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风景谈2

时间:2019-05-15 03:29: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二语文风景谈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二语文风景谈2》。

第一篇:高二语文风景谈2

语文:《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教案——风景谈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课文紧扣中心,描写多种风景片断,又以精辟的议论,把这些风景片断串在一起,连在一起,连成整体的写法。体会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二)学习课文准确、精炼、生动的语言。

(三)了解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军民的生活,启发学生认识我们时代的真正的美,发扬民族精神。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本篇散文是怎样用逐层深入的方式表现中心的?

分析:第一层用骆驼队的出现引起沙漠风景变化的事实说明人是构成风景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第二层用黄土高原的两个风景片断说明有人还不行,只有具有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才能构成美的风景。

第三层用石洞避雨和桃林休憩两幅画面来证明具有崇高精神的人不仅能构成美的风景,还能填补大自然的贫乏,增添景色,甚至创造第二自然。

第四层用朝阳下两个战士的形象证明象征民族精神的人是伟大中之最伟大者,“如果你也当它是‘风景’,那便是真的风景。”

文章叙议结合,每段议论都画龙点睛地点画了记叙的中心,文中的几段议论又体现了层进的关系。

(二)“风景谈”写出了什么?

分析:“风景谈”即“谈风景”。这里的“风景”既指自然风光、也包括人的活动,重点是主宰风景的人。征服沙漠的人、充满崇高精神的人、民族精神化身的人,这三种人创造了新的风景”、新的世界,这就是所谓“第二自然”。六幅“风景”画实际上先后写了延安军民的劳动、生活、学习、休憩和战斗,这是本文的“形”。歌颂党领导下的延安军民崇高的精神境界是本文的“神”,即思想红线。“形”与“神”的结合点是“风景”,寓政治于风景之中。六幅“风景”画是按照下面的顺序排列的:自然是伟大的——改造自然的人类更伟大——具有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尤其伟大——民族英雄乃是伟大中之最伟大者。

(三)本文核心在“风景”还是在“谈”?

分析:此文的核心内容不在“谈”而在“风景”。“风景”包括自然风光,但更主要的是社会景象。文中的六幅风景画不是“谈”出来的而是“画”出来的。作者通过六幅绘形、绘声、绘色的风景画,展示并赞颂了大西北自然风光的美,延安社会生活的美,延安人精神境界的美,“风景”的精髓是“美”。作者展示“美”、赞颂“美”的层次是由鸟瞰到特写,由自然风光到社会景象、再到人的精神境界。

三、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布置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并完成课后练习题一。

(一)作者简介。

初中阶段学生已读过《白杨礼赞》,对作者已有一定的了解。所以,这里可让学生介绍,然后教师补充,明确几点:作者曾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和早期共产主义运动;长期从事革命文学活动,曾与鲁迅、郭沫若等人为我国革命文艺和文化运动奠定了基础;茅盾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子夜》,其他极有影响的作品还有长篇小说《蚀》(包括《幻灭》、《动摇》、《追求》)和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等。

(二)题解。

1.请同学们阅读第221页注释①及“预习提示”的第1段。问:本文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写的?作者为什么要写作本文?明确:本文是作者1940年底在重庆写的。“预习提示”说“茅盾在延安生活了近五个月”。老师可补充:1939年3月,茅盾赴新疆大学任教,1940年5月离开新疆返内地,归途中在西安喜遇朱德同志,应邀到延安讲学并参观访问,为期五个月。在延安,他呼吸了清新的革命气息,目睹了解放区蓬勃发展的景象,激发了对解放区的热爱感情。同年年底到重庆,当时国民党反动派正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茅盾写了与《白杨礼赞》并称为姐妹篇的《风景谈》。“预习提示”中说“我写了延安的‘风景’,而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茅盾在文中热烈赞颂了延安军民火热的战斗生活,这就是茅盾所说的“政治”。

2.描写风光景色的散文我们学了不少。上学期学的《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本学期学的《黄山记》都属这一类作品,但这些文章都没有用“谈”字作标题。“风景谈”即“谈风景”,这里为什么要用“谈”字呢?先由同学思考,然后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这一句话,从而明确:作者写风景实际上是为了写人,赞颂解放区的军民,赞颂那些主宰大自然、具有崇高的革命精神的延安儿女;而这一主题,很大程度上是靠文中的议论来揭示的,所以用一“谈”字。这也与作者生活在重庆有关,为了能在重庆发表,文章只能写得含蓄些、隐晦些。

(三)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和全文的结构,理清作者的思路。

1.检查学生的预习作业即课后练习一。可由学生口头回答这一道题,目的是使学生明确课文写了六幅画面,至于以词语概括各个“风景”,先不急于订正,分析各个画面后,才指导学生选出正确的答案。2.问《风景谈》描写了延安军民的生活,我们从文章哪些地方可以知道文章写的是延安?学生思考回答。明确:文中的“黄土高原”和“北国”,指的便是延安。而文中多处描写的“河”,就是“延河”。人物活动的描写,诸如欢歌掮犁夜归的人,从“生产”归来、操七八种方音、唱雄壮歌曲的有文化的青年人,在荒山石洞读书的人,走过“天下最难走的路”聚会在“茶社”里的青年,还有清晨号兵,都可以让人想到写的是延安人。

3.作者当时在重庆,他是从回忆入手去写六个风景片断的。先写猩猩峡外的沙漠景色,经议论点明题旨后,揭示“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这一基本观点。文章接着描写延安儿女的劳动生活,写延安青年的学习和休息,说明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尤其伟大,表现高尚的精神生活会给外界积极影响,最后描写战士的英姿,高度赞扬他们是民族精神的化身,是伟大中最伟大者。文章写风景,谈风景,层层推进,步步深化,直到最后一段,画龙点睛,圆满地表现了主题。

(四)分析课文的第一、二、三个画面。1.分析第一个画面。

(1)请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

老师分析,提问:作者说“看了《塞上风云》预告片,便又回忆起猩猩峡的沙漠来了”。《塞上风云》预告片怎么会令作者又回忆起猩猩峡外的沙漠呢?学生思考回答,明确:因为两者有相关点。看来作者对延安之行极其难忘,所以一见到“塞上”这两个字便又想到猩猩峡外的沙漠。由第222页注释可知,《塞上风云》是抗战时期反映国内各民族团结抗日的一部影片,因此,作者便很自然地又回忆起解放区所见所闻,赞美延安军民来。首句不仅是本段描写猩猩峡外沙漠的契机,也是全文的领起。

(2)请同学找出具体描写沙漠的语句。老师板书。

(3)请同学找出具体描写驼队的语句。老师板书。

(4)请同学在文中找出能概括沙漠特点的两个词语,(最单调、最平板)。老师板书。

(5)请同学在文中找出写驼队出现后人们的感觉的词语(多么庄严、多么妩媚)。板书。解释“妩媚”一词(妩媚:姿态美好之意,多用来描写女性,也可形容花草)。

(6)指导学生探讨这一画面所蕴含的意义。沙漠在大自然是最单调最呆板的,加上了人类驼队的活动,就变成了庄严妩媚的风景。作者用“完全改观”去写“改变”之巨大,又用一个反问句强调改观后的沙漠就是“风景”。这一巨大变化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板书)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沙漠风光,描写驼队行进,突出景色的“完全改观”?就是为了表达“人类更伟大”这一观点。

板书:

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7)再研究课后练习题一,选择最能准确概括这一“风景”的词语。答案:“沙漠驼铃”。因为另一个词语“沙漠风光”没有突出“人”的活动,不能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

(8)弄清描写和议论的关系。

“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这是作者的观点,这一观点靠景物描写来支持。所以,文章具体写沙漠的单调平板,反衬驼队出现后的庄严妩媚,强烈的反差,证明“人类更伟大”。

段末的议论,揭示了“沙漠驼铃”这一景观所蕴含的深刻意义。描写是“画龙”,段末议论则是“点睛”。

(9)明确这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问:这一段写的是猩猩峡外沙漠的景观,并不是延安的风景,为什么文章首段要写并不是延安的沙漠风景呢?明确:它形象地告诉人们,无论多么荒凉、贫瘠的地方,只要有了人的活动,面貌就大为改观,这就突出了人主宰自然的伟大力量,表现“人类更伟大”。其次,这样写使文章别具一格,在它的基础上,下文逐一展开画面,层层深入地表现主题,呈层层铺垫、环环紧扣的特色。第三,这样写有一定的掩护作用,便于发表,适应同国民党反动派斗争的需要。2.第二个画面。

(1)正音释词。

颀:q0 掮:qi2n 魆:x& 曳:y8

惹人怜爱:引起别人疼爱。怜:爱。

成就:原指事业上的成就。课文中是完成的意思。动词。

黑魆魆:形容黑暗。魆:暗。

(2)请一位学生朗读这一段课文。

(3)指导学生理解本段的第1句。问:第一个画面至第二个画面,作者用了哪些词语作衔接和过渡?学生回答。明确:“于是”、“又”。“于是”表示“紧接着”,因为第一个画面“沙漠驼铃”显示了“人类更伟大”,所以很自然又想到另一个画面来。问:“黄土高原”加上引号,前面又用上“所谓”,后面再加上叹号,为什么要这样?学生思考,回答。明确:黄土高原加上引号是表示它有特定的意义,需要强调;用“所谓”也是为了突出强调;懂得这一点,就很容易理解,这“黄土高原”指的是革命圣地延安。感叹号是表示强烈情感的,用在这里是表示一种赞美之情。

(4)这一画面描写种田人晚归的情景,为什么要从山上“层层的梯田”、“颀长而整齐”的“高秆植物”写起,要以“粗朴的短歌”、“愉快的旋律”、“歌声可是缭绕不散”结尾?学生思考,回答。明确:①写山上的梯田,写山上的植物,是要写黄土高原的特色;②突出人的力量,穷山秃岭上开出了梯田,黄土高原上种上了庄稼,正好显示了人改造自然的力量,这些描写目的是为了突出人的活动。结尾的歌声描写则着力刻画“种田人”,“种田人”心情愉快,表明他是以劳动创造为乐事的人,显示了延安人民的精神面貌。(5)老师继续深入分析。在这一段中,作者给人物活动安排了一个非常美的背景:“月明之夜”、“银色的月光”、“黑的山”、“蓝的天”。优美的景色很好地衬托了人物,显示出人物之美。

