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尤立增《荷塘月色》课堂实录
《荷塘月色》课堂实录
尤立增
师:从今天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散文单元。初中时我们学过不少散文,大家还记得散文的特点是什么吗?
生:形散神不散。
生:散文的取材十分广泛,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均可入文。生:散文的形式活泼自由,不拘一格,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生笑)
师:真如这位同学所言,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是散文大家了。其实,你说的“活泼自由,不拘一格”是完全正确的,但“文无定法”并非“无法”。还有哪位同学说说?
生:散文表达方式多样,常把记叙、抒情、议论等融为一体。生:散文要从自己的独特感受出发,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感、人生体验、观点感受。
生:我觉得散文作为文学作品的一种,其实质是语言的艺术。师:大家说得都很好。总体来看,抒情的散文有时气势磅礴,有时低吟浅唱;记叙的散文如诗如画,曲径通幽;议论的散文情真意切,精彩纷呈„„但不管怎样,语言是表现作者思想的载体。那么,换一个角度思考,我们鉴赏散文,要突出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什么?
生:语言文字。师:文学作品的鉴赏必须是以“文字”作为突破口。还记得老师曾跟大家说过,“语文天生浪漫,语文天生美丽”,语文的美丽和浪漫在文学类的作品中表现得最为突出,特别是诗歌和散文。这么一篇优美的散文,我们应该以语言作为突破口,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揣摩、理解作者所营造的优美的意境,体会、把握作者所传递的独特的思想感情。
(师板书:《荷塘月色》
朱自清)
师:课前老师已经布置了预习,不知道大家预习的情况怎么样。老师曾反复跟大家强调:充分地预习,学会带着问题听课。所以,“预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保证。我想检查一下大家预习的情况,这篇课文都读了几遍?
生:三遍。生:五遍。
师:看来大家预习得不错。那么,当读完这篇文章之后,你的整体感觉是什么?我强调的是整体感觉。
生:我读完这篇文章后,感觉朱自清先生营造的意境很美。原来我一直以为感情充沛的文章才能打动人,让我很吃惊的是作者的那份淡然也能让人感动不已。读的时候,不知不觉就随着他的那份淡然一起入境。
师:很好。这位同学的发言包含三层:一是朱自清先生用他优美的文字为我们营造了一种非常优美的意境,二是这篇优美的散文蕴含的是作者那种淡淡的情感,三是淡然的情感照样动人。概括得多好呀,抓住了散文鉴赏的一些最重要的东西。的确,在读的过程中,我们披文入情,仿佛置身于清华园中荷塘畔,和朱自清先生一同领略荷塘的美景,一同感受朱自清先生心底的那份淡然。好,这位同学接着说,你的感觉是什么?
生:我刚读了一两遍觉得挺乱的,有点把握不住主旨。又读了几遍,感觉文中透露出一种淡淡的、清幽的情怀,有一点忧伤又有一点喜悦。但还有挺多不理解的地方。
师:这位同学很生动、很鲜活地概括了自己的阅读体验。有两个环节,初读时感觉到挺乱;再读时能读出些味道来,总体的感觉是文中一种淡淡的愁和淡淡的喜。其实,有不懂的地方是再正常不过的,这需要我们作进一步的探究。还有哪位同学要说?
生:我第一遍读时最大感觉就是没有感觉,(众生笑)再读时感觉辞藻华丽,读到三四遍的时候就有感觉了,(众生又笑)这感觉就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很讲究炼字的艺术。
师:大家注意,她提到了一点“炼字”的艺术。“炼字”一词我们更多是在诗歌鉴赏中用到,散文需要“炼字”吗?
(生齐答需要)
师:好,这位同学能不能举出一个作者讲究“炼字”艺术的例子呢?
生:比如“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这句话,作者写的是风行荷塘的细腻的感觉,特别是“像闪电般”这个比喻,每当读这句话的时候,我感觉自己的心好像也在颤动,脑海中也浮现这种画面了。这时感觉这篇文章非常好,就想继续读。又读了几遍,发现有许多的问题不理解,也感受到了作者心中有一种矛盾,有一种困惑。
师:很好。他也是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的,更重要的是他还善于通过作者运用的词语来感受那种独特的意境。特别是她在描述这些景象的时候,说到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画面,当清风吹过的时候,“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有一道波从近处向远处延伸的时候,叶子与花有一丝的颤动,而自己的心也仿佛跟着颤动——多好的感觉啊!我觉得这才是读散文的一种极美的感觉。下一位同学请接着说。
生:这篇文章总体来说给人一种很自然的感觉,清新脱俗,和很多矫(生读jiāo)揉造作的东西不太一样,就是一种“宁静无语”的感觉。
师:这里纠正一个读音,是“矫(jiǎo)揉造作”。生:我觉得这篇文章是一篇叙事性散文,作者描写的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第一段说“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最后一段又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他描写自己“夜游荷塘”的过程给人一种十分完整的印象,他的语言十分优美,使我们在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融入到他所描绘的意境中去了。
师:这位同学提到了这篇文章的结构问题,首尾呼应,是一个非常浑圆的结构。大家如果结合课后楷体字部分的说明,你会发现和这位同学说的是一致的。但是我要纠正你一个问题,你说这是一篇叙事性的散文,我有不同的理解。大家想,这篇散文有记叙的成分,但最重要的表达方式是什么?
生:描写和抒情。
师:的确,这是一篇以写景和抒情为主的散文。
师(小结):读这篇散文就像品一杯香茗,刚一尝的时候感觉也许是淡然的,甚至还有点儿苦涩;但是,真正地让这杯香茗落在肚子里,在心中积淀下来的时候,回味一下,便别有一番滋味,就会发现在齿间还留有一抹香气,很美的一种感觉。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说得都挺好,都谈了自己在阅读中的一些感觉,这是一种最原始的阅读状态。而这一点对我们每一个同学来讲,读进去了,产生最原始的那个感觉是弥足珍贵的。因为这是大家阅读的起点,也应该是我们课堂教学的起点。
师:这篇课文到底怎么讲,以什么作为突破口,说实在的我自己头脑中也没有一个非常明晰的路子。后来我想干脆把这个权力交给大家,尊重大家的意见和看法,你们认为哪一段最好咱们就讲哪一段,那么你们认为哪一段最好呢?
生:第四段。
生:第四、五、六段都挺好。
师:认为第四、五、六段写得最美的同学举手。(绝大部分学生举手)
师:好!那么我们就从这儿开始讲。大家放开声音把这三段读一遍。(生自读第四、五、六段)师:大家都读了一遍了。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要想把这三段真正地读出感觉来,应该怎么读比较合适?
生:我觉得首先应该读得慢一点。师:那么“慢一点”的标志是什么呢?
生:标志就是能充分地把文章中那种舒缓、优美的感觉读出来。
生:要读出独特的韵味,速度放慢很重要。但还要注意作者所运用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这些修辞需要重读,且要把握节奏。还有一点,虽然我们读的都是文字,但是我觉得文字和音乐也是有些相通性的,读这篇文章的时候首先在自己的耳边应该有一个旋律在响着,所以和着心中的那个旋律,将这篇文章读出一种音乐美来。
师:说得多好啊!你刚才说,文学和音乐是相通的,我觉得这话说得太精彩了!那么如果给这三段文学配乐,你认为什么音乐比较合适?
生:钢琴,因为钢琴那种“叮叮咚咚”像流水一样的声音是绝对不可缺少的。
最好还是肖邦的钢琴曲,肖邦乐曲中有那种由上而下的流水一般的感觉,你看不见它的汹涌,但是它的流动绝对震撼你的心灵。
师:大家注意她的措辞,她说这是一种汹涌但你看不到它的流动,这种感觉对不对? 生:我觉得用笛子。师:为什么呢?
生:第一,笛子是民族乐器,作者写出了“荷花”的独特的美,因为荷花与佛性是相关的。第二,我记得有一位名人说过一句话:“笛子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它吹得响亮,让人高兴就高兴,伤心就伤心。”所以笛子是可以传情的。
师:其实任何乐器都是可以传情的。生:我想配古筝。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我觉得这三段作者突出的是夜晚的寂静,古筝音乐的感觉能将这种寂静传达出来。而且,我觉得配上箫也不错。同时,我不赞成用短笛。
师:哦,不赞成。为什么? 生:我觉得它的节奏有点儿快。师:那边还有一位同学也有话说。
生:我觉得前面那位同学说用钢琴,不算太恰当。师:为什么?假如说,我们就用《命运交响曲》配为什么不行啊?!(生笑)
生:我觉得配上中国古典音乐更好一些。师:为什么?
生:因为作者写的是荷花、荷叶等,是我们民族文学中的传统意象。音乐和民族的审美趣味有关,配上琵琶、古筝更好。想象一幅画面,就是一个女子坐在荷塘边弹着琵琶的那种感觉。
生:刚才他说的有一定道理,但选曲子非常重要。试想,一个女子坐在荷塘边弹着琵琶——《十面埋伏》„„(众生笑)
生:显然不合适,我觉得也不适合用肖邦,因为肖邦听起来好像很梦幻,很柔,但其实每一首肖邦曲子中间都有很激烈的段子,肖邦被誉为“藏在花丛中的大炮”,和这篇文章的意境当然不符。虽说作者的心情不是很平静,但是也没有达到激烈的程度。
师:如果要让我选的话,我倒是比较同意刚才那位同学的选民族音乐的意见。正如他所说,“荷”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典型的一个意象。意象、情感、音乐、审美趣味一致起来会更好些。可能有人会说,我们到底上的是散文鉴赏课,还是音乐鉴赏课,还是艺术鉴赏课呢?其实呢,是为了让大家更准确地把握这三段描写中蕴含着的作者的情感基调,耳畔回响的是什么样的音乐也就决定了你对这三段理解的程度。
师:下面我们分组讨论这三段,讨论以下问题:第一,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这一段的要点。第二,作者描绘了哪些景物?第三,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学生分组讨论,师巡视,并再次强调问题,不时地参与到学生讨论当中)
师:下面各组代表发言。
生:第四段写的是月下荷塘的美景。(师板书)
师:那么抓住了月下荷塘哪些景物来写? 生:主要描写的是荷塘的“荷花”和“荷叶”。师(边说边板书):有“荷花”“荷叶”。生:最后一句又稍稍交待了一下“流水”。
师(边说边板书):流水。我觉得你们组概括的还不够全面。先请坐,其他组还有没有补充的?
生:我们组经过讨论认为还应该有“花香”。
师:噢,还有香气。哪一句啊?读一读那个句子。(板书:花香)
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生:在“荷香”到“流水”中间还有一句,“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重读,强调)。”我们不知怎样概括,姑且定为“波痕”。
师:“荷波”怎么样?
生:“荷波”概括得挺好,但这个词是老师生造的吧!(师生笑)
师:说生造也行。但把这叫“仿词”,我仿写的是“麦浪”。大家想一想,“麦浪”这个词是怎么组合的?“麦浪”是怎样的画面?
生:麦子被风吹过时起伏荡漾像波浪一样。师:那“荷波”呢? 生:微风吹过荷塘荷叶摇动像波浪一样向远处延伸。这么说来老师造“荷波”这个词还是很准确的!
(众生笑)
师:再次申明是“仿词”!而且不是我的发明。从“写什么”这个角度看,第四段有五个描写的对象。那么是怎样写的?
生:描写“荷叶”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师:把比喻的句子读一读。
生:“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师:这比喻用得好不好?你如果写荷叶,你会这样作比吗? 生:用得好。一个舞女舞动起来的时候她的裙子呈一种圆形,而这个荷叶也是圆形的。人如果跳舞的话,裙子会在大腿部分上下跳动,(生笑)而“叶子出水很高”就是说荷叶的茎很高,这个舞女的腿很颀长。(生笑)
师:我觉得你说得不错。老师画一张简笔画来说明,画得不一定像,大家“领会精神”吧!
