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核心素养从思辨走向教与学专题作业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谈谈你是如何(或打算)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的?
答:首先教师要转变传统的、单一的、以语言知识传授为主的“输入式”教学,代之以学生为活动主体的“输出式”教学。因为输入式方式的过多使用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失去学习兴趣。要建立起平等交往的“对话”机制, 要善于处理教材,选择进行对话的“话题”,只有平等的“对话”,才能实现智慧的撞击,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从而真正达到“意义建构”的目的。其次就是要改变我们过去直接呈现或讲授结论、结果、定理、公式、法则、定律等,然后要求学生再进行理解、记忆、练习、运用的教学方式,要根据教学内容适当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从问题的提出到自主设计方案解决问题获取结论的过程,在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再次就是要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关注学生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的差异,要着力研究学生的学法分层, 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学生的不同,采取启发性讲授、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动手实践、调查探究、交流辩论、自主合作等多种方式,甚至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让学生在经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中,选择、形成自己的学习方式。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合理性和存在价值,彼此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由于过去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甚至忽视发现和探索,因此,现在所要转变的也不是完全抛弃接受性学习,而是变机械的接受性学习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同时,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索、研讨等认识活动凸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等,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实现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转变。
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你是如何撬动学生学习的支点 让学生感受学习是有用的?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体验乐趣,体验生活,体验自主,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最大限度促进自身持续、和谐发展。所以我认为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撬动学生学习的支点,让学生感受学习是有用的。
我们知道现在许多的数学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我们小学数学,很多的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让生活中的数学走进学生的视野,进入我们的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得更具体、生动、直观,让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经常为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生活经验,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组织教学,使学生能较好地感知和理解所学的内容。如果我们能把生活中的问题变为数学研究对象,学生就会感到亲切,产生对数学的情感,进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10的组成》后,我就设计了超市购物的情境。假如妈妈给你10元钱,让你买自己喜欢的物品,你应该付多少钱? 营业员应该找回多少钱? 然后出示超市商品的价格:
这样一来,小朋友兴趣很高,都积极地寻找自己喜欢的物品。说:我买1元的橡皮,找我9元;我买4元的自动铅笔,找我6元;我没有水彩笔了,要买8元的水彩笔,找我2元;还有小朋友说要买2元的小刀和8元的水彩笔,不找钱给我了;甚至有人说我要买2元的小刀、5元的圆规,找我3元;更有小朋友说要买1枝铅笔和1本笔记本,正好用完;„„这样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既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又调动了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我们身边时时处处都有数学,课本上的画面营造了一个个很好的生活场景,因此,我们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就可以很好的利用这些场景,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有用的。
