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小学生优质教学教案7

时间:2019-05-15 03:34: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小学生优质教学教案7》,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小学生优质教学教案7》。

第一篇:2013小学生优质教学教案7

根据教学需要,合理使用教材

──《米饭的观察》一课的教学

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大米和米饭,观察比较碘酒和淀粉之间的相互作用,学会细致地观察,并能通过观察知道大米和米饭之间的不同之处。

2.通过实验让学生发现碘酒遇到淀粉会变蓝。

3.在讨论中逐渐养成既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又能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的习惯。

4.结合具体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体验“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从小懂得爱护粮食。

设计的思路:

以观察活动为中心,以珍惜粮食为主线,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基础,以评价为调控手段,以汇报在家做饭时的经历和发现为切入点。把学生的课前、课中、课后紧密的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观察大米和米饭的异同点,学会用多种手段去观察。让学生在实

际中发现碘酒遇到淀粉会变色。另外把收集信息与课堂中的实验相结合。

课前准备:

1.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做一次米饭,做观察记录。并把做好的米饭和没做的大米带来一些到学校。

2.查找有关米饭成分和检验方法的资料。

3.查找一些有关爱惜粮食的古诗。

教学过程:

(一)引入交流活动

1.汇报在家做饭时的发现和感受。

通过汇报展示自己在家的劳动成果,提出自己在做饭中的发现,体会父母劳动的艰辛。

(二)探究活动

板块一:比较大米和米饭。

●比较米饭和米粒,说说发生了什么变化。

在这部分主要让学生能通过各种手段对米饭和米饭,米饭和米粒

进行观察。在汇报的时候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相互的倾听,并对别人的观察结果进行评价。

板块二:研究米饭的味道

●小组之间互相品尝米饭

●评价自己和别人做的米饭的好坏。

●汇报在品尝时的发现。

●使学生知道米饭的主要成分——淀粉。

在这个板块中主要通过学生之间相互的品尝米饭,介绍自己做饭的经验,让学生发现自己或者别人做的米饭好的地方,丰富自己做饭的实际经验。在评价自己或者是他人的米饭时发现咀嚼米饭有点甜,引起学生探究米饭成分的兴趣。探究甜味产生的原因。

板块三:认识淀粉

●利用消毒后的手去检验米粒和米饭的硬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观察淀粉的样子。

●观察生淀粉到熟淀粉有什么变化?

●碘酒遇到生淀粉和熟淀粉有什么变化?

●推测出检验淀粉的方法。

在这个板块中利用实验中的出乎学生想象的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给后面认识淀粉遇到碘酒会变色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而典型的实例。学生对于一类物体的认识是由个体到整体的,所以我先安排了学生认识了生米粒和熟米粒遇到碘酒会变蓝的一个基本事实。再通过生淀粉和熟淀粉遇到碘酒会变蓝,让学生归纳出碘酒遇淀粉会变蓝。在观察生淀粉到熟淀粉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生淀粉变成熟淀粉时和米粒变成米饭一样也有许多的变化,而且很多变化是一样的。从而从另一个侧面帮助学生再次认识米饭中确实含有淀粉。

(三)学科整合

●解释粮食一词的含义。

●学生谈谈通过这次活动对粮食的再次认识,和今后的打算。通过和语文的整合对学生进行爱惜粮食的教育,并把这种教育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形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课堂实录

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回家进行了一次实践活动。体验我们的父母做一次饭,通过这次做饭你们有什么感受和收获?

生:我体会到父母每天为我们做饭很不容易,尤其是在淘米的时候,水很凉,很冰手。

生:我吃了自己做的饭感觉很香,爸爸妈妈都说我做的饭好吃。生:我知道了如何做饭了,我把米淘好后,放的水要到我的手指第二个关节。做出来的饭不干也不稀。

师:同学们请把你做的米饭拿出来观察一下,结合你在家的做饭时的观察,说一说米粒到米饭有哪些变化?

生:我发现米粒是不半透明的,而米饭是不透明;还有米粒很硬,而米饭很软。

生:我发现米粒吃起来不好吃,有一点点咸味,而米饭吃起来很香。

生:生米粒上有个缺口,而米饭上没有,而且从米粒到米饭大小也发生了变化。生的米粒长有4毫米,熟米粒有6毫米。生:生米粒和米饭温度不同,生米粒是凉的,做好的米饭是热的。

生:他们闻起来的气味也不一样,生米粒没有气味,米饭有股饭香味。

生:熟的米粒是粘的,生的米粒不是。

师:同学们每个人都做了米饭,你们可以互相品尝一下别人的米饭。看看他做的米饭怎么样?看看你还能发现什么问题?(学生活动)

生:扬林的米饭很软,有点像稀饭。我的米饭比他的要好点。我们组张楠的米饭最好吃。

生:刘欣潼的米饭是黑米饭,不好看,但挺好吃的。我在吃米饭的时候感觉有点甜味。生:我也感觉到了。

师:有多少人吃了甜味?你们是怎么样品尝出甜味的? 生:我是小口吃,得慢慢的品。生:细嚼慢咽有会感觉出来。

师:同学们可以按着他们的说的方法再试一次,看看甜味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学生活动)

生:刚一开始吃的时候没有甜味,咀嚼了一会就有甜味了。师: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广告词:农夫山泉有点甜。那么干嚼米饭有点甜是怎么回事呢?能根据你们课前收集的资料说说吗?

生:因为米饭中含有淀粉。

生:淀粉在唾液的作用下可以变成糖,所以干嚼米饭有点甜。师:你们在刚一开始时说从米粒到米饭硬度发生了变化。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吃出来的。生:我是用手捏出来的。

师:那我们就再来捏捏,不过在捏之前我们的手是要消毒的。我们可以用桌上的碘酒把手消一下毒。在来捏捏米饭和米粒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活动)

生:我发现了米粒和米饭变蓝。我们的手指也变蓝。生:我们都发现了。

师:碘酒遇到米粒和米饭会变蓝。

师:刚才我们知道了米饭中含有淀粉,你们见过淀粉吗? 生:见过,就是粉面子。

师:我们桌子上就有淀粉。你们仔细观察一下淀粉是什么样的?(学生活动)

生:淀粉是白色的,不透明。

生:淀粉是细小的颗粒,没有什么味道。生:淀粉和我们家吃的白面是一个样子的。

师:生米粒中含有生淀粉。熟米粒中就含有熟淀粉。怎么样可以把生淀粉变成熟淀粉? 生:有火加热。

生:还得放点水,就像我们做饭一样。

师:下面同学们就按着刚才他们说的方法做点熟淀粉,看看生淀粉变成熟淀粉时有哪些变化?(学生活动)

生:生淀粉是面状的,熟淀粉是糊状的。生:生淀粉不透明,熟淀粉有点透明。生:我还发现在加热时会有些小的泡泡产生。

生:熟淀粉很粘,生淀粉不粘。而且淀粉有生到熟(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的时候有点变多了。

师:为什么变多了?

