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一年级体育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小学一年级体育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摘 要:2009年5月8日,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双语实验小学,在我校正式挂牌成立。它不仅开了绍兴市高校和小学合作办学的先河,而且开始了双语教育实验的新征程。从2009年开展双语教学以来,进行了大量的尝试与探索,从师资的培训到教学的模式、教材的选择都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尤其是教学模式。就小学体育双语教学来说,采取什么样的形式进行“有效的双语教学”是一个新问题,也一直在做着尝试。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体育;双语教学
一、小学一年级体育双语教学的途径与意义
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和英语基础,充分利用我校外籍教师资源、越秀英语志愿者的体育英语交流,从英语体育口令入手,从一年级开始逐步实施体育双语教学,将体育英语口令、单词、歌曲、游戏引入教学中,以完成学科任务为主,渗透体育英语知识为辅,使体
育知识与英语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学校形成一种体育双语教学的氛围。
在体育与健康课中,可以用英语作为渗透性语言,由少到多、由浅入深进行尝试,并综合运用肢体语言、教学器材,让学生在英语氛围中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体验运动参与和运动乐趣,从而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兴趣、爱好与能力。同时能够运用英语来学习和思考问题,并初步学会用英语收集与体育相关的信息,是我们开展体育双语教学的目的所在,换言之,探索应以完成学科教学任务为主,渗透体育英语文化为辅的教学模式。
二、小学一年级体育双语教学的实践
(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分阶段地进行教学,就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以汉语教学为主体,以英语教学为渗透
1.课的开始和结束部分使用英语互相问好和送别。上课开始可以说:“Hello,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下课时:“Ok,boys
and girls,class is over,see you next time.”与同学们挥挥手说:“Bye Bye”等。
2.宣布课的内容或要求时:“Let’s play a game.”
3.征求回答或参与时: “Do you understand?”
4.维持纪律时:“Stop talking please.”“Stand like a pine.”
5.划分学习小组时,每个小组可以用英语给他们取一个自己喜欢的英文名称,如:Tiger group,Lion group,Chook group等等。
6.赞美或鼓励时通常可以说:“Well done!”“Hey,very good!”
7.小组活动和评价时:“Who win the first?”
(二)体育英语口令在双语教学中的渗透
1.学校大课间出操实行全英语口令:
老师:全体立正:All Attention 向前看齐:Eyes front
学生:立正 Attention
老师:前排同学侧平举:The first row students side raise
后排同学前平举:The back row students front raise
原地踏步走:Mark time—March
老师:1—2—1:Left—Right—Left
老师:立定:Halt
学生:Left—Right—Left
学生:One Two
老师:以四(1)男生为基准:based on(Guide)Class 1 Grade 4 boys
向左、向右转:Left,Right——turn 向前看齐:Eyes front
广播操音乐:morning exercises music
2.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是思维以直接印象占主导地位,在教学上要尽可能地运用直观教学手段。队列训练的相互呼应可以提高学生的识记效果,练习时学生肢体动作和语音语调的配合,不仅能使学生快速地理解词句的意思,而且也能把这些词句连同表情
和动作一起牢牢地映在学生的脑海里,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在课堂中使用双语。于是,体育双语的口令是双语教学的第一步。一直以来,学生都觉得队列训练总是枯燥无味,学生听惯了“立正”、“稍息”往往有些厌烦,而当学生听到“Attention”“At ease”
“Eyes right”“Eyes front”等英语口令时,往往更能激起练习的兴趣,报数用one,two,three等数字,学生的劲头特别大。比如,稍息(At ease)、立正(Attention)、向右看齐(Eyes right)、向前看(Eyes front),以及整队时涉及的向前看齐(eyes ahead)、手放下(arms down)等等,教师将这些单词制成卡片,领读并解释其含义,在学生将这些单词记清楚后,由老师发出口令,学生分组进行比赛。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体育教师一发出英语口令,学生就会不加思考去执行,这样就很好地达到了英语渗透的目的,为体育双语教学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三)在准备活动与基本教学内容中的渗透
1.体育课上的准备活动,有时课上让学生进行运动模仿操的练习,老师用英语说出各种体育运动项目的名称,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以前学生听惯了中文名称在练习时就显得漫不经心,效果
自然就打了折扣,当我用英语说出basketball,volleyball,football,swimming,running,table-tennis时,一遍一遍的肢体语言示范和教
第二篇:新理念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与探索
