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教案说课稿

时间:2019-05-15 03:19: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孔雀东南飞教案说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孔雀东南飞教案说课稿》。

第一篇:孔雀东南飞教案说课稿

孔雀东南飞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及课本剧的研究,使学生准确、全面、深刻地理解刘兰芝、焦仲卿爱情悲剧的根源,深刻认识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培养学生正确的爱情观以及人生观。

2、学习叙事诗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表现主题思想。

二、教学重点:准确、全面、深刻地理解刘兰芝、焦仲卿爱情悲剧的根源,深刻认识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培养学生正确的爱情观以及人生观。

三、教学方法:讨论,总结

四、教学过程

(一)、补充介绍:(1)“乐府”本是汉武帝时设立的音乐机构。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之用。它所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玉台新咏》由南朝陈朝徐陵编选,是《诗经》、《楚辞》之后最早的一部古诗总集。

(2)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诗歌的发展,《孔雀东南飞》与《诗经》、《涉江》有什么不同?(《诗经》、《涉江》是抒情诗,《孔雀东南飞》是叙事诗。)

叙事诗和抒情诗的主要区别在于:抒情诗,作者直接借景(或物)抒情。叙事诗借助于故事情节塑造的人物形象,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表现诗歌的主题思想。让我们循着叙事诗这条表达主题的线索,来读这一首长篇叙事诗。古诗也常常寓抒情于叙事。(3)“比兴”手法。《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赋”是直陈其事,“比”是比喻,“兴”是由一事物引出另一事件。这种手法后人写诗常用,且“比兴”可合用。本诗说的是焦仲卿与刘兰芝的婚姻被焦仲卿母活活拆散,最终造成的悲剧,开头用“比兴”手法落笔。这种手法在《诗经》的首篇《关雎》中就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为雎鸠鸟在河中央的小洲上关关地鸣叫,美丽贤惠的姑娘啊,是君子的好匹配,作者用雎鸠鸟互相鸣和,引出男女相爱。

(4)如果说《诗经》中的民歌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传统中的源头,屈原的《涉江》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那么,《孔雀东南飞》属于哪一种?

明确:本诗以孔雀失偶起兴,以鸳鸯双飞作结,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而中间叙述焦、刘爱情悲剧,则多用现实主义描写手法。统观全文,作者使开头、中间、传统很好地结合起来,组成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这是一篇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机结合的杰作。

(二)内容整理:

1、第一段:用孔雀东南飞,每五里便徘徊不进的现象,暗示夫妻离散,恋恋不舍。

2、第二段:写刘兰芝自述痛苦的心情,仲卿为兰芝求情,却遭焦母拒绝。

3、第三段:(两情同依依为止):兰芝告别焦家,夫妻发誓互不相负。

4、第四段:(郁郁登君门为止)写兰芝汇价后有媒人来求婚与哥哥的逼婚。兰芝口头上答应,而实际已决定自绝。

5、第五段:兰芝与仲卿以死殉情,并以此作为对封建礼教的抗议。

(三)、学生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读诗文的自行请归和夫妻话别场面。这几位同学的朗读把一对恩爱夫妻生离死别的场景展现在我们面前。大家想没想过:好好的一对恩爱夫妻,为什么会有如此的结局,是谁之过?下面大家就以下问题分组讨论。讨论题目: 1.刘兰芝的人品:性格如何?

2.焦仲卿的性格特点怎样?你对他的态度如何? 3.如何看待刘兰芝再嫁?她是否对爱情不忠贞? 4.婆母为什么遣走刘兰芝?她是怎样一个人?

5.既然焦仲卿、刘兰芝能以死明爱,为什么不一起出逃?假如你是他的话你会怎么做?

(四)、学生争辨、教师引导 第一组:刘兰芝的人品性格如何?

一类:刘兰芝是个好媳妇。她形丽貌美(第9自然段);聪明能干(第2自然段);善良友爱(第10自然段);坚贞不屈、忠于爱情(第1、10自然段)(从诗句中提醒)

二类:刘兰芝不太好。她表面温顺,实则倔强,是用于软办法气婆婆,还敢在婆婆面前自行请归。婆婆和她心里有结,也不开诚布公的谈开,被休,自找的。

教师引导:虽说刘兰芝是嫁到焦家的媳妇,可她必竟是人呀,人是有尊严的。她为什么敢自行请归?用“忍无可忍”这个词语概括不知同学们是否同意?

第二组:焦仲卿的性格特点是怎样的?你对他的态度如何?

一类:软弱无能。虽爱妻却怕母,说话不算,在刘兄逼兰芝改嫁之前还没把兰芝接回。在兰芝再嫁之前还讥讽她。

二类:是个好人。既孝顺母亲又疼爱妻子。没接回兰芝,只是还未想出更好的办法。

对焦仲卿的态度可能会有同情、可怜,甚至气愤的。

教师引导:焦的性格是有懦弱的一面的。这和他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是有极大关系的。

第三组:如何看待兰芝再嫁,是否她对爱情不忠贞?

嫁不嫁根本不由她。她答应再嫁,也并不能说明她对爱情不贞。原因:

1.兄长逼迫。受封建思想教育的她,不便违兄命,何况她那时寄人篱下。

2.表面答应内心绝望。从她的言行可见:“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晻晻日欲冥,愁思出门啼”,“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这正表现出刘兰芝的外柔内刚,忠贞于爱情,宁死也不屈服于焦母、刘兄等人的逼迫。

第四组:婆母为什么遣走刘兰芝?她是怎样一个人?

她专横霸道,无人情味。她是一家之主,一切都是她说了算。对于儿子的媳妇,她喜欢就娶,不喜欢就休。如果不是她硬要拆散这对恩爱夫妻,这一对夫妇也不会有命归黄泉的结局,可见他是亲手杀死儿子、媳妇的刽子手。当儿子以死暗示她时,她仍不思悔,可见她的封建家长思想根深蒂固,所以说她是亲手杀死儿子的真凶。

遣走刘兰芝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随着时间的流逝,生活中难免有摩擦,婆婆逐渐地不喜欢她。2.小夫妻恩恩爱爱,老太婆妒忌。

3.刘兰芝虽然温顺,能干,但骨子里有倔劲,不讨老太婆喜欢。

第五组:既然刘兰芝、焦仲卿能以死明爱,为什么不一起出逃?如果你是他的话,你会怎么做? 那时的社会,那样的时代,所有的人都受的是封建思想、封建礼教的教育。一是他们不会逃,二是他们要逃的话能逃到哪里去,哪里会容得下一对具有叛逆精神的人?他俩只能成为封建社会的牺牲品。现在可不同了,因为时代不同了„„

五、联系《红楼梦》中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宋朝大诗人陆游、唐婉的爱情悲剧,总结导致封建社会爱情悲剧的社会根源。

在封建社会里,青年男女追求幸福的爱情是不易的,因为他们会受到封建势力的种种干涉。要追求幸福必须斗争!现今的社会打破了封建枷锁,青年们恋爱自由、婚姻自由,且受法律保护。

学生两大组辩论 问题一:

女生是检察官,认为焦母、刘兄是杀害刘兰芝、焦仲卿的凶手,要求判处他们死刑。男生是焦母、刘兄的辩护律师,为他们辩护,争取减刑。小结:

1.焦母、刘兄表面上看是杀害刘兰芝、焦仲卿的凶手,实际上他们也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2.拆散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并非其本意,他们主观上的愿望还是希望维护自己亲人终身幸福,但是,客观上他们失败了。

3.问题的深刻性在于:兰芝、仲卿毕竟是通过他们的手直接害死的。他们在作为受害者的同时,也成了封建礼教的帮凶。

4.这种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力量,正是当时封建制度罪恶本质的必然反映。

问题二:

你是赞成刘兰芝、焦仲卿私奔,还是赞成他们殉情,请分别阐述理由。(同时打出幻灯)学生辩论后,教师小结 小结 :

1.私奔有其合理性。毕竟生命是最可宝贵的。既保全了性命,又得到了爱情,何乐而不为。2.殉情也有其必然性。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私奔者恐怕很难有美好的结局。

3.殉情能坚守住爱情的誓言,能赢得人们对他们的同情尊敬,成为后代反对封建礼教、粉碎封建枷锁的精神鼓舞。

4.殉情能获得文学上和美学上的悲剧意义,成为流传千古、永垂不朽的艺术形象。

问题三:

假如你在恋爱时遇到焦母、刘兄式的人物,爱情遭到横加指责时,你将怎幺办?

对第一个问题,分男女两大组,对第二个问题,分赞成私奔和不赞成私奔两大组,对第三个问题,分选择爱情、选择父母、选择爱情和父母三大组。学生对上述三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研究。

第二篇:《孔雀东南飞》说课稿

《孔雀东南飞》说课稿

《孔雀东南飞》说课稿1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孔雀东南飞》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第三课。这一单元主要学习《诗经》、《楚辞》和汉魏晋诗歌,教学重点是在熟读、背诵的过程中领悟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了解四言诗、骚体诗、五言诗的语言特点。《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与《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是本单元的重点学习篇目。本文以刘兰芝和焦仲卿二人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成功塑造了一对具有鲜明性格特征、功能与反抗封建礼教的年轻夫妇形象,以他们的死对封建礼教进行了血淋淋的控诉。学习这篇课文最主要的任务是掌握诗的艺术特征和通过语言判断人物性格特征的能力、以及对当时社会与现实社会的种种不平等现象做出深层的思考。

(二)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因为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领悟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了解四言诗、骚体诗、五言诗的语言特点,所以我将指示目标设定为:学习诗中赋、比、兴手法的运用掌握式的艺术特色和主要人物性格特征;情感目标设定为:体会人物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所做出选择的艰难和男女主人公之间真挚的情感。另外因为新课标对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作了强调,所以我将能力目标设定为:人能够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人物性格特征,针对问题进行辩论,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在以上的教学目标中对人物性格的分析是重中之重,再加上性格分析比一般知识性学习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比较难以掌握,所以我把对此的分析作为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学法分析

本文虽然是古诗文且篇幅较长,但是故事性很强,容易读懂,所以我会让学生带问题自读课文,待学生读完后用提问法检验学生自读效果。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可以知道在学习古文时,学生的主动性较差,往往被动的接受老师所讲授的知识。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将采取提问式和探究式结合的方法,对文章结构内容字词等进行大量的提问,由简到难一步步启发学生,对人物分析时出现的问题进行全班性讨论,让所有学生参与到学习中,这样教学增加了课堂的活跃性。在讲解古文言常识的时候我会采取多媒体辅助教学,将知识呈现给学生。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因为《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并誉为“乐府双璧”而在初中的时候就学习过《

木兰诗》,为了让学生在温故的同时了解两首诗的重要地位我决定从《木兰诗》导入。我准备采用一个互动性强的导入,与学生一起做一个诗句接龙游戏,所接诗句就用木兰诗里面的句子开始,游戏结束后由《木兰诗》导出“乐府双璧”和《孔雀东南飞》。这样的导入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气氛轻松活跃,让学生在这样的一个气氛下开始古文学习。

(二)整体把握:本诗故事性强,又是五言诗,读起来琅琅上口,所以我让学生自读课文,在读的时候思考本诗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在读完后抽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个故事,检验其自读效果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然后再让学生再一个快速浏览全文提示他们按故事情节的四要素给全文划分段落层次,在这一环节学生容易给出两种答案,一种是把第一句单独列成一层,这样就分成五部分,针对这种情况我会给学生肯定的评价,同时提示故事的四要素第一是开端,开端应该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等,而第一句没有交代任何内容,所以如果分为四层就应该把第一段放在后文一起,但是如果划分五部分就可以单独列出来,然后板书文章的层次和大意。

(三)具体分析课文:这一部分相对来说是比较枯燥的,所以为了使学生的注意力保持高度的集中,我会设计大量的问题,从小序部分就开始让学生自己分析小序交代了些什么内容,明确小序的作用,再针对孔雀只出现一次导入“起兴”知识。在分析每一段落的时候穿插进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词等文言知识,我会把对人物的分析放在对段落的梳理中,这样能让学生理解的更到位,在梳理结束后再将学生所分析的`人物性格特征板书在黑板做总结,使学生对全文有一个总体性把握。

(四)总结全课:将全诗的艺术特色在多媒体上呈现给学生并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对学生的表现给以积极正面的肯定,让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刻印象的同时对自己的表现产生自信。

(五)布置作业:为了让学生课下能对本诗有更深的体会,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要表达的情感,我将给学生布置:以“假如我是……”为题写一篇1000字以下的和课文有关的作文,即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能启发学生对本文有更深层次的思考。

四、板书设计(下图)

孔雀东南飞

《玉台新咏》

乐府:汉代朝廷设置的开端:兰芝请辞刘兰芝:才貌美

音乐机构发展:兰芝归家个性美

起兴:先言他物高潮:夫妻殉情悲剧美

以引所言之物结局:两家合葬

我将板书设计为三部分,左边板书文言知识,中间板书文章层次,右边板书刘兰芝的美,这样设计使得整块黑板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学生通过板书就可以知道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孔雀东南飞》说课稿2

《孔雀东南飞》,是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的第三课。这个单元学习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这一时期产生了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上都堪称后世诗歌典范的伟大作品。《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是本单元的重点篇目。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及人物性格。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热爱。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对诗中主要人物性格的分析和把握

难点:理解刘兰芝和焦仲卿爱情悲剧的根源与意义。

二教法和学法

教法分析

这首诗歌的教法通常是:从词句的理解到人物形象的把握和主题的提炼,再到艺术手段的分析。我想将这首诗改编成小话剧,并在课内演出,将比较抽象的诗歌改编为直观性很强的话剧;同时扩展阅读空间进行比较阅读,在不同的形式转换中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人物性格和艺术特征。主要采用三种教学方法:

(1)互动教学

(2)创设情景教学

(3)比较阅读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此类诗歌时,大多是等着老师来分析,自己做笔记,缺乏主动性,在学习这首诗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诗歌的改编和话剧的表演中,作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通俗歌曲《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千般怜爱,万种柔情,相思成灰。心碎的时候,秋声格外让人悲。天若不尽人意,我愿生死相随,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大江上下,残照斜阳,万木低垂,情深的时候,哪种离别不伤悲?这次痴心赴水何时何地相会?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红尘外,柔情内,有没有断肠的泪。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但求真心以对,今生何惧何悔。

这首歌曲调低沉舒缓,非常符合原诗的意境,而屠洪刚的演唱丝丝入扣,深沉含蓄,对刘兰芝“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和焦仲卿“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的心理揭示比较细微,可以激起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也让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有初步的认识。

(二)课前检查

1对原诗的改编是否忠于原作?

2能否把握基本矛盾?

3结构安排是否合理?

(三)安排学生表演

1剧本分两部分:刘兰芝在焦府为第一幕,回到刘家为第二幕。两幕之中可各分几场,让学生分组表演。

2结尾部分处理:配乐朗诵,采用《化蝶》乐曲为背景音乐,由一位同学在背景音乐中用低缓压抑的语调来朗读:两家求和葬,和葬华山旁。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

用《化蝶》乐曲来演绎,使话剧难以表现的浪漫主义结尾得到了很好地处理。朗诵的最后四句是借用歌曲《孔雀东南飞》里的句子,既吻合原诗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意境,又表达出结尾部分人们美好的愿望。如泣如诉的配乐朗诵自然地将剧情推向高潮,让学生沉浸在音乐中,忘情于故事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演出结束后,教师提出如下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并回答。

1提问:刚才演出的小话剧中,同是感情深厚,爱情专一,敢于反抗的刘兰芝和焦仲卿有何不同?同是封建家长制的代表,焦母和刘兄的思想性格有何差异。

明确:刘兰芝对封建家长制有清醒的认识,不抱任何幻想;而焦仲卿对封建家长制有一定的幻想,性格比较软弱。焦母体现的是封建家长的`冷酷自私,专制蛮横;刘兄贪财慕势,是一个势利小人,体现了封建家长的庸俗和丑陋。

说明:该问引导学生进行同中有异的比较,以养成细微之处留心的习惯,并进而深入体会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征。

2提问:从诗歌中看,刘兰芝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她具有许多美好的品德。那么这样一个优秀女子为什么却被“遣归”了呢?

