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创作基础教学大纲

时间:2019-05-13 03:47: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剧本创作基础教学大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剧本创作基础教学大纲》。

第一篇:剧本创作基础教学大纲

《剧本创作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4553 适用专业:广播电视编导总学时数:32学时 总学分:2学分 选用教材:

《戏剧与电影的剧作与技巧》(汪流著)中国电影出版社 参考书目:

《电影剧作概论》(王迪黄式宪等著)中国电影出版社《戏剧与电影的剧作理论与技巧》(美)· H 劳逊著

一、课程说明

本课程旨在奠定银幕写作的理论基础,阐述影视编剧的基本概念与技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进行不同风格与题材的影视剧本创作;具备声音、画面造型和叙事相结合的剧本结构能力;并了解国内外影视剧作的基本趋势与最新动态。全面阐述影视剧作的基本理论: 1,抽象语言文字思维与视听结合、时空结合、声画结合的影视思维的本质区别与联系; 2,视听语言、时空结构的基本特征: 3,象征意蕴与象征本体、叙事视点与叙事态度的基本区别与联系; 4,叙事性散文、影视戏剧小品、电视单本剧剧本、电视连续剧剧本。电影剧本、电视栏目撰稿以及影视剧改编等的各种影视创作的基本方法和各类技巧。教学难点为

一、抽象语言文字思维与视听结合、时空结合、声画结合的影视思维的联系。

二、影视文学中的叙事处理:叙事者与叙事视点、叙事时间、叙事节奏、叙事态度等。

三、叙事性文学作品与影视艺术的契合点:叙事性文学作品中的蒙太奇思维和时空处理、人物形象、场景描写,情节设置、动作展现、象征与关键性物质细节、色彩感觉。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

第一章 电影剧本是什么?

教学目的:了解影视艺术的创作,掌握影视创作流程。

第二章抓住灵感的翅膀——剧本的构思

教学目的:掌握剧本的题材主题与构思。

第三章动画剧本中的时空结构

教学目的:掌握超越时空的呈现——动画剧本中时间和空间表现形成。

第四章听虚构生命的绽放——剧本中的人物塑造

教学目的:了解听觉语言,重点掌握不同类型的人物语言对影视作品气氛的形成。

第五章讲述一个生动的故事——剧本的情节和结构

教学目的:本章探讨构成影视作品形成的不同效果的剧本的情节设计方法。

第六章决定成败的关键——冲突和细节

教学目的:掌握影视作品成败的关键元素中冲突和细节的运用与设计。

第七章作品的改编

教学目的:了解影视作品的改编方式有哪些。

执笔:董丽娟审核: 张芳瑜制(修)订时间:2010.12。12

第二篇:《剧本创作》教学大纲(范文)

《剧本创作》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基本要求

课程性质、教学目的:“剧本创作”是四川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为影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教学目的旨在帮助学院把握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掌握其特殊的规律性。

教学要求:了解本课程在影片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的工具与材料、艺术语言、创作构思和形象体现、实际操作范例,以及专业人员必备的思想、艺术修养和基本功训练。

二、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关系

本课程以影视基础理论为基础,与影视表演基础、音乐基础理论、中国电影史等课程相配合。

三、教学形式的建议

1、教学形式:

以面授教学为主,课堂讨论、课后练习为辅。

2、实践性环节教学要求:

本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学时要结合课程内容,要求学生根据影视作品并运用一定的理论知识评价,结合作品,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四、教学媒体设置及其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媒体分教科书、录音课、学习指导书三种。

教科书为主教材,要求按照本大纲的要求,全面系统地阐述本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建立符合大纲要求的教材体系。

录音课要求按照教材内容体系、逻辑结构,对本课程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和实践环节进行具体详细讲解,帮助学生全面理解。

学习指导书要求根据教材的内容而编写,是辅导教材,引导学生自学,帮助学生排难解疑学好本课程。要求深入浅出,着重指导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 第一章

为银幕写作

电影诞生于1895年,而电影剧本,比电影还要年轻,大概要晚二十五年,至今最多也不过是七十多年的历史。我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电影剧本,是1925年发表在《东方杂志》上由洪深编写的《申屠氏》。电影剧本的特点:

一是,因为电影是画面和声音相结合的艺术,因此写电影剧本的人必需掌握视听语言;二是,因为电影是时间和空间相结合的艺术,因此写电影剧本的人必需具备电影的时空结构意识;而无论是视听结合,还是时空结合,又都离不开电影语言——蒙太奇,因此写电影剧本的人又必需具备蒙太奇思维的能力,即一种作用于视觉和听觉的构思。如果我们掌握并具备了上述这些特点和能力,那么我们就可以做到“为银幕而写作”写出真正的电影剧本来了。

第一节 电影剧本是影片的基础

一部电影是由编剧、导演、演员、摄影、美工、化装、道具、剪辑等许许多多的电影艺术工作者集体创作而成的。但也必须明确:编剧却是第一个接触生活素材的人。电影编剧既是对生活、形象和美的发现者,又是将这三者统一起来的创造者。因为,正是通过他的创造性劳动,将生活变成艺术,把生活素材提炼、构思成为银幕形象。

电影剧作通过对人物性格的描绘和刻画,反映出时代的基本特征,使电影“不仅可以使人们得到娱乐,而且还可以对他们有所裨益,其微妙和复杂的程度并不亚于其他任何艺术形式”。可见,电影剧本之所以能够上升到“基础”这一新的地位,是由于其自身思想艺术性格的提高,使得影片的质量离不开电影剧本的质量这样一种现实状况所决定的。

虽然一部影片的主要创作者是电影剧本的作者和导演(他领导着整个摄制组的工作),一部影片的成败也往往取决于他们两方面的努力,然而,正如希德·菲尔德所言:一个电影导演可能用一部很好的剧本拍出一部很糟糕的影片,但他绝对不可能用一部糟糕的剧本拍出一部很好的影片。这说明,剧本在电影中所起的正是“基础”的作用。

