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礼记.冠义教学设计
《礼记·冠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把握文意。
2、通过翻译文中重点句子分析作者观点。
3、理解文中重要哲学概念的内涵。
4、理解礼义、冠义的具体内容、主要原则与精神实质。
教学重点:
1、文言知识的积累,理解经典名句的含义。
2、引导学生熟读成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关和价值观,坚定正确的人生信念。
教学难点:
1、文中重要哲学概念的理解,主要原则与精神实质。
2、思考礼义、冠义思想的现代价值。探讨“礼义”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教学方法:以诵读为主,自学法、点拨法、讨论法。
教材分析:《礼记·冠义》篇系统阐述了“冠礼是礼仪的起始”的观念。
举行冠礼就是要提示行冠礼者:从此将由家庭中毫无责任的“孺子”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只有能履践孝、悌、忠、顺的德行,才能成为合格的儿子、合格的弟弟、合格的臣下、合格的晚辈,成为各种合格的社会角色。只有这样,才可以称得上是人,也才有资格去治理别人,才能继承和发扬华夏礼仪文明。因此,冠礼就是“以成人之礼来要求人的礼仪”。换句话说,冠礼是华夏礼仪在华夏成员心中的“奠基工程”、“基础工程”,所以,儒家将冠礼定位于“礼仪之始”,给了它极高的文化地位。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2012湖南卫视《成人礼---18岁的选择》
二、题解:“冠者,礼之始也。”冠礼是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礼仪。《礼记》云:“夫礼,始于冠”、“男子二十,冠而字”。对于冠礼非行不可,《礼记》的解释是:“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故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照这么说,不懂礼义的就不是人了,不行冠礼,则一生难以“成人”。
冠礼从氏族社会盛行的成丁礼演变而来,一直延续至明代。具体的仪式是由受礼者在宗庙中将头发盘起来,戴上礼帽。由于要穿戴的服饰很多,包括冠中、帽子、幞头、衣衫、革带、鞋靴等,于是分为3道重要程序,分3次将不同材料制成、代表不同含义的帽子一一戴上。“三加”之后,还要由父亲或其他长辈、宾客在本名之外另起一个“字”,只有“冠而字”的男子,才具备日后择偶成婚的资格。
三、诵读:
1、教师范读。
2、学生齐读。
3、学生自由朗读。
四、文言知识积累:
1、实词:“所以”、“是故”、“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1)“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所以,……的原因”。..(2)“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使举动端正,使态度端正,使言谈恭顺。(“正”、“齐”、“顺”三词都是使动用法。)(3)“是故”,所以的意思。
2、文言句式: “冠者,礼之始也。”是判断句。
3、重点句子翻译:
①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翻译: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有礼义。礼义的开始,是在于使举动端正,使态度端正,使言谈恭顺。
② 冠者,礼之始也。是故古者圣王重冠。
翻译:所以说冠礼是成人之礼的开始。因此古代的圣王都很重视冠礼。③所以敬冠事,敬冠事,所以重礼,重礼,所以为国本也。翻译:只敬重冠礼才会敬重礼仪,敬重礼仪才是国家的根本。
④故孝弟忠顺之行立,而后可以为人,可以为人,而后可以治人也。翻译:所以,孝、悌、忠、顺的德行确立,然后才真正成为大人了,成为人,然后才能治理别人。
⑤是故古者重冠,重冠故行之于庙,行之于庙者,所以尊重事。尊重事而不敢擅重事,不敢擅重事,所以自卑而尊先祖也。
翻译:因此,古人很重视冠礼,重视冠礼所以要在宗庙进行。在宗庙进行,是用来表示对重大隆重事情的尊重。尊重这样的隆重事情因而不敢随便就做这样的隆重事情。不敢随便就做这样的隆重事情,是用来表示自己的卑小和尊敬祖先的。
五、课文内容解读:
礼文化是华夏文化的核心,华夏礼仪分为“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五种类型,冠礼属于嘉礼的一种,它是一个新的成人第一次践行华夏礼仪,冠礼也是冠者理解华夏礼仪的起始,进入华夏礼仪系统的起始。《礼记·内则》 把一个人的生命划分为不同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任务。“二十而冠,始学礼”,二十岁,是学习和践行华夏礼仪的开始,一个孩童,经过了冠礼的教育和启示,获得新的思想导引和行为规约,在冠礼的引导下,真正进入华夏礼仪的语境。
《礼记·冠义》篇系统阐述了“冠礼是礼仪的起始”的观念。
举行冠礼就是要提示行冠礼者:从此将由家庭中毫无责任的“孺子”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只有能履践孝、悌、忠、顺的德行,才能成为合格的儿子、合格的弟弟、合格的臣下、合格的晚辈,成为各种合格的社会角色。只有这样,才可以称得上是人,也才有资格去治理别人,才能继承和发扬华夏礼仪文明。因此,冠礼就是“以成人之礼来要求人的礼仪”。换句话说,冠礼是华夏礼仪在华夏成员心中的“奠基工程”、“基础工程”,所以,儒家将冠礼定位于“礼仪之始”,给了它极高的文化地位。
六、冠礼的意义:
“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教导孩子让他能够懂得礼义,首先就在于这三件事。第一是要求容貌体态的端正。站要挺直,坐要稳重,这是行为端正最起码的要求,如果这些都做不到,哪能再谈其他的约束检点呢?其次是指脸上的颜色表情必须齐一。齐一有两层意义:一是指表情不许有太多的变化,一是指诚于中、形于外的表里如一。一则要求外表的端庄稳重,不可流于过份的情绪化;一则要求诚恳朴质,不可流于诡谲奸诈。这些都是“言必先信,行必中正”(《礼记?儒行》)标准典型的基础教养。第三则是指言语辞令方面,必须要求和顺。所谓「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礼记?祭义》),这是最浅显的道理,所以做父母的总是管教孩子,不许说脏话,不许骂人。再则同样是一句话,可以说得温和委婉,也可以说得硬梆梆的,但效果反应则完全不同。还有敦厚朴实的表现方式,必然会给予人良好的印象,伶牙利齿,甚至尖刻锐利的言辞,难免会伤人。所谓言为心声,期望孩子的心性淳朴厚道,自会先从言辞的委婉和顺上作基础教养的要求。
人的成长固然有一段过程,而初步的成熟则更需要教育的培养和生活的历练,不可能是点铁成金,一蹴而成的。所以如果把冠礼看作是一种表示成人的形式,不如说是家庭教育的毕业典礼来得更为恰当。
七、作业:谈谈你对“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这句话的理解。
第二篇:《礼记》教学设计
《礼记》教学设计
《礼记》教学设计1
知识与技能
