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古风二首1(模版)

时间:2019-05-15 03:32: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九年级语文古风二首1(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九年级语文古风二首1(模版)》。

第一篇:九年级语文古风二首1(模版)

二 古风二首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并理解诗歌。2.培养欣赏品味诗歌的能力。

3.初步了解七言古诗篇幅长、容量大、用韵活的特点及岑参、杜甫诗歌的基本风格。4.进行朗读训练,体会诗中的细节描写,精当地用词的作用。教学重点

朗读诗篇、了解诗意、体会诗情。教学难点

1.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2.培养欣赏品味诗歌的能力。教学设想

1.教学中可按照“读——品——背”的顺序进行,精讲多读,以读带品。

2.加强诵读训练,这样才能充分领会诗歌的内涵及精髓,注重拓展延伸,促进由基础性学习向研究性学习的质的飞跃。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古代,因为交通不便,常常一别多年。因此,“送别”就成了古代诗歌中的一个重要题材。同学们能举出一些我们熟悉的送别诗吗?例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王维《渭城曲》、高适《别董大》。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也是一首送别诗,那就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二、作者简介。

岑参(约 715—770),原籍南阳(今属河南),迁居江陵(今属湖北)。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齐名,并称为“高岑”。曾两度出塞,晚年任嘉州刺史,史称“岑嘉州”,有《岑嘉州诗集》传世。岑参的诗想象丰富,意境新奇,气势磅礴,风格奇峭,词采瑰丽,并充满乐观进取的精神,具有浪漫主义特色。

三、诗文研读。1.聆听感受。(1)播放录音,请同学们注意字的读音。(2)读准字音。岑参()散入()狐裘()锦衾薄()瀚海()阑干()羌笛()风掣红旗()(3)明确节奏。

节奏可分音调的节奏和意义的节奏两种。

音调的节奏,常以两个字音为一拍,注意声音上的整齐。

七言诗一般为四拍,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意义的节奏是按诗句的语义来划分,它比音调的节奏显得更为重要,我们在划分节奏时,一般以意义的节奏为依据。如: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4)教师范读。(5)指导学生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掌握朗读古诗的节奏,使学生领略诗歌的音乐美。结合注释理解词义,掌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教师指名读,边点评边示范。

第一、二句急促,重读“卷”“八月”“即”,突出风狂雪早;第三、四句轻柔舒缓,重读“春风”“千树万树”,表现“春暖花开”的美景所带给人的春天般的温暖;然后低沉滞涩,寒气仿佛侵入骨髓。“中军置酒饮归客”及以下三句应读得热烈急促,一气呵成,营造出一种喜庆的气氛;“轮台”四句渐渐舒缓,渐渐低下去,使声音恰如那渐行渐远的马蹄印,营造出低回不已余音袅袅的意境。

2.品读全诗。

(1)齐读全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初步感知。(2)题解。

从诗题中能看出这首诗写了哪些内容?咏雪、送别。诗的前半部分是咏雪,后半部分写送别,同时在送别中进一步描写雪景。这是一首雪中的送别诗。

(3)自由读,将写景与送别的过渡句用横线标示出来。明确:在“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处标示。(4)学生默读,理清思路。送别人物:岑参送武判官 送别地点:轮台 目的地:京城长安 送别环境:冰天雪地 送别心情:百感交集 朗读基调:慷慨婉转 诗歌风格:豪放雄奇(5)诗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雪送人之作。天宝十三载(754),岑参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武判官可能是岑参的前任,为送他归京,诗人写下这首诗。这首诗开篇就非常新奇,没有写白雪而先写风,大雪必随刮风而来,“北风卷地”四个字,妙在由风而见雪。“白草折”又显出风来势猛。八月秋高,而北地已满天飞雪。“胡天八月即飞雪”,一个“即”字,惟妙惟肖地写出由南方来的人见到此景的惊奇口吻。

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忽如”二字用得非常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表现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在这壮观的奇景辉映下,诗人从珠帘罗幕、狐裘锦衾、将军角弓、都护铁衣四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描写了这早雪带来的令人难耐的奇寒。场景再次移到帐外,而且延伸向广远的沙漠和辽阔的天空。“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二句以夸张笔墨,气势磅礴地勾画出瑰奇壮丽的沙塞雪景,又为“武判官归京”安排了一个典型的送别环境,烘托出诗人的离愁别绪,这两句在全诗中起过渡作用。接着写到中军帐(主帅营帐)置酒饮别的情景。如果说以上主要是咏雪而兼有寄情,以下就是正面写以白雪为背景的送别。

送客送出军门,时已黄昏,又见大雪纷飞。这时看见一个奇异景象: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被冰雪冻结了。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天气奇寒。

送客送到路口,这是轮台东门。尽管依依不舍,毕竟是分手的时候了。大雪封山,前路艰难,路转峰回,行人消失在雪地里,诗人还在深情地目送。看着“雪上空留”的马蹄迹,诗人在想些什么?是对行者难舍而生留恋,是为其雪中行路而发愁,还是为自己归期未卜而惆怅?结束处尽显悠悠不尽之情。

(6)齐读全诗——深情诵读,尝试背诵。

四、课堂小结。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的代表作之一。他用歌行体写出了西北风雪的奇寒,抒发了雪中送客的深挚友情及因友返京而产生的怅惘之情。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歌。2.课后积累其他送别的古诗。3.预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板书设计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 参 急 促 咏雪 轻柔舒缓 低沉滞涩

热烈急促,一气呵成 送别 渐渐舒缓

一、导入新课。

在中国灿烂的文学史中,唐诗是一串璀璨夺目的明珠。在这串明珠中,杜甫的诗作以其强烈的时代感,深沉的忧国忧民情怀而独占鳌头,被誉为“诗史”。他的诗作为中学生所熟知的有《绝句》《江畔独步寻花》《月夜》《春夜喜雨》等。这节课,我们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板书),体味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感。

二、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因任校检工部员外郎,又被称为杜工部。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一生坎坷,终不得志。他的诗被后人公认为“诗史”,诗人被尊称为“诗圣”。

三、相关资料。

杜甫因避安史之乱流亡到成都,他在友人的帮助下在风景秀丽的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建成后,诗人十分喜悦。他在这里居住了将近四年,留下诗作二百余首,如《春夜喜雨》《蜀相》等名篇,其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更是千古绝唱。“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绝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在草堂所见的勃勃春色。《江畔独步寻花》中“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就是茅屋建成后诗人在江边独自散步时喜悦心情的反映。不料,到了深秋,风雨大作,屋破雨漏,长夜沾湿,诗人推己及人而作此诗。

