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论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钦北区板城镇中
苏泰辉
[内容提要]素质教育要求,就是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要求各学科教学都进行美育渗透。学校教学中的美育不同于美学研究和文艺理论,它的实施并不难。从本质上讲,良好的教学过程就是审美教育的过程,即美的欣赏和美的熏陶过程,这一点美育的目的和学校知识的传授教学的目的是相通的。本人是一个语文老师,现从语文教学的角度出发,浅谈美育在语文教学中应当如何进行具体操作的问题,以期得到专家和同行的指正。
[关键词]
美育
语文教学
应用
美育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是以陶冶感情,培养情操为特征,以生动形象为手段,通过富有个性爱好的自由形式,潜移默化,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形式。它涉及到人的本质,涉及到社会的本质。它的范围比暴露在我们眼前的物质世界更为广阔;美的领域也就是整个自然界的、心灵的、人的才能等所及的领域。就学校的教育而言,美育作为一门学科,它不可能孤零零地存在着,它包含在各种教育活动中,渗透在各学科领域里,因而各学科教学领域应以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和综合平衡的力量对教育的对象日浸月化,雨滋露润地进行教育。但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只片面地追求升学率,推行应试教育,忽视了基本素质的培育,其中一个较为明显的方面就是教学意识和教学实践中都漠视了美育。笔者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在此,我不想谈及其他学科与美育的方方面面问题,只就语文教学如何应用美学原理,特别是阅读教学中实施美育的有关问题,谈谈个人浅见。
语文教学与美育的关系问题
在新的形势下,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明确要求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发展,提高基本素质。而美育就是培育素质的一个重要的教育教学内容。它在全面发展人才的个性特长方面更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使人完善品格,荡涤心胸,丰富感情,开拓思路,增长才干等。爱因斯坦1952年应《纽约时报》和《教育编辑》的请求,写过这样一项申明:“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的道德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象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人比机器聪颖,比动物高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人有审美意识。”
美育的任务是通过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现实美和艺术美的鉴赏和创造能力,陶冶人的情操和审美情趣,造就品格,以利于学生全面健康成长。而语文教材中所收作品大都是现实美和艺术美的体现,尤其是文学作品如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它们都是形式和内容相统一的艺术美,而且它们源于现实,高于现实,比现实美更为普遍、集中、典型,所以是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的重要渠道,而美育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
德、智、美三育相统一是语文必须贯彻的重要教学原则之一。智是求知,传授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掌握事物内部规律性;德是培养品德,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树立崇高理想和正确人生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美是培养情操,陶冶性情,培养正确审美观,提高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而实际上,德、智、美虽各有特点,但又互相渗透,正如王朝闻说:“德育、智育、体育与美育的关系不是一种加法,而是一种化合。前三者离不开美育,美育的作用渗透在这三者当中。”它们之间互相关联,相辅相成,互为作用而又不可代替,共同组成教育的有机整体。周扬同志也认为:“良好的审美活动,可以使人情绪饱满,积极向上,对促进人们身心的健康和智力的发展都有很大的益处。”这句话很好地道出了美育在素质培育中所起到的特殊作用。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最主要手段,同时也是学生基本素质培养的重要手段。首先,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感知理解课文语言符号的前提下唤起情感,在情感的推动下运用联想、想象在头脑中形成文章所描绘的画面,感知作者感知过的、想象过的事物映象,会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和思想。其次,学生在头脑中浮现文章描绘的画面,再现作者创作思维的过程,从而可以学习作者表达画面的语言和方法,通过吸收、借鉴、写作上会有更深体会。最后,在阅读过程中,学生紧随着作家想象描画的轨迹时,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作者的人文思想、生活态度,由此滋养自己的心灵品格,提高判别能力和审美评价能力。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德、智等方面的同时渗透应用有关美学原理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既适应了时代的需要,贯彻新形势下教育教学改革的方针,又适合语文教学的特色,真正体现了文道
统一的原理。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乃是素质培育的一项行之有效的得力措施,真正体现了语文教师教文育人的本色。
美育在语文教学中具体应用
事实上,语文教学自身的规律性已给教育者实施美育提供了有利条件,一是教材的阔延性。语文教材反映的生活包罗万象,其中绝大多数篇章就是现实美和艺术美的反映。教材的这种阔延性给美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二是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当代的学生,已经过了多年正规语文学习,加上当今社会上大量宣传媒介的影响,已具备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和审美意识,已基本能扫清现代文的文字障碍,读懂内容;对古诗文等借助注释或工具书也能明白大体的文意。他们的心理特性和年龄特征已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自我学习,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强烈愿望。这是他们潜在的能动性的表现。教学客体和主体的这些特点,为教者实施审美教育提供了便利,为教者的设计和组织教学提供了创造性的因素。
那么,教学中如何进行具体操作呢?
