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论文对语文课堂教学随堂奖励性评价现象的思考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对语文课堂教学随堂奖励性评价现象的思考人教版新课标 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倡导激励性评价。在低年级的课堂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堂评价越来越受到了大家的重视,各种各样的随堂奖励性评价方式出现在了课堂上。毋庸置疑,这些评价方式给课堂带来了新的生命,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调节课堂气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当我们细细审视这些评价的时候,我们不能不认真思考这些评价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对随堂奖励性评价的价值问题作出一些必要的思考。
一、评价现象案例
现象A:奖给你一颗小星星。
教师提出问题,班上三分之二的学生举手。教师叫起一名学生回答,回答正确!于是,教师奖给学生一个颗小星星。其他同学怎么办?等着第二个问题或者其他表现的机会吧。一节课下来,一个孩子最多得到了7颗星星,可是有很多孩子一颗也没有。得到星星的孩子高兴,没有星星的孩子眼热地看着,一脸的失望。
现象B:小组合作之后的“奖励你一颗小星星”。
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学生合作完成任务之后,开始交流。交流之后,代表发言,教师认为“答得好”,奖励给这位学生一颗小星星。被奖者喜滋滋,其他学生漠然。
现象C:评选班上的读书小星。
一节读书活动交流课上。教师安排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交流完毕,每个小组选派了一名代表到班上交流。然后,班上的其他同学对各位代表的交流情况进行评议。最后,教师安排了一个环节:评选班上的读书小星。一名学生站起来说,我认为某某讲得不错,他讲出了什么?于是,教师说:好,某某是今天班上的第一位读书星。说完,在班上的“星星榜”上面为他印了一颗小星星。接下来,又有两名学生发言,认为某两位同学的发言好,于是教师又为“某”两位同学印了小星星。铃声响了,教师总结,号召学生向三位小星学习。现象D:自评智慧星。
一年级的语文课上,教师让学生带来了集星卡。集星卡上面有姓名,下面是一个表格。表格中可以自己画上五角星。教师告诉学生:每回答对一个问题,学生可以自己在表格上画一颗五角星。
讲课开始了,教师提的问题并没多大的难度,只要自己说出答案就可以。再加上要为自己画星,学生举手发言的热情非常高。但是,每个问题,一般只能由班上的几个同学来回答。这样,两轮下来,30名学生中,有2/3为自己画了小星星,1/3的学生却仍然是空白。我注意到,没画小星星的学生也举过几次手,但教师并没有叫他。
第三轮教学开始了。一个学生举手,教师叫了他。他一口气说出了三个答案。教师表扬了他,却没有告诉他可以画几颗星。这个孩子先画了一颗,然后,犹豫着要画第二颗。画着画着,他停下来了,擦掉了小星,然后又画,再擦。最后,他只为这次回答问题画了一颗小星。
课讲完了,教师进行总结。她要求得了7颗小星的学生举手。结果,班上有7位学生举起了手。教师说:好,这七名同学被评为这节课的智慧星。
二、反思
心理学研究发现,外部的物质奖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这正是教师们采用随堂奖励性评价的依据。听课时,我们发现各种各样的随堂奖励性评价方式出现在了课堂上,促进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这本来是无可非议的,但是现在出现了用得太多的情况,有些课已经是用滥了。一节课里,教师不停地奖红花、红星什么的,学生们几乎是为了得奖而学习,他们关注的是我怎么能得到奖励,教师关注的是学生的纪律和学习的结果。但是,积极的学习动机和态度的形成,不只是来自外部,更主要的是来自内部奖励--学习成就感。如果滥用外部奖励,不仅不能促进学习,而且可能削弱内在动机的作用。怎样减少形式化的鼓励性评价带来的负面效应呢?