(师画简笔画,勾勒舒展的荷叶和茎,在叶子上画出一个人的轮廓。生笑。)
师:我跟大家说要“领会精神”。下边高出水面的茎是不是就是这舞女修长的腿?她的裙裾在旋转起来的时候是不是非常舒展?
生(齐答):是!
师:荷叶张开的那种圆润、那种飘逸和舞女翩翩起舞的时候裙裾的飘逸有相似点!这是这个比喻的好处之一。还有其他的好处吗?
生:“叶子出水很高”这是一种静态的描写。但如果舞女的裙真正飘逸起来的时候,就富有动态之美了。
师:很好。这个比喻好在哪儿?一是鲜活地画出了荷叶出水很高的那种舒展,飘逸;第二个是“以动写静”,而不只是僵硬的一幅画,富有了一种动态之美。这就是这个比喻的妙处。结合老师刚才对这个例子的分析,大家看看其他比喻有什么样的好处。要通过分析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来揣摩比喻的妙处,谁发现一点就说一点。
生:“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那些“白花”是“零星地点缀着的”,而且是在“层层的叶子中间”;花的形态,有“开着”的,有“打着朵儿”的,将它们比作“一粒粒的明珠”,在朦胧的月光映照之下的荷花发出的那种迷人光泽。“层层的叶子中间”仿佛是蓝天,“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就是在天空中散布着的那些星星。
师:还有一点,“星星”还有什么特点? 生:一闪一闪的。
师:花,不管是含苞待放,还是开着的,在月光下微风过处的时候,就有一点一点的晃动,这也是一个相似点。还有吗?
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美人”当然就是指花了,想象一下,卧在层层荷叶中的圆润美丽的荷花很像一个美人披着轻纱刚刚出浴。
师:这种意境可以用一个成语来。哪个成语? 生:出水芙蓉。
师:比喻成“刚出浴的美人”是不是也为了突出荷花那种纤尘不染的纯洁啊?
生(齐答):是。
师:这是三个比喻连用,从修辞的角度这叫“博喻”,一个本体多个喻体。毛泽东同志在概括“长征”时说,“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宣言书”,本体都是“长征”,而喻体则选择多个。只有多个喻体的才能称之为“博喻”。还有比喻吗?
生:“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把微风吹过时叶子与花的颤动比作闪电,突出的是叶子有轻微颤动但瞬时即过,突出其“快”。
师:这个比喻描写的对象是什么呢? 生(齐答):荷波。
师:描写的对象是“荷波”,“像闪电般”是突出其快,很好!接着说。
生:“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密密的叶子本来是织成一片的,而微风吹过所引起的那“一丝颤动”,使得一叶推一叶,就好像一浪推一浪,从颤动的地方推到了远处,就好像水面上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一般。
师:大家说得挺好。除了比喻之外还有其他的修辞吗? 生:我感觉还有一个特殊比喻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师:特殊在哪儿? 生:把嗅觉比作听觉。
师:这种修辞叫通感,有的修辞书把它当作一种比较特殊的比喻,也有的修辞书当作独立的修辞格。想想,这处通感有什么好处?
生:荷花传来的“香气”与“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也有相似点。因为荷花的香味很淡,不是浓香,微风吹来,细如游丝,而“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也是若有若无的,这就是它们的相似点。
师:分析得很好。相似点就是那种若有若无,若断若续,若即若离的感觉。“歌声前”有好几个修饰成分,删掉一个行吗?
生:不行。如果不是“远处高楼”的歌声,肯定不渺茫,也就没有了那种断断续续,若有若无的感觉!
生:我觉得“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用了拟人修辞。“袅娜”和“羞涩”一般都是用来形容女子比较柔美的姿态,这儿用来修饰这个“白花”,所以是拟人。
师:“袅娜”和“羞涩”两个词颠倒一下行不行?你读一读。生:“有羞涩地开着的,有袅娜地打着朵儿的”——“羞涩”好像就不开了,“袅娜”就不打着朵儿了。
(生笑)师:“袅娜”是一种盛开,仿佛一个成熟而美丽的少妇;而“羞涩”,花瓣可能刚开开一点,仿佛一个处于豆蔻年华、含苞待放的少女形象。
通过这些分析,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我们就能感受到了。好,下面看第五段。这一段写的是什么?
生(齐答):荷塘月色、塘上月光。
师:两种概括均可,因为中心语都是“月光”,抓的重点是对的。(板书)作者描写了哪些有特点的景物?找一位同学读一读。
(生读第五段)
师:她读得很好,只是个别的地方需要再强调一下。如“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中的“画”字就该重读。
生:老师,我有个问题。这篇文章写的景物本来都挺美的,可是这一段最后却有一句“峭愣愣如鬼一般”,好像跟全文的感情基调不相符,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师:很有价值的问题。我记得我在念高中时学的《荷塘月色》没有这么长,第四段删掉了“又如刚出浴的美人”一句,还把后面梁元帝《采莲赋》里“于是妖童媛女”一段整个删掉了,因为这一段也是写男女少年相爱的情景,据说删掉这两处是为了防止学生产生一种不良的想象;(生笑)这句“峭愣愣如鬼一般”也删掉了,认为这一句和整个段落描写的意境不一致。大家想,是保留好还是删掉好?
生(齐答):保留好!
师:为什么?我们已经有很强的判断力,不会产生“不良想象”,这可以理解。为什么“峭愣愣如鬼一般”这句还要加呢?我希望大家把这句和后面那句连在一起读,揣摩揣摩其中的意味。“高处从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愣愣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作者把“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和“峭愣愣如鬼一般”放在一起有何用意?
生:形成对比。
师:对比的目的是要干什么呢?是要突出“峭愣愣如鬼一般”吗?
生(齐答):不是!师:那是为了突出什么?
生:为了突出“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
师:对了!是为了突出那个“倩影”之美。所以保留这一句是很有道理的。我觉得这个同学提的这个问题非常好,差不多二十年前那些编写教材的人发现的问题你现在又发现了,这就证明读书读进去了,很好!
生:这一段写的是“塘上月色”,主体是“月色”,但是这一段几乎没有写“月色”,写的都是“杨柳”“灌木”等,为什么呢?
师:你提出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我问你,如果以《风》为题目描写一段景物,你怎么写?
生:写树枝„„
师:不,你不能写别的!按照刚才你所说的只能写“风”!生:好大的风啊!多大的风啊!风真大啊!(生笑)师:其实这是景物描写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借助其他景物来表现主体。写“风”,“狂风”是黄沙弥漫,飞沙走石,树枝摇晃;“和风”是红旗轻摆,波光粼粼,树叶沙沙作响。要写“月光”,你只有写“叶子和花”在月光中的影像,用“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写“光”,包括前面的“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实际上要突出什么?
生(齐答):朦胧的月光。
师:从表现手法看,这是烘托。什么叫做“烘托”呢?大家知道在国画的创作过程中,如果我让你在一张白白的宣纸上画“雪山”,你怎么画?用白色的染料吗?
生(齐答):不用!师:怎么画呢?
生:把天空、云、山前的树、溪流等用一些淡一点的色彩,雪山这个主体就突出了。
师:说得很好,本段写“月光”借助其他的景物来写,这就是烘托。
生:我也有一个问题:“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句话有毛病?既然“不均匀”,怎么会“和谐”呢?
师:我读的时候也认为这两者矛盾,哪位同学帮我们解答一下?
生:我认为不矛盾。首先要弄清楚什么叫做“不均匀”?月光照下来的时候,是不是叶子错落有致啊?有高的,有低的,高的地方已经着了月光了,而被阴影挡的地方就是黑的,有明有暗,这就叫做“不均匀”。如果是“均匀”的话,是不是如同照在一张白纸上了?还有层次吗?
师:接着说。
生:其次,要弄清“和谐”指的是什么?指的是光与影的互相搭配得非常协调。
师:那“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怎样理解?这是什么修辞? 生:通感。小提琴拉出来的这个曲子有高有低,有急有缓,它并不均匀。如果就在一根弦上,在一个位置上来回这么拉的话,会成了一种调调,就相当于月光照在白纸上。我这样说不知道您明白没有?
(众生笑)
师:我明白了。正是因为着光的地方是亮的,没有着光的地方是暗的,并且明暗搭配非常地合理,因为光与影这种错落有致的搭配才成为一幅画,就像小提琴上那根弦一样,有高音也有低音,有急的也有缓的,这才形成一种非常美的音乐。而我们眼前看到的一幅错落有致的画,耳畔回响的是那种高低变幻的旋律呀!这就是通感修辞的妙处。
生:“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这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师:比喻。破折号后面出现的是两个喻体——“酣眠”和“小睡”,本体是什么?
生:“酣眠”对应的是朗照,所谓的“朗照”就是没有云,月光直射下来照在地上;“小睡”的本体是月光隔了云,淡淡地照下来。
师:这两个比喻的相似点是什么呢?
生:“酣眠”是说人睡得特别死,特别香,和月光完全照在地上的感觉是一致的。“小睡”是指非常短暂的睡眠,一阵儿清醒,一阵儿又睡着,和隔了云照下来的月光非常相似。
师:只要找到“酣眠”和“小睡”的本体,问题就解决了。生:“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为什么用“画”?
师:那我就把这个“画”字换成“照”。
生:不行,没有意境。“画”一般都画比较美的东西,跟前面那个“倩影”对应。
师:很好。月光就像是一位高明的画家,把“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信手“画”在荷叶上。大家想,如果是“照”在荷叶上是不是过于写实了?这个韵味就缺失很多了,所以这是“画”字的妙处。师:同学提出的问题都是围绕“写的什么”和“怎么写的”,这一段还有一个特点,作者用了非常传神的动词,找一找,体会一下。
生:“泻”。把“静”态的月光写“动”了,而且跟前面的喻体“流水”相照应。
生:“浮”。其实这个“浮”字更突出了“轻雾”的那种轻盈和飘逸,和景物的特点,和此时此刻的意境是一致的。
生:“洗”。突出朦胧的月光照射下的叶子和花的那种朦胧和柔美。
生:“笼”。有一种很轻的,漂浮的感觉。师:改成“照”行吗? 生:不好,过于生硬了。
师:当你真正地读进去了,你就能发现这些动词非常地传神。好,第六段写了什么?
生:写了“塘边的树”。
师:概括得很好!哪位同学读一读这一段文字。(一生读第六段)
师:这感觉把握的非常好!你浑厚的嗓音比较适合读这种柔美的散文。当然,要读得更好还要准确把握作者内在的感情。大家在这一段中有没有问题?
生:“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我想问一下,“没精打采的”是不是跟作者的心情有关系? 师:应该说这个比喻跟作者的心情有关系,大家会发现这一段所描写景物和前面两段描写景物和前面两段描写景物的风格有很大的不同,是吧?
生:对!
师:如果我们说作者在写“月下的荷塘”和“塘中的月色”时,作者的情感有淡淡的喜悦,但过后又有一种淡淡的哀愁萦绕在作者的心头,特别是最后一句“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更能表现这种愁绪。
生:(齐答):是!
师:而这种喜悦过后,你会发现作者的情绪发生了变化。刚才咱们同学提出的这句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本来欣赏荷塘美景,被月下静谧朦胧的美景所陶醉暂时忘掉了生活中的烦忧,感到一种淡淡的喜悦。但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又把我带回了现实当中,所以又感到淡淡的哀愁。
生:我觉得“树缝里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像渴睡人的眼”这个比喻十分生动。
师:说说看。
生:他说的是“树缝里漏着一两点路灯光”,如果想象一下,这时候有微风吹过树叶轻轻摇动,漏着一两点路灯光也若有若无了,一会儿闪一会儿不闪的,那么就跟像“瞌睡人的眼”相照应。
师:这个“渴睡人的眼”咱们同学可能都见过,但是我见到的更多。
(生笑)
生:“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为什么要写“蝉声”“蛙声”?
