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年级上册妈妈格桑拉
六年级上册《妈妈格桑拉》教案
一、教材分析
《妈妈格桑拉》师一首藏族风格特点的儿童歌曲。歌曲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唱出对妈妈的爱。
二、教学目标:
1、能用优美的声音和饱满的感情演唱《妈妈格桑拉》
2、通过藏族舞蹈动作的学习,激发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演唱歌曲,更好的把握音乐情绪,体会“赶海”时的喜悦心情。
四、教学用具 钢琴、多媒体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师:同学们,父母的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谁来说手我们学过那些关于父母亲的歌曲呢? 生(略)
师:我们学过许多关于爸爸、妈妈的歌曲,那么我们今天要学习一首写给妈妈的歌--《妈妈格桑拉》
2、聆听歌曲
①聆听范唱,提问:歌曲的速度和节奏是什么? ②再次聆听,感受歌曲情绪 ③聆听教师范唱,将歌曲分段
3、学唱曲谱
①教师范唱一句学生模唱一句 ②完整唱一遍
4、朗读歌词
师:唱完了这首歌的曲谱,我们来带入节奏与情感来朗读这首歌的歌词。
5、学唱歌曲
①跟着钢琴,轻声哼唱一遍
②用优美的声音,饱满的情感演唱一遍。
五、创编舞蹈
师:同学们知道吗?这首是藏族的歌曲,你们知道藏族舞是怎么跳的吗?(教师示范基本动作)
请学生自己创编,边跳边唱,然后请两位同学上来表演。师生共同评价。
六、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学习到了什么,与老师分享一下? 生(略)
伴着钢琴声,最后完整演唱一遍,下课。
第二篇:妈妈格桑拉
《妈妈格桑拉》教学设计
中州实验学校 郑淑春
教学内容:歌曲《妈妈格桑拉》 教材分析: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悠扬民歌”中的一首藏族风格特点的创作儿童歌曲。歌曲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唱出了对妈妈的爱。歌曲前半部分节奏宽松,承载着质朴而抒情的旋律,叙述着浓浓的母子情深。歌曲的第二部分是从赞颂妈妈的爱转为歌唱性的呼唤音调,描绘了孩子对妈妈的依恋之情。
教学目标:1 能用饱满深情的声音演唱藏族歌曲《妈妈格桑拉》,表达自己祝福妈妈幸福之情。引导学生感受藏族民歌的魅力与特点。教学重点:
用饱满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表达对妈妈的爱与祝福之情。教学难点:
和谐、统一的唱好歌曲的二声部。
教学准备:课件
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 导入环节:
1师:今天的音乐之旅,我们将前往一片神奇的土地,去感受人间最为真挚的情意,是什么地方呢?答案就在接下来的“歌名猜猜猜”比拼中,看哪位同学表现最为出彩,为小组赢得点赞。2播放歌曲,猜歌名。
《天路》
《我的家在日喀则》 3设问:这两首歌曲有什么共同之处?
藏族风格的歌曲 4师:让我们携手走进西藏,感受藏族民歌的悠扬之美吧!二 了解学习目标:
师:哪位勇敢的同学来宣读今天音乐之旅的目标与方向呢?(为其代表的小组进行点赞。)三 初次聆听歌曲:
师:听!不远处悠扬的乐曲声飘然而至,让我们侧耳倾听,用心感受吧!
1播放课件,聆听歌曲《妈妈格桑拉》; 2 “我来谈感受”,初次聆听后回答四个设问: a歌曲分几个部分?
两个部分
b歌曲的拍号、速度与情绪是怎样的? 四二拍
稍慢 深情地 c歌曲是表现妈妈的幸福?还是表达儿女祝愿妈妈幸福?
歌曲表达儿女祝愿妈妈幸福之情
d知道 “妈妈格桑拉”这句藏语是什么意思吗?
