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多媒体在农村中小学教学中应用现状与建议
浅谈多媒体在农村中小学教学中应用现状与建议
英山县红山镇初级中学 裴 英
摘 要:笔者作为一名农村中学教师,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教育教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已广泛应用于教学,在农村中小学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了它的优势,在课堂容量、信息量方面,在直观性、动态性、针对性、可重复性方面,在调动学生情绪,吸引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过于注重教学手段的改进,忽视教育观念的更新,注重教学材料的丰富,忽视教学过程的优化,注重课件的华丽形式,忽视学科的教学规律,注重老师的展示表演,忽视学生的认知规律,并结合现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供参考。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现状 建议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符号、声音、语言、文字、图片、影像等信息,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效结合,人机交互操作,共同参与,以形成最优化的教学过程,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这一现代教育技术越来越多地走进了课堂,我们在实践中确实感受到了它的魅力。在课堂容量、信息量方面,在直观性、动态性、针对性、可重复性方面,在调动学生情绪,吸引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等方面,它的优势是不容置疑的,是无与伦比的。但在在制作课件和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注重教学手段的改进,忽视教育观念的更新。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的,现代教育理论要求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教育技术的运用,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努力创造学习者可参与的环境,使传授知识和发展智能与素质培养统一起来。但是一些领导和老师认为,只要运用了多媒体,就先进了,就是现代教育技术,甚至形成了“无多媒体不成公开课”的局面。各级教学教研单位都把是否运用多媒体作为评价一堂公开课的标准之一,孰不知是“新瓶装旧酒”。课堂上,老师手拿鼠标,频频点击,由过去“一言堂”式的“满堂灌”变成了“机器灌”。老师依然是课堂的中心,学生依然是被动的接受者,灌输、填鸭式教学依然我行我素。
二、注重教学材料的丰富,忽视教学过程的优化。
多媒体是教学的手段,不是教学的全部。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之所以运用多媒体是为了
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教学质量,但是有的教师利用多媒体把各种材料堆砌在一起,有图有文,有视频有动画,材料目不暇接。一位老师讲八年级的《苏州园林》,课件中光园林景观的图片就有三十多张,学生课文没怎么读,仅欣赏图片就用去了十几分钟。学生的情绪是被调动起来了,却不在品读课文上,结果弄得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不了了之。由此可见,在运用多媒体前应该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然后思考通过多媒体方式怎样达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让整个教学过程更流畅,让师生更和谐。所以在使用网络材料时应该求精不求多,时刻清楚它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优化课堂教学服务的。
三、注重课件的形式华丽,忽视学科的教学规律。
一些老师为了讲公开课,把所有时间都花在课件制作上,认为只要课件做好了,课也就备好了。
在多次听语文公开课中我也发现了一个规律:课堂教学中所有环节都是由多媒体技术来展现。开头或视频短片,或动画演示,或绚丽多彩的图片,或轻快悠扬的音乐,或童真童趣的儿歌等来吸引眼球,引入课题。过程中还忘不了配上轻松舒缓的音乐来制造气氛,穿插精美的图片来增添色彩,运用逼真的动画演示来展示过程,截取最新最热的新闻短片来拓展迁移,创造高潮。这些手段不可谓不新颖,这样的课堂不可谓不华丽,然而,作为语文老师,听多了这样的课,我们忍不住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还是语文课吗?