生:因为里面有水了,就像我们做饭时米粒变成米饭时会多时一样。

生:生淀粉变成熟淀粉像我们米粒变成米饭一样会有很多变化。师:刚才生米粒和熟米粒遇到碘酒都变蓝,那么生淀粉和熟淀粉遇到碘酒会怎么样呢? 生:不会变蓝。

生:会变蓝,我在查资料时看到:米饭中就是因为含有淀粉才变的蓝。

师:那你们就试试吧!(学生活动)

生:我发现碘酒遇到生淀粉和熟淀粉都蓝。

师:今天我们在课堂上认识了一种粮食——大米。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祖先在造粮食一个词的时候赋予它什么样的含义了吗?粮是一个米加一个良心的良;食是一个人加一个良心的良。就是说我们人要对米付出双倍的良心,因为米养活了我们人。那么米更是农民辛勤劳动的果实。那么我们以后应该怎么去做呢: 生:我们以后不浪费一粒粮食。生:我们要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果实。

生: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像袁龙平伯伯那样提高粮食的产量,让所以的人都吃上绿色的粮食。

师:好,那就让我们以李绅的《悯农

(一)》做为这节课的结束语。

师、生:悯农

(一)——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三、教后反思

《米饭的观察》是科教版三年级上册最后一个单元米饭和淀

粉中第三课时。这节课要通过观察比较大米和米饭,观察比较碘酒和淀粉之间的相互作用,学会细致地观察。并能通过观察知道大米和米饭之间的不同之处。还要让学生通过实验让学生发现碘酒遇到淀粉会变蓝。在讨论中逐渐养成既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又能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的习惯。下面我就结合教学的实际说说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和一些问题的处理情况。

(一)教材的处理

1.米饭的观察这一课教学内容比较多,要让学生在课堂40分钟之内认识米饭的特征,从米粒到米饭有哪些变化,米饭的成分,生淀粉到熟淀粉的变化,以及淀粉遇到碘酒会变色,还有利用碘酒去检验米饭和米粒中的淀粉对与学生有一点的难度。针对这个情况我在课前开展了一次今天我做饭的实践活动。活动的内容包括体验父母做一次饭,观察米粒到米饭有哪些变化,查找有关米饭成分和有关爱惜粮食的古诗、谚语和名言。在活动中学生既对米粒到米饭有哪些变化有了初步的认识,又体会到父母每天为我们做饭很不容易。另外他还对这节课上将要学习的米饭的成分做到有备而来。这样做缓解了学生课堂上的学习压力,使学生的课前学习和课中学习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现在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动手实践的能力比较差,不知道体谅父母的辛苦。通过这样的一个实践活动锻炼了学生动手的实践能力,同时

使他们体会到父母的辛苦。一个学生在日记中写到:当我把手伸进凉水里淘米的时候,我的手被那冰冷的凉水跋红了。这时我才知道我的父母每天做饭有多么不容易,今后我多替他们做几次饭。学生的父母对这次活动也非常的支持,他们感受到孩子在活动中长大了,懂事了。有一个家长在回执中这样写到:非常感谢老师安排了这样的活动,孩子在活动中不仅学会了怎样做米饭还知道体谅父母的辛苦。尽管孩子做的米饭有点硬了,但是我们家长却觉得这是我们吃到的最好吃一次米饭。我们可喜的看到了学生们在活动不仅学会了知识和本领,还在活动中了解了父母的辛苦。同时还架起了父母和孩子亲情的桥梁。

2.对于淀粉的认识和淀粉遇到碘酒会变色的研究。我把教材中的验证式的教学变成了发现式教学。教学这部分时我从米粒到米饭的变化入手,让学生说他们是怎么知道从米粒到米饭时硬度有变化的。学生有的说用手捏,还有的说用牙咬。于是我就因势利导让学生在去用手捏捏。不过在捏之前让学生用碘酒把手先消消毒。学生在活动中惊奇的发现米粒、米饭和手都变颜色了。这样利用实验中的出乎学生想象的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给后面认识淀粉遇到碘酒会变色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而典型的实例。学生对于一类物体的认识规律是由个体到整体,由特殊到一般的。所以我先安排了学生认识了生米粒和熟米粒遇到碘酒会变蓝的一个基本事实。再通过生淀粉和熟淀粉遇到碘酒会变

蓝,让学生归纳出碘酒遇淀粉会变蓝。在观察生淀粉到熟淀粉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生淀粉变成熟淀粉时和米粒变成米饭一样也有许多的变化,而且很多变化是一样的。从而从另一个侧面帮助学生再次认识米饭中确实含有淀粉。

(二)教学环节

在这节课上我设计了三个教学板块:比较大米和米饭;米饭的味道(米饭的成分);淀粉的认识。为了更好的突出层次感和整体感。三个板块都以实践活动为基础,后两个板块都以第一个板块中的内容作为切入点。同时第二个板块和第三个板块之间有存在了内在的联系。味道的变化是因为米饭成分中还有淀粉的原因。“米饭的味道”这个板块我是第一个板块中的实践活动入手让学生们去互相品尝别人的米饭看看谁做的米饭好,好在哪里,不足之处在哪。在品尝前先让学生说说什么叫品尝,品尝与平时的吃饭有什么不同。这样把方法指导在前,学生在做的时候就不至于走弯路。省得了第二次去再次品尝米饭,为课堂教学又赢得了时间。学生在这次活动中不仅学会了如何去评价别人的米饭做的好坏,还在活动中发现了问题。这样自然的过渡中米饭的成分的教学。第三板块的教学我也是从第一个板块中米粒到米饭硬度的变化入手,让学生通过用碘酒消毒后的手去捏米粒和米饭的活

