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物理概念、规律课教学模式探究
物理概念、规律课教学模式探究
湖北省襄樊市 宜城一中
张海英 441400 物理概念都是从物理现象、物理事实和实验中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抽象出来的,用来表征物质的属性和表述物质运动状态的。物理概念既是构建物理理论的重要基础,也是学生掌握物理规律、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石。学生形成、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认识过程。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在物理学习上出现的问题大多来源于物理概念不清,由于对概念理解不透、混淆不清,就很难了解各公式、各定律的内在联系和深刻含义,对所学物理知识必然难以收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融会贯通”的成效。因此教师对概念的教学要适应学生认知的心理规律。而传统的概念教学是只侧重结果的教学,教的方面表现为“三多三少”,即“知识传授多,自主活动少;就题论题多,指导方法少;教师讲得多,学生讨论少”,这严重地影响了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要想在物理教学中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就必须重视概念教学,要从关键环节入手,分析认知概念的心理特点,探讨科学地进行概念教学的方法和途径。
一、可采用多种方法引入物理概念
1、联系实际生活,创情境引入物理概念。例如:瞬时速度是学生难学的概念之一,按定义引入概念,高一学生感到很抽象。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建立概念之前要善于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创设一个感知活动的场景,把新概念与学生已有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学生已掌握了“时刻”“位置”“速度”“平均速度”等概念,可以设计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一辆汽车上午8点从甲站出发开往乙站,8点半行驶到离甲站15km的丙地时,撞伤了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交警通过测量后,对驾驶员说:“这条公路上汽车的时速限制为60km/h,你违章超速了。”驾驶员辩解说:“我的行驶速度是v st150.5km/h=30km/h,我的车没有超速。”这位驾驶员的理由
是否正确、充分。大部分学生立刻指出:驾驶员说的是平均速度,汽车在途中行驶有快、有慢,撞自行车的时候就可能超速。教师点拨:由此可见,仅有“平均速度”还不能完全说明物体运动中的实际情况。为了表示物体在运动中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我们需要引入一个新的概念——瞬时速度。这样引入很自然,同时把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区别了开来。
2、用实验引入物理概念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例在“自感现象”教学中,可以以“千人震”实验作为引入。教师先问学生:两手加在一节干电池两端会有什么感觉?学生心理会充满疑惑。然后,教师给出如图所示的电路图:
随便指定一位学生上台,用两只手接触线圈L的两端,闭合电键后,询问学生是否有触电的感觉,学生试验后回答:无触电的感觉。接着我将电键断开,随即学生就惊奇地体验到“触电麻木”的滋味。随后,让多名学生手拉手再试,都同时有触电的感觉。学生肯定会觉得这个现象太不可思议,因而很自然地就会问:一节电池的威力为什么会如此大呢?就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教师趁机引入新课:等到我们学了自感现象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3、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也被广泛使用在对学生物理概念的研究中,其主要被使用在物理问题场景的创设和对学生概念理解的探查中。例如:超重和失重概念的引入,就可以先用相机拍摄出一学生站在直升电梯内的体重计上随电梯上升的过程。然后用计算机展示给全班学生观看,让学生读出电梯静止、加速上升、匀速上升、减速上升四个阶段体重计的读数:G1、G2、G3、G4,同学们会惊奇地发现人一会变“胖”,一会又变“瘦”。还可以进一步展示,“神七”上天,宇航员(翟志刚)出舱活动的画面,同学们肯定会对宇航员及绳索都飘浮在空中感到十分好奇。而要解释这些现象,也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超重”和“失重”的概念。
二、明确概念的内涵
要明确概念所反映的物理对象的本质属性和该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特征。我们平时所说的概念的物理意义,就是指物理概念的内涵,它是对物理概念的规定。例如,对一个定量的概念(即物理量)其内涵包括:是描述什么的物理量?是否是矢量?如是矢量则它的大小和方向是怎样定义的?如是标量则它的数值是如何定义的?单位是什么?再如,对于交流电的有效值这个概念的内涵,包含有:(1)有效值是等效替代交流电的直流电的数值;(2)有效值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来定义的;(3)等效的前提是“同样的电阻”和“相同的时间”;(4)观察时间应足够长,对周期性的交流电应取其周期的整数倍。
三、明确概念的外延
所谓明确概念的外延,就是要明确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对象包含有哪些,我们通常所说的物理概念适用的范围和条件,就是指物理概念的外延,它是对物理概念在量上的规定。例如,电势概念只适用于静电场,而不适用于涡旋电场,这就是电势概念的外延。在这里特别要告诫学生的是切忌不自觉地缩小或无条件的外推概念而制造错误。例如,对竖直方向的运动处于失重状态的物体,不能只考虑其向下加速的情况而忽视其向上减速的情况来缩小外延;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不能将其看作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以滑动摩擦力代替了摩擦力的概念,从而无条件地外推概念的外延而出错。
四、讲清概念的性质
一个物理量的性质包含三个方面:(1)矢量——是矢量还是标量;(2)瞬时性——是过程量还是状态量;(3)相对性——即与参考系的关系。例
如,功的性质为:功是标量,但有正负,一个力对物体做负功,表示物体克服这个力做功;功是描述力对空间的累积作用,是一个过程量,谈到做功就必须分清哪个力在哪个过程中做的功;因为位移与具体的参考系有关,具有相对性,所以功的大小也与参考系有关,功也具有相对性。
五、了解相关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所谓相关概念是指由同一类物理现象而引入的,反映不同本质属性的不同概念。如速度和加速度、动量和动能、位移和路程、交流电的有效值和平均值等,他们既有联系又有本质区别。以交流电的有效值和平均值为例,他们的联系体现为都是根据电流发生变化的现象而引入的,反映的都是电流的平均效果,但他们又有本质区别,有效值反映的是电流热效应的平均效果;而平均值反映的却是自由电荷作定向移动快慢的平均效果。
总之,在物理概念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只有从概念本身的特点出发,研究教材,研究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使学生在学习概念的同时,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训练,使学生在掌握概念的同时,领会物理学的基本方法,形成初步的科学能力,进而内化为学生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正确的科学观,这也是新课程理念下实施有效物理教学的要求。
第二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探究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探究
摘要
新课程改革至今已有十年,但实验教学仍然是中学物理教学的薄弱环节。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它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质。研究结果表明:将演示实验中的自制教具辅助教学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与课外创新性实验教学法相结合,不仅可以彰显出自制教具和多媒体的魅力,还可以使学生在一堂课的教学中经历“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的整个过程。强化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对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具有较大的帮助。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也进行了改革创新,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工作在一线的教师们不断探索,开发出了新的教学模式。本文就高中物理的实验教学模式做一简要叙述。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物理实验课程;教学模式
一、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从传统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种基本模式上看,实验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
1、有相当数量的学校领导和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实验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在片面追求中考、高考升学率的思想下,只重视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物理实验教学中的科学方法的训练。“课上讲实验,试前背实验”的现象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还广泛存在。
2、由于教育经费的不足,实验器材配备不齐,实验器材陈旧,课堂实验无法正常进行。这是大部分中学尤其是农村中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3、学生实验开出率低,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式呆板。一般情况下,学生实验课中大部分教师都是在实验操作前花半节课时间细讲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少数老师甚至讲完实验后还要给学生演示操作一遍,从而导致学生只有不到半节课时间进行实验而匆匆了事,没有思考而被动操作,无法达到训练学生思维和提高学生能力的目标,有悖于新课程改革教学的理念。
4、不重视课外创新性实验的开设,实验数量少且实验缺乏趣味性。
5、学生缺乏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在实验课前学生往往很兴奋,但她们只是乐忠于实验课轻松的课堂氛围,而不是期待观察丰富多彩的实验现象和享受亲自动手实验的喜悦心情。在实验操作时学生往往表现出不敢动手,不会动手等现象。
二、新课标下几种实验教学模式
(一)、自制教具辅助教学
目前由于教育经费的不足,大多数学校实验器材配备不齐,实验器材陈旧。特别是广大农村学校,教学仪器大部分是几年前以拼盘的方式采购,有些器材质量不是很好,有的与现行教材不配套,不能很好地满足教学需要。即使县城部分学校实验条件比较好,但经常使用成套仪器进行实验教学也会使学生失去新鲜感,并且觉得物理高深莫测,物理实验必须由专门的仪器才能完成,影响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信心,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若能充分利用我们身边的废弃物,经过简单的改装、组合,自制一些教具,将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与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完善,多媒体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它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演示实验教学模式,也为教师提供了一种新的演示实验手段----多媒体动画,它提供了一种虚拟的实验环境,可以作为物理演示实验的一种辅助方法。因此,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功能,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更直观、生动地演示实验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应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们的高度重视。