第二节 电影剧本视觉造型性

电影剧本的第一个写作特点,是它的视觉造型性。写电影剧本,首先要考虑到电影的造型性。所谓视觉造型性,指的是电影剧作者所写的东西必须是看得见的,是能够被表现在银幕上的。电影编剧“必须经常记住这一事实,即他们所写每一句话将来都要以某种视觉的、造型的形式出现在银幕上。因此,他们所写的字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这些描写必须能在外形上表现出来,成为造型的形象”。所谓视觉造型性的画面语言,是电影特有的表现形式,实际上是指综合了画面的光影、色彩、构图以及镜头剪辑所造成的节奏和情绪冲击力等,因此它显得十分洗练、独特(指具有电影自己的个性)。电影剧本的视觉造型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人物的视觉造型(包括人物的动作造型);场面的选择;环境气氛的渲染和掌握。电影剧本中的“环境”,即可指社会环境,又可指自然环境。这里所说环境造型是指电影剧本中人物所处的活动场所及自然环境的描写。在电影剧本里必须创造出真实可信和具有表现力的环境气氛来。

第三节 使电影声音成为剧作的元素

电影编剧在重视电影的视觉造型的同时,还应重视对声音的描写,应当善于把两者结合起来。电影中的声音应包括三个方面:人声、音响和音乐。这三个方面,都是电影剧作者在用文字塑造银幕形象时必须考虑到并处理好的。电影剧作者应使声音成为剧作的元素。人声主要是指人物语言,另外还有喘息声、呼吸声、以及群众场合中的嘈杂人声、交谈声等等。如果编剧能够考虑到上述种种人声的运用,自然会有助于创造出真实环境中的气氛来。音响在整个电影声音中是占比重最大的一种,一般来说,它约占声音总和的三分之二,这不仅意味着观众从一部影片中获得的音响艺术感受最多,而且也意味着它所能起到的艺术功能是多方面的。比如为显示环境的真实,火车气笛声把你带进候车室,上课的铃声使你感觉到已置身于教室之中„„,创作者往往利用观众的听觉经验,选择具有特征性的音响来充分展示环境空间。

声音中的第三个元素是音乐。音乐是最善于表达人的内心世界和表现节奏的。因此,电影音乐也就成为电影在叙述故事、表现情绪、完成影片节奏等方面的有力手段。电影音乐基本上分为两大类:一是故事内的音乐,二是画面空间外的音乐,又称表现性音乐,或假定性音乐,具体来说,这类音乐不是画面中的人物发出的,而属于画面外的音乐。

第四节 电影剧本的时空结构

一、电影是时空结合的艺术

空间艺术的表现特点是,画家抓取生活中的瞬间,把空间场面全貌同时托出,但他却不能表现出空间形象的时间流程。而时间艺术的表现特点是,文学家按照时间的推移,将某一事件逐点写出,至于具体场面是什么样的,它的详情细节就需要读者通过想像自己去进行补充了。

二、电影时空不等于现实时空

像一切叙事性的艺术作品在对生活进行提炼和概括的同时,必然会对现实中的时间进行删节、压缩或延长,对现实中的空间从不同的方位和角度去进行选择、表现和渲染那样,电影中的时空也不可能等同于现实中的时空,所以,有人就将经过电影艺术家重新构造过、在银幕上展现出来的时间和空间叫做“电影的新时空”。

三、电影里的时空体验

在银幕上表现一个事件的过程性描写往往要短于这一事件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时间,它意味着艺术的取舍原则。同样,当生活中的时间在银幕上被延长和扩展时候,观众也能接受和理解,这是因为影片延长一个动作的时间,意味着电影艺术家要加强这个动作的意义,使之成为最紧张和最重要的时刻。

电影里的空间,是电影艺术家出于表现内容的需要,通过多角度、多景别、多位移的造型形式所展现的空间。它能使人物和环境得到不同寻常的、富有动作性和感染力的揭示。可见,银幕上展现出来的空间,已是经过电影艺术家对现实空间的选择和构思,使之具有叙事能力和描写能力的空间。

四、电影如何造成新的时间效果

造成电影新时间的手法是多种多样的,如:

1、利用光影的变化。

2、季节的变化。

3、景色的变化,服饰的更换。

4、用更迭地名的方式去表现时间。

五、时空结构

电影在安排情节的时候,运用时间和空间变化,大体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时空顺序式结构,另一种是时空交错式结构。所谓“时空顺序式结构”就是按照时间的顺序去组织情节;所谓“时空交错式结构”,就是把时间的顺序打乱,不按照时间的顺序去组织情节。

六、电影时间的三个含义

一是放映时间,二是表现时间,三是观众心理感受时间。

第五节 蒙太奇思维是电影剧作的构思和形式

一、编剧应向导演提供运用电影思维写作的电视剧本

1、用准确的视觉造型动作,构成电影特有的感情冲击力。

2、把摄影机纳入剧作构思。

二、电影剧本是供拍摄用的

我们这样强调电影剧本的可拍性,而不强调它的可读性,是否会排斥电影剧本的叙事性呢?我们以为,叙事性不等于可读性。所谓电影剧本的叙事性,应指它指导文学长期积累起来的一整套叙述故事、构筑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汲取到电影中来。但是,当它进入电影剧本一旦和造型性结合之后,就已变成电影的叙事,它适宜于拍摄,而不适宜于阅读了。

第二章

素材 ·题材 ·主题 第一节 素材

生活素材的来源有两条路径:一是自身生活的积累,二是搜集素材。

一、生活积累:从日积月累的生活素材中提炼主题、塑造人物、安排情节、选择细节等等,就不致捉襟见肘,相反会得心应手,因为它顺其自然,合乎创作规律。

二、素材搜集:电影剧作者必须写他非常了解和有深切感受的生活。即便对不熟悉的生活,也只有在真正熟悉了并且如同自己的亲自经历般成为自己血肉的一部分时,才能写得栩栩如生、真实可信。否则,很可能只搞出一些宣传品。

三、素材与电影思维:电影剧作者注意那些能通过电影手段体现在银幕上的素材,其中包括形象的可视性、动作的运动性以及细节、节奏、色调等等因素。电影剧作者必须懂得,电影文学剧本道德不是靠文字的魅力来打动读者,而是要充分考虑到如何通过电影手段来感染观众。要做到这一点,电影剧作者必须具有运用电影思维来选择素材的能力,知道哪些素材在银幕上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第二节 题材

