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初中数学教案[推荐]

时间:2019-05-15 03:33: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初中数学教案[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初中数学教案[推荐]》。

第一篇: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初中数学教案[推荐]

1.使学生正确认识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2.使学生掌握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使学生会进行简单的公式变形.

4.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的逻辑思维能力.5.通过公式变形例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1)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公式变形.

教学难点:

(1)对字母函数的理解,并能准确区分字母系数与数字系数的区别与联系.

(2)在公式中会准确区分未知数与字母系数,并进行正确的公式变形.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相结合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提出问题:

1.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

在学生答的基础上强调:(1)“一元”——一个未知数;“一次”——未知数的次数是1.

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是什么?

答:(1)去分母、去括号.

(2)移项——未知项移到等号一边常数项移到等号另一边.

注意:移项要变号.

(3)合并同类项——提未知数.

(4)未知项系数化为1——方程两边同除以未知项系数,从而解得方程.

(二)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一个数的a倍(a≠0)等于b,求这个数.

引导学生列出方程:ax=b(a≠0).

让学生讨论:

(1)这个方程中的未知数是什么?已知数是什么?(a、b是已知数,x是未知数)

(2)这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它与我们以前所见过的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区别与联系?(这个方程满足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所以它是一元一次方程.)

强调指出:ax=b(a≠0)这个一元一次方程与我们以前所见过的一元一次方程最大的区别在于已知数是a、b(字母).a是x的系数,b是常数项.

(三)新课

1.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ax=b(a≠0)中对于未知数x来说a是x的系数,叫做字母系数,字母b是常数项,这个方程就是一个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今天我们就主要研究这样的方程.

2.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教师提问:ax=b(a≠0)是一元一次方程,而a、b是已知数,就可以当成数看,就像解一般的一元一次方程一样,如下解出方程:

ax=b(a≠0).

由学生讨论这个解法的思路对不对,解的过程对不对?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出含有字母函数的一元一次方程和过去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区别和联系.

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学过的含有数字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相同.(即仍需要采用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方程两边同除以未知数的系数等步骤.)

特别注意: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去乘或者除方程的两边,这个式子的值不能为零.

3.讲解例题

例1 解方程ax+b2=bx+a2(a≠b).

解:移项,得 ax-bx=a2-b2,合并同类项,得(a-b)x=a2-b2.

∵a≠b,∴a-b≠0.

x=a+b.

注意:

1.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一般x、y、z表示未知数,a、b、c表示已知数.

2.在未知项系数化为1这一步是最易出错的一步,一定要说明未知项系数(式)不为零之后才可以方程两边同除以未知项系数(式).

3.方程的解是分式形式时,一般要化成最简分式或整式.

第二篇: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正确认识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2.使学生掌握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使学生会进行简单的公式变形.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学会观察、总结、归纳,培养学生通过正确、灵活的运算,学会思考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公式变形例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感情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复习、总结、归纳,感受成功,充满着自信,体验数学学习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并在学习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从实际问题情境与已有的知识基础着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探索规律,教材利用生活实例,通过学生思考分析,进一步概括规律,再通过例题的讲解,使学生更熟悉方程,教材从设计上,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观察归纳和猜想的探索过程,这样的编排更让学生乐于学习。

教学重点:

(1)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公式变形. 教学难点:(1)对字母函数的理解,并能准确区分字母系数与数字系数的区别与联系.

(2)在公式中会准确区分未知数与字母系数,并进行正确的公式变形.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相结合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提出问题:

1.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

在学生答的基础上强调:(1)“一元”——一个未知数;“一次”——未知数的次数是1.

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是什么?

答:(1)去分母、去括号.

(2)移项——未知项移到等号一边常数项移到等号另一边.

注意:移项要变号.

(3)合并同类项——提未知数.

(4)未知项系数化为1——方程两边同除以未知项系数,从而解得方程.

(二)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一个数的a倍(a≠0)等于b,求这个数.

引导学生列出方程:ax=b(a≠0).

让学生讨论:

(1)这个方程中的未知数是什么?已知数是什么?(a、b是已知数,x是未知数)

(2)这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它与我们以前所见过的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区别与联系?(这个方程满足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所以它是一元一次方程.)