了解《礼记》相关知识,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熟读并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在反复诵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能当堂成诵。
2.了解类比说理的方法,认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明白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
2.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重点能对照注释翻译课文,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难点
1.了解类比说理的方法,明白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
2.联系《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社会生活,与文中“大同”社会相比,看有无相似之处。
教法朗读法、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教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2课时
虽有嘉肴
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帧《礼记》誉千秋。或许同学们对《礼记》不甚了解,但《礼记》中的名言却常常在我们的耳畔回响:“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告诉我们要勤于钻研;“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启迪我们要做好规划,有的放矢;“苟利国家,不求富贵”教育我们要有为国为民的情怀……可见,《礼记》影响之深广。
今天,就让我们亲近《礼记》,领悟为学之道。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它与《周礼》《礼仪》合称“三礼”。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汉民族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的问答,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
《虽有嘉肴》节选自《学记》。《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据郭沫若考证,《学记》作者为孟子的弟子乐正克。《学记》对教育作用、教育目的、学校制度、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至师生关系、教师问题等方面,都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和理论的阐述。
齐诵读
1.生读课文,给难字注音,划分朗读节奏。
2.出示课件,认读,把握节奏。
(1)读准字音
嘉肴(yáo)弗食(fú)自强(qiǎng)
教学相长(zhǎng)兑命(yuè)学学半(xiào)(xué)
(2)把握节奏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3.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解决字词句问题。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①虽有嘉肴(嘉:美好;肴:用鱼、肉做的菜。)
②弗食,不知其旨也(食:吃)
③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至道:最好的道理;善:好处。)
④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是故:因此,所以)
⑤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反:反思;自强:自我勉励。)
⑥故曰:教学相长也(长:促进)
⑦其此之谓乎(其:表示推测语气;此之谓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此……之谓乎”是一种固定句式,通常翻译为“大概说的就是……吧。”)
(2)古今异义词。
虽有嘉肴(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弗食,不知其旨也(古义:主旨今义:味美)
教然后知困(古义:困惑今义:困难)
学学半(古义:教今义:学习)
(3)翻译下列句子。
①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即使做好了一桌美味的菜肴,如果不亲自品尝,就永远不会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学习,就永远不知道它的好处。
②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因此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才能知道有困惑的地方。
③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知道自己不足,然后才能自己反省;知道自己有困惑的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励。
4.口头翻译全文,师生一起矫正。
1.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要从“虽有嘉肴”写起?
从“嘉肴”写起,是为了由“嘉肴”“至道”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有“嘉肴”“至道”作类比,教与学的关系就浅显易懂了,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
2.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才能知道有理解不了的地方。教和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3.“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相同点: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
不同点: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学的关系: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说得直接全面,是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后者则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将学的部分暗含其中,说得含蓄委婉,是对前者的补充论证。
二者关系:前者是全文的观点,后者是引用论据来补充强调观点的,二者并非并列关系,而是主从关系。
4.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作者是怎么论述的?