第二篇:从主题教学走向核心素养培育
从主题教学走向核心素养培育
成尚荣
国家督学、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
谢维和
清华大学副校长、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
柳海民
东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
郑国民 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长、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主编
温儒敏 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
李方 北京教育学院原院长
■本报记者 汪瑞林
日前,由中国教育报刊社《人民教育》杂志主办、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承办的“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广会”在清华大学大讲堂举行。
去年,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评选出基础教育领域417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带领的团队完成的“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研究”获得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如何看待主题教学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如何看待课程整合的意义与价值?在成果推广会的高峰论坛上,几位嘉宾就此阐述了他们的观点。
优秀教学成果源于长期丰富的实践
成尚荣:今天的这个“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推广会”是富有中国意义的。推广会首先让我们回到事情的本身,那就是回到小学语文的主题教学,但是回到本身还不够,还要超越,这个超越就是从小学语文的主题教学,走向课程,走向课程的整合,还要走向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
柳海民:窦桂梅是我的博士弟子。她的语文主题教学相关成果获得了“东北师大优秀博士生论文”的荣誉。优秀的教学成果应该具备四个特征,第一个就是坚实的基础。优秀的教育成果需要经过长期的思考、实践和完善的过程。在世界教育思想史上,有些著名的教育家,他们的教育思想到目前我们依然在使用,依然具有勃勃的生命力,比如法国卢梭的自由教育、美国杜威的生活教育、中国孔子的启发教育,都是一辈子奋斗的结果。窦桂梅的主题教学的成果,经过了20年的时间积累才形成。
第二个特征是丰富的实践。我们通常认为理论生成的源头有两个:一个是理论的演绎,一个是实践的归纳。清华附小的语文主题教学既有单篇经典的主题教学、群文主题的教学,还有整本书的主题教学;既有语文学科的主题教学、跨学科的主题教学,还有刚才大家看到的超学科消弥式整合。多种多样的素材,生成的主题一定是多种多样的、千变万化的。但窦桂梅没有忘记,语文教学的实质和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语文立人,先是通过主题教学培养学生形成语文的核心素养,进而发展成语文立人,也就是形成学生发展的全面的核心素养。
第三个是持续的探究。成果处在教学和研究的一个互动的完整的链条之中,不懈的研究不仅不断地改善教学,也在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第四个特征是理论的升华。将教学经验进行抽象概括,升华成带有普遍性、概括性的“道”。这不仅需要长期的教学经历,更需要开阔的视野,要能够知晓一门学科的知识体系、知识产生的过程和思维方法,以及知识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价值,才能很好地凝练和生成这样的主题。
成尚荣:作为窦桂梅的导师,柳海民教授告诉我们,其实窦桂梅老师本身也有一个主题,这个主题就是教师发展的主题。教师发展的主题是什么?就是教师本身的核心素养。同时,只有经过长期的提炼才会形成实践模式。
母语教育应聚焦于培养完整人格
李方:我想从语文教学和母语教学的角度谈谈感受。母语是每一个孩子的启蒙者,是每一个孩子的言语之母、认知之母和学习能力之母。在当今信息时代,母语也是交流之母、传播之母,同时母语还是思想思维之母、责任之母,它有价值趋向,语言是有价值的。它也是文化之母。在小学阶段母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将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我们的母语课要承担起这样的责任。
主题教学有目标,有序列,也有方法,还有价值,最终聚焦到家国情怀和完整人格的培育上,是非常完整的语言教学新的体系,值得我们很好地研究、推广。
成尚荣:简单概括李教授的发言,小学语文主题教育的主题就是对母语的一种热爱。对母语,要理解和学习并重,而在母语的背后,站着一个完整人格的人。
主题教学是整合的开放的情境化的
郑国民:我对主题教学谈三个观点。第一,主题教学是整合的。我们原来的语文教学存在碎片化、知识琐碎化的问题,使得学生淹没在了字词句篇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的练习当中。大家都知道,孩子的学习应该是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学会整体运用知识,发展各方面能力。主题教学是整合的,就是想突破原来语文教学过细的碎片化的训练。主题教学使得语文课程本身是整体性的,同时也整合了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
