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本人经过多年的教学发现,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无论是人教版、苏教版,还是西师大版,其所选的课文,篇篇都渗透着多种美,篇篇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篇篇都是我们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良师益友”。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如何去挖掘教材美的因素,去营造美的教学氛围,去探究和创造美,达到以美怡情、以美启真、以美导善、以美涤心的目的呢?
一、在内容中感受社会美。
主要包括情感美、节操美、智慧美,包括社会生活,进步思想的美,人的性格、精神的美。如《飞夺泸定桥》体现了战斗之美,《狼牙山五壮士》体现人格之美,《忆铁人》体现风尚之美,《养花》体现了生活之美,还有《山间又响马铃声》的农村生活之美,《古井》的纯朴高尚之美,《捞铁牛》的科学智慧之美,《挑山工》、《落花生》的哲理之美,《穷人》的诚朴善良之美,《罗盛教》、《黄继光》、《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我的战友邱少云》的献身精神之美,《詹天佑》的爱国思想之美等。还有一类课文,如《小珊迪》、《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小音乐家扬科》等,通过主人公及其美好愿望的毁灭,使读者产生同情、怜悯、悲愤的情感。在这一过程中贯穿着净化人的心灵,使人的感情得以升华。
二、在对比中体会形象美。
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人物之间的外表与内心、客观与主观、形象与本质进行相互比较,让他们在对比中认识美、体验美和评判美。如《东郭先生和狼》一文,学生在逐步认清狼的凶残、狡诈(即“丑”)的本质过程中,在对狼的憎恨、蔑视中,在丑与美的对比反差中,加深对真正美的理解。又如《西门豹》这篇课文,就有强烈的对比特点。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以西门豹和巫婆为代表的两种人和事进行比较分析,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各自在不同的角度上发表对美与丑的不同看法,通过借鉴、比较,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对美丑的认识,培养学生强烈的审美能力。
三、在想象中拓展意境美
小学生入学早,年龄小,对事物的认识是肤浅的,对美的鉴赏力不高。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特点,凭借熟悉的有关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根据事物的发展,让学生进行推理想象,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合理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
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诗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展现了深邃的意境。在品味这首诗时。通过对诗境的想象,对诗人心境的体悟,将眼前之景和心中之情进行比较思考,悟出了诗句里深厚感人的友情,这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之中,即使是不同程度的学生也能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再如教学《望庐山瀑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站在画面前,让学生面对画面,边听音乐边展开想象的翅膀:巍峨的庐山,瀑布从天而降„„一幅气势磅礴,引人入胜的大自然画卷展现在学生眼前,这样,使学生深深地体会到祖国山河无比壮观,从而产生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在推敲中欣赏语言美
在小学语文课文中,诗歌用字精练传神,散文句式优美多样,记叙文对话富有个性,在教学时,我们要引导学生认真推敲传神的词语,琢磨富有个性的对话,欣赏优美的句子,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感,又能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如“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廖廖数语,勾勒出了山村的朴素美,蜿蜒的小路,充满生气的人家,稀稀落落的亭台,散发着清香的花朵„„言虽简意却深,条理也十分明晰,在朗朗诵读之际,谁能不被这山村乡居所陶醉。
如:《鸟的天堂》中作者写道:“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段话写得很生动,其中的“堆”字用得特别传神,它描绘了树叶一片挨着一片,层层叠叠的情景,“明亮”一词形象地写出树叶的色彩明亮富有光泽,“颤动”一词把静态的树叶描绘得栩栩如生。这些词语我们如不引导学生认识琢磨,就很难体会出文章所表达的美感。
五、在诵读中品悟情感美。
以读传情,体验情感。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自读、引读、议读,引发学生情感,使学生、老师、作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使学生进一步受到文中的情感熏陶,抒发作者与读者的真美情感,让学生自己体会怎样诵读更能体验文章的情感。
如:《桂林山水》一课,作者不仅用词十分准确,而且句式也非常讲究,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工整的排比,琅琅上口的感觉,把水“静、清、绿”和山“奇、秀、险”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学习这类句子时,我们就应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分析各分句的结构联系,使学生品尝句中的韵味,在欣赏中得到美的熏陶,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桂林山水的秀丽景色和对祖国山河的喜爱之情。
如《火烧圆明圆》一课,它通过介绍圆明圆当年的辉煌和惨遭毁灭的历史,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愤恨。学习“圆明圆的建筑特点”时,可采用引读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感悟到作者谋篇布局的用意所在,也同时感受到我国劳动人民是多么的勤劳而富有智慧。还可通过对重点词、句的范读、齐读、评读等多种诵读方式,对诸如“不可估量”“瑰宝”“精华”“化为灰烬”等重点词句进行抑扬顿性的诵读后,学生就能深刻地受到了歌颂祖国灿烂文化和痛斥侵略者的暴行的情感熏陶,同时也感悟到了语言文字的深刻内涵。