(三)、自主探究式教学
“自主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把“研究性学习”的思想积极贯彻到学科教学中去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在实验之初,教师创设一些新奇的实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探究讨论.通过讨论设计出实验方案,学生根据自己的倾向自主选择实验方案,根据方案自主进行实验。最后,将实验结果与其他同学交流,评估出最优方案.做出总结评价。整个教学过程渗透着自主探究的思想。
(四)、“三环节”教学 “三环节”实验教学模式是在新课程标准下结合物理实验课程的特点开发出的一种高效、便捷的教学模式.包括准备实验、自主实验和点评实验三个环节。“三环节”教学模式的重点在于以学生为实验主体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的引导贯穿于实验的始终。在准备实验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做好理论、操作技术以及仪器设备等方面的准备;在自主实验环节,耍突出学生自主学习、亲自实践,教师要根据学生做实验的具体情况适时地做引导和帮助,不要过多干涉;在点评实验环节.教师带领学生共同验证实验预期的结果是否与实验结果吻合。这种教学模式既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作用.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五)、开放式教学
开放式实验教学是一种着眼于改变传统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新型教学模式。开放式实验教学需要学校将实验室向全体学生开放,让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和通过自主实验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确定实验课题,学校提供开放的实验室。
教师只做初期的指导,整个实验活动都由学生主动地去实践,这种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空间,但学校要加强实验室的管理,保证实验室的安全。
三、总结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教学模式也呈现出了多样化,然而,改革的任务是艰巨的,改革的目标并非一朝一夕就可实现了,经历了风风雨雨的十年过后,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也更加得到重视,但是不容忽视的是还有还能多细节方面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们加以认识和改善,还有更多的教学方法等着我们去开创。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现状,时代是不断地发展的,时代对人才的需要也是不断变化的。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应该更大胆地探索、创新和尝试,保持勇于面对困难和失败的精神,吸取经验教训,像常宁市蓬塘中学的教师们大胆试行“五环渐进”的开放式教学模式一样,探索出更多更好的物理实验教学法,加强和优化物理实验教学,进一步提高物理教学质量。通过物理实验实现新课程理念,完成素质教育的目标,使人才培养更能适应时代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罗晓鸣.刍议中学物理学生实验基本技能的培养[J].江苏:数理化课堂, 2011,156.[2] 孔九生.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3] 田洋.新课程理念下中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改进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田世昆,阎金铎.中学物理教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5-18.
第三篇:“导学——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新授概念课教学中的运用
“导学——探究”教学模式 在物理新授概念课教学中的运用
湖南省桃江一中 谢建新(邮编:413400)
概念是人脑对现实的对象和现象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的反映。教学是使学生形成各种科学概念(定义、定律、原理等)的一条重要途径。
从事活动是发展能力的基本途径。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设计者,教师要设法使学生成为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是消极地进行的,而是通过实践活动能动地进行的。教师要在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之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们要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努力培养大批社会所需的创造型人才。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知识,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开拓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我们几位物理教师开展了“导学——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所谓“导学”,就是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使之学得轻松愉快、富有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所谓“探究”,就是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索求知识的学习过程,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导学——探究”教学模式彻底摒弃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重结论轻过程、重理论轻应用的教学模式,体现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真诚合作、互动学习的思想。经过长期研究,我们认为,在新授概念课教学中可采用如下方式开展“导学——探究”:设疑激趣、导入新课,指导阅读、猜想、检验、自学自探,讨论交流、合理评价,联系实践、应用迁移。
一、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参与探究的积极性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展现物理现象的音频、视频材料(例如:在“电磁感应现象”的教学中,首先播放一段关于电能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的音像材料,然后问学生:发电机到底是怎样发电的呢?);或者通过演示实验,展示一些“奇异的”物理现象(例如:在“静电屏蔽”的教学中,将一台小收音机放在金属板上,将它调到正接收某一电台的信号,然后用较密的金属网罩将它罩住,发现收音机居然哑了;拿开网罩,它却又能正常发声)。从而激起学生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导入新课,诱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的目标与内容,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与思维水平,设置难度适宜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动机和学好知识的决心。设置疑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找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开启思维的闸门。当学生捕捉到了疑点时,他们就会围绕疑点积极地去查找有关知识,展开想象,迫切要求尽快地解开疑点。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不应操之过急。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让学生依据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大胆地猜想,这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增强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开创性。最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设计一个探究问题的方案(包括选用哪些仪器、先后测量哪些物理量、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何安排等),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二、展示学习提纲,引导学生开展自学自探
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而且要使学生会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精心地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给学生留下思维和想象的空间,让学生重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根据教学目的设计学习提纲,将学习提纲展示给学生,这样做可以给学生指明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例如,在“摩擦力”的教学中, 可以设计如下学习提纲:⑴产生滑动摩擦力的条件及滑动摩擦力的作用效果如何?⑵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及大小如何?⑶动摩擦因数与哪些因素有关?⑷产生静摩擦力的条件及静摩擦力的作用效果如何?⑸什么是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⑹静摩擦力的方向及大小如何?同时提出如下探究要求:⑴找出并理解教材中关键的字、词、句;⑵结合生产、生活中的实例,分析上述有关摩擦力的问题;⑶利用身边的物体做一做小实验,感受一下摩擦力的某些性质;⑷找出疑难问题,准备与别人交流、商讨。指导学生开展自学的意义如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强化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让学生全面地掌握知识。学生一旦获得了自学能力,将会终身受用。
在自学过程中,可将课本中的演示实验调整为学生实验,或者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亲身体验探究的乐趣。通过认真分析实验现象及实验数据,否定或肯定自己的假设,建立起牢固的科学概念。在自学过程中,应当要求学生抓住教材中关键的字、词、句,独立地思考、探究、感悟,发现物理变化的根本起因及物理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得出准确结论。
三、质疑释疑,讨论交流
教师不应把所教知识直接告诉学生,而应该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处处设疑,使学生面临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发散开来,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争辩,从而化解疑问,自主归纳总结,形成物理概念,发现物理规律。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培养学生探索、发现的能力。例如:在分析“加速度与速度无直接关系”时,可先问“物体有加速度时,其速度就会增大吗?”接着问“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其速度就越大吗?”然后问“物体的加速度增大时,其速度就会增大吗?”
