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教学整合研究(范文)

时间:2019-05-15 03:21: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教学整合研究(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教学整合研究(范文)》。

第一篇: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教学整合研究(范文)

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教学整合研究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教学方法逐渐融入教育领域,将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教学有效整合,可以促进高中政治教学模式创新与改革,提高学生对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帮助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关键词: 高中政治 信息技术 教学整合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要特征之一,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整合,既能够发挥信息技术的最大优势,又能促进高中生更好地学习政治理论知识,不断提高高中生的政治觉悟。

1.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

高中政治理论教学活动是比较枯燥的,一些同学对于政治思想的理解不是很透彻,因此政治教师应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在学生熟悉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其对知识的探知欲望,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信息技术为高中教学创造更加多样的课堂模式,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还可以通过图文、动画、声音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满足他们好奇心的同时传授理论知识,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快乐。

如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教材中的《信用工具和外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模拟交易场景对外汇、汇率等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首先要求学生对教材中专业名词的定义进行初步理解,然后指导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查找各国汇率数据,最后安排几组同学进行外汇交易的场景演示。通过这样的课堂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加强对外汇及汇率的认知,并在学习过程中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货币观念,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学会正确使用信用工具,包括信用卡、支票、汇票等,理解他们的用途和使用范围,积累更多的生活常识。

2.将复杂的政治原理形象展示出来

政治原理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学生解决政治问题的基础,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对于新时期的青年学生来说,单调地讲解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应该主动创新教学方式,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撑,采用动画、视频等手段,将深奥的政治原理用形象化的方式表达。学生可以通过直观的图片、视频等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更加灵活地运用政治理论知识解决实际政治问题,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如学习《正确的消费观》时,很多同学对消费观难以理解,总是觉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种情况的出现很正常,因为高中阶段的大部分学生对挣钱和消费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系统认识,对消费观和经济没有清晰的概念。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课余时间对身边的消费情况进行统计,如在超市进行购物统计,包括消费者购买的物品种类、价格、数量等,然后整理成为文字、图片,通过多媒体进行幻灯片展示或者制成小动画,再现超市消费场景,有条件的同学还可以直接在超市、商店录像,然后进行简单的加工,就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自己调查的消费行为做客观的分析,让他们分辨什么样的消费行为才是正确的,从而树立消费观。

3.利用信息技术加强重难点知识的学习

高中政治教材内容都是比较抽象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比较困难,教学教材内容重点难点的时候,教师更需要结合信息技术,将复杂的知识简化处理,这样才能让学生理解政治知识。在高中政治重难点教学中,引入生活中的热点问题,降低理论知识的理解难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学习《经济生活》知识的时候,学生对于加强宏观调控的知识点比较难以消化,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展现“三峡工程”、“限购限贷”、“中部崛起”等国家政策,让学生了解到国家的宏观调控就在我们的身边。同时引导学生对材料中的调控政策进行分析、对比、总结和学习,促进他们加深对宏观调控的认知。另外,还可以播放一些解读国家政策的视频,让他们了解各界人士对于国家政策的解读思路和想法,提高学生对政策的理解程度,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树立坚定的民族信仰。

4.利用信息技术对知识进行复习巩固

通过政治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在生活中解决简单的政治问题,但是高中学生学习的特点是对初步学习的知识比较容易遗忘,因此巩固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学生仅依赖课本上的习题进行复习是远远不够的,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在网络平台上搜集更多有质量的课后练习题。互联网上搜集的题目具有明显的优势,不仅能够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要求,还能够根据自身的发展选择课外知识延伸学习,遇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可以通过搜索资料进行深入研究。

如学习《生活与哲学》之后,学生面对抽象的概念知识学习,可以采用习题练习和交流心得方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信息技术,可以搜集很多关于生活与哲学内容的习题,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习题,采用独立作答或小组讨论的形式。通过交流心得要让学生明白哲学来源于生活,它们之间的关系非常简单,要想使生活更加美好、有意义、有价值,就应该理性对待生活,用哲学思想引导生活。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要想在凡尘俗世中过上宁静致远的生活,就要学会控制我们的情趣、情操和情绪,创造更加惬意的生活意境。

信息技术给高中政治教学带来的高质量教学效果,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教学的融合需要长期的实践磨合,需要教师在工作中不断探索新的方式,从而促进学生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丰富内涵,提高政治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冰冰.试论信息技术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整合[J].教育导刊,2010,08:83-85.[2]蔡长青.探索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教学的整合途径[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24:140.[3]杨小东,刘璇.信息技术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与整合[J].中小学电教,2015,10:55-57.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e学习环境下高中课堂教学变革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D/2015/02/038)研究成果之一。

第二篇:小学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研究

小学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研究

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络作为传播的新媒介正悄然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方式。随着学校校园网的建立、发展和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学生学会充分利用校园网上的教学资源进行学习。