一位老师讲六年级的《月光曲》,开头欣赏《月光曲》导入,结尾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结束,仅欣赏就用去了十多分钟。难道为了激趣,为了所谓的课堂气氛,就可以将课文抛在一边吗?这堂课的学习目标何在?学习重难点何在?还有一位老师讲朱自清的《春》,开头听歌曲《春天在哪里》,同时屏幕上显示歌词及一副姹紫嫣红、燕飞蝶舞的图片,接着让学生唱歌曲《春天在哪里》,然后让学生听朗读录音,用时十几分钟。老师将多媒体运用到极致,然而,学生在课堂上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有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现代教育手段,还要不要花费课堂时间让学生去读?答案是不容置疑的。
被誉为“中国语文课件第一人”的张国生说:“大语文是本。语文老师不能忘本。撇开‘大’字不说,首先要是‘语文’,即字、词、句、段、篇的理解,听、说、读、写、思的训练。”《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为了追求形式的华丽而违背学科教学规律,其结果一定是得不偿失的。
四、注重老师的展示表演,忽视学生是认知规律。
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为了追求在多媒体的运用上出彩,吸引眼球,忽视学生的认知规律。课件频繁展示图像、音乐、动画、影像资料等,使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精彩的画面、悦耳的音乐上,忽视学习内容。老师忙着演示,频繁点击鼠标,课堂教学节奏加快,学生的学习节奏跟不上,缺乏思考的时间,因此,得益的只有少数跟得上的学生。现代教育理论要求要注重对学生认知方法的培养,教育技术的运用应能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思考、探究和意义建构的途径获取知识。也就是说,教学媒体应该是学生进行发现、思考、探究、认识社会、接受新信息并最终完成意义建构的工具,是学生学习的帮手,而不是教师讲解演示的工具。所以,教师在教学只有做到为全部的学生学习而 使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产生兴趣,然后质疑、探究、释疑,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主动的、富有个性的探索过程,这才是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目的。
五、对多媒体技术服务教学的建议
基于以上问题的分析,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教师教育观念陈旧,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水平还很有限,缺少系统的研究和实践,缺少信息技术硬件配备等。为此,我拟订了如下建议:
(一)加强理论学习,促进教学观念的更新。
观念更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什么时候停止了观念更新,整个人类社会也就停滞不前了。
教师应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多媒体教学时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应注意与新的教育理论相结合。随时用先进 的教育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多媒体教学,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避免出现邯郸学步的现象。
(二)加大计算机硬件的投入,优化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环境。
学校要加大对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投入力度,严格按照上级部门的规定正确配备硬件设施,以不断优化和提升硬件环境。如健全学校教学设备、优化校园网、提高教师办公条件等。使教师和学生真正掌握必要的计算机使用技术,从而真正提高多媒体教学的效需
(三)加强教师计算机技术培训,提高应用水平。
教师才是实施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关键。为此,我认为要加强对教师的计算机技术的培训工作。要合理地选择信息技术知识作为培训内容,使广大教师掌握开展多媒体教学的技术必备手段。当然,也曾培训过,但很大一部分老师在教学中不能独立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媒体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能力。
针对教师在媒体与学科课程整合方面的能力比较差的现象,建议学校成立专门的研究性学习小组,各学科确定带头人,从而推进学校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五)成立多媒体备课小组,为教师实施多媒体教学提供方便。
基于课件制作的繁琐和耗时的原因,建议学校成立各学科的课件素材搜集及课件制作小组。针对上课的具体内容,预先搜集制作课件的素材或好的课件,把大量的素材及课件储备在学校资源库中,当教师需要的时候,就可以随时运用资源库中的材料来辅助教学。
总之,对于多媒体辅助教学这一现代教学手段,我们应该合理运用,扬长避短,努力发挥它的优势,使它与传统教学手段相辅相成、有机结合、浑然一体,从而构建独具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善教学的课堂环境,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让多媒体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武汉化工学院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彭军《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2、《多媒体教学》
3、《教育界》 《小学多媒体教学的现状和改进建议》
第二篇: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与建议
