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班音乐游戏《顽皮熊》
大班音乐游戏《顽皮熊》
大班音乐游戏《顽皮熊》
设计思路:
意图将“击鼓传花”这简单有趣而又总所周知的传统经典游戏,赋予有趣的情境,让每一位幼儿在活泼欢快的音乐中都有机会尝试按一定的节奏型一个接着一个往下传玩具“蜂蜜”和“顽皮熊”,并由此体验人际交流、审美想象、随乐律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活泼欢快的情绪,随乐合拍律动,玩传、追、领头人„„的顽皮熊游戏。
2.借助教师的语言提示,尝试有节奏地传,并在歌词的“哦”处开始玩追逐跑的游戏。
3.在游戏中,体验倾听音乐遵守规则,相互交流,有赢有输的游戏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有“击鼓传花”的游戏经验。
物质准备:毛绒玩具熊和蜂蜜罐各一个。
音乐准备:《顽皮熊》、CD机
游戏过程:
1、感受A段音乐活泼欢快的情绪,并随乐律动。
1)教师出示玩具“小熊”。
2)教师扮顽皮熊随乐示范一上肢动作,幼儿跟学。
3)教师唱谱(A段),一幼儿创编动作,其他幼儿跟学。
4)幼儿每人自编一动作,随A段录音律动。
2、学习随A段音乐有节奏地传“蜂蜜罐”、“熊”。(节奏型)
1)教师出示“蜂蜜罐”,引发幼儿传、摸的欲望。
教师:你们知道小熊最喜欢吃什么吗?
教师:你们想不想摸摸小熊和蜂蜜罐啊?
2)教师语言提示,幼儿练习一个接着一个拿、传 “熊”和“蜂蜜罐”的本领。
3)教师慢速唱谱,幼儿练习有节奏地拿、传“熊”和“蜂蜜罐”。
4)教师播放A段音乐,幼儿练习合乐拿、传“熊”和“蜂蜜罐”。
3、在A段传“蜂蜜罐”“熊”的基础上,倾听B段音乐,累加“熊追蜂蜜”的游戏情境。
1)教师唱谱,边玩边介绍B段“熊追蜂蜜”的游戏玩法。
玩法介绍:幼儿圆形围坐,从任意幼儿开始听音乐有节奏地传“蜂蜜”和“熊”(“蜂蜜”在前,“熊”在后),当音乐唱到“哦”字时,持“熊”者赶快去追持“蜂蜜罐”者。如果“熊”追到了“蜂蜜罐”,“熊”就赢了,反之“熊”则输。
2)师幼共同回忆熊追蜂蜜的玩法,重点倾听唱到什么字的时候开始追?(引导幼儿听到“哦”字,即追)
3)教师唱谱A+B,带幼儿玩游戏“传”“追”。
4)师幼再次讨论,强调游戏规则。(如:大家一定要在“哦”唱完后开始追逐;熊吃蜂蜜时,拿蜂蜜罐的幼儿可逗想吃蜂蜜的熊等。)
4、完整听音乐A段 +B段,玩传和追的游戏。
5、在A段“传”,B段“追”的基础上,累加随C段音乐玩领头人的游戏。
1)教师:刚才是谁赢?谁输?赢怎么办?输呢?