一、合理导引,激发爱美的情怀。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写景抒情的文学作品,而且语言生动形象,精心描绘了大自然的景物,表达了观赏感受,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开阔视野,培养观察能力和感受美的最好素材。只要教者稍加合理导引,就可以激起学生爱镁的情怀。例如《济南的冬天》,我们可以这样导入:“法国的雕塑家罗丹这样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大自然的美可以说无处不在,它不同于巧夺天工的工艺美,也不同于绕梁三日的音乐美。然而,它似乎是各种美的综合。尤其是我们祖国壮丽的山河,更是令人陶醉,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季节,展现出不同的风姿。现在我们要学习的人民艺术家、我国著名的大作家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就是描写冬天景物特征的情文并茂的散文。我们要体会其中的美,就得通过反复的诵读和细心的推敲,看看大作家是怎样以精彩的笔墨去描绘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又以怎样的方法来创造出这样的美文的。”
随着教师的导引,学生就会顺着思路,步入大自然的美景,教者只要灵活有计划地进一步合理组织教学,就可以达成目标。笔者记得在上完这一课后,很多学生就开始注意周围环境,寻找美的对象。特别是校园里的花草树木,他们不但精心的培土、浇水、施肥,而且还利用课余时间向学校养花工人请教了修剪技术,别出心裁地剪出了各种形状的花草,学校在他们的精心培育下更加勃发生机。在习作《校园的秋色》里,许多同学就以他们切身的体会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幅校园美景。
二、选择“情感”作为突破口,实现美感认知。情感是审美过程的动力因素。作家写作伴随情感,读者领会内容也同样伴随情感。作为主导者的教师,更应具有丰厚的感情,以情唤情,最容易引起共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例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选材平凡,语言朴实,学生自渎可能体会不深。但在课堂上,如果教师利用录音机或用包含感情的语调去朗读唤起学生与父母、亲人的感情,在这样的情感驱动下,就会仿佛看见一位父亲正在艰难地爬上爬下为儿子买橘子的情
景,此情此景之下就会如同身受,精神倍受感染,心灵也会因此受到撼动。很快地感悟到亲情原来是那样的崇高而伟大,也会很快地体会那平凡语言里包含的父子深情和字里行间隐含的淡淡哀愁,那旧社会下一个衰败家庭惨遭祸不单行后的那种无奈之情,也最容易引起读者感情上共鸣。笔者所教的学生中有一位叫黄小华,全家六口人,四个姐弟读书。家庭景况不好,父母矛盾纷出,母亲因此离家出走。不久父亲在一处建筑高地上工作不小心摔了下来,致成半身残废------黄小华就以她深挚而凄苦的感情写了一篇题为《我的父亲》的习作,诉说了自己家庭不幸和对父亲欲助无能的悲苦之情。在讲评时我特意叫她到讲台上诵读自己的文章,她那深沉而凄苦的语调立即引起了同学们的心灵震动,等她把文章读完,全班同学无不为之掉泪。事后,同学们都发扬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经济上纷纷慷慨解囊相助,与黄小华同学一起共渡难关,而且在同学的帮助下,小华的母亲也闻讯赶回来和小华的父亲和好如初,一家人对学校和同学们感激不尽------
三、利用小说或戏剧中人物形象的感染力,进行心灵塑造。美育的根本问题就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语文教师肩负着教文育人的重任,是塑造学生优美“心灵的工程师”而对学生心灵塑造的最佳途径就是利用人物形象的正负面因素进行影响。在教师的适当点拨下,让学生接触作品中的人物,如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去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把握本质,然后学会判别评价人物的功过是非,懂得什么是真善美和假丑恶,从而心灵受到滋养和熏陶,提高辨别能力和审美
评价能力。例如王愿坚的短篇小说《七根火柴》,以小见大,用七根火柴的故事刻画了一名红军战士的伟大崇高的形象,这就是一个很好利用的正面因素。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叙述,描绘故事情节时若能抓住扣人心弦的场景,渲染气氛,就可使学生脑中形成鲜明的形象,仿佛亲眼看见滂沱大雨后无边草地上一幅悲壮动人的情景;无名战士在生命垂危之际对卢进勇的重托——七根火柴,完成最后重托时的表情、嘱咐的每一句话和“用手笔直指向正北方向”的动作,一个伟大品格的具有忘我闪光思想、坚强革命意志的高大形象浮现在脑海里,就会如同火花照亮学生的心灵。而在这样基础上指导学生表情朗读,再一次激发对烈士崇敬的感情,发掘出文章的思想意义,学生就能由此及彼,又表及里地体会到无名战士的高贵品质,从而牢记先烈为革命付出的代价,学习先烈的光辉榜样。笔者记得上课时与学生进行的讨论:
师:“小小的火柴体现了什么?” 生:“无名战士的一颗伟大的心!” 师:“他这颗心里只有什么?” 生:“革命队伍”
师:“那今天,我们该怎么做?”