一、开展探究式学习的意义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讲授和学生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学生往往被动地等待教师每个操作方法逐一讲解并演示,然后在老师课前准备的教学任务驱动下完成相关的练习。但是,在学生熟悉了这些方法后,却不能主动地将所学的方法运用到扩展的过程中去。随着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进行,信息技术教师从原来单向地向学生解读各种应用软件转变为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从而培养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获得适应未来信息社会需要的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等。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选择一定的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主动探究的一种学习方式。其基本特征是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重全员参与。

二、探究活动中充分发挥教师的导航作用面对开放的、虚幻的、信息量庞大而又存在安全隐患的网络世界,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学生很容易沉迷网络。所以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极其重要。

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与实施、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整合仍将是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两个主要领域。由于教育部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应用的高度重视和系统规划,20世纪的最初1 O年无疑是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继往开来、开拓创新的黄金发展期。而2005年之前的几年则无疑是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界在基础设施建设、师资培养、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理论探索、体系建构等方面夯实基础、蓄势待发的关键时期。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里,适合中国现状的、系统完整并相对独立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将出台,并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同时,信息技术与中小学各学科教学整合的应用范围将逐步从零散自主走向系统普遍,整合的方式也将从粗放单一走向精细多样,教师的整合心态也将从浮躁的技术炫耀走向务实地追求课程实效。

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目标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源于何处现已很难查明,但可以认为最初是源干课程整合的概念。整合一词,来源于英语的“integrative”意为:“使结合(with);使并入(into)I使一体化,使其成为一体”。课程整合(Curriculum Integration)意味着对课程设置、各课程教育教学的目标、教学设计、评价等诸要素作系统的考虑与操作,也就是说要用整体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认识、研究教育过程中各种教育因素之间的关系。比较狭义的课程整合通常指的是,考虑到各门原来割裂

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将这些课程综合化。刘茂森教授在全国教育技术学校“十五”课题开题研讨会上说:“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目的、任务与学科课程教学的目的、任务整合在同一教学过程中。”这里明确地界定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信息技术课程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即课程的综合化。字木前沿 目前,国内许多学者根据自己对这一概念的理解,提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由此使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扩大化。信息化教学设计,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的主线,创设相关有具体意义的情境,将信息技术与完成任务有机整合,促进学生高级智慧能力的发展。我们还把教师的教学培训作为教材实施的有机组成部分,开展了为期一年的教学实践同步培训,对信息化教学设计进行了研究。这种设计模式融合了现代的教学理念、系统的设计方法和信息化的评价手段,体现了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也代表了信息化教学的发展方向,并可以在不同学科的教学中迁移,对信息化教学设计进行探索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信息化教学与信息化教学设计 所谓信息化教学,是与传统教学相对而言的现代教学的一种表现形态。它以信息技术的支持为显著特征,在更深层面上,它还涉及到现代教学理念的指导和现代教学方法的应用。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不再(事实上也是不可能的)维持自己作为“专家”的角色,而是通过帮助学生获得、解释、组织和转换大量的信息来促进学习,课程与教村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随着“校校通”工程的推进,前我国不少中小学的硬件设施经有了很大的改善。无论是学的电脑台数还是拥有校园网的校数量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在少数发达地区,多媒体计机、大屏幕投影设备和网络已进入了每一间教室。当前迫切要回答的问题是:怎样认识教的信息化?学校电脑拥有率的长与校园网的开通是否标志教实现了信息化?在信息技术已善了中小学的教学环境的地,这些技术是否被有效地使用,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究竟起多大作用?我们认为,对此需要冷静的思考和负责任的讨论,不能用硬件作为衡量教育信息化的惟一标准。以下我们提出一些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恰当地估计网络对基础教育的影响发展网络教育首先必须考虑教育的网络需求。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网络需求是什么?网络教育与当前学校教育有怎样的关系?考虑清楚以上问题,才能恰当地估计网络对基础教育的影响。我们认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有两个特点,一是发展极不平衡,二是处于深刻变革之中。发展网络教育应该考虑以上特点,确定基本用户及其网络教育的需求。所谓发展极不平衡,是指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

当前,信息技术在教育当中的应用成为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宏观政策、教育需求乃至人们的热情的指引下,无论是官员、学者,还是实践人员,无不投入到这一如火如荼的洪流中来。可以说,在中小学教育中应用信息技术方面我们投入

了很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如何证明我们的投入是有效的,又如何更明智、更经济地进一步进行投入呢?这是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有效性问题。当前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还存在着很多影响其有效性的问题:比如,把有无信息技术设备作为评估一个学校的标准,过分关注最新的技术或学校之间的攀比而不断购置先进的硬件设备。但是,由于软件或资源缺乏而没有真正地使用,更谈不上有效应用了;信息技术在有些地方只是在评优课、观摩课中使用,还只是教学的一个装饰。教师还没有真正地把信息技术整合到教学或学科当中,而距离学生真正将信息技术作为自己学习和发展的工具就更远了。从中小学教育的实践方面来看,大部分仍然存在着盲目性,存在着资金和人员的极大浪费。技术本身是一个流程,技术能否真正促使教育目标快速、有效地达到,是要经过创新重组从而实现教学工作稳步进行的。