一、题材的时代感:电影的本性决定了电影是切近现实、贴近生活的一种艺术。

二、题材与现代性:如果说,题材的时代感主要反映在未来电影剧本的内容方面,现代性则主要体现为对题材处理的剧作技巧、方法和手法上。

第三节主题

一、主题是什么:“主题是一个为各种艺术所共有的概念。人类的每种想法都可以成为作品的主题,电影像其他的艺术一样,对主题的选择是没有限制的。惟一的问题是它对于观众是否有价值。”“如果作为电影剧本的基础的主题思想是模糊不清的,那么剧本就必然要失败。”

二、主题从何处来:主题是从作者的体验中产生,由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思想,可是它蓄积在他的印象里还未形成,当它要求用形象来体现时,它会在作者心中唤起一种欲望——赋予它一个形式。深刻思想的获得,主要不是取决于电影剧作者的写作经验与技巧,而是由他的哲学观、道德观、美学观以及他的品格决定的。

三、主题思想的电影体现:通常一部影片由剧作的两大部分构成:一部分为叙事系统,另一部分为声画系统。完美的优秀影片不仅内容与形式是统一的、和谐的、完整的,它的电影形式的两个系统——叙事与声画也是高度统一的。主题思想在上述条件下的体现才可能是完美的体现,造成叙事、造型与主题思想达到浑然一体,天衣无缝。一般说来,电影的主题思想是通过电影的艺术形象来体现的,也可以说有多种多样的渠道和叙事与声画造型统一的渠道。

第三章

写人——电影剧作艺术的核心

在具体的剧本写作实践中,主题的体现和深化往往是同作者对人物性格的发现和刻画水乳交融地联系在一起的。

电影剧本所描绘的艺术形象,主要由人物和环境两部分组成。所谓环境,主要是指由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人情关系所造成的特定的社会环境(包括与人物生活有关联的自然环境);所谓人物,则是指被这一社会环境中诸般现实矛盾以及种种特殊生活形式所制约的有血有肉的性格。

第一节 人物性格的发现与构成

一、性格魅力:现实视角和审美视角的交相融汇

性格的刻画,贵在独具慧眼的发现,贵在透过“这一个”揭示出时代、社会、人生脉搏的跳动,给人以某种思想的启迪。电影剧作所不同于其他叙事性文学作品的地方仅仅在于,它是用电影诉诸视听的特殊艺术手段来塑造性格的。

二、性格深度:个性化与典型性的和谐一致

从“人学”的角度来探讨,艺术中性格的美,主要发轫于它反映现实矛盾的无限多样性和对于“人的本质”的独特发现。

电影剧作中性格刻画的艺术意义集中体现为,它既不是从属于情节的“木偶”,也不是“按图索骥”的主题符号,而是对于活生生的现实关系、现实矛盾的形象再现。

第二节 人物设置与剧作构思

一、主要人物:剧作构思中主要人物的确立,有两个基本的要素:其一,它是剧作者对生活的形象发现,是以深厚、坚实的生活积累为基础的。其二,主要人物必然处在剧本所描绘的各种现实矛盾的焦点上,是艺术提炼生活的结晶,体现为社会因素与美学因素的统一。就是说,既注重把主要人物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来展开描绘,又不忽略性格是艺术美的独特凝聚。

二、次要人物:次要人物不可缺少的艺术意义在于,在整个剧作的形象系列里,他们并不是消极地作为构成主人公生活环境的点缀,而是积极地参与到情节的运动(或情节的网络)中去,或者从多方面烘托出主人公生活环境的时代特征,或者从某一侧面开掘下去,揭示出某种生活的本质意义来。

三、群像:出于特定的生活题材的启示,剧作者有时需要用群像式的人物设置和剧作构思来刻画艺术形象,以扇面式展开的生活真实提示社会矛盾,呈现出现实脉搏的跳动。在多数情况下,这类群像式的结构还是有主次关系的,其中的核心人物(或着笔较多的人物)仍然属于这个群体,离开这个群体则不能显示其本来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

第三节 刻画性格的艺术方法和手段

一、性格与动作描写:构成情节的基本元素是动作。动作,细分起来则包括:行为动作、心理动作、语言动作(又含有“潜台词”)等。

二、性格与心理描写:性格真正魅力来自对人物内心世界发掘的深度。这是需要借助银幕上心理描写的多种可能性才能实现的。

三、性格的艺术对比:任何性格在电影剧本的整体艺术结构里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从特定的人与人的关系入手,把不同的性格予以艺术对比,这是突出主人公鲜明的个性特征的重要艺术。

1、从现实关系的横断面(即横向运动)上进行性格的艺术对比。

2、从现实关系的纵剖面(即纵向运动)上进行性格的艺术对比。

四、为表演留下创造的空间:如果考虑到演员的创造(特别是富有才华的演员的创造),那么,当我们下笔写剧本时,很自然会注意“留白”——真正来自生活的艺术创造,应当在细节的选择、提炼和设置上,更多费些神思和推敲留下更丰富的潜台词,让情节更单纯、更凝练些,也在剧本的风格、样式方面做出大胆的探索。

第四章

电影剧作的情节 第一节 情节简述

一、什么是情节:情节,即人物之间的联系、矛盾、同情、反感和一般的相互关系,——某种性格、典型的成长和构成的历史。

二、情节观念的演变。

三、故事与情节:故事是直接的现实,情节是经过作者加工过的现实,它们都是来源于生活。因此,对电影编剧说来,情节可以编撰、虚构,但决不允许脱离人物性格,脱离生活去胡编乱造。

第二节 情节的基础:矛盾冲突

一、个人与时代的矛盾冲突;

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

三、人物内心世界的矛盾冲突。

第三节

情节线及情节的松散性

一、简单情节线与复杂情节线:一般说来,电影剧本中的情节线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简单情节线,一种是复杂情节线。简单情节线是指全剧从头到尾只有一条贯串始终的情节线,没有副线,没有第二条、第三条乃至多条平行展开的情节线。

二、情节的线与点:不论简单情节线或复杂情节线,电影剧作都要求情节线是“粗线条”的。所谓“粗线条”,就是说在主要情节线上要有几个基点,犹如几根花岗岩柱子支撑大厦一样,支撑着情节线和整个剧本。