生:“学习无名战士的精神,一切从集体利益出发,爱护集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相反,如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里菲利普夫妇的形象就是一个见利忘义,虚伪自私的负面因素,他们对自己弟弟于勒的反复
无常的态度,教师只要抓住显示他们夫妇态度变化的实质东西——钱,学生就能认识菲利普夫妇的思想、性格以至丑恶灵魂,进而领会到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那种“温情脉脉之下”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而这种关系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特别是在当今改革开放的年代里有没有呢?随着教师的进一步导引,学生很自然展开讨论并予以不同的回答。笔者清楚地记得,五年前的一天傍晚,有两位不速之客冒然来访,原来是笔者的学生罗小春和罗春晖的两位家长,他们说明原委:罗小春和罗春晖用于勒的故事教育了双方的大人们,使他们消除了隔膜,屏弃了生意场上明争暗斗的种种前嫌,恢复了多年来已没有的友好关系------他们此举是专来道谢的!罗姓的两位学生,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很好地回答了我们课堂上所讨论的问题。
由此可见,通过正反因素的影响,潜移默化地教育了学生,提高了判别评价能力,同时还可以激起他们追求美好人格,加强自身修养,从而树立正确远大的理想,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
四、利用古诗词文进行美的感染和陶冶。叶老所说就是我们的最好借鉴。他在《小学生诗选》序里说:“性情的涵养和想象力的培植,在教育上是重要的项目,------涵养和培植必须有所凭借,而最好的凭借便是诗歌。------让他们(学生)与古人的所思所感接触(那所思所感虽是古人的,可是历久常新,仍然使后人感到亲切),涵养和培植的收效自当更多。------一些不易了解的词语,当然要教师先讲明;其余的最好让学生自己体会,诗歌的意义和情趣往往在字句之外;------通过字句体会情趣,滋味才隽永。------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力;如果抓住精要之点,指点一两句话语也就足够了,不一定需要反复罗嗦的讲说。每首讲授之后,最好让学生熟读,------熟读了的诗歌,在休闲时间复诵一回,像他们常常唱一回个一样,对他们心灵上的补益是无限量的”。除了叶老所说的诗歌外,词文都可依法炮制,特别是一些名篇佳句,其功效也会和诗歌一样。只要教师运用得法,皆可使学生从古诗词文里得到熏陶和感染。例如笔者在学生的作文里就经常见到一些学生恰当引用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理论根据论述人之理想;也有一些应用了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等明从逆境中奋起之志。古诗词文对学生心灵品格的熏陶由此略见一斑。
五、利用优秀民族文化的熏陶影响。语文教材里收集有许多介绍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篇章,其中有关建筑艺术的篇章颇多。教师可根据实际采用影视录象或挂图、多媒体等直观教具去了解有关建筑物的空间组合、体型、比例、尺度、质感、色调、韵律以及某些象征手法等。再现出一个丰富复杂如乐曲般形体的体系,从这种造型的美中就会造成一定的意境,引起联想和感情共鸣。而且,还可以从这样的形象去了解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了解一定时代的理想、情趣和精神面貌。如《故宫博物馆》以洗练的笔墨,生动准确的说明和展现了一座辉煌无比的古建筑——故宫。通过直观教具的作用,故宫以其严整的中轴先布局,前序、过渡、高低、结尾、十几个院落和几百所殿宇纵横穿插,高低错落,再加上强烈对比的色调和各种装饰物的烘托,把皇权渲染得淋漓尽致的庞大结构造型就会展现出读者面前。教师只
要再配以恰当的解说或渲染,就会使学生自然而然领悟到如此建筑物体现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美的无比智慧和创造力量。再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以它的建筑雄伟、设计精巧、结构复杂体现了新时代的美,教师若能将它与《故宫博物馆》作比较加以导引展开讨论,学生就会明白,建筑艺术美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和时代性,通过这种美的鉴赏,还可以了解到一定时代的理想、情趣和精神面貌。教师在这样基础上引导学生明白美的辨证发展就非难事了。德国的女作家蔡金曾说:“建筑艺术是一切艺术中最富有社会性的,是公共生活的一种最强烈的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一切的优秀民族文化,有如一个历史博览会,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又一重要素材。
旅游、参观访问、组织观看古文物纪念影片等,都是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影响熏陶的手段,只要教者适当运用,均可达到教学目的。
六、利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审美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健康的审美情趣,而且重要的是培养创造美的能力。教者要培养学生创造美的兴趣,激发强烈的愿望,相信他们初步创造美的能力,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鼓励指导学生进行美的创造。如观察日记、游记等,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辨别事物,发现异同,把握特征,掌握变化,从而引导他们掌握客观事物的规律,提高审美鉴别能力,创造出合乎事物本质性的美。再如在写人记事的创作活动中,要注意引导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捕捉最能体现人的精神品质的语言、表情、动作或最有说服力的典型事例。从而使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发掘出重大意
义的主题,做到形式美和内容美的高度统一。
语文教学中运用有关美学知识,实施美育,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既要注重语文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又要注意表达、操作方式上美的因素,从而借助美的规律去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科学知识的掌握。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钻研熟悉教材,运用自己的才华去调动生活知识的积累,不断提炼教材、分析教材、把握教材,走出教材。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教学内容实际上包含着自身许多知识能力,感情思想等因素。此外,像教师的仪表、教态、语言、板书等都会直接影响教学实施,所以教师自身很大程度上会决定整个教学任务和质量。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美育也是如此。
1999年5月28日
第二篇:美育在教学中的应用
美育在教学中的应用
