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湖南省双牌县第一中学2012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 口技教学案(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
口技
[教学目的]
1、领悟口技艺术的魅力和表演者高超的技艺,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2、理解课文描写层次的有条不紊;理解侧面描写与烘托手法的作用。
3、揣摩语言,掌握一些表示时间的文言词汇。[教学重点]
揣摩语言,掌握一些表示时间的文言词汇;理解侧面描写与烘托手法的作用。[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描写层次的有条不紊;理解侧面描写与烘托手法的作用。[教学时间]
三课时
【知识链接】:
1、口技,是杂技的一种。是我国很早就在民间流行的一种由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技巧来模仿(模拟)各种声音的技艺。它能同时发出各种音响,这种技艺,清代属“百戏”之一种,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的后边,俗称“隔壁戏”,早在春秋时期,就曾经演绎过“鸡鸣狗盗”的故事,所谓的“鸡鸣”其实就是口技的一种表现。这篇课文记叙的就是一场在围幕中表演的绝妙口技,反映了我国民间艺人技艺的高超。
2、《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编写的一部笔记小说,以铺写故事记叙人物为中心。全书20卷,所收多为明末清初访拟传奇故事之作。形式近于搜奇志异,并加评语,实际上是一部短篇小说集。
3作者:林嗣环,明末清初人。字铁崖,清代福建晋江人,生卒年月不详,清朝顺治年间进士。因事谪戍,后遇赦,客死于武林。著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等书。
第一课时
一、预习检测:
用心
爱心
专心
1、《口技》的作者是(),字(),()代顺治年间进士。本文选自《 》,是清代()编选的笔记小说。
2、利用工具书和课文注释解决字音
少顷()犬吠()呓语()夫叱大儿声()齁声起()意少舒()曳()许许()声 几欲先走()
二、自主学习
1、听录音或教师范读课文
2、结合课下注释,放声读文三遍
①读文第一遍,做到发音准确,停顿合理。
②读文第二遍,找出文中的中心句 _ ③读文第三遍,提2-3个有价值的问题
三、合作探究
1、细读课文,交流体会,注意字音、语气、停顿。
2、分组朗读课文,力求读好乃至背诵。
3、译一译:圈点勾画,粗通文意,尝试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四、课堂检测:
找出本文表示事物数量的词,比较古今不同用法,填上适当的量词。一()人
一()桌 一()椅 一()扇
一()抚尺 两()儿 百()舌 百()口 百千()人 百千()犬 百()手
五、作业布置:
1、熟读课文,最好背诵。
2、复述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预习检测
1、检查各小组朗读或背诵情况。
2、抽查小组复述课文的情况。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林嗣环()屏障()叱()抚足()少顷()哗()呓语()撤()齁()倾侧()曳()中间力拉()
意少舒()()几()欲先走
用心
爱心
专心
犬吠()曳屋许许声()()惊觉()欠伸
三、自主学习
1、再读课文,初识“口技”。
2、二人一组,对读课文,注重轻重缓急。
3、指名读文,想象口技表演的生动情景。
四、合作探究。
1、解释加点字
会宾客大宴()虽人有百口()
几欲先走()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两股战战()妇拍而呜()不能名其一处()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宾客意少舒()
2、一词多义
妇抚儿乳()以为妙绝()乳 绝
儿含乳啼()群响毕绝()
众妙毕绝()手有百指()妙 指
以为妙绝()不能指其一端()
3、找出文中表时间的词,解释其义,释然后分类。(1)、表示突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表示同时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3)、表示相继发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5、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__________________
4、翻译句子 满座坐寂然,无者。
②、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
求救声,曳屋许许声
有,无所不有。
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发,众妙毕备。
尺一下,群响毕绝。
五、课堂检测:
用心
爱心
专心
敢
哗
③、又夹百千④、凡所应⑤、于是宾⑥、虽人有⑦、一时齐⑧、忽然抚3
1.选出与“众宾团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项()A.口技人坐屏障中 B.满坐宾客无不伸颈 C.满坐寂然 D.稍稍正坐 2.选出下列加点的字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①众妙毕备()A.毕业典礼 B.毕业精力 C.丑态毕露
②宾客意少舒()A.心情舒畅 B.动作舒缓 C.舒筋活血
③不能名其一处()A.莫可名状 B.至理名言 C.有名无实