动发现问题,从而引到淀粉的研究这个板块。在这个板块的教学中我没有像教材中那样从米饭的成分入手。一个原因是把书上验证式实验变成发现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个原因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去体会第二个板块和第三板块之间的内在联系。让他们在推想淀粉遇到碘酒会变色时自己把两个板块联系起来为自己的推想提供事实依据。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一点在课堂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能根据米饭中含有淀粉,米粒和米饭遇到碘酒会变色推想出碘酒遇到淀粉也会变色。

教学的不足:

在设计时总的思路是这样的:以观察活动为中心,以珍惜粮食为主线,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基础,以评价为调控手段,以汇报在家做饭时的经历和发现为切入点。把学生的课前、课中、课后紧密的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观察大米和米饭的异同点,学会用多种手段去观察。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碘酒遇到淀粉会变色。另外把收集信息与课堂中的实验相结合。在这节课我觉得没有把珍惜粮食这条主线体现出来,学生只是在课前收集了有关爱惜粮食古诗、名言、谚语。但是在课堂上教师除了在上课前利用演示文稿为学生出示了一些相关的图片和古诗,创设一个氛围。在课上教师没有对学生在这方面做出要求和提示。学生没有把自己课前

所学体现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中,课堂还有浪费粮食的现象,使课前的收集资料失去了意义。

第二篇:2013小学生优质教学教案4

小学生优质教学教案

在不断经历“尝试—发现”的过程中,体会观察的乐趣,感悟观察的方法

──《画叶》一课的教学 [背景]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开始,也是小学生认识世界的开始。教师如果能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年龄特征出发,采取相应的策略,让学生在不断经历“尝试、发现、修正、尝试、再发现”的过程中,体会观察的乐趣,感悟观察的方法,那么学生才会乐于观察,勤于观察,善于观察,学生才能通过观察,获得大量感性材料,为下一步科学探究打好基础。

“形形色色的叶”,一课使学生在学习了“身边的植物”和“植物的各部分”后,张老师希望学生在多次观察中自行探究植物叶的多样性。

[过程]

张老师指着黑板上画着的柳树的树干,问:谁能为柳树添上树叶?三个学生到黑板上画叶。学生画好后,师:你为什么选黄色的粉笔? 生:因为秋天到了,柳树的叶子黄了。

小学生优质教学教案

师:你为什么选绿色?

生:因为春天到了,柳树绿了。师:你为什么选蓝色? 生:因为天空是蓝色的。

张老师面对全班学生:你还看到过有什么颜色的叶子? 生:我还看到深绿色的。生:我还看到过橘黄色的。

师:张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植物,请你找找有没有刚才你讲的这些颜色,会不会有其它的颜色?每个小朋友负责记录6种叶的颜色。

学生边观察边记录植物叶的颜色。

一段时间后,张老师组织学生边展示记录边交流。

然后让学生根据植物叶的颜色对这些植物叶的照片进行分类,在此过程中,学生发现:植物叶的颜色是各种各样的;即使叶片上都有黄色和绿色,它们的位置也不一样;绿色的叶子最多。张老师指着学生记录的有黄、绿2种颜色组成的叶说:猜猜她记录的是几号叶? 生:5号叶。生:8号。生:5号。生:8号。

师:谁有办法让大家一猜就猜出你记的是几号叶?大家讨论一

小学生优质教学教案

下。

学生分组讨论后再次记录植物的叶。一段时间后,张老师组织学生做猜叶游戏。

师:谁愿意把自己画的给大家猜? 他画的是几号叶? 生:5号叶。师:她猜得对吗? 生:对。

师:你是根据什么猜的?

生:我是根据颜色猜的,绿色和黄色。师:你是怎么画的?

生:先涂绿色,然后加黄色的点。张老师又请了一位学生:这是几号叶? 生:画的是一号叶,八角金盘。师:她猜得对吗? 生:对。

师:你是怎么画的?

生:先数叶片有几个角,9个角,再把它画下来。

张老师又请了一个学生。大家积极性很高,于是她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开展“猜叶游戏”。之后张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师:要让别人猜出,你画时有什么好办法? 生:要画得清楚。

小学生优质教学教案

生:要把它的形状画出来。生:颜色要跟它涂得一样。

师(补充):它的位置在哪里你就应涂在哪里。生:先画外面再涂里面的颜色。

师:通过画叶,我们知道叶除了颜色不同外还有什么地方是不(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一样的? 生:形状。生:大小。生:花纹。

师:所以叶子是怎样的? 生:各种各样。

师:我们称它们为形形色色的叶。老师今天为大家提供了12种植物,你知道自然界有多少种植物? 学生观察各种叶(多媒体)。

师:想想,叶除了刚才讲的不同外,可能还有其它的不同吗?还可以用什么观察?

生:还可以用鼻子闻、手摸、舌头尝可以吃的植物的叶。师:大自然中柳树的叶是不是像你们画的?(老师指着黑板上学生第一次画的叶)生:不是。

师:等春天柳树发芽了,请你再为柳树添上树叶。

小学生优质教学教案

[思考]

怎样培养低年级学生观察的兴趣、能力和习惯。

[分析反思]

一、巧设情境,激发学生观察兴趣

本案中,张老师一共让学生画了3次叶。

第一次:个别学生到黑板上“为柳树添叶”。张老师用黑板上的柳树干和彩色粉笔,诱发学生画叶的兴趣。第二次:每个学生“寻找记录其它叶的颜色”。张老师以“请你找找有没有刚才你们讲的这些颜色,会不会有其它的颜色?”激发学生画叶的兴趣。第三次:每个学生“画一片让别人一看就能猜出的叶”。张老师利用学生好胜的心理,将学生观察的兴趣又一次推向高潮。

一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他们没有兴趣和足够的耐心对同一事物多次反复的进行观察。张老师利用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采用画叶的策略,3次巧妙地创设情境,使学生不知不觉中一次次愉悦地接受并完成了任务,他们的观察兴趣一次比一次高涨。

二、制造冲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张老师在学生第一次画叶后,利用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和学生

小学生优质教学教案

已有经验与未知知识的矛盾,要求学寻找并记录“有没有刚才你们讲的这些颜色,会不会有其它的颜色”。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观察。

在学生第二次画叶后,张老师针对学生观察不全面的特点,指着学生画的只有黄、绿颜色而没有颜色分布等特征的画,让大家“猜猜他画的是几号叶”。再次制造冲突,引发争论,并引导学生在冲突中发现问题:怎样记录,才能让别人