六、在分析中达到理解美。
教学时要将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通过仔细分析、体会,从而引导学生对美的理解。如教学《燕子》一课时,在学生了解了燕子的外形特点以后,去掉修饰燕子外形美的词语,让学生再进行比较,看看哪一句中的燕子更可爱,为什么?这些词语使原来干巴巴的小燕子变成了机灵可爱的小燕子,此时教师加以小结:正是因为有了作者这一段精彩的描写才有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优美的语言能准确地再现美好事物的形象,这就是语言的作用。
七、在语句中领会动静美。
《鸬鹚》一课,写动静变化之美,作为教师,不能只看到动静间的转换,却认识不到这种转换的必然性。其实,课文的特色正在于此。比如第一自然段写静美:“近处的一只小船上,渔人坐在船尾,悠然地吸着烟。灰黑色的鸬鹚站在船尾,好像列队的士兵在等待命令。”这里,渔人“悠然地吸着烟”是静,但他在悠然之中观察着水面下鱼群的活动,则蕴含着动态因素;而“列队的”鸬鹚正在“待命”,更似“弓在弦上”。抓住这些,对动静变化美的体会就会比较深刻了。
除了教师自身应具备的审美能力以外,在语文教学中还应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以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陶冶其审美情趣。
八、在主题中感悟自然美。
小语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描写大自然的散文,它们通过细致地描绘自然形象,展示无穷魅力。自然美包括形态美、色彩美、音响美等。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写景状物的文章蕴含着自然美的因素。如《桂林山水》的山川景物美,《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美;《燕子》的生命活力美,《火烧云》的形色变化美;《长城》的气势恢宏之美;《海滨小城》的清幽素朴之美,《颐和园》、《赵州桥》的劳动创造之美,《趵突泉》的神秘迷人之美等。
如《黄山奇石》中的“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文中把黄山的奇石唯妙唯俏地表现出来。又如《可爱草塘》“清流图”的神秘恬静,让学生领受小河色调的“调和美”和“对比美”给人鲜明、振奋美的陶冶;再如:《火烧云》全文紧扣一个“变”字,先写地上霞光在人和动物身上色彩绚丽多彩,再写天上火烧云的颜色:采用摹状(红彤彤、金灿灿)写色彩的光亮,采用拟物(葡萄灰、梨黄、茄子紫)描写色彩之多,接着写火烧云的形状:运用拟物写形状的瞬息万变,千姿百态。在教学过程中,开启学生形象思维,再造想象,使火烧云的景象在学生脑海中构成一副神奇瑰丽的图画:既有层次变化之美,又有神奇变幻之美;既有动态之美,又有形状变化之美。使人陶醉,产生遐想,充满迷恋与向往,从而达到以美怡情,激发学生对美的探究,进一步深化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九、在内涵中升华生活美。
生活是复杂的,而美无处不在,通过美的生活感染和领悟,提示生活的真,给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创造美好人生,是语文教学的思想真正体现。
如《娘牙山五壮士》的“豪壮美”,《凡卡》的“悲剧美”,《给颜黎明的信》意味深长的“隽永美”,通过美的生活感染和领悟,提示生活的真,给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创造美好人生,是语文教学的思想真正体现。如《娘牙山五壮士》的“豪壮美”,《凡卡》的“悲剧美”,《给颜黎明的信》意味深长的“隽永美”。
又如《养花》,老舍先生从“只要开花,我就高兴”,到“讲种什么花”,到“讲花需要摸门道”,到“讲养花有成果时与人共享”,体现的是作者对劳动成果的赞赏、珍惜之美,“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升华了劳动品味,是一种劳动之美,创造美的劳动价值观,人生观,给人一种无穷回味之美,感染学生,提高审美理想。
十、在形象中赏识人格美。
小语教材中描写的人物,栩栩如生,他们的性格各具特色,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形成。如董存瑞英雄献身的精神;桑娜勤劳、善良的品质;詹天佑工作严肃认真的品质等。
有人物形象立体美,如《将相和》中蔺相如对敌人不畏强暴,机智勇敢,而对友是胸怀宽广,忍辱退让,展现了他性格的丰富性,构成了立体式的人物。
有人物形象映衬美,如《狼牙山五壮士》中五壮士为革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等都具有强烈的道德震撼力量,使人获得振奋,产生激荡人的美感。对各种人物形象美的发掘与创造,能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思想。同时,对学生人格的塑造有着教育和培养的作用,可达到以美导善的目的。
十一、在描写中感受艺术美。
艺术美包括理性美、意趣美。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是内容、形式俱佳的文学作品,为对学生进行文学艺术美的教育熏陶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原料”。如《翠鸟》的形象美,《林海》的色彩美,《观潮》的声音美,《鸟的天堂》的动静美,《繁星》、《月光曲》的意境美,《记金华的双龙洞》的结构美,《白杨》、《种子的力》的寓意美,《养花》及古诗语言的音韵美、对称美。
如《晏子使楚》一文,体现了理性美。楚王针对晏子的人身、人格、人民三次侮辱晏子,晏子针锋相对,进行反驳,弄得楚王不得不尊重晏子了。
十二、在挖掘中意会科学美。
从人工创造的各种东西及自然现象、科学现象过程中体现出的美就是科学美。有关科学现象和自然现象的事情在语文教材中也有很多,如《太空生活趣事多》、《活化石》、《农业的变化真大》等。这类文章通过文学的手段,向学生深入浅出地介绍科学知识,这些课文洋溢着时代的气息,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学生爱读,既能使学生学习语言,又能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启迪,在情感上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并运用美的动力推动科学技术的学习和创造。