第二,主题教学是开放的。一个教学单元一个主题,选择三到六篇课文,几篇课文围绕主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展开。我们希望孩子通过这样的主题学习,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思考同样的问题,然后感受到不同的表述方式的力量。
第三,主题教学是情境化的。任何教育如果不和孩子的生命、生活发生关系,都是干瘪的、缺乏活力的。主题教学在孩子的创新思维培养这方面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就是让孩子在真实的教育场地当中,承担着真实的学习任务,让孩子在主动地积极地发现问题的过程当中学习语文,在真实的场地当中、在分析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当中学习语文,而不是老师简单地给他布置一个作业,简单地一个个知识点重复,简单地一个个能力点训练。我们原来语言教学更多的是让孩子模仿,实际上孩子的语言发展就是创造的过程,孩子书面的表达、口头的表达都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成尚荣:主题教学提供了一种范式,这种范式是开放的,主题确定以后有不同的表达,它的核心是创新。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主题不是老师教给孩子们的,孩子们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自己创造主题,说到底儿童本身就是一个发展的主题,把语文的主题和儿童发展的主题两个主题重叠起来,语文才有希望,语文教学才有明天。
课程整合要在给定空间下有所作为
温儒敏:主题教学非常好,特别是在小学,但到中学用起来恐怕就比较困难,特别是科技整合,科技类不同学科之间的整合,它有条件,对教师的水平要求非常高。整合不是目的,我们还要完成语文的基本任务。语文的基本任务是什么,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但是最基本的就是语言文字运用,就是教会未来的公民熟练、通顺、得体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学科设立、分科教学有它的毛病,也有它的道理。分学科这种教育形态并不是中国特有的,国际上都是这样的。有些任务就是要依靠学科来完成的,所以学科的设立与打通,这个问题要辩证地、全面地看。
现在大家都讨厌语文讲得那么琐碎,那么死板,为什么?大家都知道这些东西不好,但是大家都在做,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回避不了的现实——高考和中考。我们的改革只能在巨大的现实里面考虑。既让学生考得好,家长满意了,地方上也满意了,同时又不把他们的脑子搞死,能不能做到呢?我想这个是可以做点工作的。所以我们还是要回到学科的基点,在这个基点上扩展到主题教学,再到科技整合,而不是要颠覆以前的东西。
课改已经搞了13年了,有巨大的成就,一些新的理念、先进的理念,普及了,但是我们调查发现,很多学校基本上还是老一套,甚至与搞课改之前相比,学生们的负担更重了。为什么?原因不在老师、不在学校,是整个大的社会环境使然。作为小学老师、小学校长,应该思考,在给定的空间中能做什么,能改一寸是一寸,能改两寸是两寸。对于课改,也应该总结一下,现在的课改也好,修订课标也好,要进两步退一步,要不然制定出来的课标也好,先进的理念也好,大家只能欣赏不能运用,这个问题一定要重视。
成尚荣:在当今大环境之下怎样变革?我们的语文教学进行课程改革,很多问题不是出在课改本身,而是我们整个体制和环境,但是我们要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温儒敏教授还提醒我们,主题教学课程改革要有基点,出去了还要回来,在某种场合我们进行课程整合,但在整合时不要忘记学科本身独特的价值。
小学阶段教育要突出“顶灯效应”
谢维和:我个人觉得,清华附小能取得这样的成果,有两点是非常值得重视和肯定的:一是校长和任课教师的个人魅力,教育是要有个人魅力的,窦桂梅老师的个人魅力非常值得大家学习和研究。二是这样的一种主题教学,包括在这个主题教学基础上形成的“1+X”课程体系,特别符合小学教育的专业性规律。
前面四位专家的发言中,我们多次听到一个词叫作整合,为什么整合对小学教育这么重要呢,我想用一个比喻来说明。大家想想看,当一个6岁多的孩子迈入小学,来学习这些课程的时候,他就好像进入到一个黑黑的房子里面。这个时候他能不能大胆地迈进这个他不熟悉的黑暗的房间里面?我们通常可以有两种方式帮助他,一种方式是我们用高度聚光的探照灯把房间的每一个角落呈现给他们;另外一种方式,就是把这个房间的顶灯打开,一下子把整个房间都照亮,尽管顶灯在局部上并没有探照灯那样照得亮,但大家想想,在哪种灯光的帮助下,孩子们能够更放心大胆地走进这个房子呢?显然是顶灯!而这种顶灯恰恰是小学教学和小学课程的最重要的特点,也是它区别于中学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我们不要笼统地讲基础教育,我们要把基础教育分成高中、初中和小学不同的层次和阶段。而小学课程的特点也就在于这种“直接的完整性”,就是这种“顶灯效应”。而中学教学是分科教学,恰恰具有一种间接的完整性,或者说是探照灯式的教学,帮助每一个中学生走进一个个具体的房间、一个个具体的学科。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窦桂梅老师主题教学的课程和清华附小“1+X”课程体系非常好地体现了小学教育的规律,符合小学生成长的规律。
成尚荣:谢校长讲了窦桂梅老师的个人魅力,但是谢校长更强调的,还是个人魅力背后的东西,那就是教育规律。谢校长进一步说,不能笼统地讲教育,只有把这个规律把握好,个人魅力才是真正的魅力。主题教学正是窦桂梅校长把个人魅力、个人天赋与小学教育、小学语文教学的规律整合在一起,体现出真正的魅力。谢校长用了一个非常好的比喻,那就是探照灯和顶灯。我们的“顶灯”在哪里,我们的直接的完整性在哪里?这是我们今后的主题教学要进一步研究探索的。让我们的小学教育永远在孩子们的头顶上亮起照亮学生未来道路的那盏“顶灯”吧!