新理念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与探索
摘要:新课程对体育课程有了全新的基本理念,“健康第一”、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等。这些理念要求体育教师对传统的体育教学思想的挑战和突破,有助于改革我们现有的体育教学模式和实践。
关键词:体育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谐高效课堂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体育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的价值在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体育高效课堂的创建是针对体育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下面就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创建小学体育和谐高效课堂。
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学生跟着教师转,教师跟着教材转,教师教无兴趣,学生学无乐趣。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心中要装着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和身心健康,把学生看成学生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学生的全面的发展放在首要地位。如,首先,根据学生的体能和体育基本技能的差异,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让全体学生都有平等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其次,关注学生的需求,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养成健全的人格。
体育教师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利用体育教学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从增进学生身心健康这一目标出发,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坚持课外锻炼的习惯,增进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全面发展。
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跟教师教学的生动性和启发性有着密切联系。如果教师教法单调呆板,学生则会感到厌烦,降低学习效率。比如根据低年级学生具有直观性和模仿性较强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实物、模型、图片等直观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对于中高年级的同学,则可以通过一些口诀教学、互动游戏以及分组比赛等形式进行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教师要具有驾驭课堂的能力
体育课不同于其它的学科,体育课在操场上进行,学生常常会受到外界的干扰而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自制力差,有一点“风吹草动”,注意力就会马上转移,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利用有效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低年级学生喜欢节奏感强的练习,如在队列教学中可以用口哨、掌声等进行,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喊口令,这样更容易吸引学生,练习起来注意力更易集中。在进行游戏活动时,我发现有很多学生一高兴起来就得意忘形,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他们连蹦带跳,甚至还有在地上打滚、你追我赶等现象。这时,教师就要用在游戏中,学生最想扮演重要的人物,如在“老鹰捉小鸡”中想做老鹰,分组练习的时候老师要注意调配,适当安排好角色的替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提醒学生遵守纪律,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转换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实施和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地发挥。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应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于学习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成为学生的促进者和服务者。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体育活动的组织者,成绩的判定者和绝对的权威者,而且,总是千方百计地把自己的要求“格式化”,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教学。新课程要求教师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由居高临下的指挥者转变成合作型的良师益友,使教学过程转变为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标准的过程。