本文主要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本文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继而引入“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
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
“教学相长”还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有时候,可以采用教的方式学习。比如,尝试把自己的理解讲给同桌听,看看他的反应。如果他能明白,可能表明你确实理解透彻了;如果他仍有疑惑,可能表明你的理解中存在漏洞或缺陷,这时候就可以“知困”而“自强”。
本文论述了学习要重视实践的重要性,要求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是否正确,即实践出真知。另一方面,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
本文说理逻辑严密,条理分明。多使用对偶句,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
虽有嘉肴类比引入弗食佳肴,不知其旨弗学至道,不知其善逐层论证学知不足,教后知困不足自反,知困自强引用作结——学学半,此之谓教学能相长实践出真知
学习本身是一种实践活动,必须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的正确。
由此,我想到了教学活动。其实教学本身是一个双边活动,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不可能高效迅捷地获取知识;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便不得施展,事倍功半。就像《师说》中说的那样“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只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而已,就让我们共同学习吧。
大道之行也
同学们,在20xx年主席提出了“中国梦”这一伟大构想。其实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孔圣人就提出了一种社会模式,他称之为大同社会。那么大同社会到底是怎样一种社会呢?它具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就走进选自《礼记》的《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人民流离失所;周王室日渐衰微,礼崩乐坏。“士”私学兴起,形成了许多思想流派,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各个学派都提出自己的治国理念和主张,儒家提出了“上下有分,等级有序;尊贤礼士,君仁臣义;君民同乐,轻敛薄赋”的政见主张,以实现“大同”的理想社会。“大同”社会不仅仅是儒家治国理想,更是我国几千年来的梦想。
1.自由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句。
(1)掌握以下文言实词。(多媒体投影)
①大道之行也(施行)
②选贤与能(同“举”)
③讲信修睦(培养)
④故人不独亲其亲(故,所以。独,单独。亲,以……为亲)
⑤矜(guān,同“鳏”,老而无妻的人)
⑥皆有所养(供养)
⑦男有分(fèn,职分,职守)
⑧货恶其弃于地也(憎恨)
⑨不必藏于己(私藏)
⑩谋闭而不兴(兴起)
盗窃乱贼而不作(乱贼,指作乱害人的事。作,兴起)
故外户而不闭(户:门。闭:关闭,插门)
(2)翻译句子。
①大道之行也。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
②天下为公。
天下是公共的。
③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
2.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读出课文节奏。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3.感知文章整体内容。
第一层(“大道之行也……讲信修睦”):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阐述“大同”社会基本特征。
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总结全文。指出“大同”社会的美好。
1.再读课文,注意文中停顿:
(1)第一层:首句“大道之行也”用提顿语气读,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内涵;“天下”三句用分列语气读。
(2)第二层:本层全用排偶句式,共有四组,每组后当作一顿,要读出层次感。有些字有统领作用,如“故人不独……”中,“人”统领以下两句,“使老有所终……”中,“使”统领以下四句,其后均当作一顿。最后一组谈“货”“力”观念,此两字后亦当作一顿。
(3)第三层:“是故”用承上作结的语气读。“谋闭而不兴”中“闭”属下读。“而不闭”一语后停顿可稍长。末句是全文结论,要读得字字分明、语气肯定。
2.如何理解文中提出的概念:“大道”“大同”“大道之行也”?
(1)大道,指儒家推行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
(2)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3)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
3.“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4.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
课文第二层有三句话,三句话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1)满足生存需要,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各个年龄段的人或者说人一生中的各个阶段都能受到应有的照顾,得到合适的安排;“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需要特别关爱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生活保障。
(2)满足发展的需要,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分”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
(3)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心竭力去工作,工作着并快乐着,把共同劳动看作是分享快乐。
5.任何想象都是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中有无当时现实社会的影子?
文章第三层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总括方式,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这其中已经折射出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形:社会变乱纷呈,动荡不安;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盗贼横行,混乱不堪。
6.迁移探究
(开放性题目,分组讨论,在对比中思考,在思考中复习。)
(1)“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所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世外桃源”的境界显然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是艺术地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启发学生透过“桃源”中的生活现象来认识这个社会,例如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为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了(由此推知矜、寡、孤、独、废疾者也同样受到社会的照顾)。
(2)孔子的“大同”社会的理想实现了吗?21世纪的中国社会,是“大同”社会吗?