在质疑释疑时,可以发动学生提出问题,由老师或其他学生来回答。由学生回答时,可以指定一位同学发言,让其余同学进行补充、修正,直到将问题回答完整为止,这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虚心听取他人意见的良好品质。在质疑释疑时,要提倡教学民主、师生平等,师生相互尊重,让学生轻松愉悦、各抒己见,使学生敢于异想天开、见异思迁,实现教学相长。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地启发学生开展探究性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指导学生通过抽象概括、理想化处理、迁移类比、归纳演绎,把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抽象出来,形成一个个科学概念,完成由现象深入到本质,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四、新课小结,应用迁移
对课题内容进行必要的整理,有利于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对学生的探究活动予以合理的评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批评与意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引导学生回顾、巩固知识的同时,还要加强实用性的训练,把新学知识迁移到实际生活或新的情景中去,创造性地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解答一些有代表性的物理习题。例如:学过有关核能的知识后,可设计一道关于核电站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分析、解决。课堂练习既可以让学生巩固、消化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摸索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这是一种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好手段。在课堂练习中,可以洞察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对症下药,及时补救,从而使学生的认识得到进一步完善,使学生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导学——探究”是“以教师导学为起点,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以问题为知识载体,以师生多层面互动为教学形式,以提升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模式。设计探究性的问题,采用探究性的教学方法,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可以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教师设置的问题情景中产生各种疑问,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到各种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抽象、分析、综合、比较、判断、推理、提出假设、建立理想模型、实验、观察、测量、讨论交流等),让学生亲自整理知识,成为一个未知世界的“探索者”和“发现者”。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地成了教学活动的主角,将培养学生的能力真正地摆到了教学目的的首位,使师生关系达到了情感共鸣、思维共振的境界,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
第四篇: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模式探究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模式探究
重庆市开县汉丰四校 何季
数学概念就是现实世界中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及其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在小学数学中所涉及的概念有很多,如: 数的概念、运算的概念、量与计量的概念、几何形体的概念、比和比例的概念、方程的概念以及统计初步知识的有关概念等。那么如何进行概念教学呢?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是小学生思维的主要特征,因此小学生获得概念的认知心理活动过程是:“充分感知——建立表象——抽象概念——形成概念”。
一、感知内化,建立表象
表象是通过感知留下的形象,是感知材料形象概括,为思维抽象概括作准备。因此它是从感知向思维过渡的“桥梁”。在数学概念教学中要十分重视表象这座桥梁的运用,这不仅使教学符合认识发展规律,而且使教学符合儿童发展的特点。因为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感觉”思维的,必须充分运用并发挥表象的作用。如教学“平行线”这一概念,教师如果只是简单告诉学生平行线是两条无限延长、永不相交的直线,学生可能会记住这些文字条文,但不能很好掌握平行线的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只有让学生观察实物,如教室门窗的上下边框、左右边框,书本的横线,拉紧的两条铁丝等。再启发学生:“这些成对直线将它们无限延伸,能相交吗?它们都处在什么位置呢?”促使感知内化,从而在头脑中建立成对直线的表象(在同一平面内),即形象化的平行线。
二、故设悬念,引出概念
概念的教学往往是一节课的开端,而故设概念,使学生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是引入概念的一种常用的方法。如“圆周率”概念的引入,可先让学生量出自己准备的大小不等两个圆直径和周长,并作好记录,然后让学生报出直径的长度,教师很快“猜出”周长的近似长度。学生自然感到惊奇,很想弄清其中的奥秘,从而萌发探求知识奥秘的欲望。教师因势利导,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人们通常把这个数叫做圆周率。那么,怎样求出“圆周率”呢?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又如“认识分数”(分一分),教师根据课本图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把两个苹果平均分给小明和小青,他们每人可分几个苹果?”分的个数可以用几表示?(每人分一分,可以用“1”表示)小明和小青把其中一个送给邻居王奶奶,剩下1个苹果两人平均分,每人可分多少个?(半个)这半个苹果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数表示?(不能)教师指示:我们不能用学过的数(0、1、2、3„„中任何一个数)来表示“半个”,这就要用一种新的数——分数。在这种融洽的气氛中学生自然就想学习分数这一概念。
三、直观演示,形成概念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善于记忆具体的事实,而不善于记忆抽象的内容。充分发挥直观表象作为抽象概括的作用,可以通过教师演示学生操作等直观教学方法,来引入概念,弥补抽象思维水平较低的缺陷,有助于形成正确、明晰的概念。
通过学生动手、动脑进行实际操作,才能刺激学生多种感官的协同参与,这样,既能顺应学生学习心理,又可以使学生在“亲自创造的事物“中愉快地获得真正的理解。例如,教学“圆环形面积”这一概念时,先让学生各自画一个半径4厘米的圆,再以同圆的圆心,在这个圆内画一个半径小于4厘米的圆,然后动手剪去内圆,留下外圆,得到了一个圆环。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怎样求圆环形面积呢?”由于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很快发现了求圆环形面积的规律:圆环形面积=外圆面积–内圆面积。圆环形的概念明确了,新知识的解答方法也就水到渠成。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促进儿童乐于探索的愿望。
四、在知识系统中巩固概念
数学教材中的概念,尽管分散在不同章节中出现,但它们总是一环扣紧一环形成知识链条的。在讲清概念之后,向学生揭示概念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知识链条中理解和记忆概念,比孤立理解单个概念,效果好得多。例如教学“因数和倍数”一章中,“整除——因数——倍数——质数——合数”就是这样一条知识链条。要让学生巩固这些概念,应该使学生对这条链条有整体的认识。在相关的一族概念中,有的概念处于关键地位,成为知识网络的纲。上述有关概念,均以“整数”这个概念为基础,这个概念就是纲。要理解和巩固这部分教材中的任何概念,都要紧紧和这个概念联系起来。
建立知识网络之后,要充分注意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运用比较、分类、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注意各个概念在知识网络中所处的地位。例如“整除”与“不整除”是矛盾关系,“质数”和“合数”是平行关系,“偶数”和“质数”(如2)是部分重合关系,把握好知识的来龙去脉,易于巩固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总之,对于基本概念的教学,要遵循小学生心理活动特点和智力发展的规律,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方式、方法进行教学。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要以教学内容为中心。设计教学过程要做到重点突出,难点讲清,从本质上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概念。
第五篇:初中物理概念规律教学模式研究
目录
摘要.......................................................................................................................................1 正文.......................................................................................................................................2
一、物理概念规律..................................................................................................2
(一)物理概念规律的定义...................................................................................2(二)物理概念规律的分类...................................................................................2(三)物理概念规律学习的评价判断...................................................................3
二、教育心理学......................................................................................................4
(一)学科定义.......................................................................................................4(二)研究对象.......................................................................................................4(三)发展历史.......................................................................................................4(四)内容和范围...................................................................................................6(五)研究方法.......................................................................................................6
三、物理教学模式..................................................................................................7
(一)教学模式的定义...........................................................................................7(二)教学模式的发展历程...................................................................................7(三)具有代表性的新型教育模式简介...............................................................9
四、两种教学模式的心理学分析........................................................................16
(一)研究式教学模式.........................................................................................16(二)“四环节”启发教学模式.........................................................................18
五、基于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的教学模式推荐................................................20
第一章
声现象...............................................................................................20 第二章
光现象...............................................................................................22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26 第四章
物态变化...........................................................................................28 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31
参考文献.............................................................................................................................34 致谢.....................................................................................................................................35
