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现状分析(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5 03:20: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职院校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现状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职院校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现状分析》。

第一篇:高职院校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现状分析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中的音乐教学受到了更多重视,音乐教学对于学生来说不仅可以获取专业的知识还能够陶冶情操。当前的教育形势下,高职院校音乐教学仍然存在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具体分析,因此本文主要是根据高职院校音乐教学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探讨。关键词

高职院校;音乐教学;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的素质需要不断的提高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虽然高职院校在开展音乐专业的时候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不过目前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方式。为了更好的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同时也为了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对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学的方式和内容等进行不断的完善。

一、高职院校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音乐理论教材单一

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一般都是以一些西方的音乐作品或者是抗战题材的作品作为基础的教材内容,教学内容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而且高职院校的音乐教材中多数都是比较大篇幅的西方传统音乐内容,东西方音乐内容失衡的情况比较严重。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音乐教材始终没有什么更新,还需要注意在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的是真正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因此这就导致了教与学之间的矛盾问题。

(二)音乐理论知识考试方法单一

目前很多的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音乐知识考察主要是音乐理论知识的考察,同时根据考察的结果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分析并且有针对性的进行提高。不过对于音乐理论的笔试内容来说,很多时候学生可以在考试之前突击复习,背诵很多的东西,然后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应付考试的内容,获得不错的成绩。但是这样的话,教师就无法知道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无法得到老师有效的指导。学生在考试之前死记硬背的知识,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忘却,对于音乐理论知识的考试还是存在过于单一的问题。

(三)师资力量不够

教师对学生的音乐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教师的专业能力以及基本的素质。教师对学生的指导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不过在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学队伍中,由于师资力量不强导致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说有一些老师因为年龄比较大,思维方式无法跟上学生的思路,导致无法针对现在学生的情况进行科学的指导,一些年纪比较大的教师有很丰富的经验,不过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把握学生的心理,学校对于年轻教师的培养也不够,尤其是很多高校不具备足够的教学条件,因此直接影响了教学的质量。

(四)教学方法落后

在高职院校中,因为教师的教学方法落后也会导致学生的学习质量不高,一般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教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以及一些演唱的技能,不过对于这些基本知识的教学,学生需要的是教师的指导,并且根据教师的示范来进行自己的反复练习。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落后,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感兴趣,而且学起来也比较枯燥,特别是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教学应该采取更加适合学生的方式。很多高校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是在表面进行教学,就会导致无法对学生的发音技巧等进行有效的指导,因此影响教学的质量。对于教学方式来说,应该以学生为本,并且要注意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与时俱进。

(五)学生的音乐基础薄弱

很多高校注重扩招,因此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基础不够重视,这就导致了在教学之前由于学生的基础较差也会影响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成绩,特别是很多学生虽然报考了这一专业,但是对于这一专业的学习比较困难,一些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音乐知识的学习,可能只是爱好音乐,并且是业余学习的音乐,这就造成了教学过程中的困难,尤其是教师在进行指导的时候,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有的学生是从小学习音乐的,还有的学生是对音乐一窍不通或者是学习比较困难的,甚至五音不全的学生等,这些都直接关系着音乐教学的效果。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不仅要按照自己的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还要注意对学生的不同基础进行分析,然后进行有效的指导。

二、加强高职院校音乐教学的措施

(一)改变音乐教学理论材料

在音乐教学中,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是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教材的科学合理,因此对于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应该在选取的时候就应该注意选择与时俱进的材料,因为现在的学生更容易接受一些比较新的知识,对于一些传统的知识理念并不感兴趣,为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就需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指导,因此音乐理论知识的选择非常重要,这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学习效果。特别是音乐教材的内容,如果是在课堂之外,学生要想继续进行研究就会依靠教材的内容,并且辅之以其他的材料进行学习,这就需要教材的内容是符合现代学生学习的内容,尤其是一些比较新颖和使用的理论知识,对于学生学习音乐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促进多样化教学的发展

在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学中,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完成学习的任务,所以学习的效果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很多高职院校在传统的音乐课上都是采取比较单一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在教学的时候一般都是比较枯燥的,这就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于学生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学校也应该对教师做出严格的要求,尤其是要促进教学方式多样化的发展,现在的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对于音乐理论知识以及实际的演练等都应该有一些设计,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或者是情境教学得分方式,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同时也要根据教学的内容进行及时的调整,对音乐教材进行透彻的分析,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的任务并且获取自身的发展。