五、灵活运用各种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自主学习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探究学习中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合作学习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课堂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富有启发性,教师要千方百计创造情境、创造机会,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唤醒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例如在练习前滚翻的时候,学生都有这样的经验,即圆形物体比方形或其它形状的物体更容易产生运动,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团身”的动作。也可用质疑问难、讨论延伸等方式激趣,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形象性、生动性和趣味性,认学生对上课更富有亲切感,激起内心的涟漪,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改进、完善教法的同时,也要帮助学生找到适合各自的学习方法。对于后进生来说,首先要着重解决的是学习方法问题,然后才是如何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问题。
总之,《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鲜明的教育理念和浓郁的时代创新气息,呼唤着体育教师的角色转换。“教学有效性”是新课改背景下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话题,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继续学习、探索和研究,寻求更多的方法来激发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培养对体育课的兴趣,使学生身心健康、快乐的成长,从而进一步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三篇:人生体育探索与实践
“人生体育”的探索与实践
深圳市第三高级中学
严杰夫
杨祥明
一、“人生体育”的理论思考
“人生体育”是我校正在研究中的教育部国家级课题“奠基教育”在体育上的理念,是我校确立的“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办学理念的体育表现。
(一)“人生体育”的界定与内涵
所谓”人生体育”,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为人生的成长、发展而进行体育运动,二是在体育运动中培养健康的人生品格。换言之,体育造就健康人生,健康人生彰显体育魅力。
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首先就是身体健康的奠基。“人生体育”正是为了更好地为学生奠定身体素质基础而探索的一种体育教育策略和思路。《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可见,体育与人生的关系十分密切,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体育是为了增强人的体质,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 他形象地把人的机体看作两个载体,一个是知识的载体和仓储,另一个是道德的载体和驻所。他还专门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毛泽东对体育的精辟论述和《奥林匹克宪章》对体育的定义不谋而合,都充分强调了体育对身体的重要性。而“人生体育”就是要为人生的身体健康加强体育教育,为人的终身发展夯实身体素质基础,这是“物质”层面的含义。
其次,“奥林匹克主义”要求,体育教育还应该着眼增强人的“意志和精神”。体育运动在强身健体、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人的意志品质、思想性格、心理气质等也同步得到培养和提升,体育教育不仅在于学生体质的增强,更在于体育教育过程中学生性格的塑造、思想的提升、情操的培养,这种由身体锻炼到精神情操的提升,正是“人生体育”所追求的“体育塑造健康人生、精彩人生”的宗旨所在,这是“精神”层面的含义。
简言之,从人的身体强健和精神健康两个层面来认识,“人生体 育”的目标就是“两育”、“两人”,即基础体育培养“健康人”、竞技体育培养“杰出人”。基础体育包括普及项目、特色项目和趣味体育等,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个性和情趣,使之成为身体素质优良的“健康人”;而竞技体育旨在充分发掘学生身体潜能,使学生的体育天赋和意志品质得到充分发展,成为从体质到精神都优秀的“杰出人”。当然,基础体育和竞技体育在中小学体育教育中是密不可分的,两者都包含体质训练和精神培养的内容,只是基础体育侧重身体素质的培养,而竞技体育侧重体育技能的培养和特长的发展。
图示如下:
人生体育
基础体育———————素质培养、品格发展————— 健康人 竞技体育———————特长发展、精神升华————— 杰出人
内容:两育
人生:两质
目标:两人
(图中“两质”是指体质和品质,即身体素质和体育品格)
(二)“人生体育”的主要特征 基于以上对“人生体育”的理解,“人生体育”应该具有物质性、精神性、基础性、发展性的特征。
一是物质性。“人生体育”首先要着眼学生的身体健康成长,通过科学的体育教育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在运动方式方法、力度和灵性等方面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运动夯实身体基础。
二是精神性。“人生体育”以体育教育为起点,但不停留于体育教育本身,而是在开展体育训练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运动习惯、意志品质、心理气质、个性情趣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身体素质与体育思想精神同步发展,通过体育精神的教育培养,为学生终身健康发展奠基。
三是基础性。这是基础教育对中小学体育教育的要求,也是“奠基教育”对体育工作的要求。中小学体育工作应该重视两方面的基础培养:一是身体素质的训练,引导学生通过基本体育训练培养健康体魄,为人生成长和发展打下物质基础;二是加强体育道德、精神层面的教育,包括运动习惯、心理、意志、情趣等,为学生人生发展奠定“精神”基础。