摘要
教学能否成功和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关系,很自然地,教学模式的研究成为了一个热点。而当前教学模式研究一般从哲学经验出发研究,存在划分标准不一,造成教学模式的应用条件不明确,教师难以有依据地加以选择。为此,我们换了一个思路,把心理学和教学模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学习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教学模式。通过运用我们所掌握的学习心理学及我们调查问卷的结果对各种优秀的物理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后,我们选择了六种适合初中物理概念规律教学的物理教学模式,即“程序——启动式”教学法、“四环节”启发教学法、“以实验为基础”的启发式教学法、“探索型”实验教学、“研究式”教学法和比较教学法。最后,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对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概念规律的教学进行了一个教学模式的推荐,并给出了我们的理由。
关键词:物理概念规律
教学模式
教育心理学
正文
一、物理概念规律
物理学是一门严密的理论科学,它以物理概念为基础,以物理学定律为主干,建立了经典物理学与现代物理学及其各分支的严密的逻辑体系。所以,物理概念规律是整个物理学的基础,而物理概念规律掌握的好坏程度也将直接决定学生物理这门课学习的优劣之分,搞好物理概念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成功的关键。为此,我们将对物理概念规律进行一个了解。
(一)物理概念规律的定义
物理概念: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的物理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物理事物的抽象。物理概念都是通过下定义的方式、由与其他概念间的关系来界定的。例如:没有一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叫非晶体。可见,非晶体这一概念是通过熔化、温度、固体等概念之间的关系来界定的。
物理规律:物理规律是物理现象、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必然趋势及其本质联系的反映。物理规律通常分为物理定律、物理定理、物理原理等。
例如:牛顿第一定律、楞次定理等。
(二)物理概念规律的分类
物理概念总结起来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只有质的规定性的概念,如运动、静止、固体、液体、蒸发、沸腾等;另一类是既有质的规定性又有量的规定性的概念,如速度、力、温度、热量、电压、电阻等。后一类物理概念又称为物理量。
物理规律的获得主要有三条途径,一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如欧姆定律等;二是在概括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如牛顿第一定律等;三是从理论上推理论证总结出来的,当然这样总结出来的规律也需要由实验验证。(三)物理概念规律学习的评价判断
物理概念规律的学习过程都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然后结合自己已有的学习经验,经过思考与推理的思维过程,最终在的头脑中建立起一个新的概念规律。
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怎样才算形成了物理概念呢?主要有以下几条标准: 1.明白为什么要引入这个概念,它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哪些属性。2.能说出这个概念是如何定义的。
3.对于物理量,要记住它的单位,知道该单位是如何规定的,并对单位的大小形成具体的观念。
4.对于有定义式的物理量,要记住它的定义式。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许多定义式并不表示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例如电阻的定义式R=U/I只是一个量度式。
5.要明确概念的适用范围,例如熔解热只适用于晶体等。
6.要弄清一些容易混淆的物理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如压力和重力,平衡力和作用力、反作用力,动量和动能,热量、热能和温度,功和能,端电压和电动势等。
7.能运用物理概念解释或解决有关问题。
那学生怎样才算掌握了物理规律呢?大致又有如下几条标准: 1.知道物理规律是怎样得来的。
2.记住物理规律的文字叙述及数学表达式。
3.对物理公式,一要明确公式中每个字母所代表的物理量及采用的单位,二要明确整个公式的物理含义。4.要抓住表述规律的关键词语。5.要明确规律的适用范围。
二、教育心理学
(一)学科定义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教育情境下人类的学习、教育干预的效果、教学心理,以及学校组织的社会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现象及其产生和变化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它是一门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学校教育过程中心理活动的规律,如学生应怎样去掌握书本上的知识,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有什么关系,复习有哪些好的方法,等等。
(二)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主要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教育心理学主要任务是研究课堂学习的性质、条件、效果和评价问题,应当着重研究学习理论,尤其是学生接受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理论。
(三)发展历史
1.教育心理学的起源
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人是克斯坦罗琦。赫尔巴特是第一个把教育学和心理学进行尝试的。具有代表性的人是桑代克,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对象》一书,卡普切列夫于 1877 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桑代克1903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以学校情境详尽说明学习的概念,从而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这是近代教育心理学的真正开端。
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20 世纪 20 年代到50 年代)
在这一阶段,教育心理学汲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量方面的研究成果,心理测量实际上是进步教育时期的实验教育时期的成果.大扩充了自己的内容。30 到 40 年代,有关儿童的个性和社会适应以及生理卫生问题也进入了教育心理学领域。50 年代,程序教学和机器教学兴起,同时信息论的思想为许多心理学家所接受。
在美国,学习理论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研究领域。20 年代以后,行为主义在动物和人的学习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的成果。杜威则以实用主义的“从做中学”为信条,对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改革,对教育产生了相当深影响。
在前苏联,维果斯基强调教育与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并提出了“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论”。前苏联教育心学家重视结合教学与教育实际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学科心理学获得了大量的成果。
在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 1908 年由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1924 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一些学者进行了一定的科学研究,但研究问题的方法和观点,大都模仿西方,没有自己的理论体系。
3.成熟与完善阶段(60 年代到现在)世纪 60 年代初,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等人重视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际结合,强调为学校教育服务,发起了课程改革运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 杰斯也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
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则注重教育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相结合的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是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的研究,它推动了前苏联的学制与课程改革。
我国的教育心理学在 60 年代受十年**的冲击,研究曾一度中断。70 年代末,我国教育心理学重新繁荣。
巴甫洛夫学说传入中国以后,在20世纪50年代不仅影响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也影响了教育心理学。他的两种信号系统学说,给教育心理学提供了新的理论根据,也给教育心理学找到了与自然科学相联系的纽带。第二信号系统学说的提出,使儿童言语与思维的问题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为适应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教育心理学的任务也不断增加,研究对象的范围逐渐扩充。教育心理学由初期偏重于学习心理的研究和学习律的讨论,并且大多集中于智育方面的问题,随着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日益重视,越来越重视道德行为、道德情感以及审美情感的培养。
近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近代生物学、人类学、社会学、医学及精神病学的发展 都对教育心理学产生影响,促使它不断更新内容,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四)内容和范围
中国根据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要求,着重研究学生的道德品质形成的心理过程及其规律;学习的性质、结构、模式及学习能力的培养;掌握知识和形成技能、技巧的心理过程;各门学科的特殊心理现象和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心理问题;学生的体质与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个别差异、个性发展、超常、低常及特殊才能的儿童心理特点;测量与评定的心理分析;教师心理等问题。
(五)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也和其他科学一样,坚持在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指导下,采用观察法、调查访问法、自然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等。比较切合实际的研究方法是开展实验研究,经常观察、访问、记载出现的心理现象、心理动态并进行分析,以加速认识学生在教育和教学影响下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及其规律。
三、物理教学模式
(一)教学模式的定义
教学模式即是教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学习而使用的教学方法,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教学模式本质上是教学思想的反映,不同的模式会培养出不同规格、质量的人才,在教授不同内容时,教师如若采取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会取得更好的课堂效果。
如何根据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建构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应是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教学模式的发展历程 1.传统教学模式
真正完整地建立教学模式,是从19 世纪赫尔巴特开始的,这被称为传统教育,他将心理学运用于研究教育、教学问题,主张教师要按照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安排教学。他认为观念是人的全部心理活动的基础,强调教学过程的统觉作用,并由他的关于人的本性是中性而被动的观点,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以一种被动的姿态接受教师由外部提供的知识信息。
据此,赫尔巴特提出了传递—接受型的教学模式。其程序为教学过程四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与这四阶段相应的心理活动为注意、期待、探究、行动。赫尔巴特首次将心理学原理应用于教学过程。
传统教学模式影响深远,应该看到,传统的传递—接受型教学模式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高效率、大容量地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教师的透彻讲解可以使学生迅速扫清认知上的障碍,大量的练习巩固能使学生形成技能、技巧。在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相对稳定时期,能迅速培养出大批知识型、继承型人才,其历史功绩不容置疑。
然而,在当前情况下,这种单
一、呆板的模式已与时代的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教育要求相悖。对于物理教学来说,其弊端主要表现为:
第一,传统教学模式主要强调教师的讲授,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积极参与,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能力的发展。第二,传统的教学模式接等量同速度进行教学,不利于因材施教,难以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