(6)种田人的出现,描写得特别富有诗意。一个“长”字,一个“掮”字,还有“姗姗而去”,把歌声“飘”下来,这些词语用得准确传神,形象地把种田人的精神风貌表现出来。富有诗情画意的景和人互相映衬,融为一体了。(7)解决课后练习题一之有关问题。这一画面应以“高原归耕”来概括。“高原”交代了特定的环境,“归耕”又恰当地写出了人物活动的特点。

3.第三个画面。

(1)正音释词。

锹:qi1o,铁鍬。

掬:j&,用手捧(东西)。

(2)老师讲述:文章在第二个画面中为我们描绘了高原归耕的情景,下面第三个画面将会为我们描绘怎样的情景呢?这一段的最后说“静穆的自然和弥满着生命力的人,就织成了美妙的图画”,由这一句我们可知,这一段会描绘“静穆的自然”,描写“弥满着生命力的人”。(3)请一位同学朗读描写“静穆自然”的语句:

“夕阳在山,干坼的黄土正吐出它在一天内所吸收的热,河水汤汤急流,似乎能把浅浅河床中的鹅卵石都冲走了似的。”

“这时候,太阳已经下山,却将它的余辉幻成了满天的彩霞,河水喧哗得更响了,跌在石上的便喷出了雪白的泡沫。”

(4)老师讲述:这里写的是延安的山,延河的水。作者用准确、生动而又精炼的语言去描写景物,夕阳“将它的余辉幻成了满天的彩霞”,“幻成”一词写出了彩霞的绚烂多变,而这种绚烂多变又是由夕阳造成的,用得多么准确生动。再看这一句写延河的:“河水喧哗得更响了,跌在石上的便喷出了雪白的泡沫。”这个“跌”字用得极好。用人的动作去写河水,把河水突然从高处流向低处的态势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来了。作者从水的颜色(“雪白的泡沫”)、水的声音(“喧哗”)、水的态势(“急”“冲”“跌”“喷”)等方面去描写,把延河流水写得充满活力,与满天的彩霞,构成了美丽的静穆的景色,更好地映衬那些充满生命力的人们。(5)请同学朗读描写人的活动的语句。

“这时候„„准备齐全”,“人们把沾着黄土的脚„„洗一把脸。”

(6)问:作者说这些人是充满着生命力的,让我们看看,这些人是什么人,哪些地方表现了他们的生命力?学生回答。老师讲述:“看他们的手,这是惯拿调色板的,那是昨天还拉着提琴的弓子伴奏着《生产曲》的,这是经常不离木刻刀的,那又是洋洋洒洒下笔如有神的”,说明他们是一群文艺工作者。他们操着“七八种不同的方音”,“又用同一音调,唱起雄壮的歌曲”,说明他们有着同一目标,从四面八方来到延安。他们吃的是小米饭和青菜,参加劳动后,手“一律被锄锹的木柄磨起了老茧”,但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在生产劳动中认识了生活和人生的意义,所以“兴奋地谈话”,发出“爽朗的笑声”,愉快地在河边戏水。在他们身上看不到一点困乏、一点厌倦,他们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静穆的自然有了这些弥漫着生命力的人,当然会织成了“美妙的图画”。(7)解决课后练习一的有关问题。这一画面的概括词语应选“延河夕照”。“延河夕照”交代了特定的环境,又表现了自然与人融合的美,具有诗情画意。“生产归来”不明确,文艺工作者不是专门从事生产的人。

(8)让学生齐声朗读第4自然段,然后分析这一段的议论。这里的议论是对第二第三个画面而发的。“蓝天明月,秃顶的川,单调的黄土,浅濑的水”,正是这两个画面的背景。有“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就会有美妙的图画。这里的议论比第1段的议论推进了一层,由赞美“人的活动”到赞颂“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表达的情感也更强烈了,连用四个“伟大”,加一个“尤其”,还有句末的感叹号,表达了对延安人民的劳动和生活的赞颂。

(五)分析课文的第四、五、六个画面。

1.第四个画面。

(1)正音释词。

促膝:c)x9,形容靠近。促,挨近。

札记:读书时摘记的要点和心得。

瞥:pi5,见:一眼看见。瞥,很快地看一下。

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自足的样子。

称道:赞扬、称赞。

内生活:精神生活。

(2)朗读课文第5、6自然段。

(3)问:在第1和第4自然段里,作者由赞美人的活动进而赞美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在刚才读的第6自然段里,作者赞颂的又是什么呢?学生回答。明确:内心生活极其充实的人。

(4)老师讲述:这一个画面跟其他画面一样,先描写了自然景物:“寂寞的荒山”,“原始的石洞”,还有“黄褐色的浊水”,“怪石峭壁的崖岸”;然后写道:但是,有了那两个在石洞里读书的青年人,就使大自然顿时生色!这里用了什么表现方法?学生回答。明确:反衬法,用景物的荒凉衬托人的精神。

(5)问:这里还写到公园里“西装革履烫发旗袍高跟鞋的一对儿”,有什么作用?学生思考回答。明确:构成对比,强调“只有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才能主宰自然。问:为了构成对比,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分别描写国统区城市公园里的“一对儿”和抗日根据地的“一对人儿”?学生回答。明确:从环境、人物衣着、行为和精神几方面去写,从而构成鲜明的对比。

(6)问:作者把石洞读书的一对人儿称为“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我们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们是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呢?

学生回答。明确:他们“清楚地明白生活的意义”,“在任何情况下,他们不倦怠,也不会百无聊赖,更不至于从胡闹中求刺激”,从这些地方可以知道他们是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

(7)问:作者说:“如果不是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作为这里的主宰,那又有什么值得怀念?”从这一画面理解,“值得怀念”的是什么?学生思考,回答。明确:值得怀念的是在沉闷的雨天、荒山石洞里那一对青年男女促膝读书的情景,作者认为这是“奇迹”,因为体现了延安青年的高尚情操。

(8)问:上段中哪一句话是与“作为这里的主宰相照应的?学生回答。明确:“那样一个沉闷的雨天,寂寞的荒山,原始的石洞,安上这么两个人,是一个‘奇迹’,使大自然顿时生色!”这一句话与“作为这里的主宰”相照应,“使大自然顿时生色,”是“作为这里的主宰”的具体表现。

(9)解决课后练习题一的有关问题。这一画面应以“石洞雨景”来概括。“石洞”和“雨”能把特定的环境交代清楚。“一对人儿”在石洞促膝读书,构成雨中的美景。“促膝读书”所指不明确,未能写出景物的特点。

2.第五个画面。

(1)由学生朗读课文中有关桃林描写的部分:“如果你同意„„便长啸起来。”

(2)问:这一段描写,有些词语应该引起我们注意。如“半盘旧石磨”、“几尺断碑”、“一截旧阶石”、“怪样的家具”,一连几个数量词和形容词的使用,作者想说明什么?学生回答。明确:说明桃林并不是优美舒适的地方。

(3)问:为了进一步去说明桃林并不是优美舒适的地方,文章还有几处文字反复同一意思,你能找出这些语句并作简要分析吗?学生回答。明确:“但如果把那二三十棵桃树,半盘磨石,几尺断蝎,还有荞麦和大麻玉米,这些其实到处可遇的东西,看成了此所谓风景区的主要条件,那或者是会贻笑大方的。中国之大,比这美得多的所谓风景区,数也数不完,这个值得什么?”还有一处这样写:“在有闲的只想找一点什么来消磨时间的人们看来,这里坐的不舒服,吃的喝的也太粗糙简单,也没有什么可以供赏玩,至多来一次,第二次保管厌倦。”这几处文字,意在表明这桃林之极其普通,从而更好地突出“人类的高贵精神的辐射,填补了自然界的贫乏”这一意旨。这里实际用了“欲扬故抑”的手法。(4)老师讲述:

这一段的后半部分主要描写人的活动,写人的高贵精神。先写几个女的,“大概其中有一位刚接到家里寄给她的一点钱,今天来请请同伴”吃枣子喝茶,这是从物质方面去写的。下面主要写青年们的精神生活:“有几位,也围着一个石桌子,但只把随身带来的书籍代替了枣子和茶了”;“男女混合的一群,有坐的,也有蹲的,争论着一个哲学上的问题,时时哗然大笑”;“长石条上躺着一位,一本书掩住了脸”。他们是些怎样的人?明确:“他们走过‘天下最难走的路’”,是为真理、为抗日从四面八方投奔延安的革命青年。因为他们有理想、有追求,深知自己肩负责任,所以他们“不知道消磨时间为何物”,他们来桃林“只恢复工作后的疲劳,随便喝点,要是袋里有钱;或不喝,随便谈谈天”。这就表明了青年们生活充实、精神高贵。而桃林茶社正好是青年们休息、学习的好地方,所以“半盘旧石磨”成了“最漂亮的圆桌面”,“几尺断碑,或是一截旧阶石”成了“难得的几案”,“怪样的家具”成了“奢侈品”,“值得留恋”。这样的变化,充分增添了景色,人创造了第二自然。什么是第二自然?第二自然指的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青年们在精神物质两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可贵,就是创造了第二自然。

(5)这一画面写的是延安青年的休息——生活的一部分,表现他们高贵精神。所以,应该选用“桃林小憩”来概括这一画面的内容。

(6)第四、五两个画面,在描写和议论时,多次采用第二人称,这样写像是在与读者交谈,使读者如亲临其境,觉得特别亲切。从字里行间,我们能体会到作者激动炽烈的感情,读者也会深受感染。

3.第六个画面。

(1)正音释词。

清冽:li8,凉爽而略带凉意;有时表清凉之意。冽:寒冷。“冽”不能写成“洌”。

荷:h8,枪,背或扛着枪。荷,不读h6

刚性:坚硬的性质。

(2)学生朗读课文第8、9两个自然段。

(3)教师讲述:这个画面写两个士兵。一个是小号兵,另一个是站岗的荷枪战士。让我们先看作者是怎样去写小号兵的。(提问学生,学生思考回答,老师归纳)在写眼前的小号兵之前,先写“破空而来”的号声。作者受到感染,于是想起“贴照簿”上的小号兵,“挺直的胸膛和高高的眉棱”,给人的感觉是“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的警觉。”照相簿上的小号兵仅是侧影,但已经使作者衷心“赞美”,眼前的小号兵光彩照人,自然会令作者赞叹不已了。写贴照簿上的小号兵,衬托眼前的小号兵,使后者显得更鲜明、更加感人。接着是对荷枪战士的描写:“面向东方,严肃地站在那里,犹如雕像一样。”由于小号兵写得较多,已给人具体鲜明的印象,所以只是用“雕像一样”这样的比喻去写他巍然屹立,这一形象蕴含着很丰富的意义。正是由于有了这样的战士,我们的民族才能屹立于战火之中,我们的国家才不会被灭亡。

