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属于初中《生物》必修教材的第一本书,本册教材打破了“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充分考虑了生物科学发展、学生发展需要和社会需求,构建了全新的“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本册教材精选和串联了生物科学重要知识和理念,符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并且精选教学内容减少了重复,降低了难度,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让学生主动参与,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最核心和最关键的环节。
本册教材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有以下特点:(1)突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2)安排了系列化、多样化的科学探究活动;(3)注重科学方法的教育;(4)重视能力培养的梯度设计;(5)注重对生物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适当删减需要单纯记忆的知识;(6)注意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
下面就七年级生物学上册教材作具体分析。
一、知识体系
本册分三个单元,分10章20节内容。建议课时为37课时。主要学习有关生物圈,细胞结构、细胞生活、植物种类及植物与生物圈关系的基础知识(包括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等)。包括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知识要点:本单元分为二章。第一章通过观察和调查,了解生物的特征,区别生物和非生物。本章重难点:重点:
1、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2、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二章通过较多的科学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依存的关系,初步认识生态系统,了解生态系统的成分,理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认识到保护生物圈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本章重难点:重点:
1、生物圈为生物提供的基本条件。
2、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3、体验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难点:
1、收集和分析资料。
2、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本单元共安排了2个实验探究:
1、调查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
2、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体现了培养学生从简单入门,尝试观察、实验、调查以及资料分析的基本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尝试在科学探究中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以及学习测量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初步形成养成探究的思维习惯。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知识要点:本单元分为二章。第一章练习使用显微镜,制作临时装片,通过观察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从而归纳出细胞结构的共性以及动植物细胞的区别绕细胞是构成生物体功能的基本单位,讲述细胞的生活。说出细胞含有的物质,以及细胞各结构的功能,认识染色体、DNA与遗传信息的关系,阐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本章重难点:重点:
1、练习使用显微镜
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异同点。
4、细胞从外界获取能量的方式。难点:
1、显微镜的使用。
2、细胞从外界能量获取
0 / 3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材分析 的方式,细胞膜、叶绿体和线粒体以及细胞核的功能。第二章引导学生建构关于生物体结构层次的知识框架。识别动物体及植物体的几种基本组织,说明其结构层次,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说明单细胞生物是依靠一个细胞完成生命活动,认同细胞构成生物体的观点。本章重难点:重点:
1、细胞的分裂及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2、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3、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及生活。难点:
1、细胞、细胞核、染色体、DNA之间的层次关系
2、植物体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本单元共安排了6个实验探究:
1、练习使用显微镜、2、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3、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4、制作动物细胞模型。
5、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
6、观察草履虫。本单元通过大量的实验和一个模拟制作,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拉进与学生的距离。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显微镜的基本操作技能,而且通过制作临时装片等重要手段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知识要点:本单元分六章。第一章让学生了解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它们的主要特征、生活环境、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本章重难点:重点:
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特点以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2、认识并区别种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3、种子的结构。难点:
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2、种子的结构。第二章介绍被子植物的一生,阐明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开花和结果的过程。本章重难点:重点:
1、种子的萌发。
2、幼根的生长、芽的发育以及植物的生长。
3、花的基本结构。
4、受精的基本过程。难点:
1、种子的萌发条件。
2、幼根的生长及芽的发育。3花的结构及受精过程。第三章阐明水是绿色植物生存的必需条件,体会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认识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已及植物通过根部吸水和蒸腾作用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本章重难点:重点:植物的蒸腾作用与水循环。难点:
1、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2、绿色植物怎样参与水循环。第四章通过实验理解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讲述绿色植物已经其他生物对有机物的利用。本章重难点:重点: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及条件。难点:光合作用的过程。第五章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概念,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本章重难点:重点:
1、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
2、光合作用的实质及在农业上的应用。
3、呼吸作用的原料和产物。难点: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质以及在农业上的应用。
2、第六章了解我国主要植被类型和面临的主要问题,认识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重要意义,形成爱绿、护绿的意识,积极参加绿化祖国的活动。本章重难点:重点:
1、我国植被的类型。
2、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难点:培养学生的环境安全意识。
本单元共安排了7个实验探究:
1、观察种子的结构。
2、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3、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4、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
5、观察叶片的结构。
6、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7、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须的原料吗? 3个演示实验:
1、比较玉米幼苗在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中的生长状况。
2、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3、以种子萌发为例,探究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2个课外实践:
1、对某种植物进行无土栽培。
2、参加当地的绿化活动。1个设计活动:绿化校园的设计活动。本单元的学生活动非常丰富,数量大、类型多、有梯度。这些活动的安排,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本册内容在生物学习中的作用
本册教材安排了课外阅读资料14篇,以拓展视野,帮助学生认识生物学的价值,渗透人文精神。其中与“科学技术社会”有关的8篇,反映三者间的互动关系,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价值观;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3篇,反映生物学与职业的联系,帮助学生认识学习生物学的意义;科学家的故事2篇,反映科学发展的过程,帮助学生认识科学的历史和本质;生物学与文学的1篇,反映生物学与文学意思的联系,渗透了人文精神。并且本书插有大量图
/ 3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材分析
片,比较客观的反映了生物学知识,使学生易于理解,加深了印象,非常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的每个章节都安排了练习题,这一系列题目不仅是对课堂知识的巩固与练习,而且注重利用生物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有利于引导学生将生物学知识与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联系,利用生物学知识解决问题,在加强引导学生的知识迁移和发散性思维,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同时,也体现环保知识的渗透,注重体现科学与人文的沟通和融合。
三、总结与反思
通过对本册教材的阅读与学习,我们比较清楚地熟悉了教材内容及知识体系。以上的教材分析是我们阅读教材后参考《生物学教学论》中的“生物学教材分析”章节、参考网上资料以及吸取其他小组分析优点后总结出来的。在教材分析的过程当中,我们遇到了许多问题,比如根据课程标准如何准确地找到本章节的重难点;基于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又如何设置课堂环节以高效的达到教学目的;如何把较厚的教材解读成几千字篇幅的文章;教材中设置的思考题、课外活动等体现了什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等等......而这些问题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小小的挑战,尤其是对于以后刚走上讲台的我们如何较快地适应教师的角色并且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教师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所以我们现在不仅要努力增长生物及其综合性知识,而且要认真学习教师技能,培养教师职业道德素养,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教师做足够的准备。
/ 3
第二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材分析
七年级生物学教材是遵循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根据国家“生物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从装帧方面看,就像一本精美的彩色画报。从内容方面看,它突出了科学性,加强了直观性,增强了趣味性,注重了灵活性,显示了实用性。它较好地体现了编写者的创新意识,展示了近年来教育改革方面的最新成果,充满着时代气息。结构体系的目标明确,形式生动活泼,贴近学生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学内容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语言贴近学生;同时,注重生物学与不同学科知识的联系和综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材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有以下特点:(1)突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2)安排了系列化、多样化的科学探究活动;(3)注重科学方法的教育;(4)重视能力培养的梯度设计;(5)注重对生物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适当删减需要单纯记忆的知识;(6)注意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