四是发展性。“生命在于运动”,更在于持续运动、快乐运动。“人生体育”要求体育教育着眼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从体育内容的确定到体 育工作策略、方法的选择,都应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从学生的终身发展出发,加强体育教育的科学性,让体育活动成为半岁学生一生的快乐运动,最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人生体育”的目标和任务
“人生体育”的目标和任务是由基础教育的任务所决定的。根据基础教育对体育的要求和学生成长、发展的身心特点,“人生体育”的目标和任务涵盖基础体育和竞技体育两大内容。
先说基础体育。所谓基础体育有两层意思:一是体育训练的内容体现基础性、群众性,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的体育活动;二是体育训练的目的是为学生身体健康打基础,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基础体育包括所有学生都必须参加的群体性运动(如运动习惯训练、力度训练、灵敏度训练等)、以培养体育特长为主的特色项目(如国际象棋、羽毛球、健美操等)、以张扬学生个性和培养运动情趣的趣味体育项目(如花样跳绳、立定跳远、花式毽球等),特色项目和趣味体育主要是非奥运项目。基础体育的主要目的是,一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使之成为身体健康的人;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在体育教育中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坚强的意志品质、积极向上的乐观思想和健康的运动情趣等,实现体质与精神的同步发展,使之成为身体素质与体育精神良好的“健康人”。
再说竞技体育。竞技体育不是中小学体育教育的主体,而是植根于基础体育土壤的提高性体育教育,它针对具有特殊体育天赋的学生,在体育教育中,对他们进行专业指导和训练,引导学生充分发掘潜能,在其强项上得到超越性的发展和提升,成为出类拔萃的体育特长生或体育尖子人才,为高一级学校或者专业运动队输送体育竞赛苗子。特别是奥运项目,“人生体育”要求学校体育工作在充分发展群体性体育运动的基础上,为有特殊天赋的学生提供发展特长、张扬个性的舞台。竞技体育的主要任务是,一方面在引导学生强化奥运项目的基础训练,大面积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发现、培养体育特长生和专业运动员苗子;另一方面培养学生敢于战胜自我、超越自我、顽强拼搏、为国增光的优秀思想品质,使之努力成为体质优良、特长突出、个性张扬、品格高尚的“杰出人”,实现身体素质与精神品质的双飞跃。
二、“人生体育”的实践探索
“人生体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身体素质与体育精神品质的持续发展,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让体育伴随学生终身发展,促进学生人生更加精彩。我校开展了系列“人生体育”探索,从阳光体育、特色体育和趣味体育三个方面构建“人生体育”的工作体系。
(一)“阳光体育”夯实学生身体基础
1.体育课程设置有层次。充分考虑学生共性与个性的结合,尽量满足全体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需要。把体育课程一分为二: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国家课程又分为基础课程和个性课程;校本课程主要是活动课程,分为常规性集体活动和趣味性个体活动。
2.体育课程内容求创新。充分体现基础体育项目和竞技性体育项目相结合,特别重视个性化项目的设置。基础课程主要完成新课程标准规定的体育教学基本任务;个性课程重点是体育特色项目培养,如国际象棋、羽毛球、女子健美操等;校本课程主要开展常规性集体活动和趣味性个体活动。常规性集体活动主要指“大课间”,包括广播操、武术、晨跑等活动;趣味性个体活动主要指“三高吉尼斯纪录”活动,如花样跳绳、娱乐体操、街舞、篮球社、立定跳远、艺术毽球等。
3.体育教育形式多样化。实现基础课与群体性体育相结合,体现阳光体育的活力。课内体育教育内容体现基础内容和个性化内容的结合。特别重视群体性体育活动的开展。每天早晨早读课前7:40—8:00为大课间时段,每天下午第八节课为个性化趣味体育活动时间。
学校创办体育学科节,促进群体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促进体育特长学生的个性张扬和发展。体育学科节的特点是把传统运动会办成师生教、学成果展示的节日,实现四个变化:一是比赛项目大大增加,既有传统竞赛项目,更有学生喜爱的非竞赛项目;二是参赛对象更加广泛,既有项目尖子选手竞赛,又有学生自愿参与体育特长特色展示;三是活动时间更加灵活,集中展示时间一天,特长展示分散在多个体育活动时间;四是获奖面更广,有60%多的学生获得各种竞赛或者非竞赛奖励。
体育学科节的项目设置根据课程标准规定、学生要求以及特色运动发展情况确定。国家规定项目根据中学生统一标准确定入选学科节人员,学校特色项目和学生个性化项目根据运动发展水平确定学科节入选人员。在平常体育教育中,学生只要达标即可自动成为学科节选手。这一体育创新活动,有力促进了学校群体性体育工作,大面积提 升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精神品质。
4.基础体育时间有保障。
规定学生每天在校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一小时。分两种形式体现:早晨“大课间”20分钟,集体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锻炼活动;下午第八节课45分钟开展“三高吉尼斯纪录”个性化趣味体育活动。
(二)“特色项目”打造竞技体育平台
为了推进学校“人生体育”工作,学校重点打造四个特色项目:国际象棋、羽毛球、女子健美操等,通过多种手段加强对特长学生的培养,从场地、师资、经费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加快项目建设和发展,逐步构建竞技体育的超越平台,力争在国家级、省市级比赛中获奖,并初步形成特色品牌,为高一级学校或者运动队输送高水平后备人才。现在,这四个项目已经初具规模,特别是国际象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国内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得了一、二、三等奖近百项。