接着写飘动的红绸子,闪寒光的刺刀,写作者的感受:“动”感和“刚性”。至此,作者通过声音、色彩、感受,用比喻和衬托,完成了对两个战士的描写。看着屹立在祖国大地上的战士,感受到他们身上的“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警觉”的高贵精神,作者“仿佛看见了民族的精神化身而为他们两个”。这里所说的“民族精神”,在当时是指对内反对黑暗势力的统治,对外反对外来民族的侵略和压迫的精神。这一段议论在表达上同前面的议论有些不同。先用一个假设,然后作肯定,还用“真的”去修饰“风景”,表示毫无疑义,非常肯定之意,接着是一个感叹句,反复用了两个“伟大”。“伟大中之最伟大者”,战士身上体现了崇高的民族精神,还有什么比这更伟大的吗?作者赞美之情,充分地表达出来。(4)解决课后练习一有关问题。这一画面应以“北国晨号”来概括。

〖小资料〗

(一)作者。

茅盾(1896~1981),我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伟大的革命文学家,中国文坛的巨星。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省桐乡县人。1914年考进北京大学预科,开始接触进步思想。1916年到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职。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和早期共产主义运动。1921年在上海先后参加共产主义小组和中国共产党。同年和郑振铎、叶圣陶等人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对我国新文学运动产生了很大影响。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积极参加北伐,作革命宣传工作。大革命失败后,失掉组织关系,流亡到日本。1928年,以茅盾的笔名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蚀》(包括《幻灭》、《动摇》、《追求》三部曲)。1930年从日本回到上海,和鲁迅一起参加组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并担任“左联”的领导工作。1932年12月完成长篇巨著《子夜》,同时还完成了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等,这几部作品是茅盾的代表作,也是“五四”新文学中脍炙人口的优秀篇章。抗战爆发后,积极参加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1946年赴苏访问。1948年底到达华北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及第一次文代会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全国文联副主席,全国作协主席,文化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1981年3月27日在北京逝世。中共中央高度评价了茅盾光辉的一生,同年3月31日作出决定,恢复他的中国共产党党籍。指出他“是国内外享有崇高声望的革命作家、文化活动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同鲁迅、郭沫若等一起,为我国革命文艺和文化运动奠定了基础”。

(二)写作时间。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实现独占中国、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野心,继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又发动了侵略战争,发生了“卢沟桥事变”。同年8月13日,又向上海大举进攻。上海沦陷后,茅盾“带着一颗沉重的心”离开上海,像一只失去定夺的小船,浮荡颠簸,浪迹于香港、长沙和汉口。1939年3月又去新疆,在新疆大学任教。1940年5月离开新疆返内地,归途中在西安喜遇朱德同志,应邀到延安参观访问了几个月。在延安,他呼吸了清新的革命气息,目睹了解放区蓬勃的景象,激起了对解放区的热爱。他心灵的琴弦已为解放区军民的战斗生活所拨动。因此,同年年底到重庆后,他就写下了与《白杨礼赞》并称为姐妹篇的《风景谈》。

第二篇:风景谈说课稿

中学语文中考高考资源网www.xiexiebang.com 最新最全的考试资源网站www.xiexiebang.com 《风景谈》说课稿

一、说教材

1、《风景谈》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职业教中心《语文》基础版第二册第一单元第一篇。2.我想在教学设计中,首先要根据系统论所强调的整体性、联系性和条理性来把握所教课文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位置、文体要求和单元要求。这个单元是记叙文单元,重点是记叙的中心和材料,《风景谈》由六幅画面构成,看起来很散,但它们又由议论句子很好的有机的串连在一起正好反映了这个教学重点,很好的表现了中心和材料的关系,也能反映学生的认识过程,所以安排在第二册的第一单元之首。3教学目的:

在拟定教学目的的时候,老师心目中必须要装有语文教学大纲所明确规定的总目的,然后再根据学年目标、学期目标、单元要求和课文自身的特点,来确定教学目的。据此我就确定《风景谈》的具体教学目的为:

A.理解课文赞美抗日民主根据地军民战斗生活的思想感情,学习并发扬他们所代表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B.掌握课文中心与材料之间的关系,了解六个画面之间的联系。C.掌握课文准确、精炼、生动、含蓄的语言特色。

4、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的确定应体现课文的教学目的。据此《风景谈》的教学重点应是: A.掌握每个画面风景描写与人物描写的关系。B.掌握每个议论对画面的作用及议论之间的关系。C.掌握课文准确、精炼、生动、含蓄的语言特色。

5、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的确定既要考虑课文本身的特点,也要考虑学生的实际的实际情况故教学难点 A.风景描写与人物描写如何有机联系的 B.作者如何通过议论对人物进行赞颂的 C.哪些词语准确、精练、生动、含蓄

6、教学课时及内容安排 本课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作者及时代背景介绍,讲解第一幅画面。第二、三幅画面由学生讨论。第二课时:复习,学生讨论第四、五、六幅画面。总结本文特点。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提问法、讲解法、板书教学法。学法:讨论法、听记法

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法和学法,老师始终都要考虑到怎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切忌填鸭式、满堂灌,硬塞结论给学生。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得很形象:“真正的老师不是让学生观察已经峻工的科学建筑,而是带领他们一起去修筑基础的工程,直到修完科学的大厦为止。”另外,我们老师还要激思增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鉴于以上理论,《风景谈》共有六幅画面,如果依次讲解分析,那就显得平谈呆板。因此,我就根据教学的变式原则,采用教法:提问法、讲解法、板书教学法。学法:讨论法、听记法。具体的作法是:第一幅画面由老师示范讲解,其余五幅由学生讨论完成。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从分析文章的语文入手,分析第一、二、三个画面所蕴含的思想内容;了解中心与材料的关系

中学语文中考高考资源网www.xiexiebang.com 最新最全的考试资源网站www.xiexiebang.com 中学语文中考高考资源网www.xiexiebang.com 最新最全的考试资源网站www.xiexiebang.com 教学重点:一、二、三幅画面风景描写与人物描写的关系。教学难点:准确、精炼、生动、含蓄的语言特色。教 法:提问法、讲解法、板书教学法 学 法:讨论法、听记法

(一)导入新课

导入时,力求做到先声夺人,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起他们对课文的直接兴趣。

导语:描写风光景色的文章我们学了不少。“风景谈”即“谈风景”,这里为什么要用“谈”字呢?先由同学思考,然后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指政治寓于风景之中”这一句话。作者写风景实际上是为了写人,赞颂解放区的军民,赞颂那些主宰大自然、具有崇高的革命精神的延安儿女;而这一主题,很大程度上是靠文中的议论来揭示的,所以用一“谈”字。

这也与作者生活在重庆有关,为了能在重庆发表,文章只能写得含蓄些、隐晦些。第5页“黄土高原”,10页的“北国”,指的是延安。第6页多处描写了“河”,那就是“延河”。人物活动的描写,诸如欢歌掮犁夜归的人,从“生产”归来、操七八种文音、唱雄壮歌曲的有文化的青年人,在荒山石洞读书的人,走过“天下最难走的路”聚会在“茶社”里的青年,还有清晨号兵,都可以让人想到写的是延安人。

(二)、作者简介:

初中阶段学生已读过《白杨礼赞》,对作者已有一定的了解。所以,这里可让学生介绍,然后老师补充,明确几点;作者曾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和早期共产主义运动;长期从事革命文学活动,曾与鲁迅、郭沫若等人为我国革命文艺和文化运动奠定了基础;茅盾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子夜》,其他极有影响的作品还有长篇小说《蚀》(包括《幻灭》、《追求》)和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等。

(三)教学过程:

1、格式塔心理学认为,知觉并不是各种感觉碎片的叠加,而是首先感知到了整体的现象后才注意到构成整体的诸无素。据此,我在简介本文的写作背景之后,让学生速读课文,处理思考练习题一,从而明确六幅画面的名称。

它们分别为庄严妩媚的“沙漠驼铃”、古朴纯净的“高原晚归”、弥漫着生命力的“延河夕照”、清新怡然的“石洞雨景”、注入了“第二自然”的桃林小憩、粗犷刚性的“北国晨号”。这一幅画面展示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表现了“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乃是伟大之中尤其伟大者”。这样学生就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基本内容和思想感情,在这里也教学生学会利用“阅读提示”,帮助自己理解课文,从而完成教学目的。2.课文分析:老师示范分析第一幅画面(沙漠驼铃)

A.老师范读,学生齐读让学生找出具体描写沙漠的语句。(四顾茫茫一片、平坦、纯然一色、寂静)。在文中找出能概括沙漠特点的两个词语(最单调、最平板)。

B.找出具体描写驼队语句(黑句、安祥而坚定、昂首高步、铃铛“丁当”的柔声、和谐、长方形猩红的大旗)

C.指导学生探讨这一画面所蕴含的意义。沙漠这个大自然是最单调最平板“改变”之巨大,又用一个反问句强调改观后的沙漠就是“风景”。这一巨大变化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文章具体写沙漠的单调平板,反衬驼队出现后的庄严妩媚。段末的议论,揭示了“沙漠驼铃”这一景观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如果说描写的是“画龙”,那么段末议论则是“点睛”

D.这一段写的是猩猩峡外沙漠的景观,并不是延安的风景,为什么文章首段要写并不是延安的风景呢?

