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二首

时间:2019-05-15 03:38: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杜甫诗二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杜甫诗二首》。

第一篇:杜甫诗二首

杜甫 诗二首

学习目标

1.了解诗人杜甫的有关常识。

2.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

3.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课时:二课时

《登高》导入

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踽踽独行,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步履蹒跚。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作者介绍

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杜工部。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大李杜”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作品有《杜工部集》解题:此诗是作者在代宗大历二年(十六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重阳登高无心游赏,触景伤怀,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感慨。文本分析

让我们来分析分析这首诗歌吧!3.首联和颔联写了几种景物,分别有什么特点?答:风、天、猿、渚、沙、鸟、落木和长江。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

。杜诗风格,基本上

767)九月重阳节登高时所作。当时杜甫身居夔州,已经五

。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

特点是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回鸟、落木萧萧和长江滚滚。4.我们把这些寄寓了作者情感的景物叫做“意象”。

接下来我们看看诗人是如何把自己的“悲愁”情感通过秋景体现出来的。来吧,点击字体就有分析!

答:急风,是说风很大,而且又是秋天的风,这样的风更冷。急风凛冽,不仅吹在诗人身上,更是吹在诗人的心里。

天高阔远,在茫茫天地之间,诗人更觉自己的渺小,无限悲凉之情涌上诗人的心头。猿的啼叫是哀伤的。哀猿声声,使诗人悲凉的心境更添一层。

清渚和白沙,从色调上看,清和白是冷色调,更显环境的冷清和凄凉。诗人触景生情,自然内心也倍感凄凉。

回鸟,这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也可能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到处盘旋,形单影只。落木即落叶,到了秋天,树叶纷纷落下,意味着生命的终结。看到落叶诗人也感到自己到了生命的尽头,内心无限凄凉。滚滚长江东逝水,东逝的流水会让人想到韶光易逝、人生苦短。5.诗人的“悲”除了体现在首联、颔联描写的秋景上之外,还体现在哪里?答:还集中体现在颈联和尾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万里悲秋常作客:诗人长年漂泊他乡,壮志难酬,处境艰难。流浪时间之长。

补充:安史之乱时,从百年多病独登台:诗人年老了又身缠重病。诗人孤身一人去登台,倍感凄凉。补充:诗人这个时候已患肺结核、疟疾和风湿病,一只手不能动弹,处境堪忧。6.如何理解尾联中的“艰难”一词?答:“艰难”兼指国家命运和自身命运。国家**(安史之乱)难酬。

补充:诗人自身处境艰难,还处处为国为民忧心,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品质。7.“潦倒新停浊酒杯”一句是怎么体现诗人内心愁苦的?答:想借酒消愁,可是又患重病,不得不戒酒,本想一醉解千愁,终没有遂愿,心中万千愁绪无法排解,真是愁上加愁。8.总结:

这首诗以“悲”字为核心,贯穿全诗。诗人由内心伤悲到登高遣悲,由登高遣悲到触景生悲,由触景生悲到借酒消悲,由借酒消悲到倍增新悲。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落笔。真是怎一个“悲”字了得啊!练习

48岁开始流浪,一直到

“万里”写出流浪之远,“常”写出58岁去世,11年来安无定所。

,诗人漂泊在外,生活艰难,壮志,悲景起笔,悲情

1.古人诗歌中写到“高猿长啸”,大都抒发文人的悲伤,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水经注》。2.毛泽东笔下也有一只鸟: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请同学们想一想,毛泽东笔下的鸟与诗人笔下的有什么不同?

答:这是一只展翅高飞、壮志凌云的鸟(鹰击长空);而杜甫笔下的鸟是一只无家可归、低沉徘徊、孤独哀伤的鸟(回鸟徘徊)。

3.请同学以诗中的某一联为例,研讨对仗工整的形式美。

如:首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对,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对仗极其工整。仔细玩味,全诗八句皆对,显出工整有致的形式美。(供参考)

4.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他的诗歌被誉为“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

《蜀相》导入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大唐盛世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这时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开明,文化发达,对外交流频繁,社会充满自信,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以及气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无不呈现出活跃的状态。其国势之强盛,气象之恢宏,确是令人叹为观止,她不但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亮点,放到世界历史上也是值得我们骄傲的一片辉煌。然而,遗憾的是,大唐盛世只维持了短短的五十年。在安史之乱爆发后,大唐盛世便像纽约的世贸大楼一样轰然倒塌了,而且,从此就走上了日益衰落的不归路。因此生活在那时的人们就仿佛一下子从天堂掉到了地狱一般,他们的感受是可想而知,尤其是那些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人,他们的感受就更强烈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蜀相》的作者杜甫就是这样一个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有极大抱负却壮志难酬的人。这首七言律诗《蜀相》就是他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写就的。当时正处于安史之乱。

2、《蜀相》是一首古诗。今天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从基调、感情、格律三方面来学习古诗的诵读。

二、了解诗歌基调,初步把握诵读。

1、基调就是指诗歌所抒发的基本感情,我们通常都是根据诗歌的写作背景和主要内容来把握的。所以,首先就请同学们结合刚才老师介绍的写作背景,迅速浏览诗歌,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杜甫在这首诗中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感?(或:那么,有谁能结合刚才老师介绍的写作背景来说说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吗?)