师:哪位同学解答一下?
生:朱自清先生夜游荷塘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是为了突出这个环境的“静”,用“蝉声”和“蛙声”衬托。
师:很好,这是“以动衬静”的手法。师:第四、五、六段蕴含作者怎样的情感?
生:我觉得是由开始的有些许的喜悦,到后来有淡淡的哀愁。师:说得很好。大家都认为这三段写得好,这篇散文只保留这三段行不行?
生(齐答):不行!师:为什么不行?
生:从结构上来看,这篇文章是浑然一体闭合型的整体。如果只写这三段结构就不完整,就变成一个写景的片段。
师:作者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站在荷塘边,看到了这么美的景色,内心有一种淡淡的喜悦,最后又转化成一种淡淡的哀愁。如果把这三段独立地作为一篇文章的话,大家会发现显得特别的突兀,让我们感觉到莫名其妙,半夜在那儿一个人干什么呢?他是如何游荡到荷塘边的?(生笑)可能会生发这种疑惑,我们是不是得追究追究起因啊? 生(齐答):是!师:起因是什么?
生(齐答):“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师: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是不是经常会“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啊?
生(齐答):是!
师:那么当你们不宁静的时候怎么办呢? 生:写日记。
师:把自己的心思写在纸上,让心中的不宁静随着自己笔尖在纸上的滑动慢慢地流动,多好的境界啊!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一个人出去走走。
师:一个人出去走走,这是一件雅事。还有吗?
生:唱歌去,拿着话筒嚎上几嗓子,其实是一种排遣;或者自己到了一个人烟稀少的地方再嚎,那排遣得更快。
师:这不失为一种调节心理的方法。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男生可能去踢球,女生可能去操场上跑一跑。师:这都是排遣自己内心不宁静的方式。那么,朱自清先生选择了什么方式呢?
生:一个人出去散步。
师:中国古代的文人内心郁闷的时候,第一种方式就是“喝酒”,让纯美的自然景物来慰藉自己内心的孤独或者哀伤。朱自清先生是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同时又接受了西方先进思想的一个文人、知识分子,那么他选择排遣内心不平静的方式也是中国传统式的。
师:“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句话,大家有什么疑问? 生:为什么“不宁静”?
师: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事,就会“心里颇不宁静”,你们内心“不宁静”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同学之间有摩擦。生:跟家长有了点儿冲突。生:考试没有考好。
生:莫名其妙地被老师骂了一顿。(生笑)
师:怎么会“莫名其妙”呢,肯定有原因。这就涉及到这篇文章的背景的问题。
1.政治原因
1927年4月12日,当时蒋介石政府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而朱自清是参加过“五四”运动,具有激进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不满国民党的白色恐怖,憎恨现实。但是他毕竟是一介书生,一个柔弱的知识分子,又不能像许多战士一样起来斗争,因此内心陷入苦闷。
过去的教材一直说是政治原因,现在又有其他说法了。2.家庭危机
他在清华教书时家庭背景非常复杂,包括父子之间、继母子之间、婆媳之间的矛盾,有时矛盾还很激烈。作为家里的主心骨,其实最难。现在也一样,作为一个成家立业的男人,对自己的妻子不能得罪,另一边还有自己的母亲,也不能得罪,很多男人觉得累是因为在中间受夹板气。(生笑)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披文入情”,去理解朱自清不宁静的心情也比较容易。
3.家庭贫困
朱自清先生一生共有9个子女,据说他作此文时已有了6个。这种说法其实不准确,因为文章开始写的:“妻在屋里拍着闰儿”,“闰儿”是朱自清的次子朱闰生,也就意味着最少已经有两个孩子了。但是还有老人,自己的妻子,一家老小就指着朱自清先生当教授的收入来养活。
4.角色定位
什么叫“角色定位”呢?大家想,一个成家立业的男人在学校、社会中是不是要扮演多种角色呀?在家中,要为人夫、为人父、为人子,这就是好几种不同的角色;在学校要扮演同事、老师等多种角色,这多种角色一旦错位就会感到很累很累。
5.与朱自清先生的性格有关
据说朱自清先生的性格非常谦和、敦厚,与外界交往不多。试想,一个交往特别多的人往往内心“不宁静”的时候很少,为啥呢?“心里不宁静”找朋友喝顿酒是不是就解决了!但是朱自清先生的性格属于“内向型”,所以是一种性格因素。
6.怀念家乡、好友
朱自清先生的祖籍是浙江绍兴,5岁时随家人迁到扬州,童年和读书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扬州度过的,因此扬州是他实际意义上的家乡。包括后面联想“江南采莲”旧俗,又想起了扬州“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有这样标志性的句子。
“怀念朋友”指的是什么?指的是叶圣陶、夏丏尊等几位和朱自清先生交往很深的人。叶圣陶既是一个文人,也是一个革命者,所以他的思想更为进步,这一点他和朱自清先生有所不同。朱自清独处北京,想象着南方的血雨腥风,想象着自己的朋友在南方用自己的笔去战斗,思念的情感难以释怀。
这是老师手头的资料,所能够搜集到的关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你认同哪一种观点呢?
生:每一种观点都有道理。
生:我觉得原因并不是最重要的。总而言之,心里不宁静,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心里不宁静肯定要找一种排遣的方式,朱自清先生作为一个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文人,选择了最传统的“寄情山水”的排遣方式来解除内心的苦闷。
师:看,这位同学说得多好。但这句话在全文起着重要作用,它的重要性是什么呢?
生:正是因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所以才夜游荷塘,才在荷塘边欣赏月下荷塘、塘上月色、荷塘四周的景色,用优美的自然景物来排遣内心的苦闷,才有了下文展开的联想和想象,想象江南采莲的旧俗,用他人享受美好快乐时光的生活来缓解内心的孤寂,是这么一个过程。师:所以,它在全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没有揭示文章的主旨,但我们仍然称之为“文眼”,因为它领起下文。
师:下面大家放开声音读一读这三段,看看有什么问题。(生朗读第一、二、三段)
生:第二段中用了“曲折的小煤屑路”“幽僻的小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树是蓊蓊郁郁的”等语句,景物的色彩并不明快,是不是暗示了一种愁绪在里边呢?可作者为什么还说“月光还是淡淡的”而“这条路今晚却很好”?
师:好的。那我们概括一下第二段景物的特点。(生讨论概括:幽、静、僻)
师:大家都概括得很好,三个字概括出环境的特点,而这样的环境恰恰是作者所追求的一种寂静的环境。(板书)一种非常寂静的环境再加上这种“淡淡的月光”,是不是情感就会发生些微妙的变化?从最初的“颇不宁静”,慢慢地过渡到内心的一种“短暂的解脱”,而“短暂的解脱”在第三自然段表现得最为突出。
生:“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什么叫做“自由的人”?
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人吗?
生:结合全文,“自由的人”就是已经超脱了他所生活的世俗世界,追求到一种内心得到短暂的平静安慰的人。
师:这个“自由”在文中有没有照应的语句? 生:“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师:“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是他一定愿意做的事吗? 生(齐答):不一定!
师:“白天里一定要说的话”是他特别想说的话吗? 生(齐答):不一定!
师:朱自清先生他作为一个成家立业的人,他要生存,他要养家糊口,要当教授挣钱养家,也就意味着有可能好多事跟自己的内心是相违背的,但是又不得不违背,为了生存嘛!可是,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只有自己的时候,是不是才能感觉到内心的宁静和暂时的超脱啊?
生:是!
生:“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这不是矛盾吗?
师:为什么?我们还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理解。三五个好友聚在一块儿,想说啥就说啥,想干啥就干啥,一块儿聊天,这就是“爱热闹”“爱群居”。但是你周围还有你不愿交往的人,甚至还有你仇恨的人,但是你又必须和这些人打交道,那你说你活得累不累?
生(齐答):累!
师:怎么办?只是你就特别渴望独处时的一份冷静,一份清净,这就是所谓的“爱冷静”“爱独处”。因此,这两者并不矛盾。
生:第三段写月下独处的感受包含了朱自清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生:内心的一种矛盾。生:暂时的一种解脱。
师:“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揭示了朱自清先生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环境的否定、不满、厌弃。
师:那么,我们分析一下前三段朱自清先生心理变化的过程,“心里颇不宁静”是“忧”;要寻找排遣的方式所以才“夜游荷塘”,看到小路两边的景色时,景物和作者的主观情感相契合,其中还有一种淡淡的“忧”;但是今晚的月光也还是“淡淡”的时候,这时候已经有一种慰藉,有一种淡淡的“喜悦”;这个淡淡的喜悦一直延伸至“荷塘边”。这就是第四、五、六段。
师:在荷塘,优美的景物让作者暂时忘却了烦恼。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加入“江南采莲旧俗”这一部分呢?大家读读这部分。
生:作者引用这两首诗有何目的?
师:我们先大致了解这两首诗的内容。《采莲赋》下边注释得也比较多,写出的是什么呢?
生:写的是采莲的旧俗,男女青年划着船去采莲,那种嬉戏、快乐的情景。
师:《西洲曲》呢?是一首情诗!生(齐答):啊?
师:“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莲子”取谐音是“怜子”,即“爱你”,“清”取“情”的谐音,这句话的意思是“爱你的感情像水一样清澈,像水一样绵长”。
生:噢!
生:可是为什么选取写“爱情”呢?友情不行吗,亲情不行吗?
师:在人类的各种情感中,“爱情”是最热烈、最美好、最让人向往,也是最自由的一种状态呀!他在引用的时候极力突出的是那种欢乐的场景,引用得多也就意味着他对这种欢乐的场景越向往,是不是想象的欢乐越多越能够抵御自己内心的忧愁啊?
生:是。
师:作者靠联想,靠回忆别人的欢乐情景来抵御内心的孤寂。所以回忆江南采莲的旧俗其实是朱自清先生在冷清、孤独的现实世界中一次快乐的“精神畅游”,为了抵御自己在现实世界中的冷清和孤独。正是因为不满现实,所以才越发憧憬青春、自由、美好、快乐的生活。
生:为什么要引用两首古典诗歌,引用别的不行吗?引用外国的不行吗?
师:这个问题很有价值。关涉一点背景: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爆发以后,朱自清先生处于很困惑的状态,当时他在清华大学教书,教古典文学,于是他说:“当自己感觉无路可走的时候,我就钻进了故纸堆,研究国学。”“国学”就是中国古典文学,这两首诗都是古典文学的内容。现实生活中朱自清先生用研究国学的方式来抵御对现实的不满,在他的作品中也引用国学的内容安慰自己孤独的心。这就是引用这两首诗的原因。
师:作者出门是为了排解内心的苦闷,到最后从这苦闷中解脱出来了吗?
生(齐答):没有!
师:还必须回到现实中。所以整个文章的结构其实是一个闭合的结构:从家里出来——在路上——荷塘边——回去的路上——又回到家里。
师:我们按照“作者要排遣自己内心的不宁静”作为一条线索的话,作者心理变化经历了怎样的过程?从家里出来的时候心里边宁静吗?
生讨论总结:不宁静——求静——得静——出静。师:这是第二层的结构。与此照应的“愁”和“喜”变化呢? 生讨论总结:愁——淡淡的喜悦——喜——愁。
师:课后楷体字部分说是“双层”结构,我认为是“三层”。从全文看,夜游荷塘是朱自清先生做的一个“梦”!是一次精神世界的畅游——灵魂的畅游!
师:这是我们在高中阶段学习的第一篇散文,所以用的时间比较长,我希望同学们能把这篇课文所学到的鉴赏散文的方法应用到下面几篇散文的阅读中!好,下课!