一看就猜出画的是几号叶?由此培养学生观察的方法。

在学生第三次画叶后,张老师再次让学生玩猜叶游戏。在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猜的”,“你是怎么画的”,引导学生总结成功的经验。

在3次要求逐步提高的画叶活动中,学生的观察越来越全面和细致,他们的观察能力得到逐步的提高。在2次猜叶后的反思中,学生自己悟出了观察叶的方法,他们的观察习惯也得到了培养。由此他们发现了植物叶的不同也越来越多,从开始的颜色、形状、大小不同到后来的边缘、叶面、叶脉等不同。最后,由用眼观察到用鼻、用手等感官观察。

总之,巧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制造冲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年龄特征出发,采取相应的策略,使学生在多次、不断深入的观察中,逐渐获得对知识、方法和态度的体验和领悟。

第三篇:2013小学生优质教学教案3

小学生优质教学教案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会观察

──《点亮我们的小灯泡》一课的教学

教学设计意图及研究价值

这个问题的提出是从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方法和能力这个角度出发的。从事科学教育的老师们都知道,我国的科学教育正从简单的知识传授,转为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要使学生对外界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和判断,用正确的方法来解决科学问题,就必须从小让科学方法渗透在他们的日常生活和课堂之中。因此,要树立科学教育应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正确观念,改革原先重知识、轻技能,重概念、轻方法的传统教学模式,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列为科学教育的重点,教会他们学习之法、思考之法、创造之法和生存之道,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科学探究包括学习和掌握哪些探究技能和方法呢?有观察、推测、实践、记录、分类、归纳等等。这其中,科学的观察是一种客观的、理性的活动。科学的求真性决定了观察的核心地位。

我曾经上过一堂关于电路的自然课,课上学生热火朝天的讨论、交流、实验,看上去效果很不错,学生们掌握了电路的基本知识和连接电路的基本技能,教学氛围浓厚。然而课后,有老师

小学生优质教学教案

随意地问了几个学生,电线怎么和小灯泡相连呢?学生们一片茫然。这给我触动很大,课堂上热闹了一场,学生们也“玩”得十分愉快,纷纷点亮了小灯泡,可为什么连最基本的电线连在小灯泡的什么位臵都不知道呢?看来,还有一些很重要的方法应该教给学生。科学教育在强调科学精神的同时,必须重视科学方法的教育,关注科学能力的培养。出于科学探究始于细微观察的观念,在整个三年级的课堂教学中,教材将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观察的理解之上。可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的学生,也包括老师,仍然把精力放在材料的搭配和实验的设计、操作过程上,却忽视了对材料本身的细致观察,以至于做成功了实验,却不明白其中的道理。而要想弄清楚连接小灯泡的规律,必须先对材料的结构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

我所上的《点亮我们的小灯泡》一课,就是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会观察,认识到在实验前或困惑时对事物本身进行必要的细致的观察,是成功的保证。不仅要点亮小灯泡,还要明白为什么这么做。当学生们领悟到观察的重要性,并且掌握一定的观察技能,将来独立进行科学探究的时候,就会少走许多弯路,并能发现许多事物本身的奥秘,更能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究科学的热情与愿望。

教学设计思路(解决问题的策略或设想)

小学生优质教学教案

第一部分:尝试点亮小灯泡

教师出示一个带有灯泡的漂亮玩具,引出灯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点亮小灯泡。学生们尝试着用电池、电线连接灯泡,并从中发现问题:为什么都是用电池、电线连接小灯泡,有的组点亮了小灯泡,有的组却没有点亮呢?这里从学生的已有认知出发,自然地进入学习,并从矛盾中、失败中发现问题,引出观察活动。

第二部分:观察灯泡的结构

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在学生的新旧认知发生矛盾时,教师及时的给予方法指导和帮助,强调认真细致的观察对科学实验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由外到内地观察灯泡的结构。从而发现灯丝的两端分别接在焊点和螺纹上。

这部分主要是通过了解小灯泡及电池的结构,培养学生有目的、细致的进行观察,发现电池连接小灯泡的技巧,为点亮小灯泡的活动打下基础。

第三部分:用更多的方法点亮小灯泡

当学生观察认识了小灯泡的结构后,便能轻松地点亮小灯泡了。为了不重复前面的探究活动,并将探究推向更高层次,我启

小学生优质教学教案

发学生用更多的方法点亮小灯泡,并在黑板上展示出连接方法。为后面的观察分析做好铺垫。

第四部分:观察并找出点亮小灯泡的规律

教师先引导学生观察点亮小灯泡的连接图,从各种不同的连接方法中发现点亮小灯泡的共同点。再引导学生观察不亮的连接图,找出点不亮小灯泡的原因。学生通过观察能总结出:小灯泡底部的焊点和金属螺纹要分别连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上,否则就不能点亮小灯泡,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部分:引申扩展

学生们在观察认识了小灯泡的结构,并发现点亮小灯泡的规律后,教师加深了难度,将探究活动推向高潮——自主探究用两节电池点亮一个或两个小灯泡。这部分引申扩展,是在新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不断发现、创新。

从整个教学过程设计来看,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符合中段儿童的认知能力和接受水平,能够吸引学生积极热情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去,并能增长知识,培养能力,获得探究的乐趣。

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小学生优质教学教案

1.科学探究:经历一个用

一、两根导线,一节干电池点亮小灯泡的过程,探究点亮小灯泡的规律,逐步对科学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的观察,并学习一定的方法。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探究如何点亮小灯泡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3.科学知识:知道只有电流通过小灯泡才会发光,能画出简单的线路,并能找出小灯泡不亮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

1.对科学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的观察,探究点亮小灯泡的规律。

2.知道只有电流通过小灯泡才会发光,并能找出小灯泡不亮的原因。

教学准备:

分组:一节电池,一个小灯泡,两根电线。

演示:小灯泡的复合图片,小灯泡、电池的图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我有一件小玩具,想不想看?出示玩具电筒,再看一看。

小学生优质教学教案

(亮了)为什么会亮?(里面有小灯泡、电池……)观察内部,的确有小灯泡。

(二)新课

★观察认识小灯泡的结构

1.谈话:我这里还有一个小灯泡,你能将它点亮吗?(不行,还需要电池和电线)为什么?(电池里面有电,电线可以从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得到电。)给你一个电池和几根电线,你能将小灯泡点亮吗?试试看!2.学生尝试着点亮小灯泡。3.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连接的。

4.启发:为什么都是用的一个电池和几根电线将小灯泡连接起来,有的组点亮了小灯泡,有的组却没有呢?点亮了小灯泡的同学为什么说不出来道理呢?我们是不是忽略了什么?比如,对小灯泡的结构进行细致的观察。有时候,深入细致地观察是实验成功的基础。

5.分组观察:小灯泡是什么样的?(出示图片)

6.学生表述,教师小结并板书:小灯泡上用玻璃做的外壳叫玻璃泡,玻璃泡里面的金属丝叫做灯丝,玻璃泡下面是金属螺纹,最下面的小黑点叫做焊点。

7.讲述:如果我们把金属螺纹剥开(揭开挂图复合片),你又发现了什么?