2)教师:谁当领头人。
3)A+B+C完整地随乐游戏一遍。
6、在A段“传”,B段“追”,C段“领头人”的基础上,累加随C段音乐圈上人轮流逗引领头人的游戏。
第二篇:大班音乐游戏顽皮小丑教案
《顽皮小丑》
大班音乐游戏
活动目标: 1.幼儿喜爱音乐,愿意快乐的跟随音乐参与活动。
2.幼儿初步了解音乐的结构,感知延长音5 和急促音3。
3.能跟随音乐做动作,熟悉动作的结构。
活动重难点:
1、幼儿听音乐练习相应的动作,熟悉动作结构,能跟随音乐做动作
2、幼儿初步了解音乐的结构,感知延长音5 和急促音3 活动准备:1.小丑头饰和红脸蛋卡片
3.音乐和视频《顽皮小丑扎气球》
一 导入练习延长音5和急促音3
听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做动作入场。
师:“宝贝们我是谁呀?今天呀,小丑我跟你们带来了一个好玩的游戏,仔细看哦,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教师简述游戏情节并练习延长音5和急促音3 在海底世界有许多可爱的小鱼们,小鱼们每天没事就喜欢在海里游呀游呀游,突然一直大鲨鱼张开了它的大嘴巴,张———— 咬,聪明的小鱼们一缩没被大鲨鱼吃掉逃走了。
师:“现在呀我邀请小朋友来当鲨鱼的大嘴巴,小丑我来当小鱼,看看那只鲨鱼嘴巴张的最大能迅速的把我这只小鱼吃到。
师:小丑带来的游戏好玩吗?现在呀小丑我想请你们听一段音乐,看看里面那一段音乐可以用来玩大鲨鱼吃小鱼的游戏,仔细听哦。《教师放音乐》
师:“找到了吗?那一段可以玩我们这个游戏呀?5是表示什么呢?3又表示什么呢? 师:“好吧,那么我们一起来试试看。《教师带领进行延长音5和急促音3的练习2遍,并请幼儿相互玩这个游戏》
二 听音乐完整的学习动作
1、听音乐,教师完整的示范动作第一遍 师:“看来小朋友都特别喜欢小丑我的游戏,小丑我太高兴了,为了表示你们对小丑我的支持今天呀,我还想给你们表演一个节目,仔细看哦,我会带来什么节目呢?”(教师跟音乐念:拍拍手点点头拍拍手准备好,5 3!5 3!5 3!哈哈哈)师:“我的表演好看吗?”
师:“现在小丑我可要考考你们了,刚才在音乐中我都做了哪些动作?”幼儿回忆动作
3.听音乐,教师示范动作第二遍,按顺序分解动作,幼儿练习动作 师:“哇!你们都好聪明哦,我就做了一边你们都记住了我做了那些动作,嗯,小丑我还是不服气,我还得在考考你们。
师:“好,我要再来做一遍,仔细看清楚哦这次小丑我要考小朋友的是,看看我先做的哪个动作,然后做了哪个动作。”
师:“我先做了哪个动作?” 幼儿:“飞吻” 师:“嗯,哇,今天都来了好多的老师朋友,用你做热情的飞吻来打个招呼吧!左吻 右吻 双手吻)
师:“好,飞吻后我们又做了什么动作?” 幼儿:“踏步” 师:“踏步,我们来踏一踏。”
师:“然后呢?做了什么动作?”
幼儿:“拍手,点头。” 师:“怎么拍的?拍了几下?我们来拍一拍。”(拍拍拍手点点头拍拍手准备好)
师:“然后呢,是什么动作?” 幼儿:“变小丑” 师:“小丑是怎样怎么变的?我们
一起来玩一玩”(教师带领幼儿再次练习延长音5和急促音3三遍)
师:你们学会了小丑变脸的方法吗?来,请所有小朋友跟你旁边的好朋友面对面,我们一起来玩一次吧,注意哦5的时候小丑可要慢慢的把你的脸给遮上等到我们3出来的时候可要迅速变脸了。我来看看那个小丑变得最快最好。《幼儿相互游戏三遍》
师:“变脸真有趣好高兴哦,高兴了我们要怎么样呢《哈哈笑》”(捧着肚子哈哈笑)
三 完整动作
1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动作第一遍
师:“哇聪明的孩子们,既然你们都把我的本领全记住了,为了奖励你们小丑我也给你们带来了礼物,看看你的小椅子下面有什么,那现在请你们带上我送给你们的小礼物站在你们的座位旁边跟着小丑我一起来玩玩吧。开始了。《音乐》
第二遍完整动作,教师指导,幼儿自己听音乐做动作 师:“很不错嘛!我的小丑们,现在呀
我不玩了,你们听音乐自己来做动作,我来看那个小丑学的最快最能干。记住哦听到5的时候要慢慢的把你的脸遮住,听到咪的时候要赶快变脸哦。《幼儿跟随音乐进行完整动作练习三遍,教师在一旁观看并做简单的指导》
四、游戏扩展
宝贝们你们实在太棒了,小丑我以后去外面表演节目的时候一定要带上你们。
师:“刚才呀,我们用了大鲨鱼吃小鱼的游戏来表示我们5跟3的玩法,然后还用小丑变脸的游戏来完了,那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除了这两种方法,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进行玩5和5的游戏,仔细看哦。
师:“请小朋友回到位子上,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个游戏还可以怎么玩。”
观看录像《顽皮小丑扎气球》
师:“可以怎么玩呀?哦,原来53还可以用来扎气球。小朋友想一想除了刚才我们看到的方法,你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请幼儿相互讨论,并请做的好的小朋友上台进行展示》今天我们就玩儿到这儿,跟客人老师们再见!”
