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分数的初步认识》同课异构听课体会
12月20日上午,我们在柳屯镇榆林头小学多媒体教室观摩了白俊华、张雪琴和魏平平三位老师分别执教的同课异构课——《分数的初步认识》,总的感觉是:三位老师都能认真贯彻新课程的要求,都能努力把一些新的理念应用到课堂中,使自己的教学设计具有有许多新的变化,这里我就结合两位教师的教学情况谈一些自己体会:
一,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基于生活,数学的知识本来就来源于生活。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刚上课,白老师创设了一个十分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体会分数产生的必要性,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强调“平均分”是分数的本质特征。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人为的灌输,这样,学生在分东西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产生了要学习一个新的数的需要,产生了积极探究的情感。同样,张老师创设的孙悟空分苹果的情景也着实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二,坚持让学生在做中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
三位老师将动手操作贯穿始终,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经历学习的过程,加强了对知识的认同和理解,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意识、实践能力。课堂上,教师讲得再好,教学环节设计的再恰当,如果没有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那也只是一厢情愿,没有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实现“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张老师在让学生认识1/2时,先让学生折一折,让学生全体参与体会,分数是在平均分的基础上形成的。然后再认识几分之几时,让学生选择例举的分数用图形折出来或者自己把一个图形折一折创造出一个分数,并互相说说创造出来的分数表示什么意思。这些环节的设计,让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写一写、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个个动手操作,积极动脑探索,从而初步理解分数所表示的意义。学生参与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隐性的心理参与和情感投入也加大了。当然在学生全体参与的同时,我们忽视老师的引导者的身份,在学生反馈的情况和动态生成中我们老师要根据课堂的教学内容予以适当的调整。
三,提供数学交流的环境,培养合作意识。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于是我不仅为学生设置了一个个数学活动,还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数学交流环境。比如,让学生用一张长方形纸表示二分之一时,先让学生自己折纸、涂色,再在小组中进行交流,感受不同的折纸涂色方法,却可以得到同一个分数;再如,在学习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大小时,也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的。这样就扩充了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培养了学生赏识他人的良好心态,促进了学生合作意识的发展。
四,联系生活实际,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本节课白老师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并通过直接操作认识理解分数。还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对问题进行了大胆尝试、猜想。这样设计,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和经验储备,重视了生活对数学学习的作用力,尊重了学生与生俱来的探索意识,使课堂成为多层面、交互式活动的窗口,探索《分数的初步认识》同课异构听课体会
柳屯镇陈七中心小学
申春来 成果异彩纷呈,学习热情高涨。这样做,有利于学生理解分数的产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联系常见的事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分数的含义,强化应用分数的意识。
五,积极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三位老师都时刻注意尊重学生,走下讲台和学生一起活动,一起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样有利于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学生创设了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营造了宽松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在知识的获得过程中得到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习得知识。把“学习数学”变成“做数学”,在“做数学”中体验数学。由此,我也深深地感受到,教师如能给孩子搭一个舞台,孩子们就能舞出最精彩的人生。
当然,我认为;如果三位老师在教学中的评价方式和激励性语言运用得再丰富多样些,那么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会更有帮。
第二篇:同课异构听课体会
同课异构听课心得
靳岗小学