玉山江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要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通过艺术进行的美育就是艺术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占有重要地位。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们学校只重知识传授,忽视了育人的大目标。美育没有地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美育。因为,美育尤其不能是整齐划
一、呆板凝滞的,尤其不能由教师单向灌输,更不能惟一以考试分数来检验成果。所以,若要实施真正的美育,就必须从应试教育的习惯中脱离出来,坚决地向素质教育转变。目前,之所以有的学校把美育搞成了特长教育、技术教育,其原因是:首先,观念上还没有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以至把美育变成了只针对少数学生的天才教育,或者仅仅停留于知识技能的传授上。其次,是对美育的宗旨缺乏认识,不够自觉。诚然,进行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但是,仅仅停留于技能的传授和特长的培养上,忘记了美育的宗旨,就达不到美育对受教育者进行人格培育和心灵建设的目的。再次,对美育的特点、规律和功能缺乏正确的了解,因而在实践中也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地实施美育。
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这是美育的性质与自身特点决定的。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利于陶冶人的情操。人的行动总是受一定的情感支配的,所以,人的情感对人生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而情感的开发与升华,只能通过情感的作用。美育不同于别的教育就在于它是一种自由的形态,通过“寓教于乐”,“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这是因为美与人的心灵是相通的,用康德的话说,美是情感知识与道德的桥梁。美育就是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美,对人进行美化自身的教育,使人具有一颗丰富而充实的灵魂,并渗透到整个内心世界与生活中去,形成一种自觉的理性力量。这是其他教育无法做到的。
第二,有利于提高思维能力。人类认识事物的思维形式分为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两种思维密切相关,从思维的发生学来说,形象思维是基础,没有形象思维也就没有逻辑思维。所以,要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尤其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说,更要注意形象思维教育。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道德修养同思维能力是成正比的,但也并非是绝对的,还要有合理的心理结构,才能将知识、道德转化为一种智慧。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有些人书读得不少,人品也不错,可就是不会运用,甚至成为书呆子,这和平常缺乏美育教育,形象思维能 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有计划、有步骤、有系统地实施美育。前面说过,美育的对象应当是美的,才可能产生美感。同时,还要注意美的对象情况复杂。例如,《红楼梦》中既有艺术的美,也杂有糟粕。对于这一类美的对象的欣赏,就需要有较高的辨别力和较多的知识了。所以,欣赏《红楼梦》对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学生比较适宜。因此,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做出适当的计划。学生的特点,依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的不同而不同。在实施过程中,都需要认真研究。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要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通过艺术进行的美育就是艺术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占有重要地位。
从上面论述中可以看到,美育的社会功能在于全面培养人,它是从塑造美的心灵着手,使个体成为一种立体。因此,美育着眼的是整个的人,是人的身心的健全发展,所以,美育能从更高的角度体现人的本质要求和理想。
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作用,是因为教师担负着在知识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尽可能少遇困难,少走弯路。好的教师应通过仪表、语言、板书、范画、演示、辅导,评定成绩等一系列活动得到学生的信任与尊重。同时,教师要通过对学生情感上的交流影响感染学生进行创造思维的活动,试想:面对一个面目冷冰冰的教师,一个不负责任的教师,学生怎敢各抒己见呢?在课堂上,教师也要以一个探求者的身份出现,对有些问题,可以回答“我也不清楚,我们一起来琢磨”。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性。
教师要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首先要使自己成为一名创造者,她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不断探求新的教学方法,创造出富有个性的独特的新颖的教学方式,力争使更多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现代社会,发展很快,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获取最新信息更新固有观念,才能使自己保持艺术创造,教学中的青春活力。
还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有计划、有步骤、有系统地实施美育。前面说过,美育的对象应当是美的,才可能产生美感。同时,还要注意美的对象情况复杂。例如,《红楼梦》中既有艺术的美,也杂有糟粕。对于这一类美的对象的欣赏,就需要有较高的辨别力和较多的知识了。所以,欣赏《红楼梦》对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学生比较适宜。因此,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做出适当的计划。学生的特点,依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的不同而不同。在实施过程中,都需要认真研究。除了教学,教师还要大量创造自己的作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断充实自己,凡是要求学生完成的作业,教师要尽可能先尝识一下,试图从多方面,多种途径去考虑,对随时涌现的想法,只要有价值,就要付诸实践,这样即可锻炼自己的创造思维能力,也可以对可能出现的教学效果有所设计和预见。
除此,课堂上教师领画、带画,示范都因直观性强易于学生更快更好掌握。如果我们的教师具备浓厚的业务功底,有潇洒的画风,有独特的创作精神,不仅能博得学生深深敬佩,还将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