1.随堂奖励性评价要照顾大多数。“现象A”,这样的随堂奖励的确调动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学生的惋惜———我没得到机会。为什么要奖励?对学习热情和学习结果的一种肯定。获得奖励,表示学生在学习中努力了、学会了、学得好。受奖者,体验到了一种美妙的感受。但是,班上有更多的学生也同样学会了、学得好。但因为教师没给回答的机会,所以没得到奖励。这个时候,心里是什么滋味?这样的奖励背后,其实犯了一个“机会不均等”的错误。我们强调要建设民主、平等的课堂。但是,这样的奖励是民主平等的吗?我们要培养学生民主、平等的意识,首先要为学生创造民主平等的机会。在均等的机会面前,要在学生学习之后产生均等的评价。奖励就是要调动更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然不能只让几个人兴高彩烈,而多数人垂头丧气。在日常教学中,奖励要照顾大多数,特别是那些学习上比较困难的学生,给他们机会,让他们也能够有得到奖励的体验和感受。这样才能起到奖励的作用,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致来,给孩子竖起一个大拇指,学生们自发的一次掌声,都是一次鼓励的评价,并不一定需要星星红花之类的东西。同学之间除了竞争,更多的是互相的学习与鼓励,树立自信心。
2.随堂奖励性评价奖励对象要准确。
“现象B”,小组合作得出的学习结论,应该奖励谁?这样的奖励会使学生养成一种什么样的意识?———被奖励者是否有贪集体功劳的嫌疑呢?笔者认为,这样的奖励犯了一个奖励对象错误的错误。小组奖励性评价,奖励应该对准小组,这样才能培养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教师在学习时想着小组,交流的时候却忘记了他是代表小组发言的。
3.随堂奖励性评价标准要清楚。
“现象C”,读书交流课上,如果有时间,还有别的同学说出“某某好”怎么办?没被说到的是不是就不好?什么样的交流可以被评为读书星?一节课都不是很清楚。但是,教师就这样奖励下来了。这样的奖励,有什么意义呢?向他们学习,学习什么?“现象D”,典型的是那位学生自己一个问题答了三种答案,到底画上几颗?如果他画了三颗,那么,他的总数可以达到7颗以上,也就成了本节课的智慧星,但是,他画了一颗,结果没评上。到底应该画上几颗呢?看来,无论怎么样评价,还是应该有个标准的。随堂奖励性评价对低年级才入学的学生比较适用,但应目标明确,面积较广。家长看见自己的孩子带着小红花回家,定会问个究竟,这样,孩子会更快地产生对学校、老师的依恋之情,有利于教学的迅速开展。当学生完全适应学校生活后,就应该适当提高评价的高度和难度,减少物质评价,增加精神奖赏。
4.随堂奖励性评价后要引导学生“归因”。
奖励,是一种教育过程,通过奖励,要引导学生正确归因。随堂奖励性评价是不是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不在于采取了哪一种评价,而在于是否关注评价的过程,在于对评价结果的处理。从本质上看,各种各样的评价只是穿的外衣不同,只是精确度、评价的角度不一样而已,其最终目标是一样的。从促进学生发展这个目的来讲,它更要注重学生是怎样获得这个答案的,更要注重通过反思认识自我,从而得到提高。反思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策略,学会反思,终身受益。因此,当学生得到一种答案、一个认识时,不妨问一问:你是怎样得到这个答案的?你为什么要这样做?过了一段时间,也不妨组织学生来一个回头望。用这样的办法,培养学生经常反思,养成及时反思的习惯。如一堂公开课上,教师对一位读课文很熟练的学生说:“你读得真熟练,看来预习得不错!”然后微笑着用手拍他的肩膀示意他坐下。这样的课堂评价不是很好吗?很自然,还有归因,受表扬者高高兴兴,会更热爱预习课文;其余学生也会有所启发。
三、小结
课堂教学对激励性评价情有独钟,相对于传统的评价体系来说,毕竟它带领学生走上了新的旅程。透过闪亮的星星背后,欢喜与忧虑接踵而来,我们在大力提倡发展性评价的同时,也要根据不同的学习个体、学习内容大胆运用有意义的激励性评价,把握评价的细节,避免随堂奖励性评价形式上的花俏,避免评价的随意与信手拈来,减少形式化的随堂奖励性评价带来的负面影响。总之,只有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科学地运用能真正提高实效的评价方式,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
第二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论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论文: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应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用真诚的语言和宽容的态度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然而,在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评价语言乏味、评价形式陈旧、评价主体单一等诸多弊端,已经越来越为广大教师所重视。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现状
1.1 课堂教学评价贫乏空洞,缺乏启迪性。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对学生行为的评价更多是 “你真行!”“真了不起!”等模糊的溢美之辞。问题产生的情境不同,学生的个性不同,回答问题所显现的价值就不同,并非一句“太棒了!”“好极了!”就能体现出来的。如果一味“太好”、“太棒”,反而会浇灭他们的学习热情。
1.2 课堂教学评价矫揉造作,缺乏真实性。课堂中“你读得很有感情,老师都被陶醉了!”“说的真好,老师都为你的话感动!”等评价不胜枚举。但看看老师的表情,哪里能看得出陶醉与感动呢?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心灵感悟与情感交融,任何“演戏”的成份,都会成为其中不谐和的音符。1.3 课堂教学评价草率武断,缺乏延时性。小学生年龄小,爱表现,可往往越着急越表达不清。教师或是“越俎代庖”替他发言,或是环顾左右,让别的同学发言。在学生没有表达完意见之前,教师过早干预,势必打消学生踊跃发言的积极性。