第三,传递—接受型的教学模式,缺乏对教学信息的适时检测和反馈,不能实现对教学过程的及时调节和最佳控制。
第四,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讲授只着重在物理知识的结论及其应用上。大量的作业、练习目的也都是为了应试。对于物理知识的来龙去脉、获得过程重视不够,对学习方法也缺乏指导。其结果,培养的人才思路不活,迁移能力差,不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
2.现代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
1)从单一教学模式向多样化教学模式发展
自从赫尔巴特提出“四段论”教学模式以来,经过其学生的实践和发展逐渐以“传统教学模式”的名称成为20世纪教学模式的主导。以后杜威打着反传统的旗号,提出了实用主义教学模式,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直在“传统”与“反传统”之间来回摆动。50年代以后,由于新的教学思想层出不穷,再加上新的科学技术革命使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模式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据乔伊斯和韦尔1980年的统计,现在教学模式有23种之多,其中我国提出的教学模式就有10多种。
2)由归纳型向演绎型教学模式发展
归纳型教学模式重视从经验中总结、归纳,它的起点是经验,形成思维的过程是归纳。演绎型教学模式指的是从一种科学理论假设出发,推演出一种教学模式,然后用严密的实验来验证其效用。它的起点是理论假设,形成思维的过程是演绎。归纳型教学模式来自于教学实践的总结,不免有些不确定性,有些地方还不能自圆其说。而演绎型教学模式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能够自圆其说,有自己完备的体系。3)由以“教”为主向重“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发展
传统教学模式都是从教师如何去教这个角度来进行阐述,忽视了学生如何学这个问题。杜威的“反传统”教学模式,使人们认识到学生应当是学习的主体,由此开始了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的研究。现代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是重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对教学的参与,根据教学的需要合理设计“教”与“学”的活动。4)教学模式的日益现代化
在当代教学模式的研究中,越来越重视引进现代科学技术的心理论、新成果。有些教学模式已经开始注意利用电脑等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成果,教学条件的科学含量越来越高,充分利用可提供的教学条件设计教学模式。
(三)具有代表性的新型教育模式简介 1.“程序——启动式”教学法
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末期,杜威提出了“问题教学法”,尽管重视了学生思维的启发和能力的培养,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但在学生接触实践锻炼方面存在着局限性。后来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的一些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以自学为主的“程序教学法”,这种方法能适应不同程序学生的学习,但限制了师生的情感交流和认知上的及时反馈,以及学生学习范围和知识深广度。基于这点,有人总结了一种通过一定途径,运用多层次启发、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尽可能在学习中找到自我思维的最佳点和最优角度的教学程式,即“程序——启动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法的方法结构是和课程的知识结构、学生的认知结构、课堂教学的心理结构、教学目标等诸方面联系在一起的。中学物理的内容,力、热、电、光各部分之间既彼此独立,也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就每堂课来说,可以把它分解成几个教学阶段和若干教学层次。在讲授之前,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中基础知识、接受能力的各个层次,不同教学手段的要求,将教材通过处理后,编成适合不同程度学生的教学程序,让学生按照编写的程序进行自学、自探。
根据认识论的观点,本教学法可选择以下几个程序进行教学。1)再现程序
引入新的知识,可以联系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教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回答,然后启发学生思考新的问题,达到巩固旧知识,培养纵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能力。2)感知程序
对一个新的问题,尽量让学生从感知认识开始,就新的现象或事件,通过观察和自己动手演示、操作形成意识。这是认识事物的感知阶段,必须指明其感知的对象,其关键是要教师编写的程序能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归纳、推理能力。3)理解程序
理解和消化是掌握知识的重要环节,在感知认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分析现象的原因。从而揭示事物或事件的本质。在授课中或设置“疑点”(模棱两可的问题),让学生讨论或提出有关实质性的问题,并暗示问题讨论朝哪个方面去分析,以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有“跳起来可摘到果子”之感。也可提出一些与之并列的问题与其对照,以培养横向思维的能力。4)创造程序
学生或多或少都具有创造欲望和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一两个有争论性的问题,或有创新因素的习题,让学生争论、思考、评价。鼓励学生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或改进实验、或从新的角度解答习题、可写小论文等)。让他们那种“初生牛犊不畏虎”的拼劲在物理学中体现出来。
概括适用条件:无重要实验要求,知识点掌握要求比较简单,部分可以引导学生自学。
2.“四环节”启发教学法
本结构的宗旨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采取启发、诱导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品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结构由“预习、提疑,解难和练习”四个环节组成。1)预习环节
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本身内部的矛盾性。为了促进其内部矛盾产生,课前老师出预习提纲,指导学法结合教材内容进行预习。并写出预习笔记。记下基本概念和发生的疑问两部分。老师定期审评预习笔记,帮助和促使学生看书,培养其看书能力。特别是使学生在预习中能发生各式各样疑问,并记录下来,这样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2)提疑环节
爱因斯坦认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更有价值。在课堂上,首先让学生提出预习中的疑问。哪怕是点滴疑问也可。老师将重要的、具有普遍代表性的问题书写于黑板的一侧。这一环节,虽只有几分钟时间,但作用较大,一方面能调动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并激发其兴趣,另方面能促使学生完成好预习环节,同时也增强下一步听课注意力,起到承上启下作用。学生开始提疑后,此起彼伏,接二连三。他们兴趣很浓。3)解难环节
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分析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教学方法不仅为教学目的制约,还要受到学生认识规律的制约。学生提疑,说明有较强烈的求知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抓住这个时机,老师通过演示实验、启发、引导等方式,来敲开学生的急待求知的心灵。特别是演示实验,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作,激发他们兴趣,使知识在潜移默化中被他们基本掌握。这一环节是关键的一环,解难时教师要根据教材的重、难点,有意识地讲解学生的疑问。能否排除疑难,达到予期目的,一方面要求认真备课,另方面要掌握学生的理解水平。要避免讲解中的“蜻蜓点水”现象。此环节大约是20—25分钟左右。4)练习环节
遵照教学的巩固性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课堂练习是必要的。但要巧练,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其兴趣的练。因此,可采取短时“知识竞赛”,分组(或男、女学生分两大组)当堂进行必答题、抢答题等方式竞赛练习,老师记分于黑板上。由于学生都有自尊心、好胜心,他们生怕自己一方失败。便极力用脑思考,争先恐后抢答,使课堂最后出现一个小高潮阶段,牵动着所有学生的心灵,激发着他们的兴趣,使课堂显得活而不乱,富有生机,在后10 分钟左右也能收到好的效果。
概括适用条件:无重要实验要求,知识点掌握要求较高。
3.“以实验为基础”的启发式教学法
以加强实验为基础的启发式教学,形成“提出问题——实验观察——启发思维— —练习运用”的课堂教学结构。1)提出问题
它起着激发学生兴趣,明确学习目的,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设问的方法多种多样。有教师引问,也有学生的质疑。教师可以从设置一定的情境中引出问题,可以在复习已学知识基础上直接提出新的问题,也可以让学生在实验观察或做练习中自己产生问题。设问的运用,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在课始,发掘问题,引起兴趣;在课中,设计问题,循循善诱;在课末,留下问题,诱发深入。让学生带着问题学,才能学得主动,积极,自己去探索和获取知识。2)实验观察
是指通过教师演示或学生实验,或者两者交错进行,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小心观察,动眼、动手、动脑、动口去研究问题,获取知识。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有利于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加深理解物理规律,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启发思维
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教师的引导,进行分析概括,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抽象思维过程。也就是通过议论、分析把实验中观察到的物理现象,概括出物理概念、规律。启发思维的运用形式,可以是教师与学生的问答式,也可以是教师启发引导下的学生议论小结,也可以是学生议论基础上的教师讲述。4)练习运用
是指学生通过练习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达到加深理解,巩固知识和培养能力。主要是在堂上让学生做习题,还有解释实验或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实验验证等。提出问题、实验观察、启发思维、练习运用,每个环节都有自己的特点、作用,各有区别,又互相联系,彼此渗透,相辅相成。在具体的教学中,各个环节不要形成死板的模式,可以交错重复地使用,例如“实验观察”和“启发思维”就常常交织在一起,提出问题则渗透在各个环节中,采用“讲解、实验、小结”相互穿插进行,使课堂教学的几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
概括适用条件:教学内容涉及教师演示实验,实验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对物理概念规律的感性认识。4.“探索型”实验教学法
培养学生能力是中学物理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所谓能力是完成某项活动的心理特征,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主要是:获取信息的能力——观察力、注意力;存储信息的能力——记忆力;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力、想象力;再创信息的能力——创造力等等。
实验教学在形成和发展学生能力的过程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传统的实验教学多是验证型的(这当然是必要的),但从培养有知识有能力的创造型人才这一点来看,仅仅以验证型实验为主还不能很好完成培养能力的任务。1)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2)观察力是智力活动的门户和源泉。
“探索性”实验在培养学生观察力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安排每个实验都要给学生创造观察条件,同时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引导他们分辨主次,并培养他们从隐蔽的细节中,发现与教学内容有关现象的能力。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能力培养的核心
探索型实验在这方面的优势,是验证实验无法代替的。因而在设计探索实验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4)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新时代对我们的要求
探索型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在教学中,不让学生只按照教师设计好的步骤、程式去照葫芦画瓢,而是要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独立思考,运用已有知识创造性地去获取新的知识。5)创造条件安排实验
要尽量利用现有条件,把验证的实验改变为探索型的,这往往需要改装或自制实验器材。
概括适用条件:教学过程拥有定性类型实验,学生人人参与实验内容,要求不是太高,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实践能力。5.“研究式”教学模式
“研究式教学方法”,是按照物理这一学科的特点,以实验为基础,创造条件使教学活动围绕着实验来进行,并尽可能保留研究的性质,把教学过程变成“模拟的科研过程”,在教师有目的的启发引导下,让学生多动手(实验)、多观察、多思考、多讨论、多分析、多质疑,引发他们的认识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积极生动地探求科学结论,自己去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1)边引导边实验边分析