3、翻译下列各句
⑴一时齐发,众妙必备。
⑵宾客意可舒,稍稍正坐。
⑶中间一拉崩倒之声。
⑷虽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⑸子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六、作业布置
精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第三课时
导学要点:理解课文内容,欣赏艺人精湛技艺,体味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写法。
一、复习旧课。
二、预习检测
划分以下句子的朗读节奏
(1)京 中 有 善 口 技 者(2)遥 闻 深 巷 中 犬 吠(3)宾 客 意 稍 舒。(4)俄 而 百 千 人 大 呼
三、自主学习
1、思考:口技艺人表演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精读细品:读课文第2、3、4段,思考:
看看口技艺人用口摹演了几个场景?试用自己的话概括。
四、合作探究: 一)、分析第2~4段,理解课文描写层次的有条不紊。1.齐读第2、3、4段。
2.思考:这三段描写了几个场面? 3.在书上画出这三段所描写的声音种类并口头作答:三个场面声音的变化有何特点? 4.探讨:课文第3段的描写可否省略? 这一段有何作用?
(二)分析课文的开头和结尾。
1.请男女生各一位同学分别朗读这两段。2.思考:“京中有善口技者”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3.文章首尾都写到了表演道具是“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是不是简单的重复?为什么?
(三)分析描写技巧
用心
爱心
专心
1.课文直接描摹表演的内容和过程,这是从正面表现口技者的技艺精湛。另外还有侧面的描写,请一一指出,并谈谈侧面描写有什么作用? 2.比较第2、3、4段中听众的反应,看看有何不同并加以品味。
五、课堂检测
用原文填空:
⑴文中极写声响的多杂,盛赞表演者口技之“善”的语句:_______________ ⑵文中写口技表演的以假乱真、宾客们惊慌欲逃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总写失火的声音之逼真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侧面烘托口技人表演技艺高的句子是什么(写出两句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练习三。
用心
爱心
专心 5
第二篇:第20课《口技》教学案
20.口技
仪阳中学 李鹏
教与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口技艺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
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学习准确地运用表示时间的词语。
4、背诵课文。教与学重难点
1.使学生了解我国口技艺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
2.先帮助学生扫除语言障碍,然后抓住口技人的艺术构思,启发学生的想象,来复述课文,以了解本文层次清楚的记叙方法。教与学方法
本文篇幅短小,文字不太难懂,串讲时,可以采取学生先讲,教师有重点地加以补充的方法。归结中心思想与写作特点,可以用讨论式,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课时:1 教与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国古代有很多名人,今天我们学习的《口技》就是反映古代口技人高超的艺术才能。口技,属杂技的一种,是我国很早就在民间流行的一种由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来摹拟各种声响的技艺。由于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的后边,俗称“隔壁戏”。这篇课文记述的就是一场在围幕中表演的绝妙口技。
二、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交流作者情况
提示:作者林嗣环,明末清初福建晋江人。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中进士。著作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海渔篇》等。《口技》是他的《<秋声诗>自序》的一部分。
2.检查学生字词掌握情况
吠fèi(狗叫)叱chì(大声责骂)倾qīng(斜)顷qǐng(短时间)学法指导:小组长交换检查,教师抽查 3.认真阅读课文注释,口译课文。
(二)研读课文
1.学生朗读课文。
(提示: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停顿、节奏、表情)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理解字和词的含义。3.组内齐读课文。4.理解课文中的疑难词语。
可让学生先找出文中的疑难词语,然后分组讨论。
善:擅长。会:集合。于厅事之东北角:的。但闻:只。乳: 喂奶。当是时:这。众妙毕备:全部。妙绝:极点。意少舒:稍 微。间:夹杂。虽:即使。名其一处:说出,动词。凡欲先走:几乎,差点儿。跑。
5.掌握活用的词
6.出示本文古今异义词,由学生比较古今不同含义。
7.学生找出本文表示事物的数量的词,比较古今的不同用法,并填上适当的量词。
(三)重点赏读,质疑探究
分析第2、3、4段,理解课文描写层次的有条不紊。1.齐读第2、3、4段。
2.思考:这三段描写了几个场面?