(三)加强音乐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学质量会受到音乐教师的素质的直接影响,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对教师队伍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了解教师的实际情况,并针对教学中的问题对教师进行及时的培训。可以对高职院校中的中青年骨干音乐教师进行培养,然后引进更多优秀的年轻教师,这就要求对现有的教师队伍结构进行不断的完善,对于教师的年龄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还要注意教师的专业素质,主要是通过对教师的专业知识进行及时的考核,并且根据教师的专业技能情况进行分析,如果教师的专业技能不达标,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根据音乐教学现状,我们能了解到学生不仅要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要应该不断的锻炼自己的舞台实践能力,尤其是在一些乐器表演或者是演唱的技巧方面。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从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考虑,不仅是理论知识的积累,还有学生在日常训练中积累的经验,都是为今后学生登上舞台表演做的准备。因此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就应该在学校中组织一些活动,让学生参与和锻炼,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的音乐技能得到提高,还能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因此在学生日后走向工作岗位的时候就会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培养音乐专业的学生时,需要注意结合目前的教学目标,同时也要注意社会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尤其是音乐专业的特殊性,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进行不断的创新,当然创新的基础也是音乐理论知识,因此对于音乐专业的学习就需要不断的研究。学生在不断的学习音乐课的过程中也是为了今后能够更好的从事这份职业,因此教师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会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更积极的参与课堂活动。对于一些实际的表演也能更有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注重基础还要注重实践教学。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多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尤其是一些大型比赛或者是表演等,学生能够在实践中领悟到学习音乐的重要性和乐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结语

在音乐专业的不断发展中,需要高职院校采取有利措施及时解决其中的问题对于音乐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因此在今后的音乐专业发展中,要求学校和教师在课程设置以及实践活动的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求。教师是音乐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对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应该重视起来,随着教师队伍结构的不断完善,学生可以从教师那里获得更多更有效的知识以及专业技能,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未来的学校教育中,应该注重对教师的培养。为了给学生提高更好的教育,应该在音乐教学中注意将学生的需求放在首要的位置,结合学生的特点以及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指导。学校要不断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并且致力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科学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职院校音乐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王爱春.音乐时空(理论版).2012(09).[2]试析高职高专音乐教学模式改革[J].刘娟.黄河之声.2012(16).[3]高职高专“全科”型幼教专业音乐教学模式初探[J].邹杰群,周燕华,翁云晓.景德镇高专学报.2012(05).[4]刍议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教改模式[J].仰峰.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07).[5]新课程下职业学校音乐教学模式探微[J].任莎莎.经营管理者.2015(34).[6]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音乐教学模式的定位与转向[J].黄长安.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6).

第二篇:高职院校心理问题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心理问题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姓名:严娟学号:53012109

摘要:由于受到社会、学校、家庭及个人的各种因素影响,有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出现了程度不等的心理健康问题,如自卑、逆反、焦虑、困惑、消沉等,并波及到了其健康成长。学校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服务和引导工作,努力提升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水平,帮助其全面健康发展。

作为一个迅速壮大的特殊群体——高职大学生,有着不同于其它普通高校学生的特点。总体而言,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是比较健康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并波及到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如何提升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使其全面健康发展,亟待关注和解决。

关键词:高职院校新生;心理问题;原因;对策

正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仅关心身体的健康,还越来越多的关注心理健康问题。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呈增多趋势,众多诱因导致学生成为心理弱势群体,社会必须从认识上、行动上帮助这些学生走出“郁闷”,重新拥有阳光般明媚的健康心态。

相对其他普通高校学生而言,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着共性的一面,更有特殊的一面,主要表现为:

1.自卑,易产生挫折感

自卑是指一种自己觉得低人一等的惭愧、羞怯、畏缩甚至灰心的复杂情感,主要表现为对周围环境缺乏安全感,胆小怕事,缺乏勇气和毅力等。高职学生大多属于高考中的„落水者”,往往有无能感与失败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同时,他们又正处于青年时期,也有积极向上渴望成功的愿望,但有时急于求成、脱离实际,当遇到困难导致愿望不能得到满足时,较容易产生挫折心理。如对人生的思考、学业的担忧、爱情的烦恼、社交的障碍、就业的无着落等均可能导致自卑和挫折感的产生。

5.消沉,迷恋虚拟世界

很多高职学生由于学校档次低,学习成绩不理想,心理上面临着许多困惑和冲突,而网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他们的一些心理需要。特别是一些遭受挫折和性格内向的学生,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网络聊天,从虚拟的网络世界„追求成功、获得尊重、找回自我”,实现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幻想。不少学生就是这样逃避现实,把自己局限在电脑这个虚幻的世界里,饭不思,夜不寝,成了一只可怕的网虫。