第三篇:“知识核心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
“知识核心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要求我们由研究知识传授转向研究全程育人、综合育人、全面育人。过去,教研员主要立足学科做教研,研究的问题基本局限于学科知识怎么传授。现在,我们要关注的是如何使教研工作在立足于学科研究、知识技能研究的基础上,向整体关注人、培育人转变,也就是说,我们要转变教研视角: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
学科教学和学科教育有何不同
学科教学是传统视角下一种窄化的教学思维,它被异化为单纯地教学科知识,教师带着学生把教材上的知识进行“地毯式”的扫荡,不管是记忆的、理解的、掌握的、运用的,或是精读的、自读的,也不管“课标”是怎么规定的,凡是教材上出现的,哪怕是课下注释和说明,都视为知识点,掰开、揉碎后,重复训练、检测,以求达到可背诵、会解题、能考试的目的。这种以知识为本、以灌输式为主的教学,带有非常明显的强制性。这一现象的根源就是知识本位的教学思维还没有打破,教学被认为是教知识、记知识,而根本没有顾及学生为什么要“学会”,怎么才能“学会”。
学科教育则是在更加宽泛、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富有生活体验和生命体验范畴内的教育活动,旨在让学习方式、学习范围、学习内容等更加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它不仅囊括了学科教学,还能将“死的知识”变成“活的记忆”,将学习方式最优化,使学习方法最多样,将传统知识与个体体验进行链接,让学生学习更积极、更主动。
之所以把学科教学与学科教育进行区分,就是因为当前学科教学的知识本位很少存在教育的成分了,这和课程功能是南辕北辙的。
为什么要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
教学活动是学习主体的一种精神活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的同时,造就着学生的思维品质,陶冶着学生的心灵和精神。任何一种学习行为和方式,都是由学习者的精神形态决定的,因此,如果单纯强调通过学习者的外在表现来进行教学活动,就无法触及学习者的内部生活,很难真正实现教学目标。学科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科课程深入学生的心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他们内在的精神。
应试教育影响下的学科教学急功近利,舍本求末,忽视对人的素质的全面培养。学科教学如果仅仅局限于学科之内,只在教学上强调设计思路、资源整合、方法运用、细节处理等技术层面的东西,无视人的精神存在,无视人文涵养、人文积淀、人文价值对于学科教育的极端重要性,把学科教育降低为纯粹的教学形式的技术操作手段,把深具人文精神内涵的学科教育异化成纯粹的教学训练,那么它必然会走向“精神虚无主义”。烦琐的练习、机械的答案、死板的要求,都与学科本身所应该有的灵性格格不入,这样的学科教学就不符合教学之道,就无法触及学生的精神世界,就不是真正的教育。
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流活动,是为丰富知识、开阔视野、认识世界、精彩人生服务的一项活动。教育的过程,是奠基人生的过程,是师生双方生命对话的过程。没有学科特色,就不成为学科教学;没有学科意义,则不成为学科教育。学科教学必然要走向学科教育。
如何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
建立全新的人才观和评价观。为明天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最为根本、最为核心的问题。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第一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的概念,就是当下对该问题的全面回答。
最新出炉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透露,所谓“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即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这个定义,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再聚焦、再清晰,让我们明白究竟从何着手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核心素养的提出,就像一枚楔子,首先打破的是我们习以为常的人才观与评价观。“掌握知识不等于就是人才”“高分不等于高品质”,因为核心素养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关注那些传统考试无法知道的东西”,核心素养重视的是那些“网络上找不到答案的东西”。
当我们学会用核心素养去衡量一个人时,我们的知识观、教学观和育人观将随之改变,整个教育的格局最终也将改变。
课程整合是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的重要途径。清华附小打破德智体美劳界限,融合教与学、既有资源与生成资源,同时将国家课程校本化,根据学科属性、学习规律及学习方式,最终形成五大课程领域——品格与社会、体育与健康、语言与人文、数学与科技、艺术与审美。这五大领域指向的是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公民道德、国家认同、身心健康、审美情趣、学会学习。
一方面,核心素养指导、引领、辐射学科教学,彰显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使之自觉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教学”升华为“教育”。另一方面,核心素养的达成,也依赖各个学科(领域、板块)独特育人功能的发挥、学科本质魅力的发掘,只有乘上富有活力的学科教学之筏,才能顺利抵达核心素养的彼岸。同时“核心素养”还是学科壁垒的“溶化剂”。以核心素养体系为基,各学科教学将实现统筹统整,整体发挥课程合力,综合育人。