杜甫草堂至今犹在,诗因秋风破屋而作,茅屋凭诗人高风亮节而传。千百年来,杜甫草堂是人们瞻仰的胜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众口传诵的诗篇。多少名人大家为草堂作诗题联,咏志赞叹。

四、整体感知。1.朗读。

学生先齐读,教师再范读。指导朗读,把握节奏、轻重、缓急。(1)诗歌的节拍、层次和韵脚。

这首诗诗句以七言为主,结合诗意一般可按四三言节拍朗读;其余诗句根据字数和诗意可做如下安排:“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这首诗可分为4小节(1—5 句为第一小节,6—10句为第二小节,11—18 句为第三小节,19—24 句为第四小节),每小节之间有停顿,前三节与后一节之间停顿稍长。韵脚需读得响亮,这样读诗歌,层次清晰,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朗朗上口,情趣盎然。

(2)语调升降、语速快慢和语音轻重。

前三节基本用降调,但降中有逐层递升,语速宜缓慢,诗中“怒”“三”“洒”“挂”“飘”“老”“忍”“抱”等字重读,读出风之大、茅草翻飞的意境;“呼„„不得„„”“自„„叹„„ 息„„”等字须拖长读音,读出杜甫面对群童抱茅无可奈何的情状来。

后一节用升调,语速适中,“安得”“千万”“大庇”“寒士”“呜呼”“何时”“受冻”等字重读,“死亦足”中“死”字拖长读音。这样处理,能读出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来,较好地表达出诗歌的情意。欣赏朗读录音,领悟。学生自读。找学生读。

2.内容概括。

(1)学生自己提出难解的句子,大家讨论后明确。

(2)分别用最精练的短语概括 1—3 节的内容和诗人的感情。

讨论后明确:秋风破屋(痛心疾首)——顽童抱茅(望茅兴叹)——屋破难眠(忧心忡忡)

五、研读赏析。1.赏析第一节诗。

(1)作者是如何描述秋风的?(学生应该能很快回答出来

“怒号”。)为什么用“怒号”,而不用“猛烈”“凶猛”等词语,有何区别? 讨论明确:“怒号”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又运用了拟人手法。(2)“卷”和“吹”相比,在描写风之猛烈上好在哪里? 讨论明确:“卷”字好在很形象化,有力度。

(3)描写茅草被卷飞的动词有哪些?运用这些动词有什么作用?

讨论明确:后面还有“飞”“洒”“挂罥”“飘转”“沉”等动词,刻画了茅草飞扬的动感画面。

(4)给这一节加一个什么样的小标题? 讨论明确:“秋风破屋”。(板书)

在揣摩语言的基础上,再让学生齐读第一节,教师进一步强调朗读时要重点突出这些词语,注意体会其运用的妙处。

2.赏析第二节诗。

(1)让学生描述看到茅屋被吹破,茅草飘飘扬扬挂在树梢上、洒落到低洼积水处时,作者是什么心情?讨论明确:诗人心情着急、发怒,无可奈何。作者在此段中没有一个字描写他的心理活动,但是能让读者体会到这种心情。

(2)茅草被卷走了,这些草如果拾起来,还可以修理茅屋。可这时一群顽童把草抱走了,诗人着急,他说:“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杜甫写此诗时只有49岁,为什么用一个“老”字形容自己?

讨论明确:是写心情,诗人经受战乱之苦,未老先衰,心力交瘁。(3)群童为什么要抱走茅草?

讨论明确:群童也是穷孩子,用茅草盖屋或回家当柴烧。当然也不排除调皮的成分,但是也有更深层原因——譬如社会现实。与其说杜甫生孩子们的气,倒不如说他生社会的气,是**的社会造成老百姓的贫困、灾难。

(4)“归来倚杖自叹息”,他叹息什么呢?

讨论明确:一叹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穷苦的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5)给这一节加一个什么样的小标题? 讨论明确:“群童抱茅”。(板书)3.赏析第三节诗。

过渡问题:茅屋被吹破之后,最怕的是什么?(1)给这一节加一个什么样的小标题? 讨论明确:“夜雨湿屋”。(板书)

(2)看看第三节中,哪些词语用得好,找出来赏析一下。

讨论明确:“雨脚如麻”的“麻”字说明雨点密集,密密麻麻,很形象。“冷似铁”中的“铁”字说明被子很破旧,很脏——长期颠沛流离,没有时间洗,或者没有钱买,只有一床被子,没法拆洗;很冷,很硬,并且还破了,这说明杜甫的生活很困窘。

4.赏析第四节诗。

(1)面对“夜雨湿屋”,作者此时的表现是什么?(2)漫漫长夜,杜甫无法入眠,他在想些什么呢?

自然引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3)给这一节加一个什么样的小标题? 讨论明确:“祈求广厦”。(板书)(4)由此可见诗人是怎样的一个人? 讨论明确:“忧国忧民”。(板书)

六、总结。

这正是诗人的伟大之处。他不仅写自己的不幸,而且推己及人,想到在这风雨之夜,普天之下还有很多像他这样的人处于困苦或者更糟糕的境地,这使读者眼前为之一亮。

七、拓展延伸。

谁能再说出一些杜甫忧国忧民的名句?(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和另一篇杜甫描写安史之乱的诗《石壕吏》中的有关句子,进一步感受他忧国忧民的博大思想。用多媒体展示有关诗句。)在此基础上,可再补充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及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等名句,还有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中国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一直秉承了这样一种优良传统。他们以天下人为念,执著追求着高尚完美的理想,正是这种思想、这种传统,使我们看到人性的闪光,看到了民族的未来,看到了人类的希望。(用多媒体展示有关诗句。)

八、布置作业。

1.结合自己的理解反复吟咏并背诵本诗。

2.结合更多的杜甫资料,把学习这首诗的感想写下来,200字左右。板书设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 甫 杜 甫

秋风破屋——(痛)

群童抱茅——(叹)推己及人 夜雨湿屋——(怕)

祈求广厦——(愿)忧国忧民

第二篇:九年级语文现代诗歌二首2

第6课《现代诗歌二首》教案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引导学生体验诗歌作品的情感意蕴,形成自己的理解。2.体会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3.学会运用比较阅读,鉴赏诗歌。教学重点