1.4 课堂教学评价敷衍应付,缺乏客观性。课堂上教师千篇一律“赞赏”、“尊重”学生的发言,从表面上看似乎教师很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实则忽视了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对学生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不能因为不能因为强调个性化体验而迷失了阅读材料给予我们的价值指向。改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对策
新课程提倡建立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全面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评价体系。笔者认为,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在语言交际、阅读、书写方面的发展,而且要关注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让每位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2.1 多一点变化,少一点雷同,坚持多元化评价。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将评价变成全体学生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发展的过程,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实现个体价值。如在教学《日月潭》一课,一位同学读完课文后,我并没有首先发表意见,而是笑眯眯地问他:“你觉得自己读的怎么样?”他不好意思的摸摸脑袋:“有几个词语读错了,再就是读得没有感情。”我又问其他同学:“大家觉得他读的怎么样?”一只只小手就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地举起来:“我觉得他已经读得很好了,非常流利,我要向他学习”、“隐隐约约、树木茂盛、一片朦胧这些词语不太好读,以后我读的时候也应该注意”、“他读的语速再慢一点,轻柔一点,会更有感情”。在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中,学生学习的劲头十足,信心百倍。教师就要通过丰富多彩的多元化评价,引导学生真正领悟到自己究竟“棒”在何处,“好”在何方,激发学生不断求知的欲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自由和谐地发展。
2.2 多一点真情,少一点指责,倡导鼓励性评价。法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激励性的语言犹如扬帆的劲风,是学生前进的动力。因此在评价学生时尽可能多一些肯定和赏识,少一些打击和批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如在教学《小鹿的玫瑰花》一课时,有一位学生回答正确,但由于胆小,声音很轻。我没有指责她,而是微笑着对她说:“你说得真好,但这么好的回答只有我们两人听见多可惜呀!你能再大声地说一遍,让大家一起来分享吗?”她马上自信地点点头,这一次的回答声音洪亮,用词确切,完全没了刚才的紧张、胆怯。
2.3 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武断,注重延时性评价。延时性评价是一种是一种期待和信任,是一种点拨和启发,不但会缓解尴尬的场面,而且还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在教学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时,一位同学情不自禁地说:“现在我家的柳树正在开花呢。” 一句话引得大家哄堂大笑。我没有立即作出评价,而是用赞赏的目光鼓励这位学生继续说下去。他振振有词地说:“春风把我家柳树上的柳絮吹得满地都是,这些柳絮不就是柳树开的花吗?”他的回答令人拍案叫绝。其实这正是生活实践在学生头脑中印象的真实写照,恰恰是学生的独特体验。
2.4 多一点商讨,少一点独断,倡导民主化评价。《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逐步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不能用“标准答案”来禁锢学生的思维,要以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展开交流。当然,教师并不是要做放任自流的旁观者和毫无价值取向的中立者,而是要把学生的独特体验引到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上来。在教学《动手做做看》一课后,我问同学们:“通过学习本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有的说:“大人说的话也不一定正确,只有动手做做看看在知道。”有的说:“我遇到不明白的问题,也要亲自动动手试一试。”这时,又有一个同学举手,他说:“以后我也要想科学家郎志万学习,去哄骗其他的同学。”对于这意想不到的答案,我没有立即否定,也没有立即肯定,而是问其他的同学:“大家认为他说的对吗?”同学们立即展开讨论。有的说:“郎志万并没有哄骗小朋友,他只是为了让小朋友们亲自动手做做看。我们小朋友不能去哄骗别人。” 有的说:“郎志万是善意的哄骗,我们哄骗同学就是恶意的了。”还有的说:“我们可以去哄骗坏人,不让他们伤害我们。”“就是嘛,我们不能哄骗好人,但是对于坏人我们就要去哄骗他们”……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中,这位“哄骗大家”的同学思想得到了升华,学生的独特体验与正确的社会价值观融合在一起。
第三篇: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计划
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同时,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计划,欢迎来参考!
