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化学教学案例解析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解析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思路
潜江市泰丰办事处莫市中学:易仁义
主 题 词:案例、解析
案例摘要:九年级化学教学中重要的理论教学课之一是«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利用实验将理论教学引向深入,引导学生在实验中不断总结,反思是本节教学设计重点。为此,教学过程中不断创设情景,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认识、分析、完善,从而深入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教学中重要的理论内容,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实验现象、计算在化学反应中的物质质量关系是九年级学生必备的学科能力,在本节课前,学生学习了分子和原子的初步知识,对化学反应中物质微观层面的变化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学习了元素符号和化学式,为本节课学习打下了一定基础。一 指导思想
九年级化学教学中重要的理论教学课之一是«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利用实验将理论教学引向深入,引导学生在实验中不断总结,反思是本节教学设计重点。为此,教学过程中不断创设情景,促使学生在追索中体会、认识、分析、完善,从而深入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二 教学背景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教学中重要的理论内容,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实验现象、计算在化学反应中的物质质量关系是九年级学生必备的学科能力,在本节课前,学生学习了分子和原子的初步知识,对化学反应中物质微观层面的变化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学习了元素符号和化学式,为本节课学习打下了一定基础。
学生在空气、水两单元学习中接触了具体化学反应,但都是定性观察、描述、体会反应,从未定量研究化学反应,从定性学习引到定量研究有一定梯度,因此从熟悉反应入手引入,减少陌生度,对第一次接触反应从规范描述现象开始,并将分析结果及时记录以降低学习难度。
学生对质量守恒字面含义理解与定律的科学含义有差距,对定律应用范围、计算对象等都很模糊,需要设计情景使学生不断追索,以克服前概念的负面影响。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并能用它来解释常见的现象,明确有气体参加或生成反应实验设计要求为密闭 ,深入认识理解定律,在此基础上严谨叙述质量守恒定律 2.能力目标:
提高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对敏锐地抓住实验细节,并进行深入分析,增强问题意识,提高学生捕捉问题、对问题拆解、分析、推理能力提高学生概念辨析以及严谨表述问题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化学史及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客观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科学素,用“疑问”、“冲突”带动学生不断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积极学习心态。四 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1.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化学史介绍
教师:我们首先回顾化学发展史,人类从生产生活中认识具体物质的反应开始,随着经验积累,我们发现物质性质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从个别到一般,是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化学发展也是如此。从另一思路分析,科学发展都是从定性到定量。能不能反应是定性分析,反应中量如何变化是定量分析。
投影:1756年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将银白色锡放在密闭的容器里煅烧,生成白色的氧化锡但容器和容器里的物质的总质量没有发生变化,教师:问题根据以上叙述,得出哪些结论?依据是什么? 学生:反应了,因为从银白色变成白色,质量没变。
教师:但这在当时没有在科学界引起关注,1774年拉瓦锡做了空气组成实验,不仅得出空气至少含有两种气体结论,还将物理学定量方法引入到了化学研究中来,用较精密仪器测定了反应中各物质质量,发现质量不变,这在当时科学界得到了普遍认同,但也有质疑声音,是不是有变化但仪器精度不够测不出呢?1908年德国化学家朗道尔特和1912年英国化学家莱曼分别做了有关反应中质量实验,所用仪器精度高,最后发现,质量变化小于一千万分之一,应在允许的误差范围,至此质量守恒定律得到科学界公认,一直到现在。我们今天来学习质量守恒定律相关内容
2.板书: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一 质量守恒定律 第二阶段: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教师:首先我们用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一:引导学生观察铁和硫酸铜溶液,称量,反应,观察产物状态颜色,展示提前准备的充分反应后的一组反应产物,用无色水对比观察产物溶液颜色,请学生描述实验现象。现象是溶液变色,铁定钉表面生成红色物质
教师:以上现象证明发生了什么变化,考虑到实验目标,还应补充哪些观察结果?
学生: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天平指针不偏转,证明质量不变 板书:现象与结论,与学生一起完成反应文字表达式
教师:实验证明了质量守恒定律正确,但有些实验却“不守恒” 投影:蜡烛燃烧质量下降,镁燃烧质量上升,为什么? 学生:讨论表达。
教师:引导学生书写反应文字表达式,观察哪些物质未经过称量,实验设计漏洞何在,应如何优化?
学生:表达讨论结果:问题是未称量全部物质,教师:哪类物质未称量?该怎么办?
学生:气态物质,应采用密闭装置。展示实验图 教师:如何解释镁燃烧固体质量上升 学生:因为没测气体质量;
教师:学习了质量守定律,可否从该定律出发清晰表述? 学生:列出等式推出不等式
教师:从以上两个不守恒实例,你获得哪些启发?