明确:它形象地告诉人们,无论多么荒凉、贫瘠的地方,只要有了人的活动,面貌就大为改观,这就突出了人主宰自然的伟大力量,表现“人类更伟大”。其次,这样写使文章别具一格,中学语文中考高考资源网www.xiexiebang.com 最新最全的考试资源网站www.xiexiebang.com 中学语文中考高考资源网www.xiexiebang.com 最新最全的考试资源网站www.xiexiebang.com 在它的基础上,下文逐一展开画面,层层深入地表现主题,呈层层铺垫、环环紧扣的特色。第三,这样写有一定的掩护作用,便于发表,适应同国民党反动派斗争的需要,也体现了本文含蓄的语言特色。

3.学生讨论第二、三幅画面。(分析“沙漠驼铃”采用的主要是接受学习的方法,在耳濡目染之中给学生以思维训练、学法示范),这一教学环节主要是学生在活动,采用的是发现学习的方法,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灵活性和创造性,运用这一方法也需要老师的指导,因此,在学生讨论时,区边巡视指导,力求做到因材施教。3.讨论学习第二个画面(高原晚归)

A.作者用了“于是”、“又”作衔接和过渡,所以很自然又想到另一个画面来 B.“黄土高原”加上引号,前面又用上“所谓”,后面再加感叹号,为什么要这样? 明确:黄土高原加上引号是表示它有特定的意义,需要强调,用“所谓”也是为了突出强调,懂得这一点,就很容易理解,这“黄土高原”指的是革命圣地延安,感叹号是表示强烈情感的,用在这里是表示一种赞美之情。

C.写山上的梯田,写山上的植物,是要写黄土高原的特色;穷山秃岭上开出了梯田,黄土高原上种上了庄稼,正好显示了人改选自然的力量。这些描写目的是为了突出人的活动。结尾的歌声描写则着力刻画“种田人”,在这战火纷飞的年代,在敌后能有这样的一份乐土,心情愉快,就是要表明他们是以劳动创造为乐事的人,显示了延安人民的精神面貌。

4.第三幅画面(延河夕照)描绘“静穆的自然”,描写“弥漫着生命力的人”。

A.这里写的是延安的山,延河的水。作者用准确、生动而又精炼的语言去描写景物,夕阳“将它的余辉幻成了满天的彩霞”,构成了美丽的静穆的景色,更好地映衬那些充满生命力的人们。B.这些人是什么人?

“看他们的手,这是惯拿调色板的,那是昨天还拉着提琴的弓子伴奏着《生产曲》的,这是经常不离木刻刀的,那又是洋洋洒洒下笔如有神的”,说明他们是一群文艺工作者。他们操着“七八种不同的方音”,“又用同一音调,唱起雄壮的歌曲”说明他们有着同一目标——抗日,从四面八方来到延安。他们吃的是小米饭和青菜,参加劳动后,手“一律被锄锹的木柄磨起了老茧”,但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在生产劳动中认识了生活和人生的意义,所以“兴奋地谈话”,发出“爽朗的笑声”,愉快地在河边戏水。在他们身上看不到一点困乏、一点厌倦,他们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静穆的自然有了这些弥漫着生命力的人,当然会织成了“美妙的图画”

C.第4自然段比第1段的议论推进了一层,由赞美“人的活动”到赞颂“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表达的情感也更强烈了,连用四个“伟大”,加一个“尤其”,还有句末的感叹号,对延安人发的劳动的生活的赞颂。

(四)、小结

1.第一个画面写“沙漠驼铃”,这不是抗日根据地的风景。在结构上,写这一段的目的在于揭示题旨,领起下文。

2.第二、三两个画面是写根据地军民的劳动生活,说明人的活动能使自然改观,人类比自然伟大,写到具有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尤其伟大。

(五)、布置作业

课后细读课文,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景物描写和议论的关系,完成作业第一题。

(六)、板书设计 沙漠驼铃

风景(沙漠):茫茫一片、平坦 纯然一色、寂静

最单调、最夹板 议论人类更伟大

人的活动:黑点、安祥而坚定

中学语文中考高考资源网www.xiexiebang.com 最新最全的考试资源网站www.xiexiebang.com 中学语文中考高考资源网www.xiexiebang.com 最新最全的考试资源网站www.xiexiebang.com 和谐、猩红大旗 高原晚归

风景(黄土高原):秃顶的山、梯田、高杆植物、月明之夜、黑的山、蓝的天

人的活动:掮着犁、姗姗而下、粗朴短歌 议论 自然伟大、人类更伟大

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尤其伟大

延河夕照:(面的描写)风景:夕阳在山、满天彩霞、河水汤汤、喧哗、雪白的泡沫:“急、冲、跌、喷”

人的活动:一对“生产”归来的人、兴奋的谈话、爽朗的笑声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从分析语言入手,分析四、五、六个画面所蕴含的思想内容 教学重点:掌握议论对画面的作用及议论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作者如何通过议论对人物进行赞颂的 教 法:提问法、讲解法、板书教学法 学 法:讨论法、听记法

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也主要是学生在活动,老师运用控制论的定向控制原理,使学生始终围绕着教学目的和教学重难点来发言,展开讨论。了解和学习第四、五、六幅画。

(一)、教学过程

1、第四幅画面(石洞雨景)

(1)在第1和第4自然段里,作者出赞美人的活动进而赞美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在第6自然段里,作者赞颂的又是什么呢?

明确: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用景物的荒凉衬托人的精神,还写到公园里“西装革履烫发旗袍高跟鞋的一对儿”,构成

对比,强调“只有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才能主宰自然。

(2)、“值得怀念”的是什么?值得怀念的是在沉闷的雨天、荒山石洞里那一对青年男女促膝读书的情景,作者认为这是“奇迹”,因为它体现了延安青年的高尚情操。

2、第五幅画面(桃林小憩)

桃林环境描写说明桃林并不是优美舒适的地方。“半盘旧石磨”成了“最漂亮的圆桌面”,“几尺断碑,或是一截旧阶石”成了“难得的几案”,“怪样的家具”成了“奢侈品”。“值得留恋”。这样的变化,充分增添了景色。(在这里请学生注意,本文所写的自然环境都不美,荒凉的沙漠,贫瘠的黄土高原,原始的石洞等,但在作者的眼中都是一幅幅风景,为什么?)就是因为,人创造了第二自然

3、第六幅画(北国晨号)

由照片(静态)写到现实生活中所见(动态),作者通过声音、色彩、感受,用比喻和衬托,完成了对两个战士的描写。看着屹立在祖国大地上的战士,感受到他们身上的“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警觉”的高贵精神,作者“仿佛看见了民族的精神化身而为他们两个。”这里所说的“民族精神”,在当时是指对内反对黑暗势力的统治,对外反对外来民族的侵略的压迫的精神。这一段议论在表达上同前面的议论有些不同。先用一个假设,然后作肯定,还用“真的”去修饰“风景”,表示毫无疑义,非常肯定之意。接着是一个感叹句,反复用了两个“伟大”。“伟大中之中学语文中考高考资源网www.xiexiebang.com 最新最全的考试资源网站www.xiexiebang.com 中学语文中考高考资源网www.xiexiebang.com 最新最全的考试资源网站www.xiexiebang.com 最伟大者”,战士身上体现了崇高的民族精神,还有什么比这更伟大的吗?作者赞美之情,充分地表达出来。

(三)总结本文特点

1、课文用准确、精炼、生动、含蓄的语言特色,运用了反衬和烘托的手法。

2、本文的议论六幅画面分四个层次,第一层是第一幅画面,说明有了人的活动自然就增色了,第二层是第二、三幅画面,一是延安的农民,他们愉快的劳动、二是知识分子,在生产劳动中生活和人生的意义,表明了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的伟大。第三层是第四、五幅画面,在贫瘠的环境中,人对自己思想境界的改造,在荒山石洞里读书,在桃林“茶社”探讨人生。第四层是第六幅画面使文章的思想感情达到高潮,赞美保卫延安的战士,而前面所写的一切安宁的生活,都是因为有他们的保卫,进而完成对崇高的民族精神的赞美,议论的句子在文中起了画龙点睛,层层递进,并且像一根红线把六幅画面串在一起,连在一体。

(四)、小结

1、第四个画面,写那在石洞中促膝而坐、“明白生活意义”的一对男女,表明人依然是风景的构成者,“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是“大自然的主宰”。

2、第五个画面,通过写人们在桃林茶社休息的情景,表现了“人类的高贵精神的辐射,填补了自然界的贫乏”,人创造了第二自然。

3、最后一个画面强调了民族精神的体现者——英雄战士乃是伟大中最伟大者,层层深入,最后完成主题。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第二、三、四题:

练习二目的是进一步理解中心与材料的关系,练习三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语言特色,练习四训练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和阅读理解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 石洞雨景(点的描写)

风 景:黄褐色的浊水、怪石峭壁

静寂灰黄、天然石洞

议论

人的活动:延安一对(促膝谈心)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

重庆一对(偎依低语)是“大自然的主宰”

桃林小憩(面的描写)

风 景:

二、三十棵桃树、半盘石磨、几尺断碣、荞麦、大麻、玉米

议论

人创造了第二自然 人的活动:书籍代替了枣子和茶争论哲学问题 北国晨号(点的描写)

风 景:空气清洌、朝霞、粉红的声色 议论

民族精神的化身伟大中之最伟大者

人的活动:小号兵、荷枪战士(严肃、坚决、勇敢、高度的警觉)

四、说板书

我在设计板书时借鉴了教育家沙塔洛夫提出的“纲要信号”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一些纲要信号,组成一个有机系统,尽量做到直观、简明、有序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中学语文中考高考资源网www.xiexiebang.com 最新最全的考试资源网站www.xiexiebang.com 中学语文中考高考资源网www.xiexiebang.com 最新最全的考试资源网站www.xiexiebang.com(A)

高原晚归(农民)延河夕照(知识分子)

沙漠驼铃(驼队)记叙:人的活动 石洞雨景(革命恋人)

北国晨号(士兵)桃林小憩(革命者)

板书(A)景是沙漠、高原、延河、石洞、桃林、北国、人物是驼队、农民、知识分子、革命恋人、革命者、士兵。景物描写从详到略进行,而人物描写从抽象到具体进行的。用以告诉学生人是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人,也就无所谓风景了。充分体现课文记叙的中心和材料的关系,在课文开始讲通过这个板书让学生把握阅读提示。

(B)自然伟大 人类活动 人类更伟大 伟大之中伟大

议论:人的活动是真的风景 崇高精神的人 伟大之中尤其伟大者

真风景 增添景色 伟大中的伟大者 创造第二自然

板书(B)充分展示了议论是如何层层递进表达中心的,第一个议论抓作者“自然与人类”的关系表现人在自然中的地位,第二个议论抓“人类的活动”伟大,第三个议论抓“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作为这里的证实”值得怀念。第四个议论抓人创造第二自然,第五个议论抓“那便是真的风景”。作者在这些议论中表现清晰的思路把他对抗日军民的赞美之情表现的十分充分,在课文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课文的写作特点时讲让学生把握议论和记叙的关系。

它们分别体现了本文的两个教学重点“人的活动”和“作者的议论”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把握中心,理解课文,理解思路。

