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教学设计说课稿

时间:2019-05-15 03:26: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平面镜》教学设计说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平面镜》教学设计说课稿》。

第一篇:《平面镜》教学设计说课稿

《平面镜》教学设计说课稿

谭坝乡九年制学校 陈延周

各位领导同行: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光现象》第四节平面镜。

1、设计思路

“平面镜”是《光现象》中的关键内容,是光传播过程中的普遍现象,是“光的传播”内容的延伸。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过程,是下一节探索“光的反射”规律的基础,有铺垫作用。平面镜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学生虽然已具备这方面的感性知识,但还缺少对物理问题研究的方法,学生的认知和动手能力有待进一步的提高。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认为正确处理好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探究过程是学好本节乃至本章知识的关键。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更是一项让学生学好物理的重要工作。

本节课以〈水中燃烧的蜡烛〉引入课题,通过观察实验、图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们对特殊现象提出疑问,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实验探究欲望。对于什么是平面镜,本节课通过感性认识,观察生活中的镜子引导得出概念。

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用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教师通过<水中燃烧的蜡烛>为引子,引导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如何制定实验计划来验证猜想?需要什么样的器材进行实验?如何搜集到有效的实验数据?合作交流得出平面镜成像特点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掌握解决物理问题的一般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敢于思考,敢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本节课教学难点是对虚像概念的理解及如何确定平面镜中像的位置。教师引导学生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用相同的物体与像进行比较,通过在镜子后面放白纸无像,无法用刻度尺测量,加深学生对平面镜成的像的性质理解。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在这里会出现学生思维过程中的一个转折点。教师应进行适当的点拨。

2、创新亮点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节课用生活用品作为教具演示〈水中燃烧的蜡烛〉引入课题。在学生一片好奇中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促使他们想亲自动手实验来探究具体情况。创设的实验情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本节课从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合作交流—得出结论整个探究过程教师只起“导”的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全部交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3)、注重物理与社会的联系,在学生掌握平面镜成像特点后,请学生解释几个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为什么水果店、理发店安装了许多平面镜?小汽车的挡风玻璃为什么是倾斜的?让学生明白学以至用的道理。

3、感想与反思

(1)实验探究由于器材有限,只能选部分学生做演示实验,教师指导,其它学生观看,致使课堂纪律略有嘈杂,实验过程中由于为了节省时间而忽略必要的实验环节。

(2)、学生对于虚象的理解还是停留在比较粗略的认知层面上,总有一种强加在学生头上的感觉,只能留待以后做进一步的解释!

(3)、对于平面镜成像的应用,由于本节课的要求只要达到了解的层次。所以这部分内容以学生自学课文和讨论应用为主,有草草了事之嫌。

以上是我说课的主要内容,很多问题看不到,不足之处请领导同行指正!

谢谢

2010年11月2日

第二篇:《平面镜》说课稿

各位评位老师,下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平面镜》。《平面镜》是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单元。现就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等四方面谈谈对这节课教学的一些设想。

一、教材

1、地位和作用

平面镜生活中比较常见。平面镜在本章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光的直线传播延伸,又是光的反射的铺垫。因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正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引起的。可以说,平面镜在光现象这一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甚至在整个几何光学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2、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理解平面镜中像的主要特点,知道实象与虚象之间的区别,了解平面镜在实际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

经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学习通过观察提出假想,制定探究计划,动手操作,搜集证据和分析概括等多方面的研究能力;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分享探究成果,并初步养成甄别假设、调整探究计划的意识。

(3)德育和情感目标

通过探究物、像和镜面三者之间的关系,领略平面镜成像中的简洁对称之美,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喜悦,增进了解平面镜成像原理的好奇和欲望。

3、重点和难点

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难点:对虚象概念的理解;探究活动中的难点是如何确定平面镜中像的位置

4、教材处理

采用“统放结合”的半开放处理思路(学生对“虚象”和“虚象的位置”的理解普遍感到困难,所以要“统”;对于平面镜成像的其他特点采取“半放”的方法;对于平面镜成像的次要特点采取“全放”的方法)

