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论文

时间:2019-05-15 03:23: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论文》。

第一篇: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论文: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

教育

文以载道,情为心声。一篇好的课文,必定洋溢着感人的激情。即使是议论体裁的文章,也会蕴涵着对人生对社会对自然对真理的一往深情。中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始终贯穿情感教育,在注重语文工具性的同时,更要注重其思想性。从中发掘深刻的人文精神,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健全的人格,引导他们学会发现美、体验美,进而创造美好的人生。

人类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具有丰富的情感:亲情、友情、爱情,情真意切;欢情、豪情、悲情,情景交融。以情感为主线,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

在语文课情感教育中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一、发掘真情,感悟真情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具有丰富的情感,有着超乎常人的对情感把握的敏锐度。假如你缺乏对人生、对职业的热爱,就不可能比学生更多的发现课文中的感人挚情。教师虽然不一定是诗人,但应该具有诗人的豪情;教师不一定是画家,但应具有画家善于发现美的敏锐眼睛;教师不可能都是音乐家,但应有音乐家的柔情。唯此,才能更好、更多的发掘真情,感悟真情。比如在第五册中学语文课本第25课《诗词五首》中,通过对背景资料的充分掌握,感悟和体

验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李贺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情思;陆游以年迈之躯,僵卧孤村仍梦赴边关,驰骋沙场的一腔爱国情。

二、巧设意境,情景交融

在《不朽的失眠》中,作者跨越千年时空展开丰富的遐思联想,描绘出张继落榜之后的落魄、失意、凄凉的情感。再现了《枫桥夜泊》这首诗创作的背景。为此,笔者以《枫叶颂》为题与师生同题作诗,与学生一起感悟枫桥的枫叶:“千年的渔火,万年的风霜,带你走进岁月的沧桑。朦胧的月色,绚丽的霞光,照亮你心头的视窗。悠扬的钟声,在无尽的遐想,沉浸在思念的梦乡。啊,每一片枫叶,都是一轮火红的太阳。永远凝聚与辉耀着,圣洁的生命之光!”

其实,对于诗歌作品的欣赏,从来就是因人而异,见仁见智的。因为好的诗歌作品总是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我们在讲授此篇课文的时候,要结合对那首脍炙人口的著名诗歌的欣赏,通过播放幻灯片,配乐诗朗诵等多种形式,把学生带进诗的意境。在讲授莎世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这篇课文的时候,特别要注重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充分把握剧中人物的思想性格,以境生情,以情感人。

三、互动共鸣,传递深情

师生课堂互动,是教改实验中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只有

互动,才能产生共鸣;只有互动,才能更好地传递深情。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层层蓄势,气象恢弘。以富有音乐美的凝练语言,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志。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轮读课文、课堂讨论、师生分别写读后感等多种方式,增强互动,共同体验和传递胸怀宽广,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培养学生拼搏向上的道德情操。初一语文课本中都德的《最后一课》,表现了对祖国领土沉沦的悲情,可以结合咏唱纪念“9.18”等抗日救亡歌曲,加深学生的感受。

四、生发情感,再现激情

在语文教学中,要结合课文与作文的有机衔接,进一步升华真情实感,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以朴素的语言,从微小的细节,描绘出父亲的感人形象,表达了父子深情。结合本篇课文,让学生回忆亲人们留给自己的深刻印象,写出亲情作文。有个学生从自己的爷爷为乞丐端饭、穿鞋等细节描写中,表达了对爷爷的敬佩之情,并以《天堂里的笑声》为这篇作文命名,写出爷爷对自己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关注弱势群体,创建和谐社会,谈出了切身感受,体现出情感的升华与灵魂的洗礼。对于相近的课文,应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让学生善于从不同角度体会作者的情感。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与陆游的《游山西村》同样是对友情的赞美,都描

绘了美妙的田园风光。但在语言风格上,孟浩然的诗自然朴实,陆游的诗于平易处见工整,富有哲理色彩。教师也可以试着写一些古诗新诗,启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与灵感。比如我曾写了下面两首小诗,与学生进行交流:

其一《登神农山》:披雨临风登神农,超凡脱俗上九重; 松化白鹤凌空舞,满山秋叶别样红。其二《端午有感》:

又到端午,龙舟江河竞渡。屈子行吟何处?汨罗江上漫步。粽子飘香,携来幸福回顾。艾叶化为门神,守卫千家万户。叹我传统佳节,岂让别国强驻?

