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子电路基础教学大纲
电子电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编码:0432001
二、课程名称:电子电路基础
三、课程性质:本科录音艺术专业B2类可选专业基础课
四、学时与学分:
周学时:2,总学时:36(一学期);总学分:2。
五、开课单位:作曲与音乐音响导演系
六、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通过这门课的教学,1、掌握电路、电子线路中的基本物理量
2、掌握电阻电路的串并联化简方法。掌握主要的网络分析方法
3、了解电磁感应的理论。掌握录音、摸音、消磁和杜比降噪的原理。
4、了解半导体二极管、晶体三极管及场效应管
5、掌握二极管的应用:整流、检波、限幅、稳压。
6、掌握三极管的放大原理,并了解交流基本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7、了解差动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8、了解三极管的开关特性。掌握各种基本门电路
9、掌握一般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综合方法和一般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
七、教学形式:
课程采用理论讲述和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并以计算机为辅助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注意培
八、课程教材:
李源生主著《电工电子技术》
九、参考教材:
秦曾煌著《电工学》童诗白著《模拟电子技术》杨志忠著《数字电子技术》
十、考查与考试:学期末,结合课程教学内容采用闭卷考试。
1、容易度
本课程考试内容难易度适中。
2、题型
考试题型包括:名词解释,填空,分析计算题。
使学生了解电路理论、)。的计算)。,清华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电压、电位、电流、功率(MOS)的构造、参数及外特性。
(与、或、非、与非、或非、异或、同或20041999年。1988年。2000年。)的含义、参考方向、参考(支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微变等效电路、电压放大3月。)为音响工程方向和音乐音响导演专业的学生奠定电子学理论基础。极性、理解并会应用基尔霍夫两定律。
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等
倍数和输入输出电阻γiγo。
养学生的分析和动手能力。年
3、分数比例 各题型分数分配: 名词解释
10% 填
空
20% 分析计算
70%
十一、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 直流电路(2学时)第一节 电路组成及作用 第二节 电路的三种状态 第三节 电路的基本规律 第四节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学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理解:电压、电流、电位、电动势、电功率的物理概念。电压源、电流源的外特性。电压、电流参考方向的应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掌握:能用基尔霍夫两定律分析、计算电路。
第二章 电流与磁场(4学时)第一节 磁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第三节 电流产生的磁场 第四节 电磁感应 第五节 自感与互感 第六节 录音机中的电与磁了解:磁场强度(H)、磁通(Φ)互感。
掌握:电磁感应原理、录音原理、消磁原理和杜比降噪原理
第三章 半导体器件(4学时)第一节 半导体 第二节 二极管 第三节 三极管 第四节 传感器
了解:半导体PN结及其单向导电性;了解晶体三极管的结构、电流放大原理;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的主要参数和外特性曲线。掌握:稳压管和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第四章 基本放大电路(10学时)第一节 组成
(KCL)
(B)、磁导率
(KVL)。
及电压定律、磁通密度μ以及铁磁材料的磁化特性;自感、第二节 电路的静态分析 第三节 动态分析 第四节 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第五节 射极输出器 第六节 多极放大器 第七节 负反馈 第八节 差动放大器 第九节 功率放大器
第十节 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小信号模型应用:对共射极放大器及射极输出器熟练地画出直流通道并进行静态计算;画出微变等