要把美育融入整个教育活动之中,实施多种多样多层次的美育。艺术教育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教音乐、美术课,还可以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课余文娱活动。把美育与德育很好地结合起来,同样是学校美育的重要形式。还应该把美育融入智育和体育之中。虽然美育与智育相互区别,但它们也是相互联系的。美育可以发展人们的观察力、感悟力、理解力,特别是想象力及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但是美育的实施,想象力的发挥,都必须凭借一定的知识,而知识的把握与发展,也都需要想象力的帮助。从这里,我们可以找到把美育融入智育的具体途径。至于美育和体育的结合,如健美操、远足郊游等,都是例子。还有,学校的环境、校风建设等,也是实施美育的具体途径。总之,中小学实施美育的天地相当广阔。只要我们不断探索,会有很多好办法。
第三篇:浅谈“美育”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美育”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长期以来,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与训练,而忽视了美育的渗透。很多教师不善于发掘数学本身所特有的美,不注意用数学美来感染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不重视李东学生发现数学美,鉴赏数学美,更谈不上引导学生创造数学美,以致使一些学生感到数学抽象枯燥,失去学好的信心。那么什么是数学美,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数学的美育功能呢?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数学是美的,数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因素,如简单美、和谐美、对称美、奇异美等。人的爱美天性在青少年时期表现尤为突出。数学教师理应抓住这个最佳时期,展示数学之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产生激情,激情产生快乐,兴趣是强烈而持久的学习动机。只有学生热爱数学,才能产生积极而又持久的求学劲头。因此教师应充分运用数学美的诱发力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强烈的求知欲。现就数学教学如何利用数学的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一、展示数学之美,让学生认识数学的重要性
学生不喜欢数学,不重视数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不了解数学,不知道所学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因而学习缺乏动力没热情。在教学中我通过生动的学生熟悉的实际事例,形象的直观教具,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等引入数学概念、定理、公式,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在讲比和比例时,一上课我就问学生:“爱看警匪片吧”“公安人员在破案时,为什么总要找到罪犯的脚印呢?知道罪犯的脚印为什么就能计算出罪犯的身高和体重呢?”通过一系列问题之后,由于数学急于想知道教师的谜底,就大大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望。然后,我转身板书—开始了这一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又如在讲二次函数的性质时,为了激情兴趣我从问谁到过公园,谁见过音乐喷泉人手。见到过的学生夸喷泉如何如何美丽,学生的情绪也高涨起来。我抓住时机,设出问题情境。有一公园建一个圆形喷泉,在水池中央垂直于水面安装一个圆柱形柱子,顶端喷头向外喷水,水流在各个方向沿相同形状抛物线路径落下,给出了抛物线解析式。问题
1、柱子高度多少?问题
2、喷出的水流距离水平面的最大高度(抛物线最高点)多少?问题
3、水池半径至少多少米,水才不会落到池外?(抛物线与X轴交点)学生带着对美的追求很快融入课堂教学。在讲统计时,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任务测量全班学生身高和体重指数。体育达标刚好有这一项,学生们都积极地做好准备,上课时我利用这些数据引导学生分析了全班学生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得出身高、体重的众数、中位数以及达标的人数,优秀率,列出频率分布表,绘制频率分布直方图。由于学习目标明确,又能学以致用,同学们看到了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提高了学习兴趣。
二、展示数学之美,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必要性
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在教学之外我常常引导学生从图书馆或网上查看有关数学应用,数学发展的历史,使他们看到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增强对数学的了解,产生对数学美的一种向外,提高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史和现代数学的进展情况以及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看到数学的用处,体会学习数学的必要性。
三、展示数学之美,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
学生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对数学有了一定的兴趣,但因为有些学生的基础较差,对学习总缺乏信心。没有信心,兴趣和热情必然难以持久。对此,根据教材内容我会有选择性向学生介绍一些现象生动的数学典故、奇闻异事和中外数学家探索数学思维王国奥秘的故事。在讲分式的概念时,我引用俄国大文学家托尔斯泰的话:“一个人就好像一个百分数,他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分母。分母越大,分式的值越小。”告诫学生,在求知的道路上来不得半点虚假,要丢掉“面子”不耻下问,解除疑难。在讲圆的定义时,我以“有人以我为中心,以自私为半径;有的人以社会为中心,以奉献为半径。”引起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即教书又育人。通过华罗庚杂货店里写论文,自学成才;为摘取数学王冠上明珠而努力的数学家陈景润;解开圆周率奥秘的祖冲之;数学王子高斯的故事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争做合格接班人。
四、巧设趣题展示数学之美,激发学生的潜力
新奇趣味的东西往往能吸引学生。我经常和学生们做数学游戏或历史上的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如有四个数3,-5,7,-13,写出一个运算式子使其和等于24.七桥问题:18世纪的哥尼斯堡,横贯哥尼斯堡的普雷格尔和上有两个小岛,从和的两岸分别有三座桥和它们相连;另外又有一座小桥将两个小岛相连。岛上的居民总是试图在散步时一次走遍七座桥,而每桥只走一次,但是一次也未能成功。这写问题把学生的好奇心调动起来,为学习数学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在讲一元一次方程时,我给出了著名的丢番都的墓志铭。“过路人,这里埋着丢番都的骨灰,下面数可以告诉你他活了多少岁。他生命的六分之一是幸福的童年。再活十二分之一,颊上长出了细细的胡须。再过五年,他感到很幸福,有了一个儿子。可是儿子光辉灿烂的生命只有他父亲的一半。儿子死后,老人在悲痛中活了四年,结束了尘世生涯。“请问:丢番都活了多久?几岁结婚?几岁有孩子?”