(四)、择业就业压力产生的恐慌心理

从学历上讲,本科就业难,专科更难,高职生的“弱势文凭”导致就业更难。在全国范围就业压力居高不下,高校毕业生增长率远高于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增长率的情况下,高职毕业生就业面临更大压力。因此高职院校的高年级学生在理想与现实,专业与爱好,职业与地域,经济实惠与发挥专业特长等方面无所适从现象,必然漫延到一年级新生。了解到即将毕业的学兄、学姐们在求职过程中处处碰壁的就业形势,绝大部分新生最恐慌的是就业。有的新生为将来的就业精神负

担过重,觉得前途渺茫,心理不安,生活上食不甘味,长吁短叹,产生择业恐惧感,甚至出现神经紧张、失眠、胸闷、心跳加剧等焦虑并发症。

引发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界的客观因素,也有自身的主观因素。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认同度仍不高

尽管国家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但是,当前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在一些人的眼中仍然属于“另类”教育,有人认为„„监通高等教育是高层次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低层次教育”,甚至有人认为“上高职学不到本领、高职学生就业没有出路”,等等。种种对高职教育的错误认识,使得很多学生不愿意进高职院校学习,已就读高职院校的学生,多数是因为考分不高而做出的无奈选择。他们在很多场合下都不愿意提及自己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容易产生低人一等的自卑心理。

2.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仍有限

长期以来,高校工作重心主要放在学生日常行政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上,普遍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基础薄弱,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不强。近年来,尽管各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有了重视,经费投入不断增加,但学校所能提供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场所、场地仍不足,从事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人员仍很缺乏。并且由于高校不断扩招,在校学生大量增加,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更加无法满足学生需求。

(二)、家庭环境因素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家庭环境对人的一生发展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特别是早年形成的人格结构会在以后的心理发展中打下深深的烙印。父母过于保护、控制过严往往会导致子女依赖、被动、胆怯、任性等不良心理倾向;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紧张、意见分歧,会使学生的情感受到伤害,形成抑郁、焦虑、孤僻的消极心理甚至出现不良行为。高职院校新生绝大部分来自农村,父母文化程度普遍较低,部分家长思想观念不开明,教养方式缺乏民主。相当一部分农村籍学生家庭条件不优越,有的很清苦,而高校开始施行收费制度,必然增加了部分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家庭经济的紧张使得部分贫困学生心理负担剧增,心理上容易出现疲惫迷茫和困惑。

4.个人的心理认知和调适能力仍较差

高职院校的学生,生理已基本成熟,他们的心理发展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完全成熟。因缺乏各方面的阅历,部分学生对自我的认识模糊,自我评价不恰当;也有部分学生存在对社会持怀疑、矛盾的认知倾向。学生在碰到问题、困难和挫折时,往往无法用正确的方式方法来应对,很容易产生不良心理状态。特别是在学习方面,高职学生基础相对较差,一

旦学习压力增大,容易导致学生认知偏差,无法适应新的要求,丧失学习兴趣,产生厌学心理,放松自我要求,在学业上出现令人失望的事情。

三、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根据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要求和身心发展特点,要自觉地、有意识地预防心理疾病,矫正不良心理,增进心理健康,笔者以为须从以下五个方面努力:

(一)、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

高职新生对新环境不适应,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便会产生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可以通过报告、走访、座谈等活动,对新生讲高等职业教育的优势和它的发展前景以及高职院校与中学的不同,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对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出现问题,让学生有个思想准备。带学生熟悉校园环境,多组织有益、健康的集体活动,让新生在活动中增加了解、增进友谊,尽快适应新环境,成功地进行角色转换。同时,观察学生的心理动态,了解并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新生心理咨询工作

对于高职院校新生来说,重点是要让他们充分了解心理咨询的作用,并有效地利用这一手段,使其更健康地成长。学校利用校园网,设立心理咨询室或电子信箱,开通专门热线,安排相关工作人员值班,面向全体新生进行心理保健的普及教育,开展非面对面的心理问题的探讨;对有相同心理问题如人际交往障碍、抑郁、焦虑等学生,组成心理小组,进行团体心理咨询;对个别有较严重的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长期的个人现场心理咨询。学校应采取措施,拓展这方面工作。

(五)、做好心理健康普查工作,为新生建立心理档案

建立新生心理档案可以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动态的监测手段。通过了解新生入学后,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及原因,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对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及时进行矫治,帮助他们排除障碍,强化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提高认识,使新生在智力上、情感上得到全面发展,为新生认识自我、完善个性、开发潜能提供最大的帮助。

