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一语文培优教案:10《内蒙访古》《外国散文两篇》
《内蒙访古》《外国散文两篇》
(一)网上课堂 1.本讲主要内容(1)词语:
塞外 隐隐 苑囿 恩赐 沃野 跳板 遗址 绵亘 纵观 惊叹 民怨沸腾 烽火 墓葬 屯积 废弃 驿站 青红皂白 尘嚣 荫蔽 稀疏 禁锢 幽暗 肃穆 奢侈 滞留 悖谬 盎然 栖息 休憩 璀璨 扣人心弦
(2)借助课文有关语句,概括内容要点。
(3)把握课文内在联系,进行内容概括。
(4)理清文章思路。
(5)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
(6)学习寓情于景的抒情方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指导
(1)文学常识: ①作者简介:
翦伯赞,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湖南省桃源县人。北京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明史,并先后完成了《中国史纲》、《中国史论集》等。
斯蒂芬·茨威格,奥地利文学家。他的主要成就在文学传记和小说制作方面。主要作品有《三位大师》、《罗曼·罗兰》;小说《焦躁的心》、《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象棋的故事》、《一颗心的沦亡》等等。
乔治·桑,法国女小说家。代表作品,小说《安蒂亚娜》、《木工小史》、《康素爱萝》、《莫普拉》、《安吉堡的磨工》、《小法岱特》等。②写作背景及课文导读: 《内蒙访古》是翦伯赞同志应乌兰夫同志邀请,于1961年7月23日至9月14日同历史学家范文澜、吕振羽同志一起访问内蒙古自治区之后写的一篇游记散文。
《世间最美的坟墓》是作者写于1928年托尔斯泰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里的一篇纪念性散文。
《冬天之美》乔治·桑晚年在田间生活中度过,一生大半在农村生活,常以抒情的笔调描绘大自然的绮丽风光,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本文娓娓而谈,如话家常,对乡村冬天之美的出色描绘,表现了高尚的精神追求。(2)理清思路,概括文意: 《内蒙访古》一文不同于一般游记散文的写景抒情,而是以访古游记的形式,通过对地理环境,历史人物,事件和残存古迹的描写,记叙和评论。表达作者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加强民族团结的强烈愿望。
文章结构:
“一段最古的长城”
这部分写访问内蒙古西部沿途所见大青山南北的景物,访问赵长城以及由此引起的联想。第一层(1~2)出关后的所见所感。着重写从居庸关到呼和浩特的千里原野。
第二层(3~7)写大青山的地理条件、自然环境、战略地位及民族关系。
第三层(8~12)写游览赵长城,赞颂赵武灵王改革的英雄业绩。
“在大青山下”
这部分写寻访阴山一带汉代城堡和昭君墓,以及作者对城堡的修筑与昭君墓的看法。
第一层(1~9)写寻访汉代城堡,歌颂友好往来。
第二层(10~14)写游览昭君墓,颂和亲政策。
文章结构线索:
以游踪为线索来安排材料,但其中有一条暗线贯穿始终,就是加强民族团结的愿望。
《世间最美的坟墓》全文着眼于“朴素”二字,突出了坟墓的特点,更展示了托尔斯泰的人生追求,以及世人对他的无比景仰之情。
文章结构:
第一层 埋骨树下是托尔斯泰的愿望。
总述→介绍坟墓→树的来历→引出愿望。
第二层 朴素是坟墓的突出特点。
总述→朴素的坟墓→朴素震撼人心。
《冬天之美》作者以抒情的笔调描绘大自然的绮丽风光。对乡村冬天之美的出色描绘,表现了高尚的精神追求。
文章结构:
热爱乡村的冬天
第一层 写与都市比较表偏爱之情。
第二层 具体描绘乡村冬天之美。
(3)怎样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 概括文章内容的要点,是阅读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项重要的阅读能力。
概括要点,首先要分清内容的主次,抓住主要内容。在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找出关键性语句的基础之上。再抓住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抓住了主要内容,下一步就是概括,提炼概括的语句。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有现成的概括语句可以提取,只要按“提要”语言的要求适当改动一下就行了。
②如果没有现成的概括的句子,但有概括性的词语,也可摘取词语组织句子。
例如:“从居庸关到呼和浩特大约有一千多里的路程,„„简直要怀疑火车把我们带到了河北平原”。
这段文字中,“肥沃的田野”就是概括性的词,“田野”是田地和原野,可以概括各种庄稼,也可以概括草原,这一段内容要点可以概括为“从居庸关到呼和浩特铁路两旁是广阔肥沃的田野”,也可以概括为“从居庸关到呼和浩特沿线是千里沃野”。这里没有“塞外”这个概念。因为长城以北地区都是“塞外”,“从居庸关到呼和浩特”在阴山以南,阴山以北的地貌就完全不同,如果概括成“塞外是广阔肥沃的田野”,就不够严密了。
③没有现成的概括,需要自行概括。
如果作者的意思在文中没有明说,采用一些含蓄或暗示的语言表达,那就要仔细揣摩其中的含义,这样就能抓住概括的要点。④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A明确概括要点与归纳段意的区别。
归纳段意,有的可以用短语来表达,概括要点则不行,必须用句子来表达。因为句子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例如,“广阔和肥沃的塞外田野”“大青山两麓的自然环境”“历史上民族纷争的原因”“处在争夺焦点上的赵长城遗址”,这些用语作为段落大意是可以的,但不能算内容要点。内容要点要有内容,不但要概括“什么”,而且要概括“怎么样”,例如“大青山南北自然条件迥乎不同”,这才是概括要点。
归纳中心意思用语,不能算作概括要点。如归纳段意时所用的“记叙了„„”、“描写了„„”、“歌颂了„„”等用语。例如“在大青山下”,如果概括成“作者记叙了由军事原因建筑起来的,随着军队撤退也就废弃了的汉城堡和被看成民族友好象征的,永远不会废弃的昭君墓”,那是段落大意。概括要点,应该说“赵城堡是由于军事原因建筑起来的,随着军队撤退也就废弃了”,“昭君墓被看成民族友好的象征,永远不会废弃”。B要善于抓准话题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概括要点就有了指向。提出问题要抓准话题,抓准了话题,问题自然就出来了。例如:话题是“阴山南北的自然条件”,问题就是 “阴山南北的自然条件怎么样”,内容要点就是“阴山南北的自然条件迥乎不同”,或“阴山北边是荒凉的高原,南北是狭长的平原”。C从思路上分清内容的主次。
无论片断还是全文,注意思路ト局开,就容易分清内容的主次。
如:“在大青山脚下„„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前一句说的是古迹,是昭君墓,后一句并列的两点有主有次,讲墓是主要的,内容要点就是“昭君墓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D辨别并筛选文中的重要信息:包括文中的指示语、概括语、情态语、主旨句、过度句及标题用语。
E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筛选情态语,根据不同的文章体式,注意话题范围,理清思路,在这一基础上整体把握文章。还要了解作者和相关的背景。
3.例题精讲 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内容要点:
塔布土拉罕在呼和浩特市东北三十五里,大青山的南麓。古城作长方形,分内外两城,外城周围约三公里。在内城的地面是到处可以看到汉代的绳纹陶片。在内城的附近有五个大土堆,塔布土拉罕就是五个大土堆的意思。这五个大土堆,可能是五个的大封土墓,如果把这五个大封土墓打开,很有可能发现这个古城的历史档案。
解题及分析:
答案:可以概括为“呼和浩特附近的塔布土拉罕古城存有汉代陶片,附近五个大土堆可能有更多的文物。
分析:这段文字说了(1)地理位置(2)形状(3)城墙(4)文物(5)土堆,头绪繁多,要点是什么呢?即是汉代城堡遗址。要抓住时代特征去分析概括。
(二)网上能力训练 1.能力训练部分 A.基础性训练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我在游览赵长城时,作了一首诗,称颂赵武灵王,并且送了他一个英雄的称号。赵武灵王是无愧于英雄的称号的。大家知道,秦始皇以全国的人力物力仅仅连接原有的秦燕赵的长城并加以增补,就引起了民怨沸腾。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秦始皇面前就站着一个孟姜女,控诉这条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甚至在解放以后,还有人把万里长城作为“炮弹”攻击秦始皇。而赵武灵王以小小的赵国,在当时的物质和技术条件下,竟能完成这样一个巨大的国防工程而没有挨骂,不能不令人惊叹。
①这一段文字谈了赵武灵王修筑长城又谈到了秦始皇修筑长城,哪一点是主要的?为什么?