明确:抒发的是感伤、叹惋的心情,这也正是全诗的基调。

2、诵读指导: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感伤的、叹惋的,那我们在诵读时该怎样来表现呢?是读得快

还是读得慢,是读得激昂还是读得低沉,是读得如奔流瀑布一泻千里,还是读得如百尺深潭潜流暗涌;是读得如“间关莺语花底滑”,还是读得如“幽咽泉流冰下难”? 要读得稍慢,读得深沉,读出点感伤。

3、请一个学生,再请学生评,再让评的学生读,再评,再听诵读录音,再集体朗读全诗。

4、学法指导一:结合背景,整体感知,把握基调,读出感情。

三、了解诗歌格律,把握诗句节拍,再次诵读。

1、刚才同学们诵读时很自然的注意到了诗句中的停顿。停顿在诵读时是非常重要的,古诗中的停顿和它的格律有关。《蜀相》是一首七言律诗,律诗的句式一般是每两个音节构成一个节奏单位,每一节奏单位相当于一个双音词或词组,音乐节奏和意义单位基本上是一致的。七言句的节拍有两种方式:

2、请同学们据此给《蜀相》的诗句划分节拍。

3、诵读指导:要读准节拍,诵读时每拍的后一字遇平声可适当延长,遇仄声宜作一顿,这样诵读会有抑扬顿挫的声调。

4、再放诗歌录音,同学们跟读。

5、学法指导二:要懂点格律,读准节拍。

四、具体分析诗句的感情,根据感情深入把握诗歌的诵读。

(一)分析颈联、尾联,具体把握感情和诵读。

1、刚才,我们通过了解诗歌的基调和格律初步把握了诗歌的诵读,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分析诗歌中最重要的内容——感情,并据此更深一步的来把握诗歌的诵读。

2、诗歌中最能表现出诗人感情的是哪些诗句?是前半首还是后半首?明确:是“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这两句诗中写了诸葛亮的哪些事?明确:三顾茅庐,定天下计,东和孙权,北拒曹操,西取四川,开创蜀汉,济助后主,平定叛乱,六出祈山,九伐中原,出师未捷,身死五丈原。

4、该怎样来理解两句诗中包含的思想情感呢?(诗句表达出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明确:称颂,崇敬,仰慕的思想感情。点拨:写出了诸葛亮的忠心报国。(或者点拨:根据这些内容,你们可以怎样来形容诸葛亮?在诸葛亮前面加一些形容词该怎么加?该加褒义词还是贬义词?如:雄才大略、谋略过人、业绩宏伟、忠心报国、忠心耿耿等。

5、诸葛亮虽然雄才大略,功业昭著,最终却没有完成自己的事业,这就不能不使人为之叹惋了。至此诗人水到渠成的写下了下面的千古名句:思想情感又是怎样的呢?明确:深沉、叹惋、感伤的思想感情。X X一X X)X X一X

一X X

“两朝开济”写出了诸葛亮的宏伟业绩,“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X一X X。

“老臣心”)”这句诗中的一和 X X一

“天下计”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点拨:这句诗描述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这是他一生中最为感人之处。正是因为“出师未捷身先死”,才令人扼腕叹息,才“长使英雄泪满襟”。

6、诵读指导:这两句诗该怎么朗读呢?

明确:“天下计”、“老臣心”“身先死”“泪满襟”该读重。“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要读得放一点,带赞颂的语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前句要读得稍快,带惋惜的语气,“死”字要读得沉痛;后句要读出感伤的语气,尤其是“泪满襟”三字要一字一顿,有泣而涕下的感觉。

7、个别读,集体读,听录音读,再读。

(二)、分析首联、颈联,体会情景交融的手法,把握诵读。

1、这里的“英雄”是指怎样的英雄?是成功的英雄还是失败的英雄,是指成就了事业的英雄还是指壮志未酬的英雄?

明确:是指失败的英雄,所以说这句诗写出了历史上一切事业未竟的英雄人物对其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和共鸣。(四十多年后,中唐时革新派首领王叔文在“永贞革新”失败时就曾吟诵这两句诗抒怀;几百年后,南宋抗金名将宗泽,因国事忧愤成疾,临终时也是吟诵这两句诗,三呼“渡河”而逝。这些都说明了杜甫这首诗的成功,显示了杜诗的魅力。)

2、这里的英雄有没有包括老杜自己呢?