第二篇:《荷塘月色》课堂实录
《荷塘月色》
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师:昨天我请大家预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下面请大家把书翻到246页。(生翻书)
师:关于朱自清先生我们是比较了解的,我们曾经学过他的不少优美的文章,我想问问大家,都学过哪些文章啊?
生(齐答):《春》、《背影》、《威尼斯》
师:不错!看来同学们的记性很不错!我又想问大家了,我们学了朱自清先生的这么多文章,你能不能就朱自清先生的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比如语言等等。先思考一分钟。(生思考)
师:好,一分钟时间到了,哪位同学能说说自己的看法?
(无人应答)
师:啊,可能有点难度。没关系,只要说出自己的看法就行,不管你的看法是对是错,说多说少随你,一句话也行。
生:我认为朱自清的散文语言很朴实,他没有华丽的词语来做修饰,而是非常自然的流露,他的每一个字词里面都包含了他深深的感情,比如《背影》,几乎每一个字都在表达父亲对自己的爱,都在表达自己对父亲的爱。
师:恩,很不错!这位同学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而且举了例子,很有说服力。还有哪位同学说说自己的看法?
生:朱自清的《春》描绘了几幅春意图,盼春、迎春、送春,非常有诗意。
生:《威尼斯》写景细致,运用了很多新鲜的比喻,并且多用口语,显得亲切自然。„„
师:好的,刚才几位同学都说了自己心中的看法,看来我们同学是非常有头脑的嘛,以后我们的学习就应该像这样,有自己的看法,有自己的见解。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
幻灯机展示朱自清像。
放音频文件,学生听配乐朗读。
师:大家觉得刚才的朗读读得怎么样?
生:读得好
师:为什么这么认为?他是怎么读的?
生:读得很舒缓、很轻柔
师:哦,是的。我们以后自己读课文的时候,就要带着感情去读,多读几遍,慢慢的就能读出味道了。
师:在昨天的课堂上,我提出了学习课文的要求,就是研究性学习,要求大家回去把课文与注释结合起来读,把课后练习与课后资料结合起来,仔细研读课文,发现什么问题就做好笔记,那么我现在就请同学们把自己弄不懂的地方说出来。哪位同学先来?生:为什么作者要说“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师:哦,不错。在读书中发现了问题就说明有一定的思考。(一些赞扬的话,以下赞扬学生的话就不写了。)
生:为什么作者说“什么都可以不想,什么都可以想,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
生:“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从哪里体现出来?作者不是说月光是淡淡的吗,又怎么能如流水一般泻下来呢?
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我认为用歌声比喻清香不恰当,老师能说说理由吗?
生:为什么作者说“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生:“弥望”是怎么一种望法?
生:“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作者是不是说得很矛盾?两组相反的情况怎么会都喜欢呢?
生:前面都是写荷塘,为什么后面要写《采莲赋》《西洲曲》,有什么意图?
生:“背着手踱着”,这是怎么走的?
生:“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作者为什么要说“过人头”,是不是有更深层次的含义?
生:“峭楞楞”是什么意思?又是什么状态?
生:作者一开篇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什么使作者心里颇不宁静的?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背景究竟是什么呢?老师能不能介绍一下?
„„
(可能还有一些问题,不记得了。有些问题当时就解决了,比如“峭楞楞”,“过人头”,写作背景等。讲了写作背景后,我马上问学生“热闹”句,“无福消受”句,“不宁静”句弄懂了没有,并要他们说出自己的看法)
师:刚才大家提了那么多问题,说明我们很有探究能力,这些问题可以说都切中了要害,只要把刚才的问题弄明白了,这篇文章也就差不多了,我希望以后大家还能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里面有很多问题,我们将在课文研读的时候具体分析。
师:研读一篇文章,我们应该弄明白作者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具体的说,就是要弄清楚文章的结构和作者表达的情感,怎么表达的。我想请大家先看一段资料(幻灯出示金志华有关《荷塘月色》结构的话),这里有金志华的一段话,我们看他的前几句,金志华说《荷塘月色》的结构,是圆形的,外结构、内结构均如此。从外结构看„„从内结构看„„(那段话省略),我想请问同学们,这几句话你有没有弄懂?什么是外结构、内结构?前后左右的同学可以讨论
(学生相互讨论)
师:讨论时间到。哪位同学说说你们讨论的结果啊?
生:(她怎么说的我不太记得了,大概说了不宁静、求静、得静是什么意思,并没有把内外结构理解到位。)
生:我认为外结构指的是作者写了什么,具体到本文就是作者到了哪些地方;内结构就是指作者的情绪变化,内心世界的变化。
师:还有什么看法
(环视片刻,没有学生举手)
师:刚才两位同学说了自己的看法,大家更赞同哪种看法?
(生举手赞同第二个同学的多,问不赞同的能不能说出理由反对,没人举手于是宣布)师:既然没有同学反对意见,那么我们共同研讨出来的就以大多数赞同的为准。
师:金志华认为《荷塘月色》的内外结构是圆形的,你这样认为吗?能不能找出理由?生一致认为:文章开篇是从家里出来,最后是回了家,从起点到终点,都是家,是圆形的。师:那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生:首尾呼应
师:你开始读的时候有没有留意到文章是首尾呼应?
(生有的摇头,有的说“没有”)
师:为什么没有留意到呢?
生:写得太自然了。
师:是的,太自然了。我们根本没有注意到作者用了这样一个手法,而我们同学们写作文的时候,首尾呼应总是很造作的,一眼就看出来了,以后我们就要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这种写法,努力做到不留痕迹。
(下课铃响)
师:请同学们回去再次认真地研读课文,就是否赞成金志华的看法进行思考。好,下课!
第三篇:《荷塘月色》课堂实录
《荷塘月色》
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师:昨天我请大家预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下面请大家把书翻到246页。
(生翻书)
师:关于朱自清先生我们是比较了解的,我们曾经学过他的不少优美的文章,我想问问大家,都学过哪些文章啊?
生(齐答):《春》、《背影》、《威尼斯》
师:不错!看来同学们的记性很不错!我又想问大家了,我们学了朱自清先生的这么多文章,你能不能就朱自清先生的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比如语言等等。先思考一分钟。
(生思考)
师:好,一分钟时间到了,哪位同学能说说自己的看法?
(无人应答)
师:啊,可能有点难度。没关系,只要说出自己的看法就行,不管你的看法是对是错,说多说少随你,一句话也行。
生:我认为朱自清的散文语言很朴实,他没有华丽的词语来做修饰,而是非常自然的流露,他的每一个字词里面都包含了他深深的感情,比如《背影》,几乎每一个字都在表达父亲对自己的爱,都在表达自己对父亲的爱。
师:恩,很不错!这位同学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而且举了例子,很有说服力。还有哪位同学说说自己的看法?
生:朱自清的《春》描绘了几幅春意图,盼春、迎春、送春,非常有诗意。生:《威尼斯》写景细致,运用了很多新鲜的比喻,并且多用口语,显得亲切自然。
„„
师:好的,刚才几位同学都说了自己心中的看法,看来我们同学是非常有头脑的嘛,以后我们的学习就应该像这样,有自己的看法,有自己的见解。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
幻灯机展示朱自清像。
放音频文件,学生听配乐朗读。
师:大家觉得刚才的朗读读得怎么样?
生:读得好
师:为什么这么认为?他是怎么读的?
生:读得很舒缓、很轻柔
师:哦,是的。我们以后自己读课文的时候,就要带着感情去读,多读几遍,慢慢的就能读出味道了。
师:在昨天的课堂上,我提出了学习课文的要求,就是研究性学习,要求大家回去把课文与注释结合起来读,把课后练习与课后资料结合起来,仔细研读课文,发现什么问题就做好笔记,那么我现在就请同学们把自己弄不懂的地方说出来。哪位同学先来?
生:为什么作者要说“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师:哦,不错。在读书中发现了问题就说明有一定的思考。(一些赞扬的话,以下赞扬学生的话就不写了。)
生:为什么作者说“什么都可以不想,什么都可以想,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
生:“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从哪里体现出来?作者不是说月光是淡淡的吗,又怎么能如流水一般泻下来呢?
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我认为用歌声比喻清香不恰当,老师能说说理由吗?
生:为什么作者说“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生:“弥望”是怎么一种望法?
生:“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作者是不是说得很矛盾?两组相反的情况怎么会都喜欢呢?
生:前面都是写荷塘,为什么后面要写《采莲赋》《西洲曲》,有什么意图?
生:“背着手踱着”,这是怎么走的?
生:“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作者为什么要说“过人头”,是不是有更深层次的含义?
生:“峭楞楞”是什么意思?又是什么状态?
生:作者一开篇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什么使作者心里颇不宁静的?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背景究竟是什么呢?老师能不能介绍一下?
„„
(可能还有一些问题,不记得了。有些问题当时就解决了,比如“峭楞楞”,“过人头”,写作背景等。讲了写作背景后,我马上问学生“热闹”句,“无福消受”句,“不宁静”句弄懂了没有,并要他们说出自己的看法)
师:刚才大家提了那么多问题,说明我们很有探究能力,这些问题可以说都切中了要害,只要把刚才的问题弄明白了,这篇文章也就差不多了,我希望以后大家还能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里面有很多问题,我们将在课文研读的时候具体分析。
师:研读一篇文章,我们应该弄明白作者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具体的说,就是要弄清楚文章的结构和作者表达的情感,怎么表达的。我想请大家先看一段资料(幻灯出示金志华有关《荷塘月色》结构的话),这里有金志华的一段话,我们看他的前几句,金志华说《荷塘月色》的结构,是圆形的,外结构、内结构均如此。从外结构看„„从内结构看„„(那段话省略),我想请问同学们,这几句话你有没有弄懂?什么是外结构、内结构?前后左右的同学可以讨论
(学生相互讨论)
师:讨论时间到。哪位同学说说你们讨论的结果啊?
生:(她怎么说的我不太记得了,大概说了不宁静、求静、得静是什么意思,并没有把内外结构理解到位。)
生:我认为外结构指的是作者写了什么,具体到本文就是作者到了哪些地方;内结构就是指作者的情绪变化,内心世界的变化。
师:还有什么看法
(环视片刻,没有学生举手)
师:刚才两位同学说了自己的看法,大家更赞同哪种看法?
(生举手赞同第二个同学的多,问不赞同的能不能说出理由反对,没人举手于是宣布)
师:既然没有同学反对意见,那么我们共同研讨出来的就以大多数赞同的为准。
师:金志华认为《荷塘月色》的内外结构是圆形的,你这样认为吗?能不能找出理由?
生一致认为:文章开篇是从家里出来,最后是回了家,从起点到终点,都是家,是圆形的。
师:那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生:首尾呼应
师:你开始读的时候有没有留意到文章是首尾呼应?
(生有的摇头,有的说“没有”)
师:为什么没有留意到呢?
生:写得太自然了。
师:是的,太自然了。我们根本没有注意到作者用了这样一个手法,而我们同学们写作文的时候,首尾呼应总是很造作的,一眼就看出来了,以后我们就要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这种写法,努力做到不留痕迹。
(下课铃响)
师:请同学们回去再次认真地研读课文,就是否赞成金志华的看法进行思考。好,下课!
第一节课
这是我给新生讲的第一篇课文。
上课开始,我叫学生把书都关上:“我得考你们两个问题。”
看着学生紧张的表情,我说:“第一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教材第一单元有哪几篇课文?”
但这么简单的问题还是把好多学生给难住了。举手发言的几个学生都只知道头两篇课文《荷塘月色》和《拿来主义》。最后才有一个学生补充道:“还有《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杜鹃枝上杜鹃啼》。”
我说:“老师提这问题的目的,就是要提醒大家,今后自学课文要有单元观念,因为课文是按单元编排的,而每一个单元都有相应的学习重点。”
说到这里,我顺势提出第二个问题:“请问第一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什么啊?”
