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特设方案

时间:2019-05-15 03:53: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英语教学特设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英语教学特设方案》。

第一篇:英语教学特设方案

龙里县第四小学英语学科特色方案

策划人:雷娇

一、活动目的

今年我校刚成立教学设备质量先进,获得了上级主管部门的好评。但我们认为自己的特色还不够鲜明,本着“创特色、铸品位”的宗旨,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现决定以英语学科为一个方面,努力打造龙里县第四小学学科特色。工作思路从环境创设、课程设置、课堂研究、师资培训、学生活动和课程评价六个方面开展工作。

二、工作思路

从环境创设、课程设置、课堂研究、师资培训、学生活动和课程评价六个方面开展工作。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充分调动所有人的能动性,采用“沉浸”教学方式。

三、具体措施

1、充分利用校园环境,营造英语交际氛围。如校园可以增设英语标志。教师和学生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运用简单的英语进行交际。

2、开辟内容丰富的“英语世界”橱窗。可以展示异国风情,介绍英语学习方法,还可以刊登英语小故事、谜语、智力题,也可以公布竞赛结果等。

3、利用校园广播等现有资源传播英语文化,增加英语日常用语和英语歌曲的内容,还可以定时播放英语卡通片,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生活。

4、在课程设置上增加英语学科的课时。由现在每周2-3课时增加到每周3-4课时,每周利用一个晨会时间读英语。

5、每学期开学初拟订切实可行的英语课外活动计划,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活动。如:英语歌曲、书法、讲故事比赛等。

6、加强英语课堂教学研究,切实提高英语课堂效率。

7、将英语学科特色的实施纳入学校每学期的工作计划,将其作为学校特色工作进行重点打造。

四、实施安排

1、必要设置

为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应考虑购置一些与教材配套的材料,如:教学挂图、教师卡片等。为营造氛围,还需要一些英语教学片和卡通片、磁带、光碟等。

2、师资培训(负责人:雷娇)

要想打造英语特色,仅仅靠英语教师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全校教师及家长的大力支持。由此,我们计划对老师们进行英语口语培训,主要针对日常交际用语和课堂用语,每周利用例会和理论学习时间教学3句英语,提倡教师用英语与学生对话。把我们打造英语特色的做法向家长汇报,争取家长的支持。

3、环境创设

(1)学校无闲地,处处可育人。在学生经常活动的地方设置英语标志,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既学习了英语,又受到了良好的道德情操的熏陶,可谓“润物细无声”。

附校园英语标志:(仅供参考)

Girls’ Room

女生厕所

Boys’ Room

男生厕所

Don’t litter the floor!

不要随地扔东西!

No spitting.请勿随地吐痰。

Save water, please!

请节约用水!

Keep on the right.靠右行。

The flowers are having a rest.No disturbing them.花儿在休息,请勿打扰。

(2)通过校园“小精灵”广播站,播放英语歌曲,可以是教材中的歌曲,也可以是影视插曲,在播放歌曲时对部分歌曲的出处做必要的说明。让学生在明快的音乐中体会英语、习得英语,同时渗透异国文化教育。还可以增加英语口语秀节目,请口语较好的学生在节目中展示,形式如自我介绍、讲短小故事、情景对话、广播剧等。

(3)利用学校电视台定期向学生播放英语卡通片或英语教学片,建议每周20-30分钟,这也是参照课程标准确定的。具体时间为每周星期三下午的广播时间。

(4)“英语世界”橱窗的设计、制作。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为主,尽可能做到图文并茂。

4、学生活动

(1)举办各类竞赛。按计划进行书写竞赛、口语竞赛或英语歌曲演唱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2)结合英语国家重大节日举办大型联欢会或游艺会,进行英语才艺方面的表演,如歌曲、歌谣、对话和情景剧。在游艺会上可以组织学生做各种有趣的英语游戏。还可在重大节目及活动中配备英语主持人。

(3)学校每周组织一次“英语角”活动,爱好英语的学生均可参加。在这里大家每次就1-2个话题进行谈论。建议学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聘请外教定期授课。

5、课程评价(负责人:雷娇)

除必要的笔试外,将口语测试纳入考核内容。

二〇一三年九

第二篇:特设岗位教师

2011年山西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特设岗位教师招聘公告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1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师厅函[2011]4号)和《山西省教育厅、财政厅、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编办关于做好2011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和《山西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方案(2011年修订)》精神,2011年山西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特设岗位教师公开招聘正式开始,现将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招聘特岗教师名额

2011年我省拟招聘特岗教师2379人,其中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下简称“国贫县”)招聘特岗教师1879人,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下简称“省贫县”)招聘特岗教师500人。各设岗县分学科岗位招聘计划详见山西毕业生网公布的设岗县设岗学校分学科特设岗位招聘信息。

二、特设岗位招聘对象

(一)国贫县实施“特岗计划”招聘对象

1、以全日制高等师范院校和其它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可

招少量应届师范类专业专科毕业生。

2、取得相应教师资格(高中教师资格可以向下融通初中教师资格,下同),具有一定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年龄在30周岁以下(1981年5月31日之后出生,下同),未就业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往届本科毕业生。

(二)省贫县实施“特岗计划”招聘对象

1、全日制高等师范院校和其它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

2、取得相应教师资格,年龄在30周岁以下,未就业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往届

本科毕业生。

3、年龄在30岁周以下,未就业的全日制高等师范院校师范教育类专业专科

毕业生。

4、参加过“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有从教经历的志愿者,支教服务期满(指“三支一扶”计划中的支教高校毕业生,下同)、考核合格、年龄在30周岁以下、未就业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生。

5、省贫县实施“特岗计划”招聘对象限山西生源。

(三)参加过“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有从教经历的志愿者,支教服务期满的高校毕业生和参加过半年以上实习支教的师范院校师范类毕业生同等条

件下优先。

(四)2010年与国贫县和省贫县签定了《山西省农村中学教育硕士师资聘用合同》并注册为“农村中学教育硕士师资”的2011年应届大学毕业生,按照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可直接成为签约县的特岗教师。

三、特岗教师的基本条件

1、思想政治素质好。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品行端正,遵纪守法,在校学习或工作(待业)期间表现良好,未受过任何

纪律处分。

2、热爱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为人师表,自愿到国家、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县以下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从组织安排。