1.理解穆旦诗歌所表达的深沉的爱国情怀。2.理解北方农村背景的寓意,感受其中蕴涵的痛苦。3.掌握比较阅读的一些方法。教学难点

1.理解“炭火”“祖先”“灰烬”等意象表达的思想。

2.理解重点句“一样地躺下,一样地打鼾”“我们的祖先是已经睡了,睡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正承接着雪花的飘落”。

3.理解“人类的一个思想”的内涵。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

一、导入新课。

古今中外,有许多以冬天为题材的作品,同学们知道哪些?(自由回答。)

通过刚才那些作品,我们不难看出,冬天在作品中往往给人寒冷、压抑、萧索之感,以冬为背景的作品,也往往象征着某种悲凉、残酷、肃杀的环境。有一位现代诗人,他喜欢写冬天,他临逝前的最后一首诗就题为《冬天》,他就是被称为中国现代新诗史上最伟大的诗人——穆旦。今天我们将学习他上个世纪40年代的代表作——《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我们将采用比较阅读的方式进行,比较的诗歌同样以冬为背景——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二、学生自读,比较两首诗。

三、比较分析。1.学生讨论、交流。2.教师总结。(1)背景选择:艾诗选择“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为大背景,描写人民的悲惨命运。穆诗选取的是以“寒冷的腊月的夜里,风扫着北方的平原”为时空大背景,来抒发民族遭受苦难的痛苦之情。

(2)意象选择:艾诗以北方和南方典型的人物活动为内容,描写了寒冷的雪,悲哀的风,漫长的夜,父老姐妹,背井离乡,流离失所,惨遭敌人的蹂躏„„直接揭示痛苦的生活。穆诗从景物和人物两个角度,用了一连串的意象。景物方面,诗人描绘田野枯干、岁月尽竭、牲口憩息、小河冻结、寒风肆虐,仿佛历史同被屠杀的同胞的鲜血一样凝固了,到处没有生机,没有活力;苍天仿佛被鬼子的刺刀捅破,世界又倒退到冰川纪,没有温暖,没有欢笑。人物方面,诗人写了“在古老的路上”灯光映照下的“一副厚重的,多纹的脸”,饱经沧桑的老人,还在寒夜里为生计奔波。“他想什么?他做什么?”“亲切的”、美好的梦想,却被现实的“吱哑的轮子压死”在路上。诗人还写到了孩子:在寒风的侵扰下,“谁家的儿郎吓哭了,哇——呜——呜——”,在这寒夜里,孩子的哭声更加衬托出寒夜死一般的静寂。在日寇的铁蹄下,人民的苦难通过这一老一少两个意象充分展示出来。诗歌结尾处描绘的意象可谓意味深长,“在门口,那些用旧了的镰刀,锄头,牛轭,石磨,大车,静静地,正承接着雪花的飘落”,在静静的承受中,中华民族实际上正孕育着撕破乌云的闪电和粉碎寒冬的春雷!(重点)诗人为什么要用儿郎的啼哭打破这宁静,而且写“他就要长大了渐渐和我们一样地躺下,一样地打鼾”呢?父辈的生命是艰辛苦涩的,子辈则应代表新生和希望,然而他们长大成人后,仍和父亲“一样地”,儿子将和父亲一样地劳作,一样地辛苦,一样地疲惫,一样地麻木和呆滞,民族的苦难就这样一代一代地延续下去,这是何等不幸,何等悲凉!诗人以平静柔和而又令人心酸的抒情笔调,深刻揭示了 20世纪40年代中国农村的生存面貌。

(3)手法运用:艾诗擅长运用新鲜而贴切的比喻和形象而生动的拟人等手法:“风,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这个比喻给人的感受,不仅有寒冷,而且还有凄清、痛苦和忧伤,饱含着情感,给人以联想,给整个画面涂上了一层悲哀的色彩。在“饥馑的大地”这一诗句中,大地被人格化了,他“朝向阴暗的天/伸出乞援的/颤抖着的两臂”,把农民们被迫离开家园和土地、流落他乡、在死亡线上挣扎的情景,用一个可以感触的具体形象凸现出来。穆诗擅长使用排比,并且在句式整齐的基础上求变求新,从而避免了排比句式的呆板,使排比句式既整齐又错落,生动婀娜:写“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岁月尽竭了,牲口憩息了,村外的小河冻结了”,一连串的萧索凄清意象铺排,令人如堕冰窖,不寒而栗。写狂风肆虐,“风向东吹,风向南吹,风在低矮的小街上旋转”,使人联想到日寇在中国的横行霸道,无恶不作。

(4)风格:艾诗自然晓畅而不流俗,感情真挚而不做作。穆旦诗歌突出的风格是沉郁顿挫而不悲观,含蓄蕴藉而不晦涩,更富有深沉、凝重、悲壮之感。

四、朗读背诵。

五、布置作业。

诗人穆旦是20世纪40年代“九叶诗派”中的佼佼者,是中国现代主义诗派成就最高的诗人之一。他命运多舛,一生颇富传奇色彩。请同学们上网或去图书馆查找有关诗人的信息与作品,以《有一个诗人叫穆旦》为题,写一篇文章。

(《金黄的稻束》)

一、导入新课。

假设同学们看到秋天田野里金黄的稻束,会想到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引导:你们想到的与稻束之间往往有什么联系?你是怎么由稻束想到它的?两个事物往往具有相关性,这是一种思维方式,叫联想。联想极富特性,它是一种重要的构思方式。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借助“联想构思”而创作的诗歌——《金黄的稻束》。

二、初读思考。(学生自读,作旁注。)

1.作者由金黄的稻束联想到了什么? 2.你认为诗歌中哪些地方运用了联想构思?

三、初读交流。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不做评论。

教师归纳:稻束——疲倦的母亲——沉默的雕像——沉思——人类的一个思想。

四、再读思考。

诗人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他们之间有怎样的“相关性”?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诗人通过类比联想,由成熟稻束的低垂,首先想到的是“无数个疲倦的母亲”,她们看上去都“有些疲倦,有些宁静,又有些寂寞”。尤其诗人将“皱”与“美丽”并列,可以想见,她们都由青涩走向成熟,孕育生命。在岁月中成熟,成为孕育生命的伟大力量。在“暮色”“远山”的映衬下,稻束又成为剪影般的效果,像静默的雕像,由静默,自然给人低首思索的感觉,而思想,人类的思想皆要经历季节的生长、痛苦的孕育与丰富的收割,一如这金黄的稻束,一如疲倦的母亲,这是人类永恒的定律。

五、难点讨论。1.文中的“你们”指的是谁?