除以上外,也可以引导学生在媒体运用中感受美(品味语言文字之美、鉴赏动态之美、训练表达之美);在课外活动中展示美;在创设情景中激发美。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其中的美,引导学生发现它内在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挖掘学生的知识潜能,学生就能在审美过程中接受知识、启迪智慧、开发思维并逐渐养成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第二篇: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桂林山水的介绍,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不断感受、体验这些以教材内容为本的审美内容及形式外,还要遵循学生审美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体验到评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美的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下面,本人谈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一些认识。
一、在对比中体会形象美
我们都知道,只有深入地理解课文,才能打好审美的基础,而对比又是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发现文章中美与丑的强烈对比,不断在揣摩、理解中感受到美的形象。如《西门豹》这篇课文,就有强烈的对比特点。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以西门豹和巫婆为代表的两种人和事进行比较分析,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各自在不同的角度上发表对美与丑的不同看法,通过借鉴、比较,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对美丑的认识,培养学生强烈的审美能力。再如《少年闰土》这篇课文描写桂林山水的作文,鲁迅笔下的“知道无穷无尽的稀奇事”的少年闰土与“素不知道这一切”少爷公子们的两种形象就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把握住少年闰土“知道海边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与少爷们“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脚的天空”进行比较,学生便会发现闰土是一个活泼可爱、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而少爷们只不过一群孤陋寡闻、鼠目寸光的纨绔子弟。通过强烈的形象对比,在学生的心目中,一个健康活泼、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的形象跃然纸上。诸如此类的优秀形象还有许多,有伟人,有贫民,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有古代的,有现代的,美丽纷呈,各具特色。而这些形象的美往往通过对立的两个方面体现出来。因此,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对人物之间的外表与内心、客观与主观、形象与本质进行相互比较,让他们在对比中认识美、体验美和评判美。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在想象中拓展意境美
我们教育的对象--小学生,他们毕竟受教育知识及生活阅历的局限,对事物的认识是肤浅的,对美的鉴赏力不高。因此桂林山水教学实录,教师除了要鼓励他们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外,还得教给他们掌握想象的方法,在想象中不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美的意境,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特点,凭借熟悉的有关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根据事物的发展,让学生进行推理想象,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合理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个写景的句子,诗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展现了深邃的艺术意境。为了开拓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以“假如我就是诗人,那是怎样的情景”的假设进入原有的意境,这样,学生就可根据教师的点拨,展开想象的翅膀,体会这首诗的诗情画意;春暖花开的长江两岸,彩碟翩翩起舞,百花散发着芬芳,江面滚滚的波浪向东流去,一叶扁舟借着长江之水,一直漂到水天相接的地方,最后消失了……这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之中,即使是不同程度的学生也能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再如教学《望庐山瀑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站在画面前,让学生面对画面,边听音乐边展开想象的翅膀:巍峨的庐山桂林山水教学设计,瀑布从天而降……一幅气势磅礴,引人入胜的大自然画卷展现在学生眼前,这样,使学生深深地体会到祖国山河无比壮观,从而产生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在推敲中欣赏语言美
在小学语文课文中,诗歌用字精练传神,散文句式优美多样,记叙文对话富有个性,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推敲、欣赏,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感,又能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推敲传神的词语。一般地说,诗人和作家都十分注重用词的传神,它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既形象又包含丰富的内容。课文《鸟的天堂》中作者写道:“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段话写得很生动,其中的“堆”字用得特别传神,它描绘了树叶一片挨着一片,层层叠叠的情景,“明亮”一词形象地写出树叶的色彩明亮富有光泽,“颤动”一词把静态的树叶描绘得栩栩如生。这些词语我们如不引导学生认识琢磨有关桂林山水的资料,就很难体会出文章所表达的美感。、欣赏优美的句子。散文在小学语文教材占有一定的比例,每一篇散文都是一个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好素材。生动的语言总是依靠优美的句式来表现。有的句式对称,讲究工整美,有的句式参差,讲究段落美。如《桂林山水》这一课,作者不仅用词十分传神,而且句式也非常讲究,在写出“山、水”这两段中,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工整的排比,琅琅上口的语感,把水“静、清、绿”和山“奇、秀、险”的特点描绘得淋漓尽致。