3、符合教师资格条件要求和招聘岗位要求。应聘初中教师特设岗位必须具有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学历,应聘小学教师特设岗位,应具有全日制高等师范院校师范教育类专业本、专科及以上学历。所学专业与应聘的特设岗位学科

一致或相近。

4、非体育、音乐、美术、外语、计算机(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不得报上述学科的特设岗位;学前教育专业本、专科及以上毕业生不得报特设岗位;除参加过“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有从教经历的志愿者,或支教服务期满的高校毕业生外,其他非师范教育类专业专科毕业生不得报特设岗位;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不得报初中教师特设岗位。

5、按照《山西省教师资格申请人员体检标准及办法(修订)》体检合格,并能适应设岗地区工作、生活环境条件。

四、特岗教师待遇

特岗教师待遇按照省教育厅、财政厅、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编办印发的《山西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方案(2011年修订)》(晋

教人[2011]19号)执行。

五、招聘程序、办法

(一)报名及资格审查

1、本次报名采取网络报名方式进行,不设现场报名。符合特岗教师公开招聘条件的人员,请登录山西毕业生网(网址为:http://www.xiexiebang.com)报名,从2011年公布的山西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特设岗位教师公开招聘岗位设置信息中选择一个岗位,如实填写并网上提交《2011年山西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特岗教师报名登记表》(附件1),同时下载纸质报名表3份,面试时提交有关工作

人员审核。

2、报名时间:2011年5月18日—28日

3、报名网址:山西毕业生网(www.xiexiebang.com)

4、资格审查时间:2011年5月19日—29日

5、查询资格审查结果时间:2011年5月20日—30日

6、考生自行下载准考证时间:2011年6月7日-11日从山西毕业生网上下

载。

7、报名及资格审查注意事项

(1)应聘人员对在网上提交的个人信息的真实性负责。各设岗县负责审查报考本县特设岗位应聘人员的资格。应聘人员提交的信息不准确、不真实,无照片或照片不清晰,或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实,即取消其笔试、面试资格或聘用资

格。

(2)应聘人员报名时,限报一个县一所农村学校的一个岗位。报名期间,应聘人员可以修改所报特设岗位及个人信息,各设岗县资格审查工作结束后,应聘人员所报特设岗位及个人信息不得更改。不得用新、旧两个身份证同时报名,报名、笔试、面试时使用的身份证必须一致,个人照片必须是同一底版的近期免冠照,符合网上报名所提示的照片规格和要求(附件2)。报名、笔试、面试、体检所提供的照片必须一致。

(3)报名期间,山西毕业生网每两天公布一次空岗名单,供符合条件的高

校毕业生选报时参考。

(4)有关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各设岗县进行网上资格审查,应聘人员登录

山西毕业生网查询资格审查结果。

(二)考试

1、笔试定于2011年6月12日上午进行。笔试的主要内容为学科知识、教育理论、教育法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笔试合格成绩为60分及以上。

笔试地点详见准考证。笔试成绩从山西毕业生网上查询。

2、面试形式为讲课。讲课时间不少于20分钟。应聘人员要按照所报特设岗位要求和相应教材,抽取高学段教材一节课内容进行试讲。面试合格成绩为60

分及以上。

面试人员按照笔试合格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参加面试的人数与设岗县设岗学校学科岗位拟招聘人数的比例为2:1。

面试时间、地点及进入面试人员名单在有关市教育局网站公布。

3、考试注意事项

笔试、面试前,应严格审查应聘人员的资格和有关证件、证明材料的原件,对不符合招聘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者,取消考试资格。

应聘人员在参加考试时,必须如实提供下列材料:

(1)经本人签字认可的网上下载《2011年山西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特设岗

位教师公开招聘报名登记表》;

(2)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3)毕业证原件和复印件(尚未取得毕业证、学位证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可先提交学生证和所在学校学籍管理部门出具的学历、学位证明。在公示拟招聘人员名单前,必须提交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原件和复印件);

(4)教师资格证原件和复印件;

(5)参加过“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有从教经历的志愿者、“三支一扶中支教服务期满的高校毕业生”、“参加过半年以上实习支教的师范院校师范教育类

毕业生”的证明材料。

面试前,应聘人员将上述有关材料复印件、报名登记表和证明材料原件提资

格审查人员留存备查。

(三)体检及递补

按《山西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方案(2011年修订)》的规定执行。

(四)公示拟招聘特岗教师名单

2011年7月23日-29日在山西毕业生网公示拟招聘特岗教师名单。

(五)集中培训和认定教师资格

各设岗县对公示无异议的拟招聘特岗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培训结束后,对取得培训合格成绩尚未认定教师资格的拟招聘特岗教师进行教师资格认定。

培训工作要求于8月15日前完成(六)签订聘用合同和上岗任教

2011年8月20日前完成签订聘用合同、到设岗县报到等事宜。具体时间由

设岗县确定并通知拟聘特岗教师。

特岗教师在签订聘用合同后,由省毕业生就业部门根据特岗教师聘用合同办理报到证,设岗县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安排到设岗学校上岗任教。

六、其它事宜及规定

1、特岗教师招聘期间,相关信息主要通过网站、个人电子信箱或手机短信方式传送,应聘人员应准确提供个人电子信箱、手机等联系方式,及时关注山西毕业生网以及设岗市教育网站发布的笔试、面试、体检、递补、拟聘等信息。因应聘人员个人原因影响本人应聘的,责任自负。

2、特岗教师报名前,请认真学习《山西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方案(2011年修订)》(已在山西教育厅网和山西毕业生网发布)。

3、未尽事宜请向有关招聘单位咨询(咨询电话见附件3)。

附件:

1、2011年山西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特岗教师报名登记表.doc 2、2011年山西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报名照片要求.doc3、2011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咨询工作联系人电话、电子邮箱.doc

2011年国家“特岗计划”分配表

备注

小计 2 3 4 5 6 7 8 9 娄烦县 灵丘县 广灵县 天镇县 浑源县 右玉县 宁武县 静乐县 神池县

20 30 6 15 50 30 105

初中 10 50 10 30 6 25 15 70

小学 30 50 10 25 15 35

国贫县 国贫县 国贫县 国贫县 国贫县 国贫县 国贫县 国贫县 国贫县

招聘特岗教师数(人)