这些重点特色项目的发展,成为“人生体育”体系中竞技体育的平台,有助于实现学生体育潜能的充分彰显和体育精神力量的激发,为培养体质优良、意志坚强、敢于拼搏的学生奠定了基础。
(三)“趣味运动”彰显体育个性魅力
在个性化体育项目发展上,通过打造“三高吉尼斯纪录”平台,促进群体性基础体育的开展。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申报确定开设项目,如“花样跳绳”、“艺术毽球”、“趣味体操”、“街舞”、“篮球社”、“立定跳远”等,初步构建“趣味体育”项目体系,形成“人生体育”的体育素质教育特色。
趣味体育运动的开展,为全体学生实现身体素质与运动个性同步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有益于彰显学生的体育个性魅力。
当然,“人生体育”的探索只是起步,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我们将以体育课题研究为抓手,逐步完善“人生体育”体系,努力实现“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体育基础”的目标。
第四篇:《临床免疫学检验》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临床免疫学检验》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 10-02-07 09:47:00 ]
编辑:studa20
作者:蒋红梅, 肖林生, 程萍,费樱,逯惠敏
【关键词】
高等院校; 医学检验专业; 临床免疫学检验; 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是指用外语(主要用英语)进行学科教学的一种教学体系。教育部2001年颁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在高等院校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医学院校开展双语教学是培养具有较强外语应用能力医学生的需要[1]。为提高检验人才的素质,使之能适应国内外医学检验科学的发展,了解和掌握本学科的最新成果,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引入双语教学已成为必然的趋势,2006年3~8月在医学检验专业主干课程《临床免疫学检验》教学中进行了中英双语教学的调查和实践,现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贵阳医学院2003级本科医学检验专业学生108人。
1.2 教学方法
采用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临床免疫学检验》[2]。选择其中部分章节,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制成双语教学CAI课件,教师做好中、英文上课的充分准备。授课采用以下4种形式:(1)采用中文教材、中英文混合课件(英文比例不超过50%);(2)采用中文教材、补充英文资料、中文课件;(3)采用中文教材、补充英文资料、中英文混合课件(英文比例不超过50%);(4)采用中文教材、补充英文资料、英文课件。授课时主要采用中文和英文并举的教学方式,对重点和难点的理论知识点以中文讲解为主,对比较浅显易懂的部分,尽量用英语讲解,进而调动学生积极性,英语讲授内容比例占到总内容的50%以上。
1.3 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在实施双语教学结束后进行,由学生不记名填写。调查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内容涉及对双语教学的态度、双语教学教材的选择、授课语言(中英文)的应用比例、双语教学授课效果等。
结果
2.1 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态度和建议
见表1。本次调查显示,多数学生(65.8%)对《临床免疫学检验》采用双语教学表示理解和支持;多数学生(56.5%)希望采用中文教材、中英文混合课件(英文比例不超过50%);多数学生希望教师以中文授课为主,仅介绍个别专业术语的英文名称,或在用英文讲授后,再翻译成中文。表1 医学检验本科学生对《临床免疫学检验》双语教学的态度和建议(略)
2.2 学生对《临床免疫学检验》双语教学效果的评价
见表2。对于采用双语进行专业课程教学,仅21.3%学生认为学习效果比单纯用汉语教学好,41.7%的学生认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效果比单纯汉语教学差,另24.1%学生认为学习效果与单纯中文教学差不多;对于双语教学CAI课件,52.8%的学生认为不同英文程度的课件可作为双语教学的辅助学习资料,67.6%的学生认为促进了专业英语的学习,9.3%的学生认为可提高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并且与汉语教学相比,46.3%学生认为双语教学使专业学习变得特别吃力,仅5.6%的学生认为可以学得很轻松。表2 医学检验本科学生对《临床免疫学检验》双语教学效果的评价(略)
讨论