明确:有,这英雄也包括着老杜自己。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有远大抱负的诗人。杜甫是想做宰相的,本怀着“致君尧舜上,更使风俗淳”(让帝王成为像尧舜一样圣明的君主)的政治抱负,却始终没有机会。远大的理想和根深蒂固的价值取向就都无可奈何的失落了。老杜在政治上始终一事无成,但,即便如此,他却依然忧念国事,挂怀天下,所以他的内心是非常苦痛的。这苦痛是老杜心头永远的伤口。为此,我们可以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寄托了自己“致君尧舜上”的理想难得实现的悲哀,是老杜用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和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之情熔铸成的千古名句。那么,老杜这两句诗中所表达的感情是由来已久的还是来游诸葛武候祠后才有的?

3、这种由来已久的感情在前两句诗中有没有表现出来?如果有,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老师点拨、明确:

“丞相”:(能否改为“蜀相”?为什么?)“丞相”更能体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之情。“寻”:特意去找,“寻访”武侯祠,也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之情。

“柏森森”:令人联想到《诗经》中的《召南•甘棠》,暗示出蜀人对丞相的敬爱;同时还可以理解为以“柏”衬托蜀相诸葛亮的形象,表达出诗人对蜀相的崇敬之情。“自”“空”:该怎么理解?

4、揣摩语言,分析“自”“空”

①、比较理解:映阶碧草尽春色,隔叶黄鹂皆好音。

用“尽”和“皆”写出的是春意盎然、赏心悦目的景色,显露的是欣喜愉悦的情感。

②、满院的碧草映衬着台阶,黄鹂在浓阴密叶中发出婉转的鸣叫,却空荡荡无人欣赏。春色无限,本是赏心悦目的之景,“自”“空”二字却使诗意逆转,“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绿,年年如此,可它为谁而绿?隔叶的黄鹏叫得那么动听,可有谁听呢?”虽是写景,字里行间却寄寓着感物思人的情怀,这就叫情景交融。

③、“自”“空”二字的作用:杜甫用“空”“自”等词的妙处在于沟通了情与景之景的联系,以“自”烘托了人的心情,正所谓是“景语皆情语”。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这里“自”“空”两字也有此等功用。

④、想象体会意境:这是一幅带着浓浓的寂寞和悲凉的春色图。正所谓是见满院萋萋碧草,却觉寂寞之心难言;闻数声呖呖黄鹂,倍感荒凉之境无限。

5、诵读指导:这两句诗该怎么读?

明确:“丞相”要读出亲近的味道,“寻”读升调,读出仰慕之情。“柏森森”要读得平缓,读出欣慰的语气。后句读出惋惜的语气,前四字稍快,后三字则要慢,“自”“空”要重读,体现出诗意的逆转。

6、学生感受诗意,诵读诗歌。

7、合上书听录音,跟着背诵。

五、课堂总结(请学生来进行):朗读古诗词的技巧

1、把握基调——结合背景、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2、体会感情——联想品味、揣摩语言、想象意境

3、懂点格律——读准节拍、注意平仄、读出重音

联想和想象是解读诗歌的重要方法。联想社会背景,联想相关的历史,联想相关的作品,想象诗歌的意境。(联想大唐盛世,作者的思想,诸葛亮的事,壮志未酬的英雄,《诗经》中的《甘棠》等,想象《寂寞春色图》)

六、作业:背诵全诗

第二篇:杜甫诗二首

《杜甫诗二首》

《登高》 《蜀相》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作品写作背景、体裁,结合诗文的写作背景领会诗中所蕴含的那种感时忧国的高尚情操。

2.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诵诗文,在反复吟诵中体味诗的韵律与语言。3.背诵《登高》、《蜀相》。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及作品写作背景、体裁,结合诗文的写作背景领会诗中所蕴含的那种感时忧国的高尚情操。

2.背诵《登高》、《蜀相》。教学难点:

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诵诗文,在反复吟诵中体味诗的韵律与语言。教学步骤:

《登高》

一、生字注音 猿啸哀(xiào)渚清(zhŭ)萧萧(xiāo xiāo)繁霜鬓(bìn)潦倒(líao dăo).......

二、导入

金风送爽,桂香扑鼻。10月2日,“诗圣”故居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大雅堂前,此间数百名社会各界人士齐聚一堂,在充满诗情画意的氛围中,就着月饼和佳果听琴赏月品茗,别有一番滋味。第三届中秋“草堂听琴”活动在此举行。此次中秋赏月活动以“月映丝竹,诗润草堂”为主题,以琴、瑟、箫、筝等演奏为主线,以诗歌、舞蹈的清雅唱和为特色,分为“草堂怀古”、“故人邀月”、“月圆人美”三个篇章。晚会在唐代宫廷乐舞“霓裳月影”中拉开帷幕。衣袂飘飘的舞者在追光投影下翩翩起舞,再现了盛唐时期歌舞升平的华丽情景。随后,古琴、箫与诗朗诵,带来了人们熟悉的杜诗《月下独酌》、《月夜》等,让人们感受到一代“诗圣”在忧国忧民之外的别样情怀。

