成不同的字体和颜色,弄得花里胡哨的,除了标题,正文的每段都可以简洁地设成相同的字体和颜色,而且颜色不可以设置得太艳或太淡;也有特殊的时候,如制作贺卡、板报,就要让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作得张扬而醒目,把所学的知识尽量应用上,如艺术字、图片、图文框、背景等。布置作业,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如让学生在母亲节为母亲作一个节日贺卡,为班级作一次板报。
在Excel的教学中更要注重实际应用,在教学案例中尽量列举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应用问题,如何用Excel的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不然,非财会专业的同学会认为学了没有多大用处而兴趣全无,从而使教学很难顺利进行下去。在讲解Excel的计算功能时,在同样算法下,先计算一个人的工资,然后用填充柄一拖而蹴,强调填充柄的作用,省时省力;如果修改其中一个数据,程序立刻重新计算结果,这时学生往往发出惊叹的呼声:“哇,原来计算可以如此简单!”随即产生浓烈的兴趣,随后的教学也就轻松完成。在“排序”这个教学环节中,先给大家一个本班某次考试的成绩表,然后问同学们前三名是谁,一个班五、六十人,学生找起来当然费劲,而且容易出错。这时给大家演示用Excel的“排序”功能,在按成绩高低排序后,前三名一目了然,而且结果绝对不会错。在这个成绩表中再让大家把高于80分的成绩优秀的同学找出来,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这次同学们会安静地等待老师演示如何找,这时在同学们专注地期待中就可完成“筛选”这个环节的教学。同样是这个成绩表,让同学们比一比是男生成绩好还是女生成绩好,怎么比呢,当然是看男女生的平均成绩了。这时再教同学们如何用Excel的“分类汇总”功能来解决这个实际应用问题。
在Powerpoint教学中,如果单纯地讲解文字格式、图片、表格、幻灯片版式、模板、幻灯片切换、自定义动画等知识点,就显得比较枯燥,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应该把这些知识点融入贴近学生生活的具体案例中讲解。在教学中,我把这些知识点都串联到“作家介绍”这个演示文稿的制作过程中讲解,并尽量做到“精讲多练”。提醒学生快毕业了,让学生面向用人单位的招聘作一个“自我介绍”的演示文稿。学生最了解的还是自己的班级,容易收集素材,我让学生以“团结奋进的XX班”为名作一个演示文稿,学生热情地展示了自己班级获得的荣誉、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班级的特殊人才,并配上了照片。最后,提醒学生快毕业了,让学生面向用人单位的招聘作一个“自我介绍”的演示文稿。本人根据在这门课中的授课心得,谈谈任务驱动教学中的有关任务设计,不足之处请多包涵。
一、任务的概念与分类
1.任务的概念
任务是问题提出的表现,是一堂课的核心,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是联结知识与能力的桥梁,是教学设计的关键。计算机教学中的“任务”特指通过使用计算机技术解决某个或多个实际问题。可以是“一篇文章、图表、表格、图文并茂的电脑版报、一个演示文稿,一个网站等。
2.任务的分类
“任务”是问题提出的表现,整个课堂教学以任务为主线,师生围绕“任务”互动,学习是以“完成任务为标志”。教师设计任务时,既要考虑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又要考虑各知识点特点和难易程度。任务大致可划分为两大类型,即封闭型和开放型。
(1)封闭型任务
封闭型任务是每个学生都应自主完成的任务,它包含的主要是一些学生没有学过的新知识,新旧知识有一定的联系,要求每位学生必须掌握。这类任务规定了比较明确的学习目标、任务主题、任务要求和相关资源,教师给出具体样例,每个学生按照样例自主完成。
(2)开放型任务
开放型任务教师只给出一些原则性要求,内容和形式由学生自己组织和安排,一般需要通过小组学习共同探讨完成。教师作用在于提出任务框架,提供任务设计和实施建议,在完成任务过程对学生进行思路点拨,提供有关信息的咨询,对学生鼓励和表扬等,但是不宜直接的操作示范。
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任务设计
“任务驱动”教学关键在于“任务”的设计,教师设计一堂好的课堂任务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下面以《计算机基础》中Word教学模块为例,简述如何设计两种不同类型的教学任务。
(一)封闭型任务—制作艺术字
1.任务设计
(1)分析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
经过一段时间Word模块的学习,学生对Word操作己经有了一些初步了解,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文字进行排版,但一篇成功的版面设计,不但要文章精彩。还应该有漂亮的图文混排。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利用“艺术字”来美化、修饰文档。
(2)确定总体教学目标和完成时间
总体教学目标:初步学会制作艺术字的操作方法;中等目标:根据样张独立完成艺术字的编辑;较高目标:发挥学生创造思维,利用“艺术字工具栏、绘图工具栏”设计不同艺术字样式美化文章;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3)将总目标细分成小目标
创建艺术字:美化艺术字
(4)将小目标细化为任务 2.用菜单法、绘图工具栏创建艺术字
设置艺术字格式(绘图工具栏、艺术字工具栏)
总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要注重实际应用,使学生不但掌握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以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人在职业学校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多年,该课程是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特点 是“内容多、范围广、实践性强”,属于实践类课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计算机基础》以培养学生具有信息素养作为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探求计算机知识的兴趣;二是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三是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