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与建议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全县中小学逐渐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中小学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得以普遍推广。尤其是近年来通过实施“农远工程”和“改薄工程”为巩固和发展中小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目前,我县电化教育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资源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管理应用逐步提升,教学成效日益明显。通过对基层学校的下乡调研,也发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如得不到解决,将直接影响基层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以下是我的几点粗线认识:
一、全县中小学多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
1、多媒体设备数量充足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有利于创设幼稚便捷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变抽象为直观,有利于激活学生思维,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从2014年我县开始的农村中小学全面改薄项目实施以来,为全县小学、初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全体科任老师每人配备了“一机、一柜、一桌、一椅”(计算机、文件柜、办公桌、办公椅),为每个教学班配备了交互式多媒体白板或交互式电脑多媒体教学大屏,达到了教学多媒体“班班通”。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黑板粉笔的教学方式。
2、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不强
全县中小学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亟待提高。就算是师资力量相对较强的县城学校和乡镇小学,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也不强,还是热衷于课本粉笔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有时甚至把大段的黑板课文抄写浪费在宝贵的45分钟课堂时间上。师资力量普遍薄弱的农村偏远学校其状况更是不容乐观,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偏大,操作和应用电脑的能力和技术普遍不高,这种师资现状造成部分学校多媒体设备成为摆设,根本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还有是部分学校领导把配备的电脑和多媒体设备仅仅作为学校打印文件或给学生打印习题和资料材的工具。甚至有个别校长还担心:这样贵的设备,如果让老师们给用坏了,这不是太可惜了。还有就是教育观念陈旧,在大多数教师看来,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太麻烦、太困难。多媒体教学便成了教师和学生偶尔去感受现代教育手段的一种气氛。再有就是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技能欠缺,从我们下乡调研的情况看,教师电脑配备一年多,有的教师至今的硬盘上没有一节电子课件,有的教师把电脑仅仅作为自己娱乐和购物的工具。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带来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变革,也给每一位教师带来较大的挑战,不少教师虽然家里购置了电脑,学校也有电脑,但缺乏钻研精神,对于多媒体教育技术一知半解,浅尝辄止,有的教师仅仅会一点皮毛知识,打字尚且不够熟练,更别提采集、制作、编辑图片和音视频等教育教学资源了。
3、学校督促管理维护不力。
学校在教学管理中的不作为也使得全县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不尽如人意,教学管理理念不到位,使得好多校长在常规教学检查中,还是看每个老师备课本上的纸质教案,而从来不去看其电脑中的电子课件。不少教师仅仅是在上公开课时才偶尔显摆一下,虽然备课笔记教具准备中经常出现“多媒体”,但事实上却没有真正使用。
大多数学校虽然配备了多媒体教室的管理人员,建立了管理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学校信息技术专任老师更换频繁,有的校长为照顾人情,有时将不懂电脑的教师来管理多媒体教室,致使好多设备处于无人管理和维护的状态。要知道这些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果不经过很好的维护,其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都会大打折扣,甚至不能正常使用。
二、对全县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思考
针对上述问题,我在不断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出以下解决方案:
1、政府部门关注,增加投入。
要彻底改变多媒体设备应用,需要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合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现在全县中小学校,每班已配备了计算机和多媒体教育技术设备,但上网条件不容乐观,尤其是基层学校,由于经费和其它条件的制约,带宽普遍不足,大多是普通家庭用的共享上网宽带,多台电脑同时使用,造成网页打不开,上网速度慢,与外界的适时交互成为奢望。要达到课堂上可以随时实现与外界的信息交换,真正为实现多媒体教育技术应用的常态化,还需投入资金修通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的“高速路”。借鉴外地经验,可以使