关于纠正学生生活经验中所形成的错误观念,从而建立正确概念的课题,要设计对比性实验,采用“边引导边实验边分析”的教学方法,并运用“实验——分析——再实验——再分析”的程序和做法,逐步引导学生完成认识上的第一次飞跃。2)探索性实验研究
当学生已初步具备实验技能时,对可以通过实验来探索研究的一些验证或寻找物理规律的课题,采用师生协调活动进行探索性实验的研究式教学方法。
例如初中物理在做好“研究滑动摩擦”、“研究液体的压强和深度的关系等探索性学生实验的基础上,可以有计划地把“验证阿基米德定律的实验”、“研究功的原理的实验”和“验证欧姆定律的实验”等验证物理规律的演示实验,改为在教师启发指导下师生协调活动的探索性实验。因为在学习这些课题时的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技能已具备了通过实验来探索、研究这些规律的基础和条件,在教师启发指导下,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这些规律。3)理论分析导出
关于运用理论分析方法导出物理规律的课题,采用演绎推理和实验检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培养他们获取新知识和探索新规律的能力。
学生学习了重要概念、定律和理论之后,就应发挥理论在进一步学习中的指导作用,要引导学生从已掌握的理论出发,运用演绎推理方法进行有关问题的分析、推理、论证,得出新结论,推导出新概念或新规律。当然,通过理论分析和演绎推理得到的结论是否符合实际情况,能否成立,还必须经过实验检验,需要通过设计实验给予验证。因此,配合理论推导设计验证性实验,引导学生从中学会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在物理教学中应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概括适用条件:教学过程拥有定量实验、学生人人参与,教学要求对实验内容要有比较深入的理解。
6.比较教学结构
“比较”是人们常用的思维方法。通过事物间相同特征或相异特性的比较,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区别。物理学中有许多物理量和物理规律间具有可比性,运用比较方法可帮助学生接受新概念,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尤其在复习课上运用,能使知识融会贯通,开拓学生思维,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1)引入新概念
有些物理概念间有许多类似之处,隐藏着某些规律。在讲解一些概念后,另一些概念可用比较法引入,使教学难度降低,并能把规律揭示出来。2)深化概念
新课讲授中,知识往往比较分散,复习课上教师应帮助学生通过比较,把一些有内在联系的知识串联起来,以深化概念。3)区分概念
有些相反性质的物理概念也可用比较法讲解,着重区分二个概念相异之处,抓住事物个性加以区别,从而分清概念。
概括适用条件:物理教学内容教学定义之间有相似或者相对的联系。
四、两种教学模式的心理学分析
物理概念规律的来源总的来说有两个方面,一是在概括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二是在观察、推论、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这两者的一个很大区别在于实验的重要性,前者对于实验的要求不高,而后者对实验的要求高。那么,相对应的我们进行概念规律教学模式的选择时就有了两个不同的出发点,即实验重要与否。在这,我们分别选取了一个对实验要求不高,一个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即 “四环节”启发教学法和研究式”教学法,把它们和心理学结合起来进行了一个具体分析。
(一)研究式教学模式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它的根基在实验,一切理论都要以实验作为惟一的检验者。实验研究式教学模式对于初中物理概念规律的教学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如果教师能够将教育心理学元素溶入探究性教学中,就能更有效地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所谓研究式教学模式,就是在课堂中创设出一个类似科学家作科学研究的教学过程,这个过程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 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分组实验得出结论。1.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实际上就是要探究的概念规律的引入,这一过程很关键,因为研究式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如果在引入的过程中教师没有能激发学生对提出问题的研究热情和兴趣,那么从一开始这堂课就是注定要失败的。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是人们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和教育实践表明:合理地调动学生的情绪,可以引起学生身体各系统的一系列变化,可以引起代谢和肌肉组织的改变,可以使大脑皮层更兴奋、注意力更集中。
惊讶,惊讶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若我们在引入过程中能使学生受到令人惊讶的信息,那么很自然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很有可能被激发出来。
悬念,按照教材把概念规律照本宣科的告诉学生,很明显这样的方式是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悬念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急待期望知道结果的迫切心理,教师通过制造悬念的引入方式,很明显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恐惧,人在恐惧时呼吸心跳血压都会比平静时高,注意力特别集中,这是人体的应激反应,适当的应用,可以有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
争论,人在争论的时候思维异常活跃。所以,辩论的引入方式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总之,在引入过程中教师要分析学生的心理特性,运用合理的心理学知识与手段,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即将要进行的研究上来。2.猜想与假设
探究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利用初中生的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富有幻想、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鼓动学生大胆猜想和假设。教师要倾听每一个同学的发言,无论对错对每个同学的发言给予鼓励,使学生觉得自己是重要的,我的发言是有分量的,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猜想与假设这个环节没有压力的积极思考,充分的锻炼学生的想象力。3.设计实验
设计实验是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设计实验,让学生明白实验研究什么和怎样去研究,实验时应该观察什么、测量什么、记录什么?探究式教学并不是期望学生独立研究和试验而得出最终结论,而是体验科学家们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耶克斯-多德逊定律告诉我们:任务相对容易,人的动机水平会提高,而反之会降低,所以降低任务的难度是保护兴趣的一个好办法。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把设计思路分解成若干个相对简单的学习任务,每个设计好的简单任务只要学生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这样学生是在成功的鼓励下学习的,干劲十足。分解成若干个简单任务后,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是有更多的“开始”和“结束”,而心理学告诉我们在一个任务的刚开始和结束前,学生的注意力是最集中的。4.分组实验得出结论
初中学生由于思维能力和知识水平、个体差异的限制,提出的方法、假设、甚至是实验的过程及结果的分析难免有偏颇之处,需要教师及时反馈和矫正。虽然研究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但我们不能把课堂全部交给学生,让学生像没头苍蝇一样胡冲乱撞。教师需要进行及时的反馈、即时的矫正,使之不偏离正确的轨道。
(二)“四环节”启发教学模式 1.预习阶段
预习能开拓听课思路。经过预习,心中已经有数,容易跟上老师上课的思路,甚至跑到老师思路的前面。当老师讲到一个陌生的概念时,就会想一想它时怎样建立起来的,与它相关的概念有哪些。
预习可以提高学习效率。通过预习,可以解决一些自己能弄明白的问题;而对不懂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这样上课时就能集中注意力去听老师讲解;而且疑难处由于自己预习时思考过,再听老师讲解就容易明白。这样,学习内容更集中,目的性更强。同时由于一部分知识自己已经搞懂,这样就能节省一些时间来更深入地思考疑难问题,归纳并学习老师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此外,对于自己预习时已经搞懂的内容,也可以将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老师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相对照,从中得到较大的启发,进一步打开思路,从而加深对已知知识的理解与巩固。相反,由于未知的东西太多,什么东西都要去记,结果跟不上老师上课的节拍,手忙脚乱,其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预习有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中学阶段不但要学习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认真预习便是良好的习惯之一。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预习是一种学习的心理准备,为上课打好思维定向的基础。尽管预习的题目是教师设计的,但对学生来说,知识的新领域还是自己率先闯入的,学生就有“让我先去试试,探个究竟”的欲望。2.提疑阶段
老师将重要的、具有普遍代表性的问题书写于黑板的一侧。这一环节,虽只有几分钟时间,但作用较大,一方面能调动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并激发其兴趣,另方面能促使学生完成好预习环节,同时也增强下一步听课注意力,起到承上启下作用。
对于初中生而言,自控能力还不是特别强,所以在一定时间内,他们的注意力是有限的,这就要求老师帮忙其找出最有代表性的问题待解决,这样可以增加授课的效率。3.解难阶段
初中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在不断形成发展,抽象的概念和规律 不易理解和接受,而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推导和理解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难点,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去启发去诱导,用准确有趣的实验去演示,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和突破这些重、难点,他们就能够用物理知识来解释身边的物理现象,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在物理教学中,如何突破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找到知识的窍门和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授之以渔”,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课题。
重点知识与其它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很多知识点往往由重点知识派生而来,教学中应集中主要精力,去讲深讲透重点知识,非重点知识便迎刃而解了,若不深入挖掘重点,胡子眉毛一把抓,最终只会导致“剪不断,理还乱”的结果。当然,忽视非重点也是有失偏颇的,教学中应将重点、非重点知识结合起来,在突出重点的同时,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使思维得到强化的训练,能力得到应有的提高。
4.练习阶段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他认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并根据他的实验结果绘成描述遗忘进程的曲线,即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
输入的信息在经过人的注意过程的学习后,便成为了人的短时的记忆,但是如果不经过及时的复习,这些记住过的东西就会遗忘,而经过了及时的复习,这些短时的记忆就会成为了人的一种长时的记忆,从而在大脑中保持着很长的时间。那么,对于我们来讲,怎样才叫做遗忘呢,所谓遗忘就是我们对于曾经记忆过的东西不能再认起来,也不能回忆起来,或者是错误的再认和错误的回忆,这些都是遗忘。
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不是固定的一天丢掉几个,转天又丢几个的,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候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观察这条遗忘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
根据遗忘曲线的趋势,我们可以得到,一天之内记忆下降的趋势是最快的,所以我们可以得到,如果在教学之后布置练习及时加强记忆,这样有助于学生记忆重要的知识点。
五、基于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的教学模式推荐
第一章
声现象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主要概念规律:
1.声波是振动在介质中以疏密相间的形式向外传播。2.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3.不同介质的传声本领不同。4.声波的反射规律。
推荐教学模式:“以实验为基础”的启发式教学法
理由:这是初二学生接触物理的第一课,虽然教学内容很简单,但我们的首要目的是要激发学生之后的学习热情与兴趣。而初中学生,由于年龄、性格的特点,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理,对观察到的现象酷爱“胡思乱想”。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我们建议使用拥有演示实验过程的“以实验为基础”的启发式教学法。
第二节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的 主要概念规律: 1.人耳的构成