今年秋期我们中心校举行了同课异构活动,聆听这些老师精彩的课堂教学,我从中领略到每位老师独特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受益匪浅,下面谈几点自己的感受。
1、较好的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老师们的教学目标的设立,重难点的确定,环节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等,都是以新课标为指导,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熟读教材,掌握学情,着眼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勇于创新,大胆尝试,使自己的教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2、注重阅读训练,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训练最为重要。在本次教学活动中,老师们注重阅读训练指导,采用了多种有效方法。如有的老师,预设阅读目标,提出具体要求,引导学生边读边画边批注,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和阅读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增强了自主探究的研读意识,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有的老师采用略读的方法,引导学生迅速浏览,寻找重点语段,抓住关键词语,研读分析,掌握文章主旨,纲举目张,然后按“从个别到一般”的逻辑顺序,去解读支撑段落内容,使学生掌握了有效的阅读技巧。有的老师采用细读细研的方法,逐段推进,点水不漏,将每段提供的知识信息清晰的展现出来,使学生接触了大量的知识点,学到了大量的语
文知识,也培养了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的老师组织学生通过默读,概括文章内容,在学生对故事内容的概述、补充、完善的过程中,既从整体上理解了文章内容,为后面的学习做了准备,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有的老师以朗读训练为主要形式,井然有序地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去感悟,朗读的方式有个别朗读,集体朗读,反复朗读以及老师范读等,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声的熏陶和感染下,达到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的主题内容的目标。总之,老师们在阅读训练中,通过多种形式,运用多种有效方法,经过各自的精心指导,取得了较好的效益,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任重而道远。在长期的阅读教学中,我们不得不承认,如果总是采用同一或相仿的方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压抑。即使某一种方法比较好,如果在阅读教学实践中使之程式化,这种方法也就停滞起来。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开展阅读训练,让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就要从学生的心理实际出发、学习采用多种形式组织教学,使阅读训练的方法不断更新与变化,使每篇课文的阅读有新意,有新鲜感。阅读教学有三个境界:初则萌发热爱的感情,继则求知的欲望在胸中荡漾,终则进入徜徉于佳文美什之境,咀嚼品味,乐在其中。
3、多媒体课件制作精美,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这次参赛课中,老师们不同程度地展示了自己精美的课件,为课堂教学有效性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如廖惠,屈琼瑶、于红、张杰、苏双、闫欣等老师将故事内容通过动画设计,再配以柔和优美的音乐,图文声并茂,使学生在欣赏中学习,在学习中欣赏,仿佛临其境、闻其声,取得了很好的直观效果。
4、板书美观,设计精巧,书写流畅。
活动中,老师们的板书设计美观精巧,新颖别致,使人耳目一新。板书是教学思路的体现,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缩浓功能,老师们在板书设计中,抓住了文章的重点和关键,形象地再现了文章的脉络和作者的思路,准确地凸现了文章的重难点,将中心思想巧妙地寓于其中,画龙点睛,一目了然,对学生把握重点内容、理解文章主旨起到了很好地帮助作用。
5、藏拙示优,扬长避短,形成了自己风格
这次教学竞赛活动中,老师们较好地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陈明辉老师灵活地运用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设疑自探”环节,学生设疑,老师梳理,能确立明确、细化、具体的教学目标,并能给学生充足合理的阅读文本的时间,让学生自探解决。“解疑合探”环节,教师坚持了“三讲三不讲”原则,着眼于重点语段,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感悟,抓住关键词汇,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探氛围中,共同解决了自探难以解决的问题„„其扎实的功底和严谨的教风让人佩服。闫欣老师的教学思路清晰、环节合理,坚持了“教师