新学期来临,仍然面对老面孔,但要重新面对新的教学任务,承受新的压力,即让自己减轻压力,又能搞出新名堂,出更上一层楼的教学质量,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塌实,学得兴趣高涨,本人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结合实际的制定出如下的教学计划:
六班共有学生50人。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思想上要求上进,作业认真、一丝不苟。课堂上大部分同学听讲认真,但是也许受年龄影响,肯积极发言的学生微乎其微,大部分甘愿当听众。作文方面,能做到文从句顺、文章优秀的学生仅占30%左右,而陈海丽与俞泽锋等几位学生是语文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需要教师花大力气去辅导和监督。
教材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在六组教材之后,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10首供学生读背的古诗词。在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综合复习”,为教师准备了9篇复习材料以供期末复习时使用。
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本册教材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1篇,其中精读课文10篇,略读课文11篇。这五组教材的编排体例与高年段前三册一致,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例包括4—5篇课文。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安排“阅读链接”五次。“口语交际·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 是固定栏目,另有 “成语故事”“趣味语文”“课外书屋”穿插安排,不再设“展示台”栏目,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各安排了两次,“课外书屋”安排了一次。
本套教材学习到五年级下册,学生累计认字3000个,提前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前三个学段识字量,故从六年级上册开始不再安排识字任务。
本册要求会写80个字。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教材后附生字表。为便于复习检测生字和积累词语,在每组课文之后安排了“词语盘点”栏目。其中,“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是精读课文里的,由会写的字组成,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中的词语,有的是精读课文里的,有的是略读课文里的,只要求识记,不要求书写。教材后面附有生字表,按课序列出本册要求书写的80个字。
本册教材的注音方式与高年段前三册保持一致。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同一篇课文中同一个字只在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其他部分中出现的生字不再注音。生字注音用圆括号标出,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为便于识字,课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语言环境中要读变调或读轻声的字,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一定的提示。
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并从这个基本理念出发,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了语文教学目标,而且提出了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这是我们把握教学目标的依据。
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目标,有的是一以贯之的,如,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前面的学段提出了,后面的学段要贯彻始终;有的可以分出层次,如,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目标,是环环相扣、螺旋上升的,前面的学习为后面的学习作准备,后面的学习是前面学习的深化和发展。
六年级下册教材,既注意落实整体性目标,又注意落实阶段性目标。
为了落实整体性目标,首先是对课文的严格筛选,认真选择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文章作课文,使学生既能从中学习语言,又能陶冶情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受到启迪和教育。本册教材保留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的一些优秀篇目,如,《匆匆》《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这些课文文质兼美、历久弥新,教师们在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材还增选了新文章,如,《手指》《北京的春节》《藏戏》《跨越百年的美丽》《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我最好的老师》。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中选编的阅读材料,有一些是回忆小学生活的文章,还有儿童诗、书信、演讲稿、建议书等,在拓宽教材的题材、体裁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另外,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设置了关于热爱生活、民族团结、爱国主义、了解多元文化、热爱科学等方面的专题。还设置了以“告别母校”为中心的综合性学习专题“难忘小学生活”。另外,上承五年级下册旨在了解我国优秀文化的专题“中国名著之旅”,本册教材编排了 “外国名篇名著”单元,这组教材在让学生接触一些经典的外国作品的同时,还可以使学生积累一定的阅读方法和自学方法,培养学生有意识地阅读、欣赏优秀作品的意识和能力。
第三学段的语文学习目标,则作为本册教材的学习重点,加以妥善安排。本册教材的每一个专题,都根据语文学习目标,既对人文内涵给予充分关注,又注意总结、归纳读写方法,力争使学生在情感熏陶和方法习得两方面均有获益。本册涉及到的读写方法,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详写和略写;文章的叙述顺序;学习浏览。当然,作为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册教材,六年级下册特别重视将小学阶段所积累和习得的各种学习方法融会贯通,综合运用。
在教材内容和呈现方式上,体现与初中教材的衔接
六年级下册是在前面十一册教材的基础上编写的。作为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册教材,本册教材的结构和思路对前面的教材有一定的继承,体现整套教材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同时又有发展变化,以期向初中教材平稳过渡,使学生在小学毕业后能够适应中学教材,缩短升入中学后的不适应期。
首先是在专题设置方面的继承与发展。如第一组“人生感悟”单元。之前,在五年级上册教材中,有过主题为“生活启示”的单元;之后,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材的第一、二两组,都是“感悟人生”的单元。主题相近,但难易不同,衔接有些难度。为此,我们在六年级下册设置了“人生感悟”单元,希望能够通过本组的学习,加强学生对自身、对生活、对世界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初步学会表达自己的一些感悟。学生通过学习这一单元,有了一定的基础,到初中再学习相关单元时,就不会感觉有太大的落差。