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
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
5.双耳效应:生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亦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推荐教学模式:程序--启动式教学模式
理由: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声音的产生方式与传播方式,这堂课学生就可以运用学到的知识在老师设计好的程序下完成新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课前复习第一节内容,为学生讲解人耳构成以及声音在人耳中传播方式,之后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始“音叉实验”,利用上节课学到的内容与实验结合得出“骨传声”结论,留双耳效 应给学生探究。利用此教学模式老师只需适当引导,学生在课程中复习了以前知识,并利用以前的知识通过实验得到此节课要求掌握的新知识,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并且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的成就感。
第三节 声音的三个特性 音调 响度 音色 主要概念规律: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
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4.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
推荐教学模式:“以实验为基础”的启发式教学模式与比较教学法结合
理由: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学习新知识有利于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满足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整堂课一直处在探讨与动手试验中,课堂也变得很有意思,学生更愿意用心。由于音调与响度较难区分,所以要利用比较法,通过男低音与女高音的比较等实例来比较音调与响度的不同让学生对这两个新概念有更深的理解。
第四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主要概念与规律: 1.噪声:
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
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
3.常见噪生来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 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符号dB,超过90dB会损害健康;0dB指人耳刚好能听见的声音。推荐教学模式:“探索型”实验教学与比较教学法
理由: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乐音有了很深的认识,在噪声的学习中利用比较法拿乐音与噪声比较,让学生加深对噪声的了解,更清楚的了解乐音与噪声的区别。由于噪声的危害,来源,等级,控制只是点相对较简单,所以安排为学生探索,在探索中学生会自然地用到有关乐音的知识,在探究中学生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本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巩固了之前所学的乐音的知识。
第五节 声音的利用 主要概念与规律:
1.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打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用来回声定位制作。2.传递信息
3.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推荐教学模式:“程序--启动式”教学模式
理由:这一节内容主要以了解为主,所以我们就利用“程序-启动式“教育模式,以学生自我探究为主,老师引导为辅总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对新一节的知识记忆更深,同时也再一次巩固了之前学过的知识。
第二章
光现象 第一节 光的传播 主要概念与规律 : 1.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可分为冷光源,热光源;天然光源,人造光源;生物光源,非生物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3.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2)取直线:激光准直;整队集合;射击瞄准 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一叶障目 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
4.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推荐教学模式:“以实验为基础”的启发式教学式教学方法
理由:光在生活中常见,但学生对它却不了解。结合日常生活与学科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通过演示实验或学生自己实验得出相应结论。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让课堂变得有趣,气氛活跃,学生也对知识的印象更深。
第二节 光的反射 主要概念与规律:
1.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份光会被物体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2.我们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3.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1)法线:过光的入射点所作的与反射面垂直的直线。
2)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法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
3)入射角与反射角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反射角总是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而变化,因而只能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4)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4.两种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到光滑的反射面上时,反射光仍然被平行的反射出去。2)漫反射:平行光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将沿各个方向反射出去。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同点:都是反射现象,都遵守反射定律;不同点是:反射面不同(一光滑,一粗糙),一个方向的入射光,镜面反射的反射光只射向一个方向(刺眼);而漫反射射向四面八方。
推荐教学模式:“以实验为基础”的启发式教学式教学方法
理由:在学习了光的传播知识后,学生对光已经有了初步了解,这节课通过实验首先让学生再次巩固学过的知识,并且在老师的启发以及实验中逐渐总结出光的反射概念与规律。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激发求知欲到满足求知欲课堂也更加有趣。第三节平面镜成像 主要概念与规律: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是虚像,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像和物的大小相等,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和镜面垂直,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上下相同,左右相反(镜中人的左手是人的右手,看镜子中的钟的时间要看纸张的反面,物体远离、靠近镜面像的大小不变,但亦要随着远离、靠近镜面相同的距离,对人是2倍距离)。推荐教学模式:“探索型”实验教学
理由:学生在生活中肯定都观察或者留心过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有一定认识,但基本停留在学习的感知和表象阶段,还没有进行过科学的探究,尚缺乏理性的思考,他们有进一步探究的欲望,这节课正好可以安排为“探索型”,学生可以运用学过的知识与实验结合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与思维能力。
第四节 光的折射 主要概念与规律:
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2.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当介质不均匀时,光的传播方向亦会发生变化。3.折射角:折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4.在光的折射中,三线共面,法线居中。
5.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
6.斜射时,总是空气中的角大;垂直入射时,折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0°,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
7.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8.当光射到两介质的分界面时,反射、折射同时发生。9.光的折射中光路可逆。
推荐教学模式:“探索型实验”启发式教学与比较教学模式相结合
理由: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光的反射规律有了很好的认识,但对光的折射规律却不清楚,这节课通过探究式实验让学生自主的去发现光的折射规律,同时需要老师 适当的指引。在得出光的折射规律之后,将它与光的反射规律比较,加深对新学到的规律的理解与记忆。而且光的折射规律是在自己动手下完成,学生更容易理解与记忆。
第五节 光的色散 主要概念与规律:
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依次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这种现象叫色散。
2.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3.天边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4.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其它色光可由这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白光是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世界上没有黑光;颜料的三原色是品红、青、黄,三原色混合是黑色。
5.透明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什么颜色透过什么颜色的光);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什么颜色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白色物体发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吸收所有颜色的光)。推荐教学模式:“四环节”启发式教学
理由:这节课内容需要记忆的较多,相对简单,可采用“四环节”启发教学,让学生在充分预习并产生各种疑问后开始新课讲解,这节知识相对比较有意思,学生很容易随着内容的讲解与引导下产生不同的问题,老师便可以通过问题进行讲解,这样课堂气氛较好,之后安排学生讨论答疑,这样便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六节 看不见的光 主要概念与规律:
1.太阳光谱: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七种色光按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太阳光谱。
2.一切物体都能发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3.红外线穿透云雾的本领强。4.红外线的主要性能是热作用强。
5.紫外线:在光谱上位于紫光之外,人眼看不见。6.紫外线的主要特性是化学作用强。
7.紫外线的生理作用,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8.荧光作用
9.地球上天然的紫外线来自太阳,臭氧层阻挡紫外线进入地球。推荐教学模式:“四环节”启发教学法
理由:这节课内容需要记忆的较多,相对简单,可采用“四环节”启发教学,让学生在充分预习并产生各种疑问后开始新课讲解,这节知识相对比较有意思,学生很容易随着内容的讲解与引导下产生不同的问题,老师便可以通过问题进行讲解,这样课堂气氛较好,之后安排学生讨论答疑,这样便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一节 透镜 主要概念与规律:
1.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知道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2.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焦点上。
3.凸透镜能产生平行光。但是,凹透镜却能使平行光发散。推荐教学模式:“以实验为基础”的启发式教学
理由:凸透镜与凹透镜区别明显,比较重要的是他们对穿过自身的光线效果作用不同,这节课可以通过以实验为基础的启发式教学,老师边讲边实验,可以使演示实验也可以是学生自主实验,在实验实验中逐渐认识透镜,认识凹透镜与凸透镜的性质,对比记忆,印象更深刻。
第二节 生活中的透镜 主要概念与规律: 1.照相机:
1、镜头是凸透镜。
2、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2.投影仪: 1)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
2)投影仪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注意:照相机、投影仪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靠近物体,远离胶卷、屏幕。3.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推荐教学模式:“探索型实验”教学