三、松散性情节。

第四节

现代派电影情节及其回归传统

第五章

电影剧作的结构 第一节 结构的一般原则

一、剧作的结构必须从生活出发:从生活出发并以它所反映的现实生活为依据,使剧作的整体安排符合客观的生活真实。

二、剧作的结构必须服从于主题的需要:结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塑造形象和突出主题,作品的主题必然地对结构起着主导的作用。

三、剧作的结构必须服从于塑造人物形象的需要:必须在矛盾冲突中紧紧围绕着对典型形象的塑造,即紧紧围绕着人物性格本身及其相互间的冲突去安排剧作的总体结构。

四、剧作结构要剧情引人入胜:电影剧作引人入胜的力量主要来自它的内部和深层,即它所反映的生活内容逼真性和它塑造的形象的具体性和典型性。

五、忧伤结构应该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整体:剧作结构的完整和统一,主要表现在通过蒙太奇思维和一系列结构手段,将剧作的内容安排得匀称、齐整而在次序,使各个部分之间紧密关联并能够相互依赖、彼此照应。使整个剧作成为剪裁得当、布局合理、线索分明、层次清晰的艺术整体。

六、剧作的结构必须借助于蒙太奇构思:所谓蒙太奇构思,就是对时空关系的特殊构思方式和对画面、声音的运动做出独特的形象的构思方式。

第二节 剧作结构的表现形态

一、传统的剧作结构:传统结构的三个主要特征:一个是戏剧情节的贯串性,一个是时空顺序性,再一个是整体布局的严谨性。

二、非传统的剧作结构:非传统的剧作结构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它包括着小况式结构、散文式结构、心理结构、时空交错结构以及“生活流”、“意识流”等多种非戏剧式的结构形式,因而,可以将它视为一个结构群体。

第三节 剧作结构的基本要素

一、剧作结构中的开端部:剧作的主要事件的起始,主要人物的出现和主要矛盾的显露,就构成了结构的开端部;

二、剧作结构中的发展部:发展部是剧作结构中最主要的部分,所占篇幅也最多。性格的不断发展和形成,矛盾的不断推进和冲突的不断加剧,形成了发展部的主要内容。

三、剧作结构中的高潮部:对于传统结构来说,高潮部是剧作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是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和顶点,是主要人物性格塑造完成的关键时刻,也是剧作中主要悬念得以解决的时刻。

四、剧作结构中的结局部:在传统结构中,当高潮过去之后,主要矛盾和主要悬念的最终解决,主要人物性格的最后完成,使剧作终于出现了一种平衡和稳定,这便构成了结局部。

第四节 剧作结构的表现技巧

一、充分地运用艺术的对比;

二、充分地运用艺术上的重复;

三、充分地重视视点的确立。

第六章 电影剧作中的语言 第一节 叙述性语言及其特性

一、具像性;

二、综合性。

第二节 电影对话的艺术

所谓对话即指剧作中两个或两个以上角色之间用于交流的话语,它是电影有声语言的主体。

一、电影对话的观念:提高电影剧本的写作质量的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便是建立起有别于话剧台词的电影对话观念。而这一点今天越来越成为电影创作者们的共识。

二、电影对话的剧作功能:电影对话是人类的口头语言在电影的口头语言在电影艺术中再现。现实生活中口头语言所具有的叙述作用、有达思想情感的作用和客观上揭示话语发出者的思想,性格的作用,在电影对话里则体现为交待说明、推进剧情和塑造人物性格这三大剧作功能。

五、电影对话的基本规律和方法:

1、特定的人物格;

2、特定的人物关系;

3、特定的情境;

4、潜台词。

第三节 对话以外的话语

一、旁白。所谓旁白,即指以画外音形式出现的解说性语言。旁白的特性及其剧作功能。(1)在剧情展开之前对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社会和时代的背景作简要的说明,(2)在剧情作大幅度时空跳跃的时候,对删除的事件过程作简短的叙述说明,起过渡性联接作用。(3)介绍人物。(4)对剧情发表点评。

二、旁白的基本规律和方法:旁白仅是电影剧作结构的一种辅助手段,它只起“粘合剂”的作用,绝不能把它当作代替银幕动作的基本材料使用。

三、独白。所谓独白,指导以画外音形式出现的剧中人物的内心独白。它只能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呈现。

第七章 再创作——电影改编

第一节 改编是电影创作的重要来源之一

关于改编是电影创作的重要来源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中外电影发展的历史中求证到以下三种情况:一是电影改编的历史长;二是改编影片的数量多;三是改编影片的质量高。

第二节 文学形象能否转化为银幕形象 第三节 电影和文学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

一、电影用镜头构成银幕形象,文学用语言构成文字形象。在改编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从小说到电影,必须使小说的叙事内容在进入电影后,都赋予逼真、具体的视觉造型特征。

2、由于文学形象是联想性和感受性的,而电影形象则是直接性和体验性的,因此,文学中的象征和比喻不宜直接转化为银幕形象。

3、小说善于用一种复杂的方式处理人物的思想观点,因此它除了可以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去表现外,还可以直接去探索人物的意识活动。

4、电影发展至今天,已经可以用“闪回”手法构成的“内心时空”,使得影片中的心理分析有所突破。

二、小说、电影、不同的叙述形态

这首先表现在,小说有时需要让动作停顿下来进行描写、电影却必须动作不停地进行下去。其次,电影虽然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双重特征,但它不只是在时间上展开,而是以空间表现力征服观众的。因此,改编者必须充分意识到电影的空间表现力所具有的那种直接的感情冲击力。再次,作家写小说不一定会有很强的空间意识,而电影改编者恰恰需要在空间构思方面予以补充。

第四节 电影改编的几种方式

一、移植、二、节选、三、浓缩、四、取意、五、变通取意、六、复合。

西方电影的改编方式分为上述六种,在我国,主要是三种:

一、忠实于原著精神基础上的创造。

二、忠实于原著文字语言的改编(也被称为“描红式”的改编)。

三、最不忠实于原著的改编。第五节 忠实于原著精神基础上的创造 第六节 关于将话剧改编成电影 第七节 电影改编理论要突破 第八节 电影改编者必须具备的几个条件

第一、要热爱原作;第二、改编者如果仅仅是出于激情而热爱原作,但对原作中所描写的生活并不熟悉,而又要着手去改编,那么,仍然是改编不好的。第三、要有足够的艺术功力。第三部分