小学生优质教学教案

8.学生观察后表述:灯丝的一端接在金属螺纹上,另一端接在底端的焊点上。这样,当电流从灯丝中通过,小灯泡就会发光了。9.投影:解剖小灯泡(图片见后)

10.点题:认识了小灯泡的结构,你们最想做的是什么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点亮我们的小灯泡吧!(板题:点亮我们的小灯泡)★探索点亮小灯泡的规律

1.要求:分组实验,两个同学一套材料,把你们连接的方法画在纸上,有多少种方法就画多少种,点亮的方法画在一边,点不亮的方法画在另一边。先完成的同学在黑板上用图片、粉笔展示出方法。请看仔细,黑板上已经展示过的相同的方法就不再贴了。2.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讨论:我们来看看点亮小灯泡有多少种方法(编号),是不是都能点亮小灯泡?(把有争议的先遮住)余下的图大家都同意要亮,那么我们仔细观察,它们的连接方法上有没有共同的地方? 4.学生交流,教师小结,多媒体板书:小灯泡的金属螺纹和底端的焊点要分别连在电池的两极上。

5.判断: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些有争议的图(揭开),现在能确定它们到底亮不亮吗?(学生交流)。

6.让我们再去看看这些小灯泡不亮的连接图,你能发现它们为什么不亮吗?

7.学生交流。(强调短路的形成和危害,并演示,让学生感觉电

小学生优质教学教案

线发烫,同时进行安全教育。)

(三)引申活动:

(出示漂亮的玩具电筒)里面有几节电池?(两节电池)。两节电池联接一个小灯泡该怎么接?(合并小组,共同探索)

教学实录

师:我有一件小玩具,想不想看?(出示玩具电筒),再看一看,(亮了)为什么会亮? 生:里面有小灯泡在发光。生:里面还有电池。

(打开鲜艳的花形外壳,观察内部,的确有小灯泡。)师:我这里还有一个小灯泡,你能将它点亮吗? 生:能。

生:不行,还需要电池和电线。师:为什么? 生:电池里面才有电。

生:电线可以把电池里的电引出来。

生;我知道电池分正极和负极。(板贴图片,标出正、负极)师:现在给你一个电池和几根电线,你能将小灯泡点亮吗?试试看!

小学生优质教学教案

(学生们两人一组,信心十足地尝试着点亮小灯泡。有的组点亮了,有的组没有。教师巡视分组实验情况,分别请点亮和没点亮的小组在黑板上展示连接的方法。)

师:(指图)没点亮小灯泡的组,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连接的? 生:我以为电池里的电用一根线连在灯泡上就可以了,但是灯泡不亮。

师:(指图)点亮了小灯泡的组,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连接的? 生:我用电线把电池和灯泡围成一个圈,才亮的。(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生:(沉默了一会儿)我也不知道。师:其他同学知道吗? 生:(沉默)。

教师启发:都是用的一个电池和几根电线将小灯泡连接起来,为什么有的组点亮了小灯泡,有的组却没有呢?点亮了小灯泡的同学为什么说不出来道理呢?我们是不是忽略了什么?比如,动手操作前对小灯泡的结构进行细致的观察。

(学生们的已有经验遭遇了挫折和失败,反而激起了探究的欲望,听的格外认真、安静。)

师:有时候,深入细致地观察往往是实验成功的关键。我们还是

小学生优质教学教案

冷静下来,由外到内好好的观察一下小灯泡吧,看谁观察的仔细,说的清楚。

(学生们分组观察:小灯泡是什么样的?)教师在黑板上张贴小灯泡的复合图片,请学生描述。

生:小灯泡有一个玻璃做的像球一样的外壳,可以保护里面的灯丝。它的下面部分是黄颜色的金属围成的外皮,上面还有一圈一圈的条纹。

生:小灯泡的灯丝被缠成螺旋状,它和两端的金属支架用的材料不一样。

生:小灯泡的最底下有个灰色小点儿,周围是一圈灰色的玻璃。……

生:小灯泡的那两个金属支架中间还连着一块蓝色的玻璃。老师,我想问一问,那块蓝色的玻璃用来干什么?

师:(露出赞许的笑容)我很欣赏你敢于提出疑问的品质。那块小小的蓝色玻璃可以固定、分隔那两个金属支架,使灯丝能更好的发光。

生:(微笑着点点头)

师:(一边小结一边板书)小灯泡上用玻璃做的外壳叫玻璃泡,玻璃泡里面的金属丝叫做灯丝,玻璃泡下面是金属螺纹,最下面的小黑点叫做焊点。

师:支撑灯丝的两个金属支架又连在哪里呢?它被金属螺纹的外壳遮住了。根据黑板上的点亮小灯泡的图去推测一下,金属支架

小学生优质教学教案

连在哪里的?

生:灯丝的一端可能接在金属螺纹上,另一端应该接在底端的焊点上。

师:大家同意吗?(投影解剖小灯泡,果然如此,学生们发出喜悦的欢呼。)这样,当电流从灯丝中通过,小灯泡就会发光了。师:认识了小灯泡的结构,你们最想做的是什么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点亮我们的小灯泡吧!(板题:点亮我们的小灯泡)

师:两个同学合作。先完成的同学在黑板上用图片、粉笔展示出方法。请看仔细,黑板上已经展示过的相同的方法就不再贴了。(学生们再次尝试点亮小灯泡,课堂上欢呼声此起彼伏。黑板上很快展示出9种连接方法。)

师:我们来看看点亮小灯泡有多少种方法(编号),是不是都能点亮小灯泡?(把有争议的先遮住)余下的图大家都同意要亮,那么我们仔细观察,它们的连接方法上有没有共同的地方? 生:要让灯泡亮起来,就要把电池的正极和焊点连起来,把电池的负极和金属螺纹连起来。或者把电池的正极和金属螺纹连起来,负极和焊点连起来。

师:(一边小结,一边多媒体板书)小灯泡的金属螺纹和底端的焊点要分别连在电池的正、负极上。

师: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个有争议的图,现在能确定它到底亮不亮吗?

