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比的认识复习课》听课体会
《比的认识复习课》评课稿
《比的认识》一单元概念多,知识点碎,要想把这一单元的内容全部复习到位,没有两节课是不可能的,否则,面面俱到,面面不到。要想把复习课上好并不容易,对学生来说,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也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功感,因此就不喜欢;而对教师而言,复习课要教给学生获取新的信息,旧知识以新形式呈现,引导学生从新的角度去探索学习、去分析思考解决问题,比上新授课、练习课更麻烦、更困难。很多时候,复习课就是练习题的堆积。老师带领学生,一道一道地做各种各样的基础的或者变化的练习题,整节课下来,变成了练习题的展示课。
今天听了李玉莲老师的《比的认识复习课》,李老师深厚的专业知识,扎实的专业技能让我佩服,就这节课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创新教学流程,构建复习课的新模式。
复习课每名教师都在上,可是教学环节基本千年不变,李老师经过探索,积累多年的经验,终于厚积薄发,给我们呈现了全新的教学模式。
课上,李老师根据复习课教学模式,将知识进行梳理,具体如下:
(一)知识梳理
(二)查漏补缺
(三)温故知新
(四)深化发展
(五)总结收获
(六)反馈提升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首先让学生回顾一下本单元所学过的数学知识。通过让学生回答,既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然后再把这个单元的知识分为五大块进行复习,第一大块是比的意义,第二大块是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第三大块是比的基本性质,第四大块是化简比和求比值,第五大块是比的应用。在每一大块的知识点配有适当的数学训练题,以测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熟练程度。教师引导学生先复习本单元的基础知识,以板书的形式对知识进行整理,便于学生记忆,又提高了课堂效率。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层层推进,习题解决从易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二、教师专业知识深厚、专业技能突出。
李老师设计的复习课包括了本单元的所有知识,知识点概括的全,题型有基础、有变式,有深度有广度,体现了李老师专业知识的深厚。
在教学中,李老师调控课堂能力很强,及时引导学生总结概括规律,并在课件中以醒目的形式显示出来,及时鼓励学生的创新,课堂上亮点纷呈。体现了李老师专业技能的突出。
本节课,李老师大胆尝试以复习单的形式梳理知识,明确考点,体现知识间相互的联系,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复习课上,学生做了多少道题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复习内容的总结、领悟。
建议:
1、教师所设计的习题量过大,是否能再精简。
2、在进行习题的讲评时,是否能让学生进行板演。
3、梳理出来的知识点应让学生读一读,记一记。
第二篇:比的认识复习课说课稿
《比的认识整理复习》说课稿
裕展寄宿制小学
一、说教材
《比的认识》这一单元是安排在北师大版 让我感到最满意的是孩子们在课堂上发言非常积极,绝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都得到了回答问题的机会,都获得了表现的机会,都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的鼓励,大大得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当然,这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说在题目的设计中,开放性试题不够;还有就是因教学内容太多,在时间把控方面欠佳等等。还有一些不足,是我没有想到的,也请其他听课的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总而言之,我一定会继续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学得轻松,学得快乐,学得高效。
第三篇:写字课听课体会
写字课听课体会
本周二,周三,连续两天听了关校长讲的写字课,听后有很多的收获和感触。
首先,上课之初,关校长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两班的学生进行诵读的展示。为了激起学生兴趣,特意采取比赛的方式,最终是两个班的学生都被激发起来。这个看似和写字课无关的环节,其实恰恰激发了学生上课的兴趣。
在我的教学中,往往都是这节课做这件事就只做这件事,而不考虑其他的方面,所以导致有些学生总是在课上提不起兴趣,老师讲课也就变的更加没有激情。而关校长的这个方式不但让学生有兴趣,而且让老师也更加富有激情。
其次,关校长多年的教学经验使得关校长对语文的基础之上把握非常准确。对于字的间架结构、笔顺、如何停顿笔都掌握于心。课上讲授时也就顺理成章,显得很自然,很随性。
但是这种自然随性中却渗透着教法。教师不应该是生掰硬套的让学生去掌握死的东西,而是要由教师把知识讲活。这样学生不但理解而且愿意去做,这样学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
再次,关校长在课上始终强调,这不单单是简单的写字课,透过一节课,可以辐射到语文的学习的整个环节。也就是用心。一个可以用心书写的学生,就可以用心做好其他的事情。
能将简单的事做好,也就能一步步的完成更为困难的、复杂的事情。写字课上,关校长虽然只是简单的讲解了一两个字,但是,其中却蕴含着语文学习的很多道理和知识。
激发起学生写字的兴趣,又让学生有了写字的动力,而且又能用心去写,这样学生的写字一定就差不了。相应的对于语文的学习也一样,有兴趣、有动力、能用心,也就是学习好语文的根本。
而反思我自己的教学,觉得自己还是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有时候讲课后我反思自己,为什么我那么有激情的在讲台上讲课,可是学生却觉得课堂与我无关?为什么我的激情一点点了淡化了 ?为什么学生总是不能按要求完成任务?有时候甚至觉得自己教不了这些学生了。
现在想想,还是我的方法处理问题。三年级的孩子,他们玩的天性还是很大的,我不应该把课堂就当成是死板的教条,而是应该让学生在40分钟的时间里充满兴趣的完成。这样,当学生有了兴趣,他就愿意去完成相应的任务,愿意去听教师讲的每一节课;教师也就能充满激情的讲课。
通过关校长的两节课,让我看到的不仅仅是语文写字教学这一方面的内容,也让我学习到很多语文教学的知识,希望在我未来的教学上能有提高。
2014年10月25日
第四篇:心理健康课听课体会
心理健康课听课体会
4月25日,我有幸参加了蜊江中学举行的心理健康课的听课活动,感受颇深。每一节课,选题各不相同,有快乐、沟通、情绪、认识自我。这些课各有特色,让我受益匪浅。
每一节课都是以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为立足点,以学生的心理需要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为主线而设计的。以关注学生自身的成长为出发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如游戏、角色扮演、情景辨析等形式,帮助学生处理情绪情感,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参与活动,让学生自我体验、自我感悟,班级成员互动合作,最终达到使学生形成健康心理品质,学会自助的目的。