教室里一片沉默,看来没有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我正要回答这个问题,突然,后排的贾志杰同学举手了:“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
“非常正确!”我忍不住表扬道,随即又问他:“你怎么知道的?”
他回答:“在教材第5页上,编辑是有单元学习重点说明的。”
“好!”我对全班学生说,“都用的是同一本语文书,可贾志杰就比大家会读。他知道不但要读单篇的课文,而且还要读单元前面的学习重点。――好,请同学们打开书第5页。”
学生翻开书后,看到单元提示上果然赫然写着:“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揣摩语言,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如联系中心意思,联系上下文,对语言的深层次含义、感情色彩等,进行辨析、品味。”
我又问:“大家对这几句话有没有什么疑问,或者说从中看出什么问题没有?”
仍然是沉默。我只好说:“我就有问题,现在问大家――既然„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那么,接下来就应该先解释什么叫„整体感知‟再解释„揣摩语言‟,但为什么书上却根本不讲什么叫„整体感知‟,而直接就解释什么叫„揣摩语言‟呢?”
学生们不约而同一下抬起了头,用惊讶的眼睛看着我,那一双双眼睛仿佛在说:咦?我为什么没发现这个问题呢?
“注意:从无疑处发现问题,这是最重要的读书方法之一。”我强调道,“好,大家现在就来思考这个问题吧?同桌之间可以讨论一下这是为什么?”
我在教室里来回巡视。两分钟过后,我请几个学生站起来交流他们的看法。有的说:“„整体感知‟谁都懂是什么意思,所以不用解释;而„揣摩语言‟则不太好懂,所以要解释。”有的说“„整体感知‟是要达到的目的,而„语言揣摩‟则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有的说:“其实,看起来没解释„整体感知‟,但实际上解释„揣摩语言‟中就解释了„整体感知‟,比如书上不是写了吗?„联系中心意思‟,„联系上下文‟,这就是„整体感知‟了。”
我说:“都有道理。重要的不是标准答案,而是善于提出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
我说道:“不过,我这儿要对„揣摩语言‟作些补充性解释。揣摩语言一定要联系语境。所谓‟语境‟,包括外部语境与内部语境。外部语境指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人际关系等等。比如,外国人看宋丹丹和黄宏的小品就不知道中国人为什么要笑;又如,我们今天读鲁迅的文章,对有些语言也觉得不理解。就是对外部语境不熟悉。而内部语境,就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上下文的照应等等。这是同学们很容易理解的。同学们注意,所谓阅读,主要就是通过揣摩语言去整体感知文章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走进作者的心灵。”
本来按教学计划,我在简单介绍了单元重点并提醒学生要重视揣摩语言后,就应正式进入《荷塘月色》的学习。而学习的第一步应该是介绍朱自清的生平。但此刻,我的话题已经说到通过揣摩语言而进入作者心灵,于是,我临时决定先不介绍朱自清,而从这里切入课文:“比如,今天我们要学的《荷塘月色》,就值得我们好好揣摩品味。而揣摩品味的第一步就是朗读,那种‟把自己放进去‟的朗读。好,现在请同学们自己朗读一遍课文。注意,在朗读《荷塘月色》的时候,你就朱自清!”
学生开始各自朗读了。我之所以不要学生齐读,是因为我觉朗读是一种对文本的再创造过程,而且这种再创造带有鲜明的个体色彩,因为朗读本身就打上了理解的烙印,每个学生的对文章的理解不一样,他朗读时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是不一样的。
学生读了一遍后,我开始抽学生起来单独读。我先抽一位男生:“请你从第一段读起。希望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让我和同学们能看到你对课文的初步理解。”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位男生开始读,“今天晚上,哦不,是今晚上,在院子里坐着,乘凉,突然想起……”他读得结结巴巴,掉字换字不少,而且读得很快。
“同学们,他读得怎么样?”我问。
大家摇头。我问胡迪:“你具体说说。”
胡迪说:“他读得太快了。而且还读错了一些地方。”
“嗯,对。是读得太快了。”我说,“给人的感觉,朱自清不是在散步,而是在跑步。”
学生们轰然大笑。我对胡迪说:“你觉得该怎么读,就给同学们示范一下,好吗?”
胡迪同学的朗读,吐字清晰,很有感情。“不过,还是有点儿小跑的味道。”我一句玩笑话,指出了她的不足。
我决定不急着让学生往下朗读,因为既然问题暴露出来了,就应该即使有针对性地解决。我对大家说:“这篇文章的话语方式是自言自语。因此,同学们在读的时候,要把这种语气读出来。怎么才能读出这种语气呢?关键是把自己当作朱自清,进入他的内心,把文章的语言变成自己的心声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下面我给大家示范一下。”
我开始读了。一边读一边停下来讲解:“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像这一句,是朱自清的想像,就应该读得缓慢些,读出一种向往的味道。又如,妻在屋里拍着润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这是多么静谧的情景,„迷迷糊糊‟一定要读得低沉、缓慢,读得„迷迷糊糊‟。”
示范完了第一段,我给学生们说:“下面,同学们再自己读一遍。按刚才李老师说的,把自己当作朱自清,读出韵味。”
同学们又开始各自朗读了。我在巡视中发现,这一次,大多数学生已经没有了那种大声“读”,而是在体味中窃窃私语般地流出文章的句子。看他们的神态,就知道他们已经开始走进朱自清了。
学生自读完了,我又抽学生起来读。这一次学生读的效果大有进步。特别是易维佳同学,当“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一段从她口中流出来时,我们大家都感到了正置身于清华园的荷塘月色之中。
当然,也有个别学生读得仍不太满意。谢肇文读“月光如流水一般”一段,不但语调缺乏变化,而且太小声。所以他刚坐下,我就开了他一个玩笑:“谢肇文同学读这一段,仿佛是„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在同学们善意的笑声中,谢肇文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接下来,一个同学读最后三段。读到《采莲赋》时,对好几个字不认识。而且,“鷁首徐回”的“鷁”能够读对,“纤腰束素”的“纤”却读成了“qīan”。于是,我把这个字写在黑板上,一一抽学生起来读,结果竟然有相当多的学生读错。
“究竟这个字的正确读音是什么?”我问。这时,一位同学举手说:“这是个多音字,在这儿应该读‟xīan‟。”
“完全正确!”我对全班同学说,“可是,有同学像„鷁‟这么生僻的字都能读对,可连纤这样的常见字却读错了!看来,同学们一定要警惕那些似是而非的字,千万不要自以为是呀!”
我又问:“请凡是在自读时查过生难字的同学举个手。”
好多同学都举起了手。有的说查了“煤屑”的“屑”,有的说查了“鬼楞楞”的“楞”,有的说查了“敛裾”二字……
“非常好!李老师提醒大家:以后读书,都要养成自己查字词典的习惯,千万不要依赖老师给你们列出生难字词。好,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自己查的生难字。”
同学们交流结束后,我开始进入对朱自清的介绍:“同学们,今天我们读的是朱自清的名篇。我想知道一下同学们对朱自清的了解有多少。”
有同学开始举手了:“朱自清,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我问:“还有吗?”没人再举手。我说:“刚才的同学说的很对,但我感到他是在背初中教材中朱自清课文中对朱自清的注释。除此之外,同学们对朱自清还有哪些了解呢?” 无人回答。
于是,我说:“朱自清有一篇散文叫《我是扬州人》,但其实他不是扬州人,只是从5岁起便定居扬州。,他出生在江苏东海县。而他的祖籍,则是诞生过鲁迅的――”
学生忍不住一齐说:“浙江绍兴!”
“对,他的祖籍是诞生过鲁迅、蔡元培、王羲之、秋瑾等名人的绍兴。”我又谈到“朱自清”这个名字的由来,“朱自清先生的胞弟朱国华曾有过这样的回忆:‟父亲失业四十年,为了培养我们兄弟四人上学,借了三千元高利贷,利上滚利,无力偿还。大哥这时考上了北大预科,须读两年才能考本科。为了早日结束学业,为家中分担债务,他没有读预科,想了个办法,把名字“自华”改为“自清”,直接报考本科。这就是“自清”这个名字的由来。‟”
我又动情地说道:“朱自清的确才华横溢。作为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和学者,他更以其灿烂的才华、绚丽的诗文以及辉煌的学术成就饮誉中外。他在学生时代就开始创作新诗,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22年发表长诗《毁灭》,引起文坛关注。1924年,出版了诗和散文集《踪迹》。”
我突然提到了当天出版的《中国青年报》:“今天的《中国青年报》头版头条的新闻是《我国30岁以下的教授已有17位》,开篇第一句是‟目前,我国30岁以下的教授已有30位,这在过去是不可想像的。‟我读了这则新闻,感到好笑,因为早在75年前的1925年,朱自清出任清华大学教授并任该校中文系主任时,年仅27岁!1928年,朱自清出版的散文集《背影》,奠定了他作为杰出散文家的基础。1928年1931年到1932年,他曾留学英国,回国后仍执教于清华大学。作为学者和教授的朱自清,他在古典文学、语文教育、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等学科领域都有着很深的造诣和建树,其中尤以古典文学和语文教育最为突出。”
我又说:“作为一位中学语文教师,我感到特别亲切的,是朱自清也曾是一位中学语文教师。1920年他于北京大学毕业后,在江浙一带做了5年的中学语文教师,他的教学和为人极受中学生欢迎和敬重。”
这时,下课铃响了。我心里一惊:遭了,看来对朱自清的介绍只能“半途而废”了。但我灵机一动,继续从容说道:“当然,李老师第一次听说朱自清这个名字并对他产生敬意时,显然不是因为他曾当过中学语文教师,也不仅仅因为他是一名著名的学者、诗人,而是另一个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我有意停顿了一下,学生正焦急地望着,期盼着我回答这个问题。
我笑了:“请同学们下一节语文课再听李老师的答案。好,下课!”
“唉!――”在学生们的遗憾的叹惜中,我结束了这堂课。
第二节课
我走进教室,上课铃还没响。可已经有同学走到讲台对我说:“李老师,别忘了你昨天给我们留下的悬念啊!”
所以,刚上课,我就说:“昨天李老师说道,我第一次听说朱自清这个名字并对他产生敬意时,显然不是因为他曾当过中学语文教师,也不仅仅因为他是一名著名的学者、诗人,而是另一个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我第一次知道朱自清的名字,是在毛泽东的著作里。”我对学生们说,“本来朱自清既没加入国民党,也不是共产党人,而是一位有独立人格的自由知识分子,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按理他是不太可能进入毛泽东的视野的。但是在新中国诞生前夕的1949年,他的名字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甚至是敬意,并写入了他的政论名篇《别了,司徒雷登》中。毛泽东这样写道:„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最终,朱自清先生贫病交加,倒在了蒋家王朝最后一个冬天,也倒在新中国的晨曦之中。他死的时候年仅48岁。朱自清的名字因此载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册!他也因此赢得了我的深深的敬意!”
学生们的心显然被震撼了。我继续缓缓说道:“当然,写《荷塘月色》时的朱自清还是一名清华园的教授,但如果我们了解了朱自清后来的命运,我们今天读《荷塘月色》时,也许会另有一番感受吧。”
我看到已经有同学在情不自禁地点头,我趁势把话题一转:“好,我说了那么多,现在该同学们说一说了。同学们能不能交流一下,这篇文章最打动自己的文字?不需要说理由,只要把有关的语言读一遍就可以了。”
熊昕同学说:“我最喜欢这几句:路上只有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
话,现在都可以不理。这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易维佳同学说:“我最喜欢这几句: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沐的美人。”
吴桐同学说:“我最喜欢写《采莲赋》的那一段。”
“哦?是吗?”我感到引导学生领悟文章思想感情的机会快来了,“请问,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呢?”