5、设计思想

(1)通过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领略物理课教学的特点和魅力。

(2)课的重点是:在“探究”和“设计”的过程上,“如何探究像与物是否等大”(实验目的)→怎样比较虚像与物的大小→找一个跟物体完成相等的物体(替身物)与像比较大小→怎样才能同时观察到像与替身物→把平面镜改为白玻璃(实验基本思想方法),从而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训练和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技巧性,开拓学生思路,对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方向性进行训练,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

二、教学设计

1、教学方法

(1)探究法(学生自主探究实验);

(2)引导发现法(学生实验时,教师在教室内走动,引导学生完成实验);

(3)演示法(学生完成实验后,教师在讲台上再完成一遍);

(4)实验法。

2、教学手段——板书、学生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

三、学法

探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两人一组,相互配合)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提出问题:照镜子平面镜能成像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新课教学

1、提出猜想: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教师不做任何暗示,让学生充分想象)

[学生讨论、归纳]可能有下列猜想:(允许有不正确猜想,这有利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1)成虚像;(2)像与物等大;(3)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左右相反;

2、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如何来探究像与物的大小是否相等呢?[明确探究目的]

[老师给学生思考空间,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

我们采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像与物是否相等呢?[设疑]——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明确探究方法]——找一个跟镜前物体完全相同的物体[替身物体]与像比较。

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同学们找桌子上的器材试试看,行不行。[白玻璃放在抽屉里]

——用两支相同的笔。

——用两只相同的棋子。

同学们成功了吗?有什么障碍?

——从平面镜的正面看见了像,想把“替身物体”放到平面镜后面的像位置上,从平面镜的背面,只看到“替身物体”,而看不见像,所以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为什么像不见了呢?[学生:思考、讨论]

——平面镜成的像不是真实存在的。

有没有真实存在的像,你们见到过吗?

——小孔成像,像是有光线投射到光屏上形成的。

——投影仪投射到银幕上的像。

——电影院放映机投射到银幕的像。

——树林里地面上圆形的小光斑就是太阳的像。(通过翔实的例子来证实有真实存在的像)

平面镜成的像是不是有实际光会聚而成的呢?(设疑,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不是的,平面镜的背面有一层漆,光线是不能透射过去的。

[小结] 好!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够用光屏接收到的像,我们叫它实像,而平面镜成的像是光屏接收不到的,不是真实光线相交而成的像,所以叫作虚像。怎样才能同时看见像和“替身物体”?

[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

——要同时观察到像和替身物体,必须要让物体通过镜面的反射光线和替身物射出的光线都能进入人眼。(教师在此可作适当解释“光的反射”,具体下面要学习)

好![激疑] 我们看见物体(棋子)在平面镜内成的虚像是由于物体射出光线(或反射)经过镜面的反射进入人眼的。怎样才能同时看见镜后的替身物呢?

——必须使平面镜后面的替身物射出的光线透过平面镜进入人眼。

非常好![激疑] 那么现在镜后的替身物射出光线为什么没有透过平面镜进入人眼?

——被涂在平面镜后面的漆挡住,光线无法透过平面镜。那么怎么办?

——把涂在镜后的漆刮掉。

想一想,有没有其它办法?

——换成平滑的白玻璃做。

好!现在我们拉开抽屉,拿出平滑的白玻璃,再选择器材试一试实验。[学生选择器材实验]

同学们实验过程中有没有困难和问题。

——像较弱,看不清。

同学们,棋子的像比较弱,看不清楚,你有办法让物体所成的像明亮起来?

——增强光的亮度(照度)。用点燃的蜡烛做。

同学们,试试看。

[学生选择器材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存在两个问题:

Α、实验时间长,点燃的蜡烛烧短了,像比替身物短了;Β、蜡烛不容易放置,有倾斜、有倒下,不易操作]

同学们实验过程中有没有困难和问题。

——点燃的蜡烛时间长烧短了,像比物短。

——蜡烛不容易放竖直。

——蜡烛容易倒下。

想什么办法改进实验呢?打开抽屉中纸盒看看里面有什么器材。[抽屉纸盒里藏有两把手电筒]

——用手电筒作为物体,代替蜡烛。

你们再试一试看。

[有的学生没开亮做,像较弱,看不清;有的学生开亮手电筒,但灯光竖直向上射出同样效果不好]

同学们,手电筒的像为什么比点燃的蜡烛的像弱;看不清楚,动一动脑筋,有没有办法使手电筒成的像明亮起来?