小学生优质教学教案

学生判断:这种方法小灯泡要亮。因为小灯泡的焊点连在电池的正极上,他的金属螺纹用了两根电线连在电池的负极上,小灯泡还是要亮,但是他用了两根线,有点儿浪费资源。

师:让我们再去看看这些小灯泡不亮的连接图,你能说出它们为什么不亮吗?

生:第一种方法小灯泡的焊点没有连在电池的负极上。生:第二种方法电池的负极没有连在小灯泡的金属螺纹上,而是连在了电池的正极上。

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都连在了小灯泡的金属螺纹上,焊点没有连。

师:同学们都观察的很仔细,特别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第二种方法,电池的负极直接连在了电池的正极上。这种错误的连接法叫做短路。短路会迅速消耗电池里的电,并使电线发烫,严重的还会引起火灾。(演示:将裸露的电线直接连在电池的正、负极上,让学生感觉电线发烫,同时进行安全教育。)

师(再次出示漂亮的玩具电筒):这里面有几节电池?(取出:两节电池)。两节电池连接一个小灯泡该怎么接?

(学生合并小组,共同探索,教室里又不时传出兴奋的欢呼,把学习气氛推向高潮。)

课后反思

小学生优质教学教案

在平常教学时,遇到植物单元、动物单元经常要用到观察方法,比如认识一棵大树,了解蚕的生长发育,必须进行观察和记录。那么,在操作性的探究活动中,也要观察吗?学生们拿到小灯泡不会想到要去观察它,只要点亮就行了,爸爸妈妈买来灯泡看也不看就安在灯座上,不也亮了吗?在这类操作活动中,学生是没有意识去观察的,所以后来出现了点不亮灯泡的现象。

以《点亮我们的小灯泡》一课为例,怎样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会观察呢?首先要培养学生主动观察的意识。这里强调的是主动的、自发的观察。怎样让他们主动、自发地去观察呢?引出观察活动呢?在最初的教学设计里,为了强调观察的重要,教学一开始,我就组织学生观察小灯泡的外部结构,再由外到内观察下去。实际教学中学生也能接受。但是课后,有老师质疑:“导入教学的部分为什么要先观察小灯泡呢?学生是主动自愿的去观察,还是老师要求他们去观察的?他们自身意识到观察小灯泡的重要性了吗?”一连串的问题让我深受启发:我们的学生儿童从家庭和社区进入学校,并不是带着一个空白的头脑来到教室的,而是带着对这个世界6年的丰富经验和个人观点来到教师面前的。他们对自然的、社会的许多问题都已经有过自己的探究,形成了自己初步的看法。尽管这些看法中有错漏,有错误,但这些原始观念是儿童认识这个世界的开端,是学生建构起他们对这个世界的新认识的起点。

小学生优质教学教案

关于小灯泡,对学生们来说是一个“最熟悉的陌生物”,学生们早已知道它能发光,而且需要电池供电、电线连接。可到底连在什么位臵,学生们不一定清楚了。因为他们没有深入观察过小灯泡的结构,没有发现灯泡自身的结构特点,而只有先通过亲身探究,让他们亲自发现自己的已有经验与新发现的现象之间的不一致甚至矛盾冲突之后,他们才会心服口服地审视、反思并修正自己的经验和认识,提出或接受“更为科学”的新解释、新方法。从而认识到观察灯泡的重要性。这种建构不可能也不应该由其他人代替或强加。

于是,我对导入教学的部分进行修改:先让学生们尝试着点亮小灯泡,在问题和矛盾产生时再引导学生观察小灯泡。开始上课了,我用一个十分精致漂亮的玩具将学生吸引住,当玩具里的小灯泡发出耀眼的光芒,学生们十分惊奇,他们也想亲自让小灯泡发光,我适时的满足了他们的要求,两人一组合作完成,给每组同学准备了电池、电线和小灯泡,请他们自己去尝试点亮灯泡。孩子们一拥而上,在他们看来这是轻而易举的事。然而,活动结束时,28个小组里仅有三个小组将小灯泡点亮,其他的组都没成功。许多孩了愣住了,甚至有些不甘心。怎么回事呢?矛盾心情油然而生。这时,我给他们机会说理由,让点亮了小灯泡的组和没点亮的组分别将连接方法展示在黑板上,并聆听他们的连接

小学生优质教学教案

理由。点亮灯泡的同学说:“我用电线把电池、灯泡围成一个圈,才亮的。”但对于为什么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要连在小灯泡的金属螺纹和焊点上,学生说不清楚原因了。没点亮灯泡的同学说:“我以为电池里的电用一根线连在灯泡上就可以了。但是灯泡不亮。”在失败和矛盾面前,学生们有些沉默,有些困惑了,找不出原因来。此时,我开始引导思考:“以前我们认为点亮小灯泡只要有电池、电线就行了,今天试了试,看来还不一定。为什么没有点亮小灯泡呢?问题出在哪儿?我们是不是忽略了什么?比如动手操作前,对灯泡进行观察了解。有时,深入细致的观察,往往是实验成功的关键。我们还是冷静下来,由外到内好好地观察一下灯泡吧。看谁观察得仔细、说的清楚。”

有过失败的体验,再加上老师的启发,学生们对小小的灯泡看得可关注了,连灯丝缠成螺旋状,金属支架和灯丝材料不一样,灯泡底端有个灰色小点,周围是一圈黑色的玻璃,左右两个金属支架连着一块蓝色玻璃都看的清清楚楚,并给几个重要部分取了名字。这样观察一下就可以了吗,不行。观察不能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而要透过表面现象,去发现蕴涵在其内部的实质性的规律,这才是观察的目的。细致的观察让他们感受到小灯泡更加亲切、可爱,自然地想进一步知道连着灯丝的两根金属支架另一端又连在哪里呢?它被金属螺纹的外壳遮住了。我并不急于揭开金属外壳,而是让学生根据黑板上展示的点亮小灯泡的图去推测,眼明