总之,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按学生特定发育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发育规律,通过各种有益的教育和训练,来培养和维持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和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1] 苟园:《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及其对策》,《昆大青年》,2005年第13期

[2] 李玲 李爱梅 黄代杰:《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与教育对策》,中国教育先锋网,2004-07-31

[3] 赵新龙 李健美:《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理论界》,2004年05期

第三篇:浅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原作者:尹占国)高职院校要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德育教育主渠道作用。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面临诸多问题,严重制约立德育人功能的发挥,必须解决。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问题对策

一、前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职业院校,完成这一任务,就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德育教育主渠道作用,通过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诸多因素,特别是重技术的应用与技能训练而轻人文理性的培养这一价值取向的影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面临诸多问题,如教师素质偏低、教材内容滞后、教学模式僵化等,严重制约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立德育人功能的发挥,必须改革。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学历偏低,教学能力不强

由于多数高职院校都是由原来中专学校升格或合并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多数学历偏低,加之进修学习的机会少,接受新知识有限,教师普遍表现为缺乏系统扎实的专业知识,教学观念落后,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偏低,教育教学能力不强。2.教学内容滞后,脱离实际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着教学内容滞后于社会的快速发展、脱离高职学生学习实际的问题。仅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现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来看,教材编写于2007年,内容虽经过修订,但近几年的社会发展理论和实践成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没有体现在教材中。此外,教材缺少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教材内容繁杂,理论性高,比较抽象,没有考虑到高职学生的理论基础弱和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不强的状况,学生学习比较吃力。3.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落后

不少教师仍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等传统教学方法,教师控制整个课堂,一讲到底,忽视学生主体性、创造性。这与“正确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心理、生理发展特点,遵循教育的规律,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地进行教学,着力引导他们领会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教学的说服力和有效性”的教学目标要求相距甚远。

从教学手段来看,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还是多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基本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没有得到广泛应用。有的教师虽然也采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但大多停留在文字搬家层面上,还不能很好地把多媒体与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结合起来 4.教学评价内容不科学,方式方法单一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的评价在内容上重知识、轻能力。考试的内容以教材为中心,偏重于教师课堂所讲,死记硬背的多,灵活运用的少。考试以期末笔试为主,“千人一卷”,一考定终身。平时成绩所占的比例少,对学生评价不起主要作用。因此,思想政治课的考试功能被简化和强化为检验和测评学生的唯一工具。死记硬背,唯书是上,使学生沦为考试的机器和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对策

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已成为我国教学遵循的现代教学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针对我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教学改革对策,以提高教学实效性。

1.加强教师学习和培训,提高教师素质(1)自主学习,完善知识结构 从实践来看,教师的教育知识由三部分组成:本体性知识,即教师所具有的所教学科的知识;条件性知识,即教师具有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实践性知识,即教师在融合学科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如何教授所教学科的知识。本体性知识是教师从事学科教学的根本,要求教师对教材在熟练掌握基础上深入研究,努力掌握学科所涉理论的精髓,并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些理论,做到学科基础深厚。条件性知识是教师教学的基础,教师要认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及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掌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艺术、遵循教学规律,了解学生的心理,科学地教学。实践性知识则是教师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途径,它是一个不断积累、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要重视教学经验的积累,不断总结提升,加强反思,深入研究、扩展,及时更新知识内容。同时,还要了解一些与本专业相关的学科知识,丰富文化底蕴,增加知识储备。(2)加强对教师的培训

高职院校应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创造条件使每个教师都有参加培训和继续学习的机会,把组织教师在职学习作为主要途径,适时安排教师通过脱产或半脱产进修、专题培训、课程培训、国内外学术交流等形式进修深造,鼓励支持教师脱产或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提升队伍的学位学历层次和整体素质。要注重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与水平,调动教师从事教学科研的积极性,做到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以科研促教学,最终实现二者的双丰收。2.更新教材内容,增强教材的针对性

在新的形势下,高等教育需要有符合中国国情的、紧贴时代脉搏与学科发展前沿的新教材。这就要求教材开发编写部门对教材内容要及时修改,借鉴国际经验,不断创新。当前,要把党的十八大精神及十八以来最新的理论和实践成果编写到教材中,做到课程内容与时代同步。同时,要充分考虑高职院校学生基础弱、学习能力不强的状况,弱化理论体系,内容贴近实际。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也要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生关心的国计民生的大事及国内国际时政热点问题及时整合到教学中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立足社会变化的实际,不断地去改革和完善原有的教材体系,以创新为灵魂,坚持教材建设的与时俱进。3.转变观念,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和手段