第二篇: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著名教育家夏沔尊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如果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学生就会在情与美的感染下,正确认识世界,感知人生,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我认为,要通过语文教学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造情境,体验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录音、图片、摄影、幻灯、音乐、语言描述、动作演示等方式,创设和渲染情境气氛,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之耳听目视,口诵心动,进入课文描述的情境之中,并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是授文传道的有效途径之一。

如《海滨仲夏夜》这篇课文,形象地写出了海的颜色、海的气焰,描绘出了一幅动态的画面。作者充分运用比喻句形象地表达了各种色彩的变化,但很多学生没有见过真正的大海,仅从头脑中虚构是很难完全展现美好景象的,而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让大海的美丽景色,绚丽的色彩真实地呈现在学生眼前,从而使文章具有更强的感染力。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就在于把教材中的语言文字转化成有声有色的情境,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通过学生的动情而实现晓之以理的目的。

二、以情动情,激发情感

在阅读教学中,要使作者、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相互沟通,教师起着主导作用。这是因为作品中作者的情感是客观存在的,学生在阅读前通常“无动于衷”,教师则往往在备课时,通过自己的理解而首先被作品中的情感所感染。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契机,用丰富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自己内心所迸发出的激情去拨动学生的心弦,达到使学生随之入情的效果。

《我与地坛》中的母亲让我十分感动:她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而且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形于色的痛苦。当母亲这支生命航标引导“我”有了面对生命的正确态度,激活了“我”生存的意志与信念时,母亲却与地坛合二为一。教学这篇课文时为了把史铁生追忆母亲痛悔无及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现给学生,“我”运用师生分读、音乐等多种手段向学生传达情感信息,结果让学生动情得落泪抽泣的情景依旧记忆犹新。

三、仔细品读,感受情感

品词、品句、品读是语文课进行思想教育特有的手段与途径。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既依赖于诵读,又少不了析词解句,二者缺一不可。

比如我在教学《背影》一课时,有的学生体会到了作者的自责,我就问同学们,你们通过哪些词语能体会出作者的自责?经过分析,有的说作者用“真是”和“太”这两个词语修饰“聪明”,对自己进行了无情的嘲讽,可以看出他的自责;还有的说“唉”这个感叹词,在叹息之余也表达了自己的自责。然后我请同学们把对这句话的体会,通过朗读表达出来。之后,我再次启发同学们,还有哪些语句也让你体会到了作者感情上的变化?同学们找到了第六段的“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同学们说“前文谈到父亲为‘我’做了那么多,可‘我’无动于衷,但是看到父亲攀爬月台给‘我’买橘子的背影时,‘我’感动了,眼泪禁不住地流了下来。”我说:“同学们,‘男儿有泪不轻弹’啊,可是,面对蹒跚的老父亲的背影,朱自清的内心怎能不受触动,二十岁的他,泪水忍不住很快流了下来。”同学们又说“而运用语文教育功能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王焱焱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能够很好地促进人的发展,所以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个性得到很好的发展,实现提高整体素质的目的。利用语文学科的教学作用展开学生的人格教育,对于实现教学目的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

一、科学合理地运用语文教材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对于语文教材中内容的生动性是比较了解的。语文教材中内容涉及的范围比较广,除了语言文字专项训练之外,还包括一些德育和心理教育的内容,这些内容能够有效保证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具有更加远大的理想,最终起到很好地塑造人格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伤仲永》的时候,此篇文章主要讲述的是江西金溪人方仲永因为父亲后天不让其学习和被父亲当作造钱的工具,最终沦为一个普通人的故事。这篇文章主要告诫人们不能够仅仅依靠天资而不去积极学习新的知识,后天的教育和学习是提高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关键因素。文章中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对于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这篇文章有着更深的教育意义,会对学生起到很好的启发作用。尽管有的学生可能感觉到自己很聪明,但是也要注重学习,打好基础,这样才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性,更加牢固地掌 且眼泪是‘很快’地流下来的,说明当时是控制不住了。”我说“这就是感情的力量”……通过仔细品读,同学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

四、深入理解,挖掘内涵

语文教材中,丰富的语言中有对祖国、人民的爱;有赤子之心、莫逆之交、朋友之情、手足之谊;有拍案而起的激愤、催人泪下的凄切、细雨霏霏的柔婉;也有天地动容的悲惨、开怀的笑、嚎啕的哭、无名的愁……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发掘出作品的这些内蕴,让真、善、美走进学生的心灵?我认为,教师必须深入挖掘教材中情感教育的因素,处理好含与露的关系,才能使学生被其思想内容所感染而进入角色,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

五、结构得当,加深情感

这里所说的“结构”是指“课堂教学结构”,在阅读教学中,必须建立以“道”为中心的有详有略的课堂教学结构。一般说来,文中最感人、最有教育意义和最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之处要重点阅读,重点感受,重点理解,这样可以形成课堂教学的跌宕起伏,激发学生兴趣,使情感渗透出最佳时机,从而达到熏陶思想和启迪明理的目的。