“因为我觉得这一段写得特别快乐。”吴桐同学答道。
“嗯,原来是这样。”我沉吟道,然后又追问道,“你从哪儿看出了快乐的?”
“„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吴桐读着课文上的句子,然后又说,“还有《采莲赋》对采莲人的描写,都是很快乐的。”
我说:“这一段的确描写了一种很自由欢乐的生活。但是,同学们知道吗?这一段在过去的高中课本里却是被删去了的啊!”
“啊!”同学们全都表现出很惊讶的样子,并问我:“为什么会删去呢?”
我说:“我先不说为什么会删。我先要问问大家,你们觉得该不该删?”
“不应该删!”几乎全班同学都异口同声地说。
“为什么不该删呢?”我问。
教室里却一下沉默了,没人回答这个问题。
我说:“是不是你们觉得,既然现在课文将这一段补上了,说明编辑自有他的道理,这就证明原来删去是不应该的?如果真是这样认为的话,那证明大家并没有动脑筋独立思考,而仍然还是对教材的一种迷信。”
接着,我“斩钉截铁”地说:“我却认为,原来的教材删得对!”
“为什么?”有几个学生在下面小声地问我。
“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因为这一节与全文的中心并不太吻合。”我“理直气壮”。
学生大脑里的思考火花显然被我点燃了,因为马上就有好几个同学举手,表示不同意我的观点。同时,也有学生点头表示同意我的说法。
我说:“看来我和一些同学有分歧。那么我们首先来讨论一下,这篇文章究竟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易维佳说:“我认为这一段与全文的中心是吻合的。因为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表现的正是一种喜悦的、详和的感情。”
“何以见得?”我问。
“比如,”易维佳翻开书说道,“他对荷花的描写,对月光的描写,等等,都表现的都是一种恬静愉快的心境。”
熊昕说:“不对。这篇文章主要表现的,还是一种惆怅的心情。因为第一句就说得很清楚,‟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我故作不解:“这就怪了!易维佳说的和熊昕说的好像都是对的,因为她们都在文中找到了依据。那么,朱自清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是不是有些矛盾或者说混乱呢?”
唐懋阳说:“不矛盾。因为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中是变化的。他开始是不宁静的,为了寻找宁静来到荷塘,在这里,他的心情获得了一种暂时的愉悦。但最终他还是没有摆脱烦恼。”
吴秦科说:“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时而烦恼时而愉悦,最后仍然摆脱不了先前的烦恼。”
虽然吴秦科的发言基本上是转述课文后面的分析文字,但我仍然肯定了他读书的认真。
我继续问:“从哪里可以看出他最终还是没有摆脱烦恼?”
学生们来不及举手七嘴八舌地说:“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还有学生说:“他引用《采莲赋》,描写采莲时热烈活泼的生活,本身就说明他因内心的苦闷而产生的对自由快乐的向往。因为作者说‟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好极了!”我忍不住赞叹道,“可见作者的这一段关于采莲场面的描写是不能删去的,因为它恰好反衬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失望。是吧?”
“对,对!”许多同学都点头表示同意。
我继续说:“有人把这篇文章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概括为‟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我认为是很贴切的。但作者的感情底色是‟不宁静‟。”
有学生问:“李老师,作者的心情为什么会‟不宁静‟呢?”
“这个问题问得好极了!”我说,“不过我也不知道,因为这可能永远是个迷。但是,正因为这是个迷,所以,它为无数读者提供了品味、解读、思考的无限空间。关于朱自清心情„不宁静‟的原因,有人认为是源于对蒋介石4。12反革命政变的愤懑,联系到朱自清当时的思想背景和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这不能说没有道理;也有人认为是源于作者的思乡之情,因为结尾作者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还有人认为源于作者作为一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面对人生十字路口而产生的苦闷、彷徨;甚至还有人根据一些史料,认为朱自清的‟不宁静‟是源于家庭生活的不和谐;如此等等,还有其他的说法。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必要规定一个权威性的惟一答案,应该允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且也正因为如此,《荷塘月色》将成为一首耐读的朦胧诗,过去、今天和未来的每一位读者会因年龄、阅历、所处时代等等因素,而从同一篇《荷塘月色》中读出属于自己的一片荷塘月色。这就是创造性阅读,这就是阅读名作的乐趣!”我停了片刻,又问道:“还有没有什么问题啊?”
王驰问:“„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是不是有点矛盾?”
我把这个问题扔给大家:“谁能帮王驰解答这个问题?”
有同学说:“这里作者实际上强调的是„冷静‟和„独处‟,因为‟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重点还是在后面的„冷静‟和„独处‟。用平时的热闹来反衬现在的冷静,用平时的群居来反衬现在的独处。” 我没有多做评论,只说了一句:“我基本同意你的观点。”
这时,王驰又举手了:“我想通了,作者的确是在强调„独处‟,因为接下来后面有一句„这是独处的妙处‟。”
“对了,”我说,“我们昨天不是说了吗?揣摩语言要怎么样啊?” 大家纷纷说:“联系上下文。”
“对。刚才王驰之所以„想通‟了,就是因为他联系了上下文。还有哪些同学有问题?”
一位女同学问道:“„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似的。‟ 我不明白作者在写荷花的香味,怎么又突然写到歌声了。”
“这个问题问得好。谁能谈谈自己的理解?”我仍然不急于解答。
没有人举手。我提示道:“请问,作者究竟听到歌声没有?”
多数学生回答:“没有。”
“为什么?找出依据。”
唐懋阳举手站了起来:“这里是比喻,因为这里用得是„仿佛‟一词……”
为了引起学生注意,我有意暂时打断了他的话:“对,是比喻。也就是说,作者是用歌声来比喻荷香,是吧?”
同学们纷纷点头称。
“但是,”我故意设疑,“荷香与歌声有什么可比的共同点吗?”
唐懋阳接着刚才的话说:“荷香与歌声都是断断续续、若有若无的。”
有学生下面接嘴说:“而且朦朦胧胧的。”
我提醒大家:“请在文中找到依据。”
唐懋阳说:“„缕缕‟‟渺茫‟。”
“对。”我总结道,“荷香和歌声都是„缕缕‟的、„渺茫‟的。刚才唐懋阳说了,这是比喻。但我要说。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钱钟书先生把它叫做„通感‟。请大家看到课文后面的练习二。”
学生看完后,我举了几个例子来说明:“宋代词人秦观有词曰„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梦与花互比,愁与雨互喻。还有诗人艾青曾写诗这样描绘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这也是通感。其实,通感并不仅仅在文学作品中才被使用,实际上日常用语中,也常常有通感。比如,说某位同学的声音很粗,难道他的声音是有直径的吗?”
学生笑了起来,我接着又说:“看,现在每一个同学脸上都呈现出甜美的笑容。可是,你们决不认为
我是在说你们的笑脸是抹了糖的吧!”
大家笑得更厉害了。
“因为,这是——”我故意等同学们接嘴。
“通——感!”大家果然心领神会。
“好,还有什么问题?”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的„这‟是指什么?”有人问。
“大家看前后文,是指什么呀”我问学生。
马上就有学生回答:“指„流水‟。前面写„只不见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怎么又想到„流水‟的呢?”我继续追问。
同学们回答:“由《西洲曲》里的„莲子清如水‟而来。”
“对。”我决定这里稍微扩展一下,“知道吗?这是一首情歌啊!”
看着学生不解的表情,我继续说:“„莲子清如水‟就是„怜子情如水‟的谐音。”
“哦,原来是这样。”学生们恍然大悟。
我继续发挥:“你们看,咱们的古典诗词中的对情感的表现是极富艺术性,含蓄而美。比如刘禹锡的„东边日出西边雨‟……”
学生情不自禁地接了上来:“道是无晴却有情。”
“对了。这里的‟晴‟实际上谐哪个qíng呀?”
“感情的情。”
“而现在的一些流行歌曲,开口是就„让我一次爱个够‟!你们看,同样是表现爱情,中国的古典文学诗词与现在的一些庸俗的流行歌完全是两种艺术境界!同学们要学会鉴赏真正的美。”
这时,又有同学举手了:“李老师,我还有个问题——课文第四段说„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一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既然只有„一丝‟,为什么会„像闪电一般‟呢?”
她的话音刚落,另一位女同学举手站了起来:“我理解,这里的„一丝‟既指程度很轻,也指速度很快,是„一丝的颤动‟,稍不注意,就闪过去了。所以,„像闪电一般‟。”
不少同学点头表示同意她的看法。
我问刚才提问的同学:“你同意她的说法吗?”
她点了点头。
我觉得有必要引导学生深入揣摩一些词语,便说:“刚才同学们提了不少很有价值的问题。现在,我能不能也提几个问题呀?”
学生点头,好像说:这还用说,当然可以啦!
“请问,„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为什么作者要用裙来比喻叶子呢?”
有的学生说:“形状相似,都是圆的。”
我说:“那盘子不也是圆的吗?锅盖也不是圆的吗?怎么不说„叶子出水很高,像盘子,像锅盖‟”
学生们笑了起来,有学生回答说:“荷叶和舞女的裙子都很柔美。”我接着问:“何以见得很„柔美‟?”学生答:“句中有„亭亭‟二字。”还有学生说:“是舞女的裙,有一种舒展、旋转的动感,很美。”
“对。荷叶本来是静的,但作者想像它是动的,是舞女的裙。这是以虚写实,以动写静。”
接下来,我和学生们还一起研究了描写荷花的„袅娜‟、„羞涩‟、„明珠‟、„星星‟等词语,还有„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等佳句以及作品中叠字运用的妙处。
我看了看表,时间不早了。便对同学们说:“如果大家继续品味、继续推敲和继续研究,还会有更多感受、更多的发现和更多的问题。这就是揣摩。”
我稍作停顿,又继续说道:“《荷塘月色》是我们高中学的第一篇课文,也是李老师给大家讲的第一篇课文。同学们可能已经感到了李老师的教学特点,同学们千万不要指望李老师讲得有多么精彩,而应该自己参与教学,大家讨论研究,共同交流。在我们的语文课上,应该是学生、教室、作家三者平等对话。老师当然也要参与交流,但我的意见只是一家之言,仅供同学们参考。快下课了,下面我就简单谈谈我读这篇课文的感受。”
我这样概括我对《荷塘月色》的理解——
借景抒情,是阅读本文时应抓住的一个关键。具体说,作者正是借“荷塘月色”之景,抒“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之情。
如许多论者分析的那样,开篇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确是全篇的“文眼‟,定下了文章的基调。这“颇不宁静”,正是作者对严酷现实的不满和苦闷心情的写照。因此,他才“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这说明作者夜游荷塘,目的是使“颇不宁静”的心情宁静下来。而置身于“无边的荷香月色”,他也的确感到了某种超脱:“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也正是在这淡淡的喜悦之中,那弥望的荷塘,那田田的叶子,那袅娜的花朵,那缕缕的清香,那凝碧的波痕,那脉脉的流水,那薄薄的青雾,那淡淡的云影,那柔和的月光以及那光与影和谐的旋律……都让他的心得到了暂时的安宁。然而,这安宁的确只是暂时的,因为,作者心灵深处的惆怅是难以排遣的,所以,当耳边传来“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时,他便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感叹。一直到“这到底令我惦着江南了”,一直到“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作者便从梦幻般的“另一世界”回到了依然令人苦闷的现实。
如果说,“借景抒情”表现了作者面对黑暗现实对时代苦闷的排遣;那么,“托物言志”则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格和正直人格的主动追求。
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本来,无论是荷塘还是月色,都不过是自然界的客观景物,但在朱自清眼里,它们都成了寄托自己思想感情和理想人格的载体。许多论者在分析本文时,多抓住“荷塘月色”的“朦胧”大作文章,认为这反映了作者扑朔迷离、如烟似梦的愁绪,所谓“借朦胧之景抒朦胧之情”。这当然是有道理的,但只说对了一半。自然界的“朦胧之景”多的是,可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荷塘”与“月色”来抒情呢?问题的实质,在于这里的“荷塘”是月下之荷塘,这里的“月色”是荷上之月色。朦胧固然是二者的共同点,但朱自清赖以言志的是二者更鲜明的相通处,这便是“荷”“月”之高洁!所以,在作者笔下,荷叶清纯,荷花素洁,荷香清淡,月色如水,月光如雾,月景如歌……而这一切,无不是作者那高尚纯洁、朴素无华的品格的象征。作者原名“自华”,后更名“自清”,由此我们可以读出荷月之美景与作者之品格的相通处,这就是一个“清”字:出淤不染,皎洁无暇!而作者一生都无愧于“自清”二字:清正、清贫、清白、清廉……
只有从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出发,我们才能真正领会文章在写法上的艺术魅力。
下课铃声响起了,我最后总结道:
“朱自清在写这篇《荷塘月色》时,只是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当然不可能想到自己20年后的命运。但是,我们从这篇文章所体现出的高洁品格,却完全可以理解20年后朱自清所作出的选择。作为一直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他有过苦闷和彷徨,然而他一旦将祖国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联系起来的时候,他就毅然融入了时代的潮流,成了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1946年10月,西南联大迁回北平后的两年是中国黎明前最为黑暗的时期,却是朱自清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面对一个行将灭亡的腐朽政权,贫病交加的他便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民主斗争的洪流,并以大义凛然的骨气,写下了自己人生的最后一行壮美的诗句!他瑰丽的诗文成了永远流传的文化珍宝,他朴素的名字成了万代敬仰的人格丰碑!——下课!”