序号 设岗县 10 河曲县 11 偏关县 12 繁峙县 13 岢岚县 14 石楼县 15 兴

县 16 中阳县 17 方山县 18 临

县 19 左权县 20 和顺县 21 壶关县 22平顺县 23 武乡县 24 汾西县 25 隰

县 26 吉

71 20 14 4 4 54 38 90 40 158 70 35 15 35 15 3 3 36 15 15 50 20 55 36 70 30 50 20 245 125 120

国贫县国贫县

国贫县国贫县

国贫县

国贫县国贫县国贫县

国贫县国贫县国贫县国贫县国贫县

国贫县国贫县

国贫县

国贫县

27 28 29 大宁县 永和县平陆县 合计

151 30 160 1879

10 75 945 83 20 85 934 国贫县 国贫县 国贫县 国贫县

地市 序号

吕梁 1 晋中 2 3 长治 晋城 5 临汾 6

2011年省“特岗计划”分配表

招聘特岗教师数(人)

设岗县

小计

初中 小学 交口县 50 10 40 榆社县 43 10 33 沁

沁源县 43 43 陵川县 40 20 20 浮山县

备注

省贫县 省贫县 省贫县 省贫县 省贫县 省贫县 7 8 9 10 运城 12 合 古

县 安泽县 闻喜县 万荣县 夏

县 垣曲县

13 43 13 44 3 44 1 44 14 43 10 162 省贫县 30 省贫县 41 省贫县 43 省贫县 30 省贫县 33 省贫县 338

省贫县 500

第三篇:特设研究

班级:1603 姓名;刘田 学号:165511028

精准扶贫

[摘要]精准扶贫是新时期我国扶贫开发战略的重大转型。本文在梳理我国贫困治理政策演变过程及趋向的基础上,从核心要义和从三个精准到六个精准方面介绍了精准扶贫的内涵,阐述了实施精准扶贫的必然性。结合我国国情科学分析了精准扶贫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难点与实践困境,并从精准识别、相关配套制度改革、扶贫与扶志相结合等方面提出关于精准扶贫问题的解决方案。最后探讨了在新常态下精准扶贫机制的途径。[关键词]精准扶贫;政策回顾;内涵;解决方案;新常态

一、精准扶贫开启我国扶贫事业的新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扶贫工作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就,我国贫困人口总数显著降低,是持续稳定经济增长以及政府扶贫共同作用的结果。梳理我国扶贫工作的发展历史脉络,最基本的经验就是在不同历史阶段制定符合国情的扶贫政策,走有中国特色的扶贫道路。精准扶贫是对现阶段的扶贫事业的一种统 称,为什么将现阶段的扶贫工作称为精准扶贫,需要结合我国的扶贫事业进程历史,这是理解精准扶贫的基本前提。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广义扶贫阶段(1949-1977年)

新中国人民政权建立后,党和政府为发展国民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在农村地区实行土地改革运动。随后开始农村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建设。国家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实施了诸多积极措施,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农村供销合作以及信用合作系统,促进我国农村教育以及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形成以“五保”制度和特困群体救济的社会基本保障体系,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农村人口生活水平的提高。新中

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全国大范围内减少了农村贫困。但由于经济基础以及体制方面因素,广大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比较缓慢。直至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农村地区的绝对贫困仍有2.5亿之多,占1978年中国农村人口的30%左右。

(二)制度性变革大规模缓解贫困阶段(1978-1985年)

1978年后,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开始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加快形成对外开放的全新格局。在农村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以市场化商品化为导向的价格机制以及流通体制,同时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进而使这个历史时期成为我国历史上减贫最为显著。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下降到1.25亿人,减少了二分之一之多。同时,我国政府积极开展扶贫计划和行动。1980年中央设立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进行“三西”农业建设。1984年实行“以工代贩”建设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发布《关于尽快改变贫困地区落后面貌的通知》,划定十八个贫困片区进行重点扶持。这一时期的诸多扶贫措施为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工作开展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

(三)经济高速增长下的开发式扶贫阶段(1986-2000年)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历史时期,政府实施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工作。成立专门扶贫机构,确定贫困标准以及重点扶持区域,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处于不断减缩的局面。这是国家不断调整扶贫路线,借助高速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可支配资源所取得的扶贫成就。为加快扶贫步伐,1994年出台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时至上个世纪末,我国农村地区农村贫困人口降至三千二百万。这些努力也使贫困从普遍性、绝对性向片、线分布转化。同时,因为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带来了国民收入差距上的差别拉大,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相对贫困群体。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就业体制变化以及分配体制改革等原因,促使社会收入差距扩大。至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国基本建立城市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养老、失业、医疗、工伤以及生育五大保险社会保险制度以及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扶贫开发阶段(2001年以来)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政府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2001-2010年)》,《纲要》提出要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改善贫困地区条件,巩固扶贫成果。扶贫工作着重点由贫困县转向贫困村。这还是我国扶贫工作历史上的重要转变点。随之而来的是,具体扶贫方略的转变,我国共确定14万个贫困村覆盖了83%的贫困人口。通过实施以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为主的雨露计划,开展产业化扶贫,促进贫困地区拓宽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至2006年,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数下降至2100万。同时,党和政府积极致力于构建起比较完善的扶贫政策体系,且成绩效果明显。与此同时,我国城市地区预防性以及救助性扶贫体系以及社会保障制度也逐步完善起来。

(五)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的精准扶贫

在长期的扶贫工作中,一直面临扶贫成效如何进一步增长与扶贫方法如何进一步改进的问题。长期以来,扶贫工作中存在的贫困人口底数不清、具体情况不明、措施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对相关政策落实变形走样、到位打折扣等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方式粗放,方法漫灌,也就是说,扶贫方法上的创新是解决扶贫成效不高的重要出路。面对扶贫工作的繁重任务与明确的目标要求,拥有长期地方工作经历的总书记对于扶贫工作如何 进一步创新的问题格外重视。2012年底,他到 河北阜平老区考察时,关于扶贫工作,他说不要 用“手榴弹炸跳蚤”。到了2013年11月初,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明确提出了“精 准扶贫”概念。精准扶贫就是针对扶贫工作中存在针对性不强和效率不高这_现象,运用科 学有效程序、方法和相应的资源,对扶贫对象实 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习总书记同时要求做好与精准扶贫至为相关的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和教育等三大方面的工作。2013年底,国家扶贫办制定了《关于创新机制 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2015年6月,在贵州召开的部分省区主要领导会议上,对于精准扶贫的认识进一步深化系统,明确提出了六个精准,即“对象要精准、项目安排要精准、资金使用要精准、措施到位要精准、因村派人要精准、脱贫成效要精准”,并就加大力度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提出“四个切实”的具体要求,而且明确要求将精准扶贫和全面脱贫作为“十