大班音乐《玩皮小丑》课后反思
首先感谢园所给这次机会去学习,然后感谢何助理的指导和小周老师帮我配课。谢谢 目标:1.幼儿喜爱音乐,愿意快乐的跟随音乐参与活动。
2.幼儿初步了解音乐的结构,感知延长音5 和急促音3。
3.幼儿听音乐练习相应的动作,熟悉动作结构,能跟随音乐做动作。
课前准备:1.红鼻头和吹卷
2.蓝点和红点各10个
3.音乐《蓝鸟》、《小改》和视频《顽皮小丑扎气球》
活动过程和反思:
这是一节大大班奥尔夫音乐课《顽皮小丑》,幼儿随音乐安静进入教室,使幼儿身心放松进入音乐环境。我没有像以前一样直接出示教具上课,而是给幼儿一种神秘感,让幼儿闭上眼睛,随音乐想象,惊喜的出示教具。(我装扮的小丑)这样比以往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更能发挥孩子的想象力。
在让幼儿回忆、模仿教师动作时有意识的让主动愉快的回忆,这样能增强、训练幼儿的短暂记忆力。
然后是更加深入、熟悉音乐做动作。这个阶段也分为两次完成,第二次以幼儿随音乐自己做动作为主,老师指导。这样,幼儿在第二遍的游戏中通过自己回顾动作和老师的指导,加深幼儿对动作和音乐的记忆力,并使幼儿快乐的进入音乐游戏。
然后介入‘夹吹卷游戏’。在游戏中重点掌握音乐中的难点,节拍5——3,音乐游戏训练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反应能力和综合社交能力(幼儿可以随意去找玩的伙伴,人数不做固定,这样还可以激发幼儿创造更多的游戏方法)。鼓励幼儿大胆游戏。
最后是活动的拓展,幼儿观看视频《顽皮小丑扎气球》,了解不一样的游戏玩法,并激发幼儿想象更多的玩法。
在活动中有哪些方面不足,还请各位老师多提意见和建议。谢谢
第三篇:大班音乐游戏
大班音乐游戏
一、《快乐椅子舞》
目标:
1.学习踵趾小步跑,能随音乐完整地跳舞,感受活动的快乐。
2.尝试听音乐自由创编舞蹈,并学会与他人合作创编舞蹈,提高动作协调性。玩法:
首先完整欣赏音乐,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自由创编舞蹈《快乐椅子操》,创编围着小椅子开心跳舞的动作和用小椅子和同伴捉迷藏的动作。
二、《喜洋洋》
目标:
1.感知乐曲ABA三段体结构,感受乐曲表现的喜气洋洋的气氛。2.能根据音乐节奏首脑一致、身体协调地进行节奏练习。玩法:
幼儿感受音乐欢快活泼的气氛,并用动作感受乐曲的节奏。幼儿根据音乐性质选择合适的乐器,跟着音乐的节奏首脑一致、身体协调地进行演奏。
三、《苹果丰收》
目标:
1.能用拍手、跺脚等方式表现音乐的节奏型,并能看指挥协调一致地演奏。2.尝试根据图谱设计配器方案。
3.感受乐器音色的不同,体验合作演奏的乐趣。玩法:
幼儿随音乐《苹果丰收》做律动入场,用拍手方式表现乐曲的节奏型,并看指挥协调一致地演奏。引导幼儿根据图谱设计配器新方案,幼儿分声部演奏乐器。
四、《捏面人》
目标:
1.掌握歌曲的节奏,熟练地演唱歌曲。
2.能即兴在念白部分创编“捏一个…干什么”的歌词。3.感受歌曲的韵味以及说唱的乐趣。玩法:
幼儿欣赏歌曲《捏面人》,熟悉旋律,初步表演说唱部分。再即兴念白部分创编“捏一个…干什么”的歌词,感受乐曲的韵味以及说唱的乐趣。
五、《吃西瓜》
目标:
创编动作表演《吃西瓜》的律动,体会其中的滑稽、幽默。玩法:
幼儿倾听《吃西瓜》音乐,并能和同伴一起主动地学唱歌曲。幼儿创编切西瓜、吃西瓜等动作,并且边唱边表演。