具体步骤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课改精神,立足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进取能力为重点,更新教师教育理念,积极抓住课改契机,切实提升《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地位,结合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特点,以及计算机特长兴趣发展需要,从实际的教学改革和教学的需要入手,与各教研组积极合作,大胆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的教学研究,落实到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去,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使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都有相应的提高。

二、工作目标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利用校园网加强教学信息的交流,加大上网时间,加强理论学习、业务培训、技术技能的学习和研讨,使每位教师都具有运用信息技术组织教育教学的能力。

2、加强学科教学:组织好教师积极参加市、区信息技术展示课的活动,并加强学校之间相互学习的机会,从而推动教师信息技术整体水平的提高。

3、加强教育研究:运用教学理论知识指导工作,以科研带教研,以教研促科研,使学校教学整体水平不断得以提高。

4、加强资源管理:鼓励教师积极开发和利用现有资源,制作有创意、有实用价值和保留价值的教学课件。加强学校信息资源的管理工作,做到资源共享。

三、具体工作任务

(一)努力实现教育信息化

1、抓好学校设施建设:

(1)积极推进多媒体网络活动室的开放。

(2)完善和维护好学校的校园网络。

(3)做好多媒体电化教室日常管理。

(4)认真做好各办公室电脑的维护。

2、加强信息技术教学的管理

(1)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加强考核工作,积极开展有实效的教研活动,引导学生在信息的海洋中自由畅游。

(2)抓好竞赛项目,积极参与区信息技术相关活动,争取好成绩。

3、抓好教师培训

使全体教师熟悉教育信息网的有关知识,并用好信息化设备,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各自学科的整合。利用现有设备,结合教师意愿,开展蓝牙、相片制作等培训。

(二)努力推进教育手段现代化

1、全面提升现代化教学的水平,继续充实学校校园网络的素材,加强学校校园网络的管理和使用。

2、充分开放和利用现有电教设备,以全面提高课堂效率。

3、全面推进学校信息化工作,抓好信息化技术课的管理及普及,努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在回顾和展望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年历程的时候,我们很自然地想起了一位把科学教育引入学校教育的先驱,他就是1 9世纪英国杰出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斯宾塞。他在1 844年撰写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提出“教育要为完满生活作准备”的教育目的,指出科技和教育以及二者的融合对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具有的巨大促进作用,强调学校教育理应重视科学知识和科学应用的教育,对近代学校课程体系的设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不仅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而且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任何一个想要在信息化、数字化的社会中占据一席之地的个人都无法再漠视信息技术的存在。思科公司总裁钱伯斯先生有一段著名的话,用在这里描述新条件下的科技进步和教育发展是再恰当不过的了:“是什么决定我们的未来?我的答案是:互联网和教育。在方兴未艾的新经济大潮中,谁把握了互联网谁就掌握了未来;谁开创了面向未来的教育体系,谁就会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

第三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研究之路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研究之路

摘要:为强化信息技术教育,积极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改革,依据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理念,努力构建、探索、研究“轻负担,高质量”的自主互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指导学生课前预习、课内探究、课后提升,采用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展示评价等方法,让学生人人参与课堂活动,敢于质疑、乐于解惑、衷于展示、长于互助,使学生得到充分全面和谐富有个性化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任务驱动 自主互助 合作学习教学评价

为切实提高信息技术学科教育教学质量,真正减轻学生负担,积极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实施。根据我市有关“轻负担、高质量”的文件精神和 “345”优质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多年来,我努力构建、探索、研究“轻负担,高质量”的自主互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指导学生课前预习、课内探究、课后提升,采用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展示评价等方法,在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的同时,让学生人人参与课堂活动,敢于质疑、乐于解惑、衷于展示、长于互助,使学生得到充分全面和谐富有个性化的发展,从而形成和谐的、润泽的自主互助高效生态课堂。

一、放眼课堂,探索方法,在自主互助中求高效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技能较强学科。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要做到“轻负担,高质量”,必须集中精力加强课堂教学艺术、教学方法与教学效率研究,加强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实行课堂教学改革,以教师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来实现学生的“轻负担、高质量”,促进师生共成长。

(一)立足学生,从学生的视角看问题

从学生现有认知出发,每堂课伊始,我就创设一种将新知识点存在于其中的教学情境,这种教学情境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尽可能采用界面活泼,内容生动,并充分运用声音、图形、动画等形象直观的表现手段来呈现,引起学生注意,展现新知,明确目标。这样容易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激发起学生学习探究的愿望,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使学生成为新知识的探索者,易于学生创新和发展。

如新知探索课中有关计算机发展史、计算机构成这一类概念性质纯文本的内容,学生不易理解,不太感兴趣,我就运用实物的直观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或者让学生上网搜索有关计算机的发展。当我讲到第一台计算机有我们这么三间房子那么大时,孩子们惊讶了,他们的兴趣点也被激发起来了。这样不断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不断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立足合作,加强小组建设

新授课中,导入新知后,立即安排合作探究的目标任务,这一环节是课堂的重要命脉,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解决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易混点等。在这个环节中,学生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为突破重点、难点找准切入口,小组合作是关键。因此,在课堂建设中我把小组建设作为首要任务。