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和目标。这样,精准扶贫形成了一个非常完整的扶贫工作体系。

从这个简单的回顾中,我们可以清晰的观察到,扶贫工作的循序渐进与成效改进,扶贫工作在我国的各项工作中日益受到重视,这说明 我们国家对待扶贫工作是一以贯之和与时俱进的。我们将改革开放以30多年扶贫工作的变化整理出一条主线:改革扶贫一开发扶贫一攻坚扶贫一定点扶贫一精准扶贫。改革开放以来的扶贫工作,表面上是对工作的持续改进,实际上体现的是对扶贫工作规律性认识的深化与适应。

二、精准扶贫的内涵

(一)精准扶贫的核心要义和内容体系

精准扶贫是新时期我国根据扶贫开发实践和贫困问 题的总体特征,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杜会为根本目标。精准扶贫政策的核 心要义在于"扶真贫、真扶贫〃,改变过去大水漫灌粗放 式扶贫方式,将扶贫政策和措施下沉到村到户,通过对贫困家庭和贫困人口的精准帮扶,从根本上解决导致贫困发生的各种因素和障碍,从而拔出“穷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致富。精准扶贫政策的内容体系包括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四项内容。精准识别是实施精准扶贫政策的基本前提,精准识别是指通过申请评议、公示公告、抽检核查、信息录入等步骤,将贫困户、贫困村有效识别出来,并建立贫困户和贫困人口档案卡,摸清致贫原因和帮扶需求。精准帮扶是精准扶贫政策的核心,是在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准确识别基础上,根据贫困的成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有效帮扶,因贫施策、精准到户到人是精准帮扶的关键,重点通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杜会保障兜底一批。精准管理是实施精准扶贫政策的重要保障,精准管理的重点在于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精准考核是提升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的重要手段,是指针对贫困户和贫困村脱贫成效,建立贫困人口脱贫退出和返贫再入机制,完善贫困县考核与退出机制,加强对贫困县扶贫工作情况的量化考核,强化精准扶贫政策实施的效果。适

应我国贫困治理形势的变化,精准扶贫政策实现了扶贫对象瞄准化、帮扶措施具体化、管理过程规范化、考核目标去GDP化,是新时期我国扶贫开发政策的重大战略转型。

(二)从三个精准到六个精准

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思想,一般认为是两个阶段,即明确提出精准扶贫后的从2013年11月的三个精准,即扶贫精确识别、精 确帮扶、精确管理,到2015年6月的六个精准,即扶贫对象要精准、项目安排要精准、资金使用要精准、措施到位要精准、因村派人要精准、脱贫成效要精准。习总书记的精准扶贫思想,有其长期的实践基础,一是他在福建工作期间的扶贫思想。其在福建担任地方领导期间,著有《摆脱贫困》一书(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二是他在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首次扶贫考察中提出的与精准扶贫相近的扶贫思想,即不要用“手榴弹炸跳蚤”。

三、新常态下精准扶贫政策实施的必要性

(一)新常态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按照我党领导全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总体战略部署,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还有大约5年时间,目前正处于决胜阶段。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存在着很多短板,其中农村还有几千万人口的贫困则是最突出的短板,必须合理安排公共资源、动员全党全社会力量齐心协力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总书记在贵州等地考察,都明确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在农村,重点在精准扶贫上。现在距2020年全面同步建成小康社会仅有5年时间,从各地具体情况来看,最大的差距也在扶贫上,处在贫困线上的人口基数大。全国各地通过大规模扶贫开发让7亿多的农村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成就举世瞩目。但是,全国仍然有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贫困人口规模庞大,更加严峻的是这些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和连片特困地区,基础条件差,开发成本高,脱贫难度相当大,而且这些贫困人口贫困程度深。2014年全国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

入6600元,比全国农民平均水平低3282元,这还仅仅是一个平均数,不能反映贫困人口的真实经济状况。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收入水平更低,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每年人均纯收入离3000元还有不小的差距,甚至有的家庭除了政府救济外都没有稳定的现金收入来源,面临着生计难题和困扰。精准扶贫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实施精准扶贫工作的必要性就在于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实现小康水平,进而间车全面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对于新常态形势下,推进我国农村进一步发展,提升贫困地区人口的生活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所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实现全面小康是我国扶贫任务进入到关键时期而推进的深层次变革和升级。

(二)新常态下协调推进区域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国国疆域辽阔,基于地理、资源等方面的区域差异尤为突出,且不可避免。更为重要的是,建立在地域资源0赋差异基础之上的区域发展差异,特别是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巨大差距,成为我国现实国情不可回避的,而且是相对难以解决的历史性难题。协调区域发展,加快推进贫困落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艰巨,关系重大。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特别是日益加大的经济发达区域相对于贫困地区的现状,越来越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障碍之一。这一障碍直接影响到的是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各类负面经济社会效应。不仅如此,由此,带来的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相对差距尤为突出,因此,国家级政府适时提出精准扶贫战略是符合我国实际国情,协调内部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必由选择。全局而言,精准扶贫对于目前农村贫困区域的现状给予了有的放矢的重视。也就是说,精准扶贫战略即是加快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也是协调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必须。同时,协调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也要特别注重开发贫困区域内部的资源优势,合理利用外部有效资源途径,研究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路径选项,实现精准脱贫。

(三)新常态下夯实执政兴国根基的关键举措

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时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为广大