——把当作物体的手电筒开亮,并把手电筒的头旋下来做。

对,这样可以增强光的亮度。再来试试看。

[启发]作为替身物的手电筒(没开亮的)应移到什么位置上。

——直到看上去它与开亮的手电筒的像完全重合。

[学生的主动积极探索实验,几经挫折,实验成功后表现出了异常喜悦的成就感。]

平面镜成的虚像与物体的大小?

——等大。

4、实验验证: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它们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把上面实验放在白纸上做,只要记录两手电筒和玻璃的位置。改变开亮手电筒的位置,重做上述实验两次。如图3,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实验中两手电筒的位置。

分析实验记录:

(1)量出每次实验中两把手电筒到玻璃板的距离。

(2)连接每次实验中两把手电筒的位置,观察连线与镜面的关系。

[得出实验结论]

5、交流与评价:

(1)、同学们各自的探究结果是否相同?

(2)关于平面镜成想的特点还有那些猜想?准备怎样去验证它?

学生课后自己探究:

(1)改变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像的大小是否改变?

(2)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左右相反的吗?

(三)课堂小结: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成虚像;(2)像与物等大;(3)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左右相反。

2、科学探究的过程包括以下要素:

(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试验(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5)分析与认证(6)评估(7)交流与合作。

(四)布置作业:

写出简单的探究报告(包括探究的问题、探究的过程和探究的结论)

第三篇:《平面镜》教学设计

平面镜成像特点

一、教学目标 ㈠、知识和技能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㈡、过程与方法

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和处理。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

3、通过观察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对平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设计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探究活动,难点:虚像概念的建立过程。

三、教学手段

本课采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分析论证等实验探究的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具体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自主探究、交流合作讨论.四、教学过程

㈠、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提问:水中的蜡烛能燃吗?(播放视频:浇不灭的蜡烛)

提问:你能解释一下吗?同学们想知道这神奇现象的原因吗? ㈡、进行新课

1、平面镜成像特点

⑴、提出猜想: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小组讨论、归纳]可能有下列猜想:

①像与物等大;

②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③像与物左右相反;

⑵、实践:拿起桌面上的镜子照一照。请学生观察镜中的像,并前、后、左、右移动平面镜,观察平面镜中像的变化。⑶、提问:你在镜子里看到的是不是真实的自己?

得到初步的成像结论. ⑷、老师引导: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制定计划并设计实验:

① 如何来探究像与物的大小是否相等呢?

[老师给学生思考空间,学习小组:思考、讨论]

找一个跟镜前物体完全相同的物体[替身物体]与像比较。⑸、学生小组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实验过程中,教师恰当引导,适时点拨)

①同学们找桌子上的器材试试看,行不行。[白玻璃暂时不取出] * 用两支相同的笔。

* 用两只相同的蜡烛。

②同学们成功了吗?有什么障碍?

* 从平面镜的正面看见了像,想把“替身物体”放到平面镜后面的像位置上,从平面镜的背面,只看到“替身物体”,而看不见像,所以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③为什么像不见了呢?[学生学习小组:思考、讨论]

*平面镜成的像不是真实存在的。

④有没有真实存在的像,你们见到过吗?

* 小孔成像,像是有光线投射到光屏上形成的。

* 投影仪投射到银幕上的像。

* 电影院放映机投射到银幕的像。

*树林里地面上圆形的小光斑就是太阳的像。

⑤平面镜成的像是不是有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呢?——不是的,平面镜的背面有一层漆,光线是不能透射过去的。

[讨论归纳] 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够用光屏接收到的像,我们叫它实像,而平面镜成的像是光屏接收不到的,不是真实光线相交而成的像,所以叫作虚像。

⑥怎样才能同时看见像和“替身物体”?