明确:诗中说焦刘二人“共事二三年”,可尚无孩子,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时代,“无后”是一个女子致命的弱点。再者作为一个独自抚养儿子寡居多年的母亲,焦母无法理解也不能容忍焦仲卿与刘兰芝间真挚热烈的爱情。

说明:这问题有很大的思维空间,可以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独立回答问题的能力。

(五)拓展延伸。

南宋时,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与表妹唐琬成婚。陆游和唐琬结婚后,生活非常幸福。但是陆游母亲对此不悦,她认为唐琬成天弹琴吟诗,不但有失妇道,而且有误儿子的功名前程。在母亲压力下,陆游被迫休妻,另娶他人,唐琬另与赵士程结婚。一日,唐琬与赵士程来到沈园,恰巧与陆游相遇,一对有情人相对无言。陆游百感交集,提笔在粉墙上留下了传世经典的《钗头凤》。唐婉再游沈园,见到这首词,和之。不久唐琬抑郁而亡,而陆游也抱恨终生。

播放这两首词的朗诵。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挹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说明:这一内容的扩展,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阅读进一步理解封建礼教对青年人爱情婚姻生活的摧残及其吃人的本质。

梁祝的化蝶,焦刘的孔雀东南飞,陆唐的钗头凤,哪个不是以悲剧结尾,哪个不沾染着青年人的血泪,从中我们就不难发现造成这一切悲剧的刽子手就是封建礼教。几千年来,冷酷的封建礼教,使无数美丽的爱情成为“牵牛织女”,化作“双飞蝴蝶”,飞出“东南孔雀”,筑就“血泪沈园”。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无数的悲剧后面,还有千百年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执着地追求。

(六)布置作业

思考:焦仲卿的母亲爱她的儿子,为什么又处心积虑地毁灭她儿子的美满婚姻?

四反思

语文教学中可以打破文体的限制,从兴趣出发,从艺术相通原则入手,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样坚持下去,就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搞好素质教育。

《孔雀东南飞》说课稿3

一、教材分析

《孔雀东南飞》是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这个单元的话题是爱的生命乐章,本单元这几篇文章,都是纯洁爱情的美丽赞歌。《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是本单元的重点篇目。

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及人物性格。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热爱。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对诗中主要人物性格的分析和把握,了解人物美,爱情美

难点:理解刘兰芝和焦仲卿爱情悲剧的根源与意义。

二、教法和学法

教法分析

这首诗歌的教法通常是:从词句的理解到人物形象的`把握和主题的提炼,再到艺术手段的分析。同时扩展阅读空间进行比较阅读,在不同的形式转换中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人物性格和艺术特征。主要采用三种教学方法:互动教学,启发探究式教学和比较阅读。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此类诗歌时,大多是等着老师来分析,自己做笔记,缺乏主动性,在学习这首诗时,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其中讨论探究,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主要采取以下的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三、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我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导入新课,激发兴趣;预习检测,了解情况;整体感知,把握脉络;深入探究,精度分析;话题作结,畅谈感受;布置作业,温故知新。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我将通过播放通俗歌曲《孔雀东南飞》来吸引学生,其歌词是: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千般怜爱,万种柔情,相思成灰。心碎的时候,秋声格外让人悲。天若不尽人意,我愿生死相随,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大江上下,残照斜阳,万木低垂,情深的时候,哪种离别不伤悲?这次痴心赴水何时何地相会?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红尘外,柔情内,有没有断肠的泪。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但求真心以对,今生何惧何悔。

这首歌曲调低沉舒缓,非常符合原诗的意境,而屠洪刚的演唱丝丝入扣,深沉含蓄,对刘兰芝“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和焦仲卿“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的心理揭示比较细微,可以激起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为本篇的学习奠下感情基调。

(二)预习检测,了解情况

我将通过对个别同学的提问默写来检查他们对生字词的的掌握和对本文的基本理解

(三)整体感知,把握脉络

我会让学生快速浏览全文,结合刚才的《孔雀东南飞》歌曲,谈谈他们对整个故事的感受。

(四)深入探究,精度分析

在深入探究的环节中,我将让会让学生以配乐分段阅读的方式深入分析诗歌中主要人物的性格,我会以一个句子为口,鼓励他们自主讨论分析。比如文章第二段“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体现出兰芝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的性格。至于本文的难点,我将对背景知识加以补充说明,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通过引导的方式,让他们掌握刘兰芝和焦仲卿爱情悲剧的根源和意义。

(五)话题作结,畅谈感受

在话题讨论的环节中,我会先通过介绍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与唐婉的故事,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阅读进一步理解封建礼教对青年人爱情婚姻生活的摧残及其吃人的本质,这么多凄美爱情故事的意义,并发表他们的看法。

(六)布置作业,温故知新

在对本文的学习后,我会让学生课下仔细查阅关于陆游和唐婉的故事,并对他们的性格进行分析。

各位考官,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的说果完毕,谢谢。

梁祝的化蝶,焦刘的孔雀东南飞,陆唐的钗头凤,哪个不是以悲剧结尾,哪个不沾染着青年人的血泪,从中我们就不难发现造成这一切悲剧的刽子手就是封建礼教。几千年来,冷酷的封建礼教,使无数美丽的爱情成为“牵牛织女”,化作“双飞蝴蝶”,飞出“东南孔雀”,筑就“血泪沈园”。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无数的悲剧后面,还有千百年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执着地追求

托物起兴:孔雀失偶(第1段)

事件起因:兰芝被遣(第2~6段)(被逼休妻)

过程发展:夫妻誓别(第7~12段)(无奈别妻)

情节延续:兰芝抗婚(第13~21段)(贤妻再嫁)

长诗高潮:双双殉情(第22~31段)(夫妻殉情)

悲情结尾:告诫后人(第32段)

《孔雀东南飞》说课稿4

在中国古代民间文学的发展历史上,有一首诗歌不仅暴露了封建门阀制度的罪恶,而且远为深广的记录了一千七百年前人民的真实感情,这就是《孔雀东南飞》。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就是这首中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以下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对这节课进行解说。

一、教材分析

《孔雀东南飞》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必修第二册第二单元的第三课。这个单元学习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这一时期产生了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上都堪称后世诗歌典范的伟大作品。《孔雀东南飞》是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是本单元的重点篇目。

古典诗歌的鉴赏训练对学生来说是个全新的概念。尽管学生在前面几课中尝试了诗歌的鉴赏,但鉴赏仍然是初步的,尚未把握鉴赏的技巧,形成基本能力,更不用说对作品进行审美鉴赏。因此教学本课,仍然是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理解性阅读、研究性阅读和欣赏性阅读,培养学生鉴赏古诗文技巧,逐步把握鉴赏规律,最终形成鉴赏能力。

整篇课文我计划用三课时讲完,我所说的这节课是教学过程中的第三课时。根据大纲以及单元学习要求,结合课程进度以及学生实际情况,我确立本课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如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部分重点词语以及铺陈排比等修辞手法的用法,把握女主人公刘兰芝的形象特征以及性格特点。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人物对话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和结合语境欣赏诗歌语言表达效果的能力。

德育目标: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封建家长制及封建礼教摧残男女青年幸福生活的'罪恶,培养学生珍爱生活,敢于和一切腐朽势力作斗争的情操。

教学重点: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提高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刘兰芝和焦仲卿爱情悲剧的根源与意义。

二、教法分析

《孔雀东南飞》是古乐府民歌,语言接近口语,而且注释较详,学生易读懂词句。因此,教学本文可从语境入手,分析人物形象,揭示主题思想。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问题的能力,根据诗歌需要反复诵读的特点,这节课我主要使用的教学方法有朗读品味法和讨论点拨法。

为使课堂教学更加直观生动,我将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三、学法分析

学生在学习诗歌和文言文时,大多是等着老师来分析,自己做笔记,缺乏主动性,在学习这首诗时,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诗歌鉴赏中来,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学生的学习中,应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学生的主要学法有:朗读法、讨论法、质疑法等。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屠洪纲的歌曲《孔雀东南飞》,由元好问的名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引出大雁殉情的故事,从而引出新课。

2、学生复述故事情节。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在于回顾上节课内容,提高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3、由悲剧性的故事情节而过渡到对人物形象的赏析。

由于课文篇幅较长,所以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按照情节的发展选择有代表性的段落来进行鉴赏。这一部分由学生小组讨论完成,教师补充总结,并且对重点词语以及修辞手法等作补充讲解。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的分析鉴赏能力。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4、由刘兰芝的人物形象过渡到对悲剧原因的分析。

提问问题:刘兰芝可以说具备了中国女子身上的所有优点,可是为什么最终只能选择“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呢?是谁造成了刘兰芝的悲剧?

引导学生从悲剧的直接制造者焦母和刘兄身上探究悲剧的深层原因,学生讨论发言之后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认识悲剧的根源。教师补充介绍著名诗人陆游和唐琬的爱情悲剧,以加深学生对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认识。

设计次环节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独立回答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5、拓展延伸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刘兰芝的自尊自立和反抗就显得尤为可贵,请同学们回忆所知道的像刘兰芝这样的女子。如《氓》中的女主人公,《梁祝》中的祝英台等。

6、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刘兰芝这个美丽而又坚强的女子,探讨了兰芝的悲剧产生的社会根源。几千年来,封建礼教、家长专制等传统文化的冷漠与残酷,使无数美丽的爱情成为“牛郎织女”,化作“双飞蝴蝶”,飞出“东南孔雀”,铸就“血泪沈园”!但以刘兰芝为代表的这些女子之所以能在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中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正是由于她们的身上有一种坚强和敢于反抗的精神,她们代表了人类对真真善美的追求,对自由、对爱情的向往,人们希望世界上更多的是天长地久,是有情人终成眷属,希望孔雀东南飞的悲剧不再上演,所以,在故事的结尾,人们让这对不幸的夫妻魂化为鸟,实现相依相守的愿望。

7、作业设计

以《兰芝,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周记。

意在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孔雀东南飞》说课稿5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孔雀东南飞》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第三课。这一单元主要学习《诗经》、《楚辞》和汉魏晋诗歌,教学重点是在熟读、背诵的过程中领悟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了解四言诗、骚体诗、五言诗的语言特点。《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与《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是本单元的重点学习篇目。本文以刘兰芝和焦仲卿二人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成功塑造了一对具有鲜明性格特征、功能与反抗封建礼教的年轻夫妇形象,以他们的死对封建礼教进行了血淋淋的控诉。学习这篇课文最主要的任务是掌握诗的艺术特征和通过语言判断人物性格特征的能力、以及对当时社会与现实社会的种种不平等现象做出深层的思考。

(二)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因为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领悟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了解四言诗、骚体诗、五言诗的语言特点,所以我将指示目标设定为:学习诗中赋、比、兴手法的运用掌握式的艺术特色和主要人物性格特征;情感目标设定为:体会人物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所做出选择的艰难和男女主人公之间真挚的情感。另外因为新课标对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作了强调,所以我将能力目标设定为:人能够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人物性格特征,针对问题进行辩论,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在以上的教学目标中对人物性格的分析是重中之重,再加上性格分析比一般知识性学习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比较难以掌握,所以我把对此的分析作为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学法分析

本文虽然是古诗文且篇幅较长,但是故事性很强,容易读懂,所以我会让学生带问题自读课文,待学生读完后用提问法检验学生自读效果。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可以知道在学习古文时,学生的主动性较差,往往被动的接受老师所讲授的知识。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将采取提问式和探究式结合的方法,对文章结构内容字词等进行大量的提问,由简到难一步步启发学生,对人物分析时出现的问题进行全班性讨论,让所有学生参与到学习中,这样教学增加了课堂的活跃性。在讲解古文言常识的时候我会采取多媒体辅助教学,将知识呈现给学生。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国外有一个家喻户晓的爱情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在中国也有一个非常相似的爱情悲剧《孔雀东南飞》。(放音乐屠洪刚的《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千般怜爱万种柔情相思成灰。心碎的时候秋声格外让人悲,天若不尽人意,我愿生死相随。”屠洪刚的一曲《孔雀东南飞》唱得荡气回肠,唱得催人泪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孔雀东南飞》这个故事。这样的导入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气氛轻松活跃,让学生在这样的一个气氛下开始古文学习。

(二)整体把握:本诗故事性强,又是五言诗,读起来琅琅上口,所以我让学生自读课文,在读的时候思考本诗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在读完后抽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个故事,检验其自读效果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然后再让学生再一个快速浏览全文提示他们按故事情节的四要素给全文划分段落层次,在这一环节学生容易给出两种答案,一种是把第一句单独列成一层,这样就分成五部分,针对这种情况我会给学生肯定的评价,同时提示故事的四要素第一是开端,开端应该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等,而第一句没有交代任何内容,所以如果分为四层就应该把第一段放在后文一起,但是如果划分五部分就可以单独列出来,然后板书文章的层次和大意。

(三)具体分析课文:这一部分相对来说是比较枯燥的,所以为了使学生的注意力保持高度的集中,我会设计大量的`问题,从小序部分就开始让学生自己分析小序交代了些什么内容,明确小序的作用,再针对孔雀只出现一次导入“起兴”知识。在分析每一段落的时候穿插进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词等文言知识,我会把对人物的分析放在对段落的梳理中,这样能让学生理解的更到位,在梳理结束后再将学生所分析的人物性格特征板书在黑板做总结,使学生对全文有一个总体性把握。

(四)总结全课:将全诗的艺术特色在多媒体上呈现给学生并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对学生的表现给以积极正面的肯定,让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刻印象的同时对自己的表现产生自信。

四、板书设计

孔雀东南飞

1、通假字

2、义复词:

3、相的用法

(1)相,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之词,偏指一方,有称代作用,可称代“你”“我”“他”“之”等等。如:

(2)副词,表示互相,彼此。如:

(3)名词,命相,相貌。如:

4、自的用法

“自”作“”自己解释外,还可作副词、介词、连词、助词等。诗中的“自”字解释如下:

5、歌结构:

层次 章节 标题 情节段落

起兴 首 句 托物起兴

第一部分 “十三能织素”—“及时相遣归” 兰芝自诉 开端

第二部分 “府吏得闻之”—“二情同依依” 夫妻誓别 发展(一)

第三部分 “入门上家堂”—“郁郁登郡门” 兰芝抗婚 发展(二)

第四部分 “阿母谓阿女”—“自挂东南枝” 双双殉情 高潮

第五部分 最后一节 化鸟双飞 尾声

第一块板书是文言文知识,二块板书是文章层次,这样设计使得整块黑板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学生通过板书就可以知道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孔雀东南飞》说课稿6

一、教材分析

《孔雀东南飞》,是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这个单元的话题是爱的生命乐章,本单元这几篇文章,都是纯洁爱情的美丽赞歌。《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是本单元的重点篇目。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及人物性格。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热爱。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对诗中主要人物性格的分析和把握,了解人物美,爱情美

难点:理解刘兰芝和焦仲卿爱情悲剧的根源与意义。

二、教法和学法

教法分析

这首诗歌的教法通常是:从词句的理解到人物形象的把握和主题的提炼,再到艺术手段的分析。同时扩展阅读空间进行比较阅读,在不同的形式转换中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人物性格和艺术特征。主要采用三种教学方法:

(1)互动教学

(2)启发探究式教学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此类诗歌时,大多是等着老师来分析,自己做笔记,缺乏主动性,在学习这首诗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其中讨论探究,作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通俗歌曲《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千般怜爱,万种柔情,相思成灰。心碎的时候,秋声格外让人悲。天若不尽人意,我愿生死相随,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大江上下,残照斜阳,万木低垂,情深的时候,哪种离别不伤悲?这次痴心赴水何时何地相会?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红尘外,柔情内,有没有断肠的泪。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但求真心以对,今生何惧何悔。

这首歌曲调低沉舒缓,非常符合原诗的意境,而屠洪刚的演唱丝丝入扣,深沉含蓄,对刘兰芝“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和焦仲卿“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的心理揭示比较细微,可以激起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为本篇的学习奠下感情基调。

(二)课前检查字词

1古今通假,找出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终老不复取( )蒲苇纫如丝( )摧藏马悲哀( )奄奄黄昏后( )

2重点字词

堂上启阿母(启: )供养卒大恩(卒: )于今无会因(因: )

事事四五通(通: )却与小姑别(却: )逆以煎我怀(逆: )

渠会永无缘(渠: )

(三)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全文,结合刚才的《孔雀东南飞》歌曲,谈谈你对整个故事的感受?并用一两个字概括你的读后感。

(四)重点突破

1、大家读了文章,都认为刘兰芝是本故事的主角,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仔细阅读文章,看看哪些地方写到了刘兰芝?她有何特点?