2.怎样理解稻束的沉思令“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3.“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这是怎样的一种思想?

(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见解。分析详见教师教学用书。)

六、读诗识人。

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本诗,你觉得郑敏是一个怎样的诗人?引出作者介绍。

七、布置作业。1.思考与讨论三。

2.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事物进行联想练习,并试着把自己想到的内容谱写成一首小诗。提示:如枫叶、雪花、干枝、石头„„

第三篇:第2课《古风二首》教案

第2课《古风二首》教案

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2.对诗歌语言推敲品味,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3.了解掌握诗歌的内容。4.学会赏析诗歌,背诵诗歌。教学重点1.记忆名句,体会其中蕴涵的情理,争取做到学以致用。2.体会诗歌内容。3.学习自主赏析诗歌。4.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学难点1.领会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2.揣摩、品味诗歌的语言。3.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当我们惊叹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奇思妙想时,当我们惊诧于“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的神来之笔时,当我们赞叹于“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余音绕梁时,我们就会想到他——岑参。一个两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后在边疆军队中生活了六年的著名诗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代表作之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二、题解。诗题中的“歌”表明这首诗的体裁是古诗中的“歌行”体(如杜甫《兵车行》《丽人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三、作者简介。岑参(约715—770),江陵(今湖北荆州)人。他是唐代“边塞诗派”的著名诗人。他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岑参早年的诗以风华绮丽见长。由于后来历参戎幕,往来边陲,风格为之大变。其诗洋溢着积极乐观的思想。

四、初读感知。1.学生自读。要求:读准字音,掌握朗读古诗的节奏,使学生领略诗歌的音乐美;结合注释理解词义,尝试口头翻译。2.指名学生朗读。3.教师范读。4.学生齐读。

五、研读诗歌。1.从诗题中能看出这首诗写了哪些内容?明确:咏雪、送别。(板书)诗的前半部分是咏雪,后半部分写送别,同时在送别中进一步描写雪景。这是一首雪中的送别诗。前十句着重于咏雪,后八句着重于送别。2.理清思路,给全诗划分层次。明确:全诗共18句,根据文题可分为咏雪和送别两个层次。前十句为一层:从不同侧面咏雪。后八句为第二层:写送别。第一大层又可分为三小层:1—4句写西北边境奇丽的雪景,先写塞外风狂雪早,后写雪后美景。5—8句从帐外写到帐内,写军营之中将士的苦寒生活。9—10句从帐内写到帐外,描写广阔沙漠和万里愁云,为饯行场面作铺垫。第二大层又可分为两小层:11—14句写宴请归客,并描写宴后送客出辕门时大雪奇寒的景象。15—18句写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3.研读第一层咏雪部分。(1)这些诗句共同显示了胡地的雪的哪些特点?明确:雪来得早,雪来得急骤,雪下得大,雪景雄奇壮阔,雪后特别寒冷。(2)作者写雪,写雪中的景象,写胡地的雪的特点,是怀着怎样的情感来写的?明确:喜爱、赞美的感情,昂扬、乐观的精神。(3)为什么在这样艰苦恶劣的环境中,作者却能表现出如此昂扬向上的情绪呢?明确:这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诗人自身的经历有关。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当时的背景。唐代天宝年间,李唐王朝与西北边境少数民族战事不断,许多文人也纷纷投入军人幕府,寻求个人发展,他们描写边塞紧张激烈的军旅生活和新奇独特的自然风光,形成了盛唐边塞诗派。岑参是盛唐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他怀着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度过了六年艰苦的军旅生涯,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与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这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是他第二次出塞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判官,在轮台幕府中送友人回京时所作的。4.研读第二层送别部分。(1)诗人写送别表现了对友人怎样的情感?明确:依依不舍。(2)哪些诗句表现了这种情感?是怎样表现出来的?明确:①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设宴饯别。②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从辕门一直送到轮台东门,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雪满天山路”既表现出了风雪之猛,路之难行,又传达出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和担忧。③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山回路转”使人惆怅,而雪地上的马蹄印迹,又把送别的思念延伸到远方。(3)诗人在句子中并未写到“情义”“不舍”等字眼,那么这种情义是怎样传达出来的?明确:融情于景,情景交融。5.分析咏雪、送别两部分之间的关系。明确:咏雪为送别设置背景,渲染气氛。在边地奇异雄伟的风光、在大风雪的背景下,送别带上了雄浑悲壮的色彩。6.重点语句赏析。(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个比喻的本体是什么?喻体是什么?为什么会感到这个比喻新颖贴切?明确:比喻的本体是雪,喻体是梨花。以梨花喻雪非常贴切,不仅写出了雪的洁白,富有动态感和立体感,同时也使人仿佛闻到阵阵花香。作者将肃杀寒冷的冬雪当做春光来欣赏,想象奇特,给人一种欣喜和暖意。(2)“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两句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明确:互文,与《木兰诗》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用法相同。(3)“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两句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运用这种修辞有什么作用?一个“愁”一个“惨”透露了诗人怎样一种心境?明确: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展示了冰天雪地、万里愁云的景象,又自然引出下文送别的场面。用夸张的笔墨,气势磅礴地勾勒出边塞的景色,用拟人的手法,写云的昏惨之色,看似写景,实为写情,一个“愁”一个“惨”透露了诗人为送友人而产生的愁闷的情绪,为饯别渲染了气氛。(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中“雪上空留”四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一种复杂情感?明确:淋漓尽致地写出了诗人无限惆怅的惜别思乡之情和失落、孤寂,和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六、课堂小结。诗的开头从“飞雪”入手,在读者面前呈现出一幅边塞苦寒的情景,接着,诗人以形象的笔触,描绘了西北边塞一幅愁云惨淡的风雪送客图。诗人寓情于景,含蓄地抒发了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全诗不断变换着白雪画面,化景为情,慷慨悲壮,雄浑刚劲。

七、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2.积累并品评咏雪的名句。板书设计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咏雪——奇异瑰丽设置背景渲染气氛送别——依依离情