门电路及组合逻辑电路(第一节 基本门电路第二节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第三节 编码器第四节 译码器了解:晶体管的开关特性;编码器和译码、显示器的原理。
掌握:“与输出的逻辑对应关系及其符号,用公式法及卡诺图法化简逻辑函数;对组合逻辑电路会分析;对较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会进行设计。
应用:会用逻辑代数法及卡诺图法化简逻辑函数,并能用辑图、逻辑式、真值表之间相互转换;由逻辑关系根据输入波形画出对应输出波形。
触发器及时序逻辑电路(第一节 基本触发器第二节 寄存器第三节 计数器掌握:基本触发器的功能、状态表;数码寄存器和位移寄存器的工作原理;二进制和十进制计数器(含同步、异步
应用:对给出的触发器、寄存器和计数器电路图会进行逻辑功能的分析;能画出波形图。)进行放大器的动态分析;放大器的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射极输出器。
”、“或门”
RS触发器;同步)的工作原理
4学时)
TTL与非门电路的工作原理;
“非门”、“与非门画出输入、4学时)(钟控)RS32
”、“或非门”MOS门电路;加法器;“异或门”、“逻辑代数的运算规律,”与非门“实现;能实现逻D触发器主从型
”的输入
JK了解:放大器中反馈的概念;多级放大器;功率放大器及差动放大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共射极放大器的工作原理;静态分析;静态工作点的稳定方法;用图解和微变等效电路
效电路进行电压放大倍数和输入、输出电阻的计算。第五章与门、、同或门输出的对应波形图;
第六章触发器工作原理;了解
第七章 数模和模数转换器(4学时)第一节 数模转换器 第二节 模数转换器 第三节 应用举例
了解:数模和模数转换的基本原理。
第二篇:电子电路基础测试题答案
《电子电路基础》测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电能的传输和转换
传递和处理信号
2、外电路
3、储能元件的能量不能跃变
4、电感
正
5、提高功率因数
6、相等
线电流为相电流的1.732倍
7、表示在谐振时电容或电感元件上的电压是电源电压的Q倍
8、单向导电性
二、简答题(简要回答要点。每小题4分,共16分)
1、(1)工作于反向击穿区。
(2)稳压管的动态电阻越小,也就是一个较小的电压差就能产生较大的电流差,也就是对电流的调整效果越好,所以稳压效果越好。
2、(1)中线的作用:使星形联结的不对称负载的相电压对称。
(2)中线上不能接入熔断器或闸刀开关。
3、静态工作点设置不合适、信号幅度太大等
4、发射极电阻:稳定静态工作点。
集电极电阻:将晶体管集电极的变化电流转换为变化电压。
三、计算题I(12分)
解:(1)当将开关S合在a点时,应用结点电压法计算:
……………..6分(2)当将开关S合在b点时,应用叠加原理计算。在图(b)中是20V 电源单独作用时的电路,其中各电流为
130V 和120V 两个电源共同作用(20V 电源除去)时的各电流即为(1)中的 电流,于是得出
……………..6分
四、计算题II(10分)
……………..3分 将与10A理想电流源串联的2Ω电阻除去(短接),该支路中的电流仍为10A;将与10V 理想电压源并联的5Ω电阻除去(断开),该两端的电压仍为10V。因此,除去这两个电阻后不会影响1Ω电阻中的电流I,但电路可得到简化[图(b)],计算方便。
应用戴维宁定理对图(b)的电路求等效电源的电动势(即开路电压U0)和内阻R0。由图(c)得
由图(d)得 R0 = 4Ω
所以1Ω电阻中的电流为
……………..7分
五、计算题III(12分)
(1)确定初始值
i(0+)由基尔霍夫电压定律计算,即 = 1×i(0+)+ 2[i(0+)-iL(0+)] 得
i(0+)=0.2A
…....2分
(2)确定稳态值
……...4分
(3)确定时间常数 于是得
……………..6分
六、计算题IV(12分)
解:由图(b)的相量图可知
………..3分
因I相量和U相量同相,故
……...6分
……...3分
七、计算题V(14分)
(1)直流通路图(略)……………(2分)估算静态参数:………………(3分)
UUBEUCC12IBCC0.05(mA)RBRB240IEICIB400.052(mA)UCEQUCCICRC12236(V)(2)微变等效电路图(略)….…(3分)
(3)计算交流性能指标……………………………………………….(6分)
26(mV)26rbe200200720()0.72(K)IB(mA)0.05riRB//rbe240//0.720.72(K)'RRL3AuC40166.67rberbe0.72roRC3(K)
第三篇:电子电路基础知识点总结
电子电路基础知识点总结
1、纯净的单晶半导体又称本征半导体,其内部载流子自由电子空穴的数量相等的。
2、射极输出器属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由于其电压放大位数约等于1,且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同相位,故又称为电压跟随器(射极跟随器)。
3、理想差动放大器其共模电压放大倍数为0,其共模抑制比为∞。
4、一般情况下,在模拟电器中,晶体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在数字电器中晶体三极管工作在饱和、截止状态。