点拨:文章第二段“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

当兰芝离开刘家时: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铛.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组细步,精妙世无双.”:一连串夸张性动作的铺张,意在表现兰芝被逐离焦家前的沉着冷静镇定自若,突出“精妙世无双”这一点,既体现兰芝之美,坚强,也是对她命运不公谴责。

兰芝离家时:善良

兰芝的再嫁: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从侧面烘托了她的美…….

2、(讨论)兰芝如此之美,她却被休了,难道是她的丈夫的原因吗?她的丈夫又是怎样得人呢?

点拨:“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娶。”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娶。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一直到“自挂东南枝”。

说明:焦仲卿钟情,叛逆

3、(讨论)如此美丽的爱情怎没延续呢,是谁制造了这场爱情悲剧?他们有什么特点起到什么作用?

点拨: 焦母蛮横无理

兰芝的兄长不近人情

作用:衬托

(五)难点突破

1、刘兰芝是那样的美丽善良,刘焦的爱情是那样的完美,焦母为什么要把兰芝休了呢?《礼记本命》中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

去,多言去,窃盗去。”有人据“共事二三年”还没子嗣,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兰芝被休。你有什么感悟,各抒己见。

2、阅读下面文字,寻找原因。

*兰芝: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焦母: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其得自由。

*兰芝: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谴,何言复来还

点拨:真是“不顺父母”吗?当然不是,这只是“莫须有”的罪名,是封建礼教在作怪,一段美丽的爱情,一位美丽善良的女子,在封建礼教的摧残下夭折了,封建礼教才是罪魁祸首。

3、被休后的兰芝被太守家看中,为什么还要“举身赴清池”呢?起到什么作用?

点拨:以死向封建礼教抗争

更是她反抗性格的升华,完成了她完美人格。

(六)小结

因此,作者给了我们一个完美的结尾,正像《梁祝》。放乐曲

第三篇:《孔雀东南飞》说课稿

《孔雀东南飞》说课稿1

在教师招聘的考试中会涉及到不同类型的作品,比如我今天选取的《孔雀东南飞》这篇课文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歌颂了美好的纯真爱情。为你们提供了较为详细的说课稿以供参考。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孔雀东南飞》,对于教材的深入解读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

一、说教材

《孔雀东南飞》是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五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这个单元的话题是爱的生命乐章,本单元这几篇文章,都是纯洁爱情的美丽赞歌。《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歌颂了美好的爱情故事,是本单元的重点篇目。

二、说学情

学生在学习此类诗歌时,大多是等着老师来分析,自己做笔记,缺乏主动性,在学习这首诗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其中讨论探究,作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以及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生能够赏析这首诗歌的人物形象和特点,以及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启发式教学和小组合作探究讨论中学习人物形象和社会背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爱情的追求。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内容,我确定的教学重难点是:

【教学重点】对诗中主要人物性格的分析和把握,了解人物美以及爱情美。

【教学难点】理解刘兰芝和焦仲卿爱情悲剧的根源与意义。

五、说教学方法

这首诗歌的教法通常是从词句的理解到人物形象的把握和主题的提炼,再到审美手段的分析。同时扩展阅读空间进行比较阅读,在不同的形式转换中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人物性格和艺术特征。

所以主要采用三种教学方法:互动教学、启发教学、探究式教学。

下面我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将通过多媒体播放《孔雀东南飞》这一首通俗歌曲,“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千般怜爱,万种柔情,相思成灰。心碎的时候,秋声格外让人悲。天若不尽人意,我愿生死相随……”大家应该都猜到我们本节课所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我们的《孔雀东南飞》一诗。(板书标题)

然后通过谈话的方式导入这首诗,这首歌曲调低沉舒缓,非常符合原诗的意境,而屠洪刚的演唱丝丝入扣,深沉含蓄,对刘兰芝“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和焦仲卿“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的心理揭示比较细微,可以激起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为本篇的学习奠下感情基调。

(二)整体感知

在整体感知环节,我会让同学们结合书下注释快速浏览全文并疏通文意,请一到两名同学复述故事内容,然后请几名同学结合刚才的《孔雀东南飞》歌曲,谈谈你对整个故事的感受?并用一两个字概括你的读后感。明确为悲伤、哀怨。

(三)深入研读

接下来是最为核心的一个环节,深入研读。

首先,在大家读了文章,知道刘兰芝是本故事的主角后,仔细阅读文章,看看哪些地方写到了刘兰芝?她有何特点?

第一,明确文章第二段中的“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知道刘兰芝是聪明能干,多才多艺,是很有教养的一个人。

第二,阅读刘兰芝离开刘家时的表现,“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铛,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组细步,精妙世无双”。明确:一连串夸张性动作的铺张,意在表现兰芝被逐离焦家前的沉着冷静镇定自若,突出“精妙世无双”这一点,既体现兰芝之美,坚强,也是对她命运不公谴责。

第三,面对刘兰芝的再嫁,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从侧面烘托了她的美……总之整体上反应的是它的善良和忠贞。

其次讨论为何刘兰芝如此之美,她却被休了,难道是她的丈夫的原因吗?她的丈夫又是怎样得人呢?

然后在学生自主讨论和发言后点拨:“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娶。”“……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娶。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自挂东南枝”。(学生能够说的出来)

并且明确:焦仲卿重感情,叛逆。

最后讨论:为何如此美丽的爱情怎没延续呢,是谁制造了这场爱情悲剧?他们有什么特点起到什么作用?

点拨:焦母蛮横无理、兰芝的兄长不近人情。

目的是衬托出两人之间爱情的美丽,升华中心主旨。

(四)拓展延伸

下面是拓展延伸环节。

首先,抛出问题:刘兰芝是那样的美丽善良,刘焦的爱情是那样的完美,焦母为什么要把兰芝休了呢?然后学生自主的发言讨论,我会下去巡视,并听取学生的意见和看法。

然后点拨明确:《礼记本命》中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有人据“共事二三年”还没子嗣,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兰芝被休。

在面对这种事情时,你又有什么感悟,会让学生各抒己见。

然后,让同学们在仔细想一想,被休后的兰芝被太守家看中,为什么还要“举身赴清池”呢?而焦仲卿“自挂东南枝”又起到什么作用?

升华中心并且点拨明确:两人以死向封建礼教抗争,更是两人反抗性格的升华,完成了两人完美人格的升华。

(五)小结作业

最后呢,是我的小结环节。作者给了我们一个看似悲剧却又完美的结尾,正像《梁祝》这首曲子一样,我会播放这首曲子。在音乐声中结束本节课。

然后会布置一个开放性的作业,请同学们回去了解陆游与唐琬的爱情故事和陆游的《钗头凤》这首词,下节课分享,目的在于丰富自己的视野和审美能力,同时能够将诗词和社会以及爱情联系到一起。

《孔雀东南飞》说课稿2

在中国古代民间文学的发展历史上,有一首诗歌不仅暴露了封建门阀制度的罪恶,而且远为深广的记录了一千七百年前人民的真实感情,这就是《孔雀东南飞》。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就是这首中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以下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对这节课进行解说。

一、教材分析

《孔雀东南飞》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必修第二册第二单元的第三课。这个单元学习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这一时期产生了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上都堪称后世诗歌典范的伟大作品。《孔雀东南飞》是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是本单元的重点篇目。

古典诗歌的鉴赏训练对学生来说是个全新的概念。尽管学生在前面几课中尝试了诗歌的鉴赏,但鉴赏仍然是初步的,尚未把握鉴赏的技巧,形成基本能力,更不用说对作品进行审美鉴赏。因此教学本课,仍然是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理解性阅读、研究性阅读和欣赏性阅读,培养学生鉴赏古诗文技巧,逐步把握鉴赏规律,最终形成鉴赏能力。

整篇课文我计划用三课时讲完,我所说的这节课是教学过程中的第三课时。根据大纲以及单元学习要求,结合课程进度以及学生实际情况,我确立本课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如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部分重点词语以及铺陈排比等修辞手法的用法,把握女主人公刘兰芝的形象特征以及性格特点。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人物对话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和结合语境欣赏诗歌语言表达效果的能力。

德育目标: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封建家长制及封建礼教摧残男女青年幸福生活的罪恶,培养学生珍爱生活,敢于和一切腐朽势力作斗争的情操。

教学重点: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提高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刘兰芝和焦仲卿爱情悲剧的根源与意义。

二、教法分析

《孔雀东南飞》是古乐府民歌,语言接近口语,而且注释较详,学生易读懂词句。因此,教学本文可从语境入手,分析人物形象,揭示主题思想。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问题的能力,根据诗歌需要反复诵读的特点,这节课我主要使用的教学方法有朗读品味法和讨论点拨法。

为使课堂教学更加直观生动,我将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三、学法分析

学生在学习诗歌和文言文时,大多是等着老师来分析,自己做笔记,缺乏主动性,在学习这首诗时,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诗歌鉴赏中来,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学生的学习中,应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学生的主要学法有:朗读法、讨论法、质疑法等。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屠洪纲的歌曲《孔雀东南飞》,由元好问的名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引出大雁殉情的'故事,从而引出新课。

2、学生复述故事情节。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在于回顾上节课内容,提高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3、由悲剧性的故事情节而过渡到对人物形象的赏析。

由于课文篇幅较长,所以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按照情节的发展选择有代表性的段落来进行鉴赏。这一部分由学生小组讨论完成,教师补充总结,并且对重点词语以及修辞手法等作补充讲解。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的分析鉴赏能力。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4、由刘兰芝的人物形象过渡到对悲剧原因的分析。

提问问题:刘兰芝可以说具备了中国女子身上的所有优点,可是为什么最终只能选择“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呢?是谁造成了刘兰芝的悲剧?

引导学生从悲剧的直接制造者焦母和刘兄身上探究悲剧的深层原因,学生讨论发言之后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认识悲剧的根源。教师补充介绍著名诗人陆游和唐琬的爱情悲剧,以加深学生对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认识。

设计次环节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独立回答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5、拓展延伸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刘兰芝的自尊自立和反抗就显得尤为可贵,请同学们回忆所知道的像刘兰芝这样的女子。如《氓》中的女主人公,《梁祝》中的祝英台等。

6、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刘兰芝这个美丽而又坚强的女子,探讨了兰芝的悲剧产生的社会根源。几千年来,封建礼教、家长专制等传统文化的冷漠与残酷,使无数美丽的爱情成为“牛郎织女”,化作“双飞蝴蝶”,飞出“东南孔雀”,铸就“血泪沈园”!但以刘兰芝为代表的这些女子之所以能在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中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正是由于她们的身上有一种坚强和敢于反抗的精神,她们代表了人类对真真善美的追求,对自由、对爱情的向往,人们希望世界上更多的是天长地久,是有情人终成眷属,希望孔雀东南飞的悲剧不再上演,所以,在故事的结尾,人们让这对不幸的夫妻魂化为鸟,实现相依相守的愿望。

7、作业设计

以《兰芝,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周记。

意在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孔雀东南飞》说课稿3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孔雀东南飞》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第三课。这一单元主要学习《诗经》、《楚辞》和汉魏晋诗歌,教学重点是在熟读、背诵的过程中领悟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了解四言诗、骚体诗、五言诗的语言特点。《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与《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是本单元的重点学习篇目。本文以刘兰芝和焦仲卿二人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成功塑造了一对具有鲜明性格特征、功能与反抗封建礼教的年轻夫妇形象,以他们的死对封建礼教进行了血淋淋的控诉。学习这篇课文最主要的任务是掌握诗的艺术特征和通过语言判断人物性格特征的能力、以及对当时社会与现实社会的种种不平等现象做出深层的思考。

(二)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因为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领悟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了解四言诗、骚体诗、五言诗的语言特点,所以我将指示目标设定为:学习诗中赋、比、兴手法的`运用掌握式的艺术特色和主要人物性格特征;情感目标设定为:体会人物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所做出选择的艰难和男女主人公之间真挚的情感。另外因为新课标对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作了强调,所以我将能力目标设定为:人能够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人物性格特征,针对问题进行辩论,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在以上的教学目标中对人物性格的分析是重中之重,再加上性格分析比一般知识性学习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比较难以掌握,所以我把对此的分析作为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学法分析

本文虽然是古诗文且篇幅较长,但是故事性很强,容易读懂,所以我会让学生带问题自读课文,待学生读完后用提问法检验学生自读效果。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可以知道在学习古文时,学生的主动性较差,往往被动的接受老师所讲授的知识。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将采取提问式和探究式结合的方法,对文章结构内容字词等进行大量的提问,由简到难一步步启发学生,对人物分析时出现的问题进行全班性讨论,让所有学生参与到学习中,这样教学增加了课堂的活跃性。在讲解古文言常识的时候我会采取多媒体辅助教学,将知识呈现给学生。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国外有一个家喻户晓的爱情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在中国也有一个非常相似的爱情悲剧《孔雀东南飞》。(放音乐屠洪刚的《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千般怜爱万种柔情相思成灰。心碎的时候秋声格外让人悲,天若不尽人意,我愿生死相随。”屠洪刚的一曲《孔雀东南飞》唱得荡气回肠,唱得催人泪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孔雀东南飞》这个故事。这样的导入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气氛轻松活跃,让学生在这样的一个气氛下开始古文学习。

(二)整体把握:本诗故事性强,又是五言诗,读起来琅琅上口,所以我让学生自读课文,在读的时候思考本诗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在读完后抽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个故事,检验其自读效果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然后再让学生再一个快速浏览全文提示他们按故事情节的四要素给全文划分段落层次,在这一环节学生容易给出两种答案,一种是把第一句单独列成一层,这样就分成五部分,针对这种情况我会给学生肯定的评价,同时提示故事的四要素第一是开端,开端应该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等,而第一句没有交代任何内容,所以如果分为四层就应该把第一段放在后文一起,但是如果划分五部分就可以单独列出来,然后板书文章的层次和大意。

(三)具体分析课文:这一部分相对来说是比较枯燥的,所以为了使学生的注意力保持高度的集中,我会设计大量的问题,从小序部分就开始让学生自己分析小序交代了些什么内容,明确小序的作用,再针对孔雀只出现一次导入“起兴”知识。在分析每一段落的时候穿插进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词等文言知识,我会把对人物的分析放在对段落的梳理中,这样能让学生理解的更到位,在梳理结束后再将学生所分析的人物性格特征板书在黑板做总结,使学生对全文有一个总体性把握。

(四)总结全课:将全诗的艺术特色在多媒体上呈现给学生并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对学生的表现给以积极正面的肯定,让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刻印象的同时对自己的表现产生自信。

四、板书设计

孔雀东南飞

1、通假字

2、义复词:

3、相的用法

(1)相,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之词,偏指一方,有称代作用,可称代“你”“我”“他”“之”等等。如:

(2)副词,表示互相,彼此。如:

(3)名词,命相,相貌。如:

4、自的用法

“自”作“”自己解释外,还可作副词、介词、连词、助词等。诗中的“自”字解释如下:

5、歌结构:

层次 章节 标题 情节段落

起兴 首 句 托物起兴

第一部分 “十三能织素”—“及时相遣归” 兰芝自诉 开端

第二部分 “府吏得闻之”—“二情同依依” 夫妻誓别 发展(一)

第三部分 “入门上家堂”—“郁郁登郡门” 兰芝抗婚 发展(二)

第四部分 “阿母谓阿女”—“自挂东南枝” 双双殉情 高潮

第五部分 最后一节 化鸟双飞 尾声

第一块板书是文言文知识,二块板书是文章层次,这样设计使得整块黑板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学生通过板书就可以知道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孔雀东南飞》说课稿4

《孔雀东南飞》,是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的第三课。这个单元学习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这一时期产生了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上都堪称后世诗歌典范的伟大作品。《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是本单元的重点篇目。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及人物性格。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热爱。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对诗中主要人物性格的分析和把握

难点:理解刘兰芝和焦仲卿爱情悲剧的根源与意义。

二教法和学法

教法分析

这首诗歌的教法通常是:从词句的理解到人物形象的把握和主题的提炼,再到艺术手段的分析。我想将这首诗改编成小话剧,并在课内演出,将比较抽象的诗歌改编为直观性很强的话剧;同时扩展阅读空间进行比较阅读,在不同的形式转换中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人物性格和艺术特征。主要采用三种教学方法:

(1)互动教学

(2)创设情景教学

(3)比较阅读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此类诗歌时,大多是等着老师来分析,自己做笔记,缺乏主动性,在学习这首诗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诗歌的改编和话剧的表演中,作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通俗歌曲《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千般怜爱,万种柔情,相思成灰。心碎的时候,秋声格外让人悲。天若不尽人意,我愿生死相随,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大江上下,残照斜阳,万木低垂,情深的时候,哪种离别不伤悲?这次痴心赴水何时何地相会?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红尘外,柔情内,有没有断肠的`泪。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但求真心以对,今生何惧何悔。

这首歌曲调低沉舒缓,非常符合原诗的意境,而屠洪刚的演唱丝丝入扣,深沉含蓄,对刘兰芝“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和焦仲卿“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的心理揭示比较细微,可以激起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也让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有初步的认识。

(二)课前检查

1对原诗的改编是否忠于原作?