强调指出:ax=b(a≠0)这个一元一次方程与我们以前所见过的一元一次方程最大的区别在于已知数是a、b(字母).a是x的系数,b是常数项.

(三)新课

1.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ax=b(a≠0)中对于未知数x来说a是x的系数,叫做字母系数,字母b是常数项,这个方程就是一个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今天我们就主要研究这样的方程.

2.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教师提问:ax=b(a≠0)是一元一次方程,而a、b是已知数,就可以当成数看,就像解一般的一元一次方程一样,如下解出方程:

ax=b(a≠0).

由学生讨论这个解法的思路对不对,解的过程对不对?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出含有字母函数的一元一次方程和过去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区别和联系.

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学过的含有数字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相同.(即仍需要采用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方程两边同除以未知数的系数等步骤.)

特别注意: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去乘或者除方程的两边,这个式子的值不能为零.

3.练习:

⑴、方程ax+b=c(a≠0)未知数,字母已知数未知项的系数

⑵、解方程:3(2x-1)=x+5(抽学生板演,教师总结步骤)

4.讲解例题

例1解方程ax2+b2=bx+a2(a≠b)

与数字系数方程解法对比

强调注意:①∵a≠b∴a-b≠0

② 结果是分式形式是应化为最简分式或整式

例2解方程ax+b2=bx+a2(a≠b). 解:移项,得ax-bx=a2-b2,合并同类项,得(a-b)x=a2-b2.∵a≠b,∴a-b≠0.

x=a+b.

注意:

a.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一般x、y、z表示未知数,a、b、c表示已知数.

b.在未知项系数化为1这一步是最易出错的一步,一定要说明未知项系数(式)不为零之后才可以方程两边同除以未知项系数(式).

c.方程的解是分式形式时,一般要化成最简分式或整式.

5.分层练习: ⑴.解方程ax=3(A层)提示:① a=0 ② a≠0

⑵.解方程 my+n2=ny+m2(m≠n)(B层)

(四)习题巩固

1.方程ax+4y=2(a≠0)

⑴关于x的方程的解是x=。

⑵关于y的方程的解是y=.2.方程ay=by-a+b(a≠b)的解是。

3.方程az=bz(a≠b)的解是z=.4.兴趣:解方程(a-2)x-3=0

(五)作业:

93页A组 2、4、5、6

(六)小结

第三篇: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教学教案

1.使学生正确认识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2.使学生掌握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使学生会进行简单的公式变形.

4.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的逻辑思维能力.5.通过公式变形例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1)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公式变形.

教学难点:

(1)对字母函数的理解,并能准确区分字母系数与数字系数的区别与联系.

(2)在公式中会准确区分未知数与字母系数,并进行正确的公式变形.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相结合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提出问题:

1.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

在学生答的基础上强调:(1)“一元”——一个未知数;“一次”——未知数的次数是1.

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是什么?

答:(1)去分母、去括号.

(2)移项——未知项移到等号一边常数项移到等号另一边.

注意:移项要变号.

(3)合并同类项——提未知数.

(4)未知项系数化为1——方程两边同除以未知项系数,从而解得方程.

(二)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一个数的a倍(a≠0)等于b,求这个数.

引导学生列出方程:ax=b(a≠0).

让学生讨论:

(1)这个方程中的未知数是什么?已知数是什么?(a、b是已知数,x是未知数)

(2)这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它与我们以前所见过的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区别与联系?(这个方程满足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所以它是一元一次方程.)

强调指出:ax=b(a≠0)这个一元一次方程与我们以前所见过的一元一次方程最大的区别在于已知数是a、b(字母).a是x的系数,b是常数项.

(三)新课

1.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ax=b(a≠0)中对于未知数x来说a是x的系数,叫做字母系数,字母b是常数项,这个方程就是一个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今天我们就主要研究这样的方程.

2.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教师提问:ax=b(a≠0)是一元一次方程,而a、b是已知数,就可以当成数看,就像解一般的一元一次方程一样,如下解出方程:

ax=b(a≠0).