5、限幅电路是一种波形整形电路,因它削去波形的部位不同分为上限幅、下限幅和双向限幅电路。
6、主从JK触发器的功能有保持、计数、置0、置1。
7、多级放大器的级间耦合有阻容耦合、直接耦合、变压器耦合。
8、带有放大环节串联稳压电路由调整电路、基准电路、取样电路和比较放大电路分组成。
9、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是输出状态不仅取决于当时输入状态,还与输出端的原状态有关。
10、当PN结外加反向电压时,空间电荷区将变宽。反向电流是由少数载流子形成的。
11、半导体具有热敏性、光敏性、力敏性和掺杂性等独特的导电特性。
12、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可将交流电变成脉动的直流电。
13、硅稳压管正常工作在反向击穿区。在此区内,当流过硅稳压管的电流在较大范围变化时,硅稳压管两端的电压基本不变。
14、电容滤波只适用于电压较大,电流较小的情况,对半波整流电路来说,电容滤波后,负载两端的直流电压为变压级次级电压的1倍,对全波整流电路而言较为1.2倍。
15、处于放大状态的NPN管,三个电极上的电位的分布必须符合UC>UB>UE,而PNP管处于放大状态时,三个电极上的电位分布须符合UE>UE>UC。总之,使三极管起放大作用的条件是:集电结反偏,发射结正偏。
16、在P型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是空穴,而N型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是自由电子。
17、二极管在反向截止区的反向电流基本保持不变。
18、当环境温度升高时,二极管的反向电流将增大。
19、晶体管放大器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以保证放大信号时,三极管应始终工作在放大区。
20、一般来说,硅晶体二极管的死区电压大于锗管的死区电压。
21、当硅晶体二极管加上0.3V正向电压时,该晶体二极管相当于阻值很大的电阻。
22、电子秤中使用的半导体器件是利用了半导体的力敏性。
23、画交流放大器的直流通路时,电容器做开路处理;画交流通路时,电源和电容器应作短路处理。
24、PN结正向偏置时导通,反向偏置时截止,这种特性称为PN结的单向导电性。
25、工作在放大状态中三极管可视为放大器件,工作在截止饱和状态的三极管可视为开关器件。
26、差动放大器只对差模信号有电压放大作用,而对共模信号无电压放大作用。射极输出器的特点是电压放大倍数略小于1,且接近于1。所以对信号源影响小,带负载能力强。
27、晶体三极管属于电流控制器件,场效应管属于电压控制器件。
28、三极管属于双极型半导体器件,场效应管属于单极型半导体器件。
29、理想运放的两个重要结论是:
一、是运放的两个输入端的电位相等。
二、运放的两个输入端的输入电流相等,并且等于零。
30、一个自激振荡器只有满足相位平衡条件和振幅平衡条件才能产生振荡。
31、计数器可分为同步计数器和异步计数器,两者中速度较快的是同步计数器。
32、触发器为时序逻辑电路基本单元,门电路为组合逻辑电路基本单元。两种电路主要区别在前者具有记忆功能,而后者不具有。
33、二极管两端加上正向电压时超过死区电压才能导通。
34、为调整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使之上移,应该使Rb电阻值减少。
35、一个触发器可以存放1位二进制数。
36、放大电路中三极管的组合方式有三种,它们是共集电极、共基极、共发射极。
37、NPN型晶体三极管的发射区是N型半导体,集电区是N型半导体,基区是P型半导体。
38、一般情况下,晶体三极管的电流放大系数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发射结的导通压降Vbe则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
39、具有记录输入脉冲个数的电路称为计数器,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触发器,是时序电路。
40、晶体管构成的三种放大电路中,没有电压放大作用但有电流放大作用的是:共集电极接法(射极输出器)。
41、串联型稳压电路中的调整管工作在放大区。
42、一个十进制计器至少需要四个触发器构成
43、利用电阻R和电容C可以将脉冲波变换变为三角波和尖顶波。
44、三极管的开关特性指的是在基极输入信号作用下,三极管具有的两个明显相反的状态即饱和和截止。
45、衡量运算放大电路抑制零漂能力的指针为:运模抑制比,对于运算放大器该参数等于∞。
46、负反馈电路可分为电流串联负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电压串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
47、将模拟信号转换到数字信号的过程称为A/D,将数字信号转换成为模拟信号的过程称为D/A。
48、集成触 发器按功能可分为RS触发器、D触发器、JK触发器和T触发器。
49、射极输出器是一种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器。