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教师要不断转变观念,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一是转变教师角色。应进一步树立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的意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把“舞台”还给学生,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能力发展的促进者、指导者、引领者。二是要不断创新多样有效的教学方法。要把单向“灌注式”教学引向师生双向交流的“互动式”教学,倡导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针对不同类型、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以及不同的课程,可采取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专题讲座、专题演讲、辩论、教学实践等方法。三是教学内容要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中,尽量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把学生关注的国内国际热点、难点问题引入到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手段上,教师必须熟练掌握信息技术,会制作精美有效的课件,还要熟悉信息技术教学运用的基本环节、形式、方法等,恰当合理运用,有效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4.改革评价方式,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考核方式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着力点。改变过去千人一卷的闭卷考核方式,从平时成绩、社会实践成绩、期末考试成绩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既要重视知识,更要注重能力。期末考试应采用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相结合的考试形式。考试内容上,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考试能真正反映出学生已具备的综合素质的高低。加大学生平时成绩考核力度,提高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重视社会实践成绩,让学生写读书笔记、小论文,走进社会,开展调研,撰写调研报告以及课堂上演讲、辩论、讨论交流等。建立起平时成绩、社会实践成绩、期末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科学评价,从而使评价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参考文献:

[1]李晓勤,陈加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元化考核评价研究.理论导报,2012,(8).试

第四篇: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材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材现状分析

【摘要】 会计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已多年,但其成效甚微。究其原因,教材改革跟不上教学改革是重要原因之一。现就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材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希望为进一步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会计 教材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培养专业化的会计应用型人才,已成为当前财经职业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近几年会计职业教育改革在不断进行,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及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了不懈探索,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作为其内涵和核心。会计专业职业能力应该具备三个方面,即社会能力、专业能力和方法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同时更应注重方法能力及社会能力的培养。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虽然在人才的培养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成绩并不理想,特别是在学生的方法能力及社会能力的培养上还有所欠缺。究其原因,教材建设严重滞后是改革成效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我们使用、调查及研究的情况来看,目前会计专业教材存在下列问题。

一、教材缺少高职会计专业教育特色

会计是一项实践性、专业性较强的管理工作,会计职业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根据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及特点,研究者们提出了“教学做合一”、“工学结合”、“工学交替”、“小组教学”、“学徒制”等各种教学改革理念及教学方法,但教学成绩并不理想。新的教学方法需和与之相适应的教材配套使用,才能达到目标教学效果。但现有的会计职业教育教材还停留在侧重学科知识体系、侧重理论讲授、参照会计学科教材和会计资格证考试教材的基础上。其实,职业教育课程结构和内容不应过于注重对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进行逻辑推理,而应该以感性认识、行动把握为主,着力开发和培养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现阶段会计专业教材如《会计基础》、《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都还停留在注重对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进行逻辑推理的基础上,根本无法达到开发和培养学生职业实践能力的目的。

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实践性教学一般占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总学时数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左右。实践性教材的严重不足、缺乏与企业真正对节的实践性教材已成为制约高职人才培养的瓶颈。为了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部分院校及教师自编了讲义,编写了《会计仿真实训》、《成本会计实训》等实践教材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使用“仿真实训”教材中,我们发现,所谓“实训”就是将学科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进行再次的融合。会计实训教学中淡化基本操作培养,实训教材不“实”不“训”,强调会计核算而忽视会计监督,最终导致实践和理论两张皮,无法很好地完成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教材使用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

现有教材的呈现方式仍以纸质书面文字表述为主,形式单一。会计职业工作过程涉及会计处理流程、岗位分工、各种证账表编制、各种银行结算方式应用、财务核算软件应用、纳税申报与税务管理系统应用,以及凭证装订等,仅靠纸质陈述性教材无法真实再现会计工作的全过程,也无法教会学生的操作与应用技能。知识的获取过程中教师的讲解占有较大比重,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锻炼,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不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比如我们在成本会计的教学中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成本会计是实践性、理论性、操作性都较强的一门会计专业核心课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填制大量的自制原始凭证、成本明细账,而教材呈现的凭证是已“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明细账。表格的填制过程、工作的程序不能完整呈现,导致学生账证意识模糊,把生产费用分配和产品成本核算视为纯粹的数学计算,不能很好地将生产费用分配表的计算结果和记账凭证一一对应,也未能较好地掌握费用分配表、产品成本计算单与账簿(生产成本明细账)结转的对应关系。例如在辅助生产费用的交互分配法的掌握中经常只局限于算式求解,对于辅助生产车间进行的转进转出往往判断失误。如果在交互分配的过程中能运用账户的结构原理,将各辅助生产车间的明细账同时进行登记,各辅助生产车间的相互分配就一目了然,不用“死记硬背”,学习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三、教材内容交叉重复