由学生讨论这个解法的思路对不对,解的过程对不对?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出含有字母函数的一元一次方程和过去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区别和联系.

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学过的含有数字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相同.(即仍需要采用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方程两边同除以未知数的系数等步骤.)

特别注意: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去乘或者除方程的两边,这个式子的值不能为零.

3.讲解例题

例1 解方程ax+b2=bx+a2(a≠b).

解:移项,得 ax-bx=a2-b2,合并同类项,得(a-b)x=a2-b2.

∵a≠b,∴a-b≠0.

x=a+b.

注意:

1.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一般x、y、z表示未知数,a、b、c表示已知数.

2.在未知项系数化为1这一步是最易出错的一步,一定要说明未知项系数(式)不为零之后才可以方程两边同除以未知项系数(式).

3.方

2、解方程

分析:去分母时,要方程两边同乘ab,而需ab≠0,那么题目中有没有这个条件呢?有隐含条件a≠0,b≠0.

解:b(x-b)=2ab-a(x-a)(a+b≠0).

bx-b2=2ab-ax+a2(去分母注意“2”这项不要忘记乘以最简公分母.)

ba+ax=a2+2ab+b2

(a+b)x=(a+b)2.

∵a+b≠0,∴x=a+b.

(四)课堂练习

解下列方程:

教材p.90.练习题1—4.

补充练习:

5.a2(x+b)=b2(x+a)(a2≠b2).

解:a2x+a2b=b2x+ab2

(a2-b2)x=ab(b-a).

∵a2≠b2,∴a2-b2≠0

解:2x(a-3)-(a+2)(a-3)=x(a+2)

(a-b)x=(a+2)(a-3).

∵a≠8,∴a-8≠0

(五)小结

1.这节课我们要理解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掌握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与数字系数方程的区别与联系.

2.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的解法与只含有数字系数的方程的解法相同.但必须注意: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去乘或除方程的两边,这式子的值不能为零.

六、布置作业

教材p.93.a组1—6;b组

1、注意:a组第6题要给些提示.

七、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a=bc 型数量关系

问题引入:

问题设置:有一大捆粗细均匀的电线,现要确定其中长度的值,怎样做比较简捷?(使用的工具不限,可以从中先取一段作为检验样品)

提示:由于电线的粗细均匀分布的,所以每段同样长度的电线的质量相等。

1、由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2、教师再加深一步提问:在我们讨论的问题涉及的量中,如果电线的总质量为a,总

长度为b,单位长度的质量为c,a,b,c之间有什么关系?

由学生归纳出:a=bc。对于解决问题:可先取1米长的电线,称出它的质量,再称

出其余电线的总质量,则(米)是其余电线的长度,所以这捆电线的总长度为()米。

引出可题:探究活动:a=bc型数量关系。

1、b、c之一为定值时.读课本p.96—p.97并填表1和表2中发现a=bc型数量关系有什么规律和特点?

(1)分析表1

表1中,a=bc,b、c增加(或减小)a相应的增大(或减小)如矩形1和矩形2项比

较:宽c=1,长由2变为4。

面积也由2增加到4;矩形3,4类似,再看矩形1和矩形3:长都为b=2,宽由1增加到2,面积也变为原来的2倍,矩形2、4类似。

得出结论,a=bc中,当b,c之一为定值(定量)时,a随另一量的变化而变化,与之成正比例。

(2)分析表2

(1)表2从理论上证明了对表1的分析的结果。

(2)矩形推拉窗的活动扇的通风面积a和拉开长度b成正比。(高为定值)

(3)从实际中猜想,或由经验得出的结论,在经理论上去验证,再用于实际,这是

我们数需解决问题常用的方法之一,是由实际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实际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2、为定值时

读书p.98—p.99,填p.99空,自己试着分析数据,看到出什么结论?