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材为主线”的原则,构建了民主、平等、和谐、的语文课堂,为学生创造了自主探究的机遇,课堂气氛和谐,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学的轻松,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在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完成了学习任务。表现了求实务真、删繁就简的教学风格。何世刚老师引导学生朗读感受、分析归纳,通过对话、问答的教法,师生互动频繁,对文段的解读有详有略,重点突出,教态沉稳,操作娴熟,教学效果良好。王瑞平老师教学准备扎实,设计精细,环节完整,板书精巧,教学过程中能立足文本,以学生为主体,朗读教学以细读感悟为主,默读略读为辅,课件、录音完美结合,问题设计、小组交流、课堂随笔、课后练习,课外延伸等形式和内容皆纳其中,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教学场景生动活泼,在快节奏大容量的教学情境中,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突出了教学的生成性。其认真扎实、严谨刻苦的教学作风堪为称赞。于红老师教学设计精巧,教学方法灵活,教学过程中能从学科特点出发,善于运用多种朗读方法,善于从重点语段中捕捉信息,善于从关键词汇中寻求理解,在回答问题时能关顾学情: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全体生达成共识。在解释词语时穿插组话训练,能根据文章主旨设计拓展延伸题型,对主题思想的理解有一定的高度。苏双老师在组织教学中有激情的投入,能将感情融进文本,融进课堂,在与学生的对话交流中充满亲和力,能够时时欣赏学生,鼓励学生,举止言谈中表现了对语文的真诚,对学生的真诚。张杰老师教学中注重朗读指导,朗读训练有板有
眼,对学生的朗读情况能及时总结反馈,并给予激励性评价,在朗读中多媒体课件配合良好,板书归纳及时到位,老师设置的问题在朗读中逐步得到了解决。同时,在教学设计中能关注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将课文内容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之中,引导学生谈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感受学习知识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使学生增加了对学习新知识的亲近感,在学习中体会到了解决生活问题的乐趣。廖慧老师多媒体课件制作精美,操作娴熟,阅读指导方法得当,解读文本能抓住重点,组织教学能关注学情,讲解分析有一定的深度。他推荐的文章《珍珠鸟》能让学生学会比较学习法,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意义深远。
6、锐意创新,亮点频频
任何一节成功的课,必定含有教师再创造的成分,我们不能一概地说创造得越多就一定是一节好课,但如果没有创造,肯定上不出一节精彩的课。在这次听课中,回味一些教师的课堂,他们除了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课堂驾驭能力外,更让人欣慰的是在他们的课堂上总能发现一些教学“亮点”。如廖慧老师借助多媒体手段,展示出一幅枝繁叶茂、果实累累的桃林风景画面,让学生观赏,在观赏中谈感受,面对此情此景,学生心动而情发,自然地道出了“沁人心脾”、“馋涎欲滴”的感受。使课文重点词语在感悟中得到了理解和运用。张杰老师在引导学生解释“小心翼翼”这一词汇时,让学生从采桃人“小心翼翼”的动作神态中去体会、去感悟,由于老师引导有方,学生对这一词汇得到了深刻的理解:这是对桃园主人劳动的珍惜,也是对桃园主人这份友情的珍惜。这样的理解,真正做到了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既凸现了文章的主题思想,又丰富了词汇本身的内涵。几点不足:
1、课堂评价机制不够完善。教学中,尽管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了一定的评价,而且带有激励性,但学生相互评价尚未形成气候。
2、合作学习不到位。自主、探究、合作是新课标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已将它作为主要方式,并付诸于教学实践,想方设法创设这种情景,但效果还是不理想,尤其合作学习不到位。如小组合作中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小组成员没有很好的互相支持,互相配合。
3、教学未能体现层次性。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教学交流主要体现在师生之间,生生互动的情况较少,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判的教学原则没有得到较好的体现。
第三篇:同课异构听课体会
“同课异构”听课心得体会
杨惠敏
12月31日,我参加了同课异构听课活动,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大家对教材的钻研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所以,我也只能跟大家交流我个人听课的一点肤浅的看法。
通过听课,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
这四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的明确,为教学服务。周长俊和张颖两位老师在情境的内容和形式的选择都符合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两位老师激发兴趣——探索新知——运用新知——解决问题,整个教学过程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非常具体,有新意和启发性。王红梅和张民老师能把教材情境图和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三节内容导入新课,这样的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样学生们会非常乐意参与,不但激发了他们了学习的欲望,而且兴趣也被调动起来,于是在自然、愉快的气氛中享受着学习,这便是情境所起的作用。创设的情境真正为教学服务,如果只是为了情境而情境,那就是一种假的教学情境。
在这四节课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整节课,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执教者的语言精练、丰富,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非常值得我学习。这四节课授课教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通过本次学习,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做为一名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利用新课改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它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展示自我的平台。