下面我就七年级生物学上册教材的目标体系、知识体系、活动体系、图表体系、阅读体系、检测体系6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目标体系
每一章的学习目标和章的小结,应该是相互呼应的;在本册的教师教学用书中都有每一节的教学目标,供参考。教学中要注意落实多元化、多层次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都得到发展。特别是在备课、钻研教材时,要深入挖掘教材中隐性的目标因素。学习目标的确定,要注意不同层次的要求,请参考《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后的附录“学习目标的说明”。其中,知识性的目标分为了解、理解和应用三个水平的要求;技能性的目标分为模仿、独立操作两个水平的要求;情感性的目标分为经历(感受)、反应(认同)和领悟(内化)三个水平的要求。教学方案中应尽量用行为动词来表述学习目标。
(二)知识体系
本册分三个单元,分12章26节内容。建议课时为37课时。主要学习有关生物圈,细胞结构、细胞生活、植物种类及植物与生物圈关系的基础知识(包括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等)。包括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知识要点:本单元分为二章。第一章通过观察和调查,了解生物有别于非生物的共同特征已经我们身边的生物。第二章通过较多的科学探究活动,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依存的关系,初步认识生态系统,理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认识到保护生物圈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知识要点:本单元分为四章。第一章练习使用显微镜,制作临时装片,通过观察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从而归纳出细胞结构的共性以及动植物细胞的区别。第二章围绕细胞是构成生物体功能的基本单位,讲述细胞的生活。说出细胞含有的物质,以及细胞各结构的功能,认识染色体、DNA与遗传信息的关系,阐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第三章侧重引导学生建构关于生物体结构层次的知识框架。识别动物体及植物体的几种基本组织,说明其结构层次,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说明单细胞生物是依靠一个细胞完成生命活动,认同细胞构成生物体的观点。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知识要点:本单元分六章。第一章让学生了解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它们的主要特征、生活环境、与人类之间的关系。第二章介绍被子植物的一生,阐明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开花和结果的过程。第三章阐明水是绿色植物生存的必需条件,体会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认识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已经植物通过根部吸水和蒸腾作用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第四章通过实验理解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讲述绿色植物已经其他生物对有机物的利用。第五章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概念,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第六章了解我国主要植被类型和面临的主要问题,认识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重要意义,形成爱绿、护绿的意识,积极参加绿化祖国的活动。
(三)活动体系
本册共安排了各种类型的活动57个,包括观察与思考9个,资料分析7个,探究6个,实验8个,演示实验4个,调查3个,设计1个,模拟制作1个,课外实践5个,进一步探究5个,技能训练8个。第一单元从简单入门,尝试观察、实验、调查以及资料分析的基本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尝试在科学探究中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以及学习测量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初步形成养成探究的思维习惯。第二单元通过大量的实验和一个模拟制作,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拉进与学生的距离。第三单元的学生活动非常丰富,数量大(有30多个)、类型多(每一种活动均有)、有梯度(如探究活动,前3个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制定探究计划并完成探究活动,学生可从不同的侧面获得科学方法的训练,且难度逐渐加大,最后一个探究活动难度最大,是在前3个探究活动的基础上由学生独立设计并完成探究活动的)。这些活动的安排,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图表体系
本册教材安排了有图名的图95幅,加上小图和其他体系中的图,共188幅图。另外,还安排了10个表格。这些图表是服务于知识和活动的,非常有利于激发七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阅读体系
本册教材安排了课外阅读资料14篇,以拓展视野,帮助学生认识生物学的价值,渗透人文精神。其中与“科学技术社会”有关的8篇,反映三者间的互动关系,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价值观;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3篇,反映生物学与职业的联系,帮助学生认识学习生物学的意义;科学家的故事2篇,反映科学发展的过程,帮助学生认识科学的历史和本质;生物学与文学的1篇,反映生物学与文学意思的联系,渗透了人文精神。
(六)检测体系
教材的“思考与练习”安排了4类题。其中简答题62题;连线题5题;判断题5题;填表题1题,共73题。检测体系中设置的一系列题目,注重利用生物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如第18页第三题解释夏日雨后蚯蚓为什么会爬到地面上来?),有利于引导学生将生物学知识与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联系;体现生物学知识在生活及生产实践上的运用(如第49页第二题,公安部门得到一份生物样品,你如何鉴别它是植物体还是动物体呢?),让学生真正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问题,加强引导学生的知识迁移和发散性思维,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善于利用学生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的欲望(如第22页第二题,鲤鱼能产卵几十万粒,而一般小型鸟只产几个卵,这是为什么?),提醒学生明白,生物学知识原理无处不在;注重环保知识的渗透,注重体现科学与人文的沟通和融合(如第22页第三题,饲养山羊对环境有什么影响?),有利于学生精神领域的全面发展;体现学习策略的指导,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精心处理,使之条理化,结构化(如第27页练习题1,生态系统组成图解),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归纳和整理。体现“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理念,并体现科学与人文的沟通和融合,利于学生精神领域的全面发展。