用政府买单,服务教育的方式,每年将全县教育宽带上网费用列入政府经费预算,从而保障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另一方面,当前还存在教学资源少而且价格昂贵。往往让学校多花了冤枉钱还达不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全县应建立一套适合本地的教育教学资源平台,达到从“资源建设”向“资源应用”的阶段过度,实现全县各校对各类信息资源的储存、共享。
2、转变观念、加强培训和教研工作。
针对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不强的问题,笔者认为,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县教育局要加强对各中小学领导的选拔和培训,要使一把手和学校领导班子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高瞻远瞩,站在为孩子的终生发展及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强化服务意识,鼓励教师、学生积极利用已有的多媒体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学习活动,本着“宁可用坏,不可放坏”的原则,尽量避免资源浪费的现象。
(2)、努力加强对教师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培训,从教育观念和技术层面上解决教师不愿用和不会用的问题。培训要面向所有教师,采取集中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模式,重点解决教师用不好的问题,特别是教学资源的搜集与整理、课件的制作与使用等教学实际问题。
(3)、创设浓厚的教学研究氛围,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教育方法和手段,学校应当加强对多媒体教育技术应用领域的研究,鼓励教
师阅读相关资料,参与学校组织的听评课、课题研究,撰写教学设计、研究报告或论文等,以调动广大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的积极性。
3加大管理和维护力度。
学校对每学期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情况要加以督促和检查,并建立激励机制,对工作表现优异的教师应予以适当奖励,调动关大教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教师经常有效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学校还可以以制度形式量化教师备课中体现使用多媒体设备的次数,并且要求与多媒体使用记录以及自己上报的教学课件数量保持一致。
学校要配备懂技术的教职工专职负责教育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确保机器设备的正确操作。健全管理制度,特别是应要求教师上完课后由管理人员检验并关闭设备,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杜绝设备因不正确使用而人为损坏。
综上所述,全县中小学多媒体教育信息技术应用任重道远,它需要政府,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现代教学手段,促进了电化教育的发展,而现代化教育手段为今后科学技术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我们要适时地尽最大努力跨进现代化教学、教育技术的领域,引导电化教育进入信息革命的高速公路。为此,未来电化教育模式将是各种媒体互相渗透、综合应用多媒体系统管理的模式。
第三篇:多媒体教学在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教学在农村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已被广泛使用。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合理使用好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多媒体辅助教学 英语课堂教学 合理应用 问题
在农村中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已开始使用,这无疑给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运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像、动画等综合处理能力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编制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将抽象的、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变成形象的、有趣的、可视的、可听的动感内容,能创造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农村孩子受到城市孩子平等的对待。
1、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利用多媒体的特点创设语言教学情景,丰富外语教学形式和内容,增强英语教学的情境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语言创新能力。
语言学习的首要条件是语言环境,有了良好的语言环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就能够“身临其境”地学习语言。录音录像、光盘、课件等授课材料能把较为真实的情景带到学生面前,使学生接触到各种真实的背景文化和异域风情,藉此有更多机会接触各地不同人的语言及文化习俗,起到补充和丰富教学素材、激发兴趣与动机、训练语言交际能力的目的。各种丰富多彩的音像材料、光盘及课件材料能以直观、立体、动感形式将大量的知识信息、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真实的语言环境等传递给学习者,使学习者足不出户就可以采集到真实的语言学习资料。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将多媒体现代化教学设备广泛应用于外语语言教学成为可能,比较而言,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所具有的强大的优势不可替代:多媒体是视频图像、音响、图形和课本内容多层次、多角度的融合,多媒体的使用能够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再加上通过电脑的制作使图像、音响、图形和课文相互感应,利用图像、声音和动画的组合来展示新信息,创设出语言使用所需要的语言情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身临其境”,活灵活现地学习和使用语言项目,并使其有可能来创造性地使用所学语言。