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谋福社。因此,扶贫工作为国家历届政府所高度重视,党和政府也将扶贫工作当成一项关系国家政权基础稳定的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当前,我国经济处于新常态背景之下,在很大意义上,实施精准扶贫,实现全面脱贫是夯实我国执政根基,体现党性宗旨的关键举措。离开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脱贫致富,实现共同富裕就无从谈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面临的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就在农村,就在贫困地区。精准扶贫是保证人民占有、使用和支配生产资料的平等权利,保证人人获得财富的公平权利。国家给贫困地区改善平台、创造平等的竞争发展机遇,是国民共富、民族绵延、夯实执政根基的有效途径。党和政府通过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反映出更加结合实际、贴近群众、务实为民的施政方针。一是创新扶贫机制势在必行。为贫困户建档立卡分清致贫原因,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对扶贫项目持续跟进、动态管理,有针对性地集中力量真帮实扶。这些都需要扶贫机制上的创新与改进。二是惠及民生成为当务之急。改善扶贫对象的生产生活条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条件。这些看似正常不过的扶贫任务,实际上连接的是广大贫困群体的心,团结的是全国人民对党和政府的坚定支持和高度信任。老百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就会一如既往的地支持拥护党和政府,我国的政权根基才能扎稳扎实。

四、精准扶贫政策难点与实践困境

(一)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标准单

一、技术实现困难

当前,精准识别主要根据收入水平制定贫困线识别贫困户。以收入水平刻画和识别贫困程度具有直观、可比等优势,但在识别贫困户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存在一定的难选、漏选问题。究其原因,一是受农村资产信息平台不完善、家庭微观统计体系不健全等方面的影响,难以及时、准确获得每家每户的真实收入情况,以收入标准识别贫困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度较大;二是收入只能反映人类发展和贫困的一个方面,但不能充分反映收入之外其他维度的贫困状况,如能力性贫困,或是因学、因病、因婚导致的支出性贫困。正因为个体真实收入的难测度性和指标的单一性,在贫困户精准识别时,地方才创新提出和实践了“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等更具比较性和操作性的办法。在实际识别贫困户过程中普遍采用群众投票评选方式。与收入水平方式相比,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公平性、可操作性,但现有的贫困户识别办法主观性较强,可能造成区域不公平问题。村民代表开会评选,主观性较强,且在利益、权势驱使下容易受人操控。由于上级层层下达的贫困户指标有限,贫困面广、程度高的地方在评选时有一定难度,难以反映不同区域贫困人口的客观差异状态,同时,因贫困户指标分解造成了产生的区域不公平问题。从农户实地调研情况来看,13.1%的受访农户认为建档立卡工作中漏掉了部分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户。

(二)精准扶贫的动态管理与考核机制不健全

贫困人口退出机制和再入机制不健全。贫困人口的退出与贫困人口的认定程序大致相似,主要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指标分解方法。通常依据扶贫资金投入的重点、现有的经济基础,将脱贫指标下达分解到各乡镇及重点村。一些群众担心这种退出机制会出现少数“被 脱贫”、“假脱贫”现象。而“脱贫”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和承担风险的能力依然很弱,因灾返贫、因病返贫的机率较高。同时,贫困户退出机制需要贫困户签字,但一般贫困户因考虑享受不到扶贫政策而不愿签字。贫困人口认定“只出不进”,缺乏对脱贫人口的动态跟踪、精准管理。部分地区返贫率高,没有返贫人口再入机制,群众担心返贫人口能否再次被及时纳入扶贫对象。根据124个贫困村调查数据测算发现,近3年来贫困地区平均返贫率为12.9%。六盘山区、燕山-太行山区和秦巴山区返贫率分别高达53.7%、36.7%和29.5%;山西、甘肃、河北返贫率分别达到67.2%、53.7%和35.4%。

(三)精准扶贫政策存在多部门协调难、扶贫资源配置低效问题

近年来,我国初步形成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杜会扶贫“三位一体”的精准扶贫治理体系框架,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部门协调难度大、扶贫资源配置低效的问题。(1)国务院扶贫办负责专项扶贫,但实际上其掌握的扶贫资金和资源相对较少,统筹协调各个部委单位的综合措施有限;(2)行业扶贫各自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施策方案,根据各自部门的职责及其所能支配的扶贫资源,重点投向联系片区或扶贫联系点,缺少对整个行

业扶贫资源的统筹考虑,造成有的地区扶贫资源过度集中,而有的地区扶贫资源相对匮乏,况且单一行业的扶贫资源很难有效解决贫困地区综合性发展问题,造成扶贫资源低效利用;(3)杜会扶贫相对松散,与行业扶贫、专项扶贫的配合不够,难以形成精准扶贫的杜会合力。

五、精准扶贫问题解决措施

(一)完善贫困户建档立卡信息,建立多维贫困识别体系

在现有的贫困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基础上,推进建档立卡信息与不动产登记、低保、公安系统等信息的衔接,完善贫困户基本信息。改革单纯以农户年人均收入识 别贫困户的方法,建立和完善贫困户多尺度、多维度识别方法。将农户收入能力、可支配能力、消费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贫困人口识别与评判综合指标体系。重点对贫困户进行分类分层识别,主要依据贫困发生的原因(如因病、因学、因灾、因婚等)构建不同类型的贫困人口动态信息库,谨防人为操作的摊指标、被脱贫。结合国际经验,从传统角度考察货币性指标体系的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前杜会对贫困理念、贫困测度的要求。亟需结合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和我国全面建成小康杜会的战略目标,以及各地精准扶贫对象识别的经验与问题,研究构建适用于我国国情特色、时代特点的贫困综合测度方法,积极探索多元化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基础支撑。

(二)抓住产业发展这个关键,精准实施特色产业扶贫

产业扶贫是通过贫困地区产业的培育、发展和壮大,来实现带动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没有好的致富门路,仅靠拨资金、给补贴,只输血不造血,只能是权宜之计,推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激活其内生动力,才是治本之策。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基础,以科技为依托,以规模 经营为引领的原则,以不同的模式,重点发展投资少、风险小、带动力强、发展快的8个脱贫产业。其核心是以贫困群众增收为目的,增加就业岗位,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有活干、能挣钱、早脱贫。一方面,要坚持扩大开放,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充分发挥开放招商“一举求多效”的综合带动作用。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发

展载体,健全体制机制,省重点抓市县,促进产业集聚区和服务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贫困户劳动力转移就业;市抓县,发展特色经济园区、专业园区;县抓乡(镇)村,培育特色产业,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提供门路。省、市、县三级都要研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引导各类产业园区吸纳贫困户劳动力就业。