教师要“目中有人”。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存在已久的事实:语文教师的眼中只有语文,数学老师的眼中只有数学„„教师眼中的学科知识、学科能力首先是学科本位的。这种学科知识、学科能力本身无法自然发酵为“人”的素养。学科知识、学科能力要转化为学科素养,转化为人的素养,必须要有非学科、非量化、非智力的“要素”加入。这些有用的“要素”,不能指派给某一个学科,即便指派给某一个学科,它也无法独自承担。
目前,最为便捷的办法,就是在分科教学中有效注入核心素养的培育。道德素养的培养也好,非智力素养的培养也好,都要有一个载体,例如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课堂学习本身也是活动,是占据学生在校90%时间的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一定会表现出专注或不专注、坚持或不坚持、遵守或不遵守、友善或不友善,这些正是绝好的教育资源。遗憾的是,很多老师都无视这个重要的教育资源。
事实上,从学科教学到学科教育的转变意味着,学科教师首先是一名“老师”,其次才是语文老师、数学老师、音乐老师、信息老师。教师必须要清楚作为“人”的“核心素养”有哪些、学科本质是什么,这样才会明白教学究竟要把学生带向何方。要将学科育人目标始终置于教学行为之前。一个有着深厚学科素养的教师,本身就是综合育人的典范,这就是老生常谈的“目中有人”。
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是从“知识核心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的必然要求。冲破学科教学,跃升到学科教育,对很多教师来说肯定是一个阵痛,更是一种突围。只有突围,才有出路;只有突围,才能大步向前;只有突围,才能迎来美好的明天。
(作者单位:武汉市江汉区小学教研室)
第四篇:从“核心素养”谈习作教学
从“核心素养”谈习作教学
从“核心素养”谈习作教学
虽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已经十多年了,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方法,但是,如何上好习作课,一直是困扰我的难题。时而我也垒垒“小方块”,码码“小段落”,孩子们经常写日记,我也和他们分享写作心得,可是,一到真正写作文的时候,孩子的语言总是那么枯涩,内容是如此空洞。这是一个头疼的问题……
在教研室和工作室的组织下,有幸聆听了几节习作指导课,让我收获颇多。习作课上,老师的方法指导和例文引路目的性非常强,就是要帮学生明确习作目的,充分发挥想象,精心组织语言,合理安排结构。
读题目和要求,教师通过读说的形式,帮助学生确定了习作要求,方法简单,但目标明确,避免拖泥带水现象的发生的同时,提升了学生习作的专注度,增强了学生自主习作的意识。在指导的环节中,理解文本意图至关重要。比如在看图写故事的教学中,了解图片所要表达的意思是第一要位的。通过观察与想象,帮助学生确立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角色,理清了故事的来龙去脉,为学生接下来的习作提供了一定的章法指导。例文引路是重要的一环。小学阶段的写作,是“习得”的,这里的“习得”指向的是写作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这个环节是作前指导,意在通过对例文的解析,引领学生发现写作知识与方法,形成语言表达的模型,为接下来的动笔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十到十二分钟的自主写作后,及时的交流点评,让学生明白“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小学写作核心素养,其理念与原则在于将语言表达的模型转化为自主 的书面表达能力,而不在于一词一句的得失。教师通过评价表让学生对照,再次熟悉了语言表达的方法和形式,巩固了书面表达的效率。学生在书面表达的过程中,获得了写作的自信心与成就感。
在进一步学习《课标》中的习作要求后,我觉得语文教学基本目的在于启迪学生智慧,让他们能够言辞达意地进行表达交流。习作之所以难,源于学生不知所言、词不达意,也便言之无物了。因此在习作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至少要给予学生一个写作的灵感点,再引导他们按照自己的思考将点变成线条,最后形成一幅充满童趣的图画。只有学生言之有物了,自己才能从作文中感受孩子对生活的想法,最终得以解脱。
如何将“点”交到学生手中呢?每个单元的口语交际的教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学生讨论交流中产生思想火花的碰撞,这样他们便在心中萌生出表达的欲望。结合口语交际引发的交流讨论,针对他们的习作方向给出必备的知识要
点,再指引他们学以致用。之后,再结合学生兴趣点所发生的素材,让他们展开自己的想象,引导符合认知的合理猜想或推测,最后写出自己的内心想法。如此,学生对习作内容便有了大致的轮廓,逐渐描述清楚具体,就不会再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了的窘况了。
就目前现有的教学经验,我认识到,修改习作是提升自我作文水平的关键环节。犯了错误不该是简单地否定,更值得肯定的是对错误的修改,以免重蹈覆辙。而这恰恰是我目前教学过程中所欠缺的。对此,我建立起班级习作批改体系,通过同学间的自评与互评,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学习他人的长处,以期形成一个和谐的习作氛围,促进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而且,自评和互评必须在课堂完成,以免降低修改效果。
除此之外,加强学生的日常自主习作,让他们能够表达个人内心的想法,从而培养个人的独立习作表达的能力,鼓励学生坚持写日记、写周记就是一个
很有效的方式。目前,我对本班习作教学进行了上述尝试,持续的时间不长,但略有收益,学生习作的自信心有所增强。然而,如何掌控课堂,使学生能够领悟我的”指导和点拨”,倾心于我的“引路”,是我仍在努力探求的。同时,我自己在写作方面的修养也急需锤炼,相信只有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习作。
第五篇: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
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
——小议核心素养的“前世今生”
一中物理课题组成员:陈新宇 兰政军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核心素养”在这几年的教育流行榜上一定是榜上有名的。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核心素养概念的前世今生。