第五篇: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总结
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总结
近年来,我国以把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积极转变教育观念,科学制定实验规划方案和实验工作计划,把新课程改革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向纵深发展。
一、更新观念、改变教学方法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程。原则上,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为先导,提高学生自身素养。在课堂讲解中可以从当前热点引入,面向未来,指出计算机未来发展的方向,再回溯从前,最后贯穿整个学科。建议每一部分都要有有的放矢,明确职业导向。可以采用讲座的方式,将课程内容“讲义”化,讲求“趣味性”,如CCTV的百家讲坛一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要打破以往常规教学的授课形式,学生难以接受的教学局面。转变原由的教学观念,改变过去“教师占主要地位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推进“以学为主,以教为辅”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人格,真正营造师生共同交流,群言群策的课堂氛围。开展多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学习方式上,可以进行师生互动,平等交流,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积极开展多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并在实践合作中,寓教于动;在教学活动中,寓教于趣;在讨论合作中,寓教于思。真正体现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
二、课程设置中必须明确教学目标
课程设计的改革首先要明确培养目标的定位,可将计算机基础课程按照不同部分的作用再分为若干个方向,使学生做到“一专多能”。在课程设置上,每个方向的课程都有所侧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特长进行方向的选择。为提高教学质量,可以尝试通过过“模块”教学的思想。“模块教学法”对提高学生教学效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一专多能”是高职高专学生的培养目标,其目的就是明确教学目标,使培养的目标则更具有侧重性,可以使学生在学到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同时,在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某一方面,特别是软件或硬件应用方面学得更深更扎实,可以使其毕业后能较快地适应就业岗位的工作要求。
三、加强实践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渴求获得知识、探索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注意力就会优先集中,认识就会敏捷而深入,情绪就会愉快而高涨,思维就会活跃而有创造性,行为就会持久而永恒。计算机实验教学是学生参与操作的探索过程,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进而激发学生的计算机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教育的本质在于参与,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到教学中去,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的获取知识。计算机实践教学则能够提供使每个学生达到他们可能达到的最高学习水平的学习条件。在计算机实践教学中,让每个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充分调动了他的参与性和探究性。再者,有的学生理论知识不足,但动手能力较强。在实践过程中,他能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得到鼓励而增强学习的信心,消除“计算机难、学不好”的恐惧心理,萌发要学好计算机的愿望,引发学习动机,使他们以学为乐,主动进取,提高学习效果。另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就业方向开设计算机课外辅导,主要讲解求职以后在工作中遇到的操作问题和解决方法。计算机课外辅导是以就业和课程改革目标开设的。实践出真知,特别是学生通过看得见、摸得着、感知深刻的实验过程,形成清晰的表象,伴随着说的训练,为学生的思维发展铺平道路。在教学中,要结合教材编排的意图和知识点,尽量创设条件,充分让学生动手实践,手脑并用,动思结合,培养技能、技巧。
总之,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计算机专业基础实践课程,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提高计算机课程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是建立平等、和谐、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的有利条件;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推进课程程改革的重要手段。我深信,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市、区教研室的领导和关心下,在全校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在课程改革的道路上大力提倡、推广。我校的课程改革之花将会遍地盛开,我们将拥有更加辉煌和灿烂的明天!
经济系 成启明
2006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