这是中新网的一则新闻,相信同学们听了之后一定很想到成都的杜甫草堂去听琴赏月吧。希望同学们以后有机会能到草堂去走走,领略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三、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号称“诗圣”。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如“朱门酒肉嗅,路有冻死骨!”。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杜甫以积极的入世精神,勇敢、忠实、深刻地反映了极为广泛的社会现实,无论在怎样一种险恶的形势下,他都没有失去信心,在我国悠久的文学史上,杜甫诗歌的认识作用、借鉴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都是难以企及的。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四、写作背景

此诗是杜甫于唐代宗(公元767年)秋在夔州时所写。夔州在长江之滨。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诠》),胡应麟《诗薮》更称颂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五、律诗简介

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尾联)。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六、品读诗文

1.请同学们朗读诗歌的首联,思考以下问题:在首联中诗人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首联写的是诗人登高看到的景象,所写的景象有:风急、天高、猿鸣、渚清、沙白、鸟儿盘旋。这些景象构成一幅悲凉的秋景图画,为全诗定下了基调。“风急”,夔州位于长江之滨、三峡之首的瞿塘峡之口,素以水急、风大著称。“猿啸哀”,巫峡多猿,鸣声凄厉。当地民谣说:“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登高而望,江天本来是开阔的,但在诗人的笔下,却令人强烈地感受到:风之凄急、猿之哀鸣、鸟之回旋,都受着无形的秋气的控制,仿佛万物都对秋气的来临惶然无主。

2.如果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的“萧萧”改为“徐徐”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因为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无比壮阔、无比萧瑟的秋景图。“萧萧”一词形容落叶声,渲染出秋风扫落叶的悲凉气氛;“徐徐”则不表声音,只表形态,它所表示的舒缓从容之态与上述氛围不协调。

3.请同学们朗读诗歌的颈联,思考:“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从哪两方面来写人生的苦难?都有哪些苦难?

颈联是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的生活的高度概括。诗人从空间(万里)、时间(百年)两方面着笔,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自登台的感情,融入一联雄浑高阔的对句之中,情景交融,使人深深地感到他那沉重的感情脉搏。

“万里悲秋常作客”——背井离乡,常年漂泊在遥远的异乡,且正值悲凉的秋天;“百年多病”——晚年常被疾病折磨;“独登台”——表明处境孤独。

4.请同学们朗读尾联,然后分组讨论,请同学来谈谈你们对“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解读。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尾联转入对个人身边琐事的悲叹,与开篇《楚辞》般的天地雄浑之境形成强烈的对比,进一步抒发诗人内心无尽的“苦恨”,暗中再次点明重阳登高之事。“艰难”,一是说身世艰难、坎坷,也是指国事和民生的艰难,诗人此时的感情并不局限于个人的愁苦上。“霜鬓”即白发,是由“苦恨”所致,再着一“繁”字,则更显“苦恨”之情日深。“潦倒”,指体衰多病,愁肠百结,极言心中的愁闷。诗人本已年老体衰多病,却又加上长久在“万里”他乡“作客”,心中无限愁闷。适逢重阳,本想登高消愁,看见的却是满目秋色,结果是愁上加愁,悲苦之情又平添了许多。此景此情,诗人怎能不想起以酒浇愁呢?然而却“新停浊酒杯”。在这里,诗人的心境与眼前的景色完全交融在一起了。

七、课外拓展、积累

1.古人诗歌中的“悲秋”主题(1)什么是“悲秋”?

看到秋天草木凋零而感到伤悲。(2)为何有“伤春悲秋”之说?

这主要与中国文人的特殊情感所决定的。中国诗人大多是怀才不遇的文人士大夫,他们的政治抱负无法实现,不免要寓于他物以求自慰。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当诗人看到欣欣向荣的景象,而自己又无法作为的时候就会伤春;秋天则是收获的季节,又是将近冬天的时候,看到那凋零的落叶,诗人们一方面感叹岁月不饶人,另一方面也为自己一事无成所慨叹,这样就会产生悲秋的情绪。“伤春悲秋”是中国古代文人一种带有颓废色彩的情结!这种情节,基本上影响了中国古代所有的文人。2.古人的“悲秋”诗词

宋玉“悲秋”:“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柳永的《八声甘州》:“对萧萧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冉冉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雨霖铃》)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 杜甫的《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曹丕的《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王实甫的《西厢记》中有“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宋朝吴文英在《唐多令》中所言:“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它既用析字法把“愁”析为“心”与“秋”,又似说出了“愁”与“秋”的一种内在的关系。

杜甫有诗云:“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欧阳修的《秋声赋》,“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刘禹锡“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秋风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秋词》中写到:“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李清照“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