一、国外的研究
有关核心素养的研究国外进行的比较早。
基础素养从近代课程开始就有的,当代学习科学的梳理,基础素养的界定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 第一个时期,素养就是技能。第二个时期,把基础素养看成是学校知识的传递。各个国家都在研究早期的核心素养,例如法国的共同文化,德国的关键能力,美国的核心知识,日本的基础学力。第三个时期,把基础素养看成是社会文化的创造。这就是今天的基于 PISA 的三大素养(语文素养、科学素养、数学素养)发展成今天的关键能力、核心素养、21 世纪技能,说法不一样,但其实是一回事。其基本的诉求只有一个就是培养“真实性学力”。真实性学力”不是虚假的,不是应试的,而是真才实学的。
OECD(经济合作发展组织)于 2003 年出版了最终研究报告《核心素养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 的 社 会》(Key Competencies for a SuccessfulLife and a Well-Functioning Society),将有关学生能力素养的讨论直接指向“核心素养”,并构建了一个分别涉及“人与工具”、“人与自己”和“人与社会”等三个方面的核心素养框架,具体包括“使用工具互动”、“在异质群体中工作”和“自主行动”共三类九种核心素养指标条目。为推动这一框架的实践与应用,2005 年 OECD 专门发布《核心素养的界定与遴选:行动纲要》(The Definition and Selectionof Key Competencies:Executive Summary)。[1]
2006年 12 月,欧洲议会(European Parliament)和欧盟理事会(European Council)通过了关于核心素养的建议案,向各成员国推荐母语、外语、数学与科学技术素养、信息素养、学习能力、公民与社会素养、创业精神以及艺术素养等八大核心素养体系,每个核心素养均从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维度进行描述。在这一建议案中,核心素养被定义为:在知识社会中每个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一系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集合。
在美国,美国的企业界与教育界共同提出的“21 世纪型能力”(21st Century Skills)的概念,则在学科内容的知识之上,加上了在 21 世纪社会里生存所必须的高阶认知能力———“学习与革新: 4C”,即“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沟通能力”(communication);“协同”(collaboration)与“造性”(creativity)。在核心学科(3R)及21 世纪课题的基础上强调“信息、媒体、技术的能力”,“生活与生存的能力”.在日本,日本国立教育研究所提出了“21 世纪型能力”的框架(2013 年): 从作为“生存能力”的智、德、体所构成的素质与能力出发,要求凝练“学科素养”与能力的同时,以“思考力”为核心,与支撑思考力的“基础力”(语言力、数理力、信息力)以及运用知识技能的“实践力”,构成三层结构。
物理组省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研课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研究
二、国内的研究
我国对核心素养的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从“人格构成及其发展”、“学力模型”和“学校愿景”研究三大领域的发展谈及了对核心素养的“核心在哪里的”认识。他指出“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借助学校教育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素养与能力”。[1]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顾明远强调,理解核心素养,要对国际上公认的关于核心素养的三个方面“人与自我、人与工具、人与社会”作出自己的回答。[2]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艺、钟柏昌认为基础教育学生之核心素养包含三个层次:最底层的“双基指向”,以基础教育课程之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核心;中间层的“问题解决指向”,以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获得的基本方法为核心;最上层的“科学(广义)思维指向”,指在系统的各学科学习中通过体验、认识及内化等过程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价值观,实质上是初步得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 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第一次提出了核心素养体系的概念。《意见》中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细化,从而研究制定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教育部还将制定中小学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和高等学校相关学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指导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意见还要求各级各类学校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这项历时三年权威出炉的研究成果,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落实途径等做了详细阐释。这份核心素养事关今后的课标修订、课程建设、学生评价等众多事项。
三、核心素养的内容。
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六大核心素养既然被敲定,我们来看看到底是哪些?