本册教材趋向人本化、人文化、人性化、生活化、综合化、信息化、个性化、立体化、过程化和主体参与化。突破“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突出“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体现了基础性,讲究了实效性,突出了时代性和求新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加深对课程理念的理解,提高贯彻课程目标的自觉性,组织好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加强和改进生物学实验教学,努力开创生物教学的新局面。
第三篇: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分析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人教版上册教材简析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
成长的节拍 第一课
中学时代 第一课时
中学序曲 第二课时
少年有梦 第二课
学习新天地 第一课时
学习伴成长 第二课时
享受学习第三课
发现自己 第一课时
认识自己 第二课时
做更好的自己
第二单元
友谊的天空
第四课
友谊与成长同行 第一课时
和朋友在一起 第二课时
深深浅浅话友谊 第五课
交友的智慧 第一课时
让友谊之树常青 第二课时
网络交往新时空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六课
师生之间 第一课时
走近老师 第二课时
师生交往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一课时
家的意味 第二课时
爱在家人间 第三课时
让家更美好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第八课
探问生命
第一课时
生命可以永恒吗? 第二课时
生命的敬畏 第九课
珍视生命 第一课时
守护生命
第二课时
增强生命的韧性 第十课
绽放生命之花 第一课时
感受生命的意义 第二课时
活出生命的精彩
第一单元教学重难点
中学生活是新的起点;中学时代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少年有梦的重要性;学习没有终点;学习点亮生命;正确人生自己的重要性;正确人生自己的途径;接纳自己的方法;如何欣赏自己;如何坦然做自己。难点
今天的少年应该有怎样的梦想;怎样拉近梦想与现实的距离;学会学习;怎样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怎样做更好的自己。
第二单元教学重点
友谊的重要性;建立友谊的方法;呵护友谊需要把握彼此的界限和分寸;怎样呵护友谊;网上交友的利与弊。难点
友谊的特质;竞争与友谊的关系;朋友相处要坚持原则;在网上交往;要具有自我保护意识;慎重交接网友。
第三单元教学重点
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今天的教师要具有的素质;教学想长和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的含义;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如何孝敬父母;体味亲情;为和谐家庭做贡献。
难点
教师不同风格产生的原因;怎样尊重和接纳不同风格的教师;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对我们的要求;在中华文化中,家有着深厚的意味;产生爱的碰撞的原因,和父母沟通化解亲子矛盾。
第四单元教学重点
生命是短暂的;生命是接续的;在生命传承中人生和面对自己的生命;对生命的敬畏情怀;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救常识;谨慎处理生命关系,生命问题,尊重,善待他人生命;爱护身体,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挫折时难免的;挫折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如何获得生命的意义。难点
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热爱生命;生命的传承不仅是身体的生命传承,更有注重精神上的传承;珍惜自身生命与关爱他人生命的关系;面对挫折的不同态度带来的不同结果;如何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怎样的生命才是有意义的。
第四篇: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试卷分析
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试卷分析
林西陆
一、试题分析:
这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重点突出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实际应用能力,综合理解能力和实验的能力。就试卷内容来看,题量比较适宜,难易程度体现了教材的重点、难点,没有偏题、怪题,覆盖面比较广,知识点多且灵活,更能与生活实际中的问题和国家发展的目标密切结合。促进学生更加积极地学好生物。对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能力有所帮助。试题的导向有利于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有利于生物新课程的实施。
二、卷面分析:
1、选择题共30个,占60分。其中14题和20题,考查的知识点较易,但是都较难从题干挖掘解题信息,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较差的同学,基本上这两道题,很难选出正确答案。17题,实际上是考查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共同点,这与以往考查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不同,并且考查形式较为灵活,要求我们必须还得先弄清楚玉米,豌豆,油松和雪松都是什么植物,这与我们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很多学生学习生物仍然停留在死记硬背,并没有理解。这样的考查方式,有助于调整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5题,个人觉得将题干“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储存在”改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化学能储存在”,会更妥当。26题考查学生的知识面,要求学生要广泛涉猎知识点。29题,较难且较复杂,要求学生要有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和结构,对于学习能力较差,学习较被动的学生来说,基本上做不出来,同时也要求教师,平常要注重对学生强调知识框架和结构。其余的选择题,都较为简单并且直观,在平常教学和复习当中都强调的次数都较多。