部分院校及教师已认识到教材建设的重要性,正积极进行校本教材的建设与开发,但由于缺乏理论指导依据,缺乏对会计职业岗位(群)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项能力的科学分析,缺少课程理论的支持,教材建设仍以学科知识为主,编写的教材自成体系,呈现出体系不明、内容交叉重复、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以“货币时间价值”为例,绝大部分的会计专业教材将其作为《财务管理》课程中重要知识点,但在《财务管理》之前开设的《财务会计》课程中“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需运用到“货币时间价值”这一知识点;在《管理会计》中讲述“长期投资决策”时也将其列为重要内容,在进行具体的专业课教学时,就会出现内容上的重复。重复讲述,不仅造成时间上的浪费,也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学习的障碍。这一特点在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中的变动成本法、量本利分析、短期决策分析等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以知识为中心构建的教材,相关课程教材内容自成体系、缺乏沟通衔接,其教材之间的交叉重复不可避免,不仅造成学习时间的浪费,而且由于教师的理解及表述不一致,也增加学生学习的障碍。

四、教材内容陈旧落后于会计行业的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会计职业教育必须跟上会计职业的发展。会计核算法律制度时有调整、税收法制制度常有变化、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日新月异,会计专业教材也应及时调整更新。由于教材建设力量不足,教材的编制、出版周期较长等原因,导致现有教材更新严重滞后,教学中可选取的教材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不能满足职业教育的需求。以与会计有密切关系的税法为例,近几年,我们经历了企业所得税从33%调整到25%、个税起征点2000元调整到3500元、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等税收法律制度的变化,但教材的变更至少是政策执行1到2年之后,这使学生所学和工作实际严重脱轨,更谈不上与工作岗位的“零距离”对接。这些内容落后于经济社会的会计专业教材,不适应会计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不利于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不利于高职教育质量的提高。

五、教材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缺乏衔接

“双证制”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所在,“双证制”要求学生在具有过硬的操作技能的同时,还要有必要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最新技术、方法和基本技能。会计高等职业教育中,既要求学生获得学历证书,又要求学生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以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取得考试科目来看,既要求从业人员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会计基础),又要求从业人员有必要的理论知识(财政法规与职业道德),同时还要求掌握从业人员必备的会计软件操作(会计电算化)。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过于侧重应试,而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应用技术能力为主线的,突出实践教学。当前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体系没有包融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课程模块。就目前会计专业教材现状来看,要么是纯知识体系的理论教材,要么是会计“仿真实训”教材,与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从调查来看,近几年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通过率普遍较低,这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学生在校期间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应对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试,忽视了对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不利于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因会计行业与会计专业的特殊性,在职业教育中,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以实践技能为重,对实践教学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实践教学比重要求越来越大。教材是体现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组织实践教学、传播知识的基本工具,也是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教材的建设,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力保证。若要办好高职教育,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设置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好的教材。课堂教学是职业教育的核心环节,课堂教学“教什么、怎么教”取决于课程和教材。不同的课程决定了课堂教学的内容,不同的教材内容又决定了教学的组织方式和教学效率,只有建设难易程度合理、知识技能切实、内容形式全面的教材,才能便于教师科学高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率,学生才能快速吸收知识,随时训练职业技能,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余浩、陈友年、周源:教学做合一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2] 程淮中:关于高职院校会计教材建设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9).[3] 高翠莲:高职会计专业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思路[J].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2013(2).[4] 李福荣:浅谈高职院校的会计教学改革[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2010(2).[5] 相翠玲: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必须以实践技能为重[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6] 史进保:完善高职财会专业教材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5(7).[7] 王健梅:探讨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J].山西省长治职业技术学院,2010(17).[8] 黄良杰:职业能力导向下的会计专业教与学[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报,2010(8).[9] 吕学典:会计实训教学过程中的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案[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1(2).[10] 毛波军、杨相栋、李晨涛:“双证书”课程体系与教材改革解决方案的研究[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5(6).(责任编辑:刘冰冰)

第五篇: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已发学术探索)