小结:有气态物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设计实验证明了质量守恒定律应注意实验装置气密性。解释反应中质量变化从等式出发推出不等式。既要相信实验,也要批判看待实验,不断发展实验,使之更科学,更有说服力。
实验2白磷燃烧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装置特点——气球和玻璃管并分析其作用,实验中将每步操作仔细说明,描述清楚,引导学生有目的观察,有方向思考。
问题:描述实验现象
教师:提示、点评。哪些现象证明反应了、哪些现象证明质量不变,气球反应前后有何不同,如果没有,有何不良后果,气球作用何在。
学生:讨论、回答、补充。
板书:实验现象,结论,反应表达式 实验3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反应物状态颜色,实验过程观察,纠正学生不规范表达,学生:描述
教师:引导学生书写反应表达式。前两个实验质量等,这一个质量下降是否否定了定律正确?
学生:讨论回答:因为产生气体,未称量,所以质量下降。小结:“不守恒”恰恰从侧面证明定律正确性。
教师:实验1、2直接证明,实验3间接证明了质量守恒定律,我们看看定律是如何表述的。板书:质量守恒定律
第三阶段:内涵理解、投影习题:
1.干燥密闭容器中有 1克氢气、8克氧气,点燃后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水质量为。
教师:分析1:8,与水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一致,反推:应为氢气与氧气反应时质量比,所以有“恰好反应”。
学生:结果为9克.干燥密闭容器中有 1克氢气、10克氧气,点燃后充分反应,生成水质量为。
问题:你认为结果多少? 学生:答案不一:9和11 学生:表达、争论,学生:结论是9,按照1:8,10克氢气中有2克未反应,不能算作反应物。教师:小结板书:参加反应的部分才是反应物,同理反应生成的才算是生成物。3.哪些变化中质量问题可以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学生:重读质量守恒定律表述,找出适用范围 教师板书:质量守恒定律适用范围:化学反应 五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1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现象
烧杯中有石灰水,放置一段时间后,烧杯中物质质量上升了。2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最确切的是 A、10克冰受热融化成10克水。
B、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一定等于生成的水的体积。C、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
D、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等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第二篇:初中化学教学案例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
关于教学案例: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以为广大教师普遍接受,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给教师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提高控制课堂的能力,合理处理意外事件的发生等都成为教师接受挑战的新课题。教师在此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案例。使鲜活、变化的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教学案例就是记录精彩课堂片段。关于案例内容、格式及要求如下:
标 题
作者姓名:
作者单位:
联系方式:
例:
一、案例主题
“燃烧与灭火”演示实验的意外事件的合理解决
二、案例背景
本案例是第七章课题一“燃烧与灭火”的内容。在课堂上由于教师的失误,演示实验出现了意外;在老师提出问题时,学生的回答与教师的预设发生了矛盾。这些意外的发生,就要求教师从容、适时、合理的解决。
三、案例实录及评析
四、案例反思
在这节课中出现了两个意外事件,一是教师演示实验的失败,一是学生的回答与老师预想的回答发生矛盾。这两个事件的发生是我预先没有想到的,但在处理上觉得是恰当的,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演示实验失败后我没有强调客观原因掩饰实验的失误,而是面对失败承认了错误,并组织了学生探究了失败的原因,引导学生从药品用量、反应条件、装置的改进等方面提出改进的方法。既培养了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态度,又提高了学生探究问题、设计实验的能力。体现了在课堂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新理念。而面对学生的回答与我的预设发生矛盾时,我没有严厉的批评和断然否定,而是因势利导,让学生亲自探究自己的结论,引导他自己得出回答错误的原因,并给予鼓励表扬,发扬了该同学的积极性。这种做法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参与实验,参与探究结论的新理念。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着不足之处,第一,老师在备课时没有充分预料到一些以外情况的发生,显得有些措手不及。这也使我感到:教师应认真备课,既备教材,又备学生,还应充
分考虑到课堂中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甚至还应补充其他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这样才能做到处变不惊,得心应手。使整个课堂是连贯的,学生是愉快的,使课堂上的意外转化成教学中宝贵的课程资源。这样的课堂才会鲜活,才会散发出持久的生命芬芳。第二,由于课堂上的意外事件,改变了预设的教学时间,预设的学生练习没有完成。但是,师生能分析意外事件,想办法处理了教辅、教材以外的内容,使思维得到深化。实现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探究。
注:页面设置以本附件为准。
A4纸,上下页边距2.54厘米,左右页边距3.17厘米,每页44行,1.25倍行距。
荐上教版
九
年
级
化
学
教
案
全
套
荐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很实用)荐化学
教
学
设
计
范
例
荐中学化学教学设计、案例与反思(3000字)荐初三化学教案
第三篇:初中化学教学案例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
李林梅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化学课程中新增了实验内容,加大了学生探究活动的内容,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课堂应是鲜活的,变化的,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然而,鲜活的课堂必定给我们老师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即不可避免地遭遇一次又一次的“意外”。如何处理这些突如其来的“意外”呢?则是新课改下课堂教学的关键点。
案例背景:
本案例是第七章课题一“燃烧与灭火”的内容。在课堂上由于教师的失误,演示实验出现了意外;在老师提出问题时,学生的回答与教师的预设发生了矛盾。这些意外的发生,就要求教师从容、适时、合理的解决。
案例描述:
在“燃烧与灭火”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本想通过此实验让学生得出燃烧所需要的条件。而此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实验时,铜片上的白磷剧烈地燃烧起来(此时,红磷没有燃烧),但是,白磷燃烧的火花溅落在红磷上,红磷也燃烧起来了。这一意外的发生,我的头“轰”的一下大了起来。有的学生也骚动起来(提前已预习)我该怎么办呢?把结论强加给学生,还是……。我冷静了一下,面对实验的失误,我向同学们承认了自己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并指着还在燃烧的红磷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同学们都笑了起来,随即又安静下来,等着老师往下进行。这时我因势利导,组织学生共同探究失误的原因,学生的热情又高涨起来,纷纷献计献策:白磷的
高兴地看到了你的进步。” 大家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我注意到这位同学的表情,他的眼中又充满了自信。我的心也随之平静下来。
案例评析:
在这节课中出现了两个意外事件,一是教师演示实验的失败,一是学生的回答与老师预想的回答发生矛盾。这两个事件的发生是我预先没有想到的,但在处理上觉得是恰当的,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演示实验失败后我没有强调客观原因掩饰实验的失误,而是面对失败承认了错误,并组织了学生探究了失败的原因,引导学生从药品用量、反应条件、装臵的改进等方面提出改进的方法。既培养了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态度,又提高了学生探究问题、设计实验的能力。体现了在课堂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新理念。而面对学生的回答与我的预设发生矛盾时,我没有严厉的批评和断然否定,而是因势利导,让学生亲自探究自己的结论,引导他自己得出回答错误的原因,并给予鼓励表扬,发扬了该同学的积极性。这种做法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参与实验,参与探究结论的新理念。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着不足之处,老师在备课时没有充分预料到一些以外情况的发生,显得有些措手不及。这也使我感到:教师应认真备课,既备教材,又备学生,还应充分考虑到课堂中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甚至还应补充其他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这样才能做到处变不惊,得心应手。使整个课堂是连贯的,学生是愉快的,使课堂上的意外转化成教学中宝贵的课程资源。这样的课堂才会鲜活,才会散发出持久的生命芬芳。
2014年1月8日
第四篇:初中化学教学案例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
化学作为一门实验性学科,在学习过程中难免有一些让学生自己动手的时候。如:在做“烧不坏的手帕”实验时,有的同学偏不按课本上指导的用坩埚钳夹着烧,而是直接用手拿着烧。结果把握不了火候,慌了,把酒精灯给打翻了,倒出来的酒精也燃着了。我先用一条湿毛巾扑灭了火,再给同学们重申遵守安全操作规则的必要性,然后提出问题:“有谁知道湿毛巾灭火的原理?”同学们既学到了如何处理突发事故,又对灭火的原理与燃烧的条件的关系增加了感性的认识。又如:有的学生在做“观察蜡烛燃烧”的实验时,把蜡烛横着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烧。我不但没有批评他们,反而微笑着鼓励他们把观察到的现象告诉大家。同学们从中学到了从多个角度去探究物质的性质。这种开放型的教学方式使同学们获益非浅。
在非实验教学中,我以问题形式将实验穿插其中。如:“有饱和食盐水和蒸馏水各一杯,请用两种简单的方法加以鉴别”。同学们的答案可真够开放的:(1)有尝味道的;(2)有蒸发,看是否有结晶析出的;(3)有再加入少量食盐,看能否再溶解的;(4)有利用溶液密度不同,把鸡蛋浸入看沉浮情况的;(5)有用溶液的导电性装置测他们的导电性,看灯泡是否亮的;(6)有加AgCl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的„„ 这种情形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层出不穷。同学们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乐于亲近科学、探究科学、应用科学、热爱科学。
第五篇:初中化学教学案例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
——《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东宁县第二中学 张伟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
《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案例摘要】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课程改进以来,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也越来越受到化学教师的重视。“黑板上画实验”、“纸上谈实验”的现象在中学里已逐渐减少。在实验教学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尊重客观事实。实验中应真实地反映和记录实验现象及数据。当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与课本的叙述不一致时,不能违背事实来复述课本中有关对实验的描述。这都是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要求,也是我们每个人必须遵守的原则。
【主题词】化学 探究 氧气含量
【案例中出现的问题】在这次实验课教学中,学生实验过程中出现了红磷燃烧完成后,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超出五分之一的情况,经过反复多次实验,情况并没有好转,导致备课过程中的少于五分之一等应对无功而返,形成矛盾。
【原因及解决方案】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这个实验的操作从来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情况,我思考良久,反复试验得出这样一个原因:因为前一节课刚做了该实验,到这个班实验时,倒掉1/5的水,就开始实验,空气没有迅速地充满集气瓶,导致进水接近2/5,为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出现,特提出以下注意事项:
1、如有连着上的不同班级,在上完第一个班后应及时倒掉瓶内的水,并取下塞子,让空气充分进入集气瓶。
2、把装有燃烧着红磷的燃烧匙伸入瓶中时动作要迅速,尽量减少瓶内空气的逸出,塞紧后还要用水密封瓶口,保证装置不漏气。【案例教学过程(节选)】
【导入】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空气是一种成分复杂的混合物,也知道了其中一些气体成分的含量,那么,同学吗,我们如何设计一个实验来检验一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呢?