课前教师都不约而同的设计了互动的小游戏。通过课前游戏,激起了学生的热情,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行,消除了学生紧张心理,使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师生同玩、同乐、同说,拉进了师生心理距离,也消除了师生之间的陌生感,更容易让学生畅所欲言,坦现真实说法,自然地发挥教师的辅导作用。游戏、角色扮演、情境辨析、故事、歌曲成了每节课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些活动,没有教条的束缚,学生自由阐述自己的见解,没有教师僵硬的说教,更多的是学生兴奋的参与。它有利于消除学生对传统教育的戒备和逆反心理,唤醒学生内心深处潜意识存在的心理体验。对于学生心理来说,再精彩生动的讲授、告知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都极为有限,都无法代替个人的亲身感悟和直接体验,哪怕只是一点小小的启发,也可能会在学生的内心留下深刻记忆,从而触动学生的一次心灵感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启迪。
在心理健康活动课中,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像大朋友和小朋友,或者说教师就是“知心姐姐”。学生是关系中的主体,教师发挥的是主体作用,对学生持非批评态度,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为学生提供心理服务,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理解、信任,师生之间的活动是合作的、民主的、商谈式的活动,教师不是代替学生解决问题,而是协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通过听课,我深深地感受到学无止境,只有采纳百家之长,才能更快地提升自己。
荣成十五中
刘霞
第五篇:听课评课体会
高二政治《意识的本质》听评课体会
本周四听了我校陈老师所上的一堂高二政治课《意识的本质》,让我受益匪浅。本课既是对上节课知识“物质”理解的深化和延伸,又是理解下一框知识“意识的作用”的前提和依据。学生对物质的初步认识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知识基础,学生迫切想了解意识这种神奇的现象。本节课涉及到许多生物学和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既枯燥乏味,又抽象难懂,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及学生自己的思索。所以,陈老师整堂课以问题探究为龙头,以思维训练为主线,以知识的综合运用为特色,给人的感觉是内容多而不乱,环环相扣,有条不紊。该课之所以说是一节优质课,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得出的结论:
1.深入践行新课改理念,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我校根据自己的实际,设计了“六步三查”的教学模式,六步,即导入新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点评和当堂检测;三查,即学生自学时、合作探究时和当堂检测时巡查。新课程突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明确指出:通过义务阶段的过程学习,使学生都能具备适应现代化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须的科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未来生存和发展必须的素养,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
本节课中,教师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推测、观察、讨论、比较、分析归纳,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动口动手的机会,既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团结协作的精神,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2.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每一节课都有一个预案,即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老师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按照教学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可以在教学进程中不断地加以修改、补充、调整。在预设中生成知识和能力,而又在生成中不断调整预设,形成一种“创生”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本来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正是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不断互动,创设一种和谐的教学环境,从而创生出一节优秀的课。在这过程中,学生受益了,教师也在教学相长中获益。而这也就是“教学的魅力”所在。从课堂教学中,能感受到陈老师的准备是相当充分的:不仅“备”教材,还“备”学生,从基础知识目标、思想教育目标到能力目标,体现了依托教材以人为本的学生发展观。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处理也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从教学结果来看,实现了教学目标,抓住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3.教学过程精致
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也是经过了精心准备的,从导入新课到布置作业课后小结,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板书也充分体现了政治知识的结构体系。能根据自己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在知识深难度的把握上处理得很好,基本上都能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比如:在讲述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起源)时,运用了一个例子: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火中放置一个香蕉,人用杯子从附近的水缸中取水灭火后拿出香蕉来吃,猩猩很快学会了。当人把水缸放到猩猩经常玩耍的小河对面时,人们发现猩猩并没有从身边的小河中取水灭火,而是走过小桥,从水缸中取水,再走回来灭火。我们可以从这个实验看出,猩猩并不知道小河的水和水缸的水都是可以灭火的,对它来说,有用来玩耍的水,还有用来灭火的水,二者是不一样的。猩猩只是机械地模仿人,其智力水平仍然属于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并不是意识。黑猩猩和人都属于高等动物,为什么只有人具有高级的反应形式——意识呢?人的意识是某个神赐予人类的吗?