提示:三个场面:①一家四口人由梦而醒。②一家人醒而梦。③火起后众人的慌乱惊 恐。
3.让学生在书上画出这三段所描写的声音种类并口头作答。思考:三个场面声音的变化有何特点?
声音的变化总的来说是按“小~大(第一个场面)~小(第二个场面)~大(第三个 场面)”的顺序来写的,其中又各有特点,如:第一个场面声音,由远到近,由外到内;第二个场面突出鼠倾盆器的声音来烘托屋内的静;第三个场面更是写得有生有色,达到高潮,声音由少而多,应接不暇。另外,声音有的是单独相继而出,有的是同时发出。
4思考:课文第3段的描写可否省略?这一段有何作用。
不能省去。这段写一家四口人渐渐由醒而睡,又用鼠声衬托这种宁静,既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又有情节上突兀变化,由起先的喧闹陡然落为平静,也为下一个情节积势蓄力,暗示必将有更猛烈的情形出现。这样处理,使课文情节显得起伏跌宕,生动曲折。
分析课文开头和结尾两段。1.请两位同学分别朗读这两段。
2.思考:课文第一句“京中有善口技者”在全文起何作用?
这一句交代口技表演者名气大、技艺高。“善”字统领全篇,全文的内容情节都是围绕“善”来展开的。
3.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表演道具是“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是不是简单的重复?为什么?
不是简单重复,既有呼应作用,更主要的区别在于:开头以交代道具为主,为下文作铺垫,结尾再次强调道具的简单,称赞了表演者的高超技艺,让人对这场表演还回味无穷,对表演者的敬意油然而生。
分析理解侧面描写的作用。
1.课文直接描摹表演的内容和过程,这是从正面表现口技者的技艺精湛。另外还有侧面的描写,请—一指出,并谈谈侧面描写有什么作用?
侧面描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几个场面表演中观众的不同神情举止的变化,二是在首尾两段中对道具和场地气氛的描写。侧面描写从不同角度衬托出表演者的高超技艺,使文章表现手法富于变化,增强了感染力,显得真实可信。
2.比较第2、3、4段中听众的反应,看看有何不同并加以品味。
第2段中听众的反应是:“伸颈”、“侧目”说明听得入神,被深深吸引,“微笑”、“默叹”表明对表演者的赞赏,观众初入情境,尚能自持;第3段中写“意少舒,稍稍正坐”,几个字已说明观众已渐渐融入表演情境,开始随表演内容而变化心态了;第4段写听众“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恨不得赶紧逃脱这场火灾,说明已完全进入到表演者创造的生活情境中,都失去了自持能力。这三处侧面描写,层层深入,生动而细腻地刻画出听众的心理变化过程。
三、课堂练习
1、填空:《口 技》作者是()朝的(),字(),本文选自()朝的()编的()
2、翻译句子
1、京中有善口技者。
2、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
3、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3、众宾团坐。
4、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四、拓展延伸
以观看电影、体育比赛或文艺节目、报告会等为题材写一个片断,刻画观众的神情 举止,要求抓住特征,描摹细致。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练习一、三题