2能否把握基本矛盾?

3结构安排是否合理?

(三)安排学生表演

1剧本分两部分:刘兰芝在焦府为第一幕,回到刘家为第二幕。两幕之中可各分几场,让学生分组表演。

2结尾部分处理:配乐朗诵,采用《化蝶》乐曲为背景音乐,由一位同学在背景音乐中用低缓压抑的语调来朗读:两家求和葬,和葬华山旁。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

用《化蝶》乐曲来演绎,使话剧难以表现的浪漫主义结尾得到了很好地处理。朗诵的最后四句是借用歌曲《孔雀东南飞》里的句子,既吻合原诗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意境,又表达出结尾部分人们美好的愿望。如泣如诉的配乐朗诵自然地将剧情推向高潮,让学生沉浸在音乐中,忘情于故事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演出结束后,教师提出如下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并回答。

1提问:刚才演出的小话剧中,同是感情深厚,爱情专一,敢于反抗的刘兰芝和焦仲卿有何不同?同是封建家长制的代表,焦母和刘兄的思想性格有何差异。

明确:刘兰芝对封建家长制有清醒的认识,不抱任何幻想;而焦仲卿对封建家长制有一定的幻想,性格比较软弱。焦母体现的是封建家长的冷酷自私,专制蛮横;刘兄贪财慕势,是一个势利小人,体现了封建家长的庸俗和丑陋。

说明:该问引导学生进行同中有异的比较,以养成细微之处留心的习惯,并进而深入体会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征。

2提问:从诗歌中看,刘兰芝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她具有许多美好的品德。那么这样一个优秀女子为什么却被“遣归”了呢?

明确:诗中说焦刘二人“共事二三年”,可尚无孩子,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时代,“无后”是一个女子致命的弱点。再者作为一个独自抚养儿子寡居多年的母亲,焦母无法理解也不能容忍焦仲卿与刘兰芝间真挚热烈的爱情。

说明:这问题有很大的思维空间,可以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独立回答问题的能力。

(五)拓展延伸。

南宋时,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与表妹唐琬成婚。陆游和唐琬结婚后,生活非常幸福。但是陆游母亲对此不悦,她认为唐琬成天弹琴吟诗,不但有失妇道,而且有误儿子的功名前程。在母亲压力下,陆游被迫休妻,另娶他人,唐琬另与赵士程结婚。一日,唐琬与赵士程来到沈园,恰巧与陆游相遇,一对有情人相对无言。陆游百感交集,提笔在粉墙上留下了传世经典的《钗头凤》。唐婉再游沈园,见到这首词,和之。不久唐琬抑郁而亡,而陆游也抱恨终生。

播放这两首词的朗诵。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挹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说明:这一内容的扩展,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阅读进一步理解封建礼教对青年人爱情婚姻生活的摧残及其吃人的本质。

梁祝的化蝶,焦刘的孔雀东南飞,陆唐的钗头凤,哪个不是以悲剧结尾,哪个不沾染着青年人的血泪,从中我们就不难发现造成这一切悲剧的刽子手就是封建礼教。几千年来,冷酷的封建礼教,使无数美丽的爱情成为“牵牛织女”,化作“双飞蝴蝶”,飞出“东南孔雀”,筑就“血泪沈园”。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无数的悲剧后面,还有千百年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执着地追求。

(六)布置作业

思考:焦仲卿的母亲爱她的儿子,为什么又处心积虑地毁灭她儿子的美满婚姻?

四反思

语文教学中可以打破文体的限制,从兴趣出发,从艺术相通原则入手,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样坚持下去,就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搞好素质教育。

《孔雀东南飞》说课稿5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孔雀东南飞》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第三课。这一单元主要学习《诗经》、《楚辞》和汉魏晋诗歌,教学重点是在熟读、背诵的过程中领悟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了解四言诗、骚体诗、五言诗的语言特点。《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与《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是本单元的重点学习篇目。本文以刘兰芝和焦仲卿二人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成功塑造了一对具有鲜明性格特征、功能与反抗封建礼教的年轻夫妇形象,以他们的死对封建礼教进行了血淋淋的控诉。学习这篇课文最主要的任务是掌握诗的艺术特征和通过语言判断人物性格特征的能力、以及对当时社会与现实社会的种种不平等现象做出深层的思考。

(二)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因为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领悟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了解四言诗、骚体诗、五言诗的语言特点,所以我将指示目标设定为:学习诗中赋、比、兴手法的运用掌握式的艺术特色和主要人物性格特征;情感目标设定为:体会人物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所做出选择的艰难和男女主人公之间真挚的情感。另外因为新课标对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作了强调,所以我将能力目标设定为:人能够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人物性格特征,针对问题进行辩论,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在以上的教学目标中对人物性格的分析是重中之重,再加上性格分析比一般知识性学习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比较难以掌握,所以我把对此的分析作为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学法分析

本文虽然是古诗文且篇幅较长,但是故事性很强,容易读懂,所以我会让学生带问题自读课文,待学生读完后用提问法检验学生自读效果。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可以知道在学习古文时,学生的主动性较差,往往被动的接受老师所讲授的知识。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将采取提问式和探究式结合的方法,对文章结构内容字词等进行大量的提问,由简到难一步步启发学生,对人物分析时出现的问题进行全班性讨论,让所有学生参与到学习中,这样教学增加了课堂的活跃性。在讲解古文言常识的时候我会采取多媒体辅助教学,将知识呈现给学生。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因为《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并誉为“乐府双璧”而在初中的时候就学习过《

木兰诗》,为了让学生在温故的同时了解两首诗的重要地位我决定从《木兰诗》导入。我准备采用一个互动性强的导入,与学生一起做一个诗句接龙游戏,所接诗句就用木兰诗里面的句子开始,游戏结束后由《木兰诗》导出“乐府双璧”和《孔雀东南飞》。这样的导入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气氛轻松活跃,让学生在这样的一个气氛下开始古文学习。

(二)整体把握:本诗故事性强,又是五言诗,读起来琅琅上口,所以我让学生自读课文,在读的时候思考本诗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在读完后抽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个故事,检验其自读效果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然后再让学生再一个快速浏览全文提示他们按故事情节的四要素给全文划分段落层次,在这一环节学生容易给出两种答案,一种是把第一句单独列成一层,这样就分成五部分,针对这种情况我会给学生肯定的评价,同时提示故事的四要素第一是开端,开端应该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等,而第一句没有交代任何内容,所以如果分为四层就应该把第一段放在后文一起,但是如果划分五部分就可以单独列出来,然后板书文章的层次和大意。

(三)具体分析课文:这一部分相对来说是比较枯燥的,所以为了使学生的注意力保持高度的集中,我会设计大量的问题,从小序部分就开始让学生自己分析小序交代了些什么内容,明确小序的作用,再针对孔雀只出现一次导入“起兴”知识。在分析每一段落的时候穿插进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词等文言知识,我会把对人物的分析放在对段落的梳理中,这样能让学生理解的更到位,在梳理结束后再将学生所分析的人物性格特征板书在黑板做总结,使学生对全文有一个总体性把握。

(四)总结全课:将全诗的艺术特色在多媒体上呈现给学生并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对学生的表现给以积极正面的肯定,让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刻印象的同时对自己的表现产生自信。

(五)布置作业:为了让学生课下能对本诗有更深的体会,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要表达的情感,我将给学生布置:以“假如我是……”为题写一篇1000字以下的和课文有关的作文,即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能启发学生对本文有更深层次的思考。

四、板书设计(下图)

孔雀东南飞

《玉台新咏》

乐府:汉代朝廷设置的开端:兰芝请辞刘兰芝:才貌美

音乐机构发展:兰芝归家个性美

起兴:先言他物高潮:夫妻殉情悲剧美

以引所言之物结局:两家合葬

我将板书设计为三部分,左边板书文言知识,中间板书文章层次,右边板书刘兰芝的美,这样设计使得整块黑板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学生通过板书就可以知道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孔雀东南飞》说课稿6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上午好!我是三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孔雀东南飞》。下面,我讲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对本课进行分析。有不妥之处,还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第一部分,说教材

《孔雀东南飞》是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一单元选录了中国古代古体诗7首,其中《诗经》中2首,汉魏晋诗3 首,《孔雀东南飞》并序以及《离骚》节选。《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与《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是本单元的重点学习篇目。

本文以刘兰芝和焦仲卿二人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成功塑造了一对具有鲜明性格特征、反抗封建礼教的年轻夫妇形象,以他们的死对封建礼教进行了血淋淋的控诉。学习这篇课文最主要的任务是掌握诗的艺术特征和通过语言判断人物性格特征的能力、以及对当时社会与现实社会的种种不平等现象做出深层的思考。

第二部分,说教学目标

我的教学对象是刚刚进入高二的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认知已经有了一定的水平,但是在主动鉴赏、探究方面还是有很大的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力求层层设问,或者由浅入深,化抽象为具体的探究文章的主题和细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因此,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及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教学大纲,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乐府诗。引导学生针对问题进行辩论,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诗中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掌握诗的艺术特色和主要人物性格特征,体会人物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所做出选择的艰难和男女主人公之间真挚的情感。

接下来,我说说教学重难点

高二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古代诗歌的评价能力,但对于时代久远的长篇叙事诗,评价的前提――读懂诗歌的内容方面,仍存在困难,根据大纲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本文特点,我确立本文重点及难点如下:

对人物性格的分析是重中之重,再加上性格分析比一般知识性学习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比较难以掌握,所以这也是教学的难点

第三部分,说教法

为了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同时针对中学生繁重的课业压力的现实,所以我决定采用讲授式教学法,通过讲解,谈话,讨论,讲读等具体实施形式,使学生除了的掌握应考知识的同时也收获到更多的东西。

第四部分,说学法

新的教学理论不仅要求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会学。本课是一篇以叙事为主的古代诗歌,因此,学习本节课学生主要采用诵读法、讨论法等。

学生自己诵读与听配乐范读相结合,并且教师对学生的朗读加以指导,通过反复诵读,培养语感,熟悉课文内容。之后,由教师设置情境,组织学生讨论,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情感变化。

第五部分,说教学程序

本课为教读课文,将共设两个课时来完成。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

播放通俗歌曲《孔雀东南飞》:

这首歌曲调低沉舒缓,非常符合原诗的意境,而屠洪刚的演唱丝丝入扣,深沉含蓄,对刘兰芝“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和焦仲卿“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的心理揭示比较细微,可以激起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也让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有初步的认识。

2、介绍乐府诗

《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可见它又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乐府诗起于汉武帝时,属古体诗的一种,除要求配乐歌唱外,其形式和古体诗没有区别。

由于乐府诗是来源于各地的歌谣,而这些歌谣又都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所以,内容的社会性和形式的叙事性就成了乐府诗的显著特点。如《孔雀东南飞》就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父母不应干涉儿女的婚事。又如《陌上桑》写罗敷严辞拒绝太守的调戏,就反映了官占民女为妾的事实。可见,汉乐府反映了广大人民的生活和爱情,是从民间产生或受民间文学影响而产生的艺术硕果,它继承和发展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也继承和发展了《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

3、疏通、理解

借助注释、字典等疏通诗句。必须掌握的实词及其在现代汉语中的运用

4、朗读诗歌,整体把握

(朗读)本诗故事性强,又是五言诗,读起来琅琅上口,所以我让学生先朗读课文,在读的时候思考本诗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在读完后让学生们发言,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个故事,检验读书效果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分层)然后再让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提示他们按故事情节全文划分段落层次,讨论之后进行提示和明确。

5,把握故事情节

全诗除“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外,按情节发展,可分为5个部分:

(1)开端(从“十三能织素”到“及时相遣归”),是兰芝对仲卿的诉述,一开始就提出了问题,展开了矛盾。兰芝和仲卿爱情深厚,本应白头偕老,但婆婆不容,一定逼他们离异。

(2)发展一(从“府吏得闻之”到“二情同依依”),写兰芝被遣回家,仲卿与兰芝告别,发誓要再接兰芝回来。

(3)发展二(从“入门上家堂”到“郁郁登郡门”),写兰芝回家后的遭遇。这部分情节比较复杂,写三项内容。

①母亲开始不谅解女儿,经过女儿叙述,终于体谅女儿的处境。

②但是,哥哥坚决不答应。他完全以势利眼光看问题,毫无兄妹之情,一定要逼妹妹改嫁。

③写府君家为婚事的铺张。

(4)高潮(从“阿母谓阿女”到“自挂东南枝”),写兰芝、仲卿双双殉情,为全诗的高潮。

(5)结尾(从“两家求合葬”到结尾),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愿望。

本诗以时间为顺序,以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和封建家长制的迫害为矛盾冲突的线索,也可以说按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别离、抗婚、殉情的悲剧发展线索来叙述,揭露了封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

6、小结

《孔雀东南飞》取自真人真事,叙述描写具体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符合现实主义表现手法,而诗尾以鸳鸯双飞作结,通过美丽的幻想形式,表现了仲卿夫妇争取婚姻自由的不可战胜的意志,又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情感。这节课我们进行了内容的了解,进行了整体的'把握。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重点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7、作业

请大家课下进行思考,剧中有几个主要人物,人物形象是怎么样的?下节课请同学上台给大家说说自己的看法。

第二课时

1、回顾和导入

《孔雀东南飞》以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成功地塑造了刘兰芝和焦仲卿的艺术形象。就算是反面形象,比如焦母和刘兄的塑造也各有特色,人物的形象呼之欲出。这得力于人物对话的个性化。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分析人物形象。下面请两名同学上台来给大家说说对剧中人物的看法。