小学生优质教学教案

口快的孩子们一下猜想到可能一端连在金属螺纹的外皮上,另一端连在底端的焊点上。这只是猜想,里面到底怎么回事,必须打开来看看。当我揭开金属外壳,解剖小灯泡一看,果然如此!孩子们激动的叫出了声,为自己细致地观察和有根据地猜测得到应证感到喜悦,更充满自信的投入到下一步的探究中。

当他们弄清楚了灯泡的内部构造之后,就能轻松地点亮小灯泡了,并且方法多种多样,把探究推向了更高层次。由刚才的不能点亮小灯泡到现在有这么多方式去点亮灯泡。这,更说明了细致观察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点亮我们的小灯泡》一课是比较典型的在实验探究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和技能的课型。它突出了对实验材料本身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只要我们在日常教学中重视这一方法的培养,积极寻找并及时抓住这样的契机,引导学生在操作前对材料本身进行观察,用实验材料的特点来指导操作,形成一种习惯,那么,他的探究会更精彩,更容易发现规律,探究的效果更能超出我们的想象。

第四篇:小学生行为规范教案7

行为规范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教育目的:

1、为了使全班同学理解《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增强班级凝聚力,使学生能把规范的要求内化为自己自觉的行动。

2、通过主题班会,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规范指导本班学生平时的言行。教育流程:

班主任进行主题演讲。

演讲题目为:《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做合格的小公民》 教育要求:人人参与,联系实际,自我反思,查找差距。

课前准备: 收集开学以来我班学生在校园内外违反《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案例并在班会课上讨论。

教育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主题: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难道你们不觉得时间过得飞快吗?这不,新的学期又开始了,心情一定特别高兴吧?你们今天是祖国的花朵,明天将是祖国的栋梁。但是仔细剖析我们自己,你是否发现自己还有很多的不足。大的方面不说,就说简单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每一期都贯彻,可大家都做到了吗?我相信大家都有不足的地方。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了早日成为未来祖国的栋梁之才,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下简称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为指南,规范日常行为,提高自身素质,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

《行为规范》是国家对小学生日常行为的最基本的要求。其目的在于加强对小同学们的文明礼仪教育和行为训练,以促使同学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从小树立是非观念,提高辨别是非能力,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

行为规范第一条:尊敬国旗、国徽,升国旗、奏国歌时肃立、脱帽,少先队员行礼。

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旗、国徽和国歌。1949年10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我国的国旗、国徽和国歌也被确定,并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我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其中红色象征中国革命,五个五星中的大星象征中国共产党,四颗小星围绕着大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族人民大团结,象征着全国人民的心永远向着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正式标志和象征。我国的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为什么要尊敬国旗和国会,会唱国歌呢?

因为尊敬国旗和国徽,会唱国歌是我们每一个同学热爱祖国的表现。也是尊敬和热爱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尊敬和热爱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尊敬和热爱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各国成立这100年,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光荣历史和伟大的成果;尊敬和热爱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因此,每当升降国旗、国歌奏响的时候,我们都要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要行队礼,以表示我们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和缅怀之情,表示我们作为祖国儿女与伟大母亲之间的血肉联系,决不能嘻嘻哈哈、说话、做小动作。

尊敬国旗、国徽和会唱国歌作为《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第一条,就是要求每一个小学生爱祖国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每天的行动做起,逐渐的培养同学门的爱国主义的精神。

第二条.尊敬父母,关心父母身体健康,主动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听从父母和长辈的教导,外出或到家要主动打招呼。

尊敬父母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同学们,从你们出生到现在,谁也算不清父母为你的生存和成长做出的巨大的辛劳呢?喂奶喂饭,把屎把尿,晚上盖被子,生病时送医院,上学时每天接送,父母操了多少心呀,流了多少汗水和泪水。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尊敬父母的原因,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怎样做到孝敬父母呢?

首先,要听从父母的教导,不调皮捣蛋,不能粗暴无理地顶撞他们,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争取好成绩,培养好品行。这就是你对父母的最大孝敬。

其次,要对父母有礼貌,每天外出或回家向父母问好,要学会关心照顾父母,对父母问寒问暖,为父母分担家务,尽量自己料理自己的事情,还可以帮爸、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洗碗、叠被子、扫地、擦地板等把房间打扫的干干净净,这些都是孝敬父母的具体表现。

二、尊敬老师,见面行礼,主动问好,接受老师的教导,与老师交流。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尊师重教的民族。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特别尊师重教,他曾千里迢迢到函谷关去向另一个思想家老子恭敬请教。孔子本人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也都很尊敬自己的教师,同学们应该向孔子学习,尊重我们的教师,我们如何做呢?

当然,做法是努力学习,认真听课,不懂就问,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和老师交给的任务,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这是对老师最好的回报也最是老师感到幸福和快乐。其次,每天进校时向老师问好,离校时要说:“老师再见!”,在校外见到老师时也要问好。与老师说话一定要用尊称。如王老师、李老师、张老师、刘老师等。早上、下午进校时在校门口见到迎宾老师一定要问好,是少先队员的要行队礼。

《规范》要求的尊敬师长不仅包括尊敬师长,也包括尊敬长辈。在学校里,长辈包括所有的学校领导、教师、门卫、清洁工、食堂师傅以及其他人员和后勤工作人员,是他们为同学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我们一定要珍惜他们的劳动,用优异的成绩和文明礼仪的行为来回报他们。在校内,不管是哪位老师见面都要主动问好,有的同学认为那个老师没教过我,我可不向他问好,看见就象没看见一样,不理不采的,这样表现不好,大家应该尊重我们学校的每一个老师。

三、尊老爱幼,平等待人。同学们之间友好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不欺负弱小,不讥笑、戏弄他人。尊重残疾人,尊重他人的民族习惯。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人之所以值得尊重,是因为他们辛勤工作了一辈子,为社会创造了很多财富.。小孩子之所以必须爱护,是因为他们没有生活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经常遇到伤害或出现危险,因为他们还不懂事,需要从头学习。因此应当经常关心、帮助、照顾和引导他们。小孩犯错误时,也要批评他们。