六、板书设计
场面
梦中惊醒
渐入梦乡
火起群乱
正面
声音
小→大→小→大
口技→善
七、教后记:
学后记:
道具
一桌、一持、一扇、一抚尺
侧面
听众 伸颈侧目微笑默叹
意少舒,稍稍正坐
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 几欲先走
第三篇:语文:第20课《口技》教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共)
www.xiexiebang.com 中考资源网
20.《口技》教案
教学目的:
1、领悟口技艺术的魅力和表演者高超的技艺,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2、理解课文描写层次的有条不紊;理解侧面描写与烘托手法的作用。
3、揣摩语言,掌握一些表示时间的文言词汇。教学重点:
揣摩语言,掌握一些表示时间的文言词汇;理解侧面描写与烘托手法的作用。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描写层次的有条不紊;理解侧面描写与烘托手法的作用。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听过口技吗?什么是口技?口技是杂技的一种,是运用口部发音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的技艺,是艺人长期在实际生活中仔细观察、专心揣摩、勤学苦练而获得的。今天,我们学习的《口技》一文,便是描写这一技艺的文章。当然,我们今天不是用耳朵去捕捉声音来欣赏,而是通过理解语言文字的表达来欣赏。
二、明确目标
1、疏通文意。
2、掌握重点文言字词含义。
三、整体感知
1.结合《阅读提示》及注释①,请学生简介文学常识,教师补充。《口技》节选自清代人张潮编写的《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作者林嗣环,字铁崖,福建晋江人,清代顺治年间(公元1649年)进士,著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
2.朗读课文
①范读,请同学读准下列字音。
顷qǐng 倾qīng 呓yì 絮xù 叱chì 间jiàn许 许hǔ 曳yè 几jī ②学生自己小声朗读一遍。
③请几个同学起来朗读,检查字音的掌握情况。
中考资源网期待您的投稿!zkzyw@163.com
www.xiexiebang.com 中考资源网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二、讨论中心思想。
提问:这篇课文记叙了什么内容?通过口技表演,摹拟了哪些声响?你学了这篇课文以后,有什么体会?
明确:这篇课文记叙了一场生动的口技表演。它着重描写了一家四口人深夜在卧室里发出的各种声响,以及一场大火场面中的各种声响,还写了听众的各种反应。通过口技艺人的精彩表演,反映了我国民间艺人聪明才智和高超的艺术创造力。我们今天应当学习古代艺人这种对技艺精益求精、追求绝妙境界的精神。
三、讨论写作特点。
《口技》作者林嗣环,在文章结尾时感叹说:“若而人者,可谓善画声矣!”《虞初新志》的编者张潮对《口技》的评价是:“绝世奇技,复得此奇文以传之。”
请同学讨论,本文作者在写作上有什么奇妙的地方:他是怎样把口技艺人“善画声”这一奇技,用文字表达出来的?