在教这类句子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分析各分句之间的结构联系,使学生充分回味其优美韵味,使学生在欣赏中得到美的熏陶,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桂林山水秀丽多姿的强烈情感。、琢磨富有个性的对话。人物对话是刻画人物形象的一种方法,在引导学生琢磨人物对话时思考,为什么这句话他(她)讲合适,别人讲就不合适。从而体会出人物性格特点乃至思想品质之美感。如《金色的鱼钩》一文中,老班长回忆起指导员对他说的一句话:“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桂林山水的诗,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这既是上级对下级的命令,又是指导员对战士的关心,对话言简意明,既反映了指导员的精明果断,又衬托了老班长的责任重大,表现了长征时期红军官兵的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又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有这样一句话:“四周围黑洞洞的,怎能不碰壁呢?”(告诉我是鼻子碰扁的原因)这含意深刻而又不失幽默的话,既表现了鲁迅处境的恶劣,又暗示了他藐视反动势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因此,在语文教学中,琢磨富有个性话的语言,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在诵读中体验情感美
情感体验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而诵读课文又是体验情感的有效方法之一。我们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就是要使学生在语文文字的训练中,更好地获得学习语文能力,并且有机地使学生受到思想情感的陶冶。
那么,怎样读课文才能使学生体验到文中的情感美呢?一是范读。教师的范读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能引发学生情感,使学生→老师→作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同时,通过范读,学生也会模仿教师的一些朗读技巧,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二是自读,听了范读后,学生模仿自读,去揣摩作者的情感,使他们进一步受到文中的情感熏陶。三是引读,对一些特殊的、说明问题有承接性和层次性的句、段,通过引读,能直接抒发作者与读者的真美情感。四是议读。通过评议朗读,让学生自己体会怎样诵读更能体验文章的情感。如《火烧圆明圆》一课,它通过介绍圆明圆当年的辉煌和惨遭毁灭的历史,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愤恨。我们可能过对重点词、句的范读、齐读、评读等多种诵读方式,对诸如“不可估量”“瑰宝”“精华”“化为灰烬”等重点词句进行轻重缓急,抑扬顿性的诵读加以处理后,学生的情感就能很快地与作者情感同步。从而深刻地受到了歌颂祖国灿烂文化和痛斥侵略者的暴行的情感熏陶,同时也感悟到了语言文字的深刻内涵。又如课文写“圆明圆的建筑特点”时,可采用引读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感悟到作者谋篇布局的用意所在,也同时感受到我国劳动人民是多么的勤劳而富有智慧。
又如《再见了,亲人》一课。文中所刻画的场景、人物都充满激情,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去深刻体味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铸成的。小金花、大嫂、大娘、志愿军这些有血有肉的形象无一不是真、善、美的集中体现,文中所包蕴的扬善弃恶的情感给学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形象。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特点,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知识潜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第三篇: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学科 K A 序号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诗”主要给人以语言智慧的启迪感发,“礼”给人以外在规范的培育训练,“乐”是给人以内在心灵的完成。“成于乐”就是说,君子的修身如果不学习礼乐,便不可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可见,“成于乐”就是要通过“乐”的陶冶来造就一个完整的人,因为“乐”正是直接地感染、熏陶、塑造人的性情心灵的。“成于乐”所达到的自由的愉快感,是直接地与内在心灵的(情、欲)规律有关。所以,孔子所讲的这种快乐,是人的自然性的心理情感,但又远离了动物官能的快感,融化了人的智慧和德行,成为在智慧和道德基础上的超指挥、超道德的心理本体。达到它,便可以蔑视富贵,可以甘于贫贱,可以不畏强暴,可以自由作人。这是人生,也是审美。
叶圣陶早已指出,进行美感(即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悬着的目标”。他还强调:“岂但给你一点审美的兴趣,并将扩大你的眼光,充实你的经验,使你的思想、情感、意志往更深、更高的方向发展,达到接受美的经验得到人生受用的目的,使自己能够辨真伪,识善恶,分美丑,自觉地投身于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新生活的伟大事业。”这些话道出了审美教育对学生的重要作用。
新的《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一定的审美能力”;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更明确规定:“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是人在审美活动中对审美对象表现出来的一种富有情感,具有个性的爱好。由于个人的生活经历、文化修养的不同,带来不同的兴趣爱好。但在这种主观差异中,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体现一定的道德标准。别林斯基说:“美和道德是亲姊妹”美与善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中学生个体感知觉发展处于人的一生最为发达的阶段,情感能力和思维能力大大加强并趋于精细。在审美情趣的发展方面,首先表现为范围上的扩张和选择上的稳定,呈现出愈来愈明显的个性化倾向,并出现有趣的趣味二重化现象:即审美情趣在观念和行为上出现矛盾的双重标准。在语文教学中,就是要解决这一矛盾,完善学生的人格。