除了老人和小孩外,生活中还有一些遇到困难的人,尤其是残疾人,他们都需要大家的尊重、爱护和帮助。《规范》第四条还要求大家友好相处,就是让同学之间清除虚伪、嫉妒、隔阂和成见,彼此以诚相待、互相关心、互相鼓励,创造一种和睦、团结的集体气氛,大家要互相尊重,而不能歧视和侮辱别的同学比如以男欺女,以大欺小,以强欺弱,或家庭富裕就嘲笑来自贫困家庭的同学,这些都是错误的观念和恶劣的习气,应坚决克服。

第五篇:7大小多少优质教学设计

7大小多少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低年级孩子,刚刚开始识字,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特别重要,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备课中,首先要备孩子,熟备教材,因材施教,定教法:如识字可采用图文,归类等,对于节奏强的儿歌,要反复多种形式读,读出乐趣,至于写,教师的引领,示范到位的话,那么孩子书写的兴趣会更浓。说白了低年级教学贵在教中学,学中创新,这样的收获才会满满。教学目标:

1、认识“多、少”等12个生字,学习“犭、鸟”2个偏旁。

2、会写“小、少”等5个生字,和竖折折钩一个笔画。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大小”、“ 多少”,感受儿歌的节奏美。教学重难点: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并掌握笔顺;学会偏旁“犭、鸟”。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大小”、“ 多少”,感受儿歌的节奏美。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一个铁丝弯成的笔画教具。教学过程:

一、举例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两张大小不同的纸张,请学生说说哪张纸大,哪张纸小。比一比一支粉笔和一盒粉笔的数量。

2、揭示课题:通过两次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3、教师小结:由此可见,大小、多少都是通过比较才能得出的。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大小多少》。

4、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两遍。

5、听视屏朗读。

6、挑战视频上的老师朗读。

二、初度课文,图文识字认字。

1,、师出示相关的学习目标,并指导读懂目标。

2、生按目标自由朗读课文。

3、检查学习目标完成情况:

4、课件出示第1小节(插图)。

(1)图上画的是什么?(一头黄牛、一只猫)认读“黄、牛、只、猫”。(2)指名读,自由识记字形。提示:“黄”是后鼻音;“牛”是鼻音,声母是n;“只”是整体认读音节。

5、课件出示第2~4小节(插图)(方法如上)(1)、师出示相关的带拼音的生字,指名都,齐读。(2)、认读“边、多、少、鸭、苹、果、杏、桃”。(3)、采取多种方式认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6、学生自由认读生字,集体交流: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学生说识字方法,教师点拨)

7、师随机出示相关的词语,试着读一读。

8、师提出应注意的问题,并师范读,学生练习读。﹙如鸭子zi,轻声读又轻又短﹚

9、师生共同总结识字方法。找反义词,归类法,数笔画等。

三、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师:你瞧!这些调皮的生字宝宝,又藏到课文中了,请孩子快把儿歌读一读,标出儿歌共有几个小节?

2、生答四小节并找四位学生读。

3、看看是谁和谁比,比什么?

4、分组读,等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

5、小组内派代表汇报:教师随机板书:大——小多——少

6、课件出示:小测试如:﹙一只鸭,一只鸡;一群鸡,一只鸡比大小,多少﹚

四、指导书写,掌握字形。

1、同学们儿歌读的那么好,我相信你们的字也一定写的漂亮,工整。

2、复习田字格的位置名称。﹙课件出示田字格﹚ 齐读儿歌。

3、学生根据儿歌找到每一个小格的位置。

4、为了能写好字,我们来认识一个新笔画名称。师边说,边出示相关的教具,指导学生认识竖折折钩。

5、这一个新笔画在哪一个字中,找到这个字,师生数笔画顺序,师指导书写。按照这样的方法,学生练习书写后面的字。

6、师根据孩子的汇报:个别指导书写。

7、孩子作品展示,集体,拼一拼。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孩子通过图文,归类等多种形式认识了12个生字,认识了一个新笔画竖折折钩,会正确书写鸟等5个字。初步了解了大小多少等。

六、板书:7大小多少

犭 大小

多少

七、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篇识字课文,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富有童趣的诗歌,引导学生认识一些生字,采用图文结合,在情境中识字认字学生都能积极的跟着老师,的引领很快学会了识字,在探究合作中学会了多种识字方法。在读文中,思考:谁和谁比什么?在读中思,在思中读,很快理解了课文内容。课件出示小测试,进一步巩固课文内容。最后认识新笔画,指导写字,再拼一拼中,提高孩子书写质量。不足如下:

1、驾驭课堂能力有限,导致教学任务未完成。

2、班级管理缺乏科学的指导思想。如班干部的培养,小组建设等,需要加强。

3、加强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等。

下载2013小学生优质教学教案7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小学生优质教学教案7.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识字7》-教学教案

    1、认识10个字,会写4个字。 2、准确、熟练地朗读拍手歌,读出节奏感。3、有保护动物的意愿。二、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10个生字,重点读好前后鼻音。 2、写好“保护”两字,注意......

    优质教案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 优质教案 第一课时 寨乐中学 王邦 一、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大洲是世界第一大洲。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通过学生对地图的阅读......

    优质教案

    优质教案 课题 《如果我能飞》 一、活动目标: 1、 体验大胆想象“如果我能飞“的乐趣。 2、 理解诗歌内容,尝试进行仿编。 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4、激发幼儿创新......

    优质教案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有趣的图形》 活动设计背景: 中班的幼儿已有了粗浅的几何概念,这一阶段的幼儿能正确地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但他们不是从这些形状......

    小学生文明礼貌教育《餐桌礼仪》教案7

    餐桌礼仪 教学目标: 1、 了解用餐时的卫生知识。 2、 教育学生吃饭时要文明礼貌。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1、一天三餐,从小到大,我们吃过那么多次饭,你知道吃饭时的学问吗?你知......

    小学生素质报告书 优质

    胡家峰你是一个诚实的好孩子,自觉遵守纪律,积极参加体育活动,课堂上能够注意听讲,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你知道吗,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愿你在学习上多多动脑,争取不断进步! 朱立......

    《识字7》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李成真 李云开 学习目标 1.认识“虚、骄”等9个生字,会写“短、对”等6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语。 3.喜欢读对子,有积累对子的愿望。 课前......

    7 海湾战争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识记:1990年伊拉克出兵侵略科威特;联合国安理会第678号决议;1990年的“沙漠盾牌”行动;1991年的“沙漠风暴”和“沙漠军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