六、内外结合,强化情感

语文即生活,语文教学还要着力开发课外这块阵地,让课内外有机结合,拓宽情感教育途径。可以激发同学们“海读”(大量的读),还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从阅读和活动中扩展知识面,陶冶其情操,锻炼其意志,强化其情感。

总之,语文教学只有从教材出发,科学地把握情感教育的点与面,创设动人和谐的情境,采取得当的听、说、读、写训练,注重课内外教育的结合,才能发挥其综合效果,达到寓情的感染和美的熏陶于语文教学之中的目的。

第三篇:情感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闽南师范大学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年级/学号研究

生论文题目所在院系专

业研究方向指导教师入学年月开题报告日

: : : : : : : :

:目录

一、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3

(一)课题来源„„„„„„„„„„„„„„„„„„„„„„„„3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3

二、国内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3

三、写作大纲及创新点„„„„„„„„„„„„„„„„„„„„„„6

(一)写作大纲„„„„„„„„„„„„„„„„„„„„„„„„6

(二)创新点„„„„„„„„„„„„„„„„„„„„„„„„„7

四、研究方案及进度安排„„„„„„„„„„„„„„„„„„„„„„7

(一)研究方案„„„„„„„„„„„„„„„„„„„„„„„„7

(二)研究进度„„„„„„„„„„„„„„„„„„„„„„„„7

五、研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7

(一)研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8

(二)解决方案„„„„„„„„„„„„„„„„„„„„„„„„8

六、参考文献„„„„„„„„„„„„„„„„„„„„„„„„„„„8

(一)著作类„„„„„„„„„„„„„„„„„„„„„„„„„8

(二)期刊„„„„„„„„„„„„„„„„„„„„„„„„„„9(三)学位论文„„„„„„„„„„„„„„„„„„„„„„„„9

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一、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课题来源

在我国,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和教育教学评价体制的影响,教育者往往过分注重学生的认知教育,而忽视学生的情感教育,导致学生的学业和人生未来不能和谐的发展。本文在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的背景下,以心理学、德育理论为基础,提出情感教育是完整的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理论与创新的突破口的观点,从而将情感教育提升到与认知教育并列的高度,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进入 21 世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精神危机却日益凸显。人们在新的社会转型期普遍感到失落。长期以来,在“唯理智论”的影响下,教育注重知识的传播和智力的培养,忽视了情感教育在塑造人的个性,促使社会和谐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情感教育的忽视造成了人精神世界的荒芜、心灵的扭曲、个性的不完整,学生综合素质普遍偏低。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论文试图透过分析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现状,让人们认识到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一些缺陷。情感教育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情感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积极健康的情感倾向和高尚的情操,从而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塑造完整的、全面发展的人。而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而不是一种特殊的独立的教育形式。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既符合语文课程改革目标的基本理念,又为语文学科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同时,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也为解决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弊端提供了新思路与方法。

二、国内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

目前关于这一方面的资料主要有以下几部分:

(一)关于论述情感教育与语文教学的论著主要有以下:《语文教学艺术论》(韦志成:广西教育出版社)本书肯定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强调语文要注重学生情感教育的渗透,认为情感性是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而语文教材是一篇篇的文章,文章不是无情物,师生俱是有情人。语文情感教育的实质,就是在审美情感参与下,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 素,把课程的理性内容与感性形式、抽象概念与鲜明形象有机统一起来,把深奥的知识传授与动情的美感体验结合起来,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地。《语文教育美学研究》(杨道麟,北京: 中国出版集团现代教育出版社,2011.),语文教育美学研究就是以推动语文学科有效地在语文中达到塑造“求真”“向善”“崇美”的创造性的人才和“健全的人格”的理想目标与进入“人的发展和完整性建构的全新境域为宗旨,在该书中作者对语文情感教育提出了更细致的解读。作者在论著中尤其善于将学界一错乱的语文(语言、文章、文学)中“真”“善”“美”的关系予以“梳理”,既从语文(语言、文章、文学)中梳理智育的“真”,又从语文(语言、文章、文学)中梳理德育的“善”,还从语文(语言、文章、文学)中梳理美育的“美”,以期推进“语文智育”“语文德育”“语文美育”的和谐发展,从而真正实现语文教育的“真善美融合”并促使他们的自由心灵的建构。杨道麟博士的论著力求构建一个以美学为中心的语文教育体系,其蓝图是恢宏的。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还需要落到实处。《田野上的花朵 对话:情境教学的萌发》(李吉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李吉林老师所创的情境教学是指运用教师的语言和情感教学的内容以及课堂的气氛造成一个广阔的心理场作用于儿童的心理,从而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达到整体和谐发展的目的。如:在语文教学中加强诵读和精读,品尝语感,体会意境,利用学生的实际感受,引导学生比比,读读,想想,在情境教学的探索中摸索出带入情境读全篇,强化情境抓重点,凭借情境品语感,达到初读-读通-弄清作者思路,细读-读懂-理解关键词句段,精读-读深-学会欣赏课文精华。这是顺应学习生活的,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朗读能力及运用语言的能力,并影响到儿童思维品质和情感素养的培养。在语文的教学中还要注意要善于利用教材渲染气氛,激起学生的情感。《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叶圣陶: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中强调语文教学:课堂要包含情意,充满人文关怀。文章不是无情物,师生之间更是情意绵绵,教师上课热情洋溢,激情似火,就能点燃学生心中求知的火焰。“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辛弃疾《贺新郎》)课堂教学达到这样的境界,师生对文本的深入探讨,心灵之间的沟通,就会畅通无阻。“情”忌加外,忌矫揉造作,忌滥。“情”是文章内在的、固有的,贵在咀嚼语言文字,对它们所传递的情和意深有领悟:教师只有自己真正动情,才能传之以情,以情激情,感染学生。这种情是真挚的、高尚的,学生会耳濡目染,就会受到熏陶。教师将学生带入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景之中,就可激发情感。本书指出了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情感教育渗透的重要性。《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目标应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 个维度来确定。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使学生“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学习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由此可见,情感教育是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语文教育的题中之义。语文课程作为中学课程的核心课程之一,相对于其他的自然学科具有其独特的人文优势,对人的精神领域有着深广的影响。而相对于其他人文学科而言,语文也具有其独特性,其理由就是因为它更强调情感性。郭沫若在《文艺论集》中描述道:“立在海边,听着一种轰轰烈烈的怒涛卷起吼来的时候,我们不禁要血跳腕鸣,我们的精神便要生出一种勇于进取的气象。”听节奏有力的涛声,能引发人的情思,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读,自然能引起审美情感。国学大师梁实秋先生在《散文的朗诵》一文中说:诗不仅供阅读,还要发出声音来吟,而且要拉长声音来吟,这样才能陶冶性情。吟也就是朗诵。吟咏背诵,不但能博闻强记,积累知识,更重要的是还能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受到文章情感的熏陶和感染。这些都是在强调语文教育与情感教育的密不可分。

以上著作都在论述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问题,他们都或多或少的从各个方面来论述语文教育中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但是没有形成系统,还不够深化,还需进一步的挖掘和探讨使之更具有现实可行性。

(二)学位期刊论文方面,在前人论著的基础的上,笔者通过检索中国知网的文献,发现主题包含“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的文献很多,如《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毛爱军,华中师范大学,2006);朱小蔓:《情境教育与人的情感素质》,《课程·教材·教法》,1999年第1期。马笑霞《论阅读情感的培养》,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7期。邓嗣明《”情知对称”理论与语文素质教育》,《语文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4期。卢家媚《以情优教》,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10期。等等,这些文献系统阐述了情感教育的内涵、特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及实施等相关内容,从科学的角度探讨情感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的必要性、可能性。虽然从教育学、心理学角度看,目前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研究成果较多,理论比较成熟,对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推进素质教育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从我国的教育实践来看,教育研究的对象大多数集中在小学。因而不少学者认为情感教育只适用于小学儿童,而初高中生的思想由于相对比较成熟,情感不易外露和激发。我搜索近年的中文期刊及硕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发现也有一些情感教育在初中或高中学科渗透方面的研究,但就目前国内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一方面迫于升学压力,许多一线的语文教师对情感教育都不甚重视,在实际教学中并未真正将情感教育落到实处,从而造成理论学家们的情感教育理论与初中语文 教学实际中的理论推行相互脱节。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忽视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传播,因此本论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注重情教育的探索和依托情感教育挖掘实施素质教育所需要的材料,促进学生知识获取、技能习得、文化积淀、情感陶冶、品格养成诸方面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写作大纲及创新点

(一)写作大纲

浅论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摘要 绪论

一、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一章:情感教育的概述

(一)情感教育的涵义

(二)情感教育的内容

1、道德与爱的教育

2、审美教育

3、理智教育

第二章: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现状

(一)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不够

(二)应试教育忽视学生情感漠视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三)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高

第三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一)情感教育是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有其天然的优势

(三)利用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培养和谐发展的人,促进素质教育

(四)依托情感教育深挖语文中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 第四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提升教师的语文素养,定期进行教师培训