五、现代技术的运用

为使教学的实效性增强,使学生更深入地得钻研课文,更为了使全体学生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自由而快乐地学习,我设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展开研究性学习的设计,培养了学生收集、整理、加工信息,自主探索和学习的能力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本篇我将主要应用图片、音响、录音等现代技术增加学生的形象感知能力,从单一的被动接受转化为全方们的调动主观能动性,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接受爱国主义熏陶,从而使他们更加的热爱、珍惜现在的生活。

中学语文中考高考资源网www.xiexiebang.com 最新最全的考试资源网站www.xiexiebang.com 中学语文中考高考资源网www.xiexiebang.com 最新最全的考试资源网站www.xiexiebang.com 这种教学方法有以下几个特点:能体现教师的主导性;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能体现分层教学原则,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学生理解探索问题有一个心理发展过程,这个设计分理解——鉴赏——评价——创造四个层次,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再者,学生程度不一,语文能力有差异,多媒教学具有很重的个人化色彩,学生可自主选择学习研究的内容和难度,教学目的的分层也给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提供了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受益。

中学语文中考高考资源网www.xiexiebang.com 最新最全的考试资源网站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风景谈》教案

《风景谈》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顺文章的总体结构,认识议论性语句在文章中的线索性作用;品味作者结构文章的匠心。

2.过程与方法:诵读、品读、赏析。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和平美好生活的真挚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对议论性语句线索性作用的认识。

难点:对文章总体结构特色的认识。

教学过程

导入:

作者:原名沈德鸿,字雁冰。1920年12月底,与郑振铎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茅盾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蚀》《虹》《子夜》《腐蚀》;中篇小说《路》《三人行》;短篇小说《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等。其代表作《子夜》,是中国现代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里程碑,显示了现代文学在长篇小说创作方面的实绩。

背景:《风景谈》写于1940年12月抗战初期,当时茅盾在香港从事革命文化工作,他1938年底应邀赴乌鲁木齐市(旧称迪化)主持‚新疆各族文协联合会‛工作,并在新疆文学院任教。1940年5月离新疆回内地,途经延安,应朱德邀请到延安参观并讲学。本文是1940年年底回重庆后写的。为了在国统区发表,全篇从谈风景的角度下笔,写得比较含蓄。用一幅幅有特点的风景画来表现解放区军民的战斗生活。在这个程度上说,‚风景谈‛即谈风景。

阅读要求:诵读课文,用四字短语概括六幅画面,并简要概括六幅画面的大致内容。明确:

1.沙漠驼铃”(1)

由《塞上风云》入题,介绍沙漠风光。重点描写渐行渐近的骆驼队使得沙漠风景发生了变化以至完全改观,与猩猩峡沙漠的死寂、单调形成鲜明的对照。

2.高原归耕(2)

主要写高原梯田中生长丛密、挺立的庄稼,写到了牛,写到了月明天蓝之夜以及唱着粗朴短歌的农人。

3.延河夕照(3、4)

主要写从生产归来的人们,他们操着七八种方言,兴奋地谈话,快乐地唱歌,爽朗地笑。原本是美术家、音乐家和木刻家的他们,享受着劳动带给人们的乐趣。

4.“窑洞雨景(5、6)

捕捉一个偶然的场景,定格了一个维美的画面。一对促膝读书的年青人,在雨景中带给人们别样的感受。

5.桃林小憩(7、8)

描写了茶社的简陋粗朴,只开花不结果的桃树,石磨盘,断石碑,破石阶凑成的‚茶桌‛ —一切都都是那样的简陋。然而,这里却有纯洁的交流,有快乐的读书,有热烈的讨论。

6.北国晨号(9、10)

为读者创设了一幅剪影:号音中透着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警觉的小号兵,雕像一般严肃、刺刀在朝霞中闪着刚性的寒光的哨兵。

赏读课文所描写的六幅画面

第一幅“风景画”: 沙漠驼铃(1)

1、思考:作者是怎样描绘第一幅“风景画”的?又是怎样“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的? 明确:

⑴.自然景观的特点:茫茫一片、纯然一色、哄哄火响。

⑵.人的活动的特点:高步的驼队成点成线成队、猩红的大旗、谐和的合奏丁当丁当、庄严妩媚。⑶.对比之后效果:完全改观。

⑷.议论重点语句: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⑸.手法归纳:衬托、先抑后扬、绘色拟声摹形。

2、这幅画面表现的是什么时间、地点,有什么景物、人物?沙漠的自然风光有何特点?文章突出这些特点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描写了沙漠自然风光写出了它的苍茫单调寂静等的特点,反衬驼队(人的活动)的出现

给沙漠带来了生气,并发表议论——自然界伟大,人类更伟大。(作者的基本观点,也是

全文的中心所在)。

3、思考:本文主要反映解放区军民的战斗生活和崇高的精神境界,而猩猩峡外一带的沙漠地区当时并不属于解放区,作者为什么要把它作为第一幅“风景画”写进来?

明确:①形象告诉读者,即使是最单调最平板的荒凉、贫瘠的沙漠地区,只要有了人的活动,面貌就会完全改观,这就说明了‚人类更伟大‛的观点,是层层深入地表现主题的第一

台阶;②这样写有一定的‚曲笔‛ 作用,便于发表,适应同国民党反动派斗争的需要。

4、教师小结:第一个画面(沙漠“风景”),是全文的引子。

沙漠,本是个大自然中最单调最平板的地方,而加上了人类驼队的活动,就变成了庄严妩媚的风景。沙漠与驼队,强烈的反差,证明了‚人类更伟大‛。如果说这段的描写是‚画龙‛,那段末的议论(这里是大自然的最单调最平板的一面,然而加上了人的活动,就完全改观,难道这不是‚风景‛吗?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则是‚点睛‛。

这一段先写猩猩峡外沙漠的景观,并非延安风景。首先,它形象地告诉读者,无论多么荒凉、贫瘠的地方,只要有了人的活动,面貌就大为改观,这就突出了人主宰自然的伟大力量,表现‚人类更伟大‛。其次,这样写使文章别具一格,在此基础上,下文逐一展开画面,层层深入地表现主题,呈层层铺垫、环环紧扣的特色。

第二幅“风景画”: 高原归耕(2)

1、这幅画面表现的是什么时间、地点,有什么景物、人物?人们表现出怎样的精神状态?

明确:蓝天、白云、黑的山、梯田和庄稼,成就了一幅剪影,伴随而来的是‚粗朴的短歌‛‚愉

快的旋律‛,反映出黄土高原(解放区)人民的辛勤劳作和他们的淳朴、愉快心情。

2、教师小结:第二个画面(描写种田人晚归的情景)。

写山上‚层层的梯田‛,写山上‚颀长而整齐‛的‚高秆植物‛,是写黄土高原的特色;也为了突出人的力量——穷山秃岭上开出了梯田,黄土高原上种上了庄稼,正好显示了人改造自然的力量。

以‚粗朴的短歌‛、‚愉快的旋律‛、‚歌声可是缭绕不散‛结尾,则着力刻画‚晚归人‛心情的愉快,表明他是以劳动创造为乐事的人,显示了延安人民的精神面貌。

在这一段中,作者给人物活动安排了一个非常美的背景:‚三五月明之夜‛,‚蓝的天,黑的山,银色的月光‛。优美的景色很好地衬托了人物,显示出了人物之美。种田人的出现,描写得特别富有诗意。一个‚长‛,一个‚掮‛,还有‚姗姗而下‛,歌声‚飘‛下来,这些词语用得准确传神,形象地把种田人的精神风貌表现出来了,富有诗情画意的景和人互相映衬,融为一体。

第三幅“风景画”: 延河夕照(3、4)

1、这幅画面表现的是什么时间、地点,有什么景物、人物?体现了什么精神境界?

明确:山地傍晚,夕阳、晚霞、干坼的黄土、汤汤的急流,一队知识青年‚生产‛归来,琅琅的笑语、雄壮的歌声弥漫着生命的活力,显示了他们充实的内心世界。着重写了搞文艺的师生朝气蓬勃的劳动生活及他们的欢乐,饱含激情赞美了知识分子的崇高革命理想和

革命斗争精神。环境优美,色调鲜明,烘托着人物组成生机勃勃的画面

归纳:这两幅画写延安儿女的劳动生活,说明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尤其伟大

2、教师小结:第三个画面,这一段先描绘“静穆的自然”,再描写“弥满着生命力的人”。⑴、“静穆的自然”

这里写的是延安的山,延河的水,作者用准确、生动而又精炼的语言去描写景物。写夕

阳,‚将它的余辉幻成了满天的彩霞‛,‚幻成‛一词写出了彩霞的绚烂多变,而这种绚烂多变又是由夕阳构成的,用得多么准确生动。写延河,‚河水喧哗得更响了,跌在石上的便喷

出了雪白的泡沫‛,这个‚跌‛字用得好,用人的动作去写河水,把河水突然从高处流向低

处的态势生动有形象地描绘出来了。作者从水的颜色(‚雪白的泡沫‛)、水的声音(‚喧哗‛)、水的态势(‚急‛‚冲‛‚跌‛‚喷‛)等方面去描写,把延河流水写得充满活力,与满天的彩

霞,构成了一幅美丽而静穆的风景画,很好地映衬了那些充满生命力的人们。

⑵“弥满着生命力的人”:

这是一群舞文弄墨的文艺工作者,也可以说是知识分子,他们操着‚七八种不同的方

音‛,‚又用同一的音调,唱起雄壮的歌曲来了‛,说明他们为了同一目标,从五湖四海来到

延安。他们吃的是小米饭和青菜,参加劳动后,手‚一律都被锄锹的木柄磨起了老茧‛,但

他们在艰苦环境中、在生产劳动中认识了生活和人生的意义,所以‚兴奋地谈话‛,发出‚爽朗的笑声‛,愉快地在河边戏水。在他们身上看不到一点困乏和倦怠,他们充满着旺盛的生

命力。静穆的自然有了这些弥满着生命力的人,当然就织成了‚美妙的图画‛。

3、思考:

二、三幅画与第一幅画比较,写法上有何异同?