多媒体教学一体化设计初步方案

(课程时数与媒体的总体分配)

章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合计

为银幕写作

素材·题材·主题

写人——电影剧作艺术的核心

电影剧作的情节

电影剧作的结构

电影剧作中的语言

再创造——电影改编

广播/学时 4 36

面授/学时 8 8 8 54

第三篇:动画剧本创作教学大纲 2012

动画剧作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动画剧作课程编号:0903011B

3学时/学分:48/3课程类别/性质:专业基础课/必修课

适用专业:动画专业

一、课程目标与定位

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清晰动画剧本的概念,特点以及与其他文学形式的联系与区别;了解动画剧本中的人物塑造的特点以及在动画剧本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定位:使学生理解动画剧本中的故事塑造的特点以及在动画剧本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具备能够独立创作影视动画剧本创作的能力和动画艺术短片剧本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作思维和文字运用能力。

二、课程从属项目关系(无)

三、课程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目标

知识:动画剧本创作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文学地位,动画剧本创作对于动画作品的作用以及与其它文艺作品的区别与联系,动画剧本创作的审美特点和价值取向。创作动画剧本的基本术语,正确格式和撰写方法与技巧。

能力:培养学生动画剧本创作的实践能力,创作动画剧本的创作技巧。选取一些优秀动画片进行实例分析,从动画观众的定位,动画市场的需求,动画剧本创作规律等方面剖析其得失。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深入分析作品内部的创作思路和构成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以后的动画创作与制作奠定文字能力基础。

素质培养目标:熟悉影视剧作的大框架中,动画剧本创作的地位和作用,适时运用动画剧作的基本概念,对动画剧本、动画人物、动画故事构思特性的思考分析,对动画剧本的内涵和特性拥有较为为清晰的认识。通过对经典商业动画片进行案例分析,能够提炼出动画剧本创作的基本规律和创作技巧。

四、课程基本内容和学时安排

1绪论

本课程通过教授动画剧本创作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文学地位,动画剧本创作对于动画作品的作用以及与其它文艺作品的区别与联系,动画剧本创作的审美特点和价值取向。创作动画剧本的基本术语,正确格式和撰写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动画剧本创作的实践能力,创作动画剧本的创作技巧。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以后的动画创作与制作奠定文字能力基础。课程基本内容和学时安排

第一部分 动画剧本概论(2学时)

教学内容:讲授动画剧作的基本概念,介绍动画剧本创作的特点以及与其他文学形式的区别与联系,讲解剧本的特性与格式和动画片剧本的内容;使学生掌握动画剧本的特性,对动画剧本的基本特性深入研究,明细逻辑与幻想、冲突与矛盾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动画剧作的基本概念,理解动画剧本创作的特点以及与其他文学形式的区别与联系,掌握剧本的特性与格式和动画片剧本的内容;掌握动画剧本的特性,对动画剧本的基本特性深入研究,明细逻辑与幻想、冲突与矛盾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重点:使学生了解动画剧作的基本概念。

难点:掌握剧本的特性与格式和动画片剧本的内容。

第二部分 动画剧本的人物塑造(2学时)

教学内容:讲授动画片与动画剧本人物之间的关系,明白塑造好动画人物的重要性,动画人物的“人性”及其表现力;介绍动画人物的剧作特征,对动画人物的性格和主人公的塑造进行系统分析;讲解动画

1人物的造型与对白及在剧作中塑造人物形象的相关技巧,具备能够独立设计出既符合故事需要有生动鲜活的动画剧本人物形象的能力。

教学目标:了解动画片与动画剧本人物之间的关系,明白塑造好动画人物的重要性,动画人物的“人性”及其表现力;掌握动画人物的剧作特征,对动画人物的性格和主人公的塑造进行系统分析;了解动画人物的造型与对白及在剧作中塑造人物形象的相关技巧,具备能够独立设计出既符合故事需要有生动鲜活的动画剧本人物形象的能力。

重点:掌握动画人物的剧作特征。

难点:了解动画片与动画剧本人物之间的关系。

第三部分 动画剧本的故事塑造(2课时)

教学内容:认识动画剧本的故事题材与视角;讲解搜集动画剧本故事所需题材与素材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动画剧本故事情节、冲突与剧本结构的能力;介绍动画片与动画剧本故事之间的关系,明白塑造好动画故事的重要性,以及提高故事表现力的技巧

选区的基本知识;讲解框选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介绍套索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讲授魔术棒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选区的编辑操作以及移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及操作技巧。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

重点:了解动画剧本的故事题材与视角。

难点:掌握搜集动画剧本故事所需题材与素材的方式方法。

第四部分 动画剧本改编(4学时)

教学内容:介绍运用电影思维,遵循电影艺术的规律和特点进行剧本改编的方式,讲授改编的优势和其常见的几种形式,包括忠实于原作、局部改编、颠覆与结构等方法;通过故事结构的戏剧化调整和单纯完美的动画氛围等方式了解改编动画剧本的技巧。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运用电影思维,遵循电影艺术的规律和特点进行剧本改编的方式,了解改编的优势和其常见的几种形式,包括忠实于原作、局部改编、颠覆与结构等方法;通过故事结构的戏剧化调整和单纯完美的动画氛围等方式了解改编动画剧本的技巧。

重点:了解电影艺术规律以及剧本改编的方法。

难点:掌握改编动画剧本的技巧。

第五部分 影视动画剧本创作(4学时)

教学内容:认识影视动画片的特点,以及视觉的冲激和主体的丰富性等问题;介绍影视动画片的创作技巧;讲授对影视片里的卡通角色和影视片的故事模式特点;通过对未来观众的预先设定设计故事的原理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各种类型片的特点和创作规律;讲授影视画片剧本的创作手法以及人物创作和故事构思的基本原则和相关技巧。