(二)有效利用和挖掘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促进素质教育

1、阅读教学是进行情感教育的良好时机

2、作文教学需要广泛的情感教育

3、通过教学语言来实施情感教育

4、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

(三)建立正确的初中语文情感教育目标体系及评估体系

(四)语文情感教育的课外拓展

1、开设文化专题讲座,陶冶学生情感

2、增设随笔周记训练,提升学生情感

3、开展语文主题活动,丰富学生情感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二)创新点

本论文在语文教学中站在现代人的角度,以现代眼光阐释传统文化,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通过情感教育,让学生在祖国的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在光大传统文化的同时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四、研究方案及其进度

(一)研究方案

本论文将尽可能多的、全面地搜集论题的相关资料,从初中视野里来探究情感教育在语文中的教学问题,力求在初中这一学段对情感教育的教学探究能做一个较为准确的概述,在保证资料的完整方面以及自己的充分消化后,从初中生的具体学情出发而探讨出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及其策略。

(二)进度安排

2016年5月---2016年7月 收集有关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2016年9月---2016年12月 完成论文初稿写作

2017年4月---答辩前 修改及定稿

四、研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研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1、受自身理论基础不扎实及相关著作阅读量不够的限制,可能会造成在构思论文布局时不够细致和严谨。

2、受自身研究视野的局限,知识量不够丰富,不够成熟的研究思路可能会导致研究方向有所偏移。

3、研究方法简单划一,研究的方法和视野还应进一步充实到论文的整体布局和内容的安排上。

4、收集的资料不够丰富对论文的展开和深入有一定限制作用。

(二)解决方案

1、逐步提高自己的阅读量,多阅读与自己论题相关的书籍,同时也拓宽自己的阅读面,为论文写作视野的开阔、研究的深入及创新点的挖掘奠定坚实基础。

2、多与自己的导师沟通,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论文布局和框架,使论文结构合理、内容清晰。

3、在本论题的研究视域下,对研究方法进行全方位的思考,进一步修正自己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为观点的论证提供有力的方法指导。

4、加强资料的搜集与阅读,注重资料的开发和使用,力图使论文资料的引证做到客观、真实、多样。

五、参考文献

(一)著作

[1]夸美纽斯著:《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年版,第 3 页。[2]卢家楣著:《情感教学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版,第 19 页。[3]鱼霞,《情感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

[4]施良方主编,《中学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2月第1版。[5]乔桂英主编,《语文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11月第一版。[6]卞金祥主编,《名师最受欢迎的特色教学艺术》,2008年2月第一版。[7]张定远,《阅读教学论集》,新蕾出版社,1983年3月第1版。

[8]张中原、徐林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2月第1版。[9]金马,《情感智慧论》,北京出版社,1989年第1版。[10]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南京出版社,1993年第1版。[11]董蓓菲.语文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二)期刊

[1]马笑霞.论阅读情感的培养[A].杭州师范学院院报,1997(7).[2]杨传达.语文教学中的情境设计[J].现代语文 2009(2).[3]朱小蔓:情感教育的意识及其特殊机制[J].教育研究,1993(7)[4]钟启泉:“情意教育论”述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5)[5]崔建惠.情感教育是打开语文教学大门的钥匙.林区教学,2003(12)47.[6]朋春香.情感教育: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杨宝华.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实践.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04(3)84~85.[8]吴爱萍.浅谈情感教育的层次和实施方法.语文教学通讯,1998(5)7~8.[9]邢焕玲.浅议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黑河教育,18.(三)学位论文

[1]格根塔娜.情感教育在中学语文中的渗透[D].2004.5.[2]海波.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研究[D].2014.5.[3]朱娜.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D].2007.4.[4]王荣华.初中生情感教育初探[D].2006.4.[5]张鑫蕊.论情感教育的价值及其实现[D].2008.4.[6]王娥.试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方法[D].2011.4.[7]张淑艳.我国当代情感教育的现实思考[D].2008.5.[8]陈敏华.试论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D].2006.5 [9]杨莉.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美育问题研究[D].2009.4

第四篇:大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论文

摘要:情感教育是大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它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优势,它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本文通过分析情感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以及大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内容,阐释了大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大学语文;情感教育;人文素质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的人,我国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体制中处于十分特殊的地位。我国高等教育的特点是它没有升学的压力,并且在大学课程的设置中,主要以学生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为主,而素质教育的课程并不被重视,有关于情感教育的研究成果更是凤毛麟角。情感教育成为一个被忽视的极其紧迫和重要的问题。