“格桑”藏语指幸福;“拉”是藏族人民使用敬语的体现,表示对妈妈的尊敬,即祝妈妈幸福的意思。
四 有节奏读歌词:
1师:这首歌曲不仅旋律优美,歌词也深情感人。请大家随着琴声,带着对妈妈的爱,高位置、有感情,有节奏的读歌词。2二声部处读第一声部。3再次读时,与老师配合,注意倾听老师的第二声部。五 学唱歌曲
1学唱第一部分—齐唱部分:
(1)学生根据自己的程度与能力,或慢速视唱简谱,或用“lu” 模唱旋律;
(2)识读谱并右手击拍,跟琴听唱法学唱第一乐段。
(3)引导学生发现歌曲旋律带有藏族民歌风格,并尝试用轻声加气息支持来演唱。学唱合唱部分的第二声部。
方法与要求同齐唱部分相同 3 学唱合唱部分的第一声部。4 合唱部分的和谐、统一。5 通唱全曲。六 歌曲的艺术升华 歌曲前半部分节奏宽松,承载着质朴而抒情的旋律,叙述着浓浓的母子情深,用叙事的语气,稍弱的力度演唱。歌曲的第二部分是从赞颂妈妈的爱转为歌唱性的呼唤音调,描绘了孩子对妈妈的依恋之情,用抒情的,较强的力度演唱。七 小组赛一赛:看谁最出彩!
老师推荐表演形式:领唱、齐唱、合唱、朗诵、舞蹈、情景剧等。八 结束语:
今天的西藏之行,让我们共同体会到“深厚母爱、终生难忘”,“悠扬民歌、永驻童心”。让我们共同祝愿天下妈妈永远幸福,安康 长寿!祝愿祖**亲繁荣昌盛!
第三篇:六年级音乐教案-妈妈格桑拉
六年级音乐教案-妈妈格桑拉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将进行一首音乐的教学,《妈妈格桑拉》演唱。
《妈妈格桑拉》带反复的主副歌形式单二部曲式。妈妈格桑拉是一首藏族风格的歌曲,D羽调式,其中使用《北京的金山上》主题乐思发展进行创作,主歌部分由起承转合4个乐句组成,风格统一。副歌部分是发展乐段,对主歌部分乐思进行进一步展开和变化,形成复乐段。格桑在藏语中有幸福的意思,那么妈妈格桑拉的意思,拉是敬语。是指妈妈幸福,幸福的妈妈等意思,可以理解成一种祝福与祝愿。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妈妈格桑拉》,带着对母亲真挚的感情去演唱歌曲。
2、分声部演唱《妈妈格桑拉》,体会不同演唱形式带来的和声效果。
3、积极参与课堂音乐创编活动。
三、教学重难点
1、启发、引导学生声情并茂的演唱歌曲。
2、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感情表达。
3、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课堂音乐创编活动。
四、教学方法:视唱法、视听法、讨论法、对比法、讲解法。
五、教学工具: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老师:同学们,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那么除了汉族,你还知道哪些民族呢?(满蒙藏羌彝等)
老师:如果大家出去旅游过的话都应该感受过少数民族同胞热情的歌舞,无论是蒙古族的长调、呼麦,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新疆舞、傣族的孔雀舞啊,少数民族同胞都是很能歌善舞的。那么在我们四川的西边有一只历史悠久人数众多的民族,他们生活在雪域高原,在那里有酥油茶,有牦牛,有雪山。有没有同学能够从我的描述里知道是哪个民族?(藏族)老师:对啦,就是藏族。藏族是一个非常热情的民族,那么西藏也被称为歌舞的海洋。我们班上有没有藏族同学,自己介绍。关于和藏族相关音乐你们知道哪些?
(《青藏高原》《天路》《卓玛》《北京有个金太阳》《森吉德玛》《北京的金山上》等)老师:很好,因为地理原因,我们在生活中和藏族同胞接触的机会其实很多。老师以前也是民族大学毕业的,那么下面老师教大家几句藏语。您好:扎西德勒;谢谢:图及其;再见:卡里沛;
老师:好,那么大家看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一首歌《妈妈格桑拉》,大家是不是经常听到藏族歌曲里唱格桑花,大家知道格桑什么意思吗?
(格桑是幸福的意思,而拉是敬语,相当于韩语的思密达,日语的个杂役马斯,表达尊敬)那么我们先听一下这首音乐,感受一下这首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
2、引入新课,感知歌曲,熟悉旋律:
A、欣赏教学音频,提出问题:歌曲唱给谁的?歌曲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呢?