教学目标:了解影视动画片的特点,以及视觉的冲激和主体的丰富性等问题;掌握影视动画片的创作技巧;了解对影视片里的卡通角色和影视片的故事模式特点;清楚通过对未来观众的预先设定设计故事的原理,了解各种类型片的特点和创作规律;掌握影视画片剧本的创作手法以及人物创作和故事构思的基本原则和相关技巧。

重点:了解影视动画片的特点。

难点:掌握影视画片剧本的创作手法和技巧。

第六部分 动画短片剧本创作(4学时)

教学内容:认识动画短片的特点,以及视觉的冲激和主体的丰富性等问题;介绍动画短片的创作技巧;讲授对电视片里的卡通角色和电视片的故事模式特点;通过对未来观众的预先设定设计故事的原理的讲解,使学生了解连续片与系列片的特点的创作规律;讲授电视画片剧本的创作手法以及人物创作和故事构思的基本原则和相关技巧。

教学目标:了解动画短片的特点,以及视觉的冲激和主体的丰富性等问题;掌握动画短片的创作技巧;了解对动画短片里的卡通角色和动画短片片的故事模式特点;清楚通过对未来观众的预先设定设计故事的原理,了解连续片与系列片的特点的创作规律;掌握动画短片剧本的创作手法以及人物创作和故事构思的基本原则和相关技巧。

重点:了解动画短片的特点。

难点:掌握电视画片剧本的创作手法和技巧。

五、实践性教学内容、要求与评分标准

《影视动画剧本创作》葛竞 海洋出版社 21世纪动漫游戏专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

《影视动画经典剧本欣赏》马华 青岛海洋出版社

《动画剧本创作精彩100例》刘波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七、授课方式

1.教学方法:采用以讲授法为主,配合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练习法、参观法等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作为主要教学手段,配以黑板和实物演示等教学手段辅助。

七、考核方式

考察

制定人:审核人:

第四篇:动画剧本创作教学大纲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动画剧本创作》教学大纲

系(中心)教研室 适用专业:大纲制(修)订负责人:教学主任审核: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动画剧本创作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暂不填写)

课程名称: 动画剧本创作

总学时数和学分:本课程计划36学时,2学分

实验或上机学时:20学时

先修及后续课程要求:先修基础造型课程《造型基础—素描》《色彩基础》后续课程《动画实训》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动画剧本创作》是各高等院校动画设计类专业的一门统设的动画设计专业的基础必课程。本课程属于专业必修课动漫脚本写作是动漫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为提高动漫专业学生脚本写作水平而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

目标是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清晰动画剧本的概念,特点以及与其他文学形式的联系与区别;了解动画剧本中的人物塑造的特点以及在动画剧本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课程定位是使学生理解动画剧本中的故事塑造的特点以及在动画剧本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具备能够独立创作影视动画剧本创作的能力和动画艺术短片剧本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作思维和文字运用能力。

二、基本要求

知识:动画剧本创作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文学地位,动画剧本创作对于动画作品的作用以及与其它文艺作品的区别与联系,动画剧本创作的审美特点和价值取向。创作动画剧本的基本术语,正确格式和撰写方法与技巧。

能力:培养学生动画剧本创作的实践能力,创作动画剧本的创作技巧。选取一些优秀动画片进行实例分析,从动画观众的定位,动画市场的需求,动画剧本创作规律等方面剖析其得失。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深入分析作品内部的创作思路和构成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以后的动画创作与制作奠定文字能力基础。

素质培养目标:熟悉影视剧作的大框架中,动画剧本创作的地位和作用,适时运用动画剧作的基本概念,对动画剧本、动画人物、动画故事构思特性的思考分析,对动画剧本的内涵和特性拥有较为为清晰的认识。通过对经典商业动画片进行案例分析,能够提炼出动画剧本创作的基本规律和创作技巧。

三、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造型基础》、《色彩基础》、《动画概论》这些课程为本课程的基础。本课程同时又为《动画实训》、《毕业设计》课程提供了先前的理论和实践能力铺垫。

四、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 动画剧本概论

教学内容:讲授动画剧作的基本概念,介绍动画剧本创作的特点以及与其他文学形式的区别与联系,讲解剧本的特性与格式和动画片剧本的内容;使学生掌握动画剧本的特性,对动画剧本的基本特性深入研究,明细逻辑与幻想、冲突与矛盾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动画剧作的基本概念,理解动画剧本创作的特点以及与其他文学形式的区别与联系,掌握剧本的特性与格式和动画片剧本的内容;掌握动画剧本的特性,对动画剧本的基本特性深入研究,明细逻辑与幻想、冲突与矛盾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重点:使学生了解动画剧作的基本概念。

难点:掌握剧本的特性与格式和动画片剧本的内容。

第二部分 动画剧本的人物塑造

教学内容:讲授动画片与动画剧本人物之间的关系,明白塑造好动画人物的重要性,动画人物的“人性”及其表现力;介绍动画人物的剧作特征,对动画人物的性格和主人公的塑造进行系统分析;讲解动画人物的造型与对白及在剧作中塑造人物形象的相关技巧,具备能够独立设计出既符合故事需要有生动鲜活的动画剧本人物形象的能力。

教学目标:了解动画片与动画剧本人物之间的关系,明白塑造好动画人物的重要性,动画人物的“人性”及其表现力;掌握动画人物的剧作特征,对动画人物的性格和主人公的塑造进行系统分析;了解动画人物的造型与对白及在剧作中塑造人物形象的相关技巧,具备能够独立设计出既符合故事需要有生动鲜活的动画剧本人物形象的能力。

重点:掌握动画人物的剧作特征。

难点:了解动画片与动画剧本人物之间的关系。

第三部分 动画剧本的故事塑造

教学内容:认识动画剧本的故事题材与视角;讲解搜集动画剧本故事所需题材与素材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动画剧本故事情节、冲突与剧本结构的能力;介绍动画片与动画剧本故事之间的关系,明白塑造好动画故事的重要性,以及提高故事表现力的技巧

选区的基本知识;讲解框选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介绍套索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讲授魔术棒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选区的编辑操作以及移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及操作技巧。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