1情感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情感教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学生培养良好的情感品质、积极的情感倾向和高尚情感的教育活动。学生的心理活动包括情感,情感始终伴随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语文教育自身的与众不同之处以及学生通过语文课的学习所产生的丰富的情感体验,决定了其情感教育不同于其他认知教育。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语文教育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目标是情感教育,尤其是在大学语文的课堂上,如果不重视情感教育,那么整个大学语文的教育也将是失败的。大学语文教学的认知过程为:感知——理解——评价三个阶段,而情感教育的过程为:情感体验——情感表现——情感交际阶段。在语文情感过程中,认知制约着情感体验的深刻程度,认知也影响着情感表现,并对情感交际的实现起着决定作用。教师要想在语文教学中良好地实施情感教育,就要充分利用认知的功能,把情感教育贯穿在教学的始终。

2大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内容

(1)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积极的情感倾向,指一个人经常处于或趋向于积极情感状态的一种心理倾向。积极的情感倾向是一个人能够一贯保持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勇敢向前的良好状态的前提,只有具备积极的情感倾向,才能积极地参与到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去。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在《论共产主义教育》中指出:“教育是对于受教育者心理上实行一种确定的、有目的的和有系统的感化作用,以便在受教育者身上,养成教育者所希望的品质。”学生积极情感倾向的培养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能否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它能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完成语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的任务。使学生在语文教学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的最重要的途径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课堂教学收到良好效果的前提,只有这样,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才会增强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增加对语文学习的热情。教师还要注意教学内容的新颖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充满好奇和兴趣,并且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

(2)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道德感是与行为的道德评价相联系的一种情感。大学语文的教材中有大量优秀的道德案例,教师可以利用这些道德经典形象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感。教师必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教师自身强烈的情感体会更能激发学生感受那些道德形象所体现出的情感。学生也只有对道德形象所体现出来的道德意义有比较深入的理解,才能产生相应的道德情感。大学生人文精神与品德素养的培养,能够贯穿于他们的学习过程中,他们能够从阅读优秀作品内容的感受中受到启发。热爱祖国、为社会服务、为大众服务,求真务实、忠诚认真、有团队精神、有责任感、使命感、积极进取、乐于助人、勤奋刻苦等人文精神与高尚的道德品质可以通过优秀作品去体悟。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语文的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情感产生影响的过程。教师应结合课本,把自己的真实情感融入教学中去,使学生通过学习进入到文中的角色,使学生在教师的情感激发下深刻体会道德的魅力,认识到高尚道德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道德情感是每个人必不可少的情感,只有具备了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具有健全的人格。

(3)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美育的显著特点是诉之于形象的感染,通过情感愉悦达到理性认识的目的。寓教育于美的享受之中,通过美的形象唤起人们的情感与共鸣,使人在赏心悦目中自愿接受美的熏陶,获得精神的愉悦和心灵的满足。在大学语文教育中,无论内容与形式,都包含着丰富的美的因素。应以美感染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生的情感,启发学生的心智。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诗”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对人的智慧进行启迪,可以充分拓展人的想象力“;礼”注重于人的行为规范,提供了日常生活所依据的准则“;乐”提供了达到心灵愉悦的途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可以使人辨真伪,识善恶,分美丑”。俄国哲学家别林斯基认为,“美和道德是亲姐妹”,激起审美情感的同时可以培养人的意志、毅力,提升人的道德修养。

3大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途径

在大学语文教育中实施情感教育,就是通过语文教育对学生的情感领域施加专门的影响。借助意志与知识的力量可能抑制情感的表现,减弱情感的强度,但不能影响与改造情感本身。只有通过学生内在的亲身体验和外在的情绪感染才能对学生的情感施加影响,才能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1)教师感染法。教师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起着主导作用,本身应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要想感动学生,首先要感动自己。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够有热情、有激情,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肢体语言和表情讲解文章,学生就会深受感染,就能点燃学生的激情。例如,在讲授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时,教师的语言在课堂上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作者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了深沉的历史感与强烈的时代感,教师应用饱满的感情述说作者和祖国的交融感,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用如泣如诉的语言表达要为祖国献身的真挚感情。教师本身的感染力因个人基本素养、生活阅历的不同而存在差别。不断提升教师素质,改进课堂教学艺术,加强教师的主观感染力,这些都是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必要因素。

(2)情境感染法。情境即情感境界或情绪氛围。叶圣陶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强调了创设情境的重要性。教师应该运用语言或直观教具将课文作者在其作品中构造的情境再现出来,并引导学生进入教师所设定的课文情境中去,使学生体会到身临其境的感受,进而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深刻体会作品的情感内容,提升情感水平。情境感染法可以提升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感觉、知觉表象,使他们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形象,进而产生更真切的感受和体验。总之,情感教育是始终贯穿着大学语文的教学中的,它是语文教学中的关键内容。没有情感教育,语文教育就失去了灵魂,我们应该重视情感教育并发挥语文教学的素质教育功能,努力探索大学语文教学在促进大学生素质提高方面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建军.大学语文教学要注重情感育人[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2]张鸿苓.语文教育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葛娟.让语文课融入情感的河流——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安徽文学,2010(4).