(学生小组:思考、分析、讨论、归纳)—要同时观察到像和替身物体,必须要让物体通过镜面的反射光线和替身物射出的光线都能进入人眼。(教师在此可作适当解释“光的反射”,具体下面要学习)

好!我们看见物体(棋子)在平面镜内成的虚像是由于物体射出光线(或反射)经过镜面的反射进入人眼的。怎样才能同时看见镜后的替身物呢?—必须使平面镜后面的替身物射出的光线透过平面镜进入人眼。

非常好!那么现在镜后的替身物射出光线为什么没有透过平面镜进入人眼?——被涂在平面镜后面的漆挡住,光线无法透过平面镜。

那么怎么办?——把涂在镜后的漆刮掉。

想一想,有没有其它办法?——换成平滑的白玻璃做。

好!现在拿出平滑的白玻璃,再选择器材试一试实验。[学生选择器材实验]

同学们实验过程中有没有困难和问题。——像较弱,看不清。

同学们,笔的像比较弱,看不清楚,你有办法让物体所成的像 明亮起来?——增强光的亮度(照度)。用点燃的蜡烛做。

[学生选择器材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存在两个问题:

(一)实验时间长,点燃的蜡烛烧短了,像比替身物短了;

(二)蜡烛不容易放直,有的倾斜、有的倒下,不易操作]

⑦同学们实验过程中有没有困难和问题?

* 点燃的蜡烛时间长烧短了,像比物短。

* 蜡烛不容易放竖直。

* 蜡烛容易倒下。

⑧想什么办法改进实验呢?看看里面桌还有什么器材。[两把手电筒]。用手电筒作为物体,代替蜡烛。

你们再试一试看。

[有的学生没开亮手电筒就做,像较弱,看不清;有的学生开亮手电筒,但灯光竖直向上射出同样效果不好]

同学们,手电筒的像为什么比点燃的蜡烛的像弱;看不清楚,动动脑筋,有没有办法使手电筒成的像明亮起来?——把当作物体的手电筒开亮,并把手电筒的头旋下来做。

对,这样可以增强光的亮度。再来试试看。

[启发]作为替身物的手电筒(没开亮的)应移到什么位置上。――――――直到看上去它与开亮的手电筒的像完全重合。

学生的主动积极探索实验,几经挫折,实验成功后能很好地体会到科学探究成功后的成就感。

⑨平面镜成的虚像与物体的大小是什么关系?——等大。实验验证: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它们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把上面实验放在白纸上做,只要记录两手电筒和玻璃的位置。改变开亮手电筒的位置,重做上述实验两次。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实验中两手电筒的位置。分析实验记录:

量出每次实验中两把手电筒到玻璃板的距离。

连接每次实验中两把手电筒的位置,观察连线与镜面的关系。[讨论得出实验结论]交流与评价:

ⅰ、同学们各自的探究结果是否相同?

ⅱ、关于平面镜成想的特点还有那些猜想?准备怎样去验证它? 要求学生课后自己探究:

ⅰ、改变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像的大小是否改变?

ⅱ、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左右相反的吗? 2.平面镜成像原理

⑴、让学生回忆“猴子捞月亮”的故事。

⑵、提问:猴子最终有没有捞到月亮?为什么?

人眼能看到各种各样的物体,是因为由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射入眼中,引起了视神经的感觉,并不是光从眼睛发射向物体的。

如图所示,人眼是根据光的直线传播来判断物体位置的。人能看到像是因为有光线入人眼。点燃的蜡烛上P点射出的任意两条光线PA、PB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E1A、E2B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P′点,人就会感到P′点是一个“发光点”,而P′点就是P点的虚像。同理,蜡烛上的其他点也都能在平面镜内产生对应的虚像点,它们共同组成了蜡烛的虚像。因此,平面镜中的虚像是由射入人眼中的发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所形成的。(这是平面镜成像的原理)㈣、课堂小结: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成虚像;(2)像与物等大;

(3)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左右相反。

2、科学探究的过程包括以下要素(视学生的具体情况,可明确):

(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试验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5)分析与认证(6)评估

(7)交流与合作。

㈤、布置作业 :

让学生在理解科学探究的情况下写出简单的探究报告(包括探究的问题、探究的过程和探究的结论)自读教材“球面镜”部分。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基本的思路是让学生自主的探究。对教师来说,实验探究课是一节非常难以驾驭的课,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引导学生制定 计划设计实验到进行实验探究,都有相当的难度。尽管探究的目的非常明确,无非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但学生初次学习物理对物理中的科学探究过程还不是非常熟习,特别对制定实验计划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该认真考虑并进行积极突破的问题,必要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克服难点。学生根据实验的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进行猜想,在此教师只要引导好学生打开他们的思路,使学生能大胆的进行猜想。对于学生的想法教师不要评价对与错,只是引导他们,使其想法尽量合理。但在探究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好,即不能失控,也不能出现包办的现象。