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杜甫的一首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用多媒体在字幕上打出题目。)大家都知道,唐朝有两位伟大的诗人,一位是李白,他是唐朝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人们把他称作“诗仙”;再一位就是杜甫,他是什么诗人?人们把他称作什么?(用多媒体打出杜甫的画像。展示1962年发行的“纪93《杜甫诞生1250周年》”两枚邮票。邮票上不仅有杜甫画像和杜甫草堂,还有郭沫若、朱德对杜甫的评价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1962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杜甫命名为“世界文化名人”。杜甫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杜甫生活的唐朝,爆发了著名的安史之乱,这是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一场战争,却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当时田园荒芜、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到处是饥饿哀号,到处是流血死亡。杜甫和百姓一起流浪,饱受了战乱之苦,写下了许多浸透血泪的伟大诗篇。这些诗篇因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被人们称为“诗史”。在战乱中,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找了一块荒地,盖了一所茅屋,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一个栖身之所。茅屋的建造很不容易,事事都需要亲戚朋友的帮助。但茅屋建造得并不坚固,秋天的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下面我们就一起赏析一下这首诗歌。(这段导语比较长,主要是为了营造出一种浓浓的学习诗歌的感情氛围,把学生带进特定的情境中,从而实现熏陶感染、情感教育的目的,为下面进一步顺理成章地提出学习目标作铺垫。)

二、整体感知。1.题解。这首诗作于上元二年(761)八月。茅屋,即成都草堂,是杜甫入蜀后,在成都浣花溪边盖的一座茅屋。诗中描绘了秋风破屋,长夜沾湿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2.朗读诗歌,注意正音,读出七言诗的节奏、重音,读出诗歌所表达的感情。3.全诗大意。(1)秋风破屋——惨(2)群童抱茅——悲(3)长夜难眠——哀(4)广厦庇寒——愿4.思想内容。描写自己饱经离乱、困苦凄凉的生活,体现自己要让天下寒士得到安乐的情怀,由己及人,感人至深。

三、具体赏析。1.狂风破屋,茅草乱飞。(1)“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秋季八月的狂风放声怒吼,把茅草从我屋顶上卷走。怒号:大声吼叫。三:表示多数。分析:重点表现天气突变。“怒号”写风势之猛;“卷”“三重”写受害的严重程度。(2)“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茅草飞过江去,洒满岸头,高的挂在大树的树梢,低的飘转沉进水坳。洒:散落。江郊:江边。分析:“飞”“渡”“洒”“挂罥”“飘转”“沉”描述茅草七零八落,不可收拾的惨状。风势猛烈而茅屋残破,茅屋残破又是大雨屋漏的缘由。这样写既让我们看到一幅风猛屋破、情景凄惨的图景,体会到诗人当时面对惨景的心情,又为下文准备了条件。2.群童抱茅,倚杖自叹。(1)“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南村的儿童欺我年老,好狠心啊,当着我的面做强盗,公然把茅草抱入竹林。忍:忍心。能:如此。为:做。分析:“南村”表示距离之近。“欺”是一种戏谑方式,因为“我老无力”。“忍能”把欺的程度作了具体细致的刻画。(2)“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叫得我唇干舌燥,制止不住,回来扶着拐杖只好叹气。竹:竹林。分析:建造这间茅屋对杜甫来说,建得太艰难,显得太宝贵了,所以才竭尽全力制止。“自叹息”表示遭到戏谑之后的无可奈何。3.屋漏衾裂,彻夜难眠。(1)“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不一会儿风止了,乌云如墨,秋天灰蒙蒙渐渐黑下来了。定:止、住。分析:顷刻间,再次面临双重威胁。狂风刚过,大雨又来,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2)“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布被盖了多年,冰冷如铁,小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破了。恶卧:睡态恶劣。分析:布质被子,多年已“冷似铁”,失去了保暖作用。因小孩“恶卧”,蹬得出了破洞,破烂不堪,由此可见诗人生活境遇的窘困。(3)“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床头屋顶漏雨,没有干燥的地方,雨脚像麻线一般不断绝。分析:“无干处”指出造成的灾难,“雨脚如麻”写雨之大,“未断绝”看出雨通宵达旦,持续久。(4)“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自从战乱以来就很少睡眠,这湿潮的长夜漫漫何时明!何:如何。由:到。分析:在国破家亡的灾难中,诗人忧国忧民,早已不能熟睡,何况此时此景呢?更反映了安史之乱后广大人民生活的困境,为下文作铺垫。4.愿现广厦,大庇寒士。(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怎么才能得到高楼大厦千万间,让天下的寒士们住下,皆大欢喜,风吹不动,雨泼不进,安如泰山!(2)“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什么时候眼前高耸地出现这些高楼大厦,我的茅屋破烂,自己冻死,也心甘情愿!突兀:高耸。见:通“现”,现出。足:知足,心甘情愿。分析:诗人在自己经受生活上、精神上痛苦的处境中想到的不是个人,而是广大人民所遭受的风雨,强烈希望能尽力解决所有人的困难,这就是全诗的主旨。当然,在封建社会里诗人的愿望是不能实现的。也因为如此,诗人进一步表示:只要能解决或改善一下人民的生活问题,自己冻死、饿死也心满意足,就显示出诗人思想境界之高、胸襟之宽和他的人道主义精神。

四、课堂小结。全诗层次清晰,由上到下,由外到里,由自己推想到别人,条理分明。作者根据切身的现实生活,如实写来,使读者真切地感到诗人的痛苦。组织材料时,层层深入,情不自禁地说出自己的愿望,画龙点睛,水到渠成。用语非常准确、生动、鲜明。全诗兼用长短句,打破七言束缚,使诗人的思想更加无拘无束地倾泻出来,增强了感染力。

五、课堂练习。假如你是一位电视剧编剧,打算写一部有关杜甫的历史剧,请结合此诗,设计一些情节和画面,并进行合理的想象,把有关的画面描写出来,可适当加入主人公动作、神态的描写。

六、布置作业:整理剧本。板书设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狂风破屋,茅草乱飞群童抱茅,倚杖自叹屋漏衾裂,彻夜难眠愿现广厦,大庇寒士