刘禹锡《秋词》中写到:“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蜀相》

一、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春天,杜甫初到成都游武侯祠所作。当时“安史之乱”未平,作者仕途失意,弃官入蜀。他在诗中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推崇备至,有着深刻的寓意。

二、导入

在“天府之国”的四川有一座祠堂让人魂牵梦绕,它就是被称为“中国第一祠”的武侯祠。武侯祠又名“汉昭烈庙”,是纪念三国时期蜀国皇帝刘备和丞相诸葛亮的君臣合庙祠堂,是中国纪念诸葛亮名胜中最负盛名的一处,总有络绎不绝的游客争相来瞻仰一代名相的丰功伟绩。一千多年前,杜甫也路经此地,他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三、诗题的解读 蜀相——诸葛亮

诸葛亮(181.4.14~234.8.28),字孔明,号卧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发明家、军事理论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曰忠武侯。诸葛亮的大事记: “三顾茅庐”

刘备听说诸葛亮很有才识,带着礼物到隆中卧龙岗去请他出山辅佐。这天恰巧诸葛亮不在,只能失望而回。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的。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成语“三顾茅庐”的释义: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隆中对》

在建安十二年(207年),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伟人提出了“三分天下”的全局性战略分析,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

“将军如能占据荆、益二州,守住险要的地方,和西南少数民族和好,对外安抚孙权,对内革新政治,一旦天下形势变化,即可派大军攻打中原,百姓无不欢迎,称霸事业可成,汉室的天下也将复兴有望。”

刘备听后甚为赞赏,拜为军师,开始了建立蜀汉、复兴汉室的大业。在接下来的赤壁借风,借蜀建国,白帝托孤,抚安南蛮,六出祁山 “六出祁山”

诸葛亮恢复与吴联盟、平定南中后,曾六次出祁山攻魏。最后诸葛亮没能完成平定中原、统一天下的大业,病死在五丈原。六出祁山的意义不在于诸葛亮是否兑现了扶助刘禅统一天下的承诺,而在于他那忠君报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四、品读诗文

1.请同学们将这首诗有感情地朗读一遍,思考:首联中的“丞相祠堂”中的“丞相”能否改为“蜀相”?为什么?

“丞相”更能体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之情。2.首联中“何处寻”的“寻”字用的好不好?为什么? 特意去找,“寻访”武侯祠,也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之情。

3.为什么诗中称成都为“锦官城”?从“柏森森”我们能读出什么样的情感? 锦官城:三国蜀汉诸葛亮提倡推广了织锦技术,编制了当时有名的“诸葛锦”,并在成都设置机构,以集中织锦工匠,管理织锦而得名。在历史上这里是蜀锦的主要产地与集散中心。“柏森森”:暗示出蜀人对丞相的敬爱;同时还可以理解为以“柏”衬托蜀相诸葛亮的形象,表达出诗人对蜀相的崇敬之情。

4.请同学们朗读诗歌的颔联,并体味诗句中有哪两个字用的比较好? “自”和“空”字。

满院的碧草映衬着台阶,黄鹂在浓阴密叶中发出婉转的鸣叫,却空荡荡无人欣赏。春色无限,本是赏心悦目的之景,“自”“空”二字却使诗意逆转,“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绿,年年如此,可它为谁而绿?隔叶的黄鹏叫得那么动听,可有谁听呢?”春色虽然无限与诗人无关,“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朱自清《荷塘月色》),由此很自然地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感伤。虽是写景,字里行间却寄寓着感物思人的情怀,这就叫情景交融。

“自”“空”二字的作用:杜甫用“空”“自”等词的妙处在于沟通了情与景之景的联系,以“自”烘托了人的心情,正所谓是“景语皆情语”。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这里“自”“空”两字也有此等功用。由此很自然地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感伤。虽是写景,字里行间却寄寓着感物思人的情怀,这就叫情景交融。奠定了本诗的感情基调。

想象体会意境:这是一幅带着浓浓的寂寞和悲凉的春色图。正所谓是见满院萋萋碧草,却觉寂寞之心难言;闻数声呖呖黄鹂,倍感荒凉之境无限。“自”、“空”儿子极为传情:碧草映阶,不过自为春色——因游人行踪难至;黄鹂隔叶,不过空作好音——因诗人无心倾听。

5.请同学们朗读诗歌的颈联,思考颈联两句诗中写了什么内容?诗句表达出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

上句写诸葛亮的智识才能,见出其匡时雄略;下句写诸葛亮的勤勉忠诚,见出其报国之忱;两句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伟大功绩(三顾茅庐,定天下计,东和孙权,北拒曹操,西取四川,开创蜀汉,济助后主,平定叛乱,六出祈山,九伐中原,出师未捷,身死五丈原。)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的称颂,崇敬,仰慕的思想感情。