“看齐白石的画,感到的不仅是草木虫鱼,而能唤起那种清新放浪的春天般的生活的快感和喜悦;听柴可夫斯基的音乐,感到也不只是交响乐,而是听到那种如托尔斯泰所说的‘俄罗斯的眼泪和苦难,那种动人心魄的生命的哀伤’。”读一首诗,看一幅画,听一段交响乐,常常是通过有限的感知形象,不自觉地感受到那些更深远的东西,从有限的、偶然的具体的诉诸感官视听的形象中,领悟到那似乎是无限的、内在的内容,从而提高我们的心意境界,这就是由审美情感引起的审美愉悦,激起审美情感的过程就是培育人的情感心意的过程。康德说:“„„把感情提升到顶端,那种感情的本身才是崇高——我们说它崇高,是因为心灵这时被激动起来,抛开感觉而去体会的符合目的性的观念。”只有培育了丰富的情感,才能陶冶和培育人的意志、毅力和志气,才能获得一种超道德的精神享受。
心理学研究证明,任何心智活动必然是情与理的统一。皮亚杰说:“没有一个行为模式(即使是理智的)不含有情感因素作动机。”教学心理学研究发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两个心理过程:一是感觉—思维—知识—智慧(包括运用)的过程;一是感受—情绪—意志—性格(包括行为)的过程。智能在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它的心理过程产生情感和智慧。英国符号论美学家苏珊·郎格认为:当某种情感被完美地表现出来时,我就说这件艺术品是优秀的;当某种情感被部分表现出来时,我就说这件艺术品是粗制滥造的;当一件艺术品未表现出任何情感时,我就称这件艺术品是低劣的。这也说明了情感的重要性。教学就是启智传情,教学语言必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高尚的情感指引学生“求真”,做一个堂堂正正的“真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教师在讲述中,可以情动情,诱发学生的感情;或者触情于事,激发学生的感情;或者寓情于理,触发学生的共鸣;或者寄情于智,引发学生的感情。朱自清说:“欣赏是情感的操练。”因为文章不是无情物,所以阅读者必须具备情感体验的能力,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然后“自化其身”,成为美的情景中的人物,让整个心境处于审美对象所引起的或爱或憎,或哀或乐的美感过程中,从而获得审美的愉悦。
语文教学离不开一个“美”字。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不是凭借简单直白的道德说教文字承载,而是借助于一篇篇熔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等于一炉的有血有肉的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教材是生活的教科书,它不仅揭示生活的本来面目,也能说明生活并给予人的情感和思想以方向。”中学教材有许多文质兼美的佳作,特别是新教材又大大加重了文学教育的分量,所精选的中国古代、现代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特别注重其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审美教育内容。议论文中的逻辑的、思辩的美能让人明辨是非曲直,宣扬真理,批判谬误;诗歌中的韵律美以及优美的意境、深邃的哲理,让人余音绕梁,回味悠长;散文中的辞藻美、意趣美给人以精神享受;小说中的人性美以及起伏跌宕的情节美,给人的心灵以陶冶。如果离开美,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课堂教学就将是一张失血的脸,显得苍白无力。因此,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求美。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情感是易于激发的,一旦他们的认知活动伴随着情感,教学就会成为学生主动发展的过程,从而使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更丰富、更深刻。
语文课堂教学应是一个师生情感互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始终以情感为动力。因此,它是流动的、变化的、起伏的,也是美的生成图。但情感不是说来就来,说有就有的。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生理、心理机能都是属于自己的,既不能“玩假的”,也不能受到别人的指挥。正因为这样,在语文学习中,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人自身,了解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例如在讲解古代诗文作品的时候,不仅要告诉学生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生活和历史事件,还应该让学生了解作者是在什么思想情绪推动下创作作品的,以及作品表现了什么样的个人情感和社会心理,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更容易和作品表达的情感沟通,产生共鸣。如教学《芙蕖》,就必须在认识作者锐意求新的创作观的同时,了解文中也渗透着作者作为旧时代文人的生活情绪,否则就无法理解作者对芙蕖“嗜之如命”的那份痴情和“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的评价。
其次,在教学中引进“移情说”。“移情说”是在审美活动中凭借情感的牵引将自己移入观赏对象从而物我合一,接受特定情景中的刺激信息,以获得具体的审美喜悦的过程。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引导学生“披文以入情”。“披文”即注重形象的再现,“披文”的目的在于“入情”,因为情感是人们追求真理的原动力,要培养学生追求美好事物的高尚情操,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情感熏陶了。美国《情感论》作者诺尔曼·丹森说:“没有情感,日常生活将是一种毫无生气、缺乏内在价值、缺乏道德意义、空虚乏味的生活。情感过程是个人与社会的交叉点,因为一切个人都必须通过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和体验到的情感加入他们自己的社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必须是一个有情感的人。”情感是连接教师、教材、学生的纽带。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情感的推动作用,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实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效果。由情感驱动、引发的情感共鸣从而产生物我两忘、如痴如醉的境界,正如尼·阿·德米特里耶娃所说:“它以不可抗拒的支配力量,抓住人的整个心灵,并且发生在顺序地展开的逻辑思维之前,往往预定着思维和意志的方向(也即决定着道德行为)。”