3、歌曲学习,表达感情:
A、先哼唱旋律。(让学生熟悉歌曲主旋律);提示学生反复记号的使用方法。B、分析歌曲:歌曲分为几部分?歌曲是几拍子?拍子的强弱?;
C、视唱歌谱,解决难点。如:力度处理控制,副歌第一乐句,前半部分更强,后半部分更弱。引入力度变化的教学,根据旋律的走向,一般规律是上行渐强,下行渐弱。D、感受歌曲的旋律线的走向,以及强弱力度,手抬高强、手放下来弱; E、学唱歌词:老师朗读一遍歌词,学生熟悉歌词,为演唱做准备;
F、演唱歌曲:在老师的带领下,先以齐唱的形式演唱一到两遍歌曲,只唱一声部。G、分组练习:将全班分为两部分,学习二声部演唱,然后交替演唱一二声部。
H、选择一个学习声乐的同学,领唱。全班用哼唱在主歌部分伴唱,到副歌部分分声部演唱。
第四篇:妈妈格桑拉说课稿)
献给妈妈的歌——《妈妈格桑拉》
说课稿
教材分析:
父母的爱是人世间最诚挚的情感,同样也是学生最易理解的情感。西师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科书在第五单元安排了《献给爸爸妈妈的歌》这一内容,其中包括献给爸爸的歌曲与献给妈妈的歌曲。这一节课我选择的执教内容是:献给妈妈的歌曲——《妈妈格桑拉》 《妈妈格桑拉》是一首亲切真挚的人性美颂歌,它表现了藏族孩子对妈妈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妈妈深深的感激。设计思路:
音乐是声音的世界,离开了唱就不能说是完整的音乐教育了。故本堂课以学唱歌曲《妈妈格桑拉》为主要内容。在方式方法上,通过看(看亲子图片)→感(对母爱进行评价)→听(听歌曲)→唱(唱歌曲)→演(表演演唱))五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参与感受、表现、体验音乐,使学生充分感受歌曲的思想情感。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妈妈格桑拉》,启发学生怀着对母亲的赞赏之情,用亲切的情绪,饱满而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并从中感受妈妈和孩子之间的深情,得到爱的教育。
2、积极参加音乐实践活动,从中获得快乐。
音乐是一种情感教育。学生通过对音乐作品情绪、思想的感受和理解,使其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的情操的熏陶。例如通过本堂课学习,主旨在于让学生关心父母,知道父母抚育自己长大很不容易。教学重点:
课堂设计主要让学生充分感受歌曲的思想感情,能用深情、柔美的歌声表现对妈妈情,情感体验贯穿始终。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学生听《世上只有妈妈好》排队进教室,课前渲染母爱的氛围。
2、欣赏亲情图片《深深的母子情》导入新课,让学生体验妈妈对孩子深深的爱,激发学生兴趣,使音乐课堂沉浸在浓烈的情感之中。
3、欣赏《妈妈格桑拉》的音乐视频,通过生动的画面让学生初步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的优美与深情及歌曲中渗透的浓浓的母爱,为接下来的歌曲学唱作了情感上的铺垫。
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用听唱法和视唱法进行歌谱教学。
5、师生合作,用一段舞蹈表现与妈妈的情,激发学生对亲人的挚爱,培育美好的人性。
6、歌曲处理:一要唱慢些,二要注意旋律的强弱。歌曲的前部分是叙事,唱弱一些,后部分是抒情,可以唱强些,这样就能更好地唱出我们心中对妈妈无尽的爱。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难点是较好地把握歌曲的演唱情绪。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歌曲的演唱情绪,我从组织教学到导入新课再到新课教学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浓烈的情感氛围,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地感受到深深的母爱,从而也为歌曲演唱情绪的把握作了良好的铺垫。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听音乐《世上只有妈妈好》进教室。
2、欣赏课件:《深深的母子情》
师生交流,说说母爱。
二、感受与学唱歌曲《妈妈格桑拉》
(一)感受歌曲
1、欣赏视频,感受歌曲的优美与深情
2、听录音范唱,体会歌曲中深深的母爱,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师带学生用“la”音哼唱。
(二)学唱歌曲
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歌词
2、用视唱法、听唱法学唱歌曲
3、歌曲接龙,检查学唱情况
(三)、表现歌曲
1、学生齐唱,用歌声唱出对妈妈的爱。
2、师生合作,用舞蹈跳出与妈妈的情。
三、教学小结
第五篇:妈妈格桑拉教案
《妈妈格桑拉》
课型:唱歌课 教材分析:
歌曲《妈妈格桑拉》是一首藏族风格特点的创作儿童歌曲。歌曲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唱出了对妈妈的爱。歌曲前部分节奏宽松承载着质朴而抒情的旋律,叙述着浓浓的母子深情。歌曲的第二部分是从赞颂妈妈的爱转为歌唱性的呼唤音调,描绘了孩子对妈妈的依恋之情。教学目标:
1、用柔和、亲昵的歌声,真挚的演唱歌曲。
2、启发学生懂得珍惜父母的爱,有孝顺父母和感恩的意识与情感。教学重点:
用柔和亲昵的歌声、真挚的感情演唱歌曲,表达对妈妈的爱。
教学难点:
用轮唱的形式演唱歌曲的第二部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新课教学:
(一)歌名介绍:(喜欢这个表演吗?)同学们,你们喜欢这首歌吗?它带给你 什么样的感受呢?是活泼欢快的,还是优美深情的?(深情 优美)这
里是学生第一次感受歌曲,说说初步感知的情绪可能比较好。考虑到三年级太小,不怎么会说,也可以让他们选择。这是一首藏族歌曲《妈妈格桑拉》,看到这个歌名你们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想问老师吗?