第四篇:九年级语文致橡树1

《致橡树》教学设计

(一)课题:《致橡树》 课时:一课时

课型:电教课(配乐朗诵、投影片)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2、初步了解朦胧诗。教学步骤: 导入课文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中国当代新诗,题目是致橡树(板书),作者是舒婷(板书)。舒婷又是何许人也?同学读注释à,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生,福建省福州市人。当代女诗人。其他同学补充介绍——她是中国当代朦胧派(板书)诗歌的代表人物,写有许多著名的朦胧诗,如《四月的黄昏》《这也是一切》《呵,母亲》《思念》《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双桅船》《也许》(投影片)等。《双桅船》获中国作协第一届全国新诗二等奖,《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获1979—1980全国青年优秀诗歌奖。(投影片)

学习这首新诗,我们共同来谈一个话题,一个有关“爱情”的话题。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敏感的话题。有人说:

爱情——不是一颗心去敲打另一颗心,而是两颗心共同撞击的火花(前苏联,伊萨可夫斯基); 爱情不仅能给人带来光明,而且也带来黑暗,不仅使人们感到振奋,也使人们感到压抑(前苏联,尤·留里科夫);

爱是一种甜蜜的痛苦。真诚的爱情永远不是一条平坦的道路(英国,莎士比亚); 伟大的爱情能使最平庸的人变得敏锐、勇于献身、充满信心(法,安德烈·莫洛亚); 爱情是伟大的导师,教我们重新做人(法,莫里哀);

幸福的爱情能使一天等于一年,而使一年等于长生不老。爱情能使人变成神,使人长生不老(前苏联,留里科夫);

爱情不是花荫下的甜言,不是桃花源中的蜜语,不是轻绵的眼泪,更不是死硬的强迫,爱情是建立在共同的基础上的(英,莎士比亚)。(投影片)

是啊,爱情又是神秘的。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在演绎着爱情的故事,有多少人在享受着爱的甜蜜,又有多少人在承受着爱的痛苦。有一部电影则忍不住困惑地问道——《爱情啊,你姓什么》。是的,爱情啊,你究竟姓什么呢?什么样的爱情才是真正的爱情呢?什么样的爱情又不是真正的爱情呢?让我们静听那来自木棉心灵深处的表白,同时思考作者否定了怎样的爱情观,又表达了怎样的爱情观。(欣赏丁建华的配乐诗朗诵)同学讨论交流,达成共识,师生共同明确:否定了一方攀附、单方痴恋、一味奉献三种世俗的爱情观。第一种谈恋爱的动机不纯,目的是为了贪图荣华富贵,炫耀自己,是极其自私的,作者予以坚决的否定。三个字“绝不学”表明了作者鲜明的态度。第二种单相思式、一厢情愿式的恋爱观作者同样予以坚决否定。对于第三种奉献型的爱情观,作者也予以否定,但程度与前两种有所不同,“也不止”“都还不够”表明了作者的态度。为什么对于这种爱情观作者也予以否定呢?这种爱情观与前两种有着共同的特点,这三种爱情观都是以牺牲一方为前提的。传统的爱情观显示爱的双方的结合,并不是人的感情和价值的平等的结合,往往是权势和财势的结合;结合的双方也往往是主导和从属、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失去了爱的本质。那么,作者向往的爱情观是什么样的呢?师生就“爱的双方应保持怎样的关系,具有怎样的形象和内涵” 共同讨论,寻求并达成共识: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一起。“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双方必须平等独立(板书);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双方必须相互默契,心有灵犀,心心相印(板书),息息相通,相互成为知己。双方的形象和内涵: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也像戟;”象征男性——伟岸挺拔,刚强不屈,锋芒锐利,具有阳刚气概;(男生齐读)“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象征女性——健康活泼,美丽动人,深沉博大,坚韧不屈,具有柔韧气质。(女生齐读)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双方必须祸福与共(板书),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双方在独立平等的前提下,又相知相依,荣辱与共。这就是作者向往(板书)的爱情观,这就是伟大的爱情,这就是坚贞的爱情。(齐读结尾部分)“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诗人的这种爱情观,在新世纪之交似乎“已觉不新鲜”,但我们联系一下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就会发现其实并不这么简单,作者发国人之未发,写国人之未写。

这首诗写于1977年3月27日,发表于1979年《诗刊》第4期。20多年前的中国,十年浩劫刚刚结束,人们思想上的樊篱还没有彻底清除。文革十年,人性遭到蔑视,人的尊严遭到肆无忌惮的践踏。爱情,这一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现象,在十年**中更是遭到贬低甚至扼杀。当时不少诗文中所描写的男女主人公,除了有革命的理想和激情之外,再没有其它的“欲望”,“爱情”这一“资产阶级的感情”更是与革命者的身份格格不入。但是即使是在令人窒息的年月,诗人也毫不畏惧地把她的触角伸向人性的各个领域,对人的思想和感情作了细致的观察和体验。在打破了思维上的清规戒律之后,诗人勇敢地表现了对血肉丰满、精神高尚的人格的追求,作者在自己的诗中大胆地描写了对爱情的渴望,以及爱情生活中的各种体验和情状。这首诗集中表现了作者理想中纯洁热烈而以高尚的爱情。这是作者的爱情宣言,这是一个经历了血与火洗礼的中国当代女性对爱情的不懈追求。这首诗抒写的不是个人狭小感情圈子的缠绵悱恻和朝花夕月,它的新颖独特,为新时期诗歌中的爱情描写吹进了一股清风。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象征的表现手法,运用了比喻、排比、对偶、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运用象征和比喻能起到什么作用?

运用象征和比喻能使所要表达的内容更加形象生动,含蓄隽永(板书),意味生长。这些象征物和喻体在诗歌中又称为意象。所谓“意象”即“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相融合的产物。”“象”是指客观存在的物象(包括景象、事象),“意”是指诗人的感知。“意”是“象”的触发,“象”是“意”的载体,二者水乳交融,互为依托。

本文运用的比喻有很多,也就是说本文的意象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层次的,叠加式的。(攀援的凌霄花、痴情的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铜枝铁干,刀剑戟,红硕的花朵,沉重的叹息,英勇的火炬,寒潮、风雷、霹雳,雾霭、流岚、虹霓)诗人表达的爱情观与传统的爱情观的最大的区别在于,作为爱的双方必须保持人格的独立与平等,尤其作为女性更应强调自身的尊严与价值,而不能成为男性的附庸。这其实是新时代觉醒了的女性所发出的呐喊。简介朦胧诗:

朦胧诗产生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一改新诗“明白如话”的特点,内容含蕴隽永。它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往往借助象征、比喻、错觉、幻觉等手法,变诗的单一形象为多层次的意象迭加,给诗蒙上了一层朦胧的色彩,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感受。代表诗人有舒婷、北岛、顾城等。

欣赏几首朦胧诗,体会其特点。“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投影片)同学讨论,师生共同明确:

这首只有两行的小诗,1980年在《星星》第3期发表后震动了整个诗坛,不管是对朦胧诗抱肯定或是抱否定态度的人,对这首诗却是一致的钦赞。作者用意象、隐喻,在浓重的黑色背景上凸现了一双不同寻常的“黑色的眼睛”(一代人觉醒的象征),在眼睛的前方,似乎可以看到从乌云的缝隙中射出的一束白光。我们可以体会到,在那个令人窒息的年代,那在荒谬现实中扭曲着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那埋藏在心底的潜能所爆发出顽强求索的精神。“小巷 小巷/又弯又长

我用一把钥匙/敲着厚厚的墙”(投影片)同学讨论,师生共同明确:

诗人选择了三个简单的意象,构成了一个象征意味很强的流动画面。“我”拿着钥匙在寻找自己的房间,也即寻找自己在社会中应有的位置。然而“小巷”是“又弯又长”的,“墙”是“厚厚的”,要寻找,必须付出相当的代价,也可能要走很长的路;然而“我”是坚定的,“我”在顽强地敲着,过走过敲。而“我”又并非是一个人,而是整整一代青年,也包括中年、老年,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不是都在终生寻找吗!“远和近

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

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投影片)同学讨论,师生共同明确: 这是一种错觉。诗人在瞬间产生的错觉中悟出一种深意:人与自然(云象征自然)是和谐的,人与人是隔膜的。作者渴望一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就“早恋”这个敏感的话题师生各抒己见。教师明确:

倘若一个人自身的思想尚未定型,经济还未独立,心理还未成熟,他的事业还未确定方向,他还不能恰到好处地把握自己的理智与情感,那么,我想他是不能轻率地向爱情靠拢的。周恩来总理说过:“青年是黄金时期,要学习,学习,再学习!”现在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创造,学会生活,要努力使自己长成一棵茂密的参天大树。只有这样,他才会有沉稳坚定的步伐,有自信坦诚的目光;他才会去热爱生活,拥有生活;在将来,他才会真正懂得什么是爱情,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如果过早地涉猎这个禁区,那只会品尝一杯苦辣的酒、一颗酸涩的果。最后祝愿同学们在将来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真正的爱情。

第五篇: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诗经》二首教案 苏教版

《诗经》二首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诗歌鉴赏的能力。

3、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教学重点

1、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2、学习两首诗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教学难点

1、体会两首诗大量运用的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

2、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图片,提出问题。

《神雕侠侣》是我们都非常熟悉的武侠作品,刚刚看到的图片中这两把剑的名字大家都还记得吗?

明确:君子剑 淑女剑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诗经》,看看《关雎》中的君子和淑女是如何展现这爱情之美的……

《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字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今天我们学习的《关雎》就是冠于三百篇之首的作品。

二、资料助读,用多媒体显示以下内容: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歌共三百零五篇,故《诗经》又称“诗”、“诗三百”。汉代以后,儒家奉之为经典,始称《诗经》。

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诗经》共分风(106篇),十五国风,多是各地民歌,这些民歌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的时代风貌和人民的生活,揭露了社会矛盾和统治的罪恶。雅(105篇),分为大雅(大部分是贵族作品,小部分是民间歌谣)、小雅(贵族作品)。颂(40篇),包括周颂、鲁颂、商颂。颂多为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

《诗经》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赋: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叙事和抒情。比:以彼物比此物也——比喻和比拟。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环境描写,渲染烘托气氛。

《诗经》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吟唱的形式,基本句式是四言,题目取自于句首。

三、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1、学生听录音配乐朗读,正音,同时出示投影:

【关关雎鸠(jū jiū)】雎鸠鸟不停地鸣叫。关关,拟声词。雎鸠,一种水鸟,一般认为就是鱼鹰。

【洲】水中的陆地。

【窈窕(yǎo tiǎo)】文静美好的样子。【逑(qiú)】配偶。【荇菜】一种可食的水草。

【左右流之】 在船的左右两边捞。流,捞取。

【寤寐(wù mèi)】这里意思是日日夜夜。寤,醒时。寐,睡时。【思服】思念。

【琴瑟友之】弹琴鼓瑟表示亲近。【芼(mào)】挑选。

【钟鼓乐之】敲击钟鼓使她快乐。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作诵读指导。

教师提示:诗歌重在想象、联想,对于字面意思不必字字落实,可以疏其大意而不求甚解,但重点字词,关键字词要落实。

3、学生齐读,放录音,再听一次,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四、思读全诗,把握文意

《关雎》是《周南》里的第一首诗,也是《诗经》的第一篇。古人把它放在三百篇之首,说明了它的重要。《史记·外戚世家》曾经记述说:“《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厘降……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此后,历代学者评《关雎》皆“折衷于夫子”。《关雎》写的是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写他求之 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其文、义、声、情俱佳,足为“国风”之始,《诗经》之冠。

诗中这位男子在河边听到鸟鸣,顺着鸟声走去,看到沙洲上有成双成对的鸠鸟,因而引起一种美好的联想──淑女是君子的佳偶。因此,诗的第一章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他听着鸠鸟和鸣的时候,有一个姑娘在河边采荇菜,她左右采摘荇菜的美好姿态给了他一个难忘的印象,爱慕之情油然而生,并使他醒时梦时都思念着她。“求之不得”以下四句,总括地写出这种强烈激动的感情。但因为追求这个姑娘没有达到目的,所以“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第二章的八句,写这个男子日夜不安的苦闷和焦灼的心情。最后一章,进一步表达了这个男子对采荇菜的姑娘的深切思慕和美好愿望。“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写他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也就是他想像结婚时的热闹情景。

板书:所听:关关雎鸠

所见:在河之洲 所思:窈窕淑女

所愿:君子好逑

寤寐求之——追慕之心

辗转反侧——相思之苦 琴瑟友之——亲密相爱

钟鼓乐之——欢快热闹

教师小结:古人在解释这首诗时,曾进行封建礼教的涂饰,或说它是“美后妃之德”,或说它是“刺康王晏起”,名义上是“以史证诗”,实际上是一种歪曲。今天我们认为它作为一篇爱情诗篇,它写思慕,写追求,写向往,既深刻细微,又止所当止。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确有一定见地,对我们仍有启发。