2、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主体意识。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不论学生的学习程度和习惯如何,都一视同仁,都采用同一种方式、进度和要求进行教学,由于教师在教学中既要照顾课堂教学的整体性又要注意其连贯性,学生的个别差异和要求则难以保证,初中学生自入学以来,小学的学习生活习惯的影响很难去除和改变,被动接受知识、被动学习,学习效率低下,而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独特的优势。
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手段把声、光、像各种媒介综合在一起,为学生创设逼真的语言学习情境,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得到极大地集中,从而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自发地去发现学习中的机会,主动探求新的知识运用,自觉利用尽可能的一切资源来自主学习。使他们的学习过程由于有了更多的自主的选择而得到优化,学习效率也随之得以提高。
另外,学生们在英语听说学习过程中还能主动地运用这些多媒体课件内容、录音录像材料、光碟中的视听感观,为自己创设一个英语“境界”,以自我分析力和模仿力来达到一个接近于真实的境界,从而实现提高英语听、说、读、写的最佳途径。
3、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优化教学过程,优化学习氛围,培养创新能力。科学方法,良好的学习方法,能使学生更好地发挥天赋能力。学生应该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让他们更多地自主学习、独立思维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如何去获得知识的方法,以达到培养创新的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这一点在过去旧的教学模式里是很难做到的,而有了多媒体技术作保障,教师就能很容易做到这一点。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和激励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锐意创新。
3、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互相交流,互相合作的协作精神。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丰富了教学资源,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加了课堂容量。对课堂的优化,使得学生们自主地学习,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也同时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和合作机会,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利用多媒体手段,更容易、也更有效地在学习过程中大量地交流活动,不但增强了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观念,而且使他们养成团结协作、互助的协作精神。
第四篇:多媒体技术在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通过自己近几年在农村中学教学的经历,在多媒体等教育技术逐渐普及和利用的情况下,使用多媒体技术在化学课称教学中的应用。体会到多媒体技术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减少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使学生能够体会到化学学习的快乐,并且能使教师的主导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加大课堂教学密度,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它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取和保持,使学生有较多的时间和能力参加各种兴趣活动,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化学教学
趣味化
形象化
具体化
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中学,以前教学条件差。教学方式是很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近年来,随着经济条件的提高,多媒体技术在农村教学中逐渐被广泛使用。她新颖生动,感染力强,是一种颇具模拟性与启发性的教学手段。它不但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还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让学生清楚地看见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语言形象化;深奥的道理具体化。它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那么,多媒体技术在农村化学教学中究竟具有什么作用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多媒体技术能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兴趣是情感的外在表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所学的知识发生兴趣,就会从精神上亢奋起来,在课堂上就能够全神贯注,对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就能积极思考,勇于回答。