“阅读链接”的呈现方式和用途与以往相比,有所继承和发展。有的仍然是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有的成为课后思考练习题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有的渗透了对比阅读的理念。如第五组,在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后面,链接了爱因斯坦的《悼念玛丽·居里》,而这个阅读链接同时也是课后第四题——阅读下面的“阅读链接”,结合课文想一想,你感悟到了什么,再简单写下来——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既把链接内容同课文内容结合起来,同时又把读与写结合起来,体现了最后一册对学生把学过的语文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要求。再如第二组,在课文《北京的春节》后面,链接了梁实秋的《过年》片段和斯的《除夕》片段,这也是课后最后一个思考题的组成部分,要求学生将这两个片段同课文中的相关段落比较一下,看看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对自己的习作有什么启发。这里渗透了对比阅读的理念。从形式和作用上来说,这种阅读链接的编排与人教版初中教材衔接得十分紧密。
“外国名篇名著”单元的设计,与以往所有单元都不同,不仅更加强化了“阅读整本书”的观念,同时也很好地体现了小学向初中教材的过渡。这组教材,先安排了两个外国短篇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编排方式与其他精读课文相同。然后安排了两部外国长篇作品《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里采取了一种全新的设计,即“梗概+精彩片段”的编排方式,先让学生了解整本书的内容,然后是精彩段落的品读与赏析,激发了学生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同时教给了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这与人教版初中教材“名著导读”的安排是比较切近的。
人教版教材从五年级下册开始安排文言文,五年级下册和六年级上册在相应单元里各安排了一篇,分别是《杨氏之子》和《伯牙绝弦》。本册安排了两篇文言文《学弈》和《两小儿辩日》。这样,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了四篇文言文,对文言文的样式和学习方法有了一点认识和了解,为初中学习文言文奠定了初步的基础。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有3篇文言文,篇幅也相应要长一些,有了小学的基础,学生对初中的文言文学习不会感到陌生和困难。
另外,与本套的其他各册教材不同,古诗词并没有根据内容安排在相应的专题中,而是在六个单元之后,集中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这10首脍炙人口的古诗词中没有太多生字,意思也不艰深,适合小学生读读背背。这样的编排也体现了向初中教材过渡的编写意图,在初中教材中,古诗词背诵也是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安排在教材后部的。
加强整合,使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本册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教材内容,进一步加强整合。每一个专题从单元导语到课后思考题,从口语交际·习作到回顾·拓展,各个部分都力求凸显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总结、拓展、交流,整组教材乃至于全册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与高年段其他各册教材相同,本册各专题的导语除第一组和第六组外,都分为两个自然段,除了有激发学习兴趣、点明学习专题的作用外,还有提示语文学习重点、明确读写训练点的作用,方便教师和学生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去关注课文。精读课文后有练习题,从课文自身特点出发,结合专题学习重点精心编写。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承上启下,提示学习要求和方法,体现由精读到略读的迁移训练过程。“口语交际·习作”的话题和内容大多与单元主题相关,“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与导语呼应,为学生总结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提供平台。
如,第二组“民风民俗”。
这一组的学习内容包括了解民风民俗,感受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民俗特点的。还要求学生了解自己身边的民俗,进行小调查。
导语:第一段明确本专题要了解民风民俗,感受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第二段明确了要学习的读写方法,还布置学生结合课文的学习,就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调查,了解自己身边的民风民俗。
课例:第一篇课文是老舍的作品《北京的春节》,课文后安排了“阅读链接”,让学生看看不同作家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春节的,各写出了春节的什么特点。在这篇课文的思考题中,还为本组的口语交际和习作进行了铺垫,让学生想想、说说自己是怎么过春节的。后三篇都是略读课文,分别从戏曲、建筑和生活习俗等方面介绍了不同民族的特点,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在课文《各具特色的民居》之后,安排了“资料袋”,展示了一些其他民族的特色建筑。在后面三篇课文前的连接语中,都渗透了本组的学习重点,让学生着重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民俗特点的,为学生后面的口语交际和习作进行了铺垫,也体现了读写结合的编辑思路。
本组的口语交际和习作其实在本组的导语中已经有较为明确的布置,学生将在这段时间内调查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加以整理,并利用在课文学习中习得的方法进行习作,写完之后相互交流、修改,最后可以编一本民俗作品集。
第四篇:对语文课堂教学中“假”现象的思考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假”现象
泗洪县魏营中心小学宋 武
内容摘要:新课改的培训让众多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有了巨大的提升,新的理念充实着语文课堂教学,成就了一些五彩缤纷的语文教学课堂。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一些教师为了追求形式的轰轰烈烈,在课堂中只顾教学形式、感观效果而到教学实践中存在一定的差距和难度,造成了语文教学的一种“假”现象。对此,笔者将从教师之假和学生配合之假两个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课堂教学做作假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平台”,我相信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都经历了一段不平坦的心路历程。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将直接或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自己必须要做一个“真人”,只有这样才能教育和影响学生做一个“真人”。但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和发展的今天,由于一些外界和教师自身存在的一些因素的影响,时下的一些课堂教育教学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假”现象。
一、教师的“做作”之假
近期听了一些公开课和语文评优课,给人的感觉就是做作的地方较多,具体表现在: 1、教学模式上的“做作”。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雷同”的甚至“生搬硬套”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如一些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虽然注重了“以读为主”,但有的只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读书的目的不够明确,教师对文本内容的把握不够深透,教学的层次不够清晰,也不能很好地体现出个性化地阅读,书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读了一遍又一遍,但读书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效率很低,读书的有效性不高。在识字也是同样的问题,看某教师在执教《小露珠》中的一个片断:
师:请从“苹果树”上摘一个带有你认识的字的“苹果”贴到黑板上。(教师出示教具苹果树)
生纷纷争抢“苹果”(共十个要识的字,没摘到字的同学又回到坐位上)师:老师帮你们贴到黑板上。(学生够不着)
生:“露珠”贴到哪儿好呢?