这节课的学习效果如何?学生的感受就能说明一切。课后,一名学生深有感触的说,上这样的课,就知道怎样去学了,也会学了。还有的学生说,假如能经常地这样去训练,那我们对科学实验探究的兴趣,必超过对足球、对电子游戏的迷恋。因为他们急于去探究科学的奥妙。所以,这节课没把重点放在知识结论上,而是放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上,让学生经历有意义的探究活动,体验正确的认识是怎样产生的,这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认为比较成功的一面。虽然有些问题还不能用现有的知识来解决,但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本身就是探索。这种以实验探究为手段,让学生自己解开科学之谜的方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利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

第四篇: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2)了解平面镜虚像的形成原因。(3)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平面镜成像现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过程,进一步学习实验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图片,感受大自然的美。

(2)通过对平面镜的物与像对称的讨论,领略平面镜中的简洁对称之美。(3)使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成功的喜悦。

(4)通过利用平面镜的小发明、小制作,认识平面镜在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学情分析

1、八年级学生刚接触物理课,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

2、学生成绩一般,没有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较差。

3、学生思维活跃、善于观察,但对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较差。

4、学生不能将看到的现象与物理知识联系,学习兴趣不浓。

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感受探究的各个环节。难点:平面镜成像原理和虚像的概念。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引入

多媒体课件播放“桂林山水”图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

师:刚才我们所看到的景象美不美?这么美的景象是怎样形成的呢?如果在波涛汹涌的海面还会出现刚才的景象吗?为什么?

生:平静的水面能起到镜子作用,水面不平的话不能起到镜子作用。

师:同学们的课桌上也有一面镜子,大家可以拿起来观察一下,注意它的表面怎么样? 师:像这种表面是平的镜子物理学中叫做“平面镜”。

师:我们知道,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镜子大都是在玻璃后面涂上水银制成的,是不是只有涂了水银的玻璃才是镜子呢?

生:不是,还有我国古代的铜镜,还有平静的水面,还有光亮的金属表面等。

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不仅玻璃可制成平面镜,抛光的金属平面、平静的水面都可以看作平面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平面镜中的奥秘!【活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观察并提出猜想

师:现在,请大家拿起桌上的平面镜,用它照照自己,看一看,你在镜中的像有哪些特点? 同学纷纷拿起镜子观察,在教师引导下讨论得出结论:

(1)我看到的像和我长得一样。(2)我靠近镜子,像也靠近。(3)我的像总在我的正前方。师:当我们远离或靠近镜子时,镜中的像是否会变化呢? 有的说会,有的说不会,意见产生分歧。

师:刚才,大家谈了平面镜成像的一些特点,是不是都正确呢?是不是全面了?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

2、实验

师:现在大家仔细阅读课本的实验部分,并思考:为什么要用透明玻璃板作平面镜?怎么确定像的位置?

生:这样既能看到像,又能看到平面镜的后面。

生:拿一只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蜡烛像的位置。

师:下面请大家参考课本上的实验步骤完成这个实验,并将实验数据填到表格中。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做实验,结束后让同学们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

3、得出结论

师:根据实验数据,请大家讨论:(1)物体与像的大小是否相等?(2)物体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否相等?

(3)物体与像的连线是否与镜面垂直? 学生讨论并得出平面镜成像特点。

4、演示虚像

(1)把一块玻璃立在桌面上,在玻璃的前方放一支蜡烛,在玻璃的后面,放一只盛水的大玻璃杯。玻璃杯和玻璃之间的距离要和蜡烛到玻璃之间的距离相等,将蜡烛点燃,会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蜡烛正在水中燃烧。