学生联系历史知识和现实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入探究,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教师不要随意评判,应以表扬鼓励为主。
(3)请说一段话描绘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重在激发学生进行大胆新奇的联想和想象,营造一种畅游理想未来的热烈气氛。
本文通过对理想中的社会特征的描述,阐明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作者对这个理想社会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1.结构严谨,说理透彻。
文章第一层首先对“大同”社会进行纲领性说明,然后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最后总括并定名为“大同”。全面具体地展现了古人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
2.阐述道理,条理清晰。
文章在阐明“大同”社会政治纲领的内容时,按逻辑关系,由政权归属谈到政权所属的条件,最后谈到在德才兼备的领导者的管理下,所呈现出的诚信、和睦、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在阐明之后,很自然地阐述了在这些纲领维护下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分三个方面展开,从物质生活谈到了理想观念。既全面又条理清晰地反映了作者的思路。
3.运用排比,突出气势。
本文语言气势强盛,一气贯注,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文章通过运用排比手法来做到这一点。如“使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等语句,句式整齐,节奏分明,增强了语势。
大道之行也社会纲领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基本特征社会关爱,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理想社会谋闭不兴,盗乱不作外户不闭太平盛世心驰神往
教后反思
从军事的角度我认为:战场是瞬息万变的,课堂也是瞬息万变。因为人是战争和课堂的主导者,所以如战争的双方一样,学生的学情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前提的,这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调节学生学习的情绪,及时加以引导。再好的教学案需要实战检验才可以判定它的优劣。
《礼记》教学设计2
目标:积累文言词语,大道之行也教案课堂反思。疏通文意。了解大同社会的特点。背诵课文。重点:疏通文意。背诵课文。难点:文章语言的精美。过程:
一、导入:由桃花源引出人们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引出大同社会进而引出本文。介绍《礼记》。
二、读背课文。1读课文解决生字词,。读课文解决重点词语的意思。3读课文疏通文意。5再读课文试着背诵课文。
三、问题探讨:1大同社会的纲领是什么?2大同社会的基本特性是什么?3大同社会美好的前景怎么样?四、读诵课文。具体过程:176班,先利用课前十分钟让学生预习,重点自主解决词语和疏通文意。因此上课后,学生直接进行疏通文意环节。各小组找出重点词语解释并疏通选文的意思。然后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试着背诵文章。接着探讨三个问题。老师巡视,和学生共同讨论。明确问题的答案然后在黑板上板书答案。接着和同学们共同分析答案。然后,老师根据板书内容,引导学生背诵课文。最后学生反复读诵,品味语言的精美。175班因为没有进行预习,因此多加了一个读课文解决生字词的环节。因为175班的同学不宜使用分组讨论的方式,因此采用老师讲解和学生回答问题相结合的办法依次进行,文意疏通,问题探讨,背诵等环节。反思:因为有了预习学生能够直接进入滔滔环节,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但有的学生预习并不充分,只是等着别人的发言。因此监督是十分必要的`环节。文章不长内容也比较好理解,留了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读背品味语言这一环节也不错。175班没有预习,学生给你学习积极性在打点折扣,效果自然不好。在这样的班课很难上好。讲的快了听不懂,讲的慢了,没人听。讲的深了思路赶不上,讲的浅了,学生便索然无味。兼顾全面的工作真难做。
第三篇:《礼记》一则——教学设计
《礼记》一则(教学设计)
城南初级中学 谷利娜
【学习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熟读并背诵课文。(重点)2.准确翻译文句,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重点、难点)3.联系实际,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自己的学习。(难点)【学习方法】
朗读法、讲授法、谈话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导入
平时你一定听说过“四书五经”,那么它指的是哪些书呢?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
“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本文就节选自《礼记·学记》(板书课题)
二、了解出处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专著。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礼记》五经之一。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他的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而得名,即对“礼”的解释。《礼记》全书用记叙文的形式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表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画,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三、明确目标(出示课件)
四、预习检测
1、给下列红字注音: 佳肴()()
自强()
兑命()
学学半()
2、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解释下列字词。
虽()
旨()
至道()
善()
困()
是故()
自强()
自反()
3、翻译句子
教学相长()
“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五、学习研究课文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注意读准字音,体会语调)学生朗读(小组形式练习)反复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语气,节奏鲜明。诵读展示。(小组形式展示)有味的正读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2、速读课文,根据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难懂的词语,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疏通文意。(小组练习)
3、有味的译读课文(小组展示)
4、积累重点词语的意思
(1)虽:即使;佳:美好;肴:用鱼、肉做的菜。(2)食:吃;旨:味美;(3)至道:最好的道理;善:好处。
(4)是故:因此,所以;困:不通,理解不了。(5)反:反省;自强:自我勉励。(6)长:促进。
(7)其:表示推测语气;此之谓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此„„之谓也”是一种固定句式,通常翻译为“大概说的就是„„吧。”
5、合作探究
1)、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
教学相长。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会自我勉励,不断提高。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2)、你同意这个观点吗?(学生各抒己见)