师:大家一起看一看,贴到哪儿好?
生:贴在下边好!
生:贴在题目旁边。
师:还是贴在中间好一些。(教师把字贴在了荷叶、青蛙、蝴蝶、太阳板画中间,形成环形板书)
师:请把自己摘的苹果上的字领大家读一读。
板贴的位置实质上是教师的板书设计,学生“抢摘”后,仅仅和同学们一起齐读了一遍,这种看似活跃的“自主学习”对大多数学生来说,纯属无效劳动,因为参与活动的孩子不过是随意“抢摘”而已,匆匆忙忙之间又有多少思考与选择的时间?况且“抢摘”后的支配权还不是在教师手里?虽然,整个课堂让听课教师听起来“书声琅琅”,“热热闹闹”,殊不知,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依据的是现代教学理念,面对的是具有不同思想和个性的学生,而不是为了“迎合”听课教师的视听,这样的思想和行为只能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这样的课堂教学常期下去,学生的语文素养很难得到培养和提高,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教师必须根据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灵活处理,正是“教无定式”、“教无定法”;
2、教学语言的“做作”。如:在一些老师的语文课堂教学甚至一些评优课中,教师的教学不能引起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很大的原因就是课堂中教师的教学语言缺乏一定的“感染力”,教师不能声情并茂地叙述,不能抑扬顿挫地抒情,不能渲染诗情画意,不能拨动学生心弦;不能慷慨激昂,不能振奋人心。。。总是显得很“干涩”、“生硬”,不能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对学生的心理把握得不够足,为了体现课堂的“人文性”,教师只能为了有“情”而有“情”,因此,这样的“情”让人感觉是很不自然,不是发自教师内心的,不是很有价值的。还有一些教师课堂中对学生评价的语言不能应人而异,过多的使用同一种评价语言,甚至使用不当,达不到学生的期望,激不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等,让我们来看这样一个教学片段:《识字二:比一比》教学片断:
师:谁能用刚才学的方法说一句话,注意要用上“比„„”
生 1 :老师的年纪比我大。
师:唉,说得真好!表扬他!
生:(一齐鼓掌)啪啪啪,你真棒!
生 2 :他的铅笔比我长。
师:真棒,表扬他!
生:(一齐鼓掌)啪啪啪,你真棒!
生 3 :我的成绩比张丽好,我应该被评为三好学生,她不能被评为三好学生。
师:(喜形于色,语速极快)哎呀,说得多好,不但完整,而且有创意,表扬他!生:(一齐鼓掌)啪啪啪,你真棒!
在上面这个教学片段中,“泛滥”着教师的激励语言,没有了争议,没有了匡正,没有了新意,没有了价值。这也所谓教师情感上的“做作”,显得教师不够客观、冷静。正如一位大教育家曾经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中脑力劳动的效率。”可见课堂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学语言的决定。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注重自身教学语言的锻炼,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坚决反对这种语言上的“做作”。
3、教学手段的“做作”。教育的现代化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分不开的,但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的综合使用对教师的教学只是起到一种辅助的作用,使用与否或怎样使用都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决定,我记得一位特级教师曾这样说过:多媒体等综合手段在课堂中的运用,当你必须用的时候(如能起到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内容作用的)就一定要用,可用可不用的时候,尽量不用,不需要用的时候就坚决不用,特级教师于永正也曾说过:不使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照样能上出一堂好课。而时下的一些课堂和一些教师,为了“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有的课件制作得很“精彩”,而以此为能事,如,有位教师执教《秋天的色彩》一课,教师用了20多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看秋天的录像、动手画秋天的果实、展示与介绍所画的内容,忽视了语文学科所要达到的语言文字的标准和要求,忽视了学科特点。语文本位的现象要改变,但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是任何时期都不容忘却的。语文课姓“语”,不姓“杂”与“繁”,语文课不能上成手工课、自然课、音乐课、活动课,更不能上成拼盘课。
不管我们的学习活动涉及到哪个领域、哪门学科,利用哪些手段,其归宿在于为语文服务,为积累语言、积淀语感服务,为着实培养听说读写能力服务,为多角度地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服务。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中,学生如何提高自身语文能力呢?这样的“做作”,我觉得真是有点“本末倒置”、“喧宾夺主”、“得不偿失”呀!