当学生们整整齐齐地站立起来的时候,我分明看到他们的眼中,正闪烁着与他们的年龄似乎不太相称的深沉与庄严。[评点]
美妙、和谐的语文交响乐
于漪(上海著名语文特级教师)
这是两节内涵丰富、具有鲜明时代色彩的语文课。合上课堂实录,学生思维活跃、兴味盎然的情状历历如在眼前,教师切中肯綮、点拨精当的话语久久萦绕耳畔,教师引导学生步入语文求知的殿堂,品尝勇于追求,乐而忘返的欢乐。
教师视学生为一个个活泼泼的生命体,尊重学生,平等对话,探究气氛浓郁,学生个性获得发展,潜能得到开发。教育,说到底是培养人,学科教学是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具备现代教育观念,就会陷入重书轻人、机械操作的误区。这两节课教学处处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本,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对语言的揣摩,对文章思想感情的领悟,均能打开思想的闸门,知无不言,又言无不尽,再佐以教师的推敲,因而,精彩纷呈,常闪发智慧的火花。教师始终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不以“权威”自居,而是作为学习课文的一员,积极参与讨论,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有时要言不烦,意在点睛,给学生
以深深的启迪;有时明说“不过我也不知道,因为这可能永远是个迷”,(绝非搪塞,而是列举种种研究成果),意在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继续学习的空间;有时提出“现在,我能不能也提几个问题啊”,意在深入开掘,弥补学生探究的不足。教师、教材、学生三维空间碰撞、交融,奏出了美妙、和谐的语文交响乐。
语文教学要加强综合,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这两节课在这方面表现得十分突出,语文教学的多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关键的语言文字放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品味、鉴赏,感悟是灵动的,具个性色彩的;指导朗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方法,研究作者与创作背景,探究作品的写作意图与价值取向,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与思想情操陶冶融为一炉,发挥了语文的实用功能、发展功能、审美功能,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多方面获得培养。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教师不仅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注意循循善诱、逐步深入,探求真知,更在于教师能把自身的文化积淀融合于教学之中,提高课的质量与品味,提升学生的思想情操。对课文作者的总体认识与评价,对课文意义的阐发,对通感收发的比拟,对重点词句推敲的延伸,对媒体相关报道的评论等,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平日勤于阅读、积累文化的必然展现。而这些挥洒自如的讲解,对学生最有吸引力,感染力,最有启发性,也是课最能发光的亮点。学生以学为主,教师不学无以为师,教师学识丰厚,学生终生受益。
听李镇西老师的课,应该说是一种幸福。
第四篇:2009述职报告(赵立增)
2009述职报告
宣传部赵立增
一年来,在学院领导的关心指导和亲切关怀下,在同志们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下,自己在宣传思想工作岗位上,积极履行职责,扎实开展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夯实宣传思想工作基础
工作实践中,自己深深地体会到,要适应学院改建迎评和宣传思想工作的总体要求,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就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必须永无止境地更新知识和提高素质。一年来,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从三个方面注意加强了自身的学习与提高。一是认真学习学院和上级的文件和会议精神,认真学习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学院三大发展任务和学院党委工作重点,抓热点,抓重点,抓宣传改革创新;二是学习领导和老师们以及兄弟单位的好的经验和做法;三是学习有关政策法律法规以及专业新知识、新技能。通过学习不断“充电”,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在思想境界、业务素质、工作作风、工作能力、工作效率上有新的进步,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把握核心,突出工作重点,积极完成宣传思想工作任务
1.积极内宣外宣工作,扩大学院影响力
按照内宣出精品、外宣上档次的工作思路,重质量保数量重效果促影响,积极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内对外宣传工作。对外宣传方面,2009年,国家级媒体4篇,齐鲁晚报山东教育电视台等省级媒体9篇,潍坊日报、潍坊晚报、潍坊电视台等市级媒体6篇,青州电视台等县级媒体5篇,另外,省厅、市局网站20余条。门户网站方面,中国招生考试网、人民网、大众网、新浪网、新华网、潍坊新闻网等先后对学院的办学经验予以报道。内宣方面,紧紧围绕学院工作重点,以校园网、宣传橱窗等校内媒介为宣传主阵地,加强和改进学校新闻网的宣传,撰写上传稿件60余篇,编辑稿件50余篇,提高了学院影响力和美誉度。
2.组织三个主题活动,打造校园文化精品
结合校园实际,组织开展系列校园文化活动,推进主题教育模式创新。协同有关单位先后开展了“爱的阶梯”新生入学感恩教育、“青春记忆散场”毕业生离校主题教育、“携手走进春天”迎新年校企联欢会等。尤其在新生入学教育活动中,制作了“爱的阶梯”PPT,在2009级新生中开展了“感恩·思源·责任·奋进”主题教育,包括九大活动:写一封“感恩家书”活动、算一笔亲情账活动、写一篇“感恩征文”活动、开 1
一次“感动的心”演讲比赛、“老师,您好”九月系列尊师活动、亲情摄影大赛、感激同学间的爱心相助、感激党和政府的关爱之情(以国庆六十周年等重大纪念日为契机)等,使思想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更具针对性和适应性,引起较好反响,收到良好效果。
3.围绕学生非专业素质培养教育,积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1)积极组织实施学生非专业素质培养教育,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一是制定了开展良好习惯养成月实施方案,从打造办学品牌和毕业生品牌特色的高度,会同有关单位组织开展学生非专业素质培养教育活动。二是活动促进。组织策划了第二届校园吉尼斯大赛活动,全部项目均有学生社团制定方案后投标,由学生竞标承办,34个项目的比赛组织及活动不仅调动了全院学生的参与热情,更给他们提供了锻炼能力的平台。
(2)充分发挥校园宣传阵地作用,做好新校区宣传文化环境建设,及时为有关部门、系开辟宣传阵地。通过设计、制作、安装宣传栏(橱窗),围绕人才培养、学生非专业素质培养、和谐学校创建、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新校区建设等制作刊板、横幅三十余版(幅),专题展览(橱窗)近十期。新设立剪报板两块,设要闻快递、文化广角两部分专栏。定期从报纸中剪贴相关内容,按专题剪辑并张贴。起到了良好的舆论导向作用,受到学生欢迎。
(3)以活动为载体,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引导广大师生,坚定共同的理想信念,增强校园特色文化认同感。做好校园软环境的营造,为每次学校重大活动及重大节日,营造良好热烈的氛围,悬挂条幅、标语、彩旗并做好摄影工作,及时做好对内对外的宣传报道。举办“魅力校园 精彩瞬间”摄影比赛活动,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形成高品位、人文气息浓郁的校园文化。
(4)协调有关单位,完成了《潍坊教育学院报》的组稿、定稿、定版、串联等工作;确保了首期《院报》出版发行。完成大学生记者团纳新及换届工作,指导大学生记者团完成专访6篇,指导建成学院大学生记者团专题网站,举办学生记者团记者培训,组织集中时间学习研讨新闻写作,打造名生60名记者群体,充分发挥他们在宣传思想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推动了学生宣传报道队伍建设。
(5)设置学院书画室并协调开展书画笔会活动。书画室成为书画名家来院时书画笔会场所,书画笔会活动进一步促进了学院文化建设,加强师生与外界书画名家之间交流,搭建学生与书界名家学习交流的平台。
4.积极参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一是研究制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和《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实施方案》;二是组织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三是组织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3次);四是做好宣传工作组专项任务,配合各阶段工作实施,做好对内氛围营造及对外宣传工作,在专题网页上发表128篇。编发学习实践活动《简报》28 期。山东教育电视台、潍坊晚报、青州电视台等媒体报道了我院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做法。
5.积极协助做好改建迎评材料准备工作
一是做好迎评建档指南暨迎评材料目录编写;二是做好迎评呈报材料的编印与修订定;三是完成迎评专题片制作等;四是完成迎评文秘材料,如呈报教育厅综合材料、领导汇报材料;四是高质量完成迎评办的部分常务工作、迎评宣传材料和部分迎评材料的整理。
6.积极参与和谐校园建设
一是以继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十七届四中全会及教育系统重要会议精神为主要内容,及时组织党委中心组学习和教职工相应政治理论学习内容,推动全院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二是积极开展新中国成立60周年系列主题教育,举办新中国成立60周年辉煌成就图片展,并协同有关部门分别组织召开庆祝建国60周年学生座谈会、教师座谈会;三是做好2009年市级文明单位材料申报、文明单位复核验收材料准备等工作;四是高质量高标准做好学院宣传画册的编印工作。
总之,由于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同事们的热情帮助,本人比较圆满地完成了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和差距。如:如何更进一步创新宣传思想工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何更好地履行服务职能;如何更进一步规范宣传工作尤其是外宣工作体系、程序与标准;如何进一步调动外宣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大限度地提高外宣质量;等等,都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加强学习,改进不足,发挥优势,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制订完善工作的新举措、新思路,开拓创新,勤奋务实,与时俱进,力争使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的更大的台阶。
2010年1月10日
第五篇:2009述职报告(赵立增)
2009述职报告
宣传部 赵立增
一年来,在学院领导的关心指导和亲切关怀下,在同志们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下,自己在宣传思想工作岗位上,积极履行职责,扎实开展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夯实宣传思想工作基础
工作实践中,自己深深地体会到,要适应学院改建迎评和宣传思想工作的总体要求,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就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必须永无止境地更新知识和提高素质。一年来,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从三个方面注意加强了自身的学习与提高。一是认真学习学院和上级的文件和会议精神,认真学习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学院三大发展任务和学院党委工作重点,抓热点,抓重点,抓宣传改革创新;二是学习领导和老师们以及兄弟单位的好的经验和做法;三是学习有关政策法律法规以及专业新知识、新技能。通过学习不断“充电”,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在思想境界、业务素质、工作作风、工作能力、工作效率上有新的进步,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把握核心,突出工作重点,积极完成宣传思想工作任务
1.积极内宣外宣工作,扩大学院影响力
按照内宣出精品、外宣上档次的工作思路,重质量保数量重效果促影响,积极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内对外宣传工作。对外宣传方面,2009年,国家级媒体4篇,齐鲁晚报山东教育电视台等省级媒体9篇,潍坊日报、潍坊晚报、潍坊电视台等市级媒体6篇,青州电视台等县级媒体5篇,另外,省厅、市局网站20余条。门户网站方面,中国招生考试网、人民网、大众网、新浪网、新华网、潍坊新闻网等先后对学院的办学经验予以报道。内宣方面,紧紧围绕学院工作重点,以校园网、宣传橱窗等校内媒介为宣传主阵地,加强和改进学校新闻网的宣传,撰写上传稿件60余篇,编辑稿件50余篇,提高了学院影响力和美誉度。
2.组织三个主题活动,打造校园文化精品