6.“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两句是最感人的名句。“出师”句,诸葛亮为了伐魏,曾六出祁山。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率师伐魏,据武功五丈原(在今陕西岐山县渭河南岸),与魏军隔渭水相持百余日,胜负未决而病死于军中,年仅54岁。这一事实本来就使人痛惜,更何况他那死而后已的精神为后世流下了无可估量的影响。壮志难酬抱憾而终,不仅是诸葛亮的遗恨,也是古往今来无数失意英雄的共有心境。因此,在尾联沉痛悲壮中不仅表达对诸葛亮的痛惜、追念和景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古今英雄(包括诗人自己)在国危时艰之际有才无命、壮志难酬的悲怆之情。

五、作业

1.背诵《蜀相》全诗。

2.完成语文练习册《蜀相》的练习。

第三篇:杜甫诗二首教学设计

杜甫诗二首之《望岳》《春望》教学设计

新源六中 汤春华

教学目标:

1、理解《望岳》《春望》的深刻内涵、体会诗人的丰富情感。

2、通过比较,感受诗人的伟大情怀及人格。教学重难点:目标1、2

一、导入

——话说一位很有抱负的青年--杜甫在24岁时科考进士失利,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高考落榜。怎么办,杜甫想,我还年轻啊,还有资本。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就这么决定了,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杜甫决定到齐赵一带漫游,看看一直心之向往的五岳之岱宗——泰山。来到泰山脚下,远远望去,内心澎湃,激动不已。杜甫想啊,不写点什么都对不起自己的才华。于是大笔一挥,《望岳》就横空出世,而且名绝千古。

二、整体感知、品读赏析

1、一读、读准字音读出停顿。(指名读,纠正、齐读)教师读第一句“岱宗夫如何?”,全班接读。纠正字音,标示停顿。PPT1

2、二读、读出仰慕向往之情。(诗中景)

诗人仰之弥高,神往已久的泰山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请结合课下注释描述描述。

3、三读,读一读你最欣赏的诗句,做点赏析。(提示:从一字一词一句、修辞手法等角度说说你欣赏的原因。)

4、四读,体悟感情。“一切景语皆情语”,面对如此雄奇壮美秀丽的泰山,诗人发出这样的感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教师小结:在这里我们望到的不仅仅是杜甫登泰山之志,同样也望到了杜甫在抒发豪气盈胸、意气奋发的自信满满,兼济天下的人生之志。

5、试背、诵读(齐背)大声齐背《望岳》,读出诗人的意气风发、豪情满怀。

三、设疑过渡导入

在时间的长河里跋涉,杜甫在他人生的45岁的坐标轴上,实现了他“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兼济天下的报负了吗?他的这首《春望》会给我们做出解答。

按照学习前一首诗的方法读一读这首诗。

1、一读,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2、二读,读出诗意,读出诗人所望之景。

3、三读、读出诗味,读一读让你感触特别深的诗句。

4、四读,读出诗情,读出了一个什么样的杜甫?

----忧国、感时、伤民、思家、悲己,怎一个愁字了得的诗人。

两首诗的情感天壤之别,到底发生了什么?

写作背景链接: 公元756年,安史叛军攻占了长安,杜甫听到肃宗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只身去灵武投奔肃宗他不幸在路上被安史叛军所虏,带到长安。次年,诗人睹物神伤,将自己的所见所感高度熔铸在40个字的《春望》之中。

5、再次朗读,感受中年杜甫心中深沉的悲痛

6、全班齐背《春望》

教师总结:杜甫的个人命运随国运的兴衰发生变化,但两个时期的他,心中始终不变的是对国家的不离不弃,对个人理想的不离不弃。正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亦兼济天下”,杜甫无论身处何处,身在何时,内心都始终坚守着他“兼济天下”的理想,“守望”着国家。

四、拓展体悟

当我们再去读“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时”,杜甫的豪情壮志我们懂了;去读“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时,他的忧国思亲我们也懂了;再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时,他的旷世情怀我们也能懂。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圣:人格最高尚、智慧最高尚的人。杜甫,他是一个有情的人,读他的诗,你句句能感受到他对国家、对人民命运的含情悲苦。他是一个有才的人,读他的诗,你字字能感受到他的灼灼才气,语不惊人死不休。带着对历史的追忆,对诗人的敬意,我们一起再来背诵这两首诗。

五、作业布置

1、默写两首诗。

2、积累阅读杜甫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岳阳楼》

板书设计:

守望

兼济天下

《望岳》

《春望》 眼望:巍峨泰山

破败城池 心望:人生顶峰

国家复兴

建功立业

亲人团聚

反思:

第四篇:杜甫诗二首《望岳》《春望》的教学设计

杜甫《望岳》《春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诵读诗歌并会背诵和准确默写全诗。

2、能根据诗歌意象的特点、关键词语的品味和对作者人生经历、写作背景的了解,准确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情感。

3、能将诗歌思想情感分析的方法运用在课外诗歌鉴赏中。教学重点:

能根据诗歌意象的特点、关键词语的品味和对作者人生经历、写作背景的了解,准确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情感。教学难点:

能将诗歌思想情感分析的方法运用在课外诗歌鉴赏中。教学步骤:

一、导入: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现存诗1400首,这些诗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及衰这一转折过程中的种种社会现象,展现出广阔的生活画面,成为唐代社会的历史,历来被称为“诗史”。

代表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及“三吏”“三别”。

二、学习《望岳》

1、朗读诗歌,读准字音和节奏

2、诗人望见了什么?