②试概括这一段内容要点。
B.提高性训练题
阅读下面语段,概括内容要点。
愈是古远的时代,人类的活动愈受自然条件的限制。特别是那些还没有定居下来的骑马的游牧民族,更要依赖自然的恩赐,他们要自然供给他们丰富的水草。阴山南麓的沃野,正是内蒙西部水草最肥美的地方。正因为如此,任何游牧民族只要进入内蒙西部,就必须占据这个沃野。
内容要点概括为。
C研究性习题
简要说说茨威格为什么认为托尔斯泰的坟墓是世间最美的坟墓?。
2.能力训练题点拨与解答
A.基础性训练题: ①赵武灵王修筑长城这一点是主要的。因为这一段所在的那一部分,中心是“一段最古的长城”,即赵长城,说秦始皇长城只是用来反衬赵武灵王的成功。
②赵武灵王修筑长城取得巨大成功,他无愧英雄的称号。
B.提高性训练题: 内容要点概括为“阴山南麓的沃野是游牧民族的必争之地”。(首先要分析这段内容的主次关系。关键要注意“正因如此”,注意前后的因果关系。前三句都是说明为什么任何游牧民族只要进入内蒙西部,就必须占据这个沃野,最后一句是结论,是中心句。抓住了主要内容还要考虑陈述的对象:应该以“任何游牧民族”为陈述对象呢?还是“这个沃野”,即阴山南麓的沃野?从上下文看应是“这个沃野”,为陈述对象。这样再归纳内容要点就较为容易了。)
C.研究性习题: 托尔斯泰是当代最伟大的人物当中的一个,然而按照他的意愿安葬他的坟墓,竟然只是小小的长方形的土堆,朴素得不能再朴素了,这位伟人的人格比所有的伟人都崇高,他鄙弃名利,毫无虚荣心,正因为如此,他赢得了人们无比的敬仰,他那朴素的坟墓与绿树、鲜花合为一体,与大自然合为一体,是如此感人,令人肃然起敬,所以在茨威格看来,这是世间最美的坟墓。
第二篇:内蒙访古教案
安徽省利辛县江集高级职业中学
《内蒙访古》教案
(特色教案、曾作公开课用)
一: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所表达的关于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正确观点,领会课文中洋溢的爱国主义和珍视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
2.进一步理解夹叙夹议,继续为议论服务的写法。
3.学习杂在把握课文文意的基础上,借助课文有关语句正确而熟练的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
4.引导学生在读读议议中理解要点,把握主旨,提高阅读分析的能力。
二:教学设想
本篇是一篇游记,又是独具特色的访古散文,运用夹叙夹议的手法,在游记的继续中评介历史人物,含蓄而深刻的表达了关于民族关系的正确观点。文中涉及了教多的历史、地理知识,这些会给学生阅读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介绍一些历史地理知识,对文中涉及的地理形势、地理知识、历史人物和文物古迹等除了充分利用课文注释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直观辅助手段加以介绍,开阔视野,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他们理解,快速概括内容要点。
由于课文内容复杂,材料丰富,篇幅教长,学生阅读起来不知如何入手,还会出现顾此失彼、或把握文意失准等问题,在教学中可采用问题讨论法、思路归纳法等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抓住要点,把握主旨,提高阅读分析的能力。
教师导读中不断提问或引导学生质疑提出问题,经过讨论后归纳要点,安徽省利辛县江集高级职业中学
从而提高学生的概括文章能力。
教读中兼顾课后练习,不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教学时数:两课时
安徽省利辛县江集高级职业中学
[塞(sài)外] 长城以北的地区 [峪(yù)口] 山谷
[绵亘(gèn)](山脉等)接连不断。亘:空间或时间上的延续不断。[麓(lù)] 山脚下
[高阙(quē)] 今乌拉山和狼山的缺口。
[民怨沸腾] 形容人民群众对反动统治者极为痛恨,怨恨之声如沸
水翻腾。
[步步为营] 军队没前进一步就就设置一道营垒。比喻行动谨慎,防备严密。
[镂(lóu)空] 雕刻的一种,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镂:雕刻。[驿(yì)站] 旧时用来传送公文的人或出差官员途中换马暂住的地
方。
[青冢(zhǒng)] 即昭君墓。位于呼和浩特南部,高二十米,占地20
多亩,突兀耸立,气象巍然。据说春天冢上草发青的早,秋天比野草凋零的迟,远望呈青黛色,因此叫青冢。
[沐(mù)着阳光] 承受着阳光。沐,比喻受润泽。2)梳理文章结构(学生讨论后明确)全文共两大部分,由26段组成,其结构为
安徽省利辛县江集高级职业中学
平往来仍未间断。
安徽省利辛县江集高级职业中学
对一个历史人物作了全面公证的评价,也不仅在于宣传了民族关系中的辩证法,而是强调一个观点:民族不分大小,应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同时也告戒我们:两千多年的赵武灵王尚能做到胡服骑射,那么今天的改革开放应该做的更好。
5)布置作业:课后练习一、二,预习“大青山下”部分。
安徽省利辛县江集高级职业中学
A:离开赵长城后,作者从大青山游访到大青山下,先游访汉代古堡,后游访青冢。
B:这部分写的主要内容:
汉代古堡—建筑历史、古堡分布、汉代遗址及建筑目的。青冢(昭君墓)--意义、位置和数量。C:这部分分两层:
安徽省利辛县江集高级职业中学
围绕中心,前后两部分密不可分,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民族纷争是各民族统治者之间矛盾冲突的结果,而各族人民都有友好的愿望,他们之间的民族团结和友好往来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因此作者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思想主旨贯穿全文,将前后内容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四:布置作业 课后联系三、四题。附板书:
把栏杆拍遍》教案
这是一篇带有人物评论性质的文章,揭示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过程及原因。文学泰斗季羡林这样评价梁衡,他说,梁衡是一个肯动脑、肯刻苦,又满怀忧国之情的人。他到我这里来聊天,无论是谈历史、谈现实,最后都离不开对国家,对民族的忧心。难得他总能将这一种政治抱负,化作美好的文学情境。在并世散文作家中,能追求、肯追求这样一种境界的人,除了梁衡以外,尚无
安徽省利辛县江集高级职业中学
记者.曾任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全国记协常务理事.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1996年在《佛山文艺》发表的散文《忽又重听“走西口”》获《美文》、《文学自由谈》、《佛山文艺》三家联合举办的“心系中华”散文征文优秀奖.有散文三篇《晋词》,《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感》入选中学教材.主要著作有《新闻三部曲》(3卷),《数理化通俗演义》(2卷),散文集《名山大川》、《人杰鬼雄》.1、对照课文,复述辛弃疾的人生历程,并找出相应的段落进行朗读感悟。
补充材料: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 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韩侂胄当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1节
强调指出辛弃疾和他的词在历史上的独特性和文学上的唯一性 17节
揭示了辛弃疾是如何从一个爱国志士成长为一个成熟的爱国词人的。文章的
安徽省利辛县江集高级职业中学
起义,后又与耿京义军合并,部将叛变,耿京被杀,辛弃疾大怒跃马横刀,冲入敌营生擒叛将,率万人南下归宋。