3)、本文说理逻辑严密,条理分明。想一想: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要从“虽有佳肴”写起? 明确:从“佳肴”写起,是为了由“佳肴”、“至道”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有“佳肴”、“至道”作类比,教与学的关系就浅显易懂了,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论证”。
6、拓展延伸
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请谈谈“教学相长”的道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示例1: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
示例2:“教学相长”还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有时候,可以采用教的方式学习。比如尝试把自己的理解讲给同桌听,看看他的反应。如果他能明白,可能表明你确实理解透彻了;如果他仍有疑惑,可能表明你懂得理解中存在漏洞或缺陷,这时就可以“知困”而“自强”。
六、脉络梳理
七、主题揭示
八、当堂背诵展示
板书设计:
《礼记一则》
道理:教学相长 论证:类比论证
教学反思
这篇文章主要论述了“教和学相互促进”的道理。如何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呢。我在导客部分是这样设计的:平时你一定听说过“四书五经”,那么它指的是哪些书呢?这样,学生就知道了原来《<礼记>一则》是选自《学记》,而《学记》则是有名的“五经”之一,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就来了。
为了抓住重点,我是这样设计课文问题的: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学生马上能回答出来:教学相长。经过小组讨论,大家达成共识: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会自我勉励,不断提高。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我继续发问: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这时学生讨论热烈,各抒己见。为了突破难点,我提出这样的问题:本文说理逻辑严密,条理分明。想一想,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要从“虽有佳肴”写起? 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得出结论:从“佳肴”写起,是为了由“佳肴”、“至道”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有“佳肴”、“至道”作类比,教与学的关系就浅显易懂了,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论证”。最后,我设计了一个拓展延伸题: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请谈谈“教学相长”的道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学生基本上能就自身的学习经验说出这个道理给自己的启示。
对于本文的内容,我没有设计过多的问题,只是紧紧扣住教学的重难点来设计问题,在课堂上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学生能就这些问题经过思考回答出要点,这时这节课的成功之处。这节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翻译部分如何提问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我还没有想好。
授课图片
第四篇:《礼记》二章教学设计
一三 《礼记》二章 《礼尚往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积累本文重要字词;理解课文所论述的内容;熟读成诵。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地朗读,养成古文语感;结合课文注解、查工具书,掌握重要字词以及句子翻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领会“礼尚往来”的道理。
教学重点:背诵课文;积累重要文言字词;理解并翻译课文内容。教学难点:积累本文重要字词。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作品简介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相传是西汉戴圣编纂。
《学记》,《礼记》的其中一篇文章。该篇记录了秦汉以前的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和方法。《学记》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文章。
二、诗意理解
礼要有来有往,送礼不回礼不礼貌;收礼不送礼,也是不礼貌的行为。礼节重在相互往来:有往无来,不符合礼节;有来无往,也不符合礼节。在人际交往中,人们之间应平等相待,互助互济。
三、寓意: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从礼纪中可得出这样的结论:整个东亚及东南亚的文化的精华均是传承华夏文明就是确证。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礼仪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
中国古代的“礼”和“仪”,实际是两上不同的概念。“礼”是制度、规则和一种社会意识观念;“仪”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的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程序。在中国古代,礼仪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需要,从宗族制度、贵贱等级关系中衍生出来,因而带有产生它的那个时代的特点及局限性。时至今日,现代的礼仪与古代的礼仪已有很大差别,我们必须舍弃那些为剥削阶级服务的礼仪规范,着重选取对今天仍有积极、普遍意义的传统文明礼仪,如尊老敬贤、仪尚适宜、礼貌待人、容仪有整等,加以改造与承传。这对于修养良好个人素质,协调和谐人际关系,塑造文明的社会风气,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现代价值。
四、礼教育:
是指礼节教育、礼仪教育、礼貌教育。礼貌是大家在交往过程中表示敬重、友好的行为规范。礼仪即是礼节和仪式。礼仪首先表现在仪态和仪表。
1、基本的仪态表现: 仪态包括:(1)学会微笑,(2)基本的礼貌用语,(3)基本的站姿、坐姿、行姿。仪表包括:(1)个人的发型(2)个人的着装。
2、校园礼仪和校园外礼仪:
校园礼仪包括:(1)课堂礼仪(包括作好课前准备和遵守课堂纪律和课后礼仪)(2)师生间礼仪(3)同学间礼仪和(4)男女同学间礼仪。
校园外礼仪还包括、公德、爱心、孝心和与人为善等。
五、拓展:千里送鹅毛的故事:
发生在唐朝。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诗曰:“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这个故事体现着送礼之人诚信的可贵美德。
六、作业: 写一篇关于礼仪的小短文
《教学相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积累本文“旨”、“至”、“困”、“自反”、“自强”等重要字词;理解课文所论述的内容;熟读成诵。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地朗读,养成古文语感;结合课文注解、查工具书,掌握重要字词以及句子翻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领会“教学相长”的道理。
教学重点:背诵课文;积累重要文言字词;理解并翻译课文内容。教学难点:对“旨”、“至”、“自反”、“自强”等字词的掌握。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品简介导入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相传是西汉戴圣编纂。
《学记》,《礼记》的其中一篇文章。该篇记录了秦汉以前的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和方法。《学记》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文章。
二、.解题
提问: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教学相长”(板书)这四个字。追问,为什么这么读?