五、课后作业

1、背诵《诗经·周南·关雎》,掌握重点字词。

2、品读全诗,探究艺术手法,并体会重章叠咏形式的运用有何效果。

3、预习《诗经·秦风·蒹葭》,初步了解相关知识。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四幅图片,营造气氛并初步让学生感受诗歌的情感基调。

这梦幻的图画为我们展示的,正是《诗经》中的经典篇目——《蒹葭》,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中的梦境……

二、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1、播放配乐朗读以及意译,学生听读入境,体味感情。

2、学生自由朗读全诗,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把握感情分寸,读出凄迷之景,惆帐之情。

3、放录音,学生复听一次,纠正自己朗读中的错误,同时出示投影,提示字词。

投影显示:

苍苍:茂盛的样子。下文“凄凄”“采采”义同。白露为霜:晶莹的露水凝结成了霜。为,凝结成。所谓:所说,这里指所怀念的。

伊人:那个人,这里指诗人所思念追寻的人。意中人。

在水一方:在水的另一边。一方,那一边,即水的彼岸。方,边

溯洄(sù huí)从之:沿着弯曲的河边道路到上游去找伊人。溯洄,逆流而上,逆着河流向上游走。洄,曲折盘旋的水道。从,跟随、追赶,这里指追求、寻找。之,这里指伊人。

道阻:道路上障碍多,很难走。阻,险阻,道路难走。

溯游从之:顺流而下寻找她。溯游,顺流而下。“游”通“流”,指直流的水道。

宛在水中央:(那个人)仿佛在河的中间。意思是相距不远却无法到达。宛,宛然,好像。萋萋:茂盛的样子。与下文“采采”义同。晞(xī):晒干。

湄(méi):水和草交接的地方,指岸边。

跻(jī):升高,意思是地势越来越高,行走费力。坻(chí):水中的小沙洲。采采:茂盛的样子。

未已:指露水尚未被阳光蒸发完毕。已:完毕 涘(sì):水边。

右:迂回,弯曲,意思是道路弯曲。之:代“伊人” 沚(zhǐ):水中沙滩。4.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教师提示:诗歌重在吟诵、品味。在译诗时,要运用联想、想象,在头脑中浮现此情此景。

三、品读全诗,重在鉴赏

(一)篇章结构

全诗共三章,每章前两句写景,后六句写人。

写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作用:给人萧瑟冷落之感,既有烘托环境气氛的作用,又有主人公凄婉感情的流露。写人:每章三四句,写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表现主人公的失望惆怅之情。每章五到八句,写道路的险阻,表现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怅惘情怀。

(二)情感脉络

深深爱恋——白露为霜、未晞、未已——痴痴守望

执著追寻——道阻、长、跻、右,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不畏险阻 失意伤感——宛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求而不得,可望不可即(三)艺术手法

1、重章叠句。三章句式相同,每句只更换一两字,表现了反复咏唱和缠绵无尽的感情。

2、借景起兴。三章都用秋水岸边凄清的秋景起兴,刻画的是一片水乡清秋的景色,既明写了主人公此时所见的客观景色,又暗寓了他此时的心情和感受,与诗人困于愁思苦想之中的凄惋心境是相一致的。诗人的凄惋的心境,也正是借这样一幅秋凉之景得到渲染烘托,得到形象具体的表现。

3、虚实相生。把实情实景与想象幻想结合在一志,用虚实互相生发的手法,借助意象的模糊性和朦胧性,加强抒情写物的感染力。

四、拓展了解,体会诗歌的影响力

“伊人”是一个具体而缥缈的目标,他(她)或许是诗人思念追寻的爱人,或许是千载难逢的知音,或者是明君寻觅的贤臣,或者是一种崇高的理想……似可知但又不得而知。这种借美人来表现一定主题的写法对后世影响颇深,比如曹植的《洛神赋》、戴望舒的《雨巷》等等。清代叶燮在其《原诗》中指出:“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旨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所以为至也。”《蒹葭》就达到了这种境界,它的这种主题的多义性恰恰又一次体现了诗歌含蓄朦胧的特点,而这种含蓄朦胧正是全诗着力营造的意境美。

教师小结:《蒹葭》诗的丰富美感,我们可以作多重解渎。正如《人间词话》所说:“《诗·蒹》一篇,最得风人深致。

五、课后作业

1.熟读并背诵《诗经•秦风•蒹葭》,掌握重点字词。2.比较《诗经•周南•关雎》与《诗经•秦风•蒹葭》在艺术手法和技巧运用上的相似之处。3.《蒹葭》这首诗对后世的影响深广,上网搜集相关信息,看哪些诗篇化用了《蒹葭》的诗句和形象。

下载九年级语文古风二首1(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九年级语文古风二首1(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1 古诗二首 教案

    1 古诗二首 妙析教材 《古诗二首》编排了两首古诗,它们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描写了春天。 《村居》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美景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咏柳》......

    九年级语文白杨礼赞1

    《白杨礼赞》朗读课的教学设计 朗读课作为一种课型,在得到充分的运用之后,以分析为主的课型将得到改造与遏制,课文的整体阅读教学将得到环节上的简化、内容上的深化和方式上的......

    九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计划1

    九年级上册语文学科教学计划 九年级语文上册,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点,充分显示了语文的特性,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为完成好这学期的教学任务 ,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素质,特制......

    九年级语文复习资1

    九年级语文复习资料 一.背诵篇目:上册《出师表》、《望江南》、《渔家傲》、《江城子》、《武陵春》、《破阵子》;下册《我爱这土地》、《乡愁》、《我用残损的手掌》、《得道......

    九年级语文蒙古草原狼1

    第4课《蒙古草原狼》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清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2. 把握小说中的艺术形象,多角度发表自己的见解,合作探讨小说主题。 3. 了解蒙古草原狼的生活习性,感......

    五年级语文古诗二首

    五年级语文第二单元 3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积......

    长春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古风二首》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抓取边塞奇特的景象去感悟诗歌语言美、意境美;通过对诗句多层次的品读来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过程......

    语文:2.5《古诗二首》1教案(湘教版五年级下)

    5.古诗两首(题西林壁、观书有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