明确:但到南宋后,受到主和派的排挤,没有受到重用,整日忧国忧民,无奈壮志难酬,只能寄情诗词。
明确:南归后,辛弃疾的内心悲叹、无奈,最终选择了“用刀和剑”笔走龙蛇,泪洒纸笺。
(4)文中哪些语句反映了这一阶段辛弃疾内心的情感挣扎,请一一画出。
例: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
——老实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用刀和剑刻成的。他用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时隔千年,当今天我们重读他的作品时,仍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
——他本来是以身许国,准备血洒大漠,马革裹尸的。但是南渡后他被迫脱离战场,再无用武之地。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
——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一遍地哭诉,一次一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
1、朗读《破阵子》,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用文中的语言来说明梁衡是如何解读这首诗词的,并分析。
明确:将《破阵子》和《满江红》对比,认为只有《满江红》可以与之相媲美,然后又用杜甫和卢纶的诗进行对比,认为这都是“旁观式的想象抒发和描述”,从而突出辛词的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
2、朗读《水龙吟》,分析一下梁衡对这首词的解析,体会词中蕴含的情感。
安徽省利辛县江集高级职业中学
明确:抒发了一个忧国孤客的悲愤之情,作者空有一身力,一腔志,无奈,只能发出一声声悲怆的呼喊。
作者引述这两首词并加以评说,把一个热切盼望重返沙场痛杀贼寇,而又壮志难酬的爱国将军的悲愤形象展现在眼前,那么我们自然联想到下一个问题:
2、他工作特别认真,简直是个工作狂,于是招来许多诽谤,甚至说他独裁,犯上,皇上对他时用时弃;
3、他爱提意见,45年间,他都不停上书,不停地唠叨,不停地要求痛杀贼寇,收复失地,这怎么能不让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烦?有人曾把梁衡成为苦吟派,如何苦吟,梁衡透露《把栏杆拍遍》写了3年,《觅渡密渡渡何处》》写了6年,《大无大有周恩来》前后20年,但是他的很多文章都被选入教材,据说,它是活着的作家中入选教材最多的人。为何要苦吟,主要是被他自己逼得,因为他对散文创作的要求是背,就是写出的东西是拿来给人背诵的。1200年前的杜甫说过“语不惊人死不休”,梁衡顺着他的意思说:“语不惊人死不休,篇无新意不出手。著书比求传后世,立事当作空前谋。”因此,梁衡的文章是可以背诵的。课后,多读多体会。
《把栏杆拍遍》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辛弃疾成为爱国词人的心路历程,感受他始终不渝的爱国情感.2、赏析作者结合历史人物对诗词进行精当点评的情感表达形式,体会辛弃疾借助诗词所表达的浓烈情感。
3、细致地赏析文中所引用的诗词。重点难点:
1、了解辛弃疾成为爱国词人的心路历程,感受他始终不渝的爱国情感.2、细致地赏析文中所引用的诗词。教学设想:
安徽省利辛县江集高级职业中学
文章较多地引用了辛弃疾本人的词作,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点.但也可能给学生的阅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可以借本课学习的机会,帮助学生欣赏文中引用的八首词。
教学过程:
安徽省利辛县江集高级职业中学
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呐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共同赏析《菩萨蛮》《永遇乐》《摸鱼儿》《水调歌头》。
朗诵,整体朗读,结合文中语句进行赏析。(1)《菩萨蛮》
——他只有一块心病: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
明确背景:宋孝宗淳熙三年,作者在赣州任江西提点刑狱(主管司法与监察并兼管农桑)时所写。作者见景生情,由郁孤台下的江水联想到当年逃难人民的血泪,想到沦陷的中原,禁不住产生了江山易主却无法收复的悲痛。
赏析:上片从江水落笔写怀旧之情。作者着眼于四十年前金兵侵扰江西时给人民造成的苦难,并由此而联想到沦陷的中原地区长期未能收复,曲折地揭示了南宋统治集团的腐败无能。“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形象地反映了作者的这种心情。下片即景抒情。“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这两句说明,青山可以遮断人们的视线,但却阻拦不了人们对中原沦陷地区的关怀与想念之情。暗示南宋统治集团可以设置重重障碍,把祖国分裂成南北两半,但却无法阻挠人民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但最后,还是乐不思蜀的鹧鸪占了上风,此鹧鸪是影射最高统治者,最后词人还是陷在哀愁中。全词以江水起兴,以鹧鸪点睛,概括了人民抗敌决心不可阻挡但统治者却大为人的历史事实。
(2)《永遇乐》
——你看“艰辛”、悲辛、辛酸、辛苦、辛辣,真是五内俱焚。他以极其委婉的语气叹出了自己政治的失意。
赏析:古人以烈日秋霜喻性格刚烈正直,细参姓氏,独得:艰辛、悲辛、辛酸、辛苦8字,忍受着别人无法忍受的折磨。荣华富贵,世间纵有,也从不不到辛氏家门。
(3)《摸鱼儿》
安徽省利辛县江集高级职业中学
——一片忠心、痴情和着那许多辛酸、辛苦、辛辣,真是打翻了五味坛子,每一个字,今天我们读时,都让你觉得是一滴血、一行泪。
明确背景:这是作者被从荆湖北路转运副使上调到荆湖南路继续当转运副使,转运史也称漕司,是主管一路财赋的管职,对于辛弃疾来说,是更不可能施展他的才能和抱负了。因此在同僚为他饯行的时候,他写下了这首词,来抒发胸中的郁闷和感慨。
赏析:A、此词直接继承了楚辞香草美人的比兴寄托手法,用男女之情来隐喻现实斗争,并构成了整体性的象征意蕴。上片以惜春、留春转而怨春表现他对南宋王朝“爱深恨亦深”的矛盾心情;下片以陈皇后的失宠比况自己的现实处境,以玉环飞燕预示小人的结局。全词笔致婉曲,寄托遥深,言在此而意在彼,令人回味无穷。
B、此词善于运用步步转折、层层深入的手法。上片起首三字,是从千回万转后倒折出来,接着写惜春而怕春早却又落红无数,苦心留春却又留春不住,怨春不语却又拼命挽留,一层一折,一折一转,层层深入,宛转有致。下片悲愤之意绪与上片一脉相承,貌离而神合,峰断而云连,结拍三句,同开篇景象相回应,合春怨与闺怨于一处,收束全篇。全词结构严密,章法井然。
C、此词体现了辛词摧刚为柔的特殊风格。作者以雄豪劲健的阳刚之气驱遣美人香草的柔美意象,组织成温柔缠绵的精丽词章,将政治上的难言之隐曲折地传达出来,表面上是凄艳婉媚,实质上却是沉郁悲壮,形式上是婉约旧体,骨子里却有力如虎,可谓是肝肠似火,色貌如花,这比一般粗豪直露之作更具艺术感染力。
(4)《水调歌头》
——一个正当壮年又阅历丰富、胸怀大志的政治家,却每天在山坡和水边踱步,与百姓聊一聊农桑收成之类的闲话,再对着飞鸟游鱼自语一番,真是闲愁最苦,脉脉此情谁诉。
安徽省利辛县江集高级职业中学
赏析:此词作于淳熙九年,稼轩被弹劾落职闲居带湖之初。词题”盟鸥“,是活用《列子·黄帝》狎鸥鸟不惊的典故,指与鸥鸟约盟为友,永在水国云乡一起栖隐之意,但实际所写并非闲适情趣。
上阕极写带湖之美及对带湖之爱,表达了词人摆脱官场后的宁静心情,但宁静中又流露几分孤寂,试想曾”壮岁旌旗拥万夫“的沙场将帅,如今却只能终日与鸥鸟为伍,其心境之凄凉可想而知。妙在词中表面却与”愁“字无涉,全用轻松之笔出之,正是”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下阕看似娓娓抒怀,然而其语愈缓,其意愈切,天地之在,知音而在?情何以堪!