考虑到小组建设状况会直接影响生生交流、小组交流和小组汇报的质量,我依照学生学习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等要素进行合理搭配,四人为一小组,组成若干个合作学习小组,这样组合给合作学习创造先决条件,以好带差,各得其所,让学生彼此互通独立的见解,展示个性思维方法,使自己的见解更加丰富和全面,同时小组也得到共同提高。

为促进学习小组达到真正的意义构建,我采用组内互助合作,组间竞争的学习方式,如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环节让小组内同学互助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为更好的促进各小组的发展,当汇报完学习任务后根据各小组的汇报情况给出合理的评价,激励小组成员树立集体荣誉感,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享受到成功的喜悦,真正达到各得其所,共同提高。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的疑惑点,及时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小组学生在教师的组

织引导下,合作互动,全身心参与。

(三)立足全体,分层教学促发展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由不知到已知的变化过程,这个过程会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学习方法的不同造成学习进度快慢不等,学习效果强弱不一。面对学生间存在的差异,我在课堂上进行分层教学,用不同的方法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实施分层教学,从教学内容上来说,在教案设计时我注意做到由易到难逐步深入,做到步骤清晰。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引导和学生操作紧密结合,做到个别指导,让全班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获。从学生学习层次上来说,在自由创作时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设计梯度不同的训练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适时鼓励引导学生“跳一跳去摘苹果”,实现自我超越。

这样处理防止学生因畏难情绪而丧失学习兴趣,让所有学生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还增强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目的。时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立足发展,科学运用评价体系

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要求:发展学生个性、鼓励创新精神、重视教学效果、方式灵活多样。因此,强化课堂教学质量评价,重视学生实践,科学公正全面地评价每一位学生,有利于提升学生整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采用自评、互评、小组评等多元方式,从技术性、艺术性等多个角度对自己或他人的作品实施多元化、发展性评价。展示评价作品,先在小组内展示,最后各组推出优秀作品进行评价。评价时要以欣赏的眼光去挖掘每个作品的优点,真诚地肯定作者的成绩。当学生在操作上有误时,则以启发式的口吻引导学生纠正。在这种平和、友好的气氛下,学生敢于尝试,大胆创新,让他们知道教师尊重、欣赏、信任他们。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耐心倾听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善于发现别人的闪光点等。运用这种切合学生个性素质和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既能评出优点也能评出不足,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让学生在评价中查缺补漏,在总结中培养学生自我反馈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形成认知结构,易于学生创新和发展。

(五)立足兴趣,分层拓展提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计算机特别感兴趣。本学期,学校开展了各类选修课程,给学生补充讲解绘画技巧,播放历年来获奖作品,让学生感受作品的同时激发灵感进行创作。同时还对高年级学生补充讲解Flash MX,Dream weaver MX等制作动画、网页的相关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让电脑爱好者有了更好的发展空间,在关注每位学生的成长和能力发展的基础上,让优者更优,分层提升。

二、课堂实践探索,落实自主互助高效课堂

(一)教学设计层层深入,严把课前备课关

1.分析教材,把握学情,确立目标。

一堂精彩的课堂,课前设计是关键。课前设计要注重研究教材,因材施教,把握学情,在了解全体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基础上,创设一种将新知识点融合于一定情境中,确立教学目标,从教学内容到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等各个方面入手,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内容,对学生的预习提出具体的要求,明确学习应该达到的目标。

2.教法、学法的指导。

基于教学目标的制定,结合本课要点,采用“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交流评价”等方式组织教学,构建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变让学生学会为指导学生会学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学法主要采取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为主,教师引导为辅。根据学情适时进行引导和补充,并借助学习材料和网络,学生制作演示交流作品来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3.教学媒体的应用。

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室,充分利用媒体和课件让学生观察,并让学生演示作品,增强互动效应。

(二)教学过程环环相扣,严把课堂学习质量关

以《图文并茂更精彩》一课为例,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创设情景,揭示主题→自主互助,交流总结→自由创作,巩固提高→展示作品,评价总结。

1.创设情景,揭示主题。

这一环节主要是创设情景,明确学习目标。

每个孩子都喜欢玩,我从学生喜欢玩这个特点入手,一开始就调动起学生的兴趣点,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肯定会异口同声回答喜欢)那暑假快到了,你想去哪儿旅游?这儿有两张旅游公司的海报,哪张会更吸引你?(这时出示两张电子海报,一张只有文字,一张图文并茂。)让学生一起看课件并观察,初步感知图片在海报中的作用,通过对比引导学生找不同而引出课题。这时我会适时引导学生“我们的家乡也有许多旅游胜地,你们想不想制作一张这样图文并茂的海报来宣传我们的家乡?”这样用观察和谈话的方式引入,可以拉近跟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求知欲,调动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成为新知识的探索者,易于学生创新和发展。当学生兴趣盎然的时候,很自然的进入新课,于是提出第二个环节。