重点:了解动画剧本的故事题材与视角。

难点:掌握搜集动画剧本故事所需题材与素材的方式方法。

第四部分 动画剧本改编(教学内容:介绍运用电影思维,遵循电影艺术的规律和特点进行剧本改编的方式,讲授改编的优势和其常见的几种形式,包括忠实于原作、局部改编、颠覆与结构等方法;通过故事结构的戏剧化调整和单纯完美的动画氛围等方式了解改编动画剧本的技巧。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运用电影思维,遵循电影艺术的规律和特点进行剧本改编的方式,了解改编的优势和其常见的几种形式,包括忠实于原作、局部改编、颠覆与结构等方法;通过故事结构的戏剧化调整和单纯完美的动画氛围等方式了解改编动画剧本的技巧。

重点:了解电影艺术规律以及剧本改编的方法。

难点:掌握改编动画剧本的技巧。

第五部分 影视动画剧本创作

教学内容:认识影视动画片的特点,以及视觉的冲激和主体的丰富性等问题;介绍影视动画片的创作技巧;讲授对影视片里的卡通角色和影视片的故事模式特点;通过对未来观众的预先设定设计故事的原理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各种类型片的特点和创作规律;讲授影视画片剧本的创作手法以及人物创作和故事构思的基本原则和相关技巧。

教学目标:了解影视动画片的特点,以及视觉的冲激和主体的丰富性等问题;掌握影视动画片的创作技巧;了解对影视片里的卡通角色和影视片的故事模式特点;清楚通过对未来观众的预先设定设计故事的原理,了解各种类型片的特点和创作规律;掌握影视画片剧本的创作手法以及人物创作和故事构思的基本原则和相关技巧。

重点:了解影视动画片的特点。

难点:掌握影视画片剧本的创作手法和技巧。

第六部分 动画短片剧本创作

教学内容:认识动画短片的特点,以及视觉的冲激和主体的丰富性等问题;介绍动画短片的创作技巧;讲授对电视片里的卡通角色和电视片的故事模式特点;通过对未来观众的预先设定设计故事的原理的讲解,使学生了解连续片与系列片的特点的创作规律;讲授电视画片剧本的创作手法以及人物创作和故事构思的基本原则和相关技巧。

教学目标:了解动画短片的特点,以及视觉的冲激和主体的丰富性等问题;掌握动画短片的创作技巧;了解对动画短片里的卡通角色和动画短片片的故事模式特点;清楚通过对未来观众的预先设定设计故事的原理,了解连续片与系列片的特点的创作规律;掌握动画短片剧本的创作手法以及人物创作和故事构思的基本原则和相关技巧。

重点:了解动画短片的特点。

难点:掌握电视画片剧本的创作手法和技巧。

五、实践教学环节

六、教学建议

1.教学方法:采用以讲授法为主,配合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练习法、参观法等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作为主要教学手段,配以黑板和实物演示等教学手段辅助。

七、考试与成绩评定

1、由于动画剧本和分镜头脚本制作上的的特殊性,其命题考试为理论考核和平时实际练习结合。

2、本大纲各章所列内容和考试目标均为联系内容,其内容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

3、练习的难易程度应合理,以全面掌握所学内容并能结合之前所学基础课程为准。

4、练习考核形式按各章内容不同而定。基本分为实际绘制、上机制作和笔试三种。实际绘制包括动画剧本脚本绘制,理论部分为影片镜头分析。影片镜头分析应在考核中占主要地位,占学期成绩的50%。

八、制定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影视动画剧本创作》葛竞 海洋出版社 21世纪动漫游戏专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

2.《影视动画经典剧本欣赏》马华 青岛海洋出版社

3.《动画剧本创作精彩100例》刘波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九、补充说明

开课单位及课程所属教研室(加盖单位公章):

大纲制(修)订负责人签名:

开课单位教学主任签名:

大纲制(修)订时间:年月

第五篇:基础写作教学大纲 (精选)

基础写作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1.课程代号:06052103 2.课程性质

本课程属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专业必修基础课之一。本课程在第一学年开设。3.教学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在教育方针指导下,从师范培养目标出发,重视本课程的理论性、实践性和技能性强的特点,以理论教学带动写作训练,通过理论教学和写作能力训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观,掌握写作学基本理论和常用文体写作知识,提高单项写作能力和综合写作能力,学习并掌握实用文体、文学文体和理论文体的写作能力,为从事写作教学、研究和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奠定较为坚实的基础。

4.教学要求

本大纲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命题考试的依据。教学的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学生自学、课堂讨论、录像观摩为辅。在规定的教学范围内,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对教学内容予以补充。

本课程设置题库,实行教考分离,考核方式为考试,成绩为百分制。

教学内容的顺序安排、重点和难点,皆可由任课教师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允许调整的幅度为百分之二十。

二、学时分配

本课程共3学分,约56学时,共讲授1学期。

重点

《基础写作》学时分配表 第一章 写作理论的变迁 教学目标及要求 了解写作理论的变迁 教学世纪写作理论的发展脉络 教学难点 20世纪写作理论的发展脉络 考核要求

20世纪写作理论的发展脉络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古代文论管窥

第二节 20世纪写作理论的发展脉络 思考题

分别阅读一本20世纪30年代和80年代出版的写作教材,比较一下它们在关注热点上有什么不同?从中反映出写作理论怎样的发展进程?

参考书目

第二章 写作的基本能力

教学目标及要求

1.掌握观察方法

2.提高感受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1.写作意识 2.观察方法 3.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 1.观察方法 2.想象能力 考核要求

1.观察的方法 2.阅读方法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写作主体的素质

一、写作主体的生活素养

二、写作主体的学识修养

三、写作主体的人格品位

四、写作主体的审美理想 第二节 写作主体的能力

一、写作主体的观察能力

二、写作主体的感受能力

三、写作主体的思维能力

四、写作主体的想象能力 第三节 写作客体的构成

一、对象化的自然景观

二、群体化的社会生活

三、个体化的人生状态

四、外在化的人生状态

第四节 写作主客体的关系

一、写作主客体的对照关系

二、写作主客体的同型关系

三、写作主客体的双向建构

四、写作主客体联系的中介

思考题

1.写作主体的素质包括哪几个方面?怎样提高写作主体的素质? 2.观察你周围的同学,写一篇观察笔记。参考书目

第三章 写作的基本流程

教学目标与要求

3.掌握集材、炼意、谋篇、用语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4.提高采集材料、提炼材料、安排结构和使用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主题和题材的关系 2.主题的提炼 3.题材的选择 4.表达方式的运用 教学难点