引导:“音随意转”,读音随着字的意思的不同而发生改变。
让学生拿出字典查找“教”、“相”、“长”三个字,把三个字的读音及其重要义项记到笔记本上。教师进行讲解。
教:
jiao4①教育、教导:有教无类;②宗教:教父
jiao2①传授(把知识、技能传给别人):教书、教他写功课、教他跳舞
相:
xiang2①相互;②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
xiang4①外貌、外观;②辅佐、辅助;③仔细看
长:
chang2①长短、长度;②长处
zhang3①生;②生长;③年长;④增进、增长
明确读音。这个词的意思是,教与学二者相互促进。通过教学,不但学生得到进步,教师自己也得到提高。
三、检测预习
1、给下列字注音。长()嘉肴()强()学学半()
2、理解重点词语。
虽有嘉肴 弗 食 不知其旨 虽有至道 是故 困 自反 自强 教学相长
四、整体感知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文章读一遍。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断 句、领悟感情 2.示范性朗读。3.学生互相点评。
五、以小组为单位,合作翻译全文。
六、合作探究
1.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作者是怎么 论述的?(论证思路)2.“虽有佳肴”一句有什么作用? 3.读完本文,你有哪些体会?.
七、布置作业:背诵本文。板书设计:
《学记》
学--- 知不足 ---自反
长———促进 旨———味道困 ——困惑,不理解嘉———美好 教——-知
第五篇:1中庸2礼记教学设计
1、中庸(节选)
教学目标:
1、梳理字词障碍,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2、疏通文意,把握节选部分主旨。
3、反复诵读。
4、认真体会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并且做到辩证对待。教学重难点:
1、梳理字词障碍,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2、疏通文意,把握节选部分主旨。
3、认真体会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并且做到辩证对待。教学方法:
自学,合作探究,讲授,诵读 教材和学情分析:
《中庸》内容较为晦涩,学生积累不够,需要留足自学和合作探究的时间。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中庸》是中国古代学子日常诵习于心的修身经典,他们自幼吟诵,到十七八岁已经能够基本理解篇章的含义,并自我修习。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中庸》节选部分就讲述了修身的重要道理,那么它到底都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二、教材自学
同学们自行参照课下注释,并借助于工具书,疏通字词障碍。完成课堂小测验。明确:
(1)素其位:安于现在所处的地位。素,平素。现在的意思,这里作动词用。(2)夷:指东方的部族;狄:指西方的部族。泛指当时的少数民族。(3)无入:无论处于什么情况下。入,处于。(4)陵:欺侮。(5)援:攀援,本指抓着东西往上爬,引申为投靠有势力的人往上爬。(6)尤:抱怨。(7)居易:居于平安的地位,也就是安居现状的意思。易,平安。(8)俟(si)命:等待天命。(9)射:指射箭。(10)正(zheng)鹄(gu):正、鹄:均指箭靶子;画在布上的叫正,画在皮上的叫鹄。完成全文翻译:
明确:君子安于现在所处的地位去做应做的事,不生非分之想。
处于富贵的地位,就做富贵人应做的事;处于贫贱的状况,就做贫贱人应做的事;处于边远地区,就做在边远地区应做的事;处于患难之中,就做在患难之中应做的事。君子无论处于什么情况下都是安然自得的。
处于上位,不欺侮在下位的人;处于下位,不攀援在上位的人。端正自己而不苛求别人,这样就不会有什么抱怨了。上不抱怨天,下不抱怨人。
所以,君子安居现状来等待天命,小人却铤而走险妄图获得非分的东西。孔子说:“君子立身处世就像射箭一样,射不中,不怪靶子不正,只怪自己箭术不行。”
“君子实行中庸之道,就像走远路一样,必定要从近处开始;就像登高山一样,必定要从低处起步。
四、合作探究
(1)节选部分一共三节,你能用原文概括出每节的内容吗? 明确:(1)君子素其位——安然
(2)反求诸自身——反思
(3)行远必自迩——踏实
(2)你从中悟到什么道理?小组合作讨论。学生分小组合作,代表分享:
(一)素位而行近于《大学》里面所说的“知其所止”,换句话说,叫做安守本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安分守己。这种安分守己是对现状的积极适应、处置,是什么角色,就做好什么事,如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先生所说:“自己是什么就做什么;是西瓜就做西瓜,是冬瓜就做冬瓜,是苹果就做苹果;冬瓜不必羡慕西瓜,西瓜也不必嫉妒苹果„„”然后才能游刃有余,进一步积累、创造自己的价值,取得水到渠成的成功。
事实上,任何成功的追求、进取都是在对现状恰如其分的适应和处置后取得的。一个不能适应现状,在现实面前手足无措的人是很难取得成功的。回到我们在《大学》读解里面举过的例子,一位教授,因偶尔发现卖大饼的人很赚钱,一个月一两千,比自己给大学生上课还赚得多了许多,于是便放下课不上而去卖大饼。