基于以上原因,老师应该利用多媒体创造生动有趣的情景,从文字、声音、动画等方面地展现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探究的学习情绪。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如在教九年级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 一课时,首先在屏幕上播放出一段从教学情境材料《中国古代金属冶炼的成就和当代金属材料的开发利用》中辑录下来的的一段教学视频,将生活中的常见金属和金属材料的图片和资料,如此动感而逼真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在配有优美的解说中使学生闻其声、观其形、如临其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吸引着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到金属的世界中来。又如:在学习《常见的酸和碱》一课时首先通过大屏幕播放一个小魔术,将无色酚酞和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学生发现无色的两种溶液混合后却变成了红色,学生不知其原理,被其神秘的变化所深深吸引。就有了强烈的探究欲望,这是再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多媒体技术能降低教学难度,化抽象为直观,提高教学效率。
化学学科有许多知识点比较抽象,许多微观结构和微观现象既看不见、又摸不着,演示试验也无法做成。传统教学中,只能靠挂图、板书及教师的语言来完成,然而这样的教学却难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学生不易理解。在教学中,我们就要利用多媒体课件,化抽象为直观,降低知识点的难度,能充分提高教学效率。应用化学课件,这些困难就会迎刃而解。如:《分子》一课中,教师在讲水是由水分子构成,通过微机操作,学生在大屏幕上看到有电子显微镜将水放大几十万倍所拍摄下的闪烁星点的的水分子,它是构成水的一个最小微粒,并且演示了一滴水的质量及水分子的个数。这时教师适当地加以引导和讲解,使学生总结出分子的基本性质之一,分子的体积、质量都很小,这样学生对应掌握的知识点理解得非常深刻透彻。又如在讲分子原子结构这部分知识时,由于分子、原子这些微观粒子我们无法看见,而且初中学生的立体概念又比较差。这时就把我从网上下载的有关原子结构的动画课件通过屏幕展现出来,通过形象生动的动画演示,是同学们直观的认识到原子的基本结构。这样在教学难点的突破中巧妙地选用多媒体课件,用生动、形象的动画影视图像实
现难点的突破,使学生轻松地建立微观物质运动的概念,并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质运动的不同点。激发了学生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更有优势,可以加快教学的进度,完成传统教学无法达到的高要求、高质量。由于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减少教师不必要的板书时间,增加新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时间。因而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赢得更多的让学生练习、巩固、消化、理解的时间。一般来说,一堂课若采取多媒体方式进行教学,三分之二不到的时间就可完成,所以教师赢得了对优等生的引导、对中等生的指导、对学困生的辅导的时间。例如:在教学《化学式与化合价》一节课时,本节课知识点多,板书量大,为节省时间,我就将需要板书的内容,制成课件,将需要板书的内容通过课件展示出来,同时配以合适的练习题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教师可以及时获取教学信息,采取必要的措施,有效地矫正、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提高掌握教学情况的灵敏性,增大教学的灵活性。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更好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改变传统化学实验教学的效果
学生分组实验是化学教学中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化学概念,加深对化学规律的理解,而且能直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用实验的方法去验证和探索问题的能力,这是用任何手段所不能代替的。但是,从传统的化学分组实验课堂教学现状分析,还普遍存在着实验目标不明确、方法简单呆板,学生操作不甚规范等问题。从而影响了化学教学质量。实践证明,利用电教,可大大的改善这些弊端。
(一).运用多媒体帮助学生明确实验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指南,同时也是学习评价的依据。让学生在实验前明确该实验的理论知识部分、观察部分及操作部分所达到的具体要求,这对于减少学生实验活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是及其重要的。因此,我们应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在实验前将教学目标等制成字幕片,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过程,了解所用器材的构造、性能和注意事项。这样不仅提高了实验课的教学效率,而且也为实现实验课的教学优化提供了目标和依据。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模拟,使学生实验操作准确、规范,增强实验的安全性