2、分析人物形象

结合人物语言(主要是对话),分析人物性格——

刘兰芝坚强、持重,不为威迫所屈,也不为荣华所动。她明白婆婆要驱逐她,就主动要求“遣归”,对仲卿说“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对婆婆说“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不亢不卑,很有教养。阿兄逼婚,她说“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外柔内刚,自有主意。刘兰芝还是个善良温顺的妇女。她对仲卿体贴谅解,一方面忠于爱情,“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一方面设身处地,“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焦仲卿个性也非常鲜明,他忠于爱情,而不敢直接抗争,只能消极反抗,忍辱负重。他深爱兰芝,扬言“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无怪乎“阿母得闻之”,要“槌床便大怒”了。后来,不得已与兰芝暂别,他又郑重声明:“誓不相隔卿”“誓天不相负”。他还说“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直言不讳,态度明朗。而从回家辞母的那段话里,可以看到仲卿的反抗性格:“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这番话,无异晴天霹雳,可是封建家长焦母,并不回心转意,收回成命,最后仲卿不顾焦母的劝告,自缢于庭树。显而易见,这位忠于爱情的人物,跟兰芝一样,是充满叛逆精神的。

焦母是一个突出的反面形象。她是一个极端蛮横无理的女性,对于兰芝的美德,仲卿夫妇的爱情,毫无认识和同情,一意独断专行。对仲卿,她一会儿恶语威胁:“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一会儿又是好言诱哄:“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软硬兼施,目的是要仲卿速遣兰芝,除去眼中钉,以维护她的家长权威。这充分暴露了封建家长制摧残青年的丑恶本质。

对于另一反面形象刘兄着墨不多,但他的性行暴戾,趋炎附势,丑态毕露。他对兰芝说:“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作计何不量!”粗暴训斥,盛气凌人。“先嫁得府吏……足以荣汝身。”趋炎附势,见利忘义。可见其尖酸刻薄、冷酷无情,是一副典型的市侩面孔。

3、欣赏铺陈排比的艺术手法

诗的开头,“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这是纵的铺陈,按时间顺序,突出刘兰芝多才多艺、有教养的特点。罗列数字,应作为互文看,交叉表述。本诗的铺陈排比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也为诗歌带来了声律和色彩之美。

4、欣赏起兴和尾声

以孔雀失偶起兴,以鸳鸯双飞作结,这种由禽鸟恋偶联想到夫妻分离的艺术手法,是民歌的特点。

诗歌开头用“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给全诗笼罩上悲剧气氛,用具体的形象来渲染气氛,激发读者想像。构思上,也有统摄全诗、引起故事的作用。结尾处合葬化鸟,“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生不能相守,死却能“相向鸣”,而且“夜夜达五更”。寄托人们追求自由恋爱、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诗最后说“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更表达了激愤之情和美好心愿。

5.辩论

(1).虚拟法庭:谁是千古罪人?造成刘焦爱情悲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先确定被告。(可能情况:①自杀无冤。②焦母。③刘兄。④封建礼教)

学生分组充当原、被告及其辩护律师,教师作法官。学生据文力争,力陈事实与情理。

一道选择题:假如你面对同样的问题,你会怎样对待呢?(测试学生的价值观)

(2).两分钟即席演讲

穿越时空的对话。我想对兰芝说,从自己的角度说出我心目中的刘兰芝:《哉,兰芝!》

学生自己选填一个形容词,启动发散思维,要求有理有据。

(依据) 通过辩论与演讲,既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也让他们更加主动的参与课文的思考当中,增加对其人物形象和故事深层内涵的了解。

6、小结

本诗是叙事诗,在它出世以后经过很长时间的传唱,人物的性格正是在传唱中逐渐地丰富起来的,因而每一个人物身上都渗透着劳动人民的感情。这首诗歌确实是现实主义艺术创造在我国古典文学中一个杰出的范例。

7、作业

为了让学生课下能对本诗有更深的体会,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要表达的情感,我将给学生布置作业,课下比较《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的异同。写一篇自己的感想。题材不限,字数不限。

第六部分,说板书设计

板书:

孔雀东南飞(并序)

汉乐府民歌,最长的长篇叙事诗

故事情节:托物起兴

兰芝被遣

夫妻誓别

兰芝抗婚

双双殉情

告诫后人

兰芝:坚强、持重、善良、忠于爱情,不为威迫所屈,不为荣华所动。

仲卿:孝顺、忠于爱情、叛逆者。

焦母:反面形象,封建家长制的代言人,极端的蛮横无理

以上就是我对《孔雀东南飞》的说课,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孔雀东南飞》说课稿7

一、教材分析

《孔雀东南飞》是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这个单元的话题是爱的生命乐章,本单元这几篇文章,都是纯洁爱情的美丽赞歌。《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是本单元的重点篇目。

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及人物性格。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热爱。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对诗中主要人物性格的分析和把握,了解人物美,爱情美

难点:理解刘兰芝和焦仲卿爱情悲剧的根源与意义。

二、教法和学法

教法分析

这首诗歌的教法通常是:从词句的理解到人物形象的把握和主题的提炼,再到艺术手段的分析。同时扩展阅读空间进行比较阅读,在不同的形式转换中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人物性格和艺术特征。主要采用三种教学方法:互动教学,启发探究式教学和比较阅读。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此类诗歌时,大多是等着老师来分析,自己做笔记,缺乏主动性,在学习这首诗时,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其中讨论探究,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主要采取以下的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三、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我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导入新课,激发兴趣;预习检测,了解情况;整体感知,把握脉络;深入探究,精度分析;话题作结,畅谈感受;布置作业,温故知新。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我将通过播放通俗歌曲《孔雀东南飞》来吸引学生,其歌词是: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千般怜爱,万种柔情,相思成灰。心碎的时候,秋声格外让人悲。天若不尽人意,我愿生死相随,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大江上下,残照斜阳,万木低垂,情深的时候,哪种离别不伤悲?这次痴心赴水何时何地相会?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红尘外,柔情内,有没有断肠的泪。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但求真心以对,今生何惧何悔。

这首歌曲调低沉舒缓,非常符合原诗的意境,而屠洪刚的演唱丝丝入扣,深沉含蓄,对刘兰芝“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和焦仲卿“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的心理揭示比较细微,可以激起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为本篇的学习奠下感情基调。

(二)预习检测,了解情况

我将通过对个别同学的提问默写来检查他们对生字词的的掌握和对本文的基本理解

(三)整体感知,把握脉络

我会让学生快速浏览全文,结合刚才的《孔雀东南飞》歌曲,谈谈他们对整个故事的'感受。

(四)深入探究,精度分析

在深入探究的环节中,我将让会让学生以配乐分段阅读的方式深入分析诗歌中主要人物的性格,我会以一个句子为口,鼓励他们自主讨论分析。比如文章第二段“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体现出兰芝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的性格。至于本文的难点,我将对背景知识加以补充说明,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通过引导的方式,让他们掌握刘兰芝和焦仲卿爱情悲剧的根源和意义。

(五)话题作结,畅谈感受

在话题讨论的环节中,我会先通过介绍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与唐婉的故事,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阅读进一步理解封建礼教对青年人爱情婚姻生活的摧残及其吃人的本质,这么多凄美爱情故事的意义,并发表他们的看法。

(六)布置作业,温故知新

在对本文的学习后,我会让学生课下仔细查阅关于陆游和唐婉的故事,并对他们的性格进行分析。

各位考官,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的说果完毕,谢谢。

梁祝的化蝶,焦刘的孔雀东南飞,陆唐的钗头凤,哪个不是以悲剧结尾,哪个不沾染着青年人的血泪,从中我们就不难发现造成这一切悲剧的刽子手就是封建礼教。几千年来,冷酷的封建礼教,使无数美丽的爱情成为“牵牛织女”,化作“双飞蝴蝶”,飞出“东南孔雀”,筑就“血泪沈园”。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无数的悲剧后面,还有千百年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执着地追求

托物起兴:孔雀失偶(第1段)

事件起因:兰芝被遣(第2~6段)(被逼休妻)

过程发展:夫妻誓别(第7~12段)(无奈别妻)

情节延续:兰芝抗婚(第13~21段)(贤妻再嫁)

长诗高潮:双双殉情(第22~31段)(夫妻殉情)

悲情结尾:告诫后人(第32段)

《孔雀东南飞》说课稿8

一、教材分析

《孔雀东南飞》,是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这个单元的话题是爱的生命乐章,本单元这几篇文章,都是纯洁爱情的美丽赞歌。《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是本单元的重点篇目。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及人物性格。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热爱。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对诗中主要人物性格的分析和把握,了解人物美,爱情美

难点:理解刘兰芝和焦仲卿爱情悲剧的根源与意义。

二、教法和学法

教法分析

这首诗歌的教法通常是:从词句的理解到人物形象的把握和主题的.提炼,再到艺术手段的分析。同时扩展阅读空间进行比较阅读,在不同的形式转换中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人物性格和艺术特征。主要采用三种教学方法:

(1)互动教学

(2)启发探究式教学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此类诗歌时,大多是等着老师来分析,自己做笔记,缺乏主动性,在学习这首诗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其中讨论探究,作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通俗歌曲《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千般怜爱,万种柔情,相思成灰。心碎的时候,秋声格外让人悲。天若不尽人意,我愿生死相随,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大江上下,残照斜阳,万木低垂,情深的时候,哪种离别不伤悲?这次痴心赴水何时何地相会?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红尘外,柔情内,有没有断肠的泪。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但求真心以对,今生何惧何悔。

这首歌曲调低沉舒缓,非常符合原诗的意境,而屠洪刚的演唱丝丝入扣,深沉含蓄,对刘兰芝“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和焦仲卿“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的心理揭示比较细微,可以激起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为本篇的学习奠下感情基调。

(二)课前检查字词

1古今通假,找出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终老不复取( )蒲苇纫如丝( )摧藏马悲哀( )奄奄黄昏后( )

2重点字词

堂上启阿母(启: )供养卒大恩(卒: )于今无会因(因: )

事事四五通(通: )却与小姑别(却: )逆以煎我怀(逆: )

渠会永无缘(渠: )

(三)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全文,结合刚才的《孔雀东南飞》歌曲,谈谈你对整个故事的感受?并用一两个字概括你的读后感。

(四)重点突破

1、大家读了文章,都认为刘兰芝是本故事的主角,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仔细阅读文章,看看哪些地方写到了刘兰芝?她有何特点?

点拨:文章第二段“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

当兰芝离开刘家时: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铛.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组细步,精妙世无双.”:一连串夸张性动作的铺张,意在表现兰芝被逐离焦家前的沉着冷静镇定自若,突出“精妙世无双”这一点,既体现兰芝之美,坚强,也是对她命运不公谴责。

兰芝离家时:善良

兰芝的再嫁: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从侧面烘托了她的美…….

2、(讨论)兰芝如此之美,她却被休了,难道是她的丈夫的原因吗?她的丈夫又是怎样得人呢?

点拨:“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娶。”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娶。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一直到“自挂东南枝”。

说明:焦仲卿钟情,叛逆

3、(讨论)如此美丽的爱情怎没延续呢,是谁制造了这场爱情悲剧?他们有什么特点起到什么作用?

点拨: 焦母蛮横无理

兰芝的兄长不近人情

作用:衬托

(五)难点突破

1、刘兰芝是那样的美丽善良,刘焦的爱情是那样的完美,焦母为什么要把兰芝休了呢?《礼记本命》中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

去,多言去,窃盗去。”有人据“共事二三年”还没子嗣,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兰芝被休。你有什么感悟,各抒己见。

2、阅读下面文字,寻找原因。

*兰芝: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焦母: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其得自由。

*兰芝: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谴,何言复来还

点拨:真是“不顺父母”吗?当然不是,这只是“莫须有”的罪名,是封建礼教在作怪,一段美丽的爱情,一位美丽善良的女子,在封建礼教的摧残下夭折了,封建礼教才是罪魁祸首。

3、被休后的兰芝被太守家看中,为什么还要“举身赴清池”呢?起到什么作用?

点拨:以死向封建礼教抗争

更是她反抗性格的升华,完成了她完美人格。

(六)小结

因此,作者给了我们一个完美的结尾,正像《梁祝》。放乐曲

《孔雀东南飞》说课稿9

一、说教材

《孔雀东南飞》,是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这个单元的话题是爱的生命乐章,本单元这几篇文章,都是纯洁爱情的美丽赞歌。《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是本单元的重点篇目。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及人物性格。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热爱。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对诗中主要人物性格的分析和把握,了解人物美,爱情美。

难点:理解刘兰芝和焦仲卿爱情悲剧的根源与意义。

二、教法和学法教法

分析这首诗歌的教法通常是:从词句的理解到人物形象的把握和主题的提炼,再到艺术手段的分析。同时扩展阅读空间进行比较阅读,在不同的形式转换中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人物性格和艺术特征。主要采用三种教学方法:(1)互动教学;(2)启发探究式教学。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此类诗歌时,大多是等着老师来分析,自己做笔记,缺乏主动性,在学习这首诗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其中讨论探究,作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通俗歌曲《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千般怜爱,万种柔情,相思成灰。心碎的时候,秋声格外让人悲。天若不尽人意,我愿生死相随,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大江上下,残照斜阳,万木低垂,情深的时候,哪种离别不伤悲?这次痴心赴水何时何地相会?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红尘外,柔情内,有没有断肠的泪。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但求真心以对,今生何惧何悔。

这首歌曲调低沉舒缓,非常符合原诗的意境,而屠洪刚的演唱丝丝入扣,深沉含蓄,对刘兰芝“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和焦仲卿“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的心理揭示比较细微,可以激起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为本篇的学习奠下感情基调。

(二)课前检查字词

(三)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全文,结合刚才的《孔雀东南飞》歌曲,谈谈你对整个故事的感受?并用一两个字概括你的读后感。

(四)重点突破

1、大家读了文章,都认为刘兰芝是本故事的主角,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仔细阅读文章,看看哪些地方写到了刘兰芝?她有何特点?

点拨:文章第二段“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

当兰芝离开刘家时: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铛。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组细步,精妙世无双。”:一连串夸张性动作的铺张,意在表现兰芝被逐离焦家前的沉着冷静镇定自若,突出“精妙世无双”这一点,既体现兰芝之美,坚强,也是对她命运不公谴责。

兰芝离家时:善良

兰芝的再嫁: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从侧面烘托了她的美……。

2、(讨论)兰芝如此之美,她却被休了,难道是她的'丈夫的原因吗?她的丈夫又是怎样得人呢?

点拨:“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娶。”“……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娶。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一直到“自挂东南枝”。

说明:焦仲卿钟情,叛逆

3、(讨论)如此美丽的爱情怎没延续呢,是谁制造了这场爱情悲剧?他们有什么特点起到什么作用?

点拨:焦母蛮横无理兰芝的兄长不近人情作用:衬托

(五)难点突破

1、刘兰芝是那样的美丽善良,刘焦的爱情是那样的完美,焦母为什么要把兰芝休了呢?《礼记本命》中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有人据“共事二三年”还没子嗣,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兰芝被休。你有什么感悟,各抒己见。

2、阅读下面文字,寻找原因。

兰芝: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焦母: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其得自由。

兰芝: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谴,何言复来还

点拨:真是“不顺父母”吗?当然不是,这只是“莫须有”的罪名,是封建礼教在作怪,一段美丽的爱情,一位美丽善良的女子,在封建礼教的摧残下夭折了,封建礼教才是罪魁祸首。

3、被休后的兰芝被太守家看中,为什么还要“举身赴清池”呢?起到什么作用?