(一)、叙事条理清楚,行文波澜起伏。全文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从施屏障开始到撤屏障为止。口技本身顺着宾客所听到的记叙了三个场面:一是犬吠引起一家四口人的活动;二是不久,全家逐渐入睡;三是寂静中突然火起,全家卷入火警。三个层次,井井有条,互相联系,自然合理。口技摹拟的声响也是由远到近,由外到内,由内到外,由少到多,由静到闹,由小到大,使读者有亲闻其声,亲临其境的感觉。
叙事条理清楚还算奇妙,这篇文章的传神之处,在于行文波澜起伏,跌宕多姿。如四口人入睡以后,“宾客意少舒”,波澜渐低,但“火起”以后形势大变。全文如音乐的旋律,抑扬顿挫,高低起伏,最后一步紧逼一步,一步高似一步。火起以后,波澜达到高峰,千态万状,令人应接不暇。
(二)、叙事中注意描写,首尾间注意照应。
一篇记叙文,如果只有平板叙述,而不穿插一些生动有趣的描写,但不会引人入胜。本文在正面记叙时,勾勒出三幅生动活泼、具体形象的画面。如各种声音,全凭描写的技巧,才能具有直观性和真实感。又如在叙述口技表演过程中随时描写听众的反应,描写他们的神情态度。这种写法,既能具体地显出口技表演的效果,又能间接表现口技技巧的高超。除了记叙穿插描写以外,首尾之间还注意照应。开始与结束两次交代了道具,使人感到道具的确简单,即使全部发挥作用,也难以发出那“百千齐作”的声音,这就不能不叹服艺人绝妙
中考资源网期待您的投稿!zkzyw@163.com
第四篇: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口技教学案
口技教学案(无答案)
班级 姓名 备课组长签名 【学习目标】
1、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培养文言语感。
2、掌握重点字、词、句的意义及用法,积累文言知识。
3、学习本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课前预习】
给下列画线的字词注音。(1)呓语()(2)齁()声(3)中间()(4)曳()屋 ....(5)几()欲先走(6)叱()..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善口技者________(2)会宾客大宴____________(3)众宾团坐_______________ ....(4)满坐寂然_________(5)遥闻__________(6)其夫呓语________________ ....(7)中间力拉________(8)虽人有百手_______(10)变色离席_________________ ...3.按要求对下列时间词语分类。
少顷、既而、是时、一时、未几、忽、俄而、忽然 表示突然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同时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相继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________________ 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________________ 【学习过程】
一、导入
口技,它是中国传统曲艺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具有悠久的历史。三百多年前,清代作家林嗣环描绘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奇妙的声音世界。
二、了解作者及作品
三、自主学习
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通译全文,理清文意。
四、研读赏析:
1、第一段文字交待了哪些内容?
2、第二段文字中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是侧面描写?
3、第三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4、第四段中正面描写的是什么,侧面描写的又是什 么?有何作用?
5、如何理解尾段的“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
三、难点探讨:
1.文章三个场景的描述,口技者以绘声为主,对声音的描绘由远及近,由外及内,由大及小,由微弱而喧闹,由简而繁,试看作者是如何描绘的,请你分析。
明确:(第一个高潮是渐起的,由深巷犬吠,妇人一人惊觉欠伸,到四口之家各种声响“一时齐发”有个渐进过程,作者作了细致描写,使人如临其境。)
(第二个高潮是突发的,由“忽一人大呼”至“百千齐作”,人有“俄而”片刻时间紧张、纷乱、恐惧,造成了听众“变色离席”的效果。)
【当堂训练】解释加点字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翻译句子
1.众宾团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时齐发,众妙毕
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中间力拉崩倒之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提升】
1.课文以口技表演之“ ”贯穿全文篇,按 安排写作顺序,主体部分写口技表演,以一个家庭为中心,写了、、三个场面。2.课文通过,赞美了,表现了 3.概括每一自然段的内容。
第一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 第四自然段: 第五自然段: 4.本文最显著地写作特色是,和 相结合。找出课文中三处描写听众反应得句子及作用。
①
②
③
作用: 5.品味以下两句语言,分析其表达效果及作用。
(1)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奇声、泼水声。
①在原文中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七个“声”字和五个“百千”叠用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四次叠用“百“字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离席”“奋袖出臂”,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色”“ 两股战战”_____________;“ 欲先走” 写_____________________。“先走”一语,形象地写出了。这从侧面烘托了口技表演的戏剧性效果。7.课文结尾再次写道具简单有什么作用?