生:思考
师:我提示一下,想要检验氧气含量,首先要解决什么问题? 生:(分小组讨论)需要将氧气从空气中分离 师:下面开始实验,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在做实验中,我首先让学生认真观察现象,同时观察学生的反应并了解学生在此过程中的兴趣所在。开始学生看到燃烧后冒出浓浓的白烟,表现出感兴趣的样子,但不是很强烈。但当打开弹簧夹水从烧杯沿导管进入集气瓶时,他们吃惊了,不停地小声说:“水被吸进管里了!水进入集气瓶里了!水是咋进去的呀?”课堂气氛骤然上升,学生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
“接近1/5了„„到1/5了”。一切都在我的预料当中,“呀,超过1/5了”,我一看,已超过1/5标刻线的液面还在不断上升,等它停下来时液面都快接近2/5了,这是怎么了?,我当时就懵了,大脑一片空白,我预先准备好的用来解释如果实验中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少于1/5的三种原因可能是:“①装置漏气,有部分空气进入;②红磷不足,瓶内氧气未反应完;③装置未冷却到室温等”还能用来搪塞学生吗?
【反思】进入集气瓶中的水为什么会接近2/5呢?都快多了一倍了。下课以后我不断地思考着这些问题。怎么会大于1/5呢?一般不是都小于1/5吗?虽然我做实验从来没有出现过小于1/5的情况,但我每次都会给学生分析如果实验中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少于1/5的三种原因,为什么会讲呢?是因为课本29页有一个讨论,就是讨论所测得的氧气含量少于1/5的原因。当然,进入集气瓶中水的量略大于1/5,也属正常,因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应略大于1/5但不会达到2/5啊。红磷点燃时,温度很高,当燃烧匙伸入集气瓶时,如果速度太慢,以至于一部分空气膨胀后,逸出了集气瓶,这导致最后进入水的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的原因。可我多年养成的规范的操作习惯,是不可能发生上述情况的,但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我回到化学准备室重新领取了一套仪器进行实验,结果水位上升约为1/5,然后把这1/5的水倒掉重新实验,结果又大于1/5,接近2/5了。我又做了第三、第四次做实验,结果和第二次相同,我觉得“倒掉上升的1/5的水连续实验”这一操作有问题。原因可能是迅速倒掉集气瓶中的水,空气没有完全进入集气瓶,集气瓶里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形成负压。水面之所以会超过1/5是因为倒掉1/5的水后空气来不及填充这部分的空间就开始实验了,瓶内压强本来就小于外界大气压,红磷燃烧又消耗了瓶内的氧气,所以水面上升超过1/5。于是我重新做了实验,倒出去1/5水后,拔下塞子,过一会儿,再做实验,结果水位上升约为1/5。至此本节课实验失败的原因就找到了,本节课中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正是因为前一节课刚做了该实验,到这个班实验时,倒掉1/5的水,就开始实验,空气没有迅速地充满集气瓶,导致进水接近2/5。
为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出现,特提出以下注意事项:
1、如有连着上的不同班级,在上完第一个班后应及时倒掉瓶内的水,并取下塞子,让空气充分进入集气瓶。
2、把装有燃烧着红磷的燃烧匙伸入瓶中时动作要迅速,尽量减少瓶内空气的逸出,塞紧后还要用水密封瓶口,保证装置不漏气。
经过改进后再次实验,发现这次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学生也没有了疑惑。【感悟、反思、体会】
这个反常的实验,使我对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我作为教师,在实验中必须坚持科学态度,对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尊重事实,切不可不管实验情况如何,公布统一的“标准”现象、结果、分析等来糊弄学生,这不是科学严谨的态度,而且这样的老师也得不到学生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