高校开展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本文在我院医学检验本科专业课程《临床免疫学检验》教学中作了有关双语教学的调查和尝试,认为在双语教学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3.1 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成功开展双语教学需要学生的配合。在实施双语教学之前,应对学生进行充分动员,让他们对双语教学有足够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此项调查中,65.8%的学生支持双语教学,说明多数学生思想上是认同双语教学的,这是我们开展双语教学的重要前提。但是仍有26.9%学生对双语教学持强烈反对态度,作为教师不应该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对这一部分学生应该认真分析其反对的原因。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给开展双语教学造成一定的困难。调查显示,仅7.4%的学生接受教师全英文授课方式,多数学生要求教师用中文授课,仅个别专业名词用英语表述,或在用一段英文授课后再作中文解释。许多(41.7%)学生担心使用双语教学会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效果有影响,并且46.3%的学生感觉双语教学使得专业知识的学习特别吃力,这也是部分学生反对双语教学的主要原因。应该说进入专业课程学习阶段的大学生经过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高考的选拔和低年级阶段大学英语的学习,已有一定英文基础,基本具备双语教学的条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只要努力一定能接受双语教学,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也一定能提高专业英语水平。同时这也提示,双语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要顺利开展双语教学,对学生基础英语的培养非常重要,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绝不可能简单地通过某一门课程的双语教学就能完成,只有通过多门学科、多年级循序渐进地开展双语教学才能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同时专业课程教师实施双语教学也必须有计划有步骤进行,结合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初期最好采取简单渗透式和过渡式的方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结合专业知识的难易、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灵活调整英语在教学中的应用比例,特别要注重专业词汇的讲解。
第五篇:小学科学双语教学实践与做法
小学科学双语教学实践与做法
摘要:双语教学是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要使双语教学顺利开展,小学阶段的成功起步尤为关键。作为区双语实验试点校,我校在三年级的一个班和四年级的一个班进行了小学科学双语课的实验。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得到了所在班级学生、家长的认同。
关键词:创设情境,双语氛围,拓展实验,专业素质
双语教学是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要使双语教学顺利开展,小学阶段的成功起步尤为关键。双语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过小的孩子进行双语教学会影响其母语的学习,甚至会造成其思维的混乱,然而过晚开设双语课程,学生的接受能力又会受到限制。作为区双语实验试点校,我校在三年级的一个班和四年级的一个班进行了小学科学双语课的实验。实验学生120人,双语教师2名。经过几年的实践,虽然双语教学工作并没有取得显著的成绩,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的一些做法想与大家进行深入探究。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中国,双语教学是指除汉语外,用一门外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学科教学,目前绝大部分是用英语。它要求用正确流利的英语进行知识的讲解,但不绝对排除汉语,避免由于语言滞后造成学生的思维障碍。教师应利用非语言行为,直观、形象地提示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以降低学生在英语理解上的难度。此外,双语教学不同于英语教学,根据双语教学的基本内涵,我们是用英语来进行学科教学,即用英语进行科学的教学,因此它的基本目标首先应是学科教学的目标。
在科学双语课实验初期,因为是双语授课,很多学生感觉学习起来有些吃力,表现出学习兴趣不浓厚,积极性不高。针对这种状况,我及时做了一些调整。一方面,我用较为简单的、学生们容易理解的词汇,去解释那些专业性较强的科学术语。比如我在讲科学双语课—— 《Water 》时,当说到“constitute”(组成,构成)这个词时,几乎没有学生能理解其含义,但当我说 “‘constitute’means
‘make up.’” 很多学生就很快理解了。
另一方面,创设与英语相融合的课堂情境,使教学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感到这一切都是身边的知识,应该从身边的事物开始观察,热爱自然科学,形成对自然科学的探究态度。比如在教学《Conductors and Insulators导体和绝缘体》这一课时,我准备一个电动小火车玩具,提问学生“要想让这个火车开动,需要哪些条件?”学生看到玩具非常的兴奋,抢着回答说需要:“batteries, wires, switch„”.这时我向学生展示问题“可是今天老师的带来的电线不够长,你能想出什么办法解决么?”学生提出“用我们准备的铜线,铁丝等等来帮助连接...”我接着问“还有没有别的物体帮助连接呢?你想到过用布条或橡皮筋连接么?”同时提议学生猜测手中的物品,“哪些可以连接电路使风扇转起来,哪些不可以?”告诉学生能连接电路使风扇转起来的是一类物体,另外不能传接电不能使风扇转起来的是另一类物体。并出示课题:Conductors and Insulators。再让学生们试着总结什么是conductors,什么是insulators。利用这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创设,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营造双语氛围,提高学习效率。
首先,我们的课堂用语基本上都用英语表达。比如,打招呼“Good morning”, “How are you all today?”还有在课堂进行中的用语,比如“Now let’s begin our new lesson.”
“Look at your books.”
“Who can answer my question?”