【中考链接】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11题。
1.用“/”画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于 是 宾 客 无 不 变 色 离 席
2.下面对这段文字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俄而”是表示时间的词语,具有衔接前后事件的作用。B.这段写声音的顺序是由小到大,从屋内到屋外。
C.这段用一个“声”字和五个“百千”极力渲染火场和大厅里声音的嘈杂,从而表现口技者技艺高超。
D.这段文字主要内容是写表演者以口技摹拟失火、救火时发出的各种声音。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妇拍而呜之”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于厅事之东北角 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C.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D.能以径寸之木
4.下列各句中加词的用法与“妇抚儿乳”中的“乳”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以为妙绝
B.夫起大呼 C.不能名其一处
D.几欲先走 【收获反思】
《口技》
1.课文以口技表演之“善”贯穿全文篇,按时间先后安排写作顺序,主体部分写口技表演,以一个家庭为中心,写了 惊醒、入睡、一场大火三个场面。
2课文记叙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赞美了我国民间艺人的智慧和才能,表现了我国民间艺人的智慧和才能。
3.概括每一自然段的内容。
第一自然段:写演出前的准备和会场情形。
第二自然段:表演者模拟一家人深夜里的生活琐事发生的声响和听众的反应。第三自然段:全家再次入睡,深夜复归宁静。
第四自然段:表演者模拟一场特大火灾的惊险场面和听众的强烈反应。第五自然段: 道具简单,照应开头。
4.本文最显著地写作特色是,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找出课文中三处描写听众反应得句子。
①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③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作用:侧面烘托了口技艺人的精彩的表演。5.品味以下两句语言,分析其表达效果及作用。
(1)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侧面描写,“伸颈,侧目”描写入神、专注之态;“微笑”刻画心领神会之态;“默叹”写出了为表演者的技艺所折服,但在全场静默的情况下不便拍案叫好的神态。这些动作、神态写出了听众的反映,烘托了口技表演的极大艺术魅力,它完全征服了听众。
(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奇声、泼水声。
①排比。写出了声音由少而多,由弱而强,由缓而急,②表现了火势的猛烈和火灾现场的纷乱。从而突出表演者的技艺的精湛。6.分析第四自然段
①在原文中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1)表演者模拟失火、救火惊险场面的各种声响。(2)作者的赞语。
(3)表演进入高潮时听众的强烈反应。
②七个“声”字和五个“百千”叠用的作用。
七个“声”字和五个“百千”迭用,写出了各种声响同时发出,互相交织,表现了火势的猛烈和火灾现场的纷乱。表演达到了高潮,表演者的技艺、才智也表现得淋漓尽致。③四次叠用“百“字的作用。
作者四次迭用“百”字,以“百手”“百指”“百口”“百舌”和“一端”“一处”相对照,用夸张的手法称赞口技表演之“善”。
④“离席”“奋袖出臂”,写_听众惊慌的动作__;“变色”“ 两股战战”写惊惧的神色、情感__;“ 欲先走” 写惊恐的心理。“先走”一语,形象地写出了听众真的以为置身火灾现场而忘了是在欣赏口技表演了。这从侧面烘托了口技表演的戏剧性效果。7.课文结尾再次写道具简单有什么作用?
①以简单的道具衬托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精湛。②照应开头“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中考链接】
1.用“/”画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于 是/宾 客/ 无 不/ 变 色 离 席
2.下面对这段文字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C)②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A.“俄而”是表示时间的词语,具有衔接前后事件的作用。B.这段写声音的顺序是由小到大,从屋内到屋外。
C.这段用一个“声”字和五个“百千”极力渲染火场和大厅里声音的嘈杂,从而表现口技者技艺高超。
D.这段文字主要内容是写表演者以口技摹拟失火、救火时发出的各种声音。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妇拍而呜之”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A.于厅事之东北角 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C.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D.能以径寸之木
4.下列各句中加词的用法与“妇抚儿乳”中的“乳”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A.以为妙绝
B.夫起大呼 C.不能名其一处
D.几欲先走
第五篇: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八课第一框讲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回民中学七年级(下)思想品德讲学稿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
树立法律保护的意识,体会家庭.学校.社会.国家给予的深深的情.浓浓的爱 能力目标: 提高全面看问题的能力,能够认识和判断哪些是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现象和行为
知识目标:(1)理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尤其是在保护未成年人中的特殊作用.(2)知道我国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两部专门法律的名称.(3)知道未成年人受法律保护的基本内容 教学重点:
让学生明确在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方面,家庭、学校、国家和社会、司法部门分别应该履行的法律义务。教学难点 :
在生活中如何运用这四个保护,与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侵害末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作斗争。
教学方法 :典型案例分析法、创设情景法。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安排: 两课时 学习过程:
自学指导:
阅读教材p103-107填空
1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公民都是未成年人。
用心
爱心2.国家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的原因是什么?