化学实验的药品绝大多数都有一定的危害性,如:某些气体易燃、易爆,有关强酸、强碱的实验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因此,对实验的操作步骤、操作规程要求较高。一旦有误,不仅不能正常进行实验,严重的还会出现意外事故。虽然老师在演示时一再强调,但还是有学生听而不见。因此,实验操作前有必要投影操作方法的模拟演示,如果使用实验教学课件通过正误两种演示,并分析本操作的要点,让学生观察、判断,从而引导学生在实验中做到准确规范,这样,即培养严谨求实的作风,又对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有很大的帮助。如在学习浓硫酸稀释方法时候,我就把浓硫酸稀释的正确操作和错误操作,通过动画在大屏幕上展示出来,使学生大吃一惊,同样两种物质混合竟然出现这样大的差别。这样既是同学们掌握了浓硫酸稀释的方法,又认识到化学操作规程的重要性。又如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P67拓展性课题“最轻的气体”时有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在点燃氢气气体前一定要验纯,否则可能引起爆炸。在教学时播放动画显示点燃不纯的混合气体而使启普发生器爆炸的情景,真实而形象的说出违反操作规程的严重后果,这比老师“纸上谈兵”反复强调要印象深刻的多,这样
既加深了学生对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这一原理的直观理解,又使学生在以后做相关实验时得到启迪,使实验操作更具规范性、科学性和安全性。
(三).利用多媒体课件提高实验的可观察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化学演示实验中,同时由于实验本身的限制,观察面狭小,仅仅是前几排的同学能够观察到现象,后面的同学就只能听实验了。另外有些实验需要对现象对比才能得出结论。学生不易观察由于现象的差别不大,对比起来比较困难,如利用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研究镁、铝、锌、铁、铜的活动性实验,经过实物投影的对比,引导观察,可清楚地比较出金属活性顺序,既简单明了,又印象深刻。又如化学实验中有关气泡形成,颜色变化,沉淀产生的对比实验,借助实物投影来完成就会更加清晰明了。
(四).运用多媒体课件,强化记忆,培养学生综合归纳能力
在某个实验完成之后,将各个零散的实验部分的各种现象发生的条件和过程等制成投影,帮助学生归纳总结,从而形成正确定总体认识。学生做完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的实验后,就将安装仪器的先后顺序、氧气的收集方法、拆卸仪器的先后顺序的投影片给学生放一遍,这样在学生做实验的基础上起到了小结的作用,这不仅使先后的实验现象连贯地再现,而且有效的强化了学生的记忆,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五).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现象丰富学生思维,优化实验教学过程,达到教学目的
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动态模拟,它能使学生获得在课堂上难以见到的、接近真实直观的实验和体会,对掌握所学知识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时间有长有短,长的象石油和煤的形成,钢铁生锈等,短的如氢气的爆鸣等,用计算机虚拟实验,可以跨越时空,即可直接将实验过程用图像显示出来。又如分子和原子的知识部分,实验虽简单,但原理却不易理解,用传统的方法很难将分子和原子的质量、体积、分子和原子间作用力,原子排列方式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微观解释讲清楚,利用计算机对这一过程进行模拟,使之形象化,其直观性让学生一看就明白。借助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可使较难想象又不好理解的知识,在自然、趣味的环境中得以掌握。
五.多媒体突出教材重点、难点,体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是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
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不仅可以避免用语言表达的困难,也可以节省教学时间,使学生一目了然,把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把深难的内容通俗化,化难为易,使学生豁然开朗。例如在学习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要把前面学习过的复分解反应给同学们展示出来。通过对已有知识的总结与归纳,使学生自己得出复分解反应发生应具备的条件。然后利用其中一个或多个反应,制作成微观动画,从而使同学们进一步认识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本质。又如:学习灭火的的原理和方法时,我们可以给同学们一些生活中的一些情景,并根据燃烧的条件来得出灭火的原理。而具体的灭火方法,我们要根据灭火的原理及我们已有的知识进行学习。课本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演示实验:“点燃三支蜡烛,在其中一支蜡烛上扣一只烧杯;将另两支蜡烛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一只烧杯中加适量碳酸钠和盐酸,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这个实验学生就要利用已有知识进行理解: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跑掉,会把蜡烛包裹起来,同时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从而使蜡烛与氧气隔绝而熄灭。所以我们在做这个实验前就要把这些知识点通过多媒体课件给展示出来,以帮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实验现象。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减少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使学生能够体会到化学学习的快乐,并且能使教师的主导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加大课堂教学密度,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它使学生的主体
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取和保持,使学生有较多的时间和能力参加各种兴趣活动,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第五篇:多媒体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