结合校园实际,组织开展系列校园文化活动,推进主题教育模式创新。协同有关单位先后开展了“爱的阶梯”新生入学感恩教育、“青春记忆散场”毕业生离校主题教育、“携手走进春天”迎新年校企联欢会等。尤其在新生入学教育活动中,制作了“爱的阶梯”PPT,在2009级新生中开展了“感恩·思源·责任·奋进”主题教育,包括九大活动:写一封“感恩家书”活动、算一笔亲情账活动、写一篇“感恩征文”活动、开 一次“感动的心”演讲比赛、“老师,您好”九月系列尊师活动、亲情摄影大赛、感激同学间的爱心相助、感激党和政府的关爱之情(以国庆六十周年等重大纪念日为契机)等,使思想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更具针对性和适应性,引起较好反响,收到良好效果。
3.围绕学生非专业素质培养教育,积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1)积极组织实施学生非专业素质培养教育,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一是制定了开展良好习惯养成月实施方案,从打造办学品牌和毕业生品牌特色的高度,会同有关单位组织开展学生非专业素质培养教育活动。二是活动促进。组织策划了第二届校园吉尼斯大赛活动,全部项目均有学生社团制定方案后投标,由学生竞标承办,34个项目的比赛组织及活动不仅调动了全院学生的参与热情,更给他们提供了锻炼能力的平台。
(2)充分发挥校园宣传阵地作用,做好新校区宣传文化环境建设,及时为有关部门、系开辟宣传阵地。通过设计、制作、安装宣传栏(橱窗),围绕人才培养、学生非专业素质培养、和谐学校创建、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新校区建设等制作刊板、横幅三十余版(幅),专题展览(橱窗)近十期。新设立剪报板两块,设要闻快递、文化广角两部分专栏。定期从报纸中剪贴相关内容,按专题剪辑并张贴。起到了良好的舆论导向作用,受到学生欢迎。
(3)以活动为载体,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引导广大师生,坚定共同的理想信念,增强校园特色文化认同感。做好校园软环境的营造,为每次学校重大活动及重大节日,营造良好热烈的氛围,悬挂条幅、标语、彩旗并做好摄影工作,及时做好对内对外的宣传报道。举办“魅力校园 精彩瞬间”摄影比赛活动,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形成高品位、人文气息浓郁的校园文化。
(4)协调有关单位,完成了《潍坊教育学院报》的组稿、定稿、定版、串联等工作;确保了首期《院报》出版发行。完成大学生记者团纳新及换届工作,指导大学生记者团完成专访6篇,指导建成学院大学生记者团专题网站,举办学生记者团记者培训,组织集中时间学习研讨新闻写作,打造名生60名记者群体,充分发挥他们在宣传思想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推动了学生宣传报道队伍建设。
(5)设置学院书画室并协调开展书画笔会活动。书画室成为书画名家来院时书画笔会场所,书画笔会活动进一步促进了学院文化建设,加强师生与外界书画名家之间交流,搭建学生与书界名家学习交流的平台。
4.积极参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一是研究制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和《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实施方案》;二是组织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三是组织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3次);四是做好宣传工作组专项任务,配合各阶段工作实施,做好对内氛围营造及对外宣传工作,在专题网页上发表128篇。编发学习实践活动《简报》28 期。山东教育电视台、潍坊晚报、青州电视台等媒体报道了我院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 做法。
5.积极协助做好改建迎评材料准备工作
一是做好迎评建档指南暨迎评材料目录编写;二是做好迎评呈报材料的编印与修订定;三是完成迎评专题片制作等;四是完成迎评文秘材料,如呈报教育厅综合材料、领导汇报材料;四是高质量完成迎评办的部分常务工作、迎评宣传材料和部分迎评材料的整理。
6.积极参与和谐校园建设
一是以继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十七届四中全会及教育系统重要会议精神为主要内容,及时组织党委中心组学习和教职工相应政治理论学习内容,推动全院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二是积极开展新中国成立60周年系列主题教育,举办新中国成立60周年辉煌成就图片展,并协同有关部门分别组织召开庆祝建国60周年学生座谈会、教师座谈会;三是做好2009年市级文明单位材料申报、文明单位复核验收材料准备等工作;四是高质量高标准做好学院宣传画册的编印工作。
总之,由于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同事们的热情帮助,本人比较圆满地完成了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和差距。如:如何更进一步创新宣传思想工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何更好地履行服务职能;如何更进一步规范宣传工作尤其是外宣工作体系、程序与标准;如何进一步调动外宣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大限度地提高外宣质量;等等,都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加强学习,改进不足,发挥优势,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制订完善工作的新举措、新思路,开拓创新,勤奋务实,与时俱进,力争使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的更大的台阶。
2010年1月10日适应角色转变,扎实开展团的工作
———共青团铁东区委书记的述职报告
2011年是适应角色转变、思想进一步成熟的一年。这一年,自己能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紧紧围绕党的中心,立足本职岗位,较好地完成本线的工作任务。自己政治觉悟、理论水平、思 想素质、工作作风等各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总的来说,收获很大,感触颇深。
一、以德为先,进一步提升个人思想素质
过去的一年,我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以一个团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个人的道德修养、党性锻炼、思想素质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一是道德修养进一步提高。作为一个团干部,我的一言一行、我的自身形象将直接影响到团委各成员,甚至更广大的青少年。因此,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每时每刻提醒自己,从小事做起,注重细节问题,做到干净做人、公正做事,以平常心看待自己的工作,要求自己在工作中诚实、守信、廉洁、自律,起好表率作用。二是党性锻炼得到不断加强。不断加强自己的党性锻炼,我严格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党员纪律处分条例》来要求和约束自己的行为,牢记党的宗旨,在团的工作中,以广大青少年的权益为出发点,务求时效。三是政治思想素质不断提高。一年来,我继续加强学习,积极参加理论中心组学习,经常自发利用休息时间学习,积极参加团省委组织赴井冈山革命传统与理想信念教育专题培训班、区委区政府组织赴清华大学县域经济培训班,通过“看、听、学、思”,进一步加深了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进一步系统掌握了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对共青团工作的要求。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我通过学习原文、听专家讲课等,开拓了思想新境界,政治思想素质有了新的飞跃。
二、以能为先,进一步加强组织工作能力
在上级领导的信任和支持下,我本人也自加压力,抓住一切机会学习,注重与同事、与兄弟单位团委书记的交流,虚心请教,不耻下问,使各项工作都有序地开展。一是工作的统筹安排能力不断加强。我尽量做到工作提前一步,有计划、有安排、有预见性,保持思路清晰和决策的科学,力求操作有序,顺利开展。二是工作的协调能力不断加强。在工作中,我注重与上级的及时衔接、汇报,同时也注重与基层的交流沟通,听取多方意见和建议,从大局出发,对上做好配合,对下做好团结。三是有创新地开展工作。在工作中,我注重不断创新,使工作保持生机,使管理不断趋向人性化、合理化。
三、以勤为先,进一步提高团的业务水平
担任团委书记以来,认真了解情况、掌握知识,积极向团委领导、向前任书记学习、请教,了解团情、团史,努力掌握团的基本运作方式程序,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加强沟通了解,增加感情,深入基层,了解基层团组织和团员青年的有关情况,以“活动”来强化自己的知识和水平。一年来,我立足以活动来促使自己尽快适应角色,迎接挑战。今年五四,团区委以全区人居环境整治为依托,以“五四火炬传承九十二载生生不息,铁东青年投入人居环境立志强区”为引领,积极开展了“共青团路,红领巾街”,“铁东青年林”等一系列活动。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深化了理解,使自己对团务工作有了全面的、系统的提高,为今后 更好地提高团的业务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以绩为先,进一步完善团的组织建设
把《关于进一步深化“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实施意见》落到实处,把党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团的建设中去,使团的建设纳入党的建设的总体规划。依托党建,从政策层面来解决和落实基层团组织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一是基层团干部的待遇问题。积极争取党组织在团干部配备上的重视和支持,基层团干“转业”得到了很好的安排(叶赫的荣威,住建局遇良,卫生局王国宴等);二是解决好基层团组织活动的经费问题。积极争取专项,今年为每个乡镇街道从团省委争取经费三千元,共计三万六千元;三是团的基层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按照“1+4+N”模式,通过换届调整选配了大批乡镇(街道)团干部,变原有的“团干部兼职”模式为现在的“兼职团干部”模式,提升了基层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此次工作得到了团市委的充分认可,2011年四平市组织部班工作会议在我区召开。
以服务青年需求为目的,从单一组织青年开展活动转到生产环节,开展就业培训、创业交流、贫富结对;以服务党政中心为目的,发挥团组织自身优势,引导青年树立市场意识和投资意识,强化科技意识和参与意识,投身知识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文明创建、环境整治、植绿护绿、社会治安等活动,把党政思路实践好。突出做好当前新兴的农村、社区和非公经济组织建团工作,延长团的工作手臂,丰富团的组织形式。先后与农联社、吉林银 行等多家金融机构积极协调,为青年创业就业提供帮扶支持。特别是吉林银行的“吉青时代”小额贷款项目更得到团省委的无偿贴息。
五、以廉为先,进一步保持清正廉明形象
作为新任职的年轻干部、党员干部,我既感受到了组织的信任与关怀,同时也感受到了责任重大。我区在党委和政府的带领下,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越是这种时候,就越需要我们这些干部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深知,作为一级干部,应该努力做到“清正廉洁”。古人说“物必自腐而虫生”,腐败现象表现上看来是经济问题、道德问题,但深层次的原因却是理想信念出了问题。要不断加强实践锻炼,要结合党的历史经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以及自己的工作和思想实际,来刻苦磨炼自己。勇于剖析自己,积极开展自我批评,净化自己的灵魂。不断增强拒腐防变意识。在思想上、在行动上、生活中争作表率。在团区委开展“争做勤廉表率,竭诚服务青年”主题教育,召开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活动动员会,全面启动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活动。按照学习贯彻区委、区纪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精神,强化组织领导,制定工作计划。我们根据2011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评要求,为了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立了团区委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并由我任组长。按照“一岗双责”的责任要求,明确了单位正职领导作为第一责 任人,每年约谈团干部一次,就有关廉洁从政个人“不准”和“禁止”行为适时对所管的团干部进行廉政谈话。
在2012年即将到来之际,共青团区委迎来组织部考核组,对共青团区委一年来的工作进的实地测评,感谢组织的帮助与关怀,今后我们更要自觉地接受组织的监督与考核。铁东区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今又开始了新的征途。广大青年有幸成为亲历者,成为追随者,同时我们也是共享发展成果的受益者。我们应该心怀感恩,心存畏惧,“做一个组织和群众信赖的人,做一个同事和朋友敬重的人,做一个亲属子女可以引以为荣的人,做一个回顾人生能够问心无愧的人”。我们要牢记党的宗旨,全面贯彻党的方针路线,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弘扬“攻坚克难、求富图强”的四平精神,坚定不移的实施 “五区”战略的发展规划,为建设富裕和谐新铁东的伟大目标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