3.国家制定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两部法律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保护未成年人的四道防线是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家庭保护要求父母或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______.______的职责,尊重未成年人的_________权利;
5.学校保护要求学校等教育机构依照_____的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对他们的________和________实施的保护。社会保护要求________创造一种有力于未成年人_________的社会环境。
7司法保护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等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________措施。合作探究
导入 在“让我们荡起双桨”的音乐声中,老师引出今天我们每一个同学都生活在幸福的环境中,但是在我们身边也存在对我们未成年人的侵害行为,因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需要国家给予特殊的关注需要法律特殊保护。
第八课 法律护我成长 一框特殊的保护 特殊的爱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03页“小晨的经历”,并分析: 国家为什么要制定专门的法律保护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的保护? 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设置了几道防线?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引出国家制定专门法律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的必要性)
多媒体展示一组漫画说一说:(1)漫画中的家长有什么错?
(2)你怎样看待漫画中家长的做法?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引出家庭保护的含义和作用)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04页的漫画“孩子怎么没回来”并讨论:
专心
①家长整天打麻将,不管孩子的行为对吗?为什么?学生要维护自己的权利,主要应该以哪些法律为根据?
②家长对我们尽了抚养、监护、教育的责任,我们应当如何回报家长?(学生发言,教师总结)思考:什么是学校保护?
学校保护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国家为什么要实施学校保护?
多媒体展示:案例1 初一某班正在上体锻课,同学们在操场上锻炼得正欢,体育老师顾自在旁边与熟人聊天,突然,汪洋的眼睛被林峰的羽毛球拍打伤了。讨论(1)这件事该由谁负责?
(2)如果你是汪洋,你会采取什么方法来维护自己的权益?(3)学校应该在哪些方面保护未成年人?
(4)学校保护我们的健康成长,我们在学校应该如何对待老师和同学?如何对待学习? 思考:什么是社会保护?
国家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实施社会保护? 社会保护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多媒体展示案例2 :学校旁边有一个“望月网吧”,小江每天都要经过这个网吧,老板都在门口极力邀请,小江知道未成年人是不准进入网吧的,但他也看到在里面有不少未成年人在玩。(1)未成年人进网吧是否有利?(2)网吧老板的做法可不可以?为什么?(3)如何帮助在网吧中的未成年人摆脱诱惑?(4)社会应该从哪些方面保护未成年人?
什么是司法保护?
说说你所了解的司法保护有哪些?
用心多媒体出示案例3:两名少年因故意杀人罪被公安机关逮捕,某电视台派出记者当即作了报道,不仅将两名未成年人的面目公诸于世,还将他们的犯罪行为予以公开报道,其中姓名、年龄等都清清楚楚。
讨论:(1)电视台的做法是对还是错?为什么?
(2)你认为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该如何教育他们?(3)你认为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该如何教育他们?(4)法律对未成年人还有什么保护?(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学以致用:
1、引导学生阅读书上107页的材料,可分小组完成,每个小组一个问题,判断材料中的行为是否违法,最主要的是阐明理由。
2、“辨别四道防线?”
让学生阅读图片(教材p107),说出四幅图片分别体现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哪一道防线。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青少年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法律给予特殊的保护,同时我们自己也应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权益。
**********************************************************************************
课后作业: 1.青少年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是什么? 2 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有哪两部?保护未成年人的四道防线是什么?