“齐鲁青未了”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一个“割”字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

3、你觉得诗人当时有着怎样的思想情感?

“决眦入归鸟”中“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4、写作背景介绍

杜甫20—35岁时曾漫游各地,饱览山川美景,结交知己好友。这首诗就是他24岁时写成的。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壮年 19

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

三、学习《春望》

1、朗读诗歌,读准字音和节奏

2、诗人望见了什么?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国破山河在”,触目惊心,有一种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写出了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

3、为什么会是这样的萧瑟凄凉景象?(介绍时代背景)

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诗人赴奉先(今陕西蒲城)探亲,不久,安禄山发动叛乱。次年五月,贼破潼关,诗人被迫北上避难。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诗人闻讯后前往投奔,不料中途为贼兵所俘,被押至长安;因他官卑职小,未被囚禁。第二年四月,他乘隙逃离长安,历尽千心万苦,终于到达了当时朝廷的所在地——凤翔县。

4、你觉得诗人当时有着怎样的心绪?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一句历来有两种解释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一个“溅"字,运用了拟人的巧妙手法,把作者当时面对国家衰亡的无奈感慨和绵绵愁绪借用花的溅泪表现出来。并运用互文手法,可译为“感时恨别花溅泪,感时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国家**不安,战火经年不息,人民妻离子散,音书不通,这时候收到家书尤为难能可贵。诗人从侧面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时期想知道亲人平安与否的迫切心情。同时也以家书的不易得来表现诗人对国家深深地忧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感情,5、简介杜甫的人生历程

杜甫(712-770),20岁开始为时十年以上的壮游,35岁到长安应试,落第后居长安十年。安史乱起,携家逃难。后投奔唐肃宗,被任命为左拾遗。长安收复后,他因直言敢谏触怒肃宗,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关内大旱,他弃官携家西去,千辛万苦跋涉到成都,靠朋友帮助,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一座草堂。后来,友人严武镇蜀,保荐他当了检校工部员外郎,这就是后人称他“杜工部”的由来,后因成都战乱,杜甫又迁至夔州,过着贫穷的生活。最后病逝于湘水的一条破船上。

四、诗歌情感把握之“门”(学习方法归纳)

1、景物(意象)的特点;

2、关键词的情感信息;

3、诗人经历及写作背景

五、杜甫诗歌欣赏

结合诗歌的意象特点和关键词的情感信息说说两首诗的不同思想情感。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时期,成都尹严武入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乱得以平定,严武还镇成都。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可惜严武不久病逝,使他失去了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呆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当时他的生活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

这首诗就是五十六岁的诗人在这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那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的旷世之作。

六、作业布置

1、背诵诗歌

2、课外比较阅读李清照的《如梦令》和《武陵春》,说说两诗不同的思想情感。

板书设计:

望 东岳泰山:雄伟秀丽 抒 热爱自然和勇攀高峰的雄心壮志 春日都城:萧瑟破败 感时恨别、思家悲己

意象、关键词、写作背景————情感主旨

第五篇:散文诗二首

《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前几课大家学习了史铁生的散文《秋天的怀念》,在这篇课文里,我们看到了一位母亲对儿子无私的付出,体会到了母爱的坚忍与伟大。而今天我们将要学的两首散文诗同样也是抒写母亲与母爱的,那么这两首散文诗中又是怎样来展现母爱的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散文诗二首》,感受一下泰戈尔和冰心笔下母亲与孩子之间真挚的感情。

二、走进作者,了解文体

1、作者介绍:印度近代伟大作家、诗人、艺术家、社会活动家。一生创作丰富,早期作品有诗集《暮歌》、《晨歌》和剧本《修道士》、《国王和国后》等。著名散文诗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诗歌格调清新,具有民族风格,带有神秘色彩和感伤情调。一九一三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其创作对印度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对中国诗特别是散文诗影响也是广泛的。他还擅长作曲和绘画,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一九五○年被定为印度国歌。

2、散文诗:P28

三、整体感知 1.积累生字词

匿(ni)笑 祷(dao)告

衍(yan)生 2自由朗读 3把握文章大意

提问:

1、这首散文诗是以谁的口吻来写的?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明确:这首诗是以一个儿童的视角,以第一人称,也就是“我”的口吻来叙述,为我们展现了“我”想想自己变成一朵盛开的金色花,与母亲嬉戏的画面。

2、这首诗的整体基调是怎样的?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速和感情基调来读?