这样做值得吗?不值得,这就叫做不守本分,不“知其所止”,这个例子也许举得有点极端,但它却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在面对是否“下海”问题时的一个真实报道。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诸如此类的例子其实还可以举出许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这山望到那山高”,实质上是没有认识清楚自己,迷失了方向。
与“这山望到那山高”密切相关的另一种迷失是不满足自己的职位,总是奢望向上爬,奢望高升,总是怨天尤人,而不像圣人所说的那样“反求诸其身”。用耕云先生在其禅学讲话中的说法:这种人没有认识到“一部机器,大的轮轴固然重要,但如果少了一个小螺丝钉,就会出故障,就会由松散而解体。所以每个部门,每个环节,每个人的工作都很重要,也唯有人人都能构成需要,才能形成整体的健全。”其实,耕云先生在这里所说的道理,也正是毛泽东号召我们“向雷锋同志学习”,“做一颗革命的螺丝钉”的情神。只可惜很多人没有真正认识到这种精神的深刻内涵,不能“素其位而行”,安分守己,提高自己的修养,“居易以俟命”,而是心存妄想,只知道羡慕,甚至嫉妒别人,不惜采取一切手段向上爬,“行险以侥幸”,结果是深深地陷入无休无止的勾心斗角和无尽的烦恼之中,迷失了本性。
凡有奢望,必生烦恼。
所以,不要去妄想什么,只问自己该做什么吧——这就是素位而行,安分守己。
(二)确立人生“位”意识
据说,心理学博士艾森对世界100名各领域中的杰出人士做了一项问卷调查,结果让他十分惊讶——其中61%的成功人士承认,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并非他们内心最喜欢做的,至少不是他们心目中最理想的。
一个人竟然能够在自己不太理想的领域取得那样辉煌的成绩。除了聪颖和勤奋,靠的是什么呢?带着这样的疑问,艾森博士又走访了多位商界英才。其中,纽约证券公司的金领丽人苏珊极具代表性的经历,给了他一个满意的答案。
苏珊出身于一个音乐世家,她从小就受到很好的音乐启蒙,她也非常喜欢音乐,期望自己一生能够驰骋在音乐的广阔天地中。但她阴差阳错地考进了大学的工商管理系。一向认真的她,尽管不喜欢这一专业,但她学得很认真,每学期各科成绩均为优异。毕业时被保送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当时许多学生可望而不可即的MBA,后来成绩突出的她,又拿到了经济管理专业的博士学位。
如今已是证券业界风云人物的她,依然心存遗憾地说:“老实说,至今为止,我仍说不上喜欢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如果能够让我重新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音乐,但我知道那只是一个美好的‘假如’了,我只能把手头的工作做好„„”
艾森博士问她:“你不喜欢你的专业,为何学得那么棒?不喜欢眼下的工作,为何你又做得那么优秀?”
“因为我在那个位置上,那里有我应尽的职责,我必须认真对待。”苏珊的眼里闪着坚定,“不管喜不喜欢,那都是自己必须面对的,都没有理由草草应付,都必须尽心尽力,那是对工作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中庸》谓“极高明而道中庸”,也有面对日常的现实生活,面对脚下的平常起点,素其位,安其心,认真踏实,不马虎,不苟且的内涵。毫无疑问,这些都具有现实可操作性。
因此,对于已经走上工作岗位、有过一番社会实践的同学而言,会更加感到确立人生“位意识”的重要,他们说:如果因为种种原因,我们被安排到一个自己并不十分喜欢的领域,从事一份自己在内心并不十分喜爱的工作,但是又一时无法改变现实的话,这时,抱怨、消极、懈怠,都是不足取的。唯有把那份工作当成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是正确的选择。而那些成功,就是从那份对职业的忠实与认真中一点一点地演绎出来的。是的,在故事中,苏珊那句话确实很耐人寻味——“因为我在那个位置上”,凝聚了她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敬重,也才为她赢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我们常常无法改变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位置,但完全可以改变其对所处位置的态度和方式。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容貌,但可以展现笑容;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无法选择工作,但可以改变态度;不能左右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增加生命的厚度,把每一天的工作都做到尽善尽美,我们的生命就可以无怨无悔无愧无憾。
五、释疑解难
对于本文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观点你都赞同吗?
有没有持怀疑态度的?经典与时代碰撞,又会有怎样的火花?