周利

摘要: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在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高技能的劳动者。但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忽视文化育人,忽视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问题,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文章在对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为高职院校实现文化育人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结合提供基础性的材料。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文化育人

存在问题

原因分析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在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高技能的劳动者。但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忽视文化育人,忽视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问题,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高职院校在文化育人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正确认识高职院校在文化育人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到高职院校在文化育人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是高职院校实现文化育人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结合的必然要求。

一、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中存在的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入新世纪后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高技能的劳动者。但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忽视文化育人,忽视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存在,影响到了学生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高职院校在文化育人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忽视文化课程的教学。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中一直把学生的职业技能作为办学的一个主要的特色,作为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的要素,对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其目的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围绕这一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对专业课程的教学和学生的职业技能 1 训练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大量的时间用在了专业课的教学和学生的实习实训上。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忽视文化课程教学的问题。忽视文化课程的教学,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砍掉了《大学语文》等文化课的内容。在我们调研的五所高职院校中,理科、工科的专业,有一部分没有开设《大学语文》等文化类的课程,文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仍有少数学校没有按照规定开设《大学语文》等文化类的课程;二是文化类课程的教学时数不够。大部分高职院校虽然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开设《大学语文》等文化类的课程,但人才培养方案中安排的教学时数较少,无法完成课程教学的内容,影响了文化类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三是文化类课程的教学条件较差。大部分高职院校对专业课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实习实训条件比较重视,投入了大量的经费,专业课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实习实训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而对文化类课程重视不够,教学条件较差。一部分高职院校的文化类课程的教师在教学时仍然是用一本教材和一支粉笔就进行教学。

第二,忽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精神在学生综合素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不具备基本的人文精神,就不可能成为高素质的人才。但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忽视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问题。高职院校忽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主要表现在三的方面:一是在教育教学的内容中,人文精神培养方面的教育教学内容偏少,除了教育部规定必须开设的文化课外,历史、艺术等对学生人文精神培养有重要作用的教育教学内容基本没有,或者是很少。人文精神培养方面教育教学内容的偏少,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二是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氛围不浓。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需要具有一定的氛围,在比较好的人文氛围中,学生就会受到熏陶和感染,学生的人文精神就容易形成。但在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中,基本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的氛围较浓,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氛围较淡;三是在导向方面,对职业能力较强的教师和学生,宣传、鼓励、奖励的力度较大,而对在人文精神方面 2 表现突出的教师和学生,宣传、鼓励、奖励的力度就较小。

第三,忽视学生基本道德品质的培养。诚实、感恩、爱心、关怀等基本的道德品质,不仅是学生今后立足社会的重要品质,也是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内容。学生是否具备这些基本道德品质,关系着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但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中,存在忽视学生基本道德品质培养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缺少基本道德品质培养的教育内容,除了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有部分内容外,就基本上没有基本道德品质教育培养的内容。基本道德品质教育培养内容的缺乏,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基本道德品质的形成,影响到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的提高;二是缺乏对学生基本道德品质的检查和考核。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普遍存在自律能力比较差的问题。在此情况下,培养学生基本的道德品质,就不仅需要教育和引导,而且更需要督促、检查、考核。但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学生基本道德品质培养方面,不仅缺乏教育的内容,也缺乏相应的督促、检查、考核;三是忽视学生基本道德品质的养成。学生基本道德品质的形成需要在学习生活中逐渐养成,只有注重养成,学生才可能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但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道德品质养成方面缺乏具体、明确的要求,缺乏学生道德品质养成的规划,这影响到了学生基本道德品质的形成。