(三)主动适应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大力推动“互联网+”扶贫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以及超越空间的特征,可以有效改变贫困地区的时空限制和基础设施的不足,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从实际情况看,很多农村贫困地区虽然有优质、特色农产品,但普遍存在产品销售渠道不畅和品牌建设不足等问题,脱贫致富门路狭窄, 产业开发收效不大。如果能够主动适应互联网快速发展 的形势,立足互联网、电子商务及新媒体的功能特性以及 贫困地区资源稟赋和产业基础,探索出“互联网+ ”扶贫 的新模式,必将引发新的扶贫方式变革,为精准扶贫注入新的活力,实现贫困地区“弯道超车”。这里的重点:—是建好电商平台。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本地特色产品,资助贫困农户开网店,通过电子商务等平台,让农产品在网上和用户直接见面,再通过物流送到 用户手中,减少中间环节,有效解决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问题。二是培养电商人才。通过与职业院校、电商巨头合作等方式,开展电子商务实用性培训,以大学生“村官”、农民大学生、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农村创业人才等为重点,帮助他们掌 握开店流程、网络营销、电子收支、电商安全等经营技巧,以此影响和带动农民开展电商脱贫。三是开发电商产品。结合当地实际,对市场同类产品消费情况进行分析,找到农产品卖点,开发特色产品,探索发展“一村一品一店”模式,推进农副产品、手工艺品、旅游产品等上网进入市场。为了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地方政府要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搭建平台、培养人才、发展物流快递、降低成本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为电商扶贫提供良好的条件。

(四)健全精准扶贫动态监管与目标考核体系

贫困人口只有“有进有出”才能实现真正精准。为切实做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应在现有建档立卡基础上,建立贫困村、贫困户“有出有进”识别退出与再进入机制,防止摊指标、造数字、被脱贫。以农村地区家庭日常实际生活成本为参照,明确贫困户的退出标准,创建退出机制。建立脱贫户生计特征定期监测体系,对脱贫户的生计状态实施动态监测和评估,将返贫农户及时纳入扶贫对象。根据监测、评估数据,及时提供相应的扶持措施,着力降低贫困地区农户返贫率。

(五)扶贫与扶志相结合

激发贫困人口自强自立的内生动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不是简单的救济,而是要激发内生动力。习总书记多次讲,人穷志不能短,扶贫必先扶志。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他强调指出,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树立脱贫致富、加快发展的坚定信心,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坚持苦干实干,就_定能改变面貌。精准扶贫不是强行脱贫,而是要拔除贫根。我们搞帮扶不能只送钱给物,最重要的是扶志气、扶思想、找路子,信心和斗志比什么都重要。“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要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引导贫困地区干部群众转变“安贫乐道”“等靠要”的思想观念,树立“宁愿苦干、不能苦熬”的理念,由“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要帮助贫困村和贫困户找对发展路子、坚定脱贫致富信心,激发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内生动力,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变落后面貌,靠自己的双手开创美好的明天。要坚持贫困群众的主体地位,重视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支持他们积极探索,为他们创造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环境和条件,充分调动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内外发力,形成合力,共同致力于脱贫致富。

六、新常态下构建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的有效途径

(一)建立精准扶贫工作识别机制

1.分类识别贫困对象

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的首要环节就是做到精准识别扶贫对象而做好精准识别的前提就是分类识别贫困对象工作。再按照不同

地区、不同致贫原因进行分类精准指导,因户精准扶贫。一是对己失去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户用低保以及救助确保其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二是对于劳力少的贫困村根据其可依托产业基础推广优质高效的农业扶贫项目;三是对于农村残疾人贫困群体,运用帮、扶、助、带和康复扶贫政策,帮助其实现自力更生,自主发展;四是对于家庭劳动力多的家贫困户,要结合其所在地区产业需要,进行有针对的具体技能训练,促进其就业;五是对具有发展潜力,但缺乏资金的贫困村,应助其获得信用贷款以及政府财政支持补贴,实现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六是对于生态环境脆弱,生态区位重要,但是生存条件恶劣的贫困群体,应将其集中搬迁到城镇或产业园区安置,或者为他们集中提供宅基地,并发展可以依托特色产业。

2.明确贫困识别程序

在精准扶贫识别程序上,要严格“按照对扶贫对象进行指标分解、自主申请、入户核实、村级评议、审核和公示、县级审批和公示的基本程序扎实推进”首先,要做的是精准扶贫干部走进贫困农户家中实施调查摸排工作,认真开展对扶贫对象的信息收集工作。还要做到深入细致准确地了解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的准确贫困状况,分析致贫原因,精确调查收集家庭人口结构、经济收入、接受教育等详细信息,并进行建档立卡,做好入档存查工作,实施动态管理。同时,建立电子信息系统,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县有档、省市有平台。还要主动协助贫困村民提出申请,充分尊重考虑贫困群体自身意见和意愿,再由村委会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进行评议、审核及公示。在此基础之上,上报县级政府进行审批及公示。总之,精准扶贫识别程序上要充分倾听贫困群众心声、积极发扬基层民主,坚持程序透明公开公平。

(二)建立精准扶贫工作帮扶机制 1.建立干部帮扶机制

第一,扶贫工作干部要牢固树立精准扶贫观念,做到入心入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干部,必须牢牢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精准扶贫观念,端正为官为民心态,树立科学为民的政绩观,并以此指导扶精准贫工作开展。各级扶贫干部要在“政

绩工程”以及“面子工程”方面坚决杜绝,把扶贫资源切实投入到真正的贫困村,真正的贫困户上。第二,严格精准扶贫干部选派任用机制。积极选派政治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干部参与驻村精准扶贫工作。着重培养一批中青年骨干扶贫干部队伍,让年轻干部在基层精准扶贫之中,密切联系群众,深体群众疾苦,增强实践才刚,帮助贫困群众及早脱贫。保证贫困村都有干部驻村开展精准帮扶,各个贫困户都有直接贫困帮扶人员,精准到户,精准到人。第三,严格落实干部精准帮扶责任机制。精准扶贫干部要认真分析具体致贫因素,具体制定精准帮扶方案,协调安排规划帮扶资源和项目,认真监管扶贫项目进展情况。并将扶贫责任精准落实到位,落实到人。第四,完善精准扶贫干部考核机制。要根据不同地域、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扶贫工作,建立健全精准扶贫干部的考核机制,明晰精准扶贫成效考核办法,最大程度地调动扶贫干部的积极性和使命感。