分析:这组数据的前提:面积a一定,b,c之间的关系是反比例。

可见,a=bc型数量关系不仅在实际生活中存在,而且有巨大的作用。

这三个式子是同一种数量关系的三种不同形式,由其中一个式子可以得出另两个式子。

3、实际问题中,常见的a=bc型数量关系。

(1)总价=单价×货物数量;

(2)利息=利率×本金;

(3)路程=速度×时间;

(4)工作量=效率×时间;

(5)质量=密度×体积。

„例

1、每个同学购一本代数教科书,书的单价是2元,求总金额y(元)与学生数n(个)的关系。

策略:总价=单价×数量。而数量等于学生人数n,故不难求得关系式。

解:y=2n

总结:本题考查a=bc型关系式,解题关键是弄清数量关系。

2、一辆汽车以30km/h的速度行驶,行驶路程s(km)与行使的时间t(h)有怎样的关系呢?请表示出来。

解:s=30t

3、一种储蓄的年利率为2.25%,写出利息y(元)与存入本金x(元)之间的关系(假定存期一年)。

解:y=2.25%x 程的解是分式形式时,一般要化成最简分式或整式.

第四篇:初中数学教案《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初中数学教案|《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欢迎来到福建教师招考信息网,福建中公教育考试网提供真实可靠的福建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考试最新资讯,包括招考公告、考录进程、考试培训、面试辅导、资料下载等。我们在福建教师招考信息网等着你回来。

小编推荐>>> 教师考试面试备考指导|13个学科教案【汇总篇】(按住ctrl点击即可查看)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类讨论将电话计费问题转化为方程问题、解决方程问题、利用方程问题的结论解释各个分类区间的花费变化情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方程模型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体会分类思想和方程思想,增强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立电话计费问题的方程模型。难点:建立电话计费问题的方程模型。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对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究,接下来我们继续研究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对问题的初步认识

问题1:下面表格给出的是两种移动电话的计费方式:

你了解表格中这些数字的含义吗? 师生活动: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对回答的方式适当给予提示,如“月使用费的比较”“超时费的比较”等,然后教师列举出一两个具体的主叫时间,让学生通过计算回答相应的费用。

问题2:你觉得哪种计费方式更省钱呢?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教师适当加以引导:

若学生回答计费方式以一或计费方式二省钱,可发动其他学生通过举例等方式加以质疑;若学生的回答中出现分类讨论的趋势,则教师加以肯定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对分类的关键点、分类后各区间的变化趋势作进一步的探究。

讨论后安排学生再次思考,可适当讨论。3.对问题的深入探究

问题3:通过大家的讨论,你对电话计费问题有什么新的认识?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适当加以归纳引导:

若学生还没有明确的分类,则引导学生思考“你可以确定哪一个时间区间内两种计费的比较结果?”,从而引导学生进行分类;若学生已经对问题进行了分类,则追问“你为什么这样分类?”以及“在每一个时间区间内你是怎么分析的?”从而引导学生更合理地解决问题。

问题4:设一个月内用移动电话主叫为t min(t是正整数)。当t在不同时间范围内取值时,列表说明按方式一和方式二如何计费。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并制作表格,教师巡视。教师请学生填写下面的表格,其他同学适当补充。

观察你的列表,你能从中发现如何根据主叫时间选择省钱的计费方式吗?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并小组讨论,教师选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一般学生能够对“t小于150”“t=150”“t=350”三种情况作出准确的判断,而对于“t大于150且小于350”的情况,教师应辅助学生加以分析。

教师追问:

(1)当“t大于150且小于350”时,是否存在某一主叫时间使两种方式的计费相等?为什么?(2)利用方程求出使两种的方式的计费相等的主叫时间,得出270min这个时间点。

(3)当主叫时间“大于150min且小于270min”或“大于270min且小于350min”时,分别选择哪种计费方式比较省钱?