文章作者总是把他浓烈的感情渗透在所描写的人物场景、情景之中。但由于学生知识储备不足,文化教养浅显,生活阅历缺乏,与作者的感情往往有一定的距离。这就要求教师沟通学生与作者的感情,设法将作者蕴含在课文中的思想感情和自己从课文中激发出来的真情有效地迁移给学生,从而引起学生的“共感”。如在学《记念刘和珍君》时,教师一开始就采用“破其卷而取其神”的方法,把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列表格分成三方面:“平日表现”“对敌斗争”和“死难情形”,要求学生阅读课文,逐项解答,使刘和珍的形象立起来,让学生形成一个审美知觉,获得愉目悦耳的美感。然后为了进一步使学生形成审美意象,回过头来“在平日表现”这项中,重点分析“在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然》的全年”这句话。这是一句动情显神之语,是“披文入情”的最好切入口,再加上教师语调沉重、为之动容的讲解:“刘和珍生于1904年,1919年14岁考入南昌省立女子师范学校,那年他父亲病故,家境贫寒,不久,他的祖母、一弟一妹均因病无钱就医相继死亡,1923年考入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此时学生好像接到了一把打开情感大门的钥匙:“生活艰难”四个字的确是字字泪,声声血,其程度可想而知了。尤其是大多数来自农村的学生,他们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生活知识,把旧表象进行加工,重新组合,用自己的整个心灵去展开丰富的想象,去体验、丰富和补充课文中的形象。然后教师又结合板书内容“毅然——黯然——欣然——奋然”去启发,去点拨,增强学生审美情感的强烈程度,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从“有我之境”进入“无我之境”。最后在情感性和形象性的基础上,结合课文分析“有话——无话——有话——无话”的“一咏三叹”的结构形式,使学生很容易领悟到如此的结构形式是来自鲁迅对反动派极其走狗文人的愤怒和斥责,对刘和珍及死难烈士的悲痛和歌颂的繁复心情的自然流露。这样的讲授互动使学生融进了情感的海洋,登上了精神的殿堂。
当然,很多作品中所描绘的自然景物,人物形象,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精神、品质都不是活生生的直观形象。由于作品内容丰富,概括性强,文字比较简洁,省略的情节也比较多,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发挥学生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借助情感的推动力,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把笼统的描述具体化,把省略的情节明朗化。如学《荆轲刺秦王》可这样开头:“一位美学家谈到悲剧给人的美感时说,我读《史记》每读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时,就感到一种战栗,产生一种崇高的悲壮美感。是啊,请同学们想一想那壮别的情景吧——易水河畔,风凄水寒,一片白衣白帽,何其庄严肃穆!此刻,悲歌四起,筑声低徊,壮士赴死,一去不回。易水为之含悲,风云因之变色,这是何等惊心动魄的一幕!易水悲歌成为文学史上的绝唱。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荆轲刺秦王》中的一个精彩场面。”这样的语言激发了学生的想象,使他们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总之,每一部作品,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感情浓烈到极至时的产品,是作者情感的一种物化,是作者感情生命的另一种转换。语文教师在阅读这些作品的时候,在领略到作品里的丰满的形象性的时候,都会感染到作品里的浓烈的情感因素。但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他的情感体会并不会也不能到此为止。他会将书中感染到的情感,同自己有生以来的生活体验、经验积累结合起来,产生出自己所独具的情感体会,再经过一番取舍剪裁,留下健康的、有意义的,同时又能感染自己学生的感情因素,通过课堂的形式,将这份独具的情感因素转而感染给自己的学生。这就需要我们的语文教师具备必要的课堂艺术性,能通过艺术性的手法将这份情感因素洒向每一个学生,使语文教学真正成为美的趣味性教学,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健康 愉快地成长。
参考书目:《于漪语文教育艺术论》(山东教育出版社)
《美学三书》(安徽文艺出版社)
《文艺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四篇: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摘
要
在美术教育教学中,正确地培养学生审美观点、从而提高民族优秀文化审美的情感和能力。让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艺术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和认识民族艺术文化,与世界人民共同交流,共同发展。
关键词:审美
培养
民族艺术文化
在今天素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美术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完善人的素质等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地被社会所认识。在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素质教育,而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根据国家部教育改革的要求,美术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等,形成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审美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美术是基础教育的一门必修课,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素质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教育的奠定基础工程,是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最终任务,是面向未来的教育,也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下面我们就来谈谈美术教育中的审美意识。什么叫审美意识?以及如何培养和提高审美意识?审美意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美丑属性的反映,包括人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审美理想。鲁迅先生曾将中国艺术中的民族审美意识称之为“中国向来的灵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包括审美文化),是这个国家和人民的精神支柱,是振兴民族文化,富民强国的动力。失去民族文化,也就失去了民族的灵魂。”另外,审美意识对人的世界观、审美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审美心理诸方面有着相互制约和影响,并且对学生心理健康,正确的世界观、审美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和审美心里的完善也有积极作用。如何去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呢?