2.建立产业扶贫机制

在实施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的过程中,产业扶贫机制是重中之重。第一,建立符合贫困地域实际的产业帮扶机制。产业帮扶机制要实现精准化,也就是说,要结合不同扶贫地域、不同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精准的量身定做的产业帮扶政策,合理调配统筹扶贫资源。第二,建立产业帮扶与贫困农户的联结机制。将贫困地区的农产品有效地变成市场商品,以此带动有特色有规模有实效的扶贫产业链条的建立。应根据当地种植业、手工业以及特色文化产业等主导产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将扶贫资金用于带动贫困农户发展致富。贫困群体被纳入到精准帮扶产业链条后,相互之间的互动联结机制就具备了形成的现实基础。第三,创新产业扶贫教育模式。通过引进精准考量之下的扶贫企业入驻贫困县、贫困村,一方面可以实现具有延续性工资性收入,保持精准扶贫的绩效延展,同时,探索以企业带动促进贫困农户子女学习发展的有力措施,成绩优异者企业可专门设奖学金或其他类型的资助模式,让滋生贫困土壤从根源上得到改变。

3.建立金融扶贫机制

建立健全精准扶贫的金融扶贫机制是增强扶贫资金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点举措。第一,建立扶贫资金精准到户机制。在扶贫产

业资金方面,探索建立扶贫专项财政资金转变为贫困农户入股资金的机制,或通过现金、实物、股份合作等途径直接补发资金精准到户。扶贫技能、创业等方面的培训使用资金尝试直补到户、直补到人的措施。贫困家庭中的高中在读学生以及高职院校在读学生的资助资金通过“一卡通”等渠道直接发放到贫困农户手中。第二,建立精准扶贫资金使用权限。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的理顺重要一步就是建立健全有效的扶贫资金配置机制,实现扶贫资源配置精准化。将精准扶贫资金分配工作与资金使用绩效结果相衔接。要满足资金精准扶贫到户的要求,需要给给各级地方政府特别是县一级政府以资金使用自主权限,便于该级政府将扶贫资金统筹起来,投入到本县区域内的主要扶贫项目上去。精准扶贫资金进一步下放的到县级政府,由县级政府结合内部情况加以利用,但是这不等于毫无限制地放权于地方,还需要建立一系列的扶贫资金监管机制。第三,实施扶贫资金精准监管。精准扶贫项目资金的管理与使用要逐步建立严密的监管制度机制。资金监管涉及项目的申报,项目规划,项目实施,项目验收以及项目报账的全过程。同时,“必须及时准确地掌握扶贫资金运行面临的新情况以及新问题,研究解决办法和实施方略。协调组织监察部门、扶贫部门以及财政部门联动实施精准扶贫资金监管检查,明确资金监管职责,严格监管要求,务求监管实效,精准到资金使用各个环节。

参考文献

[1]范小建.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一2020年)干部辅导读本[M].北京:中国财政出版社,2013.[2]康晓光.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理论[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张磊.中国扶贫开发历程(1949-2005年)[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3]王介勇.我国精准扶贫政策及其创新路径研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03).[4]刘解龙.精准扶贫的几个基本问题分析[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15(11).[5]精准扶贫,不撒胡椒面[N].人民日报,2014(03).[6]打赢新常态下的扶贫攻坚战[N].瞭望,2015(01).

第四篇:典范英语教学方案

典范英语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典范英语》是一套好的英语阅读教材,里面的故事引人入胜,有些源自英美文学经典。这些作品生动有趣又极富内涵,语言鲜活生动,地道有味,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愿意去读,在阅读中体会英语的乐趣,在乐趣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语感,同时也为写作提供了大量的语言输出。这学期我们继续典范英语7的阅读教学工作。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在双向和多面的交流中,提高学生的语言阅读和交际能力。

通过《典范英语》的阅读,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让学生以读为核心,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用英语来认识世界,学习文化,真正掌握英语语言。1增加学生的词汇量;2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3学生学会用英语的思维方式去阅读;4引导学生喜欢上英语,从而增加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5 增加学生在写作时的语言输入,从而达到以读促写的目的。

具体措施

一、继续由家长每天监督学生完成15分钟左右的家中大声朗读,并填写好《典范英语》朗读记录纸,关注学生朗读的时间及朗读效果;定期与家长沟通。

二、学生预习查出生词,每三周有两节课堂教学,纠正学生的发音,纠正学生的语音语调,同时鼓励学生读出故事里的情感,增强语感,寻找阅读的乐趣。课堂上开展“读典范,讲故事”比赛。组织学生分角色表演。

三、鼓励学生摘抄好词好句,记录英语阅读随笔,对于部分作品,更甚是让学生进行仿写,改写,续写等。这些教学方法目的在于使学生从写的方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四、在本学期将开展多种活动,班级的“朗读之星”评比以及面向全校的课本剧表演秀比赛等来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再次,让学生动手自己制作典范英语小报,把他们的想法用小报表达出来,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第五篇:浅谈学校艺术特设

浅议小学美术特色学科的建设

上饶县枫岭头中心小学

郭剑锋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中明确指出要加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以及现阶段我县提倡打造特色化教学、有效教学的大好形势下,为确实做好学校校美术特色建设这一块,结合本人这些年对美术教育的浅显研究,我认为学校建设特色美术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一、以制度规范为保障,做好美术学科教育的“普及”工作

1、建立了“师生共画”制度。各年级由艺术指导教师和年级负责人共同负责,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确定不同的画种,形成了师生人人作画,人人争优的喜人局面。

2、建立了优秀美术作品交流展示办法(附我校作品展示办法),教师学生共同参与。人人都能积极地参与其中。

3、建立了教师美术学习制度,提高老师的参与度。组织艺术指导教师的进行指导下,接受一定时间的美术培训,自主学习与集中分组培训有机结合,内容上体现出综合性,有美术教学理论的学习,有名家名作的欣赏,有艺术特色办学精神的传达,也有不同画种创作的亲身实践,做到了制度落实、地点落实、人员落实、督查落实,每个教师至少掌握一个画种的创作方法。并及时组织受训教师创作、展览、评出优秀作品。