(西藏文化:在藏语中,“格桑”是幸福的意思,《妈妈格桑拉》这首歌曲把妈妈比作格桑花,象征着母亲朴实无华、勤劳善良的性格,以及不畏艰难困苦的顽强精神,也表示对母亲的敬意。)有一个“拉”的意思不明白: 你们知道“妈妈格桑拉”是什么意思吗?“格桑拉”是一句藏语
“格桑”表示幸福,西藏的格桑花,被藏族乡亲视为象征着爱与吉祥的圣洁之花,是西藏首府拉萨的市花。“拉” 表示对人的尊敬,“妈妈格桑拉”就是祝妈妈幸福。展示图片 格桑花 师:格桑花是不是非常美丽?就像我们妈妈一样的 学生:美丽!(二)朗读歌词:
师:让我们一起看看歌曲的歌词,一起有感情的读一读,声音要甜甜美美的。爬到你的肩上,能说悄悄话 依在你的怀里,就到了家 牵着你的手,风雨不害怕 听着你的歌,梦里开鲜花
妈妈格桑拉,妈妈格桑拉 我在您的眼里,永远长不大 妈妈格桑拉,妈妈格桑拉 您在我的心里,永远是童话
(三)学唱旋律: 翻开书本
让我们一起唱唱这首歌的旋律吧,有机会把这首歌唱给我们的妈妈听。第一步:师唱第一遍旋律,学生跟唱。第二步:疑问解答。小朋友们,唱完第一遍旋律,书本上有什么音乐符号是你们所不认识的? 反复记号:才开始老师唱的时候唱了几遍,这个记号也就是反复记号。连音记号:唱完第一个音就不要唱了,音拍不能少,是这个音的延续。师:那老师今天还带了两个朋友跟大家见面,一个是老朋友“dada”,另一个是小箭头老师,一根长长的竖线我们叫小节线,小节线前面由小箭头老师组成了两个钩钩,两个钩钩代表两拍,我们划两拍。大家跟着下面的小箭头老师一起划一划。
评价:大家的小手划的真漂亮,很整齐。第三步:让我们带着小箭头老师,小手划起来,一边打节奏,一边跟老师再唱一遍旋律。老师可先示范唱一句。第四步:(现在我要检验了,看看咱们学的怎么样,)下面,老师来检验一下,看看大家学得怎么样了。老师不带唱,小朋友们用“lu"随着电子琴的声音把旋律唱一遍。
(四)突破难点:
(准确)大家唱的非常深情动听,细心的小朋友会发现在我们歌曲中啊有些乐句是相同的,那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找一找,看看这下面的几条旋律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不准确)我发现有些小朋友在检验的过程中就出现一些小问题了,旋律没有把握准确,歌曲中有些乐句相同,也有些乐句不同,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找一找,看看下面的几条旋律哪些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播放课件 及时点评
(五)填入歌词。
师:接下来,让我们做一对默契小搭档,我唱旋律,你们把歌词装进去,一起试一试。师:小朋友们唱的真棒,那格桑花仙子也来凑热闹了,她也想来唱一唱,让我们一起感受这份浓浓的深情。播放课件《妈妈格桑拉》
这个版本有点不同,请同学们仔细聆听,不要跟唱。
(六)激情表演: 花仙子唱的真棒,让我们也一起唱唱吧。小朋友们轻轻地站起来,想象妈妈就在我们的面前,跟着老师一起把这首歌表演给我们的妈妈看。不对的地方老师可以再指点,再齐唱巩固。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