二、学生的“配合”之“假”
由于教师情感等诸方面的“做作”、“失真”,从而带来了学生在课堂中与教师的交流上的“不实”,我们在一些课堂中可以看到,由于一些教师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没有正确理解,对课文层次结构和写作特点的不能很好的把握。对学生课堂学习引导得不够到位,教师的教学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情趣,甚至有的时候学生显得很茫然,但为了“应和”教师的课堂教学,不得不在教师设计的问题下说“虚情”,道“假意”,甚至,我们还能听到一些彩排课,上课的师生问答天衣无缝、无懈可击,有些答案令人不敢相信是出自学生之口,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让我们不难想象,这样的课还有必要上吗?难怪有的老师形容当今的形形色色的观摩课、优质课,是“听听感动,想想激动,回去一切不动。打个比方,作为一线教师,在我们的内心世界里对一些放了太多调味品的“山珍佳肴”已经逐步丧失了品尝的热情,我们更需要朴实无华的“家常菜”。有位教授曾说过:“真实的教学情景是具体的、动态生成的和不确定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不是为了观赏。这样的课听起来才能让人感到很自然,很舒服。
作为一名教师,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必须本着以生为本的思想,关注全体学生,关注他们的长远发展,关注他们的素质的全面提高,真正“沉”到学生当中去,“沉”到自己的课堂教育教学当中,必须去除一切外在形式上的不必要的考虑,避开一些“虚”的东西对自己教育教学的影响,去积极营造有自己个性和特色的课堂,给学生一个“真实”的自我,还学生一个真实的“课堂”,只有师生关系和谐了,课堂氛围融洽了,学生才能“亲其师,而信其道”,才能在课堂上“知无不言,言无不真”。
总之,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素质教育在不断地改革和深入,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深深“扎根”于对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学习和研究当中,“扎根”于自己的实际课堂教育教学当中,让我们一起去追寻那真实的课堂。从最初追求形式的轰轰烈烈,到现在的回归自然,回归真实。让我们感受着真实的感受,体验着真实的体验,快乐着真实的快乐,收获着真实的收获。
第五篇: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课堂评价是一节课必不可少且非常重要的组成要素,对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维等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通过课堂教学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并激发其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真情的交融,使师与生双方都同时感受教与学的无穷的趣味与自身的无法估量的潜力,使教学活动进入师生对话、充满生命活力的完美的境界,是我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研究追求目标。下面结合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际,谈谈自己在评价方面的一些体会。
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很好”“真好”“真不错”,这样的评价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可以听到。刚开始,学生可能很开心,但这种评语用得多了,学生就会变得麻木。这样的做法有很大的反作用,令学生难以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好在哪里,还有哪些不足,找不到努力的方向。因此,教师恰当运用语文教学中的课堂评价就显得非常重要。
1、真诚地赞美学生
赞美是一种驱使人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动力源泉。学生尽管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他们心灵深处却都隐藏着对自信心的渴求,赞美就是唤起学生自我意识的一剂“良方”。但赞美也需要讲场合、讲对象、讲分寸、讲实效,否则,只会让学生迷失方向,变得麻木,效果适得其反。归结起来,应该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在引导中赞美。要从长远考虑,在肯定、夸奖的同时,还要流露出一种引导和企盼,有助于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出色。
(2)使赞美更具体。一些老师在赞美学生的过程中,往往简单的选用一些诸如“你真棒!”、“你真聪明!”等语言,时间长了,学生也习以为常了,提不起兴致。只有使赞美具体化、精细化、真实化,避免空洞乏味,才能让学生感到新奇和受用。
(3)赞美要恰如其分。善于区别赞美的广度和力度,避免夸夸其词、哗众取宠。如对成绩突出、进步明显的学生,应面对全班同学进行表扬,使成绩有目共睹。这样既很有说服力,同时也可鞭策其他学生,从而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面对那些微不足道的优点,教师则宜私下表扬,避免夸夸其谈、哗众取宠,否则,有些学生会因一点点小成绩就沾沾自喜。另外,还要忌赞过多,让学生学会“惜赞如金”。
2、讲究批评的方法
批评也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手段,同样也是语言评价艺术中重要组成部分,采取适当的批评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评价效果。
(1)期待式批评。用巧妙的语言艺术提醒或纠正学生的缺点或错误,并寄于希望,如“你读得很好,如果声音能再响亮一点就更好了,请你再试一试!”(2)关爱式批评。如在上课的时候,发现有个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不要采取当场点名批评的方式,可通过表扬好的学生促使该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还可以运用机智的语言调整学生的状态,使学生集中注意力
(3)启发式批评。课堂提问后,学生的回答不可能每次都完全如教师所愿,教师不能简单以“不对!再请一个同学回答”这样的语言来否定学生的答案。要在他们面临失败时,给予他们适当的启发,帮助他们取得成功。
3、运用幽默的评价语言