当学生对某个领域感兴趣时,学生上课安心听讲、学习,甚至走路、吃饭都对它念念不忘,在这个领域就更容易取得成功。更进一步,如果对该领域有激情,学生就可以为它废寝忘食,甚至可以在睡觉时因为想到一个解题思路而一跃而起。这时学生不只是为“学习”而学习了,而是为“享受’而学习了。毫无疑问,学生就会在这样的享受中进步和提高。
真正的兴趣应该是发至内心的。因为只有听从你的内心才能找到兴趣,有了兴趣才能激发潜力,才能是自己乐在其中。如果说热枕和激情像一把火焰,那么兴趣就是点燃激情的火种。让我们用数学王国中自身的美去点燃学生学习激情的火种,让学生拥有自己的快乐。
第四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
【摘要】 美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种享受,一种乐趣,一种陶醉。真正的美应当是纯洁的,真实的,善良的。他能使人的内心产生无比的喜悦和兴奋,在欣喜中受到启迪,领悟生活的真谛,从而完善自己的道德,陶冶自己的情操。陶冶儿童美感,培养审美感受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语言 情景 插图 板书 想象 朗读感受美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语道出人们对美的需求,也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小学语文教材中,无论是语言文字的表述,还是从内涵意义的阐明都充满了美的因素。面对这样的教材,作为语文教师,其本身具有双重任务:不仅自己需要从教材中领悟美,而且还得教会学生从课本中学到美。那么,教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
一、教师语言揭示艺术美
教学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给学生时最重要工具。著名的教育家斯霞曾指出:对于教师来说,他的语言恰似一面镜子,通过它,可以看出教师思维的逻辑性、感情的丰富性、知识的广阔性、认识的深刻性、表达的艺术性以及反映问题的敏捷性。可以想象,教师语言缺乏美感,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教师语言深奥,学生就难以接受和理解。所以,一位好的语文老师,语言应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课堂上要尽量做到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形象,富有逻辑性,富有吸引力,有条有理,声音抑扬顿挫。只有这样,才能使语言文字中蕴含的思想性和情感性如润物无声的丝丝春雨自然地与学生交融。语文教师虽然不是演员,但总还是一个有感情的人,只要感情真实,语言动人,就永远给学生一种艺术的美。
二、创设情景感受语言文字美
文章不是无情物,大部分课文的情感是十分丰富的。但如果教师不能身临其境,进入角色,只作为旁观者,作一般的叙述,学生是不能很好地受到美的感染。因为文学作品是用形象来反映生活的,而形象又是借助语言塑造出来的。在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具体的、感性的典型形象。只有我们身临其境,与作品息息相通,才可能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如何发挥自己的情感去激发、感染学生,这是教学艺术的更高层次。为此,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意境,制造气氛,表情范读,看图描述,配乐朗诵等多种艺术手段,以情动情,使语文教学达到一个更完美的境界。
这样教学唤起了学生的情感活动,做到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相伴相随,使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以和谐发展。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神奇”与“美丽”,得到了美的感染与熏陶,获得理解语言文字和塑造心灵相统一的效果。
三、利用插图感受形象美
在审美教育中,审美对象总是以具体可感知的形象方式存在的,离开了具体的感性形象,就不可能成为审美对象。因此,美感的获得,首先在于对形象的感知。有些课文,学生可以依据语言文字,经由想象,直接浮现出作品所描绘的形象,从中得到美的享受。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尚不发达,加之表象储存贫乏,有时仅凭文字的叙述,很难使学生呈现形象,唤起美感。这时最好的办法是利用插图,把文字内容诉诸于视觉的画面,(因为图画比文字更容易产生鲜明的形象),使学生直接地产生意象整体,以达到陶冶美感和高尚情操之目的。
四、利用板书展示结构美
人们都说当老师的是每天与粉笔打交道。不错,课堂上教师离不开板书。写得一手好字,自然给每天都望着黑板的学生一种美的享受。板书美,不仅强调老师要写得一手好字,还要求老师在板书时必须注意板书的位置,板书的条理。一句话,板书要合理。有的老师一节课把黑板写得满满的,写了擦,擦了又写;有些老师却不喜欢板书。前者往往给学生以杂乱的感觉,抓不住重点,后者则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不深。所以,该板书的要板书,多余的板书则应省略。板书应力求简洁、明了,既要给学生以美感,又要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
五、启发想象体味整体美