理由: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透镜有了很好的认识,但对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并不清楚,这节课通过探究式实验让学生自主的去生活中的透镜。在列举出生活中的透镜之后,通过它的构造原理来寻找透镜在这些例子上的应用。加深对新学到的规律的理解与记忆。
第三节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主要概念与规律: 1.放大镜:
1)放大镜是凸透镜。
2)放大镜到物体的距离(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的是放大、正立的虚像。注:要让物体更大,应该让放大镜远离物体。
注意事项:“三心共线”——蜡烛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又叫“三心等高”。
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要求熟记、并理解): 成像条件物距(u)成像的性质 像距(v)应用 1)U>2f 倒立、缩小的实像 F<v<2f 照相机 2)U=2f 倒立、等大的实像 v=2f 3)F<u<2f 倒立、放大的实像 v>2f 投影仪 4)U=f 不成像
5)0<u<f 正立、放大的虚像 V>f 放大镜 推荐教学模式:“研究式”教学法
理由:这节内容是透镜章节比较难的内容,采用研究式教学法。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实验能力,在学生动手实验习作获得鲜明的感性认识或揭示实验结论的基础上,进行 理论分析和课堂讨论,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和论证,这样可以让学生对透镜成像规律有较深刻的印象。
第四节 眼睛和眼镜 主要概念与规律:
1.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胶卷)。
2.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远处的物体所成像在视网膜前,晶状体曲度过大,需戴凹透镜调节。
3.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近处的物体所成像在视网膜后面,晶状体曲度过小,需戴凸透镜调节。
推荐教学模式:“程序--启动式”教学模式
理由:这两节内容相对要求较低,需要记忆的却较多,采用“程序—启动式”教学模式,让学生能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归纳、推理能力。
第五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主要概念与规律:
1.显微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目镜都是凸透镜,它们使物体两次放大。2.望远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使物体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放大的像。
推荐教学模式:“程序--启动式”教学模式
理由:这两节内容相对要求较低,需要记忆的却较多,采用“程序—启动式”教学模式,让学生能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归纳、推理能力。
第四章
物态变化 第一节 温度、温度计 主要概念与规律:
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2.摄氏温度: 1)温度常用的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C”表示。
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3.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
4.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总装适量的液体、刻度。5.温度计的使用:
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
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夜柱的上表面相平。6.体温计:
用途: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的。
测量范围:35℃~42℃;分度值为0.1℃;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体温计的特殊构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的细管(缩口)。推荐教学模式:“以实验为基础”的启发式教学
理由:通过以实验为基础的启发式教学,老师边讲边实验,可以使演示实验也可以是学生自主实验,在实验实验中逐渐认识温度的概念与温度计,印象较深刻。
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 主要概念与规律:
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2.物质熔化时要吸热,凝固时要放热。3.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物态变化过程。4.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5.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 6.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
7.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 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8.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收热量。9.晶体凝固的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10.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推荐教学模式:比较教学法
理由:这节课设计到许多有联系的概念,利用比较教学法较好,可帮助学生接受新概念,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与记忆。
第三节 汽化和液化 主要概念与规律:
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2.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3.汽化可分为沸腾和蒸发:
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2)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4.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增大压强,提高沸点)。推荐教学模式:比较教学模式
理由:这节课设计到许多有联系的概念,利用比较教学法较好,可帮助学生接受新概念,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与记忆。
第四节 升华和凝华 主要概念与规律:
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2.升华现象:樟脑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人工降雨中干冰的物态变化。3.凝华现象:雪的形成;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在玻璃的内表面)。推荐教学模式:比较教学模式
理由:这节课设计到有联系的概念,利用比较教学法较好,可帮助学生接受新概念,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与记忆。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一节 电荷 主要概念与规律:
1.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2.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3.两种电荷
1)用绸子摩擦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2)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4.验电器
1)用途: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2)原理:利用异种电荷相互排斥。5.电荷量(电荷)
1)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2)电荷的单位:库仑(C)简称库。6.元电荷
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2)把最小的电荷叫元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电荷)用e表示;e=1.60×10-19 7.摩擦起电
1)原因: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2)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生了电,而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8.导体和绝缘体
1)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2)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塑料等。3)金属导体靠自由电子导电,酸碱盐溶液靠正负离子导电。4)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推荐教学模式: “以实验为基础”的启发式教学
理由:本节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电学的引入课程,需要老师示范“摩擦起电”的两个基础实验让学生体会到电学的神奇,然后围绕这两个实验引出接下来的上课内容。
第二节 电流和电路 主要概念与规律:
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能够供电的装置叫电源。干电池的碳棒为正极,锌筒为负极。
3.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反)。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4.电路的工作状态: 1)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 2)开路:某处断开的电路
3)短路:用导线直接将电源的正负极连通。推荐教学模式:“探索型”实验教学模式
理由:电路与电流是学习电学的基础,而这两个概念比较抽象,通过学生自主实验及教师的合理引导,可以让他们在实验的过程中一步一步的掌握电流与电路地概念。而且采用“探索性”实验教学法,学生肯定会有一些思考,例如:为什么这样的电路会出现这样大小的电流呢? 这样就可以制造了悬念,为下节的“串联与并联”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第三节 串联和并联 主要概念与规律: 1.电路图及元件符号
2.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3.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电路。推荐教学模式:“探索型”实验教学模式
理由:本节课算电学中的重点难点,考察学生对电路的理解,需要学生自己动手连接电路,观察规律,老师引导学生连接基本电路,由浅入深,首先连接串联,进而连接并联,加深学生印象,便于学生理解电路。
第四节 电流的强弱 主要概念与规律:
1.电流: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符号I。2.单位:安培,符号A 3.电流强度等于1秒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I=Q/t 4.欧姆定律R=U/I 推荐教学模式:“以实验为基础”的启发式教学法
理由:这节课要求老师为同学展示“电流表”如何反应电流的大小的实验,通过电流表的变化,进而引入“电阻”的概念。
第五节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主要概念与规律:
1.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电源电压等于各电阻两端电压之和。2.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各支路电压相等。推荐教学模式:“研究式”教学模式与比较教学结构
理由:这节课的实验为定量试验,且要求学生理解层次较高,故使用“研究式”教学模式,重点在于让学生探究串联并联各自的电流规律。物理串联和并联间有许多类似之处。一些概念可用比较法引入,使教学难度降低,并能把规律揭示出来。
参考文献
[一] 陈刚
舒信隆.新编物理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P55-P56 [二] 乔际平
邢红军.物理教育心理学【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P1-P3 [三] 教育心理学【E】.http://baike.baidu.com/view/5417.2011.9.13 [四] 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全书 物理课堂教学(上)【E】.http://wenku.baidu.com/.2011.8.11 [五] 詹俊钦.浅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应用教育心理学【E】.http://wenku.baidu.com/.2011.10.24 [六] 祖晶.心理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P129-P130 [七] 初二物理(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全本
致谢
本课题研究以及最终成果撰写是在本小组导师陈刚副教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在课程开始阶段,陈刚老师对仿佛是无头苍蝇的我们的选题环节首先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和修改意见,并为小组成员指点迷津,缩小课题范围,帮助我们开拓研究思路,期间他的精心点拨、热忱鼓励,他的一丝不苟的作风,严谨求实的态度感染着我们,我们对陈刚老师的感激之情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然后,我们要感谢配合我们工作的完成课题期间发放论文的友爱实验中学的顾校长,多亏了校长我们才能顺利的取得研究期间的研究数据。
复兴初级中学的吴炎校长也在课题期间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在和他的交流中,我们学到了很多物理教学课堂授课与模式的技巧,校长也给了我们听说课的机会,为我们的总结课堂模式工作给了很大的启发。
最后感谢一下小组各个组员的辛勤劳作,你们的每一个熬夜我都看在眼里。在论文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感谢你们,感谢所有支持我们的人!