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云:”词之妙莫妙于以不言言之,非不言也,寄言也。“细玩此作,确有”不言言之“之妙。
3、自由背诵。
四、总结
在散文创作中。梁衡提倡“写大事、大情、大理”。大事多指关乎国计民生的社会性事物;大情一般指忧国忧民的情感;大理则多与民族气节、伦理道德等相关。本文正是实践这一精神的代表作。结合课文,谈谈本文所表现的“大事、大情、大理”是什么?作者又是如何来表现这些“大事、大情、大理”的?
——在文中,大事指南宋期间,光复故土的伟业。大情则指词人一腔忧国忧民、精忠报国的民族气节。大理,则指词人一腔爱国正气和不屈不挠为民请命的精神。结合全文,我们可以发现在叙述辛弃疾如何浴血沙场,为国战斗的字里行间作者所说的大事。而辛弃疾被朝廷废弃不用,一腔忧愤在身的描写,可谓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词人的大情大理。
五、课后作业
背诵《菩萨蛮》《摸鱼儿》《水调歌头》 板书:
把栏杆拍遍
安徽省利辛县江集高级职业中学
悲愤
失意
无奈
不甘 《把栏杆拍遍》教案
教学目标:
1、分析文中所使用的对比手法,进一步感受辛弃疾以及他的词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
2、体会联想手法对表现辛弃疾形象的作用。
3、赏析作者巧妙地把人物的自身命运、作品以及作者的阅读感受、评说融为一体的写作风格。
重点难点:
1、分析文中所使用的对比手法,进一步感受辛弃疾以及他的词在文人中的唯一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
2、体会联想手法对表现辛弃疾形象的作用。教学设想:
赏析作者所使用的对比手法,分析辛弃疾以及他的词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特殊性,并由此赏析联想在写作中所拥有的艺术魅力,感受梁衡和他的大散文。
教学过程:
安徽省利辛县江集高级职业中学
便再不染;也不像白居易那样长期在任,亦政亦文。对国家民族他有一颗放不下、关不住、比天大、比火热的心;他有一身早炼就、憋不住、使不完的劲。
——有人说他是豪放派,继承了苏东坡,但苏的豪放仅止于“大江东去”,山水之阔。苏正当北宋太平盛世,还没有民族仇、复国志来炼其词魂,也没有“胡尘飞”、“金戈鸣”来壮其词威。
——柳李的多情多愁仅止于“执手相看泪眼”、“梧桐更兼细雨”,而辛词中的婉约言愁之笔,于淡淡的艺术美感中,却含有深沉的政治与生活哲理。真正的诗人,最善以常人之心言大情大理,能于无声处炸响惊雷。
2、作者在描述的过程当中使用了什么手法? 对比:四组对比
引用了《破阵子》之后,作者先将它与岳飞的《满江红》比较,认为只有《满江红》可以与之媲美,然后又用杜甫的“射人先射马„„”卢纶的“欲将轻骑逐„„”对比,认为“这些都是旁观者似的想象、抒发和描述”,从而突出了辛词的“凛然杀气和磅礴气势”。将辛弃疾和陶渊明、白居易的从政经历对比,他认为辛弃疾对待政治,不像陶渊明那样浅尝辄止,便不再染政。也不像白居易那样长期在任,亦政亦文。因为对国家有一颗放不下、管不住、比天大、比火热的心;他不计较五斗米折腰,也不怕谗言倾盆。所以他随时局大忙大闲,大起大落。将辛弃疾的豪放和苏东坡的豪放作比较。文学史上将两人定为苏辛,同为豪放派人物,梁衡却能见出不同来。苏轼是身处太平盛世,没有民族仇、复国志来炼其词魂。辛的词在政治之风的鼓荡下,飞翔、燃烧、炸响、振聋发聩。将辛弃疾的婉约词与柳永、李清照的婉约词比较。不同之处在于,辛词的婉约言愁之笔,于淡淡的艺术美感中,却含有深沉的政治和生活哲理。
引用:在叙述中引入辛弃疾的代表作,并结合人物的命运作了精当的点评,由此,文章巧妙地把人物的自身命运、作品以及作者的阅读感受、安徽省利辛县江集高级职业中学
评说融为一体,独树一帜。
3、朗诵赏析两首《丑奴儿》
赏析:这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他在带湖居住期间,闲游于博山道中,却无心赏玩当地风光。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词的上片,着重回忆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苦。少年时代,风华正茂,涉世不深,乐观自信,对于人们常说的“愁”还缺乏真切的体验。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乃是上片的核心,为了效仿前代作家,抒发一点所谓“愁情”,他是“爱上层楼”,无愁找愁。
词的下片,着重写自己现在知愁。作者处处注意同上片进行对比,表现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处世阅历渐深,对于这个“愁”字有了真切的体验。“而今识尽愁滋味”,这里的“尽”字,是极有概括力的,它包含着作者许多复杂的感受,从而完成了整篇词作在思想感情上的一大转折。接着,作者又连用两句“欲说还休”,仍然采用叠句形式,在结构用法上也与上片互为呼应。作者过去无愁而硬要说愁,如今却愁到极点而无话可说。后一个“欲说还休”则是紧连下文。因为,作者胸中的忧愁不是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忧国伤时之愁。而在当时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情况下,抒发这种忧愁是犯大忌的,因此作者在此不便直说,只得转而言天气,“天凉好个秋”。这句结尾表面形似轻脱,实则十分含蓄,充分表达了作者之“愁”的深沉博大。辛弃疾的这首词,通过“少年”、“而今”,无愁、有愁的对比,表现了他受压抑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是对南宋统治集团的讽刺和不满。
4、辛弃疾是如何成长为一名成熟的爱国词人的?