2.自主互助,交流总结。

这一环节主要是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突破、强化重点,理清学习目标。

提出第一个任务,怎样插入图片,使文章图文并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研究插入图片的两种方法,让学生打开事先准备好的文章,我也给学生提供多种方法的学习资料,之后参与讨论并适时点拨引导。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不懂的问题,如有的同学插入图片了,我会问你能不能将图片放到合适的位置?怎样将图片缩小一些?由此提出第二个任务:设置图片格式和调整图片大小及位置。引导学生先在小组中解决,解决不了的再在全班讨论解决,或查资料共同解决。

通过这样的合作探究,把本节课的重点、难点逐渐细化突破,同时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当学生基本完成这个任务时,我引导学生交流汇报,总结步骤。

我是这样设计的:小组推荐同学说一说你们的发现?谁愿意一边说着一边给同学们演示一下?谁能按步骤说一说你的发现?通过这三种询问方式引导学生汇报,说清方法,明确步骤。在汇报过程中,让学生尽情表达和演示,教师适时点评补充并演示总结步骤,然后通过质疑、解疑,进一步突破本课重点、难点。

3.自由创作,巩固提高。

这一环节主要是自由发挥,提高能力。

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你们一定到过很多地方,现在就请你发挥聪明才智,自己选择主题制作海报,一会儿比一比谁的作品最好,遇到问题可以求助同学,老师。这时我提供各种主题的文字、图片资料,并提示学生可以在网上搜索相关的资料信息,也可用自己课前准备的图片资料。在开放式的课堂中,让学生自己选择主题,放手给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发散学生思维,以此巩固、拓展、升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展示作品,评价总结。

这一环节主要是品评欣赏,评价激励,总结本节内容,拓展延伸。

教师引导学生采用自评、互评、等多元方式进行评价。通过评价交流,既评出优点也评出不足,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让学生在评价中查缺补漏,在欣赏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引导学生课后结合生活实践继续学习。

这样的教学设计主要有两点意图,一是在教学做合一理念的指导下,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和课堂的开放性,把教教材变为用教材教。二是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在每一个任务抛出的时候,都创设了适当的情景,让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主动学习。做到情景与任务驱动有机融合。总之,在这样的课堂中我充分利用课件,创设情景;利用合作学习,升华情感;利用学科整合,拓展迁移。最终水到渠成使三维目标得到圆满的落实,让课堂得到意义构建,最终致力于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的形成与发展。

三、教学成果展示

(一)学生方面

变“齐步走”为“优者先行”,让优者更优,这是学生方面最大的进步。研究重心由关注教师引导方式转变到关注学生学习方式上来。注重学法指导,关注学生习惯的养成。针对发现的问题,如小组合作的效果、学生自主学习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化的研究,学习兴趣高涨,学期测试均获得好成绩。

(二)教师方面

结合自己的自主互助高效课堂,在实践中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不断更新观念,为构建“自主互助高效”生态课堂模式提供了足够的理论支撑,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研究之路打开了更多的窗口。

潍坊日向友好学校 齐素梅

第四篇: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城市区域初中化学教学研究与实践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城市区域初中化学教学研究与实践

唐山市路北区教育局初中化学教研员宋淑霞

内容摘要:研究教学,研究怎样使教师跟上时代的步伐,使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真正发挥提升教学效果的功能。1.从建立公共邮箱到建QQ群。2.幻灯片制作的使用和化学工具软件的使用培训。3.以推广白板使用为目的的同课异构活动。

关键词:教学研究信息技术QQ群幻灯片制作交互式电子白板

由于教育局领导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发展,把教育信息化摆在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建立长效投入机制,确保教育信息化始终走在全市乃至全省的最前列,特别是2008年以来,逐步实现班班通,并为所有班班通全部配备了交互式电子白板,任课教师实现了人均一机。然后又先后区建设了规范的校园网,和区教育城域网,购置了城域网管理平台和教学资源库,租用了100兆互联网出口,全区所有学校通过光纤实现了互联互通。

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投入和发展相比,我们的教师呈现年龄偏大、思想陈旧、不愿意接受新事物的特点。经过市、区两级多次的培训,一支粉笔一个黑板的课堂模式、一本书一个备课本的备课方式还是我区教师教学的主要方式,怎样打破此僵局,使我们的教师跟上时代的步伐,使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真正发挥提升教学效果的功能成为我们教研的中心内容。

一、从建立公共邮箱到建QQ群

开始阶段老师们不知道网络为何物,更不知道怎样利用网络为教学服务。于是我们摸索前行,首先建立公共邮箱,把教研通知、交流的教学设计、复习资料、各地中考题及模拟试题等老师必须的资料放到公共邮箱中,也逐步要求老师们的计划、总结等上传至公共邮箱,迫使老师们学习从邮箱中下载、上传文件的方法,一年时间我区化学教师全部建立了自己的邮箱,并能熟练使用,初步实现了网上交流。老师们因为简单而接受,因为受益而感兴趣,提高了进一步发展信息能力的信心和勇气。