第五篇:探究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论文

随着现代教育的改革实施,为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需要我们学习的东西很多很多。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深入,教师的情感投入显得更加重要。今天,我与大家交流的是:在新课程理念中的学生观这一大背景下,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开展情感教育。

一、新课程下的学生观

在新课程实施中,学生是核心,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需要主动地、自觉地抛弃传统学生观的局限性,去建立一种积极的、有效的新型师生关系。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就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培养。然而,传统学生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传统学生观否认学生的主体性,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外部环境和力量对学生的作用和影响,把学生当成知识的被动载体。这样的学生观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更不利于学生良好人格的养成,阻碍了教育教学的发展。所以说,通过师生交往,重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体验到平等、尊重、关爱,同时受到激励、指导和感化,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是我们目前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是人,是发展的人。只有将学生看成是人,是发展的人,才能对其进行情感教育。

二、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者要注意在自己与学生之间建立细腻的情感联系。”因为情感像一座桥梁,能够沟通师生的心灵。教师把情感交流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不但可以创造宽松的课堂氛围,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创造出具有整体生命意义的人。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把情感教育运用于我们当前的课堂教学实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情感教育的意义

1.师生情感交流是学生身上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需要。

我们目前所面对的学生处于青春期阶段。学生的心理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状态,具有明显的独立性和闭锁性。他们面临着人际关系交往压力、学习和学业方面的压力和对未来规划的压力,与此同时他们会产生许多心理困惑、心理压力。任何人面对心理压力都要宣泄,学生尤其需要宣泄,然而由于很多家长都不懂心理学,不知道怎么才能帮助孩子进行合理的宣泄,往往适得其反,孩子也不愿意与家长交流。这时,他们会想到老师,希望与老师进行心理沟通。

2.师生情感交流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精神动力。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由高到低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其中自我实现的需求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觉性提高,善于独立处事,要求不受打扰地独处,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就是说,人只有做适合的工作,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才会使他们感到最大的快乐。如果教师在教学能重视师生积极情感的交流,并利用这种积极情感促进教学,将会使这种积极情感成为我们做好教育工作的精神动力。

3.教师的情感是激励学生取得学习成功的重要力量。

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在一个小学里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煞有介事地对这所小学的学生进行一番所谓“智力发展测验”测试,之后,他随意拟定了一份学生名单,告诉老师和这些学生说这些学生是学校最聪明的孩子。过了一段时间,罗森塔尔发现,名单上的学生不仅性格开朗、活泼,与教师情感融洽,而且他们的学生成绩明显提高。

对此,人们不禁要问,实验者的“谎言”为什么能产生如此巨大的效益?其实,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情感教育成为了激励学生取得学习成功的重要力量。

(二)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积极情感的途径

1.平等关爱每一位学生。

没有情感,就不能称之为教育,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往往是紧抓尖子学生不放,对“后进生”则不闻不问,听之任之,甚至恶语相向。

笔者认为,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要平等关爱每一位学生,在关爱、鼓励尖子学生继续努力的同时,尤其要做好与“后进生”的交流和沟通,尊重他们,以教师的人格感化学生,以真实的情感打动其心灵,用现实生活中的道理说服他们,用渊博的知识让他们心服口服,用健康的知识教育他们。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体现在一是要了解他们,关注学生的言行,加强沟通和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注,找到自我,获得自信,学会感激;二是要公平地对待所有学生,不因美丑、贫富、学习成绩的好坏、进步与落后、个性的差异而有所折扣;三是要宽容学生,正确对待它们的缺点和错误,对于他们的缺点错误要耐心的帮助,考虑学生的自尊心和心理承受能力,严格的批评,热心的开导,不能讽刺与挖苦,不能使用“心灵的鞭子”,伤害学生的自尊。前述案例中,如果笔者没有对学生的关爱,可能就会忽视该生的表现,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沟通教育和结果。2.理解、信任学生,激励为主,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消除压抑自卑心理。