如果说理解、比较能够再现形象美的话,那么,想象就可以拓展和创造意境美。想象是储存于大脑的表象,重新组合,构成新的意象(主观把握了的表象)的过程。把文字转化为意象的阅读,一刻也离不开这一基本的心理活动方式。因此,在阅读中,“想象力比知识还重要”(爱因斯坦语)。想象的触觉伸得越长,由文字所唤起的意象愈丰富,对课文的感受就愈生动,愈深刻。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把其中概括着的、凝冻着的内容融化开来,再造意象的整体,从而加深对文字的理解和感受,拓展想象力,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对于小学生来说,依靠具体的视觉形象,比依靠抽象的文字符号更容易唤起想象,而且由前者唤起的想象较后者的更生动得多、丰富得多。例如,教学《长城》时,可以让学生想象长城蜿蜒盘旋,横贯万里的壮观景象;想象孟姜女哭塌万里长城的民间传说;想象修筑长城的工匠的繁重劳动;想象狼烟四起,气势磅礴的古代战争等,学生通过想象,再造长城的意象整体,重现凝聚在这一典型的“人化的自然”当中的人的本质力量,理解“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的含义。再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启发学生想象西沙群岛海底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想象海底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想象鸟的天下,到处是鸟蛋,到处听到鸟叫声的情景;想象满地是贝壳,孩子们在尽情地拾贝壳……让学生驰骋于想象的自由王国,在脑海里形成一幅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西沙群岛的美丽画卷,从而陶冶学生的整体美感。
六、引导朗读感受意境美
瑞士思想家阿米尔说过“一片风景是一个心灵的结晶”。外在的自然风景与内在的心灵互相迭印,相融为一,这即是意境。为学生创设一种美好的意境,朗读是一种很好的形式。教师可根据课文的特点,运用范读、自读、引读、议读、齐读等多种形式来引导学生深入感悟文中的意境美。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丰富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教师除了让学生感受体验这些以教材内容为本的审美内容及形式外,还要遵循学生的审美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才能更好地在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第五篇:论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应用中的定位
论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应用中的定位
浙江定海六中 钟鸣
一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信息技术革命,正悄然地改变人们的生活、学习、阅读、思 维方式。在这种大背景下,我们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已面临着全新的挑战。近年,教育部对 于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和推进信息技术建设非常重视,在语文教学中广泛开展信息技术应用研 究,已逐渐成为语文同仁努力达成的共识,并且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声势。但是,声势浩大的 背后隐藏着不少问题,它应引发我们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尤其是应用研究的定位问 题。
一、离位——问题的剖析
信息技术是由“硬件”“软件”“应用”三者组成的互为依存、互相制约的整体。这一 整体中,人们往往看重物化的硬件、软件建设,而忽略了“应用”的研究,致使“应用”研 究薄弱。
而在语文学科的应用研究中,又因观念的模糊,对信息技术的特点未能全面认识,存在 着这样和那样的误解,致使应用出现一些偏向,走入了误区,例如,“盲目机械”“画蛇添 足”等现象。
多媒体计算机集声、像、图、文为一体,其形象性及直观性显而易见,从直观性入门去 认识它,无可非议。但是,我们更应该认识和研究多媒体计算机的其他特点,如它的交互性、智能化以及它对海量信息的快速处理能力等等。这些特点对于教学的意义是重大的,影响将 是深远的。形象直观仅仅是计算机的浅层表象,“电子板书”“多媒体文字”在计算机运用 于语文教学的初级阶段是有意义的,但是,停留在这一层面是远远不够的。“盲目机械”容 易走上“形而上学”的迷途。
语文学科的内容极其丰富,尤其是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其丰富的内涵并非一个画面、一幅情景所能表达及包含的。不可否认,恰当的使用高品质、多元化的媒体信息可以给教学 锦上添花。但是,切切不可为简单的“描绘形象”而去对文学作品机械地“诠释图解”,画 蛇添足只会破坏语文教学美妙的韵味。不恰当的运用可能导致非预期的效果,例如,文章内 容思想性较强的,容易变成思想品德教育课;而说明文体弄不好会将语文课上成“生物课” “地理课”“历史课”„„这种偏离语文学科“本位”的现象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制作多媒体课件往往是非常费时费力的,除了自己付出劳动,还要依靠计算机老师,真 有点“劳民伤财”。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课件质量直接影响实际的教学效果。“高耗低效” 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除了所付时间和软件质量外,还有其他因素,这一矛盾的解决,需要长时间的探索。
二、定位——问题的思考
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语文教学,要发挥其潜在巨大的优越性,受着许多因素的影响及制 约。对教师而言,当务之急便是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正确深入地认识现代信息技术的意义 及作用,目的在于更好地利用这一现代技术手段。
(一)工具论
随着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计算机文化”这一概念的理解也 日益深入。近年来,计算机在教育领域作为工具应用的另一发展,是作为教学过程中一种辅 助学生学习的有效的认知工具。
对于“认知工具”的理解,戴瑞(Derry)1990年对认知工具作了如下定义:“认知工具
是一种支持、指引、扩充使用者思维过程的心智模式和设备。”①
对此,有三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其一,认知工具思想的提出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学习理论由行为主义到认知主义后的进一步发展。认知主义认为人的认识不是由外界刺激直接给 与,而是由外界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内部的心理过程包括态度、需要、兴趣和爱好以及原有的认知结构即过去的知识与经验)。“认知工具”的思想核心在 于将学生放在认知主体的地位上。②