50、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受外界条件(温度、光线等)的影响很大,温度升高或受光照射均可使电阻率减小。
51、PN结是晶体二极管的基本结构,也是一般半导体器件的核心。
52、射极输出器没有电压放大能力,由于其输出电阻小,所以有较强的带负载能力。
53、振荡器是一个具有选频网络的正反馈放大器。
54、差动放大器的放大的信号有两种,即共模信号和差模信号,我们总是希望差模放大倍数大一些,而共模放大倍数小一些。
55、晶体三极管可作为开关作用,当三极管集电极发射极产相当于开头闭合时,晶体三极管应工作在饱和状态。
56、RC微分电路能把矩形波变换成尖脉冲波。其输出电压取自电阻两端。
RC积分电路能把矩形波变换成锯齿波。其输出电压取自电容两端。
57、经过严格提纯的半导体,可认为是本征半导体,半导体产生电子空穴对的过程叫本征激发,在室温下,其电子和空穴对的平衡浓度很小。
58、点接触型二极管适用于检波,面接触型适用于整流。
59、触发器电路中,Sd端、Rd端可根据需要预先将触发器置1或置0,而不受CP端的同步控制。
60、所谓PN结正向偏置,是将电源的正极与P区相接,负区与N区相接。在正向偏置电压大于死区电压的条件下,PN结将导通。
61、差动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中,差模信号是有用的信号,共模信号则是要高潮抑制的干扰信号。
62、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有下列影响:使增益放大倍数减小;使通频带变宽;提高电路稳定性等。
63、理想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电阻Ri=∞;Ro=0;64、利用电阻R和电容C可以将脉冲波形变换为三角波和尖顶波。65、数字集成门电路按照制作工艺可分为TTL和CMOS。66、集成触发器按功能可分:RS触发器,JK触发器,D触发器和T触发器。
67、十进制编码简称:BCD码,此类编码中常见的有8421码。68、数字电路中,三极管一般工作于饱和和截止状态。69、基本逻辑门电路有:与门、非门和或门。
70、如果输入与输出关系是:有0出1,全1出0。这是与非门逻辑运算。
71、编码器与译码器逻辑功能相反,它是将有特定意义的输入数字信号或文字符号编成相应在的若干位二进制的组合逻辑电路。
72、由于触发器具有两分稳定状态,它可记录1位二进制代码。73、主从触发器是一种能防止空翻现象的实用触发器。
74、组合逻辑电路: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奇偶校验器、资料比较器及加法器。
75、时序逻辑电路:各类触发器、寄存器、加法器、计数器。76、阻容耦合二极共射电压放大器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相位关系是:同相。
77、正弦波振荡器的振荡频率F取决于反馈网络组件的参数。78、并联型稳压电路中,电阻R的作用:既有限流作用,又有调压作用。
79、在给PN结加反向电压时:有利于漂移运动,不利于扩散运动。
80、穿透电流大小是衡量三极管放大能力的重要指针。81、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是:使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
82、射极输出器的输出电阻小,因此该电路带负载能力强。83、典型运放是由三个基本电路组成:一个入高输入阻抗的差动放大器,一个高增益的电值放大器及一个低阻抗的输出放大器。
84、在整流电路和稳压电路中均用到了二极管,依次是利用了二极管的单向导电,反向击穿。
85、RC正弦波振荡器的起振条件是AF>1。86、移位操作只能出现在寄存器中。
87、当晶体三极管两个PN结反偏时,则晶体三极管的集成极电流将中断。
88、在放大交流信号的多极放大器中,放大极之间主要采用阻容耦合和变压器耦合。
89、不能描述放大电路频率特性的曲线图是:伏安特性图。90、异或门电路可以实现不带进位的二进制加法。91、NPN宝蓝示威者害饱和状态时的特点是:Uces=0。92、直流放大器的功能是:直流信号和交流信号都能放大。93、差动放大器抑制零点漂移的效果取决于:两个三极管的对称程度。
94、晶体二极管内阻不是常数。
95、直流稳压电源中的电路先后顺序应是:整流、滤波再稳压。96、二十进制编码器,若有四个输出端,可进行编码的个数是10个。
97、在晶体管放大电路中引入负反后,其电压放大倍数Au将减小。98、当晶体二极管的PN结导通后,参加导电的是电子和空穴。99、差动放大器抑制零点漂移的效果取决于两个三极管的对称度。100、电容三点式LC振动器与电感三点式LC正弦波振荡器比较,前者主要优点是:输出波形好。
101、奇偶校验的作用:对网络传送资料中的错误进行检查。102、半导体数码管用于七段译码器。
103、T触发器是市场中买不到但可以由其它触发器代替的。104、将两个二极管连接在一起,不能构成任何类型三极管。105、射极输出器的电压增益为0分贝。
106、为了使三极管可靠在截止,电路必须满足:不导电
第四篇:电子电路读书笔记
纯净不掺杂质的半导体称为本征半导体。