点拨:以死向封建礼教抗争

更是她反抗性格的升华,完成了她完美人格。

(六)小结

因此,作者给了我们一个完美的结尾,正像《梁祝》。放乐曲

作业:了解陆游与唐琬的故事

第四篇:《孔雀东南飞》说课稿

《孔雀东南飞》说课稿

《孔雀东南飞》说课稿1

一、说教材

《孔雀东南飞》,是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这个单元的话题是爱的生命乐章,本单元这几篇文章,都是纯洁爱情的美丽赞歌。《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是本单元的重点篇目。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及人物性格。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热爱。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对诗中主要人物性格的分析和把握,了解人物美,爱情美。

难点:理解刘兰芝和焦仲卿爱情悲剧的根源与意义。

二、教法和学法教法

分析这首诗歌的教法通常是:从词句的理解到人物形象的把握和主题的提炼,再到艺术手段的分析。同时扩展阅读空间进行比较阅读,在不同的形式转换中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人物性格和艺术特征。主要采用三种教学方法:(1)互动教学;(2)启发探究式教学。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此类诗歌时,大多是等着老师来分析,自己做笔记,缺乏主动性,在学习这首诗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其中讨论探究,作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通俗歌曲《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千般怜爱,万种柔情,相思成灰。心碎的时候,秋声格外让人悲。天若不尽人意,我愿生死相随,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大江上下,残照斜阳,万木低垂,情深的时候,哪种离别不伤悲?这次痴心赴水何时何地相会?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红尘外,柔情内,有没有断肠的泪。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但求真心以对,今生何惧何悔。

这首歌曲调低沉舒缓,非常符合原诗的意境,而屠洪刚的演唱丝丝入扣,深沉含蓄,对刘兰芝“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和焦仲卿“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的心理揭示比较细微,可以激起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为本篇的学习奠下感情基调。

(二)课前检查字词

(三)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全文,结合刚才的《孔雀东南飞》歌曲,谈谈你对整个故事的感受?并用一两个字概括你的读后感。

(四)重点突破

1、大家读了文章,都认为刘兰芝是本故事的主角,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仔细阅读文章,看看哪些地方写到了刘兰芝?她有何特点?

点拨:文章第二段“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

当兰芝离开刘家时: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铛。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组细步,精妙世无双。”:一连串夸张性动作的.铺张,意在表现兰芝被逐离焦家前的沉着冷静镇定自若,突出“精妙世无双”这一点,既体现兰芝之美,坚强,也是对她命运不公谴责。

兰芝离家时:善良

兰芝的再嫁: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从侧面烘托了她的美……。

2、(讨论)兰芝如此之美,她却被休了,难道是她的丈夫的原因吗?她的丈夫又是怎样得人呢?

点拨:“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娶。”“……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娶。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一直到“自挂东南枝”。

说明:焦仲卿钟情,叛逆

3、(讨论)如此美丽的爱情怎没延续呢,是谁制造了这场爱情悲剧?他们有什么特点起到什么作用?

点拨:焦母蛮横无理兰芝的兄长不近人情作用:衬托

(五)难点突破

1、刘兰芝是那样的美丽善良,刘焦的爱情是那样的完美,焦母为什么要把兰芝休了呢?《礼记本命》中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有人据“共事二三年”还没子嗣,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兰芝被休。你有什么感悟,各抒己见。

2、阅读下面文字,寻找原因。

兰芝: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焦母: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其得自由。

兰芝: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谴,何言复来还

点拨:真是“不顺父母”吗?当然不是,这只是“莫须有”的罪名,是封建礼教在作怪,一段美丽的爱情,一位美丽善良的女子,在封建礼教的摧残下夭折了,封建礼教才是罪魁祸首。

3、被休后的兰芝被太守家看中,为什么还要“举身赴清池”呢?起到什么作用?

点拨:以死向封建礼教抗争

更是她反抗性格的升华,完成了她完美人格。

(六)小结

因此,作者给了我们一个完美的结尾,正像《梁祝》。放乐曲

作业:了解陆游与唐琬的故事

《孔雀东南飞》说课稿2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孔雀东南飞》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第三课。这一单元主要学习《诗经》、《楚辞》和汉魏晋诗歌,教学重点是在熟读、背诵的过程中领悟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了解四言诗、骚体诗、五言诗的语言特点。《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与《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是本单元的重点学习篇目。本文以刘兰芝和焦仲卿二人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成功塑造了一对具有鲜明性格特征、功能与反抗封建礼教的年轻夫妇形象,以他们的死对封建礼教进行了血淋淋的控诉。学习这篇课文最主要的任务是掌握诗的艺术特征和通过语言判断人物性格特征的能力、以及对当时社会与现实社会的种种不平等现象做出深层的思考。

(二)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因为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领悟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了解四言诗、骚体诗、五言诗的语言特点,所以我将指示目标设定为:学习诗中赋、比、兴手法的运用掌握式的艺术特色和主要人物性格特征;情感目标设定为:体会人物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所做出选择的艰难和男女主人公之间真挚的情感。另外因为新课标对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作了强调,所以我将能力目标设定为:人能够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人物性格特征,针对问题进行辩论,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在以上的教学目标中对人物性格的分析是重中之重,再加上性格分析比一般知识性学习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比较难以掌握,所以我把对此的分析作为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学法分析

本文虽然是古诗文且篇幅较长,但是故事性很强,容易读懂,所以我会让学生带问题自读课文,待学生读完后用提问法检验学生自读效果。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可以知道在学习古文时,学生的主动性较差,往往被动的接受老师所讲授的知识。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将采取提问式和探究式结合的方法,对文章结构内容字词等进行大量的提问,由简到难一步步启发学生,对人物分析时出现的问题进行全班性讨论,让所有学生参与到学习中,这样教学增加了课堂的活跃性。在讲解古文言常识的时候我会采取多媒体辅助教学,将知识呈现给学生。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国外有一个家喻户晓的爱情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在中国也有一个非常相似的爱情悲剧《孔雀东南飞》。(放音乐屠洪刚的《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千般怜爱万种柔情相思成灰。心碎的时候秋声格外让人悲,天若不尽人意,我愿生死相随。”屠洪刚的一曲《孔雀东南飞》唱得荡气回肠,唱得催人泪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孔雀东南飞》这个故事。这样的导入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气氛轻松活跃,让学生在这样的一个气氛下开始古文学习。

(二)整体把握:本诗故事性强,又是五言诗,读起来琅琅上口,所以我让学生自读课文,在读的时候思考本诗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在读完后抽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个故事,检验其自读效果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然后再让学生再一个快速浏览全文提示他们按故事情节的`四要素给全文划分段落层次,在这一环节学生容易给出两种答案,一种是把第一句单独列成一层,这样就分成五部分,针对这种情况我会给学生肯定的评价,同时提示故事的四要素第一是开端,开端应该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等,而第一句没有交代任何内容,所以如果分为四层就应该把第一段放在后文一起,但是如果划分五部分就可以单独列出来,然后板书文章的层次和大意。

(三)具体分析课文:这一部分相对来说是比较枯燥的,所以为了使学生的注意力保持高度的集中,我会设计大量的问题,从小序部分就开始让学生自己分析小序交代了些什么内容,明确小序的作用,再针对孔雀只出现一次导入“起兴”知识。在分析每一段落的时候穿插进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词等文言知识,我会把对人物的分析放在对段落的梳理中,这样能让学生理解的更到位,在梳理结束后再将学生所分析的人物性格特征板书在黑板做总结,使学生对全文有一个总体性把握。

(四)总结全课:将全诗的艺术特色在多媒体上呈现给学生并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对学生的表现给以积极正面的肯定,让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刻印象的同时对自己的表现产生自信。

四、板书设计

孔雀东南飞

1、通假字

2、义复词:

3、相的用法

(1)相,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之词,偏指一方,有称代作用,可称代“你”“我”“他”“之”等等。如:

(2)副词,表示互相,彼此。如:

(3)名词,命相,相貌。如:

4、自的用法

“自”作“”自己解释外,还可作副词、介词、连词、助词等。诗中的“自”字解释如下:

5、歌结构:

层次 章节 标题 情节段落

起兴 首 句 托物起兴

第一部分 “十三能织素”—“及时相遣归” 兰芝自诉 开端

第二部分 “府吏得闻之”—“二情同依依” 夫妻誓别 发展(一)

第三部分 “入门上家堂”—“郁郁登郡门” 兰芝抗婚 发展(二)

第四部分 “阿母谓阿女”—“自挂东南枝” 双双殉情 高潮

第五部分 最后一节 化鸟双飞 尾声

第一块板书是文言文知识,二块板书是文章层次,这样设计使得整块黑板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学生通过板书就可以知道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孔雀东南飞》说课稿3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上午好!我是三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孔雀东南飞》。下面,我讲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对本课进行分析。有不妥之处,还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第一部分,说教材

《孔雀东南飞》是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一单元选录了中国古代古体诗7首,其中《诗经》中2首,汉魏晋诗3 首,《孔雀东南飞》并序以及《离骚》节选。《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与《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是本单元的重点学习篇目。

本文以刘兰芝和焦仲卿二人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成功塑造了一对具有鲜明性格特征、反抗封建礼教的年轻夫妇形象,以他们的死对封建礼教进行了血淋淋的控诉。学习这篇课文最主要的任务是掌握诗的艺术特征和通过语言判断人物性格特征的能力、以及对当时社会与现实社会的种种不平等现象做出深层的思考。

第二部分,说教学目标

我的教学对象是刚刚进入高二的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认知已经有了一定的水平,但是在主动鉴赏、探究方面还是有很大的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力求层层设问,或者由浅入深,化抽象为具体的探究文章的主题和细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因此,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及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教学大纲,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乐府诗。引导学生针对问题进行辩论,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诗中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掌握诗的艺术特色和主要人物性格特征,体会人物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所做出选择的艰难和男女主人公之间真挚的情感。

接下来,我说说教学重难点

高二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古代诗歌的评价能力,但对于时代久远的长篇叙事诗,评价的前提――读懂诗歌的内容方面,仍存在困难,根据大纲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本文特点,我确立本文重点及难点如下:

对人物性格的分析是重中之重,再加上性格分析比一般知识性学习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比较难以掌握,所以这也是教学的难点

第三部分,说教法

为了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同时针对中学生繁重的课业压力的现实,所以我决定采用讲授式教学法,通过讲解,谈话,讨论,讲读等具体实施形式,使学生除了的掌握应考知识的同时也收获到更多的东西。

第四部分,说学法

新的教学理论不仅要求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会学。本课是一篇以叙事为主的古代诗歌,因此,学习本节课学生主要采用诵读法、讨论法等。

学生自己诵读与听配乐范读相结合,并且教师对学生的朗读加以指导,通过反复诵读,培养语感,熟悉课文内容。之后,由教师设置情境,组织学生讨论,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情感变化。

第五部分,说教学程序

本课为教读课文,将共设两个课时来完成。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

播放通俗歌曲《孔雀东南飞》:

这首歌曲调低沉舒缓,非常符合原诗的意境,而屠洪刚的演唱丝丝入扣,深沉含蓄,对刘兰芝“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和焦仲卿“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的心理揭示比较细微,可以激起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也让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有初步的认识。

2、介绍乐府诗

《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可见它又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乐府诗起于汉武帝时,属古体诗的一种,除要求配乐歌唱外,其形式和古体诗没有区别。

由于乐府诗是来源于各地的歌谣,而这些歌谣又都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所以,内容的社会性和形式的叙事性就成了乐府诗的显著特点。如《孔雀东南飞》就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父母不应干涉儿女的婚事。又如《陌上桑》写罗敷严辞拒绝太守的调戏,就反映了官占民女为妾的事实。可见,汉乐府反映了广大人民的生活和爱情,是从民间产生或受民间文学影响而产生的艺术硕果,它继承和发展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也继承和发展了《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

3、疏通、理解

借助注释、字典等疏通诗句。必须掌握的实词及其在现代汉语中的运用

4、朗读诗歌,整体把握

(朗读)本诗故事性强,又是五言诗,读起来琅琅上口,所以我让学生先朗读课文,在读的时候思考本诗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在读完后让学生们发言,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个故事,检验读书效果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分层)然后再让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提示他们按故事情节全文划分段落层次,讨论之后进行提示和明确。

5,把握故事情节

全诗除“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外,按情节发展,可分为5个部分:

(1)开端(从“十三能织素”到“及时相遣归”),是兰芝对仲卿的诉述,一开始就提出了问题,展开了矛盾。兰芝和仲卿爱情深厚,本应白头偕老,但婆婆不容,一定逼他们离异。

(2)发展一(从“府吏得闻之”到“二情同依依”),写兰芝被遣回家,仲卿与兰芝告别,发誓要再接兰芝回来。

(3)发展二(从“入门上家堂”到“郁郁登郡门”),写兰芝回家后的遭遇。这部分情节比较复杂,写三项内容。

①母亲开始不谅解女儿,经过女儿叙述,终于体谅女儿的处境。

②但是,哥哥坚决不答应。他完全以势利眼光看问题,毫无兄妹之情,一定要逼妹妹改嫁。

③写府君家为婚事的铺张。

(4)高潮(从“阿母谓阿女”到“自挂东南枝”),写兰芝、仲卿双双殉情,为全诗的高潮。

(5)结尾(从“两家求合葬”到结尾),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愿望。

本诗以时间为顺序,以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和封建家长制的迫害为矛盾冲突的线索,也可以说按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别离、抗婚、殉情的悲剧发展线索来叙述,揭露了封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

6、小结

《孔雀东南飞》取自真人真事,叙述描写具体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符合现实主义表现手法,而诗尾以鸳鸯双飞作结,通过美丽的幻想形式,表现了仲卿夫妇争取婚姻自由的不可战胜的意志,又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情感。这节课我们进行了内容的了解,进行了整体的把握。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重点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7、作业

请大家课下进行思考,剧中有几个主要人物,人物形象是怎么样的?下节课请同学上台给大家说说自己的看法。

第二课时

1、回顾和导入

《孔雀东南飞》以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成功地塑造了刘兰芝和焦仲卿的艺术形象。就算是反面形象,比如焦母和刘兄的塑造也各有特色,人物的形象呼之欲出。这得力于人物对话的个性化。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分析人物形象。下面请两名同学上台来给大家说说对剧中人物的看法。

2、分析人物形象

结合人物语言(主要是对话),分析人物性格——

刘兰芝坚强、持重,不为威迫所屈,也不为荣华所动。她明白婆婆要驱逐她,就主动要求“遣归”,对仲卿说“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对婆婆说“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不亢不卑,很有教养。阿兄逼婚,她说“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外柔内刚,自有主意。刘兰芝还是个善良温顺的妇女。她对仲卿体贴谅解,一方面忠于爱情,“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一方面设身处地,“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焦仲卿个性也非常鲜明,他忠于爱情,而不敢直接抗争,只能消极反抗,忍辱负重。他深爱兰芝,扬言“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无怪乎“阿母得闻之”,要“槌床便大怒”了。后来,不得已与兰芝暂别,他又郑重声明:“誓不相隔卿”“誓天不相负”。他还说“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直言不讳,态度明朗。而从回家辞母的那段话里,可以看到仲卿的反抗性格:“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这番话,无异晴天霹雳,可是封建家长焦母,并不回心转意,收回成命,最后仲卿不顾焦母的劝告,自缢于庭树。显而易见,这位忠于爱情的人物,跟兰芝一样,是充满叛逆精神的。

焦母是一个突出的反面形象。她是一个极端蛮横无理的女性,对于兰芝的美德,仲卿夫妇的爱情,毫无认识和同情,一意独断专行。对仲卿,她一会儿恶语威胁:“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一会儿又是好言诱哄:“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软硬兼施,目的是要仲卿速遣兰芝,除去眼中钉,以维护她的家长权威。这充分暴露了封建家长制摧残青年的丑恶本质。

对于另一反面形象刘兄着墨不多,但他的性行暴戾,趋炎附势,丑态毕露。他对兰芝说:“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作计何不量!”粗暴训斥,盛气凌人。“先嫁得府吏……足以荣汝身。”趋炎附势,见利忘义。可见其尖酸刻薄、冷酷无情,是一副典型的市侩面孔。

3、欣赏铺陈排比的艺术手法

诗的开头,“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这是纵的铺陈,按时间顺序,突出刘兰芝多才多艺、有教养的特点。罗列数字,应作为互文看,交叉表述。本诗的铺陈排比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也为诗歌带来了声律和色彩之美。