一、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点、情感和能力
美的本质属于社会,在客观世界中的事物,只有当他们和人构成一定的审美关系,成为人的审美对象时,它们才有可能是美的。美既是教育的神圣目标,也是教育不可缺少的巨大力量。审美观是人们对美丑的基本看法,是一种美的感知、欣赏、判断和评价能力,也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一定的审美观念的应用,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良好的教育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授,传授的知识过程,同时也是美的熏陶的过程,是学生对教师教学由感知、感受、感动到形成一定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能力的过程,是进行由表及里的是判断获得美享受的过程。美术学科之所以从过去的“图画”改称为“美术”,说明其涵义也广了,内容也更为丰富。美术不仅仅是教会学生绘画的技巧,更重要的是负有指导活动、指导学生对自然美、社会、艺术美的鉴赏,使学生产生愉快的心理,精神获得某种满足和享受的情感,从而自觉接受教育,提高其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教育活动。
二、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从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美术欣赏是应用、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和美术知识的过程。激情参与“欣赏·评述”活动的兴趣,学习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同时,着重培养学生掌握美术欣赏最基本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述能力。优秀的美术作品是按照美的原则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它以美的形象,色彩和形式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以强烈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唤起人们的美感和对美的追求,起到开阔眼界,丰富感知领域、陶冶情操、净化精神境界、提高素质、培养审美能力和日常生活相关的意义,而是要从审美心理出发去感受艺术作品中与人生相对应的形式,体验作者的审美经验,获得艺术表现形式中的象征意义。如初一美术课本中毕加索作品《格尔尼卡》中:公牛象征残暴的德国法西斯、受伤的马象征格尔尼卡无辜的成千上万的人们、画面上中间那个灯泡象征光明和希望等,进而达到观赏者个人审美经验与艺术家所创造的的带有普遍性审美经验的交融。在传统的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总是扮演着知识传播者这一单一的角色,却忽略了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生不应该被动地教授知识的灌输,而是应通过教师的正确的指导和引导,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的活动中去体验、去感受自己的体会。在作品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握住优秀美术作品的艺术特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引导学生去认识美、感受美,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传统绘画特有的“以线造型”,如:丁绍光、陈崇平、赵宋生等一些有名的重彩画画家们的表现形式以及“希腊化时期”的艺术风格。让学生在具有了一定审美素养的基础上去把握艺术作品中的真、善、美。我认为,一般培养学生审美情感的方法有两种:第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好奇,多疑的心理特征,通过造型一定的悬念来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第二、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去挖掘艺术家的思想感情,这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的重要手段。
三、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能力
正在改革开放走向世界的社会主义中国,能否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几年积淀的审美文化之精神,以自己独特的东方民族审美文化同世界各民族审美文化对话和交流,无疑是我们的改革开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也是我们现在搞素质教育成功与否大胆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长期生活在共同的地域,过着统一的政治生活,形成统一的生活习惯,教授共同的语言和文化,历史形成了浑厚的民族共同性,因而造成审美意识的民族性,保持和发扬民族文化特点,即将成为我们今后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美术教育教学工作者,应该承担起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的责任,去挖掘、整理、继承、发扬、探索一条使民间优秀的传统艺术得以延续和发展的道路,为弘扬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艺术工作作出的自己贡献。在“欣赏•评述”教学时可以利用当地的民族文化资源,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艺术与社会、艺术与历史、艺术与文化的关系,涵养人文精神。