浅谈多媒体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的心得体会
作者:高江 时间:2011-4-11 14:46:44 来源:高香135 原创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教学手段,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它不仅使课堂教学视听化、形声化,而且使课堂的直观性更加突出。使用多媒体还会使教材„活化”,所以倍受广大师生们的欢迎。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到底有哪些作用呢?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作如下几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帮助组织教学:
多媒体技术能使课堂教学达到一个“序”化工程。讲课开始使用媒体可以引人入胜;中间穿插媒体能波澜起伏;结尾运用媒体可达到余音不绝的效果。如在讲“蒸腾作用”一节可以这样来组织教学:
在课的开始,利用电教媒体进行导入,可巧设导语,暴露关键,给学生播下悬念的种子。教学中先可以放一段电视剧《少年特工》里小队员在山顶用塑料袋在树枝上取水的片断,配以导语来问:为什么带叶的树枝会有这种“吐水”现象?一下子学生的思维发条被拧紧了,就会主动积极的去思考问题。课的中间可按学生认识的主线和课堂教学顺序加进“枝叶在白天的蒸腾作用”演示实验,同时教师可把自己“讲、做、写、画”的基本功有机地结合起来,给学生一个可接受的立体交叉的信息网,用他们多种感官接受来自各种渠道的外界刺激,强化了记忆。课的结尾可以将“蒸腾作用”过程及意义用动画的方式演示出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留下一个美妙的回忆。
二、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艺术课教学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兴趣。在“巧用媒体激发兴趣”这一环节,教师巧妙运用电教媒体,采用故事式、游戏式、猜迷式等教学手段,能活跃课堂气氛,创设思维情境;能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智状态,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浓厚兴趣,为学习新知识起到铺垫作用。
例如,我在教学《生活中的声音》一课时,采用了游戏引入,诱发学生学习兴趣。游戏是儿童最感兴趣的活动,通过游戏获得的知识感受最深刻。在教学的开始,我设计了“猜一猜”这一游戏:首先我提问:“老师这里有一个魔盒,里面装了各种声音,小朋友们能猜出是什么声音吗?”这句话一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抓住了学生的心,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接着,我让学生闭上眼,开始播放各种自然界的声音,让学生根据声音来猜,并说出是怎么猜出来的。学生情绪高涨,在顺利完成游戏活动后,产生了成功的喜悦。
三、利用动画技术,化静为动,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
遗传规律中等位基因分离和非等位基因之间分离及组合的互不干扰性,属于微观的、动态变化的、且肉眼难以观察,因此是教学难点。运用多媒体动画技术,完全能够模拟原始生殖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彼此分离而分离,又随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组合的动态变化和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通过化静为动,化微观为宏观,化抽象的想象为具体的图像,轻而易举地达到了突破难点、加深理解、方便记忆的教学目的。
四、能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
生理学科的特点是细微、动态、抽象。如人体的细胞、血液的流动和尿的生成等。这些均是教学中的难点、重点,但又看不见、摸不着,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比如,讲血液循环时,过去我用“讲述 版画”的形式讲授,以语言讲述为主,板画为辅,虽然也能强调重点,但缺点是既不真实,也缺乏动感。如果应用多媒体软件来显示这一生理过程,既能真实、艺术地再现心脏的结构和血液流动的动态过程也能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使枯燥乏味的生命运动现象变得新颖有趣。在显示之前可设思考题,,让同学带着问题去看。如:心室收缩时,心房处于什么状态?血液为什么没有流回心房?心房收缩时心室处于什么状态?另外,教师可先出示模型,使同学对心脏的形态、大小,各部分结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打开显示器,首先展示心脏剖面图。用光点把4个腔进行强化,接着就是瓣膜的强化。血管与4个腔相连,分别用红光和蓝光强化,然后就是心脏搏动和血流方向,说明心脏是动力器官,使学生进一步懂得心脏的重要性,为下节讲体育锻练对心脏的影响奠定基础。另外在显示过程中,可以根据时间放慢速度,边讲边显示。这样学生在形象化、趣味化的接受知识过程中,又得到教师适时、适度的强化,使这一难于理解的知识变得易于接受。用这种教学方式,85%的同学都能用绘图的方式画出血流的方向,绝大部分同学都能准确掌握这部分内容。
五、能对学生进行审美素质教育
在编制多媒体课件过程中,我们通过精心设计每张图片的播放方式,力求与图像内容相一致,给学生美的享受。通过播放豌豆植株、豌豆花彩色照片展示生物自然的美,用计算机制作的动画图片,力求图形科学美观,线条轮廓清晰,色彩柔和,比例适当,前后图像整齐配套,运动轨迹平滑,给学生和谐的美,从而感受生命活动的美;配套音乐选用我国民族乐器古筝演奏的乐曲,引起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自豪感,接受美妙音乐的陶冶。
总之, 多媒体运用了视、听并用的记忆效果,在帮助学生认识与记忆学习材料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优化了我们的教学结构,使我们的生物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将为培养我们的生物科技人才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