(2)拿一张纸放在蜡烛像的位置,却不能在纸上看到蜡烛的像,说明在像的位置没有真实的光线。

师:这些现象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

学生立即被这奇怪的情景吸引,议论纷纷。(学生通过视觉和触觉感知虚像)生:虚像

得出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讲授】平面镜成像原理

师:平面镜可以成虚像,那么平面镜成像的原因是什么呢? 解释:以点燃蜡烛为例分析平面镜成像原理。

物点S 发出的光射到镜面上,经过镜面的反射后,反射光线射入人眼。人就通过镜子看到了点S,但人的眼晴会认为光是从S'点沿直线传来的,S'就是S的像点。蜡烛由无数点组成,每一点在镜中都有一像点,所有像点就组成了整个蜡烛的像。所以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活动】平面镜的应用

师: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平面镜,哪位同学来说说我们平常的平面镜有哪些应用? 生:练功房中的平面镜、潜望镜、牙医用的小平面镜等。

师:同学们,平面镜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例如:平滑的桌面,平静的水面,平滑的金属面,它们都相当于平面镜。它们的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美丽的风景。湖光山色美如画,这其中就有平面镜的巧夺天工。【练习】课堂练习

师:现在请同学们完成手中的习题,看谁做的又快又好。让同学们展示自己的答案并解决出现的问题。

【作业】课后作业

利用光在两平面镜之间多次反射,用身边的一些物品制作一个潜望镜。

第五篇:教学设计[平面镜成像]

八年级物理

教学设计[平面镜成像]

教学目标:

1.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并用来解释简单现象. 2.知道平面镜成像原理和虚像的概念. 3.知道平面镜的应用.

4.介绍我国古代的平面镜,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平面镜成像特点,难点:平面镜成像原理和虚像的概念 教学设想:

让学生在课后制作一个潜望镜. 教具准备:

演示器械、平面镜、潜望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日常生活所用镜子的反射面是平的,叫做平面镜,从平面镜中可以看到镜前物体的像,你知道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吗?那我们就用实验来找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二、课堂实验 1.学生实验:

教师先介绍实验器材.将玻璃作为平面镜竖直立在桌上,在玻璃板前、后各放一支相同的粉笔A、B.

实验步骤:

①移动玻璃板后的粉笔B,使它与粉笔A在玻璃中所成的像重合,这时粉笔B

H2O 1

八年级物理 的位置就是粉笔A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位置.

②移开粉笔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上,直接观察白纸,纸上能否出现粉笔的像?

得出结论:白纸上没有棋子的像,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象. 提问:(1)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什么关系?(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是否相等? 2.学生再次进行实验:

①观察并比较像与物体(粉笔)的大小;

②用刻度尺分别测出粉笔A和粉笔A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并加以比较„„ ③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与评价得到的结论.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象;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平面镜成像规律)

教师补充说明:

把像和物体的位置用直线连接起来,它们的连线与玻璃垂直.

三、讲授新课:

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我们来看一下,怎样画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教师举例并演示:作AB在平面镜中的像.

教师补充说明:物体与自己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在平面上表示,其实是关于表示镜面的直线成轴对称的.

H2O 2

八年级物理

四、课堂练习

学生利用平面镜成像规律画一些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教师适当指导,讲解.

五、联系实际,生活实例平面镜的应用:

1.古代妇女对着铜镜梳妆

2.舞蹈演员利用平面镜观察和矫正自己的姿势. 3.某些店里利用平面镜扩大视野空间. „„(学生思考,举例)

教师说明:平静的水面、光亮的金属、平板玻璃也能看作是平面镜.(适当涉及“光污染”的有关实例的知识.)

六、课堂小结

教师对凹面镜与凸面镜的知识稍做讲解.

摘自毅屋子网站

H2O 3

下载《平面镜》教学设计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平面镜》教学设计说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0034-02 一、教学目标 1.能描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二......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1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平面镜成像”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重点内容之一,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和“......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该实验是初二学生接触到的一个比较完整的......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平面镜成像》是初中新课程光学很重要的内容,目的是通过让学生经平面镜实际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本节课通......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平面镜成像》 教 学 设 计攀枝花市第二十四中小学校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 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 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本节课设计立足在物理走向生活、生活走向物理的思路上。在复习上节课基本概念(如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等)和基本规律的......

    3-4苏科版《3.4平面镜》教学设计说课稿

    苏科版《3.4平面镜》教学设计说课稿 各位评委: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新教材初二物理第三章光现象第四节平面镜,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等八方面来说一说我这堂课的教学设想。......

    人教版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篇一: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且能根据成像特点作图。(2)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