4、欣赏起兴和尾声

以孔雀失偶起兴,以鸳鸯双飞作结,这种由禽鸟恋偶联想到夫妻分离的艺术手法,是民歌的特点。

诗歌开头用“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给全诗笼罩上悲剧气氛,用具体的形象来渲染气氛,激发读者想像。构思上,也有统摄全诗、引起故事的作用。结尾处合葬化鸟,“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生不能相守,死却能“相向鸣”,而且“夜夜达五更”。寄托人们追求自由恋爱、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诗最后说“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更表达了激愤之情和美好心愿。

5.辩论

(1).虚拟法庭:谁是千古罪人?造成刘焦爱情悲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先确定被告。(可能情况:①自杀无冤。②焦母。③刘兄。④封建礼教)

学生分组充当原、被告及其辩护律师,教师作法官。学生据文力争,力陈事实与情理。

一道选择题:假如你面对同样的问题,你会怎样对待呢?(测试学生的价值观)

(2).两分钟即席演讲

穿越时空的对话。我想对兰芝说,从自己的角度说出我心目中的刘兰芝:《哉,兰芝!》

学生自己选填一个形容词,启动发散思维,要求有理有据。

(依据) 通过辩论与演讲,既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也让他们更加主动的参与课文的思考当中,增加对其人物形象和故事深层内涵的了解。

6、小结

本诗是叙事诗,在它出世以后经过很长时间的传唱,人物的性格正是在传唱中逐渐地丰富起来的,因而每一个人物身上都渗透着劳动人民的感情。这首诗歌确实是现实主义艺术创造在我国古典文学中一个杰出的范例。

7、作业

为了让学生课下能对本诗有更深的体会,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要表达的情感,我将给学生布置作业,课下比较《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的异同。写一篇自己的感想。题材不限,字数不限。

第六部分,说板书设计

板书:

孔雀东南飞(并序)

汉乐府民歌,最长的长篇叙事诗

故事情节:托物起兴

兰芝被遣

夫妻誓别

兰芝抗婚

双双殉情

告诫后人

兰芝:坚强、持重、善良、忠于爱情,不为威迫所屈,不为荣华所动。

仲卿:孝顺、忠于爱情、叛逆者。

焦母:反面形象,封建家长制的代言人,极端的蛮横无理

以上就是我对《孔雀东南飞》的说课,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孔雀东南飞》说课稿4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孔雀东南飞》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第三课。这一单元主要学习《诗经》、《楚辞》和汉魏晋诗歌,教学重点是在熟读、背诵的过程中领悟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了解四言诗、骚体诗、五言诗的语言特点。《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与《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是本单元的重点学习篇目。本文以刘兰芝和焦仲卿二人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成功塑造了一对具有鲜明性格特征、功能与反抗封建礼教的年轻夫妇形象,以他们的死对封建礼教进行了血淋淋的控诉。学习这篇课文最主要的任务是掌握诗的艺术特征和通过语言判断人物性格特征的能力、以及对当时社会与现实社会的种种不平等现象做出深层的思考。

(二)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因为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领悟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了解四言诗、骚体诗、五言诗的语言特点,所以我将指示目标设定为:学习诗中赋、比、兴手法的运用掌握式的艺术特色和主要人物性格特征;情感目标设定为:体会人物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所做出选择的艰难和男女主人公之间真挚的情感。另外因为新课标对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作了强调,所以我将能力目标设定为:人能够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人物性格特征,针对问题进行辩论,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在以上的教学目标中对人物性格的分析是重中之重,再加上性格分析比一般知识性学习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比较难以掌握,所以我把对此的分析作为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学法分析

本文虽然是古诗文且篇幅较长,但是故事性很强,容易读懂,所以我会让学生带问题自读课文,待学生读完后用提问法检验学生自读效果。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可以知道在学习古文时,学生的主动性较差,往往被动的接受老师所讲授的知识。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将采取提问式和探究式结合的方法,对文章结构内容字词等进行大量的提问,由简到难一步步启发学生,对人物分析时出现的问题进行全班性讨论,让所有学生参与到学习中,这样教学增加了课堂的活跃性。在讲解古文言常识的时候我会采取多媒体辅助教学,将知识呈现给学生。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因为《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并誉为“乐府双璧”而在初中的时候就学习过《

木兰诗》,为了让学生在温故的同时了解两首诗的重要地位我决定从《木兰诗》导入。我准备采用一个互动性强的导入,与学生一起做一个诗句接龙游戏,所接诗句就用木兰诗里面的句子开始,游戏结束后由《木兰诗》导出“乐府双璧”和《孔雀东南飞》。这样的导入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气氛轻松活跃,让学生在这样的一个气氛下开始古文学习。

(二)整体把握:本诗故事性强,又是五言诗,读起来琅琅上口,所以我让学生自读课文,在读的时候思考本诗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在读完后抽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个故事,检验其自读效果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然后再让学生再一个快速浏览全文提示他们按故事情节的四要素给全文划分段落层次,在这一环节学生容易给出两种答案,一种是把第一句单独列成一层,这样就分成五部分,针对这种情况我会给学生肯定的评价,同时提示故事的四要素第一是开端,开端应该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等,而第一句没有交代任何内容,所以如果分为四层就应该把第一段放在后文一起,但是如果划分五部分就可以单独列出来,然后板书文章的层次和大意。

(三)具体分析课文:这一部分相对来说是比较枯燥的,所以为了使学生的注意力保持高度的集中,我会设计大量的问题,从小序部分就开始让学生自己分析小序交代了些什么内容,明确小序的作用,再针对孔雀只出现一次导入“起兴”知识。在分析每一段落的时候穿插进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词等文言知识,我会把对人物的`分析放在对段落的梳理中,这样能让学生理解的更到位,在梳理结束后再将学生所分析的人物性格特征板书在黑板做总结,使学生对全文有一个总体性把握。

(四)总结全课:将全诗的艺术特色在多媒体上呈现给学生并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对学生的表现给以积极正面的肯定,让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刻印象的同时对自己的表现产生自信。

(五)布置作业:为了让学生课下能对本诗有更深的体会,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要表达的情感,我将给学生布置:以“假如我是……”为题写一篇1000字以下的和课文有关的作文,即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能启发学生对本文有更深层次的思考。

四、板书设计(下图)

孔雀东南飞

《玉台新咏》

乐府:汉代朝廷设置的开端:兰芝请辞刘兰芝:才貌美

音乐机构发展:兰芝归家个性美

起兴:先言他物高潮:夫妻殉情悲剧美

以引所言之物结局:两家合葬

我将板书设计为三部分,左边板书文言知识,中间板书文章层次,右边板书刘兰芝的美,这样设计使得整块黑板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学生通过板书就可以知道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孔雀东南飞》说课稿5

一、教材分析

《孔雀东南飞》是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这个单元的话题是爱的生命乐章,本单元这几篇文章,都是纯洁爱情的美丽赞歌。《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是本单元的重点篇目。

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及人物性格。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热爱。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对诗中主要人物性格的分析和把握,了解人物美,爱情美

难点:理解刘兰芝和焦仲卿爱情悲剧的根源与意义。

二、教法和学法

教法分析

这首诗歌的教法通常是:从词句的理解到人物形象的把握和主题的提炼,再到艺术手段的分析。同时扩展阅读空间进行比较阅读,在不同的形式转换中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人物性格和艺术特征。主要采用三种教学方法:互动教学,启发探究式教学和比较阅读。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此类诗歌时,大多是等着老师来分析,自己做笔记,缺乏主动性,在学习这首诗时,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其中讨论探究,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主要采取以下的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三、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我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导入新课,激发兴趣;预习检测,了解情况;整体感知,把握脉络;深入探究,精度分析;话题作结,畅谈感受;布置作业,温故知新。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我将通过播放通俗歌曲《孔雀东南飞》来吸引学生,其歌词是: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千般怜爱,万种柔情,相思成灰。心碎的时候,秋声格外让人悲。天若不尽人意,我愿生死相随,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大江上下,残照斜阳,万木低垂,情深的时候,哪种离别不伤悲?这次痴心赴水何时何地相会?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红尘外,柔情内,有没有断肠的泪。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但求真心以对,今生何惧何悔。

这首歌曲调低沉舒缓,非常符合原诗的意境,而屠洪刚的演唱丝丝入扣,深沉含蓄,对刘兰芝“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和焦仲卿“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的心理揭示比较细微,可以激起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为本篇的学习奠下感情基调。

(二)预习检测,了解情况

我将通过对个别同学的提问默写来检查他们对生字词的的掌握和对本文的基本理解

(三)整体感知,把握脉络

我会让学生快速浏览全文,结合刚才的《孔雀东南飞》歌曲,谈谈他们对整个故事的感受。

(四)深入探究,精度分析

在深入探究的环节中,我将让会让学生以配乐分段阅读的方式深入分析诗歌中主要人物的性格,我会以一个句子为口,鼓励他们自主讨论分析。比如文章第二段“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体现出兰芝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的性格。至于本文的难点,我将对背景知识加以补充说明,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通过引导的方式,让他们掌握刘兰芝和焦仲卿爱情悲剧的根源和意义。

(五)话题作结,畅谈感受

在话题讨论的环节中,我会先通过介绍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与唐婉的故事,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阅读进一步理解封建礼教对青年人爱情婚姻生活的摧残及其吃人的.本质,这么多凄美爱情故事的意义,并发表他们的看法。

(六)布置作业,温故知新

在对本文的学习后,我会让学生课下仔细查阅关于陆游和唐婉的故事,并对他们的性格进行分析。

各位考官,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的说果完毕,谢谢。

梁祝的化蝶,焦刘的孔雀东南飞,陆唐的钗头凤,哪个不是以悲剧结尾,哪个不沾染着青年人的血泪,从中我们就不难发现造成这一切悲剧的刽子手就是封建礼教。几千年来,冷酷的封建礼教,使无数美丽的爱情成为“牵牛织女”,化作“双飞蝴蝶”,飞出“东南孔雀”,筑就“血泪沈园”。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无数的悲剧后面,还有千百年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执着地追求

托物起兴:孔雀失偶(第1段)

事件起因:兰芝被遣(第2~6段)(被逼休妻)

过程发展:夫妻誓别(第7~12段)(无奈别妻)

情节延续:兰芝抗婚(第13~21段)(贤妻再嫁)

长诗高潮:双双殉情(第22~31段)(夫妻殉情)

悲情结尾:告诫后人(第32段)

《孔雀东南飞》说课稿6

一、教材分析

《孔雀东南飞》,是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这个单元的话题是爱的生命乐章,本单元这几篇文章,都是纯洁爱情的美丽赞歌。《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是本单元的重点篇目。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及人物性格。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热爱。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对诗中主要人物性格的分析和把握,了解人物美,爱情美

难点:理解刘兰芝和焦仲卿爱情悲剧的根源与意义。

二、教法和学法

教法分析

这首诗歌的教法通常是:从词句的理解到人物形象的把握和主题的提炼,再到艺术手段的分析。同时扩展阅读空间进行比较阅读,在不同的形式转换中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人物性格和艺术特征。主要采用三种教学方法:

(1)互动教学

(2)启发探究式教学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此类诗歌时,大多是等着老师来分析,自己做笔记,缺乏主动性,在学习这首诗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其中讨论探究,作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通俗歌曲《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千般怜爱,万种柔情,相思成灰。心碎的时候,秋声格外让人悲。天若不尽人意,我愿生死相随,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大江上下,残照斜阳,万木低垂,情深的时候,哪种离别不伤悲?这次痴心赴水何时何地相会?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红尘外,柔情内,有没有断肠的泪。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但求真心以对,今生何惧何悔。

这首歌曲调低沉舒缓,非常符合原诗的意境,而屠洪刚的演唱丝丝入扣,深沉含蓄,对刘兰芝“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和焦仲卿“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的心理揭示比较细微,可以激起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为本篇的学习奠下感情基调。

(二)课前检查字词

1古今通假,找出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终老不复取( )蒲苇纫如丝( )摧藏马悲哀( )奄奄黄昏后( )

2重点字词

堂上启阿母(启: )供养卒大恩(卒: )于今无会因(因: )

事事四五通(通: )却与小姑别(却: )逆以煎我怀(逆: )

渠会永无缘(渠: )

(三)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全文,结合刚才的《孔雀东南飞》歌曲,谈谈你对整个故事的感受?并用一两个字概括你的读后感。

(四)重点突破

1、大家读了文章,都认为刘兰芝是本故事的主角,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仔细阅读文章,看看哪些地方写到了刘兰芝?她有何特点?

点拨:文章第二段“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

当兰芝离开刘家时: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铛.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组细步,精妙世无双.”:一连串夸张性动作的铺张,意在表现兰芝被逐离焦家前的沉着冷静镇定自若,突出“精妙世无双”这一点,既体现兰芝之美,坚强,也是对她命运不公谴责。

兰芝离家时:善良

兰芝的再嫁: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从侧面烘托了她的美…….

2、(讨论)兰芝如此之美,她却被休了,难道是她的丈夫的原因吗?她的丈夫又是怎样得人呢?

点拨:“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娶。”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娶。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一直到“自挂东南枝”。

说明:焦仲卿钟情,叛逆

3、(讨论)如此美丽的爱情怎没延续呢,是谁制造了这场爱情悲剧?他们有什么特点起到什么作用?

点拨: 焦母蛮横无理

兰芝的兄长不近人情

作用:衬托

(五)难点突破

1、刘兰芝是那样的美丽善良,刘焦的爱情是那样的完美,焦母为什么要把兰芝休了呢?《礼记本命》中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

去,多言去,窃盗去。”有人据“共事二三年”还没子嗣,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兰芝被休。你有什么感悟,各抒己见。

2、阅读下面文字,寻找原因。

*兰芝: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焦母: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其得自由。

*兰芝: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谴,何言复来还

点拨:真是“不顺父母”吗?当然不是,这只是“莫须有”的罪名,是封建礼教在作怪,一段美丽的爱情,一位美丽善良的女子,在封建礼教的摧残下夭折了,封建礼教才是罪魁祸首。

3、被休后的兰芝被太守家看中,为什么还要“举身赴清池”呢?起到什么作用?

点拨:以死向封建礼教抗争

更是她反抗性格的升华,完成了她完美人格。

(六)小结

因此,作者给了我们一个完美的结尾,正像《梁祝》。放乐曲

《孔雀东南飞》说课稿7

在中国古代民间文学的发展历史上,有一首诗歌不仅暴露了封建门阀制度的罪恶,而且远为深广的记录了一千七百年前人民的真实感情,这就是《孔雀东南飞》。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就是这首中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以下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对这节课进行解说。

一、教材分析

《孔雀东南飞》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必修第二册第二单元的第三课。这个单元学习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这一时期产生了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上都堪称后世诗歌典范的伟大作品。《孔雀东南飞》是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是本单元的重点篇目。

古典诗歌的鉴赏训练对学生来说是个全新的概念。尽管学生在前面几课中尝试了诗歌的鉴赏,但鉴赏仍然是初步的,尚未把握鉴赏的技巧,形成基本能力,更不用说对作品进行审美鉴赏。因此教学本课,仍然是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理解性阅读、研究性阅读和欣赏性阅读,培养学生鉴赏古诗文技巧,逐步把握鉴赏规律,最终形成鉴赏能力。

整篇课文我计划用三课时讲完,我所说的这节课是教学过程中的第三课时。根据大纲以及单元学习要求,结合课程进度以及学生实际情况,我确立本课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如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部分重点词语以及铺陈排比等修辞手法的用法,把握女主人公刘兰芝的形象特征以及性格特点。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人物对话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和结合语境欣赏诗歌语言表达效果的能力。

德育目标: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封建家长制及封建礼教摧残男女青年幸福生活的罪恶,培养学生珍爱生活,敢于和一切腐朽势力作斗争的情操。

教学重点: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提高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刘兰芝和焦仲卿爱情悲剧的根源与意义。

二、教法分析

《孔雀东南飞》是古乐府民歌,语言接近口语,而且注释较详,学生易读懂词句。因此,教学本文可从语境入手,分析人物形象,揭示主题思想。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问题的能力,根据诗歌需要反复诵读的特点,这节课我主要使用的`教学方法有朗读品味法和讨论点拨法。

为使课堂教学更加直观生动,我将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三、学法分析

学生在学习诗歌和文言文时,大多是等着老师来分析,自己做笔记,缺乏主动性,在学习这首诗时,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诗歌鉴赏中来,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学生的学习中,应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学生的主要学法有:朗读法、讨论法、质疑法等。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屠洪纲的歌曲《孔雀东南飞》,由元好问的名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引出大雁殉情的故事,从而引出新课。

2、学生复述故事情节。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在于回顾上节课内容,提高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3、由悲剧性的故事情节而过渡到对人物形象的赏析。

由于课文篇幅较长,所以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按照情节的发展选择有代表性的段落来进行鉴赏。这一部分由学生小组讨论完成,教师补充总结,并且对重点词语以及修辞手法等作补充讲解。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的分析鉴赏能力。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4、由刘兰芝的人物形象过渡到对悲剧原因的分析。

提问问题:刘兰芝可以说具备了中国女子身上的所有优点,可是为什么最终只能选择“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呢?是谁造成了刘兰芝的悲剧?