3什么是家庭保护?什么是学校保护?学校保护包括哪些方面?
爱心
专心 2
当堂训练:《特殊的保护 特殊的爱》
一、单项选择
1.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无限关怀,制定了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这些法律是()
①义务教育法 ②未成年人保护法 ③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④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②④
2.据报载,洛阳市3名小学生在金某违法经营的电子游戏厅玩游戏时,因欠交2.5元钱,竟被金某用刀杀害。人民法院依法判处金某死刑。这一案例说明()
①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 ②未成年人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 ③全社会应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④未成年人要依法自律,又要学会自我保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
3.近年来,有些家长只考虑眼前的暂时经济利益,认为读书不如赚钱,要未成年子女弃学从商、从工,出现了一些“小保姆”“小商贩”“小个体户”“小童工”。对此你认为()①这侵犯了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 ②这是帮助贫困家庭脱贫致富的好办法 ③这种做法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家庭保护的规定 ④如果未成年子女自愿辍学,则以上行为不违反任何规定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4.元旦前后,一种极度渲染暴力和恐怖的新年贺卡在市场上备受学生的青睐,市教委联合有关部门果断采取有效措施,查封了这匹“海洛因”贺卡。对此你认为()A.市教委及有关部门的行为属于司法保护内容的基本要求 B.经营者制作、销售这种贺卡的行为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 C.市教委及有关部门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自由消费权 D.制作、销售这种贺卡的经营者触犯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用心
爱心
二、简要回答
5.2002年5月15日到6月15日,广西“全区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治理工作”重拳出击,校园周边的黑网吧、电子游戏厅被依法取缔,还校园一片洁净。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什么保护?
阅读理解
三、材料分析
材料一:读七年级的毛毛的父母离异,谁也不愿意承担抚养毛毛的责任,毛毛常在父、母两处跑来跑去,后来便与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混在一起,最终在别人的教唆、引诱下因偷窃而进了少管所。
材料二:根据有关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在判决前不得披露其姓名、住所、照片等资料。
(1)有违法犯罪行为的毛毛是否属于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对象?为什么?
(2)材料二体现了对未成年人哪方面的保护?
(3)结合材料说说国家制定专门法律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的必要性。
专心
当堂训练(一):特殊的保护 特殊的爱
一、单项选择
1.党和国家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专门制定的两部法律是()(1)《宪法》(2)未成年人保护法》(3)《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4)《劳动法》
A.(1)(3)B(2)(3)C(3)(4)D(1)(4)2.学校保护要求学校等教育机构依法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实施保护。其内容包括()
(1)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发展(2)未成年人的抚养和监护(3)未成年人人身权利的维护(4)未成年人生命安全的保障
A(1)(2)(4)B(1)(2)(3)C(2)(3)(4)D(1)(2)(4)3.下列选项中,违反了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是()A小王在家里抽烟,被爸爸发现,香烟被没收 B小张想到附近的网吧上网聊天,结果被工作人员拒绝 C小陈因为课堂上和同学讲闲话被老师批评
D13岁的小李因为没有考出好成绩而被妈妈赶出家门,露宿街头迟疑地采取坚决的措施和行 4.录像厅挂出了“未成年人不得进入”的牌子,这说明青少年受到了()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5.江西发生小学生受伤事故,四川发生中学生春游翻船死伤事件。这些事例违反了()A学校保护 B社会保护 C家庭保护 D司法保护 二.简要回答:
1.正在上八年级的小明,有一次在课堂上出现违纪行为,没想到任课的张老师竟拿小刀在他的手心里划了几个深深的伤口。这给小明带来了严重的伤害,他再也不敢上学了。(1)张老师的行为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什么规定?
(2)假如你是小明你会怎么做?1.
2.漫画分析题:观察下面的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漫画中的家长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中的哪方面保护?(2)结合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内容,对漫画中家长打孩子的行为进行评析
用心
爱心
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