在讲到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时,运用了经典案例,狼孩的故事:(多媒体展示案例)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东北地区,人们常看到一种神秘的动物出没于森林。一到晚上,有两个四肢走路的怪物尾随在四只大狼的后面。后来一队猎人进山打死了狼,在狼窝里发现并捕获了两个与狼嬉戏相处的裸体女孩,交给了当地米德纳布尔孤儿院院长辛格大主教。辛格给他
们分别命名为卡玛拉和亚玛拉,大的约8岁,小的只有两岁,她们进孤儿院时具有狼的特征:每天晚上隔一定时间就要像狼一样嚎叫,专吃生肉,喜欢啃骨头,用舌头舔水,没有感情。饥饿时找食,吃饱时就休息,昼睡夜出,靠四肢爬行,小的亚玛拉过了一年就死了,大的卡玛拉在别人搀扶下站了起来,但教她独自站立竟用了四年的时间,学习语音成效更小,7年后才会四五十个词并勉强学会几句话。1929年死于尿毒症,年约17 岁,但智力只及一般三四岁的孩子。狼孩的故事形象的说明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但有了人脑不一定产生意识。要产生意识,除了有人脑,还必须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实践使各种客观存在作用于人脑。
陈老师很注意细节,提了一个问题,人脑是否等于大脑,加深本课知识印象的同时,也顺便复习了生物知识。如果把人脑比作一个加工厂,那么意识就是加工出来的产品,这时候陈老师引导学生思考,人脑是不是意识的来源,同学们各执一词,引发了激烈的讨论。经过最终的辩论和说服,大家一致认为,人脑不是意识的来源。接着在讲到意识的本质,也就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时,多媒体展示了一节科普知识:
世界上没有从来不做梦的人。梦境的场面尽管五花八门,但它的素材在客观世界都能找到。这些素材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在睡眠时以梦幻的形式剪接组合再现出来。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就是这个道理。有趣的是,有人可以在梦中发表演说、写作文、计算数学难题,甚至解决了科学难题。德国化学家奥古斯特梦见一条蛇正在吃自己的尾巴,身体形成一个大环。这个梦使他灵感顿发:苯分子的原子事实上呈大环形,而不是原先看到的直线结构。这一发现被视为整个有机化学领域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同学们在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的同时,还能对梦境做一个合理的解释,而不是把梦境看成是对未来的一种预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为了让同学们区分开意识的内容和意识的形式,陈老师运用多媒体展示了东方的“菩萨”和西方的“上帝”,得知,鬼神在现实生活中都能够找到原型,因此,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意识的形式,如思想,观念等,是主观的。
4.注重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当今高考命题的命题指导原则是,有利于高校对人才的选拔,确立了“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这就加大了对能力的考查,为此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了这个问题:在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指导学生去归纳、去概括、去总结,让学生先于教师得出结论,从而达到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的目的。
5.教学过程中注重分层教学
通过这次听课我还发现老教师的课堂,学生参与情况较好,除了教学设计的精巧以外,我觉得更主要的还是课前对学生情况的把握非常的到位,以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情况为教学的切入点,让学生在情感、思想上参与了课堂教学,然后再通过自己精心的教学设计、教材处理,让学生的行为参与课堂教学中,所以老教师的教学效果特别明显。
6.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陈老师善于采用启发诱导的方式,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学生的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一定的进步。有效的利用课堂的40分钟,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具体的做法是:采用问题的方式,将学生的思维层层的深入。
7.教学语言独具特色
陈老师的语言最大的一个特点是,抑扬顿挫,富于变化,在讲到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产生时,陈老师形象地模拟语言的形成,让课堂异常活跃。
总的来说,这是一节非常成功的课,陈老师在教学中还有很多经验值得我学习,今后将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