第四,忽视校园文化的建设。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不仅需要通过教育来实现,更需要通过活动来保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对提高学生的能力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文化育人的重要形式,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不仅可以增强高职院校发展的软实力,而且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但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忽视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表现在:一是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系统的规划和计划。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各个内容怎样进行衔接?每个活动怎样开展等,这些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基本内容,在高职院校都普遍缺乏。这一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到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效果;二是校园文化建设形式单一,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 3 的形式上主要是校园文化活动,其它配套的内容较少;三是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不丰富,形式较单一。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活动主要是文体方面的活动,其它内容的活动相对比较少,活动的形式上也以竞赛、比赛为主,较为单一。这一问题的存在,影响到了校园文化活动的效果,影响到了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二、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忽视文化育人,忽视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问题,有许多复杂的原因,具体分析,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对人文素质在学生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高职院校的文化育人,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忽视文化育人的问题,首要的原因是对人文素质在学生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错误的认识,即只要学生具有了比较高的职业技能,会“做事”,就是高技能的劳动者。其实,对高职学生来说,学习和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会“做事”,只是基本满足了毕业时的就业需要,要使学生在毕业以后,能够适应社会和行业发展的要求,成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实现自己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本世纪初毕业的一些高职学生,刚毕业时,由于掌握了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会“做事”、能 “做事”,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但工作了几年后,就感觉到提升的速度太慢,提升的空间不大,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强,一些学生就逐步被淘汰了。造成这一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部分高职院校对人文素质在学生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忽视文化育人,忽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这些高职院校在反思后,对人文素质在学生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加强了文化育人的工作,重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第二,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理解存在片面性。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这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形成的对人才培养目标的普遍共识。但是,对于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素质,在理解上存在片面性。相当一部分人,包括高职院校的教师、学生,用人单位的相关人员,都认为只要掌握了相关了专业知识,掌握了熟练的职业技能,能“做事”、会“做 4 事”,就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这种认识,过分强调了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在技能型人才素质中的作用,忽视了思想道德、身心素质、人文素质在技能型人才素质中的作用。这种片面的认识,反映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中,就形成了重视专业课的教学,重视职业技能的训练,忽视文化类课程的教学,忽视文化育人工作的现状。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不仅需要掌握了相关的专业知识,掌握熟练的职业技能,而且还需要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具备较好的身心素质;具备一定的人文素质、职业发展素质。只有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有全面正确的认识,高职院校才能有效的解决人才培养中忽视文化育人的问题。

第三,高职院校受到文化育人软硬件条件的制约。高职院校开展文化育人工作,不仅需要有对开展文化育人工作,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重要性的正确认识,而且需要具备文化育人的软硬件条件。一部分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工作开展的不理想,效果不明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一部分高职院校缺乏文化育人软硬件条件。从软件条件看,开展文化育人工作,需要有文学、历史、艺术等方面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需要有开展文化育人工作相应的组织管理人员。一部分高职院校,特别是一些理工类的高职院校,往往缺乏一支开展文化育人的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和组织管理人员,这必然会影响到文化育人工作的开展。从硬件条件看,开展文化育人工作,需要有相应的活动场地、设施设备、活动经费等。目前,一部分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不是太好,缺乏开展文化育人工作的活动场地、设施设备,再加上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办学经费紧张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化育人工作的开展。

第四,企业在用人的标准方面存在片面性。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模式,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来设置专业,根据企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这一办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就业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模式下,企业在用人的标准方面存在的片面性必然会影响到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工作的开展。相当一部分企业在用人的标准方面,存在重视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忽视其它方面素质的倾向。一部分企业到高职院校招聘毕业生,基本上只考核学生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服务性的企业 5 到高职院校招聘毕业生,除了考核学生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外,再考核学生的相貌和仪容仪表,很少考核学生的道德品质、人文素质。企业在用人的标准方面存在片面性,必然会影响到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工作的开展,影响到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研究项目:本文为2013年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与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阶段性成果。参考文献:

⑴ 刘洪一.《文化育人与技能型人才培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 ⑵ 王森勋.《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M】.济南.泰山出版社.2010年 ⑶ 刘兰明.《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研究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作者简介:周利兴,男,云南旅游职业学院科研处处长,云南省价值主义教育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副教授,主要从事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政治理论研究。

下载高职院校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现状分析(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职院校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现状分析(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职院校教学督导队伍现状分析及应对研究

    高职院校教学督导队伍现状分析及应对研究张景雷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河北沧州 061001) 摘要:文章分析了目前高职教学督导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就加强教学督导队伍建设,建......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校外实训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校外实训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杨海娜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系市场营销教研室 【摘要】当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市场营销专业的校外实......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分析我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主体、内容和形式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培训和管理,完善高职院校思想政......

    高职院校大学生晚自习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范文

    高职院校大学生晚自习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摘要:高职院校大学生晚自习对加强学风、教风建设,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具有积极效果,但......

    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意识现状分析及对策

    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意识现状分析及对策 56012130 梁晓宇 [摘要]: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身上背负着重大责任,加强对大学生诚信意识教育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任务,对......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分析及改进措施刍议 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陈新民 [文章摘要] 本文就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旨在提出问题,采取措施......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5则范文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第三产业兴起至今,对人才的要求是越来越高。而第三产业的主体是信息业,其支撑是计算机技术。如今,有计算机知识,且......

    高职院校学风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五篇模版)

    班级:540122学号:54012231高职院校学风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作者:王绪卫单位: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校联系方式:***邮箱:64424874@qq.com摘要: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学风状况总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