4、建立了激励机制。专人负责奖励一块,加大学生各种奖励,进一步激励学生,学校制定要制定《小画家级段评定标准》,(待定)分为小画家、绘画能手、小巧手等多个层次,学校要定期对小画家级段的进行评定,对于小画家、绘画能手和小巧手,学校要利用橱窗、红领巾广播台、国旗下讲话、晨周会课积极宣传介绍,让学生不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沿着更高目标不断前进。在学校开展的“星级学生评价”活动中,也应当有所倾向于在美术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在校刊中设立专门“艺术之星”、“小画家”等展示评价,给予美术专长学生更多的关注;对优秀教师颁发证书、奖品。

二、以活动为载体,做好美术教育的发展和普及工作

1、成立学校专门画室。有条件的话可配备活动室、展示室(月儿弯弯画廊)等专用美术教室,吸收美术特长学生参加定期开展各种活动,由专职美术教师分组指导。多开展各式系列主题美术活动。结合元旦、国庆等重大节目开展美术作品展、图片展、手工作业展等活动。

2、开展“我用画笔美校园”活动。面向全校学生征集优秀美术作品注上班级、姓名,统一装裱后,展示在各个办公室,教室外墙,楼梯过道走廊等处,在引导学生描绘美好生活的同时,也让他们用自己手中的画笔美化了校园。也可在老师的带领下参与学校文化墙的手绘,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施展美术才华的舞台。

3、加强美术教育科研工作。为了使师生的美术基本功得到进一步训练,提高美术教育的效果,结合学校美术教育现状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编写适合并具有学校特点的课程《美术》教材或教案,作为对现行小学美术教材的深入延伸和补充。加强能突出学校特色 “油画棒画”、“版画”和“剪纸”各个画种的学习,从而使学校美术教育特色建设走上规范化发展的轨道。

4、加强校际交流。有效适时的组织校际美术作品交流,举办联校书法美术作品展,主办县中小学美术联展。把优秀少儿美术作品引入校园,提高我校艺术品位与氛围。

5、教育教学,科研先导。要提升学校特色建设档次,提高美术教育实效,学校要加大美术教育科研的力度。组织老师撰写论文、研究课题,加强了对美术课堂教学的研究,并能结合我校教学改革的内容改美术教学理念,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益。组织课外美术兴趣小组,以课余时间练习和集中指导相结合、自主练习和合作练习相结合的方式促使我校美术教学的提升。

三、加大宣传,扩大特色建设的影响

1、艺术特色建设工作安排落到实处。调动老师的参与度。多征求全体教师对学校美术教育特色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使全校教师全程参与美术教育特色建设。让全体共享美术教育带来的实惠。

2、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晨周会、展示室、广播电台等阵地向学生宣传美术教育,及时通报美术教育中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并利用学校信息平台向学生家长告知学生美术获奖喜讯,他们一同感受学生美术成长,从而支持学校美术教育发展与建设。

3、通过家长会,教师家访等形式,加强家校联系,宣传美术教育对于孩子综合素质发展的益处,取得家长的支持。组织学生家长参观学校画展、参与画展开幕式等活动。提高家长对学校美术教育特色建设的极大关注和支持。

4、学校应当及时把我校美术教育的成果、经验、做法记录下来,向报刊、教育网站发布信息,积极联系电视台等新闻单位、宣传我校的美术教育特色建设。把我们的美术特色教育成果展办到街道、县市去。

四、学校重视

学校美术教育的发展,需要全体教师的支持!需要学校的大力投入!更需要领导的参与和支持!我想有了这些,学校的美术特色发展绝对会做起来!

附:

枫岭头中心小学师生优秀书法美术作品展示办法

为了给广大师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施展才华的舞台,进一步营造美术教育特色建设氛围,制订枫岭头中心小学师生优秀美术作品的交流展示制度。

1、各班在引导学生进行美术作品创造基础上,每周挑选部分优秀作品,展示在黑板一角。

2、各班美术专栏内美术作品要定期更换,以展示学生平时美术作业为主。

3、学校“月儿弯弯画廊”定期展示学生优秀美术作品,专题与综合相结合,每学期不得少于两次。

4、对于学生美术作品的获奖或发表,学校利用板报,红领巾广播台、国旗下讲话、信息平台等及时向学生、教师、家长进行宣传,营造良好的氛围。

5、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各级比赛和向报刊投寄美术作品,学生作品每周寄送一次,每位美术教师每次不少于3幅。(由专门老师负责邮寄)

郭剑锋 2010-10-11

下载英语教学特设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英语教学特设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年级英语教学评价方案

    三年级英语教学评价方案 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是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用所学知识进行学习活动的情况。它对教与学的活动有着巨大的导向作......

    小学二年级英语教学方案

    小学二年级英语教学方案 (四十课时)第一课二十六个英文字母(6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认识26个英文字母 2 能正确发音 3 能唱ABC歌 4 能按照顺序正确书写26个英文字母 教学内容 1 26......

    特设设备安全监管调研报告

    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调研报告 前 言:通过近五年特种设备增长数量、分布、监管人员数量和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情况、特种设备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与日渐突出的住宅电梯安全问题等......

    彰显地方的特设文化

    引领特色民办教育,彰显地方特色文化 ——阆中机电学校立足地方经济发展纪实 花香暗动、阡陌碧蕊的嘉陵江岸边,滨江路东段坐落着一座美丽的学校——阆中机电职业学校。这是一所......

    一名山村特设岗位教师

    一名山村特设岗位教师 张 刚 张刚在深山 张刚的学生们 那里有渴望上学的目光,那里有无限求知的欲望,那里凝聚着求学的坚韧,那里蕴藏着祖国的希望,那里就是西部,最需要我们关注和......

    招聘特设岗位教师考试实施办法

    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招聘特设岗位教师考试实施办法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 关于做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工作的......

    数学化建设特设项目范文

    (二)特色项目建设计划 数字化校园特色项目建设计划 (1)需求论证 建设数字化校园对职业学校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一是数字校园建设将推动学校教学、管理效率的革命性提高,同时促......

    特设科2011年工作总结(共五则)

    信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2011年度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总结 2011年,信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紧紧围绕省、市质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