六、小结
无论时代怎样变化,经典总会告诉我们为人处世最基本的东西。内心安定的修习将是我们一辈子都不能马虎的事情。戒除浮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做人做事,一定会在安然中改善现状,不断进步。
2、礼记 学记(节选)
教学目标:
1、梳理字词障碍,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2、疏通文意,把握节选部分主旨。
3、反复诵读。
4、认真体会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教学重难点:
1、梳理字词障碍,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2、疏通文意,把握节选部分主旨。
3、认真体会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教学方法:
自学,合作探究,讲授,诵读 教材和学情分析:
《礼记学记》内容较为贴近生活,学生容易接受,只要留足自学和合作探究的时间,学生可以自行解决重难点问题。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千古名句,它就出自于《礼记学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关于“教育”的道理。
二、教材自学
学生参考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行排除字词障碍,并且完成翻译 明确:
说话和考虑问题合乎法度,招求一些贤良人士辅佐自己,那就足可以有小的声誉,但还不足以胜任统帅军队的将领.礼贤于德行贤良的人,亲近于才艺广远的人,就足以胜任统帅军队的将领,但还不足以教化臣民,成其美俗.处于君位的人如果要教化臣民,成其美俗,这一定要通过学习呀!玉石不经过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不会明白儒家至道.所以古代的三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要把兴办教育作为首要任务.《尚书·兑命》篇中说:“由始至终要经常想着学习先王正典”,这就是它所要表达的意思呀.虽然有美味佳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虽然有至极大道,不学就不知道其中奥妙.所以深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德行不足,教书育人之后才知道自己学识不通达.知道自己德行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知道自己学识不通达然后才能自我奋勉.所以说: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尚书·兑命》篇中说:教育别人所起到的效果,其中一半就是使自己增长德行学识.这就是它所要表达的意思呀.三、合作探究
(一)本文节选部分有三节,请概括每一节的内容。明确:(1)教育的个人目标——化民成俗(2)教育的国家目标——建国君民(3)教育的规律——教学相长
(二)你从中悟到什么道理?小组合作讨论。学生分小组合作,代表分享:
「礼记·学记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一个人的形式,这个“虑”就是懂得谋划,懂得思虑;“宪”就是做事有原则,他发虑宪,然后自己很积极地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假如有这样子的人,那他应该会小有名声,别人遇到他的时候也会很尊重他,看起来也是个翩翩君子,“足以謏闻”,但是“不足以动众”,能不能影响一群人?还不可以带动一群人跟着他走,这个是比较小的志向,一个读书人小的志向。
“就贤体远”,能够亲近贤德的人,向他请教,甚至于是请这个贤德的人出来做事,用这一些贤德的人,然后能体恤远方的人民,有这样的胸襟气度的人,“足以动众”,但是“未足以化民”,化民是教化人民。教化人民最重要的是要达到什么目的啊?是让人民吃好的、穿好的吗?最重要的是什么?他的道德,教化人心,让他人心的思想观念导正过来,才是化民,所以就贤体远可以动众,但是还没有办法达到教化人民、改变社会风气的一个深远的效果。所以,“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成为风俗,成为整个社会的风气,那他就必须用什么方法?教学的方法,才有可能达到。“君子如欲化民成俗”,从这一句话看出来,君子是指读圣贤书的人,所以读圣贤书的人就应该立志作什么?化民成俗的工作!
那我们来想一下,一个君子要化民成俗要先从哪里下手?修身。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玉不琢,不成器」,中国的文章里面很善用一个方法,叫什么?比喻,辟喻,而这个辟喻对小孩子的教学至关重要,因为小孩在他的年龄里面属于具体运思,他的脑子还不能够抽象思考一些东西,所以你能形象地让他去感觉,他就容易理解。你看“学如逆水行舟”,他就可以去感觉到,哇,你不努力往前,它就会什么?后退啦!孩子才会体会到“学如斜坡骑车”,你不骑就掉下来,这种形象的比喻会开启他一些理解的能力。所以我们往后在跟孩子引导也可以善用一些辟喻的方法。
「人不学,不知道」,玉再好,没有经过雕琢,也不能成为很高贵的器皿;人假如不学习,也没有办法了解这些圣贤人的大道理。从这里也透露出来,人要接受教育,也要接受琢磨,才能有大成就。「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所以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统治他的人民,这个“君”,我们是当动词用,统治、统领他的人民哪一件事最重要?教育最重要,他有好的教育,民心才会好;他有好的教育,人才才会出来,国家才有栋梁,所以这是根本,治理国家最重要的一件事。“兑命曰”,兑命是书经里面的一篇,“念终始典于学”,你要了解一件事物的自始至终的道理,一定要学习经典,学习这些圣贤的教诲才可以,也要时时刻刻念着教育念着教学,才能真正求到学问。
这一段是谈的国家的目标,前一段是君子化民成俗,是个人的目标,这一段是“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是以一个国家、一个团体的目标来说明。那为什么个人的目标排在团体前面?为什么没先谈国家先谈个人?国家是由什么?一个一个人组成的,所以每一个人的志向正,国家的志向也一定会正,所以根基还在每一个人的修身上面,那以这个国家重视教育的程度,就会影响人民的素质。「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第一个念xiào,是个古字。这一段又运用一个辟喻,所以能善于辟喻的人,他教学的时候就很活泼。
虽有很好的美食,你不吃就不知道它美味在哪里;虽有至道,你不学,也不知道这个道,有多么地善、有多么地对人的贡献。后面讲到一段整个教学的师生的互动状况,学然后知道自己不足的地方。这个学除了是学生学以外,还会是什么?老师自己也要不断学习。所以,以老师的角度,他学了之后也就学了自己不足的地方,赶快再充实自己。教,然后知道困难的地方,看到学生的表情,知道吸收有限,赶快请教别人,所以我们强调教育要注重什么?伦理,注重先验的承传。「兑命曰:“学学半」。这个学是一个古字,它是这么写,它是指教的意思,所以教学相长。
四、小结
我们学习了《礼记》中关于学习的论述,知道了我们后天的勤奋学习,刻苦努力,接受良好的教育才是决定一个人是否成为社会栋梁的关键因素,所以,学而时习之,勤奋学习,是修身励志的不二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