5.主题的提炼 6.题材的选择 考核要求

1.主题的提炼 2.题材的选择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聚材

一、材料的含义与作用

二、材料的选择与使用

三、主题的含义与特性

四、主题的提炼与要求 第二节 运思

一、结构的含义与形式

二、结构的单位与要求

三、语言的功能与素养

四、语言的特性与要求 第三节 行文

一、表达方式的选择

二、文面的设置规范 第四节 改稿

一、修改的意义、任务

二、修改的方法、范例

思考题

1.举例说明实用文章和文学作品在材料使用和语言风格上有什么不同之

处。

2.根据自己的体会,谈谈材料的鉴别、选择和使用问题。参考书目

3.试以第二人称的角度,叙述某一公共汽车售票员工作的情景。4.分析台湾作家陈启佑的小小说《永远的蝴蝶》中的写作技法。

第四章 文学创作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散文、诗歌、小说的写作理论与方法 教学重点

1.散文的审美特征与写作 2.诗歌的审美特征与写作 3.小说的审美特征 教学难点

1.诗歌的审美特征与写作 2.小说的审美特征 考核要求

1.散文的审美特征与写作 2.诗歌的审美特征 3.小说的审美特征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散文

一、散文的界说与分类

二、散文的审美特征

三、散文的写作 第二节 诗歌

一、诗歌的界说与分类

二、诗歌的审美特征

三、诗歌的写作 第三节 小说

一、小说的界说与分类

二、小说的审美特征

三、小说的写作 第四节 戏剧文学

一、戏剧文学的界说与分类

二、戏剧文学的审美特征

三、戏剧文学的写作 第五节 影视文学

一、影视文学的界说与分类

二、影视文学的审美特征

三、影视文学的写作 思考题

1.何组

2.3.人物

分析。参考书目

1.联系具体的写作经历,论述散文写作如何发现、捕捉散文意象和如合、表达散文意象。诗歌的抒情性和音乐性是如何构成和表达的? 小说写人的细节和情节是如何构成的?生活原型在演变成为小说时可以采用哪些典型化写作方法?请结合具体的小说写作事例来展开第五章 文章写作 教学目标与要求 学会写文艺评论 教学重点 社会评论的特征 2.文艺评论的特征与写作 教学难点

文艺评论的写作 考核要求

1.社会评论的特征 2.文艺评论的特征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 社会评论

一、社会评论的界说

二、社会评论的类别

三、社会评论的特征

四、社会评论的写作 第二节 文艺评论

一、文艺评论的界说

二、文艺评论的分类

三、文艺评论的特征

四、文艺评论的写作 思考题

1.自选一篇社会评论,分析其类别和写作特色。2.结合读过的文艺评论,谈谈你的看法。参考书目

三、教材与参考书目

1.教材

董小玉主编《现代写作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参考书目

(1)《作文论》,叶圣陶,商务印书馆,1914年2月

(2)《国文作法》,高语罕,上海亚洲图书局,1922年8月

(3)《文心》,夏丏尊、叶绍钧,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6月

(4)《文章讲话》,夏丏尊、叶绍钧,上海开明书店,1938年4月

(5)《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叶圣陶,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

(6)《写作心理能力的培养》,吴思敬,北京出版社,1985年11月

(7)《现代写作学,》朱伯石主编,人民日报出版社,1986年6月

(8)《基础写作概论》,林可夫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3月

(9)《写作学新稿》,裴显生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年7月

(10)《写作学辞典》,刘锡庆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年10月

(11)《写作》,谢亚非主编,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9月

年8月

年12月

(12)《电影评论写作学》,李广德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1992年6(12)《中国写作教育家》,张得一主编,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3(13)《名人怎样阅读写作》,李广德、唐承彬,杭州大学出版社,1993(14)《毛泽东写作艺术论》,程民,海南出版社,1993年11月(15)《写作智慧论》,白嶷歧主编,广东教育出版社,1994年12月(16)《写作与文选》,蒲永川主编,西南师大出版社,1995年8月(17)《作文法词典》,陆鉴三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12月(18)《现代实用写作学》,裴显生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

(19)《高师写作教程》,李广德、程民,海南出版社,1997年7月

(20)《论写作技巧》,[苏]高尔基,花城出版社,1980年11月

1984年9月

月(21)《提高写作技能》,[美]威廉·w·韦斯特,福建教育出版社,(22)《写作系统训练》,[美]威尔伯·利维,工人出版社,1987年3

下载剧本创作基础教学大纲word格式文档
下载剧本创作基础教学大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摄影基础教学大纲

    《摄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摄影基础 【课程代码】T07041008 【适应专业】环境设计专业 【授课对象】普通本科 【课程简介】 摄影基础是设计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摄影基础》教学大纲

    《摄影基础》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摄影基础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以后学习广告摄影、人像摄影、风景摄影等的基础,对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起着重要作用。......

    歌唱基础教学大纲格式

    《歌唱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X400822 课程名称:歌唱基础 英文名称:Vocal musice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总 学 时:32 讲课学时: 0 实验学时:32 学分:2 一、课程说明 课程性质:本课......

    基础口译教学大纲

    《基础口译》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A Preliminary Course of Interpretation 一、课程目标 1. 课程性质 《基础口译》课程是为英语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开设的必修课,是英语专业主干......

    计算机硬件基础教学大纲.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III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III 二、课程代码:17010130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1.微型计算机基础 掌握微型计算机的组成以及各组成部分......

    篮球基础教学大纲

    《篮球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1211808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体育教育专业 学 分:4学分 学 时:64学时 开设学期:第1、2学期 一、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基本掌握篮......

    室内设计基础 教学大纲

    《室内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室内设计基础 编写人:胡发仲 课程代码:101220010 编写时间:2006年4月 周学时:16学时 总学时:64学时 开课系:美术系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使用教......

    审计学基础教学大纲

    审计学基础 教学大纲 教材名称:审计学管理 适用专业:会计电算化 教学学时:64 编写者:XXX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标 《审计学》是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必修的主干课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