但是,这种交流要求老师们经常浏览邮箱,否则会错过一些重要的活动,而且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不能及时的得到反馈的信息,因此在2008年我们建立了“路北化学教师之家”的qq群,全部化学教师都加入这个群,大家有问题来这里讨论,有资源拿到这里来共享,实现了问题交流的时效性。特别是在中考复习阶段,新教师对中考知识点的把握、小学校老师苦于许多疑问无人交流等系列问题都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大家都受益,大家都习惯于每天浏览群内的动态。至此形成了很好的网络教研氛围。

接下来我又给老师们推荐了“敏思化学网络教研团队”、“08河北省化学骨干教师群”两个以中学化学问题研讨为主的做的比较好的QQ群,多数参与了敏思化学网络教研团队2012年3月发起的全国范围的主题教研活动,实现网络平台上的讲课、听课、评课,跨越时空的限制,使我们的教研活动向更深、更远处发展。

二、幻灯片制作的使用和化学工具软件的使用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运用多媒体上课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制作课件也已成为每位老师的一项必备基本功,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powerpoint的优点易学、易用且普及,因此熟练运用powerpoint进行教学就成为我们每位教师必须掌握的技能。我们分阶段的进行研究和推广。

1.省级课展示,开阔教师的视野,突出powerpoint软件使用的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计算机刚刚普及之时,老师们对课件还很新奇,也感觉很神秘,也有极少的老师尝试用authware、powerpoint制作课件。这时我们选择河北省优质课评比活动中获一等奖的两节课展示,然后就课的设计、课件的使用效果进行广泛的讨论,突出优秀课件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扩大课堂信息量、扩大课堂容量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提高老师对课件制作的兴趣和认识。

2.最简单的幻灯片制作和使用培训

不用计算机老师培训,不引进声音和录像,也不做任何的动画制作,只是制作最简单的文本的多页幻灯片的培训,让老师们初步接触powerpoint软件,尝试亲自做课件的乐趣,打破课件制作的神秘性。这次培训操作简单,使参加培训的老师都能达到学会的目的,提高教师学习的信心。

3.幻灯片制作的深入培训

半年后大多数的老师都能熟悉powerpoint的界面并熟练使用幻灯片进行教学了。为了进一步扩大使用范围,使使幻灯片做的更丰富、更精细,我们开展了深一层次的培训:动画制作效果、引进声音和视频等。老师们不再是“要我学”,而是“我要学”了。一时间专业的计算机教师、已经掌握一些软件使用技巧的老师成为老师们追逐的对象,在互相切磋中,我区初中化学教师的课件制作培训工作快乐的进行着。

4.开展活动巩固成果。由于初中化学只有九年级才开设,所以注定老师们长期坚守毕业班,工作量和工作压力都很大。另一方面年复一年的一轮复习,都是按章节进行,复习的也都是基础知识和教材实验。

以前在备课本保留的教学设计上作修改时容易混乱,也不允许多次的修改,而且一个老师的智慧也毕竟也是有限,我在全区范围内搞“一轮复习,智慧共享”的活动,把初中教材的全部内容分到各个学校,分别制作出符合本校教学实际一轮复习使用的幻灯片,然后全部传给我,经过检验和修改,全部上传到“路北化学教师之家”的qq群,各校下载后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稍作调整再使用。这样的做法减少了老师的重复工作,实现全区的智慧共享。同时,很大程度的促进了powerpoint课件制作的普及和交流,实现了教师全员参与课件制作的目的。

第二年又根据各校使用的情况,每校把自己编辑过的全部内容的幻灯片统一发到“路北化学教师之家”的qq群,不同层次的学校互相学习,不仅减少了老师的负担,还实现了实现了资源的升级和进一步交流。

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为方便老师的工作,我为老师们推荐了《超级化学助手3.1》、《金华科仿真化学实验室2.0》、《易图2000—图符公式编辑软件》等化学工具软件,改变了资料用图片全部在网上查找的被动局面,提升了课件的质量。

三、以推广白板使用为目的的同课异构活动

电子白板的出现,是对沿袭几百年的黑板,粉笔,板擦三位一体的陈旧教学模式的一场革命性突破,完全顺应了信息发展的趋势。交互式电子白板操作系统扩展,丰富了传统计算机多媒体的功能,更提高了视觉效果。因此,在各校装备白板后,它的使用和推广就成为教学研究人员的当务之急,为此我们在全区多次培训活动后,开展了以推广白板使用为目的的同课异构的教学研讨活动。

活动要求老师尽可能的使用白板进行教学,但是很多老师认为通常使用的“幻灯片+投影”就可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这样的课堂正好可以与白板教学的课堂进行对比,因此并不禁止。活动持续四周,每次的活动拿出三节课的时间,来自三所不同学校的三位老师讲同一个内容,课后全体听课教师对三节课进行对比性的评课。四个课题分别是《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质量守恒定律》的复习课、《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碳和碳的氧化物》章节试卷讲评课,课型涉及新授课的实验课、新授课的理论课、复习课和试卷讲评课,是九年级教学中最常用的几种课型。