六、《幸福拍手歌》
目标:
从游戏入手,通过口念、手打达到动作、舞蹈、语言与音乐的紧密结合,培养孩子们良好的乐感和对音乐的兴趣。玩法:
(1)熟悉歌曲,掌握弱起后的强拍。
(2)幼儿跟随教师学唱歌曲,并按照在休止节拍处拍手两下。
(3)创编歌词并表演。“如果感到幸福还能做什么?”,引导幼儿说一说,唱一唱,并在休止街拍处用动作做出来。如拍拍肩、跺跺脚等。
七、《看谁拍得好》
目标:
在幼儿熟悉掌握乐曲旋律、节奏的基础上,尝试创编各种节奏型来进行演奏。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体验创作活动的快乐。玩法:
(1)老师出示几张节奏型卡片。如xxx xxx xx x | 要求幼儿看卡片用拍手、拍腿或跺脚动作正确地拍出来。(2)出示 x xx |x xx | x x | x —|的节奏卡片,引导幼儿编出与该节奏型相符合的语言节奏来。如:小蜜蜂|花蝴蝶|飞来|了—|,长鼻子|长鼻子|卷起|来—|
八、《拉拉勾》
目标:
1.感受歌曲中人物情绪的变化,学习用两种不同的唱法来演唱歌曲前后两部分。2.探索在歌表演中运用眼神、动作、表情与他人交往。3.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玩法:
幼儿离开座位找朋友,边唱歌曲边即兴表演,让幼儿在自由、轻松、活泼的氛围中通过自编的动作表现歌曲内容,加深情感的体验。吵架时:你也生气了,我也生气了。不理不睬,不理不睬。小嘴巴往上翘呀、小嘴巴往上翘呀。和好时:你伸小指头,我伸小指头。拉拉勾,拉拉勾,拉拉勾。我们又做好朋友呀,我们又做好朋友呀。
九、《挤奶》
目标:
1.掌握硬肩、硬腕、挤奶、等蒙古族舞蹈的基本动作。能合拍地做动作。2.让幼儿进一步感受蒙古族舞蹈的风格。玩法:
全班幼儿坐在椅子上,注意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启发幼儿较好较快地掌握动作,同时能通过动作、体态、表情表现出内心自豪、喜悦的心情。
(1)左手叉腰,右臂稍曲肘,右手手心向外,由胸前向右侧打开。(2)右手不动,左手动作同上右手,方向相反。(3)两手叉腰头向左右侧轻轻摆动四次(表示高兴)。
(4)左手聚在左前方(手臂弯曲手心向外)。右手手心向下,从胸前向右下方移动,做抚摸牛的动作两次。
(5)向左、右做卷袖动作一次。
(6)上体右前倾,两手手心相对,手腕向中间摆动两下做挤奶动作(一拍一下)。(7)两手轮流由上往下捏挤(先右后左,一拍一次)。(8)动作同上,方向相反。
(9)两手在体前做挤奶动作四下(先右后左)。(10)拍手三下。
十、《谁是小熊》
目标:
根据音乐的快慢做出不同的动作,听音乐按时迅速找到座位坐下,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玩法:
将椅子摆成圆圈,数量比参与游戏的幼儿数少一把,幼儿围着椅子站成圆形。
(1)幼儿面向圈心唱歌,边唱边表演。
(2)幼儿随音乐绕着椅子跑,音乐停止立即找到一把椅子坐下。
(3)教师问幼儿:“小熊是谁呀?”坐下的幼儿用手指着没有找到椅子的幼儿说“小熊就是他”
(4)没有找到座位的幼儿搬走一把椅子,游戏重新开始。
第四篇:中班音乐游戏《熊和小鸟》
中班音乐游戏:熊和小鸟
设计意图:
本音乐节选自美国动画片《三只小猪》。结构为ABABC,A段结构工整,由四个乐句构成,乐曲节奏明显,好像一只可爱的熊在走走玩玩。B段乐曲由十六分音符表现出欢快的旋律,仿佛一群小鸟在飞来飞去。C段乐曲旋律欢快,具有舞曲的性质。选择熊与小鸟的形象与乐曲比较贴切,且动作比较容易区分和表现。
游戏中两个角色交替出现能较好地满足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动静交替,使游戏更加丰富。而角色之间共同舞蹈的情节也能给予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更多的交往机会。
游戏玩法:
A段:熊在树林里一拍一下地走,膝盖弯曲。
B段:熊累了,停下休息,小鸟找空隙到处飞,不碰到熊。A段:熊继续走路,小鸟摆好造型不动。
B段:熊又停下休息,小鸟飞来找熊做好朋友。
C段:熊与小鸟快乐地合作舞蹈。熊与小鸟告别,分别回自己的家。
活动目标:
1、通过熊走、小鸟飞、熊与小鸟跳舞的情节和动作,感知乐曲的结构。
2、迁移已有舞步经验和对称技能创编B段音乐的舞蹈动作,尝试根据同伴的动作主动调整自己的动作。
3、在游戏中用微笑、互看对方等表情,学习与同伴交流。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1)幼儿在日常活动中,模仿过各种小动物(小鸡、小鸭、小猫、小狗等),并能弯曲膝盖走路。
(2)有小碎步走的经验。
2、材料准备:幼儿用书、VCD、CD、图片(熊与小鸟)
活动过程:
一、观察幼儿用书画面,描述角色形象。
1、教师:森林里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引出音乐游戏中的角色)
幼儿:有熊和小鸟;他们在玩游戏。
教师:熊是什么样子的?大家来学学熊走路的样子。(引导幼儿迁移原有的应验,模仿熊 走路的样子。)
教师:熊走起路来是什么样的?(反馈幼儿腿部动作和身体姿态,强调膝盖要弯曲。)
教师:我们一起学学熊到森林里去玩耍吧。(集体再次模仿熊走。鼓励幼儿用体态表现出熊的憨厚可爱。)
2、教师:谁来学学小鸟飞?(请个别幼儿师范用小碎步表现小鸟飞的动作。)教师:小鸟飞时脚走的是什么舞步?手臂应该怎样做?(强调脚步踮起小碎步移动,手臂自然地上下挥动。)
二、熟悉乐曲旋律,帮助幼儿了解乐曲的结构和角色之间的关系。
1、教师:我们来看看熊与小鸟是怎么玩游戏的。(播放VCD,引导幼儿重点观察音乐游戏中的角色变换。)
教师:森林里,谁先来了?谁又来了?他们在干什么?(倾听音乐,教师带领幼儿逐一出示角色图片,帮助幼儿理解音乐中角色出现的顺序。)
2、教师:我们听着音乐在座位上玩游戏。听到熊出来的音乐时,我们就做熊的样子;听到小鸟出来的音乐时;我们就一起做小鸟的动作;听到他们在一起舞蹈的音乐时,我们就一起做跳舞的动作。
倾听音乐,教师指图,幼儿跟着音乐用动作表现角色形象,注意提醒幼儿做动作不相互碰撞和干扰。
三、分段跟随音乐做相应动作,熟悉游戏动作和规则。
1、教师:听听是谁来了?(引导幼儿感受A段“熊走”音乐节奏的平稳。)
教师:熊出来散步了。我们一起来学学熊走路的样子。(带领幼儿学习按乐句交替做熊走和熊转圈的动作。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提示,强调一句换一次,要求按节奏一拍一下地做。)
2、教师:听听这段音乐像是谁来了?(引导幼儿感受B段“鸟飞”音乐的欢快旋律。)