明确:舒缓、轻快、温馨,要读出母子之间的温情与孩童特有的调皮。

四、诵读课文,体验情感

1、全班齐读课文

2、教师指导诵读

提问:以下诗句应读出怎样的语气

①、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调皮,得意,骄傲。)

②、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里呀?”

(焦急惦念。)

③、“我不告诉你,妈妈。”

(要读出孩子的淘气、机灵、撒娇、调皮和对母亲的爱恋。)

④、“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

(嗔怪、担忧、欣喜。)教师示范后点学生练习

3、男生女生分组诵读

四、问题研讨

1、《金色花》写了“我”和妈妈的几次嬉闹,请具体描述一下这几次嬉闹的画面。

第一次嬉戏:是在母亲祷告时,悄悄地开放花瓣散发香气。第二次嬉戏:是在母亲读《罗摩衍那》时,将影子投在母亲所读的书页上。

第三次嬉戏:是在母亲拿了灯去牛棚时,突然跳到母亲跟前,恢复原形。

2、“我”变成一朵金色花,跟妈妈嬉戏,只是为了好玩吗? 为了能给妈妈做点事: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让妈妈看书不伤眼睛。

3、既然是想帮妈妈做事?为什么又要悄悄地,还不告诉妈妈呢? 明确:孩子天真调皮的天性;想要给妈妈一个惊喜;孩子懂得母亲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

五、拓展活动

文中的我希望变成一朵金色花给母亲一个惊喜,帮助母亲做一些事情。那大家想不想变成什么美好的事物来表达下自己对妈妈的爱呢?请用假如我变成了„„造句?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的散文诗《金色花》,泰戈尔借助于金色花塑造了一个顽皮的孩子形象,来表达对母亲的深情。那么师承泰戈尔的冰心又是如何来歌颂母爱的呢?这节课我一起来学习冰心的《荷叶.母亲》,看看作家冰心是怎样来歌颂母爱的。

二、走进作者

原名谢婉莹,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代表作有:散文集《寄小读者》,诗集《繁星》、《春水》。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

三、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积累生字词

3、提问:

①概括文章大意: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明确:主要写了“我”在院子里看莲的所想所感,由荷叶为莲花遮风挡雨的情景联想到母亲对子女的爱护,从而抒发对母爱的赞美之情。②梳理文章层次

忆莲(1-3)————看莲(4-7)————赞荷(8、9)

四、研读赏析,体会情感

1、作者着重描写了“我”看莲的过程,在“我”看莲的过程中,作者的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引出借景抒情)

2、作者在最后说“深深的受到了感动”,他为什么而感动,仅仅是为了荷叶为荷花遮挡风雨而感动吗?(引出借物喻人)明确:由这幅情景联想到母亲保护儿女,为母爱的伟大而感动 3哪句话可以看出作者是为母爱而感动的?(赏析全文中心句,点明主旨)

五、品味语言

作者借助圣洁美丽的景物赞美了伟大母爱,而美丽的景色和动人的感情必须要通过语言才能传达到读者心里。这篇散文诗的语言是很清丽典雅的,同学们不妨找出一两句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自己喜欢他的理由。(学生自由发挥,言之有理即可)

六、

下载杜甫诗二首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杜甫诗二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现代诗二首

    2、现代诗二首 太阳礼赞 我爱这土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运用欣赏诗歌的方法阅读、鉴赏诗歌 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反复朗读,领会蕴含在诗中丰富的情......

    杜牧诗二首

    杜牧诗二首《赠别》 教学目标: 1. 在反复吟诵中体味诗的韵律和语言。 2. 领会诗中所蕴含的惜别感情。 3. 反复诵读并背诵。一、导入 1、我想问一下大家,面对离别,大家是什么感......

    现代诗二首

    8* 现代诗二首 教材:冀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单元:珍惜生命 板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我微笑着走向生活》是诗人汪国真的作品。全诗围绕“我微笑着走向生活”这一主题,采用......

    现代诗二首

    《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冰心的《纸船——寄母亲》。 学会运用各种方式表达出心中的爱。 过程与方法 以纸船为凭借,进行想像和习作练......

    席慕容 诗二首

    席慕容 诗二首 一棵开花的树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 慎重地开......

    李白诗二首

    《李白诗二首》教案 一、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疏通诗歌文意,体会诗歌所蕴涵的复杂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掌握这两首诗的艺术特色,进而了解李白诗歌的风格和特点。 3.诵读、体味......

    杜甫

    《旧唐书·杜甫传》“杜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曾祖依艺,位终巩令。祖审言,终膳部员外郎,自有传。父闲,终奉天令。” 远祖杜预,西晋名将,精通《左传》,京兆杜陵人,所以杜甫......

    杜甫

    基本信息 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经历了唐代的由盛到衰的过程。因此,与诗仙李白相比,杜甫更多的是对国家的忧虑及对老百姓的困难生活的同情。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