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中要求学生掌握计算的解题格式,在解题步骤的讲解中利用白板的遮屏功能,使事先备好的解题步骤按需要逐渐呈现,老师讲解起来很从容、很轻松,学生听着也新奇、快乐;学生板演解计算题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用屏幕批注功能,实现面对全体学生的面批面改,更及时、直接的暴露出学生解题过程中产生的错误并予以纠正,容易形成正确的解题方法。讲课结束时利用屏幕的漫游功能对教学的全过程进行回顾,促进学生按照认知的顺序整体把握一节课所学内容。

组装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学生从资源库中找仪器利用拖放功能进行模拟组装,相当于学生在实验室中面对所有的仪器和药品独自实验。而以往的多媒体教学只能是老师设置几种仪器,或实物摆放在讲台上或图片展现在屏幕上,因为仪器是老师事先准备的,所以得有限的,所以模拟实验室的真实情景的教学是不能实现的。白板的这一功能很大程度的增加了实验的开放性,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

老师交流时对某位老师的某段教学有争议时,屏幕录像功能帮助我们再现课堂实况。

由于交互式白板继承和发展了黑板的书写功能,同时又克服了多媒体投影幕只能用于展示的缺点,在以互动方式展示教学内容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到讲台上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能够有效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活动之后老师们对白板独到的交互功能有了更新的认识。

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深深地感觉,国家对教育技术的投入与基层教学对现代教育装备的使用有着很突出的矛盾,昂贵的设备无人使用就遭淘汰的现象比比皆是,形成教育独有的浪费景观。笔者认为,教无定法,但是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必须尽可能的发挥现有设备的功能,使教育的投入真正转化为学生成长的助力器,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参考文献:

《初中化学教学参考》2010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 上册

第五篇:常态化多媒体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研究

常态化多媒体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研究

信息组芦斌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规模在中国的不断高速扩大,信息技术对现代人生活、工作的深刻改变,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入中学课堂教学已从理论走向实践,走向发展,对信息技术、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已成为学校的教学常态。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应用多媒体教学是新课程提高教学的必然途径,是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效手段。

我们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环境多是安装了多媒体广播系统的计算机网络教室,也为我们多媒体课堂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如何能在日常教学中用好多媒体让它更有效地、更便捷的为教学服务,这是我们必须探索的问题。

信息技术教学的核心是要求一切以学生为主,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新的教育理念(建构主义理论)要求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既注重教师的导,又注重学生的学两方面有效结合起来,从而优化整个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新的教育理念带来教师职能的变化,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多媒体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如何合理的应用多媒体于信息技术日常教学是我们关注的问题。

1、多媒体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应用原则

1.1辅助性原则

多媒体只能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不管计算机发展到什么水平,它始终不能取代教师的作用,只能辅助教师的教,辅助学生的学。用机器取代教师,对学生实施目中无人的教学,这种设计思想,既违背了教学规律,又违背了国情。对信息技术教学,不能过分夸大多媒体的作用,更不能让它替代教师的应有的创造性工作,我们不能抛弃传统教学法中的合理有效的东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是多媒体课件所无法取代的。

1.2适宜性原则

适宜就是合适和相宜。所谓合适,就是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要找到落脚点;所谓相宜,就是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要找到切入点。

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时候不用呢?这都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教师的实际、学生的实际来加以考虑。当学生因生活阅历的限制,无法想象课文中所述的实景、实物时,我们也可以用多媒体手段来加以弥补。当教师和学生因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不能用常规教学手段解决教学问题时,我们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当形象思维发生偏差时,我们可以用影像来纠正;总之,要因需而用。多媒体的选择与使用要做到:

其一,依据教学目标。每个知识点都有具体的教学目标,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常需要使用不同的媒体去传递教学信息。例如:在学习算法与程序设计时,为了达到让学生了解“汉诺塔”问题的解决方法,我们可以用放映速度可控的动画来模拟盘子的移动全过程,这让原本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的演示过程,在几十秒的时间内完成,而且演示过程方便

重复,这时动画的作用是其他媒体所不能取代的;又如:在信息安全知识的学习中,可以用视频短片形式将学生平时不曾经历过的有关信息安全事例展现给学生,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提高学生信息安全的意识。

其二,依据教学内容。各章节内容不同,对教学媒体的使用也有不同要求。

其三,依据教学对象。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接受能力不一样,选用教学媒体时必须考虑他们的年龄特征。高中学生抽象逻辑思维明显占优势,并向理论型抽象逻辑思维发展,多媒体呈现时再以直观形象代替形象思维就是不适宜的;

其四,依据教学条件。教学中能否选用某种媒体,还要看当时当地的具体条件,其中包括资源状况、经济能力、师生技能、使用环境、管理水平等因素。

1.3 实效原则

实效:实际的效果。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重在构建有利的教学环境和认知工具,促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发展。

1.3.1 信息技术促进自主能力的发展

自主能力是指学习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定向和自我监控的能力,它对学习产生方向性、控制性的影响,是形成各种能力的基础。电子学习档案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自控和反思能力的发展。

电子学习档案就是利用计算机媒体为学生建立成长记录档案。成长记录袋是指用来显示有关学生成就或持续进步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作品、评价结果以及其他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集。建立电子学档,为学生学会如何评估自己的学习情况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具体方法,并通过对成长记录档案袋的制作过程,学生领悟到“学习成绩”“学习过程”和“态度情感”的重要性,从而有效地发展自主调控能力。