从下图中可以看到,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物理组省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研课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研究
六大素养还具体细化为人文积淀、国家认同、批判质疑等18个要点,各要点也确定了重点关注的内涵。具体要点罗列如下。
文化基础——人文底蕴
1、人文积淀
2、人文情怀
3、审美情趣
文化基础——科学精神
1、理性思维
2、批判质疑
3、勇于探究
自主发展——学会学习
1、乐学善学
2、勤于反思
3、信息意识
自主发展——健康生活
1、珍爱生命
2、健全人格
3、自我管理
社会参与——责任担当
1、社会责任
2、国家认同
3、国际理解
社会参与——实践创新
1、劳动意识
2、问题解决
3、技术运用
限于篇幅,18个小点不一一展开。
四、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
改革开放以来,就我国的教育发展总的来说,我国的课程教育目标经历了“双基”“三维目标”“的发展过程,从现在来看,国家正大力提倡“核心素养“的培养,并将很快逐步出台相关的课程标准、以及新的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
下面先介绍一下这几个概念的基本内容。
物理组省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研课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研究 双基通常是指学校教学内容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双基”。主张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普通中小学教学内容核心的课程理论,即为“双基论”。
双基教学即教给学生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在一定历史时期,对我们的教育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批判其时代局限性的同时,我们应该以客观的态度评价其影响,在吸纳中有所扬弃,而非全盘否定。不管教育向何处发展,我们都必须考虑教育行为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心智的发展与成熟,否则,任何形式的教育行为都不利于人的成长。
三维目标是指对学生进行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达到的三个目标即: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的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
三维课程目标的提出,是在继承双基教学的基础上产生的,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教育内部对其本身的内涵界定与外延给予了新的解释,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尽管其新的内涵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认识,但我们却需要用实践给予充分的验证。不管是三基教学即教学要教给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品格,还是新双基教学即教给学生基本经典知识与基本发展技能,其本质与三维课程目标存在着异同之处,但并非相互排斥,而应该相互接纳,相互促进,实现教育形式的多元并存。
我国三维目标和核心素养是怎样的关系? 简单地说,我们的传统是比较重视“双基”,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后来觉得“双基”不完整,提出三维目标。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这是从教书走向育人这一过程的不同阶段。用简单的比喻来说,落实“双基”是课程目标1.0版,三维目标是2.0版,核心素养就是3.0版。教育部组建了260多位专家,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就是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纲,编制课程标准,包括学业质量的标准,当然,也包括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目前这项工作正在进行中。
“核心素养”是个很大的话题。以上只是我们对核心素养的一些肤浅了解。结语:当然,就我们一线高中教师而言,无论教育如何指向,搞好本职工作,紧扣以人为本,教书育人,相信都是无愧于心的。但是如果对国家的最新教育方针能有所了解,再撸起袖子加油干,也许会更有成效吧。
参考资料:
[1]钟启泉.核心素养的“核心”在哪里[J].师资建设,2016(1):20-22.[2] 顾明远.核心素养:课程改革的原动力[J].人民教育,2015(13):17-18.[3]李艺、钟柏昌。谈核心素养[J].教育研究,2015(9):17-22 物理组省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研课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