语文教学应当充满情趣。只有情趣盎然的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情趣盎然的氛围才能引领学生进入语文的自由王国。幽默是教学的得力助手。幽默可以使语文学习化难为易,幽默可以使课堂气氛和谐融洽,幽默可以使师生心灵对接沟通。老师笑着看学生,学生就会笑着看老师。课堂评价也是如此,想让学生在一种平等、宽松、愉悦的环境下自觉地接受老师的评价意见,就需要用幽默的评价艺术来做润滑剂。充满幽默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更能使课堂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师生互动,学生是评价的主体
这里的“互动”是指教师和学生在相互平等、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协商、讨论、辩论、合作等不同的沟通方式自主地调控评价活动,以获得情感评价的最大效益。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主动引导学生进入情感体验,实现师生情感互动,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那么,如何将“互动”的理念贯穿于课堂评价的始终,这里有三个策略:
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参与”是互动的基础,只有“参与”才能“互动”。“参与”和“互动”构成了实现情感评价的有效落脚点。参与、互动越多、越积极,感性体验就越强烈,主体意识就越强,情感评价的效果也越明显。
2、变“失败”为“成功”,保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在课堂上,教师要主动表达出与学生亲密、友好、合作的意愿,一个手势、一个眼神都会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握一握学生的手、拍一拍学生的肩膀都会使学生因此受到鼓舞。
3、生生互评,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
采用同桌互评,四人小组评议的方式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与教师评价相比,同龄人之间的评价更容易让彼此接受。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可以有意识的设置一些作业题,让学生采用同桌批改、四人小组互相批改的方式锻炼学生检查错误的能力,一些学生自己作业本上的错误检查不出来,但是对待他人的作业他们却不会放掉一点“蛛丝马迹”,在此过程中,学生互相“查漏补缺”,做到“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作业本上常常出现学生的评语:“你能把课文中的词语运用到写话中,而且很恰当,真棒!”“这个比喻句很美,我要读一读”“你积累了这么多名言、好词、好句我要向你学习”等。就这样,学生的优点在互评中不断得到了肯定。在评价学生朗读课文时,出现最多的现象是故意挑毛病,找缺点,使被评价的学生感到很难堪、甚至发生争吵,读课文、发言的积极性也随之降低。面对这种情况,教学中我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在学生读完课文后提出:“我们先说他们的优点在哪儿,然后再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在我的引导下有的学生说:“他读书声音响亮。”“她读得很有感情,但是掉了一个字,希望她以后能读得更好。”被评价的学生也能高兴地接受其他学生的建议,并说:“谢谢你的鼓励,我以后会注意。”久而久之,学生对互相评价的认识提高了。知道评价对方时要先指出对方的优点,去鼓励对方,帮助他树立自信。然后再为对方指出努力的方向。现在朗读结束后,经常听到:“你读得很正确,如果声音再大点儿,就更好了。”“你读得很有感情,我要向你学习。”有的同桌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对方会说“让我来帮你。”慢慢地学生之间不仅学会了互相发现优点,还能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对方,去赞扬鼓励对方,而且自身在学习过程中也受到鼓舞,进一步增加了学习的欲望,对学习充满乐趣。
4、师生互评,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每次课堂教学快要结束时,教师可以留点时间给学生在这堂课上的表现做一次总结性的评价,同时,也请学生给自己的教学过程打分,听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课堂是一个师生互动交流的平台,让我们运用好这门课堂艺术,就让情感溶入课堂评价,从而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学习兴趣,让课堂更加充满活力!
三、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
由于年龄的关系,学生对自己的认识还不够深刻,从而使他们无法完整、全面、公正地进行自我评价。因此,在自评的基础上,应鼓励学生相互评价。教学中,可以开展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及全班范围内对学生进行评价。如朗读、背诵、作业,在自评的基础上进行互相评价,鼓励学生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在互评中求进步、促发展。如教学《荷花》一课时,学生分别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时。我指导学生也像老师刚才那样评一评同学朗读的情况。经过一番引导,学生的评价,变得具体、贴切起来。如有的学生说:“戚钢南同学,你读得不错,让我感受到荷花的美丽!”“徐梦薇,你读得不错。不过,第三自然段正是作者把自己想象成一朵荷花,如果你能读得轻一些会更好。”慢慢地,我觉得学生由拿着放大镜给同学找缺点逐步地向客观的评价甚至是欣赏方面努推进了。
在初读课文时,我也经常让学生同桌之间互听互评。在学生初读课文时,我让学生同桌合作,一人读一人听,边听边评。这样每个学生都会认真倾听对方的朗读,找出对方朗读中的错误,及时指出别人的缺点与不足,自己读书时又会加倍小心,避免犯同样的错误。这样在互听互评中学生的朗读得到很好的反馈。
四、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平等是增进情感、融洽关系的柔和剂。小学生渴望同学之间的平等,也希望师生之间的平等。老师与学生互换角色,教师处在学生的地位上听学生评价。学生在欣喜、“受宠若惊”之余,更多的是快乐。他们一定会抓住机会,好好地表现一番。
总而言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管采用哪种评价方式,都要注重每个学生的感受,以激励为主,敏锐地捕捉其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激励学生积极思维,把学生引导到评价中去,使学生在评价中得到进步,从而使课堂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