本征半导体的导电能力仍然很低,如果掺人微量的杂质(某种元素).导电性能就会发生明显变化。根据掺人杂质的不同,杂质半导体分为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
1.N型半导体
在本征半导体硅中掺入微量的五价元素磷P,硅晶体中某些位置的原于被磷原子代替、由于多余的一个价电子不受共价键束缚,只要获得很少能量,这个多余电子就能挣脱磷原子核的吸引而成为自由电子。通常.几乎所有多余电子都能成为自由电子。
上述杂质半导体.除了杂质给出的多余自由电子外,原晶体本身也产生少量的电子—空穴对。这种杂质半导体中,自由电子是多数载流子,简称“多子”,空穴是少数载流子.简称。“少子”。这种杂质半导体叫做N型半导体。
2.P型半导体
在本征半导体硅中掺人微量的三价元素硼B,硅晶体中某些位置的原子被硼原子代替,但缺少了一个价电子而产生一个空穴,这样每个杂质原子都会提供一个空穴,从而使空穴载流子的数目显著增加成为多子,自由电子因浓度降低而成为少子,这种杂质半导体叫做P型半导体。
所以.杂质半导体中.多子与掺杂量有关.与温度无关.而少子是由于热运动产生的.与温度有密切关系。
第五篇:《模具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模具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模具设计基础 学时数:60 学分:3 适用专业:数控专业两后生
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
1.学习目的
《模具设计基础》是一门专业课,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模具设计(冷冲压模具、注塑模具及其他模具)的基础知识,掌握模具设计的基本技能。授课时应加强理论联系实际,介绍常用模具的典型知识、设计方法和成形设备的选用。力求学生修完本课后,掌握模具设计的基本要求,了解成形设备,能进行简单的模具设计。
2.主要内容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
① 冷冲压成形工艺的基本知识,包括成形工艺过程、常见模具种类、模具材料,冷冲压成形设备的应用。
② 冷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知识,包括冲裁模、弯曲模、拉深模等冷冲模具的成形原理、工艺过程、模具结构设计与计算、模具设计步骤等。
③ 塑料成形工艺的基本知识,包括塑料原料、塑料制造品的工艺性、注射成形、挤出和压塑的工艺过程及成形设备等。
④ 塑料模具设计的基本知识,包括注塑模、挤出模、压塑模等塑料模具的制品工艺性,设计计算基础及常见的基本结构设计和模具设计步骤等。
3.基本要求
(1)掌握模制产品的成形方法,了解模制产品的成形方法。
(2)了解冲裁模等主要冷冲模(五金模具)设计的一般知识和相关的注意事项,认识各种常见的基础模具结构。
(3)了解和掌握注塑成型工艺与设备的一般知识和相关的注意事项,认识各种常见的基础模具结构。
二、课程内容简介及学时分配
第1章 冷冲压成形工艺概论(6)1.1 冷冲压工艺概述 1.2 模具分类及结构 1.3 工艺中常用材料 1.4 冲压设备 第2章 冲裁工艺及冲裁模具的设计(8)2.1 冲裁基本概念
2.2 冲裁模设计与有关工艺计算 2.3 模具主要零部件的结构 2.4 模具结构设计 2.5 冲模的设计步骤及实例
第3章 弯曲(6)3.1 弯曲模基础
3.2 弯曲模实例分析——多部位弯曲模
第4章 拉深(8)4.1 拉深工艺概述 4.2 圆筒形拉深件拉深工艺 4.3 拉深模典型结构 4.4 压边装置
4.5 拉深模工作部分设计
第5章 其他冷冲压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6)5.1 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 5.2 冷挤压
第6章 塑料与塑料成型工艺(8)6.1 塑料及塑料制品 6.2 塑料的成型工艺性能 6.3 塑件的工艺性
6.4 塑料注射成型工艺与设备 6.5 塑料挤出成型 6.6 压缩成型和压注成型
第7章 塑料注射模设计(12)7.1 塑件的工艺性
7.2 塑料注射模具的分类和典型结构 7.3 塑料制件在模具中的成型位置 7.4 成型零件的设计 7.5 浇注系统设计 7.6 结构零件的设计 7.7 推出机构设计
7.8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设计 7.9 模具加热与冷却系统设计 7.10 塑料模的设计程序
第八章 其他塑料成型模具(6)8.1 压缩成型模具 8.2 压注模设计 8.3 挤塑模设计
三、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
以教师讲课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辅以多媒体教学,修完本课后,进行考试。平时成绩占40%,期未成绩占60%。
四、参考书
主要参考书为:
① 《冲压工艺与冲模设计》
程伟 主编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②《塑料模具设计》
林桂平主编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