通过反馈帮助幼儿学习控制自己的身体动作幅度,选择空地“飞”。跟随B段音乐,感受舞曲的欢快旋律,与教师共同舞蹈。
四、随音乐完整游戏,回忆和巩固游戏规则。
1、教师:熊出来的时候,小鸟在干什么?小鸟出来的时候,熊又在干什么?(1)教师引导幼儿观看录像,明确游戏规则:熊走时小鸟不动,小鸟飞时熊不动。
(2)幼儿分男孩和女孩扮演角色,随音乐完整游戏。注意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熊走时小鸟不动,小鸟飞时熊不动。
2、重点练习C段结伴舞蹈。提醒幼儿在结伴舞蹈前做好准备:找到朋友,面对面站好。
教师:让我们到森林里一起游戏吧。教师引起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幼儿随音乐进行游戏。鼓励幼儿用愉快的表情相互交流并表现乐曲的欢快旋律。
王锦燕
第五篇:大班音乐游戏教案
大班音乐游戏教案
《谁是木头人》
一、活动目标
1、熟悉感受乐曲欢快的旋律,区分乐曲中的长音和短音。
2、学会用不同的的动作表现乐曲中的旋律。
3、能与很多的小伙伴进行游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感受合作的快乐。
二、活动重点
熟悉乐曲中的旋律,掌握不同旋律的变换。
三、活动难点
学习不同旋律中的不同动作,并能与小伙伴合作游戏。
四、活动准备
《奥尔夫幼儿园音乐游戏mp3》、音乐播放器
五、活动过程
师:小朋友们,大家好!生:老师好!
师:今天呀,老师要带你们玩一个超级好玩的音乐游戏,想不想玩呀? 生:想…想!
师:那现在请我们的小朋友们小手放背后,小眼睛看老师,坐坐好 师:谁做得好呀? 生:我做得好呀!
师:现在老师告诉你们咱们待会儿要玩的是什么游戏
师:咱们要玩的游戏叫做《谁是木头人》,老师现在要给大家听一个音乐,小朋友们要仔细听哟(播放音乐)
师:小朋友们是不是听了好几种旋律的音乐呀? 生:是!
师:在我们的音乐中是有不同动作的,等音乐一停,我们的小朋友就要停下来,扮做木头人,不能再动哦,谁要是动了,就要在旁边等我们其他小朋友玩游戏,游戏结束后再给我们大家表演节目。小朋友们,听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真棒。现在老师先给你们演示一下
师:(边放音乐)在放这个音乐的时候,我们的小朋友就要做这样的动作。师:(边放音乐)听到这个音乐的时候,我们的小朋友就要这样向右手边走。你们知道哪边是右吗?举起你们的小手给老师看下 师:对的,小朋友们都很棒
师:(边放音乐)突然听到这个音乐的时候,小朋友们就是木头人了,这个时候老师就要看看谁在动了,如果发现哪个小朋友在动的话,那么老师就要请他在旁边看其他小朋友玩游戏了。
师:小朋友们都知道怎么玩了吗? 生:知道了!
师:小朋友们,我们现在要开始玩游戏了。师:请小朋友们牵起你们的小手围成一个圈 师:老师现在要放音乐喽……
…… 师:停!
…… 师:开始!
…… 师:停!
……
师:我们的游戏结束,有多少小朋友是木头人呢?
六、活动延伸
请途中被淘汰的小朋友为大家表演节目,可以单人表演,也可以找搭档一起表演,表演形式自定
七、活动意义
1、有效地锻炼了音乐感知能力和对音乐节奏的把握。
2、促进了幼儿之间感情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