其二,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突出地表现出多媒体信息系统的优 越特性在于信息载体的多样化,媒体系统的交互性及集成性,能够帮助人们超越意识、记忆、思维、学习以及问题解决方面的限制,信息技术是认知工具的最佳物化环境。具体表现为: 不仅能扩充学习者的信息量,而且能促进学习者建立新旧信息之间的内部联结;提供自我验 证的功能;提供相对真实的学习任务环境;提供一种非常容易的信息重组、变动以及任意组 合的功能,有利于学习者知识的迁移、巩固。
其三,由于认知工具的理论建立在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和学习观的基础之上,因此它把重 点放在思维技术以及思维环境的开发上,为学习者提供一种开放的、探索式的学习环境。这 种环境具有如下特点:
(1)所创设的情景能够帮助学习者掌握某项知识及技能。
(2)注重激发学习者探索的主动性,并提供帮助。
(3)所设计的学习活动与学习任务所需要的认知活动相对应。
因此,将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学习环境的教学设计应有一定的原则,如:在学生与实际的教学之间建立缓冲区;提供支持自主学习的学习背景;在学习活动中体 现学习需求等等。③
“有效的认知工具”思想是我们开展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研究的新理念。有它的 指导,我们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错误,遵循学习者的发展规律,科学选择教学设计方法,更有 利于学习者的培养和发展。
(二)能力说
在“信息化与教育”的命题中,重要的核心课题之一是如何培养新一代的“信息活用能 力”,提高信息素养。这也是我们对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定位”问题要着重思考的第 二方面。
“信息能力”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信息的判断、选择、整理、处理能力及新的信息的创造与传递能力。
2.信息化对信息化社会及人类影响的理解。
3.信息伦理。
4.信息科学基础及信息手段特点的理解、操作能力的培养。
由此看来,在大力提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及课程整合的今天,我们广大语文同仁心中的 “语文能力观”应该得到更新,应该注入信息化的新理念。例如,在网络环境下的阅读教学 设计,可否将阅读的“认读、理解、鉴赏、评价”诸能力培养过程与信息的“判断、选择、整理、处理”能力培养过程相整合,遵循科学的认知规律,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与学新 模式。香港特别行政区课程发展议会2000年11月发布的中国语文教育学习领域《学会学习》 咨询文件中明确提出“以读写听说为主导,带动其他学习范畴,各学习范畴有机结合,相连 互通的多元化课程组织加上有效的教学、学习及评估”作为香港中国语文教育的课程宗旨。并明确将培养学生运用资讯科技能力列入培养学生九种共通能力之中,分阶段确立培养目标。
这种站立于新时代高度的语文教学新理念是具有前瞻意义的。
当多媒体计算机走进语文课堂,当互联网介入语文教学,当信息化社会正在或即将对人 类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提出更新要求的时候,中国的语文教学已经昂首阔步地迈入了一个 崭新的领域。
这一领域的特点是:
1.语文阅读形态得到极大的丰富。学习者能以开放性的阅读心态,主动适应信息社会高 密度信息、全方位信息输入的理解方式。
2.语文表达训练的科学化模式得到充分的发展。智能化多媒体以组织中介或辅助目标的 角色参与表达训练,使培养对象能适应信息社会对公民文本表达和超文本表达能力的需求。
3.多媒体组合式语文教材一定会以渐变的形式逐渐取代纯文本性教材。这是由于理解方 式和表达方式引导的必然变化。这种具备组合性、动态性、适应性、灵活性的新型教材,将 在动态发展中始终保持信息的新颖性和教材的先进性。④
就阅读而言,有人认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将由单篇的课文学习转向以博览精读为目标、以整体感悟为主的多样化阅读训练,例如主题式阅读、选择性阅读、取样阅读、程序性阅读、超文本阅读等等,它将体现整体性理解、缩微显影、淡化背景、反馈矫正、主动学习等特征。而这种教学设想,必须与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相结合,并在实践中加以与检验和发展。
三、复位——问题的探究
一位国际华语地区的汉语专家曾就本地区语文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所走的弯路深有感触地
提醒同行,要重视“应用研究”,这既是整体研究的薄弱部分,也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所 应深深扎根之处。
试想想,更新换代迅猛的硬件环境,丰富多彩的软件及教学资源,若不能真正为提高语 文教学质量服务,我们整体研究的效果将会大大削弱。“硬件”“软件”“应用”三者之间 是互为依存、互相制约的辩证关系,必须尽快改变三者间结构不合理、比例失调的局面。
因此,“复位”的含义,就在于强调语文信息技术应用的实践,在于新型学习模式的探 索。就全国范围而言,虽然目前这方面的探索发展不平衡,但也已经出现一批为其潜心致力 的探索者。
例如何克抗教授、李克东教授的“四结合”学习模式、“双主教学模式”⑤;我们尝试 的“三维六阶主动探究式阅读模式”⑥;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网络阅读学习模式”; 还有广东省佛山、深圳、东莞、珠海等地中小学探索的网络环境下的创新学习模式等等。这 些经验为整体应用研究提供了极好的示范和参考。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定的启发,而不断地 超越,不断去开拓新的领域,攀登新的高峰。──────────
参考文献:
①②③李永键、何克抗《认知工具——一种以多媒体计算机为基础的学习环境教学设计 新思路》
④吴柳《信息化社会语文教学改革的基本走向》
⑤何克抗《教学设计理论的新发展》
⑥吴惟粤、林小苹、区竟志《语文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