1.3.2 多媒体技术促进探究能力的发展

多媒体可以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多媒体的交互性为交流和反馈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学生可以在多媒体创造的教学环境中进行探究学习,互动交流;此外,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的结合,使学生的探究活动摆脱了时空的限制,使他们的思维活动从简单机械的劳动中摆脱出来,使他们对信息表征与发布的形式的变得丰富多彩。在探究式教学中,不能完全将学生置身于一个没有援助的、完全陌生的环境中去让学生发现或创新。创造的教学环境应该是适合学生实际能力的、可调控的、问题设置适宜的,能够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

1.3.3 多媒体技术对合作能力培养的作用

多媒体技术对合作能力培养的有效作用是开展基于电子作品的教学活动。在教学中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设计问题和任务,如用Word做的语文小报、用Excel做的统计报表、用窗口画板做的画图、用PowerPoint做的演示文稿、用Flash制作的动画、用VB设计的小游戏、用Frontpage制作的主页等。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将自己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的结果运用于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资源表达出来,制作出电子作品。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鲜明的时代发展特点的课程,其目标是让学生能够自如地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基于电子作品的教学模式就是一种学生合作的教学模式,它的提出是基于多元智力理论、合作学习理论

和建构主义理论。鼓励学生以多种方式建构和交流知识,主要以协作工作、参与多样学习和反思性思考为主。电子作品创作有助于激励学生协作学习,学会合作的技巧,明白团队工作的价值。电子作品创作促使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学习和应用知识,使组织能力、交流能力、设计能力、反思能力和研究能力得到提高,有助于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工作的需求。

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引导的方法包括: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要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和补充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切忌直接对学生进行灌输。

1.4 效益性原则

我们设计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其目的就是在单位时间里获取最好的教学效果。如果不考虑这一点,我们的设计就会出现偏差。例如有的教师制作的课件只考虑了如何的精美,在细节上不惜工本,既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浪费了编制者大量宝贵时间。有的课件求大求全,完全不考虑学生的需求,课堂教学的容量,浪费了大量的资源。让课件变得简约、实用,既是教学的需求,也是减轻教师的劳动,获得最佳效益的需要。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要系统全面地掌握教学设计思想,科学的设计自己的多媒体课件,认真地选择多媒体课堂教学策略和方法,理性的实施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多媒体在课堂教学的作用。

2、在实施常态化多媒体教学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及对策

为了能把多媒体技术适时、适量地应用于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师往往需要花很多时间进行媒体设计、资料收集及课件加工,因为现在现成的信息技术的课件极少,连半成品的课件都没有,这无疑降低了教师使用多媒体的积极性,所以探索最简便的方式,让多媒体技术以快捷的方式进入日常教学中,提高多媒体的使用效率。

首先,要重视集体的力量,落实集体备课,如今网络技术为网络集备提供了很好的条件,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之间互相交流教学经验,共享教学资源,群策群力,事半功倍;其次,要积极建立多媒体教学素材库。其实更多的情况下,日常教学中我们不可能也无需每课必用课件,只要在我们需要的时候,适时无痕地展示多媒体技术带来的意外惊喜,同样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更需要半成品“组装”的多媒体课件加工形式。因此,半成品多媒体教学素材库的建立,可以帮助教师节省许多收集资料及课件加工的时间。

其次,可以建立电子教档,把教师个人进行多媒体教学的过程、教学结果以及对实施过程的反思记录下来,与同行共享,促进多媒体教学的水平的提高。

总之,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手段引入教学活动以来,其巨大的优势有目共睹,但是,我们只有正视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把握原则,不断改进,不断提高,才有可能使我们的教学水平更上一个层次,更上一个台阶。

下载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教学整合研究(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教学整合研究(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信息技术分层走班教学研究

    高中信息技术分层走班教学研究 【摘要】在本文中,笔者结合分层走班教学的相关内涵,对如何在高中信息技术中应用分层走班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促进分层走班教学在......

    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对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信息技术也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本文立足于当前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现......

    信息技术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课教学是一个特殊的教学过程,既要向学生传播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科学知识,又要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我校课程与教学研究

    我校课程与教育教学研究 我校是湖南省最早招收智力障碍学生的学校,启智部创办于2000年9月,十年的风风雨雨,十年的坎坷,我校智障教育也犹如一颗嫩芽茁壮成长起来了,现已将自己的教......

    汉语拼音教学研究与实践

    汉语拼音教学研究与实践 一、关于汉语拼音教材的编排 目前正在全国38个实验区分别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三套实验教科书,为体现课......

    大数据时代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研究

    大数据时代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研究 作者:叶巧蕊 于2017年4月发表于《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本文着重分析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发展问题和发展条件,并结合作者的教学应用来分......

    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语文探究式教学研究

    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语文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 宁县四中 尚小银 【摘 要】: 为了更好地改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式教学应运而生。本文从语文课堂教......

    大数据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研究

    大数据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研究 【内容摘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使得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变得更加快捷,海量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可以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更加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