——真正的诗人只有被政治大事(包括社会,民族,军事等矛盾)所挤压,扭曲,拧绞烧炼,锤打时才可能得到合乎历史潮流的感悟,才可能成为正义的化身.诗歌,也只有在政治之风的鼓荡下,才可能飞翔,才能燃烧,才能炸响,才能振聋发聩。
安徽省利辛县江集高级职业中学
——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艺术的升华,文字的锤打,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脑海,翻腾,激荡,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胀,冲击积聚。
——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说到底,才能和思想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 文章看到这里,我们再回过头来看
第三篇:内蒙访古教案
内蒙访古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文章的思想--民族团结的强烈愿望。2.能力目标:使学生了解并学习本文考据与文采兼备的写法,掌握夹叙夹议的写法。3.情感目标:并理解作者深沉而强烈的情感--领会课文中洋溢的爱国主义和珍视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增强对民族团结的认识。教学重点:作者贯穿全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关键文句(访古中的评议)的理解。
教学方法:启发法、点拨法、讨论法、利用多媒体的教学互动法。教学设想: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出示内蒙风光图]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边马儿跑”多么令人神往!听着这首熟悉的歌曲,令人豪气顿生。人们都说“内蒙是中国的正北方--一片吉祥赤诚的疆土”,今天这堂课我们就随历史学家翦伯赞一起来看看内蒙,领略内蒙的风光、了解内蒙的历史。去寻觅那古迹中的辉煌、苍凉的故事,去感悟美丽的风光、古老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二、解析文题
[出示内蒙省区域图]先来看看文题给我们提供了什么信息。1.“内蒙”点明了本文围绕文字的什么呢? 生答:地点。
师明确,并指出图上集宁、呼和浩特和包头三座城市及阴山的大致地点。2.“访”指的是什么,又点明了什么呢? 生答:寻访、探访。点明本文的体裁。
师明确,并进一步引申,更确切地说,这是一篇寻访内蒙古迹的散文,相当于一篇游记,那么我们可以明确它的线索?(略微停顿,生齐答:游踪)对,我们在阅读课文时可按照这一线索来理清文章的思路。3.“古”即文章所指的内容,也就是文章提到的什么呢? 生答:古迹、古堡
师明确:古迹。结合课后练习一,文章共写了哪三处古迹? 生答:赵长城、汉城堡、昭君墓全文共六小节[出示]
1、哪里能找到这样的篇章 √
2、一段最古的长城 √
3、在大青山下
4、游牧民族的摇篮
5、历史的后院
6、揭开一个历史的秘密
课文选了二、三两章,其余内容在《读本》节选。同学们课后阅读整体,取得一个完整印象。
三、作者简介[出示简介文字]
翦伯赞(1898~1968)湖南桃源人,维吾尔族,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著述颇丰,先后完成了《中国史纲》第一、二卷和《中国史论集》等上百万字的著作。解放后曾任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副校长等职。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四人帮”迫害致死(当时红卫兵到他家里,当着他的面把他心血结晶--文稿烧成灰烬,当晚他与他的夫人因为承受不住打击而跳楼自杀),一直到“四人帮”覆灭后的1978年才平反昭雪。
四、分析第一部分“一段最古的长城”(一)整体把握
1.讨论这段文字的思路: 明确:由塞外景色开始写起,接着介绍大青山南北两麓迥乎不同的自然环境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历史上的纷争,很自然地引出了赵长城,最终对修筑赵长城的领导者赵武灵王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高度评价。2.作者行文思路(游踪):
点拨:塞外→大青山→大青山南麓→大青山上(赵长城遗址)3.划分层次
一、(1-2)塞外风光及作者的感受
二、(3-7)大青山
三、(8-12))赵长城(二)具体分析各层次
1.第一层次:很快找出课文中的词语来概括塞外风光的特点 生答:肥沃、广阔。
2.第二层次:对青山分别写了什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进行概括。点拨并出示:地形地貌、两麓迥乎不同的自然条件、战略地位和历史上各民族对此的争夺。
(1)师问:这一层中,有一段文学色彩很浓,足见作者娴熟的文学技巧的段落,找出来(生答第5段),指名学生朗读第5段,其他同学:①找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词语并②体会这一段插入有什么作用? 点拨:
①“秋天的阴山,像一座青铜的屏风安放在他们的北边,从阴山高处拖下来的深绿色的山坡,安闲地躺在黄河岸上,沐着阳光。”“拖”、“躺”、“沐”等动词把阴山写活了,富有生机,但又动中见静,显示了内蒙西部呈现着和平宁静的环境。②作用:强调现在的阴山是一个多么平静的地方,为的是突出最后“一个风浪最大的地方
(注意表述中的一个“但”字)强调阴山南麓沃野的重要性,为下文在此建长城张本。现在的塞外平原是肥沃、静美、富饶,但是历史上呢?这一带却上演血腥战争、一幕幕短兵相接的民族悲剧。形成鲜明的对比,从中我们略微可见作者对当代民族团结的赞美。
(2)赵长城为什么会建在大青山南麓呢?请找出答案。(生答:在第7段)①找出关联词语,分析四个句子的类型。第一句:递进(不仅„„也)第二句:条件(只要„„就)第三句:假设(如果„„就)
第四句:假设(如果„„否则„„就)
②如果我们要分层次的话,分为几层是最合适的?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 明确:分两层。
第一层,对匈奴的战略意义; 第二层,对汉族的战略意义。
③给这一段加一个恰当的标题(可任学生发挥,无明确答案):重要的战略地位、兵家必争之地。3.第三层次:赵长城
(1)概述大体内容--访赵长城,评述赵武灵王。
赵长城:修筑原因,修筑目的,遗址面貌。
(2)涉及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历史人物--赵武灵王,对修长城的赵武灵王作者是怎样评价的呢?明确:是一个英雄。
(3)分析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评价赵武灵王?(衬托)还提到秦始皇是为什么呢?
赞赵武灵王并用秦始皇来衬托;并借此否定了一种观点--现在仍有人把修长城作为一大罪状的观点。
(4)为什么说赵武灵王是一个英雄?
修筑了长城,发布了胡服骑射的命令。(5)教师继续启发。
问1:作者为什么说赵武灵王颁布“胡服骑射”比修筑长城更值得肯定呢?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呢?
明确:修长城(此时可插问:赵武灵王修长城的目的是什么?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和平生活)是一种战备手段,是为了抵御外来侵略。但“胡服骑射”则是克服了狭隘的民族偏见,能够看到少数民族的长处并虚心学习、借鉴,尤其难能可贵。
问2:进一步提问:所以作者充分肯定了赵武灵王的历史功绩。这一点,作者还在哪里用什么句式予以强调?