平时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中可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和特点,重视对民间美术的挖掘、研究、让少数民族地区优秀的民间艺术文化融入到现代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如我们身边的彝族阿细文化:阿细祭火、阿细跳月、阿细服饰、阿细音乐、阿细习俗和阿细绘画等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们在思想上认识到民族艺术是我们本民族先祖几千年积累遗留下来宝贵的精神财富,要把民族艺术继承和发扬的历史使命感,从而满怀激情地挖掘和研究民间艺术。另外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生学习环境条件空间,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象,创造出具有时代意义精神的民间美术艺术作品来。弘扬民族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彝族文化。通过介绍激情学生对彝族阿细民族艺术文化的浓厚兴趣,有不少学生以绘画、手工等形式创造出一幅幅优秀的美术作品,有的并在县级、州级、省级各种比赛活动中获奖。使学生既感受到家乡的旖旎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同时又培养了学生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和品德。
总之,美术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们绘画造型能力和提高绘画技巧,更应该重视学生们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的培养。即美术教育的本意并不是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画家,而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发挥民族艺术优势,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使他们成为具有较高素质与和谐人格的人。我们作为知识指引者、传播者,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模索与自我学习,转变旧的教学观念,具备良好的美学修养,丰富的美术知识,及对学生“传道授业”的能力。要认真钻研美术课程标准与教材,突出学科特点,因材施教,使课堂气氛活动生动有趣,以新颖的艺术构思,新奇多思的教学方法,真正使美育教学在青少年学生成长过程中起到净化心灵,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作用。
参考文献:《美术教师培训资料汇编》江西美术出版社
《贵州省中小学美术教育论文集》 江西美术出版社2003年出版
第五篇: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作者:李延梅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2013年第08期
小学语文审美能力阅读教学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桂林山水的介绍,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不断感受、体验这些以教材内容为本的审美内容及形式外,还要遵循学生审美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体验到评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美的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
一、在想象中拓展意境美小学生受教育知识及生活阅历的局限,对事物的认识是肤浅的,对美的鉴赏力不高。因此教学桂林山水,教师除了要鼓励他们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外,还得教给他们掌握想象的方法,在想象中不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美的意境的方法。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凭借熟悉的有关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根据事物的发展,让学生进行推理想象,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合理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
二、在推敲中欣赏语言美小学语文,诗歌用字精练传神,散文句式优美多样,记叙文对话富有个性。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推敲、欣赏,这样既能培养语感,又能得到美的熏陶。1.推敲传神的词语。一般地说,诗人和作家都十分注重用词的传神,它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既形象又包含丰富的内容。课文《鸟的天堂》中作者写道:“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段话写得很生动,其中的“堆”字用得特别传神,它描绘了树叶一片挨着一片,层层叠叠的情景,“明亮”一词形象地写出树叶的色彩明亮富有光泽,“颤动”一词把静态的树叶描绘得栩栩如生。这些词语我们如不引导学生认识琢磨,就很难体会出文章所表达的美感。2.欣赏优美的句子。散文在小学语文教材占有一定的比例,每一篇散文都是一个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好素材。生动的语言总是依靠优美的句式来表现。有的句式对称,讲究工整美,有的句式参差,讲究段落美。如《桂林山水》这一课,作者不仅用词十分传神,而且句式也非常讲究,在写出“山、水”这两段中,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工整的排比,琅琅上口的语感,把水“静、清、绿”和山“奇、秀、险”的特点描绘得淋漓尽致。3.琢磨富有个性的对话。人物对话是刻画人物形象的一种方法,在引导学生琢磨人物对话时思考,为什么这句话他(她)讲合适,别人讲就不合适。从而体会出人物性格特点乃至思想品质之美感。如《金色的鱼钩》一文中,老班长回忆起指导员对他说的一句话:“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桂林山水的诗,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这既是上级对下级的命令,又是指导员对战士的关心,既反映了指导员的精明果断,又衬托了老班长的责任重大,表现了长征时期红军官兵的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
三、结语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特点,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知识潜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