对于“t大于350”时两种计费方式的比较,教师可以更多地让学生去探究方法并表述,在此基础上加以适当地总结。

问题5:综合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

当?时,选择方式一省钱;当?时,选择方式二省钱。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并回答。4.小结

请学生回顾电话计费问题的探究过程,回答以下问题:(1)探究解题的过程大致可以包含哪几个步骤?(2)电话计费问题的核心问题是什么?(3)在探究过程中用到了哪些方法?你又哪些收获? 5.巩固应用

利用我们在“电话计费问题”中学会的方法,探究下面的问题。

如何根据复印的页数选择复印的地点使总价比较便宜?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解答,小组讨论,学生回答,教师点评。6.布置作业 课本习题1,3。

四、板书设计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例题: 分类讨论: 总结:

五、教学反思 略

查看更多教案,推荐您阅读:面试备考指导|13个学科教案【汇总篇】(按住ctrl点击查看)

第五篇:初中一元一次方程练习题

1.下列各式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A、1x

22y3B、3x4xx1C、|m|2y12y31D、1x22x6 2.如果(m-1)x +5=0是一元一次方程,那么m=___.

3.方程0.25x1的解是.

4.方程3x+2=0的解是______________.

5.解方程

2000x

32x0.030.250.1x0.020.1时,把分母化为整数,得()。200x3

2510x2A、2510x210B、0.1 C、2x

30.250.1x

20.1D、2x

30.250.1x210

6.方程2xkx15x2的解为-1时,k的值为()。

A、10B、-4C、-6D、-8

7.解方程:(1)x

8.国家规定工职人员每月工资超出800元以上部分缴纳个人所得税的20%,小英的母亲10月份交纳了45.89的税,小英母亲10月份的工资是()。

A、8045.49元B、1029.45元C、1229.45元D、1045.9元

9.某商店一套服装的进价为200元,若按标价的80%销售可获利72元,则该服装的标价为 _元.

10.一家商店将某件商品按成本价提高50%后,标价为450元,又以8折出售,则售出这件商品可获利润______元.

11.某商品的价格标签已丢失,售货员只知道“它的进价为80元,打七折售出后,仍可获利5%”.你认为售货员应标在标签上的价格为元.

12.某商人在一次买卖中均以120元卖出两件衣服,一件赚25%,一件赔25%,在这次交易中,该商人()。A、赚16元B、赔16元C、不赚不赔D、无法确定

13.动物园的门票售价:成人票每张50元,儿童票每张30元。某日动物园售出门票700张,共得29000元。设儿童票售出x张,依题意可列出下列哪一个一元一次方程式?()

(A)30x50(700x)=29000(B)50x30(700x)=29000

(C)30x50(700x)=29000(D)50x30(700x)=29000。

14.某城市按以下规定收取每月的水费:用水量不超过6吨,按每吨1.2元收费;如果超过6吨,未超过部分仍按每吨1.2元收取,而超过部分则按每吨2元收费。如果某用户5月份水费平均为每吨1.4元,那么该用户5月份应交水费多少元? 3(20x)3x7(9x);(2)2x1314x51;

下载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初中数学教案[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初中数学教案[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数学教案

    初中数学教案1 复习目标: (1)了解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以及方程的解等基本概念。(2)会解一元一次方程。(3)会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并求解。重点、难点: 1.重......

    初中数学教案

    初中数学教案模板。 xx初中教师专用教案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 课题: 班级: 授课教师: 课时: 学习目 标 重点确定 难点确定 教学工具 教学方法 教 学 过 程 随堂练习: 体......

    初中数学教案

    初中数学教案 初中数学教案1 一、学生起点分析学生已经了勾股定理,并在先前其他内容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百度一下的逆向思维、逆向研究的经验,如:已知两直线平行,有什么样的结......

    初中数学教案

    初中数学教案 教学建议一、知识结构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单项式乘法法则的导出.这是因为单项式乘法法则的导出是对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渗透了“将未知转......

    初中数学教案

    初中数学教案 第七章:圆 第17课时:三角形的内切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作三角形的内切圆. 2、理解三角形内切圆的有关概念. 3、掌握三角形的内心、外心的位置、数量特征. 4、......

    初中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用具: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二、新课讲授三、例题讲解四、课堂练习五、课后作业 教学反思:数与代数教案第一课时数的认识 课型......

    初中数学教案

    课 题 §2.2.3 配方法(三)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训练用配方法解题的技能. (二)能力训练要求 1.经历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一元二次方......

    初中解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分母 一、课题名称: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知识目标 (1)通过对比运用算术和列方程两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