明确:课文最后一段最后两句,反问句式加上反复的修辞方法,加强语气并予以强调。问(6)继续启发学生:作者如此肯定赵武灵王的历史功绩,其用意仅仅在于对一个历史人物作 出正确而全面的评价吗?作者实际上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明确:民族无论大小,都各有长处,应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今天我们也应该学习兄弟民族的长处。
(三)小结
这一部分重点表达了作者对赵武灵王的赞颂,借以表达自己关于民族关系的观点--民族无论大小,都各有长处,应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前7段以作者游踪为线索,叙述了大青山的环境、大青山的古代情形以及大青山在古代的重要地位。从远距离、多角度的作铺垫,写出修筑赵长城的地理历史背景,这样就顺理成章地写赵武灵王及其功绩,从而表达自己的观点,明确中心。
五、扩展阅读[出示诗歌]
登大青山访赵长城遗址
六、当堂完成课后练习二。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堂课
作者认为赵武灵王的功绩,表达了民族无论大小,都各有长处,应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前一节“一段古长城”,后一节则是写“大青山下”,可见,这两节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生答:游踪)师明确:“一段古长城”是写“大青山上”。顺着游踪,便到了大青山下。
二、导入新课[边讲解边出示多张草原风光图]
正如上堂课我们所听到的民歌“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边马儿跑”一样,蒙古是令人向往,它的魅力在于它的 “江天一色无纤尘”(出示图),它的“头顶着蓝天大明镜”(出示图),它的“青天呀蓝天这样蓝蓝的天”(出示图)。还在于--北朝民歌《欶勒歌》描绘的(师停顿,生齐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出示图,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列的求知欲望,设计了用一张草原风光图,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欲望,让“美丽的草原”成为学生的第一认知,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之中。)三、三、分析第二部分“在大青下”
(一)整体把握
《在大青山下》共14段,写了几个方面的内容? 生答:[出示]两方面内容:(1-9)写汉代古堡
(10-14)写昭君墓
(二)具体分析 1.快速阅读思考,针对这两处古迹,作者都谈及什么内容?(生默读、师巡视)
明确:[边讲解边逐一点击出示]
城堡遗址、数量、修建时代、分布、战略部署 汉代古堡: 城堡分布变迁
古城遗址
建筑目的 讲解:
①第2自然段写了建堡历史、古堡分布、建堡目的三个方面的内容(概括); ②第3至7自然段(具体)第3段从史料记载角度、第4至7段从古堡遗址及考古发现角度具体写古堡的分布情况。
◎这里作者引用丰富的文献资料在叙述中自然地插入史论的文笔,叙与议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哪一段最突出?
生答:第3段。
点拨: 文章谈到阴山一带的汉代城堡时,作出了“汉王朝在阴山一带的战略部署,至少有三道防线”的判断。为了证实,引用《史记·匈奴传》的记载:“汉使光禄徐自为出五原塞数百里,远者千余里,筑城障列亭,至庐朐”和《汉书》的注;还引用了《汉书·匈奴传》记侯应谏。③第8、9是用什么表达方式?(生答:议论,)◎齐读这两段,找出中心句,概括主要意思。
中心句:第9段最后一句:“这件事说明汉与匈奴之间的和平往来,并没有完全被万里长城 和军事堡垒遮断。”
主要意思:揭示了建堡的两个目的:①军事原因;②更是一个文化交流的驿站。
意义 昭君墓
位置
数量
(三)介绍有关昭君的历史知识
师问:昭君是四大美女之一,有谁可以说说与她有关的故事?(插入介绍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生踊跃回答,都能说个大概,但都零碎。课堂气氛很活跃)师简要介绍:[出示昭君图]
昭君,名嫱,字昭君,晋朝为避司马昭之讳改称明君,昭妃讳为明妃。西汉元帝时被选入宫。公元前45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向汉朝拜,并向元帝求亲,欲与汉修好。昭君听说后请求出塞和亲。据说,宫女进宫后,一般都是见不到皇帝的,而是由画工画了像,送到皇帝那里去听候挑选。有个画工名叫毛延寿,给宫女画像的时候,宫女们送点礼物给他,他就画得美一点。王昭君不愿意送礼物,所以毛延寿没有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实地画出来。传说汉元帝看到昭君有这样的绝色之美又有见识,回到内宫,越想越懊恼。汉元帝一气之下,把毛延寿杀了。
评价:
昭君出塞,被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戏剧家(马致远《汉宫秋》)宣布为民族国家的屈辱、王昭君被描写成一个抱着琵琶恸哭的悲剧人物。把昭君出塞看成是民族国家的屈辱。在他们看来,一个汉族姑娘出嫁到比较落后的邻近部族中,就是伤害了他们的民族尊严。如果这个姑娘是以国家的名义出嫁,那就被认为是替民族国家带来屈辱。因此诗人无条件地反对和亲政策。
如:杜甫《咏怀古迹》[出示诗歌] 咏怀
咏怀古迹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明确中心句:“在我看来,和亲政策比战争政策部要好得多” [议论部分]
驳斥错误观点,极力肯定是昭君自愿出塞和亲,取得民族和解和民族友爱的功绩,并深入地阐述了和亲政策的历史进步意义。可见的作者的珍视民族传统友谊、珍视民族团结的感情。
五、总结全文
1.写作特色[学生概括,师总结,出示](1)文史兼备(结合课后练习三)有文采斐然的特点:
师问:找出最有文采的段落。生答:第1、2、5段 明确:
如: 塞外风光的描写 “我们都想从铁道两旁看到一些塞外风光,黄沙白草之类,然而这一带既无黄沙,亦无白草,只有肥沃的田野,栽种着各种各样的庄稼: 小麦、荞麦、谷子、高粱、山药、甜菜等等。如果不是有些地方为了畜牧的需要而留下了一些草原,简直要怀疑火车把我们带到了河北平原。”
又如:对秋天的阴山的描写: “像一座青铜的屏风安放在它们的北边。”
再如:对 阴山南麓的沃野:的描写:“从阴山高处拖下来的深绿色的山坡,安闲地躺在黄河岸上,沐着阳光。”(让学生体会动词用得好。)有史料详尽的特点: 如:文章指出“早在战国时,大青山南麓,沿黄河北岸的一片原野,就是赵国和胡人争夺的焦点”,而在争夺时,赵武灵王击败胡人后,在北边国境上筑起一道长城,以堵住胡人进入平原的道路,就援引《史记·匈奴传》的记载,用复述文献的话语,说明了这条长城的起迄点。
又如: 文章肯定赵武灵王是“一个英雄”,说他发布“胡服骑射”的命令时,引用《战国策·赵策》的记叙,来印证他敢于革新的精神。(2)夹叙夹议
记叙或描写自然环境、地理条件、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以及残存古迹时,作者融进了独到的看法和感受、情感,或者是通过议论和抒情(如对汉代古堡、昭君墓分别在第9段和第13、14段发表议论),这些议论往往是点晴之笔,强调了要促进民族文化交流,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思想。叙与议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作者又不是单纯地记述古迹。他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歌颂民族团结,是表达加强民族团结的愿望。为发表自己的见解,宣传自己的主张,必然通过议论来表达。
(3)形联神系(即“形散而神不散”,增强学生对散文这一特点的认识)形:以访古的游踪为线索,记叙或描写了自然环境、地理条件、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以及残存古迹。
神:紧绕民族团结、和平的问题。2.中心[学生概括,师总结,出示]
以寻访古迹所见所闻为线索,把自然环境、古迹和历史人物的描写以及作者的评论融合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加强民族团结的强烈愿望。
3.字、词[出示、学生齐读,落实]
迥(jiǒng)乎不同 苑(yuàn)囿(yòu)南麓(lù)沐(mù)绵亘(gân)夯(hāng)筑 民怨沸腾 挨(ái)骂 青冢(zhǒng)胡服骑射 战略部署 步步为营
款塞入朝:款,叩 镂(lòu)空饰片 呼韩邪(yã)单(chán)于
六、布置作业
对本文的写作特点,作者所表达的看法、感受,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200字读后感。
第四篇:《内蒙访古》教案1
内蒙访古
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点:
(1)体会文中围绕一定中心选材,形散神不散的特点。(2)了解作者怎样运用文献资料来为阐发自己的观点服务。2.能力训练点:
(1)把握主旨,提高阅读分析能力,概括能力。(2)培养学生围绕一定中心和段意安排好层次的能力。3.德育渗透点:
(1)体会课文中的爱国主义精神。
(2)体会作者无比珍视民族传统友谊的感情。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1)引导学生抓住贯穿全文的线索并了解全文是怎样按线索布局的。(2)了解作者是怎样运用文献资料来产阐发自己的观点服务的。2.难点
文中牵涉到许多地理和历史的知识,它们给学生的阅读理解带来了一定困难,故在教学中把它们作为难点予以突破。
3.解决办法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作者的思路,弄清作者访问的路线,从而体会文章观古溯今,夹叙夹议的特点。学生活动设计
1.学生分组就文中的思考题进行讨论交流。2.学生小结本课的心得体会。教学步骤:
一、导读
1.新课导入
通过前两次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本文是一篇游记。文章以访古为线索,通过对自然环境、地理条件、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以及残存古迹的记叙、描写和评论,肯定了抗击侵略、保卫国家的正义行为,强调要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加强民族团结,表达了作者关于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思想。
2.明确目标
(1)理解如何根据中心选材和组材。(2)了解作者所引文献资料的作用。
二、讲读
(一)思考以下问题,讨论回答,明确选材与中心的关系。
1.作者访古的游踪是什么?
答:塞外风光→→大青山→→大青山南麓→→赵长城遗址(大青山上)→→汉代古堡(大青山下)→→昭君墓
2.《一段最古的长城》作者意在描述长城遗址,称颂赵武灵王,为什么要写沿途见闻?作者在这一节里还写了哪些内容?为什么要这样组材?
★ 开头以地理游记惯用笔法,描述沿途见闻,突出今日塞外特点,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接着,作者介绍了大青山的地理位置和南北迥然不同的自然环境,渲染了内蒙西部宁静和平的气氛,为下文的抚今思昔作为铺垫。
★再回溯历史,说明阴山南麓的战略要地的地位。
有关大青山的内容都是赵长城出现的历史背景,使读者领悟到我们应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来评价赵长城以及修筑长城的历史人物。
★文章至此,就极为自然地引出下文对赵长城的描述及对赵武灵王的评论。
★作者这样由远及近,徐徐引入所要描述的中心,故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而且又充实了不少地理、历史知识,大大丰富了作品的内容。
3.《在大青山》下作者是如何将古堡和昭君墓联系起来的?
汉代古堡是争战的象征,昭君墓是友好的象征。但作者又引用史料证明即使是在战争时期,和平往来仍未断绝。可见,友好是争战的进步。
4.《一段最古的长城》如何与《大青山下》形成一个整体的呢?
★“形联”“神系”浑然一体。
“形联”指作者以访古为游踪,把各个部分有机地串联起来。以上两个部分,“赵长城”“汉古堡”和“昭君墓”,位置从上到下,修建时间有先有后,作者根据时空关系把它们联系起来。正是作者紧紧地把握住了材料间的种种联系,加之以访古游踪为线索,使全文浑然一体。
“神系”指本文围绕中心,使各部分密不可分。作者在寻访古迹的过程中,认为冲突是统治阶级之间矛盾冲突的产物,友好往来从来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因此加强团结,珍视友谊成为作者要表达的中心,并贯穿全文。故无论写赵长城,颂赵武灵王,还是写汉古堡,强调和平往来,或写青冢,歌颂昭君精神,无不表现这一中心,从而使全文联成一体。
(二)明确引用资料的作用
本文读来令人感到文化底蕴深厚,试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的体会。(本题可允许答案有一定的灵活性)
所引资料使作者阐发的感想、看法更有说服力,大大丰富了读者的历史知识。
一类是用文献资料佐证个人见解,如
2.阅读课文P40最后一段,回答下列问题:(1)中心句是哪一句?(2)分为几层?
(3)作者不同意“昭君出塞是民族国家的屈辱”的理由是什么? 3.写一篇访问记,要求:(1)围绕一定中心安排好层次。
(2)运用夹叙夹议的写法。
第五篇:《内蒙访古》教案
《内蒙访古》教案
陈栎旬
一: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所表达的关于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正确观点,领会课文中洋溢的爱国主义和珍视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
2.进一步理解夹叙夹议,记叙为议论服务的写法。
3.学习在把握课文文意的基础上,借助课文有关语句正确而熟练的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
4.引导学生在读读议议中理解要点,把握主旨,提高阅读分析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抓住贯穿全文的线索并了解全文是怎样按线索布局的。2.掌握叙和议之间的关系并了解作者是怎样运用文献资料来为阐发自己的观点服
三:教学难点:通过逻辑推理,准确理解作者本意和课文主旨。
四: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主旨。
2)讲析《一段最古的长城》理清这部分文章思路,把握结构层次。3)理解夹叙夹议,继续为议论服务的写法。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分析文章题目
看本文标题《内蒙访古》感觉就非同寻常,什么叫访古?读了全文才会对它有所认识。“访古”决定了本文的特点,既有难度又是独具特色的。本文作者翦伯赞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历史学家的专长当然在研究历史,写游记必然也选择和历史有关的专题。而作者就是在这篇游记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专长,边记游边议论,谈天说地,引古论今,文中涉及了众多的自然环境、地理条件。历史人物、事件古迹等,叙述具体,描写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这就需要对文中的访古材料进行梳理,找出作者创作本文的主旨,作者始终围绕一个专题谈,那就是我国内蒙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明确的,那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和珍视民族传统友谊的感情。
(二)指导自学课文,梳理全文结构 1)检查学生字词(注释外)的掌握情况
[居庸(yóng)关] 旧称军都官,在今北京市昌平县,长城的重要关口,形势险要,一向为交通要塞
[塞(sài)外] 长城以北的地区 [峪(yù)口] 山谷
[绵亘(gèn)](山脉等)接连不断。亘:空间或时间上的延续不断。[麓(lù)] 山脚下
[高阙(quē)] 今乌拉山和狼山的缺口。
[民怨沸腾] 形容人民群众对反动统治者极为痛恨,怨恨之声如沸水翻腾。[步步为营] 军队没前进一步就就设置一道营垒。比喻行动谨慎,防备严密。[镂(lòu)空] 雕刻的一种,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镂:雕刻。[驿(yì)站] 旧时用来传送公文的人或出差官员途中换马暂住的地方。
[青冢(zhǒng)] 即昭君墓。位于呼和浩特南部,高二十米,占地20多亩,突兀耸立,气象巍然。据说春天冢上草发青的早,秋天比野草凋零的迟,远望呈青黛色,因此叫青冢。
[沐(mù)着阳光] 承受着阳光。沐,比喻受润泽。2)梳理文章结构(学生讨论后明确)全文共两大部分,由26段组成,其结构为
第一部分 “一段最古的长城”,共12段,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1-2)交代行踪,点明地域,写出关后的所见所感。
第二层(3-7)写大青山一带的地理条件、自然环境、战略地位和历史上的争夺战,为核心部分的展开作铺垫。
第三层(8-12)写赵长城,赞颂赵武灵王。第二部分 “在大青山下”共14段,分为二个层次。
第一层(1-9)写汉代城堡的形成和废弃,强调在民族关系紧张时期和平往来仍未间断。第二层(10-14)写昭君墓,颂扬汉代的和亲政策。
(三)导读课文“一段最古的长城”,理清行文思路,把握结构层次,理清夹叙夹议,继续为议论服务的写法。
1)教师先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叫同学们带着问题阅读这部分课文。A:作者按什么路线进行寻访的?按先后顺序说出作者的行踪。
B:作者主要写了哪些内容?是怎么组织在一起的?哪些地方是议论?这些议论起了什么作用?