第四篇:同课异构听课体会
同课异构听课体会
在邯郸市新课堂“同课异构”教学观摩活动中,我有幸聆听了邯郸市优秀教师赵艳和武汉常青实验小学教师李文燕两位教师分别执教的李清照的《如梦令》,这两节课听下来使我对古诗词教学有了重新的认识。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两位老师都合理利用了多媒体,通过课件运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的综合作用,诱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变学生配角为主角,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积极性,使课堂达到高效,令学生收获颇丰,让听课者也感受甚多:
1、课堂层次清晰明了。赵艳老师在古词教学中,总结了古词的五步教学法,即:知作者,读词文,品词意,悟心境,诵词文。按照古词教学的五个步骤一步步引领学生悟出词的学习和欣赏的方法。赵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词句把课文读活读美,告诉学生李清照留下来的词并不多,但是首首精,字字妙,提醒学生体会 33 个字包含了无比丰富的内涵;通过词牌名、小令等古文知识的点拨,使学生了解文言文的相关知识;通过时代背景的介绍,使学生为李清照先甜后悲的生活经历唏嘘不已,直到最后跟着音乐吟唱本词,所有这些,都使学生感受到了学习《如梦令》的乐趣,从而激发了学生对祖国语文的热爱。
2、教师语言优美丰富。美好的意境需要精到恰当的语言的诠释,两位教师都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精湛的承接、转合、总结,准确而动情,每个听课者在教师富于激情且美好的语言中感受到其中的诗情 画意。
3、点拨引导恰到好处。语文教师带着学生一起欣赏文学作品时,要带着学生进入到文字深处,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感悟提高他 们的审美情趣。李文燕老师在引导学生找到本词所描绘的三幅画面之后,想方设法将学生引入到三幅画所展示的意境之中。在学生想像了这三幅画面之后,再让学生把想象的这三个画面用语言写出来,不仅使学生的审美情趣能得到有效的提高,还培养了学生的习作能力。
4、在想象意境、体味感情、品读语言过程中,始终伴随着诵读,边读边思,边读边悟,学生读出了景色的美丽、诱人,词人心境的欢快、明朗。感觉到了少女时代李清照无忧无虑、自由幸福的生活状态。在整首词明快的色彩、欢乐的格调,以及精炼的语言的熏陶感染中,让学生真正领略到古诗词无穷的魅力,为他们的生命着上民族的底色。听完两位教师执教的《如梦令》,内蕴的丰实、厚重超过了我的想象。
以上即是我的听课所得,我想在今后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将不断 探索,不断尝试,以让我们的孩子逐渐学会自我阅读,自我表达。这也是我的追求目标。
第五篇:同课异构听课体会
“同课异构”听课体会
鲁秉仓
这次,我参加了北大街小学五年级语文老师同上一节课教学观摩课,听了两位老师讲的《刷子李》一课,使我受益匪浅。两位老师的课给我总的印象是:朴素、朴实。
本次活动通过对同样的内容的不同教法的把握,成功地为参与教师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机会,交流彼此的经验和心得,看到自己的不足学习同仁的优势。
马文珍老师教态亲切自然,课堂语言温雅动听,与课文的语言风格很切合,开始便与学生一个短暂的互动,既极好的拉近了学生与老师,又拉近了与文本的距离,为学生理解课文开设了很好的情景。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注重学生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抓住重点语句让学生反复朗读,读通课文,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
听了李娜老师讲的课后,给我最大的触动是她设计的教学板块十分灵活,没有拘泥于最初的教学设计,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灵活掌握,既可以看出李老师准备十分充分,又展现了她灵活的教学机智。这是一篇《俗世奇人》的文章,整节课,李老师一直注重引导学生交流,做到了将课堂还给学生,这也体现了现今的语文教学要求,让学生在读中生悟、读写结合,通过重点语句的品读理解文章蕴含的深刻哲理。我归纳出以下几点:
(一)两位老师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环节。在设置教学环节时,本着“以生为本”,“贴着学生教”的设想,设计了“读精彩篇章,整体感知课文;我来品――品情节、人物、语言之奇绝”等教学环节,以期达到教学流程清晰、合理、紧凑的效果。
(二)以教材为根本,理清文章脉络。从某种程度上说,小说的艺术就是情节的艺术,悬念、波折是小说的精彩华章。而理情节往往是析人物、明主旨的前提。因此,以“曹小三找白点”这个细节作为梳理情节的切入点,让学生找出与情节发展密切相关的几个带“然”的词(“果然”——“居然”——“竟然”——“忽然”), 以期实现使学生对小说的情节有一个整体把握的目的,进一步领会小说尺水兴波、一波三折的情节魅力;深刻感受曹小三心理之变化、刷子李手艺之奇绝;在学生的个性解读和创造性复述中深入体会本色、津味之语言特色。
(三)以品析为手段,探究文本之奇。《俗世奇人》奇妙双绝,奇在人物,妙在故事和语言。那着一袭黑衣却不沾白点,那挥舞朴实刷子却悠然享受,那道出人生教诲却举重若轻,那守望平凡却追求卓越的刷子李令人暗暗叫绝。那曲折有致丝丝入扣的情节,那形神兼备出神入化的精湛描写,那津味十足本色朴素的精妙语言也令人拍案称奇。
(四)以人物的双重解读为契机,使文章主题升华。人物的双重解读,即人生意义上的人物解读和文化意义上的人物解读。这是一
篇微型的民俗小说,人物的理解除了从自身个性魅力来解读外,还可作为民俗文化的一道风景来解读。
通过这次“同课异构”教学活动让我明白了:要想使自己的业务能力得到提高,不仅要多听课、多交流,更应该亲自去讲、去体验。“同课异构”活动,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效果有很大帮助,让老师之间互相启发,智慧共享,增强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