引导学生从悲剧的直接制造者焦母和刘兄身上探究悲剧的深层原因,学生讨论发言之后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认识悲剧的根源。教师补充介绍著名诗人陆游和唐琬的爱情悲剧,以加深学生对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认识。

设计次环节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独立回答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5、拓展延伸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刘兰芝的自尊自立和反抗就显得尤为可贵,请同学们回忆所知道的像刘兰芝这样的女子。如《氓》中的女主人公,《梁祝》中的祝英台等。

6、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刘兰芝这个美丽而又坚强的女子,探讨了兰芝的悲剧产生的社会根源。几千年来,封建礼教、家长专制等传统文化的冷漠与残酷,使无数美丽的爱情成为“牛郎织女”,化作“双飞蝴蝶”,飞出“东南孔雀”,铸就“血泪沈园”!但以刘兰芝为代表的这些女子之所以能在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中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正是由于她们的身上有一种坚强和敢于反抗的精神,她们代表了人类对真真善美的追求,对自由、对爱情的向往,人们希望世界上更多的是天长地久,是有情人终成眷属,希望孔雀东南飞的悲剧不再上演,所以,在故事的结尾,人们让这对不幸的夫妻魂化为鸟,实现相依相守的愿望。

7、作业设计

以《兰芝,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周记。

意在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孔雀东南飞》说课稿8

《孔雀东南飞》,是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的第三课。这个单元学习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这一时期产生了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上都堪称后世诗歌典范的伟大作品。《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是本单元的重点篇目。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及人物性格。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热爱。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对诗中主要人物性格的分析和把握

难点:理解刘兰芝和焦仲卿爱情悲剧的根源与意义。

二教法和学法

教法分析

这首诗歌的教法通常是:从词句的理解到人物形象的把握和主题的提炼,再到艺术手段的分析。我想将这首诗改编成小话剧,并在课内演出,将比较抽象的诗歌改编为直观性很强的话剧;同时扩展阅读空间进行比较阅读,在不同的形式转换中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人物性格和艺术特征。主要采用三种教学方法:

(1)互动教学

(2)创设情景教学

(3)比较阅读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此类诗歌时,大多是等着老师来分析,自己做笔记,缺乏主动性,在学习这首诗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诗歌的改编和话剧的表演中,作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通俗歌曲《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千般怜爱,万种柔情,相思成灰。心碎的时候,秋声格外让人悲。天若不尽人意,我愿生死相随,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大江上下,残照斜阳,万木低垂,情深的时候,哪种离别不伤悲?这次痴心赴水何时何地相会?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红尘外,柔情内,有没有断肠的泪。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但求真心以对,今生何惧何悔。

这首歌曲调低沉舒缓,非常符合原诗的意境,而屠洪刚的演唱丝丝入扣,深沉含蓄,对刘兰芝“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和焦仲卿“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的心理揭示比较细微,可以激起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也让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有初步的认识。

(二)课前检查

1对原诗的改编是否忠于原作?

2能否把握基本矛盾?

3结构安排是否合理?

(三)安排学生表演

1剧本分两部分:刘兰芝在焦府为第一幕,回到刘家为第二幕。两幕之中可各分几场,让学生分组表演。

2结尾部分处理:配乐朗诵,采用《化蝶》乐曲为背景音乐,由一位同学在背景音乐中用低缓压抑的语调来朗读:两家求和葬,和葬华山旁。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

用《化蝶》乐曲来演绎,使话剧难以表现的浪漫主义结尾得到了很好地处理。朗诵的最后四句是借用歌曲《孔雀东南飞》里的句子,既吻合原诗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意境,又表达出结尾部分人们美好的愿望。如泣如诉的配乐朗诵自然地将剧情推向高潮,让学生沉浸在音乐中,忘情于故事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演出结束后,教师提出如下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并回答。

1提问:刚才演出的小话剧中,同是感情深厚,爱情专一,敢于反抗的刘兰芝和焦仲卿有何不同?同是封建家长制的代表,焦母和刘兄的思想性格有何差异。

明确:刘兰芝对封建家长制有清醒的认识,不抱任何幻想;而焦仲卿对封建家长制有一定的幻想,性格比较软弱。焦母体现的是封建家长的.冷酷自私,专制蛮横;刘兄贪财慕势,是一个势利小人,体现了封建家长的庸俗和丑陋。

说明:该问引导学生进行同中有异的比较,以养成细微之处留心的习惯,并进而深入体会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征。

2提问:从诗歌中看,刘兰芝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她具有许多美好的品德。那么这样一个优秀女子为什么却被“遣归”了呢?

明确:诗中说焦刘二人“共事二三年”,可尚无孩子,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时代,“无后”是一个女子致命的弱点。再者作为一个独自抚养儿子寡居多年的母亲,焦母无法理解也不能容忍焦仲卿与刘兰芝间真挚热烈的爱情。

说明:这问题有很大的思维空间,可以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独立回答问题的能力。

(五)拓展延伸。

南宋时,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与表妹唐琬成婚。陆游和唐琬结婚后,生活非常幸福。但是陆游母亲对此不悦,她认为唐琬成天弹琴吟诗,不但有失妇道,而且有误儿子的功名前程。在母亲压力下,陆游被迫休妻,另娶他人,唐琬另与赵士程结婚。一日,唐琬与赵士程来到沈园,恰巧与陆游相遇,一对有情人相对无言。陆游百感交集,提笔在粉墙上留下了传世经典的《钗头凤》。唐婉再游沈园,见到这首词,和之。不久唐琬抑郁而亡,而陆游也抱恨终生。

播放这两首词的朗诵。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挹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说明:这一内容的扩展,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阅读进一步理解封建礼教对青年人爱情婚姻生活的摧残及其吃人的本质。

梁祝的化蝶,焦刘的孔雀东南飞,陆唐的钗头凤,哪个不是以悲剧结尾,哪个不沾染着青年人的血泪,从中我们就不难发现造成这一切悲剧的刽子手就是封建礼教。几千年来,冷酷的封建礼教,使无数美丽的爱情成为“牵牛织女”,化作“双飞蝴蝶”,飞出“东南孔雀”,筑就“血泪沈园”。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无数的悲剧后面,还有千百年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执着地追求。

(六)布置作业

思考:焦仲卿的母亲爱她的儿子,为什么又处心积虑地毁灭她儿子的美满婚姻?

四反思

语文教学中可以打破文体的限制,从兴趣出发,从艺术相通原则入手,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样坚持下去,就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搞好素质教育。

第五篇:孔雀东南飞说课稿

亲爱的各位同行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孔雀东南飞》,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我今天下午的说课内容,一、教材分析,二、教学目标,三、学情分析,四、教法分析,五、教学过程。首先我们来谈谈第一方面,教材分析:《孔雀东南飞》,是广东教育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一第四单元的第三课。本单元要学习的是先秦 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篇目涉及《诗经》《离骚》 等,汉乐府民歌以及南北朝五言诗,皆在思 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上堪称后世诗歌的典范。《孔雀东南飞》是篇伟大的爱情悲剧,“爱情是永恒的主题”,青春期的学生对这个话题会比较感兴趣,因而要利用这个契机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思想内涵,树立自己正确的爱情观。另外《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它与《木兰辞》合称“汉乐府双壁”,因而其乐府民歌特色 需要予以重视,通过这一首诗歌来了解汉乐府这一时代文学的特色。接着是第二个方面我的教学目标,我的教学目标有三个,第一个是

1、知识目标: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及人物性格,学习本诗通过人物对话及在尖锐的矛盾冲突和曲折的情节发展中塑造人物的特点。理解刘兰芝和焦仲卿爱情悲剧的根源与意义。

第二个是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结合具体语境欣赏诗歌语言表达效果的能力,学习乐府诗的艺术手法,特别是本文中的偏义复词,古今异义,互文和诗歌艺术手法赋比兴的掌握。

第三个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热爱。让学生充分体会在刘兰芝形象上体现出来的精神生命的觉醒和独立意识。理解人类生命意识中对生和美追求的同时所产生的对死亡的超越意识,培养学生对爱情的真正认识。

然后是第三个方面

三、学情分析:我们都知道,学生在学习此类诗歌时,大多是等着老师来分析,自己做笔记,缺乏主动性,在学习这首诗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其中讨论探究,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又由于一般学生看到《孔雀东南飞》这么长篇大论的古诗文,会产生厌倦心理,作为老师要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克服厌倦心理,从而对课文产生兴趣,进而更深一步地探究全文。接着是第四个方面

四、整体教法分析:我对这首诗的教法是:从词句的理解到人物形象的把握和主题的提炼,再到艺术手段的分析。同时扩展阅读空间进行比较阅读,在不同的形式转换中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人物性格和艺术特征。主要采用三种教学方法:

(1)互动教学:互动教学由两个方面来进行第一①课堂讨论教学,第二②课堂提问教学

第二种教学方是法(2)启发探究式教学

第三种教学方法(3)解析疑难式教学

具体内容我们将从第五个方面教学过程中来分析

五、教学过程,我的教学过程总共分为六步走,第一步

(一)导入新课

播放通俗歌曲《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千般怜爱,万种柔情,相思成灰。心碎的时候,秋声格外让人悲。天若不尽人意,我愿生死相随,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大江上下,残照斜阳,万木低垂,情深的时候,哪种离别不伤悲?这次痴心赴水何时何地相会?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红尘外,柔情内,有没有断肠的泪。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但求真心以对,今生何惧何悔。

这首歌曲调低沉舒缓,非常符合原诗的意境,而屠洪刚的演唱丝丝入扣,深沉含蓄,对刘兰芝“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和焦仲卿“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的心理揭示比较细微,可以激起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为本篇的学习奠下感情基调。

第二步

(二)课前检查字词,如文中的君当作磐(pán)石,否(pǐ)泰,鹄舫(hú fǎng),踯躅(zhí zhú),青骢(cōng)马 第三步

(三)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全文,结合刚才的《孔雀东南飞》歌曲,谈谈你对整个故事的感受?并用一两个字概括你的读后感。

第四步

(四)重点突破,这一步分两个模块进行,分别是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第一个是思想内容模块:用3个问题来切入解决

1、大家读了文章,都认为刘兰芝是本故事的主角,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仔细阅读文章,看看哪些地方写到了刘兰芝?她有何特点?

点拨:文章第二段“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

当兰芝离开刘家时: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铛.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组细步,精妙世无双.”:一连串夸张性动作的铺张,意在表现兰芝被逐离焦家前的沉着冷静镇定自若,突出“精妙世无双”这一点,既体现兰芝之美,坚强,也是对她命运不公谴责。

兰芝离家时:善良

兰芝的再嫁: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从侧面烘托了她的美„„.2、(讨论)兰芝如此之美,她却被休了,难道是她的丈夫的原因吗?她的丈夫又是怎样得人呢?

点拨:“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娶。”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娶。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一直到“自挂东南枝”。

说明:焦仲卿钟情,叛逆

3、(讨论)如此美丽的爱情怎没延续呢,是谁制造了这场爱情悲剧?他们有什么特点起到什么作用?

点拨: 焦母蛮横无理 兰芝的兄长不近人情 作用:衬托

第二个模块是艺术特色方面,了解并掌握文中出现的偏义复词,如:便可白公姥

昼夜勤作

 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如文中的“相”字用法  互文,如: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 还有就是根据诗中的句子内容来了解掌握铺陈、比、兴手法。

第五步

(五)难点突破,难点突破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教师在引导学生解决这三个问题的过程中要注意运用一定的点拨技巧。如

1、刘兰芝是那样的美丽善良,刘焦的爱情是那样的完美,焦母为什么要把兰芝休了呢?《礼记本命》中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有人据“共事二三年”还没子嗣,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兰芝被休。你有什么感悟,各抒己见。

2、阅读下面文字,寻找原因。

*兰芝: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焦母: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其得自由。

*兰芝: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谴,何言复来还

点拨 :真是“不顺父母”吗?当然不是,这只是“莫须有”的罪名,是封建礼教在作怪,一段美丽的爱情,一位美丽善良的女子,在封建礼教的摧残下夭折了,封建礼教才是罪魁祸首。

3、被休后的兰芝被太守家看中,为什么还要“举身赴清池”呢?起到什么作用?

点拨:以死向封建礼教抗争

更是她反抗性格的升华,完成了她完美人格。

思考总结: 《孔雀东南飞》为什么堪称后世诗歌的典范?这是对所有问题的收缩集中。这一个问题是对整篇诗歌的一个总结,由思想内涵到艺术特色,课上已经探讨很多,总结的工作不需要老师来做,只需学生自己课下思考总结。

最后一步是

(六)作业设计:借题改写诗歌,借用意境选取一个情节改写,写成现代诗歌;或者整个改写为现 代小说。在课堂上或在网络上交流感受。深化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发挥想象,借用很好的爱 情题材训练写作能力。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欢迎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下载孔雀东南飞教案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孔雀东南飞教案说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孔雀东南飞教案

    一、导入: 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无论是《兼葭》中对伊人的上下求索,还是梁山泊与祝英台相互间魂牵梦绕的执着痴狂,都让我们为之动容。同学们知道中古古代四大爱情故事吗?......

    孔雀东南飞教案

    孔雀东南飞教案 一、激情式的导入 《孔雀东南飞》是爱情的绝唱,是千古的咏叹。它是一曲凄美动人的爱情悲歌,是一个荡气回肠的爱情悲剧。悲剧能“给人一种特殊的审美感情,既在......

    孔雀东南飞教案

    孔雀东南飞教案 一、教材分析 《孔雀东南飞》,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个单元学习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这一时期产生了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上......

    《孔雀东南飞》教案

    《孔雀东南飞》教案 一、导入封建家长制是扼杀青年男女爱情自由、婚姻自由的一把利刃,婚姻完全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更可恨的是婚后公婆或者丈夫稍有不满,就可以凭一纸修书将......

    孔雀东南飞教案

    一、导入封建家长制是扼杀青年男女爱情自由、婚姻自由的一把利刃,婚姻完全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更可恨的是婚后公婆或者丈夫稍有不满,就可以凭一纸修书将女子赶回家。 这样的......

    孔雀东南飞教案

    《孔雀东南飞》教案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 了解汉乐府的有关常识。 2、 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偏意副词、古今异义词。 二、技能目标 1、 鉴赏刘兰芝、焦仲卿两个人物形象......

    孔雀东南飞教案

    15《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叙事诗通过完整的情节来刻划人物,反映社会生活的特点,学习托物起兴、排比铺陈的表现手法。 2、理解主要人物的性格......

    孔雀东南飞教案

    《孔雀东南飞》教案 ●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 1.强化诵读,加强积累,背诵精彩章节。 2.理解铺陈、排比、起兴手法、互文修辞、及其艺术性。3.欣赏矛盾冲突和曲折情节,欣赏人物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