“Louder,please.” “Just try.”当然,学生表现好的时给一句表扬,如“ Wonderful!”、“ Great!”、“ Well done!”、“ You are the best!”,会使学生倍感成功的喜悦,在课堂上更加自信。答不出的时候给一句安慰 , “ Take it easy!”、“ Never fear!”,就能激起了学生征服困难的勇气。在这种激励、引导的情境中,学生不仅愿意学,而且更容易学会,最终实现会学。
其次,在教学过程当中,还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绪,引导学生有序地进行各种活动。在起始阶段,许多学生在科学双语课上就出现这种情况,在用英语交流时,常常是只用一些极其简单的单词或词组,不能流利的用英语完全的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想法。针对这种现象,我把一些常用的课堂用语,科学表述方法汇编起来,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掌握并运用。并把每堂课可能用到的关键句型呈现在黑板上,以便学生交流时能说得更自如。在活动中,我还可以引导学生对同伴和自
己的表现做出正面的评价。例如:“Well done!”、“You are very good!” 等等,让他们学会欣赏别人、增强自信、培养自我评价能力,同时,在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保持下去。
再次,双语板书也是进行双语渗透、激发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渠道。它不仅有助于形成学生对知识的清晰理解,构建系统完整的知识结构,逐步实现学生中、英文思维的任意切换。也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日常的教学中,板书的时候经常会变换多种颜色和字体,配备双语图片加以点缀,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
三、巧妙设计教材,实施拓展实验。
教学总是以教材为依据的,科学双语教材里面增设了大量的双语学习材料。对于学生来讲,单纯的阅读理解是相对比较枯燥的,而结合可操作性的实验活动,学生的兴趣明显要浓厚一些。
比如,在学习《Shadow》这一课时,我先用英文歌曲《Fly,Fly,Fly the Butterfly》让学生走进欢乐的课堂中。然后通过多媒体图片让学生找出三种不同颜色的蝴蝶,并教授“影子”这个单词。接着,教学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请学生猜测蝴蝶的影子可能是什么颜色。(2)学习统计,记录方法和步骤。
(3)用“怎样才能看到蝴蝶的影子?”这一问题引出对单词“light”的学习。(4)试一试:蝴蝶的影子到底是什么颜色?并导入句型:My butterfly’s shadow is...(5)展示记录板,分享操作成果。
(6)小结:各种颜色蝴蝶的影子都是黑色的。
用“Whatever the colors of the butterflies are,their shadows will always be black.”引出所有物体的影子都是黑色的结论:All shadows are black..课堂教学结束后,我带领学生到户外寻找自己的影子,和影子玩游戏。在不断解开难题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获取了科学知识,更体验到了进行科学探究的乐趣,激活了科学探究的意识。实践证明,巧妙设计教材实施拓展实验,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四、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保证双语教学的质量。
众所周知,双语教学对教师自身专业要求特别高,不仅英语要精通,口语流利,还要求用英语表示专业知识,对专业精通。科学双语教学在小学开展,更是要求教师发音准确,符合语法及外语表达习惯,否则容易误导学生,造成母语和外语思维上的混淆。所以在专业素质方面,作为双语实验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根据学生实际,和科学双语实验教师的专业需要,我制定了一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学习计划,并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时刻督促自己不断的学习。
1、利用业余时间自我“充电”,学习双语教学方面的教育著作,借鉴各校双语教学的成功经验,参考国内外典型的教育案例,逐步探索出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双语教学方法,形成既有实效性又有我校特色的双语课堂模式。
2、与我校的外籍教师多进行业务交流,培养自己扎实的语言素质、良好的学科功底、综合的教学能力和灵活的教学策略。
3、向其任教科学的教师虚心学习。科学双语教学是集科学教学与语言教学于一体,这种特殊性不仅要求同种学科教师之间的合作,而且需要外语教师和科学教师之间的合作。在对自身英语专业素质提升的基础上,钻研科学方面的知识,认真学习科学学科的理论知识,弥补作为英语教师在科学专业上知识上的不足。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近几年我校实验阶段的科学双语教学一直在摸索中前进,其中虽有些小收获,但更多的是经验及能力上的不足。作为一名年轻的双语实验的教师,我深知脚下的路还很远,自身还有很多不足需要弥补,只有通过不断深入地学习思考、认真分析研究、理清思路,确立目标,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反复的去钻研,才能将我校今后的小学双语教学工作做好,为祖国培养出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国际化人才。
参考文献:科林·贝克(英)《双语与双语教育概论》
卢旦怀《香港双语现象探索》
小学科学双语教学实践与做法
阜新市太平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