C:这部分分几个层次?各有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D:赵武灵王修长城和“胡服骑射”两件事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作者怎么评价这两件事的?从中看出作者用意何在?
2)由一个同学朗读或同学自读。
3)有同学对上述问题逐一回答,并由其他同学补充订正。4)教师对上述问题小结如下:
A:作者游踪:塞外—大青山—大青山南麓—大青山上
B:这部分主要写了:塞外风光、大青山地理条件、南北迥异的自然环境、阴山南麓的战略地位、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大青山的古长城遗址、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等。这些内容是根据作者的游踪组织在一起。
4-7段的议论,强调阴山南麓沃野的重要,说明此地古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再次强调修建长城的地理和历史背景。
C:(从略)
D:这两件事分别反映了赵武灵王处理民族关系中的两个不同侧面:坚决抵御外来民族的侵略和虚心向外民族学习长处。赵武灵王敢于冲破习惯势力的藩篱,摆脱传统观念的桎梏,克服狭隘的民族观念,虚心向少数民族学习,其胆识惊人,被作者称作英雄是当之无愧的。
作者充分肯定赵武灵王的历史功绩,其用意也是显而易见的,不仅是对一个历史人物作了全面公证的评价,也不仅在于宣传了民族关系中的辩证法,而是强调一个观点:民族不分大小,应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同时也告戒我们:两千多年的赵武灵王尚能做到胡服骑射,那么今天的改革开放应该做的更好。
5)布置作业:课后练习一、二,预习“大青山下”部分。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的:
1)理清文章第二部分行文思路,把握文章结构层次。2)继续理解议论的作用
3)理理解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在文中的具体内容和作用。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作者带我们考察了古代长城,使我明白一个道理:民族不分大小,应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同时也告戒我们:两千多年的赵武灵王尚能做到胡服骑射,那么今天的改革开放应该做的更好。今天这节课作者将带我们去大青山进行考古。
(二)导读课文“在大青山下”,理清这部分思路,深入了解议论的作用,概括内容要点。
1)先提出几个问题,供同学们讨论:
A:离开赵长城以后,作者按什么路线来游访的?
B:这部分写了哪些内容?作者如何把这些内容组织在一起的?
C:这部分可分几层?他们之间关系如何?
D:作者对古堡和青冢发表了哪些议论?有什么作用?
2)边读课文片段边讨论以上问题,认识逐渐趋向一致,对以上问题归纳要点: A:离开赵长城后,作者从大青山游访到大青山下,先游访汉代古堡,后游访青冢。B:这部分写的主要内容:
汉代古堡—建筑历史、古堡分布、汉代遗址及建筑目的。青冢(昭君墓)--意义、位置和数量。C:这部分分两层:
第一层:写汉代城堡是民族冲突的产物。第二层:写昭君墓是民族友好的象征。
这两方面的内容,是汉代政府根据不同情况对匈奴所采取的两种不同政策产物。也是作者对民族关系问题所表明的两方面的观点—肯定了抗击侵略的正义行动,强调了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和珍视民族团结的根本利益。
D:对古堡的议论集中在第二部分的8-9段中的“驿站”、“没有被遮断”等描写都高度评价了阴山一带作为民族之间和平往来的中间站的历史作用,并特别强调了民族会见间文化交流更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
对昭君墓,作者的议论集中在10、13、14段,指出昭君墓是“永远不会废弃”的并强“调和亲政策比战争政策总要好的多”的观点,充分肯定昭君出塞与和亲政策,表达了加强民族团结的强烈的愿望。
对汉代城堡和昭君墓的议论是本部分内容的要点,加上第一部分关于赵武灵王的议论、构成这篇夹叙夹议散文的核心思想。
(三)、引用丰富的文献资料在叙述中自然地插入史论的文笔,叙与议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如: 文章谈到阴山一带的汉代城堡时,作出了“汉王朝在阴山一带的战略部署,至少有三道防线”的判断。为了证实,引用《史记·匈奴传》的记载:“汉使光禄徐自为出五原塞数百里,远者千余里,筑城障列亭,至庐朐”和《汉书》的注;还引用了《汉书·匈奴传》记侯应谏元帝的话。
又如:第一部分第7段,引用《汉书•匈奴传》中的材料来说明阴山以南沃野对于“匈奴”的重要性,有力地证明了关于阴山以南沃野的重要战略地位的见解。
文章指出“早在战国时,大青山南麓,沿黄河北岸的一片原野,就是赵国和胡人争夺的焦点”,而在争夺时,赵武灵王击败胡人后,在北边国境上筑起一道长城,以堵住胡人进入平原的道路,就援引《史记·匈奴传》的记载,用复述文献的话语,说明了这条长城的起讫点。
再如: 文章肯定赵武灵王是“一个英雄”,说他发布“胡服骑射”的命令,“实质上就是与最顽固的传统习惯和保守思想宣战”,并引用《战国策·赵策》的记叙,来印证他敢于
革新的精神,而最后得出结论“敢于这样做的人,难道不是一个英雄吗? 可以肯定说是一个英雄,一个大大的英雄”。
三:小结全文
本文两个部分是怎么联结成一个整体的?
可以说“形神联系”以访古的游踪为线索将两部分串联起来!文章起笔于塞外风光,接着写大青山的地理条件、南北迥然的自然环境、阴山南麓的战略地位,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再写大青山下古长城。评价其修筑着赵武灵王的功绩,又引出他“胡服骑射”的主张,接着集中笔墨写汉代古堡和昭君墓。这么多内容一线穿下,联系紧密可谓“形联”,“神系”是指围绕中心,前后两部分密不可分,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民族纷争是各民族统治者之间矛盾冲突的结果,而各族人民都有友好的愿望,他们之间的民族团结和友好往来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因此作者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思想主旨贯穿全文,将前后内容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四:布置作业 课后联系三、四题。附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