一般情况下,对于学生,教育工作者往往更多地关注其不足,予以教育并纠正,这种方式的负面影响是容易使学生产生消极悲观心态,自卑心理。若以激励为主,把揭短改为扬长,使学生的自信心有立脚之处,就等于给学生一个成功成才的起点。对于中学生而言,其性格、爱好、兴趣以及思想状况差异较大,自我意识较强,教师应充分理解他们,用宽阔的胸怀,转换视角,从学生特有的生活经验、智力水平、情感体验的角度去体察学生。同时,还要承认学生与学生之间在各方面存在的差距,不能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所有的学生,只有理解他们,才能更好地教育他们。在激励教育方面,对学生的信任也是至关重要的,信任要求师生双方坦诚相待,师生平等更要求教师充分信任学生。对优生的信任,能够激发他们积极进取的精神,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对后进生信任,会唤起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潜能。前述案例中,针对该生的情况,笔者以个别谈话的方式与其进行了交流,客观地分析、评价其现状,及时引导其学会适应和调整心态,驱散了其心中的自卑,增强了自信,激发了其进步的欲望。

3.启发点拨,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消除逆反敌视心理。

要想帮助学生战胜消极因素,简单的批评教育、说教压服方法是不能奏效的,应在宽容中予以启发点拨、言传身教,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明辨是非,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做人、做事的正确选择。前述案例中,面对该生退考的情形,笔者没有进行简单的批评、责备和训斥,而是问明原因,正面引导,让其根据自身情况去思索、去进行自我教育,有效地消除了其逆反敌视的心理。

4.循循善诱,增强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消除失落厌学心理。

中学生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希望教师尊重他们。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合理要求,尊重学生的感情,不伤学生的自尊心,满怀真诚与爱心,与学生坦诚相见,耐心细致地激励学生,给学生恰当的期待;循循善诱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增强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抗拒诱惑,调节情绪,平衡心态,增强自制,有效地消除失落、厌学、自暴自弃等心理。笔者曾不言放弃、锲而不舍地对自卑的学生进行说理和引导,使其心理得到了调适,原来的失落、自闭、厌学心理得到了消除,最终走向了成功。

5.要让学生有成就感,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成就感实际上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是人们实现自我价值、得到认可的心理需求的满足。如果由于成功而受到鼓励和表扬,就会进一步强化这种感受,并产生继续追求满足的需要,从而促使人们再次获得成功。

对于学生来说,尤其渴望获得成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会易于接受课堂所学知识,从而树立学习的信心。教师应重视学生这种心理,帮助他们获得成功,使其产生积极的情感,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要让学生感受成功,首先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有些教师特别受学生欢迎,在听课时会发现这些教师很会用自己的语言去激励学生,经常对学生的发言或独特的思考方法给予鼓励:“很好”、“你讲得太好了”、“你棒极了”等等,这就是让学生体会到了成功,教师通过语言艺术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不断萌发上进的心理。教师就要这样多方面为学生创造表现自己和获得成功的机会,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成功和进步,并且要及时给予肯定。教师的及时肯定是很关键的。不要吝惜自己的语言,就是这些肯定的语言让学生享受了成功的快乐,从中受到鼓舞,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其次,教师不能总是给学生敲警钟,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并学会赞赏每一个学生,赞赏每一个学生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不要让任何一个学生感到自己是落伍者,要尽可能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任何点滴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让他们不断有获得成功的体验,以激发他们的上进心,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在此,我希望让大家可以正视情感教育。只有这样,才会对新式教育有一个新的、客观的认识,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下载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论文

    审美素质是构成社会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科学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等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文化素养体系。语文审美教育是语文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幽默与情感论文(推荐阅读)

    一、幽默与情感教学幽默与情感教学的意义。自古以来,情感都是人们生存与交流的必要条件,它是人们看待事物的最真实感受,可以通过情感来判断一个人的心理。而中学语文教学中运用......

    中学语文要注重情感教育

    中学语文要注重情感教育 内容摘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高度重视情感教育,并注意方式方法,以达成教改目标。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拓展延伸教育论文

    1.立足课本,由此及彼,拓展阅读能力拓展延伸是针对教材的和课堂教学而言的,离开了教材就无所谓课内外衔接,也就谈不上向课外延伸。叶圣陶先生曾把教材定论为“例子”,既然是例子,教......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论文

    [摘要]语文,作为使学生终身受益的基础学科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艺术魅力。它博大、深邃、犹如浩瀚的宇宙。语文情感教育就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论文

    “大海里没有水,不能称之为大海;教育没有情感,也就不能称其为教育。”从这句话中,我们能领悟到情感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重要性。作为教师我们要把情感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工作的始......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论文

    真情;这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无论是课上的知识情感交流,还是课下的思想交流,教师都必须对学生充满一腔真情。情真才能感人,情真才能动人,任何虚情假意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只有情......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商城县丰集一中罗维丽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 商城县丰集一中罗维丽 在当今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期,学生由于受网络的影响,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