明确:总的写法大致相同,即先描绘自然景观,次写人的活动,最后通过议论揭示‚画‛旨。

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人的活动‛的写法上:

第一幅写‚人的活动‛比较简单,虽然点到了人物的登场,但未‚亮相‛,连‚人形‛

也没有出现,而且只是把人作为‚风景‛的组成部分,而没有看成主宰大自然的能动者;

第二、三幅,写‚人的活动‛比较具体,不仅‚人形‛出现了,还可以听到他们的欢

歌笑语,看到他们的动作神情,窥见他们的内心世界。这两幅虽然也把人作为‚风景‛的有机体来写,但更重要的是把人作为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大自然的主人来写,从而

突出他们的‚崇高精神‛。这样写,就使第二部分(2-4段)的内容比第一部分(1段)深

化,因而第二部分末尾的议论‚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乃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

也自然地比第一部分末尾的议论‚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升上了一个台阶。

4、第4自然段的作用:

第4自然段的议论是对第二第三个画面而发的,这里的议论比第1段的议论推进了一层,由赞美‚人的活动‛到赞美‚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连用四个‚伟大‛,一个‚尤其‛,加上句末的感叹号,表达对延安人民的劳动、生活赞颂的情感更强烈了。

第四幅“风景画”: “窑洞雨景(5、6)

1、这幅画面表现的是什么时间、地点,有什么景物、人物?石洞里的“一对”和公园里的一对有什么不同?

衣着不同,地点不同,精神面貌不同的两对青年。一对城市青年谈情说爱生活平庸,延安一对清楚明白生活意义。

2、教师小结:第四个画面,着重赞美“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

这一个画面跟其他画面一样,先描写自然景物:“寂寞的荒山,原始的石洞”,还有“黄褐

色的浊水”,“怪石峭壁的崖岸”,然后写那两个在石洞里读书的青年人,他们“清楚明白生活意义”,“在任何情形之下,他们不倦怠,也不会百无聊赖,更不至于从胡闹中求刺激”,就使大自然顿然生色!

作者采用反衬法,用景物的荒凉来衬托人的精神。国统区城市公园里“西装革履烫发旗袍

高跟鞋的一对儿”和抗日根据地的“一对人儿”,从环境、衣着、行为和精神几方面构成鲜明的对比,作者认为这是“奇迹”,因为体现了延安青年的高尚情操,“使大自然顿时生色”,是“作为这里的主宰”的具体表现。

第五幅“风景画”: 桃林小憩(7、8)

1、桃林有什么自然景观?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这幅图画??

明确:桃树、半盘石磨、断碎旧阶、现成的石块、荠麦大麻(极为平常,无从构成美景,但

作者要我们‚从另一方面去看‛,用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去领略。作者对这里的风景是留恋的,带着深的感情,因为人类精神的高贵,足以弥补自然界的贫乏),休憩的青年或谈天、或讨论、或

聚会、怡然自乐,各得其所,构成了一幅恬然又生气勃勃的茶社图,从而赞美了解放区人民的高尚情趣。

归纳:第四五幅画写延安青年的学习与休息,表现高贵的精神填补了自然界的贫乏。

2、教师小结:第五个画面,写延安青年的休息━━生活的一部分,表现他们的高贵精神。

这一段描写中有些词语如‚半盘旧石磨‛,‚几尺断碑‛、‚一截旧阶石‛、‚怪样的家具‛等

一连几个数量短语和形容词的使用,说明桃林并不是优美舒适的地方,‚在有闲的只想找一点什么来消磨时间的人们看来,这里坐的不舒服,吃的喝的也太粗糙简单,也没有什么可以供赏玩,至多来一次,第二次保管厌倦。‛这几处文字,反复表明这桃林之极其普通,从而更好地突出‚人类的高贵精神的辐射,填补了自然界的贫乏‛这一旨意,这叫‚欲扬故抑‛的手法。

后半部分主要描写人的活动,写人的高贵精神。先写几个女的,‚大概其中有一位刚接到

家里寄给她的一点钱,今天来请请同伴‛吃枣子喝茶,这是从物质方面去写的。下面主要写青年们的精神生活。‚有几位,也围着一个石桌子,但只把随身带来的书籍代替了枣子和茶了‛;‚男女混合的一群,有坐的,也有蹲的,争论着一个哲学上的问题,时时哗然大笑‛;‚长石条上躺着一位,一本书掩住了脸‛。‚他们走过‘天下最难走的路’‛,是为真理、为抗日从四面八方投奔延安的革命青年。因为他们有理想、有追求,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所以他们‚不知道消磨时间为何物‛,他们来桃林‚只为恢复工作后的疲劳,随便喝点,要是袋里有钱;或不喝,随便谈谈天‛,这些都表明了青年们生活充实、精神高贵。而桃林茶社正好是青年们休息、学习的好地方,所以‚半盘旧石磨‛成了‚最漂亮的圆桌面‛,‚几尺断碑,或是一截旧阶石‛成了‚难得的几案‛,‚怪样的家具‛成了‚奢侈品‛而‚值得留恋‛。这样的对比变化,充分证明了‚人创造了第二自然‛!什么是‚第二自然‛?‚第二自然‛指的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青年们在精神、物质两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可贵,就是创造出的‚第二自然‛!。

第六幅“风景画”: 北国晨号(9、10)

第六个画面:这个画面写了两个士兵。一个是小号兵,一个是站岗的荷枪战士。

写眼前的小号兵之前,先写‚破空而来‛的号声。作者受到感染,于是想起‚贴照簿‛上的小号兵,‚挺直的胸膛和高高的眉棱‛,给人的感觉是‚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的警觉‛。这仅是侧影,但已经使作者衷心‚赞美‛,眼前的小号兵光彩照人,自然会令作者赞叹不已了。写贴照簿上的小号兵,衬托眼前的小号兵,使后者显得更鲜明、更加感人。

接着描写荷枪战士‚面向着东方,严肃地站在那里,犹如雕像一般‛,写他巍然屹立。这

一形象蕴含着很丰富的意义: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战士,我们的民族才能屹立于战火之中,我们的国家才不会被灭亡。

然后写飘动的红绸子,闪着寒光的刺刀,写作者的感受:‚动‛感和‚刚性‛。至此,作者

通过声音、色彩、感受,用比喻和衬托,完成了对两个战士的描写。看着屹立在祖国大地上的战士,感受到他们身上的‚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警觉‛的崇高精神,作者‚仿佛看见了民族的精神化身而为他们两个‛。这里所说的‚民族的精神‛,在当时是指对内反对黑暗势力的统治,对外反对外来民族的侵略和压迫的精神。

尾段的议论在表达上同前面的议论有些不同:先用一个假设,然后作肯定,还用‚真的‛

去修饰‚风景‛,表示毫无疑义、非常肯定之意。接着一个感叹句,反复用了两个‚伟大‛(‚伟大中之最伟大者‛),战士身上体现出的崇高民族精神,还有什么比这更伟大的吗?作者的赞美之情,充分地得到表达!

思考:9~10段的行文思路是怎样的?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明确:先写景观,再写人的活动,最后议论。

①总起:第一句话。-→②听:喇叭声破空而来;-→③想:贴照相簿上的侧影-→④

看:小号兵和荷枪战士-→⑤感:民族精神的化身-→⑥议:伟大中之最伟大者。

从听到‚嘹亮的喇叭声‛,而想到照相簿上的号兵的艺术形象,进而披衣出门去看现实生

活中的号兵形象,思维活动合乎逻辑,行文自然,层次清晰。

思考讨论:这些画面是否是孤立的?为什么?

明确:不孤立。

六幅画面紧紧扣住一个中心,即对延安军民的怀念和赞美。因而是一个整体,主要表

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除猩猩峡的沙漠风光外,其余五幅画面均描写了延安风光,并非漫无边际。

二是六幅画面都不着眼于表现延安的自然风光,而是全力讴歌主宰自然的人,这便是

贯穿作品始终的主旋律。

思考讨论:有人认为这六幅画面重复多余,顺序杂乱,你的看法是什么?

明确:不重复。

写不同的人,农民、文艺工作者、青年男女和战士的不同活动:劳动、生活、学习、休

息和战斗,反映了延安军民火热的生活和崇高的精神。

思考讨论:这六幅画面是按怎样的顺序组织起来的?

明确:

筛选并摘录出文章中的议论语句,共5句话:

1.这里是大自然的最单调最平板的一面,然而加上了人的活动,就完全改观,难道这不是‚风景‛吗?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2.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乃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

3.不过仍旧回到‚风景‛罢;在这里,人依然是‚风景‛的构成者,没有了人,还有什么可以称道的?再者,如果不是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作为这里的主宰,那又有什么值得怀念?

4.因此,这里的‚风景‛也就值得留恋,人类的高贵精神的辐射,填补了自然界的贫乏,增添了景色,形式的和内容的。人创造了第二自然!

5.如果你也当它是‚风景‛,那便是真的风景,是伟大中之最伟大者!

小结:上述议论语句中的‚伟大‛‚尤其伟大‛‚最伟大‛其实是把六幅画面的寓意清楚地分出了

三个等级。这些议论语句犹如一根彩线,贯穿起六幅画面,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一步步把读者引领到一个崇高的境界。因此,本文是以作者对人类与自然关系认识逐一深化为顺序把六幅画面组织在一起的。

五、全文小结:

课文的题目是《风景谈》,意思也就是谈风景。六幅画面的内容简述如下:

第一幅“沙漠驼铃”。先铺写塞外沙漠的无边无际,‚茫茫一片‛,‚纯然一色‛,后用驼铃丁当引入掌着猩红大旗领驼队行进于沙漠之中的人。通过画面色彩、画外音响听前后对比,表现人类比自然伟大。

第二幅“高原晚归”。黄土高原上,蓝天、明月、黑魆魆的山、丛密挺立的谷子构成了背景,掮犁牵牛的种地人,也许还跟着小孩,姗姗而下,成就了一幅剪影,伴随而来的是‚粗朴的短歌‛‚愉快的旋律‛。画面反映的是黄土高原(可看作是解放区的代名词)人民的辛勤劳作和他们的欢愉心情。

第三幅“‘生产’归来”。还是在黄土高原,彩霞满天,河水汤汤,一队知识青年‚生产‛归来。这些来自各地、从事各种文艺工作的青年,而今在生产劳动中‚一律都被锄锹的木柄磨起了老茧了‛,琅琅的笑语、雄壮的歌声弥满着生命的活力,显示了他们充实的精神世界。它和第二幅画写的都是‚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