2、非选择题共40分,本大题分为四大题.其中31题是连线题,32题是关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看图填空题,33题是识别动植物细胞结构图的填空题,这三个题在平常教学和复习当中强调的次数较多。34题为实验探究题,这个题跟书上的实验题类似,平常强调得也较多。对于刚刚进入初一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学生在平常学习当中接触这类实验题的次数也不多,如果没有掌握好实验的基本原理,理清楚实验思路,还是难以顺利解答。但是,对于那类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这种题只是“纸老虎”,所以在这次期末统考中,满分的同学有好些个。
三、成绩分析:
本次生物期末考试七年级参加考试882人,合格705人,合格率80%。优秀344人,优秀率39%。平均分72.33,最高分100分,最低分12分。
四、答题中学生存在的问题:
1、字母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错别字较多。与学生写字基本功较差有关。
2、基本概念掌握模糊不清,基础知识不牢固,学习不够系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与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态度不够端正有关,部分学生偏科思想严重,认为生物学平时不用学,考试之前背练习册就可以了,还有的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生物学的方法,对生物学知识不理解,死记硬背,这些与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有关,与平时达标检测反馈不及时有关,与平时训练和巩固练习少都有关系。
3、审题能力差,不能提取题目中的隐含信息,不能依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对题意一知半解就凭经验或印象答题。与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较差有关,不会找关键词,不会总结中心意思。
4、语言表达不规范,表述混乱,词不达意,生物专用词语书写错误较多。与平时训练少有关。
5、应用生物学知识迁移的能力差,不能与社会、生产、生活相联系,缺乏生活的基本常识,对基础知识在新情景下不能正确应用,对问题不善于分析。与学生平时不参加生产劳动、脱离实际生活有关,学习方法不得当,不会灵活运用,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守旧有直接的关系。
6、对实验重视不够,科学探究和实验技能很差。所以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很差。
五、教学建议:
1、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对生物学科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的学习,重视教学过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效率。
2、加强知识与实际的联系与探究。教学中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把知识放到实际问题情境中来学习,让学生在问题情景中结合自身体验来思考问题,讨论交流,寻求解答途径。
3、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进行识图、析图和答题训练,训练学生能用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准确答题。
4、加强对学生的练习册和作业的督导,规范学生答题,平时就注重培养学生用专业的词语答题,培养他们的生物科学思维。
5、在教学当中,注重重点知识反复强调,抓住课堂的最后两分钟,强调当堂课的重点内容。也要抓住课堂开始的两分钟,回顾上节课的重点知识。
6、在讲解试题时,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如何挖掘题干关键信息。并且,平常要尽量将生物知识和现象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7、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增加实际操作的教学环节。即使条件不允许,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了解实验操作步骤,这样有利于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第五篇:七年级上册生物试卷分析
七年级生物试卷分析
本套期末考试卷以测试学生基础知识为主,同时也兼顾对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试卷作答上对学生语言组织能力方面作了要求。整套试卷知识覆盖面广,没有偏题,试卷难度适中。
一、试题分析
1、试卷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
整份试卷基本涵盖了学科的主干知识,以教材为依托,以课程标标准为依据。以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知识点分布比较广,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具有综合性,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2、考察探究实验
生命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科学试验,培养生物学科学素养离不开生物学实验。试卷最后一题35题测定花生、大豆和玉米中所含能量大小的实验,此题为一开放性试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及推理能力,重视培养学生操作实验的严整性和生物实验中控制变量的应用分析,通过语言文字组织等多方面的能力综合运用,解决实际问题。此题为一拉开档次的试题。
3、一题多点,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综合题的32、34题,均是一题考查多个知识点,打破学生只针对一个知识点的死记硬背,要求学生对多个相联系的知识点的灵活应用。此题也是一拉开档次的试题。
二、答卷分析 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还不够十分地牢固,有些基本概念和理论分辨不清,差异较小处往往会迷惑,学生对多个知识点联系的考查不知从何处入手;(2)分析理解能力欠缺,对问题理解得较为肤浅,审题能力较弱,简答题回答不全或“跑题”现象严重,说明这方面的能力训练不够;
(3)实验技能和实验操作考查上失分较多,部分同学对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不够理解;
(4)语言组织混乱,文字表达不清。
三、试卷建议
1、试卷答案中第一题选择题的第4题和第13题答案错误,第4题答案应为C,第13题答案应为C。
2、生物实验试题太少,没有对问题性实验试题的考查。
3、本试卷没有对社会问题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