第四幅“促膝读书”。‚沉闷的雨天,寂寞的荒山,原始的石洞‛,在并不生动鲜艳的底色上,忽然可见一对青年男女在山壁石洞中促膝而坐,正在学习讨论,于是大自然顿时生色。作者用某些人平庸的爱情生活与之相对照,突出这些知识青年丰富的精神生活:他们之间也有友谊和爱情,而友谊和爱情的基础便是高尚的生活理想。

第五幅“桃林小憩”。画面上活动着更多的人,更多的具有崇高精神境界的人。一片绿荫,半盘石磨,断碑旧阶,加上荞麦大麻,这些东西随处可遇,也实在算不上什么风景,然而在这里休憩的青年却使这块地方有一种特别的氛围。他们或谈天,或讨论,或学习,或聚会,恬然自适,各得其所。劳动、工作之余的稍事休息,正是为了以更饱满的精神投入新的战斗。

四、五两幅画旨在表明人类高贵精神的辐射能够填补自然界的贫乏,较前面两幅画,意义又深了一层。

第六幅“北国晨号”。由嘹亮的剌叭声带出画面,塑造了一名小号兵和一位哨兵的形象,他们沐

浴在霞光之中,屹立在山峰之上,英姿飒爽,严肃、坚决、勇敢,凛然不可侵犯。这两名战士是民族精神的化身。作者认为画面上这些站在民族解放斗争第一线的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乃是‚伟大中之最伟大者‛。

六幅画中,第一幅泛指人类的活动,其余各幅描写的地点都是解放区,描写的对象是解放区的人民和战士,不仅写他们的生产劳动、武装斗争,而且还写他们崇高的精神世界。可见作者名义上是谈风景,实际上是写人,而写人当中又突出解放区军民,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含蓄地说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的身上寄托着我们民族解放的希望。

六幅画面中,第一幅泛指人类的活动,其余各幅描写的地点都是解放区,解放区的人民和战士,不仅写他们的生产劳动、武装斗争,还写他们崇高的精神世界。可见,作者名义上谈风景,实际上是写人,突出解放区军民,尤其突出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含蓄说明,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身上寄托着我们民族解放的希望,是一曲优美的革命赞歌。

六幅画面从不同的角度“取景”:劳动的,学习的,休息的,战斗的,把人的活动与自然风景交融结合,紧紧围绕中心思想,将文章的主旨深刻地揭示出来了。本文在突现文章主旨时,先采用深情的叙述或描写,然后给予画龙点睛的议论,使每一个画面所暗含的意思都鲜明地展示出来,让读者有一个品尝、回味和梳理思路的过程,这种叙议结合的基本思路纵贯全篇,形成了一道清晰的文脉。

语言准确、精炼、生动。如:

1.表现色彩的:猩红大旗蓝的天黑魆魆的山银色的月光金黄的小米饭翠绿的油菜雪白的泡沫黄褐色的浊水绿叶满株粉红色的地毯一抹一抹的金黄色银白色的背景前一个淡墨的侧影红绸子额角异常发亮粉红的霞色……

2.表现声音的:哄哄的火响铃铛的柔声丁当丁当谐和的合奏雄壮的歌曲爽朗的笑声河水的喧哗马儿长嘶哗然大笑万籁俱静嘹亮的喇叭声……

3.表现形态的: 昂然高步排成整齐的方阵一杆长方形大旗层层的梯田高秆植物颀长而整齐,等待检阅的队伍似的,在晚风中摇曳,别有一种惹人怜爱的情态度山顶的谷子丛密挺立,宛如人头上的怒发姗姗而下从山顶上飘下来,直到他们没入了山坳河水汤汤急流熊熊的野火西装革履烫发旗袍高跟鞋的一对儿促膝而坐马儿搔痒虎头虎脑的青年挺直的胸膛高高的眉棱一位荷枪的战士面向着东方,严肃地站在那里,犹如雕像一般……

第四篇:高二语文《谈中国诗》

10、《谈中国诗》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了解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异同。

能力目标:

1.熟知中国诗歌特点,提高解读诗歌的能力。

2.掌握比较研究的方法,并学会借此研究其他文学现象。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热爱生活,热爱诗,热爱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

1.从段落构成的分析入手,了解作者构思的巧妙之处。

2.引导学生理解分析含义深刻的语言,品味作者用语之机巧。

教学难点:

1.分析文章以综合为纲,以比较为网的行文布局的特点。

2.品析文章中较为难解的句子。

教学方法:

1.反复诵读,了解大概。本文写得典范古雅,但凡遣词造句、行文布局、佳构机巧、言语妙喻都需要深入口味,反复吟诵。

2.串通文义,学习文法。理解本文首先需要掌握文章的行文结构。此文结构最大的特点在于开篇立论,明确论述的原则,然后逐层展开,分别论述,而在论述中又不失良机,随时比较,广引博征,使文章跌宕生姿,别具风采。

3.不求全貌,雕琢精义。理解本文的另一要点在于不求全貌,但求精雕细琢;特别是文中生动奇巧的妙言妙语,要用心揣摩体会。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不少优秀的中国古典诗词,你最喜欢哪一首?(学生背诵)为什么?中国“诗”(湿)其实是“干”的,是凝练的。读它就像吃压缩饼干,非要用水融一融才能吃得下去,这 “水”就是你的思想感情,你的直接经历或间接经历,你的思考,你的品味。那么西方国家的诗是否也像压缩饼干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钱钟书先生是怎样来看中国诗和西方诗的。(板书课题《谈中国诗》)

二、作者简介

出示课件:

钱钟书,字默存(1910---1998)

著名学家、作家。江苏无锡人。33年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35年赴牛津大学研读英国文学,后来到法国研读法国文学,学成回国先后任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学部委员等。他的治学特点是学贯中西,古今互通,探幽入微,钩玄提要,自成一家,被誉为文化大家。他淡泊名利,甘愿寂寞,著作等身,为一代宗师。

主要著作

《写在人生边上》(散文集)

《围城》(长篇小说)

《谈艺录》《管锥篇》(学术著作)

教师可补充几个事例:1910年11月21日出生于江苏无锡县。周岁抓周,抓了一本书,父亲为他正式取名“钟书”。

1920年,入无锡东林小学。父亲为钱钟书改字“默存”,要他少说话。

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报考时,数学成绩不及格,因中英文成绩特优,被破格录取。到清华的志愿是“横扫图书馆”,终日博览群书。每次考试第一名,还得过清华超等的破纪录成绩。1991年,全国18家电视台拍摄《中国当代文化名人》,钱钟书为首批36人之一,但他谢绝拍摄。下蛋母鸡的比喻。

1998年12月1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当晚,江泽民总书记亲自给钱先生的夫人杨绛打电话,对钱先生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在翌日新华社播出的新闻通稿中,出现“永垂不朽”字样。

1.给加点的字注音。

羡妒()桴鼓()一蹴而就()

轻鸢剪掠()眉眼蹙颦()槛外()

遥思远怅()吞言咽()理咻咻()然

【答案】dùfúcùyuānpínjiàn

2.解释加点的词语。

言有尽而意无穷:指诗文含义深刻,令人品味不尽。凑泊:勉强结合。

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见注释)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轻鸢剪掠:像轻盈的老鹰掠过天空。文中指中国诗的简短轻灵。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即跳出字面物象之外,才能得其个中三昧。

超以象外:形容诗文意境雄浑、超脱。也比喻置身世外,脱离现实的空想。

流毒:

槛:栏杆

一蹴而就: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但多用于贬义和否定句中;用于不能轻易就取得成功的巨大工程、伟大事业;形容求之过急。

一挥而就:指一动笔就写成。形容写字、画画、作文等很快完成。褒义。

一蹴而至:一下子就达到某种程度。

颦蹙:皱眉蹙额,形容忧郁的样子

尖刻斩截:文中指尖锐深刻、干脆利落。

安和:安详平和。

3、补写出下列诗句。

A别有幽愁暗恨生。

B此中有真意。

C淡然离言说。

D。

E、松下问童子。

F、壮士皆死尽,G阁中帝子今何在,H,明年花开复谁在。

I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J众鸟高飞尽,K采菊东篱下,三、整体感知,把握文意

1、写作背景:

本文发表于1945年12月,收入《钱钟书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原稿为英文,是他1945年12月6日在上海对美国人的演讲,后节译为中文。

钱钟书先生在观察中西文化事物时,不拒绝任何一种理论学说,也不盲从任何一个权威。他毕生致力于促使中国文学艺术走向世界,加入到世界文学艺术的总的格局中去。

为此,他既批评中国人由于某些幻觉而对本土文化的妄自尊大,又毫不留情地横扫了西方人由于无知而以欧美文化为中心的偏见。钱著对于推进中外文化的交流,对于使中国人了解西方的学术,使西方人了解中国的文化,起了很好的作用。本文就是这样的作品。

2、学生诵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划分结构层次。

明确:本文可分四部分。

(1)、说起中国诗和外国诗的一般印象,意中就有外国人和外国诗在。评论中国诗要在对比的前提下才能作出结论。

(2)、概括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规律。抒情诗——戏剧诗,没有史诗。是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

(3)、中国诗的特点:篇幅短小,这是由于押韵限制。

(4)-(5)、中国诗的特点:言有尽而意无穷,富于暗示性。

(6)、中国诗的特点: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7)、社交诗多,宗教诗几乎没有

(8)、总说中国诗与外国诗没有本质的不同,建议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深刻理解外国诗歌。

3、思考1:作者“谈中国诗”,归纳了中国诗的哪些特点?

(1)早熟――诗的发展

(2)简短 ――诗的篇幅

(3)富于暗示――诗的韵味

(4)笔力轻淡,词气安和――诗的风格

(5)社交诗多,宗教诗几乎没有,中西诗内容上差异不大――诗的内容

四、具体研读:

1、如何理解“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这句话?

这是对只读本国诗的人而言的。这样就不能立足于比较文学的立场,对中外诗歌进行比较,从而不能客观地评判本国诗与外国诗的异同优劣。进而全面地认识本国诗的特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思考2:作者在“谈中国诗的特点”时,主要采用了怎样的论说方法?请举例。(按特点顺序进行)

对比、类比、比喻(见课件)

3、当中涉及的具体难句解读:

A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解读:这句话的本体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中国诗”,即不是指中国诗歌中的某一类作品或某位诗人的作品,而是指中国诗的发展特点。早熟,是指“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早衰,是指“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腐化,是对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而言的)。这句话,借助比喻和比喻中的对比(“早熟”与“早衰”),从诗歌发展的角度,简要地说明了中国诗的艺术特征和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

B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

解读: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借梵文的《百喻经》阐释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上的缺欠,旨在批评;二是点明造成这种缺欠的根本原因。“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这样的建筑物就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作者以此作喻,批评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缺乏严密的逻辑性,往往脱离客观实际,没有坚实的基础,其结果必定影响艺术的健康、稳定地发展。这个批评是相当尖锐的,比喻中透出了强烈的讽刺意味。句中“聪明”一词是反语,是没有掌握艺术创作规律只凭臆断从事的思想方法。所渭的“聪明”不过是自欺欺人。“流毒无穷地聪明”,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上述思想方法的危害一一错误的东西长期得不到批评、抵制,反倒堂而皇之地沿传下去,贻害无穷。这处可以讨论,有人认为是含蓄表达赞美之情。

C、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

明确:比喻,说明中国的诗歌之短。

D、“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

明确:这个比喻生动,“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比喻形式和内容相互作用。“眉眼颦蹙”比喻中国诗的微妙精炼,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了。

E、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余下的只是静默一一沉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

明确:此句意在说中国诗的意蕴很悠远,但其表达风格却十分平和。

F把中国诗的“比重”比喻为“好比蛛丝网之于钢丝网”,“只吹着芦管”。把中国诗的狂放比喻为“文明人话,并且是谈话,不是演讲,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但有良心的人全听得见”。

G、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你们叫它“北京狗”,我们叫它“西洋狗”。《红楼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

明确:本句隐讽那些中西本位文化伦者,在西洋就充中国,在中国又算西洋的特点。巧妙诙谐。

第五篇:高二语文《谈中国诗》教案

《谈中国诗》是钱钟书所写,钱先生博学多能,兼通数国语言,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两方面均有卓著成绩。下面是小编分享的高二语文《谈中国诗》教案,欢迎大家参考!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了解大概。本文写得典范古雅,但凡遣词造句、行文布局、佳构机巧、言语妙喻都需要深入口味,反复吟诵。

2.串通文义,学习文法。理解本文首先需要掌握文章的行文结构。此文结构最大的特点在于开篇立论,明确论述的原则,然后逐层展开,分别论述,而在论述中又不失良机,随时比较,广引博征,使文章跌宕生姿,别具风采。

3.不求全貌,雕琢精义。理解本文的另一要点在于不求全貌,但求精雕细琢;特别是文中生动奇巧的妙言妙语,要用心揣摩体会。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不少诗歌,大家能背几首吗?(学生试背三两首)那么,这些诗歌有怎样的特点呢?(学生自由发言:语言的形象性、凝练性,结构的跳跃性等)如果要更进一步了解诗的特点,那么我们就听听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是怎样说的。(板书课题《谈中国诗》)

二、作者简介

出示投影:

钱钟书先生1910年出生于江苏无锡,1933年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1935年赴牛津大学攻读,获B.Litt.(Oxon)学位。后又至巴黎大学研究法国文学。归国后,曾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国立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上海暨南大学外语系教授,中央图书馆外文部总编纂等。解放后,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1953年转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新时期又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院特邀顾问,还曾任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钱先生博学多能,兼通数国外语。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两方面均做出了卓越成绩。解放前出版的著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用英文撰写的《十六、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文论及诗文评论《谈艺录》。其中《围城》有独特成就,被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外出版。《谈艺录》融中西学于一体,见解精辟独到。解放后,钱先生出版有《宋诗选》《管锥篇》五卷、《七缀集》《槐聚诗存》等。钱先生还参与《毛泽东选集》的外文翻译工作。主持过《中国文学史》唐宋部分的编写工作。他的《宋诗选注》在诗选与注释上都有高明识见,还对中外诗学中带规律性的一些问题作了精当的阐述。《管锥篇》则是论述《周易正义》《毛诗正义》《左传正义》《史记会注考证》《老子王弼注》《列予张湛传》《焦氏易林》《楚辞洪兴祖外传》《太平广记》《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的学术巨著,体大思精,旁征博引,是数十年学术积累的力作,曾获第一届国家图书奖。钱先生的治学特点是贯通中西、古今互见的方法,融会多种学科知识,探幽入微,钩玄提要,在当代学术界自成一家。因其多方面的成就,被誉为“文化大家”。

三、整体感知,把握文意

1.学生诵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划分结构层次。

明确:本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l段).交代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

第二部分(第2段),从整体上论述了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

第三部分(自“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至“我在别处也曾详细说明贵国爱伦坡的诗法所产生的纯粹诗,我们诗里几千年前早有了”),重点论述中国诗的各个特点。这部分又分三层:

第一层(自“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至“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从诗的篇幅上进行论述:中国诗的特点就是短,它形成的原因则是由于韵律的要求。

第二层(自“-一位中国诗人说”至“深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论述中国诗的意韵之美一一“言有尽而意无穷”,且富于暗示。

第三层(自“西洋渎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至“我们诗里几千年前早有了”),通过对比的方式具体论述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的风格。

第四部分(自“所以,你们讲,中国诗……”至“研究我们的诗准使诸位……觉得甜蜜的家乡困远征增添了甜蜜”),论述中国诗的总体特色,并且启示人们,论诗必须根据本国文化根基,只有这样才全面科学。

2.学生准确筛选有关段落中的信息,用恰当的语言概括中国诗的特征。

学生思考后,明确:与西方诗歌相比较,中国诗有以下特征。

第一,中国诗讲求抒情性并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第二,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诗体”配适“诗心”的需要。

第三,中国诗富于暗示性。

第四,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3.学生分组时论本文行文的特点.要求举例说明。

明确:本文在行文布局上的主要特点是以综合为纲,以比较为网,中外相容,古今兼顾,且处处都设机巧,让读者回味无穷。

比如要回答“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钱钟书巧妙地设下一个“陷阱”。他告诉我们,要用这样的问题来提问是不合适的。只有在具有居高临远的观点和将中外诗进行对比的情况下才能作出合理的结论。并且告诉读者,这种方法即是比较文学的方法。不多的几句话,就把基本观点和原则交代清楚了。以下的每一个论述几乎都包藏着对比和综合。

如中国诗的发展史问题,就由伏尔泰所引出,然后道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如谈中国诗的篇幅,则以爱伦坡的话立论。不仅指出了中国涛的特点及其原因,还指出了中国诗的特殊之处: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

在谈中国诗的意韵和特殊表达方式时,则援引了魏尔兰、济慈、维荣、莎士比亚、拜伦等外国诗人的见解,材料充实,说服力强。

四、品味文章的语言

方法一:学生自己找出感兴趣的句子自由发言。

方法二:教师出示投影中的句子让学生品析。

如用第二种方法,可出示下列句子供学生品味。

1.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2.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

3.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余下的只是静默一一沉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

4.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你们叫它“北京狗”,我们叫它“西洋狗”。《红楼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

5.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这事了不足奇。

教师提示:

1.这句话的本体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中国诗”,即不是指中国诗歌中的某一类作品或某位诗人的作品,而是指中国诗的发展特点。早熟,是指“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早衰,是指“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腐化,是对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而言的)。这句话,借助比喻和比喻中的对比(“早熟”与“早衰”),从诗歌发展的角度,简要地说明了中国诗的艺术特征和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2.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借梵文的《百喻经》阐释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上的缺欠,旨在批评;二是点明造成这种缺欠的根本原因。“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这样的建筑物就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作者以此作喻,批评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缺乏严密的逻辑性,往往脱离客观实际,没有坚实的基础,其结果必定影响艺术的健康、稳定地发展。这个批评是相当尖锐的,比喻中透出了强烈的讽刺意味。句中“聪明”一词是反语,是没有掌握艺术创作规律只凭臆断从事的思想方法。所渭的“聪明”不过是自欺欺人。“流毒无穷地聪明”,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上述思想方法的危害一一错误的东西长期得不到批评、抵制,反倒堂而皇之地沿传下去,贻害无穷。

3.此句意在说中国诗的意蕴很悠远,但其表达风格却十分平和。

4.本句隐讽那些对于西方文化不懂装懂的人。

5.此句意在讲对外国诗了解得越深,越能感受本国诗。

五、课文总结

钱钟书融会多种知识,探幽入微,条理精辟地论述了中国诗歌的特点。并在保证论述严谨周密的同时运用了大量比喻,使文章多姿多彩,幽默睿智。真不愧为“文化大家”!

六、布置作业

试用比较的方法探究:与中国古诗相比,中国新诗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征。

下载高二语文风景谈2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二语文风景谈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二写风景作文

    高二写风景作文 高二写风景作文1 三月的风,吹醒了枝头的新绿,回归的燕,锐利如剪的薄翅,为柳丝裁出轻盈的嫁衣,采一叶芬芳,挽一缕暖意,将乍暖还寒的气息装满禅意。阳光如约的日子,我......

    4《风景谈》教案

    《风景谈》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理解散文的‚形‛与‚神‛、‚景‛和‚情‛相辅相成的关系。 2.学习散文中准确、精炼、严密、生动的语言。 二 教学重点 1.材料的组织顺序......

    《风景谈》教学教案

    五年制大专《实用语文》第一册教案·风景谈 《风景谈》教案 【教学要求】 一、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深刻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作者把深刻政治内涵寓于自然风......

    《风景谈》教学设计

    《风景谈》是高中语文第二册散文单元的首篇,是茅盾在白色恐怖的年代里讴歌解放区军民的战斗生活和他们崇高的精神境界的一篇散文。对于本文的教学,教者多数采用逐个分析六幅画......

    《风景谈》阅读答案

    语文阅读理解在语文教学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是学生日常获取知识、信息重要方法,也是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必然需要和适应未来信息社会的必备技能。风景谈茅盾前夜看了......

    心中的风景作文高二

    心中的风景作文高二 心中的风景作文高二1 故乡斑驳的木门年复一年将成捆的月光收割,岁月在灶台上留下厚厚灰尘,屋顶的炊烟有多久没有在故乡的平野上升起,它就在我心里升起了多......

    风景谈 教案(精选5篇)

    《风 景 谈》 茅 盾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抓住事物特征,在描写中插入议论,深化思想内容的表现手法。 2.本文借助风景描写,表现解放区军民战斗生活和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

    高二语文

    高二语文< 论语>复习导学案1 编写 王惠丽审定 高二语文备课组使用日期2014-6-3 一教学目标 1复习12课字词句知识;2理解课文思想;3翻译重点语句. 二自主学习 1注音木铎( )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